浅谈在教学中对学生激励性评价(精选11篇)
毋庸置疑,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评价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以前那种太重结论、单一的评价标准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标指出:要改以往单一评价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多种方式。那么应该如何诠释评价的真正含义?下面我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再提高,这是评价的关键所在。在从事低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对低年级学生而言,鼓励性评价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鼓励性评价的激励作用如一束灵动的火焰,它燃亮学生内心深处求知上进的希望之路,使星星之火最终成燎原之势。
1.春风化雨贵及时
学生是一个个活泼泼的个体,他们身上随时都在闪光,就看我们老师是不是能捕捉住这些闪光点。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那么 老师的一个鼓励性的眼神、一个看似不经意的抚摸,一次会心的交流,只要发自肺腑,情感真挚,都有可能让时间凝滞,让瞬间成为孩子们成长记忆中的永恒。因为低年级孩子在道德评价能力方面,表现出“他律”的道德。在他们的眼中,凡是老师要求的、夸奖的行为,都是对的、好的。因此,每个孩子都特别渴望得到赏识。我班的一位学生,顽皮好动,如脱缰的小野马,对他来说,任何说教都是徒劳的。有一次下课后,他很得意地告诉我:“老师,我认识双人旁”。我马上笑了,说:“是吗?真了不起,从哪儿认识的?”“书上的”。说完一溜烟跑了。上课时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喜欢看课外书,并且知道了很多知识。让人惊喜的是,这此评价拨动了他看课外书的心弦,从此以后,一有时间他就来问我,“九大行星有哪些?孙悟空打了几次才把白骨精打死?……”知道的多了,上课便想显示一下自己,因此在课堂上他听讲专心了,时常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昔日那个把全班搅得鸡犬不宁的学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好读课外书,认真听讲的孩子。
2.中肯丰富有真情
其实,鼓励性评价仅仅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对人格尊严的维护。成功的教育者都清楚地认识到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一定不能没有人格尊严,否则将是一败涂地,即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只要老师的评价是真实的、真情的,孩子便会觉得自己是受人重视的、尊重的,他就会更加自尊、自重、自信。
在课堂上的评价中,教师的语言要丰富,更要中肯,恰如其分,最忌敷衍了事。如: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都是“太好了!”“太棒了!”“不错”。这样简单不动脑筋的评价会使学生如同吃鸡肋一般,收效甚微。如果我们能评出“好在哪里”,那评价的效果就非同小可。例如可以说“你的声音比以前大了”,“你读的真有感情,让大家仿佛看到了……”,“你看书真仔细”。我们不妨拿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但一定要从实情出发,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真诚。教育家赞科夫早就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3.独特自主显个性
在与低年级家长的沟通中,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们都是“报喜不报忧”。遇到老师表扬、考试成绩好就乐得手舞足蹈,赶紧跟家长说自己的“丰功伟绩”,一高兴就是半天。这是为什么?因为孩子们渴望被肯定、欣赏,希望证明自己是有用的、被需要的。那如何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喜可报?千人一面的评价方式当然会使孩子们兴味索然。如何让评价成为一种激励方法,根据孩子们的个性来评价他们,让孩子们乐颠颠地去提高自己并且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针对低年级课程标准对认字、写字和朗读的要求,我宣布开展评选“小百灵”(课文读得通顺有感情、声音洪亮的)、“小小书法家”、“优秀队员”活动。除了老师评选的项目,孩子们可以自报自己进步的一项,孩子们自报的项目五花八门,有“故事大王”、“跳绳冠军”、“古诗背诵大王”……评上的名单都在后黑板上的相应表扬栏目出现,老师再把孩子们得到的称号用印章刻在他们的作业本上。这样就有很多孩子可以“翘起尾巴做人”,就可以有很多在家人和亲戚朋友面前“炫耀”的资本。全班有 50位同学,有称号的就有将近40 人,没得到的也在某一个方面努力。从这以后,我发现孩子无论是练字、朗读还是读课外书甚至是做课间操都比以前更有劲头了!谁不想得到更多的嘉奖呢?
有一次,同办公室的一位老师看到我们班一位同学写的字说:“真漂亮!”“那当然!我是小小书法家!你好好练,肯定也会成为小小书法家的,……不对,应该是‘大大’书法家。”好一个小机灵鬼,稚嫩的话语里充满骄傲。“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的确如此。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找属于学生个体的独特的真实,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精神成长,最终使学生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真正实现大语文教学。
一、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兴趣
兴趣, 是人们对某种活动、技能、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习得的心理倾向。它会推动我们追求某种目标, 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一个成功的教师, 在教学中会利用交流式的课堂评价优势, 帮助学生培养提高学习兴趣的情感倾向。老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 抓住点滴的闪光之处, 给予肯定,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要赏识每一位学生, 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 让他们在表现自己的时候, 不知不觉地树立自信心,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努力生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与学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双边活动, 教师可以采用多元的激励评价方法, 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进而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没关系, 至少你思考了, 你参与了, 很棒!”“只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 什么事都难不倒你!”等等。用这样的激励声、赞誉声, 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在激励、唤醒和鼓舞的环境中成长。一个赞许的手势、一个鼓励的微笑, 或拍拍学生的肩, 摸摸学生的头, 这些小小的动作, 在成年人看来, 可能会觉得很庸俗, 可学生会感到无比温暖和欣慰, 他会领悟到老师对他的鼓舞和信任, 感受到老师与他心灵的交流, 传达了一份关爱和鼓励。这种润物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 这种激励更能够促进学生学业成功。
三、帮助学生把握好自身的发展方向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 只是因学生的个性差异, 显示出来的智慧方面不一样而已。”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他们时常会显露出来。教学中, 教师要成为一个发现者, 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 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兴趣、爱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继而适时地对学生有益的内在潜能和外在表现进行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激励性评价, 让学生对自己的特点、特长产生特定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积极的情感倾向。对存在不足的学生, 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实施纵向评价。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通过激励性评价对其进行鼓舞, 让学生产生“我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内部归因。这种评价效能的优势是其他评价方法所不具备的, 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所以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特征做到了如指掌, 心中有数, 适时、适度、适人地对他们的特长、爱好以及不足用激励性评价进行鼓励, 促进其个性的张扬和全面发展, 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四、促进学生形成技能与方法
按照评价的功能区分, 课堂评价可分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发生在具体课堂情境中的评价, 往往是为促进学生学习进行的评价。在教学情境中, 通过观察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 以及分析学生如何回答, 可以考查学生的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思维、行为表现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能促进学生学习技能与方法的形成。例如:师生在共同探究问题时, 当学生思维放开, 积极探索, 努力寻求用更合适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时, 我们就要及时点拨, 并进行归纳总结, 肯定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 学生就会掌握新的技能。
五、促进学生提高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的发挥, 将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持续发展, 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宽, 参与实践机会不断增多, 不论是书本上的还是书本以外的理论知识的应用, 不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多元主体的互动中产生的爆发力, 都会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有声和无声的激励评价, 可以实现由促进学生的学习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飞跃, 可以实现学生从在学业上的成功发展到最终走向社会的成功, 这个过程也是体现发展性评价的自身价值的过程。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激励性 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这揭示了课堂教学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完善与提高。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及学校教研活动中对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有几点思考,在此和同行商讨。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是否可以用物质奖励替代
有一位老师在一次“同课异构”片区教学活动中教学《6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前准备了许多小红花,每当哪位学生回答问题表现突出时,就给这位学生额头贴上一朵,一节课下来,表现好的学生的额头上贴满了小红花。不难看出,在这种激励方式下,全班学生都积极发言、踊跃参与。从某种程度上讲,这节课不失为一节有效的课,因为在笔者看来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很不错。听了这节课后如法炮制,准备了许多小红花贴,以便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第一堂课时学生表现比较突出,学生为争得小红花争先恐后地发言,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天课中,却出现了一种比较反常的现象,就是学生无精打采,甚至最后都不愿意发言了。课后我找了几个学生进行谈话,学生告诉我:老师总用这种方法,大家都觉得没有意思了,而且老师把花贴在同学的额头,课后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所以会的同学也不举手发言了。原来如此,我对这种红花式评价方式进行了对比思考,一是物质性激励性评价,偶尔一用尚可,不可以经常性使用。二是对小学低段学生也许有用,对高段学生基本无用。三是物质激励性“贴红花”式评价,应该是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不能以伤害牺牲学生的自尊心为代价。非用不可,也应该贴在手上,而不是额头。四是物质激励性评价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教材而异,否则可能事与愿违。更何况教师要在课前为了给学生准备物质奖品而挖空心思,花费时间和精力,甚至出现本末倒置的嫌疑。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是否能够用掌声鼓励进行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不少专家、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时,注重表面课堂教学形式,而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知识讲解却很少关注。致使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走向极端化:只关注情感、态度,而忽视数学教学目的,引导数学教学走向误区。就激励性评价来说比较常见的有掌声鼓励,甚至有的教师还采用顺口溜的方式。即当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后,全班学生一起鼓掌,一边鼓掌一边齐声吼道:棒!棒!棒!你真棒!下次我要比你棒!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在教学中做了浅显调查,如教学《小数乘法》一节内容时,采用顺口溜式的激励性评价。然后教学《小数除法》一节内容时采用具体的定量评价方式,教学问题设计如下:
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然后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关于除法的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这道题可以有几种方法计算?
学生回答情况如下:
(1)因为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通过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后评价如下:
马龙同学回答步骤完整,回答时老师没有做任何提示,语言具有连贯性,能够注意到单位名称的书写,能够通过单位换算掌握小数除法的要领。
2.出示教材第二题,计算后观察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情况如下:“因为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听取学生的回答后评价如下:
马莉莉同学在回答时特别注意到了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能够比较出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不同点,回答问题时有自己的理解,语言表述清楚。还能够及时提醒老师没有提到的内容,能够从中比较区别发现问题。
通过以上两节内容教学,就课堂激励性评价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顺口溜式评价,因为其没有具体的内容,使学生不知其所以然。比较喜欢具体中肯的激励性评价,在评价中有褒有贬,学生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有优点,在什么地方有不足。
关键词:兴趣的激发 兴趣的培养
一、兴趣的激发可用的方法
1、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伟大导师马克思说过:外语是人类斗争的武器。导师这句名言就充分体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外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外语日趋在显示其重要性。因此,作为21世纪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十分明显的。经过这样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必要的,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需要,这也就奠定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基础。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有时是需要老师准确掌握其心理,在课堂上巧妙地利用教学来激发的。在课堂上,教师可采用4种方式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1)讨论。组织学生就学过的内容展开讨论。这种方式可让学生充分开动自己的大脑,陈述自己的观念。如,在学完高中第二册第18单元“The Necklace”后,给学生一个讨论题:How do you feel like Mathilde Loisel,就文章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表示同情,有的表示批判。这样,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知识,一方面又就所学的知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激发了学生用学过的英语表达句子的兴趣。
(2)表演。将短剧上学生按其中主要人物的角色和装扮来表演该剧目。设置相应场景。这使学生一方面运用所学知识将话表述出来,另一面又锻炼了学生潜在的表演才华。从而对英语产生兴趣。
(3)想象。每篇课文学完后,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去创造性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表多种不同见解。例如,在学完“The necklace”这一课后,让同学想象玛蒂尔德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她自己、她丈夫及别人会对此事做出什么反应。这样犹如学生自己在导演一剧目,这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4)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要做到为人师表,首先教师要从穿着发型到面部表情,都应给学生一个庄重大方、积极向上的感觉。步入课堂几句热情而严肃的开场白,会把学生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使之迫不及待地听讲。如:Hello, everyone! I’m glad to see you. I have sth important to tell you……这样,学生就会非常认真听课。他们会在听课中踊跃提问,回答问题,课堂效果很好。
二、兴趣的培养
学生在课上产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在课后能保持长时间?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培养。要使学生持久地处于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有下列2个做法:
1、布置有声作业。为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把所学的内容熟读并录进录音带。每周六下午为英语活动时间。全体同学和老师共同监听,并选出语音、语调及熟练程度都很好的5位同学,再评出进步幅度较大的5位同学,并且老师发给一个小小的纪念品,以此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
2、分类推进,逐层提高。为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布置作业时,按学生成绩好、中、差三个层次编排难易程度不等的题目,使他们各自有难易程度的作业,每次作业都使他们有一个新鲜的感觉。
通过以上两点的做法,使学生的课上学习与课下活动串成一条线,使学习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摆脱了那种课上学、课下放两分离的层面,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参考书目:
1、《中学成功教学法体系》,冯克诚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汉滨区大竹园镇关联小学
鄢明猛
所谓“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励性评价究竟起到哪些作用呢?
一、激励性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励性评价运用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毋庸置疑的。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再加以语言激励,学生顿时会激动万分;作业本上,学生书写整齐,且正确无误,教师给予简短的激励性评语,或是“优”字印上,或是画上漂亮的红旗,当学生打开作业本时,一定会惊喜万分;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后,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自豪地站在颁奖台上,在那一时刻,学生收获的喜悦会顿时显露出来。这些激励,将无形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二、激励性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好孩子是夸不来的”这是一条真理。人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当学生犯错后,最怕的就是见老师,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罪行感到恐惧,大错已经铸成,怎么去挽救呢?他们将面对两种不同的惩罚,一种就是老师和蔼可亲地给学生将道理,帮助学生分析犯错原因,循循诱导,在一种温和的氛围中使学生知错就改,端正自己的品质;另一种就是教师见到这种无恶不作的问题学生大发雷霆,首先给学生的就是一顿严父般的批评,甚至会通知学生家长,要求家长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家长知道自己的子女闯下大祸时,无疑在面子上是多么的过不去,学生回家后的遭遇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品质恶劣的学生,对于这种学生,我们要从他们的心理入手,看看他们做事的动机,在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在利用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表扬中加以引导,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从而迫使学生改正错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因此,激励性评价运用得当,一定会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三、激励性评价可以改变学生的人文性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人都有各自的长处,我们学校留守儿童居多,这些孩
子从小都是在爷爷、奶奶的身边长大,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孙女,这是普遍现象,这就对留守儿童的个性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小就是小皇帝的待遇,到了学校就很难适应,自私的心理阻碍了合作发展的空间,倔强的心理造就了学生蛮不讲理。面对这类学生,我们要从学生的根本出发,寻找学生自私、逆反、倔强的根源,在学生稍微有一点优异表现的时候加以表扬、鼓励,让学生在鼓励与表扬中慢慢改变自己的观点,从而塑造良好的人文性格。
四、激励性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养成好习惯的结果。好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基础,是成功人生的根本,更是成功的捷径。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是养成某种好的习惯却不难,只要我们加强监督,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像我们学校的住宿生,刚进校的时候没有一定的生活习惯,不会摆放洗漱用品、不会叠被子、不会整理小衣柜等,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宿舍一团糟。后来经过我们养成教育的常抓不懈,对做的好的学生嘉奖鼓励,利用晨会,校会等机会对宣传榜样精神,做的好的同学得到表扬将会做的更好,没有做到位的学生看见身边的人得到奖励,自己也会努力改正。因此,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路学正 天津市东丽区正心小学 邮编:300301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评价观要由竞争本位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课堂教学的评价要提倡激励作用,不搞“甄别选拔”,课堂教学评价要更关注学生的美术活动过程,注重教学目标“三维”与多层次的发展。小学美术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形成美术学习的兴趣,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本文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评价的弊端,阐述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论述了新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式。
[关键词] 评价 多元化 多维性 全程式 新理念 过程
【正文】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还体现在教学评价的改革上。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依据的是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现代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关注、要求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已明确否定了只重“结果”忽略“过程”的评价模式。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表现的评价、多种方式的评价,评价再也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大家共同参与,体现出多维性和多级性。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美术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实施评价,实现评价的功能呢?
一、了解传统课堂教学中评价的弊端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单纯的关注学生课业完成的最终效果,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因素的评价。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或优或良或合格或不合格),打上“优”的固然高兴,但不知好在哪里,打上“不合格”的心里难过也
不知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迷惑厌学情绪。统一的评价标准,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泯灭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表达,不利于学生的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传统美术课程评价,片面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对少数美术特长生以技能评价为唯一标准,轻视大量普通学生,只重视结果评价,不重过程评价,教师扮演着终结性和唯一性的课程“裁判者”,学生没有发言权,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被测试的消极境地。
二、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多样化,更加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新的评价理念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美术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评价观,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改变过去以学生作业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单一评价方式,同时也要改变美术课只有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才进行课堂评价的评价方法,把教学评价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正确的评价中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不良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对美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学习效果,做得不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
三、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 ㈠、“全程式”课堂教学评价
所谓“全程式”评价,即是把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表现、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交流表达能力、构想创意、态度情感、课堂作业等全方位做综合评价。针对《新课标》中美术评价的多维性和多级性要求,多次对学生美术活动的表现评价反馈。
例如:在美术课的导入阶段,高度地评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将主动参与意识贯穿教学始终。如教学《三原色》一课中,学生对两种颜
色调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情景很感兴趣,很想动手调一调。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这一学习热情报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这么一来,学生主体性体验越来越强烈,主体意识越得以增强,从而使其向教学内容的深入方向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已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的想象丰富而有童趣——想象整个世界都是童话的:太阳会笑,植物会哭,猫和老鼠是好朋友„„美术课当中,学生的想象更能得以发挥。如《心中的未来》一课中,有的学生说要设计可以照明的夜光鞋,有的要设计会飞的汽车,还有的要发明多功能浴盆等等,种类繁多。这些富于幻想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就应十分尊重,而必须充分肯定其具有合理、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极其细微的,也必须充分肯定,甚至有时可以“过分”肯定;一堂课的终结阶段主要是作业评价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审美尺度,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创造性思维,奇特的想象力,采用多元的审美标准,注重自我、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增强。
㈡、课堂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课堂评价不单纯指学生作业的评价,而是包括在学生美术活动中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识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根据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理解儿童的眼高手低。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水平与生活经验,不从艺术性考虑,更不用成人的标准来度量学生作品。
对学生作业评价标准应具备多维性,因人而异。“画得像不像”、“绘画技法好不好”这些传统教学评价是建立在写实评价体系上的,它们不再是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的唯一标准。要建立写实的、表现的、抽象的等等多元的评价观,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用细腻、成熟、完整、华丽是美,粗犷、幼稚、残缺、朴实也是美的现代审美观去评价学生作业,促进他们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得到自然发展。尊重学生程度差异,用儿童眼光去解读学生作业,优生提高标准,好中求异,优中求新;中差生降低要求,寻找进步点,发现闪光点。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艺术实践能力,让不同个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㈢、课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评价主体的多维性: ⒈学生自评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评价别人对问题的回答、别人的作品以及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寻找自己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学生美术学习过程
中不可缺少的成长阶梯,对美术课程的价值实现、目标达成都是极为必要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早一点地学会评价自己的作品,就能早些体会到艺术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心情愉悦,还有对自我的信心,对艺术的兴趣和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而且,评价本身就是完整的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会评价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美术活动完成得更好,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学习质量,提高美术学习能力,真正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⒉生生互评
相对于教师的“权威性”的评价来说,学生在课堂上更愿意倾听同龄小伙伴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我采取的方式通常是先让学生分组互评,教师在巡视中挑典型作业到讲台上集体交流。在评论别人作品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品位及语言,我常常惊喜地看到,孩子们会对同一作品作出不同诠释而产生不同的评价,同学间展开激烈的辩论。这种互评法既能加深评论者对他人作品的理解,也能帮助作者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自己。
⒊教师点评
教师评价在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示范性、指导性、权威性。教师正确的评价方式对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显示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一、问题评价,在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了目标的指向性,就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起参与思考、参与创新的内驱力。
其二、情感评价,情感的感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恰恰是最难以忘怀的。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作品,进行各样的评价,如:肯定性评价、期待式评价、接纳式评价。通过不同情感的评价,使得不同个性、不同程度的学生得以发展。
其三、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采用“亮点”评价法,善于发现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意或是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信心,努力学习。
⒋小组评价
人人当“评委”,评自己的长短,评别人的优劣;自己给别人提建议,别人帮自己出主意。老师则可坐听“百家争鸣”,当好“嘉宾”,在适当时候给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在评价学生美术作品时,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评比出一张优秀作业,再派小组代表交流评比结果或请优秀作业作者谈谈完成作业的好方法、想法,教师再加以点评,这样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师生共同参与到评价中来,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引导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评价不止限于作业等成果性评
价,也包括诸如合作能力、学习态度等活动过程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的教育思想。
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1、语言批评式
用正面鼓励的评语鼓励学生进步。所以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更多的是肯定式、激励性的语言。由于学生有丰富的想像力,作品各不相同,各有长处。所以评价的语言也应各有千秋,例如,我通过实践总结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具有美术特色的评价用语:1.加油,这次你一定能成功!2.你今天发挥得真好,继续努力!3.我为你骄傲。4.再想想,也许还会有更好的方法。5.作业完成得真棒,今天你就是我们班的“小画家”。6.和你的合作伙伴再商量商量,这件作品再修改一下就更加完美了。7.别着急,老师会耐心地等着你完成。8.真勇敢!能够自信地发表自己的看法。9.你超越了自己,好样的!10.合作非常成功,你俩是最佳搭档。11.作品很有创意。12.你的看法十分独到。13.你的想象力真是丰富。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鼓励学生可不是一味的夸耀,不是学生有了怀毛病还一味的夸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还要适当的提出批评,例如:有一位女孩以前一直表现很好,我经常表扬夸奖她,可是这学期开始她绘画时就出现了不认真,乱涂色等毛病。所以就要即时“点一点”,不能再“夸”了,要用批评式的语言“压一压”,为此我们教师在评价语言的运用上应是在“夸”与“压”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注意“度”的把握。
2、讨论式评价
学生之间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校正自己的缺点。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甚至争论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机会,学生自己来观察,思考,总结,评价他人的作业,在评价他人作业时,因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感情和价值取向方面的因人而异,其评述是对别人作品的一种全新诠释,也是一次口头的二度创作,既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同时多元化的评价也使作者发现崭新的角度,反思自己的作业和表现。
2、作业展评
课堂学习的评价方式很多,而作业展评是最能激励学生的一种评价方式。展评以展览的形式可以肯定学生的作品价值,鼓励学生创作的激情。
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也使作业展评的方式多样化如展览会、情境布置、表演、游戏,还可以相互赠送,装饰生活等等。作业评价标准也就呈现多样性化的特点。
3、作业评价
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等级,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
其一,面批式的美术作业评价方法,使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成功与
不足之处,及时面对学生作出反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使教师融洽与每位学生的关系。只是短短几十分钟里既要传授新的知识点,又要让学生有较充裕的作业时间,还要面批几十件作业,对教师的教学时间分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二,评语法。就是在美术作业里,写上简短的评语,表示老师对美术作业的看法。老师的评语要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肯定学生作业中优点所在。如绘画作业中,我便写上“构图有新意,作画认真,涂色和谐,你真棒”。在撕纸作业中我便写上:“构思新颖,选材得当,色彩搭配奇妙,你真行”。对基础差的学生作业,我便写上:“作业有了很大的进步,真了不起!”学生的作业能得到老师的好评,学习信心倍增,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也就提高了。如果学生的作业中有不足之处,老师也应用“如果这样画,可能会更好看”等委婉的词语让学生修改作业中的不足。
4、物质奖励
通过奖红花、红五星、剪纸小动物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突出表现进行随机奖励。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在于这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方式,而且教师便于控制评价进程。还可以通过
学生互相赠送物品(手绢、工艺品)来进行对在美术活动中学生自己对同学表现的一种肯定性、鼓励性评价。
5、教师体态语言——评价的辅助手段
教师的体态语言也是对学生评价的一种手段。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抚摸都能给被评价的学生极大的鼓舞。就拿眼睛来说,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眼神中可以看出:表扬或批评、允许或不允许、正确或错误。例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一个微笑或一个赞许的眼神,你会发现,在后面的教学中,这个学生回答问题会更加积极,这就足以说明教师体态语言对学生的重要性。
6、新颖的多层次评价方法
在教师评价的环节中,因为每位学生的能力不同,所以他们达到学习目标的效果也有不同,因此,要注重多层次的评价标准,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可采用五星、奖牌等评价作品的方式代替传统“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价方式,每个星代表作品中表现优秀的一个方面,如:智慧之星(有想法有创新精神),进步之星(代表学生在作品表现能力上有进步),勇敢之星(表现作品大胆,敢画能画),唯美之星(表现作品是否是在创造美,当成一种美的享受),速度之星(作业完成是否及时且有质量).每颗星用不同的形状大小或者颜色表示,每一颗星都是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的肯定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星光灿烂,从而增强信心,不断提高.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每人拿一个小星星作为选票,在“参观”全班同学的作品后将小星星放到你最欣赏的作品旁,选出班级最受欢迎的作品.说说你为什
么喜欢这件作品等等„„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和新颖,是从注重创作结果向注重创作过程的美术教育观发展,使学生不断感受到美术作品评价的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更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促进潜能,个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提高,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多维性与多层次的评价标准,用多种方式评价,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更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信息反馈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喜欢美术课,融入美术课堂。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但要有健全的心里结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和能力。因此,重视美术评价使学生学会审美、发展视觉感性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任何评价手段都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把各种评价手段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最佳的评价效果。
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天津市东丽区正心小学 通讯地址:天津市东丽区正心小学 邮政编码:300301 电话:022—24360432 传真:022—24360432 手机:*** 电子信箱:luxuezheng2009@qq.com Lu-xuezheng@163.com
参考书目:
1、《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主编 尹少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能力培养,重要性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影响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部分教师对物理实验在教学中作用的认识不够
有的教师认为物理实验教学只不过是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演示性论证,从知识掌握的角度看,其效果不及通过书本有关知识要点的讲解和强调来得显著。实质上,这样就难以让学生体验出实验在整个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2.部分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包办代替
一般来说,做任何实验,教师都要在实验前将实验所用器材充分准备好。但有的教师在实验准备中,常会把操作起来较繁,或耗时较长的实验步骤,以及所谓“不重要”的实验环节,由教师自己取而代之,视为实验准备内容之一,甚至在有些应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教师也包办好、准备好实验器材。把实验应讲解、启发、指导的过程变成“代劳”的过程,把“引着走”变成“抱着走”。
3.部分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部分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致使少数学生对实验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对实验要达到什么目的,要测取什么数据,要得出什么结论或要验证什么问题莫衷一是。由于实验目的不明确,学生在选用器材,组装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步骤等方面出现错误。甚至有的同学对感兴趣实验就多做几次,不感兴趣的实验就不做或少做几次。
4.部分教师把实验当成“走走过程”而敷衍了事
部分教师把实验当成“走走过程”,致使有的同学只能机械套用实验步骤,没能真正地参与到实验中来。例如,调整好的天平,有意识地挪动了一下位置,学生不能悟出挪动之意,不会再进行调整,仍机械地增减砝码、记录数据。
5.实验室器材短缺、实验开出率不足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验设备的数量,优劣以及能否配套,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动手的直接问题。有的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学校经费比较紧张,实验中的器材配备不够,导致学生实验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常是一个人做几个人看,不能使大多数学生受到应有的训练。
针对上述情况,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摆脱困境,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激发兴趣,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验前,可配合进行一些小实验、讲故事、说谜语、介绍科学家的发明成果,自制模型或电教片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真正从心里上参与实验的设计、操作、观察、设计等全过程中来。学生在做实验时,往往存在畏惧心里,而和谐的教学环境可缓解学生的紧张心里。教师的面部表情,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自我探索的情绪。因此,当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多巡视询问,少指手画脚,给学生一个微笑,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眼神都将会激发学生自我探索的勇气,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2.深化对实验教材的改革及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改进实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验中,教师不要强求学生按预定的步骤进行,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独立思维和操作,形成一种情绪,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培养发现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怎么办”,要求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实验过程中的反常现象和故障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实验内容要加强对动手能力的培养。除安排理论教学、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外,应增加一些学生动手能力的探索性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形成能力。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实验探索法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进行合理科学猜想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意制造一些简单故障,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分析、推理、检查故障加以排除。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初步排除故障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逻辑思维和科学推理的能力。当实验结果和合理结论误差较大时,教师应依次提出问题与学生讨论,找出误差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误差的能力。
(3)实验课的形式应多样化。如何开展实验讨论课,让学生通过弄懂弄通整个实验的来龙去脉,使他们做实验得心应手,可进行操作观摩课,边操作边讲评,使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提高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4)实验课单独授课,单独考核。实验课既是理论课的验证和延续,也是加强基本训练,培养多种重要技能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有实验课的课程,应根据教材要求,由专职实验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编写实验报告,把它做为一门课程来对待。由实验教师讲授和指导,单独计算成绩。建立学生实验能力卡,以提高实验课的质量和实验课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
3.认真抓好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
(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一是抓好实验前的预习;二是教师按要求备课,做好实验器材检查,调试有关材料的准备工作。
(2)预做实验。通过预做实验可达三个目的:一是测出待测式样的结果,以考核学生所测结果的准确性;二是通过预做实验可发现不少问题,在指导学生实验时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根据预做实验的情况确定本实验的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并编写出若干的预习题,要求学生预习,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预定本次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这样学生在做实验时,可以在心中有数,有一定的主动灵活性。
(3)精心上好实验课。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老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做到勤走动,细观察。教师发现学生有违反操作和不按规定使用仪器设备的,要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督促他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优良品质。
(4)认真总结,善于分析。实验结束,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技能、实验结果、实验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分。认真批改每份实验报告,结合批改中发现的问题和实验课上出现的情况,教师在下次实验课前应花几分钟进行讲评,指出同学在实验中的优缺点,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做实验更有针对性,实验操作能力也逐步得以提高。
(5)开展自制教具活动。自制教具虽不如专业厂家制造的教具那样精密,但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解决了各地因经费不足造成的器材短缺问题(有些还添补了教学器材的空白);另一方面,学生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既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动脑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认知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加强了技能训练,还将自制教具的活动融进了素质教育当中,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能力培养,还应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工作。加强设备的管理,配套和更新,加大投入力度,配齐器材,提高装备水平,使每个学生在实验中都得到动手的机会。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关键词:语感;积累;深化;拓展训练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加强在语文阅读中的语感积累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二、如何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举个例子,《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第四册)中,作者在描写“荣禧堂”时,特意介绍了“乌木联牌”的联语:“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如果仅是“死盯着”这两行文字,大意无非是:座中贵人和宾客佩戴的宝饰珠玉明如日月,光彩照人,礼服上的图饰美似烟霞,绚丽夺目,一派富贵气象!但是如果联系语境,发掘“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意义,我们就会悟解到,这幅对联不只是写贾府的大富大贵,而且提示了贾府在上层统治集团中建立的广泛的政治联系,所謂谈笑尽显贵,往来皆达官,从侧面反映了贾府炙手可热的政治权势。而这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极盛景象,正暗示着小说盛极而衰的结构。这些就是联语体现出来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 转
三、如何在启发想象中激发语感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将抽象的语言材料,在角色体验和连缀画面中再现出来。我们发现,创造性翅膀丰满的过程就是语感充盈的过程。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四、如何在吟咏中体味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正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五、如何在拓展训练时强化语感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上,还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科学合理、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应该把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训练作为语感广化、深化的杠杆。有所感才能有所言,正所谓“由感而发”,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组织学生经常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或书面的写作,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不仅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而且自身的语感也在水到渠成的引导中得以发展。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可见,语感素质在整个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学生除了能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也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不仅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学生而言更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
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使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老师不是简单的对知识进行“对”与“错”的判断,而是要挖掘问题背后的教育资源,使学生能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量给予学生鼓励,以适应孩子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护学生求知的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用下面几种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一、尊重学生
心理学家利伯纳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吝惜给学生褒扬的词语,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享受到尊重。那么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呢?这与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息息相关。这里有一个可借鉴的例子:
国外有位老师讲评“画苹果”的作业时,发现一位学生把苹果画成方的,便询问:“苹果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的呢?”那位学生说:“我在家看到爸爸把苹果放到桌子上,一不小心,苹果掉到地上摔烂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会掉下来了。”老师听了,非但没有责备,还鼓励他说:“祝你早日发明出方苹果。”苹果本来是圆的,却画成了方形的,已经脱离了实际,这位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说出了画方苹果的原因,并鼓励他说:“祝你早日发明出方苹果。”这样的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人格,鼓励了学生创新,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对其不足,既不能漠视不理,也不宜斤斤计较,要在学生不足的背后看到月亮点。朗读不流利,但可能声音洪亮;说得不流利,但可能思路独特;写得不完整,但可能内容具体„„评价学生万不可求全责备,有时需要适度模糊,并且时时记着:每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要在评价中能够使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亮起来。
不过我们也不能视批评为如越雷池、如赴薄冰。当课堂上两位争论激烈的学生期望你明辨是非时,你所给与的含糊肯定: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你们都很了不起。这样只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的观点到底是对还是错,这样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的正确理解知识造成失误。当学生做错题,或做错事时,教师也不能因为伤害其自尊而说出:“你做得很有价值。”这样的做法只会注重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因此,我认为,鼓励孩子固然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好方式,但我们提倡表扬、赏识的同时,要注意分寸,虚假的表扬要不得,廉价的赏识更不可取,因此,我们不能让“廉价表扬”成为孩子健康人格塑造中的“温柔杀手”。
二、鼓励学生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诸多名师 也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实践证明,鼓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众多优秀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自始至终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会读好。”“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么没想到,你体会得太精彩了。”“你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快说出自己的想法。”“很佩服你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大家认真读书,渴望知识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据说,优秀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法宝,那就是鼓励学生的方法多,有的多至近百种,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得到恰当的鼓励。因为鼓励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声母“j、q、x”时,我是这样教学的:我先让学生观察书上插图,猜一猜旁边三个声母读什么?你的根据是什么?学生说了很多,比如: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由公鸡我猜到这个声母读“j”。听他说完,我马上表扬说:“你不仅会观察,还会联想,你真棒,老师要发你一朵会观察会联想的小红花。这时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由气球我猜到气球旁边的声母是q的音,由西瓜我想到西瓜旁边的声母是x的音。”听他说完,我带头为他鼓掌。我的掌声还没停,马上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来编儿歌记它们的音:一只公鸡jjj,一个气球qqq,一个西瓜xxx。”“多好的方法”,我不禁赞叹到。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当我问:“小朋友,你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三个声母的形?”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们把学过的单韵母i加长再拐弯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声母朋友j。”这时,我连忙表扬他说:“你真棒,能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老师发你一朵会学习的小红花。”听我说完,这个学生很兴奋,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这时,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这个声母j很像我们见到的公鸡的形状,它的点很像公鸡的冠子,竖像公鸡的身子,弯像公鸡的尾巴。”听他说完,我马上表扬他说:“你也很棒,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新知识,很了不起,老师也发你一朵会学习的小红花。”这时,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在学习“q”时,有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这个“q”很像我们学过的数字9。”听他说完,我马上表扬到:“你不仅会联系语文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还会联系其它学科的知识来学习语文的知识,你更了不起,发你一朵小红花,然后再和老师握握手。这个学生和我握完手后,我发现他的小脸都涨红了,我相信他会永远记住这一天。在这之后,有的学生编儿歌:小i拐弯jjj,左上圆圈qqq,像个叉子xxx。,有的把x看作生活中的禁止标志,有的把q想象成一个斧头,总之,学生利用各种办法来记忆。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记住了“j、q、x”的音和形,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探究发现的意识等基本素质都得到了培养,很多地方体现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通过这个例子,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激励性评价语言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多么明显啊!
三、宽容学生 赞科夫主张“对于后进生,更加需要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教育部长周济在教育部2005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学生的错误,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本身的精神力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或在作业本上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出现错误甚至是经常性的,这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需要用爱心去唤起学困生的生命活力。例如,一名平时不敢回答问题的女学生,突然举起了手,老师高兴地让她发言,可是这位学生在站起来后,一紧张,什么都忘了,急得哭了起来。老师没有批评她,而是鼓励她说:“你能主动回答问题,非常好。尽管这一次没回答好,我相信下一次你肯定能成功。”在随后的提问中,老师多次通过目光暗示或鼓励这名学生大胆发言,这位学生终于成功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并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试想,如果面对学生的失误或错误,教师采取的不是宽容而是严厉的训斥,还会有这位学生的第二次发言和成功吗?事实上,面对学生的失误或不足,有不少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采取了批评、训斥、轻视等有失冷静的不正确做法,对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是否爱学习,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与同伴合作等与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的评价。”新课改“非常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关注学生的特长,又关注学生的困难领域”,主张采取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的评价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中,正确看待学生的失误和不足,即使有错误,也是个美丽的错误,不应该大动肝火,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在犯错中汲取教训,在犯错中学会不犯错,在犯错中长大,才会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实践已证明,对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个性的挫伤,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终身的发展。
激励性评价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首先,实施激励性评价可以增进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调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它有助于形成无拘无束、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尊重,还会使学生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其所教学科上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实施激励性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满足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树立对学习、生活的自信。 老师先为学生制定短期的目标,学生通过努力,达到短期目标。接着,通过激励,再为他们制定中期目标。这样,通过层递式的目标激励评价,逐步激励,逐步达到目标。
在实施激励性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的主体来看待,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的需求,点燃他们的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分两种形式运用激励性评价:口头激励和书面激励。
运用激励性评价,要求老师必须始终关注每一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课堂上,注意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不偏爱优等生。对后进生的提问适当降低难度,回答正确后,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的理解力很好,再多记点单词,你的阅读理解会有很大的提高。”记得在一次领导的推门课上,同学们看到很多领导都有些拘束,一个中等难度的问题竟然无人举手回答。这时候,一名成绩在班上倒数的男同学举手。我很高兴他会举手,但是他回答错了,有些不好意思。我微笑着对他说:“没关系,单是你的勇敢就值得表扬。我现在就把这道题讲一下,你要听好啊!”事后,他在作业本的后面给我写了这几句话:“老师,真对不起,我没答对那道题。当时,我看到没人举手,又有那么多老师听课,非常着急,所以就举手了。但是没想到我答错了你没批评我反倒还表扬了我。我的英语基础不好,对学好英语也已失去信心,所以上课时经常不专心,常爱走神。但是今天这节课我听了,也听懂了。我一定会把英语学好的,老师,能得到你的帮助吗?”后来这名同学的英语成绩由30多分上升到70分。(满分100)对于少数优等生,又要适当加大难度以增加语言的新颖性。一次,一名成绩很好的女同学连续两次没能答对问题,半节课一直低着头,显得有些沮丧,在合适的时候我让她翻译了一个句子:老师总是挑难题让我回答。她译得很好,大概也感觉出我是在班上给她找回面子,情绪马上有了好转。总之,课堂上老师除了要进行授课,还要善于观察学生们的心理变化,随时使用适当的评价来调节课堂气氛。在课下解答同学们的疑难问题时,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并进行适当的激励。如:“你提的问题表明你的思维很活跃”;“你的问题有些钻牛角尖,但是你确实动脑筋思考了”等。
在给学生们批改作业时,有的老师只用笔标明题目的对错。这时,如果写上一些激励性评价效果就更好了。如“你的书法很好”“你作题很细心,如果书写再认真些就更好了”等。写激励性评语要求老师要正确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和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表扬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激励性评语也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最后也是最应该引起注意的一点:运用激励性评价时教师的态度一定要真诚。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发自内心的赞美。我们的学生是17、8岁的年青人,他们的心是敏锐的,他们可以从老师的声调、表情上感觉出老师的赞美、激励是否真心。如果学生感觉出来自老师的激励是虚情假意,那么对他们的伤害将更大,不仅达不到我们的教育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习兴趣;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设计好导言部分,激发学生兴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言课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导言课分不同的阶段,有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每个单元的第一节课,还有每节课的导言。化学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精心设计导言课。丰富有趣的导言可以产生两方面的效果:第一,让抽象难懂的化学知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变得生动有趣;第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
笔者在设计导言课时,利用备课的时间,充分寻找和化学有关的逸闻趣事,同时发掘生活中和化学有关的例子,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更新。
二、创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主要都在课堂上完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的喜欢程度,提高他们的兴趣。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把自己和学生置于一个平等的位置。教师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和学生谈谈心,在课下对于学生的一些问题及生活上的困难要耐心地指导、热情地帮助。同时教师角色要进行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教师不能再扮演传统地对课堂“垄断”的角色,应该把更多的主动权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感到学习的乐趣。这些都是创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
三、利用课外亲身感受,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课也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而化学课上仅仅展现了一小部分。因此教师不能把目光仅仅盯在教材上。化学教师要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去切身体会生活中活生生的化学例子。
比如,随着台湾塑化剂风波的出现,我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一消息,而且又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调查身边的饮料安全、白色污染以及禁塑令实施之后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头去调查,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化学事例,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加了。通过调查,化学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真切地走进了学生的生活。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化学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需引起化学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邢永福.现代教育思想,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浅谈在教学中对学生激励性评价】推荐阅读:
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7-23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09-19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1-22
浅谈在教育教学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09-16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识字12-13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2-04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评价和激励学生06-16
浅谈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