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过河》小班科学课程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雪花片,石头,海绵,点心盘(幼儿操作材料)。
2.木制积木,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蚂蚁)
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办法过河?
幼:造一座桥……
二、认识沉与浮现象。
1.教师做沉浮实验。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
2.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师:我现在请一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
三、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教师先请一幼儿操作,同时将结果记录下来。(规则:拿一操作材料放入水中,浮起来的就把这种材料的图片贴到小河里,沉的则不需贴。)
集体纠正。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活动目标:
1、在找找、看看、说说、做做中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小蚂蚁。
2、初步了解蚂蚁的特征、生活的地方及喜欢吃的东西。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提前请幼儿准备蚂蚁喜欢吃的食物(糖果、饼干等),放大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你为小蚂蚁准备了什么吃的?
2、小蚂蚁住在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找,给它们带去好吃的。
二、找蚂蚁
1、带领幼儿到小区公园,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
2、你在哪里看到了蚂蚁?它是什么样子的?
三、喂蚂蚁
1、请幼儿把准备的食物给蚂蚁吃,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与蚂蚁说说话。
如:小蚂蚁快来尝一尝;好吃吗?“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等小蚂蚁好像说了什么?(真好吃,谢谢)
3、你还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请幼儿走走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
四、与蚂蚁说“再见”,带幼儿回园,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让幼儿的科学活动从身边生活开始。对于幼儿来说,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不是目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本次活动,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围绕活动重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按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提供支持性的操作材料和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爱吃的食物,即在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物的判断有所偏差。如:拿着一只封闭的内有东西的盒子,他会说里面没有东西。因此,我创设情景游戏,让幼儿运用感官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等方法去感知、判断“有”和“没有”,初步理解“空集”的概念。为帮助幼儿理解“空集”这一比较特殊的概念,我设计了“开超市”的情节。在材料的提供上,幼儿园教案我力求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并注意在难度上分层次,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在过程设计上,我让幼儿通过直接的探索、体验来积累经验,并用比较简单的语句,讲述操作的过程,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力。
准备:
透明类、不透明类的各种食品包装若干、有的.装东西,有的不装东西。
过程:
一、观察激趣
观察空货架,激发幼儿做理货员的欲望
二、尝试操作
1、介绍操作要求:旁边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每人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不要的。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断“有”和“没有”。
3、交流小结你进的是什么?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的?
三、再次操作
1、鼓励幼儿去试试看,用和刚才不一样的办法再进许多货。指导:能力弱的幼儿用直接的方法感知。能力强的幼儿各种方法判断。询问个别幼儿:里面有东西吗?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2、相互介绍。
幼儿园小班安全健康活动教案:小青蛙跳过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搭盒子,练习跳的技能
2、发展与同伴的合作能力,体验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废旧纸盒(分大、中、小三类)、青蛙头饰及荷叶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小青蛙,听音乐入场
2、律动——青蛙舞
二、小青蛙学本领
1、自由练习跳盒子
(幼儿自由跳、教师观察,并示范方法)
2、双人练习跳盒子 A、用两个盒子搭一搭、跳一跳 B、幼儿分散练习
C、教师:你们是怎样搭的?跳的过吗?试一下
三、游戏——小青蛙跳过河
1、用盒子搭一条小河、一条中河、一条大河
2、幼儿自由练习小河、中河、大河
3、你跳什么河?怎么跳的?感觉怎么样?
四、听音乐,集体一起跳过河
1.在老师的带领下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按简单的规则快乐的游戏。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学准备:
一套钓鱼的玩具,海底鱼群图片一幅,呼啦圈,彩色的袜子,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钓鱼”
1.出示钓鱼杆:这是什么呀?干什么用的?
老师玩钓鱼,幼儿说说钓了几条鱼?(一条鱼)小鱼长的怎样?
2.出示鱼群图片:这是什么地方?有多少鱼呢?(许多鱼)幼儿学说“许多”这个词 二、学唱歌曲
1.老师唱歌,幼儿自由做小鱼游的动作
2.安静的坐在小椅上听老师范唱歌曲一遍
3.幼儿跟老师学唱歌曲两遍三:玩游戏1.在手上套上彩色的袜子学小鱼游师:小鱼是彩色的,想个什么办法使我们的小手也变成彩色的呢?
每位幼儿发一双袜子,自己动手套在小手上,听音乐边唱歌边学小鱼游2.套小鱼游戏师:在唱到最后一句“赶快抓住时“小朋友要坐到位子上去,没有回位的就要被老师的小圈套住。
游戏1~2次3.认水果图片游戏师:被老师套住的小朋友,要说出卡片上的水果是什么,就放他回到位子上去。
1、熟悉儿歌的词语,运用肢体律动感受儿歌的节奏。
2、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小蚂蚁搬木材》、小蚂蚁搬木材图,木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森林里要建大舞台。
1、教师讲述森林里要建一个大舞台的消息。
故事:森林里的小动物想要看表演,于是大家决定造一个大舞台,森林里最小最小动物也来帮忙了,猜猜它会是谁呢?
2、局部猜测——露出蚂蚁的局部(头部触角)
提问:看一看,猜猜它到底是谁呢?
过渡:想看看小蚂蚁都在干什么吗?
二、听音乐动一动——尝试学习小蚂蚁搬木材。
1、出示小蚂蚁搬木材的图
提问:小蚂蚁都是怎么运木材?谁来学学小蚂蚁的动作?
教师小结:你们学的真像,有的搬,有的抬,有的推,有的拉,都是是你帮我,我帮你大家一起将一块块木材运到搭建舞台的地方的。
2、听歌曲《小蚂蚁搬木材》
教师:小蚂蚁搬木材的时候还一边唱着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做动作)
3、谁能告诉我,你听到小蚂蚁用了哪几种方法运木材的?
4、教师边唱律动边请幼儿来帮忙。
5、幼儿两人一组进行游戏表演。
6、幼儿角色互换。
三、表演《小蚂蚁搬木材》——感受互相帮忙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倒退爬。
2、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沙包(粮食)、两只小筐(每队的粮仓)、半月摇(大粮仓)。
2、音乐《向前冲》《月色》。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向前冲》。
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跳热身运动操,重点活动双臂、腿、腹部。
2、小蚂蚁,爬一爬。
请幼儿自己尝试:从一个地方爬到另一个地方。
(1)“小朋友们,小蚂蚁用什么方法行走呢?它是怎么爬的?你们试着从这边爬到那边去。”(教师用手指向目的地)
(2)“还可以怎样爬呢?”(引导幼儿自己尝试更多的爬法)
3、分享经验。
“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爬的?”(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经验)
4、学习倒着爬。
(1)“老师想了一种更好玩的爬法,那就是小蚂蚁倒着爬,你们来试试。”
(2)交待方法:肚子朝下,两手扶地,双腿跪地倒着爬。
(3)幼儿尝试。
5、游戏《蚂蚁运粮》。
(1)“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一个小蚂蚁运粮食的游戏吧!”
(2)交待游戏规则:将小朋友们分成两队,自己取队名,裁判员说开始后,第一个的.小朋友用倒着爬的方式爬向粮仓,从粮仓中取出一袋粮食(一个沙包),再原路返回,把粮食放在自己队的粮仓里,第二个小朋友再出发,哪个队先运完就算获胜。
(3)幼儿游戏。
6、放松。
播放舒缓的《月光》音乐,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坐地放松身体各部位。
活动反思:
倒着爬对于孩子们来说很新鲜,平时练习的也少,所以整个活动中,多数孩子还是非常积极,总想挑战自己,让自己爬得更快些;但也有少数孩子因为自身的原因,感觉倒着爬很别扭、很费劲,在活动中表现得不是很积极,这也是很正常的。
通过这个活动,我也有一些思考:在体育活动中,一些身体的协调方面的活动还是要常常练习,针对不是很积极的孩子,可以变换更多的方式激发幼儿练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孩子们身体上总的协调。
1、能手脚配合的向前爬走。
2、体验与同伴的相互合作。
3、喜欢户外活动。
活动准备:
1、海洋球
2、头饰
3、课前组织幼儿捉蚂蚁并进行初步观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说一说。
谁见过蚂蚁是怎么走的?
2、学一学
谁来给我们大家演示一下?
大家一起来学一下蚂蚁走路。
3、游戏“蚂蚁搬豆”
放背景音乐《蚂蚁搬豆》,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扮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各戴头饰。
孩子们,在山坡对面有许多豆豆,我们一起爬过山坡,钻过山洞,去搬豆豆吧!在妈妈带领下,小蚂蚁分成两组,快速爬过小山坡,钻过山洞,搬起一粒豆豆(海洋球)后爬行回来,每只每次搬一粒,直至将豆豆搬完,看哪组搬得最快。
三、结束部分
放松运动
活动延伸
蚂蚁搬豆这一个小游戏,相信你对它有印象,是否能想起的呢。小班体育游戏蚂蚁搬豆教案范文,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小班体育游戏蚂蚁搬豆教案一: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行。
2、通过蚂蚁囤积粮食的情境,体验爬行时拖带物体的方式努力坚持爬到目的地。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蚂蚁的胸饰。
2、豆豆若干(串珠、沙袋、积木)
3、大筐三个。
4、室内干净的木地板活动场所。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小小蚂蚁兵操练。
(1)幼儿大圆圈站立,教师:“蚂蚁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活动活动吧!”。
(2)播放《进行曲》,小蚂蚁随着音乐向前走,并听教师的口令与老师一起做上肢动作、下肢动作、转体动作、腹背动作、跳跃动作。
2、了解幼儿玩法和规则。
(1)交代情境:秋天到了,我们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到远处搬“豆子”回家。
(2)介绍游戏玩法:介绍豆子(串珠)和筐子的位置,认识场地的另一端有许多粮食,请小朋友扮蚂蚁爬过去,将粮食拿回来,放在筐子里,要求每人每次只能拿一个。
(3)幼儿在场地的一端集合,教师提醒幼儿将自己拿来的粮食放在靠近自己的筐子里,不拥挤。
3、游戏:蚂蚁搬豆。
(1)请一名幼儿示范直线爬行和取放粮食的过程。
(2)引导幼儿分批开展蚂蚁搬豆的游戏。
(3)教师将粮食(沙袋)往后放约米,鼓励幼儿要爬得更快更远,爬行方法同前。
(4)教师再将粮食(积木)往后放约米,鼓励幼儿坚持,不怕苦和累,方法同前。
4、分享胜利,品尝豆子。
大家围坐在垫子上,开开心心吃“豆子”,教师简单地进行评价,表扬不拥挤,爬得快的小蚂蚁。
5、结束活动:小蚂蚁散步。
教师:蚂蚁宝宝们吃饱了,我们散步回家吧?!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边唱歌边回教室。
分析:“蚂蚁搬豆”是一个传统的体育游戏,这个游戏是指向发展小班幼儿爬的基本动作。而“豆”正好符合我们正在开展的园本特色游戏,由此我们班开展了这个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关注幼儿的年龄与个体差异,在组织形式和手段的运用上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以角色扮演进入游戏,使用游戏的道具和情境创设,吸引孩子愉悦地游戏而不是生硬地练习,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考虑活动层次的逐渐推进和自然过渡。体育活动不仅仅是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提高幼儿身体素质,还蕴含更多元的教育价值,如本次活动中的点数豆豆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大河小、颜色分类;在努力搬运中让幼儿体验成功、萌发勇敢等良好个性品质的目标。通过活动的有机整合,发展了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在本次活动中各项智能表现优异的幼儿如下:
空间智能“优”:张婉滢、孙伊彤、王亦施 丁可欣 施也凡
语言智能“强”: 刘劲航 蔡语涵 董铭杰 高佳洪
人际交往智能“好”: 张芷 叶冰钰、高邦铭、谢吴子妍
自省智能“高”: 陆圣锋 陆琪龙 陆紫轩 施茗钺
音乐智能“好”: 薄思怡 沈盛杰 张淑颖 崔倾辰 小班体育游戏蚂蚁搬豆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屈膝跪走的基本动作。
2、大胆尝试一人、两人学蚂蚁搬豆子的不同方法。
3、在游戏情景中体验体育活动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
练习屈膝跪走,注意跪走时上身挺直,保持平稳,身体不左右摇晃。
教学难点:
尝试两人合作屈膝跪走,使豆子不掉地。
教学准备:
人手一个球、蚂蚁头饰、垫子若干、幼儿身穿便于运动的衣裤
教学过程:
1、热身运动:游戏“小动物走路(自编)
——“宝宝们,你们会学小动物走路吗?让我们跟着音乐学一学吧”(表演歌曲“走路”两遍)
2、探索活动:想一想,小蚂蚁会怎样走路呢?
——幼儿自由学蚂蚁走路,比一比谁学的动作象。
——请想出好办法的幼儿示范。
教师:“谁愿意学蚂蚁走路的动作给大家看?”
——幼儿集体、个别练习不同的走法。
3、游戏:“蚂蚁搬豆”
我们家里有许多豆子,婆婆最喜欢吃豆浆了,我们把豆子给婆婆送去好吗?
(手指场景:婆婆家在草地的那边,我们一起把豆子搬起来)
——教师再次设问:“为什么有的小蚂蚁般的豆子会掉下来,有的却稳稳的没掉呢?(请两到三名幼儿示范,教师讲解要领)。
——幼儿示范:膝盖弯弯跪着走。
重点:练习屈膝跪走,注意跪走时上身挺直,保持平稳,身体不左右摇晃。
设置情节:“哎,婆婆不在家,我们先把豆子送回家吧,可要记住哦,身体不摇晃,跪在地上走。”
——幼儿探讨两只蚂蚁搬共同抬豆子的方法。
难点:尝试两人合作屈膝跪走,使豆子不掉地。
“张阿姨也喜欢吃豆浆,我们把豆子分一半送给张阿姨好吗?这次要请两只蚂蚁抬一个豆豆,请你找一个好伙伴共同把豆子送到那边的张阿姨家。”
提问:“你们是怎么送来的?”
——请想出好办法的幼儿示范。
表扬小球不掉地,会保护豆子的蚂蚁。
张阿姨:“你们真是好宝宝,谢谢!”
蚂蚁:“不用谢,再见!”集体爬回家。
竞赛活动
“婆婆从超市买东西回来了,这次我们来比赛,哪两只蚂蚁把豆豆保护的好,婆婆会奖励它好东西的哦!”
4、放松:歌表演:“蚂蚁搬豆” 小班体育游戏蚂蚁搬豆教案三:
一、设计思路:
蚕豆是春夏季节里幼儿常见的一种豆类,既好吃又好玩,当我们与幼儿一同走进小小的“蚕豆”世界时,幼儿在摘、剥、数蚕豆等活动中获得了许多“蚕豆”方面的知识。一天午饭后,我们来到了幼儿园的小菜地观察“蚕豆”。这时,几个小朋友在指指点点地议论着:“看,蚂蚁在吃豆子了”,有的幼儿说:“不对,是蚂蚁搬豆子,”他还边说边做出蚂蚁搬豆子的动作。“不像,蚂蚁不是站着的,要这样”有的幼儿一边说一边学,看着他们憨态可掬的样子;听着他们的议论,教师的敏感性让我们意识到:顺应幼儿学习需求,模仿蚂蚁搬豆可以开展有趣的体育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屈膝跪走的基本动作。
2、大胆尝试一人、两人学蚂蚁搬豆子的不同方法。
3、在游戏情景中体验体育活动的愉悦情趣。
三、教学重点:
练习屈膝跪走,注意跪走时上身挺直,保持平稳,身体不左右摇晃。
四、教学难点:
尝试两人合作屈膝跪走,使豆子不掉地。
五、教学准备:
人手一个球、蚂蚁头饰、垫子若干、幼儿身穿便于运动的衣裤
六、教学过程:
1、热身运动:游戏“小动物走路(自编)
——“宝宝们,你们会学小动物走路吗?让我们跟着音乐学一学吧”(表演歌曲“走路”两遍)
2、探索活动:想一想,小蚂蚁会怎样走路呢?
——幼儿自由学蚂蚁走路,比一比谁学的动作象。
——请想出好办法的幼儿示范。
教师:“谁愿意学蚂蚁走路的动作给大家看?”
——幼儿集体、个别练习不同的走法。
3、游戏:“蚂蚁搬豆”
活动目的:
1、运用滑板锻炼平衡能力。
2、能勇敢积极地参与活动,提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滑板。
2、自制糖果若干。
3、场地布置如图。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带领幼儿爬到“蚂蚁洞”(如图一)里作睡觉状。
2、蚂蚁宝宝们,天亮了,我们爬出来做游戏吧!(幼儿依次爬出“蚂蚁洞”。)
3、幼儿听音乐做律动,自由表现蚂蚁的生活情景。
二、提供材料进行练习
1、宝宝们,我们一起去散步吧!瞧!这里有河、有桥、有马路。咦?河对岸是什么呀?(糖)闻起来真香呀!可是这条河又宽又深,我们怎么过河呢?
2、这里有一件宝贝(滑板)可以帮助过河。请你们每次搬一颗糖,看看谁能又快又安全地回到妈妈身边。
3、幼儿自由选择路径,把滑板想象成交通工具过河。
4、小结交流:小蚂蚁真聪明,你们把小蚂蚁变成了什么?(汽车、轮船、自行车等)你是怎么过河的?
5、有的小蚂蚁搬回来的糖果又香又甜,可有的小蚂蚁不小心把糖果掉到河里了,你有什么好办法不让糖果掉到河里呢?(可以将糖果背在身上、夹在腋窝下、抓在手里、放在滑板上等。)
6、讨论:你刚才是怎样搬糖果的?你觉得这个办法好不好?7、小蚂蚁真聪明,请你们继续开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路线(从桥上、马路上、河面上)运糖。
三、放松活动
我们来尝一尝糖的味道,然后搬回家给好朋友尝一尝吧!幼儿听音乐做律动,结束。
活动反思: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课程教案】推荐阅读:
幼儿小班体育活动教案《小蚂蚁过河》11-24
小蚂蚁过河三年级作文10-17
小蚂蚁过河看图写话11-10
小班体育过河教案03-18
小蚂蚁藏粮食小班科学03-23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聪明的蚂蚁》12-05
蚂蚁的家科学教案反思01-11
小班体育教案《小蚂蚁爬》及教学反思12-29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蚂蚁》教案10-04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蚂蚁》精品教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