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横感恩教育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横感恩教育

一横感恩教育 篇1

[一横感恩教育观后感]感恩演讲片没有绚丽多彩的画面,但却比我看过的任何一个影片都精彩,一横感恩教育观后感。在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很多时候都会以自我为中心,从不曾想过感恩为何物,多愁善感的我在观看演讲的过程中非常感动,感触颇多&&我们最应该感恩的是父母,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千古以来的美德,同时也是我们应尽的孝道,父母给予我们宝贵的生命,为了我们放弃了他们所热衷的一切,开始热衷于为我们付出,而我们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有时甚至还会埋怨他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会用满腔热情区感恩服务,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我们的心因感恩而温暖、满足!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以它能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感恩的来面对世界;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以它那动听的歌声,感恩在面对世界;一棵大树,在山里完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以它几千年自在的生长,感恩地来面对世界&&---------------老师在台上先说了我们在学校不光是学语文,学汉字;学数学,学计算的。我们学习的更多是德、智、体、美、劳。德放在第一位。一个人如果有德无才,可以慢慢学习,但如果无德有才,对社会危害是很大的。然后他又说因为一横老师很忙,没时间来学校。所以就给我们放了一横老师的电脑视频演讲。看了这个报告后,我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惭愧。因为我明白了我在家以前的所作所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父母的感受,我深感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家庭。母亲带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并且用她的身心养育着我,爸爸辛辛苦的工作供我上学,观后感《一横感恩教育观后感》。◆分享好文◆可是在以前我不知感恩父母,还时常埋怨他们。让他们生气。经常为爸爸妈妈的严厉要求而提出抗议。譬如,妈妈有时让我写完作业,并检查没错误后才让我出去玩;考试出现了错误,妈妈总是唠唠叨叨的说了一遍有一遍。对这些我总是表现出反感的态度。可是听了一横老师的演讲,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爱。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我们健康茁壮的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了的。父母对我们的爱是非常伟大的。作为我我们每一位小学生,我们一定要理解父母感恩父母。这个报告会非常感人,他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感恩。以后我会时时刻刻怀着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母亲带我来到了美丽、快乐的人世间,并且用她身上所有的力量养育着我,用她所有的血汗挣来的钱供我们上学,我之前不但不知感谢,却还经常埋怨。因为我觉得她只知道出去干活赚钱,不按时给我们做饭,有时隔几个星期才给我们洗一次衣服,要不就是每个星期天我自己洗。我好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些原因使我几乎放弃了学习,放弃了生活。可是一横老师的演讲打动了我,使我重新好好学习,使我重新生活,使我重新努力奋斗,更使我明白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无可报答的,父母的爱是伟大的。

在学校里,辛勤的园丁是第二个照顾我、关心我、体贴我、教育我的好母亲。虽然她没有我的亲生母亲那般疼爱我,可是我已把她看作是自己的母亲了。自从上了六年级以后,我非常敬佩我的语文老师。她是一名优秀的老师,我可以从她上课吃药中看出她为了我们的学习付出了多少的心血,但我们却不明白她的良苦用心。从报告中我不仅明白了父母的爱是伟大的,还明白了辛勤的园丁的爱更伟大。老师,我有很多的话要对你说:自从我上六年级以来,你所为我付出的心血,我永远会记住的,等我长大了再来还你,再来报答你对我的恩情。其实从你的外表就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善良、有责任心的优秀教师。在这里我要感谢你对我学习的负责,感谢你对我六年级以来的教育。我知道你会说,这是你应该做的,可是你比每一个老师付出的责任都多。你应该好好休息,好好照顾自己,不要为了我们累垮了自己的身体。老师我崇拜你!我感谢你!我会永远记住你这位像母亲一样爱自己学生的好老师。老师你辛苦了!

一横感恩教育 篇2

作为一名乡镇初级中学的德育教师, 笔者认为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是德育工作中越来越受重视的一项内容。加强感恩教育, 培育学生的感恩之心,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感恩的教育氛围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和成长的乐土。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说话的石头”已成为缺乏感恩之心的代名词, 因地制宜地设计一些感恩石, 让学生感恩学校、感恩教师、感恩同学, 是切实可行的。

为让享受营养餐的学生在惠民政策中感恩党和祖国如沐春风般的关怀, 我校的橱窗专栏, 发挥了有效的宣传教育作用。与橱窗相望不远处食宿区的柳树下, 竖立着嵌有感恩字样的石头, 让享受伙食补助住宿生的心中充满对国家和学校的感恩之情。而学校文心亭旁草坪上摆放的巨大石头上的“和谐”二字, 让人感受到校园里洋溢着爱, 有师爱, 有学生之间的友爱。漫步在松柏挺立、杨柳俯仰生姿、花香鸟语的校园, 优雅的环境让学生的爱校之情不断升华, 毕业时才会有难舍的情怀。

教学楼每层黑板报设有一个主题, 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励志格言警句及班级文化栏目中, 融入了感恩教育的元素, 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里, 培育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 认真开展感恩教育

有效发挥班、团 (队) 的作用, 通过丰富的班级活动和团队活动形式, 挖掘感恩教育的内涵,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可以充分利用节日和纪念日将主题系列化, 做到每月有主题、每周抓落实。每年3月份以环保节能教育为核心开展感恩自然的教育活动;4月份借助清明节开展感恩革命先烈、感恩祖先的教育活动;5月份、6月份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期间开展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动;7月份利用建党节开展感恩党的教育活动;9月份在教师节期间开展感恩教师的教育活动;9~10月份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和国庆节前后围绕“爱国主义十个一”开展感恩祖国的教育活动;11月份在感恩节期间开展感恩学校、感恩班级、感恩同学的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教育活动, 不断增强学生对党、祖国、父母、老师、学校、同学的感恩意识, 常怀感恩之心,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确立感恩教育每月的活动主题后, 学校应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 利用不同的方式触发学生的情感, 方可体现教育实效。如果只停留在空洞枯燥的说教上、形式化的活动上, 非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只能让学生在造假、作秀中厌烦。

例如, 在开展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动中, 学校可以从《天下父母》栏目中精选一些视频, 并给学生播放“让世界充满爱”的演讲视频, 动之以情地感染学生。同时借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弟子规》, 设置孝道问卷, 让学生反思对父母的了解以及父母对自己的倾心付出。初中生处于青春期, 叛逆心理较强, 容易和父母产生矛盾, 交流存在障碍。因而, 在无法面对面进行沟通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给父母写信, 谈谈自己的想法, 说说自己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激之情。当然, 写的信一定要发自肺腑, 并交给父母看, 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此外, 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了解父母生养自己的辛苦, 真心为操劳的父母洗脚, 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和父母一起干农活。这些实践性的活动, 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父母的艰辛, 懂得孝敬父母乃为人之本。在此基础上, 召开主题班会或诗歌吟诵会, 让学生谈感悟、抒真情, 在班内分享。最后, 学校还应在家长培训会上让家长反馈实施感恩教育后孩子思想和行为上的转变, 体现教育的价值。再如, 在开展感恩祖国的教育活动中, 学校要将“爱国主义十个一”活动贯穿在日常教学中。爱国不能停留在大而空的理论上, 而是要落实在日常的点滴上。学校应认真开展每周的升旗仪式和每日的升旗活动, 让学生在瞻仰五星红旗和唱国歌中感受自己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在此基础上开展国旗、国徽和国家的教育。开展“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读书征文活动、主题班会和手抄报评比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中升华自己的爱国情感。

三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适时进行感恩渗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可以依据学科特点挖掘感恩教育因素, 整合和优化后在课堂中有机渗透感恩的思想, 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文章大多是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 教师根据主题思想可以渗透感恩自然、社会、父母等方面的教育;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祖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史, 其实就是在渗透感恩祖国的意识;在地理教学中, 可以渗透国家版图和人文景观的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上, 感恩教育的内容随处可见。

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其实就隐含着感恩教育的内容。实施高效课堂, 学生中的对学、群学, 师生互动中也包含着感恩教师和同学的资源, 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

四家校联动, 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

通过家校合作, 在村队和社区开展感恩体验活动。通过家长和教师的言传身教, 促使学生将感恩之情转化成为身边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学校的正面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 也是终身老师。如果在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 家长的认识和教育走向反面, 那么学生的感恩之心便是虚假的。例如, 目前不少父母过于溺爱孩子, 学校提倡学生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家长由于心疼孩子或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 而舍不得让孩子锻炼。这样感恩父母活动的实践性将大大削弱。再如, 有的家长觉得关心班级、帮助同学和参加校内劳动, 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 并让孩子吃亏, 于是在家庭教育中与教师唱对台戏, 让家校合作貌合神离, 那么学生自私自利的心理将越来越重。

因此, 学校要重视家长的教育工作, 认真落实对家长的培训, 让家长和学校形成感恩教育的共识。在开展感恩父母实践活动中, 父母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爱;在开展感恩教师的活动中, 家长对教师要有正确的评价, 引导孩子尊敬教师;在开展感恩班级和同学的活动中, 家长要积极支持孩子助人为乐和为班级做贡献的想法。再者, 在孝敬父母、待人接物方面, 父母也应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做表率;当然, 教师为人师表也是必要的前提, 教师首先要成为行动的巨人, 学生才会信服, 才能在感恩教育中形成感恩之心。

总之, 学校加强感恩教育, 可以运用文化熏陶、活动引领、课堂渗透等有效的策略, 从而让学生增强感恩意识, 用一颗感恩的心, 去领悟生命与成长的真谛。

一横感恩演讲稿 篇3

爱是人最崇高的情感,感恩之心也是爱的升华。

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因为感恩,所以我读了关于感恩的文章,叫《感恩的心》。文章主要讲的是,一名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去世了,只好和妈妈相依为命,因为她们家很究,妈妈每天很早去工作,很晚才回家,所以每次妈妈回家给她带一块年糕,对于小女孩说都是至高无上的美味。因为妈妈辛苦的工作,让小女孩读完了大学,小女孩高兴地拿着毕业证书回家准备报喜,可妈妈还没回来。她等啊,等,可是妈妈已经两天没有回来了,她决定顺着路去找回妈妈。她走啊,走,发现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扑了上去,任凭她怎么叫,妈妈也不回答。在哭喊中,她无意中发现妈妈手里握了一张单子,好奇的她把它打开,发现竟是一张卖血单。她恍然大悟,为什么妈妈每天晚上都能给她带块她爱吃的年糕,为什么她能顺利的读完学业,为什么妈妈总是很晚回家……在这一刻她都明白了。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心需要生活的滋养。通过这篇文章,使我真正感到,现在我的生活是多么的优越。而我却总的报怨爸爸、妈妈没有给我买这,不给我买那的,我比小女孩拥有的多的太多了。从此刻起,我不要再做“小公主”,我要用感恩的心来生活,用感恩的心去面对我的一切,我要做一名真真正正的好学生,用感恩的心做好我自己。

一横感恩演讲观后感 篇4

一横老师融抽象的道理于感人的故事,将单方说教变为与同学们的互动交流,将时下同学们在学习、生活纠缠不清的问题,如心态、信心、梦想、成功、未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等等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使老师、家长、尤其是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精神洗礼!

使同学们对人生有了更正确的思考,对老师、父母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己有了更痛彻心扉的认识。

在一横老师的鼓舞下,学生们纷纷走上台前,反省自己的过错,感受父母的恩情,并大声喊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的心声。在大庭广众之下,在父母、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表达自己的真情,做出了庄严的承诺!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当今社会,由于物欲膨胀、价值观扭曲以及虚拟世界的冲击,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里趋势,他们渐渐疏远了感动、忘却了感恩,以为父母的养育与老师的教诲都是理所当然的。针对这些问题,一横老师从走向成功的四个必要条件:克服懒惰、不要抱怨、抛开恐惧、养成良好的习惯叹气,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见、和自己的成长经历程,和着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和一首首乐曲,感动了每个人。

一横老师用自己的学习经历教育了所有人,师生间真诚的拥抱,同学们诚挚的谢意,同学们将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一横老师在全国做了数百场演讲,使得数百万人受益匪浅,他说:“什么是‘教育’?‘教’者,先‘孝’后‘文’,‘育也。通‘毓’。教育的根源是传授如何做人,只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做学问。

一横老师简介 篇5

※个人简介:

2013中国杰出贡献教育人物奖

2012中国好教育十大风云人物

CCTV中学生频道特邀主讲嘉宾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中国关工委教育发展中心家长教育学院副院长

引爆中国青少年生命核动力行动第一人

中国最具公信力影响教育人物

“学习型中国论坛”特邀嘉宾

聚智堂名师教育总裁

※从业经历:

一横老师,曾任电视台记者、主持人、导演、制片人等职。在其主持法制类和青少年教育类节目时,一些现实社会的教育问题让他难以释怀,为什么一些本来享受花季的少年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什么亲情的温暖却没能塑造出阳光的少年?为什么生活中少许的挫折就让那么多的孩子选择了不归路?为什么本该卓越的孩子却安于平庸?为什么那么多莘莘学子没有梦想?为什么?带着一种使命,一横老师毅然辞职,开始了主题为“学会感恩 与爱同行”大型演讲,旨在唤醒人们对感恩的认识。携专家编著了《成功从这里开始》《活着就能创造奇迹》的精品畅销图书。一横老师“学会感恩 与爱同行”大型演讲在全国进行上千场。网络点击量目前已超过一亿两千万次,并制作成《3小时改变孩子的一生》光盘,在全国各地发行,被誉为“最具震撼力的演讲”“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一堂课”。一横老师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由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凤凰卫视等多家国内知名大型报刊、电视台争相报道。

一横老师从2008年至今演讲上千场,最多的时候一天演讲3场,他说多演讲一场,就可以多拯救几个孩子,他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为了利益吗?为什么很多亿万富翁也不快乐,是为了名吗?那为什么很多名人也不幸福,最后他为自己找到了答案,活着的价值是帮助更多的人,学会感恩,找到人的本源,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有所成就。如今已经有太多的孩子因为听了一横老师的演讲后,不再上网打游戏,有太多的父母含着眼泪,拉着他的手说,这场演讲太有必要了,太及时了。有太多的企业家听了演讲,心灵有了一次真正的洗涤,找到自己的灵魂。

截至目前,现场聆听一横老师演讲人数已超过500万人,帮助成千上万的家长学生及教师成功改善家庭关系、学校关系,从而建立远大目标,引爆青少年学习核动力。

※创业经历:

2011年,一横老师在北京成立聚智堂教育集团,旨在“让世界对中国的教育说YES!”,短短三年时间内在京发展30多家直营校,并在西安、保定、宁波、苏州等地开设28余家直营校,从第一年营业额两百万到现如今一年创造近五亿的资产,创造了业界的神话。创业三年的时间,聚智堂教育集团被誉为:“2011中国行业新锐”、“2011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教育品牌”、“2011全国十佳个性化教育辅导机构”等,并荣获“2013教育贡献奖”等众多奖项。

※企业邀请:

巡回演讲期间,一横老师也曾受邀参加全国近200家大中型企业内部培训,针对当今社会青年员工抗压能力、学习能力及自我定位等职场问题进行指导。一横老师的演讲从普遍社会心理特点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教育学知识,为公司员工带来了一次又一次富有感染力的职场演讲。在收效反馈中,许多公司表示,在一横老师震撼力的影响下,许多员工慢慢学会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战胜自己。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当中去,向更好、更强的自己迈步,向自己的梦想展翅翱翔。

※重要演讲:

2010年9月,因日本擅自扣押中国船长,一横老师在江苏徐州公开发表爱国演讲,怒斥日本这一行径。截止2013年11月18日,此段视频在网上的点击率已经超过一亿两千万。自此,一横老师被广大网友称为“新爱国运动发起人”。

※主要著作:

《成功从这里开始》、《活着就能创造奇迹》、光盘《三小时改变孩子一生》

※擅长领域:

小议幼儿感恩教育 篇6

案例一:每天放学时, 奶奶都给童童带好吃的。童童每次取过食物就吃起来, 从没对奶奶说声“谢谢”, 更不会问奶奶:“你吃不吃?”有时甚至还埋怨奶奶带的食物不是他喜欢的, 哭闹着要奶奶去超市重买。

案例二:午睡的孩子起床后, 老师、阿姨分别帮全班35名孩子整理好衣服。穿好衣服的孩子们都不吭一声就走了, 没有一个人向老师、阿姨说声“谢谢”。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 有些孩子对家长、老师的爱, 熟视无睹, 一种“感受爱的缺失”在幼儿身上很常见。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 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 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感恩教育。

二、幼儿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1. 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对幼儿过分溺爱, 对孩子的各种要求轻易满足, 这种泛滥又单向的爱使孩子养成一种错误的观念, 只知道索取, 不懂得回报。其次是沟通的缺失。现实生活中, 父母为了孩子集中精力学习, 不愿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压力和艰难, 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沟通, 导致孩子不了解父母的辛苦, 也不会用感恩的心来善待父母。由家庭因素造成孩子的“爱心缺失”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孩子们只有对自己的父母孝顺礼貌, 心存感激, 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才有利于未来发展。

2. 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

幼儿园虽有品德教育, 但还不全面、不到位, 或是形式化, 表面化。没有持之以恒。在幼儿园德育教育中, 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不够。不能使幼儿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感受其行为的真正意义, 做到知之而行。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还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在社会行为上, 真正要给孩子做到表率、榜样的作用, 还要不断努力。

3. 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 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日益富足, 使幼儿从小就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而从未接触过艰苦朴素的生活环境,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观在幼儿园中也初见端倪。因此, 社会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 共同发扬知恩、报恩的优良传统, 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

三、开展幼儿感恩教育的策略

1. 家长的言传身教。

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 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父母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时应以具体形象的生活事件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感, 如通过阅读图画故事书中的感恩故事、参加感恩亲子活动、参观孤儿院或敬老院等活动。同时, 父母自身也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通过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感恩行为来影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

2. 教师的表率和教育智慧。

教师是幼儿的第二父母, 在幼儿心中, 教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深远。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意多向他人感恩, 对幼儿为班集体做出的工作也应该表示感谢。同时,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周围环境中的资源, 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1) 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 如《黄香温席》《陈毅探母》《乌鸦反哺》等在社会课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 唤醒幼儿心灵深处的感恩的善根, 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 心灵得到净化, 促使幼儿感恩心理的形成。

(2) 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节日, 比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传统的节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 可以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的生日, 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教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 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除此之外, 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比如:为教师和同伴做一件好事, 给父母、老人捶捶背等。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 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 学会感恩与回报。

(3) 创设一些活动情境, 指导幼儿用心理换位的方式积极参与感恩活动, 体会父母呵护他们, 养育他们的艰辛。比如, 开展“娃娃家”的活动, 要求幼儿扮演父母亲自关心照顾自己的宝宝, 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到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 是和父母的无私奉献、关怀是分不开的, 从而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 尊重他人的劳动, 关心周围的世界。

3. 家长、幼儿园、社会三方合作.

在正确引导幼儿拥有一颗感恩心的同时, 家长和幼儿园的合作是保证感恩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家园合作可使家长和教师很好的交流幼儿德育发展的状况, 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策略, 可使家长和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幼儿感恩教育的各项活动。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三方合作, 做到三位一体, 相互渗透, 使幼儿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成长。

一横感恩教育 篇7

一横长城长。回望过去,在秦始皇年代修建的万里长城,是宇航员在太空中唯一可以看到的地球建筑。它不仅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更是中华儿女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象征,它,是中国骄傲。立足当下,气吞万里的不止是长城,还有那数条极速飞驰的“蛟龙”---高铁,凭借着大国工匠精湛的技术,高铁在中华大地畅通无阻,飞速驰骋,带领人们感受着“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惬意,它,也是中国骄傲。

一竖字铿锵。从古到今,有无数仁人志士在历史上为自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骄傲的内涵。它是“上下求索,以死殉国”的屈原抱石赴身汩罗江的那一股爱国情怀;它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拒绝投降的那一身民族大义;它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周树人弃医从文的那一片赤诚之心。他们铿锵有力的话语不断地在中华大地上回响,他们,都是中国骄傲。

一点茉莉香。大人物能够发出掷地有声的话语,小人物也有着点缀茉莉花香的潜能力。从洒满汗水的山间邮路上,我看到了王顺友的执着坚守;在黑土麦田公益的发起中,我看到了秦玥飞的君子气概;从被岁月花白的两条麻花辫间,我看到了支月英的顽强信念;在遥远荒凉的西南边疆,我看到了卓嘎和央宗的爱国无畏。中国骄傲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是中国骄傲。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点茉莉香。文学家有言:“珍贵的精神有如晨星,我们永不可能触到,却可以凭借它在人生海洋中远航。”我们钦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我们为扶起三十多辆共享单车的小学生王柏超点赞,实际上是推崇一种更丰盈的人生,追求一个更饱满的精神世界。只要将责任放在肩膀上,带有一腔饱满的热情,友善地对待这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骄傲。

感恩教育之我见 篇8

人的一生, 是成长和贡献的一生, 也是受人恩惠的一生。一个人, 从出生开始就领受着父母的养育之恩, 上学后有老师的教育之恩, 工作后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 年老时又免不了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如果人们之间没有施恩与感恩, 很难想象这个社会还能正常发展下去。感恩是人类的美好品德, 也是健全人格的具体表现。中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品行的关键时期, 学校要努力开展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这是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需要, 也是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2. 如何开展感恩教育

(1) 用典型例子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诗经·小雅》中提到“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意思是“可怜我的父母啊, 如此劳苦地养育我”, 这句诗充分体现了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可以说, 父母很伟大, 他们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而不求回报。作为教师, 我们要用一些典型的例子来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例如, 可以用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玉莹的例子。陈玉莹13岁的儿子患了肝病, 她请求医生用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 无法捐肝救子。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 她每天锻炼身体, 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 暴走10公里, 坚持了7个月。等她把脂肪肝“炼没了”, 把身体炼强壮了, 最终成功地割肝救儿。父母的恩情深似海, 值得广大学生学习, 在孩子感恩父母方面也涌现了许多模范。例如, 2010年度第三届“孝老爱亲”全国道德模范张蕾就是其中的代表。8岁那年她父亲患青光眼双目失明, 母亲也精神失常出走了, 从此她边上学边坚强地挑起家庭重担。考上贵州铜仁学院后她又把父亲接到大学里来, 边学习边照顾双目失明的父亲。张蕾的感人事迹展示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学校应该教育学生感恩父母、感恩长辈对自己的付出, 从而做一个品德良好、全面发展的学生, 做一个将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以此来报答父母、长辈的爱。

(2) 用典型例子教育学生学会感恩老师。俗话说“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这句话既简单又明白, 道出了人们对老师的崇敬与感激。在近几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 每一届都有淳朴感人的教师故事。例如2011年坚守藏区12年支教的胡忠、谢晓君夫妇就是代表。在去四川藏区支教前, 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某名校的教师。2000年, 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某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教师的报道, 就动了支教的念头, 并得到妻子的支持。3年后, 谢晓君也带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2006年8月, 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创办了, 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教师是平凡的, 也是伟大的。每天晚上学生已经可以睡觉时, 教师还在批改作业, 还在为明天的上课做准备;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 教师总会及时地给予开导和帮助……可以说, 中小学生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帮助, 因此学会感恩老师非常重要。如何感恩老师呢?其实只要做一个有良知的学生, 以实际行动追求上进、勤奋学习就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

努力营造感恩教育氛围 篇9

一、感恩教育及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感恩, 它是个舶来词, 源自基督教教义, 在牛津字典里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被解释为“恩惠就是他人给予的好处, 感恩就是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确切地说, 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由衷认可, 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是做人起码的修养, 是人性善的反映, 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 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更应该懂得什么是感恩, 如何感恩。学会感恩, 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知恩图报, 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一种责任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不学会感恩和报恩, 就是缺乏思想道德修养的表现。感恩教育则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 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 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不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 成为人们的内在品质。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应该说当代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但就感恩意识而言, 部分学生是十分淡漠的。就其感恩意识淡漠的现状而言, 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以自我为中心, 平时比较任性、自私, 只注重自己的感受, 不会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 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 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 养成惟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可以说, 父母的溺爱、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这些感恩意识淡漠的现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感恩教育, 势在必行。

二、加强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教育对于培养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感恩教育。2005年2月19日, 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时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可见,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 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它需要各种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精神资源的供应, 以及道德资源和伦理规范作为主要支撑。道德的内涵很丰富, 感恩是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尚需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学生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学生只有学会感恩, 才能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产生正确认识, 进而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 对别人施以爱心, 对工作报以敬意, 对社会予以回报, 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 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 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 感恩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需要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广泛的民心基础。感恩教育可接受性好, 践行性好, 教育效果好, 因而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很好的切入点。当代学生并不是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灵, 所缺少的是一种切实的感恩教育。当前学校普遍对感恩教育比较忽视, 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即便进行感恩教育也只是一个形式, 往往停留在传授各种道德知识和规范上, 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不能使学生的心灵振荡, 更不用说在生活中切身体验, 因而只能成为智育的附庸。开展感恩教育符合学校德育有效性的需要, 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 实现德育目标。

实现学生健康成才需要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对于塑造完善其健康的身心素质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卢梭说:“一个不懂得感动、感恩的人, 就是一个最无知、最失败的人, 也是最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人是社会的人, 恩情是连接大到国家、地区, 小到家庭、个人的一个纽带, 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感恩心理都不具备的话, 更别奢谈其具有较高层次的道德品质。此外,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许许多多恩泽, 有国家的培养, 大自然的给予, 父母的养育, 师长的教诲, 亲友的关爱, 他人的服务, 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 等等。感恩教育有助于促使学生内省、内察, 体谅父母的艰辛和他人的善意, 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 从而激活社会责任感。明确社会责任感, 正是学生健康成才的原动力。

三、学校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感恩不是人的天性, 学生的感恩意识也不会天然生成, 它需要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 对其实施感恩教育。学校的感恩教育, 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由于中小学教育缺失而造成的大学补偿型德育教育”, 因而, 应注重“基础”, 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知恩、识恩、感恩情怀和意识, 将本应在小学、中学时候进行的感恩教育“补偿回来”, 适时开展“识恩”、“知恩”、“报恩”教育。

努力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感恩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构建一个协调一致的教育环境, 从而使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行为能得到充分培养和塑造。学校作为学生现阶段的教育主体, 应为学生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感恩意识, 自觉感恩。多年来, 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 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唯一追求, 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 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 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学校教育教学范围。学校应该适时地进行感恩教育, 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为学生知恩图报搭建平台, 以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和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美德。

充分发挥“两课”在感恩教育中的功能。学校的两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 而是一种含有价值取向的思想教育, 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在“两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 就有专门章节探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故学校两课应发挥其德育主阵地的优势, 针对学生感恩意识缺现象, 将感恩教育作为教学内容有机融入到其教学过程中, 并将其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 充实并强化感恩教育, 使学校德育功能落到实处。

重视辅导员基层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辅导员是基层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 他们年轻活跃, 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 与学生接触密切, 易于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其观点也易于为学生接受, 其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因而, 辅导员利用日常的助学工作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 对于点拨和唤起学生们的感恩心、体会社会的恩惠、增进人情味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意义。据此, 在学生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的最佳办法, 就是要依靠学生辅导员的表率作用和感情移入, 即辅导员们率先垂范, 深怀感恩心、仁爱心, 自身充满人文情怀。但德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我教你学的关系。因此, 辅导员在与学生们交流、谈话并进行教育、感化的同时, 还应侧重于双方的情感沟通和生活体验交流, 尤其应有意识地给予学生某种启发、内化, 彼此共享感悟与心得。

此外, 还应建立有效的感恩践行机制。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感恩, 树立感恩意识, 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将感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因而学校应考虑建立感恩践行机制。学校应该深入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比如开展感恩主题活动, 亦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帮助别人而不计报酬的公益活动, 如到福利院帮忙、做义工或志愿者、帮助贫困地区孩子, 等等, 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这种亲身体验对其产生的影响更具震撼力和持久性。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学生会认识社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学生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联动, 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可以使学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面对人生, 并从中认识到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才,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摘要:针对学生感恩心缺失这一现状, 对学校学生要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构造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因此, 要努力营造感恩教育氛围, 充分发挥“两课”在感恩教育中的功能, 建立有效的感恩践行机制, 把感恩教育做好。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 2004, 20 (4) :11-14.

[2]林若红.感恩教育——高职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J].职大学报, 2005, (3) :31-34.

[3]梁勤儒, 王燕芳, 陈昌龄, 郝俊.丛飞事件的反思[J].青年研究, 2006, (2) :8-13.

一横感恩教育 篇10

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施, 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样, 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渗透, 需要不断地营造良好环境, 需要恰如其分的引导, 更需要在实践中体会和加深理解, 才能最终显现出感恩教育在知恩、懂恩、送恩、传播感恩的全过程中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感恩教育中的细小案例, 探讨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环境育人,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环境的营造, 实际是规避思想教育的刻板和程式化, 是尽量让思想的影响与引导处于润物细无声的状态, 使大学生在不经意中接受教育, 避免大学生的年轻逆反心理。

良好感恩教育环境的营造, 需要注重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双层建设和双面互动, 保证思想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不脱节。

学院在学生工作中需要特别注重学生和教师间的沟通, 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句宽心的话语, 一点经济上的帮助等, 即使微不足道, 却能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

例如, 在学校迎新广场上, 学院设立了教师节留言墙和许愿书, 鼓励新生写下对教师的祝福, 也让新生进入师大后就树立和坚定了教师最光荣的职业信念。不少学生留下“老师不要太辛苦, 健康第一”“光和热的奉献, 普通的伟大”“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感人的寄语。一位2007级新生在给班主任的短信中, 坦言“老师您好!记得报到那天第一次见到您, 就感到您对我及我家人的关心, 您还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今天, 我和我的家人祝您身体健康, 节日快乐!”

学校应该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途径引发学校和家庭的互动。在新生的第一份假期作业中, 学院要求新生寒假里, “做一件令父母感动的事”, 并在返校后的特别班会上予以分享和总结。这样, 家庭的良好反馈会加强学校思想教育的力度和深度, 也拉近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距离。

新学期开学, 学生们在交流班会上从不同的角度述说了发生在自己家中的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给母亲泡茶、护理生病的父亲、给父母洗脚……大一新生小石特地为新疆哈密的父亲寄出了一封“感谢信”, 在信中记述了三件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小事, 抒发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第一次!我们把信读了又读, 高兴啊!听说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 我们要好好感谢老师!”电话的那一头, 石爸爸的兴奋与欣慰清晰可感。

二、文学育人, 抒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文学院的学生工作, 向来注重通过专业学习与专业优势, 采取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双赢的方式来进行。因此, 在感恩教育的过程中, 在文学育人的理念下, 学院注重让学生拿起笔来, 用语言和文学做工具, 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一封写给爸爸/妈妈的家书”, 是学院本科生班主任布置的一次特殊作业——每个月至少给父母写一封信。尽管学生们认为发短信、打电话等方便快捷的现代沟通方式足以取代书信, 但在班主任的鼓励下, 学生们还是认真地完成了这项“家庭作业”。这一次感悟亲情的自我教育, 收到了出乎学生意料的反馈。

“我没想到父母收到我的第一封信如此激动。妈妈说她感动得哭了, 爸爸也激动得不得了。他们说从来没想到我会给他们写信。我决定以后要坚持给他们写信!”

“我发现在信中更能把我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以前打电话、发短信, 不过是泛泛而谈, 甚至只是日常问候而已。而写信就完全不同了, 我感觉爸爸妈妈好像并不像我以前认为的那样, 他们其实除了在乎我的学习, 也考虑别的……”

于是, 学院在更大范围内发起了“感悟父爱、感悟母爱”的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学院、学校、兄弟院校的积极响应。短短三个月, 全校10余个院系和兄弟院校的千余份稿件纷至沓来。细心遴选出的103篇文章, 在社会力量支持的基础上结集出版, 它们是《来生让我做您的母亲》和《来生您还做我的父亲》两本书籍。

厚厚的两册书, 为社会深入了解80后大学生的情感世界提供了阅读参考, 也成为北师大“感恩”教育的范本。

三、实践育人, 引导学生传播感恩

实践是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离开实践, 整个感恩的教育活动将会变得苍白无力。陶行知先生也曾说,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 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 亦即教育之场所”[1]。只有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中, 才能够为大学生在实施感恩的过程中找到突破口, 提供思想道德情感培养和升华的平台。

在农村基层服务社会和基础教育, 就是学生们用实际行动在反哺社会。每年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都会奔赴平谷农村, 为当地的民俗旅游作宣传策划, 将自己的所学回馈于农村发展。学院也积极鼓励党团支部到基础教育资源匮乏的学校进行义务支教, 先后200多人次都走入了打工子弟学校、农村基层小学, 和孩子们亲切交流, 积极捐书捐物, 并申请社会力量捐赠书籍, 切实地解决了孩子们最迫切的问题。

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需要在实践中体现, 在第一阶段的感知和回报后, 还需要将感恩教育的情愫传递下去, 不断用实际行动传播感恩。学院本科生和博士生党支部携手共建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 将感恩教育送进社区, 送进校园活动。大学生们不仅向中学生们赠送了“感恩书系”和《中华敬老故事》书籍, 还亲手制作了近百张爱心卡片送给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中学生们和大哥哥大姐姐交流后, 在爱心贺卡上整齐地写着自己的感言:“母爱是伟大的, 同时也意味着母亲对我们的关爱;父母的教育是独特的, 也是有意义的, 我们要去珍惜和理解;学习的同时让我们懂得感恩回报父母, 理解他们的不容易。在此, 有些话我实在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 就让我在此对天下所有关爱、疼爱我的人说一声, ‘谢谢’!”“通过这次活动我真正感受到了, 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 现在认真地想想, 觉得以前对你们发脾气真是太不对了, 你们每天风吹日晒地在外面, 而我却还怎么也不满意。现在我想对你们说, 爸爸妈妈, 你们辛苦了, 我爱你们!”

在城市中小学学校传播感恩心是高校将感恩教育的成果和经验主动向外界输送的有效举措。高校德育工作也在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中得到了延伸和展现。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的挑战, 作为其中重要一部分的感恩教育具备充分的实践指导意义, 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文学院通过一系列感恩活动的举办, 将感恩教育贴近实际生活, 跟进大学生成长的背景环境, 加强了学生的感恩意识, 从而实现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新的建设者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上一篇:赠书仪式下一篇:贷款风险分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