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评课用语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理课评课用语(推荐9篇)

物理课评课用语 篇1

本节公开课非常成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从中吸取良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优点如下:

教态自然,和气悦人。教师的姿态优雅,会给以亲切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言流畅,抑扬顿挫,节奏性强,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无不规范的口语,叙述得当。

实验演示得当,使教学直观了当,具体形象,便于掌握知识,记忆起来简便,使抽象的知识显而易件,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变得浅而易懂。

知识丰富,引用资料形象生动,富于哲理,对教材其到了良好的补充,相辅相承。

课堂调空能力强,能灵活根据学生的回答正确引导,并使用良好的激励语言,激发学生求知欲。对学生认识深刻,了解学生透彻,为做好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到有的放矢。

时间分配得当,祥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攻破,对教材认识深刻,对大纲吃偷。

板书有条理,规范漂亮,字迹工整,科学规范,重点突出,使学生一目了然,对节知识了如指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恰到好处,以科学家沈括的动人事迹杰出贡献,鼓舞学生探索科学奥秘,为国争光,为科学献身,热爱祖国,激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努力学习。

优点:

1、学生的讲解基本到位,学生能积极配合回答讲课者的提问;

2、及时以题目的形式对所有知识进行反馈;

3、在老师指导下做好演示实验。

4、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不足:

1、反馈题重数量,但处理质量不高;

2、个别反馈题不能紧跟所讲内容;

3、小组合作有待加强,五、六、七组间有重复现象。

建议:

1、加强预习和课下的辅导,对较难的内容如演示实验,给学生提出指导性建议;

2、老师可参与准备一些反馈习题,使之更有针对性;

物理课评课用语 篇2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 承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 要通过语言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 并且获得较为普通的认同。真正的理解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 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学习只能由学生自己建构完成, 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 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要理解新知识, 而且要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批判和内化。

二、思维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 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1. 形象思维 (imaginalthinking) 的特点: (1) 形象性; (2) 非逻辑性; (3) 粗略性; (4) 想象性。

2. 抽象思维的特点:

抽象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 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科学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自然界或社会物质过程的内在本质的思想, 它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 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撇开其非本质属性, 使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入抽象的规定, 形成概念。

三、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是思维工具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又称“语言相对论”, 强调语言对思维的作用, 认为语言不同, 思维也不同, 对世界的认识也不相同, 语言结构决定思维的方式。

语言和思维的联系表现在: (1) 一定的思维水平是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 语言促进思维的发展; (3) 总体而言, 思维离不开语言的参与。

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 以语言为工具的抽象思维起主导作用, 组织和制约着思维的全过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

心理学理论认为, 思维与语言存在密切的联系, 思维要利用语言工具展开, 脱离了语言文字, 思维就无法深入, 所以有“语言思维”的说法。

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是对规律概念进行内化的逻辑过程, 必须用语言总结和内化,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 对这种概括不同, 语言也不同。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要梳理其中的概念规律, 这是抽象思维的过程, 因此语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高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1. 喜欢运动的学生普遍比不喜欢运动的学生的物理成绩好。

喜欢运动的学生动作思维能力比较强, 接触具象事物比较多, 能够较快建构起物理情境。

2. 女生总体上弱于男生。

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 随着物理内容的逐步深化, 高中女生物理学习能力逐渐下降, 她们越学越用功, 却越学越吃力, 部分女生出现了严重偏科的现象。

3. 爱幻想的学生比呆板的学生成绩出色。

爱幻想的学生往往自己在脑子里构建一些特定的场景, 场景比较丰富, 想象力比较强。

4. 喜欢音乐的学生比从不听音乐的学生思维活跃。

喜欢音乐的学生跳跃思维比较好, 对场景的识记能力强, 情境资源丰富。

5. 文科生学习物理的能力较差。

这些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他们不喜欢对物理内容进行情境构建, 只喜欢逻辑推理, 没有较强的空间意识, 表述事情经过, 往往会倾向于对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的叙述, 而不是对场景的描述。

五、应对策略

1. 情境化教学。

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 思维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概念, 其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被感官感知的图形、图像、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高中生的脑海里存有大量的形象记忆, 这些是思维的基础和元素, 高中生的思维材料来源于形象思维。

在教学中, 能做实验的要尽量做实验。通过实验给学生创设物理情境, 让学生置身物理环境中学习, 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素材。教师在做实验时, 必须用语言介绍器材的结构和作用, 让学生重复实验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 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器材、场景、现象, 描述实验、视频、运动过程, 在描述过程中丰富各个物理情境。

2. 为学生创造阐述想法观点的机会。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由于事物的意义源于学习者的建构,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 教学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 使学生看到不同的观点。因此,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学生在情境的描述创设过程中, 必须用语言描述;在意义构建的过程中, 必须用语言组织思考, 用语言概括。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和看法时, 如果不能表述或者无法准确表述, 其他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表述欲望, 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个世界, 通过语言描述表述自己的看法, 与同伴进行讨论, 修正对客观的认识。

合作需要交流, 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担负着解释已有认识和内化他人认识的任务, 通过互相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观察到的结果中, 学生难免出现偏差, 其他学生立即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样学生会专注于这个情境, 对其中的形象画面进行记忆, 积累形象思维画面, 并通过抽象思维对形象思维画面进行联结和逻辑推理。对客观事物的抽象, 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 比如苹果表示某种果实, 水果表示各种果实的总称。对事物的抽象形成概念, 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 好比传感器把各种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输入到电脑, 语言就是电信号。学生做题时, 也是通过阅读文字这种特殊符号的语言来理解和转化的。

3. 引导学生对运动过程进行描述。

高中物理更多的是进行抽象思维的逻辑性训练。高中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但是形象思维依旧处于优势,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 学生往往只根据注重抽象思维, 而忽略形象思维的作用。总结概念和规律的时候, 让学生表述自己的看法, 其他学生进行语言修正, 发表自己的看法, 因为是集体的发言, 所以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加以加工吸收。比如对楞次定律的总结, 学生会得出“阻止”的结论, 但是很快就有学生提出, 速度没有马上变为零, 阻而不止。学生讨论用一个词更准确地表达阻而不止的意思:阻碍。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学生在讨论问题时, 忽然明白了问题所在, 这是因为对过程的叙述让他们明白了思维的过程。

4. 给学生一个做题的模式。

做题模式为a.研究对象;b.运动过程;c.物理模型;d.数学模型。做题时, 先把物理量的描述标到题图中, 然后用语言对题目的情境进行叙述, 理清题目的场景, 最后交代运动过程, 寻找物理模型, 用公式即数学模型分析。高中物理的运动模型其实不多: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 (类平抛) 、圆周运动 (竖直面内) 等, 寻找适用的公式, 然后进行解题。

高中力学中的受力分析图和运动过程图, 是非常简单的形象思维辅助工具, 对学生解题有很大的益处。此图是学生在读题过程中, 把文字转化为情境后获得的。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思考问题时, 能作图的尽量作图。把抽象思维问题转化为能在纸面上呈现的形象思维问题。

这种解题模式实际上是对题目文字的翻译, 把题目的信息翻译成语言信号, 解题模式本质就是给学生一个语言编译的流程, 让学生解题时有方向。据随机访问得知, 学生认为这个模式为解题和思考问题时指明了方向, 解题时可以遵循语言组织的思路, 根据语言组织发现运动过程, 选用运动模型, 选用数学模型, 解题思路变得清晰。

5. 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翻译老师的讲课内容。

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概念或者规律, 然后比较自己的话和老师或者课本的讲述的不同。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本的概念和规律, 是一个系统内化的过程, 是学生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编译过程, 把死记公式和概念变成简单的语言训练, 能提高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理解程度。据调查, 学生中89%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效果显著, 其中95%的女生认为对自己的学习帮助作用明显。

6. 要求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多观察和思考周围事物, 特别是女生, 要求多参与多思考多讲述。

累积形象材料, 在日常生活、娱乐活动、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尽量增进对自然和人类活动中事物形象的了解, 有意识地观察事物形象, 广泛积累表象材料, 丰富表象储备。要经常开展丰富生动的联想和想象活动, 不要束缚自己的想象, 要让想象展翅高飞, 任其在广阔的宇宙中遨游。

参考文献

[1]杨信彰.语言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浅议物理课评课 篇3

关键词:物理;评课;心理承受能力

在我县教研室举行的各科论文评比中的初中物理论文评比,我看到了一位女老师这样的一篇论文,题目叫《浅析新课程中物理评课》。她在文中写到:我在上八年级下册“压强”这一节公开课时,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需用到小桌子、海绵等经典实验器材。由于我们属于苏北偏远山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实验室里现有器材不够进行分组实验。我跑到食堂灶间找了块木板,锯开自制了八张小桌子,而海绵则发动学生去家找也没凑到。无奈跑到县城,因已是夏季,天很热,跑遍了整个县城才买到。辛辛苦苦凑齐了实验器材,结果上公开课时被一位领导批评得体无完肤,说没有让学生自带实验器材而学案也是教师自己手写的,教学无任何亮点,一无是处。可是我们的学生是住校的,一周才回家一次……作为一名年轻有上进心的女教师,我被批得无地自容,如芒在背,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本来上公开课认为是难得的学习机会,能得到专家领导的悉心指教,但没想到被否决得一无是处。作为一位教龄不长的年轻教师,我经常上网看杜郎口等教学视频,也想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建立个性化的新课程实施理念。那种付出了努力不被人认可的痛苦,使我深受打击,意志不免有些消沉。

这篇论文给我很大的触动,也使我想起刚毕业执教时,一位教务主任听我的课,下课给我评课时总结了这节课有十八条不足,从头到尾没说一个优点,我听后感觉就是我根本上不了课,在一旁的校长听后也感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二天校长在没有通知我的情况下又亲自听了我一节课,课后校长指出了我教学上的亮点,同时也指出了我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使我如醍醐灌顶,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感到大有裨益。使我受创的心理有了些许慰藉。那位教务主任的评课也激励了我要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对我以后的成长也起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但若是没有校长后来对我的肯定我真的不敢想象结果会怎么样?

这位老师的课我也听过,说实话,老师非常认真,上课还不错。那么作为教研员应该怎样评课才能评出好的效果?我认为评课除了科学公正,恰如其分,本着客观性原则,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摒弃主观臆断或个人感情,对教师的评论按标准严格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评课要“因人而异”

教师教学讲究因材施教,教研员评课也要注意“因人而异”,对于新手、年轻教师要采取宽容态度,多找闪光点,特别是对女教师、性格内向的教师和年长的教师,在对他们讲不足时语言要委婉,予以一定的保护自尊、自信心措施,使他们能够接受,否则你讲得再对、再多,不注意方法,上课教师有了抵触情绪,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二、评课要注意场合

特别是教研员下去听课评课,学校的领导会很重视教研员对上课教师的评价,有的学校还会将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大会上公开点名批评,甚至于和学期的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所以评课时就更要慎重,要考虑好哪些话可以在公开场合说,哪些话应和教师个别交流。尤其评一节不太成功的课,更要慎重考虑评课场合对教师心理压力和日后工作的影响。不管是成功的课还是失败的课,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花费了心血。评课的褒奖与贬斥要有个“度”,讲话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使教师难堪。

三、评课要注意和教师多交流

只有和教师在情感上近了,教师才会感到你说好说坏全是为了他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所以在平時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教师加强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有些问题在平时交流时就可以解决。评课时才会发现教师的进步与不足,说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教师成长的才会更快。

四、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让教师有居高临下的感觉

教研员和教师是平等的首席,教研员平时要少说“我”多说“我们”,教研员也要多听听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看法,让他们有提意见的机会。评课时可先由本人和本校同学科的教师先谈谈对本节课的看法,教研员在他们谈话的基础上再做一些补充,有些问题通过自己或别人的嘴说出来,教师会更容易接受。

总之,评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成长。评课一方面是对上课教师负责,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和权利,正确对待教师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评课双方要始终处在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更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教师评课以后,应给予教师适当的解释机会。这样既能使执教教师自由阐述自己的教学思想,又能使他们乐于改正教学中的失误。

评课用语 篇4

2、教师是“导”不是“演”,常见有的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活力飞扬,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这种教师其实是在“演”,而不在“导”,这种课学生可能喜欢,也有必须效果,但学生的表达本事思维本事分析本事合作本事培养不梦想。

3、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我的语言阐明观点和想法。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我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料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教师如何“导”,一堂课教师要导的好,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好,问题难了,学生一筹莫展无从下手,空耗时间不说,学生的进取性也消磨没了;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即出,缺乏思维空间,起不到提高学生分析思考本事的作用。

7、自查自纠,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归纳点拨,拓展延伸。课堂流程科学规范。

8、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9、把微笑带进了课堂,把活力带进了课堂,把魅力带进了课堂。

教师评课用语 篇5

篇一:小学教师评课用语

评课用语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1)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2)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最后环节让学生计算身高,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8、(1)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2)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数学生活化,设计好。

9、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生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10、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11、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12、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3、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14.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15.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6.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7.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18.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19.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20、口算练习的呈现方式多样,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1.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

22.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23.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24.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25.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26.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27.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28.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29.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30.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

31.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2.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3.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34.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35.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36.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37.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38.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9、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40、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41、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42、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

43、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4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45、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篇二:经典评课用语40条

评课用语40条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1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1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14.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15.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16.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17.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18.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1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0.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21.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23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24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25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26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7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29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30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31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32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33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34老师的课堂中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35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36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37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8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9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40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教学目标正确、明确,符合学生的实际,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课前做足准备工作,创设模拟课文情景,让学生自主表演,能够深刻体会文中人物特点和心理特征,学生能主动学习。

教学设计合理、科学。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恰当、熟练。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师生互动氛围好,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能积极回答问题。

篇三:教师评课议课常用语

教师评课议课常用语

一、值得肯定的:

1、对教材理解透彻,对教材进行重组和二次开发,对教材的挖掘独具匠心,三维目标明确清晰,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教学设计新颖独到。

2、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环环相扣,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问题设置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探究性,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参与率高,注重落实,目标达成度高。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能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善于倾听,善于运用“追问”的技巧,充分激发学生思维。

4、教师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课堂上老师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课堂上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愉悦。

6、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7、教师以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而进行言简意赅的讲解,带给学生一种智力挑战,一场头脑风暴,一次心灵的冲撞。

8、教师的点评“精当”,“点”在学生“灵犀”处,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点评不只局限于知识和技能,更注重了学习方法、技巧的点评。

9、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覆盖面广,层次性强,具有较强的检测性和诊断性。

10、多媒体运用娴熟,恰到好处,对学生掌握重点、理解难点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需要克服的:

1、要尽量避免发生知识性错误,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身知识的不足。

2、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做。

3、要用好教材,不能舍弃教材而求它,比如教材上的资料分析、图片、表格、习题等。

4、要处理好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生成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好。

三、努力达到的1、创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一生的追求。

学生呈现精彩的课堂、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学生参与面广的课堂、学生体验深刻的课堂、学生思维有深度的课堂、学生学习达成度高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2、提高课堂魅力

语文听课评课常用语(推荐) 篇6

1、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

2、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所展示的大量图像,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

3、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

4、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5、通过学生自由读与默读,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

6、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7、教态自然,语言亲切,组织教学的能力很强,是一位素质较高的教师。

8、教学思路清晰,开课时教师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揭示了课题。

9、文本与情感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创设的情境真实,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美好的情境,进入了课文中,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进行了情感双方的内心体验,进入了课文丰富的感情世界。

10、运用课件创设识字,朗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感情朗读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并扎实有效;理解词语的方式灵活多样。

11、善于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2、分角色朗读也是一大亮点,指名让学生上台朗读,其他学生当评委,注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这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13、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 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14、抓住了本年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学法与写法上注重了指导,把课文当作了写作的范例,教学落实、清晰。教学过程平实,虽然不精彩,但很扎实。

15、以读为纽带,贯穿整篇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为后面的说、写打下基础。但读的形式主要是以齐读为主,显得有些比较单调。

16、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弄清楚每一段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7、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18、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

19、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0、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1、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学生把课本上学习的语言内化以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也是规范学生语言的一个途径。

22、创设愉快环境,和谐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对新老师没有恐惧,非常轻松。

23、小小的探索意在激发学生研究文章的兴趣。

24、引导初读,渐渐深入,教师精心设计,符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5、由整体感知,品味课文,研读课文。

26、以读为主线,把读层层引向深入,让学生体验探究。教师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27、以活动形式内化课文语言和积累运用课文语言,同时把口语交际的方法引到阅读教学中去。

28、展开想象,让学生自由说说。并且设计活动性作业,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体会。

29、设计基础性作业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传统教学和发展性研究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自由,老师充分重视学生体验。30、以“演”入情境。朗读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

3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表演能很快地让学生进入情境,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人物。

32、教师开发了语文课程资源,凭借教材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真正、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的习惯。

33、教师创造的良好情境,开展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不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懂得与人交往的礼貌。

34、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做得很好,学生应该自己做的事能交给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不包办代替,把课堂交给学生。

35、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没有过多分析,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到了自 己感受比较深刻,比较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通过交流加深印象,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36、教师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抓住重点指导整体感知,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背一两部分,积累词句。

37、安排小导游活动,进行迁移训练,促进学生积累内化语言。整节课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有活力。

38、情境营造,激发兴趣。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教者较好的利用多媒体营造情景,把学生带入情境,诱发学生追踪,调动了学习

39、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合理整合,形象的思维和抽象的思维相结合。指导朗读,播放音乐,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0、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步步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课文,以读解疑,以读会义,以读悟情。

42、整个教学过程立足课文本身,让学生从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方式,边读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变机械地读字为开动脑筋地读文。

43、内外知识,新旧知识相结合,相贯通。不局限于课文中的内容,而是有机的结合课外知识,从而也将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温故而知新。

44、老师丰富的教学语言也推动了教学的高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 在朗读中有所学,在思考中有所学,更好地接受知识。

45、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人文熏陶。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

46、教师和学生有一种心灵上的沟通,通过平等的交往学生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受到鼓励、赞赏,使思维更加活跃,增强语文的学习积极性。

47、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融入到学生中间,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激励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充满师生平等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宽容、信任和民主。

48、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验,倡导自主学习。老师注重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述自己见解,不强求学生按自己的意思表达,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49、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通过学生的情绪体验来展现不同的心理感受。

50、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开放的课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1、体验了课文的内含,又让学生在课文原有材料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得生成与发掘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使得教材内容和体现的内含在课堂上得以延伸,使得课堂教学的功能出现了倍增效应。

52、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的学习转变为个性主动参与探究、参与创造、参与发现的过程。

53、对学生评价标准的改变,注重发展与提高。

54、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

55、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所展示的大量图像,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

56、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这篇文章就知识来说,其实并不难。但是,作为这种抒情性较强的文章来说,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如何使学生融入文章,则显得更重要。

57、这位老师发挥了朗读体会的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件的泛读,强调了字词音韵的把握与情感的渲染。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则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58、学生自由读与默读,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59、建立“大语文”观念,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必然蕴涵了各方面的知识让 学生做做小科学找出大自然的语言,从而培养学生浏 览课文的能力;让学生做做小诗人、小作家,从而养 他们的转化能力与体验力。

60、简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过程的思想,而且思路清晰。

61、教学手段多样化,整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62、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63、识字讲方法,词语理解生活化。64、整个识字过程,始终注重儿童中心。

物理研修观评课 篇7

作者:张元苏

2017网络研修学习中,我观看了昌乐县鄌郚镇中学卞会章老师关于《机械能及其转化》、济宁第八中学张勇老师《做工了吗》和荣成三十五中刘采芹老师的视频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三位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思维度深而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这个课堂里学到了较多的教学经验,下面谈几点我的观课感受:

一、课堂评价:

三位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关注度高,思维度广而深。课堂上,刘老师将学生分成团队,形式新颖,团队之间进行PK,学生们摩拳擦掌,激发了课堂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另外,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一节比较成功的物理课。

二、主要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在体现知识技能上从开始复习到任务、到设计总结,都较好利用老师的引导,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首先让学生复习回忆前面所学知识,以服务本节节课做好知识准备。在过程和方法上是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交流合作实验、教师再引导,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首先让学生复习前面知识点,以服务本节节课做好知识准备。在过程和方法上是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交流合作实验、教师再引导,从而达到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目标。

2、教学思路清析。通过“面试环节——实习任务——团队pk——场外比拼”环环相扣,体现了有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的教学意识,并能全面的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电路的设计中,特别的关注了后续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本计科的内容,还复习了前面的知识。

3、教学内容重难点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落实了知识特点,培养锻炼了了学生的能力。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学资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真实。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4、课堂效果明显。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含着鼓励和希望的话语,为课堂营造了一个愉快、宽松的气氛,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极大地发挥着参与课堂的激情,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很熟练掌握了相关知识和动手能力,同时,学生们还收获了学习的喜悦和成就感,体会了真正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乐趣。知识、方法、技能和情感态度的目标都达到了。

5、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让学生先自己动手设计,再自己动手做实验,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老师只是适时地引导,真正做到了还课堂给学生,还主体给学生。

6、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化。

整节课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设计的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究,提出改进方案然后进行 思考是否可行,最后对自己的改进方法进行总结,最后让学生课下设计双控楼道灯,让学生明白“探究的科学过程”,教给学生的不止是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 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7、刘老师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教学过程中,整节课互动有序。在学生实验后发现规律,有点着急时,老师只是淡淡的说:再仔细的看一看。当学生 一筹莫展时,刘老师温馨的提示:看看电路连接有没有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检查后,茅塞顿开:原来开关与灯泡并联了。学生成功完成后,如释重负。刘老师及时表扬:并强调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保证个电路元件的安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三、教学建议:

1、建议教师让学生多参与讨论。

2、在实习任务环节中,创设学生更为熟悉的问题情境。

3、建议教师增加教学实例应用和教学信息量。注意加强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多参与讨论。

四、观课感悟:

九年级物理评课稿 篇8

刘老师对本节课做了几点深刻总结,首先她对于本节课做出肯定。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

3、通过实验,训练正确识记、使用电流表的技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2、通过学生的亲自实验,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

3、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刘芳老师指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很好的.实现了,但是一些细节方面还有持注意。例如,在画电路图的时候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力求精准,规范。最好用尺子作图。另外,在教学用语上,要注意用词严谨,对于理科教学,语言中不能出现应该是怎么样,理科教学不同于文科教学,它是要求思维严谨,数据真实有效。

易婵娟老师对于本节课也作出了评价,她从教学过程出发,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任务驱动、自主预习及展示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4、课堂小结,构建体系

5、当堂检测、巩固升华

她认为这个教学过程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她认为还有一些改进的地方,比如教学过程还应该有教学反思和课后作业。

物理组组长罗忠湘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次物理组组织的公开课教学活动是很成功的。每位老师都在这次活动中有了提高。要提高教学水平,公开课这样的教学活

动要多组织,每位老师都应该主动,自觉上公开课,这样才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最后经过物理组全体认真总结,大家一致认为:

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

1、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手段将一些概念具体化,落实了这些概念的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

2、从课堂教学来看,老师能很好地把握住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启迪学生思维,渗透物理思维和方法。

3、展示了该老师是有扎实的基本功,整个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课堂内容丰富充实,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本节课堂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节课的具体亮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学习时机。上课的教师充分考虑到物理知识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去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教程。通过实验手段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的难度,再引导学生把这些直观的感性认识进行扩展抽象上升理性认识,最后把这些认识和知识加以巩固。

2、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启迪思维,教师在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线”这一原则,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尽量还给学生,无论是概念理解,还是方法选择,都尽量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表述,力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丰富体验,获取知识,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有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在必要之处作适当设疑点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

3、有效地进行教学调控,教师对调控能力较高,体现在有效地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处理教材,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容量恰当,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准确、亲切,教态自然,整个节的的时间分配基本合理,重点概念突出,祥略得当。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评课稿 篇9

这是一堂实用、有效的物理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教学线索清晰,使学生在感性认识运动快慢的基础上,层层推进,引出理性需求:既速度的概念、公式、计算。围绕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突出了速度概念的构建过程。我个人认为,本堂课有以下优点:

优点一:整堂课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那就是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在学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的,非常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学生参加游戏,结果引发学生思考,切入正题。导入环节,涉及到与运动快慢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认知冲动,与后续内容的关系上做足文章。通过百米赛跑情景提炼出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再通过教师的层层设疑,自然引出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生成新的问题,教学效果显著,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悟,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亮点二:这堂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把生活中与速度有关的信息整合后,以课件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百米赛跑现场”的图片,情景再现,让学生仿佛又回到运动会的比赛现场;合作交流速度的概念、公式、单位时,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交流,目标明确;“汽车速度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物理就在身边;用课件逐步展示1m/s=3.6km/h的换算过程既节省时间,又突破重点;平直轨道运行的列车、疯狂过山车对比鲜明,一下就让学生分辨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磁悬列车,即拓展资源又进行情感激励。以上课件的设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课件的运用使教学环节更加流畅的同时,也大大节省教学时间,保证学生在编题解题环节有效展开。

亮点三:本堂课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时间。

本堂课,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有4次,用时合计15分钟,分别是:课前导入的小游戏;速度的意义、单位、公式、的五道题,全体学生分组讨论,又分组板演;用物体或肢体模拟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最重要的一次是编题解题环节:2人编题12人做题8人纠错。其余学生正式书写了4道题。由于课堂给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突显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多人次参与编题解题进行汇错纠错,有效的完成了速度的计算这一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几点建议:

1、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要用书面语言,地方土语尽量避免。

2、可见要与教学同步 课件有一次延缓之处。

3、避免口头语“那么”

上一篇:2024中班班级工作总结下一篇:房地产全程营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