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媒介素养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警察媒介素养(精选8篇)

警察媒介素养 篇1

近几年来,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报道和监督越来越多,民警的日常工作变得越来越“透明化”,新闻媒体警察对基层民警侦办案件、处理纠纷、抢险救援等活动进行报道,媒介对于警察的各类报道也越来越多,而在这些报道中,对警察褒贬不一,在宣扬警察敬业品质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同时,也不乏警察负面形象的报道。对江西省的邱娥国,广东的麦杰俊他们的报道,展现了警察爱岗敬业,深入百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新华网报道的“湖南汨罗民警因威胁欲殴打宣传部副部长被免职(2011.7.20)”以及今日早报“网友转载外省警方负面报道被找上门 号称抓杀人犯”这两则新闻报道,则体现了蛮横跋扈、滥用职权的不良形象。

以重庆有关警察的新闻报道为例,谈谈媒介报道中的警察形象。近段时间查看了不少关于重庆警察形象的新闻报道,发现在各类新闻报道中,重庆警察形象褒贬不一,饱受争议。

《新京报》2009年10月27日的一片名为“重庆多名警员沦为涉黑保护伞 打黑支队将重组”的新闻,报道了在重庆警察公安打黑行动的开展的同时,一些公安刑警利用职权为打黑对象打掩护,开绿灯,被媒体称为“比黑社会还黑”的警察形象。为大众所熟知的文强为其典型。

《重庆商报》2010.9一篇名为“两民警吸毒被逐出警队”的新闻,报道了渝北区公安分局民警舒成以及南岸区公安分局民警陈凡两民警因吸毒被逐出警队。该报道一方面揭露了一些公安民警知法犯法、玩忽职守的不良形象,另一方面又表现了重庆警方不怕自爆“家丑”、绝不姑息养奸,能引以为戒的良好形象。而在此之前,5月27日一名女嫌疑犯在杨家坪派出所跳楼身亡,已使得民警受到大众质疑。

而在各大媒体报道警察负面新闻的同时,也不乏有关警察良好形象的报道。如最近为百姓普遍称道的重庆渝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袁家岗平台民警王静,《重庆晨报》报道其“竟然空手接住了跳桥女孩,像电影里面演的一样!”一女子欲跳楼,在救生垫还未到的情况下,王静下意思伸出双手去接该女子,女子获救。表现为人民服务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及敬业精神,展现了重庆民警的良好形象。另有中广网重庆10月20日消息,一位54岁得老人因肾衰竭倒地不起,民警及时救助使其脱离生命危险,在这则新闻中,该民警始终未向病人家属告知其姓名,而是在病人顺利住院后悄悄离开。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可以从中看出该民警一心一意为百姓服务,不求回报与扬名的良好形象。另重庆新闻网“受伤仍坚守岗位——记重庆‘瘸腿警官’刘德戟”新闻,展现了重庆民警的敬业态度和良好形象。

警察媒介素养 篇2

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沈阳体育学院1006名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一是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高,62.03%的大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微信、微博、QQ、Twitter等交互工具,10.64%的大学生一刻也离不开它;二是对信息缺乏辨析能力,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三是在面对新媒体时缺乏自控能力,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坦言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四是对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不足,92.25%的同学承认会出于各种原因浏览黄色、暴力信息;五是半数体育院校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85.29%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增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媒介,增强其对媒介信息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使其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里迷失方向。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拓展大学文化的功能。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研

为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2014年11~12月,我们以沈阳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中,共收回1006份问卷。此次被调查人数占目前该校在校本科生总数的12.93%。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

1. 对新媒体依赖程度高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完成了校园网络建设,大学生不论是在教室还是寝室,都可以便捷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不仅如此,随着3G、4G、Wi Fi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终端设备得到了迅猛发展,再加上其轻巧、便携的特点,使之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很多大学生甚至对新媒体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

调查发现,95%左右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28.73%的被调查者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超过8个小时。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从早到晚都在受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之高。

2. 缺乏新媒介信息辨析能力

对受众而言,如果囿于媒介素养不高,则很难明了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之区分。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如果对媒介属性缺乏理性认知,很有可能会将媒介语境所构成的虚拟环境认同为客观事实,从而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调查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8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只有不到2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认真分析和过滤”。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庞大新媒体信息资源时缺乏应有的辨析与批判能力。由此,一些不良信息很有可能会乘虚而入,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一旦不良信息在大学校园里泛滥,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故此,在新媒体视阈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教育体系和高校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3. 对新媒介缺乏自控能力

新媒体传递的海量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在大学生受众中非常流行。这种阅读方式浅显、片面,且影响深度思考,无疑会阻碍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深度的发展,使“三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无法抵御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袭,批判能力不断弱化。

有一项调查结果也应当引我们的重视。调查发现,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久而久之教学质量难免下降。

4. 对新媒体不良信息抵御能力不足

调查还发现,近70%的大学生在网上“无意撞见”或遭遇过色情、暴力网站,有近40%的被调查者出于各种原因浏览过黄色、暴力网站,这样一组数字当足以引起教育者们对该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这些年轻人对于网络流行文化缺乏抵御能力,缺乏理性辨析能力,盲目跟风,甚至会不加思考地全盘吸收。若是对这种现象不加以控制和引导,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时具备基本辨别能力,在被调查的1006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认为“艳照门”“不雅照”“虐猫”等现象是不好的、消极的,但从另一项数据中又可以发现,有92.25%的同学会出于某种原因浏览色情、迷信、暴力信息。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说明,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令大量未经“把关人”严格甄别的信息在网络空间泛滥。由于媒介素养不够,一些大学生易被不良的媒介信息所惑,从而导致行为偏离和失范。这不能不引起教育界和传播学界的重视。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85.29%的被调查者也认识到自身在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在高校有针对性地施行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因为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的有效路径。被调查者还表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选择能力和批判意识、媒介道德伦理观、媒介法律意识、媒介环境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

21世纪初,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才开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未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从调查数据看,半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因此,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处在校园与社会的过渡时期,对社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并不具备完整的判断能力,而且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时,容易经受不住多元文化的诱惑,从而迷失自己。所以,大学生有必要接受系统化、专门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让新媒介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用工具,而不是沦为新媒介技术的奴隶。

基于调查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其养成正确使用新媒介的习惯;其次,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信息良莠不齐,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析能力;再次,可以提高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媒介消费呈现多样化,某一时期大学生对某一信息资源的关注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浏览新媒介信息资源具有不可控的特点,所以,要想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大学生依靠正确的媒介素养来过滤不良信源,从而达到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目的。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学会通过指导大学生,就是要如何正确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信息,并从中挑选出积极的、有利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信息资源为自己所用;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意识,提升道德水准,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信息资源,避免不分好坏全盘接收。增强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建立起一道无形的屏障,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文化建设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体现。新媒体时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摆脱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影响。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联系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1],大众文化正在通过新媒介向校园文化不断渗透。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主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文化内涵建设作用独特:首先,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其次,有利于其有效利用传媒;再次,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抵制不良传媒文化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范式构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厘清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明晰提升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使其养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形成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既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大学文化内涵的建设;既是大学生社会化转型的需要,更是信息社会对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至于如何实施策略,可以考虑从政府、媒体和学校三个层面展开综合探讨:

(一)政府层面———应加强宏观引导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引导,并在相关制度保障下,大力宣传,融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社会性的条件和契机。这既有助于规范新媒介信息环境,又可以使大学生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和法律观念。

1. 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令

首先,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和法令,以制度来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其次,政府应以制度和法规来约束媒介的传播行为,以加强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再次,政府还应对媒介素养教育保持持续关注,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对教育者进行培训。

2. 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建议由政府主导或者委托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机构和组织建设。因民间社团力量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社会可信度还有待提高,而政府出面则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体层面———应净化媒介环境

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部分人由于理性辨析能力不足,很容易将虚拟的媒介环境等同于客观现实,并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能够主动和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净化媒介环境。

新媒介行业内部应建成相应的符合当今时代特色的媒介自我疏导管理体制,形成良性发展的动态监督与自我反省机制,形成行业自律。新媒体有必要也有责任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必须成为新媒体的最高核心价值追求和长久发展动力。这就要求新媒体行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媒介环境,从根源上杜绝各类不良信息对在校大学生的侵蚀。

(三)学校层面———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1. 整合各高校力量打造过硬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

就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而言,尚远远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要求。因此,应整合各高校的优势力量,横向建立起一支能充分胜任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可以首先依托全国高校的新闻院系,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包括进行师资培训、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教材、举办媒介素养教育论坛、向其他院校提供教学支持等。

2. 教师应加强自身媒介素养,起到示范作用

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为大学生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而达到引导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

3.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首先,应考虑把媒介素养教育上升到国家层面,把媒介素养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其次,高校应全面统筹,针对大学生特点,实行媒介素养课程多样化,实现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再次,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有机结合,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各种教育实践和传播实践活动中去。归根结底,应帮助大学生厘清虚拟世界和现实环境的根本区别,学会辨析媒介信息中潜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帮助其逐步培养理解和辨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4.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在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理论传授是基础,环境引导为辅助,而在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才是最终的落脚点。为此,一方面应建设好校内的新媒体资源和校外的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实习基地,如学校论坛、微博、教师博客、微信等,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积累媒介素养知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媒介素养,自觉维护新媒介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及时提醒和指出不良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和传播途径,使大学生们能够引以为戒。

总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是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代高等教育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课题。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选择使用媒介和进行批判性思考,学会利用媒介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尤为重要的是,对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建起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丰富大学文化内涵,以及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教育界和新闻传播学界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 篇3

[关键词] 网络编辑 媒介素养 把关人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3-0033-04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广泛运用,新媒介如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孔不入。新媒介在深刻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逐渐打破人们惯有的媒介思维方式。在以开放、分享为特征的Web2.0新媒介环境下,不仅媒介信息来源呈现多元化、去中心化特征,而且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推送服务正成为新媒介信息服务的主流模式之一。同时,微博、博客、个人门户等自媒体的崛起以及媒介个人化趋势的加剧,都对网络编辑的职能和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1 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征

随着社会化元素的逐步增多,媒介正逐步跨入人本传媒时代[1]。在人本传媒的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定位、信息传播内容及信息传播模式等发生了一些根本性变化。

1.1 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趋于融合

在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的界限划分变得模糊,信息传播者与信息受众在互动过程中,悄然实现了传播中的角色换位,媒介角色定位被打破,传者即受者。美国《连线》(Wired )关于“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2]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融合趋势。在新媒介环境中,除了信息传播者外,受众也在积极地参与信息的组织、生产和传播活动,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正在趋于融合。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生产和传播信息。同样,传播者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受众传递的信息。这种融合打破了传统媒介中传者与受者泾渭分明的角色划分,体现了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受合一的特点。

1.2 传播内容以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为中心

以满足受众需求为中心打造人性化媒介是数字时代传媒竞争发展的逻辑新起点[3]。在新媒介环境下,受众与媒介都具有良好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其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以网络媒体为例,如何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服务,进而提高受众黏性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媒介内容选择从以传播者为中心走向以受众个性化需求为中心,受众的偏好不仅决定着媒介的内容与方向,而且产生决定性影响。可以说,网络媒体受众的流失与否完全取决于媒体能否生产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商品”[4]。也因此,个性化需求定制、即时信息推送等以受众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方式,逐渐成为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主流模式。

1.3 信息传播模式强调双向互动

与传统媒介的单向传播模式不同,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互动的传播特征。一方面,以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双向互动传播提供了技术保障。另一方面,新媒体在传播模式上以人际传播的相互作用、双向传播以及传播者与受众的依存关系为基础,在传递信息时实现了传播者和受众的双向互动[5]。如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还会开展“热评热议”、“热点调查”以及“互动分享”等互动活动。通过互动,受众可以向媒介表达自身观点,媒介可以了解受众看法,从而实现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传播。

2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职能定位

新的媒介环境特点,使网络编辑不再仅仅是“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编辑,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信息发布,并且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的工作人员”[6],他们作为“把关人”的职能将发生新变化。

2.1 从信息持有者向信息管理者转变

在新媒介环境下,海量信息资源的获取、传播和利用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由微博等社交网站提供的“碎片化信息”更是让用户无所适从。虽然用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但效果大多不如人意。用户在面对海量、无法处理的信息时,需要专业、可信赖的媒介管理者的帮助。以网络新闻报道为例,新媒介环境下各种不确定信息四处流传,使得用户无法迅速、准确地识别和掌握新闻内容,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对相关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以帮助用户准确地获取和利用新闻内容。也就是说,在新媒介环境下,作为海量信息拥有者的网络编辑需要成为信息资源管理者,对信息内容进行甄别、筛选、加工、整合和归纳,以便于用户利用。

2.2 从信息规模化加工者向个性化加工者转变

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认为“把关”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优化的过程。在新媒介环境下,虽然网络编辑的策划、采编、修改、排版和发布等基本职能没有改变,但工作的重点或重心却在发生转变。为了满足新媒介环境下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网络编辑逐渐由内容规模化加工者转变为信息个性化加工者。网络编辑的信息服务理念从“传播者想传播什么,受众被动接受”向“受众需要什么,传播者为其提供服务”[7]转变。他们不再强调主观意图或网站定位,而是更多地从受众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筛选和优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因此,走进“人人小站”、新浪“微群”等用户圈子,与用户互动并了解用户个性化需求,进而提供专业化信息加工服务是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必须完成的职能转变。

2.3 从信息整合者向用户整合者转变

在传统媒介环境中,编辑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信息的加工和整合上,以便于信息的传播与获取。如今,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和新媒体的发展需要,网络编辑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对用户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用户进行分类和整合来确定不同的用户群体偏好,使之成为媒体的独特资源,以期获得更多的用户价值。有分析认为,一个脸书(Facebook)粉丝的平均价值高达136.38美元左右[8],可见用户价值的昂贵。因此,在新媒介环境下,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发现和聚类不同的用户群体,为其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以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是网络编辑必须完成的另一个职能转变。

nlc202309030040

3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新要求

从受众角度看,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9]。从媒体工作者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包括媒体工作者的信息利用能力、技术能力和媒介管理能力三个层面。面对竞争激烈的新媒介环境,网络编辑必须提升信息利用和管理能力。

3.1 网络编辑应提高政治和审美意识

互联网的开放模式以及网络舆论言论主体的多元化特点,在丰富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让庸俗炒作和网络谣言变得层出不穷。庸俗炒作和网络谣言的泛滥不仅造成媒体公信力的下降,而且造成整个社会网络文明价值的缺失。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必须提高政治意识和审美意识,强化信息分析和利用能力。一方面,作为新模式下的“把关人”,网络编辑应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议程设置、专题报道等形式向受众传递高尚的社会价值观,以引起受众共鸣,提升整个社会的网络文明价值。另一方面,网络编辑在新媒介环境下应提高审美意识,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媒介内容,提高受众的信息辨别和分析能力,引导受众对格调低下的网络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进而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和媒介公信力。

3.2 网络编辑应提高媒介技术应用能力

语义出版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媒介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在推动媒介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对网络编辑的媒介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与传统编辑工作相比,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编辑工作具有超链接、数字化以及交互性等技术特点;另一方面,媒介技术在媒介形象塑造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10]。如果网络编辑无法熟练地应用新媒介技术,不仅会给信息内容的深度加工和整合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困扰,而且会阻碍媒介形象和影响力的提升。因此,对网络编辑来说,在熟悉和了解媒介技术发展现状的同时,还要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媒介技术的应用能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媒介技术平台的操作者和运营者。

3.3 网络编辑应提高媒介经营管理能力

网络编辑的媒介经营能力,主要表现为做好频道或栏目推介,不断扩大频道或栏目的影响力[11]。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仅仅具备采、编、写等基本媒介经营管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媒介策划与运营、媒介内外部资源整合等媒介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也必不可少。一方面,网络编辑要树立用户至上意识,精准把握用户需求,通过专题策划、在线互动等方式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互动,提高用户满意度。另一方面,网络编辑要加强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合作推广、协同营销等措施进行媒介推广,提高媒介的影响力。总之,网络编辑只有全面提升媒介素养,切实承担和履行作为一个网络信息“把关人”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网络编辑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4.1 坚持网络编辑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原则

媒介自律实际上是媒体操作者的一种自觉行为,是基于对自己使命的一种认识,它可以使媒介良性、自觉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的不良信息泛滥现象仍然存在,并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小的危害。因此,网络编辑在新媒介环境中应加强自我约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网络编辑应多一些独立思考、少一点偏激冲动,多一些理性判断、少一点盲从轻信,将客观、准确的信息内容传播给用户,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优服务。

除了自律,要让网络编辑更好地发挥“把关人”作用,自觉履行其社会职能,他律同样重要。立法机构、司法机关、互联网管理部门完善法规、加强监管,是更为有效、也更为根本的“谣言粉碎机”[12]。因此,制定详细、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网络编辑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监督,是提高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自律与他律辩证统一关系表明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理想的契合。因此,在网络编辑媒介素养提升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原则。

4.2 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原则

在媒介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从国内现有网络编辑教育与培训体系来看,要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必须坚持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方面,政府应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开设网络编辑相关专业,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全面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满足媒介产业发展的需要。

在职业培训方面,行业管理部门、媒介企业及职业培训机构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具体来说,要通过文化、道德、法律、职业和安全保障等知识的培训提高网络编辑的基本素养,通过技术理论、专业技能和技术实习等职业技术的培训提高网络编辑的技术素养,通过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经营管理素养。在培训方式上,要短、中、长期培训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

4.3 坚持职业资格考试与职业准入相结合原则

虽然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自2005年起就开始实施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并将网络编辑资格划分为网络编辑员、助理网络编辑师、网络编辑师和高级网络编辑师四个等级分别加以认证,但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从总体上看并没有实现质变。分析其原因,相关政策缺失、职业资格考试与准入脱节等是主要因素。为此,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准入政策和制度的出台力度,从法律和制度角度规范行业准入,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另一方面,要坚持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准入相结合原则,通过二者的结合规范网络编辑就业市场,保证网络编辑从业人员的质量,从而从总体上提升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网络编辑职业准入制度的执行和执法力度,也是提高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关键。

总之,网络编辑一方面要勇于承担作为传媒人应有的责任,切实履行作为网络信息“把关人”的义务,为媒介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网络编辑要在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媒介环境中自觉提升媒介素养,以满足媒介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媒介素养课的感想 篇4

XXX级专业X班

学号; 姓名;

当代人不可或缺的媒介素养

在当下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迅速的时代,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人要努力跟紧时代的脚步,不落后于时代浪潮之后,当然,在二十一世纪的各种媒介迅速发展的时候,对于个人媒介素养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

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拥有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应具备批判性的观看、收听和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书刊、和广告的能力,还有大众媒介信息的制作能力。

媒介素养的概念属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传统媒介主要包含印刷媒介:报纸,书籍,杂志等;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等。而相对于传统媒介,新媒介的便应运而生,当下使用范围很广的互联网络及手机等便是其队中的主力成员。

我认为当代人不可或缺的媒介素养不仅要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等传统媒介,也要包括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此外,新媒介和传统媒介还可以实现全方位互动,手机、网络、报刊互动,视频、文字、图片互动,技术、内容、经营互动,信息、服务、广告互动,集团、所属各报、各报互动。现在,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完全屏蔽某一种媒介或者是只接触一种媒介的,因为现在的各种媒介,不管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无处不在的,即使不是主动性的接触的,在与人交往中,如果其他人有在做,或者是其他集团有在做那么都是无法避免的,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会出现被动接受的情况。

既然不管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都是需要具备的媒介,当然对于一些专业要求较高的媒介素养不一定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只需要一些专业的认识进行专业学习,那么就先从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中,选取一种或者几种进行举例说明。

首先,以传统媒介中的报纸和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互动的产物手机报为例,报纸从1605年出现至今,在几百年的发展时间里它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成为获得实时信息、了解新闻的主要途径。随着各种电子媒介的出现,例如电视,或者是新媒介,互联网络,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加宽广,相对来说报纸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至少在现在人们还是离不开报纸的,报纸可以让在家不出门的人尽快了解到新鲜事,可以让着急上班的人在公车上知道时事发展,也可以为查找之前资料的人们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可以说虽然有其他途径可选,但是随着报纸的多样化和多彩化,报纸电子版以及手机报,它依然很活跃在舞台上。如果说一个人不会看报纸,就相当于缺少一项基本技能。所以说这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之一。

通过对媒介素养的学习,让我在媒介环境中学会甄别、选择和反思媒介内容,促进我塑造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

在课上,我记得老师讲了手机媒介,网络媒介,报纸媒介等,这些在生活中机会是必不可少的,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除了face to face(面对面)的交流,其他就是主要通过这些媒介,通过这些媒介,不仅可以了解外界信息还可以让外界来了解自己,在这种信息与信息的交互之中便形成了社会。

我记得有一故事,或者说是一个案例,把一个人放在一个山洞里,洞里备有足够一年吃喝的物质,环境相对来说也还好,但是这个人要和外界断绝一切的联系,信息交流,就这样半年之后这个人从山洞出来不仅面无血色,就连反应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下降许多,这就足够来说明交流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而现代人的交流主要是依靠于各种媒介,假设说在山洞里隔绝的人可以有手机或者互联网络与外界进行交流,那么结果就不会是能力的丧失,或者还会因为有空闲时间反而获得了很多技能,这就是交流的重要性,当然这也凸显了媒介对于现代交流的重要性。此外,我们不仅拥有大众化的媒介,也有专业性的媒介,就像是摄影师和摄像师,他们都是在专业学习之后,通过镜头向我们表达世界,只不过是一个通过图片,一个通过影像罢了。

中国网民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篇5

你总是在新闻客户端不厌其烦地跟帖,嬉笑怒骂;你总是在微信朋友圈调侃晒娃党、炫妻狂魔;你总是关心微博上的话题榜,时刻追看新闻热点。你不知道,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方式正体现着你的`素养!

昨日,南方都市报旗下凯迪网络凯迪数据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网民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报告针对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媒介素养进行在线调查。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网络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在网络媒介中体现出来的媒介素养。

本次被调查网民的媒介素养平均值为3 .6(最高5分),属于中等水平,其中在新媒体使用维度上得分最高,而批判性理解的得分最低。

媒介素养培育目标与基础研讨论文 篇6

赋权范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被定义为“使用、批判性分析媒介信息和运用媒介工具创造信息的过程。其目标在于通过分析、推理、传播和自我表达技能的发展来提升自主权”。(Hobbs,)媒介素养教育的赋权范式有着鲜明的引导媒介使用者通过积极参与生产媒介信息推进社会民主建设的特征,契合了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冲突加剧,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民主社会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媒介化社会媒介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使信息环境成为继经济环境、政治、文化环境后又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受惠于全球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无中心开放结构、平等交互的特性使之能够成为人们自由共享的集合体。传播权不再垄断在少数媒体机构中的专职传媒工作者手中,受众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从广度和深度的不同层面参与到传播中来,变成受众和传者的双重角色,甚至演变成为公民记者,参与到传播的节中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舆论,在一定程度影响主流话语。

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中,媒介素养教育赋权范式的意义在于:肯定了人的主体性价值,能够“促成更加积极的自我认知或自我完善意识的发展,形成对社会政治环境更富有批判性和分析性的理解;针对社会政治行为而培育个体和集体资源。”[3]进而培养建构民主社会的公民所具备的公民素养和行动能力。因此,当代以赋权为特点转向参与式行动范式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指导大学生熟练掌握数字技术,以此为平台,充分享用大众传播资源。深刻认识媒介再现现实的特性、媒介建构意识形态话语的方式,媒介背后的商业利益驱动、媒介生态环境中媒介周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形成批判性思维,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与建构民主社会紧密相关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并最终将这些意识转化为个人行动的能力,自觉积极参与社会决策,不断提升自己的权力和能力,促使整个社会的权力结构向更加合理,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改变,进而推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体现现代法治观念的民众意识。具体来说是把自己和他人视为拥有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人,并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这种意识不仅包括主体的权利意识,还包含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4]著名学者朱学勤则指出:“公民意识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和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5]进一步分析这些概念可以看出,公民意识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主体意识、公德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国家意识、参与意识和理性精神等等。意识是行动的先声,一个国家的民众只有具备了上述意识,才有可能区别于臣民(臣民是一个与公民相对立的概念。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专门论述过它们二者的区别,他说“:作为主权权威的参与者,就叫做公民,作为国家法律的服从者,就叫做臣民。”[6])也才能将这些意识转化为参与社会决策,促使整个社会的权力结构向更加合理,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改变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是使民众成为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公民。

主体性的建构是当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和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基础

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所特有的属性,是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主体性的理论认识中可以看到,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主要特征,它是人类作为主体自由决定、自由创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特性,是人主动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充分发挥主体性,能够自主决定、独立活动,充分展现创造意识、创造热情、创造能力、创造意志,自主、自理、自制、自立,才能真正主动地最优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为本位的媒介素养教育,忽视了影响学生媒介认知和行动能力的社会心理机制和条件,没有依照他们的需求来创设媒介教育内容,采用的方式是按照传播学的基本原理设计教学框架并编写教材,教材的内容缺少与学生的文化互动。学生由于缺失了平等参与文化建构的经历,对媒介的理解将局限于主流意识形态框定的范围,很难成长为具有参与意识的现代公民。以赋权为目标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打破了由教师单方决定的模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在承认参与者的经验基础上,与参与者共同建构”[7],以求“联系参与者的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通过传播发展他们改变生活的能力。”[8]因此在赋权范式的媒介素养教育阶段,对学生主体性的建构是第一步。教师根据大学生媒介认知和媒介素养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在教育理念上重视学生个体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双方平等交流,以达成提高学生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以及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目的。而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来说,主体意识是构成公民意识诸多意识的基础。它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人以主人的姿态、主人的意识来看待自己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公民只有首先确立了自身作为思想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只有把自己看作是现代公民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主体,他才可能形成自由独立的人格,才能正确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正确地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因此,没有主体意识对自我的认知就没有进一步的对生存权、自由权、发展权、受教育权等的权利要求,也不会有对公共权力机关进行认可、监督和不断促进和完善国家权力的规范运行的社会责任感,更谈不上积极参与管理国家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责任意识是当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与公民意识培育的关键

责任意识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角色而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应的义务的一种意识。责任和义务是一对含义相近的范畴,但又有着细微的区别。义务是被动地做自己角色所规定的应当做的事,责任是主动地、积极地尽自己的义务,并能够和敢于为自己行为的结果负责。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到赋权范式阶段,与数字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互联网的无中心开放结构、平等交互的特性,才能够打破传播权利的垄断,使普通人参与到传播中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通过发展自我表达技能来提升自主权。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体素养教育回到公民本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代信息社会提供了给个人掌握现代媒介工具的便利条件。但是当我们回到现实层面去审视公民使用媒介的情况的时候,发现公民缺乏善用媒体的责任意识,使用工具的目的被模糊化甚至被扭曲。以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使用行为为例,很多大学生对网上的娱乐信息更感兴趣,休闲娱乐和日常交往成为他们上网的一个重要因素,普遍缺少利用网络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公共利益进行自觉维护的意识。更糟糕的是,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常常存在非理性参与倾向,甚至导致网络集群化,网络道德失范等问题。比如由于缺乏基本的网络道德,一些大学生利用网络不负责任地发布虚假信息,传播色情和暴力等不道德内容;扰乱网络秩序,充当客,侵犯他人隐私和知识产权。[9]这些行为反映出大学生群体对责任义务认知不深、自主自律意识不强、民主参与能力不高等倾向,使得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宗旨难以在现实环境中得以实践和实现。因此,高校的当代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在建构大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从公民意识的角度来认识责任意识,可以说责任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道德精神之一。有了对责任的清醒认识,人们才可以自觉地主动地做自己的角色所要求做的事,从而使社会关系处于和谐有序之中。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公民社会中一种基本的人文关怀,是对社会和他人所必须担当的一种使命,是不可忘却、不可推卸的。在追求自身权利己成共识的今天,对于公民来说,对社会责任的持守显得更加必要。所以,我们在强调充分尊重每位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当家作主的权利的同时,也应强调公民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社会责任或义务。”[10]

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 篇7

大众传媒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以及日复一日、无处不在的传播方式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着日趋复杂的影响。作为“大教育”概念下的传播媒介, 对学校教育的正面推动与负面干扰也在争议中不断发展。伴随着手机、互联网等新兴传播媒介的普及, “参与式文化”渐露头角, “后喻文化”已然成形。如何更好地利用媒介的正面效应, 同时避免其负面影响, 成为当下学校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而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含义

媒介素养教育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 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 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 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 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 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1]这种理念后来开始在欧美、亚洲、非洲等国家扩展。作为针对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与运动, 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到今天, 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育对象上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教育理念上, 英国学者帕金翰认为现在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超越初期的保护主义传统, 进入到媒介使用能力的培养上。[2]美国学者詹金斯同样认为, 利用新媒介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是新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在教育对象上, 随着媒介影响的日渐强大, 也从当初的青少年扩展到全体受众。

1992年, 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体素养”做出如下定义:媒体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3]在今天,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 一般是指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与有效利用媒介基本素质的教育。这种素质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对媒介传播的信息进行思辨的能力, 另一部分是利用媒介进行有效传播的能力, 即对信息的识别、获取、分析、评估与传播等能力。但是对于教师而言, 其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个体素养所指的内容, 还应包括教师职业本身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即在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媒介以及帮助学生提升媒介素养的能力, 换言之即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的媒介素养是个体素养 (由对媒介信息的识别、获取、分析、评估与传播等能力构成) 和职业素养 (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媒介资源的能力, 帮助学生提升媒介素养的能力等) 两部分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使教师具备个体媒介素养与职业媒介素养能力的教育便被称为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

二、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次, 共计7种能力, 即正确识别信息的能力、批判性分析信息的能力、恰当评估信息的能力、及时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媒介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规范传播信息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提升媒介素养的能力。这七大能力既是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7个主要内容, 同时也是教师媒介素养和知识结构的7个基本层次, 缺一不可。

第一是正确识别信息的能力, 这是教师媒介素养的基础, 也是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面对大众传媒每天提供的海量信息, 哪些信息是要选择阅读的, 哪些是可以自动过滤的;哪些信息具有正面价值, 哪些信息具有负面效应, 都需要教师正确识别。

第二是批判性分析信息的能力, 这是教师媒介素养的核心, 也是教师开展免疫教育的核心。这种能力主要指教师能否运用自己现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对媒介信息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商业诉求、情感诉求等进行辨别, 揭示信息传播者的说服意图, 从而保持对信息的清醒认识。

警察媒介素养 篇8

【关键词】媒介化社会;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作者单位】周素珍,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在现代传媒技术高度发达、自媒体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传播内容凸显商业化与娱乐化,如何培养和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帮助他们辨别和抵御传播媒介的负面影响,指导他们正确地、安全地使用传播媒介,提高他们对负面传播媒介内容的免疫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探索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路径和方法,是摆在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媒介化社会及其影响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传统社会加速向媒介化社会转变。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媒介技术加速了媒介化社会的发展,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对媒介的依赖促进了媒介化社会的形成,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拓展和延伸赋予了媒介巨大的影响力,在媒介、受众和社会共同作用下,我们已经进入媒介化社会。

信息社会理论认为: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处于整个社会的中心地位,人们必须吸收大量的信息以满足关注和参与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提高和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媒介开始取代人与人直接交流这种方式的主要地位,成为人际、群体和大众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由于对大众媒介的长期依赖,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受到媒体的影响,在新兴媒介生态环境里,我们变成了“媒介化的人”。同时,大众媒介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构建整个社会环境。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日益取代由事实所构建的现实环境,成为人们所感知的主要社会环境,由此,社会也变成了“媒介化的社会”。媒介化社会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发展到相当程度,以至社会中的个人、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高度的依赖性。换而言之,大众传播媒介已日益渗透,或直接介入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构成之中[1]。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体已经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社会也在不断地塑造媒体,两者之间已经形成了微妙的张力关系。作为一个现实概念,当下社会语境下的媒体与社会之间已形成更加复杂、微妙的关系,因为现在语境下的媒介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无论是在影响的深度、广度,还是在影响的形式和频度上都是如此[2]。

在媒介化社会中,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大众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信息的依赖进而对媒体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迅速媒介化了。德国媒体教育家迪特·巴克(Dieter Backe)这样描述媒介化的日常生活,“生活的世界就是媒体世界”[3]。大众传媒利用它巨大的社会功能影响社会的变化,不仅重构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和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社会价值观,而且日益渗透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速发展的新媒介使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世界。

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介技术迅速发展变化,大众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无所不在,然而,人们对媒介的了解和控制的能力却十分有限。因此,加快培养和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防止他们由于媒介素养的缺失而受到不良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媒介化社会与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当今媒介化社会,除传统媒体外,互联网、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人们每天与不计其数的信息接触,与媒介接触,这也意味着信息和媒介占据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媒介海量传输、信息鱼龙混杂,更需要的是激浊扬清。这对人们分析、处理信息和使用媒介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有关媒介知识的学习,对信息使用技能的掌握,能提高人们对媒介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媒介综合素养,这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迫切。一个具备媒体素养的个人,不是被动地接收媒介讯息,而是能从生活、文化、政治、经济等角度,以及媒介讯息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掌控权、广告等因素,发展出自主性的解读[4]。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帮助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即素养,如具备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一样。它是个体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5]。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置身在一个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他们大量的时间是在电视和电脑前度过的,大众媒介在中小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媒介化社会里,大众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社会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已经渗透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了全新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认知能力、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审美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会不自觉地受到现实社会化的同化。但是,一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传播低级趣味和有害的信息,会使中小学生的身心受到侵蚀和影响。中小学生是接触和使用大众媒介和自媒体较大的群体,毋庸置疑他们也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

中小学是孩子们吸纳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他们能敏锐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憧憬。但是,由于人格尚处在发展之中,他们缺乏对外界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模仿,经常接触和使用各类媒介,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易于受到负面影响,思想容易出现混乱,行为出现偏差可能性大。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教师通过对中小学生开展有关媒介认知、媒介道德及媒介应用能力等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促使他们积极有效地利用媒介信息,理性地开展自己的传播信息活动。因此,针对中小学生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nlc202309090456

20世纪初,西方新闻学者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是基于传媒业对公众的影响日益加大,面对公众获取信息和维护自身权益可能面临的障碍,为提高公众的信息鉴别能力而生发的建设性思考。时至今日,诸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国民教育体系,为中小学校设计了相关的教育课程和训练环节,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还处在起步和实验阶段,教育部的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的媒介素养培养要求。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中小学生缺乏自行探索发现知识的能力,过于追求成绩,媒介素养的理念还没有在教师、学生和家长心中形成。如何有效地提升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在教育体系中全面引入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当前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现阶段,媒介素养的课程尚未被纳入国家中小学义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只能与传统学科相融合的形式出现,缺乏国家立法保护和教育部门的推广和指导。如何针对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制定策略,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对我国中小学构建媒体素养教育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1.政府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者,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中。

在我国,既没有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立法,也没有相关政策支持,媒介素养教育仍停留在学界和民间呼吁、倡导层面。将媒介素养教育正式纳入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体系,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普遍做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就开始成为英国各级学校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瑞典等发达国家的正规学校教育中,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是当前正在推进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要使其全面实施,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将这一课程独立开设或将其内容融入其他课程中。政府确立媒介素养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学科地位,促进教育系统内外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鼓励中小学和教学科研部门参与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设置媒体素养教育专业,开设媒介素养教育专业课程,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短期培训,为中小学培养有较高媒介素养、懂得媒介素养教育的高级专业人才。政府要组织编写与合理开发符合我国中小学生特点的媒介素养教材和资源,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媒介素养教育所需的教学时间、师资、资金等,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全面部署,推动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

2.中小学校要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设立独立学科或多学科渗透等方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中小学校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现有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设置,这是实行媒介素养教育最理想的方式。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在我国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设置是不现实的,只能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渗透和融入其他的课程之中。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课程目标、课时、教材、师资以及经费等。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学校要对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专业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和教学水平。学校还应重视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媒介、自媒体,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广播电台、报纸、微博、微信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大众媒介的认识和运用,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全面、深入、系统地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媒介批评、媒介使用和媒介运用能力,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良性循环,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减少大众媒介产生的各种消极信息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使他们在媒介化社会中能从容地应对“信息爆炸”。

3.大众媒介要积极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

在媒介化社会中,大众媒介以其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社会功能成为社会建构的重要力量,其所建構的空间成为受众认知、表达与行动的主要环境。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的优势,让大众媒介参与媒介素养教育,是实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大众媒介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者,大众媒介应坚守公众利益高于一切,积极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严格自律,认真解读相关政策,报道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进展、新成果,避免负面效应的形成和扩散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唤起全社会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共同关注。我们还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如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节(栏)目,提供能够提高媒介素养的电视、电影、杂志和新媒体内容,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网站,出版媒介素养书籍,开办面向中小学生关于媒介素养的普及性杂志,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传播媒介素养知识,解读媒介素养教育政策法律,引导青少年批判地看待、判断媒介信息,树立正确的媒介消费观,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4.家庭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孩子培养媒介素养。

我们正处在媒介化社会时代,接触大众媒介已成为现代人度过休闲时光最主要的方式。家庭作为人们休闲的主要场所,是大众媒介特别是电脑、电视等媒介信息传播的主要“终端”,也是家庭成员接触媒介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成员的教育状况、媒介素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介素养教育在家庭的开展。因此,家长应不失时机地结合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健康的媒介鉴别能力,与孩子共同提高媒介素养,避免孩子遭受媒介的负面影响和侵害,实现媒介知识、经验、技能以及批评意见的有效交流。

对中小学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政府、学校、大众媒介和家庭要共同努力。政府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尽快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中;学校应成为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众媒介和家庭要积极参与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只有政府、学校、大众媒介和家庭形成合力,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和编制相关教材,配备强大的师资力量,才能在媒介化环境影响下,使中小学生成为了解媒介和正确使用媒介的主体,成为信息时代和媒介化社会清醒的公民。

[1]吕巧平. 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涛甫. 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舆论表达[J]. 现代传播,2006(5).

[3]殷晓蓉. 中国期刊的发展特征和媒介化社会的趋势[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4]陈启英. 媒体素养教育——E世代之新公民教育[J]. 中国传媒报告,2004(1).

[5]卜卫. 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 现代传播,1997(1).

上一篇:创编动物童话故事作文下一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