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预防方法(共11篇)
在治疗焦虑症用药方面,中医讲究达到健胃、补肾、疏肝、利肺、安神、平衡阴阳、调理气血、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等效果。对于焦虑症的治疗,痰热扰神、肝肾阴虚、心虚胆怯这三种情况是各不相同的。
一、痰热扰神
1、准备肉桂2克、黄连6克、朱砂1克。把药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状,每天晚上睡觉前服用3克。
2、准备粳米适量、竹沥适量、白蜜汁40毫、鲜橘汁30毫升、生姜汁10毫升。大米将煮成粥后,加入橘汁、姜汁。煮熟后,再加入白蜜和竹沥即可。1天分成2次服用。
二、肝肾阴虚
1、准备生山药30克、酸枣仁24克、茯苓15克。把药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状,用来煮粥,每天服用1剂。
关键词:中医辨证,耐多药肺结核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耐多药结核病 (MDR-TB) 为结核菌至少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结核病[1]。临床出现MDR-TB即增加了结核治疗、控制以及的难度, 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痛苦[2], 目前临床治疗尚无确切的方案。本文研究探讨中医辨证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DR-TB的痰菌阴转率, 胸片检查病灶吸收情况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和临床用药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2例, 女88例;年龄22~71 (42.7±3.3) 岁。病程1~18 (7.1±1.5) 年。入选标准: (1) 经过主要抗结核药物反复治疗6个月或以上时间, 痰菌检查仍然呈阳性者; (2) 药敏试验对抗结核主要药物 (至少对利福平和异烟肼) 两种以上药物耐药者; (3) 对本组研究入组药物敏感者; (4) 入组患者均签属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未坚持完疗程且资料不完整者; (2) 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 矽肺、精神病合并症, 有变态免疫疾病者; (3) 年龄>22及>71岁。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化疗:强化期8个月使用的药物为:力克肺疾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2019, 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简称为D) 0.5g, 2次/d口服, 吡嗪酰胺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0876, 广东华南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简称为Z) 0.75g, 2次/d口服, 丙硫胭异胺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2339, 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简称为Pto) 0.3g, 2次/d口服, 丁胺卡那霉素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967, 吉林济邦药业有限公司, 简称为Am) 0.4g~0.6g, 1次/d静滴。巩固期12个月使用的药物为:力克肺疾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2019, 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简称为D) 0.5g, 2次/d口服, 吡嗪酰胺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0876, 广东华南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简称为Z) 0.75g, 2次/d口服, 丙硫胭异胺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2339, 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简称为Pto) 0.3g, 2次/d口服;此治疗过程简称为:8 (D+Z+Pto+Am) /12 (D+Z+Pto) , 并全程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21104, 安徽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简称为Mfx) 0.4g, 1次/d静滴, 疗程为20个月;观察组加用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 中医辨证属阴虚火旺型使用保真汤加减方:丹参15g, 白术9g, 黄芪9g, 白及9g, 茯苓6g、麦门冬6g, 赤芍药6g, 知母6g, 黄柏6g, 五味子6g, 柴胡6g, 地骨皮6g, 百合10g, 甘草4 g, 陈皮4g;中医辨证属痰火热盛型使用益气润肺汤加减方:黄芪25 g, 百合20g, 沙参20g, 麦冬15g, 丹参15g, 党参15g, 瓜蒌15g, 熟地15g, 白芍12g, 生地10g, 百部10g, 当归10g, 甘草10g, 桃仁10g, 桔梗10g, 柴胡6g;中医辨证属阳虚挟湿型使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方:百合20g, 当归20g, 牡蛎20g, 玄参15g, 生地15g, 芍药15g, 百部15g, 白及15g, 丹参15g, 乌梅15g, 熟地12g, 鳖甲12g, 麦冬12g, 贝母12g, 知母10g, 生晒参10g, 黄芩10g, 桔梗10g, 甘草5g;1剂/d, 疗程为20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依据2013年《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工作方案》, 治疗后2、4、6及1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12月病灶显著吸收、吸收、无变化、恶化情况及CD3+、CD4+、CD8+、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患者胃肠功能变化、肝功能变化等不良反应情况。
1.4 胸片疗效标准[4]
疗效标准依据2013年《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工作方案》, 显著吸收为:肺部病灶吸收≥1/2原病灶;吸收为:肺部病灶吸收为原病灶的10%~50%;无吸收为:肺部病灶不变或吸收部位<10%;恶化为:病灶面积增大或播散。病灶吸收有效率=显著吸收+吸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痰菌阴转率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2、4、6及1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比较,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0.01) 。见表1。
注:两组患者治疗后痰菌阴转率比较, P<0.05, P<0.01。
2.2 病灶吸收改善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病灶显著吸收、吸收情况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病灶吸收情况比较, P<0.05
2.3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观察组与对照组CD3+、CD4+、CD8+、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CD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D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CD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D4/CD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4 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均有轻微不良反应, 对症处理即行消失, 未影响治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 (25/100) ,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 (23/100)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注: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P>0.05
3 讨论
结核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近年全国每年新增结核患者12万人, 其中耐药结核病占全部结核患者的20%[5], 因此, 近年MDR-TB是耐药结核病的治疗重点[6]。导致MDR-TB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多数患者在初期治疗时, 没有坚持, 治疗时间不足1个月, 导致结核杆菌的传播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从而产生原发性的MDR-TB。MDR-TB发生后, 临床用药方案并没有标准, 多种药物的不规范应用也是导致出现MDR-TB的主因。MDR-TB患者病情长期迁延不愈, 患者多伴有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合并症多、长期慢性排菌、肺部病灶广泛等并发症。患者接受抗结核药物的治疗反应迟钝, 造成单纯抗结核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从而加剧了疾病的治疗难度, 因此MDR-TB治疗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
本研究根据入组患者耐药菌菌种检测的结果, 我们给予8 (D+Z+Pto+Am) /12 (D+Z+Pto) 药物常规化疗, 同时加用莫西沙星与微卡。莫西沙星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抑菌机理为阻断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 (DNA) 促旋酶。而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中的DNA促旋酶与细菌中的DNA促旋酶相似度很高。莫西沙星可直接阻断结核分枝杆菌中的DNA促旋酶, 从而杀灭结核分枝杆菌。此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使其具有较为强大的抗结核的作用, 能够与其他的药物共同使用, 临床不发生交叉耐药[7,8]。同时莫西沙星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与肺部组织有较高的亲合力, 较高浓度分配于肺泡巨噬细胞内、肺组织、支气管黏膜等组织, 其血药浓度高达36.8mg/L, 高于其它组织血清浓度10倍以上, 即有利于杀死结核分枝杆菌, 同时又提高用药安全性[9]。但也有研究表明[10], 肺结核患者大量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临床应用率达14.4%。为防止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性, 本研究在应用莫西沙星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进行治疗。
中医辨证是能够非常好的调节免疫功能, 在治疗MDR-TB过程中, 不仅要杀死结核病菌, 同时也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增加机体本身预防疾病复发的能力[11]。中医中药可增强肺细胞的免疫功能, 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 增加机体中CD3+、CD4+、CD8+等免疫因子的活性, 促进肺泡清除炎性因子的能力, 增加巨噬细胞分泌γ干扰素的水平, 增强肺泡巨噬细胞杀菌功能, 从而提高MDR-TB的临床治疗效果, 减少疾病的复发[12]。
内科治疗:一般治疗。肺栓塞发病急需作急救处理,应保持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吸氧。肝素和维生素K拮抗剂等抗凝治疗。纤维蛋白溶解剂溶栓治疗。纤维蛋白溶解剂可促进静脉血栓及肺栓子的溶解,恢复阻塞的血循环,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外科治疗:肺栓子切除术和下腔静脉阻断术。下腔静脉阻断术主要预防栓塞的复发以至危及肺血管,除吸氧、止痛、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以及舒张支气管等对症治疗措施外,特异性方法包括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下腔静脉阻断术适用于抗凝治疗有致命性出血危险及反复栓塞者,可结扎或置以特制的夹子或滤过器等方法。肺血栓切除死亡率很高,仅限于溶栓或血管加压素积极治疗而休克仍持续的患者。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
虽然肺栓塞的血栓,部分甚至全部可自行溶解、消失,但经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比不治疗者病死率低5~6倍,因此,一旦确定诊断,即应积极进行治疗。对大块肺栓塞或急性肺心病患者的治疗包括及时吸氧、缓解肺血管痉挛、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溶栓、抗凝及外科手术等治疗。
△ 急救措施
肺栓塞发病后头两天最危险,急性肺栓塞80%死亡者死于发病后2小时以内,患者应收入ICU病房,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和血气等。使患者安静、保暖、吸氧;为镇静、止痛,必要时可给予吗啡、哌替啶、可待因;为预防肺内感染和治疗静脉炎应用抗生素。
缓解因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肺血管痉挛和冠状动脉痉挛,静脉注射阿托品,也可给罂粟碱30毫克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该药也有镇静和减少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呼吸衰竭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可短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
△ 溶栓治疗
常用的溶栓药有:
链激酶(streptokinase,SK)、尿激酶(urokinase,VK)、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疗法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出血,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为1.2%,约半数死亡。另外较重要的出血是肺动脉造影股静脉穿刺部位,多形成血肿。溶栓药的其他副作用还可能伴有发热、过敏反应、低血压、恶心、呕吐、肌痛、头痛等。过敏反应多见于用链激酶患者。
△ 抗凝治疗
肺栓塞抗凝治疗是有效的,重要的。应用抗凝疗法的禁忌情况有活动性胃肠道出血、创伤、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未控制的重症高血压、脑血管病、潜在出血性疾病等。治疗前应考虑出血的危险因素,如既往应用抗凝剂的出血史、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K缺乏、年迈、基础疾病及合并用药等。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和华法林。与肝素有关的副作用还有血小板减少、骨质疏松及转氨酶升高等。
△ 手术治疗
(1)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用于伴有休克的巨大肺栓塞,收缩压低到100mmHg,中心静脉压增高,肾功能衰竭,内科治疗失败或不宜内科治疗者。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手术死亡率较高。
(2)导管破碎肺栓塞:一般用特制的猪尾旋转导管破碎伴休克的大块急性肺栓塞,也可同时合用局部溶栓。多用于溶栓和抗凝治疗禁忌的患者。
(3)安装下腔静脉滤器:下腔静脉滤器主要用于已证实栓子来源于下肢或盆腔者,用以防止肺栓塞的复发。其最主要的适应证有:证实有肺栓塞并抗凝治疗禁忌,如活动性出血、担心大出血者、抗凝引起的并发症、计划加强癌症化疗者;尽管已充分治疗而抗凝失败者(如肺栓塞复发);高危患者的预防,包括广泛、进行性静脉血栓形成,行导管介入治疗或外科血栓切除术者,严重肺动脉高压或肺心病者。滤器只能预防肺栓塞复发,并不能治疗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70%~90%急性肺栓塞的栓子来源于深静脉血栓的血栓脱落,特别是下肢深静脉尤为常见,因此,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治疗绝不能忽视深静脉血栓的检查和处理,以防肺栓塞的再发。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原则是卧床、患肢抬高、抗凝(肝素和华法林)、消炎及使用抗血小板集聚药等。
慢性肺栓塞的治疗
主要是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可来自急性肺栓塞的后果,更多来自反复的肺栓塞。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包括手术、抗凝(口服抗凝药)、血管扩张药,吸氧及强心、利尿等。对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心病患者,治疗主要包括阻断栓子来源,防止再栓塞,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降低肺动脉压和改善心功能等方面。
1.肺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对慢性大血管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治疗。术前数天需常规安装滤器,通常需做下肢静脉造影,选择从何侧股静脉途径放置滤器,以避免血栓脱落。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一般不适于血管成形术,也不适用溶栓治疗。
2.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为华法林,疗程6个月以上。
3.血管扩张药等治疗:临床可以试用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血管扩张药。
4.心力衰竭的治疗。
中医药治疗
肺血栓栓塞症属于中医学瘀血证的范畴,根据致瘀的原因,采用益气温阳、宣痹开结的方法来治疗,促进血液的运行,改善病人血液的高凝状态。
豁胸廊两手微张五指,分别放于胸前两旁的胸壁上,手指端沿肋间隙从内向外滑动,重复10~15次。有开胸顺气,止喘作用。 2、舒大肠一手叉腰,另一手五指张开,指端向下,从心口窝,沿脐两旁向下腹部,再向右向上至右肋下再向左。即沿大肠走行方向擦揉10次。有疏通大肠、增进消化、预防便秘的作用。 3、分阴阳以肚脐为中心,两手虎口相对,平置于脐眼左右,两手向内向外揉抚,共10次。有顺气、消胀、增进消化功能的作用。 4、揉环跳坐位或站位,左拇指端揉左侧环跳穴(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处),再用右手拇指端揉右侧环跳穴,交叉进行,各10次。有通经活络,壮筋强足作用。
5、搓腰眼两手紧按腰眼,用力向下搓到骶尾部,左右手一上一下同时进行,共30次。有壮腰强肾、防治腰痛的作用。 6、甩双手两臂自然下垂,向前向后甩动30~50次。有放松肩、臂、腕、指关节,通畅气血,增强手臂功能的作用。 7、捶两肩左右手握空拳,在对侧上肢从肩到手腕扑打共20~30次。有通经活络、灵活关节、防止关节炎及手臂酸痛的作用。 8、顶十指两手掌心相对,左右手指用力相顶共10次。有活动指关节,促进手部功能的作用。 9、捏虎口以右手拇、食指捏左手虎口,再以左手拇、食指捏右手虎口,各10次。有增进手部功能,治疗头面部疾患的作用。
10、旋膝盖两手掌心紧按双膝,先向外旋转10次,再向内旋转10次。有驱逐风灵活筋骨、增强膝部功能以及防止关节炎的作用。 11、擦大腿两手抱紧一侧大腿根部,用力下按到膝盖,然后擦回大腿根部,来回共20次。有促使关节灵活,增强腿肌,防止腿病等作用。 12、揉腓肠以两手掌挟紧一侧小腿肚旋转揉动,每侧30次,有疏通气血,加强肌力的作用。 13、掐跟腱以拇、食指掐跟腱,每侧掐20次。有改善足部功能、消除下肢疲劳,增强脚力的作用。 14、搓脚心两手搓热后,用手搓两脚心,左右各搓80次。有导虚火、舒肝明目的作用。
神经性皮炎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风热郁阻
治法:清热疏风,解毒散结。
处方:生地30克,丹皮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蝉蜕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乌梢蛇10克,蜈蚣6克,生甘草10克,白鲜皮10克。
加减:苔腻加川萆Z、茯苓;痒甚加地肤子、全蝎;夜寐不安加生龙齿;食欲不振加焦三仙。
用法:全蝎、蜈蚣研细末冲服,余药水煎,每日1剂,水煎2次,2次汤汁合并后分早晚2次服。药渣加水再煎汁,外洗患部。
疗效:用此方治疗66例,有效率为82%。
常用成方:消风散。
二、血热风盛
治法:清热凉血搜风。
处方:生地3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生石膏15克,丹参12克,蝉蜕10克,白鲜皮15克,防风10克,僵蚕10克,全蝎3克,蛤粉6克,紫草15克。
加减:热重加黄柏、栀子;心烦不寐加川黄连、磁石、珍珠母;便秘加生大黄;湿重加生薏苡仁、赤茯苓;痒剧加干蟾皮、生龙齿。
疗效:共治疗121例,配合局部外洗,痊愈93例,好转28例,总有效率100%。
常用成方:清营汤。
三、血虚风燥
治法:养血润燥,搜风止痒。
处方:生熟地各10克,制首乌15克,炒当归10克,玄参15克,丹皮10克,白蒺藜10克,红花10克,僵蚕10克,磁石30克,珍珠母30克,夜交藤15克,代赭石15克,炙甘草6克,蝉衣6克。
加减:气虚加黄芪;痒甚加秦艽;血热加生玳瑁;便干加火麻仁、瓜蒌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48例,临床治愈23例,显效15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
常用成方:四物汤加减。
一、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二、排除体内毒素
拔罐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三、温热作用
当人体受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气)等外界侵袭或跌打损伤后,即可扰乱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瘀血、气滞、痰涎、宿食、水浊、邪火,这些致病因子通过人体经络走窜于全身,并充斥于经络上的穴位,打乱了气血的运行,致使气血凝滞。拔罐可祛除人体六邪气,通气通血、舒经活络,它的温热作用可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
中医认为火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体弱多病、体形臃肿、脸上起斑、痘、皱、干燥等多种症状及皮肤问题。通过火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美体祛病疗疾的目的。
(一)砼的养护方法有标准养护、自然养护及热养护,
(二)自然养护方法有覆盖浇水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两种:
覆盖浇水养护是根据外界气温,在混凝土浇筑完毕的3~12h内用草帘、芦席、麻袋、锯末、湿土和湿的砂石等适当材料将混凝土予以覆盖,并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1、取生鳝鱼骨100克,烘干研末,冰片3克研细,和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一次,几天后可愈。
2、韭菜治脚气的方法是:将500克新鲜韭菜捣成泥状,放进脚盆,加入开水(一般以淹没患处稍上一些为宜),再用与脚盆大小的盖子将脚盆盖紧,待水稍凉,将双脚浸泡在韭菜水中,30分钟左右即可。一两次便可见效。
3、用电吹风机对着脚气吹,直到忍不住时为止,仅一次水泡就可消失,同时对着皮鞋吹,一一消毒,以防止重复感染,每日两次,两三天可痊愈。
4、用温水将脚清洗干净,拭干,如有水泡者,可先用针将其刺,然后用药棉将水吸净,再用风油精每日一至两次涂擦患处,一般三五日即可见效。
如果有重要场合需要展示光洁漂亮的肌肤,可向皮肤科医生求助。涂用维甲酸、或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果酸换肤,都能让皮肤在几天内呈现晶莹剔透。但这只是“应急之法”,治标不治本,若经常这样处理,还会使皮肤的屏障功能变得更弱,令皮肤更干燥、更敏感。改善“鸡皮肤”“贵在坚持”,无论春夏秋冬,洗澡后都用护体乳滋养皮肤,不做“懒女人”,皮肤才会变得更美丽。
另一个重点是,洗澡的水温一定要保持在40℃左右。冬日里,很多人喜欢用比较烫的水,觉得这样才够舒服。但烫的水很容易“去油”,也会过多洗去皮肤的油脂;而当身体一离开热水,皮肤表面的水分会立刻蒸发,同时也带走了皮肤的水分。
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是卵巢囊性肿块的统称,它对于身体的危害以及对它的治疗,取决于它的性质。 一般来说,如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又无证据提示肿瘤的话,多为功能性囊肿,可以密切随访,即2-3个月检查一次,以后再根据情况调整检查间隔时间;若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则多为卵巢肿瘤,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同时伴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及性交痛、盆腔有触痛性结节,则应考虑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
中医治疗:中医学认为,引起卵巢囊肿主要有以下诸因素。痰瘀凝结,忧思伤;虚生痰,痰饮停聚而阻滞气机,引起气滞血瘀、痰饮与血瘀结成块。痰瘀久积也可导致癌症。气血凝滞期或产后受寒,寒凝血滞。或内伤情志,抑郁伤肝,气机运行不畅,气滞血也滞,气血瘀凝而致。若瘀积日久变成癌症。表现为除下腹部有肿块外,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见舌有瘀点。如为恶性者,下腹部肿块坚硬固定,疼痛拒按,皮肤不润面色紫;,舌有瘀点。恶性晚期患者可有腹水,形;枯槁,神疲乏力等症。
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如:《我们需要洁净的大气》一课,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给一个污染空气的案例分析,请同学想办法还大气以洁净。学生分析讨论气氛热烈,畅谈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有的说:给汽车换太阳能为动力的、电池的、风能的、天然气的,甚至还有特殊饮料的;有的说:给所有冒烟的地方设计一个空气净化装置,安在排烟排气口处;有的说:农村的秸秆用做制沼气、造纸、手工艺品、埋在地下肥田„„学生答案不胜其多。就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都踊跃了。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灵宝市__宗教建筑的分布地点时,学生脱口而出。当问到佛教信徒如何诵经并表演出来时,回答问题的学生表演得很好,这时另外一组的一位学生,举手示意要给大家表演佛教信徒如何拜佛,还主动要求站在讲台上表演,他跪在讲台上一边表演一边解说。刚完毕,又一位学生要上台表演喇嘛教信徒如何拜佛,他也在讲台上又趴又跪,好不热闹。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于关注学习成绩的结果,过于重视纸笔检测,忽视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忽视了多种考查、评价方法。实施新课程,就要改变这种评价方式,使地理学习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肺结核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预防方法】推荐阅读:
中医解说痛经的原因有哪些10-10
痛风病的中医治疗方法10-16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方法03-10
肺结核的预防措施06-22
抑郁症中医治疗方法04-17
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03-14
中医养生补肾方法04-14
慢性鼻窦炎中医治疗方法12-02
老中医减肥方法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