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对策论文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对策论文(推荐9篇)

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对策论文 篇1

为有效保证林业科技推广的工作效果,推广工作人员不但要了解与林业科技有关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表达能力、临场应对能力等多方面综合性素质,并且还要了解环境的具体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及时作出决定。但是,现阶段大部分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对林业科技的相关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也不够。此外,大部分推广工作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且来自各种行业,前期缺乏的培训工作导致其综合素质也不高,专业的技术教导人员数量较少,无法对学员进行一对一地详细指导学习,只能给学员提供有限的相关书籍,让他们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但这种学习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另外,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较大的工作流动性也是影响培养素质的重要原因。

2.2基础林农人员的文化素质过低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林农人员的组成构成结构跟以前相比也发生了较大不同。我国城市化建设让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放弃了在本村务农而选择了进城市打工,这就造成了村内中青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村内只剩下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导致整体林农的基础文化素质受到了较大影响。这种文化素质过低的局面就导致林农人员无法准确理解林业科技的推广工作内容,失去学习先进林业科技知识的动力,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此外,大部分从事林农行业的工作人员收入水平都不高,很多林农人员也无法理解林业科技推广应用必须要花费的一些额外费用,这也深深地影响了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发展。

2.3林业科技推广的途径单一

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对策论文 篇2

1 林业科技推广现状

1.1 服务对象由农民个体向企业群体转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林业经济也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单一的家庭式林场已经很少, 取而代之的是企业性质的规模林场。

1.2 服务内容由常规栽培向高新技术转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 林业技术已经由常规的栽培技术向高产、高效和低耗的高新林业技术转变[1]。当今, 林业经济依靠先进的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管理理念和经验方式等进行集约化运作。

1.3 服务形式由简单重复向多元组合转化

以前, 林业科技的推广服务形式比较单一, 仅仅依靠个别林业科技人员开展林业服务, 现在, 林业科技服务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 由之前的依靠技术现场服务转变为科技宣传、技术培训、知识宣讲和现场服务等多种方式并进的多元服务模式。

1.4 服务机构由政府统管向社会统筹转化

以前的林业服务机构仅仅依靠政府来组织和建设, 由上级政府一级一级往下管辖, 几乎没有市场和企业的参与,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林业经济的发展也朝着社会参与经营、管理的社会统筹模式转化, 各式各样的政府性质、非政府性质的林业行业协会应运而生。

2 林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科技推广机制和制度守旧

当前, 我国的林业科技推广机制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市林业局-县林业局 (林业推广站) -乡镇林管站”层层管理模式, 推广内容也往往停留在国家和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推广内容, 推广方法、机制和制度都不能与时俱进, 没有根据各地的发展现状和地理特色制定和开展有针对性的林业推广内容。

2.2 科技推广人才缺乏, 科技队伍老龄化, 中年缺档, 青年断档

科技推广人才是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核心环节和知识、技术推广的最终执行者, 我国林业科技人员数量少, 科技水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学习的技能[2]。目前, 林业行业仍然在各大行业中处于弱势行业, 高校的林业相关专业仍然是冷门专业, 学习林业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仍然数量偏少, 只有少量一部分充实到科技推广队伍中, 科技队伍老龄化严重, 中年科技人员少, 青年科技人员则出现断档。

2.3 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滞后, 知识更新欠缺

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更新专业技术知识, 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近年来, 林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次数较少, 继续教育的内容滞后, 不能与时俱进, 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 即使有些时候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丰富, 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在培训过程中也是质量不高, 一些基层林业科技人员疲于应付各类检查, 态度较差, 并没有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因此, 基层林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滞后, 知识更新欠缺。

2.4 推广力度不够

林业科技知识的推广是一项关系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 推广先进的林业知识和技术, 增加科技在林业发展中的贡献值, 提高林业科技含量, 这有助于林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近年来, 林业科技的推广面和推广力度均未能达到林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不仅推广的科技知识数量少、范围窄, 而且推广服务人数少、推广层面单一[3]。因此, 我国林业经济的推广力度远远不够。

3 对策及建议

3.1 健全林业科技推广机制, 创新林业科技推广制度

当前, 我国林业科技推广机制滞后, 科技推广制度落后。为了减少机制和制度对林业科技推广的束缚, 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就需要健全林业科技推广机制, 创新林业科技推广制度。林业推广机制的健全应该从基层做起, 从下到上, 制定出适合基层林业推广人员的科技推广机制;对于科技推广制度需要敢于创新, 大胆探索, 摸索出适合地方特色的科技推广制度。

3.2 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充实多层次技术服务体系

林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和充实多层次技术服务体系的关键之处。近年来, 我国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少, 老龄化严重, 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年轻的科技人员少。鉴于这种人才队伍建设的缺陷, 我国要加大力度培养年轻林业科技人员, 在资金上给予扶持, 鼓励年轻的林业科技人才深入基层一线, 在政策上要给予年轻基层林业科技人员更好的待遇, 保证基层林业部门能够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

3.3 共享科技资源, 提升多元化技术服务质量

共享科技资源是提升多元化技术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林业科技资源相对少, 传播相对慢, 消息相对闭塞, 这些原因导致林业科技的推广往往是基层科技人员单兵作战, 并没有形成科技推广的合力;因此, 加强各种林业科技资源在各级林业部门的共享, 促进交流与合作, 善于学习, 能够提升林业科技服务的质量。

3.4 优化科普形式, 增强多方位技术服务效果

科普形式在提升科技推广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林业科技推广更是如此。要优化各种科普形式和内容, 以电视、报纸和杂志等多种方式普及林业科技知识, 以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增强服务效果。

3.5 加大林业科技推广和研究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林业科技发展、增强研发力量, 这是推进林业科技发展和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国家、省级、市级和县级等各级部门应该设立林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 用于林业科技推广和研究。

4 结语

为了提高我国林业科技推广对林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值, 以多方面的方式和途径改进林业科技推广很有必要, 这就需要从机制制度、人才队伍建设、多元化服务形式、加大资金投入、重视林业科技研发等方面改善我国林业科技推广体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在服务对象、内容、形式和机构等方面都呈现出新趋势、新形态。但同时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和问题, 主要表现为:林业科技推广机制和制度守旧;科技推广人才缺乏;科技队伍老龄化, 中年缺档, 青年断档;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滞后, 知识更新欠缺;推广力度不够。面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健全林业科技推广机制, 创新林业科技推广制度;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多层次技术服务体系;共享科技资源, 提升多元化技术服务质量;优化科普形式, 增强多方位技术服务效果等对策, 为我国林业科技推广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林业科技推广,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辛永清.林业科技推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推动作用[J].林业经济, 2011 (4) :3-8.

[2]黄建华.福建林业科学管理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研宽[J].福建林业科技, 2012, 33 (1) :105-109.

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对策论文 篇3

关键词 林业科技推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02

我国林业行业发展迅速,林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值逐渐增加,但在新形势下,我国的林业科技推广不能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就我国林业科技推广中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对策。

1 林业科技推广现状

1.1 服务对象由农民个体向企业群体转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林业经济也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单一的家庭式林场已经很少,取而代之的是企业性质的规模林场。

1.2 服务内容由常规栽培向高新技术转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林业技术已经由常规的栽培技术向高产、高效和低耗的高新林业技术转变[1]。当今,林业经济依靠先进的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管理理念和经验方式等进行集约化运作。

1.3 服务形式由简单重复向多元组合转化

以前,林业科技的推广服务形式比较单一,仅仅依靠个别林业科技人员开展林业服务,现在,林业科技服务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由之前的依靠技术现场服务转变为科技宣传、技术培训、知识宣讲和现场服务等多种方式并进的多元服务模式。

1.4 服务机构由政府统管向社会统筹转化

以前的林业服务机构仅仅依靠政府来组织和建设,由上级政府一级一级往下管辖,几乎没有市场和企业的参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林业经济的发展也朝着社会参与经营、管理的社会统筹模式转化,各式各样的政府性质、非政府性质的林业行业协会应运而生。

2 林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科技推广机制和制度守旧

当前,我国的林业科技推广机制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市林业局-县林业局(林业推广站)-乡镇林管站”层层管理模式,推广内容也往往停留在国家和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推广内容,推广方法、机制和制度都不能与时俱进,没有根据各地的发展现状和地理特色制定和开展有针对性的林业推广内容。

2.2 科技推广人才缺乏,科技队伍老龄化,中年缺档,青年断档

科技推广人才是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核心环节和知识、技术推广的最终执行者,我国林业科技人员数量少,科技水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学习的技能[2]。目前,林业行业仍然在各大行业中处于弱势行业,高校的林业相关专业仍然是冷门专业,学习林业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仍然数量偏少,只有少量一部分充实到科技推广队伍中,科技队伍老龄化严重,中年科技人员少,青年科技人员则出现断档。

2.3 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滞后,知识更新欠缺

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更新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近年来,林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次数较少,继续教育的内容滞后,不能与时俱进,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即使有些时候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丰富,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在培训过程中也是质量不高,一些基层林业科技人员疲于应付各类检查,态度较差,并没有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因此,基层林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滞后,知识更新欠缺。

2.4 推广力度不够

林业科技知识的推广是一项关系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推广先进的林业知识和技术,增加科技在林业发展中的贡献值,提高林业科技含量,这有助于林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近年来,林业科技的推广面和推广力度均未能达到林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推广的科技知识数量少、范围窄,而且推广服务人数少、推广层面单一[3]。因此,我国林业经济的推广力度远远不够。

3 对策及建议

3.1 健全林业科技推广机制,创新林业科技推广制度

当前,我国林业科技推广机制滞后,科技推广制度落后。为了减少机制和制度对林业科技推广的束缚,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就需要健全林业科技推广机制,創新林业科技推广制度。林业推广机制的健全应该从基层做起,从下到上,制定出适合基层林业推广人员的科技推广机制;对于科技推广制度需要敢于创新,大胆探索,摸索出适合地方特色的科技推广制度。

3.2 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多层次技术服务体系

林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和充实多层次技术服务体系的关键之处。近年来,我国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少,老龄化严重,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年轻的科技人员少。鉴于这种人才队伍建设的缺陷,我国要加大力度培养年轻林业科技人员,在资金上给予扶持,鼓励年轻的林业科技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在政策上要给予年轻基层林业科技人员更好的待遇,保证基层林业部门能够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

3.3 共享科技资源,提升多元化技术服务质量

共享科技资源是提升多元化技术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林业科技资源相对少,传播相对慢,消息相对闭塞,这些原因导致林业科技的推广往往是基层科技人员单兵作战,并没有形成科技推广的合力;因此,加强各种林业科技资源在各级林业部门的共享,促进交流与合作,善于学习,能够提升林业科技服务的质量。

3.4 优化科普形式,增强多方位技术服务效果

科普形式在提升科技推广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林业科技推广更是如此。要优化各种科普形式和内容,以电视、报纸和杂志等多种方式普及林业科技知识,以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增强服务效果。

3.5 加大林业科技推广和研究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林业科技发展、增强研发力量,这是推进林业科技发展和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国家、省级、市级和县级等各级部门应该设立林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用于林业科技推广和研究。

4 结语

为了提高我国林业科技推广对林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值,以多方面的方式和途径改进林业科技推广很有必要,这就需要从机制制度、人才队伍建设、多元化服务形式、加大资金投入、重视林业科技研发等方面改善我国林业科技推广体系。

参考文献

[1]辛永清.林业科技推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推动作用[J].林业经济,2011(4):3-8.

[2]黄建华.福建林业科学管理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研宽[J].福建林业科技,2012,33(1):105-109.

[3]许红艳.湖南林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12,33(6):66-68.

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对策论文 篇4

州党建扶贫工作队队长、县委常委 张六海

科技扶贫是我国实施扶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是解决贫困地区生产技术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现实状况的根本举措,是由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学技术扶贫转变的重要标志。晴隆作为典型喀斯特地区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多年来,始终把科技扶贫摆在扶贫开发的突出位臵,坚持科技扶贫与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紧密结合,以科技示范、重点项目为载体,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和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能力。立足县情,不断壮大支柱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劳动就业能力,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为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晴隆县科技扶贫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实施科技扶贫以来的基本情况及成效

自实施新阶段扶贫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工作,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重点,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坚持分类指导、整村推进,着重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扶贫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科技扶贫效果明显。科技扶贫工作坚持走立足山区实际突出资源特色,依靠科技进步实施深度开发,建立支柱产业形成县域经济的路子,大力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培植农业特色产业,优质绿茶、柑桔、苡仁米久负盛名;草地畜牧 “晴隆模式”迅速崛起。从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至2000年,全县贫困人口从17.5万人下降到3.85万人,全县以县为单位基本越过温饱线。

——科技扶贫工作环境逐步改善。国家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从项目和资金上给予我县很大倾斜,国务院扶贫办,民主党派中央联合推动组和省、州领导多次到我县指导工作,关心支持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我县建立和完善了科技扶贫的制度体系,组织科技人员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打好科技扶贫攻坚战。加强项目规范化管理,对项目主管单位、承办单位及项目责任人都制订了严格的责任目标,使科技扶贫开发项目做到“四有”、“五到位”,即有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有资金使用合同、有检查验收办法;人员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考核到位,保证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特色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科技扶贫项目为带动的“草、茶、烟、果”等特色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特别是在探索科技扶贫路子中创造的“晴隆模式”,“已成为石漠化山区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结合发展的一面旗臶”(国务院研究室发展司原司长黄黔语)。在科技扶贫开发中,我县加强自然资源整合,狠抓特色产业开发,认真抓好草地养羊、茶叶、烤烟、柑桔、苡仁米等强县富民产业。在产业开发过程中,采取技术培训、苗木培育、基地建设、品种改良、销售加工等措施,走“基地+公司+协会+农户”的路子,使产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全县现共种植人工草地20万亩,改良草地9万亩,羊存栏14万只,覆盖农户10860余户,户均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完成茶叶种植3.2万亩;发展柑桔2.16万亩。2008年烤烟种植完成3.05万担;苡仁米种植3万亩。同时结合气候等自然条件,在光照镇东方红村、规模村、沙子镇保家村等地发展早玉米、反季节蔬菜等示范种植项目,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农民科技意识逐渐增强,科技素质不断提高。农民要想依靠科技致富,必须掌握先进适用技术。历年来,通过组织各相关部门技术人员采取不同形式开展适用技术培训20万人次,普及培训188699人次,绿证培训5794人,培养造就了一批种草养羊、蔬菜种植、烤烟生产、柑桔种植等乡土人才。积极开展农业适用技术进村入户活动,全县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良种推广率稳定保持在85%以上。

2、科技扶贫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实施科技扶贫以来,我县已有大部分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可以说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我县仍有贫困人口6836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4%,贫困发生率居全州之首。因此,温饱问题解决后,巩固扶贫成果,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落后,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急需通过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措施加以解决。

(1)面临着艰巨的扶贫任务。2008年村级整合前,全县共有扶贫开发重点村122个,占全县村级数的67.4%,有贫困人口68366人。贫困人群中普遍存在在综合素质低、缺乏竞争意识、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和生产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同时,由于脱贫标准低,生产条件和科技素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遇到较大自然灾害或天灾人祸,绝大多数脱贫人口容易返贫,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2)面临着资金投入的硬约束。一方面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对于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来说,也无异于杯水车薪;另一方面,由于县级财力比较薄弱,在保证机关日常运转和职工工资的前提下,用来发展的资金所剩无几,对科技的投入则更显得不足。同时,筹资渠道不够畅通,分散在县级各有关部门的扶贫资金不能有效整合、发挥最大效应。(3)面临发展基础的制约。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生产的原材料、初级产品不仅科技含量小、市场需求弹性小,而且附加值低,导致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链短、产业拉动作用受到限制;二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农民人均纯收入低(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93元,分别比全省、全国低687元和2668元),农民用于生产的投入少,绝大多数农户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三是基础条件薄弱,贫困地区农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仍然突出。

(4)面临着环境因素的制约。从环境方面看,贫困人口多住在边远山区、高寒山区、石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的贫困人口甚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地方,这些地方山高坡陡,土地贫脊,主要靠牛耕锄挖,劳动生产率低下;一些地方石漠化比较严重,既缺水又缺燃料,失去了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贫困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相对滞后,开放程度极低,对外经济交往不多,外来投资者少,这也直接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发展。

(5)面临着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瓶颈制约。一方面,农民十分缺乏有效的科技指导,直接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原有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已是“线断、网破、人散”,大量的科技人员养在机关,农业科研成果远离农民,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乡镇各站(所)科技人员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几分几合,事权、物权属乡镇直接管辖,其工作精力大多数时间都是用在乡镇的“中心”工作上,几乎没有时间投入科技推广,科技服务“缺位”现象普遍存在。

(6)特色产业规模小,市场开拓能力弱,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群众普遍思想观守旧,视野不开阔,多数人沿袭古老的生产方式零散生产或经营,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高或自给自足观念严重,市场概念模糊,信息不灵,不知道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没有专业化生产观念等等,使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二、新阶段我县科技扶贫的对策思考

科技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解决我县农村贫困的问题上,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多年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如果缺乏完整的制度措施和政策支撑,只是简单的强调农民需要技术和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最终都将有可能演化为政府和科技人员的“一厢情愿”。科技扶贫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市场机制、农民需求和科技人员知识的共同作用,科技部门既要通过自身的创新带动整个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同时又要与其他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相配套,通过创新科技扶贫方式,使科技扶贫不再成为一种走过场或喊喊口号的一种作秀形式,而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等一些长效机制使科技知识真正广泛渗透到农业产业中,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让广大农民真正实现依靠科技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进一步统一和提高对科技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首先,科技扶贫是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和保护并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科技扶贫是我县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大力实施科技扶贫,将有助于提高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加收入,从而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科技扶贫始终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科技和人才是当前我县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我县摆脱困境的必要条件。必须全面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以科技扶贫为突破口,切实提高我县农业综合发展能力。第四,科技扶贫是培育新型农民的生动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扶贫开发的主体是农民。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方面,需要加强科技培训,普及推广先进适用、农民易学易懂易用的技术;另一方面,要从我县实际出发,让贫困农民参加具体的科技扶贫项目,从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致富本领。

我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山高坡陡谷深,生态环境脆弱,农业靠天吃饭局面一时无法改变。要实现贫困人口长期摆脱贫困这一艰巨任务,必须作好“两个转变”,真正树立科教兴县和科技扶贫的思想,以改变贫困人口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帮助、扶持贫困人口提高自身素质,使之具备积极参与致富活动的能力和条件。以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为手段,利用科技力量战胜贫困。

2、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正规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认真巩固“两基”成果,农、科、教互相依托,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科技扶贫,旨在提高人的科技水平和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大力开展科技普及和科技培训,培养造就“乡土人才”和新一代农民,是科技扶贫的治本之策;通过典型引路、科学示范,让农民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从心底里激发“不应苦熬,但要苦干加巧干”的强烈持久的脱贫致富的欲望,是科技扶贫的根本方针。因此,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健全培训网络,增加培训投入,持之以恒地开展科技下乡入户活动,提高科技进村入户率,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农户手中,增强劳动者的科技意识,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吸纳、运用新技术的能力,造就一代新型农民。同时,注重对“乡土人才”的培养选拔,重点对基层干部和科技示范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大力扶持、培养回乡知识青年和乡土人才,建立一支科技扶贫的“永久牌”工作队伍。

3、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少,是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贫困人口脱贫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偿试以建“科技示范园”来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兴一方经济的科技兴民工程、融科研、教学、推广、成果转化为一体。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合理流动。加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把“科技示范园”直接建成在农村田间地头,作为科技推广的载体和龙头企业的孵化器,通过技术示范项目实现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的转化对接,通过科技示范园的科技辐射,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

4、打破原有的制度框架,整合资源提高科技扶贫的效率,打造新型科技服务网络,以实现科农携手的良性循环。可在一定程度上巧妙地打破原有的制度框架,通过资源重组等改革措施提高科技扶贫的效率,把服务内容向产前、产后延伸,包括生产资料的供应、信息服务、市场销售、储运加工、社会融资等综合性服务,由以往单纯技术提供向综合性服务转变,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为农村发展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以产业带头人为主体,以大量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为基础,把农村中最活跃和能动的力量调动起来,发展和壮大农村中的先进生产力,同时,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基层,并派放到村组,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技人才链,直接面对广大农民开展工作,为农民提供包括示范、培训、咨询、合作在内的科技服务。科技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成效,主要由农民来进行评价,如此则对科技人员形成压力。要求科技人员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满足农民在技术环节、加工、流通和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需要,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杜绝科技人员应付农民的现象发生。

5、允许科技人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与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投放回报机制。改变以往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形成一种协作互助的新型关系,这种利益共享机制可使农村的科技发展具有一种内生的可持续性,大大地提高双方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其保持逢勃的生命力。通过制度创新,将这些农业科技的掌握者引入农村,使他们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科技的推广和应用的同时,将自身的科研活动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既减少了农村技术引进的成本,又降低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

6、积极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实现民建民有民管民受益,推动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我县农业多是由以家庭为中心的小规模经营主体来从事经营活动的,农民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又是实际的劳动者,单纯靠政府农技部门的服务已不能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必须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促进产业发展。我县目前成立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主要有:光照镇东方红村蔬菜种植协会、沙子镇保家村果业、养殖业协会、碧痕镇碧痕村苡仁米种植协会。虽然这些专业技术协会的职能和运作方式还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规范和完善,但它们的确已成为科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载体。在我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进程中发展了积极的作用。

谈林业科技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 篇5

一、现代林业科技发展的特点

1.1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为了保障经济进步、社会稳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林业建设当中尤其要要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林业科学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2经济发展模式现代化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保证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它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从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入手,把创建以科技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作为重中之重。依靠科技发展林业,通过提升科学化的经营、管理水平确保资源和环境的发展力使林业建设朝着精确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加快林业建设发展的进程。

1.3林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目前林业产业结构模式基本是由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并存的方式构成的,落后的产业会拖累整个产业的发展,所以要迅速的培养、发展新型企业,淘汰落后的产业。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将企业布局与资产结构进行整合,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这对林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林业科技发展的措施

2.1建立健全完善的林业科技管理体系

一套健全、完善的林业科技管理体系对整个林业科技的建设及发展是相当重要的,这套体系的建立要将高层管理人员与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相结合。完善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对林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加强基层建设才能使科技成果落到实处得到应用。只是制定管理体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其落实,通过绩效的方式将这套监督、考核体系表现出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为林业发展贡献出力量。

2.2加强科技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为保证林业建设快速发展要重视、加强人才的培养,因为只有专业的人才才能研发出先进的林业技术从而提高林业的生产效率。培养人才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并严格的培训学习计划,定期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淘汰,使林业建设从业人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对林业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还要提高林业建设人才的储备力量,做好梯队建设,使其朝着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2.3加大资金的投入

要想推动、促进我国林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国家相关部门和政府管理机构要提供相应的支持,时刻关注林业科技的发展的情况,以资金奖励的方式来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竭尽全力促进新成果和新技术的诞生,这样才能保证林业建设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健康持续发展。

2.4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相当复杂多变的工程。由于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森林虫害频繁发生,究其原因是森林系统中以植物为食的生物与以虫为食生物的群落结构,昆虫与寄主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所以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科学家手头最紧要的工作。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以整个生态系统为起点,结合生物原理、化学原理、物理原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考虑才能将这项复杂的工程简单化,达到预想的目标。尽量避免单一化是园林建设当中需要注意的,因为这样当病虫害来临时可以避免植物之间相互感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例如海棠树感染海棠锈病之后,会出现转主寄生的情况所以松柏类植物要避免和海棠树种植在一起。目前全世界已经开始关注生物的多样性问题,并且重视程度不断在提高。

2.5荒漠化问题的防治

荒漠化问题一直是困扰全世界的一个难题,而中国更是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所以如何实现从荒漠化简单的防治转移到综合治理开发利用上就显得尤为重要。荒漠化的发生及发展关系、荒漠化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成为未来荒漠化防治的研究重点。现代园林建设与传统园林发展本质上是不同的。近年来园林建设已经不再局限于城市内的发展而是逐渐延伸至农村,所以需要我们将城市生态学、土壤学等方面理论成果应用到农村园林建设当中来,这样会加快农村园林建设发展的步伐,紧跟时代潮流,解决面临到的问题实现美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结语中国的林业发展以及园林建设一定要坚持科技创新,以百姓、企业、政府的利益为出发点,建立一种人、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将企业作为林业建设的主体促进科技研究的进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荣,陈绍志,宁攸凉,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林业发展的机遇及制约因素[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7—23.

[2]田赟,王海燕,孙向阳,等。农林废弃物环保型基质再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壤通报,(2):497—502.

[3]陆明华,芦建国,徐新洲,等。城市道路路侧绿地植物配置模式探索——以杭州环城西路绿化景观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126—129.

[4]张云路,董丽。日本传统园林中的“纯”在日本现代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10(10):71—74.

[5]张承英,樊国盛。高等院校园林艺术实验园树种规划及景观构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11):179—186.

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对策论文 篇6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也使农机推广内容越来越丰富,体系越来越多元化。 农机推广本身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才能完成的项目, 不仅要有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 更主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推广体系。 然而, 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大前提下, 农机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待解决,这对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1 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机推广机制存在一些漏洞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 农业机械化无疑是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对社会 GDP 增长的过度追求,使其在更加关注二、三产业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轻视农业这一根本性的基础产业,产业扶持力度上也远低于二、三产业。 农业生产的过程当中, 先进的农业机械不能得到及时的推广,必然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使农业生产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长期无法改善。 我国在农村地区开展农机推广的主要机构是农机管理局,其部门设置相对单一,人员结构和资源的配置也存在先天的不足, 导致农机推广机制存在严重漏洞。 甚至,部分农村地区对国家农业政策及各项目指导意见、精神都没能落实,严重者国家对农民的政策性补贴的发放都不到位,这严重地影响到了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

1.2 农机推广经费欠缺

农机推广涉及较多的经费使用,如下乡、示范、使用补偿等等。 而我国基层的农机推广站在经费的申请上往往得不到重视,经费下拨较少,对于新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容易出现 “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使得农机推广工作无法持续进行。 农机推广站得不到足够的经费,就不能深层次的对农机进行推广, 也就无法将新技术传播到农业生产中去,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减少。

1.3 农机推广手段单一

目前的农机推广主要模式是申请经费,在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引进新型农机, 新农机直接销售,售后服务带动新技术的应用。 这种推广模式在以前完全可以实现农机推广的目的。 而现阶段,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改善,再用这种农机推广模式已经跟不上农业生产的需要, 一些农户甚至自行去外地引进新农机, 虽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但仍乐此不疲。 可见,农机推广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改变农机推广模式和策略,加快农机推广步伐,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1.4 农机推广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自从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土地分田到户,相对较为分散,农民种植更加自由,生产的积极性也不断高涨。 然而农村政府指导性工作,不能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致使农机推广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加之农作物种植的种类众多,成熟期不同,分布广泛,难以做到统一耕种,所以无法实现统一的生产管理,也会给农业机械化生产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2 建议

2.1 建设完善的农机推广工作体系

在原有推广观念下建立起来的农机推广机构作用逐渐减弱的今天, 我们需要在新的理念下建立起适应发展、促进推广工作的新机构。 但是, 现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没有或相对较少有农业机械推广试验基地、 农业机械学校和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等相类似的机构。 在没有试验基地(相关推广机构)的情况下,很多推广工作都是靠着农机推广人员走村串户、 利用简单的传媒工具(例如发放宣传单、宣传品、幻灯片演示、播放科普视频等)来进行讲解和传播,收效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因此有必要借助依靠专业的农机推广机构,抓好推广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注重宣传、培训相结合,让农民能听懂、能接受、会使用,真正做到农机推广深入并扎根农村。 同时, 通过利用这些基地的不同经营主体运用农业机械, 引导农民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和技术,发展规模和集约经营,探索农业机械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窗口”.

2.2 农机推广经费自主化

所谓的自主化, 是指农机推广不局限于向国家申请推广基金, 更重要的是看到新型农机的市场化。 从市场运作角度,进行推广资金的投放、回拢,最终实现自主化。 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基层部门的改革后, 乡镇的农机站已不复存在已并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多元工作体系,为此,农机推广站已经失去了其固有的地位。 此时, 县农机站必须从市场角度出发,把握发展机遇,对新型农机做好调研,大胆走市场路线, 将自主资金和国家推广资金集合起来,进行新型机具的引进、推广,从而既实现农机的有效推广,又扩大了农机站的自主资金,为后续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2.3 农机推广手段实现多样化

农机推广手段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多样化的推广手段, 才能较快、适时的将新型农机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从而从整体上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因此,县农机推广站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推广手段的综合运用,结合实际情况,推陈出新,达到双赢的效果。

2.3.1 更新传统推广模式。 传统推广模式的主动性较差,尽乎于等客上门。 所以,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机站需要将推广人员推出,搞“上山下乡”活动,既能摸清农户对农机的渴求度,又能把握市场方向, 并能够将新技术引领到农业生产中去,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

2.3.2 示范带头模式。 新型农机推广离不开示范作用,说的再好听也没有实践来的强硬。 推广人员可以成立项目合作组, 对所需推广的农机及相关技术进行设点示范, 以点带面进行辐射推广,从实践上说明农机的优点,加强可信度,有利于进一步推广工作。

2.3.3 联合模式。 即与农机生产企业联合推广。农机具由企业提供, 技术服务由农机推广站提供,并负责回款。 农机技术推广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农业, 而这种联合推广模式既解决了农民对农机的可信度问题, 又为农民对新农机故障的维护提供了保障, 给农业生产带来便利。 同时,还能将问题通过农机推广站进行迅速反馈,对技术更新起到重要作用。

2.4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是农机推广的基础,是农机推广的持续动力。 要坚持“效益为先,民办公助,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培植新型服务组织、改革和加强基层推广机构、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重点, 以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动力,开展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 建立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等作业服务组织为主体,基层农机推广、培训、维修、 信息服务和投诉监督等服务组织为支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刍议林业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篇7

一、发展林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森林质量下降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为3454亿平方米, 森林覆盖率平均为26.6%, 森林蓄积量为3831.27亿平方米。我国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3.9%, 森林蓄积量不足世界总蓄积量的3%, 森林覆盖率为13.92%, 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分别排在世界的120位和121位, 森林覆盖率排在142位。同时, 又由于我国多年来对森林过量采伐, 使大径级木材比例大大减少, 且多为国家保护的公益林, 在中幼林中, 人工林比重很大, 由于人工林树种单一、稳定性差、易于死亡, 所以我国森林总量严重不足, 且处于低产期、低效益的状态。林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森林资源, 而森林资源的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必然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 我国林业企业生产技术落后, 研发能力差

我国林业企业在生产技术和装备上普遍比较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 要落后十多年甚至数十年。首先是代表现代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 我们还不能设计生产, 主要是引进国外生产设备。所以我国林业企业的生产设备始终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

(三) 我国林业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 集约化程度低

目前世界木材加工企业的平均规模为:胶合板大于1万立方米/年, 刨花板大于10万立方米/年, 中纤维板为10万立方米/年。而我国的企业规模则是:胶合板平均规模为0.3万立方米/年, 刨花板平均规模为0.65万立方米/年, 中纤维板平均规模为0.37万立方米/年。通过比较, 可以看出我国林业企业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差距很大、我国林业企业规模严重偏小、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影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四) 我国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发展不平衡

我国林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过小、生产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 这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规模经济效益。同时, 沿海发达地区与内地及西部地区之间差距也较大, 发展很不平衡。林业企业还普遍存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技术密集型企业少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致使生产效率低下, 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

(五)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缓慢, 束缚林业经济的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 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但是, 林业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主要表现在:1、我国现行的林业经济体制还存在条块分割, 政企职责不分, 产权和经营权不清, 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 企业经营自主权不足。2、国家对林业企业投入少, 税费征收重, 企业包袱沉重, 企业自我技术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够。3、我国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还没有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走出来, 缺乏市场经济、自由竟争的意识, 从目前看, 我国林业企业要真正建立一个新型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机制, 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

二、发展林业经济应采取的对策

(一) 全面实施“绿色革命”工程, 大力培育和发展后备森林资源

事实证明, 违背自然规律来获取经济利益是要付出高昂的生态成本的, 局部暂时的经济增长, 要带来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建国以来, 由于多年过量采伐, 全国林业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大幅度下降, 林业资源严重减少, 为此, 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 才能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严格控制天然林采伐, 调减木材产量, 与此同时, 还要加大造林力度, 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首先要严格控制天然林采伐, 甚至封山育林, 只有封山育林, 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天然林, 否则,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就无从谈起。

(二) 深化林业体制改革, 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首先要推进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各个行业都不断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获得了加快发展的新动力, 都已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唯有国有林业仍一直实行单一封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僵化落后的经营机制, 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体制性的弊端已成为束缚林区发展的根本瓶颈和主要矛盾, 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因此, 全面深化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是加快解放林业生产力的关键, 是引领和推动国有林区走出体制性、资源性、结构性、社会性矛盾的制约瓶颈, 走向全面发展和振兴的重要开端, 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国有林区的最生动体现。

其次是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要改革过去林业那种粗放经营方式,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 把林业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 即把一部分森林划出来作为公益林, 其主导利用方向是为国家提供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 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投入为主, 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 落实各种管护经营责任制, 凡纳入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资源, 政府将以多种方式对投资者给予合理补偿, 生产经营者要放弃林产品收益权和一部分经营自主权, 擅自改变经营方向要承担法律责任。另一部分森林划定为商品林, 其主导利用方向是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放宽政策, 由投资主体和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 自主经营, 以经济效益最高为目标, 用现代化手段, 大幅度提高森林的生长量。这样, 才能尽快促进森林资源的发展, 保障林产工业的用材, 真正把林业从多年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真正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 林业的体制、机制, 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可以说,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实现林业分类经营是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关键。

(三) 实施“优化升级工程”, 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

推进林业经济发展, 必须实施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把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林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

首先, 根据生态建设和市场要求, 实行林业产业战略改组,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我国林业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等不足, 推进林业经济发展, 必须实行战略改组, 扩大产业规模,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加大技术改进力度, 实现企业提档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 大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 实现多次增值, 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另外还要强化布局调整, 合理配置资源, 逐步淘汰落后产品和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产品, 大力开发新产品、特色产品, 推进林业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 要大力发展林业特色经济, 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一是要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森林、河流、冰雪等林业特色资源正在成为人们的旅游热点, 漂流、滑雪、畅游天然氧吧等正在成为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旅游项目, 旅游业已成为林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为此, 应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二是充分利用林业山特产品资源,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绿色食品是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 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是食品中的精品, 食用绿色食品是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追求绿色食品以保证身体健康的愿望日趋强烈, 绿色食品加工业的潜在市场无比宽阔, 与木材加工业相比, 绿色食品加工业具有产业链长、领域宽、发展前景广阔的特点, 再加上林业资源危困, 因而发展林业替代产业已成为振兴林区经济、加快林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同时还要树立品牌效应, 创立名牌产品, 把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要充分利用林区中草药资源, 大力发展医药制造业。林区具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中草药是我国医药出口的拳头产品。

(四) 加强依法治林, 实行科技兴林

国家应加强林区立法工作, 抓紧制定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以及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加大林业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乱砍乱伐林木, 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以确保林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实现林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实行科技兴林是振兴林业经济的关键。目前, 我国林业科技贡献率约为27%,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 振兴我国林业经济, 必须依靠科技, 实施科技兴林这一重大举措。

首先, 要重视林业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 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重点研发林木良种选育, 条件寒冷地区造林、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及林产品加工转化等关键性技术。建立并抓好林业重点实验室, 使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与林业技术的应用紧密结合, 促进林业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 是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发挥市场机制对林业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在林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 要积极推进企业、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要选准目标集中攻关, 改变传统的“条块割裂”, 项目重复等不足, 要建立起适应林业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灵活的林业科技管理体制。对林业科学研究、新技术推广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要给予重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大力培养林业专业技术人才, 建立林业科技示范点, 不断完善林业科技开发体系。

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对策论文 篇8

关键词 林业技术推广;生态林业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02

人类的各项经济、文化等发展均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以森林或林业为主的生态林业建设。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进步、工业及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极严重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当前世界范围内面临的生态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存危机等根本性的问题[1]。而通过生态林业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并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各国的生态林业建设,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也将生态林业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出台各种促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并不断的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关于生态林业发展方面[2]。

1 林业技术对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及推广分析

推进林业技术在生态林业的建设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化林业技术的推广是生态林业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一方面,以我国不同地域下的各种生态林业要素,为主的生态林业建设在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的指导下,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该体系中的不同资源、影响要素等进行协调、有机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生态林业建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加强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林业技术为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促进生态林业建设实现根本性的飞跃进展。另一方面,加强对林农们的技术指导或培训,帮助其改变传统的林业发展观念和模式,实现向以林业科技为主导的发展过渡,并通过对林农在林业经营规模、交易成本、融资渠道、抵御风险及增加收入等方面指导及完善,实现林农脱贫致富的同时,促进先进的生态林业建设及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型。第二,林业技术的推广,通过加强林业技术与生态林业建设的联系,促进林业技术成果的转化,保障生态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随着生态林业建设进程的推进,生态系统多样化的发展,传统的造林技术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形势,只有通过林业技术的推广及应用进一步转变生态林业建设理念,提升生态林业建设技术,改进经营管理模式,优化生态林业结构,增进其核心实力,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保障[3]。

鉴于林业技术推广对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我国更加重视推广林业技术以促进生态林业建设,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相对于国外先进国家,我国生态林业建设起步较晚,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及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生态林业发展中对林业技术推广重视不够。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尚未认识到林业技术推广对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多数有关林业技术推广只停留在文件学习或喊口号上,既没有加大对林业技术推广的资金、人员、科研、仪器设备、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也没有采取推广技术的鼓励等措施加以引导。其次,技术推广服务不到位,林业技术应用与生态林业建设无法有机的统一。一方面,很多负责林业技术推广的机构设置不合理,负责人员缺乏相应的素质,分工及职责不明确,且缺乏系统的培训,影响力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生态林业建设尚未形成协调的对接机制以完成林业技术推广及应用,同时,因林业技术选题不够精确,技术推广中产生的问题无法迅速及时的解决等原因使得林业技术在实际推广和应用中困难重重。最后,林农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林农作为林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对象,其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林业技术推广的效果。事实上,我国很多地方的林农由于自身较低的文化素质的限制使得其无法很好的理解更多的新技术及知识,无法很好的适应现代化形势下的生态林业建设。

2 加快林业技术在生态林业建设中推广的对策

第一,更加重视林业技术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推广,加大投入和推广力度。一方面,生态林业建设人员应当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林业技术推广促进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林业技术、积极学习和应用林业技术的氛围,树立其以林业技术促进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思想或观念;另一方面,应当相关负责单位应当加大生态林业建设中推广林业技术的资金、物质及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和投入,并采用多途径的方式,积极的引入先进的林业技术,更加重视林业技术研发、创新方面投入,并采用薪资挂钩或者奖励方式,激励人员学习和应用林业技术的热情,激发其创造性;同时,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来说,应当建立健全林业种植资源库、科技数据库、推广网络等技术平台;开展不同地区的林业技术运用成果展示、交流等互动活动,以便彼此学习和交流;建立现代化林业示范基地,将合理、有效的生態林业建设成果展示出来,并形成良好的榜样和引导效应,加快林业技术的推广进程,促进生态林业建设。另外,各级政府也应当加强对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帮助各地区加快推荐林业技术的应用。

第二,建立健全林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其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只有不断扩大生态林业建设中的林业技术的推广范围,才能更好地促进生态林业建设。为此,政府应当大力引导各地区进行林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的建设,建立起以乡镇为基础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并通过在各个不同的地点设立林业推广技术服务站点的方式,构成完善的林业技术推广网络,将更多生态林业建设地区纳入到林业技术推广网络中。同时,应当大力的开发和支持将市场、林农和林业技术结合发展的生态林业发展模式的应用,为林农建立有效的林业技术信息服务机构或平台。具体来说,应当通过建立相应的林业技术应用、生态林业建设等相关的专门网站、报刊、论坛、广播等平台,将生态林业发展和林业技术的相关信息、政策、最新时事、研发成果和实用技术等及时的发布,进而为林农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和知识,在促进林业技术推广的同时,也能很好的帮助其提高林业技术水平。

第三,推进林业技术体制改革,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管理。一方面,生态林业建设中的林业技术推广有赖于相关负责机构或单位的科学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及应用的管理机制,为林业技术推广及应用、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使各项技术推广工作有据可依。应当不断地完善林业技术推广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推广和管理策略,加强对林业技术推广过程的监督管理,并对其过程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积极地进行解决。另一方面,推进林业技术推广模式及方式转变,综合利用多种推广方式实现生态林业建设全面的林业技术应用。同时,应当加强对生态林业建设及林业技术推广应用的监督力度,相关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对生态林业建设及林业技推广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以保障生态林业建设及林业技术推广的有序进行,促进其推广和建设目的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进.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李巍.做好林业技术推广 推动生态林业建设[J].吉林农业,2015(5):112.

[3]许彬.林业技术推广在基层林业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4(19):99.

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对策论文 篇9

黄涛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武汉43008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面临六大突出问题,理顺科技管理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须全面分析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多头交叉”的管理体制

制约中国科技生产力发展的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科技宏观管理体制,这些问题可概括为“机构重叠、多头交叉、封闭运转、条块分割、创新断裂、资源浪费”。“机构重叠”指科技宏观管理职能被分解在科技部、发改委、国防科工委、教育部等多个政府部门,各部门的政策不一定相容协调。“多头交叉”指政府科研经费往往由多部门同时发放。“封闭运转”指许多科研课题从立项、招标到完成、验收,在科研人员与政府机构间往返进行,基金单位最后拿到一份“专家鉴定”的结题报告就完事了[1]。“条块分割”指部门、行业和地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缺乏科技资源投入的顶层设计和宏观协调管理。“创新断裂”指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匮乏,知识生产者和潜在使用者之间“人为”隔离,好像是“群岛”或大量“创新岛”,彼此之间仅有有限的沟通和协同[2]。研究、设计、教育、生产脱节,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研究机构和大学不了解产业的技术需求,产业也不知道研究机构和大学能提供什么[3]。“资源浪费”指科技资源分布在多个部门、行业、单位,众多经费申请渠道造成了国家科技经费的分散投资和重复投资。为此,应“整合资源,创新体系”。“整合资源”即加强部门、地方、军民之间多向统筹协调,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创新体系”即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等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科技体制改革在本质上是关联到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国家系统工程。以对科研院所的微观改革为基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应转向宏观尺度,即应超越传统的科技领域,不仅把科研院所,而且把政府、企业、大学作为科技体制的基本要素,全面整合社会科技力量,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心[4]。

2“行政主导”的运行机制

中国的科技体制沿袭着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行政”驱动模式,产生了“官本位、潜规则、劣胜优汰、重量轻质”等问题。“官本位”和“潜规则”紧密纠缠在一起,导致“权力寻租”现象非常严重,这是中国科技体制的致命伤,极大地扼杀了创新型人才,阻碍创新型成果的涌现。科技组织的建立、科研机构运行机制的设计、科研人员的编制和薪酬、各类科学计划实施,都由政府事先确定和规划,忽略了科学界的多样化需求和科技活动自身的规律,消解了科学共同体的自主性,驱使研究者不专注于“科技”的研究和探索,而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消耗在“科技”之外的政治运作上[5]。中国科技管理目前仍停留在“人治”阶段,社会和科技界的人际政治在多个层面起重要或主导作用。而科技的专业优势在现有体系中不能发挥合适的作用。这种人治模式部分来自中国的历史传统,部分来自照搬苏联模式[6]。非竞争性、按权力和身份分配并获取科技资源的现象还存在,行政力量在课题划分、分配、报奖中的权重较大,课题从可行性研究、立项、考核、验收各个环节都充满了各种关系的交织缠绕[7]。在重大问题上专家的影响没有达到应有分量。中国重视的有些科研领域,不是科学家从专长或根据国际科学前沿发展提出的,而受到非科技因素很大影响[8]。行政主导的科研体制易诱发学术腐败问题,导致“劣胜优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查表明,科技工作者对科研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公正性存在质疑,认为财政资助项目评审过程不够公平透明。在申报过财政支持项目的科研活动人员中,41.8%认为申报过程中“拉关系、走后门严重”,38.4%认为“审批程序不透明”,12.3%认为“招标信息不公开”,有强烈的改进要求[9]。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方法不规范。重量轻质、论文至上的科研评价体制和“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价值标准亟需改革。科技的管理运行由人治到法治,要“健全体制,政科分离,同行评议,竞争优胜”。首先要建立及完善制度。“制度大于技术”,在基本制度层面进行设计,给科技界提供更好的软、硬研究环境,建立更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国家科技宏观协调机制,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一定程度上实现“政科分离”。要界定政治领导、行政人员和专家的作用,政府部门可以决定或影响全局及高端科技政策,而具体问题应由各专业的专家来评审,以确定项目优劣及经费分配,一般行政人员应退出科技决策和影响[6]。精简行政管理机构,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理层次。完善科技人员的“同行评议”制度,政府职能部门要从国家科技计划的直接“项目管理”中解放出来,将行政权力彻底从科研立项、经费审批、成果评审中剥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作用,建立以专家为主导的科技体系。科技管理应采用“竞争优胜体制”,真正按照科技项目的专业水平及其意义进行竞争和选择,使优势课题胜出。

3“科学推动”的研发模式

中国原来的科技发展模式是“科学推动”,即研究单位开发出一种技术,再去找企业用于生产,生产出产品后再寻找市场。但这时往往出现问题。因为尽管有创新,但企业能不能用、要不要用是一个问题,企业用了之后生产出来的产品有没有市场又是一个问题[10]。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科研机构占支配地位,从创意提出到新产品最终使用,政府充当着核心协调者。国家一直把大学、科研院所放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科技人员的价值观以研究和发表论文为导向,而非以市场和申请专利为导向,未从“研究-市场”的计划模式转向“市场-研究”的市场模式,直接导致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主体的错位。研究和开发的模式应由“科学推动”转变为“需求拉动”。科研院所和大学要在科学创新中扮主角,在技术创新中则应甘当配角,为企业服务,“受制”于企业,不要凌驾于企业之上,更不要在市场充当企业的“替身”[11]。企业作为创新的组织者,题目的来源学术聚焦(Focus)118科技导报2010,28(2)不是文献,而是市场,应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科技资源的筹措、投入与配置将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变。

4“重微轻宏”的改革层次

科技体制改革层次上的问题可概括为“重微观、轻宏观”。1985年的科技体制改革,重点在科研机构特别是基层科研机构,主要是针对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技人员,对宏观科研管理体制直到1998年才被提到议事日程,且缺乏科技体制改革所必须的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国家对科技投入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来实现,一直没有大的变化。现有的科技预算和投入体制,使国家综合部门、产业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都有权独立提出国家科技计划。而计划从策划、出台、预算到实施、完成,带有很强的部门意识,互相联系和协调很少[12]。科技管理微观上有序、宏观上失序,整体结构和功能不够优化。政策制定者应注重“顶层设计,协调集成”。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咨询机制,成立由政府、科技界、企业界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战略专家组成的国家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为国家提供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方面的决策咨询。形成“大科技体制改革”理念,建立相关部门参加的国家联席会议制度、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省部会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相关要素的协同。强化政府科技部门对科技工作总体规划、政策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形成科技工作联合、协作和集成的局面,科技部门统管体制应转化为科技部门协调体制。

5“市场导向”的改革取向

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有利有弊,可概括为“市场导向、政府缺位、重视技术、忽视科学”。“市场导向”指科技体制改革中,把经济界的一些改革政策搬到科技界,过分张扬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和市场导向,不顾科研活动的类型差异,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科研活动。“重视技术、忽视科学”主要在于认识上的误区,混淆了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把科学等同于技术,以管理技术的方式来管理科学。实际上,应用与开发研究应注重市场效应,基础研究尤其是纯基础研究需突出的是创造性和自由探索,不应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缺位”指政府该管的不管或没有管好,政府在宏观科技管理中的缺位、错位、越位的现象同时存在。“稳住一头”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基础研究经费占三类研究经费的比例呈下降趋势,长期徘徊在6%左右,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国家对卫生健康等公共科技的投资严重不足,公益性科研成果远远无法满足全社会的基本需求,骨干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在基础研究方面丧失科研原创力。市场化取向改革的积极意义在于,由过去计划经济背景下的政府包办科技,转变为政府计划指导与市场基础性作用相结合的科技运行机制,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改变R&D部门、R&D活动单纯学术取向和依赖政府计划的弊病,面向国民经济需求、企业、市场成为R&D活动方向选择的主导影响因素。针对“市场失效”情况,在基础研究领域、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等领域应继续扶持国家科研机构,坚持“举国体制”;而在应用和开发领域,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双重效应,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有为,弥补失灵”的原则。

6“初步结合”的改革效果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总目标,经改革后,仍存在“面向热心,依靠淡薄,初步结合,供给不足”的问题。“面向”热心,指科技系统有面向经济主战场的积极性;“依靠”淡薄,指经济系统眼睛向外,采取“市场换技术”策略,依靠技术引进,企业形成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不但会导致对外技术依赖和技术安全的问题,而且对国内科研部门的要求会降低,影响科研部门的科研水平。“初步结合”指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初步结合,部分实现了科技体制改革目标。“供给不足”指中国的科技供给方面还存在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几乎所有主要的产业部门第一线生产所使用的主导技术和技术装备的供给都要依靠引进。中国科学尚未取得与大国相称的成就,高端科技人才匮乏。中国在世界知识链上仍然处于底端,知识产品的数量极其庞大,但是附加值非常低。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脱节导致经济实力与科技竞争力不对称,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被誉为“世界工厂”,但离创新大国还很远。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应注意做好“加强供给,企业主体,促进结合”等方面的工作。在科技层面上,科技界应大力供给科研成果,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在经济层面上,应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资源配置由以科研机构为主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通过经济科技政策导向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通过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通过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通过提供创新制度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在结合层面上,国家计划的制定中注意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对科研项目实行合同制,使课题来源和构成向有利于加强研究者同使用者联系的方向转变,科研院所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多种联系[13]。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体制改革反思与重构”(08CZX008)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上一篇:以树为话题作文600字下一篇:语言文字规范化汉字书写检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