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科技发展作文(共8篇)
我的小时候,科技并没有那么进步,家里顶多只是些物理性的玩具,更不会出现智能型手机和平板。随着时代的转变,科技的进步,现代的文明不知不觉地渐渐闯进了我们的生活哩,取代的是我们小时玩得不亦乐乎的玩具。文明的进入虽然带给我们便利的生活,但是却埋没了传统事物。
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眼中总是新奇的、进步的、享受的、科技的,但是它使我们产生了什么现象?当你走在马路上时,人们手上似乎少不了手机,等红绿灯、等公交车……,甚至连正在过马路也冒着生命危险低着头走过,看到的人们都替他捏了把冷汗,所有人都无法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文明,使我们有了便利的生活,买东西可线上购物,并且宅配到家,不出门便能买到所需用品,显得人们都在歌颂时代的进步。但这些进步虽带给我们便利,却拉长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们该如何改善这种现象呢?我想我们能回到从前,或许现代孩子们会发现我们小时的玩具也是如此有趣,也许就是新奇的电子产品深深吸引了现代小孩的焦点,模糊了物理性玩具。
一、传统维族舞蹈动作特点
传统维族舞蹈种类风度,包含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舞热情奔放,明朗欢快,没有固定程式,即兴表演的默契的配合传神达意。这种朴实无华,形式多样丰富的民族风成为了自古至今传承与发展的精神纽带,而时时刻刻经典的“生活”舞蹈在当形成程式化的舞蹈模板中得以长存,并与现代艺术特点融合得以延展成为了传统民间舞文化演进的重中之重。
传神的眼神极具代表性,而通过细致入微的“动脖子”“弹手指”“翻腕子”等动作来凸显这一民族的随性,放荡不羁,自娱自乐的民俗。据史料记载[1]:“回纥汗国时期,臣下或外国使节来见可汗,须在牙帐前舞蹈行礼。”由此可知,回纥是一个热爱舞蹈的民族,舞蹈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推移这种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对于当今维族民间舞来说可谓是宝贵的精神纽带。所谓精神纽带就是古今的一种精神寄托,使得优秀精华的维族舞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
二、传统维族的文化融合与演变
传统民间舞尽管在今天已经流变,但其精神始终不变,传统维族的精髓便是明确的诠释了“跳自己的舞,舞自己的生活“让舞蹈成为自己的精神载体,并自娱自乐而精神富足。多样化的民族精髓,也随着各民族的人口的迁移,产生了民族文化融合与演变。就如同一个古汉族人,因长期生活在新疆,便将大量的新疆歌舞传给内地,让内地对于新疆有所了解,加以传递、传承下去,文化的一切发展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演化创新并相互融合。
就像我欣赏了王玫老师新疆班的作品后,维族基本动作的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到这个现代作品之中,维族中“翻手腕“”动脖子“这种细微表达情感的动作,简单直接明了,动作整齐划一,极有默契,而非传统的随性即兴的方式展示出来,让人有足够的视觉冲击以及被古今文化融合的画面所震撼。
然而传统的维族服饰不似当今“舞蹈服装”的华丽、闪亮和一青色的维族,而是色彩混杂的黑白、棕、灰;材质混杂棉、麻、毛、丝;样式混杂的宽松、肥大。[2]单单是服饰就已经引发我的深思,原本原汁原味不夹杂任何除了内心情感之外的动作语汇,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固定化。
维族舞蹈继承了古代鄂尔河流域的乐舞传统,又吸收了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现代来表达“团结”“自由”与“联合”的维族语汇,大概分为自娱性、风俗性、表演性等三类。娱乐和习俗性舞蹈中也存在表现和宗教信仰的因素。少数民族的资源流向汉族民间,通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充分发挥劳动人民的智慧,演变出了比古老维族民间舞文化更加丰富,完整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当今维族民间舞的传承
通过对传统维族舞蹈的动作解析,情感分析,使得其种种传统舞蹈的语汇获得表意“今天”的力量,通过模糊时间和空间,所以表达出的共性经验,以及抽象的表达,是为了让我们的舞蹈既能够表达维族个性文化和传统文化,也能够表达人类的共性文化和当今文化。
就如舞蹈作品《摘葡萄》(1),新疆盛产葡萄,所以以摘葡萄为素材,会成功地把生活中的动作抽象化,把切身生活感受转化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舞蹈艺术作品,少女轻巧的步伐,碎抖肩都可以表达出少女丰收的喜悦,承接了传统维族自娱自乐的即兴起舞,所有动作以脚为核心,让全身各部位与面部的“眉目传情”协调一致,以此传情达意。从平常生活中的细微处就可以提炼出一些有价值的动作语汇,经过艺术家舞蹈化加工为更为抽象化的肢体语汇以便于维族民间舞的舞台舞蹈更加得以传承与发展。
随着新疆南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维族民间舞的文化也必然随之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甚至海外。这种纯粹的肢体语言表达出人类生活的点点滴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维族民间舞当然也是,它历经了成百上千年的打磨,逐渐让我们对它我新的见解,也让艺术家们在此有所建树。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的人民通常都有一种自己表达对生活的向往,情感的宣泄,意识的传承的动作语汇,维族民间舞作为少数民族的代表之一,由内而外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的发生改变,从服饰——动作——情感,循序渐进的推动着博大精深的舞蹈文化的存活与延展,在许多方面均脱颖而出,伴随着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发挥以更大的表现效果。
参考文献
[1]旧唐书·回纥转
秉承历史文脉 依托金陵风光
清末洋务运动期间,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于1865 年9月创建了金陵机器制造局,是中国近代工业和兵器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手工业向机器制造业演变的转折点。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区所在地即是遗址中心区域,因此而得名。
2007年9月,1865产业园正式开园,由晨光集团和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共同打造。
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区是一座反映中国工业建筑历史演变的博物馆。园区建筑共40余幢,包括9栋清朝建筑、19 栋民国建筑,园区东部和沿河时尚生活休闲区的新建建筑也是参照民国建筑元素设计而成。
园区地处城南,历代商贾佳地秦淮河畔,与中华门城堡隔河相望。园区周边文化氛围浓郁:西接正在复建的金陵大报恩寺,南连著名的雨花台风景区,北邻南京文化名地夫子庙。园内绿林掩映,鸟语花香,环境优雅静谧。
秉承洋务运动的历史文脉、依托金陵秦淮风光带,1865致力于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高定位、高起点的融文化、创意、科技、旅游和时尚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时尚生活创意展示中心和地标。
五大创意产业功能区 各具特色
1865充分发挥园区独一无二的文化、地理优势,全力打造具有显著文化特征的五大创意产业功能区:科技创意研发区(A区)、山顶花园酒店商务区(B区)、科技创意博览区(C区)、工艺美术创作区(D区)和时尚生活休闲区(E区)。
科技创意研发区位于园区西部,共有10栋民国建筑、1栋清朝建筑、2栋建国后的建筑。科技创意研发区承载高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依托航天科技的背景,洋务运动的创新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新生。
山顶花园酒店商务区位于园区马家山之上,以相对的高海拔地势俯视着周边,独踞整个园区的正中方位。绿树环抱,曲径通幽,空气清新,景致独特,可远眺中华门城堡、雨花台风景区,俯视明城墙、秦淮河。区域内拥有3栋清朝建筑、7栋建国后的建筑,建筑规格考究,出挑简约。商务区着力引进温馨舒适、时尚个性的高端花园酒店,作为高端创意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山顶商务办公区致力于引进国际知名品牌企业进驻办公。
科技创意博览区位于园区的正中偏东处。区域内有3栋体量超大、绝对挑高的建筑。科技创意博览区承载高科技生活创意产品展示博览及艺术品展示,覆盖雕塑、时尚艺术展览和影视制作等创新领域,稀缺的挑高空间为创意产业呈现独特魅力提供了便利条件。
工艺美术创作区位于园区的核心地带,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建筑大多历史悠久,其中清代建筑5栋,民国建筑5栋,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1栋,风格多样,各具特色。工艺美术创作区承载手工工艺、实用美术、环境美术、工业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历史的氛围与现实的创作在这里碰撞出新的火花。
时尚生活休闲区位于园区的东北部,林荫葱郁,景致优美,比邻秦淮河,隔岸明城墙,方位得天独厚。区域内现有建筑10余栋,其中民国建筑3栋,各类配套设施齐全。时尚生活休闲区承载具有浓厚文化休闲主题的特色餐饮、酒吧和具有独特时尚气息的零售店、精品酒店等,秦淮河畔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里映入眼帘。
市场需求+产业政策+人才储备 构筑外部机遇
如今,创意产业在社会大众对创意产品日渐旺盛的需求下繁荣发展,催生了创意经济的雏形。例如,南京已拥有100 多家动漫制作企业,但大部分从事对外加工制作,这说明南京的动漫加工业已居国际水平,但也说明缺乏“原创”。1865 产业园区内的动漫企业是南京动漫产业的领军企业,他们正致力发展成为民族动漫产业的孵化器。
南京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扶持。为了促进科技研发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如《市政府关于鼓励在宁设立科技研发机构若干政策的意见》、《南京市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南京市软件企业高级人才专项奖励实施暂行办法》等。在政府政策扶持引导下,南京初步形成了研发创新、孵化创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高校、科研院、代表国家一流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有百余个,这些机构都蕴藏着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可以为周边的创意产业提供大量的人才、知识以及其他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正向影响力。
历史文化+区位优势+产业集聚 打造自身发展优势
1865创意产业园有着国内其他创意产业园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很好地继承了工业遗产,成为激发创意阶层创意的灵感和源泉,也为休闲旅游生活创造了理想空间。
以城市工业历史建筑遗产为载体,改造旧建筑空间加以利用来发展创意产业,一方面节约城区空间,顺应了城市产业升级的需要,为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另一方面使工业遗产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景观永久保存下来,延续了城市的文脉,解决了政府保护历史建筑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将文化创意融入城市规划中,能创新城市文化氛围,重塑城市形象。
坐拥南京著名历史文化景点也使1865创意产业园获得了良好的区位优势。当南京准备从制造业经济转向服务业经济时,产业需求将更加多样化,教育培训、智力服务、商业消费、休闲旅游、工程及科技研究、文化、贸易、金融、信息化等新经济时代出现的新行业领域,都可能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1865产业园通过合理的战略定位,依托区位优势,主动吸收导入科研、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经济增长点为城市经济转向服务。
园区内具有一定关联或相似特征的多个产业,创意企业间通过集聚获得合作竞争优势以及群体协同效应,获得了诸多经济方面的竞争优势。如成本优势、差别化优势、区位优势及市场竞争优势等,产业链整合优势初步显现。政企联合规划、招商与企业内生动力相互作用,使得园区具备了规模化与品牌化运作的基础,提升了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1865 产业园这类空间独特、文化品质优雅、租金相对低廉的区域,吸引了创意阶层和创意企业的集聚。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多样化的灿烂文化,尤其是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种类更是历久弥新,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富。民族声乐流转至今,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感染力,深受大众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也焕发出新的色彩,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民族歌唱家。创作者紧抓时代脉搏,勇于创新,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新的时代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及听觉享受。《千古绝唱》就是一首创新较为成功的作品,在歌曲中穿插着京腔,别有韵味。
一、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发展流程
(一)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56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语言方式造就了民族声乐的多姿多彩,有的粗犷豪放、有的细腻稳重。回顾民族声乐的历史轨迹,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宋朝以后,陆续出现了鼓词、元杂剧、散曲等,成为民族声乐的最主要的形式。宋代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多数以号子、民歌、山歌为主;到了民国时候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相结合,出现了艺术歌曲、新歌剧等形式[1]。民族声乐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是戏曲、民歌、曲艺这三种艺术的结合,是将原来的音乐、歌曲、舞蹈经过不断的演变融合之后,逐步形成了各类民歌、杂剧、戏曲等。
(二)传统戏曲的发展历程
传统戏曲的声腔艺术主要是在民间小调及说唱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将不同地域的民间音乐、民歌、语言相融合,并创新出一套自成体系的声腔艺术[2]。不同的地区之间的戏曲声腔艺术是不同的,可以理解为是民族声乐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产生的新的民族声乐形式,进而形成戏曲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在演唱方式、表演模式上也各不相同,继而演变成两种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民族声乐注重慢慢有所变化,将以往的号子、山歌作为演唱的主要素材;传统戏曲则由舞蹈、歌曲等发展而来,讲究故事情节、人物个性,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戏剧声腔艺术,需要说、学、逗、唱样样俱全。
二、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融合
(一)发音上的融合
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中起着重要作用。汉语声调中的抑扬顿挫有着一种韵味之美,在唱歌的时候十分注重咬文嚼字。传统戏曲的声腔发音上也需要掌握切音的技巧。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在发音的处理上都会对慢唱、快唱进行相应的艺术处理。此外,两个都需要收准音、归好押韵,这是二者的一种融合。
(二)唱腔上的融合
歌唱表达的是人的一种情感,演唱者将情感通过演唱外在表现出来,运用悦耳的声音和一定的气息将歌曲的韵味精髓表达出来。在演唱中,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都需要演唱者饱含情感地去演绎,讲求吐字清楚、字正腔圆以及丹田的呼吸吐纳,最终实现声情并茂的良好效果。此外,两者在音质、音色的要求上也有所相同,演唱方式属于民族说唱。
(三)内容上的融合
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都是依据故事内容进行改编的。民族声乐创作注重音乐的本质,传统序曲侧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及故事连贯性的表现。民族音乐主要是以“唱”为主,而传统戏曲则是“演和唱”,两者在故事情节编排、情感抒发上具有相同之处,在演唱过程中都讲究“意境”与“韵律”。
三、以《千古绝唱》为例分析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的借鉴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爱情故事一直被传唱至今。《千古绝唱》就是一首缠绵悱恻的爱情歌曲,将民族音乐与传统戏曲相融合,让这首歌曲更加有韵味,深受民族声乐爱好者的青睐。
(一)曲式风格方面对传统戏曲声腔的借鉴
《千古绝唱》有一段体曲式特征,有三部性结构。结构图可以表达为:A=前奏2+a+b+al[3]。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听者可以感受到三个结构的不同差别,即先抑后扬的风格,前奏部分运用京胡为主要乐器,使得歌曲更具有韵味。《千古绝唱》主要由两个小节组成。传统戏曲的声腔风格的融入将此歌曲所描绘的沧桑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为后面的精彩演唱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首歌曲的主题曲是通过对前奏的对比而表现出来的,使得先抑后扬的特点更加鲜明。主题曲构成的两个并行的乐句具有通俗易懂、结构严谨的特点。两个并行句将情感推向新的高度,激发了听众的兴趣,给听众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呈现段在二胡的帮助下,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将歌曲中少女的哀婉惆怅、生离死别演绎得更加生动。再现部分将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一部分进行改编,使得听众更容易被浓浓的情感所感染。到第二遍音乐响起的时候,运用锣鼓和镲打慢唱,歌曲中融入新鲜的元素,并且将吉他、二胡、贝斯等其他乐器一起加入其中,使得声音更加有穿透力,音色更具创造性,将整个故事的意境渲染得更加浓厚[4]。引子上,曲子使用了戏曲的二黄,用“导板接回龙”的反复多次大幅度的音程跳动,使音乐悠扬而荡气回肠。《千古绝唱》将现代乐器与传统戏曲乐器相结合,配乐上呈现出耳目一新的听觉感受,使得《千古绝唱》成为不朽的经典。
(二)词作方面对传统戏曲声腔的借鉴
《千古绝唱》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虽然歌词中对爱情内容的描述只用了寥寥数语,但是“山高水长”“悠扬琴曲”等用隐喻手法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与情深表达得情意绵绵。通过《千古绝唱》歌词的句式可以看出,它与我国的古诗词有几分相似,即每一句歌词的尾音基本相同,比如:忘、想、光等,押韵也朗朗上口。在段式方面,传统戏曲有重复性的特点,这给民族音乐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在民族声乐作品中,二段式、三段式是屡见不鲜的。在作词的写法上,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紧密相连,对戏曲歌词进行大量的吸收与融合,具有时代气息。在风格上,戏曲声腔蕴含着深厚的感情,质朴自然,贴近生活,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而且,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戏曲声腔清新、含蓄。这种特点在民族声乐中也经常被借鉴,比如《千古绝唱》的歌词,在表现手法上为听众娓娓道来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戏曲唱腔的表演中将这个故事的缠绵哀婉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千古绝唱》简短精悍,歌词整齐精致,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将饱满的感情完整地传递给听众,让听众在不知不觉中沉浸于主人公的故事里,身临其境地体验一段爱情传奇。
(三)肢体“演唱”方式对传统戏曲声腔的借鉴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它不仅仅是我们国家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瑰宝,更是我们先人勤劳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的影响既重大又深远,从古至今,传统文化一直伴随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高深的、值得我们研究的,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甚至全世界去学习的。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生存的各个角落都有传统文化的渗透,比如传统习俗、传统节日、传统品德等。当然,传统文化也深深地渗透在艺术设计的各方各面。本文将详细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设计;教育;运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艺术文明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句简单的俗语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但是别小看这简单的八个字,这八个字当中不光蕴藏着人生哲理,它还渗透在我们生活的艺术之中。中国人喜欢方,也喜欢圆,我们的桌子、椅子甚至是文字都是方方正正的,给人一种严谨、规矩、正气凌然之感,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我们会发现,方方正正、有菱角的艺术品往往给人一种严肃、规矩之美。方桌四边,这就形成了饭桌文化,根据人们地位等级的不同,其所坐的四边位置也会不同。延伸到艺术设计中,这一点为现代的公司会议桌奠定了基础,公司会议桌的设计一般为矩形,老板单独坐一边,员工两边散开,这是传统文化,也是艺术文明。
2、中国人不光喜欢方,也喜欢圆
人们常说:“说话要能圆场,做人要圆滑,声音要圆润等等”。“圆”是一种生活技巧,更是一种生活能力,说话办事圆滑的人往往能交到许多朋友,从而达到自己办事的目的,而说话耿直有棱角的人往往会得罪他人,让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中国有个词语叫做“外圆内方”,这句话就很有哲理,很有艺术,外表圆润,不与人争吵,事事左右逢源,内心有自己的原则,不允许别人践踏,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为人处事,说话办事艺术中的明显表现。这两点仅仅是众多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国语言、文字既方方正正,又耐人寻味。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设计教育中的运用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古人喜欢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吟诗作赋,寓情于景。他们的内心是高雅的、是清澈的、是放荡不羁、片飘飘欲仙的。中国传统古诗词在描写山水景物上是十分卓越的,诗人、词人往往能把景色描写的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置身于景中。王维就是典型的代表,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也是我们现代美术设计教育中常常提及的案例,我们在学习美术绘画的时候要能够描绘出自己想要的意境,能够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心境。比如王维有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们闭上眼睛,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叶扁舟,自由自在地在河中飘荡,不知不觉小舟竟然走到了水的尽头。既然无路可走,那不如就地欣赏那云卷云舒罢了!看到文字我们脑海中便会出现美丽的景色,而当现实生活中我们泛舟湖上,抬头望云时,也一定会想到这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美术设计就是这样,在美术教育中,老师一定会交给大家什么是意境,什么是印象,这些艺术设计知识都来源于我们传统的文化当中。2)我们都知道“字如其人”,如果一个人的字写的清新秀丽,那我们就可以推测这个人亦是如此,清新脱俗,干净整齐,如果一个人的字写的歪三扭四,乱七八糟,那我们一般会觉得这个人,办事不靠谱,为人不利索。其实,绘画也是这样。我国古代文人大多喜欢泼墨山水画,喜欢有禅意昂然的作品,因为他们大多心胸豁达,想要脱离凡尘俗世的干扰,隐居在那山水之中。所以,在美术设计教育中,泼墨山水画的元素无处不在,也在影响着每一位学着的思维和行动。再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在我国,以对称为美,以成双成对为佳,所以不论是在建筑方面还是在绘画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对称美。环顾我们现在生活的四周,到处都是绘画艺术设计当中的对称美,不管是包装封皮、墙体广告,还是其他的平面设计,都存在着传统的对称元素。在我国古代,人们喜欢对称的东西,喜欢成双成对的东西,尤其是在帝王之家,皇亲贵族之中,所以,一直到现在,我们国家在绘画艺术教育中仍然会把对称美看作是一种重要的绘画方式和高雅的绘画水准。
三、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教育中的运用
1)相信建筑工程专业的同学对这一点是深有体会。我们不说深奥的建筑学原理,就拿我们都熟悉的故宫来说,故宫就是古时候的皇宫,是皇家居住的场所。在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存在了上千年,所以等级制度非常明显,这也毫无保留地表现在了我国的建筑工程上。乾清宫是皇帝的居所,它的位置在整个故宫的中心线上,表示皇帝是整个国家的中心,而后宫所在的几所宫殿则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这代表着后宫的身份和地位。在现代的.建筑艺术中,传统文化仍然很明显地存在,比如我们国家新盖的房子都会在房顶上放一块泰山石,“泰山石敢当”,这既是祈求平安的意思,也是建筑设计中很重要的元素。2)现在流行复古建筑,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古香古色的旅游区,比如公园的凉亭,小区的门楼,饭店的装潢和牌匾的设计等等,这些都会给人一种古香古色的气息和韵味。旅游区的复古凉亭往往能够让人心旷神怡,语言谦和,这都是因为在古代,好友知己往往在凉亭中把酒言欢,吟诗作赋,以文会友,所以现代设计的凉亭也会带给人谦和、温驯之感。饭店的装潢更能体现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教育中的运用,饭店想要打造什么样的气氛,就会模仿哪个朝代的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教育教学中,教师会把每个朝代的建筑风格教授给学着,也会把这中建筑风格所体现的人文价值教授给学着,所以在饭店或游乐场所的建筑设计中,一定要请专业的、受过建筑设计教育的设计师来为自己进行设计,这样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四、结语
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潜心研究,总会发现其中的奥秘。传统文化是伟大的,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去研究和学习的。传统文化存在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总会发现美的存在。
作者:刘源 单位: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摘 要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文章从区(县)委宣传部的角度,探索试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道路,剖析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困难问题,最后为融合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新闻舆论;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5-0061-02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传播手段、方式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被社会认可度、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渐渐成为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新媒体发展势头不可阻挡,相比之下,传统媒体似乎要退出历史舞台?其实不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不是矛盾体,二者各有优势,应该走跨界融合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部分中明确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2014年8月,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2016年2月,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新闻宣传要充分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常德市武陵区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有关精神,同时结合本区新闻宣传工作实际,整合区属媒体及市级协办媒体资源,在构建“大新闻”宣传格局下,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宣传的融合之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宣传平分秋色
武陵区位于常德市中心城区,是常德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心,拥有人口73万。经过大量查阅资料综合分析,2012年前武陵区新闻宣传中传统媒体独占鳌头,重点集聚在纸媒、电视媒体上,仅2013年在中央级媒体上稿17条,《湖南日报》上稿30条,其中头版头条4个,在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节目中上稿30条。传统媒体凭借强大的内容生产力、成熟的传媒运作机制和品牌知名度效应,在武陵区新闻宣传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尽管传统媒体为新闻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新闻发言席”一直是制肘武陵区对外宣传的重要因素。2012年,武陵区委宣传部在经过深入思考后,试水新媒体新闻宣传方式。10月,由区委宣传部全权主办的手机媒体《武陵手机报》正式创刊,凭借优质内容和快速发布迅速在武陵区“走红”,被确定为区委、区政府的机关报,2013年被纳入常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到会媒体,被广大读者誉为常德中心城区“资讯专家”。初次尝试让区委宣传部看到了发展新媒体的潜力与效应,在筹备工作持续了半年后的2013年底,与湖南红网合作打造的武陵新闻网经过多次测试后正式上线,武陵区从此有了具备完全新闻发布资质的新媒体。2015年,区委宣传部努力创新,又推出了“品武陵”微信公众号,一年时间就收获了近3万名微信用户的关注,单条推送内容阅读量超过5万次。自此,武陵区区属新媒体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随着新媒体建设的推进,新媒体新闻宣传开始在武陵区崭露头角。据统计,2013年武陵区在各大新闻网站上发稿3 521条,稿件在门户网站、主流网站上转载1 733条;武陵区在手机报媒体上上稿5 760条。同时,2014年武陵区在中央级党报党刊新闻网上稿15条,省级党报党刊上稿34条,其中《湖南日报》头版头条6条,在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节目中上稿192条。数据显示,武陵区在拓宽新闻宣传渠道的路上,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大新闻”宣传格局的有力构建
地处中心城区的武陵区新闻宣传,与其他县区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天生的弱点。独特的优势是城区新闻内容具有趋同性和共享性,市、区两级媒体的报道重点时常重合,从而造成了新闻资源单向流动的共享格局,也就是区级媒体可以借用或直接署名转载市级媒体的内容。天生的弱点则是区级媒体在市级媒体的大品牌效应下,很难做出影响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武陵区委宣传部大胆地提出了“大新闻”宣传格局的构想,通过整合资源将区属媒体、市级协办媒体统一起来,共同为新闻宣传出力,而将这些媒体有机统一起来的载体就是武陵新闻网。在统一的思路指引下,包括武陵新闻网、武陵手机报、品武陵微信公众号、武陵新闻频道(电视)、武陵政府网在内的区属媒体,与《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民生报》、常德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开始了更进一步的“亲密接触”。
武陵新闻网作为“大新闻”宣传格局的“航空母舰”,在栏目上就设置了外媒关注、视频武陵等专门为传统媒体开辟的栏目,让纸媒、电视媒体的新闻资源第一时间流动到网络媒体上进行推介。同时,武陵手机报还经常会为登上纸媒的优质稿件进行推介。
除了在形式上融合,武陵区还探索了深化内容合作的模式。武陵新闻网在筹备之初,就邀请了纸媒、电视媒体的负责人参与谋划,广泛汲取意见。2014年初,武陵区委宣传部还建立了新闻宣传报道联席商讨制度,对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及重大典型报道,邀请网络媒体、纸媒、电视媒体负责人及区委办、区政府办等部门负责人一同参与,采取“一个内容多个创意、一种创意多种联动”的发展模式,各具重点、百花齐放地积极开展新闻宣传报道。例如2014年7月,武陵区加强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与水平有了新突破,建设“完美社区”过程中在落路口社区引入了湖南省第一台“易办事”自助服务终端,打造了“永不下班的社区”。在确定了该选题后,武陵新闻电视频道率先以便民、为民的角度对该服务终端进行了重点报道,紧接着武陵手机报以建设“完美社区”,提升基层服务水平进行了专栏报道。该新闻在区属媒体上一经发出,《湖南日报》《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电视台相继推出相关主题报道。8月,中央媒体《经济日报》在头版以《湖南常德:有了“易办事”办事更便捷》为题关注武陵区创新方式加强社会服务,同时配发记者手记,结合简政放权、提升效率,表示全国各地都应通过武陵区真正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中得到深刻启示。《经济日报》文章发表后,武陵新闻网、武陵手机报再次撰文进行后续报道,将《经济日报》刊文内容核心与当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再融合,更深一步阐释了武陵区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通过此次新闻宣传实践得出的区级传统媒体+新媒体打头阵――上级传统媒体深入挖掘――区级新媒体升温的报道模式,给予了武陵区新闻宣传的重大启示,促进了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同时结合各自媒体特点释放了更多展示的空间,在受众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如何探寻符合自身实际的二者融合之道
应对媒体融合发展这一传媒领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武陵区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统筹规划,充分运用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的特点,在新闻宣传的路上走稳走快走好。
1)解放思想,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新观念。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2014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的出版传媒集团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区(县)一级新闻宣传主管部门,不能有畏难情绪和惯性思维,最重要的是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观念,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武陵区委宣传部确定了通过新媒体发展带动全区“大新闻”宣传格局构建的目标,但依旧需要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实现共享融通,同时挖掘和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自身,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抢占新闻宣传时机与先机。
2)发展阵地,形成适应深化合作的新模式。如果没有区属新闻宣传的阵地,与上级媒体采取更多的合作都只能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难以发挥更多的能动性。因此,武陵区将加大投入,发展区属新闻宣传阵地,继续加快武陵新闻网、武陵手机报、微信公众号、电视频道的发展壮大,为武陵区新闻宣传大踏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继续完善“大新闻”宣传格局的内涵、合作机制,在现有雏形的基础上形成完整、操作性强的制度,深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继续保持新闻宣传报道联席商讨制度,加强内容交流,在合作中寻找灵感,形成形式与内容资源双向、自由流动的新模式,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动力和海量资源,推进武陵区新闻宣传的覆盖面,借助新媒体传播快捷、随时随地阅读和云数据优势,扩大武陵区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此外,要充分地借力发展,不关起门来搞宣传,什么都自己来建。
3)夯实基础,形成以内容为根本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新闻宣传来说,“内容为王”的原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武陵区将始终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突出位置,以内容优势推动新闻宣传工作。一是追求专业权威,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宣传的融合,进行专业化的新闻生产,提升新闻内容品质。二是注重分众化互动化,即既要提供共性化的新闻产品,也要加强个性化的新闻生产,同时还要注重将大众互动纳入新闻宣传。2014年9月,武陵区全面承接17项城市管理事权,有市民在网络论坛上留言,希望武陵区加大对街面流动摊贩特别是新疆烤羊肉串摊的整治,武陵区创新思维,探索引导新疆兄弟入店经营后的第二天,武陵手机报以新疆兄弟自愿入店经营、在常德安居乐业的角度,侧面对武陵区解决“老大难”城管问题进行了报道,引发了市、区两级的广泛关注。10月,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武陵手机报转换角度,以普通市民欣喜看到城市管理转变,再次对该话题进行了深入报道。《常德日报》持续关注该稿件,并将该稿件刊发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版显著位置。这种探索,达到了市民参与、新兴媒体密切关注、传统媒体借机发力的效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复制性。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传媒领域的一次重大历史变革,同时对于区(县)级新闻宣传主管部门来说,也是一次观念、管理、发力的重大变革。武陵区适应发展潮流,率先探索“大新闻”宣传格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对促进武陵区对外宣传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武陵区也将继续顺应融合发展势头,健全、完善“大新闻”宣传格局,大胆创新、砥砺前行,不断开创新闻宣传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最关键的就是要主动作为, 化被动为主动, 丢掉传统媒体固有的思想包袱, 深化融合的理念, 将多种媒体形态融合在一起, 实现资源共享。传统媒体的优势就是采编资源, 借助传统媒体的人员优势, 对采集来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再借助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 对信息传播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造, 吸纳新媒体的新技术, 转变观念, 进行创新驱动, 用新颖的思路和独具匠心的方法占据舆论阵地的制高点。与新媒体进行良性互动, 抛开传统的桎梏, 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深层次上的融合。
2 适应媒体市场新要求, 提升素养
媒体从业人员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在媒体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 每一位媒体从业者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适应时代和市场的要求。在4G网络时代, 人们收集信息非常便捷, 对质量的要求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本来需要长篇大论进行描述或者报道的内容往往更需要几个字或者几个图片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和注意力, 对媒体从业者有着更高的图片编辑、视频剪辑、数据图表设计与制作的能力。所以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中, 要求现有的媒体人不仅文字功底扎实, 媒介素养高, 还要有犀利的洞察力。媒体负责人也需要有果敢的魄力, 敢于尝试并勇于承担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风险, 知人善任。
3 进军新媒体的新内容, 勇于创新
4 G网络时代是信息爆炸时代, 媒体的价值创造点依然离不开内容,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需要互联网这个媒介。提高传统媒体收集一手信息的效率。在保证可信度的同时增强时效性, 又广泛地吸引用户, 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并在很大程度上抢占了舆论高地才是更完美的全媒体时代。很显然, 新媒体的发展突破了信息传送的时间与地点的限制, 但又由于没有官方认可造成舆论力量过于强大, 而传统媒体的传手段单一却足以阻断大部分不利舆论。
4 运用信息传播新技术, 推进融合
毋庸置疑, 信息传播的新技术引领媒体界的信息发展。新媒体业务在飞速发展, 它的主要形式以互联网和移动多媒体为主, 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下, 新媒体顺势快速崛起。媒体传播形式的创新, 要依赖于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 以实现智能匹配和融合发展。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信息发布的速度和传播的广度相融合, 就需要重构全媒体化的业务流程, 更新媒介技术, 统一采集内容信息, 并且进行内容的加工编辑, 再重组, 保证信息首发速度的同时也保证了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传统媒体在发展中可以借助新媒体营造的舆论氛围, 利用采编人员收集的一手信息以及资料确认信息的可信度, 使可读的内容升级为可听、可视、可评论。从一维升级到二维、三维、甚至多维;从单一的电视台终端升级到手机终端、PC终端、IPAD终端等多屏幕终端, 满足大众的多种体验的信息获取需求。
5 结语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要共同应对挑战,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满足媒体市场日益增长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融合会改变媒体界一家独大的状况, 兴起的各种小媒体企业在对信息传递作出贡献外, 也催生了一些新时代需要的技术人才, 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多元化, 也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对于传统媒体电视台而言, 多了可供选择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面对融合这一不可避免的趋势, 传统媒体在提升自己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之外, 也要抓住机遇, 借势发展, 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 创新理念必不可少, 最主要还是解放思想, 创新驱动, 勇于探索和创新, 顺势而为, 最终实现深层次的融合, 实现良性发展, 并借势加强媒体的影响力, 利用舆论, 服务民众。
参考文献
[1]张小兵.地级广播电视媒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探究[J].硅谷, 2015 (5) .
[2]贾岳, 王静超.优势的融合才是真正的媒体融合——“一点资讯”对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启示[J].传媒, 2015 (20) .
关键词:彝族;传统工艺;变迁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传统工艺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工艺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变异及技艺传承的断层问题几乎是所有的传统工艺都面临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禄劝彝族鞋垫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过程,反映出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如何逐渐消失的。
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发现鞋垫制作工艺大致可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制作硬垫布、剪样、贴面布、锁边、刺绣、加固。笔者在禄劝彝区进行田野调查后发现,禄劝彝族的鞋垫制作工艺与其他地区相比最大的差别是硬垫布的制作材料和刺绣图案,而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当地社会变迁的状况和当地彝族的群体性特征、审美趣味和精神诉求的变化。
一、制作技艺的变迁
工艺总是通过具体的物态化的形式反映出来,工艺背后总蕴藏着具体的材料。材料成为承载工艺技艺、功能、意愿以及经验图式的物质,以物态化的形式稳定的在民族工艺的设计、制作和生产中显现了“文化”特征。鞋垫制作技艺的变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制作材料的变化。需要指出的是鞋垫制作材料的变化并不是引起制作工艺发生变化的唯一因素。原有的鞋垫制作工艺也并没有在新的制作材料出现之后完全消亡,而是出现并存的状况。即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内当地彝族会根据不同的制作材料采取不同的制作工艺。
(一)粘合物制作材料的变化
粘合物可用在制作硬垫布、贴面布、锁边等工序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三种制作粘合物的材料。第一种是将小麦粉加水稀释调匀成糊状用来粘合布料。第二种是将从制作魔芋凉粉出售的小商贩手中购买的魔芋粉加水、加热搅拌调成糊状用于粘合布料。第三种是将田地里挖出的魔芋(魔芋,学名称蒟蒻,因全株有毒,以块茎为最在中国古代又称妖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后制成粘合物,这也是当地粘合布料最为传统的一种方式。它的制作方法是将清除泥土后的魔芋压碎,加入冷水搅拌,边加热边搅动,直到变成糊状。之后,取一块光滑而又干净的木板,用刷子蘸取糊状魔芋均匀的在木板上来回涮。将材质相同,厚度一致的旧衣服或碎布头平整的粘在木板上。粘合时要拉平褶皱并用刷子均匀的拍打布面,如此往复,直到木板上的布层达到所需的厚度。最后,进行晾晒或风干,直至布层完全干透后,才可从木板上直接扯下粘合好的整块硬布。
(二)硬垫布制作材料的变化
最初制作硬垫布的材料是旧衣服和碎布头,之后大多使用旧的大块的棉纺织。这两种都需要使用粘合物。慢慢的,市场上出现了具有一定厚度的用植物制成的硬垫布,这种硬垫布只需要直接剪样既可。再后来,市场上出现了裁剪好的方格状的用塑料制成的鞋垫垫布。由此,鞋垫的制作工序也相应的减少了制作硬垫布、剪样、贴面布、加固等环节。
(三)刺绣材料的变化
在机器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出现了在面布上直接绣上图案的鞋垫面布。面布的每一种颜色都对应不同的刺绣图案、每一种图案又会有不同的色彩搭配。这保证了产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给购买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这种商品也使得制作工序减少了刺绣环节。商品的价格不是依据刺绣图案的繁简程度而定,而是依据面布的面料而定。较为舒适的面料比一般的面料更贵,即使刺绣图案极其简单,配色粗糙。这种根据市场需要,以标准化和制度化模式生产出来的刺绣面布并不以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为衡量尺度,而是以商家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
二、图案符号的应用及变迁
符号是文化的载体,民族服饰的文化意义是通过符号来传送和表达的。图案这种符号可以形象、真实的反映出某些独特的文化意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图案及图案符号的文化意义并不总是固定不变的,研究图案符号的应用和变迁过程可以展现出图案使用群体的生活经验和集体记忆。
(一)传统制作工艺中的图案运用
鞋垫上的刺绣图案会因针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平针绣法的刺绣图案为花草和动物。挑花绣法的刺绣图案为斜行排列的几何纹饰。鞋垫的刺绣图案与彝族传统服饰上的部分图案大体一致。花草和动物图案与当地彝族女性服饰的上衣、围腰和男性服饰的褂子上出现图案大多一致。几何图形与当地彝族女性服饰的围腰带和裤脚上出现的图案大多一致。也就是说当地彝族鞋垫的刺绣图案来源于彝族传统服饰。
花草和动物图案除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艺术性外,还与当地的原始宗教有密切联系。寓意最为深远的花草图案是马缨花图案。“马缨花在当地彝语中称为“麻塞”,与吉祥、顺畅同音,取其意而用之。”禄劝地区广泛流传着马缨花繁衍人类的传说。马缨花在当地举行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时更是被赋予了极其神圣的含义。最常见的动物图案是鹰。鹰是彝族原始宗教活动主持者毕摩的象征。毕摩认为老鹰是一种能先知先觉并战胜一切邪恶的神鸟。
斜形几何纹样中出现最频繁的有八角、团花、菱形纹、三角纹。这些纹样都是经过历史积淀后,很多代彝族人选择、组合、构思的结果。图案背后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寓意,以八角纹样为例,据当地彝族介绍,八角纹样与当地彝族制作食物必不可少的一种名叫八角的配料极其相似。笔者猜测图案来源可能与这种配料有关。关于八角纹还有另一种说法,即它象征天、地、雷、人、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体现了彝族“八方之年”的古老宗教文化,可能与彝族的太阳崇拜有一定联系。
(二)机器生产的刺绣面布与使用者的理性选择
面布是鞋垫的最表层,面布的颜色也是刺绣的底色。刺绣面布是将图案用绣花机直接绣在面布上并在市场上售卖的商品。购买者在选取面布时要考虑面布的颜色、刺绣的图案及整体的色彩搭配,而这三者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某种程度来说,刺绣面布就是一块在标准化、制度化模式下生产出来的图案。刺绣面布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偏向。首先,面布颜色、刺绣图案、图案色彩搭配就呈现出女性化倾向。面布颜色大多为艳丽的红色、蓝色、绿色等很少出现黑色、灰色、褐色等颜色。刺绣图案为牡丹、荷花、兰花等花草,凤凰、燕子、鱼等动物,爱情、青春、幸福等文字。这些花草、动物、文字在汉文化的语境下都有寓意美好的含义。其次,市场上面布的售卖者、购买者及鞋垫的制作者及用这种面布制作的鞋垫的使用者也大多是女性。如此明显的性别偏向是面布生产商理性选择后的结果,而这种理性选择的背后无疑隐藏着深深的社会性别倾向。
nlc202309090002
(三)袋装出售的鞋垫刺绣材料包与图案传承
当十字绣作为装饰画或生活实用品在乡村流行起来后,人们只需要在商家印刷好的格子布上用指定的绣线重复同一种简单的针法就可以完成一幅作品。袋装出售的鞋垫刺绣材料正是另一种形式的十字绣材料包。机器裁剪好的塑料制成的硬垫布本身就是一塊十字绣绣布,刺绣的毛线和十字绣绣线的粗细程度大体相同,绣针、针法、图案完全相同。
如果说机器制成的刺绣面布没有给制作者任何的创作空间的话,鞋垫刺绣材料包就只给制作者提供了制作空间。制作者一旦购买了这种材料包,就很容易使用商家搭配好的工具和图案进行刺绣。鞋垫的制作者对于商家来说只是图案产品的完成者而已。由此,不论是制作材料、制作工艺、还是图案寓意都不再具备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三、引起传统鞋垫制作工艺发生变迁的因素
(一)制作环境的变化
文化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鞋垫的制作材料来源于并反映了当地的环境。鞋垫的薄厚程度是当地道路状况的反映,鞋垫的布料是当地经济状况的见证,刺绣图案是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延续的印记。以三种粘合物为例,当地人在使用魔芋制成的魔芋糊时,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家里来了大量的客人,要用魔芋制作食物招待客人才顺便制成魔芋糊制作硬垫布。当地人使用小麦粉制成的小麦糊作为粘合物时,说明当地的经济状况、棉布生产水平和粮食供应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升。当地人使用从制作魔芋凉粉出售的小商贩手中购买魔芋粉制成魔芋糊时,他们所生活的区域已经难以找到野生魔芋了。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制作工艺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断变化的生产行为和文化现象是适应由环境变化导致的世俗生活、生产方式发生变化而造成的结果。工艺的变化承载了制作人和使用者们对于实用、行为、观念等的文化信息,体现了民族、群体与其生存的环境、空间、历史的关系。”
(二)制作者的变化
禄劝彝族的鞋垫制作者一直都是女性。随着社会的变迁,制作者及制作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据笔者考察,从前,禄劝彝族的鞋垫制作人包括家庭内的所有女性,即老人、主妇、少女。现在,少女几乎不用制作鞋垫,主妇制作鞋垫选用的材料都包含了部分由机器生产,在市场上售卖的产品,只有老人还依据传统的工艺进行制作。
以前,制作硬垫布时若粘合物有剩余都会将其赠送给有需要的邻居,现在,这种行为很少发生。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上可以廉价购买到可替代的硬垫布和刺绣面布;另一方面,许多民众普遍觉得粘合物这种小东西不适合作为赠送的礼物。以前,邻里间会相互借鞋垫样,会聚在一起刺绣、聊天。现在,这种行为只发生在老人之间。以前,所有的制作工序都是由制作人亲手完成的。现在,由于受大工业生产技术的影响,所需的材料,甚至制作好的鞋垫都可从市场上购买。当地居民的交往方式,在原先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之外,业缘关系也大量生成并越来越复杂。
(三)产品流通的变化
在禄劝彝族地区,当地人制作的鞋垫都是提供给家庭成员使用。有时,也会作为礼物赠送给家族成员使用。民族传统手工制品除彝族传统服饰和银饰出售给搬迁到外地的彝族人和满足本地本族人需求外几乎没有其他的销售流通渠道。意外的是,笔者调研期间遇了一群韩国留学生来当地开展活动。留学生离开时当地人赠送给他们的礼物正是由当地妇女连夜赶制的鞋垫。这种鞋垫是当地人在市场上购买的鞋垫刺绣材料包的基础上自己加工而成的。当笔者询问为什么要送这种鞋垫时,得到的答案是“鞋垫具有民族特色”。但其实,除部分老人因看不懂商家配送的刺绣图案而仍然选择彝族传统的斜行排列的几何图案外,几乎没有体现出任何的民族特色。
(四)产品功能的变化
“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是艺术与生产、生活与文化的交汇。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实用功能;其次是经济功能,即基于实用性功能而产生的交换功能,是对制作者家庭、经济生活的补充;第三才是工艺的审美、文化附载、传承的功能。”当地人至今还使用鞋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具有实用性功能。鞋垫的制作材料和技艺随着社会变迁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力图适应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这种动态的、再生产的文化传承过程保证了它的实用性功能。其次,与使用者生活习惯相适应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它的实用性功能得以延续。制作材料获取方便、价格便宜、机器化生产的加入使制作时间缩短等因素使其具备了经济性功能。老人虽然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但通过缝制鞋垫在打发时间的同时也能对家庭成员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经济功能在交换上的体现。目前,工艺的审美、文化附载、传承的功能在当地彝族的鞋垫制作工艺上很难体现出来。
目前,在禄劝传承下来的所有传统工艺中,只有鞋垫还被彝族人广泛且长时间的使用着。把彝族传统服饰和鞋垫在当地彝族人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功能进行对比分析会发现,彝族服饰与鞋垫相比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文化附载、传承功能。与日常服饰相比彝族服饰复杂的裁剪、易损的面料、费时的刺绣、艳丽的色彩、昂贵的配饰都降低了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穿着的实用性。不断发展的生产力解放人们的劳动力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经济观念。动辄上千元的才能购买到的彝族服饰更是削弱了其经济性功能。但是,最终导致彝族服饰只出现在特定场合的原因笔者认为是服饰这种外显的符号划分了人与人之间的民族界限,强化了彼此之间的身份差异。这种界限、差异在流动频繁的现代社会里是独特、不合群的标志。鞋垫,亦称袜垫,是放置在鞋里藏于足底较为私密的服饰部件。因此,使用者只需要考虑鞋垫的舒适度既可。
四、应对制作工艺变迁的对策
对于应对禄劝彝族鞋垫制作工艺的变迁来说,制作工艺的变迁并不总是会对传统工艺产品造成损害。相反,正是因为制作工艺发生了变迁才使得工艺产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得以延续下来。至于,现代化工艺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或许该另当别论。民族传统文化的使用者、传承者和创造者都是当地具体的民族群体。如果说当地的民族群体还没有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状况,还没有面临文化消失的困境的话,学者在对当地的状况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可以向当地人呈现他们忽略掉的真实的状况,不带偏见的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觉意识。学者可以是同当地民族群体一起传承和保卫民族传统文化的同行者,却不能是凌驾于民族群体之上掌握他们民族文化命运的主宰者。
结语:彝族传统工艺以其鲜明多样的物质形态、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直观的记录了彝族人及其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过程。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彝族同众多的少数民族一样,其传统工艺也备受挑战,如何激发并调动少数民族群体传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工艺显得尤为迫切。
参考文献
[1]李炎.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2]万辅彬 韦丹芳 孟振兴.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3]张纯德,龙倮贵,朱琚元:《彝族原始宗教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7页。
[4]陈亮:《云南楚雄彝族服饰图案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5]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6]戚序 白姝.垫在脚下的历史——民间绣花鞋垫纹饰衍变解析J.美术与设计,2014(2)。
[7]徐伟.传承与守望——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关中绣花鞋垫艺术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艺术学院院报,2011(2)。[8]况成泉,夏燕.齐鲁地区割绒绣花鞋垫制作工艺调查J,民俗民艺,2012(12)。
[9]郭虹.家用手工鞋垫与艺术特点分析——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例J,视觉艺术设计研究,2010(5)。
【传统与科技发展作文】推荐阅读: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的融合与发展11-28
高考作文预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06-23
传统戏曲与传统剧场10-03
传统文化事业发展07-12
如何发展传统养生体育09-28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问题11-10
春节与传统文化07-11
孔子学院与传统文化06-05
传统文化围棋与象棋06-30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