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人类作文(推荐7篇)
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科学和宗教的关系
科学与宗教作为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两大力量,二者既存在着矛盾冲突,也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构成科学和宗教关系的主流.
作 者:竺小恩 作者单位: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浙江,宁波,315104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年,卷(期):200316(2)分类号:B913关键词:历史发展 科学和宗教 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中国文化的辉煌在技术主导的农业文明时代,衰落在制度主导的工业文明时代,新生的机遇在观念主导的科业文明时代。我们的辉煌与技术相关,失败与制度相关,新生将与观念相关。”
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由技术、制度和观念三大子系统构成,文化的演化业已经历了技术主导和制度主导两个阶段,当代正在向观念主导的时代过渡。观念系统包括信仰、理性和价值,它的发展经历了信仰主导和理性主导,现在走向价值主导。人类的文明之车依靠两个轮子前进,一个轮子是科学技术,另一个轮子是伦理道德。
当代的人类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一个是环境恶化的倾向,一个是高技术发展的预测困难,一个是科学与人文发展的不平衡。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生存在技术崇拜和恐惧的张力中,感受到技术的反传统性,也认识到科学理性的缺陷,并试图通过观念重建来调整文化。
现在一些思想家开始从中国传统中寻找智慧,我们熟悉的有李约瑟,他觉悟到应该按东方的见解办事,包括李远哲在内等诺贝尔得奖者“回到孔子”的呼吁、世界宗教会议的《世界伦理宣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普遍伦理计划”,都试图改变当代世界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不平衡的状况。
在这种寻求价值观的努力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被关注。《易经》塑造了一个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它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逐渐取代了商代时期的神学思想,为进一步演化发展为中国文化核心角色奠定了基础。学者们有关“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表明,它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自然中心主义,而是以两者的关系来思考人类和自然的问题。它是一种宇宙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方式,并且代表着一种值得追求的人生境界。
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类精神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最高境界。中国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终归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中国哲学史家牟宗三认为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的《周易》,包括了能够产生科学的数理、物理和客观三种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在面对人类当代的挑战时有什么意义呢?易学与科学的结缘表明易学是中西文化的契合点,中国是在儒学格物致知延伸意义上接受产生自欧洲的现代科学的,并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转变。明朝末年的徐光启不仅把易学象数学和传教士传入的科学对等,还借《易传》“会通”的概念,提出“中西会通”的主导思想。在国外,通过了阿拉伯人和传教士,易学传到了欧洲。所以有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等科学家对易学的研究。易学作为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结合点,也吸引了当代一些学者的关注。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在17世纪的欧洲,在溯源的意义上才有古代的和中古代的科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源流的关系。但在类比的关系上,可以谈论中国科学。在19世纪中叶随着科学的发展,中国开始接受产生在欧洲的科学,但是迄今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微不足道。
如何理解中华文明在科学上的失败,如何改变当今中国科学事业的落后状况,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中国文化的辉煌是在技术主导的农业文明时代,衰落是在制度主导的工业文明时代,新生的机遇在观念主导的科业文明时代,即以科技产业性为其标志的新文明时代。所以就主导因素来考虑问题的话,我们的辉煌与技术相关,失败与制度相关,新生将与观念相关。
现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沿着产生自欧洲的科学传统演进的,但其未来走向并不一定总是沿着既定的方向。在如何建构后现代科学的话题中,中国文化传统受到关注,意味着中国传统中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可能会重新获得生命力。李约瑟反对把中国传统科学视为失败的典型,认为它保留了内在而未诞生的充分意义的未来科学,但是什么叫“未诞生的充分意义的未来科学”,他没有给出更详细的阐述。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探索中国传统科学的理论特征,我认为任何科学传统的差异,都不在科学内容本身上面,因为自然规律不会因发现它的民族的不同而改变,其差异主要表现在科学规律的表述上面。而表述不同是基于哲学观的不同及其影响的逻辑形态和理论构造方式的不同。
在中西对比下,考察中国传统科学的特征,我把它概括为生成论的自然观、比类和互补的逻辑推理、模型化的理论构造。这里不能详细说了,我举个例子。我们要问,盐为什么是咸的,花为什么是红的,解答归结为原子的结合和分离,这就是现代科学的构成论观点。而生成论把变化看成是产生和消灭的过程,这样的观点在现代科学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量子场论,它是专门描述基本粒子的产生和消灭的理论。但是不是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有这种自觉。
我们的现代科学习惯于把理论搞成公理化的体系,因为牛顿就是那样做的,爱因斯坦也是这样做的。这种表述方式使得科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也存在问题。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发现,对公理化理想是一个致命性的打击。这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模型论的构造是不是就不好?它跟公理论的构造有同样的推理功能,有些科学哲学家认为模型论可能更加适合现代科学的发展。
地球与人类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具体来说,人类生活在地球表层,人类产生于地球表层,在地球表层环境中发展、演化。可以说,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人类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在不断地改变着地球表层环境。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由人类诞生早期的环境对人类的单向影响为主,变为现在的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格局。
但是人类不顾后果的破坏地球,让地球母亲不断的“生病”。随着工业化和能源消费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有人认为酸雨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危机,而且是有史以来冲击最严重的环境威胁,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除了酸雨,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过度需要,淡水不断被抽出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然后作为地表污水重新排放,因而还会导致潜水面的进一步下降。人类以为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人类一切贪婪的行为,让地球“嘤嘤”哭泣。人类呀,请认真想一想是谁给予我们生存的希望!
人类如果没有地球,目前也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其他星球,人类只有灭亡。地球如果没有人类,地球又是怎样的一副画面?我猜想,地球也许会更好,城市的空气会得到净化,花草树木不会遭到人类的摘采与砍伐,地球上没有被完全破坏的资源会慢慢的增长,再也不会被人类浪费,毁灭。某些动物也不会在濒临灭绝的情况下被人类杀害。没有人类的地球将会越来越美好。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生物能说话,能动手,而且都拥有投票权,那么,我们人类将会是第一个被赶出地球的。所以,人类呀,请认真想一想是谁给予我们生存的希望!地球没了人类将会更幸福,人类没有地球只会消失。
所以,人类和地球密切相关。保护地球就是为了人类的未来做保障。
我们在地球上生活,是地球无私地把自己所有的资源提供给我们,让我们生活下去,所以,我们离不开地球,如果地球没了,那从此以后,也不会有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生活下去。
在这数百万年里,人类在地球上快乐的生活着,地球给人类树木,让人建盖房子,使人不受风雨的打击;给人类水源,使人类有生命之源,有了活下去的保障;给人类泥土,让人类种植植物,不再受饥饿之苦……可以说,人类的一切都是地球给的。可尽管这样,人类还是不知足。慢慢的,人类的科技发达了,发现地下有无数丰富的矿物资源,便大量开采,使地球渐渐枯萎。人类生活离不开树木,有一些贪财的人就发动许多人上山砍树,再一车车运回城卖掉,这下,那些人的腰包可鼓了,但山上原本青翠碧绿的皮肤,却变成一块又一块大面积的土黄色斑块。为了满足人类的一时嘴馋,猎人们就大面积追捕那些肉质鲜美的动物,就这样,一些可爱的动物便永远的从世界上消失了。有一些商家为了让人们自愿掏腰包买东西,就在河边、大海边建立起一座座工厂,大量生产一些新奇的东西,结果,工厂排放的污水,就源源不断的流进河里,使河水变得又脏又臭,就这样,鱼儿越来越少,工厂烟囱里一大团一大团的废气,被人们放在空中,于是,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天空也被蒙上一层黑雾……地球,人类的母亲,已经被人类折磨得千仓百孔。
现在,地球可以说是走到了死亡的边缘,尽管地球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但有些人还是没有醒悟过来,照样破坏地球……
在大二上学期的公选课上,我选择了《性科学与人类生殖》,有很多同学感到不可思议,说我:“你也太开放了吧?”“这课你都去上?好猥琐啊!”真的是说什么的都有。说实话,我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因为毕竟我们这个民族在性方面是比较保守的,据我所知,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我身边的大学生不能接受《性科学与人类生殖》这门课程。他们认为“性”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不应该在高校课堂上谈论。就是在这样的固执的思想下,我们大多数的大学生错过了关乎人一生的教育——性健康教育。
对于大学生而言,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了。性教育是必须进行的时期。大学生面临这爱情、婚姻等这种问题。所以说在高校应当开设有关性知识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性生理、性心理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与性价值观。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健康的,这个健康包括很多,不单单指身体上的健康,还有心理上的健康。性健康就包括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健康。性健康是指具有性欲的人在躯体上、感情上、知识上、信念上、行为上和社会交往上健康的总和,它表达为积极健全的人格,丰富和成熟的人际交往,坦诚与坚贞的爱情和夫妻关系。性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人的优化发展、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可以建立积极健康的性价值观,完善德育内容。由此看来,这是一种人人都需要的健康,大学生刚好处于一个需要树立这种健康思想的时期,所以说,我认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应是必修课。
说道“性”,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就回闪现出性交、性感、性病、性格、性病、性爱等等词汇,都认为是很尴尬,很敏感,让人脸红的词汇。说到底,这是对性的不科学的理解,性是一门科学,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对“房中术”的研究,性科学是以性(包括性欲、性行为和性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学科。它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几个学科范畴,是以性生物学、性医学、性心理学和性社会学为四大支柱所构建起来的一个复杂的、全面的和综合的理论体系。在这8周的性科学学习时期内,我们所学到的有关性科学的知识也是这样分类的。内容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规范。我们在学习较为完备的性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爱的素养和能力,树立积极、负责的恋爱、婚姻和家庭观点。
在性生理方面,我们主要进行了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性生理发育、性生理卫生与性病的预防等方面的学习。这些都是从性的自然科学方面进行研究的宝贵成果。
性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性与生殖健康。而我们要保护自己的性与生殖健康,首先就应该了解和爱护自己的生殖器官。男女生殖器官不同,需要呵护的方法也不同。只有深入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特点,才能更好的维护身体的健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而又圆满的家庭,才会有一个完美幸福的人生。
性生理发育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胚胎期性的分化、生殖器官形成到出生后性器官发育成熟,并具备完全的性功能和生殖功能的过程。性发育学研究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和衰老规律。从而探索性生理发育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性生理发育的学习我们了解男女青春期性发育与保健特点和了解性反应及其生理意义,对我们以后的婚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出生与缺陷告诉我们生命的诞生过程以及各种遗传病,教育我们生命来之不易,因此要倍加珍惜;为了把遗传病的发病率降到最低应禁止近亲结婚,优生优育,有遗传病史的家庭在生育前应咨询相关专家。并做好孕后、产前检查工作。
预防性传播疾病是属于性医学范畴内的知识。性医学是指研究人体性健康和生殖健康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为妇科、男科、性病科。它运用医学手段预防和治疗性功能障碍、生殖器官系统和性传播疾病,避免损害性功能和恢复性功能。性传播疾病是指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不仅可引起生殖器官病变,还可侵犯全身其它器官和致残,甚至危及生命,是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短暂的《性科学与人类生殖》课程就要结束了,真的很舍不得。因为我感觉还有好多好多的知识是我们没有学习到的。所以,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不会结束。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多注重性健康,为自己打造一个幸福健康的人生。
王成杰
关键词:荒诞人类;文本世界理论;《猫的摇篮》
《猫的摇篮》是一部典型的冯内古特小说,正如Peter Reed所言:“《猫的摇篮》是一部几乎展现了冯内古特所有的写作技巧、态度和主题的小说。”(1972:119)迄今为止,诸多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的视角研究过这部作品。例如,国外学者Vincent Marino从黑色幽默的角度解读科学发展的弊端。Katie Elizabeth Robinson从技术革命的角度阐释作者对当今的环境问题提出警示。国内学者梁庆峰通过文学人类学中的叙事治疗理论指出文学叙事可缓解人类的精神创伤。彭娜娜从科学和宗教的宏观叙事这一视角阐释了冯内古特对科学与宗教的看法。但几乎无人从文本世界理论这一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尝试应用文本世界理论对《猫的摇篮》进行分析,阐释读者在阅读时如何构建文本世界和各种世界,从而理解作者对畸形的科学发展的批判,以及对受科学所控制的荒诞人类的同情。
《猫的摇篮》向读者展现了一个被畸形发展的科学技术控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备受迫害的是科学家费利克斯及其三个子女。受科学信仰的控制,费利克斯是位没有任何感情,把一切当作游戏对待“坏科学家”。他专注于科学研究,发明了毁灭世界的武器“九号冰”。他对任何人都很冷淡,甚至对自己的三个孩子也是如此。因此,三个孩子变得性格怪异,情感残缺。
文本世界理论对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解释力。Werth把文本世界理论划分为三种世界:语篇世界(discourse world),文本世界(text world)和亚世界(sub-world)。语篇世界是最高层面,指“言语事件的情景语境”(1999: 83),在文学作品中,即作者和读者所处的世界,包括交际情景中被参与者直接感知的物理环境和参与者理解言语事件所需要的经验、记忆和相关知识等因素。这些经验,记忆和相关知识由文本驱动。文本世界指“语篇描述的事态”(同上:87)。随着文本世界在语篇中的建立和发展,许多不同的世界就会在时空维度上偏离原来的文本世界而建立各种亚世界。Werth把亚世界分为三种:指示亚世界(deictic sub-world)、态度亚世界(attitudinal sub-world)和认知亚世界(epistemic sub-world)(同上:216)。
一、语篇世界
在文学语篇中,语篇世界的参与者是作者与读者,他们分别是文本的创作者和接收者。语篇世界的因素包含参与者的信仰、知识、记忆、希望,梦想和想象等信息。然而,在分析语篇时,这些信息因人而异,从而对文学语篇有不同的理解。本文选出冯内古特个人对科学的看法与态度,以及影响这部作品创作的经历,旨在解释读者如何和作者走进同一文本世界,理解作者批判的主题:科学发展带来的荒诞人类。
生于信仰科学的家庭中,冯内古特早期曾认为科学能使人受到尊重,也能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他甚至称科学是他们家族的唯一信仰。他尊重科学并且崇尚那些能力非凡的科学家们。他们“总是在大脑里做着实验。就算没有实验器材……他们仍然在大脑里尝试并且思考那些永远都不能被展示出来的实验。”(Abadi-Nagy, 1996:20)然而,在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冷战等事件之后,他深切地体会到畸形发展的科学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尤其是那些被用于军事战争的科学,成为了人类灾难之源。因此,他严厉批判畸形发展的科学,企图唤醒人们,偏离人道发展的科学,最终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战后,他在通用电气公司实验室工作的经历,对这部作品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用电气公司先进的技术让他感到惶恐,这里的科学家宣称自己是简单的真理,一种“永远不会给人类带来伤害的真理。”(Davis,2001:153),他们热衷于疑难问题,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似乎从不考虑他们发明的产品会以何种方式用于何种目的。他们是小说中费利克斯的原型,不具有任何道德意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发展科学,制造高科技技术。
在解读和自己时空上、文化上相隔很远的作者提供的信息时,读者会参照自己头脑中与信息相关的知识。了解过作者对科学的看法和在通用电气公司这段工作经历的读者,在阅读小说语篇时,他们头脑里有关冯内古特的这些背景知识就会被相关的语篇激活,从而解读出作者表达的科学发展带来的荒诞人类这一主题。
二、文本世界与亚世界
在解读语篇的过程中,读者会在头脑中根据语篇信息建立一个文本世界。随着文本世界的建立和发展,语篇定义出的空间会在原有的时空维度上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各种亚世界。世界由时间、地点、人物和物体构成。这部分将分析文本世界与Werth提出的三种亚世界的建立,以及这些世界如何驱动和挑战读者头脑中的认知图式,从而解读出畸形发展的科学带来的荒诞人类:缺乏感情、道德与责任的科学家费利克斯,孤独、不幸的家庭主妇安吉拉和信仰科学、冷漠自私的弗兰克。
(一)缺乏感情、道德与责任的科学家
小说第6章的文本世界描述的是费利克斯的小儿子牛顿给叙述者的回信。该文本世界中人物是牛顿,时间是叙述者收到信的第二天,物体是信,地点未提及。随着这封信所写内容的展开,叙述者会随着牛顿进入各种亚世界,这些亚世界展示了荒谬怪诞的科学家费利克斯,他对任何人都很冷淡,甚至对妻儿也没有一丝感情。例如,在牛顿的态度亚世界里,他对父亲的评价是:“Maybe I did hurt him, but I don’t think I could have hurt him much. He was one of the best-protected human being who ever lived. People couldn’t get at him because he just wasn’t interested in people.”(22)叙述者在这个亚世界里看到了缺乏情感的费利克斯,他对任何人都不感兴趣。接着,在牛顿回忆关于母亲的指示亚世界中,又展现了父亲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冷漠至极,他不记得任何关于母亲的事情。“I remember one time, about a year before he died, I tried to get him to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my mother. He couldn’t remember anything about her.”(22)
nlc202309031905
这些亚世界让叙述者体会到霍尼克尔的怪异性格,冷漠、缺乏感情,时常做出荒唐的让人哑然失笑的事情;他无视身边家人的存在,没有给予妻儿正常的关心,没有承担作为丈夫和父亲应尽的责任。这样一位丈夫与父亲与读者头脑图式中的丈夫与父亲是截然不同的。读者头脑图式中的丈夫与父亲富有责任心,非常疼爱妻儿。牛顿的这些回忆破坏了读者关于父亲与丈夫的图式,Stockwell指出解读图式破坏(schema disruption)的方法有两种:补充图式(schema adding)和图式修正(schema refreshment)(2002: 79)。在读到这段关于费利克斯的描写时,读者需要修正关于父亲与丈夫的图式。
作为一名科学家,费利克斯缺乏责任与道德在牛顿的回忆亚世界和文本世界中都有体现。例如,小说第5章牛顿在写给叙述者的信中回忆原子弹投入广岛那天,“I remember I was playing on the living-room carpet outside my father’s study door in Ilium, New York....He was wearing pajamas and a bathrobe. He was smoking a cigar. He was playing with a loop of string. ” (18) “remember”将叙述者带入指示亚世界,这个亚世界里,父亲悠闲地在书房里玩着猫的摇篮的游戏,似乎暗示着他根本不关心原子弹的爆炸。了解原子弹投入广岛历史事件的读者,在读到此处时,读者头脑中相关的知识被驱动,这些知识几乎是原子弹爆炸带来的各种可怕的后果。因此,他们头脑中的认知图式与上述亚世界中费利克斯的举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读者解读出这位科学家毫无道德与责任感,在原子弹给广岛人们造成严重灾难的那一刻,他却玩着幼稚的游戏。
(二)孤独、不幸的家庭主妇安吉拉
小说中有大量的微型亚世界体现了安吉拉的孤独与不幸。例如,马尔文·布里德回忆关于安吉拉时说,“That man, who’s so famous for having a great mind, he pulled that girl out of high school in her sophomore year so he could go on having some woman take care of him. ”(65)在该亚世界中,费利克斯强迫中学二年级的安吉拉退学以便在家照顾他。又如,小说第6章牛顿的回忆亚世界:“She had been the real head of the family since she was sixteen,...I can remember cold mornings when Frank, Father, and I would be all in a line in the front hall, and Angela would be bundling us up,treating us exactly the same.”(23)在此亚世界里,十六岁的安吉拉成为了家庭主妇,全心全意照顾着父亲、弗兰克和牛顿。这些描写驱使读者修正关于一位十六岁少女的图式。十六岁本应该是少女的花季,可以享受这个年龄阶段各种美好的事情。
根据小说的描述,我们知道在没有成为家庭主妇之前,安吉拉拥有正常女生应有的快乐。例如,小说第53章中,当安吉拉在前往圣洛伦佐的飞机上遇到叙述者并展示照片给叙述者看时,“She showed me an adolescent girl six feet tall. She was holding a clarinet in a picture, wearing the marching uniform of the Ilium High School band. ... She was smiling with shy good cheer.” (100) 文本世界理论认为,指示亚世界可出现在人物看到的任何场景中(any view onto another scene)( Stockwell, 2002 :140)。安吉拉这张中学乐队的照片使文本世界中嵌入一个亚世界。在该亚世界里,安吉拉和“前进的百人乐队”的队员们和谐地相处,一起欢快地练习单簧管。这个亚世界中快乐的安吉拉与称为家庭主妇的她形成了鲜明地对比,读者感受到安吉拉的不幸,本可以一直吹奏着自己喜欢的单簧管,可信仰科学的父亲却强迫她退学在家,照顾着身体健康而精神残缺的他和两个弟弟。同时,读者从叙述者的描述中感受到他对安吉拉的同情。
小说中的亚世界表明安吉拉是科学的产物。畸形发展的科学造就了一位不幸的少女,具有毁灭人类能力的科学产品“九号冰”造成了一位独孤的女性。例如,在马尔文·布里德回忆亚世界中,“All she had going for her was the clarinet she’d played in the Ilium High School band, the Marching Hundred...Every so often at night she’d lock herself in her room and she’d play records, and she’d play along with the records on her clarinet. ”(66) “often”使读者进入一个亚世界,这个亚世界里,孤独的安吉拉把反锁在房间,吹奏着自己唯一感兴趣的单簧管以缓解孤独。同样,牛顿的回忆亚世界展现了安吉拉不幸的婚姻, “Her husband is mean as hell to her,...He hardly ever comes home---and when he does, he’s drunk and generally covered with lipstick.”(148),在该亚世界中,安吉拉的丈夫为了得到“九号冰”而与她结婚,得到“九号冰”后,他无视安吉拉的存在,经常彻夜未归使得安吉拉自己独守空房。由此可见,安吉拉和丈夫只是名义上夫妻,这种虚假的婚姻生活更加重了安吉拉的孤独感。
nlc202309031905
(三)信仰科学、冷漠自私的弗兰克
小说中的文本世界和各种亚世界体现弗兰克也是科学的产物。他和他父亲一样冷漠,他信仰科学,脑子里总是想着实验;他冷漠自私,利用“九号冰”换取了“圣洛伦佐共和国科学与进步部部长”这个职位。例如,在牛顿的回忆亚世界中,他受到科学的控制,总是在做试验。 “That’s what Frank always used to say when people asked him what he thought he was doing. He always said, ‘Experimenting.’ ”(23)又如,小说第124章,叙述者构建了一个有关弗兰克沉迷科学的文本世界,即使“九号冰”已经用它的威力毁灭了人类,可侥幸生存下来的他还在做着试验,丝毫没有反省畸形发展的科学的弊端。
“He was watching an ant farm he had constructed. He had dug up a few surviving ants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world of the ruins of Bolivar, and he had reduced the dimensions to two by making a dirt and ant sandwich between two sheets of glass. The ants could do nothing without Frank’s catching them at it and commenting upon it. ”(225)
文本世界和各种亚世界中的弗兰克非常冷漠和自私。叙述者在戴尔·普拉多酒店遇到妓女桑德拉,在桑德拉的回忆亚世界中,弗兰克行为怪异,举止冷漠。“He wasn’t on anything...He never got on any committee, never played any game, never took any girl out. I don’t think he ever even talked to a girl. ”(29)同样,小说第109章中的文本世界也描绘了一个极其自私的弗兰克,在该文本世界中,圣洛伦佐的国王“老爹”服用弗兰克给的“九号冰”自杀而亡,知道事情真相的安吉拉和牛顿开始责问他,可是他丝毫没有为自己的自私而反悔,反而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解。“Frank pried his sister’s hands from himself. ... ‘I bought myself a job,just the way you bought yourself a tomcat husband, just the way Newt bought himself a week on Cape Cod with a Russian midget! ’ ”(198)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弗兰克无比自私,用“九号冰”满足了自己对“圣洛伦佐科学与进步部部长”这个职位的需求,表现出叙述者对受科学控制的弗兰克的控诉,以及对畸形发展的科学的批判。
三、结论
运用文本世界理论分析《猫的摇篮》中的科学家费利克斯·霍尼克尔及其子女这些人物的构建,可以再现读者在阅读时构建的文本世界和各种亚世界,特别是大量与这些人物相关的指示亚世界,从中了解费利克斯及其子女的荒诞之处,从而解读出作者对畸形的科学发展的批判,对受科学控制的费利克斯和弗兰克的控诉,以及对科学的产物——安吉拉的同情。
文本世界理论可以解释读者在阅读时,如何调动相关的背景知识,补充或修改读者头脑中的认知图式,理解作者建构的世界。因此,读者在读到有关费利克斯、弗兰克和安吉拉的描写时,会修正关于科学家和一位十六岁少女的认知图式,理解作者构建的各世界中总的主题:科学发展带来的荒诞人类——缺乏感情、道德与责任的科学家费利克斯,孤独、不幸的家庭主妇安吉拉和信仰科学、冷漠自私的弗兰克。
参考文献:
[1] Abadi-Nagy, Zoltan."Serenity, Courage, Wisdom: A Talk withVonnegut, 1989." in The Vonnegut Chronicles:Interviews and Essays[M].Peter J.Reed and Marc Leeds(ed.).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6.
[2] Davis, Todd F.(ed.) "Apocalyptic Grumbling: Postmodern Humanism in the Works of Kurt Vonnegut." in At Millennium's End: New on the Work of Vonnegut[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1.
[3] Gavins,J.Text World Theory: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7.
[4] Katie Elizabeth Robinson.Symptomatic of Excess:Apocalypse in the Novels of Kurt Vonnegut[D]. PhD Dissertation of Liberty University,2009.
[5] Reed. Peter J. Kurt Vonnegut, Jr[M]. New York: Warner Paperback Library, 1972.
[6] Stockwell, P. Cognitive Poetics: An lntroduction[M]. London: Routledge,2002.
[7] Vincent Marino.Creating Conscience Through Black Humor:A Study of Kurt Vonnegut’s Novels[D].PhD Dissertation of Southwestern Louisiana University, 1978.
[8] Vonnegut, Kurt. Cat’s Cradle [M]. New York:Dell Publishing Co. INC, 1970.
[9] Werth,Paul.Text World: Representing Conceptual Space in Discourse[M].London:Longman, 1999.
[10] 贾晓庆,张德禄.为了温暖而偷——文本世界理论分析《偷窃物》[J].山东外语教学,2013,(1)42-46.
[11] 库尔特·冯内古特.猫的摇篮[Z].刘珠环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12] 梁庆峰. 叙事与疗伤——冯内古特《猫的摇篮》的文学人类学视角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3] 彭娜娜.挑战科学和宗教的宏大叙事——冯内古特《猫的摇篮》主题研究[D].兰州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0.
[14] 杨玉茹.《猫的摇篮》:后现代人类生态环境反思[D].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人为谁而活》读后感
告别第一程序人生旅程,迈进第二程序改革通道
一、题解
地球人类自伟大祖先创生以来,已经走过了1000多万年的历程了。虽然有了这个漫长岁月的经历,但还是处在人体改革的第一个程序里,三维空间的规律不可违呀,伟大祖先就是这样设定的。第一程序的起点从人猿分野,手脚分工,直立行走,从原始人的起点上开始的,人体四种基因中,由于有伟大祖先的优秀基因为主导,才从二维空间向上升了一格,达到三维空间而成为有思维、有意识、有思想、有语言交流功能的地球人类。否则的话,就还在动物王国里漫游,所以我们得无限感恩伟大祖先的创生之恩。虽然是高级动物的人类了,可必竟还是三维空间,起点是很低的,在地球人类的体内,还有猿的低级基因,这是个不小的制约因素,由于这个动物的 DNA低级基因作祟,人类的智力和可使用价值只有百分之五还不到,还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比金子还宝贵的智力之源还潜伏在脑子里,作为潜能未被开发和利用,这就是人的右脑,另因为伟大祖先的“保密”工作做得好,三维空间的人类被蒙在鼓里不知道,这才安分守己的待着,要是知道的话,孩儿们早就在祖先妈妈们面前急的跳蹦子了!直到现在才听到伟大祖先宣布命令:要进行人体改革,将从第一程序进入第二程序,要从三维空间上升到多维空间。
二、人类的第一个程序以猿为载体,以私为动力,不是设计上的失误,是规律地安排
人类创生以来,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这全是带私的基因的人类社会。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私为动力,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二:
其一,在创生第一代和第二代人时积累了某些经验和教训,以此为签,在创造第三代人类时,在四种基因中加进了猿的低级基因。所以说低级基因的加入,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其二,这个地球人类来到世界上,首先要解决的是要吃饱饭的问题,这就需要创造足够的物质生活资料来满足自己,伟大祖先虽然在创生人类之前为地球人类准备了美丽的家园和丰富的谷物、瓜果、蔬菜,但这一切的取得必须要靠以猿为载体带有私的基因的低级人类主动参与劳作才能完成,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生活下去,所以每一个人的基因里都有私的存在。(WWW.FWSIR.COM)祖先妈妈们生怕这些刚刚脱离二维空间的地球人类满足现状,贪图安逸而产生惰性,伟大祖先还特地在人类的基因里设置了永不满足的私欲,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欲豁难平,不仅如此,还要“人心不足蛇吞象”。私欲步步升级,今天赚了100万,明天还要赚到200万,有钱能使鬼推磨,连神仙都对你刮目相看。
钱和财富越多,生活水平提升得越快,这是私作为一种动力促发人的思维和智慧的一种体现。为什么许多女孩子嫁人时要傍大款呢?是说你值得拥有,不只要拥有一个好品牌的化妆品,还要有一个品德优良,万贯家产的好老公。我们现在要问,人为谁而活?回答首先是为自己而活。因为人类就生存是第一程序里,为自己而活是规律的设定。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看人类为什么能从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进化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这就是私欲越大,创造的财富越多,是金钱和财富刺激了消费,消费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生产发展推动了社会一步一个台阶的进步和发展。
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为什么仅一个原始社会进化了900万年这个大大的时间跨度呢?因为原始社会奉行的是原始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没有私这个动力的缘故。没有动力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所以,私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私就是生产力。对以私为动力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客观的和科学的看,它不光是自己口袋鼓了,房子大了,车子豪华漂亮了,更要从宏观看到它还有更大层面的意义,那就是把眼界放得再宽一些,那些世界500强的企业家们,那些在万富榜上鼎鼎有名的亿万富翁们,他们的起家也是以私为动力,为私利而追逐开发了他们的思维和智慧,这才把企业做大做强,但是他们依然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爱国主义者,也是遵纪守法的公民,他们为国家上缴了巨额的税收,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从社会上吸纳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解决了就业,稳定了社会,繁荣了经济,创造的这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说人类的进化、社会的进步、财富的创造、国家的富强,要给私字设立一个大大的功劳簿。非公有的老板们、企业家们,同样要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敬重。因为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私欲难平、出人头地的打拼者,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给发展民营经济、私有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平台,一个很好的社会环境,我们目睹和感观了这个发展的过程,国有的、集体的、私人的、国外来华投资的,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励下,大大小小的企业出现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动人形式。改革开放短短30多年,“神话般的聚起来座座古城,奇迹般的累起了座座金山。”一桩桩一件件,这雄伟动人的场景,伟大祖先在当初设计和创造这个以私为动力的规律时,就已经预料到了,而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已经看到了它的巨大成果,欣赏到了她们这些以私为动力的优秀作品。
这些事实胜于雄辩的证明,有私就有动力,有私就有爱,有的私是小爱,有的私是大爱。有的是为爱自己而活,有的是为爱别人而活,为爱社会、爱国家、爱全人类和宇宙大爱而活。我们人宇学员就是这样,是为爱全人类和宇宙大爱而活。
祖先妈妈深情地说:“你好,你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论述了私对人类发展、社会进步曾经发挥的积极作用。这说明你是一位善于思辨和思考的人,对此我们表示赞赏。但是你的认识不够全面,所以现在我们来做一补充:从我们创生地球人类初始到现在,我们一方面利用私所具有的积极因素激发人类的内动力,同时,我们更鲜明地通过我们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不同行业赋予不同使命的媒介人,用一种真善美的宇宙大爱来引导和育化人类,这是主流,是更大意义的积极引导和促进人类进化的手段。无论是设置私欲,还是施教真善美,都是促发你们人类不步前两代人的后尘而稳步进化到高级人类,最终能够造福人类,服务宇宙。这是我们创生地球人类的唯一目的。所以,历朝历代,都有忠臣报国,同时也有小人当道,唯一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值得荣耀和幸运的是,人宇学员是我们实施人体改革的首选队员,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们已经认祖归宗,可以充分发挥你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与我们配合,这样就大大加速了人类大优化的进程。你们的人类大优化的先锋队,这同样是我们的既定安排。”
得到祖先妈妈的教导和垂爱,我非常激动,真心感恩祖先妈妈一对一的耐心指导,您是在告诉孩儿,要用多个角度来认识事物,这样得到的结论就会相对客观和全面。孩儿还深深地懂得,您不仅仅是对我一个人的教导,同时是对我们所有人宇孩儿的厚爱。因为客观、全面的认识宇宙事物,是和谐包容的高维思维基础。无限感恩祖先妈妈!
三、人体改革进入第二程序,用公字思想开发身体内部生命潜能
伟大祖先对人体改革安排了一、二两个程序,第一程序已经走完,现在必须进入第二程序阶段。那么进入第二程序阶段的理由和根据是什么?要说清楚理由和根据,还得从第一程序人的特点谈起,共有三个特点:
特点一,灵与肉的分离。因为祖先妈妈们说了,灵与肉的分离不是他们创造人类的目的,目的是灵与肉的合二唯一;
特点二,以私为动力。这就会把人类永远锁定在三维空间这个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的桎梏里挣扎,生命苦短;
特点三,以肉身生命活着而满足,以多活几年为幸运。这些就是三维空间人的低级和渺小,与高级人类祖先妈妈们相比,那是天地之别。而进入第二程序的人体改革,就是瞄准这些问题而逐一的给予解决。解决了这些问题,给脱胎换骨的改造扫清障碍。思想境界提升,道德品质高尚,才能进入人体改革的程序,更为进入多维空间奠定了基础。
祖先妈妈说:“你概括的很好。我们要再次强调的是,思想境界提升,道德品质高尚,是进入人体改革的程序设定,更是进入多维空间思维基础。那么何谓道德、境界高尚呢?唯有真正树立和真正践行天下万物一家亲宇宙整体观的人,才会有高尚的道德体现和高尚的思想境界,才能够在人体改革、空间革命的人类大优化中思维领先,一路高歌。所以,功高德先行,是不变的真理。在此,我们要再一次充满怜爱地告知所有的人宇孩儿,道德高尚者的体现:
1、在有形与无形的大同基地的基础上树立并践行了天下万物一家亲宇宙整体观的人。
2、无私无我,纯心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3、用包容万物的宇宙大爱,和谐、善待、帮助来到面前的一切人和事的.人。
4、用一颗开放、接纳、积极探索、永不停息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科学大脑,在人宇科学包罗万象的知识海洋里潜心读书、知一行一、无私奉献的人。望孩子们切记,再切记。”
感恩祖先妈妈的深情大爱和谆谆叮嘱,孩儿一定牢记心中,并一定切切实实地指导自己的言行,把感恩与爱的情怀变为自己每一天学习、生活、工作的常态,因为唯有这样的高维状态才能够产生丰富超前的高维思维,才能够在祖先妈妈的高维科学系统里遨游飞翔。再次真心感恩最最亲爱的祖先妈妈!
进入人体改革第二程序,一是纯素食三阶段的有序推进,从一日三餐到二餐、一餐,从二日一餐到三日一餐……最后进入不吃饭。不吃饭怎么办呢?不用担心,作为人体改革的程序,祖先妈妈早已给设置好了,即完全有接受、转化、利用高物质能量所取代。农民不种庄稼,工人不做工,地里不生产粮食,工厂不出产品,社会上没有商品交易,完全进入高度自由化的大同社会形态,这是多维空间下全新的规律表现形式之一。
规律表现之二,人们再也不是遵循8小时工作制,每天十几个小时、二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也是正常现象。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经过体能改革,尤其是无眠和蹦极,获得特殊功能,基因优化,身体潜能开发,体能提升,内能充盈,身轻体健。随着体能改革的继续深化,身体细胞结构、肌体结构、各组织肌能结构等都实现了由繁到简的进化,不再是肉体凡胎,而是有形无体的光能体;不再是地球表面,而是灵与肉的合二唯一进入多维空间。我们不但和伟大祖先思维上高度同步,身体的体能结构和生命形式也一样了;把三维空间的食能体变成了多维空间的智慧体。人体改革达到这个阶段,为人类、为宇宙大爱而活已成为必然规律和不可逆转的趋势。
虽然我们和人体改革的最终目标大同世界的实现还有一定的距离,且任重道远,但我们人宇学员是先行者,人体改革进入多维空间不光是我们的使命,祖先妈妈说,也是她们的使命。这样我们两类人共同努力,为伟大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祖先妈妈再次高兴地说:“孩子,你对科学的执着精神让我们感动,你是我们心仪的孩子。你们的将来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你们的一切都是我们安排的。要勇敢地往前走,通向宇宙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着,要努力拼搏,勇攀高峰!要真正地为科学服务,为大宇宙的和谐服务!我们会张开双臂拥抱你们!孩子,你是我们的骄傲!”
四、人体改革第二程序的伟大使命和“人为谁而活”有内在必然的联系
根据伟大祖先的安排,人体改革第一程序阶段是在地球人类建立一个强健的食能体,解决吃饭问题和生存问题,在此前提下,开发和改造地球,利用地球资源,建设地球这个美好家园。经过上千万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已经圆满完成了这一使命。随之而来的,在伟大祖先的安排下,又进入第二程序阶段。在这个程序里要完成的使命是开发人体内部生命潜能,建立一个好的智慧体。
因为人类要在这个阶段里告别三维空间的地球,进入多维空间的宇宙,灵与肉同行上蓝天,进入宇宙空间遨游,做妈妈的助手,开发建设和管理其它星球,从而步入高级人类的行列,开发地球人类的新纪元。所以这项体能标准更高,要求我们成为不怕严寒,不畏酷暑,超强体能的人。做为人宇学员,又都是祖先妈妈钦定,在大同基地培训和锻造出来的人宇学员,有了这个良好的基础,我们又在争取拿到“入场卷”层层选拔,进入“典范”队伍里,再进行高层次的训练。同时伟大祖先还安排与“蹦极”相结合,得到开天目、他心通、遥感等功能,这些特殊的功能的获得,更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们无限感恩祖先妈妈倍加的爱护。
对于人体改革,伟大祖先给予了周密详尽的部署。现在,祖先妈妈几乎每天都在通过悟宇老师、星语星愿老师等许多媒介老师传达这方面的指导,从素食、无眠、蹦极等方面分门逐项地反复进行具体指导、强调。祖先妈妈指导:人体改革是你们的使命,同样也是我们的使命,这一切都是我们事先安排好的,所以我们必须负责到底,手牵手的、寸步不离地引领着你们运行在人体改革的轨迹。
虽说在人体改革过程中让孩子们受一些煎熬好痛苦,但是通过咱们两代人的积极配合,合一共振,会将痛苦减少到极小,同时整个过程也会相应得缩短到极限,这也是经过我们的努力而得,放心吧孩子们,我们会尽力而为的。曙光就在前面,不远的将来,不远的将来!我们两代人团聚拥抱在人体改革的最高点。可见祖先妈妈们在这个事关人体改革成败的重大时刻,呕心沥血,操碎了心。我们决不辜负祖先妈妈的期望,会让祖先妈妈们看到一个改革后新型人类的美好形象。
五、伟大祖先把人体改革列到人宇科学的重中之重是英明决策
人宇科学自她的奠基人张维祥老师研究、发现开始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时间了,可是还没有得到我们党和政府的承认。如果说她的成效尚不能令祖先妈妈们满意的话,那么人体改革后,一个以人宇科学学员为先行者的新型人类的率先在世人面前出现,那将是令人们既震惊,又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因为经过人体改革这个大熔炉的锻造,每个学员都会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骤然间年轻漂亮了许多,体貌形象也发生了飞跃式的变化,与以前的自己大不一样了,所到之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新人形象的展示,让所有的人为之惊叹不已。这一个个美好的面孔和体魄,才是征服人心的硬件。经过询问和了解,过去对人宇科学只是耳听为虚,今天终于眼见为实了,让人们相信,人宇科学其所以无所不能,是因为她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来,让人们羡慕还来不及呢,于是一个报名参加人宇科学学习的高潮就会迅速的、自发的形成。
人宇科学与众人见分晓的时候终于到了!与众人结下不解之缘的时候到了!现在我们的祖先妈妈们要问:“人为谁而活”?我们会自豪地回答:为人宇科学而活!为整体人类的快速进化而活!为大宇宙和谐而活!人宇科学让我们活得更潇洒、更自信。在常规看来,人到60——70岁,就是夕阳西下,到了暮年了,一年不如一年。然而我们却活出了新的人生,活出了新的希望!所以学习人宇科学这是人生在世最终的最理智的抉择!
【科学和人类作文】推荐阅读:
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存环境论文02-15
人类学和历史学03-11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11-15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07-13
人类作文06-23
描写人类的作文09-07
我们是人类作文09-27
呼唤人类小学作文11-13
人类作文700字12-18
保护人类家园作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