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中秋情作文(精选10篇)
在这一个月色如歌的夜晚,我和妈妈坐在小院的石桌旁,轻声聊着天,欣赏着空中的皎皎明月,啧啧称赞。但在我们的心中,却有几分挂念,无声地传向远方……
我的爸爸在外地打工,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今天是中秋节,应该是万家团聚的日子,而在这时,却听不到爸爸回家的脚步声。举头望明月,低头泪欲流,我口中的月饼,在思念中难以下咽。
月亮善解人意地把银辉温柔地洒在我家的小院里,爸爸亲手栽种的桂花树已经枝繁叶茂,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妈妈抬头看看桂花树,给我讲起了吴刚砍桂的故事。妈妈的声音很轻柔,似乎在抚摸我忧伤的心灵。一阵风吹来,头上翩翩飘下几朵桂花,落在了石桌上。我小心地用手指轻轻捏起,凝望着这小小的花瓣出神:“这是爸爸在向我们暗示什么吗?”我又开始思念远方的爸爸。妈妈会心一笑:“这是爸爸借桂花祝我们中秋快乐呢!”“真的`吗?”我将信将疑。妈妈微笑着点点头。我释然了,珍惜地收藏起石桌上的几瓣桂花,夹在了我的日记本中。几瓣小小的桂花,承载着一份浓浓的亲情。
夜渐渐深了,月光像瀑布般一泻千里,所到之处,屋顶上、花枝间,能见到的地方都仿佛变成了一湾湖水,闪动着银色的涟漪。月光如影,它悄然映照在桂树上,透过那茂密的树叶,一丝丝地落下来,在石桌上留下点点的银色。我和妈妈相对而坐,伴着桂香吃着圆圆的月饼,遥望明月,心中默念:“我寄思念于明月,随风直到他乡处。”
每年农历正月之时,妈妈总会煎年糕给我吃。妈妈说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过年的风俗之一,年糕是过年必备的节日点心呢。
年糕是用粘性较大的米蒸成的糕,平常我们吃的年糕直径大约是二十厘米,形状大多数都是圆形。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着金、银。年糕还有个俗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高。所以说年糕不仅是节日的美食,还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好的希望。
关于年糕还有个古老的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中,饿了就抓其他兽类充饥,下山伤害人类,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他们事先用大量粮食做成食物放在门口,然后躲进屋子里,“年”找不到食物就吃了。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兽的方法就流传下来,因为这种方法是高氏族所想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年”,所以提“年”和“高”联在一起,叫做年糕(高)了。
在湛江最有名的`当属安铺年糕了,现在许多人准备春节过年食品仍是指定要买安铺年糕,廉江市安铺镇还被称为“广东年糕之乡”呢!安铺年糕的品种除了传统的年糕,还有不少新品种,像香栗年糕,姜汁年糕等,吃起来让人欲罢不能。这几年很多酒家,面包店等都相继推出不少新口味新形状的年糕,但安铺年糕依旧还保持它的原汁原味,依旧是湛江人选择年糕的首选品牌,这是湛江人对传统食品的一种眷恋。
年糕比较常见的有蒸和煎两种吃法,我个人更喜欢煎的。刚出炉的年糕都喜欢粘在一起,外皮成金黄色,我们用竹签串起来,一口咬下去,很脆很软,但是又很烫。等不再那么烫时,我们小孩子总喜欢丢掉竹签,用手抓着吃,吃完后手里全是油。
校园里到处都是这种有着浪漫气息的法国梧桐。尤其在夏天的晚上,昏黄的灯下,茂密的树间,一条不太宽阔的甬道,成了恋人低低私语,好友畅心而谈的好地方。但我却知道,这个地方不属于我,至少没有过多的时间是留给我的。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今年秋天的雨格外的多,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连续20多天不曾放晴,由于是在假期,这段时间我都躲在家里,不敢外出,也不想外出,一是怕淋湿衣服,二是怕淋湿心情。我就像个孩子,总是在心情很糟时逃回家中,什么也不说,只是想给自己一个空白的机会,安静的空间,即使心里受了再大的伤,只要回到了家,一切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那两排梧桐树就像十几个精灵似的,见证了多少人的悲欢离合,你的甜蜜,你的忧伤,你的笑,你的泪,或许没有第二个人可以知晓,却瞒不了这些可爱的精灵。曾经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我欢乐的见证人,没想到他们却成了我痛苦的烙印者。当痛苦溢满于心的时候,即使稍抬眼皮就会有泪落下的时候,我做了逃兵,暂时逃离这些比谁都明白我的精灵,我只是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安安静静的把痛苦埋葬……
再回来时,虽然仍不能释怀,但心情已趋于平静。再次站在阳台上凝视那茂密的梧桐树,发现已有叶子飘然而落,大概是梧桐树已承载不了过多的悲伤了吧,就像这一届届的学生,有人进来就会有人毕业,我不知道属于我的那一片梧桐叶是否已然落下,但令我欣慰的是它毕竟记载过属于我的故事,或喜或悲,而我已释怀。
秋风渐起,秋意愈浓。当我套上薄毛衫的时候,大片大片的梧桐叶开始落下。偶尔捡起一片比我手还要大好多的叶子,悄悄插在走在前面的好友的包上,头发上,嬉戏声不绝于耳,谁说浪漫只在情人间才有?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情境,友谊也可以诠释这种感觉的!!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书情悠悠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名著经典,犹如扎根于大地之上的健康植被,吮吸着大地的精血和养料,永不停止。
——题记
满屋子的书籍黯然无声了,为无人赏识而失落,为不得志而忧愤,为同道者的孤寂而无奈。
谁还会为一本书的命运掬一把热泪?谁还会为寻觅一本好书而走遍天涯海角?电脑的迅速普及,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图文并茂的软盘和光碟,随心所欲的键盘和鼠标,谁还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但,静观花开花落,闲看云卷云舒。书本就是书本,从呼唤到沉思,从激越到静默,一切皆因书而或喜或忧。欣喜若狂时读书,书能使我冷静下来,淡然对待原来脆弱的生命。漫步于书的园圃,以一双孤独的脚印去求证岁月对人生的宽容;徜徉在书香殿阁,用一种孤寂的心情来品味人生对岁月的无奈。
有书的日子不会无聊,不会惆怅,不会迷茫,书伴着心静如水的我,在淡泊日子里来欣赏人生的潮起潮落,摆脱了世俗的桎梏,把灵魂深入书中,我读到了种种神奇,读出了无数坎坷,读明了世间哲理,读懂了万种奥妙。从此,所有悲凉美丽的时刻在生命里慢慢聚拢。
幸福的呼唤偷偷老去,遗憾的感叹接二连三。书籍,它不求现在的繁华,也不梦寐短暂的虚荣,它追求的是永恒的喝彩与长路尽头的温馨。那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欣喜;“是一路风尘一路歌”的感慨,是漫漫旅途被甩在身后的魅力;是最后一道风景告诉你坚持的胜利,是来自书籍灵魂深处最悦耳动听的歌!
书籍的气质在沉默中被恪守,那是“淘尽狂沙始到金”的震憾,它的美是内秀,是深蕴;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苍茫;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言;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慰。
于是,深藏内心的一种景仰,使我虔诚地敬献在书籍的祭台上。书籍的忧伤,感应地随我的缅怀悄然飘走。迈进风格依旧的书房,高傲的烛台,恬淡的茶水,古朴的蒲扇,虽没有红袖添香,却自有清风明月长河落日般的感悟。
我相信,没有什么救赎比来自书籍中的更有效!没有什么力量比来自书籍中的更使人振奋!没有什么情感比来自书籍中的更令人动容!
我喜欢走在家乡的小路上,看着沿途的一切,看着小时候曾拥有过的,以及未曾得到过的,一路上踩着光滑的鹅卵石,而路的两旁则长满青苔,房屋的墙角有了斑驳的痕迹,那都是时间走过留下的脚印。问问自己有多久没这么好好走过家乡的路了,感受家乡那不变的淳朴民风,呼吸着那带着青草味的空气,仰望天空那纯净的白云,询问心中那永留的声音。
走过后院的小路,看过房屋边的青苔,摸过斑驳的墙壁,心想:也许的确该花点时间看看故乡的模样。池塘边依旧有妇人在洗衣服,一声声的捶打声敲破了夏日本该有的燥热,路边依旧有孩子在捉知了,仿佛像当年的我一样,是啊!童年的孩子总带着让人舒服的笑,是天真,却刚好与这夏日凝结成为成长路上的一道风景线。捕知了,多么有趣的一件事,但也许,等他们长大后才明白知了的不易,在土壤中生活五年,却只为出来歌唱一个夏天,它既是夏天的报告员,又是孩子们夏天的玩伴。
小卖部依旧热热闹闹,有的.老人在拿着蒲扇扇着,希望能给自己带来一丝清凉,有的孩子则在挑选自己喜爱的糖果,吃在嘴里,却甜在了夏天的童年记忆里,有的则在吃着冒冷气的雪糕,凉在了这淳朴之乡里,而这一切都被刻在我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小路的终点有一棵苍老的香樟,像一个仙人一样站在那里,不过背弯曲了,皮肤也皱了。是啊!毕竟老人已经几百岁了,只是岁月流转,时光沧桑,随着一切的逝去,老树依旧在那,他把每一个痕迹都清楚的记录在一圈一圈的年轮上,记录在一枝一叶上,任何风雨来侵,他都会豪爽的一饮而尽,老树如智者,从一棵老树的姿态接受时光的痕迹。老树周围没有人家,但他并不因此孤独,依旧是王者风范,时光以游走的姿态,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老树,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那粗糙的树皮表面,记录着过往,记录着变迁。
老街老了,老树老了,人也老了,只是那颗爱家乡的心却没变老,可惜当时未带相机,所以我只好把它刻下来留在心里。
几乎没怎么费劲,我就从一个个看似陌生的脸上找到了当年的影子。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脱口而出,一双又一双热切的手紧紧握住。当年青涩调皮的男孩子长成了俊挺爽朗的白杨树;当年羞涩可爱的女孩子长成了妩媚端庄的芙蓉花。
他(她)们中,有意气奋发的白领骨干,有精明能干的商界新秀,有豁达从容的政界精英,也有优雅贤惠的出色主妇……
“老师,我们都记得那时的你长发飘飘,进教室时总将长发一甩……”娟子一边说着,一边学我的样做出甩发的动作。
“老师,还记得吃过你煮的面条。香啊!”小国做个夸张的表情。
“我们怎么没吃到哇?”其他同学故作不满地问。
我笑:“让他自己说。”
“老是默不掉,被老师留下,到了饭点呗。”哈~哈哈~
“老师,可记得那年寒假里的一次遇见。我妈好不容易给做了一身新西服过年。我第一次系上领带,老远看见你穿着红风衣,骑着车过来,吓得我赶紧扯下领带,塞到裤兜里。等到靠近了,叫了你一声,然后红着脸跑了。咦,我那会儿怎么那么怕老师呢?”说话间,小军不觉又吐吐舌头。
“现在呢?”我乐呵呵地问。
“不怕了——”
“老师,可记得当年我上课偷看小说被你没搜了去?幸好你没撕掉,后来又还给我。”
“老师,还记得你表扬我的作文。”子清自豪地提醒。
“老师,可记得你跳舞给我们看,唱歌给我们听?”丽丽笑弯了眉梢。
“老师,还记得到我家家访,我正在偷看电视的事么?”
“老师,可晓得班上有多少对暗怀情愫?”
……
他们活泼泼地说起,彼此熟悉的经年往事;也乐不可支地提起,曾经对老师秘而不宣的趣闻糗事。一次次的问话,都会引起大家的开怀大笑;一次次的追问,又把彼此拉回到二十年前的岁月里,那个叫红中的乡村学校,学校那幢普通的二层教学楼。
是的,我们都还记得,教室楼前的两棵雪松,犹如一把巨形的大伞,高大青葱。楼后的根根水彬树,仿佛肃穆的哨兵,尖挺直立。一口新钻的井,粗口的尼龙绳系着的吊桶,日夜固守在井沿边。淳朴的校园里,美随处可觅:春来桃花开,夏栀满园香,秋菊风中笑,腊梅雪里红……
同学们挨个来敬酒。每一个人似乎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有的人滔滔不绝,像炒锅里的炸豆,嘎嘣嘎噔的;有的人憋红了脸,举杯时却欲言又止。想说就说吧,同学们,老师认真听着呢;想说又表达不出的,没关系,你们想表达的,老师心里都明镜似的……
每一次,总会不自觉地望着窗外空旷寂寥而又深邃的夜空,认真地,努力地寻找着一颗最明最亮的星。幻想着,那颗星星上,会映射出一个和善而又极尽亲切的身影,他总是微笑着,捋着自己花白的、短短的胡须,用暗夜的光芒换回我一刻钟的驻足凝望。
恍惚而又蓦然,身影变得清晰,勾勒出脑海中那个最深刻,最纯真,最亲切的记忆,外公,这个让我最最想念的人,毫无准备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记忆的闸门慢慢地打开——
在我不到五岁时,外公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那个让他苦了一辈子的家,离开了他最疼爱的小女儿——我的母亲。小小的一处坟茔,便湮没了一切,容纳了让我最最想念的他。
同村的人说:“唉,离开了也未尝不是件坏事,起码到了那边,他再也不用这么累了,再也不会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而操劳了……”
或许,我应该说:“是这样吧!”
的确,在整个偌大的乡镇中,他不是以“腰缠万贯”而有名,也不是以“田亩良多”而有名,而是以这个很多人都要改变的字——“穷”而有名。母亲曾对我说过,十八岁的`她,连一件像样的,真正意义上的衣服也没有,这成为同村孩子借鉴,取笑和欺侮的对象。
可是,这能怪什么?怪命运的不公吗?
曾记得外公,对我十分地疼爱。有一次,外公来看我们时,抱起刚满四岁的我,在我的手中放入一张有点褶皱的5元钱。后来,才听得爷爷说,那张5元,是外公在长时间地积累了破旧的一角一分之后,到邻里换的。当时 ,我对这5元钱格外地珍爱,既怕弄坏又怕弄脏,便夹在上衣的夹缝中,可最终还是给弄丢了,我哭得好厉害,外公只是摸着我的头,说:“没事的,就当我的外孙女给外公买了一件衣服吧!”那一时刻,我抬起头,看见了一个高大的身影,一张和善的笑脸,一张在晶莹的泪光中定格的笑脸。一个在晶莹中放大的身影,从此永驻脑海。
还记得,每次到外公家,外公总会拿出一掬熟透的桑杏或梨子,我如获至宝,立刻吃了起来,却发觉,已经坏了,泛着霉味。我偷偷地跑出去,将它们湮没在泥土中,渴望来年可以有更多的桑杏树,那样,外公就不用每次帮我辛苦地留存食物了。
外公曾说:“娃儿啊,如果以后外公老了,你就看看星空,找出那颗最明最亮的星,那样,你就能找到外公了!”我不懂,外公为何会说这样的话,我不懂,为何那时没有感到寂寞的凄凉;我更不懂,为何在历经沧桑的老人身旁,没有嗅到一丝略带惆怅的气味。
时间总是以一种现实而残酷的方式消逝,以保持每个生命的平行前进。
父亲有一项引以为傲的业余爱好——打魂斗罗,虽说父亲早已退出这片天地,但它却有着属于我的独家记忆。
我在幼儿园时便和父亲一起打魂斗罗,89年版的魂斗罗很经典,画面也粗糙得不行,但每次玩都兴奋不已。通关的.激动,失败的叹息都融入其中。于是,我的童年便被父爱与魂斗罗抹上了艳丽的色彩。
上了小学,父亲怕我输在起跑线上,便剥夺了我玩游戏的权利。一个雨天的夜晚,我趁父母睡着,偷偷打开尘封已久的DVD,小心翼翼地放入光盘,准备玩个通宵,游戏的快乐持续到凌晨4点,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睡一会儿,却发现父亲摸着发烫的电视面色铁青,他没有打骂我,却将DVD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那一幕,至今刻骨铭心,那台DVD是父亲结婚时奶奶送的。现在想想,摔在地上的是父亲的心啊!
后来,我上了中学,便很少有时间和父亲好好待在一起,父亲曾修好了DVD想和我玩一会儿,散散心,以缓解我的学习压力,但都被我拒绝了。自从家里出现了智能手机、电脑,我便很少碰那只能在DVD里玩的魂斗罗了,但玩着电脑游戏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昨天,我离中考只剩29天,苦战于习题中的我苦叫连连,父亲催着我不要走神,眼里却写满了心疼。写完后,父亲看时间还早,便没有催我去睡觉,而是去屋子找来找去,是那台DVD!我吃惊不已,父亲还留着它,他想让这陪伴他青春的DVD带给我快乐。
于是,插上电源,小心翼翼地吹掉光盘上的灰尘,熟悉的背景音乐再次响起,父亲的眼中闪烁着亮晶晶的东西,大概是回忆起了曾经的青春,消逝的岁月。时间总是以一种现实而残酷的方式消逝,以保持每个生命的平行前进。于是,在这种法则里,我长大了,父亲却老了。不过,游戏的主角——红蓝马甲的雷泽和比恩却保持着青春。他们有力地跳动,向敌人射出致命的子弹。从父亲的青年到中年,从我的蹒跚学步到少年,一切都变了许多,但唯一不变的,是闪闪发光的悠悠岁月,是父子之间紧密而深沉的情感啊!
随着我“呱呱”落地,我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我的周围,绕着父母的爱。我的父母对我,生活时,认真负责;假日时,放飞自我;学习时,严格对待。可是,我的身边还有一个为我操劳至今的人——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今年60多岁了,他长相威严,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有一副高高的鼻梁。他参军入伍时曾在新疆核试验基地里当警卫班长,获得了党和政府授予的荣誉奖章。
小的时候,我外公很疼爱我,我不高兴的时候,他总是哄我开心,还给我买了很多我喜爱的玩具和书本。在我记忆中,外公买给我的大大小小的奥特曼玩具就有100多个。
在学校,我的成绩常常名列前茅,老师改我试卷时总是潇洒的一个大大的勾,老师说:“刘俊尚,不错,又是95分以上。”可是,成绩这么好的我却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考砸了。这一天发试卷,张老师开始“河东狮吼”:“最近班上同学们表现良好,但是…...”老师话锋一转,“也有个别同学这次考试不太理想。”话毕,张老师开始发试卷了,当念到我名字的时候,一个触目惊心的分数在我脑海发出回声“刘俊尚,76分。”这句话让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
回到家,外公看见我愁眉苦脸,就对我说:“俊俊,怎么了?”伴随着一阵哭声,我把考试没考好的事情告诉了外公。外公平时发火是很凶,但这次他并没有生气,而是安慰鼓励我,并和我一起分析试卷。外公从简单的题开始讲解,到后面他有些吃力,因为外公文化程度只有小学。通过分析试卷,外公和我都认为我的生字词在当时并不太扎实,所以外公提议让我多听写生字词。同时,我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外公又在书店买了许多阅读理解书,帮我巩固练习。还有我的作文也让外公操心,外公说:“作文要用好词当关、佳句把守,且需要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上下笔。”有了这些帮助,我又开始了默默地努力。89分、90分、94分终于突破了95分,回到了从前,这一切都是外公的功劳。
“逝者如斯夫”,如今,外公头发白了,胡子也花白了,但看着自己的子子孙孙们都在努力上进,人生足矣。
现在,我们的大家庭当中又多了一个小成员“涂涂”宝贝,外公又投入了辛勤的劳动之中……
作者:刘俊尚
指导老师:张红兰
高三(1)班耿贵强
匆匆三年,似云烟,一触即破,似红茶,品过后嘴中仍留有淡淡余香;似梦境,终究有梦醒的一天,但不能忘的便是那比天高、比海深的悠悠母校情。
回首时
当八月的细雨还在丝丝下个不停,我们便怀着一颗炽热的心走进了母校的怀抱,一切都是那么清新,那么自然,红红的花,绿绿的树在淅淅沥沥的雨滴中更显得生机勃勃了。一个崭新的环境,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也在欢声笑语中熟悉起来。在这里,我们将开始一段新的人生征程,于是我们也悄悄地在心底里下了一个鸿鹄之志。
回首中,我们开始明白:是母校给了我们又一个人生长跑的起点,是母校给了我们实现人生梦想的舞台,这一刻,希望在这里萌芽,激情在这里点燃,腾飞的双翅将从此展开。
经历时
忘不了每一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忘不了每一位同学的热心帮助;忘不了我们迈错脚步时老师的细心的指引;忘不了朋友们在赛场上大汗淋漓的场景。
渐渐的,渐渐的,我们发现原来不是每一条鲤鱼都能越过龙门;不是每一只丑小鸭都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我们的人生航船迷失了方向,失落和痛苦不断的冲击着我们幼小的心灵,我们的位置在那里呢?就在我们灰心丧气时,母校没有将我们遗忘,她为我们派来了一
位心灵老师,她告诉我们做不了鲤鱼就做小鱼小虾,成不了天鹅就做一只普通的小鸭,不管在哪一个位置上,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于是我们又恢复了信心,找到了前行路上的启明星,又开始了艰辛的探索。
经历中,我们也渐渐的明白:在多少个日日夜夜里,母校一直陪伴着我们,也默默的支持着我们,与我们同乐,与我们同悲,引领着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展望时
六月的高考已在召唤着我们,我们已是羽翼渐丰的雄鹰,千锤百炼的青峰,挫折,我们已不再害怕;洗礼,我们更加从容。三年来,母校给予我们太多太多,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母校,回报每一位辛勤教导我们的老师。
悠悠三年,再回首,母校的一草一木是那样熟悉;再回首,母校的一砖一瓦是那样的亲切。情谊无价,母校的情谊更是弥足珍贵,悠悠母校情,滴滴似水恩,将成为我们心中一个永恒的鸣奏曲。
评语:
回首,经历,展望。每一个时段都留下美好的回忆,每一个时段都浸透着母校融融似水情。小作者饱含浓情,感恩母校。从文字到结构,无不体现小作者的写作功底,结构紧凑,语言生动、感人。
【悠悠中秋情作文】推荐阅读:
悠悠岁月情初二作文10-22
悠悠送别情11-26
浓浓师生情 悠悠中国梦07-11
悠悠父爱作文01-04
琴声悠悠作文01-20
悠悠母爱作文500字09-28
中考满分作文--水韵悠悠10-30
古韵悠悠优秀作文01-20
悠悠趣事07-12
悠悠中华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