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篇1

两会年年开,时势各不同。今年两会最重要的议程之一,就是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翻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映入眼帘。你的期待,我的关切,“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由是成为本次两会的关键看点。

逾百万名网友参与的人民网“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居民收入”“医疗改革”,成为目前排名前三的热点话题。网络民意的集中流向,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普遍关切:如何让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如何充分体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含金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呼应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应当充分体现在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里,体现在会场内外互动、讨论的细节中。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起步之年,各项改革都进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攻坚期,谋民利、惠民生需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予以整体考虑、综合推进。尤其要看到,今年我们既有“四个没有变”的整体经济良好形势,也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风险和挑战,会给造福于民带来一定压力。“合军聚众,务在激气”,正因如此,才更加需要通过两会这个“中国式民主”制度平台,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提振发展精气神,从而为奔向全面小康提供重要的牵引力和推动力。

落实有力,发展才有含金量。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建设的巨大进步,或许不难理解,为何有外国民众会发出“学中国把钱花在民生上”的感慨:到,累计减贫5221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人均预期寿命预计比提高1岁;截至去年末,全国96%的县城实现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连通……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只会垂青永不停步、勇于进取的探路者。让幸福的阳光照射到每一个角落,尤须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忧患意识与紧迫感,在怎样打通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多做谋划,多下苦功。

系统改革,发展才有持续性。以农村精准扶贫为例,无论是实现贫困地区7000个建制村通硬化路,还是推进农村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要害都在于通过协调谋划,让贫困人口连上生产、消费网络,进入整个社会的分工系统,从而共享改革红利。从消除信息联通障碍,到协调解决改革推进难、落实难,补齐管理短板、提高部门运行效率,着眼于完善整个社会治理系统工作的转型升级,改革举措才能早落地,见实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群众视角来看,判断政府工作好不好,服务到不到位,最主要的就是看承诺兑现了没有,生活改善了没有。正因如此,那些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的干部,总是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支持;那些遇到“复杂问题”先算百姓利益大账的改革,也总是能收获群众的点赞和口碑。同样的道理,当今年两会这个政治生活的窗口,再次与时代风云际会的大窗口重合,代表委员们更需要展现自己“为民代言”的智慧、决心和勇气,汇集众智,凝心聚力,奔向“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以百姓之心为心,唱出民情民意“真声音”“好声音”,方不负代表、委员身份背后的万千期待。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范文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协开幕式上,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奋斗才能赢得未来。他指出我们应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良好开局,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同样需要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如何奋斗,如何去承担历史使命,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为改革发展增添力量,第一要务是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在党的集体中不断学习提高,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达成自己的既定目标。

首先,我们青年党员要坚定社会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看待种种问题;不彷徨,不迷茫,坚信一切只是发展道路上所必经的曲折;不放松,不懈怠,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热情饱满的姿态投身于现实生活;不悲观,不放弃,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愿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

我们青年党员要坚持学习党的思想,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牢记党的宗旨,熟记党章的各项规定,并且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更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各项具体工作。青年党员只有不断学习党的思想,只有不断学习党的理论,才能紧跟党的步伐。

我们青年党员要坚持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觉接受党的考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青年,大部分的认识来自于课堂上的学习,具体实践经验寥寥无几。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在实践中砥砺自我,才能锻造出真才实学,只有在实践中锤炼人生,才能收获真知灼见。青年党员,更要重视实践的意义,只有把每次具体的实践过程都当成是党对自身的一次考验,才会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伟大的祖国召唤着青年,辉煌的事业期待着青年。我们青年党员,要为发展贡献青春,为改革增添活力,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伟大祖国而奋斗。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两会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将采取三项举措。一是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二是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三是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实施上述政策,今年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同时,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加大对民生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创新财政支出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该保的一定要保住,该减的一定要减下来。

|中公评析*

这些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我国将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和个人从中受益,享受到国家给予的这份实实在在的大礼。

[取得的成就]

在,我国已经实施多项减税政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去年我国两次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范围,最终扩大到税法规定的所有小型微利企业。同时,延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免征增值税、营业税的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到底。另一个主要措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包括简化大学生创业享受税收优惠程序,扩大企业吸纳就业税收优惠适用人员范围。将个人转让住房免征营业税政策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等。

,在落实好已出台的降费措施方面,我国共取消或暂停征收12项中央级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小微企业免征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养老和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减免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对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和复转军人自主择业创业,免收管理、登记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另外,全面清理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各地共计取消、停征了34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了7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同时,对涉企收费也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并全面实施收费目录清单管理等。

这些都抓住了当前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这将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原因]

一方面是减税降费力度前所未有,另一方面,在保持一定财政支出强度的情况下,适度扩大赤字规模,为减税降费提供更大的财政支持。这些政策将有助中国经济在继续稳步增长。

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艘大船,那么占国内企业总数九成多的小微企业就好比大船的“压舱石”。在经济新常态下,外部风浪越大,“压舱石”的稳定就越发重要。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多项减税降费举措,已经并将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增加百姓福祉,有助于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企业是宏观经济的基础,企业活了,就业有了,支撑未来经济的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通过扩大赤字来实施减税降费,让企业和人民分享更大的“蛋糕”,以此来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这其实也是做大“蛋糕”的有效途径。

[对策措施]

当然,做好税收“减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疑,“减税”肯定受到纳税人的欢迎。然而,“减税”必然对现实利益格局做出新的调整,可能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抵制。

税收绝不仅是哪个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公众权益的大事,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需要民意对税收制度有刚性约束。“减税”,通过削减不合时宜的税收,要拿出“向我开炮”的勇气,顺应藏富于民的期待。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篇2

一、加强和改进机关阅览室工作,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

1.是适应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创建学习型政府机关的客观需要。创建学习型机关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学习型机关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基础。在知识经济社会的背景下,各种新知识层出不穷,这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也不断地显现。作为经济和社会的重要管理机构,只有加快学习型机关建设,才能适应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的需要。作为政府机关,代表国家的形象,努力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造就一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更高标准上来看,机关干部在理论素养、思想境界、学识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仍有不足,需要不断加强学习。

3.是丰富广大机关干部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从笔者在工作中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政府机关干部每天中午休息放松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公园或办公区域散步,或者是逛街;二是在办公室里休息聊天,或进行棋牌娱乐活动;三是开展体育活动,如游泳、打球等等。若能在工休时间对机关干部开放阅览室,一方面可以满足平时工作时间较忙而又喜欢学习的同志们的心愿;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加强和改进机关阅览室工作,需要进一步丰富阅览文献

丰富而适合机关干部工作需要的文献资料,是机关阅览室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保证有数量足够、内容丰富和随时更新的文献资料至关重要。

1.要尽可能收集党和国家以及各部门的重要刊物。这些刊物有助于机关干部了解和掌握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准确把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如《领导决策信息》《新财经》《财贸经济》等。

2.要尽可能收集中央重要报刊和中央级权威研究机构印发或出版的刊物。从报纸类来看,可以订阅和收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财经日报》《科技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以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党报。

3.要充实国内的有关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经典文献,如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等的出版物,还有机关干部常用的工具书籍,如《词典》《年鉴》《毛泽东选集》等。

4.调动广大机关干部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丰富文献资料。一方面,可以主动向机关干部征询意见并收集文献资料线索,补充和丰富阅览室室藏;另一方面,鼓励机关干部自行采购与本部门业务工作有参考作用的图书资料,纳入阅览室室藏并报销经费。当然,对于机关干部自行采购图书资料的,需要事先经过一定的核准程序,确保图书资料质量。

三、加强和改进机关阅览室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阅览室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决定阅览室工作能否很好开展的重要因素。

1.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真正爱岗敬业。阅览室工作是一项日常性和经常性十分清贫的工作,一名合格的阅览室工作人员要着力培养和锻炼以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一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三是要不受利诱、默默无闻、甘愿做人梯和铺路石、热情为机关干部服务的奉献精神。

2.要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一名合格的机关阅览室工作人员,一是要时刻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新知识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机关干部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关干部对阅览室的需求已经日益多样化、快速化。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一方面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机关工作的实际,逐步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要加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学习,掌握与本岗位有关的技术、操作技能及相关标准和规范,紧跟时代步伐。只有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真正成为机关干部的“字典”和“百度”。二是要不断提高阅览室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作为一名阅览室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对阅览室的资料心中有数,能准确说出各种资料文献的一级乃至二、三级分类,能够说出来机关干部所需查寻的资料文献的大致排架位置。其次要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归类工作。再次阅览室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机关干部的需要,搞好更高层次的服务。另外,还可以接受机关干部的预约服务,为他们起草文稿提供参考文献或查找书刊资料,解决机关干部查资料难的问题。

3.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端庄得体的个人仪表。在阅览室工作的工作人员,其语言、行为举止、工作态度以及服饰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机关干部的阅读情绪。因此,工作人员在接待机关干部查阅文献时要做到语言文明准确,适当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态度和蔼可亲。同时,阅览室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要得体端庄,衣着要整洁大方。

4.需要有一定的观察、理解和分析能力。阅览室工作人员应该时刻关注时政,随时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关注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和资料。要做有“心”人,在与机关干部交谈时了解他们的阅读倾向和所关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

四、加强和改进机关阅览室工作,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览环境

机关阅览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机关阅览室作用的发挥及读者的阅读效果。因此,要着力改善阅览室设施和条件,对阅览室进行科学管理。

1.要保持通风。阅览室中收集了许多图书和杂志,特别是书柜和桌椅以及新书、杂志都会释放一些有害气味,如甲醛等。因此,阅览室工作人员必须坚持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既使在天气较冷时季节也要坚持开窗户换气,并打开排气扇。这样一来,可能会进来一些灰尘,这就要求阅览室工作人员随时做好室内的清洁卫生,保证阅览室内地面和桌椅书籍无灰尘。

2.要保持安静。阅览室要设置在机关较为安静的部位,防止外部噪音干扰阅读。同时,要保证室内环境的安静,对大声说话、聊天、吃东西、放音响等不文明行为要坚持原则并及时加以制止。一个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之余,放松休息,产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定下神来潜心阅读。

3.要做到明亮。阅览室照明设施要适合阅读需要,光线要柔和,有利于保护读者的视力。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篇3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对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逐步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的迫切需要;是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开放、引导有效需求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激发经济社会活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新一届国务院明确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国务院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和《指导意见》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指导意见》是推动我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准确把握精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指导意见》的精神上来,将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摆在发展改革的重要位置,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确保《指导意见》顺利实施。

二、积极有序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指导意见》的基本定位是注重原则性、方向性、统筹性和指导性,既鼓励支持地方和部门先行先试,发挥做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也明确了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根据《指导意见》的精神,目前,为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财政部正抓紧研究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以及相关预算、政府采购、税收等具体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行动起来,主动部署开展工作,抓紧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尽快形成中央和地方共同推进购买服务工作的氛围和机制。

(一)坚持正确方向,积极探索创新。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要以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不拖不等不靠,积极创新,大胆探索。要根据《指导意见》精神,抓紧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政府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办法和具体措施,尽快形成中央与地方衔接配套、操作性强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体系。已经出台相关文件的,要对照《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健全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尚未出台政策性文件的,要按照《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抓紧研究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办法,积极探索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开。

(二)坚持突出重点,稳妥有序推广。要结合实际,在准确把握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并主动提出购买服务的内容和事项,精心研究制定指导性目录,明确购买的服务种类、性质和内容。在公共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应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重点考虑、优先安排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和项目,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对于政府新增的或临时性、阶段性的公共服务事项,凡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原则上都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看得准、拿得稳的先推下去,一时看不准、有疑问的要深入研究,条件成熟了再推进。要通过购买服务,推动政府简政放权,防止“大包大揽”。要确保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防止“卸包袱”,将应当由政府直接提供、不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推向市场。购买服务的范围、内容和目录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根据经济社会和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三)坚持规范操作,完善购买程序。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各项程序规定,建立以项目申报、项目评审、组织采购、资质审核、合同签订、项目监管、绩效评估、经费兑付等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购买流程,有序开展工作。要将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纳入预算,并严格资金管理,加强绩效评价。要及时充分地向社会公开购买服务的项目内容、承接主体条件、绩效评价标准等信息,确保社会力量公平参与竞争,严禁层层转包、豪华购买、暗箱操作等违规违法行为,筑牢预防腐败的制度防线。

(四)坚持政策衔接,注重建章立制。要处理好积极推进和制度建设的关系,做好相关政策的完善和相互衔接。既要考虑当前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重点是鼓励和推进改革,在坚持大的原则不变和透明预算的前提下,注重研究解决现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会计处理等技术性管理难题,必要时可适当做出政策调整,为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条件;又要兼顾长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注重体制机制建设,为将来建立购买服务制度打基础。同时,要做好政府购买服务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业协会商会脱钩等相关改革的衔接,按照国务院关于“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在有效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积极研究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改革的政策措施,实现“费随事转”。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坚决防止一边购买服务,一边又养人办事、“两头占”的现象发生。

三、切实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是一项新的综合性改革工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方向,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艰巨,要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理念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共同监督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的组织和指导。要尽快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同时,加强对下一级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督促其积极开展工作。

(二)发挥牵头作用。各地区、各部门财政(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好牵头作用,当好参谋助手,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财政部门要尽快明确牵头处室,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要尽快明确牵头司局和责任处室,积极支持配合财政部统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并主动做好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相关工作。

(三)加强培训宣传。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确保广大干部群众及相关社会力量负责人、工作人员了解、熟悉和掌握有关背景知识、政策措施及操作规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措施,为推进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切实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发现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完善政策措施和制度设计,确保近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中长期形成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重大问题,以及有关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财政部,以便统筹研究解决。

财 政 部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感想 篇4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政府部门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例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等。这些努力。卓有成效的进展。毋庸置疑这些政府所做出的这些努力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的角度,发展都还存在着许多阻力。例如时下热议的物价水平仍处高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农业稳定发展,就业总量压力大等问题。同时,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群众反映强烈;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设亟需加强。

对于2012年的主要任务,温总理提出了八点。纵观这八点任务可以得出,经济基础才是最根本问题,政府出台的所有措施中都以经济为首,其次强调的是稳定,不仅要稳定还要发展,并且要稳定地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乡村振兴的内容 篇5

1、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

2、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

3、加强扶贫资金整合和绩效管理。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4、建立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支持乡村振兴。

5、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

6、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促进农村移风易俗。

7、发展“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8、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篇6

根据省市县的工作要求,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和中央关于今年工作的决策要求,充分认识过去五年我国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夺取“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新胜利,开创现代化事业新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兴镇根据《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开展“政府工作报告”专题学习及答题活动的通知》组织全镇干部开展了这次的主题活动。

全镇干部利用夜学时间和业余时间,关注中国政府网,下载“国务院”客户端,进入国务院客户端专题栏目“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学习专题,并参与“测一测,2016政府工作报告知多少”答题活动。党委书记周景伟要求全体干部务必高度重视,严禁弄虚作假,全员参与。在学习和答题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明确今年的形势和重点任务,开创新兴新局面。

活动要求,全体干部在学习和答题之后,借助新兴讲坛平台进行交流讨论,巩固学习效果。同时要求,新兴镇小学和新兴镇卫生院也积极参与此次学习答题活动。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网络空间,定级,建设整改,变更,备案

当今世界, 信息技术革命在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隐患和风险。应该说, 我国的信息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发达国家要使我们的网络信息系统瘫痪或盗窃我们的重要信息易如反掌。

纵观国内, 信息化的工作流程已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业, 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变得日益庞大和复杂, 但我们的安全意识、技术和管理水平却始终不高。有幸的是, 我国的信息化管理层早已认清了形势, 开始推进我国建设信息安全的自主之路。

2007年, 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发文, 发布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同年, 四部门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自此, 我国各行各业大规模开展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序幕正式拉开。

所谓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以下简称“等保”) , 是指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 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 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这里, 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的设备、设施构成的, 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的系统或者网络;信息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存储、传输、处理的数字化信息。

本文不讨论关于信息安全产品的分等级管理和信息安全事件的分等级响应, 仅就信息系统分等级安全保护开展讨论。

1 背景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政策, 是各行各业开展重要系统信息安全建设的基础和依据。特别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以下简称《基本要求》) 的出台, 在实践操作层面指导了重要行业的信息安全工作的开展。应该说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 我们都能从《基本要求》中找到建设维护信息系统相应的制度要求。

总的来说, 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出台是及时的, 有着特别重大和积极的意义, 我们所有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者、维护者、使用者都应深刻领会, 积极响应。在我国的重要行业领域里, 严格参照《基本要求》开展等级保护工作, 构建信息系统安全壁垒, 是我们抵御敌对势力网络攻击和信息战的尚方宝剑。

21世纪的网络空间里, 信息安全保卫战是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任何个人任何单位都不能轻视它, 借助这场战争, 胜利者将获得经济、政治上的利益, 失败者将承受巨大的损失。这是一场隐蔽而持久的战争, 我们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不能放松警惕, 我们必须时刻警醒, 大量商用的核心信息技术掌握在他国手中, 我们所处的地位本就弱势, 如果再不重视信息安全, 就等于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任人宰割却不自知。

我们必须在网络空间里构建一道防线, 使我们的信息系统不受侵害, 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就是那道抵挡入侵的安全防线。落实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们的职责, 也只有参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来完善和加固我们的信息系统, 我们才能更好保护无形却有巨额价值的信息系统资产。

2 政府机关信息化工作的现状

现阶段, 我国政府机关的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在我国, 政府机关的信息系统一般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业务系统, 因此, 保障这些信息系统安全的需求非常强烈。

2) 政府机关的信息系统大多追求稳妥, 太先进的设施或软件不会贸然使用, 所以信息化水平稍显落后。

3) 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政策调整非常频繁, 导致信息系统需要经常改动以适应政府服务及管理功能的需要。

4) 政府机关的资金使用有财政预算和信息化管理部门的限制, 一般都是按需设定, 按计划采购, 预算外的项目很难实施, 而且预算都是提前一年设定。所以政府机关的信息安全建设只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无法一蹴而就。

5) 随着近年来政府工作依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信息系统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信息部门工作人员的缺口在增大, 人力资源紧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弥补人手不足的窘境, 信息部门一人多岗的现象非常普遍, 而按照信息安全的相关要求, 有些工作岗位必须由不同人员担任, 这就要考验我们信息部门的管理者水平了。

2 做好等保工作的几点建议

政府机关的信息系统如此重要, 现状又如此特殊, 我们该如何在政府机关里开展好等保工作, 通过等级保护来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呢?下面我推荐一些做好等保工作的建议。

2.1 思想上真正重视

首先, 我们必须真正从思想上重视等保工作, 才能在行动上保证等保的有效执行。如果说落实等保工作仅仅因为是国家的政策规定而为之, 那么最后往往是敷衍了事的形式主义, 等保的实际效果并不能真正体现出来。

对于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我们丝毫不能松懈, 信息安全防护的道路漫长而艰巨, 我们必须拿出勇气和决心, 坚守防线。实际上, 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信息管理部门研究制定的自我防护措施, 现在重要系统的信息安全事业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也是得益于国家等级保护制度的出台。也正因信息安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重要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才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 我们必须真正的引入等保, 切实严格的按照要求开展等级保护工作。

2.2 做好定级工作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五级, 不同的等级相对应的等级保护要求也不同。等级保护的核心思想, 就是把重要的信息系统按相应级别保护起来, 不同的等级保护级别分别有不同的信息技术建设管理要求。简而言之, 定级就是确定信息系统的保护等级。

由于我们每个单位的经费与预算是有限的, 每个单位的信息系统又有重要和次要之分, 因此, 我们必须梳理所有的信息系统, 逐一确定相应等级。将有限的预算投入到高保护级别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中, 才是实际而高效的。如果定级不准, 将使重要信息系统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或者非重要信息系统占用太多原本就紧张的资源。当然, 在实际的工作中, 每个单位的情况不同, 信息系统具有的风险特点也不同, 那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另外, 现在很多单位一提到等级保护就认为这是信息部门的工作, 与业务没什么关系。但是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在等保最关键的定级环节中, 责任主体是我们的业务部门也就是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方。因为按照规定,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所以说一个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将引起怎样的影响, 信息部门作为建设运维方是无法得知的, 业务部门必须分析相关影响, 并确定信息系统的保护级别。

再一个是定级的时间问题, 也就是说, 什么时候确定信息系统的保护等级。先说新建系统, 一般来说, 新建信息系统在一开始便应该确定相应的等级, 也就是说在信息系统建设之前的业务需求阶段, 等级保护级别就应该被确定了。只有明确了信息系统的保护级别, 我们才能在项目建设的需求中考虑相应等级需要达到的安全要求, 并按相应等级的要求来建设系统。再说在用系统, 因为等级保护制度是近些年才提出来的, 而我们使用的信息系统有很多是在等保之前就投入使用的, 那么这些在用的信息系统就只能在后期补定保护级别了。

总之, 定级工作是等保工作的基础工作, 如果不及时定级, 后续工作将无法开展。如果定级不准确, 将无法按对应的要求来保护信息系统。

2.3 划清信息系统的边界

信息部门应该做的是:正确分析信息系统涉及的设施及范围, 实际上, 这项工作是具有难度的。由于现在的信息系统都是运行在网络环境中, 信息系统的后台数据是交叉使用、相互调用。而定级是根据业务信息及系统服务两者中高的安全等级来决定该信息系统的。所以定级时系统范围的确定就需要慎重考虑了。

但是我认为在等保中贯彻着一种思想, 就是“谁主管谁负责, 谁运行谁负责, 谁使用谁负责”的思想, 由于我国国情的特点, 一个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跨省可能跨市或跨单位。那么此时, 我们必须以责任主体来分割信息系统, 因为等级保护的责任主体必须有明确的宿主, 比如说在上下级级联的信息系统中, 信息系统位于上级单位的软硬件设施和数据应该由上级单位管理, 位于下级单位的软硬件设施和数据应该由下级单位管理。

2.4 安全建设整改

建设整改工作是等保的核心工作, 也是最具技术难度的工作。如果是新建信息系统, 前面已经讲到应该在建设之初就由业务部门确定保护级别, 然后信息部门可以按照相应级别要求去建设信息系统的安全功能;如果是未经定级就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 这些系统多半不会参照等级保护要求来建设安全功能, 或多或少都会有不符合等级保护要求的地方。这样的话, 我们必须在信息系统补定级之后, 按照《基本要求》来对照自查并进行整改。

由于我国政府机关人力、资金等资源的限制, 整改工作的压力很大。但很多时候, 即使我们了解信息系统所具有的风险点, 也不敢轻易尝试操作。一方面, 我们的技术人员水平有限, 怕操作失误承担不良后果, 另一方面, 单位资金紧张, 没有财力去扩充安全设施;或者, 人手紧张, 没有足够人员来满足空缺的岗位。

实际上, 整改工作确实是需要拿出决心、勇气和智慧的, 否则是执行不下去的。比如说打补丁工作, 我们可以尝试搭建测试环境, 在测试环境中如果补丁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那我们就可以在正式环境中操作该工作, 当然, 在操作之前我们要做好回退的准备。同样的, 关闭不需要的服务和端口也同样可以在模拟环境中先行测试。人手不够, 可以尝试一人多岗, 互为AB岗, 或交叉审计。没有资金采购安全设施, 可以通过一些管理策略或人工操作来弥补。

2.5 循环改进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进步, 信息安全保护也不能停滞不前。今天采用的保护措施有效并不意味明天也能有效。所以信息安全保障应该是一项持久永续的工作, 只要信息化系统不停止运行, 安全保障工作就不能停止, 也就是说等级保护工作也必须持续进行。

一个重要信息系统从产生到废止,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需要贯彻整个生命周期。这样一种工作模式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相对有效的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 做好等保工作不是一次性的, 不可能一劳永逸。比如说, 我们按保护级别对信息系统开展了安全整改与建设, 在进行等保测评之后, 我们需要对测评报告指出的风险或安全差距开展再次的整改与建设;因为重要信息系统需要定期测评, 所以在整改之后我们要再次开展等保测评, 然后对测评出的问题再整改……

2.6 变更工作

由于信息系统是一种替代手工操作的工作方式或生产工具, 这种特殊的使命注定了信息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我们必须定期梳理重要信息系统, 确认是否有重要信息系统发生了变更, 这里的变更应该是全方位的, 从纵向来说我们要看信息系统相关的物理环境、硬件设施、软件程序、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业务数据、管理人员等方面是否有变更;从横向来说, 我们要看信息系统是否发生了合并、新增、废弃、缩减等等。当变化发生时, 我们必须首先确认保护级别是否需要变化, 其次才看系统相关的资产或管理是否有变化, 并办理更新登记备案。

其中, 系统保护等级的变更工作常常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很多人认为信息系统既然在首次被确认了保护级别, 就不应当再被改变了。但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发现业务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太多了, 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处在迅猛发展的阶段, 我们政府机关的政策或服务经常会发生变化, 而变化的发生直接体现在信息系统的变更上, 所以信息系统功能或被变更或被扩展或被删减是正常而频繁的。那么既然业务系统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它的保护等级就有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 为了避免保护等级的不合时宜, 重新核定保护级别是必须正视的工作。

2.7 备案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战争已经悄悄的开打了。发达国家陆续都成立了他们的网络空间保卫司令部。我们也不能放任他国在网络世界中随意侵入我国重要领域。因此, 我国的信息管理部门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保卫重要领域的信息系统, 而要想保卫自己的领土就必须了解自己的实力和软肋。所以我们必须让高管理层掌握我国重要信息系统发展的现状, 等保工作中的备案便是管理部门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渠道。

备案登记就是按要求到单位所属的公安机关去登记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该项工作, 如果我们填报的资料不准确或敷衍了事, 将会误导管理部门甚至使国家的战略决策发生偏差。另外, 在发生任何重要的变更时, 我们都应该及时的办理更改登记, 调整备案的相关资料。以便于管理部门了解掌握我国重要领域信息系统的真实状况。只有了解自身的信息化状态, 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我国才能在网络空间保卫战中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

3 结束语

经历着等级保护的洗礼, 我们政府机关的信息系统正在积极的改变, 信息安全要素已经慢慢渗入到信息化体系的血液中。虽然由于经费、人员、政策等资源的限制, 我们的信息系统还不能做到无懈可击、牢不可破, 但是随着等级保护工作一轮又一轮的循环展开,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 重要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将再上一个台阶, 我们的政府机关在以更优质的服务提供给人们的同时, 其安全程度也将更高。

参考文献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政府;公共管理;考核;职能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简述

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出现以来,在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的界定一直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不管是哪一种看法,公共管理主要是指公共管理着为了有效的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依据法律的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方法,以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作为主要形式,对涉及到公众利益的社会事务开展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各种管理活动。公共利益是基于社会成员不同的个人利益而产生和抽象出来的,有着较为普遍的社会性和共享性。众所周知个体的利益是十分现实的利益,因此公共利益也就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真真切切的。另外个人利益也是有着一定差异性的,公共利益很难弥补这种差异性,有时候还会因为这种差异性的存在造成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因此公共利益并不是个人利益总和,而是要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目标。因此公共管理并不能满足每一个体的实际需求。

二、当前公用管理中政府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与政府绩效考核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足

虽然我国一直都致力于政府机制的深化改革,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国关于政府绩效考核的理论不足,实践经验少之又少,这就给我国公共管理中政府绩效考核造成了很大难度。比如我国对政府绩效考核的基本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实际操作原则等方面都还存在极大的争议,对于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不同层次也没有统一的制度规定,很多地区在开展政府绩效考核实际中经常会出现过度炒作、盲目跟风等问题,严重偏离了公共管理中政府绩效考核的目的。

2、政府的工作产出较难用量化的形式展现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绩效考核需要一个重要的标准对其进行量化,也就是说,只有具有了一定的量化标准才能有效的进行绩效考核,但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不同于私人部门的工作,不能够简单以计量和出售进行量化衡量。为此,如何对公共服务进行量化成为了现阶段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问题。政府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机构在其工作中是作为一种公共权力组织而存在的,政府的工作是以为社会公共服务为工作目标的,其工作内容具有非商品性,这就导致对政府工作考核是不可能形成具体的量化数据。

3、公共管理中政府绩效考核的规范化程度不足

现阶段大多数的政府绩效考核还处于一种自发、半自发状态,其并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首先,与其他部门的考核相比,政府绩效考核在考核的内容和侧重点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考核程序也很随意,这就使得政府绩效考核经常流于形式,也难以做到真正的公平和客观。其次,我国公共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不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反而成为了很多检查人员收受贿赂的机会,直接损坏了政府形象。

三、公共管理中政府绩效考核的建议

1、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的立法

现阶段我国必须借鉴其他国家在关于政府绩效考核方面的制度规范,以不断推进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规范化、制度化。首先,我国应该从立法上确定政府绩效考核的地位,使其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以此来不断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其次,通过立法规定提高政府绩效考核的权威性,负责绩效考核的部门应该在政府中拥有独立的地位,不受任何政府部门以及个人的干扰,绩效考核也应该具有充分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以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最后,不断完善我国关于绩效考核工作的制度,最终使得我国的政府考核工作可以有法可依,将公共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纳入正常的法治轨道。

2、多重政府绩效考核体制

所谓多重政府绩效考核体制包括上级评估、政府自我评估、社会评价、专家评价等。为此,首先应该把政府对群众服务的满意程度作 为评价的主要标准,这种依赖于群众和服务对象的评议方式,可以弥补我国之前自上而下的评议方式,并根据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的调整政策;其次,我国还应该建立独立的绩效考核机制,并为其配置专门的考核人员,提高我国公共管理中政府绩效考核的效率。

3、完善政府的信息系统

完善的信息资料和数据是政 府开展绩效考核的基础,为此,我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政府的信息系统。首先,组织专门力量,从各个方面收集我国有关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统计和整理。其次,建立有效的信息考核传递网络,及时对各种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反馈,弥补在公共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公共项目的管理质量。最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各项政府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并对各种评估数据和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全国性的绩效考核数据库。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政府的服务目的在于不断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优质的复制,以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绩效。

政府绩效考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必须从立法、制度、技术以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细致规定,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以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机制在提高和改善我国政府部门职能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军鹏. 公共管理: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的新范式[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04:25-30.

[2]郎佩娟. 公共管理模式研究[J]. 政法论坛,2002,01:143-152.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篇9

进入新常态,关于要不要发展、该如何发展,有些人是存在误区的:一种是“GDP虚无论”,认为生产总值不再重要了,甚至不要GDP了;一种是“换挡焦虑症”,原来的增长方式不灵了,又要治污治霾,又要保持增长,忧心忡忡不会发展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根本要靠发展,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论英雄,不等于不要生产总值;不再追求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不是不要增长。换言之,不唯GDP,绝不等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从现实需求来看,实现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时期全国经济增速保持一定的增长是基本要求。就拿今年来看,GDP目标从去年的7.5%调整至7%左右,但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没变,7%左右的GDP增速也是完成就业目标的保障。因此,在经济换挡过程中,增速不再是惟一绩效指标,并不是单纯地降低速度,而是要通过降速来实现“优质增长”,也就是“经济换挡不失速”。

当然,正如有学者说,“基数越大增长越难,现在跟前不一样,那时候增长10%也没多少钱,现在增加7%也是不容易的。”对于新常态,“认识”不易,“适应”艰难,“引领”更难。在产能过剩、高能耗约束的背景下,如何从粗放发展到精细发展,如何通过转型切换增长动力,如何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担当。

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根本出路在改革。以榆林为例,作为能源型城市,资源价格下跌带来了很大挑战,也促使我们加快改革步伐,着力构建新常态下的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实现了煤炭产业产销两旺;实施了一批大型资源深度转化项目,实现了转型升级逆势而上。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榆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5.74亿元,在全国能源城市中名列前茅。

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根本保障在作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批评的“为官不为”现象,在基层确实不同程度存在,是造成经济政策难落地、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重要因素。治理“为官不为”,既需要思想觉悟,更需要制度跟进。除了简政放权,更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打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导干部“为官不为”的责任。

年春节前夕,在陕西考察调研时,提出了“五个扎实”的要求,强调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我们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以不惧任何风险的勇气,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努力在推进“四个全面”的过程中,让我们的干部有更多“存在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篇10

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了解了国家的现状,使我对祖国的发展更加有信心,对祖国的明天更加有盼头。报告明确而客观的总结了我国在过去几年的发展状况,从中得出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了许多现阶段以及将来仍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明确表态要吸取经验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搞上去。通过学习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感觉如沐春风,温总理的话总是那样鼓舞人心、温暖人心。虽然温总理的报告很简洁,但是他说的每句话都是那么实在、那么全面客观。温总理说:“我们应该总结成绩和经验,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对困难和问题分析透彻。”他的话是那样提振信心,这是一份文风朴实,老百姓愿意听,也能听得懂,能管用的好报告。

总理的报告分为两大部分,一、2009年工作回顾、二、2010年主要任务。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理用了“极不平凡,令人振奋”来概括。是啊,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有喜有忧,有建国60周年的辉煌,有金融危机带来的困扰。但是,在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不惧任何困难,我们迎难而上战胜一切磨难。我们抚今追昔,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并且必将激励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回顾09年政府工作,总理着眼全局、思路清晰、措施有力,让我国经济持续上升,给我国人民送来福音和信心,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生活不断改善,自身不断发展。在09年,国家加强和改善了宏观调控,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我们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了财政支出和实行了结构性减税,保持了货币信贷的快速增长,提高了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扩大了直接融资规模,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有效扩大了内需,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此外,还大力调整了经济结构,夯实了长远发展的基础。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的结合了起来,加快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坚持深化了改革开放,并不断完善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国家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动力,努力消除了体制障碍,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国家还把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国家也注重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出了重大决策。

从总理的报告中我坚信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配合政府工作,就必然会让国家建设更加夯实。我们必须认真执行总理所说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手段,在坚持市场经济改革的同时我们还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在大力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策高效、组织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我们必须坚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的关系,注重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既克服短期困难、解决突出矛盾,又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的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地实行互利的共赢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国家经济的增长格局。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在一起,让经济围绕着民生谋发展,让改善民生成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必须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既强调统一思想、顾全大局,又鼓励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总理所述的这些经验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总理的报告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当认真的贯彻和执行,以期让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总理在对2010年的主要任务中提到要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总理对今年的经济形势提出较好的评价,并且表示有可能会好于去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热潮的后期,总理认真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并对今年的发展做出了良好的规划。在听了总理的报告之后,让我对今年中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总理提出的八个方面在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同时,又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的发展;在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又调整优化了经济结构;在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的同时,又强化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基础;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同时,又大力加强了文化建设;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在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的同时,又进一步的扩大了开放;从这种种的工作中,我们看到国家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应当努力的完善自身,争取为祖国强盛奉献自己的微博力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广度又有深度,目标明确、观点鲜明,是一篇承前启后、鼓舞人心的纲领性文献。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让我们在以胡锦涛主席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胜利!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将来要重点抓的若干问题: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正式提上日程;国企改革,政府机构改革问题即将展开行动;西部大开发正蓬勃发展。同时党中央国务院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国家高层成功的进行了交接,人民选出了新的领导。

我们坚信,中国人民必将在新领导的指挥和带领下,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坚持社会主义路线在发展道路上大踏步前进。报告本着务实的态度既总结了经验教训,肯定了发展取得的成就,又毫不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式作出了睿智的判断,对将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办法。报告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明确而深刻的阐述了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路线。中国人民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报告处在新世纪之初,将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篇11

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查了李强省长代表省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省人民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强调,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我省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承上启下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省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有关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改革统领全局,坚持稳中求进、改中求活、转中求好,“五水共治”、“五措并举”,着力在提质增效上见成效,在改善民生上出实招,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开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号召,全省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篇12

一、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计划经济是如何运作的,80后的年轻人没有切身的体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指出:“所谓中央计划经济,实际上是政府在为企业的生产和流通作决策。因为政府拥有大多数工业企业的资产并直接指挥和管理这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政府是企业的老板,政府的官员在告诉企业的工人如何干好他们的工作。总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过对社会资源拥有的所有权,强行处理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60岁以上的人, 特别是那些在国有企业工作过、或接触过企业工作的同志,对萨翁的上述描述会有切身的体会。正如这位教授所言,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社会资源的所有者、占有者和支配者。就是说,社会资源的配置主要靠政府进行,企业仅仅是政府的附庸和下属机构。企业的生产计划、生产品种和数量,由国家(计委、经委)制定;企业的产品销售由政府(商业部)统购统销; 产品的价格由政府(物价委员会)制定;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由政府(物质部)提供;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由政府(劳动部) 统一分配;企业的领导由政府(组织部、人事部)指派。所以,人们说,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大型国营工厂,国务院总理就是这座工厂的厂长。

而在西方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里,社会资源主要是由市场配置的。首先表现在,中央政府里管理经济工作的机构很少(一般为10个左右),而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仅管理机械工业一个行业的中央工业部就有8个之多(整个国务院内有100多个部、委和直属局,其中管理经济工作的部门不下七八十个)。在市场经济国家里,社会基层经济实体(企业)与政府是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两者没有人、财、物的直接联系。政府监管企业主要靠法律、法规、制度,从宏观层面上进行管理,而不是从具体项目的审批、投资拨款、派人分物,直接参与和插手企业的具体业务。当然,经济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市场经济决不是自由经济。在他们那里,除国家公布的法律、法规外,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有一强有力的桥梁———社会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社会各种民间专业机构。在政府的鼓励、支持和监督下,通过委托、授权或购买等市场行为,充分发挥这些中介组织的专业职能,严格地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确保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相比之下,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及政府机构的精简和改革,我国也先后建立了不少中介组织,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人们的观念和自身的原因,我国的中介组织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正如《决定》所讲的那样,“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我们既然决定并坚持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应该不折不扣地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就应该坚决地转变政府职能,放手让市场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体。应该说,经过35年的不断探索,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被打破,在理论界,那种所谓“有计划、按比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神话已经没有多少市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从整体上说,社会资源的配置很大程度上已经从政府手里转移到了市场。

为什么要提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上起决定性作用呢?这是因为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有“市场”才有交易,利用市场进行公平交易可以避免多计划经济的弊端和缺陷,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官员腐败现象。我们现在的市场体制绝不是“过度” 市场化,而是远没有健全,社会上不时地出现一些与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的做法和行为,体现了政府、社会和经济实体还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东西割舍不去,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在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和理论来想问题,提措施,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现在中央明确提出,要让市场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体, 这将会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专家在诠释三中全会公报时指出,中央的决定,宣布了我国从以往的“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拉动,这是不可持续的,而只有市场主导才是可持续的。现在,《决定》提出要将过去一直主张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提升到“主体”地位,应该说,这是一种质的变化,要实现这一转变,真正实现让市场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事项要改,还有不少人的观念需要转变,还有很多观点需要澄清,而绝不是像某些人担忧的那样,中国经济要避免“过分”市场化,更要“防止资本主义市场化的思潮干挠我们的经济改革大业”。

二、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国家经济工作的主宰。政府既是所有者,又是管理者。国家设立庞大的政府官僚机构,为的是分钱、分物、分人。总之,国家一切经济活动基本上由政府包办。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原来的一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不灵了,原来的老路再也行不通了。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到底需要干什么?政府在国家的经济工作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30多年的实践里,实际上是党和政府在不断地探索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也在不断进行机构调整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从1982年到2008年的26年的时间里,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目的就是要精简政府机构,压缩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数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应该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探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政府结构和所担负的职能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是说,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释放出来的改革红利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同。但是,进入21世纪后,自从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方针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日益突出。人们都在思考,今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出路何在?政府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要扮演什么角色?在认真研究了三中全会的文件之后,我们可以说初步找到了答案。

《决定》在第四部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中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这为我国今后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究竟要建成什么样的政府既指明了方向,又明确了政府改革的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路线图。

《决定》第一次提出了“政府治理”的提法。以往在官方的文件中,一般都提政府管理。管理与治理一字之差,却意义深刻。 笔者理解,讲管理,就意味着只是政府一家的事,即不管放权也好,集中也好,总是在政府究竟是管多好或是管少好、或怎样管的问题上做文章;而讲治理,就意味着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来综合治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决定》明确指出: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就把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责任和任务讲得很清楚了,而且要完成这些任务,应该说是很艰巨的,对保证国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绝不是一些人所担心的那样,如果政府不管微观经济活动了,似乎就削弱了政府的权威,体现不了政府对国家经济工作的监控。正好相反,这样做,正是实现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大改革举措。

改革既有红利,同时也有风险,还有阻力。从某一方面来说,改革是一场革命。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一次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所言:“改革是要触动一些单位和人的利益的, 但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是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大的利益了。为此,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这再一次证明了新一届政府坚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有专家指出,在西方一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他们的政府,特别是中央(联邦)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放在要加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基本上都引入竞争机制,主要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治理国家的经济活动。这样做就有可能做到既集中精力管住、管好该管的,又能够放弃那些没有必要管而又不一定管得好的事务,同时还能够做到让社会中介力量参与国家事务的治理,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当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但既然我们要搞市场经济,那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对我们也是适用的,在政府管理和指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在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比如说,《决定》中明确“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的提法,就是根据我们学习借鉴别国的经验,同时又结合我们的实际,总结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而提出的。我认为,《决定》中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及各自的职能定位,为我们今后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指明了方向,也找到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那就是必须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 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如对那些“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这里用“一律”两字; 在讲权利下放的时候,《决定》又一次用“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的提法。这些都表明了中央对今后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对此,我们必须好好学习中央文件的实质,认真领会其精神,吃透那些新提法、新表述、新要求的内涵,并在工作中加以贯彻执行。

三、企业和企业家是实现中国梦的原动力

《决定》在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和指导思想时指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那么,在今天的中国,生产力、经济基础的代表是什么?应该说是千千万万个活跃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类企业。企业是社会微观经济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操作者和经营者。一句话,中国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他们都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经济地位和话语权的基石和原动力。海尔总裁被邀请到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为那里的师生讲述中国企业管理经验和做法。从此,在哈佛大学案例库增添了中国海尔管理案例。张瑞敏先生的精彩讲演和影响,让世界一流的企业管理理论的精英们,从此对中国式企业管理刮目相看。这难道不是中国人的骄傲!上世纪末,社会上流行一个说法,国际范围内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各国企业的竞争。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超级大国,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其中一个原因是世界上500强企业中数它最多。很多美国大型跨国公司的资产比世界上一些小国的总资产还大得多。如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拥有30多万名员工,业务横跨制造业(飞机发动机、火车头、大型电站设备,化工,照明设备,精密医疗设备(核磁共震)),现代服务(金融、咨询),传媒(广播、电视)等行业,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和工厂。该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曾一度被列为世界500强之首,它一年的销售额高达数千亿美元。有人指出,美国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一流经济大国,与美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企业家———从19世纪的洛克菲勒、杜邦、梅隆、卡内基、福特、摩根,到当代的韦尔奇(GE)、郭士纳(IBM)、李·亚可卡(克莱斯勒)、沃尔顿(沃尔玛)、高尔文(摩拖罗拉)、盖茨(微软)等有关。美国能在建国之后迅速实现工业化,并成为世界上一流的超级大国,与它拥有一大批具有上述素质的企业家、商人、银行家、工程师、熟练技术工人为先导,逐步形成一个最有竞争力的优秀社会群体这一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得出结论说,美国企业家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从一般意义上说,企业家是推动企业生产发展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是保证企业这部大机器进行良好运转的心脏和发动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也讲过类似结论, 他说:“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发展靠企业家”。我们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什么出现短缺经济、物质匮乏,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政府不得不实行计划供应(实行票证制度,即城市居民到商店购买生活日用品和副食品必须凭政府发放的票证,如粮票、油票、肉票、豆腐票、布票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企业的地位、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企业家的功能不但没有受到鼓励,更没有很好地发挥,他们的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也可以说,在中国,国家经济的发动机没有充分发动,所以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原动力不足。计划经济从根本上否认价值规律,完全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造成严重的官僚主义、强迫命令、价格扭曲、资源浪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不到40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实力从世界100多位,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位,就连我们昔日的敌人也不得不对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动震惊。在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时,人们可以列举很多理由,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企业的地位开始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位,企业家的作用开始显现。企业包括日益活跃的众多非共有制企业创造财富、发展经济的原动力正逐渐恢复和提升。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我国民营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并在近十几年里迅猛发展,他们市场准入的条件放得越来越宽,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我们高兴地看到,《决定》对我国各类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定》明确提出,企业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投资的主体。这样的提法,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赋予他们更加艰巨任务。《决定》说:“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 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这就是说,今后在企业入市问题上,政府将使用“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即政府首先安民告示:哪些项目是国家禁止扩的,哪些项目是政府限制投资的,哪些项目是国家鼓励的。除此之外,凡国家没有规定的限制的领域,企业(包括民营企业)都可以投资经营。同时,政府还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到境外投资或参与国际合作。 为方便企业入市,国家还大大简化工商注册制度,将原来的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先上车后买票”的办法。这不仅为投资人开办企业打开了方便之门, 而且还减少了注资、验资手续,当然也节省了投资者的注册成本,使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来经营。《决定》还指出,要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这既对我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提出了很高的希望,又向他们提出了十分迫切而现实的任务。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任重而道远,一定要看清形势、乘胜而上、顺势而为。

上一篇:小班开放日语言活动教案下一篇:值日小插曲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