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习的把握(精选7篇)
【摘要】课堂练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矫正,反复地完成一定量的习题,借以巩固、复习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体力的课堂活动行为.而数学素养包含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意识和思维、数学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所以,课堂练习安排得好自然会有助于数学素养的提高.【关键词】课堂练习;数学素养;教材例题
俗话说:“老师靠度,学生靠悟.”数学课堂练习是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细心准备、审题,把握好题量度、难易度、综合度、阶梯度、时间长度.优秀的课堂练习必当蕴含优秀的教学理念、有效的课堂效率和新颖的形式.而相对来说,适量适度是要狠下功夫的,具体做法有:
一、改编教材例题,把阶梯搭出来――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
教材例1:求直线4x+3y=40和圆x2+y2=100的公共点坐标,并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教材例2:自点A(-1,4)作圆(x-2)2+(y-3)2=1的切线l,求切线l的方程.教材例3:求直线x-3y+23=0被圆x2+y2=4截得的弦长.三个例题一层一层递进,从代数方法到几何方法,自然地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等数学思想.但是例1一个题目的训练对于学生来说有点偏少,一方面,并不能训练学生对例题掌握的熟练度,另一方面,对于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第二种常规几何方法即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进行比较没有强调,因此,将例1进行扩充.例2和例3单独练习,学生只是思考了一个个点,不能把问题串起来,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因此,将例2作为一个变式题源进行拓展,并把例3(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融入例2的变式中,增强了问题的连贯性.改编如下:
练习1:判断下列各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1)l:4x+3y=0,C:x2+y2=36;
(2)l:y=-x+1,C:x2+y2=25;
(3)l:4x-3y-8=0,C:x2+y2+2y=0;
(4)l:x-y-5=0,C:x2+y2-2x+4y+4=0.练习2:自点A(-1,4)作圆(x-2)2+(y-3)2=1的切线l,求切线l的方程.变式一:若点A为(1,5)呢?
变式二:自点A(-1,4)发出的光线l射到x轴上,被x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圆(x-2)2+(y-3)2=1相切,求光线l所在直线的方程.变式三:在变式二中,若反射光线所在直线被圆(x-2)2+(y-3)2=1截得的弦长为2515,求光线l所在直线的方程.对于本题,点A在圆外,应该有两条切线,在教材中,不论利用哪种解法,都强调说明了当l⊥x轴时的直线与圆不相切,接着再求出的结果是两条切线的斜率都存在.在变式一中,点A(1,5)也在圆外,当l⊥x轴时的直线为x=1与圆相切,接下来再利用两种解法去解,得到的切线只有一条,为3x+4y-23=0.可见,如果不去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就会出现漏解,通过实例使学生更加明确为什么要进行分析讨论,确保完善性.变式二对直线l进行了变化,增加了对称的元素,这时可以作点A(-1,4)关于x轴的对称点(-1,-4)转化为求过点(-1,-4)的切线方程,但需要回过来求光线l的方程,因此,可以把?A对称,而把圆对称的过程只需要把圆心对称,即(2,-3),半径不变,求过A(-1,4)与对称后的圆相切的切线方程即可,马上把题目提高了一个层次,并且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点训练量.变式三也就是把教材的例3进行了融合.评析:对教材例题作适当变式处理成为课堂练习,既达到了及时巩固的目的,又增强了问题之间的连贯性,使教学过程过渡自然,层层深入.二、先易后难排序,把知识点巩固住――以“辅助角公式”为例
在讲解辅助角公式后,安排练习:请把下列各式化为y=Asin(α+φ)(A>0)的形式.(1)y=22sinα+22cosα;
(2)y=32sinα-12cosα;
(3)y=sinα-3cosα;
(4)y=sinα+cosα;
(5)y=3sinα+4cosα;
(6)y=2sinα-3cosα;
(7)y=asinα+bcosα(a,b都不0).这个练习的要求非常明确,在我们已经学习过的两角和与差的基础上,把y=asinα+bcosα(a,b都不0)化为y=Asin(α+φ)(A>0)的形式,得到辅助角公式,关键是如何找到A和φ角.(1)(2)中的数字是比较特殊的,同学们看到22,32,12就会想到特殊角π4,π6,这个φ很容易找到,逆向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从而得到结论.(3)(4)在(1)(2)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们往特殊角靠拢,(3)中提取一个2即可,(4)中提取一个2即可,这个φ也能找到,逆向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从而得到结论.(5)中部分学生会出现思维困惑,引导学生分析(3)(4)中的A,φ,而因为3,4,5是常见的勾股数,同学们可以理解应提取5,其中的cosα=35,sinα=45,即
y=3sinα+4cosα=535sinα+45cosα=5sin(α+φ)(其中tanφ=43).(6)中虽然不存在勾股数,但在学生已经对三角函数定义理解的基础上,也就自然能理解提取22+32即13,从而得到y=2sinα-3cosα=13213sinα-313cosα=13sin(α-φ)tanφ=32.在上面的练习的一步步铺垫下,辅助角公式就成了顺理成章的结论,同学们就能自然地理解A和φ的含义,从而得到
y=asinα+bcosα=a2+b2sin(α+φ)(其中tanφ=ba).评析:这道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也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成功地通过一个个台阶,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知识的最高点.三、穷尽变式类型,把规律找出来――以“解分式不等式”为例
练习:解分式不等式x+2x-1<0.变式一:x+2x-1≤0;
变式二:x+2x-1<2;
变式三:x+2x-1≥2;
变式四:x+5x-1>x-1.在学习完一元二次不等式后,紧接着就要学习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解分式不等式的关键是要将其转化为整式不等式,题目本身很容易理解,只要转化为(x+2)(x-1)<0即可.对于变式一,学生很容易认为是(x+2)(x-1)≤0,而忽略分母不能为0的要求,这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x=1成立吗?那么它的等价条件又是什么呢?从而得到(x+2)(x-1)≤0,x-1≠0.对于变式二,应指导学生进行移项,得到结论.对于变式三,是变式1与变式2的综合,不仅考查了移项,也考差了分母不为0的充要条件.接下来进行总结:f(x)g(x)>0f(x)?g(x)>0,f(x)g(x)≥0f(x)?g(x)≥0,g(x)≠0.?τ诒涫剿模?在变式二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就知道要移项,通分,转化为整式不等式,但在这里增加了高次不等式的元素,为下面学习高次不等式埋下伏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对分式不等式进行了扩充.评析:通过变式,对分式不等式有了全面的认识.四、腾出足够时间,解透一类问题――以“解绝对值不等式”为例
练习:解绝对值不等式:x2-|x|-6<0.这道题目学生一上手就会想到分类讨论:
解法1:当x≥0时,原不等式化为x2-x-6<0,解得-2 解法2:将原不等式转化为|x|2-|x|-6<0,解得-2<|x|<3,因为|x|≥0,所以即为解不等式|x|<3,得到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3).这时有同学又提出了新的思路,说为什么不画图像呢? 1 练习密度 1.1 练习密度阐述及重要性 体育课堂的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合理利用的时间与课堂总时间的比例关系,一堂课的进行包括教师的指导工作、组织活动、学生练习、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探讨以及学生休息等环节,教师教课与学生学习的总的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值就是练习密度。从这个比例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堂课的练习密度越大,则课堂效率越高。 1.2 掌握练习密度的要领 体育课堂中教师要合理把握好练习密度,合理利用时间,从整节课中各个环节入手,充分安排练习活动,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听课、运动和休息时间,达到练习密度的最大化,提高课堂效率。 2 运动负荷 2.1 运动负荷阐述及重要性 体育课堂中的运动负荷由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部分构成,它是指学生在运动练习过程中,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身体条件,以学生年龄特征和身体条件为基础,合理安排适合学生自身状况的运动负荷,做到因材施教,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2 了解运动负荷的要领 在教学中对每位学生规定一定的运动量,让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对学生机体、力量等的训练方面,使学生的运动强度得以提高。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科学的训练方法,合理把握运动负荷,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3 练习密度在体育课堂中的渗透 3.1 合理掌握练习密度,需要注意以下几项 3.1.1 目标性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认真研读体育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具有时效性、科学性、目的性的训练活动,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启发性。 3.1.2 合理性 训练目标要具有合理性,避免过高或过低,如果目标设置过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练习跳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各种跳跃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练习跳高动作。 3.1.3 方法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重难点,选择的教学内容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可以用语言或动作来启发学生对关键动作的理解,通过模型、挂图、视频等增加学生对动作要点的直观性感受。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进而提高课堂练习密度。 3.2 加强练习密度的方法 一堂课的组织过程包含调整队形、收发器材、交换作业地点等,这些环节占据了一定的时间,直接影响到练习密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队形调整,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准备好教学用具,节约组织时间,通过循环练习、连续教法等来增加运动形式,设计多种运动项目,有效利用体育器材,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参与到练习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一些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投掷、跳远等,练习时间比较短,在整节课中应该控制在30%以内,保持练习密度的均衡性,教学内容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避免出现盲目增加练习密度的现象。 3.3 建议 把握体育课堂中的练习密度,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课堂练习时间,在课堂中把握好学生的练习实际,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技能,提高练习密度。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精讲多练,尽量减少学生听和看的时间,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尽快掌握动作技能,增加练习的时间。连续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巩固技能。 4 运动负荷在体育课堂中的体现 合理把握体育课堂中的运动负荷,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运动负荷,教师需要合理设计运动负荷,以提高教学质量。 4.1 鉴别运动负荷的方法 4.1.1 采取观察、询问及个体表象表现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等,安排适合每位学生的运动负荷。可以通过观察法、询问法和脉搏测量法来了解学生的运动情况。每项运动结束后,教师要采用观察和询问的方法,了解学生锻炼后的感受,对学生的精神状态做出判断,以学生的主体感受为依据来合理调整运动负荷。 还可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出汗量、表情、脸色等直接判断出学生对运动负荷的承受情况,例如学生额头有较少汗珠、脸色红润,表示学生承受的负荷较小,若学生脸色发白、满头大汗,则表示学生的运动负荷承受量较大,需要做出调整。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运动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合理把握运动负荷。 4.1.2 更变教学项目方式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练习的内容来自行调整运动负荷,例如练习一百米快跑后,学生的心率在每分钟180次以上的水平,学生重复练习快跑就会失去运动兴趣,这时可以用跳高、跳绳等运动负荷相差不大的运动来代替跑步,使学生保持一定的负荷量。 4.1.3 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调整练习密度来达到调节运动负荷的目的,例如一堂复习课的练习密度应该控制在30%到40%之间,通过交替练习的方法增加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相同运动负荷的训练项目交替进行,达到训练的目的。 4.2 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行分层教学,以中等体育运动能力的学生为基准,体现出运动负荷的差异性,重视学生身体机能水平之间的差异。例如快速跑完100 m后,测量学生心率水平,有的达到180次每分钟,有的则只有170次每分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适合学生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合理调整运动负荷,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5 结语 怎样使略读课文教学的练习从随意走向规范呢?笔者所在团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实践,发现略读课文的练习设计也是有章可循的,略读课文的学习更需要教师重视方法、重视引领。从教的层面看,学情、课程标准、教科书、单元导读、课文、回顾·拓展等内容都可以成为练习设计的依据;从学的层面看,在前置练习、过程练习和拓展练习等不同的学习环境和阅读过程中,以上的设计依据也可以充分体现。 一、前置预习有常规 由于第二、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因此在这两个学段的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在略读课文学习前布置预学作业。常见的要求是:把课文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流利,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至于怎么读,怎么想,教师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所以这个环节往往是流于形式,几乎成了略读课文甚至是精读课文常规却又收效甚微的“开场白”。这样的前置练习,教师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没有得到提高,成了一个走过场的“环节”。那么,前置性预习怎样体现规范性呢? 1.规范助学单 根据课程标准和每一册教材、每一个单元的内容和基本学习要求,我们为三至六年级的每一篇略读课文设计了“助学单”。“助学单”的定位是指向每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的常规练习,如了解内容、厘清思路、欣赏语言等。每一篇课文的助学单包含三部分内容。基础性练习:自己尝试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并读通课文;个性化练习:根据每个年级、每个单元的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对内容了解、概括或梳理的题目;质疑性练习:请学生写出自己通过预习还不能理解的困惑,提出问题。预习单一般在学习课文前发给每一位学生。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火烧云》预学单: (1)能借助词语手册、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并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我发现课文中有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我要读一读,写一写。 如:红彤彤 __________ __________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白__________ __________ 茄子紫 葡萄灰__________ __________ (3)读了课文,我知道作者是从_______和_______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它变化多端,先变成_______,接着变成_______,然后_______。 (4)读了课文,我有这样的疑问_______。 这一学习单把摘录、书写表示火烧云颜色的词语,学习概括和提炼、发现问题等基础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进行了有效整合,提示了课文的表现特点和阅读的要求。学生可以运用已有阅读经验进行有重点的自学,教师对学习单的要求和体系了然于心,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提高了略读课文学习中“常规练习”的效率。 2.用好助读资料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放”比较多,而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是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和阅读经验的,我们认为,部分略读课文后面所附的“资料袋”,可以适时、“优先”使用,因为这些知识和经验,能够增强学生“自读”的兴趣,提高“自读”的效果。相对于教师提供和学生自行搜索,这些课后的资料在内容上更有针对性,在表述上也更规范,既可以成为阅读的铺垫,也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牧场之国》一文时,考虑到学生对理解 “真正的荷兰”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就引导他们先读课后的资料袋,再阅读课文。 当然,在资料的查找中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通过网络、多媒体、工具书等途径查找有用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检索、整理、提取等能力。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笔者设计的前置性练习是: (1)请在搜索引擎“百度”上输入关键词“丝绸之路”,浏览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 (2)查找两到三条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摘录其中的关键词。 (3)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关于“丝绸之路”的描写。 这份预习作业旨在培养学生带着问题查找、筛选、摘录重要信息的能力,同时,这些资料也能帮助学生开展独立阅读。 二、互动练习有落实 和一般的课内练习一样,略读课文的练习也是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中展开的。只是略读课文的练习,在互动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方法上,更多地关注方法迁移、运用的过程,关注学生是否朝着“举一反三”的方向努力。真正发挥略读课文教学的导向作用,使学生逐渐由帮扶走向独立。下面以“概括”和“对比阅读”为例进行说明。 1.概括练习重过程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在略读课文中加以落实?一是要根据各年段阅读的要求,二是要从学到用,体现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学段以练习概括段意为主。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绝招》一课,笔者这样设计“概括”练习: A.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然后选择下面的一种要求进行概括。 (1)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小柱子和小伙伴( ),感到( ),接着写小柱子 ( ),练就( ),镇住( )。 (2)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 )。 B.概括与交流。 (1)把自己概括的内容与同桌进行交流,同桌之间要相互仔细聆听。 (2)同桌相互评价:概括的内容是否完整,语言是否简洁。 (3)根据同桌的建议再进行概括,并准备向全班同学交流。 (4)争取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教师、发言者、聆听者共同评价。 这个设计,针对三年级学生读段的总体要求,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提供了“选择性”练习,使不同学习表现的学生都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时,从读到概括,从交流到聆听,从评价到改进,展示了学生运用基本的阅读方法,在不同形式的“互动”中强化简单的“概括”的学习过程。而教师在学生尝试、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和点拨,使学生原有的阅读方法得到提炼,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学到用的略读课文教学理念也得到了落实。 当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如图表式、圈画关键词、写小标题等,不管运用哪种方法,“过程”的设计十分重要,有过程才能促落实,有落实才能出效果。 2.对比练习有步骤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走近毛泽东”为主题安排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的伟人风采和凡人情怀。在精读了《七律·长征》和《开国大典》,学生对毛泽东的伟人情怀有一定体验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将两篇略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毛主席在花山》融合在一起,进行对比、欣赏阅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毛泽东的伟人情怀和人民对领袖的深深爱戴。以下是两篇课文“对比”阅读的设计。 课文 阅读步骤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主席在花山》 1 认真读课文,想想每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 课文中,关于“毛泽东”的哪些事例最让你感动,请选择一个事例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介绍。 3 小组讨论与交流。 两篇课文所选事例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 你对毛泽东还有哪些了解?是关于哪一方面的?请与同学进行交流。 根据这样的设计,学生能凭借单元阅读的经验和方法,从课文的内容、结构,人物的事例、语言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对人物、对语言进行比较、欣赏。这样的阅读形式,要求明确,步骤清晰,学以致用,打通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之间的联系,关联了单元学习内容,使形式与规范相统一。 三、后续练习有拓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略读课文教学连接着精读课文和拓展阅读,它就像两者之间的桥梁。从学习的角度来说,伴随着略读课文学习的后续练习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给学生带来新的阅读形式、新的阅读体验、新的阅读挑战。略读课文的后续练习形式丰富,如语言欣赏、方法迁移、内容补充等。规范的后续练习应该做到拓展有度、拓展有法、拓展有效。以下是笔者进行的尝试。 1.原文拓展 原文拓展是指以教材为基点设计后续练习,丰富教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做到内引外连,起到余音绕梁的效果,而不是画蛇添足。如在《夸父追日》教学后,笔者在原文的基础上,补充了《夸父逐日》的古文。 然后设计后续练习: 先仔细读读这篇古文,想想每一句话的意思。 同学之间讨论一下,古文中的每一句话对应的是课文的哪些内容? 试一试,这篇古文应该怎么读? 这样的后续练习与原文关系紧密,能让学生体会到,相同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 2.课外延伸 课外延伸可以是内容延伸。在学生学完略读课文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或是同一主题的书。这样的课后拓展,能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文学视野。如教学《景阳冈》一课,笔者以学生的口吻,编制了后续练习,鼓励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 (1)我要把《水浒传》这本书找来读一读。 (2)我要做一张关于《水浒传》的读书卡。 后续练习的另一种形式是方法拓展,这是为课外阅读引路,帮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的重要途径。笔者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十分重视这一类练习的设计。如在《大瀑布的葬礼》教学结束时,笔者设计了以下练习,意在迁移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课内掌握的学习方法有实践的空间。 (1)我要设计两条“保护环境”的宣传语,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当一回调查员,利用双休日考察小区的环境,再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3)我要模仿课文的写法,把调查报告改成演讲稿,在班会课进行演讲。 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略读课文的练习是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前置练习、过程练习还是拓展练习,我们都应该遵循规律,遵循规范,做到适切、适度、适量,以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阅读、促成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掌握深厚的知识底蕴与丰富的教学理论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犹如源头活水,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思品课由于其本身的学科特色决定了它是一门和时代紧密结合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反思,同时还要善于学习,不断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需要,深化思品课教学实践。 一位举手投足都浸透着文化芳香的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会如坐春风,从而学得津津有味。 二、以课标为依据,结合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1.下面漫画《沉重的负担》反映了() 沉重的负担 ①当前社会存在住房紧、就医贵、读书难等问题 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未解决 ④小康之路必定要背上沉重的包袱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2.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这揭示了()①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 ②改革开放是兴国之要,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国家生存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③ C.③④ B.①② D.②④ 3.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开放,发挥好改革对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作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因为改 革开放是()A.当代中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 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C.对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国之本 4.党的十八大报告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的一个新部署。()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大力发展经济建设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创建和谐社会 5.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 D.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指出,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坚定不移地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这条道路指的是()A.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B.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科教兴国战略 2012年11月8日,中学生小辉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首诗词:“云淡风高秋风劲,北国霜晨。雁阵欢鸣,不尽红叶壮京城。神州大地展美景,盛会喜临。亿众同庆,继往开来乾坤新。”回答以下小题。 7.诗词中的“盛会”是指()A.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第三十届奥运会 D.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8.实现“继往开来乾坤新”必须坚持()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而且不要一分钱工资。这表明()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9.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走中国人自己的路。这条道路就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10.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经济意义是()A.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抵御文化侵略 B.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C.满足人的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11.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五有”:有路、有魂、有底、有人、有备。其中“有魂”是指中国梦的实现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 B.②③④ D.①②④ 12.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总依据。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D.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13.面对记者的提问:“2017年,你缺什么?”受访者回答最多的是:缺钱、缺房。百姓口中的“缺”表明,我国()①要重点解决温饱问题 ②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改变 ④应 3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14.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出现了系列的“新常态”: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建设引领社会新风尚……但最基本的“常态”还是()A.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C.我国是世 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没有改变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是()A.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B.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答案 【答案】 1.A 2.C 3.B 4.C 6.C 7.C 8.B 9.B 11.C 12.D 13.B 14.A 5.A 10.C 15.A 【解析】 1.此题以漫画引领设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与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解读漫画,明确漫画的主要寓意,在此基础上,对照选项逐一筛选。《沉重的负担》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体现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完全解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基本国情。“小康之路必定要背上沉重的包袱”是错误的。排除错误题肢,故正确答案是A。 2.国之本和政治基石是四项基本原则,排除错误题肢①②,故正确答案是C。 3.此题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与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阅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主要寓意,在此基础上,对照选项逐一筛选。我国30多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靠的就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逐一对照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是B。 4.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C。 5.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跟本任务。 6.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8.十八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成就,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也就是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当前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以文化建设为中心。所以选B。 9.本题考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找到的一条正确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5 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立足课堂教学, 加强词汇理解 课堂是英语词汇教学最主要的地方, 也是学生对词汇进行初次记忆和认知的地方, 因此, 教师需要根据词汇的特征和学生的特性,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加强学生对应于词汇的理解, 促进学生记忆词汇的速度。 1.词义解释教学。最直接、最简答的词汇记忆方法是对词汇的意思有所了解, 自然而然的对词汇进行掌握, 词义解释的方法可以根据单词的性质或简或繁, 当学生刚进入初中, 基础不多的时候, 解释应该尽量使用母语, 但是待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之后, 可以改用英语进行解释, 在用英语解释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用学生学过的单词, 做到温故而知新, 如:mutton—meat of sheep。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解释的时候, 应该切记不要因为过于复杂而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另外, 英语词汇的形成并不是毫无规律的, 其形、音、义、构造及用法等都可以总结出各种各样的规律, 教师可以通过整体教学法, 通过派生词、转化和合成等规律的教导, 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积累。 2.多媒体教学。现代课堂的教学设备非常先进, 英语学习应该充分利用优厚的教学资源, 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加强词汇的直观性。例如, 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Happy Teacher's Day中鲜花和水果的词汇比较多,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看各种鲜花和水果的图片学习词汇, 不仅直观生动, 帮助学生掌握了如: sunflowers, carnation, lilies, roses, strawberries, lemon, peach, pear, orange等鲜花和水果的词汇, 而且还可以做拓展练习, 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他们自己想了解的花果词汇, 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习效果上都能够有不错的收获。 3.联想教学。联想教学是与中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相适应的, 教学效果非常好。例如, 教学hear一词时, 可以先让学生复习一下耳朵怎么说, 再把h联想成手机, 自然hear呼之欲出。学生可以在生活场景中回想单词的内容, 轻松愉快的懂得了单词的拼写和含义, 而且有利于词汇的整体教学。联想教学时一种化孤立为联系, 化复杂为简单的教学方式, 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 二、实践教学, 不断活化词汇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交流, 能够将所学的词汇运用到生活中去是英语词汇教学的最终目标。除了课堂教学之外, 课外的实践教学也非常重要, 其实将“输入”转变为“输出”, 能够是学生在使用中激发英语学习的乐趣, 发现不同词汇之间的联系, 加强记忆力。 1 . 运用词汇组词、造句、成段。英语词汇的意义是使用, 组词造句是英语词汇学习的初级使用形式。教师对于所教学的新的词汇要能够通过组词造句的形式让学生不断巩固记忆、加强理解, 为其对英语词汇的主动学习和锻炼奠定基础。例如:wrong一次, 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造句:What‘s wrong?You are wrong.Don 't learn the wrong lesson等。学生习惯这样的练习之后, 就可以逐渐的加大难度, 教师提供一定数量的单词, 由学生进行想象, 编写一段小故事。这样的方式能够延伸学生对于词汇的思考, 对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的作用不言而喻。 2.设置情境, 组织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在学生对英语词汇有了基础的掌握之后, 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英语小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之中自由发挥, 即兴表演。情境表演的作用除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之外, 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表演对其中可能涉及的语境文化进行介绍。例如:如果学生使用了"love me , lovemy dog"这样的句子, 教师就应该在表演结束的时候进行点出, 讲解狗在英语文化中的意义, 让学生认识不同文化之间有趣的不同, 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 教师还可以立足教学内容, 组织相关活动。例如:初中英语课文中的"I like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一课, 就可以在学生的表演中完成全英语教学, 让学生充分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活动中, 在新的体验下积累和拓展自己的词汇量。 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很注重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查。如2007年海南、宁夏卷《林冲见差拨》:“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2007年湖北卷《日月行色》:“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对小说人物形象考查的题型一般以如下几种为主:(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小说中×××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小说人物的这些考题类型,我们做题时只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即可轻松应对: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三是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四是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考点知识】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准确解答有关人物形象的高考试题,还应先了解相关的知识。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习惯上我们把主要人物叫“主人公”。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它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一篇(部)小说整篇(部)都是围绕着他(她)展开的。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她)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人物塑造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①有概括介绍,也有形象描绘;②有外貌和内心描写,也有行动和对话描写;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我们阅读小说时要能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他人或景的烘托。《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还要能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 【典型题例】 一、2007年海南、宁夏卷《林冲见差拨》第13题: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对比法(答“讽刺的方法”也可给分)。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解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认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能对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进行分析。 我们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全文,依据问题具体分析。在小说节选的这一部分里,差拨是一个主要人物。能回答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能把握住小说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小说第一段通过“一般罪人”的介绍,读者就先行了解了差拨“诈人钱物”的个性。第二段差拨一上场,不见林冲拿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一顿臭骂,其不可一世、仗势欺人的嘴脸暴露无遗。待林冲献上五两银子,他竟无耻地问:“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其诈人钱物的本性可见一斑。等林冲又取出十两银子托他送给管营后,差拨立马改变了态度,对林冲又是夸奖,又是许诺,其势利小人的面目表现得极为充分。将差拨的这些性格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就可以获得第一问的答案。 我们通读小说,不难发现,作者在描写差拨这个人物时,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这一手法的运用鲜明而富有表现力。不见林冲拿钱出来,差拨满脸淫威,对林冲又是辱骂又是恐吓:“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得到林冲的银两后,立刻满脸堆笑,夸林冲是好男子,“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并为其出谋划策,安排轻松差事。作者运用漫画式笔墨,在鲜明的对比中,将差拨这一势利小人的个性刻画得栩栩如生,字里行间含有浓郁的讽刺意味。 二、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第17题: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情感深挚、忍辱负重的普通女性形象。她爱唠叨,常责备孩子;掌管着全家人的生活,热爱家庭。她对“父亲”的行为深感不满,甚至觉得羞辱,但又一直牵挂和思念着他,直至年迈,她才放弃对“父亲”的等候。 【解题点拨】母亲虽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但文中对母亲的描写较多,我们从这些描写中完全可以把母亲的形象分析出来。母亲不像“父亲”,已经是一个脱离了父亲概念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考生对“母亲”形象的把握,应该是比较容易的,我们感觉到这是命题者降低阅读难度的一个精心设计。对次要人物形象的读解,也应该紧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的常识。但试卷所提供的参考答案,却基本上是游离于主题之外的(除“对‘父亲’的行为深感不满,甚至觉得羞辱”外),这样的阅读要求,是否恰当?小说第一段通过“我”的叙述介绍了“母亲”“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第三段写出了“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第九段“母亲觉得羞辱,但她几乎什么都不讲,尽力保持着镇静”,第十一段当“母亲”知道“我”偷食物给“父亲”后“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第十四段“母亲最后也走了,和女儿一起生活去了”,如果能将这些内容用概括的语言表述出来,就可以归纳出“母亲”这一形象的特点。 【考点精练】 蝴蝶翅膀上的爱 于强 冷战时期,一堵高墙将美丽的柏林一分为二。12岁的玛丽与爸爸阿里克就住在离高墙不远的一座小房子里。 这天是周末,玛丽兴冲冲地回到家。放学时,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做一只蝴蝶标本。 玛丽和爸爸好不容易在小树林里捉到一只蝴蝶,玛丽小心地把蝴蝶捉出来,用针钉把它固定在了标本盒里。突然,玛丽大叫起来:“爸爸,你快看,蝴蝶的翅膀上有字。”阿里克以为女儿在开玩笑,可当他接过标本盒仔细一瞧,不禁大吃一惊,只见蝴蝶的翅膀上果然有一行细小的字:“7月20日,晚上10点,辛克尔公园……”后面还有几个字已经看不清楚了。 天哪!这蝴蝶翅膀上的字会不会就是间谍们的杰作?阿里克心中既兴奋又害怕。根据当局的法令,举报间谍会得到重赏。阿里克不想要金钱和奖赏,只想让妻子从监狱里出来。十多年前,阿里克夫妇怀抱还在襁褓中的玛丽,企图爬过柏林墙,去过向往的自由生活,结果妻子被当场抓获,以叛国罪送进了监狱。十几年来,阿里克无时无刻都梦想着妻子重获自由。 如今机会终于来了!阿里克捧着标本盒,心里非常激动:只要向当局举报这个用蝴蝶传递情报的间谍,妻子肯定会得到释放。而根据蝴蝶身上的提示,间谍可能在7月20日晚上,去辛克尔公园秘密接头,自己如果提前埋伏在那里,一定能发现那个间谍的真面目。 20日晚上10点钟,阿里克提前来到辛克尔公园,找了处比较隐蔽的高地躲了起来。阿里克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屏住呼吸。突然,在明亮的月光下,一个男人从树林里走出来,站在空旷的草地上四处张望,还不时地看手表,仿佛在等人。由于光线太暗,阿里克怎么也看不清那个人的面目。 几分钟后,男人从衣服里掏出一只小盒子,取出一块小蛋糕。他在蛋糕上插上蜡烛,然后掏出一张生日卡,小声唱起了生日歌。歌唱完了,男人将蜡烛端起来将蜡烛吹灭。那一瞬间,阿里克惊奇地发现,他竟然是自己的邻居——昆虫学家森特。 森特烧掉生日卡片后,才慢吞吞地离去。公园里静悄悄的,只剩下阿里克,揭开了这个间谍的真实身份,反倒让阿里克犹豫不决了。 森特是个好人,他不但是个昆虫学家,还是个出色的大夫。当年霍乱在柏林肆虐时,森特整天忙碌,免费给大家量体温、送药片、打预防针,有时半夜里也要出诊。如今为了救妻子,要去举报森特,阿里克真有些于心不忍。 这天晚上,玛丽突发高烧,阿里克请来了森特。森特为玛丽打了一针,不到半个小时,玛丽退了烧。阿里克为了表示感谢,拿出一瓶珍藏多年的好酒与森特对饮起来。不久,森特喝多了,他竟凑到阿里克的耳边说: “老伙计,你……你也许不知道,其实我是个间……间谍。” “啊?”阿里克装出惊诧的样子。森特大肆吹嘘他的本事,说他已经当了几十年的间谍,杀过不少人。他养的蝴蝶拥有一种特殊品种,他们只对紫兰花感兴趣,只要他在蝴蝶翅膀上写上情报,将它们放到野外,蝴蝶就会自己飞到种了紫兰花的同伙家中。 原来如此!阿里克恍然大悟。考虑再三,他终于走进了警察局的大门。 森特被逮捕了。三个月后,他以间谍罪被处决。随后,因为阿里克举报有功,他的妻子被提前释放。 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柏林墙随着祖国的统一,不久轰然倒塌。阿里克一家也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自由生活。 一天,突然有人敲门,是一个陌生的老妇人。老妇人取出一只盒子,交给他:“这是我儿子临终前托我交给你的。由于我一直生活在高墙那边,没有办法见到你,如今我终于完成了他的遗愿。” 阿里克吃惊不已,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发现里面是20只蝴蝶标本,每只蝴蝶的翅膀都写满了文字—— 亲爱的兄弟阿里克: 其实我并不是间谍。当那道该死的柏林墙竖起时,它分离了我和我的母亲。虽然我与她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同一条街道,却犹如相隔万里。警察、狼狗、铁丝网、机关枪……把我与母亲阻隔在了两个世界。我与母亲暗地里商定,用喜欢紫蓝花的蝴蝶传递信件,想不到此事竟然被你发现了。你也许不知道,在辛克尔公园,其实我已经看到了你。你躲藏的地点实在是太糟糕了。那天晚上,我是去给母亲庆祝生日的,我相信在那里点起蜡烛,母亲会在高墙那边看到我的烛火,听到我的祝福与祈祷…… 你一定会问,我为什么要冒充间谍?事情很简单,我不愿意让可爱的玛丽和我一样,承受失去母亲的痛苦。我得了癌症,快要死了,我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让一位母亲回到她的孩子身边。阿里克,我不怪你,换了是我,我也会那样做。 阿里克满脸泪花。 1.读了全文之后,请你说说你从蝴蝶翅膀上读到了哪些爱? 2.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的词“机会”和“如此”分别指的是什么? 3.在文中找出与“因为阿里克举报有功,他的妻子被提前释放”相照应的句子。 4.文章对阿里克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请结合全文举例分析。 5.阅读全文,请你对森特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的分析。 【考点预测】 3号床的那个男人 朱砂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男人。 男人姓苏,30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男人是本市菜农,城市扩建后被征了地,用补偿款开了一家沙石料厂,阔绰的出手与邋遢的外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暴发户。 男人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每天坐在桌边大快朵颐,真想不通他怎么就那么爱吃肉。而且,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他便当仁不让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与3号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女人患乳腺癌,刚刚手术。儿子上小学,男人靠种地和养些鸡鸭过活。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是那个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 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也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带些从街上买的卤肉来,女人总是先埋怨男人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日,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3号床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3号床的男人,像发现了新大陆般,一再恳求1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说自己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块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自己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 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3号床如获至宝,非要给对方27块钱,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3号床的男人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自己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新鲜的,有多少要多少。1号床的男人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挖。男孩很勤奋,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挖到二三十个,3号床的男人总是照单全收。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几个应季的水果,晚上再加上一袋鲜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多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3号床的男人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挖,他按每个2毛钱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卖给男人。 我惊讶于男孩的聪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罐头之类的东西留给1号床,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接受了。从医院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3号床的男人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子,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及至走近,我才发现,他倒掉的竟是蝉蛹!男人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 “那你还买?”我疑惑地瞅着男人。“嘿嘿……”男人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腼腆。“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接济着1号床的病友。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在这个男人粗糙容颜的背后,竟有一颗如此细腻而温软的心。 1.文章第一段说:“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男人。”这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文中第二段对男人进行了什么描写?突出了什么? 3.本文虽短,但在人物塑造上却极有特点。请你从文中涉及到的两个男人——3号床的男人和1号床的男孩中任选一个,分析其性格特征。 4.本文极力写男人邋遢的外表和大大咧咧的性格,读了全文之后,请你说说男人仅仅是这样的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文章的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误区提醒】 从以往的阅卷中发现有些考生在做这类题时常犯如下错误: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没有立足原文,无中生有,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分析评价人物。 这些错误是我们应引以为戒的。为了少犯或不犯错误,我们做题可按如下思路来进行: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参考答案】 考点精练:1.阿里克对妻子儿女的爱、森特对阿里克一家人的爱、森特对母亲的爱。2.“机会”是指阿里克可以通过举报间谍来使自己的妻子提前出狱;“如此”是指阿里克在公园里发现翅膀上带字的蝴蝶的原因。3.只要向当局举报这个用蝴蝶传递情报的间谍,妻子肯定会得到释放。4.在发现蝴蝶翅膀上有字时,他的心里是“既兴奋又害怕”,他为这件事可以使自己的妻子提前出狱而感到高兴,又为这件事的危险而害怕;当他得知那个间谍就是森特时,他又“犹豫不决”,因为在他看来森特先生是个好人,他不想因为自己而害另外一个好人;当他听到森特喝多了酒以后说的一番话时,他下决心举报他。5.有医德,富有爱心的出色的大夫;爱母亲,敢于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成全阿里克一家人的团圆的好人。 考点预测:1.“我”为什么要讨厌3号床的那个男人呢?作者把自己对那个男人的感受提到前面来写,这样通过悬念的设置,就激起了读者的兴趣,吊起了读者的胃口,也很自然地开启了下文,过渡到下文的描写当中去。2.对男人进行了外貌的神态描写,突出了其阔绰的出手与邋遢的外表。表现了“我”对他的讨厌。3.1号床男人:这是一个农民形象,有阔绰的出手、邋遢的外表、大大咧咧、喜欢吃肉的特点。但是他却有一个细腻而柔软的内心世界。他想周济1号床的病友,怕伤人家自尊,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花高价买蝉蛹,说明他具有朴素但又崇高的内心世界。1号床男孩:这是一个很懂事的男孩,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的热水供应。男孩聪明,很有孝心,能找到赚钱的途径孝敬母亲。4.不是的,他还是一个粗中有细、富有爱心的人。这从他的话“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可以看出来。其实他早就想周济1号床的病友,但是怕伤人家自尊或者人家不接受,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花高价买蝉蛹,以此来周济他们一下,让他们心安理得地收下钱。5.采用了议论与抒情的表达方式,既总结了全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又有力地突出了男人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课堂练习的把握】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调研论文06-24 “微课堂”进阶练习06-16 名校课堂练习圆07-15 课堂有效练习设计11-06 审计法课堂练习10-12 八上英语课堂练习12-12 6上语文课堂练习册06-05 技术经济学课堂练习题10-27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练习策略初探12-20课堂练习的把握 篇2
略读课文练习设计应把握的三原则 篇3
把握高效课堂40分钟的方法 篇4
课堂练习的把握 篇5
课堂练习的把握 篇6
课堂练习的把握 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