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精选15篇)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家乡贵阳概貌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贵阳”的情感。

2.了解家乡贵阳主要的名片。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所在社区、村寨或贵阳在某一方面的特点。

2.难点:贵阳名片的制作。

三、课时安排(4课时)1.我爱我们的家 1课时 2.我最喜欢的贵阳名片 1课时

3.做一做(设计一张贵阳名片)2课时

四、教学

1.本课中的“家乡”、“家园”、“我们的家”均泛指贵阳,在教学中不必过于细究这些词之间的区别。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 篇2

(一)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在1971年10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正式提出,一经提出,这种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城市发展模式就受到全球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众多的研究中,生态城市至今还没有受到普遍认可和支持的定义,需要更多的学者对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

前苏联生态学家Yani Lsky提出:“生态城市要求把建设城市的技术、自然完全融合,强调人在城市生态中的重要性,民众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环境的质量都要得到一定的保护,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元素,产生一个理想的城市模型。”

中国的黄光宇教授(1989)也撰文指出:“生态城市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综合研究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复合型生态系统,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

从国内外研究的现阶段成果中可以发现,生态城市的内涵可以界定为: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人、自然和人和自然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用生态平衡等原理推进城市的建设。

(二)生态文明城市

自概念提出以来,国内众多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覃玲玲(2011)提出:“生态文明城市要求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系统达到一种良性循环,强调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王家贵(2012)撰文指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求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为基准,以全面提升居民持久的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提升各类自然资源维护和利用效能,进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持续促进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

目前国外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这一概念并没有太多的研究,总结国内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为:考虑生态系统自身的承受能力,改变以索取自然为主的城市建设方法,寻求适合本地环境和自然的城市建设路径,挖掘城市资源和潜力进行城市建设。

(三)水生态文明城市

水生态文明城市是近年兴起的新兴概念,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缺乏。

王沛芳等学者(2003)在分析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城市水生态建设模式,表明水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黄红(2013)在《广州水生态城市建设构想》阐述了从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防洪潮减灾体系、水生态系统健康调控体系、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等方面建设水城的构想。

综合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为:人类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自觉保护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方面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水”,紧扣城市水系统进行生态建设,从一个新的视角推进。

二、区别与联系

(一)概念相互关系

1.生态文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与根本

生态城市强调了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状态,只有达到了生态文明的状态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城市建设,即遵循生态文明本质和要求的基础上正确地处理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城市资源潜力之间的关系,以崭新的面貌和长远的发展眼光全面发展。

传统城市建设观单纯地把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索取的对象,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好平衡问题,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态文明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阶段成果

建设生态城市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前提,而生态文明城市是生态城市良好、健康发展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就成了当下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生态文明是生态城市的重要内涵,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最终实践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阶段成果。

3.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子系统

水生态文明要求尊重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要以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为基础进行人力活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十分重要的子系统。其主要包括水的综合利用、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护和修护水生态系统,水系统的保护机制、法律法规,水文化的积淀与弘扬等方面内容。

生态文明城市中的子系统水生态文明城市具有自身的特色和特殊点,以城市水系为骨架、与城市的水资源相匹配的新型城市产业布局,改善居民的水使用情况、水保护思想,使人们融入爱水、节水、亲水的大环境中。

(二)概念区别

1.经济学角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有与城市生态系统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资源结构以及工业布局,用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合理的方式进行发展建设,既要符合自然环境资源的要求,又可以满足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保证物质和经济的高效性,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系统。而生态文明城市是将人、自然和人和自然的关系这几个不同方面纳入城市建设的考虑中,在追求人和社会发展、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减少甚至禁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珍惜和开发资源,提高城市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达到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强调在全国水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之下,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保证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城市水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推进城市建设。

2.社会学角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而且要求人类生态化,将科学技术、城市文化、道德法律等元素融入生态城市建设,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提供一个可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城市社会。而生态文明城市将人和自然融到一起,明确人们的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及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合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共同发展。目前,我国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其建设路径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开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现有的城市水生态循环理论、水生态工程理论、水生态护坡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和总结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寻求最大限度适合人类生活的“人水和谐”城市建设方法,为整个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总结

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其侧重于城市建设的不同方面与不同发展状态,生态城市建设是以生态学理论和技术为核心,综合研究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需要使用多种技术从自然中获取资源进而改善城市生活。而生态文明城市在挖掘城市内外资源潜力的基础上,在建设城市的时候,既要考虑社会和城市的需要,也要考虑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保护和珍惜自然环境。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在于水的重要性,即在建设和发展城市的过程中以保护水生态体系、水生态系统为主,实现人水和谐方能保证城市的迅速稳定发展。三者在经济学、社会学意义上面均有不同,是不能混淆的概念。

摘要:生态城市的概念被提出以后,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主动推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然而无论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还是实践都仍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随后衍生出的生态文明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等名词也面临着概念划分不清、区分度低,概念滥用、乱用等情况。通过分析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及不同角度的概念使用和发展情况,浅析这三个概念并明确其区别与联系,规范概念的使用情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 篇3

一是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5.95%,保持全国第一。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率和I—Ⅲ水质比例分别为97.9%和95.2%,所有设区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所有设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清新福建”已成为福建最具影响力的新名片。

二是节能降耗水平居全国前列。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进度要求,201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607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海洋、土地、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长汀经验”成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福建省长汀县原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经过十几年努力,水土流失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15%—35%提高到65%—91%。2011年以来,习近平同志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并在全国推广长汀经验。

四是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创建了一批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较大改观。

在推进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握四个方面:

一是规划先行,抓好总体部署。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编制《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2020年总体目标及分阶段目标,明确了任务、布局、重点和配套政策。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纲要》,围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22项指标,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价考核,并将《纲要》贯穿到“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年度计划中,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各地结合实际编制实施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二是改革创新,激发内在活力。理顺港口岸线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管理体制;推行水、土地、海域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施森林生态效益及江河流域生态补偿、水土保持补偿、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等制度;合理确定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扩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范围,调动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积极因素。

三是加强领导,促进有效落实。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各级设立相应机构,形成上下衔接、分工负责的生态省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将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将领导干部任期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所推动出台的相关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纳入审计,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四是全民参与,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项目建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实地检查生态省建设,支持各界人士以多种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鼓励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态省建设新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一是积极构建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指标约束,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生产空间集聚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是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推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综合运用差别电价、地价等价格杠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建立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积极构建生态优美文明祥和宜居区,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按照习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要求,继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增强“市、县、镇、村”的综合承载力和环境竞争力,更好地维护、保障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把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我国实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原因和具体的做法。

2、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掌握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3、了解美丽中国的目标。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理解美丽中国建设的必要性。

2、增强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学生责任感,自觉践行低碳生活。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自觉地贡献。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美丽中国 教学方法:四环节一总结 教具 :

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禁烧秸秆图片。环节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

2、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3、掌握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4、正确理解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环节三: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75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生1:针对环境问题国家采取的方针是什么?

生2: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什么?

生3:我国的环境状况如何? 环节四:能力提升

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

生1: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

生2: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环节五:测评反馈

1、多选:

①、春节,小健由“放炮族”变为“弃炮族”,让两串电子鞭炮承担了一家人热闹过春节的重任,你认为小健的这种做法

()

A、是安全意识增强的表现,可以减少意外伤害 B、是“年味儿”变淡了,阻碍了民俗文化的传承

C、是环保意识增强的表现,为减少空气污染尽

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D、显示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②、为了更好的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梦想,各社区各街道纷纷开设环保课程,这样做()A、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B、能够加强城市的环保意识 C、可以杜绝环境违法行为

D、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2、中华文明蕴含的生态智慧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启迪?

①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②树立发展和保护相适应的理念

③树立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⑤贯彻科学发展观 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⑦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⑧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⑨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习惯 环节六:环保倡议:

不乱扔废弃物。

不吃野生动物。

随手关闭水龙头。

庭院室内养花种草。

节约纸张、回收废纸。

买菜、购物多用布袋。

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

吃完口香糖后包好、放好。

参加一次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环节六:总结

生态文明教案 篇5

授课教师:黄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认识到 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难点: 从身边做起保护大自然。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合作

教具准备:幻灯片、音频

导入新课:

一、导入课题:

谈话导入,你能说说什么是大自然吗?

二、美丽的大自然

1、做一做

大自然中哪些东西是有生命的?哪些东西是没有生命的?请你将有生命的东西用笔圈出来。

2、你知道吗?

水、空气、山脉、河流、微生物、植物、动物、地球、宇宙等,都属于大自然哦!

三、蒙眼游戏

到树林里、草地上,和小伙伴玩一个蒙眼游戏。

活动说明:带上蒙眼布,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蒙上双眼,静静地待上几分钟。然后,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带领下,走过一段路。最后,摘下眼罩围成一圈,分享活动感受。分享: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气味?摸到了什么东西?请指出你走过的那段路。

交流:蒙上眼睛后,你害怕吗?你会格外留心周围的动静吗?

四、观察云彩

天上的云彩千变万化,观察云彩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云彩吧,一定会有许多收获。

想一想:

1云彩的形状像什么?它们会变吗?

2、用笔画一画你见到的云彩。

五、草地大家庭

青青的草地真美丽,花儿草儿铺满地,草丛里藏着小秘密,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

1、你在草地里看到了哪些小动物,请在图中将它们圈出来。课本p8页。

2、你还发现了什么?请画出来。

3、3、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动物住在草地里?

4、找一找,有没有不属于草地的东西,我们应该把它放到什么地方呢?

5、捡落叶

秋天到了,树叶变色了,一阵风儿吹过,树叶纷纷落下。仔细找找落叶的形状、颜色真不少。选择合适的树叶,把它们拼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丽的叶贴画。见课本p11页。

六、课堂小结

七、拓展延伸

制作树叶贴画

课题:关爱校园,呵护绿色

授课教师:黄敏

课时:1课时

一、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园绿色意识,引导学生都来关心、爱护绿色植物,了解绿色植物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及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和难点:

设计校园绿色方案及维护校园绿色的措施

三、活动步骤:

1、就“校园绿色”展开设想

2、学生各抒己见,设计可行方案

3、汇报设计方案

4、保护校园绿色,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这有一幅水彩画,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哪位同学能将你看到的景色,谈一谈给你的感受呢?

生1:主颜色以绿色为主。

生2:感受到身处一片鸟语花香的茂密翠绿的树林里,空气非常清新。

生3:想拥抱大自然。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绿色象征生命的活力,绿色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沉醉在绿草如茵的景色之中也给予人们一种欢愉的心情,想不想使我们正在改建中的校园也让它充满生机与活力啊?

生:想(齐声回答)

师:那我们现在为我们的校园设计一份绿色方案,把我们的学校建设的更美丽好不好?

生:好(齐声回答)

师:今天我们实践活动课的主题就是:关爱校园 呵护绿色(板书)

(二)新授: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我们的学校现在拥有哪些绿色呢?

生:甬道两旁屹立的松树,房前绿茵茵的草坪。

师:看来我们学校的绿色环境好单一,现在就请同学们动手来设计一份符合我们学校的绿色方案吧!相信你的设计一定是最适应我们学校的!

生:(设计方案)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的设计方案?

生1:我设计的方案是:在校园围墙边上种植爬山虎,让它形成一片美丽的树墙,学校的甬道两旁可用种植万年红之类的花点缀。

生2:我觉得在蓝球场的周围应该种植矮小的树墙,既美观又可以起到阻拦蓝球的作用。

生3:在我们教室的窗台上应该放些好看的盆栽植物。

„„„..师:同学们的设计都不错,也很符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身处这样优美的绿色氛围中,我们以后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去维护绿色植物呢?

生1: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好我们校园的绿色。

生2:还可以做警示牌,用拟人的手法告诫人们要爱护我们校园的绿色植物。

生3:还可以做板报进行宣传。

师:同学们的提议非常好,老师为你们这些精彩的建议感到高兴,希望从我们自身做起,做一个呵护绿色的使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三)活动拓展:

绿色植物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生态文明主题班会教案分析 篇6

-----202班 主题班会

执教者:湖州市环渚学校 章林林

【班会目标】

1.通过主题那种的班会,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森林已经遭到了破坏,我们热爱自然,保护树木,爱护环境,提高环保自觉意识。

2.了解一些初步的知识,学会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做起,培养环保意识。

3.号召学生积极行动,争当合格的环保小卫士,达到人人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的目的。【课前准备】

1.选定主持人,确定扮演角色,并进行排练。

2.分组排练好文娱节目:《保护森林,人人有责》小品、诗歌朗诵 3.制作宣传栏。

4.制作保护森林安全标语。【活动过程】

主持人盛晨阳:森林为我们提供了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氧气。主持人毛铮:森林能净化空气,森林能保护土壤,森林能消除噪音等等。主持人盛晨阳:森林是树木的家,是小动物们的天堂。

主持人毛铮:森林是地球的卫士,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202班《爱护森林,从我做起》

主题班会 现在开始!

一、在情境中引出话题。

活动一:观看录像,欣赏美丽森林

主持人盛晨阳: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森林。(观看录像)

主持人毛铮:同学们,你们看,小动物们在森林的怀抱下,是多么快活,多么自在啊。主持人盛晨阳:春天到了,到处是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看了录像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请三个同学说说感受。(活动二:观看泥石流、沙尘暴的图片。

主持人毛铮:但人类的作为不是在保护我们的好朋友,而是在破坏它。破坏森林的后 1

果也是惨重的。请听新闻报道。

韩梓乐:经统计,特大沙尘暴在中国发生过8次,损失严重。2002年3月,20世纪90年代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天气过程袭击了中国北方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影响人口达1.3亿。

陈琪:近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遭遇沙尘暴袭击,大风扬起的沙尘弥漫在空中,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陈洋:2008年11月4日云南泥石流致107万多人受灾。

文思瑶:2010年8月7日夜,甘肃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致使1434人遇难,失踪331人。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

主持人盛晨阳:这是地球母亲对我们的惩罚,我们该怎么办啊? 主持人毛铮:所以保护森林,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主持人盛晨阳:可是我们还小,怎么来保护森林啊?

主持人毛铮:别看我们的力量小,其实我们能为森林做的事情很多。请看小品《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二、在小品中了解护林的方法

活动三:观看《保护森林,人人有责》小品

第一幕:陈阅海往垃圾桶里扔了一张没写过的纸,并说:“一堆纸扔掉了真可惜,若是一张纸扔了不能算什么。”刘燕连忙跑过来说:“一张纸很少,但是如果全国1.3亿少年儿童每人一张纸,每5000张纸就会用掉一棵3米高的大树,那要砍多少树啊?”陈阅海默默地捡起纸片,在上面继续做题。

第二幕:孙佳硕说:“今天是3月12日植树节,我们一起去种树吧。”张其威:“好啊。”他们俩拿着小树苗,蹦蹦跳跳地走出教室。

第三幕:廖官正拿着一次性筷子就餐,王静走到旁边说:“廖官正,你又忘了带勺子啊。”廖官正害羞地低下了头,王静又说:“这筷子都来自于树木,我们要少用一次性筷子,这也是保护森林的表现。”

主持人盛晨阳:看完小品之后,请你来说一说保护森林,我们可以怎么做? 请五个同学说一说。(张翔:不乱扔纸屑。蔡雨祺:节约用纸,不浪费纸张。张露露: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廖俊宇:多种树。吴拯延:爱护花草树木。吴丹:不破坏树木。)

三、在诗歌中巩固护林的方法

主持人毛铮:是啊。保护森林妈妈,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在接下来的三句半表演里,你也能学到保护森林的好方法。请听。

活动四:读儿歌

陈金瑞 于梦雪 刘纲 塑料袋,竹木筷,城市污染真厉害。害怕!送贺卡,祝新春,大树小树恨死人。可恶!扔张纸,吐口痰,人的生命要玩完。可怕!树被砍,林被没,西伯利亚冷风多。真冷!树枯了,叶黄了,森林妈妈受伤了。不妙!砍棵树,拔棵草,地球就要不行了。伤心!一张纸,写两面,节约用纸为环保。真棒!多种树,多种草,自然灾害就会少。真妙!花儿艳,草儿绿,蓝天白云真美丽。照相!

爱森林,护森林,人人参与不能少。不能少!(合)不能少!重环保,护家园,男女老少齐忙活。齐忙活!(合)齐忙活!

活动五:配乐诗歌表演《红领巾真好》

主持人盛晨阳:三句半非常精彩,谢谢你们的表演。我们每个人是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是飘扬的红领巾,你看,红领巾们已经行动起来了。请听配乐诗歌表演《红领巾真好》。

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是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清晨,林中谁最活跃? 是机灵的小鸟,扑棱棱,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 是“红领巾”来放鸟巢。

崭新的木牌上写着:“请爱护小鸟!”

小鸟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吴拯延、田晨晗)

四、在竞答中丰富课堂内容

活动六:知识竞答

主持人盛晨阳:我们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要承担起保护森林的重任。那你对森林有多少了解呢?我可要考考大家了。

1.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我国的植树节?(B)

A.3月2日 B.3月12日 C.3月21日 D.2月13日 2.我国植树节的标志是(A)

A.B.C.D.3.哪一种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熊猫”?(A)

A.银杉

B.金钱松

C.银杏

D.樟树 4.号称是“植物活化石”的树是(C)? A.银杉

B.金钱松

C.银杏

D.樟树 5.哪一种鸟被称为“森林医生”?(B)

A.白鹭

B.啄木鸟

C.燕子

D.猫头鹰 6.大自然中什么颜色是保护视力的?(A)

A.绿色 B.红色 C.蓝色

D.白色

7.我国沙漠化治理的有效措施有(A)

A.过度放牧 B.开垦草场

C.砍伐森林

D.封沙封草育林,飞播造林(草),人工造林并举

8.冬天为什么要给树的主干涂上石灰浆?(C)

A.吸引路人的注意 B.美观 C.可防冻、杀虫 D.使树长得更高、更快 9.旅游中,下面哪种行为是不提倡的(C)。

A.爱护花草木,不随意采摘,不惊扰动物

B.不随意食用野生动物和采食野果、野菜、野蘑、野菌

C.购买受保护和濒危的动植物当纪念品 D.不乱扔垃圾

10.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D)。A.小明赶着去上学,直接横穿草坪。

B.东东将树枝折下来,学着电视剧中的人物挥舞。

C.小杰用剪刀在树干上刻字。

D.丽丽用废弃的报纸作为书皮来包教科书。

主持人盛晨阳:大家真厉害,快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看来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积累了好多课外知识。

五、在操作中总结课堂。

活动七:制作标语

主持人毛铮: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会去尽自己的一份力保护森林。但是还有些人没有这样的意识。那让我们携起手来宣传一下吧。

主持人盛晨阳:好的,我们可以做一下保护森林的标语,提醒大家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我们的森林。开始行动吧。

草木绿,花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苹果)种一棵树,种一枝花,世界会更美好。(桃子)节约用纸齐动手,保护森林要牢记。(桔子)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梨)珍惜森林资源,永远持续利用。(西瓜)

不要伐木,鸟儿会伤心的;不要伐木,树木会疼的;不要伐木,地球会生病的!护树有奖,毁树必罚!(大白云)

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您的呵护。(菠萝)+ 1 = 2,一棵树 + 一棵树 = 一片树林。(小白云)

主持人毛铮: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小组制作的关于保护森林的标语吗?(分小组汇报)

主持人盛晨阳:大家的标语真有趣,简短但很有教育意义。那请大家将标语贴在环保树上,提醒来往的路人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我们的森林。

活动八:老师的期望

1.主持人毛铮:(看看老师),下面我们有请章老师!请问章老师,您对我们开展的《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班会有什么期望吗?

2.章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保护森林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今后一定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保护环境,不浪费资源。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自己,保护好我们的森林,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吧!让我们生命的每一天,天天都是环保日!

活动九:集体宣誓

主持人盛晨阳: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宣誓!主持人盛晨阳:全体起立!

主持人盛晨阳: 让天空永远湛蓝,让绿荫拥护家园。(全班齐)主持人盛晨阳: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全班齐)主持人盛晨阳: 人人当好护林员,保护绿色大家园。(全班齐)主持人盛晨阳:保护森林,从我做起。(全班齐)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 篇7

一、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和历史演变过程

(一)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思想

西方生态理论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在西方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也针对资本主义文明带有一定的批判色彩。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指明了社会核心价值的新思路,对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开辟了人们对生存环境关注的新视角,并且作为当前东西方学界钻研生态文明课题时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

(二)西方生态文明的演变过程简析

最初,人类对于土地的依赖和霸占行为在西方社会形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引发社会群体矛盾,进而间接引爆了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卓力发展经济,社会资本集中在少数的阶层手中,资本主义形态在西方社会得以确立,但同时蕴含危机重重,正如恩格斯所提到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的话抨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现状,隐约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中人民贪婪和恶性争夺的丑态。西方社会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看到了生态失衡的局面,顺其自然的发生了生态危机。并且迅速转化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森林遭到砍伐、有毒气体弥漫、地下水位下降、鱼类几近枯竭、物种濒临灭绝、气候异常、土地沙漠化、风暴频繁、洪水灾情泛滥、病情疫情严重等等,最终令人类自食恶果。这一系列生态环境的情境,也使人们从资本主义虚假繁荣中警醒,生态文明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形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迷雾中,西方生态理论也日趋成熟,开始从哲学理论俯视和思考人类的生存模式,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生态理论的指导,深刻的分析人们生存的意义和其所产生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对资本主义体制的对峙。随即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发展壮大,充实到政治力量当中,撼动了西方主流资本主义形态,人和自然的关系密切起来。当然,西方生态文明理论中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过分夸大部分,也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所要摒弃的。

二、研究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的影响

(一)我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思路

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对于西方生态的研究一直未有停息,并且钻研生态文明对于在略显虚张声势的社会经济文明的背景之下更加沉稳朴实。在研究过程中,对西方文明做以整理和通观,对其理论形成历史环境、发展过程等加以分析和提炼,将其重要的思想形态逐步带入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里,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

首先,西方生态理论中提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

其次,西方生态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理论认为生态危机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解决生态矛盾是不可能的,必须打破这一制度,通过革命构建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才能彻底消除生态危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当然,这一论调在后来学者研究看来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其并没有真正的揭示出经济危机产生的实质。

最后,坚定了我国加快走进社会主义进程的信心。人类要理性的利用资源来满足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发展经济,保护自然环境是一切文明进步的依托。如果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人类所筑建出来的景象形同虚设,经济的发展成果不足以应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最终给环境污染买单的必然是人类自己。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发展

经济文明固然重要,但要是伴随着生态文明的落没发展经济,是得不偿失的失误。我国已经意识到生态治理的严峻性,陆续启动了退耕还林、天然林区保护、生态草场建设、生态区域的创建等等,这是我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另外,在如今城市内外的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工业废水、废气等,我国相环境关治理部门也加大了考察力度,及时调整工业企业生产方向,规范了环境污染治理标准,取缔了部分高污染、高排放的工厂生产资格。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得到了关于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的启迪。人类发展终归是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且在生态环境允许的前提下完成社会的构建。我国是人口大国,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建设和维护我们的家园迫在眉睫,避免重复走西方生态建设进程中产生的弯路,吸收西方理论精华,并且让我国全社会共同为生态环境出谋出力。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期能够满足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篇8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着由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上保持和谐的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提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利用”变为“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带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迅速升温。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90年代以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作出具体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政策上,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在措施上,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 篇9

构筑北疆生态屏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专家座谈会侧记

早春二月气象新,一元复始万物苏.在和风送暖,山河竞秀的美好季节,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邀请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资深专家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以及国家和自治区新闻媒体记者会聚呼和浩特,举办了以“构筑北疆生态屏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建设生态文明专家座谈会.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内蒙古林业 英文刊名:NEIMENGGU LINYE 年,卷(期):2008 “”(3) 分类号: 关键词: 

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心得体会 篇1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人交往的日益频繁,文明礼仪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商务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现代社会实践的角度,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它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中华儿女一直将文明礼仪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文明礼仪更显得尤为重要,它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可谓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一个人的举止、表情、谈吐、对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因此,在平时工作与生活中,着重注重四个方面提高:一是强化自律意识,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二是端正思想态度,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三是讲究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礼仪水平;四是注重学以致用,提高工作效率。

前一段,刘书记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了《文明礼仪教育读本》,这本书,结合实际以单位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系统的介绍礼仪知识。例如,学会感谢、与人交谈眼神的作用、要诚恳、自然的说“谢谢”、作一个守时的人、尊敬老人、在公共场合的礼仪等。虽然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可就是在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上我们更应该知道必要的礼仪。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着装得体,符合身份,因为仪表、仪容、仪态可以让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养。

作为一名有一定礼仪素养的人需要注意的是: 律己: 礼仪规范由对待个人的要求和对待他人的做法两大部分构成。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敬人: 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中最要紧的一条,就是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宽容: 要求自己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

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在每时每刻,每事每处,都应该讲礼仪、用礼仪,把所学礼仪用得恰到好处,“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件事。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注重言行举止细节,加强文明礼仪实践,摒弃一切不符合林场文明礼仪要求的行为,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带动林场文明程度提高。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用文明的态度对待问题,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好自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 篇11

一、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显著特征。纵观世界工业史,坦率地讲,由于历史的局限,先行国家曾经无节制地使用能源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付出了巨大代价,给地球和人类酿成了灾难。我们回忆一下,上世纪像美国洛杉矶光化学污染、英国伦敦的烟雾、日本水俣汞污染教训惨痛。我们不能重复先行国家的老路,必须在工业化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清洁生产和集约增长为内在要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倡导循环经济,实施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创建两型社会,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

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科学发展的集中表现。在实现工业化的社会进步中,工业文明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但同时对自然生态造成严重过载和危害。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在实现工业文明中以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可承载为前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社会。

二、我国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面形势十分严峻。从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尽管我们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国家到地方、行业到企业都有严格的考核指标,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经济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增长仍然过度依赖物质资源的投入,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从能源资源消耗看,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耗折36.2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球的21.3%,创造了全球11.6%的GDP,单位GDP能耗是国际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3-4倍。我们使用了世界46%的煤,45%的钢,14%的油气,50%的水泥,原油进口依存度达57%,铁矿石超过50%,铝矿铝材进口、铜矿铜材进口分别达到50%和70%,而且比例越来越大。近十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超过0.7。什么叫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呢?就是每年GDP增长1%,总能耗增长多少有比例,能耗增幅比上GDP的增幅系数,我们近十年超过0.7,接近0.8。即使“十二五”把GDP增幅控制在7.5%左右,能源弹性系数降到0.5以下,这已经是很困难了,但即使达到这样的水平,预计到2015年全国总能耗将达到40亿吨标煤,2020年将超过45亿吨标煤。这些数字都是很惊人的。

从环境污染看,化学需氧量(COD)年排放约2500万吨,氨氮排放约26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220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约24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全国还没有一个统计数,估计超过70亿吨,均居世界首位。大气雾霾、水源污染、土地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再继续“粗放”下去,资源环境不可支撑,“我们只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地球”。

三、建设“生态文明”,重点要抓好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工业是重中之重。当前大气污染、PM2.5严重超标、雾霾造成社会公害,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社会热点。究其原因,据分析京津冀地区,火电和燃煤锅炉占30%,工业排放烟气占25%,机动车尾气占18%,其余是扬尘和生活排烟。因此,能源燃料的清净化、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紧迫任务。在化石能源方面,要合理开发科学利用,要发展洁净化利用技术,提升煤炭洗选率、炼油成品油质量,发展煤制气,开发利用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注重煤、电、化一体化综合利用,发展特高压输电、改变不合理的火电布局等。在发展非化石能源方面,积极开发利用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给予政策支持,提升智能电网,建设能源互联网,提前和超额实现2015年、2020年新能源占比达到11.3%和15%的目标。在用能设备方面,要采用先进燃烧技术,提高排烟脱硫脱硝标准,提升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加快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等。这些措施有的已经实施,有的尚在谋划之中,要增强紧迫感、危机感,抓紧抓实。

企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中去,履行社会责任。在工业生产中要使用资源,不可避免地有“三废”排出。应通过技术进步、严格管理,尽量节约使用、降低单耗、减少总量。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循环使用、综合利用,对排污有切实可靠的治理技术和设备,使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控制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在自然可以自我修复的范围之内。节能减排也是企业自身的需要。在多数企业成本构成中,能耗物耗占很大比例,节约资源就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目前看企业对节能降耗普遍是重视的,但仍有不少企业对减排治污、保护生态不够重视。因为减排治污需要投入、需要费用,从短期利益来讲,增加了开支和成本,因此往往处于被动的、不自觉的状态,企业应主动自觉纠正,相关部门和社会要加强监管。重视节能降耗,重视减排治污,实现低碳、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发展绿色工业、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的共同任务,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我们要学习、借鉴先行国家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实现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经验,学习借鉴他们在合理利用传统能源、科学开发新能源、发展先进制造等方面的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快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 篇12

绿色生产方式有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生产。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注意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协调,紧紧抓住资源节约和能源节约两大纲目,从生产设计、生产工艺等各个环节,追求节能、省料、减污的综合效果,追求最小的物耗和能耗。二是循环生产。就是将“资源——产品——废物——污染物”单向流动的传统线性生产,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循环生产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废弃物质经过再生资源环节而进入再生产,同时实现“投入最小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无害化”,用最小发展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是再生生产。再生生产不仅是将被消耗的资源经过再生技术处理,重新变成资源如再生金属、再生能源、再生塑料、再生纸浆等,更重要的是在消耗资源的时候,始终考虑和保持着资源本身的再生能力。真正的绿色生产方式,应该是一种可以使资源再生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土地、水利、森林、大气等基础资源,有了再生生产的理念,就能保持更加良性循环的生态。

培育绿色消费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培育绿色生产方式更重要,也更难做到。全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既有生产方面的原因,也有消费方面的原因。尤其是一次性消费的广泛出现,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作为一个城市,工业制造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噪音污染,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实际上,在制造业的背后,更为繁荣的是制造业所带动的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这些生活行业所产生的污染还没有被足够认识。现在通行的看法是,生活消费产生的污染在许多方面大大超过工业生产所引起的污染。生活消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量,也超过工业生产废水中的排放量。所以,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变革传统消费模式,构建生态消费模式。

绿色消费观念追求消费的“生态性”,即从消费品、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到消费过程、消费结果,都不会对消费者及环境造成伤害和破坏。绿色消费观念强调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自觉进行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适度消费。所以,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在生产方式上,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培育绿色生态环境,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在生活方式上,培育绿色生活习惯,养成环保、诚信、互助、合作等健康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我们要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态消费观念,必须树立三大理念:一是建立新的生态循环系统,使生产和消费对生态无害化,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使自然资源能够不断循环利用。二是发现或创造新的大规模的生产性能源,形成清洁化的生产。三是探寻资源再生的方式,使有限的资源增量化。我们现在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上述三大理念,才能真正做到重新塑造生产和消费理念,促进生产和消费行为的根本转变,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终极支撑。

2. 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

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生态伦理,规范生态行为。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是处理人、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生态伦理将伦理权利的主体扩展到人类之外的生物种类、生态系统和整个自然,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评价自然环境的伦理权利与作用,超越人类利益来理解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以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追寻人与自然在伦理上的正确相处,使人与自然由相互对立走向和谐统一。

现代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为:人本观。把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放在首位,尊重公民的环境权利,创造平等发展环境,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空气、喝上放心水、吃上安全食品,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平等观。在整个宇宙系统中,自然万物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内在价值。所有物体不管有无生命,都应受到尊重,享受平等的权利。人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类只有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待,才能安全地长久地在地球上繁衍和生存;和谐观。人是自然整体中的一部分,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统一,了解和掌握自然万物发展、运行的规律,尊重和顺应这些规律,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改善环境的关系,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伦理体系中的最高原则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观;责任观。人有享受环境的特权,更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尤其是企业,在不断向自然界索取物质能量、享受自然界恩赐的时候,必须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企业自律,承担起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始于自上而下的推动,主要是由政府出台政策和法规来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民众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生态行为还没有形成自觉的习惯。所以,我们必须用生态眼光引导生态行为;用生态意识培育生态行为。生态伦理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也是一种文化行为。生态伦理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体现在社会行为中。要把生态伦理建设的重点放在生态伦理的实践上,重视培育具有良好生态伦理行为的道德主体,提高生态伦理的实践能力,自觉学习和运用自然界的生态智慧,把提升城市生态文明的目标理想转化为实际的生态伦理行为,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公众,必须用生态伦理的实践,培育、提升生态文明行为,最终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和平衡。

3. 健全环境文化制度和服务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这项工作当作大事抓紧抓实抓好,必须重视健全环境文化制度和服务体系。生态环境问题,从空间上来说,是全世界的问题,全中国的问题,全省的问题。从时间上来说,它是工业革命以来逐步积累起来的问题。从环境状况来说,有些环境、资源,一旦被破坏、被消耗,永远无法恢复。所以,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关键是要有制度的保证。

首先是国家战略规划制度。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纳入国民经济规划与宏观发展决策中,从长远的生态目标来确立发展模式,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发展步骤和发展速度。从民族的、人类的根本利益与永续利益来计划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其次是环境法规制度。保护环境和资源,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随着法制的完善、法治的健全,最根本的保护还是要落实到法规制度上。对屡教不改的污染企业,对疯狂掠夺资源、破坏环境的单位与个人,对转嫁污染危机和治污成本的行为,在立法上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和刑事处罚力度。

再次是生态教育制度。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生态文明教育,把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理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灌输到每一个人的心里;把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以生态道德规范约束和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活动。最终形成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自觉承担生态保护的责任。

最后是生态考核制度。要尽快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考核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总体评价;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的平行考量;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及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考核。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四条是最根本的要求。国家战略规划制度主要是使我们对环境和资源心中有底,心中有数,使我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仅要遵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且要遵守自然的规律、环境的规律,为了长远的利益。法规制度是对环境和资源最切实的保护,以往的法律体系关注的是人的经济性权利、政治性权利,环境法规制度关注人的环境性权利,均衡环境生态的压力与经济增长的动力及其所引发的利益冲突。教育制度是要保证通过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与道德价值观,因为人们的意识形态与道德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对环境、资源的态度与行为。考核制度,则为各级党政干部尤其是行政首长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和责任目标。在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社会环境中,在制度文明发育还不充分的文化氛围下,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考核制度不但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更严格一些。

在环境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设立专门服务机构。改变传统行政体制下重叠交叉的管理体制,设立环境与生态的专门服务机构,建立环境与生态的大部门体制,整合服务机构职能,明确服务范围与权限,为环境与生态提供全面的服务。

第二,建立健全三大体系。即环境与生态的法律法规体系、科学完善的环境标准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与考核体系。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环境技术、管理理念和法律框架,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与生态的法规和标准,充分发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政策,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优良制度环境。

第三,建立科学、完备的信息网络。加快发展环境与生态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力推进环境与生态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全面准确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状态、问题、规律、成果、经验与趋向,提高环境与生态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变革。

第四,提高治理环境与生态的科技水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重大决策的支撑作用,加速核心部门的生态创新,促进环境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以技术创新带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环境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稳定反应能力的提高。

第五,推进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环境与生态,固然取决于政府部门及其“绿色行政”,但广大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与参与意识也十分重要。要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扩大公众环境权益,重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 篇13

生态环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在不断的恶化,这也让人们对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环境更加的怀念更加渴望。

朋友们,让我们共同看一下目前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严重、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加、土地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森林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草原面积缩小、固体废弃物增加、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目前我们所赖以生存家园的环境。

我们知道坏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飘着阵阵花香,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祖国和社会的未来。特别是近几年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例如刚刚过去不久的芦山大地震和正在流行的H7N9病毒等等,把我们人类折磨的身心俱疲。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也让我们人类反思,我们一味的向大自然掠夺式的索取方式不可取。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应该积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我们应从身边的事做起: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的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将生态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立足于实际。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虽然不可能都直接从事环卫工作,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历史重任将落在我们新一代的肩上。同学们,当看到未关的水龙头在滴水时,你是不是能够随手关上呢?当电池用完后,你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随手扔掉呢?当购物时你能否自觉不使用塑料袋?……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但却体现了我们强烈的环保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追求幸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把南京打造成一个生态园林城市,不仅是一种“面子工程”,更是为我们每个居民的生活带来了福祉;保护城市绿化,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市民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学生,我希望,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更应在方方面面得到更大范围的体现。我们的南京,在不远的将来,不单单是绿化,在其他的方面,如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营造更注重品质和健康的生活环境、环境保护立法等方面,也将会做得更好。

建设生态文明 篇14

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而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作出战略部署,要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加以阐述,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消费模式改变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既要重视经济发展,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生产方式上,要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生活方式上,要改变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过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在文化价值观上,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要求的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等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水利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篇15

1 水利文明存在的问题

水是生物界生命第一要素, 是原生质的重要成分。离开了水, 一切生命无从谈起。因此, 水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知道了水是生产之要、才能明白水利文明是生态文明之基。换句话说, 水利文明也是水的数量、质量、形态与周边环境的巧妙搭配。它既不能没有, 又不可替代。研究开发水利文明, 不仅关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 而且关系着国计民生, 更关系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资源缺乏。人们对水利文明认识不足, 生态文明意识更是淡薄。在涵养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 开发水资源, 治理水资源, 利用水资源, 让水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方面欠缺足够的认识。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 1994年受到大自然干旱的惩罚, 就是人们对水利文明缺乏认识, 没有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致使全县9.8hm2万hm2秋作物严重受旱, 5.23万hm2绝收。

2 水利文明现状

2.1 人水不能和谐共处

到处是污水入河, 坑塘成为垃圾场。往河里倒垃圾, 往坑里扔泡沫成为家常便饭。河里漂着塑料袋, 井里漂着农药瓶。死水坑基本都是臭哄哄。成为苍蝇、蚊子的繁殖场所。

2.2 土壤污染

农药的过量使用, 废料到处抛弃, 对土壤构成不可逆转的污染。

2.3 无限度的乱砍乱伐, 森林面积的减少

对水土保持及水资源的地表埋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4

工业废水、城市污水, 无处排放, 流入河道

2.5 海洋、空气的污染

人水不和谐的地方, 还有河底抽砂, 河床塌陷时有发生。河堤保存不完整。沟渠不畅通, 影响涝季排水等。

3 创建水利文明, 促进生态文明的思路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 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这就对水利文明创造条件, 并为水利文明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迫切需要加强水治理工作。

3.1 加强水治理工作

要使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 把节约水资源作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牢固树立人本理念, 建设优美的水利文明环境, 彰显水景观对促进人水和谐的特有文化功能。保证人水相依、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

3.2 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强化水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基础功能地位。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 避免水资源破坏。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 做到全面规划, 统筹兼顾。并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 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3.3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从一点一滴做起。像一个家庭将洗脸洗手的水用来冲厕所或者养育花草。这样的方式方法, 不能说是直接从源头上解决缺水问题,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缺水问题, 并且说明人们的节水意识在增长, 不断找寻节水的途径。

3.4 水污染治理

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进行区域性水利综合治理, 就要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对可能出现的水体污染, 要采取预防措施。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

进行区域性水利综合治理, 就要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杜绝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 规定排放标准。同行业废水应集中处理, 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 便于管理。并有计划治理已被污染的水体。

3.5 加强监测管理组织, 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

设立保护管理机构, 与国土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组织, 执行有关环保法律和控制标准, 协调和监督各部门和工厂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颁布有关法规、制定保护水体、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源的具体条例。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习部年终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餐饮申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