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安全性评价制度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原料安全性评价制度(通用12篇)

原料安全性评价制度 篇1

一、在初次选择原料供方时的评价准则如下

1、能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身份资料。

2、原料供方相对稳定,最好是直接生产厂家

3、具备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能稳定提供原料的能力,并提供相应等级质量检测报告。

4、能提供企业安全资格认证书。

5、工厂应对每种原辅料的供应商都建立合格评价制度,不能提供有效检测报告和经检测验证不合格的供应商应取消其供货资格。

二、选择的准则如下

优先选择体系情况运行良好和价格相对低的原料供方。

三、采购员与供方签购货合同前,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主材料:木材、海棉、皮革、油漆、仿皮、喷胶等,必须是国家工商局正式审定的厂家,其产品必须经省级以上质量检验检测局检验过,并能提供质检报告复印二份。

2.有质检报告的厂家,采购员与其签采购合同时,必须将我厂各种材料的质量要求列入其中,有些材料有客户要求的,如皮革等,一定要与供方各持1件同样的样块,供方用样块对比生产,厂方用样块检验供货

四、每年对原材料供方进行重新评价时的准则

1、合同完成的按时性:每出现一次由供方原因造成的超时扣2分;

2、产品的稳定性:每月定期验收合格率不低于95%,每达不到一次扣2分

3、产品的售后服务:未按规定或约定服务一次扣2分

4、年度统计低于90分者取消第二年合格供方资格

原料安全性评价制度 篇2

一、和谐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技术属性评价

根据制度体系技术属性的内涵, 对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进行技术属性评价, 主要从四个方面评价。

1. 制度生成与完善的制度保障。

为了规范立法活动, 健全国家立法制度, 建立和调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我国于2000年颁发了《立法法》, 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的权限, 以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进行了规范。制度及体系的质量与和谐, 同样需要专门的制度保障。现代制度理论认为, 科学的制度及制度体系, 要有制度及体系的目标设定、效果分析、主体研究、具体制度及制度体系的制定和实施措施的编制等程序性制度安排, 这一程序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遗漏或淡化, 必将直接影响制度及体系的质量。现代管理学权变理论认为, 世界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中, 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变化日趋加快, 因此, 在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中, 应当具备灵敏的自我完善的制度与机制安排, 以应对经常性、多样性的挑战, 实现动态有效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生成与完善的程序保障, 是制度及制度体系技术属性的源头, 因此, 评价一项制度和一个制度体系是否科学、严谨与实用, 应当首先看制度及制度体系中是否有制度及制度体系生成与完善的程序安排, 以及安排得是否科学。

2. 科技保障的制度权重。

安全的本质就是万无一失, 要求生产体系必须具备整体性, 安全生产体系没有99%这个概念, 必须是100%。安全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预知、预测, 分析危险;另一方面是限制、控制、消除危险。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条件才是真正的安全。预防事故, 即预知、预测危险, 不能只停留在违章违规的层面上, 还要做好物质存在的规律和突变的条件等技术层面上的文章。正是从安全本质的角度讲, 安全的根本出路在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和人的素质现代化。而实现生产工具现代化, 需要生产设施、设备和保安装备的资本投入与运用的制度保障。因此, 和谐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必须有这方面的制度与机制安排, 并保持相应的权重。

3. 可操作性。

制度及制度体系的可操作程度, 至少有五个衡量标准。一是条文衡量标准。制度条文的文字表述应当准确, 不管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哪个场合, 也不管是哪个人, 解读的结论只能是一个, 不得发生歧义。二是导向衡量标准。制度及制度体系的目标指向具体、准确, 即应当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没有做到的具体后果, 必须十分具体、明了, 简洁、易懂、易记。三是能级衡量标准。在自然人的岗位职责与单位、部门的职能制度安排上, 责权利必须对等、明确、具体, 即体现岗位职责与职能的具体责任是什么, 要履行这些职责、职能应赋予什么样的权利, 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职责、职能的后果是什么, 要有明确的规定。四是动力衡量标准。制度及体系能否有效运转, 动力是关键。现代管理学动力理论认为, 要实现制度及体系的高效运转, 要有相关岗位、相关单位与部门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联互动的制度与机制安排, 尤其是反馈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评价制度, 以及启动评价与考核程序的制度与机制安排。五是制度的可考核性标准。没有考核的制度, 是低效或无效的制度。换言之, 无法考核或没有考核内容的制度, 是可操作性较低或不可操作的制度。衡量制度的可操作性, 既看制度是否“言之有物”, 是否有针对性, 还要看制度本身是否有科学合理的旨在落实本制度的考核评价的内容安排。

4. 连贯性与系统性。

制度和制度体系, 是集体的智慧, 是企业文化的积累。换言之, 只有体现集体智慧与企业文化的制度和制度体系, 才可能是有效的制度和制度体系。这就要求制度和制度体系必须保持连贯。连贯性也是系统稳定性对制度及体系的原则要求。现代管理的系统理论强调, 制度及制度体系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对所涉及的客体, 要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覆盖, 无缺项, 无遗漏。制度与制度之间,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具有独立功能的各系统 (子系统) , 必须逻辑地协调于大系统 (母系统) 整体之中, 服从、服务于母系统价值目标的实现, 而不是相左相违。

二、和谐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社会属性评价

根据制度体系社会属性的内涵, 制度得到普遍遵守的理论要求, 对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进行社会属性评价, 主要从四个方面评价。

1. 民主程度。

这里的民主程度, 是指制度及制度体系生成与调整过程中的民主程度。这一评价是由实践的权威性、民主的权威性, 以及民主与安全管理制度的深刻的内在关联性所决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 不是空中楼阁, 而是安全生产实践的客观需求, 这就要求安全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的制定与调整, 必须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 充分发挥民主, 保障生产一线广大职工、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话语权。实践证明, 生产一线广大职工的制度话语权被尊重、被发挥程度, 即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生成与调整过程中民主程度, 既关系着制度及制度体系本身的质量, 更关系着制度与制度体系被遵循的程度。因为, 制度及制度体系生成与调整的民主过程, 本质是特殊管理客体对制度及制度体系的学习、领会和认同过程。制度及制度体系只有被广大生产者所领会、所认同, 才有可能得到广大生产者的广泛、普遍遵循。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 从理论与制度两个方面, 为安全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 提供了保障。因此, 衡量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的和谐程度, 既要看是否有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生成的民主制度与机制的安排, 更要从职工主观性“两违”率看这一制度与机制的实际执行情况。

2. 制度约束力的平等程度。

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约束的平等, 即在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是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也是保证管理制度得到广泛、普遍遵循的重要保证。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的平等程度,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各个层面的岗位责任与权利的对等程度。它的提出, 主要是防止不同层面的职责与权利对等程度不一致的问题, 即防止有的权利大于责任, 有的责任大于权利, 有的甚至有权无责等制度问题。二是制度约束力的平等程度。它的提出, 主要是防止管理制度约束力失衡问题, 即主要防止有的是硬约束, 有的是软约束, 而有的则无约束等制度问题。三是考核标准平等程度。它的提出, 主要是防止考核标准对工人严, 对干部松;对一般干部严, 对领导干部松等制度问题。四是具体考核平等程度。它的提出, 主要是防止考核“走私”问题。

3. 对人的解放与发展的保障程度。

这一评价、衡量标准的理论依据是现代管理的人本理论和动力理论。制度及制度体系对人的解放与发展保障程度, 因其直接关系着制度遵循程度与执行程度, 进而关系着制度及制度体系的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对人的解放与发展的保障程度,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学习、培训保障程度。学习和培训, 既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更是特殊管理客体———从事安全生产的员工和各级管理者实现自身发展与解放的一项重要权利。因此, 和谐的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 不仅要有生产员工学习、培训的制度安排, 各级管理者的学习、培训制度安排, 还要有保障学习、培训质量的制度与机制安排。二是自我实现的保障程度。现代管理的动力理论认为, 只有为特殊管理客体———从事安全生产的员工和管理者实现自我提供科学、可靠的制度保障, 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才有可能实现和谐、持久、高效运行。因此, 和谐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 既要有物质激励制度与机制安排, 也要有精神激励制度与机制安排, 还要有公平公正的竞争制度与机制安排。三是思想政治保障程度。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人的解放之首要, 也是保障制度及制度体系和谐、持久、高效运行之首要。因此, 和谐安全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 应当有各种围绕安全生产活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安排, 以及保障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机制安排。

4. 制度环境的和谐程度。

主要是指安全管理制度与国家制度、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力水平、民族文化和科技水平、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等条件的和谐程度, 要从三个方面强调管理制度及机制的和谐性:一是内容与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必须保持高度的和谐一致, 即在管理制度及制度体系中全面地、创造性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而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二是要有关于制度环境的制度安排, 即处理内部关系、友邻关系, 以及外部关系的制度安排;三是要有保障人的安全行为, 以及人的安全行为与物的安全状态实现有机的时空结合的制度及制度与机制安排。

原料安全性评价制度 篇3

关键词 烟草有机种植;卷烟原料;安全性;消费者健康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02

过去人们在种植烟草时,只注重使用更有效的农药和肥料来促进烟草植物的生长,结果导致产出的烟叶质量下降甚至威胁人体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而吸烟人群则对于卷烟原料质量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烟草行业应正视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烟草的种植过程中应该注意肥料的合理施用、农药的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才能够从烟草生产的源头阻断有害物质的侵入。在烟草种植培养过程中,采取有机种植方式能够在烟料产出源头降低卷烟原料中的有害物质成分,确保烟草原料质量的安全性。

烟草中对人身体健康有毒有害的物质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有害物质是指吸烟人群在吸烟过程中烟料经过燃烧所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焦油、一氧化碳、苯酚等;而外部有害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在烟草种植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合成的肥料中所含的重金属、预防病虫灾害所使用的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影响烟草质量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就是烟草中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的有毒物质,这两种因素也是影响吸烟人物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烟草种植所使用的肥料大都是化学合成肥料,这些化学合成肥料都含有大量重金属物质。烟叶中的重金属是烟草植株生长过程中,通过种植土壤和肥料将这些重金属物质吸收到叶片中,肥料是烟叶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1]。因此,在烟草种植过程中,可通过筛选种植产地、肥料用量控制一定范围内从而达到控制烟草中重金属含量;在烟草种植培养过程中,对农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防治病虫灾害,可根据栽培技术对烟草中病虫灾害进行防范和治理,尽可能少的使用农药。而在烟叶生产种植过程中,采用有机种植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烟叶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实现降低烟叶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提高烟草质量安全等级。烟草有机种植所使用的肥料都是天然肥料,其包含的有害物质极低,能够确保烟料的质量安全性。在烟草有机种植过程中,对病虫灾害采用栽培技术和一系列人工技术,既能够确保对病虫灾害的防治,又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使用量。

1 烟草的有机种植

有机种植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趋势。对烟草的有机种植是指在烟草栽培生长过程中,不使用重金属含量高的化学合成肥料,尽量避免使用农药除虫除草,不使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干扰烟草作物生长,而是依照自然规律,采取天然肥料、运用物理手段以及自然规律的生物链方法来养肥土壤、防治病虫灾害,以在确保烟草作物生长生产安全。在烟草种植过程中,采用有机生产种植方式,使烟草对人身体健康的伤害减小到最低限度,能够确保烟草烟料质量的安全性。

烟草有机种植过程中常用的有机肥料有:堆肥、圈肥、绿肥、人畜尿粪以及土杂肥等天然肥料,有机肥料里包含烟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能够易于被烟草植株根系吸收。有机肥料不仅能够促进烟草作物生长,而且后劲足,对烟草作物具有极高的持续供肥能力。烟草作物中易发生的虫害主要是烟青虫、烟蚜、棉铃虫等对这一类的虫害的防治,对虫害的有机防治措施:可以采用黄板,烟草植株揭膜培土以后,在有翅蚜阶段和粉虱发生时期使用,烟草种植地均匀放置75个/hm2[2]。当黄板沾满蚜虫以后,使用竹条出去黄板上面的蚜虫继续使用2~3次,直至黄板失效及时更换黄板;也可以使用诱捕装置,这种装置主要是预防夜蛾、烟青虫和棉铃虫的成虫。在烟草栽培揭膜培土之后,放置20~30个/hm2诱捕装置,每隔30 d换一次,对捕捉到的害虫转移到其他地点深埋处理。此外,可以在烟草旺长时期实施天敌释放,在烟草作物旺长期释放蚜茧蜂和赤眼蜂。若以上措施都不能够控制虫害时,再采用农药防治,但要控制住用药的恰当使用量。烟草作物生长的早期主要以作物生长早期易发生的黑胫病、烟草花叶病毒病为防范治理的重点,生长中后期以炭疽病、白粉病以及野火病为防治重点。有机种植对病害防治的措施主要包括抗害性栽培,采取科学生产管理措施(定向种植、控制作物的种植密度、定期除草等),以达到降低病害的发生。对病害的预防措施是在作物移栽后的15~45 d时间内喷施稀释100倍的农抗20和稀释100倍的草芽孢杆菌,通过这种措施来提高烟草作物的抗病性。烟草作物生长过程中,主要的杂草有苋、牛筋草、辣子草等。在烟草有机种植过程中,对草害的有机防治管理主要是通过除草则是结合结膜、中耕培土后及时中耕除草,以此来防治草害对烟草作物生长的影响。

2 有机种植烟叶质量安全性

通过有机方式种植的烟叶与常规方式种植烟叶所含有的主要致香成份种类基本相同。但香叶醇只在前者中检出,而后者的检测为未检出。有机方式种植烟叶的酮类致香成份总含量常规方式种植烟叶高一些。如金合欢基丙酮A、二氢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C、β-紫罗兰酮、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等主要香气物质都比常规方式种植烟叶较高[3]。通过有机式种植的烟叶与常规种植烟叶相比,其烟碱含量相对较低,其表面残留有害物质也教少,检测结果见表1。

3 结語

在烟草种植中,采用有机种植方式不仅能够净化环境、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能够降低烟叶生产成本、改善烟叶品质、降低烟叶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对自然的物质良性循环起到促进的积极作用。有机种植作为一种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因其高质量高品质的产物而受到人们的大力推崇。烟草种植商们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这样才能永远在行业中领先。

参考文献

[1]敖金成,赵剑华,戴勋,等.有机种植方式对烟叶产量和内在品质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2(6).

[2]窦玉青,刘新民,程森,等.论我国有机烟叶开发[J].中国烟草科学,2012,4(33).

[3]雷梦遥.烟草常用有机肥的作用及施用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3,5(5).

原料仓库管理制度 篇4

一、原料仓库日常管理

1.原辅料、包装材料凭双方的单据收货,入库通知检验人员进行现场验收,填写原辅料检验/验证记录单,并索取厂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及明细、第三方型式检验报告或随货检验报告等证件材料。

2.对验收合格原辅料、包装材料做好入库登记,并保存好入库单据。

3.根据原辅料、包装材料供应生产厂家不同,做好原料、食品添加剂包、食品相关产品、洗涤剂消毒剂分类,并进行分类登记,完善供应商基本信息资料。

4.库存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定期整理和查看,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对临近过期的原料根据使用情况单独存放并上报。

5.原辅料、包装材料领用需做好材料领用登记,填写清楚材料领用单。

6.每天查看电脑原材料报警系统及实物库存情况,对经常用及量较大的原辅料、标签、纸箱的采购要有一定的提前量,并配合生产部门制定最低库存量,做好采购计划安排并填写采购计划单告知上报采购负责人进行采购,原辅料采购单上报后对已到货的和未到货的计划单分别存放,做好记录,根据物流不同,在3-5天内进行追踪。

7.每日电脑上账时要与仓库实际库存数量对应一致且相符,下账时必须要与当日车间生产使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数量对应一致,如不一致且不相符需第一时间查明情况。8.原料入库后及时清点,检查货物与单据、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及时上报处理解决。

9.做好每月月底原辅料、包装材料盘存,月盘存报表次月5号上交,要求做到账目清楚准确,数量与实物相符,如不相符查明不相符原因,查清责任人,并视情况进行处理。

10.对车间退回的废瓶、废膜、废盖子集中存放,不定期验收。待供方送货时及时退回供货方;对车间生产未使用完的原辅料、包装材料退回做好登记和存放。

11.做好仓库各区域清洁卫生,保持仓库卫生干净。

二、原料仓库考核管理

1.原辅料、包装材料入库进行验收和登记,违者扣2分。2.库存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定期整理查看,做到先进先出,临近过期的产品根据使用情况单独存放并上报,违者扣1分。

3.每天查看原料、标签、纸箱库存情况,对出现电脑报警进行上报,违者扣2分。

4.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采购需有提前量,提前做好采购安排,因未提前采购上报,耽误生产每次扣5分。

5.每日电脑上账数字要与仓库实际库存数量对应一致且相符,下账时必须要与当日车间生产使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数量对应一致。如不一致,每个不一致项口扣0.2分。

6.月报表于次月5日前上交,且账目清楚与实物相符,违者扣2分。7.新原料、新包装材料等必须编号上账,违者扣1分。8.做好仓库各区域清洁卫生,保持仓库卫生干净,违者扣1分。9.按照记录表单填写要求规范填写原料库各项记录,未按要求填写扣1分。

10.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存放做好挂牌标识,未挂牌标识扣1分。

02 原料采购管理制度 篇5

一、目的

明确原料采购流程,对采购活动进行控制,以确保采购工作有序进行。

二、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产品所用原料采购活动的控制。

三、职责

1.由生产部根据生产任务、计划和原料库存,提出原料采购计划; 2.采购部负责按照采购计划及原料接收标准安排采购; 3.生产部负责原料接收、卸车及保管工作。

四、内容和要求

(一)生产部依据生产计划、原料库存提出采购计划,明确原料名称、规格、数量、验收标准或验收方式等,报生产部经理审批。

(二)采购部接到采购计划后,在供应商名录中选择供应商进行询价、比价、议价,最终向部门经理提出采购审批单,采购部经理签字后,与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安排送货,确保原料的及时供应。

(三)供方的验证:

1、对于重要原料的采购,需要时采购部人员、检验员要共同到供方处进行验证,但是如果在进货检验出现不合格时,本公司仍有权拒收或退货;

2、当供方要求到供方处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时,本公司应予以配合和安排。但顾客的证明材料不能作为供方对采购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依据,当其出现质量问题时,本公司仍有权拒收或退货。

(四)对采购原料的验证

1、采购的原料由采购员和保管员进行数量、包装验证,质管部负责按“检验规程”规定进行进货检验或验证。

2、如公司或顾客需要在供方现场进行验证时,应在采购信息中将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式做出明确规定。

食品原料贮存管理制度 篇6

1.品质第一,为确保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原辅料在贮存期间的食用价值,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食品原辅料(包括半成品、成品)贮存、保管工作由库房管理者等相关人员直接负责,主管负责监督、保管。

3.食品原料贮存时必须依照食品原辅料的特性(储存条件),做到分类存放。

4.库房内严禁存有超过保质期限、腐败变质、无产品标签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

5.食品原料的贮存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常温贮藏:主要用于贮藏不易腐败、变质的、有包装物的辅料及半成品原料(如:玉米、小麦、高粱等)。

(二)封闭贮藏:主要用于贮存有挥发性气味的食品原料。

6.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有要求的)贮存时,必须填写“原料入库标识”,并根据原料辅入库标识及原辅料的保质期限,做到原辅料领用的先进先出。

7.食品原料(半成品)贮存应做到库房整洁、食品存放要隔墙离地(距墙10cm、距地20cm)分层、分类、分架、分库、通风贮存。

8.食品原辅料保管人员应定期将保存时间较长且在有效期内的可食用性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数量上报生产主管。

9.食品原辅料贮藏环境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或其他非食品类物品.10.食品原辅料贮存环境必须每日打扫,保证储藏设备正常运作,达到贮存环境干净整洁、无虫害、无杂物的卫生标准。地面、台面、墙面干净整洁,工具用具干净,物见本色。

11.低值易耗类要专区存放。

12.常温库要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

13.库房管理者每日按以上要求进行库房管理,主管(或指定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并记录温度,并将每日检查情况进行记录,根据记录的不合格点,及时进行整改。

原料安全性评价制度 篇7

关键词:煤矿产业,设备管理,层次分析法,通风管理,安全性能评估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煤矿产业已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但是观其现状, 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完善, 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安全生产问题。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 能够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许多, 例如瓦斯爆炸、火灾事故、煤灰故障等都会阻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然而, 归根结底, 导致这些安全隐患的因素只有一个, 那便是煤矿通风质量的优劣。客观来讲, 煤矿通风质量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煤矿内安全隐患的防治。本文对我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论述了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煤矿通风管理制度进行安全评估, 希望借助该观点, 能为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建议。

1 我国煤矿管理制度的安全评估方法阐述

所谓煤矿通风管理制度的安全评估方法指的是通过各种数据跟踪或数据监控的方式对煤矿安全生产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危险因素进行科学的评估与分析。目前, 我国的煤炭产业已经研发出针对不同特点、不同条件与不同适应范围的多种不同形式的评估方法。依照其自身不同的特性, 可以将安全评估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定性安全评估方法;另一种是定量安全评估方法。本文将常见的几种安全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 下文具体阐述。

1.1 定性安全评估方法

定性安全评估方法指的是在煤矿的日常生产过程中, 借助煤炭的实际湿度或温度这些肉眼直观能够看到的东西, 或者是对以往相关同等事件的处理经验以及解决策略进行观察, 如此便能够对事态的发展趋向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再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1.2 定量安全评估方法

定量安全评估方法指的是借助煤矿日常生产过程中所汇总积累的数据资料, 同类型或相同体系中产生的数据资料, 亦或者安全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资料, 根据相关标准, 运用宏观科学的模式构建起煤矿生产模型, 从而进行评估的方法。

1.3 煤矿通风基础资料的评估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以及瓦斯等物质含量的检定, 从而分析出生产与开采煤炭层的自燃可能性、爆炸可能性。这些内容都是能够直接反映煤矿本身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基本资料内容。

1.4 煤矿测风的评估方法

测风是煤矿通风中一种常规管理工作内容。通过对煤矿重通风情况的测试所得到的相应数据, 能够得到两方面的资料依据:一方面是可以非常综合全面地了解煤矿的实际通风情况;另一方面是可以根据直观准确的应用数据更好地改善通风系统, 为煤矿通风管理制度的安全性能提供一份坚实可靠的保障。

2 煤矿通风管理制度安全评价中层次分析方法的应用分析

2.1 建立与其相对应的层次分析构造模型

通过这个层次分析构造模型, 便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一个现实: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绝非是一个单一的系统, 或者是一个人便能够独立完成的工作, 应当是众多系统相互进行有机的结合。只有煤矿矿井当中的所有生产部门进行紧密有效的衔接配合, 才能真正做好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任务。

2.2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应该在已经建立了相对应构造分析模型的基础之上合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合理有效的层次管理分析。在层次分析法中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评估指标, 那便是相关重要性的排序以及相应权值的设定。在煤矿产业的安全生产过程当中, 有几项重要制度是应当注意的, 主要包括:检测装置的使用制度、通风管理的责任制度、瓦斯报告的审批制度、生产安全的管理机构制度、煤矿安全隐患的应对处理措施、安全措施费用详情、通风瓦斯的检查制度以及通风瓦斯的调配制度。这些制度内容都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管理制度内容。除此之外, 还应当建立起非常严格的煤矿通风管理制度。因为煤矿通风管理安全的责任制疏忽是导致煤矿安全隐患存在的重要因素, 所以, 应当在完善通风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 加强煤矿通风管理制度的改进。

3 结语

综上所述, 煤矿通风管理系统的安全评估对整个煤矿生产而言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的核心宗旨便是通过对当前煤矿通风系统中存在的弊端与隐患进行分析, 而后寻找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并且要保留其安全评估过程中的全部信息, 为我国煤矿生产的安全提供合理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俊平.煤矿通风管理制度安全评价中层次分析法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05) .

[2]张西志.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煤矿通风管理制度进行安全评价[J].中州煤炭, 2007 (02) .

[3]王光发.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煤矿通风管理制度进行安全评价[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3 (05) .

三好学生评价制度的反思 篇8

2012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正式联名提案建议学校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建议废除的缘由有五:一是将学生人为分成三六九等,不利学生成长。所有学生都是平等的,三好学生制度择优选拔,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二是家长纷纷送礼,滋生教育腐败;三是成绩成为学校选拔三好学生的因素,忽略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由“三好”异化为一好,片面单一的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评价方式不合理,评价程序不透明。三好学生的评选往往由班主任直接认定,学生及家长不了解评价的程序及标准;五是如今当选三好学生可以在小升初、初升高等关键考试中,得到加分,评价极端功利化。这些三好学生评价制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教育评价就其历史来说,兴起于20世纪初,它的起源与学生学力检测活动的发展紧密相关。经过泰勒、克隆巴赫、斯克里文、斯塔弗尔比姆等评价观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对评价作出简明界定,并对我国研究者产生很大影响。我国教育评价虽然从封建科举制度开始已开创了教育测验的先河,但关于教育评价的研究却是从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迫切需要重建秩序,并对教育改革作出评价。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系统引进和学习国外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展开教育评价研究和试点工作,建立评价体系。1990年,初步建立了教育评价制度。由此可见,中国教育评价是在探索与借鉴中发展,时间短,基础差,评价概念、目的、标准、形式都在不断批判中前进,近几年由结果性评价开始转向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真实性评价研究,因而过去评价制度中的问题一一暴露。尤其是德育评价不完善,真正对德育评价的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长期以来,我国德育评价研究局限于评价方法及量化问题,而对于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德育评价的本质、功能、实效性等,尚缺乏深入的分析。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应实际情况和学生品德的发展规律的德育评价机制,因此“三好学生”中的“思想品德好”无法科学地付诸实践,阻碍了三好学生制度的评价形式、程序、标准等各方面的实施,最终成为容易量化的“一好”制度。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教育评價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时,总是为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服务,并受其制约与影响。市场经济的积极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市场经济功利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两方面无不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而教育评价作为教育中最脆弱的一环,一方面自身发展不足,另一方面又最容易受到教育体制之外的影响。并且大部分教育者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情感往往达不到期望值,包括政策制定者、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一方面对教育学、心理学,特别是教育评价的知识严重欠缺,另一方面不断涌现的教育事例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令人担忧。

评价就其标准来说,分为两类: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的特点是评价目的在于区分评价对象的相对优良程度,以便择优选拔或择优扶植,高考属于典型的相对评价。绝对评价的特点是它的标准不以某一特定的评价为转移,而与教育目的有关,如毕业会考。我国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提出“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的这一表述,“三好学生”这一荣誉称号,作为绝对评价标准,是具有合理性、有效性、激励性的。但从当今三好学生评价制度的现状来看,却属于相对评价,它将优秀学生选拔,与升学紧密挂钩。但是,从上述三好学生制度演变的历史发现,“三好”仅仅是对教育目的的设定,并不是对教育对象的优良区分,属于绝对评价,结果这一制度逐渐演变成相对评价,成为有名额限制并以选拔为目的的制度。

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写到,“理论上的深刻分歧从来不是无缘无故和虚构的。这些分歧是从一个真正的问题的各种相互冲突因素当中产生的——问题之所以是真正的,因为这些因素,都包含着暂时相互冲突的各种因素……不是坚定地把教育的各种因素作为整体来看,我们就只能看到种种相互冲突的名词。”实际上,教育评价中表面上相互冲突的各个因素也是形成教育整体的各个个体。三好学生制度与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看起来成为当前暂时相互冲突的因素。而我们应该反问的是,“三好学生制度”本身是只看重成绩吗?真的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吗?真的违背学生发展规律吗?三好学生制度与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性化发展相冲突吗?以笔者的观点,三好学生制度偏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特定发展时期,三好学生制度偏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并不意味着忽略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与人民网报道的一种观点不谋而合:三好学生制度没有原罪。人为的因素与多元化评价的欠缺才是影响这一制度发展的原罪。在过去学生无法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成绩的重要性是得到学生与教师共识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不能再靠单一的评价制度满足。很多学校提出“新三好”、“阳光少年”等新形式,但是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制度的简单替代,而是:第一,如何将最本质的评价理念贯彻到评价制度中,将评价落到实处。第二,如何防止人为的腐败导致的制度执行的变形,评价程序公正可以很容易做到,但再完善的制度也会有漏洞,关键在于家长、教师如何正确地认识评价、评价评价制度,做到各司其职。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篇9

1、采购员要认真学习《采购食品索证管理制度》,熟悉并掌握食品原料采购索证要求。

2、采购食品(包括食品成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和设

备),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供方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化验单,同时注意检查核对。合格证明中记载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等必须与产品相符,不得涂改、伪造。

3、所索取的检验合格证明由采购部门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4、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毒有害、质量不新鲜的食品及原料,以及

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标识不清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5、不得采购无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

6、采购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食用油、调味品、酒类饮料、冷食制品、食品添加剂

以及餐饮环节主管部门规定应当索证的检疫合格证,进口食品及其原料应具有口岸监督部门出具的检疫合格证书。

7、验收员在验收食品时,要检查验收所购食品有无检验合格证明,并做好记录。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1、加工前价差食品原料质量,变质食品不下锅、不蒸煮、不烘烤。

食堂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篇10

为了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落实采购食品原料来源,提高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索证及台账记录等工作。

二、学校食堂采购食品、蔬菜、原料等均须让供方完整填制食品物品采购回执单据。

二、进行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的食品包括:①食品及食品原料(如食用油、调味品、米面及其制品等);②食用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豆制品、猪肉、禽肉等);③食品添加剂(如酵母、色素等);④其他产品。

三、到证照齐全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并现场查验产品的卫生状况和包装、标识,购买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不采购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蔬菜及原材料。

四、实行定点采购,索取并留存定点供货商的资质证明,与定点供货商签订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的合同。

五、严把食品采购质量关,杜绝腐烂、变质、变味、发霉、过期等不卫生食品流入学校食堂。

六、采购食用农产品时,索取销售者或市场管理者出具的购物凭证。采购生鲜蔬菜,应查实产地、是否喷洒农药及时间间隔、供方姓名、住址等信息,并索取购物凭证。

七、采购生猪肉时,查验确认为定点屠宰的产品及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并索取购物凭证。采购其他肉类查验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并索取购物凭证。

八、采购的食品在入库或使用前要核验所购食品与购物凭证,相符后经验收人员签字认可后入库或使用,对验收不合格的食品注明处理方式。

九、所有采购食品必须当天逐项记入《食品采购与进货验收台账》。

十、妥善保管好索证的相关资料和《食品物品采购回执单据》及《食品采购与进货验收台账》,不涂改,不伪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 篇11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14-1

林业资源是一种生态资源,保护并科学开发林业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绿色发展的保证。自从我国实行集体林权制度以来,逐步实施了惠林惠农制度和政策,积极提高了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调动了农民发展林业经济的热情,促进了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了林业资源,然而这一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实究竟带来了多大的成绩和效果,需要走到农民中展开调查。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的调查与评价

通过走进某地区农民群众,采取问卷调研、亲身访谈、开展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与总结等来得出结论,通过抽取调查样本,分析这些样本的差异等等展开调查与评价。发放问卷300份,其中的276份为有效问卷。

1.1林权政策的调查评价

发放问卷中提出了“对林权改革政策的感受”类似问题,具体的调查结果如下:共调查农户数276户,其中满意198户,不满意78户,满意率为71.7%,不满意率为28.3%。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70%的农户对林权制度改革持满意态度,只有28.3%的农户持不满意态度,这说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得民心,使多数农民享受到了实惠。虽然也有一部分农户持反对意见,是由于各种原因没能享受到山林开发和经营的权利,而且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各种阻力。例如:林权抵押贷款难、贷款程序繁琐等等,导致了他们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负面评价。

1.2对集体林權改革相关政策的意见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到农民对集体林权改革配套政策的想法和意见,经过调查数据表明:当前从事林业经营的农民最渴求一种生活与收入的稳定性,因为从具体的选择中可以看出有99%的农户都选择了老有保障,农民都希望能够享受到养老或医疗方面的保险待遇,而且有将近90%的农户希望当林业经营遇到自然灾害后,国家能够有所补偿,从而维护稳定的收入。同时,农户也希望在林权办理与采伐方面能够更加顺利。

1.3对银行贷款制度的评价

自从实行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农民的林业开发热情高涨,但也面临着资金挑战,更多的农民只有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然而在银行贷款这一环节,农民仍然给出了不同的评价。同样从276份问卷中进行总结:低利息贷款52户占18.8%,抵押贷款65户占23.6%,毫无优惠贷款159户占57.6%。

从以上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在银行贷款这方面,有50%以上的农户未能享受到优惠,只有23.6%的农户采取抵押的方式获取贷款。出现这种结果是由于银行作为盈利性金融机构利益性质的影响,很多银行倾向于将贷款发放给山林经营规模较大和还贷能力较强的林业大户,从而保证自身的经济收益,这也是与林业经济收益周期长、风险大等原因密不可分的。基于这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才使得有50%以上的农民无法享受到银行贷款制度的优惠。

1.4林业采伐指标制度的评价

在采伐指标方面,主要从采伐指标的获得便捷性与分配科学性两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采伐指标获得的便捷性。实行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农民就要接受和遵循采伐限额制度,然而,在采伐指标是否容易获取方面,在问卷中提出问题“采伐指标获取的便捷程度”。从276份调查问卷中进行全面分析,具体的调查结果认为非常便捷9份占3.2%,不便捷245份占88.8%,不清楚22份占8.0%。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有将近90%的农户认为采伐指标获取不便捷,也就是侧面意味着采伐指标很难获取,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严格的林业采伐制度,对采伐进行严格限制。实际上,虽然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指标下达到农村地区,然而,由于下达的指标十分有限,且操作不规范,导致很多没有关系、没有实力的农户无法获得指标,而且即使获得了采伐指标,也会因为采伐程序复杂、繁琐,影响广大农户的积极性。

采伐指标分配的科学性。对于采伐指标分配是否科学、公平、合理的问题,在问卷调查中也进行了调查,具体的调查结果为:指标分配科学57份占20.7%,分配不科学203份占73.5%,不清楚16份占5.8%。从以上调查中可以看出,有70%以上的农户认为当前的采伐指标分配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出现这种结果是由于原本严格的限额采伐制度造成了采伐指标相对有限,这样珍贵的采伐指标很容易被相关的权力部门进行非法操作,不正确履行规定程序,通过走后门等形式进行暗箱操作等现象时常发展,这些都影响了采伐指标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

2结语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支持并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广大农民的热情和积极性,但是,这项制度政策仍有一些不足和缺点,需要改进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有5个发展动力[J].华人世界,2010,(1).

[2]杜群,王兆平.集体林权改革中林地流转规范的冲突与协调[J].江西社会科学,2012,(6).

[3]刘璨.社区林业制度绩效与消除贫困研究一效率分析与案例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原料安全性评价制度 篇12

农村学生辍学率高一直是社会、政府, 包括教育工作者所忧心的问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针对农村教育的现状, 结合城市学校的一些做法,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应从教师自身因素入手,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校教育的魅力为目的, 改变单一的学生评价制度, 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中感受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尝试。

2 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 课堂教学评价。为了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 也是为了督促教师进行随时随地的评价, 我们设计了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表, 不仅了解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还观察学生是否敢于提问题、大胆尝试与验证, 能否有条理地表达、思维过程是否清晰、学习活动是否有计划等情况。见表1。

表2一学期冯关情况跟踪表

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要, 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设计的综合测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 学科教学评价。《第四阶段教育评价》一书中这样的论述:“关注评价过程, 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协商、沟通与理解, 以使评价获取最大效益”, 所以, 在这一阶段我们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使被评价者获取最大的效益。我们主要采用学科能力测评法, 借助于图表对学生每一次作业情况、某一项能力训练情况、一阶段的成绩情况用图示法进行隐性测评, 跟踪进行, 最后形成学生在此阶段的曲线图, 根据图示情况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诊断、总结, 使学生对自身的能力发展情况更加明了, 也使下一步的学习更加有的放矢。为此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过程性评价表, 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如语文学科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态度与方法 (勤动脑敢发言、善交流爱合作、能自主会质疑) 、作业 (平日作业、实践作业) 、单元闯关、学科活动参与情况等。表2是闯关情况跟踪表。

第三, 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健康发展是新课改评价的最终目标。在评价内容方面应实现从“重知识到重全面素质”的转变、从“重结果到重达到结果的过程”的转变, 《纲要》中也指出:“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 也要关注个

(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动手能力和自律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班组互评:以班组为单位, 对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诚实守信、个人道德修养、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见表3) 。

(2) 家长评价:从学生在家庭良好的行为习惯、言行一致性、自理能力、学习的自觉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见表4) 。

(3) 班主任评价:从学生的思想品德、组织纪律性、学习态度、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比如有的班任这样评价:你既有白鸽的端庄文静, 也有马驹的热烈奔放;既有课堂上的冥思苦想、积极发言, 又有课间十分钟的活泼开朗、活蹦乱跳, 更有从不间断、一丝不苟为同学的满意服务。如果你能和课外书交上朋友, 课外多读多看多写的话, 相信你的写作能力也会变得更出色!

(4) 学期评价:教师综合学生一学期的表现,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品质的评定。学习过程主要指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准确性和独创性、动手操作能力、作业完成情况、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平时测验成绩和学科特长等方面;学习品质主要包括: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参与意识、质疑能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积极的情感态度等方面。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评语总结的方式, 让每一个学生明确自身情况, 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 你变得越来越自觉, 学习越来越认真, 发言越来越积极, 作业也越来越清晰。特别是你的背诵能力, 已越来越强, 再也见不到你留在办公室背诵课文的人影了。如果在新学期里, 你能更积极地思索问题, 更踊跃地举手发言, 加倍付出努力的话, 你定会远远超过许多同学, 进步得更快。

(5) 创新实践能力评价:我们采用各学科课外积累评价, 如语文学科的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数学学科的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故事;生物课的科学夹等;能力实战评价, 有纸笔测试的方法, 如:各学科的知识竞赛;又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法, 如;英语组的课本剧表演赛、数学组的教具模型制作赛、语文组的板报设计赛、各班级特色各异的班级文化巡礼等。

3 实施结果

综合测评从多角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监测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面的联系, 体现了教育社会化的特点。

图表的介入使评价点更加全面, 评价的内容更加规范, 也为评价教师提供了方便, 使评价得以快速有效的实施, 当然, 它也存在着它的弊端, 我们会继续努力, 继续钻研使它日臻完美。只要学生不再觉得学校是没有意思的地方, 老师不再是简单教学方式的执行者, 学校变成一个百花园, 在这里任何一个花朵都有它的生长空间, 那所有的教师都会乐此不疲的!

摘要:图表的介入使评价点更加全面, 评价的内容更加规范, 也为评价教师提供了方便, 使评价得以快速有效的实施。

上一篇: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下一篇:送变电电气工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