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精选8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国务院确定“到2020年底,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目标的关健时期。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依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淮政发[2004]113号),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和依据
(一)“十一五”期间**市安全生产简要回顾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为老百姓管好“生命簿”和“财产簿”作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实施《安全生产法》为主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十一五”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
1、主要控制指标完成较好
据统计,2006——2009年期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387起,死亡1334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每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均未突破省安委会下达我市控制指标。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05年的0.7885下降到09年的0.2638,下降幅度66.5%;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05年的0.412下降到09年的0.401,下降幅度2.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由05年的下降到09年的,下降幅度%;“十一五”期间10万人口火灾死亡率保持在左右。
2005年-2010年**市各类安全事故统计
2、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市加大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在《**日报》设立安全专版,传播安全生产知识,建立安监网站,发布安全生产信息,编印《市民安全常识手册》,免费发放广大市民群众,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安全文化示范社区创建等活动,提高了各级政府和企业、公众的安全意识,安全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3、安全监管方式不断创新
一是建立和推行“1+3”安全监控体系,积极构筑“群防、群控、群治”网络;二是出**全生产指导员制度,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三是深化“安保互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推进安全生产与保险业良性互动;四是建立“人盯厂(场)”制度,强化危化品企业和公众聚焦场所安全监管;五是实施专家服务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安全技术支撑力量。
4、应急救援基础建设明显增强
近年来,我市共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先后新购置5辆抢险救援车、一辆通信指挥车和各类抢险器材,另外,江苏省内河水上搜救分中心**湖基地、**市水上搜救中心2009年底投入使用;**灭火救援应急中心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实施等,强化了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全市安全生产综合应急能力。
但是,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依然偏大,重点领域的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由于指标控制、指标基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安全生产工作两项主要指标控降的压力日益增大,降幅也在逐年缩小。这既反映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也反映我市事故总量居高不下,特别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事故发生率依然偏高。
二是安全生产基础不够扎实,历史欠账太多。规划配套设施不完善,有的建设项目安评工作不到位,“三同时”(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制度落实不到位。
三是全社会的安全意识还不强。政府层面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少数地方仍然存在重经济轻安全的现象,抓安全生产往往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中,强调得多,落实得少。企业层面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问题。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因地位、条件、机制、经费等限制,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大部分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差,“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突出,安全生产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安全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广大群众安全意识不高,全社会安全法制观念不强,大多数民众不懂安全常识,自我防范能力较差。
四是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政府和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投入均显不足。政府层面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安全监管设施、设备明显不足,欠帐太多;企业安全投入太少,管理水平落后,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培训不足。虽然排查治理了大量安全隐患,但仍然存在事故隐患常查常有现象,一些重大隐患的治理还不到位,缺乏足够的科学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保障,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器材配备不足等。
五是安全监管力量不足,难以监管到位。全市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专职人员配备难以到位。据统计,我市共有企业39109户,其中私营企业30422户,外资企业1080户;个体工商户154944户。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各类类经济和创业点不断涌现,安全生产监管还存在不少盲区盲点、监管力量不足、方式不适应的矛盾日益显现。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3000美元,步入了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和国际化提升互动并进的快车道,“十二五”期间正处于蓄势腾飞的关键时期,但与之相伴的则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市是苏北重要交通枢纽,公路里程超过1万公里,5条高速公路途经我市,每天进入我市辖区高速公路车辆达到7万余辆,其中危化品运输车辆达2千余辆,同时我市处于南北车辆驾驶人员疲劳区,每年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都分别占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的70%和90%以上。
日前, 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表扬“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渝府发[2011]107号) , 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的重庆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即《重庆市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获得“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贡献奖”称号。《规划》按照重庆市政府的安排, 经重庆市安监局精心组织, 由中国安科院提供技术支撑, 荟萃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智慧, 历经两年时间, 高水平、创造性地完成编制工作。2011年7月4日, 重庆市政府第104次常务会审议通过《规划》, 并以渝府发[2011]52号文件颁布实施;11月8日,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重庆市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 (渝府办发[2011]316号) 。《规划》是重庆市12个“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是建设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的纲领性文件, 是“平安重庆”建设的重要文件, 也是“十二五”期间制定安全生产相关政策、安排工作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规划下的安全探讨
本次大会以“构筑十二五规划下中国信息安全体系”为主题,对当前国内外安全威胁、中国电子政务遇到的安全与挑战、等级保护落实中的关键问题,以及各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如何规划以应对信息安全的挑战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国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董事葛程远表示,在信息安全威胁日益严峻的今天,“十二五”规划以2011年作为开局之年,在规划纲要中首次将“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为重要的一个章节突出,显示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信息系统安全。
众所周知,现阶段的信息安全形势发生了不少变化,新时代的信息安全堡垒正在逐步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副司长欧阳武表示,“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领域。”
比如,前不久,美国政府就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4月15日发布网络空间可信身份战略;5月16日发布网络空间国际战略;6月8日发布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和互联网经济;7月15日发布网络空间行动战略。这些都凸现了美国政府对陆海空天之外的网络空间的高度重视。
中国政府对信息安全工作也十分重视,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协调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为了切实履行好这一职责,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设立了信息安全协调司,以指导、监督政府部门和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承担信息安全应急协调,协调处理重大事件。而“十二五”规划也为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指出了明确方向。不过,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认为,目前对国家信息安全发展战略的研究不够。
“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中央和地方信息安全保障难以形成统一体系,影响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中央和地方分级建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统一体系和统一标准的形成;另外,在技术上存在先天不足、自主创新可控能力不足,也带来新的问题。”他说。
国内外安全形势严峻
会上,宁家骏给与会者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6月互联网网络安全主要数据显示,我国境内感染网络病毒的终端达到815万个,境内篡改网站数量达3164个,其中篡改政府网站数量333个,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收集整理漏洞447个,其中257个是高危漏洞,可以实施远程攻击的则有406个。公安部针对网络黑客攻击破坏活动专项行动打击,破获案件169起。同时,网络失窃现象严重,政府网站也时常发生被植入木马病毒的情况。另外,由于基础网络存在一定的相互依赖性,网络安全威胁还可能导致灾难性的骨牌效应,安全对信息化进程的稳定性存在必然的扰动性。
事实上,近两年国际国内由黑客主导的安全事件的影响力以及破坏力一直在不断上升,黑客行为已经脱离了“自由、共享”的初衷,正处于逐步失控的状态,由此诞生的黑客产业链更是让信息安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中国绿色兵团发起人之一、CHOWNGROUP倡导者李麒是一位长期和黑客以及黑客地下产业链打交道的黑客专家。在他看来,黑客的行为已经不局限于利用木马程序盗取QQ账号、网络游戏账号、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为己牟利,一些黑客的行为已经开始对国际大事产生影响,“前不久我们发现越南的黑客将某个政府网站首页进行了篡改,替换上他们的黑客页面,用以表现他们在南海问题上的一些政治意图。”
目前网络战已经升级成国与国之间的拉锯战,各国都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精锐“网络部队”。去年5月,美军网络司令部启动应对网络攻击计划,建立陆海空全面网络战防御体系,其目的就是打信息战,并形成完备的信息战体系。
防范Web威胁是大势所趋
目前,黑客攻击正在从传统的网络层转化为应用层,同时越来越多的黑客开始盗取企业保密信息用于牟利。
“黑客可以盗取企业的机密信息、图纸、财务报表以及核心数据等,将这些卖给企业的竞争对手,这其中也包括一些跨国公司的核心数据。”李麒说。
达到这些目的的方式主要是网页被篡改、挂马、仿冒三种手法,我国电子政务网站也深受其害。
“去年我们协助国家相关部门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7383个政府对外服务的网站进行大检查,发现这些网站的安全情况不容乐观。所查的网站一般都存在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网页被篡改,这种情况占到整个安全事件数量的62.7%,位居第一。”李麒表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网站的程序设计时没有全面考虑安全因素,比如安全代码优化、安全代码编辑等关注不够。”
李麒认为,造成信息安全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户将安全防护重点设置在网络层,而忽略应用层,黑客针对Web应用层进行攻击往往让人防不胜防。“与传统网络安全不同,Web安全威胁变化非常快,做好控制并不容易,尤其是维护、开发、上线等过程。针对这样的情况,用户不仅要建立整个安全防护体系,同时还针对目前信息安全态势做好监测,对整个安全指标进行量化。另外,要将安全做到平台化、周期性、常态化、制度化,做好预警。最后,要实现安全的易用性,并充分了解当前信息系统的安全状态,出了问题要有相应的机制和应急响应。”
建立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2008年4月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府信息系统保密的通知,要求各地区、部门每半年要进行一个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2009年3月又印发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办法,明确了工作原则以及安全检查的工作要求等,督促各地区和部门加强政府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
会上,欧阳武还提出应大力推广电子签名。“网络的匿名性、行为主体不确定性是互联网最大的安全隐患。通过电子签名技术可确认行为人和确保网络行为的不可抵赖。一旦有了可靠的电子签名,我们物理世界里面维护安全的最重要的两个基石——法律和道德在网络空间里面也有了应用的基础。”
据了解,信息安全协调司成立三年以来把落实电子签名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工信部许可可信数字证书的社会保有量已经接近两千万,一个可信身份认证服务系统体系正在形成。
此外,让计算机信息网络等级保护制度更为有效地保护重要领域的信息网络,建立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也是我国信息安全建设的重点。公安部十一局郭启全处长表示,目前国家信息安全面临的新形势要求我们要重视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近几年公安部、工信部、国家广电局、密码局做了大量工作把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梳理出来,保护重点进一步明确。但是,如何全面和整体解决各行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问题,仍是国内外信息安全界一直关注的问题。
各行业构建
信息安全堡垒
电子商务、电力、医疗、能源等行业也都在信息安全领域进行新的尝试。上海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青表示,“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和网上支付物流配送支撑体系建设。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截止到今年6月份,电子商务交易市场达2.9万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B2B达2.6万亿元,但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网络经营主体的身份确认机制尚未成型,网络市场经营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网络市场成型体系有待健全,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监管有待于改进,网络消费者维权行为有待于保障和解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子商务市场。同时,电子商务对数字证书认证有非常迫切的需求。因此,市场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电子商务公信服务,创新监管方式方法,维护电子商务市场秩序,促进第三方认证服务机构提供电子商务公正服务,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完整的电子商务信任服务体系。
电监会信息安全处处长温红子作为电力行业的代表,对于工控系统基础性地位级面临的安全威胁深有感触:“和IT系统一样,工控系统也面临黑客攻击、恶意代码、外力破坏、自然灾害等安全威胁。同样,工控系统一旦发生安全事件,损害程度将非常严重。比如,因病毒入侵伊朗布什尔核电站的西门子工控系统,致使数台离心机数据错误,使伊朗能力倒退两年。这件事值得我们警惕。”
温红子指出,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一些影响国计民生的大行业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亟需建立起可控的安全防护措施。
记者观察
从来没有真正的安全,安全是各方博弈的结果。自IT技术诞生以来,针对信息安全的讨论和争斗就不绝于耳。
由《计算机世界》主办的“中国信息安全大会暨中国CSO俱乐部年会”已经迎来了第九个年头,主持人的机敏、专家的博学、演讲者的幽默,以及参会者的认真,让每一届大会都会碰撞出火花,这让原来严肃的话题产生出不一样的感觉。
本届信息安全大会以“十二五规划下的信息安全”为主题,来自政府、协会以及各行业企业代表各抒己见,围绕大会主题介绍了各自下一阶段的安全规划。安全厂商针对目前的安全技术热点以及用户新应用需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安全解决方案,并希望借此帮助企业在“十二五规划”指导下构筑更为安全的企业防护体系,参会者亦对此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董事 葛程远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副司长 欧阳武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处长 郭启全
上海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副主任 顾青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宁家骏
中国绿色兵团发起人之一、CHOWN GROUP倡导者 李麒
电监会信息安全处
(草案)
关键词: 市容十二五规划
姜堰市城市管理“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
一、前言
近年来,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以全面推进“五城同创”活动为契机,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居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扮靓三水风采”为目标,积极探索和优化城市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加快制度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在运行机制上,建立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市领导挂钩联系社区管理办法,明确部门联合执法和综合管理模式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强化社区属地管理的措施,采取多层次城管工作督查方式,构建市级机关部门城市管理包保体系,启动数字化城管建设,使城市管理整体运行效率得到明显进步。在管理规范上,制定出台了《姜堰市环卫专业规划》、《姜堰市城市管理实施意见》、《姜堰市市容环卫责任区暂行办法》、《姜堰市集镇管理创优考核办法》、《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办法》以及《城区摊点四定管理方案》、《路段等级管理标准》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促进了管理的规范性。在实际成效上,坚持人性化管理理念,采取疏导管理措施,积极开辟经营场地和停车场,拓展城市空间,积极开展以“洁净家园、美化城市”为主题的市容环境整治活动,大力开展公厕革命工程,市容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广泛开展城市管理法规宣传,积极引导市民“告别陋习、走向文明”,有力保障我市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省级调研。然而,对照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我市城市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城市管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配置还未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城市管理体制尚未根本理顺;城市基础设施还较薄弱,功能不够健全;执法保障机制亟待解决;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还不普遍;城管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加以克服和解决。
“十二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将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市和构建“和谐姜堰”为目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推动经济更加繁荣、科教更加发达、生活更加富裕、环境更加优美、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文明。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吨,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现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制定《姜堰市城市管理“十二五”规划》,以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城市管理工作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更好地指导全市城市管理工作。
二、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利于兴业、宜于人居、便于旅游”城市为目标,以深化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为载体,突出“亲民、文明、规范、和谐”四大主题,秉承“以人为本、堵疏结合、文明执法”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机制、新办法,构建严格管理、科学管理、高效管理的城市管理新格局,不断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居质量、提升城市形象,为姜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舒心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解决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高效能管理城市为群众创造更加方便、舒适、优美、安全的城市环境,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坚持依法管理原则。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及各项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管理城市,依法履行职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
3、坚持科学发展原则。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管理城市,妥善处理局部和整体、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推广科技应用,保持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坚持改革创新原则。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以体制创新推进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手段的创新,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5、坚持公众参与原则。拓宽市民、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管理渠道,建立多层面公众参与机制,强化市民、企业、社会组织能在城市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政府与市民、企业、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
三、目标任务
(一)改革创新城市管理运行机制,优化运行质态。
1、建立以职能相对集中为基础的综合执法机制。按照精简、高效原则,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加快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计划分两步走,2010年首先完成对建设、规划、城管三个部门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的相对集中,组建“建字口”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归并执法职能、统一人事关系、集中经费渠道,全面实施规划建设、园林绿化、市容环境方面的执法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围绕“7+1”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模式,对应泰州市城市管理体制,有效整合工商、公安、交通、环保、卫生等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能,组建姜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进一步集中对无证经营、静态车辆以及城市管理中能够直观查处的相关行政处罚权,切实缓解和扭转城市管理长期以来存在多头管理、交叉扯皮的状况。
2、深化以管理重心下移为特征的属地管理机制。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要求,坚持“责权配套、费随事转”的原则,进一步强化社区城市管理责任,明确社区城市管理工作职责,保障日常经费,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促进社区将主要精力集中到社区管理、环境整治和社区服务上来,充分凸显社区城市管理主战场地位,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教育引导作用;进一步梳理城市管理职能部门与社区之间的有关城市管理职责,健全完善社区综合执法机制,加强条快衔接,强化职能部门对社区管理的支撑作用,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下放事权、落实责任;行政执法,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双重领导、依法行政”的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格局,切实根治和消除城市管理长期以来存在的“看得见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见”的弊端。
3、实施以数字监控管理为纽带的联动管理机制。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启动运行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与城市管理监督考核中心,健全信息采集网络,拓展数字管理空间,改进监控设施档次,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事件、城市部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信息化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来进行城市管理资源的整合,优化部门协同机制,运用城管通进行多功能信息采集,对地下管线、城市道路、环境卫生、市容监察、园林绿化、城市路灯、公交客运进行全面有效及时的监督和管理,促进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职,齐抓共管,形成迅速快捷发现问题、及时有效解决问题和监督考核评价的良好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向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4、推进以市场运作竞争为要素的经营城市机制。按照“管干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管理职能与具体作业职能分开,将城市管理经营权属从管理职能中剥离,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稳步开放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市场、经营市场,建立市场准入制,鼓励外资、民资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BOT(建设-运营-移交)等形式投资经营市政公用事业,公开拍卖市政公用设施冠名权、广告权,采取招投标、岗位承包、委托管理、竞争择业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以项目化、市场化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城管存量资产,增值城市空间,将城管经营权属资源化,切实增强城市管理自身造血功能。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为城市管理提供物质条件。加强城市管理必须加快建设速度,形成城市建设与管理“相互衔接、功能互补、优势整合、共同促进”的协调发展新局面,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1、城区道路建设。打造“七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络,七纵:人民路、东海路、南北大街、三水大道、溱湖大道、振兴路、上海路;七横:姜堰大道、淮海路、长江路、罗塘路、步行街、鸡鸣路、古田路;打通阳光路、亚方路、前进路、大庆路等道路;建成规划中的溱湖大道南延工程、马厂东路、二布厂路、东海北路、淮海北路等道路,完成东方不夜城、东方巴黎等商贸中心广场建设,着手对超期服役道路进行大修或翻建,对一般道路车行道人行道进行专项整治。结合城区道路建设,有序推进重点区域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切实提高城市环境品位。
2、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全面建成城区污水管网,确保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加强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全面挖掘城市停车资源,加快老住宅小区停车场配套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停车场建设,制定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收费办法,加强住宅小区停车秩序管理。规划建设7处公共停车场,停车泊位800个;对有条件的人行道全部改造成停车场,人行道停车达到2000个泊位,确保公交(gebowei_quebaogongjiao)泊位满足率达到85%,社会停车泊位满足率达到70%。按照公交优先的原则,努力提高公交覆盖面和准点率;完善城区农贸市场布局,结合城市建设改造,加快市场建设,完成中天新村、祥生福田花园、名人国际等新建小区的农贸市场配套建设,对城区原有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加快小商品市场建设,完成服装专业市场规划建设,完善五金市场格局,积极开辟临时疏导市场,大力拓展城市管理容量,满足群众需要,促进经济繁荣。
3、绿化设施建设。加快白米、沈高森林公园建设,启动天目山公园建设,完善人民公园和街景小游园的升级改造,提升绿化档次,配置娱乐健身设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对城区中干河、通扬河等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分期分批进行截污、砌坝,建设沿河绿化带;结合城区道路建设和拆迁改造,加强道路两侧和节点绿化,科学合理地改造老化公共绿地,建设精品、特色绿地,提高绿化水平,逐渐改造主次干道的行道树,更换优良树种,完善景观功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提高市容环卫管理标准,提升城市形象。
1、城市市容管理。
--加强市容秩序管理。加强摊点管理,逐渐取消现有主次干道摊点,选择合适地点建设一批摊点疏导区,实行定点定位管理,确保摊点(市场)布局合理、设置规范、经营有序。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摊主入室经营;加强“门前三包”管理,全面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杜绝城区主次干道出室经营、骑门跨店现象,确保沿街两侧店面门前整洁卫生、车辆停放整齐,“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100%,达标率90%以上;定期组织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城市管理顽症的治理力度,基本解决城区乱摆乱设、乱拉乱挂、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违法违章行为,基本拆除城区各类违法建设,基本解决道路、河道、绿化养护中涉及影响市容观瞻的问题。积极开展市容示范路创建达标活动,保持步行街省级市容示范街管理水平,力争将南大街、姜堰大道、振兴路创建成省级市容示范街。
--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加大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力度,取缔“五小”车辆和电瓶三轮车经营行为,规范各类营运车辆行驶路线;按照“控减总量、提高档次”的要求,加强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对从事营运的客货车辆实行定点停放、规范管理,加大对车辆乱停乱靠的查处力度,对无牌无照、偷漏税费的营运车辆坚决予以取缔;加强人力客三轮车运营秩序管理,实行总量控制,保持车容整洁,确保城市交通畅通、营运市场规范、车辆停靠有序。加快交通管理科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科技水平。加强市区主要道路人行道板上的摩托车、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管理,做到划线、分类、有序停放。
--开展“两点三亭”整治。进一步推进废旧品收集中心建设,完善基础设施(sheshi),健全运行制度,为废旧(_jian4quan2yun4xing2zhi4du4_wei4fei4jiu4)品经营业主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全面取缔城区废旧品收购点;完成市区内洗车站点的规划、整治和清理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控制污染、确保畅通”的原则,引导洗车站点进店进场经营。同时,在市区东西南北出口各建一座自动化车辆清洗中心,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全面更新和改造市区内的公交站亭、邮亭、制票亭,做到设置合理、数量得当,样式和色调与周边街容街貌和谐统一。
--提高户外广告设置水平。按照“美化城市、保证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户外广告管理制度、资源开发、安全监恻体系,依法推进户外广告综合整治工作,分步推进城区道路两侧建筑立面改造,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提高户外广告设置质量,努力实现户外广告设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积极推进城市亮化工程,完善城市夜间灯光环境建设格局,强化城市夜间灯光环境管理,提升城市夜间灯光环境品位,体现姜堰“三水”城市特色。因地制宜设置小广告张贴栏,规范张贴便民小广告,发动社会力量清理城市“牛皮癣”,努力打造“无癣”城市。
--加大噪声和扬尘污染整治力度。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实现达标排放;加大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严格夜间建筑施工审批,控制建筑噪声污染;加强对餐饮、娱乐业和集贸市场噪声管理;加强社会生活噪声管理,规范住宅装修作业时间,控制生活噪声;开展以道路扬尘、建筑扬尘、露天堆放为重点的尘污染整治;加强对建筑、拆迁和市政施工、道路和运输扬尘污染的控制,有效降低大气中的可悬浮颗粒物浓度,全面控制尘污染。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维护工作。严格城市占道、挖掘施工等各项许可,杜绝城市道路反复开挖的现象。依法加大对各种违规占道、挖掘、施工和破坏各种市政公用设施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设施功能完好和运行安全。
2、环境卫生管理
--提高城区保洁水平。扎实推进“道路洁净工程”,推行“夜间作业,白天保洁”道路保洁模式,配齐配足人员和机械,再造全覆盖的保洁网络,真正实现作业人员与保洁区域、保洁时段的无缝对接,实现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40%以上,中小道路巡回保洁率基本达到100%,垃圾日产日清,垃圾容器完好无损、外观整洁,基本消除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积极推进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制度,城区主干道和新建小区生活垃圾实行定时定点袋装化收集,并逐渐向城区其他区域及集镇推广,扎实提高垃圾收集率。加强城区公厕日常管护,落实管护人员、制定管护标准、强化服务措施,确保城区公厕全部达到“灯亮、粪清、水通、地洁”的要求。突出抓好背街里巷和社区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开展“清洁家园”评比活动,协调衔接市镇环卫作业网络,加强社区清扫保洁力量,发动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确保社区环卫整洁卫生、舒心和谐。
--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契机,本着“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投资多元化、发展产业化、运作市场化、服务规范化为目标,加快城市市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城市公共厕所建设。按照“布局合理,提高档次”的原则,在市区新建和改造二类以上公共厕所37座,通过新建和改造,彻底消除旱厕,使公共厕所的数量、使用功能、设施、卫生水平以及建筑风格与城市总体发展相协调。(2)加强城市垃圾中转站建设。城区新建5-10座垃圾中转站。对市区现有生活垃圾收集点进行重新布局和调整,彻底消除街区露天垃圾。(3)积极争取资金,加大环卫专用车辆购置和更新力度。建立健全生活垃圾运输体系,计划购置道路清扫车5台,压缩式垃圾运输车12辆,洒水车3辆,吸粪车8辆,高空作业车1辆,垃圾筒(箱)3000个。(4)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工程,采取三格化粪池作为初级粪便处理设施,上清液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城北粪便预处理厂,处理规模300吨/天,及时无害化卫生处理化粪池浮渣、沉渣。(5)规划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通过对餐厨垃圾(泔水)实行集中处理,杜绝餐厨垃圾喂养牲畜、非法提炼(地沟油)等问题。逐渐建成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废旧塑料回收处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废旧电池处理等一系列废弃物处理和再生利用设施,使城市生活垃圾变废为宝,逐渐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要在目前城区道路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城市保洁市场主体,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保洁市场。采取“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统一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清扫保洁队伍,扎实提高环卫基础作业市场化养护水平。加强环卫作业服务市场管理,制定环卫作业服务企业准入管理规定,严格资质审查,规范环卫作业服务行为。“十二五”期间,城区道路清扫保洁、公厕日常管护、垃圾收集运输等环卫项目逐渐推向市场,实现市场经营、运作竞争。
3、城乡统筹管理。
--集镇管理实现市镇一体化。进一步加强集镇管理组织领导,将集镇管理列为各镇重要工作内容,采取城市管理的标准推进集镇管理。完善集镇管理体制,探索和建立市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委托授权或直接派驻管理模式,统一执法服装、执法标志、执法文书,统一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统一管理执法的内容和范围,统一执法流程。切实提高集镇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程度。
--生活垃圾实现城乡统筹处理。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原则,全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和政府监管机制,因地制宜编制完成各镇村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各镇自主建立健全环卫作业和生活垃圾处理运作队伍,配足清扫保洁、生活垃圾分拣运输人员。加快建设购置环卫设施和专用设备,做到户配垃圾桶、组建垃圾房、村建收集站、镇建中转站,并按居住人口密集度建设三类以上公厕。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建立农村垃圾运输处理体系,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率达8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环境卫生达标镇70%,达标村80%,其中示范镇30%,示范村40%。
(四)建立健全城市管理规范制度,促进长效管理。
1、健全城市管理标准化体系。破解制约城市管理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的瓶颈,紧密结合我市城市化进程深入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针对城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制发权限和程序,全力构建地方性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系,力争出台《姜堰市城市环境卫生作业质量标准》、《姜堰市机动车清洗保洁管理暂行规定》、《姜堰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标准》、《姜堰市城市夜景灯饰设置规范》、《姜堰市城市沿街楼宇清洗、出新暂行规定》等行政措施和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不断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2、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进一步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明确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构建“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的规范化运作,积极推进项目网上审批,力争凡可以实行网上审批项目一律实现网上审批。进一步调整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征收区域、范围、对象和标准,努力改进征收方法、手段,全面提高征收效率及规范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经费投入。
加强城市管理投入,健全城市管理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保持城市管理经费与经济同步增长,保证城市管理事业发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十二五”期间,政府财政资金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保证城市管理重点建设项目所需资金足额到位,确保建设项目按期完工,尽早创造效益,体现价值;其二,保证日常的维护、管养、整治经费及时到位,保障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三,落实解决城市管理部门人员、用房、设备等具体问题,稳步提高城管执法队员、环卫工人福利待遇,使其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城市管理事业,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在加强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积极上争资金,争取国家、省、泰州市相关扶持项目,获取补助资金;拓宽筹融资渠道,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并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城市管理。弥补城市管理紧缺的状况。
(二)强化队伍建设。
1、加强编制管理。按照依法行政和城管队伍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结合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明确将城管执法大队列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确保执法主体合法。建立定期招录城管人员和城管人员外输培养交流制度,把好进人关口、畅通推荐渠道,加强人才流动,切实增强队伍活力。
2、加大硬件投入。着力解决城管执法大队办公场地问题,改善办公条件,确保人均办公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更新添置执法装备,足额配置执法车辆、办案设备、作业机械等装备,健全外部建制,创设文体活动环境,力争人员经费达到人均10万元/年。
3、深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城管执法队伍“六条禁令”,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信念,具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具有依法行政、文明管理的业务技能,具有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纪律作风的执法队伍,力争进入“全省建设系统十佳执法队伍”行列。
(三)强化绩效考核
1、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分解城市管理具体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到边,考核到底,与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奖惩挂钩。积极开展城市管理创优达标竞赛,鼓励职能部门、社区各个层面有重点地创建样板管理项目,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2、实施城市管理效能监察。加强“两办”牵头的城市管理督查工作,建立全市性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机制,按照考评依据法制化、考评制度文件化、考评过程程序化、考评痕迹表格化、考评手段现代化、考评机构正规化、考评结果透明化的工作思路,采取专业部门考核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网格式检查和专项检查、样本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精确、貌圯、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绩效考核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四)强化执法保障
建立“城管行政执法、公安执法保障、法院司法强制”三者有机结合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保障机制。强化城管治安办职能,增加3-4名警力,配备相关警用装备,实行“跟随式”、“紧密型”保障执法,确保及时阻止暴力抗法苗头,妥善处置暴力抗法事件,有效保护城管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开通城管执法案件执行“绿色通道”,对拒不执行城市管理处罚决定的,由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将案件帣宗移送法院,由市法院组织对违法当事人实施司法强制执行,有力维护城管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强化宣传引导。
1、实施城管与媒体互动宣传。以与报纸、电台和电视等媒体合作的专版、专栏、专题为部门宣传的主阵地,全面宣传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政策法规,及时反映城市管理工作动态和工作成效。围绕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中心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列宣传,做到主题宣传重点突出,日常宣传保持力度。
利用网络媒体超大的信息量和快速的传达速度,加强“姜堰城管网”门户网站的建设与完善,通过网络即时发布城管信息,增强城市管理工作政务公开度和透明度,以实现与市民互动、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2、创新宣传方式,活化宣传效果。以中小学生、新姜堰人为宣教侧重点,持续开展“城管进社区、进校园”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城市管理法规知识社区巡展、城管与辖区学校共创共建、帮困助学及校内专题讲座、校外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片社区影响整个社会。结合“美丽家园、和谐城管”主题组织社会宣传,在市民中开展公益广告、城管征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走近城管、支持城管、参与城管的良好氛围。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老龄事业上台阶为目标,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二、主要目标
(一)健全组织。适时调整充实县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重点加强乡镇老龄组织建设和乡镇老龄工作人员的配备培训工作,完善村、社区老龄协会组织建设,发挥老年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的作用。
(二)宣传贯彻落实老年人法规。将“一法一办法”纳入县普法教育规划,定期赴全县各中小学讲授老年人法制讲座,树立敬老、养老、助老典型,增强全社会自觉履行敬老、养老、助老的义务和社会风尚。完成县、乡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
(三)完善城镇退休职工保障制度。建立城镇退休职工养老金正常增加机制,养老金收缴率达100%,发放率达100%,让广大退休人员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四)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切实保证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老年人应保尽保,保障标准城镇居民达9.6%,农村居民达4.2%。
(五)加快乡镇敬老院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建敬老院3所,床位达432张,集中供养率达50%以上。着力解决散居五保老人的帮扶力度。
(六)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建设老年公寓1所,床位500张。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七)扩大城乡老年人医疗救助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县所有城乡低保户、五保户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保险的资金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逐年增加特困因病老年人的医疗救助额度,基本满足老年人救助需求。
(八)完善城乡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立健全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十二五期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老年人参保率达95%以上,城镇社区卫生覆盖率达100%,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服务。
(九)广泛开展老年人文化体育教育活动。十二五开局之年,起用县老年人活动健身中心和县老年大学新校搬迁,建立多个适合老年人休闲娱乐健身场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人文化体育健身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发23号、冀办发30号文件以及全国、全省安全生产深化整治方案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大力开展并实施《全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和基础“双基”工作,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本公司本质安全水平,现对公司十二五期间安全工作如下安排。
一、安全生产现状与形势分析
1.“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河北新钢集团公司处于边建设边投产阶段,期间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安全生产形势明显改善,安全生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安全生产隐患依然严峻。
“十一五”是河北新钢集团公司发展建设时期,也是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队伍建设、安全投入、技术支撑、隐患排查和治理、职业危害防治、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均取得了新进展。
公司编写、完善、下发了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进一步理顺了各项生产流程,有效的规避了事故危险。
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给各生产单位配备了专、兼职安全员,明确了两个保障体系 的职责,充分发挥了两个体系的作用,有效的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确保了安全生产的投入。保质、保量的给员工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用品,同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岗前员工参加健康体检。
公司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及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进行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定责任人、定整改时间、定整改措施”的原则快速消除隐患。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一方面进行了公司层面的安全教育、分厂层面的安全教育、班组级师带徒培训,签订了师带徒协议书,根据员工的培训验收考试情况,合理安排上岗;另一方面通过班前会、周安全例会教育员工安全注意事项、操作规程、安全常识等,并定期组织员工考试,摸查员工的掌握情况;再通过举行一些现场演练、安全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
2.“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逐步落实,全员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为做好“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较好基础。“十二五”是河北新钢集团公司发展壮大之年,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安全管理粗放,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不牢,反违章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从班组到分厂没有严格执行《典型违章界定与处理办法》。
二是未充分重视典型违章界定与处理办法设备本质化安全措施,部分设备维护保养及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设备检修质 量得不到有效保证;部分维修人员判断、诊断、排除设备故障能力不强,致使缺陷排除不及时。
三是员工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安全管理还存在漏洞、死角,未考虑到的事件正逐渐凸显。五是随着各项项目投产,安全管理水平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速度。六是外委施工单位管理严重不足。
因此,“十二五”期间公司在稳步推进投产的同时应加大力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二、指导思想及规划目标 1.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公司提出的“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四化”方针,坚持“抓安全再狠再严也不为过,抓安全永远不能自我满足”的理念,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同时”与“五步走”的管理规定,做到“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违章都可以预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安全思路,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加强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加强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确保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集团公司提出“带着职责出勤、背着指标上岗”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2.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利用这五年的时间,最大限度的实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大故障,环境无缺陷,管理无漏洞,初步实现“自主及本质安全 型公司”的目标。
产业目标:修改、完善、下发“八项制度”和“五项纪录”制度,形成规范的安全生产秩序,层层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病得到有效防范;技术支撑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培训体系、隐患排查体系进一步完善;设备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劳动强度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家标准;现场员工劳动条件有效改善。
年度指标:年内消灭重伤以上事故;消灭重大以上设备事故;消灭重大火灾事故;消灭本公司负有责任的外委施工、检修、运行重大以上人身和设备事故;消灭恶性误操作事故;消灭责任性全厂停电事故;消灭压力容器和煤气管道爆破事故;一般设备事故控制在5次/年;一类障碍控制在1次/年;非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控制在50万元/年内。
三、规划的主要任务 1.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
(1)各级人员自觉把安全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分解和落实,将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层层分解。并不断修订、完善和细化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给各生产单位配备专职安全员,安全监督体系监督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对未认真落实的单位下发通报考核,确保各项制度有效地落到实处。
(2)进一步完善厂区交通管理制度和外来施工人员管理制度,落实发包单位、管理单位、所在作业区域单位的管理责任,并严格执行,减少外委施工事故发生率。
2.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一岗双责”,继续推行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检修作业标准化、运行值班标准化,并加强检查,确保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
3.强化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
(1)以控制危险源(点)、明确控制目标、范围和控制办法为重点,要求各生产单位结合本岗位的特点,以班组为单位认真查找、辨识岗位、人员存在的危险源(点)和不安全因素,对查出的危险源(点)实施全面控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各生产单位要组织开展好安全自查工作,结合安全检查表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活动。对所查隐患要及时整改,不能整改的要采取可靠的安全运行措施,上报管理部门进行整改,直至隐患消除。
(3)强化日常安全检查,抓好季节性安全监察。进行经常性、突击性、针对性的定时或不定时的日常安全检查。安全检查要深入现场,坚决采取“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对作业现场发现的违章行为,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解决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同时,针对季节特点对安全工作的影响,开展各种安全检查。雨季应以防雷电、防洪、防触电为内容进行检查;夏季以防暑降温为主要内容进行检查;冬季以防寒防冻为主要内容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5(4)加强对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的管理。主要包括:生产区域照明、物品摆放、厂房建筑和厂区坑、孔、地沟盖板等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生产现场的梯台、地面、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存在的缺陷;生产现场的高温、噪声、粉尘、有毒有害与易燃易爆物品等。加强对环境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检查和整改。主要从日常管理检查、维护整改,全过程抓起。同时,对生产现场检修作业或设备运行出现的影响环境因素的现象,要重点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整体环境隐患的可控、在控。
4.实现重大隐患的监控治理
完善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对查出的重大隐患实施安全部长督办,限期整改,整改率达100%。
5.创建安全健康环保的作业环境
(1)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按照适应的法律法规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并对其评价。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制度。
(2)公司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烟气、粉尘、高温、高压、强电流、一氧化碳(煤气)等,主要是通过抓好现场警示标志的张贴、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现场正确操作、安全工器具的良好配备等方面入手,做好职业危害防护工作,创建安全健康环境,有效降低职业病。
6.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1)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队伍,并及时做出传达。(2)编写完善公司的应急预案、处置方案,并组织员工学习,确保发生突发事件员工知道如何操作。
(3)编写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演练计划组织各生产单位进行演练,针对演练存在的问题合理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并组织有关人员对预案进行评审以提高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各生产单位配备不少于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应急物资,并加强检查、试验,确保良好使用。
7.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
(1)每年制定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分层次、分步骤进行,全员培训率达100%,岗位合格率达90%以上。将安全操作规程、危险告知、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作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重点。通过班前(后)会、周安全活动、月安全例会、公开讲课等各种形式的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使职工在日常工作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技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确保安全生产。
(2)加强对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切实做到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只有高素质的班组长才能带出高素质的班组。为此,“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强对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班组长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要求各班组长结合工作实际,从小、从细、从实抓起,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同时,为强化提高班组长安全责任意识,实行有效激励机制,执行安全奖惩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严抓不懈、持之以恒。
(3)安全管理部组织员工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取证、换证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持证上岗率达100%。
(4)针对外委施工单位人员,所在作业区域的单位与施工单位做好安全技术细致交接,向每位施工人员说明现场隐患、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5)组织安全专业人员集体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专业人员的技能。
四、重点工程
1.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
为确保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行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检修作业标准化,运行值班标准化,现场定置管理,严格执行“三同时、五步走”。
2.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
(1)完善应急组织机构,做到及时传达,并组织员工学习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按不少于预案需求,配备应急物资,并定期对应急设备的完好状态进行试验,发现不合格立即整改更换。
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一是继续加强安全监督体制建设,实行基层生产单位派驻监督模式,切实做到全方位监督,及时掌握各类安全生产信息。
二是建立完善群众安全监督网和安监员。群众安全监督信息员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规章制度开展现场安全监督。群众安全监督信息员按规定流程反馈安全生产、安全监督信息,形成自上而 下又自下而上的安全监督信息传递、管理系统。
4.安全专业人才及培训基地建设工程
(1)每年至少组织五次安全专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安全知识的培训。
(2)在公司内部,每年至少组织五次班组长安全管理技能培训,使班组长具备组织安全活动、开展安全教育、查找安全隐患、安全组织生产、处理现场突发事故等能力。
5.安全文化创建工程
(1)每年更新、印刷安全文化手册,并发至每位员工手上。张贴安全标语横幅和标识牌。
(2)每年组织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安全演讲、安全板报、安全论文征集、岗位练兵比赛,在平台发布安全先进事迹、人物,树立安全典范,并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协调好安全生产与公司发展的关系
(1)始终坚持“抓安全再狠再严也不为过、抓安全永远不能自我满足”的综合治理的方针,时刻以安全工作为中心,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消除隐患不生产。
(2)在公司追求效益的同时合理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按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每年将安全专项费用列入财务计划,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完善安全生产设施,确保生产环境的本质安全。
2.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1)公司成立了安全管理部组织机构,明确公司安全副总为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负责人,各厂正职或副职主持工作的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并明确各成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各厂员工在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各厂领导要亲自抓、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3.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监督
(1)搞好联保、互保工作,各班组实行安全互保制,作业中,互保双方做到四个互相,即:互相提醒,互相照顾,互相监督,互相保证。
(2)通过黑板报、新钢报等形式宣传人人管安全的职责以及重要性。
(3)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对员工举报的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奖励,推动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4.注重员工的培训、人才的培养
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组织员工培训,引导员工自我管理、自觉工作、自发进取、自主创新、增强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提高员工工作能力、自我安全能力、业务技能,实施公司的“带着职责出勤,背着指标上岗”。
安全生产是公司的永恒主题,在十二五期间里,安全生产工作要以求实的态度,居安思危,与时俱进,在钢铁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扎实工作,以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干好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打好基础。以安全规范,务实高效的工作,不断增强公司的凝聚力确保公司安全生产。
2012年主要工作
2012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专项整治,提升分厂安全管理水平。
明年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是狠抓分厂班组安全管理。通过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大幅度减少违章作业,筑牢防控事故的第一道防线,推动全面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要搞好明年的专项整治工作,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一是认真抓好专项整治的组织动员工作。组织动员工作是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它反映了集团公司领导与各分厂领导的重视程度,它直接决定着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的广度与深度,因此,抓好专项整治的动员工作十分重要。分公司与各分厂要成立本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并亲自组织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亲自主持本单位专项整治动员大会。会议精神要直接传达到班组长,并宣贯到全体职工,动员每一个职工参加到专项整治工作中来,确保动员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二是建立完善分厂的基本作业制度,结合今年全省冶金行业专项整治方案在总结以往事故共同特点的基础上,将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违章作业确定为整治重点。明确要求班组必须严格执行“八项制度”和“五项纪录”要求应当用基本作业制度约束每一名从业人员的作业行为,用作业程序、作业票证促使各种作业更加规范,确保工作方案制定的安全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我们要围绕以上“八项制度”、“五项纪录”,对本厂的班组作业制度进行补充完善,确保制度切合实际,真正管用、有效。
三是切实加强制度的宣传培训工作。我们要对基本作业制度进行认真宣讲,将每一项制度的精神实质、具体条款的深刻内涵讲解清楚。宣讲工作要广泛开展,普及到每个工作岗位,使每名员工熟 11 练掌握本岗位的应知应会内容,为减少违章作业、减少事故打好基础。要重点强化以下三类人员的宣讲培训:即主要岗位班组长、高危险岗位作业人员以及班组安全员。班组长和安全员是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组织者和监督员,统一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对于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有计划、分批分期的组织好上述三类人员的宣讲培训工作,确保取得良好效果。
四是努力提高制度执行力。分厂要在贯彻各项作业制度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执行记录,通过作业记录明确作业内容和各项工作的责任人,提示作业要点,规范作业程序,落实安全措施,依靠记录追究违章者责任。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记录。公司要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要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推动此项工作更加完善,实现规范化、经常化。
(二)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公司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作用在于对标排查隐患,通过整改隐患持续不断地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安全标准化工作是提升公司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抓手,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我们要求分厂务必将此项工作作为重点,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三)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技术素质。
我公司部分岗位人员文化素质较低,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员工培训是当务之急。明年培训工作重点:
一是搞好煤气特种作业培训。认真调研,本着科学、适当、实用的原则确定煤气作业人员范围,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选择现场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并结合现场操作,提高职工实际操作技能,确保培训质量。
二是强化班组长培训。通过提高班组长工作水平,提升重点岗位安全 12 作业制度的执行力,从基础上筑牢防范安全事故的堤坝。
三是加强员工轮训。各分厂要把员工培训作为明年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员工培训普遍提高技术素质,使员工真正懂得各项安全制度的内涵和各项作业要求的实质,提高其应变能力和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
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工作任务繁重而又艰巨。针对安全工作各项制度落实快,落实到每位员工,一竿子搞到底,防止安全制度有令不止、有禁不止、推诿扯皮董事长提出公司推行实施首问责任制,一切为安全开绿灯,为了保障生产顺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事故发生我们严格执行三级扫荡式设备点检制度。只要我们紧紧围绕在集团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勇于开拓,勇于创新。我们的安全工作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一)
城市绿色照明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规划与设计,采用节能、环保、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产品,实施高效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提升城市的品质,创造安全、舒适、经济、健康夜环境,体现现代文明的照明。
城市绿色照明是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各地积极推广城市绿色照明,强化节能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城市照明设施迅速发展。2010年末,全国657个城市共有道路照明灯约1774万盏,“十一五”期间净增道路照明灯567万盏;城市照明节能任务基本完成,道路照明节能取得明显效果,实现节电14.6%;支路以上道路照明基本淘汰了低效照明产品,景观照明中超标准、超能耗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城市照明节能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逐步完善。2006年,住建部发布了《“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提出了具体节能目标和落实措施,进一步明确城市照明规划在引导资源节约方面的前瞻性和权威性作用,从源头上把住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关;2010年住建部出台了《城市照明管理规定》,首次明确了“城市照明”的定义,成为城市照明管理各项行为的准则,对推动城市照明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城市照明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示范扎实稳妥地开展。国家低碳照明研究中心举办了“2010国际低碳生态灯光艺术展”,通过国际著名照明大师的实景创作作品,引导管理者正确认识我国照明行业发展现状,提高欣赏水平,增强从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特别是在规划设计领域,领悟到大师的低碳设计理念;2010年底,住建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开展了城市照明节能的专项监督检查,初步建立了城市照明节能监督检查制度,全社会的城市照明节能意识明显提升。
半导体照明(LED)的推广应用不断扩大。为推进节能减排,2009年初,国家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LED)应用示范方案,在上海、天津、石家庄、大连等21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去年5月,又确定北京、合肥、青岛、广州等16个城市为第二批“十城万盏”示范城市。试点工作的开展,推动了LED在道路照明的应用,截至2010年,我国已有81个城市安装LED路灯超过50万盏,并彰显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总共有657个城市(不包括约2000个县城和2万个左右的小城镇),市政照明中仅市政道路路灯就有1774万盏,景观照明数量巨大;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每年净增加1000多万,路灯每年还将增长150万盏左右,而且这一进程还要持续25年甚至30年,如果大力推广LED照明,其节电可观。我国作为建筑业大国,每年新建建筑21亿平方米,而每个建筑单元里最少就有20盏灯;“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3600万套保障房,会有5亿到6亿盏灯的应用潜力,光是这两项建筑照明,如果30%用LED照明,就可以节约1000多亿度电。目前,我国农村还有将近2000多万农户缺电少电,假如这些农户使用太阳能和LED一体化,取代大电网供电,则可节电500多亿度,如采用传统的大电网延伸到这些地处偏远的小村庄,不仅75%的电力将消耗在线路上,而且其维护成本极其高昂,总投资要超过500亿元,分户的太阳能光电与LED照明一体化设施,每户仅需1600元就可以解决照明问题,而且维护费用极为低廉,再加上容纳我国近半数城镇化人口的2万个左右的小城镇,推广LED市场容量巨大。因此,LED推广应用将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主战场之一。
虽然我国城市绿色照明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城市绿色照明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绿色照明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存在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十一五”期间有40%的城市没有完成城市照明规划的编制或规划没有节能篇章或未按规划执行;城市照明管理方式还比较粗放,缺少精细化管理;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有路无灯现象仍然存在;对城市照明质量和节能缺乏有效监管,不能适应节能减排形势的要求。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城市照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城市照明走绿色路线是必然选择。
为此,住建部出台《“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以推动城市绿色照明工作。《纲要》要求,“十二五”时期,要紧紧围绕城市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推进城市绿色照明,促进城市照明节能,提升城市照明品质作为城市照明工作的核心,以构建绿色生态与健康文明的城市照明光环境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城市照明发展方式的基本出发点,倡导绿色照明消费方式,在满足城市照明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降低照明的单位能耗,提高城市照明的质量和节能水平,实现城市照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构建绿色、健康、人文的城市照明环境。
(二)
“十二五”期间,我们城市绿色照明要达到什么目标?这是我们开展城市绿色照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纲要》明确提出了城市绿色照明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
发展城市绿色照明,建立有利于城市照明节能、城市照明品质提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维护机制;完善城市照明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城市照明能耗管理考核制度;积极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提高城市照明系统的节能水平。
具体目标是:
以2010年底为基数,到“十二五”期末,城市照明节电率达到15%。
201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和东中部地区县级城市,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划编制要求,完成城市照明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工作,并按法定程序批准实施。
完成《城市照明规划规范》、《城市照明节能评价标准》编制;修订《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研究制订城市绿色照明评价方法和标准。
完善城市功能照明,消灭无灯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装灯率应达到100%;道路照明主干道的亮灯率应达到98%,次干道、支路的亮灯率应达到96%;道路照明设施的完好率应达到95%,景观照明设施的完好率应达到90%。
城市道路路面亮度或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值、环境比及照明功率密度值(LPD)应符合《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的规定。照明质量达标率不小于85%;新建道路照明节能评价达标率应达到100%,既有道路照明节能评价达标率不小于70%。
景观照明应严格按城市照明规划实施,控制范围和规模,加强设计方案的论证和审查,并应满足《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逐步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和落实运行维护的长效管理机制。
城市照明高光效、长寿命光源的应用率不低于90%。在满足配光要求的前提下,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光源的道路照明灯具的效率不低于75%,半导体路灯灯具的系统效能不低于90lm/W。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光源及配套镇流器的能效指标应满足相关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优先采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镇流器。照明线路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85。严禁在新建项目中使用高耗、低效照明设施和产品,用两年时间全面淘汰城市照明低效、高耗产品。
(三)
城市绿色照明不是一个具体项目,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与设计、建设与使用、维护与管理等等方面,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实施城市绿色照明,必须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根据《纲要》要求,我们重点要做好七大工作:
一是抓好城市照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城市照明主管部门要会同城市规划等相关部门,组织具有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城市照明规划,对不符合城市发展、不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的城市照明规划应及时修编。城市照明规划的内容应包括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符合国家相关城市照明规划的要求,并有独立的节能篇章。
二是推进城市照明信息化平台建设。要积极推进城市照明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城市照明信息监管系统,统计城市照明设施的基本信息和能耗情况,进一步提高城市照明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
三是加强城市照明能耗管理的监督考核。要建立健全城市绿色照明节能评价体系,重点考核城市照明质量和节能减排水平,开展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形成长效监督检查机制,逐步将城市照明考核纳入到政府工作考核体系中,明确责任,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四是落实城市照明建设全过程管理。要加强城市照明建设全过程监管,严格按照建设程序规范管理,提高城市照明建设水平。严格以城市照明规划为依据,做好城市照明的年度项目计划工作,照明设计纳入施工图审查,施工与监理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的设计方案实施,把好城市照明工程竣工验收关,保证照明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五是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加快城市照明节能改造。要制订高效照明产品的技术规范和应用导则,制定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实施方案和鼓励政策。以保证照明质量为前提,积极应用各种节能技术措施,优先选择国家认证的高效节能产品,推进城市照明节能改造。严格控制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等景观照明能耗,严禁建设亮度、能耗超标的景观照明工程。加快淘汰高耗低效照明产品,在道路照明中禁止使用多光源无控光器的低效灯具,在景观照明中严禁使用强力探照灯和大功率泛光灯等产品。
六是积极开展城市照明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试点示范。要根据本地情况和实际需要,加快开展半导体照明、可再生能源等新产品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研究制订相关应用技术条件或导则,条件成熟时,适时逐步扩大应用。建立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的科学机制,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在城市照明行业的应用。
七是开展城市绿色照明宣传教育。各级城市照明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业务培训,加强城市绿色照明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能素养。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倡导低碳节约的生产方式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城市绿色照明健康有序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全社会的宣传教育,引导全民树立城市绿色照明的观念。大力宣传城市绿色照明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取得的工作成效,营造有利于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工作的舆论氛围。
可以这么说,以上七项工作真正落实了,那我们的“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目标的实现就有保障了。
(四)
“十二五”的城市绿色照明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了,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措施是否有效、得力。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完善法规,加强监管;以人为本,功能优先;节能降耗,控制污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五大原则,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要深化城市照明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有利管理、集中高效”原则,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努力实现城市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的集中管理。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提高城市照明管理的整体性和高效性。坚持“建管并重、管养分开”的原则,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管理流程,科学组织城市照明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及运营维护等环节,使各参与主体协调配合,相关部门积极联动。
二是健全法规标准,加强行政执法。要积极开展城市照明管理立法的基础性研究。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城市照明管理办法和城市照明节能规定,为管理和执法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不断完善城市照明标准规范建设,为城市照明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依法查处违反城市照明各项管理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监督管理。各级城市照明主管部门要围绕城市绿色照明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将城市照明节能工作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考核体系,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要以照明节能为抓手,以信息系统为依托,定期开展城市绿色照明检查和通报,做好城市照明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工作。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保障能力。地方人民政府城市照明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城市绿色照明发展的经济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保障城市绿色照明工作的经费,解决城市照明规划编制经费和节能改造经费。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对照明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快照明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研究,提高城市绿色照明技术和管理的科技创新能力。
要实现城市绿色照明的预期目标,要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当前,当务之急是要抓好宣传教育,必须使照明工程的设计、科研、生产维护专业人员,各行业、各地区、各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绿色照明工程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这就是:绿色照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政策手段和技术措施,不能片面化、简单化。要广泛宣传群众,倡导低碳节约的生产方式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全民树立城市绿色照明的观念,营造有利于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工作的舆论氛围。使大家都充分认识到,城市绿色照明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节能、经济效益问题,而更重要是着眼于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它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的节能,是要满足对照明质量和视觉环境条件的更高要求,因此不能靠降低照明标准来实现节能,而是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照明工程设计水平和方法,提高照明器材效率来实现。
如今,城市照明已成为城市梳理自己的夜间面孔的最好工具,成为“健康舒适、优质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把绿色城市照明理念只停留在专家和政府官员的倡导上,应该动员一些大企业、大城市率先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如果我们都能关注到绿色照明的城市化,都能注意到普通照明灯具及光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关心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照明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的需求,绿色城市照明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广泛地被推广应用,达到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照明的目标,真正帮助城市从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绿色照明”发展大事记
1993年,经贸委开始组织制订我国绿色照明工程计划,并在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区试点实施。
1996年5月,经贸委宣布成立中国绿色照明工程领导协调小组;9月印发了《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方案》。
1996年10月,“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上,“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全面启动。
1998年4月,我国实施《节约能源法》,其中包括照明节电的约束条款。
2000年,经贸委、建设部、质监局联合制定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的意见》。
2001年9月,经贸委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基金共同组织的“SETC/UNDP/GEF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正式启动。
2002年初,经贸委、财政部、科技部、质检总局等部门成立了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协调小组。
2004年5月,建设部开始实施《节约能源——城市绿色照明示范工程》计划。
2004年11月,发改委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将照明器具列入节能重点领域。
2006年7月,发改委、财政部、质检总局、环境保护总局等部门联合组织编制的《“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发布,绿色照明工程是其中之一;
建设部发布《“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
2009年4月,由科技部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试点方案在21个城市启动实施,最终十个LED照明推广示范城市的经验将向全国推广。
2009年9月,科技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制定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明确提出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需求侧管理等节能服务新机制。
2011年3月,在修改的《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专项计划》中“绿色照明工程”被定义为公共机构节能的重要工程。
2011年5月,科技部确定北京、常州、合肥、青岛、广州、海口、宝鸡等16个城市为第二批“十城万盏”示范城市。
2011年11月,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印发《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
中国人民银行9月17日发布《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时期金融改革发展总体目标。根据规划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保持在5%左右。
发改委鼓励试点保障房建设项目收益债
国家发改委日前鼓励各地开展项目收益债试点,为基础建设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其中,鼓励各地在企业债发行中积极稳妥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在保障房建设领域开展项目收益债试点。
国内艺术品份额交易仅剩天津文交所
泰山、郑州、成都三家文交所先后宣告取消艺术品份额交易,至此,国内仍在进行艺术品份额交易的仅剩下天津文交所。曾经轰轰烈烈的艺术品份额交易,正在退潮。
中国嘉德香港首拍4.55亿港元收槌
这场内地主要拍卖公司首次在香港独立举办的拍卖会的总成交价为拍前估价的2.5倍,近10件拍品过千万元成交。其中名家收藏的齐白石1922年设色纸本《山水图册》以4600万港元夺得全场头筹。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发布
福布斯杂志发布2012年中国富豪榜,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以100亿美元净资产重登首富,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百度李彦宏和万达王健林。据统计,今年排名前100位富豪的总资产比上年缩水了7%。
保利三天在沪拿地近百亿
【城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推荐阅读:
城市公园安全风险10-13
智慧城市安全技术10-31
城市公共安全的思考09-23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09-23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09-22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论文10-20
晋城市安全教育平台07-15
诸城市饮水安全工程现状调研07-22
临淄区城市燃气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07-19
苏州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办法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