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第一课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怎样上好第一课(精选8篇)

怎样上好第一课 篇1

新老师第一节课最大的问题是——讲的飞快、讲的很多,原本准备2课时的内容30分钟就讲好了。故一定要注意让“师生互动”起来。

一般地,第一课往往是自我介绍,或者就是„请同学们打开书第×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似乎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小朋友,我是你的大朋友。世界上有三种感情非常可贵:友情、爱情、亲情。社会上有三种关系非常铁:同过窗(同学),扛过枪(战友),下过乡(知青)。

我们能相聚在一起,通俗地说,这叫缘分,“十年修得同船渡”,这只船,有50位时代的弄潮儿,我是这里的船老大,我们要同舟共济,从此岸渡过彼岸,迷时师渡(度),悟时自渡。

在当前时代,竞争是激烈的,为了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要破釜沉舟,只许胜,不许败。

语文是嘴皮子的功夫,出口成章,妙语连珠——

两人对骂:甲:你放狗屁!乙:你放屁狗!甲:你狗放屁!虽然粗俗,但的确让人忍俊不禁。君子动口不动手,有的人怒发冲冠就是辩不过人家,痛苦起来就是“我跳、我跳、我跳啊跳”,而不会含蓄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语文是手头上的功夫,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有的同学字写的很漂亮,入木三分,而有些惨不忍睹。

语文是内功心法,可以提升涵养,培养气质。是在座帅哥、美女行走江湖的基本功。

因此,为了学好语文,我们要约法6章。

1、备一本字帖——席殊钢笔字帖n 高考作文对书写的要求是——书写工整,卷面清洁。尤其是文科同学,政史地都需要书写大量的文字,保守地讲,书写的好坏在高考分数上的差异估计在10--30分。因此,要努力使自己在高中阶段写一手端正而潇洒的钢笔字。要写好一手字并不难,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临帖(最好是席殊钢笔字帖),临习一年,坚持不懈,最终一定能出手不凡。

2、准备两本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典故词典》

3、准备一报《---晚报》、一刊《读者》、一专著(三毛、韩寒、王塑……)

每天出版的报纸杂志里面都有大量的信息,浏览信息可以扩大知识面,也增强快速阅读的能力。其中亦不乏语文方面的知识。

4、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剪报——看到有好文章就剪下来,贴在自己的语文摘抄簿里。这样日积月累,你终有一天你会为自己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而骄傲。当然,看多了,最好还能向报社投投稿。要知道,绝大多数作家都是这样起步的。要持之以恒,如果听之任之,惰性也就随之潜滋暗长起来。

5、在学习上注意做到“三先三后”、“三戒三倡”。

“三先三后”是: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

“三戒三倡”是:一戒把学习当做苦役,提倡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二戒过多地、单纯地死记硬背,提倡以掌握事物本质规律的理解记忆为主;三戒解题模式化,提倡勤于思考,提倡思维的灵活性。

6、不看无聊影视(互动,先让学生给目前电视剧归类,在这空隙给自己的思路重新理理)A、青春偶像剧(先让学生说说模式)

内容:恋爱地点一般在上海,男主角一般高大英俊、年轻有为。一般为某公司经理,有车、有房。女主角一般美丽动人,大部分是白领。连周围那些临时配角式的人都好得不得了:心直口快的愣头小伙小丫头,饶有风趣的老头老太太,安心设计地为男女主角操持。经过狂风暴雨、死去活来式的恋爱后,女的一般就出国了(方便地象到菜市场去买菜)或者得了白血病,要么女的一般准备嫁给另一个男人,在婚礼上男主角突然出现,大呼小叫、寻死觅活的,然后女主角回心转意,最后大团圆结局。

故事情节矫揉造作、粗制滥造、东施效颦,小资情调严重堪称无聊庸俗之精品。

B、武侠剧(先让学生说说模式)

内容:个个都是空中飞人,打斗时刻到处爆炸;打下悬崖一般不死,反而练就绝世武功;不是去报杀父之仇,就是争作武林盟主;美女大都追英雄,恶魔最终被铲除;侠侣双双退隐江湖,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奥运会如果有了他们,金牌就稳拿了。

C、清宫戏

内容:拖着猪尾巴,叩头忙请安,张口是奴才,闭口是奴才,皇上一般都伟大,口口声声爱子民,清官实在也不少,愚忠愚孝真可悲。大清帝国如此好,你拍他拍我也拍,长叹好事孙中山,不懂行情瞎造反。

作家余杰说的不错,在一个民主、法制、科学的年代,大唱帝王之赞歌,鼓吹专政独裁,张扬奴性意识,宣传封建思想,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还珠格格》,却又正应了现时人喜欢轻松笑闹的取向。当然,浪漫还是浪漫的,《还》剧中充满了“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绕天涯”、“感谢风感谢雨感谢阳光照大地”、“海可枯石可烂我们肩并着肩”之类的歌词以及各种肉麻对白。琼瑶女士往往一厢情愿地诠释着她的“爱情演义”,她让少男少女们白日做梦般地期盼着“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的降临;或者干脆不顾一切地去充当爱的天使——就算是第三者也往往是胜利者。琼瑶小说中的爱情至上主义更被一帮琼瑶迷们渲染为“完美人生”的典范。其实这些廉价的童话,在毒化人们心灵的同时,打着的都是高尚的旗号,而故事里的崇高人物,往往违反人类的本性,变得面目易位而不可思议。再看《新月格格》、《梅花烙》、《还珠格格》这一类伪历史作品,读者或观众每每为那些封建皇帝的言行举止而感动嘘吁,也每每为那些公主格格们的善良美丽而心仪神往,但这些皇帝、格格们是真实的吗?所谓艺术上的真实也是谈不上的!电视媒体的大肆滥播其改编作品,造成“琼瑶旋风”再度甚嚣尘上。譬如《还珠格格》,琼瑶自己也知道是一部拙劣的作品,可她更知道大陆人喜欢看这种低浅、平庸之作,于是炮制了续集、再续集……,我认为电视台也是这种僵尸幽灵的贩卖同谋者。

下面,我跟大家讲一些小故事。如果你有心,请记住这些故事,这些故事能给我们有哪些启示。(先让学生经过探讨、回答)

第一个故事:培养好的习惯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什么样的习惯是好的习惯?说不完,但面临高三,我想总有一些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写日记,把作文当作日记来写,比如记笔记,教材的两边是给你们空着记笔记的……)

第二个故事: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遇到问题,不要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记住:成功者自救,海子说过: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如果老是想着什么“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怎么去培养自己的自信?我要说的是:靠朋友不如靠父母,靠父母不如靠自己。这个世界只有自己帮自己,别人才会去帮你!)我们要求学生学习语文要克服两种不正确的态度:

①一种是懒散,漫不经心,认为语文学习就是那么回事,学了长进不大,不学也不会考不及格,与其白花功夫作无谓的付出,不如痛痛快快地学其它课程。

②另一种是急于求成,不愿做细致琐碎的积累工作,企图一日吃个胖子,幻想着一朝一夕十天半月语文水平就能有很大的提高。

最后,布置作业:

如果时间还很多,本作业可以举一个单元作为例子当堂完成。

1、认真翻阅新教材至少两遍,你认为本册教材编得如何(好、较好、一般、差、非常差……)?试做一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你最喜欢本册教材的哪个单元?你最不喜欢喜哪个单元?为什么?

3、你比较喜欢本册教材中的那些课文?你不喜欢本册教材中的那些课文?为什么?

附:语文常规n

1、选编优秀作文,每周(每月)出一期玻璃橱窗。这非常好,我经常负责《军训快报》,发表学生的文章,学生毕竟有发表的欲望。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同是每个学生写作训练时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学生产生并增强写作兴趣的必由之路

2、随笔。给学生以最大程度的自由,不作任何形式的限制,提倡写“放胆文”“放手文”,其间即使出现了 片面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观点,或者接触到某些“禁忌”话题(如早恋等),也决不横加指责,更不随意公开,而应从学生的角度去认识、理解,更要为学生的隐私保密。在随笔训练中应淡化刻意追求写作技巧的倾向,让写随笔 如同挚友促膝谈心、知己交流感情那样轻松、自然、普通、融洽,使随笔能反映真实的生活风貌、真实的内心世界。对学生随笔定时进行评比、展览。隐去姓名后集中张贴在 班级里,由学生在交流后投票评优,选出佳作。

高一新生语文颇具创新的经典第一课

曾岚

同学们,大家好:火热的八月见到火热的你们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课,我有个习惯,第一节语文课不讲课本上的东西,咱们随便聊聊怎么样。既然是聊,当然还得有聊的主题,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同大家聊五个方面的内容:古有“仁、义、礼、智、信”,讲的是如何修身养性,今我独创“缘、趣、意、信、方”说的是如何学习和学好语文。(奇怪吧,这是什么意思,且听我慢慢道来)

缘。(懂缘)中国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职业的及至赞美。我更喜欢把老师比喻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惜缘)时下流行一种说法,表明关系的亲密,缘分的可贵:同过窗(同学),抗过枪(战友),下过乡(知青)。你们正好赶上了第一条,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三年宝贵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倍加珍惜你们的友谊。毛阿敏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唱词“今生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慢慢地体会,你会发现各种无情的奥妙。这就是老师讲的第一个方面。缘。

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语文学科,兴趣最重要。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学语文很枯燥,没有兴趣。这里,我给大家讲讲语文的趣之所在。

1、音趣。我们通常被电影精彩的对白和大师的朗诵所折服,其关键就在与他们把语文的音韵之趣娴熟吧的驾御。在这里,我举三个例子,请大家共同来揣摩。(1)、“年三十的晚上,我被你们赶出了周家的大门。(《雷雨》,注意划线地方的读法。(2)、陈菲儿,老师叫你呢。(《十六岁的花季》)(3)、这里的山路十八弯。(李琼《山路使八弯》)。

2、字趣。语言文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的细微变化都会幻化无穷的乐趣。(1)发生在周总理身上的一件事。有外国记者讥讽到:真是对牛谈琴!周总理礼貌的回敬:对,牛弹琴!一字未改,标点一变,面目全非!(2)、歧义之趣。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3)、两人对骂:甲:你放狗屁!乙:你放屁狗!甲:你狗放屁!虽然粗俗,但的确让人忍俊不禁。(4)、一和尚与施主的对话:(和尚):茶,敬茶,敬香茶;坐,请坐,请上坐。(5)、一字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6)、一人独钓一江秋

3、句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聊聊两句,颇含哲理,道尽人世沧桑。

4、篇趣。好文章多了,脍炙人口的有,《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现代美文》,仅举欧阳修《扬花词》,大家就可见精妙文章的妙处。

意。只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作为基本的语言工具,其基础作用不言而喻。我只想强调的是语文学好了对个人人格魅力的提升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唐代荆洲长史韩朝宗才华横溢,李白非常钦佩,做文道:“生不羡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从来佳人怀吉土,哪有淑女爱金夫”。有文采的人,往往得到众多红颜的追慕,此不必细表。有文采的妙处,还可从下面的对比中来发现。《还珠格格》中最常用的句式:我好喜欢好喜欢你哟!除了连用两个好,并无其他的妙处,用于表述爱情的美好徒显苍白和肉麻,我如是这样认为,不知道你们以为如何。再来看冯延巳的《长命女》,看别人如何描绘爱情的美好: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粱上燕,岁岁长相见。多么有诗情话意。这都是学好语文的妙处。我到过农村许多学生家里,在春节的时候,很多门户上都贴“招财进宝“四个字,很一般,但有一次,我却发现有了不同,贴的是:门对青山摇钱树,户迎绿水聚宝盆。怎样,语文的档次就出来了。

信。指信念。每位同学都要坚定学好语文的信念和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我强调三点。一是你们都能学好语文,这不是信口开河。我批改过你们的入学试卷,有一部分基础很不错,相对差一点的,也很有潜力。二是你们要充分相信正在给你门上课的老师我。虽然我只教过一届高三,但高考成绩的应届最高分和高分段都出自我手下,此次学校把两个重点班托付于我你们应该放心。三是要对学校有信心。珙一高的文科在整个宜宾是非常有地位的,不信你们可以去调查。同时,我还要特别提醒和告戒大家,语文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永无止境,要对自己有十分高的要求。有两句诗可以佐证:“千斤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说的是纵然有司马相如那样优美的文笔,也有无法准确表达感情的时候。无独有偶,在画界也如此。“世上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方。指方法。学习语文没有捷径,但绝对是要讲方法的。方法因人而异,但原则是需遵循的。古人讲:工夫在诗外,很适合现在语文学习的现状。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要从课本中寻找到高考试卷的标准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也就是说,学习语文要灵活,不能死板,要以教材为参照,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原指写文章的最佳状态,引用到这里就是指学习语文的感觉,只要有了这种感觉,你的语文水平也就真出来了。学习语文的方法还很多,此处我不多讲,在今后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有更多的机会一起探讨,就此打住。

同学们,下课的铃声即将敲响,我个人认为这堂课别开生面,大有天花乱坠之嫌疑,却不知你们对我创造的“五字诀”有了怎样的认识。不过,再次请大家相信和放心,我视教书为事业,把语文当艺术,以后的每一堂课,我都将竭尽全力地上好,同你们一道共同遨游美焕美伦的文学殿堂!

最后,别忘了我就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曾岚。家庭电话4*******。我真诚地希望做大家的好朋友!谢谢!下课。

我的第一堂语文课 课堂实录:

上课时间:9月1日上午第一节 班级:七年级

师: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六年的学习,从今天开始我将伴随大家进入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同学们的父母把同学们到学校上学通俗的称之为“念书”,可见读书对我们的学习是很重要的。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板书)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多读书,读好书。今天我们第一节课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老师对同学们的读书情况作一个简单的调查,请同学们实话实说;然后,带同学们到图书馆与书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再到电子阅览室逛逛网上图书馆。[教师发“初一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回答,教师巡视并与一些学生询问、交流。(“问卷”见后附)约15分钟。] 师:同学们,老师刚才看了大家的回答,发现有些同学回答时信手拈来,看得出平时读了许多的书;也有些同学冥思苦想还不能落笔,看来是平时读的书不多。希望在以后能加油。下面就请几位同学给大家谈谈他们的读书体会。[指名两位同学发言,教师略加评点。约3分钟。] 师:刚才两位同学读书体会谈得很好。有些同学要问:我们到哪里找书看?看什么书呢?下面,老师就带同学们到图书馆,请图书馆的管理老师向大家介绍如何使用图书馆的藏书。[列队前往图书馆。由图书管理员介绍馆藏基本情况,带领学生熟悉图书分类的情况和借阅的要求。约12分钟。] 师: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将经常来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查找有用的学习资料。现代社会,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读文学,查资料。下面带领同学们到电子阅览室触网。[到电子阅览室,介绍上网的基本方法。以新浪网的搜索引擎为例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功能查找所需的资料。然后学生自主上网,教师个别辅导。直到下课。] 教后札记:

作为初一新生的第一课,让学生了解新教材、了解新教材的学习方法是主要的目的。我在上课前预定的目标是:了解学生读书的基本情况。第二让学生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径并能独立自主的查找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基本达到了这两点。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力求能体现课改的精神,营造开放的、互动生成的课堂模式。流动的课堂教学和变换的课堂地点能使学生基本上始终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两个情境中学生很有兴趣,能激发一种学习的欲望。信息技术的使用起到了恰当的作用,学生掌握了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的方法。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并不是很真实,学生有迎合老师的现象。另外结尾部分的学习任务没有明确,以至于课内课外不能保持有机的联系。教师在组织的过程中缺乏及时的表扬与激励。这些有待进一步改进。

高三复读班第一堂课

目的:鼓舞士气,指出应具有的心态,概括介绍语文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备考三百六十天,秋冬春夏紧相连。

一中联网东西海,认准一中莫胡猜。

秋冬过去春夏回,名牌年年放光辉。

四季备考创新意,笑傲考场一丰碑。(板书,吸引学生来一中复读,根据某资料稍做改编)

一、鼓士气

走进这间教室,面对眼前的同学们,我心里感慨颇多:年年高考,今又高考。在过去的一年里,同学们经过努力拼搏,但终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同学因此沉浸在痛苦悔恨的阴影里不能自拔,更有的同学认为人生之路跌入深渊的念头。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同学们十年寒窗苦读,我们就是指望有朝一日,能高魁红榜,出人头地,改换门庭,告慰父母。但是过去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都付之东流了,当然痛苦是免不了的。西谚说的好:“人生之树常见两枚果子:成功(甜蜜),失败(苦涩),一茬接一茬。”谁都希望摘取甜蜜的那枚,但没有一个人一生不去尝那失败的苦涩味道,上帝造物的原则就是这样。然而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沦下去,人生之路是漫长的,是布满了荆棘和坎坷的,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高考落榜只是一个小小的考验,如果我们连这个考验都不能经受的话,我们又怎能去面对漫长的人生旅途上的挫折呢?我们应该调整心态,树立信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应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我们要有大诗人李白“天生我材必用”的乐观精神。我很欣赏一位现代诗人的诗句。

压过来的是整个天宇/我昂起不屈的头/即使大地从脚下滑走/我也要举起挑战的手/闪电的鞭子把我抽成网/对着陌生的宇宙/我还是要发出雷的怒吼/ 是的,苦水中沤的麻结实,淤泥中挣扎出的荷动人,沙漠戈壁上跋涉的骆驼执着、坚强。成功是诗,失败未必不是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的七尺之躯站起来就是一座山峰。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不要为了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要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斗志,为我们崭新的明天铺平道路。有首歌唱得好:没有人问我过得好不好/现实与目标哪个更重要/一分一秒一路奔跑/烦恼一点也没少/总有人象我辛苦走这遭/孤独与喝彩同等重要/成败得失谁能预料/热血铸定要燃烧/世间自有公道/付出就有汇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

二、析原因

1、基础差,知识面窄,面对考题,不知如何下手,属于“技术欠缺型”选手,此类学生应苦练基本功,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埋头苦干。

2、基础好,但不善于应用,学得较死,能力不够,对所学知识不善于灵活运用,属“能力欠缺型”选手。建议多动脑筋,活学活用,善于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3、知识能力均有,但临场发挥不好,怯场,头晕眼花,血压升高,手脚发麻,应有水平不能发挥,属于“心理障碍型”选手。建议注重心理锻炼,加强考试方法练习,锻炼平常心。泰山崩于前,面色不变;猛虎啸于后,而心不惊。

4、成绩好,能力强,临场发挥出色,但运气不佳,可能改卷时遇到不细心的老师,阴错阳差,“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致使明珠投暗,没能走了,也是“非人之罪,此乃天也”。替这样的同学祈祷,明年好运。

三、指方法

1、制定计划,打好基础

苟有恒,又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

2、突出重点,提高效率

新教材,新高考,新理念。查缺补漏,注重能力。

3、课外阅读,开拓视野

怎样上好第一课 篇2

一、从消除学生畏难、厌烦心态入手,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应用写作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 具备应用写作能力尤为重要。在现实的教学中, 就应用写作本身而言, 应用文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 它缺乏文学性和趣味性, 既没有华丽的语言, 又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 更没有穿越时空的想象和虚构。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富有形象性, 又不像说明文那样富有知识性, 也不像议论文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常用应用文写作程式比较呆板、枯燥乏味, 因而缺乏学习和写作兴趣。由于对应用文写作缺乏认识, 学习动机不足。很多学生把应用写作课程当作中学作文课程的延续, 存在畏难心理, 加上校园生活的限制, 认识不到应用写作的实用价值, 认为应用文写作课可有可无, 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另外由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采用“基本格式+写作要求+例文分析”这样一种程式化教学模式, 使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学习只不过就是掌握一些固定格式, 没有什么学问, 因而觉得这门课“没学头”, 不愿学, 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当一个人对一项活动感兴趣时, 就会发现他乐于做这种活动, 并且会竭尽全力做好。相反, 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就只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经调研了解, 进入高职学校读书的学生, 大多数怕写作文, 从小学, 初中、高中, 在应试作文的训练下, 大多数学生提到写作文就头疼, 进入大学不再写作文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如今又开设应用写作课, 从心里讲是厌烦的, 怕又像中学那样为完成一篇作文而绞尽脑汁仍写不出新意。老师要打破学生的这种心理预设, 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案例中了解应用写作与想象中不一样。

成功的愉悦感, 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心理学告诉我们, 成就感是一种能激发人的内在潜力的心理活动, 它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从而高效地完成任务。因此, 在应用写作第一堂课上, 我先从学生认为很容易或以为简单的应用文文种入手, 提出一些学生认为比较“弱”的问题。例如, 问学生如果有特殊事情或身体不适想休息, 该怎么办?学生会配合说, 请假, 写请假条。再接着“弱弱”地问, “多少字就能搞定”?学生会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我顺势让学生口拟请假条, 让同学自己思考, 明白写好一份请假条大概要三十字左右。再接着问学生, “开学一段时间钱花完了, 家里还没汇过来, 怎么办”?学生会好心地告诉你, 向同学借, 教师接着问“怕不还呢”?学生回答“写借条”。教师问多少字能搞定。学生又七嘴八舌一通。教师再次让学生口拟借条, 最后统一为20字左右。“如果不小心丢了东西怎么办”?学生说写寻物启事, 我又问多少字能搞定, 要写清楚哪些要素。学生又七嘴八舌一通, 认定20字左右。这时候, 我水到渠成归纳说,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应用文, 和中学作文动辄不少于800字不一样, 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即可, 没什么好怕的”。充当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从消除学生畏难、厌烦心态入手,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教学。

应用文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 应用文内容单一, 格式固定, 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 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生动优美的语言, 难以激动人心、引人入胜,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 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沉闷, 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而导致注意力分散, 学习效果不佳。根据这些现象, 我认为, 在应用写作第一课教学中, 应该努力探索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可补充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 激发学习热情。比如, 在讲述什么是应用文时, 补充“博士寻驴”的故事, 让学生思考、讨论“一个寻驴启事洋洋洒洒上万字下去, 还没提到一个驴字”的文章是不是应用文。如果让学生写, 如何写, 多少字就能达到目的。通过这个案例, 既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应用文,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从纠正学生认识偏差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 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目的的内在原因, 是个体发动并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的观点, 动机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可简要归纳为, 动机使学生努力、有方向、知道先后顺序、有计划地学习, 这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有赖师生共同努力去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相当复杂的工作。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原有的学习动机, 其次要了解各种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最后要努力激发学生高层次的社会性动机。因为从长期看, 那些社会性的动机, 例如交往的动机、认知的动机和取得成就的动机, 能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强烈的自觉性和更持久的积极性。因而, 要顺利开展实践教学, 教师必须从一开始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使教学更具实效, 实现“知”“能”转化。应用文的写作历来很重要, 尤其是现代社会, 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 应用文作为信息载体、交际工具, 不仅日益深入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 而且作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体现逐渐纳入人才评价标准的视野。应用写作能力不仅成为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涵, 而且是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

可学生的认识还存在偏差。他们普遍认为, 应用写作是公共基础课, 不是专业课, 应用文的学习无关紧要, 更没想到会与自己将来的工作有关, 且还是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这与他们的学习、成长经历不无关系。就学习经历而言,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 学生文学作品的学习远远多于应用文。写作也是如此, 写散文、诗歌、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多, 写应用文少。就成长经历而言, 学生的生活场所主要是家庭、学校, 接触社会少, 应用文作为信息载体、交际工具的这一特征还不太为他们所了解所熟悉。为此要纠正他们认识上的偏差,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应用文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感知应用文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而规范、标准的应用文能使我们更有效地实现工作价值。只有明确了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不断地认真学习, 努力掌握应用写作技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认为应该在第一堂课就让学生弄清应用写作中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常问学生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请学生谈谈除了为学分而学之外, 这门课程与我们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有没有关系, 对我们有什么用?随机指定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说真心话, 顺着学生的话就势引导。让全体同学通过身边不同同学的回答激发自己的思考, 达成这样一种共识, 其实日常的生活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和应用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 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 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让学生从内心里确认, 不是“要我学”, 而是“我要学”, 激发学习的动机, 此教学环节不能省。

光激发动机还不够, 还需进一步强化, 用幻灯片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 这些内容一定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密切相关。例如:条据、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劳动合同、毕业论文、求职文书等。抓住应用写作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实用性, 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克服纯兴趣的学习观点, 让学生从理性上接受这门课程, 调动其学习热情, 使他们明白应用文的实用价值, 变被动为主动,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 用学习的动机彻底驱除畏难心态, 使学生认识到, 只有较好地掌握应用写作知识, 训练并提高应用写作技能, 才能成为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才能适应今后的工作和社交需要,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从把握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入手, 增强学习信心, 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或形成态度的影响。简而言之, 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学习的迁移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到原认知结构中去, 从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 这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积极作用, 教育心理学上称为正迁移。另一种是已有的经验对于新经验的获得产生消极影响和干扰作用, 这就是负迁移。学习的正迁移量越大, 说明学生通过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越强, 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反之, 则为负迁移, 应该尽量避免。迁移的实质是学习者运用原有知识结构的观念对新课题进行分析、概括, 揭示新、旧课题共同本质的过程。怎样在应用写作课堂教学中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呢?应用写作学习与其他专业学科不同, 对于专业课, 学生是零起点, 而应用写作不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文章写作, 学生已具备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教师在应用写作第一课必须帮助学生打通与原有知识系统的联系,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要教好学生的应用写作, 必须从形象生动地把握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共性和区别入手, 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在应用写作的第一课让学生准确把握应用文的本质和应用写作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认知结构的特征之一就是新学习的知识与同化它的相关知识的可分辨度, 两者的可分辨程度越高, 则越有助于正迁移并避免因混淆而带来干扰。通过与文学作品的两相对照、举例比较来准确揭示应用文的这些特征, 把握应用文的本质。很多的应用文教材, 把实用性作为应用写作的第一大特点。我认为不够完整、准确, 因为文学作品也具有实用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我会让学生思考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哈姆雷特》有没有实用性, 同时和学生一起背诵《林黛玉进贾府》片段中有关林黛玉的肖像描写, 顺带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贾宝玉把林妹妹搞丢了, 能不能凭此段肖像描写去寻人, 为了找到林黛玉, 怎么办”?学生回答需要拟写寻人启事, 顺势让学生口拟寻人启事。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归结:文学作品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为目的;应用文用来办理事务、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它们都具有实用性, 只不过一个是直接有用, 一个是间接有用。与此同时, 引出下一个特点, “凭此肖像描写, 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林黛玉吗”?学生回答不能。接着追问:为什么?因为林黛玉生活在文学作品中。真实性这是应用文体在选材上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真实, 是指文章所反映的事物或内容是工作或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 是准确无误的, 并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的。基础写作、文学作品也讲究真实, 但那是艺术真实。它允许虚构, 只要合乎逻辑, 不必是生活中一定有的, 只要是社会生活中可能有的、应该有的, 但不一定实有其人、实有其事。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是真实感人的, 虽然在历史上找不到阿Q这个人, 但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因此, 在这一点上, 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就在于它是生活真实, 是一种绝对真实, 但文学作品是艺术真实, 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艺术虚构。这两者的思维特点也不同, 文学作品以形象思维为手段, 使人获得审美愉悦;应用文需要陈述观点, 分析因果, 揭示事情的现象和本质, 侧重逻辑思维。文学作品确定文体后, 写法比较自由, “大体须有, 定体则无”, 如风行水上, 自然成文;应用文写作时要根据各类应用文文种的不同, 遵守各自的惯用格式和法定格式, 如公文、请假条等。文学作品的主题可以是放射性的, 应用文的主旨单一明确;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求含蓄、曲折, 令人回味, 应用文的主题要求表达明确。文学作品的语言多姿多彩, 基本要求是鲜明、生动、精炼、含蓄;而应用文的文风朴实, 有自己的专用词语, 基本要求是简明、精炼、平实、易懂, 表述准确、严密, 不能有歧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效把握其共同点, 充分利用正迁移效应, 又要突出其特性, 防止学生将两者混淆, 避免负迁移的产生。

综上所述, 在高职应用写作第一课, 教师必须从消除学生畏难、厌烦心态入手,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纠正学生认识偏差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使教学更具实效;从把握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入手, 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避免负迁移的发生, 有效提高应用写作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邵瑞珍, 皮连生, 吴庆麟.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2]韩富军, 高雅杰.应用文写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潘连根, 何宝梅.应用写作教学的问题和对策初探——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 (11) .

上好开学第一课 篇3

【课例研修背景】

始业课是开学第一课,举足轻重。但是,一直以来,教师们在对待语文始业课问题上态度不一、方法各异,有的让学生收心,有的让学生回顾上学期学习情况,有的强调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的给学生讲学语文的方法要求,还有的忙于新知识的教学,等等,这些始业课的效果都不甚理想。如何增强小学语文始业课实效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课例研修计划】

一辩:年级组内的语文教师用自己的方法备一节语文始业课,利用每学期开学前两天的集体备课时间交流辩课,每位教师亮出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亮点,不需辩出一个统一的答案。然后由一位教师在班上先上一节课。

二辩:上完一节课后,年级组内的教师一起评议这节课,说说自己的看法。此时的辩课是对“课”不对“人”,大家不再“一团和气”,哪些环节是好的,哪些环节有漏洞,教师们可以有不同观点的交锋,有质疑,有反驳,把课辩得清清楚楚。之后可以形成一个属于年级的教学设计,由每位语文教师在自己的班上上这个内容,也可以选其中的一位教师轮流到各个班上这个内容。

三辩:任何一堂好课,光有好的教学设计还不够,还得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每个班的学生情况不同,上课的效果也会不一样,这一轮课上完后,教师们还可以坐在一起辩课,此时更多的应该是反思,进行经验的交流与总结。

【课例研修描述(一)】

以下是最初一轮辩课后同年级一教师上的课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九连环)

2.师:谁愿意上台来解九连环?比一比哪个同学用时最少?(请了四位学生上台比赛,其他学生跃跃欲试)

3.师:老师也想来试一试。(教师以最快的速度解开了九连环,学生兴奋不已)

4.过渡语: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跟大家一起做这个游戏吗?老师是想把寒假里的新发现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学期我们就要学会“分享”。(板书课题:学会分享)

(二)畅谈寒假生活

1.理解“什么叫分享?可以与谁一起分享?可以分享什么?”

2.师:现在你想与大家分享寒假生活中的什么事情?(教师请了六位学生上台说说自己在寒假里的事情)

3.师:刚才很多同学与大家分享了寒假中快乐的事,除了分享内容,还要注意什么?(生答:礼貌、表情等。教师又请了四位学生上台继续分享寒假中的事,特别强调学生上台时的礼节)

(三)表演小魔术:套环

1.师:分享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魔术。(教师拿出套环,自己示范了两遍没套住,请三个学生来做,有两个成功了)

2.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能成功。

3.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要学会分享,还要学会探究,学知识也一样。

(四)亲近语文书

1.师: 同学们,请你们双手捧起语文书,闭上眼睛,用鼻子闻一闻书本,告诉我你闻到了什么?(书的香味)

2.师:那么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篇课文呢?快点去读一读吧!(生读语文书)

3.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随机渗透读书方面的习惯培养。

(五)教师寄语(略)

【课例研修剖析】

经过第一轮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年级组的教师一致发现课堂教学时间明显不足,第四环节“亲近语文书”只有五分钟时间,学生根本来不及浏览整本书;第五环节“教师寄语”没有付诸实施。相反,第二环节“畅谈寒假生活”用时过长,花了将近二十五分钟,有好几个学生拿出来分享的内容类似。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节课看似是语文教师的始业课,实际上很像班主任的始业课,没有多少语文味。所以部分环节的教学还需作有效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分享寒假的生活事例,要从原来的十人缩减到三至四人。

2.教师要引导学生分享更多的语文方面的信息。

3.“探究”环节不能一语带过,可以作为另一个板块进行教学。

【课例研修描述(二)】

以下是第二轮辩课后上的课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师捧着一个盒子进教室:同学们,你们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猜后教师拿出其中的九连环问:这是什么?(九连环)

2.师:今天我们来解九连环比赛,比一比哪个同学用时最少?谁愿意上台来?(请了四位学生上台比赛,其他学生跃跃欲试)

3.师:老师也想来试一试。(教师以最快的速度解开了九连环,学生兴奋不已)

4.过渡语: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跟大家一起做这个游戏吗?老师是想把寒假里的新发现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学期我们就要学会“分享”。(板书课题:学会分享)

(二)学会“分享”

1.分享寒假中的快乐。

(1)理解“什么叫分享?可以与谁一起分享?可以分享什么?”

(2)师: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一定有许多快乐的事情吧,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生畅谈,教师请三位同学上台说。每一个学生说完后,教师要点评,随机渗透说话时的形体、说话声音等方面的习惯培养)

2.分享语文书。

(1)师:刚才大家一起分享了生活中快乐的事,其实我们的语文书上也有许多可以分享的内容。请你们双手捧起语文书,闭上眼睛,用你的鼻子闻一闻书本,告诉大家你闻到了什么?(书的香味)

(2)师:轻轻翻开目录,只看目录,看看你喜欢哪些课文,与大家一起分享。

(3)师: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篇课文?为什么?快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语文书。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随机渗透读书方面的习惯培养。读完之后说一说)

(三)学会“探究”

1.表演魔术——套环。

(1)师:分享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个小魔术。教师从盒子里拿出套环,学着魔术师的样子快速成功地套上。

(2)师:谁想来试试?(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能成功)

2.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要学会分享,还要学会探究,学知识也一样。

3.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4. 请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提升。

(四)教师寄语(略)

【课例研修反思】

这节语文始业课,板块简洁明了,内容环环相扣,语境层层推进。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猜一猜,赛一赛,表演魔术”等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会分享,学会探究”环节,紧贴学生的生活实践,把生活引入课堂,充分体现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的语文学习规律及语文学科的性质。“看目录”环节,渗透了一种“猜读”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看整本书”环节,实际上是让学生窥见新书的全貌,浏览新书的内容,明确新学期的学习目标,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课例研修结论】

从实践来看,一节成功的语文始业课,着重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作出努力。

1.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学生经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开学后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从轻松休闲的生活状态转到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从自由散漫的思想调节到紧张有序的情绪,尽快适应有计划有规律的校园学习生活节奏。

2.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开学之初,教师要紧贴学生身心特点,紧扣语文学科性质,遵循学习规律,精心设计载体,努力打造语文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3.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目标是前进的动力。学生如果明确了学习目标,就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始业课上要给学生提出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总体目标要求,并且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任务的具体举措。

4.使学生学会看整本书。知识的外围也很重要。始业课上,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整本书,给学生一份完整的语文“导游图”,通过读封面看漂亮的插图,读目录了解新书的大概编排和内容,让新书给学生带来学好语文的憧憬和期待,让书香引导学生在浩瀚的知识大海中遨游。

5.使学生有良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始业课,可突破一些如总结上学期学习情况、检查假期作业等传统做法,也不要忙着进行新知识的教学,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以生动活泼、鲜活有趣的精彩课堂倡导学习语文的新理念、新方法,让始业课成为吹响新学期语文学习的“集结号”。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 篇4

开学第一课无论对于哪门课程或是哪个年纪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称职的老师也非常重视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始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学习该们课程。不必陷入依靠点名拉学生到教室上课的被动局面,特别是大学老师,因为面对的是有思想、有主见的成年人。如何有效地教好这些学生,好的开始尤其重要。第一堂课多为课程的总体介绍,一般都要涉及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学科基础、主要内容、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应用前景等多个方面,第一节课能很好地反映教师较高的学科水平,也能让学生对要讲的课程产生兴趣。

从事教学工作几年以来,自己也深有体会。总结起来我认为上好第一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调动学生积极情绪

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认真思考课堂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个老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大学老师每学期基本上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学生也带着好奇心去上第一节课,能否在第一节课吸引他们关系到以后上课的效率。好的第一堂课不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是进入教室,设置好的开场白吸引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老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善于用表情以及手势等辅助工具表达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上每一节课,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曾经听过同事的一节课,自己也受到很大的启发。比如讲到一个知识点时,他就会以问题的形式出给学生,如果是选择题时你们会选择哪一个呢,这么简单的一个变化,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注意力。或者如果确实是书上现有的内容,又不是特别的重要,她就会提问学生来读。调节一下气氛,避免老师单方面讲课。

二、做好备课,准备充分知识

(一)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1、为什么学。每一位老师在进行第一堂课教学时,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确目的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理解不管是专业课或者非专业课程,都有其学习的必要性。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大学教育是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所以学生应该尽可能多了解和本专业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特别是像《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等这样一些基础课程。他们是所有经济和管理类的必修课,许多专业课程都是以其作为学习的`基础。如果这些课程不能很好的掌握,将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

2、学什么。教师应该在第一堂课中向学生明示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学习该门课程。明确学什么,是学好的核心。第一堂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以及该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比如《金融学》和《货币银行学》,学生都有疑问,为什么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课程,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差别。

第一堂课,应该结合目录将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门课程都有穿插其中的主线,学生明确以后更有利于学习。在学生头脑中,让知识成为体系。教师要从更高的角度,将整本教材进行细分。也就是总结出来该门课程的大纲,可以简化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明确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3、怎样学。学习的方法有许多,不同的学生在大学里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较为宏观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以下几种:(1)确立目标。目标明确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开学第一堂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目标是学习的导航。目标明确正确,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行驶。以目标为导向才能在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学习安排才会更有主动性、计划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2)学会独立思考。要真正把握所学知识的本质,领悟其本意,需要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思考是比单纯一味的学习更加重要的步骤。简单了解只是知识的表面,要真正应用需要思考和融会贯通。不总结的学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的口号。在其《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提到“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掌握知识上去了──这就是让学生记忆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死背教科书。”固然,学校里完全不要识记和背诵是不行的,但是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居第二位。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3)积极应用知识。应用知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应用也可以检验知识的正确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能够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最快乐的。教师要告诉并要求学生积极应用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应用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二)准备充分的知识和内容

教学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教师要想成功演出,需要具备充分的导演才能。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知识点,不仅仅是将书上的内容传达出去,而且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学,怎么学和学什么这几个问题。特别是对于很多专业的非专业核心课程。大部分学生都明白应该学好专业核心课程,会计系的学生都知道应该学好《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的专业课程,金融系的学生也非常重视《证券投资》、《货币银行学》等专业课。但是对于非核心课程,比如《金融学》、《财政学》等这样一些课程,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教师更要准备充分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读课本。每一个学生都认识汉字,如果教师都这样做,学生自然不喜欢。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更倾向于结合实际,以现实中的问题和学生进行讨论。比如《财政学》这门课程,以政府作为研究主题,因为我们很少参与,大量的知识是以了解和掌握为主。相对来说不是特别有趣,如何备课呢?每一节课尽量补充一些书上没有,学生又比较感兴趣的信息,像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医疗问题等和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既没有脱离教材,同时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三、教师要注重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一)教师积极和学生沟通

教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信息,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和学生积极互动。第一节课教师面对的是新学生,忙于讲新课不是明智之举,建立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让学生参与进来也很重要。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给学生留下联系方式。大学教师一般上完课就离开学生,很少像初中和高中教师那样,相对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少,因此与学生电话或是网络形式联系就比较重要。鼓励学生通过E—mail或是当面的形式及时和自己沟通交流,不管是学习或是生活都可以探讨。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外延形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努力去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教学过程当中,和学生必要的交流仍然是重要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一些学生不至于答不上来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金融学》这门课程,首先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金融,可以从我们身边的金融现象说起,企业筹资、银行贷款等等现象都属于金融范畴。同时可以适当提问几个学生说一说他们身边的金融。这样即避免了教师单独讲,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能力。

(二)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

现在很多老师使用电化教学,它的作用有双重性,关键看老师如何有效利用。有的教师使用电化教学,坐在电脑旁边,不看学生只注意自己的课件,滔滔不绝的讲。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也是有限的,不自觉的学生打瞌睡的增加,产生厌倦情绪,难以有效学习课程。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多记笔记,而不是看老师一页一页的翻课件。

四、教师要注意个人形象

1、注意外在美观。教师的仪表是无形的教育,特别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热情,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衣着讲究,美观大方的老师,能够给予学生以美的熏陶,学生也乐意接近老师,产生敬重和羡慕的情感,积极学习。反之,如果老师的衣着不齐、蓬头垢面,学生见了会产生不愉快感,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下上课,教师的教导学生不会心悦诚服加以接受,教学效果差也就可想而知了。

2、注重内在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人们之所以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在于教师是素质和知识的化身。所以教师不但要注意外在形象,内在修养也很重要。在教课的过程当中,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自觉的会传达给学生,所以注重用词准确以及文雅性,体现着老师个人的素质和修养的高低。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对于一些偏激的学生,教师要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学生,使学生从心里能够赏识和敬重老师。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从高中到大学,完全不同的环境以及学习氛围,很多学生无法适应,甚至有些会产生退学的想法。教师利用个人的知识和语言,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其的重视程度,以及大学教育美好的一面。

如何上好语文开学第一课 篇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学年开学,我们往往会来个开场白,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学习要求等方面的强调。那么该如何强调呢?下面我就谈谈这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见笑于大方之家。

一、语文天生重要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学好我们的母语——汉语,这是爱国的一种表现,而我们学习母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学好语文。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基础学科,语文就像我们吃饭用的筷子,挖土用的铁锹,写字用的钢笔,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要学好政治、历史等文科,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是万万不行的。如在现在的历史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材料阅读题,而这些材料要么是文言文,要么是隐晦的现代文,如果我们的语文水平低,那么很难读懂其真实的意思,也就很难准确回答问题。就是在数理化等理科学习中,语文的作用也同样不可忽视。如我们在理科学习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审题不清的问题,当然有时候是由于我们的马虎,但更多时候实际是由于我们的语文水平差而导致的。

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由文质兼美的范文组成的语文课本,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容——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历史的画卷和个人心灵历程,多方面表现的世界之美、人生之美、思辨之美、语言之美。这一切能够在思想认识上给人以启迪,在感情上给人以熏陶,在审美上给人以愉悦,能够丰富人的知识,扩展人的眼界,拨动人的心弦,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二、积累是成功之母

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我要说:“积累是成功之母”。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积累,离开了积累,我们的语文学习就像鱼儿离开了水,瓜儿离开了秧。语文知识琐碎、博杂,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在学习中,我们不能懒惰、不能怕麻烦,而要做好长期学习的准备。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从一个字音、一个字形、一个字义,从一个句型、一个修辞、一个片断的识记、理解做起,真正做到扎实掌握。只有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才能谈得上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我们的语文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三、记忆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有记忆才有储备,有储备才能在下一次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有所调动,与新的学习内容合成,再生出新的知识来。可以这样说,没有记忆就没有语文学习,在语文学习中,记忆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语文学习离不开字词句篇,小到一个字音,大到一篇文章,离开记忆将会变成空中楼阁,我们对语文学习将无所适从。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会使我们受益终身。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养成以下良好的习惯:

1、认真书写的习惯;

2、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3、积极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

4、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5、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6、及时复习的习惯;

7、课文批注、做笔记的习惯;

8、记日记、大胆写作的习惯;

9、修改作文的习惯;

10、沉着冷静、积极应考的习惯;

11、坚持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关键。

五、学习方面的要求是学好语文的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语文课的学习中,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规范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开学伊始,我就向他们提出以下要求:

1、每人准备一本钢笔字帖,力争每天临贴写一张16开的字;

2、每人准备好三个笔记本,一本用作课堂笔记,一本用作记日记;还有一本用作课外知识积累。

3、每人准备好一本汉语字典或词典,以便随时查字典、词典解决字词问题;

4、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语文近期及远期学习计划,如要制定好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学年计划等,并保证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5、学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学习语文;

6、学会科学安排时间,巧用课余时间学习;

7、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8、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9、坚持每天阅读课外读物不少于5000字;

10、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做人;

„„

总之,在每学年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进行一番语文学习方面的集中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一定要抓住开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新的期待但又不知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知该学习什么、又该如何学习的时候,为学生指点迷津,使他们真正理解语文,喜爱语文,进而学好语文。

语文: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细化

中学语文课堂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讲究“教学的细化”,讲究能力知识化、知识能力化,一课能一得,课课相连,从而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日积月累则“滴水成海,聚沙成塔”,形成完整的知能体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结合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体会和心得,我认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细化,要一课一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一课一得”是要求胸有全局。全册、全学期、整个中学阶段,学业考试和中考的基本知能要求等等,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不能打无目的之仗。

其次,一课一得,应进行统筹安排,分解教学目标。中学语文每一篇案例文章都各具特色,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但同时各篇范例涉及到的知识能力是方方面面的,有交叉重复的现象,所以我们必须抓住主线,删繁就简,进行统筹安排。一学期(一个星期、一个学月、一个阶段)要让学生积累多少生字新词,掌握哪些句型,讲哪些语法、修辞、逻辑知识,在哪一课进行怎样的知能达标、篇章训练达到什么要求,都要心中有一本帐。每一课如此,每学期如此,各个年级都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重复浪费现象,提高计划性,克服盲目性,真正把细化做到了实处。

第三,一课一得的“一课”实际上要解决的是能力知识化的问题,而传统的知识观很不适应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而浩如烟海的语文知识,不可能也没必要为中学语文教学所罗列,因此,必须重构现代语文知识观,避免无效教学。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来考察,现代语文知识应包括三类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它是人们对事物的状态、内容、性质等的反映。例如,关于什么是比喻的知识,关于什么是举例论证的知识,关于什么是疑问句的知识等。陈述性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有限的。第一,它是把事物当作客观对象来认识,而语言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客观事物;第二,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一种实践能力,是一种“做事”的能力,而主要不是一种“认知”的能力。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认识语言,而是运用语言,不是培养“谈论语言”的人,而是“运用语言”的人。陈述性知识告诉学生“比喻”是什么,但掌握了“比喻是什么”这一知识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打比方”这一实践能力,掌握了“疑问句”的知识并不一定就会“提问”,同样,知道了什么是“举例论证”并不意味着同时也就会“举例”来论证了。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它是人们关于活动的过程和步骤的认识。例如,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我们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领,我们在议论文中通过举例可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这些知识,就是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巨大的,它直接作用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这种类型的知识也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甚至几乎没有。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即如何确定“做什么”“如何做”的知识。它的特点是“反思性”和“元认知”。对策略性知识的掌握,其标志是:明确认识自己面临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目前学习所达到的程度;能调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能进行监控、反省和调节。

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看,陈述性知识在学生的“前面”,程序性知识在学生的“外面”,策略性知识在学生的“后面”。摆在“前面”的东西最容易看见,但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处在“外面”的东西很难轻易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可能是起关键作用的;而在“后面”的东西,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它摆上“台面”。

第四、一课一得的“得”实际上要解决的是知识的能力化,即“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核心是“语用方法”和“言语经验”的习得。而这“语用方法”(语言运用的方法)和“言语经验”大到篇章构思,小到段落组合特色,微观遣词造句。当今的中考中热门题型——仿写就是明显的佐证。只有这些“语用方法”和“言语经验”,才能给予中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文化素养。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应“从语言实践出发,‘求’出其语言运用之‘是’——概括出方法,做出定义界定,分析其价值,给出模拟练习示范”。

上好初中物理第一课之我见 篇6

上好教材入门篇中的《引言》这一节课,可使学生有一个学习物理的良好开端,对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从物理是有用的入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理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物理是有用的,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对此他们可能不太明白,但只要教师利用学生既熟悉又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进行适当的介绍,学生就会明白。具体的例子可举:①热水使瘪的乒乓球复原;②小小秤砣压千斤;③高压锅烧饭;④电热毯取暖;⑤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人会倾倒;⑥铁船能在水上航行;⑦看水中的物体会觉得比实际的要浅;⑧无绳电话等。另外,也可以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讲他们知道的物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一些例子,然后教师做适当的归纳。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课本上的内容介绍物理学的发展。

上好初中物理第一课 篇7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在第一节课就和学生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那么以后的教学就会顺手得多。作为一门新开设的课程,一个新的科任老师,学生有着更多的好奇和期待。当你走进教室的一瞬间,你会发现每个学生的眼睛都是亮的,他们期待着老师以一个怎样的开场白走近他们的心灵。所以,教师一定不要有在第一节课就给学生下马威的想法。语言幽默的自我介绍,有特点的名字书写,适可而止地聊一聊题外话,小小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华等,无形当中,既展示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从感情上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创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学生从心理上接纳了老师,才更容易接纳老师所教的课程;培养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为以后学习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门新课程,物理是披着神秘的面纱出现在学生面前的,学生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并不多。但是物理来源于生活,作为老师,在第一节课就应该从最基本的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充分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打消物理难学的念头,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教师要通过简单的例子,日常生活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噢,这就是物理,原来物理就在我身边,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物理打交道。”消除了物理的神秘感和对物理的恐惧感,学生认识到只要自己做个有心人,学好物理并不难。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果我们在第一节课能充分发挥实验的激趣作用,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起到很好的引领效果。课本上设置的是力、声、光、热、电五个富有魔术表演性质的小实验。我们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灵活地处理,比较简单的如“漏斗吹乒乓球”、“会变色的圆盘”、“赶不走的气球”等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而像“会跳舞的小人”、“冷水‘烧开水’”等实验则可由教师演示。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物理本质,而是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认识到物理的趣味性和有用性,也让学生意识到做实验的器材都是生活中的小物品,只要我们肯动手、动脑,我们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去发现,通过实验体会成功的喜悦,增长自己的才干。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器材做几个补充实验,比如用纸条和钢笔帽做惯性实验、敲击钢笔体会骨传声、用两张纸做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等,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要上好第一节课,教师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我们准备的授课内容,是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精加工,既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不只是照本宣科,而是在用心跟他们交流,为他们的未来着想。作为一门新课程,可以说所有的学生是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的,我们要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课前老师要对学生做适当的了解,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让优秀的学生有所表现,也要有意识地给以前底子薄的学生展示的机会和适当的鼓励,这样有优秀学生的带动,中间学生的辐射,后面学生的努力,第一节课就营造出了学习物理的浓厚氛围,何愁学不好物理?

总之,对整个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而言,第一堂课是抛砖引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多措并举,上好初中物理第一课,给学生也给自己一个好的起点。但仅仅上好第一节课,又是远远不够的。老师们要实现学科教学目标,还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学生的未来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如何上好化学第一课 篇8

关键词:第一课;神奇;有趣;实验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我们也懂得,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由于化学是初三年级才开始接触的一门学科,所以,如何上好第一课便显得尤为重要。化学入门第一课即序言课。序言课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课和启蒙课,学生通过“化学入门第一课”将会获得对化学学科、化学学习以及化学老师的第一印象,而这种印象对学生后续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学习效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很多学生很想在序言课中听到化学是干什么的学科?

实践中有很多教师,讲课时边看书边讲或者照着书念。这样机械地传授,很大程度地刺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谈得上兴趣的培养。有经验的教师对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的教学都十分讲究,第一节课的顺利开展能为整个学期的教学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为了能实现“开门红”,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调动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电影、电视、投影,介绍有关化学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它在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用途以及对科学技术上的贡献,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就要让学生感受的是化学的第一特点也是最大的特点——神奇和有趣。

下面介绍几个自己动手就能完成的趣味小实验,共同体会一下化学的神奇和有趣,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

在教学“快速烧水”时,上课伊始,老师可以特意端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进教室,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接着问学生家里用什么来烧开水,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最短的是哪种方法?答案往往不外乎以下几种:煤气灶、煤炉、电热水器、灶台、电磁炉、电热水壶……之后老师总结:不论用哪种方法,要将水烧开至少得花上几分钟时间。现在老师教大家一种最快的烧水法—— 一触即开法。老师演示如下:用两个小烧杯各取少量水(其实一种是浓硫酸),先让几位学生触摸烧杯外壁并告知大家是冷的,然后老师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里(此时应开始引导学生注意怎样细致观察实验现象),接着让每位学生都触摸一下烧杯外壁,以感受沸腾的真实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问这水能喝吗?我便会开玩笑地回答:“能,不要命的就喝!”从而为课堂氛围增添了点幽默感。此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及提醒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花开花落”,老师拿出一张用无色酚酞浸泡并晾干的白纸贴在黑板上,再拿出一支毛笔,找一名学生用毛笔蘸“水”(实为氢氧化钠溶液)在白纸上画数朵桃花,现象:会出现红色的花朵,换另一支毛笔蘸取“水”(此为稀盐酸溶液)在花朵上继续描写,红色花朵消失。(学生一片惊奇,会问怎么回事?)此实验可根据需要画任意图案,学生可当场自由发挥。当然也可以事先在白纸上用无色酚酞画出图案,先后用喷壶喷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会出现同样的效果。

“神奇的矿泉水”,事先准备一个干燥的矿泉水瓶,内装几粒高锰酸钾(数量一定要少,虽然高锰酸钾有色,但不仔细观察学生看不出来),瓶盖内用双面胶粘上一片维生素C,(注意巧妙隐藏不要让学生发现)。展示完毕,拿出一瓶新的矿泉水,打开可以喝一口,再将水倒入干燥的瓶内,小幅震荡(水不能接触到维生素片),矿泉水变为冰红茶,再将冰红茶倒转几次(或用力上下摇动),冰红茶逐渐退为无色,并命名说此为“雪碧”。

“百变瓶”实验,准备一只透明的高杯子,先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放入一只鸡蛋,观察想象,鸡蛋沉入水底。第一步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第二步加入无色的“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想象:溶液变蓝色,第三步加入另一种无色的“水”(稀盐酸溶液),溶液变红色,同时鸡蛋表面有气泡产生,并且鸡蛋会上下跳舞。

这些小实验是从日常生活用品中,寻找一些易得药剂或代用仪器进行简易的实验,由于取材方便、贴近生活、趣味性强、操作简单、内容多变、方法灵活等特点,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操作,深受学生喜欢。同时极大地拓宽了中学化学教学的视野,在学生的脑海中化学从神秘科学的舞台走进了现实的生活,提升了化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实验的内容大多与当地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生产相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立志建设祖国和家乡的高尚情操,在实验探究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做事,使实验的教育功能落实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作者单位 河北省香河县第五中学)

上一篇:初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下一篇:华为公司管理职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