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精选8篇)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精神和临泽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镇三二村距**镇人民政府10公里,位于**镇西部。现有9个合作社,415户,1503人,耕地面积5950亩,2013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881.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47.5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在整村流转土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张掖国家级玉米种植“四化”示范基地为契机,稳定土地流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各项产业转型跨越发展,以肉羊、肉牛为主的支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露地葡萄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凸显,全村已形成机械化玉米制种、日光温室蔬菜,露地葡萄,奶、肉牛产业,劳务输出的五大产业格局,建立机械化玉米制种5000亩,建造日光温室100座,钢架大拱棚50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5000平方米的连体拱棚1座,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1个,饲养肉牛1300头,肉羊6800只。
二、建设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三二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人居、环境、经济、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四化”示范村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做到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明显优化;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拓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建设内容
(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1、防洪工程建设 沿北部山坡新建防洪堤坝3公里,修建泄洪闸3座,开挖泄洪渠3条,长1.5公里。
2、村社道路建设 对5条12公里田间道进行砂石铺垫,对村委会3条4公里主干道铺油罩面。
3、土地平整项目 按照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对我村涉及天生场的4、7、8、9社农户进行宣传动员,进行土地平整,平整土地4000亩。
(二)加强环境治理,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1、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修建垃圾池2个,购买垃圾车20个,垃圾桶45个,垃圾斗19个,架设排污管道300米。
2、危旧房改造 完成危旧房改造10户,使村整体面貌得到提升。
(三)优化公共服务,完善服务设施
1、在村委会主干道两侧架设太阳能路灯60盏,实现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
2、抓好村庄绿化,在村社主干道两侧修建花栏,并对村委会4公里主干进行绿化,栽植国槐1000株。
(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1、葡萄专业村建设 立足北部荒滩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我县对发展现代农业进行扶持的政策机遇,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葡萄产业,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经济转型增收致富之路。通过宣传动员,典型引导,动员农户在在北部荒滩新定植露地葡萄600亩,达到1000亩,修建蓄水池2个,埋设管道12公里,配套1000亩葡萄管灌设备。新增变压器4台(100KW1台、30KW3台),建设高压线600米,低压线300米,20KW高扬程水泵4台,定制防风林带4公里。
2、蔬菜示范园建设 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建占地5000平方米连栋拱棚2座。
(五)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和谐环境
结合“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及成员”等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加强诚信建设,完善诚信建设制度,提高村民诚信度,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筹资及资金概算
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运转经费筹措方面,在省、市、县三级财政拨付项目经费的基础上,乡政府和村委会积极筹措必要的经费,确保人员工资和日常工作运转费用。我村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953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229万元(省以上172万元,县级57万元),部门整合资金676万元,村级筹集资金48万元(群众筹资筹劳42万元,村集体投入6万元)。具体计划如下:
1、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43.2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66万元(省以上124.5万元,县级41.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40万元,村级筹集资金37.2万元(群众筹资筹劳37.2万元)。
(1)道路建设:计划投资163.2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06万元(省以上79.5万元,县级26.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0万元,群众筹资筹劳17.2万元。主要对5条12公里田间道进行砂石铺垫,以及对村委会3条4公里主干道铺油罩面。
(2)防洪工程建设:计划投资8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60万元(省以上45万元,县级15万元),群众筹资筹劳20万元。
(3)土地平整项目建设:计划投资400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400万元,平整土地4000亩。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总投资7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63万元(省以上47万元,县级16万元),群众筹资筹劳5万元。
(1)村庄绿化:计划投资1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8万元(省以上6万元,县级2万元),部门整合资金2万元,主要在村社主干道两侧修建花栏,并对村委会4公里主干进行绿化,栽植国槐1000株。
(2)路灯架设:计划投资6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55万元(省以上41万元,县级14万元),群众筹资筹劳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
3、卫生及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总投资48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8万元。
(1)环境连片整治:计划投资42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42万元。修建垃圾池2个,购买垃圾车20个,垃圾桶45个,垃圾斗19个,架设排污管道300米。
(2)危旧房改造:计划投资6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6万元,完成危旧房改造10户
4、特色产业发展:计划投资192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186万元,村集体投入6万元。
1、葡萄专业村建设 :计划投资167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161万元,村集体投入6万元。主要在北部荒滩新定植露地葡萄600亩,达到1000亩,修建蓄水池2个,埋设管道12公里,配套1000亩葡萄管灌设备。新增变压器4台(100KW1台、30KW3台),建设高压线600米,低压线300米,20KW高扬程水泵4台,定制防风林带4公里。
2、蔬菜示范园建设:计划投资25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25万元,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建占地5000平方米连栋拱棚2座。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三二村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落实工作责任,严密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办黑板报、设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召开会议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3、形成工作合力。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牵头作用,三二村党支部、村委会履行建设试点工作的主体职能作用,乡上各有关站所和乡属机关单位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形成推进试点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在具体工作中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三二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持续发展。
关键词:一事一议,转型升级,美丽乡村
主导:财政资金发挥撬动作用
2009年, 全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扩大到陕西、贵州、湖南等省。在省财政、综改部门的部署下, 西安市通过“先行试点, 总结经验, 完善政策, 逐步扩大”的工作思路, 率先在蓝田县、高陵县30%的行政村进行试点, 2010年将试点面扩大到全市涉农区县30%的行政村, 2011年9个涉农区县的试点面扩大到60%的行政村, 2012年在全市涉农区县全面铺开。实施4年多来, 财政累计投入7.7亿元, 带动农民筹资筹劳及社会捐资12.5亿元, 建设农村公益事业项目3 700多个, 已经达到村均一个, 项目覆盖“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五化的各个角落, 并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村容村貌、群众拥护、社会反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空穴来风, 万丈高楼的修建, 也需要平地而起。2013年, 是实践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也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年, 美丽乡村建设旨在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 是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下的创新和提升, 四年的基础建设, 四年的倾力打造, 西安市的农村焕然一新, 我们充满信心。
节奏:加快转型升级, 注入持久动力
党的十八大把“美丽中国”作为国家重点战略,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美丽乡村”, 新的一轮农村建设高潮即将到来。如何抓住机遇, 获得“宜居宜业宜游”的先发优势, 成为摆在西安综改人面前的首要任务。上半年, 中、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现场会相继召开, 明确提出“加快一事一议转型升级, 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市财政局和综改办迅速行动, 召开专题会, 研究讨论试点区县、内容、方案和步骤, 积极争取市财政支持, 落实资金计划等。综合考虑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和目标, 初选“厨师之乡、美玉之乡、温泉之乡”的蓝田县和素有“银户县”美誉的农民画之乡户县。由于工作前瞻性强、政策熟知度高、安排布置妥当、财力支持到位, 蓝田县、户县两县的“美丽乡村”工作迅速而有效的开展, 并取得初步成效。
胡家庄:产业开创美丽乡村
胡家庄村以产业化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胡家庄村, 位于户县县城西南约10公里处, 目前全村发展主导产业“户太八号”葡萄750余亩, 村民们以户太八号为主业, 人均年收入达8 000元以上。胡家庄人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政府的帮助, 把过去一个“行路难、吃水难、致富难”的村庄, 建成了现如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令人艳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胡家庄村的发展依赖于“公司带动农户”的发展模式, 企村联姻, 按照荣华集团投资、农户投地以土地折价入股这种合作模式扶贫开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带动农户建设葡萄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特别是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 把扶贫工作从“输血型”转换为“造血型”, 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变成“庄园工”, 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业, 为胡家庄村农民摸索一条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致富后的胡家庄人不满足于现状, 力图通过科学规划, 开创一条以产业促发展的致富梦。胡家庄村为了实现这个梦想, 积极谋划, 多方考察, 在政府的引导下, 邀请专业设计公司为村里未来的发展描绘蓝图, 村长就规划中的内容侃侃而谈。
胡家庄村的规划结构以“一带三区”为主线, “一带”是指以村庄整齐划一的风景带。“三区”是指旅游小镇、生态园、集体经济发展区。按照规划, 在保护好现有民居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未来的胡家庄将拥有赏心悦目的美丽庭院、温馨标识牌、醒目展示板等齐全的旅游设施。
“依托美丽乡村建设, 借助胡家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打造成以产业化打造村美、民富、业盛的‘美丽乡村’。”户县综改办对胡家庄村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充满信心。
“美丽乡村是一事一议的升级版,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遵循不超奖补范围、不越议事程序、不违规拆建、不加重农民负担的原则”, 市财政、综改部门在考察胡家庄村时强调。
村主任在听到市、县综改部门的期望和指导时, 他连连点头, 拍着胸脯说:“有句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 我们胡家庄的‘酒’不仅香, ‘巷子’还不深, 我们有好政策, 有成熟产业, 我们更有底气也有勇气打造出一个‘美丽乡村’的示范试点”。
李家岩:生态化打造美丽家园
李家岩村以生态化打造秦岭脚下的美丽家园。在秦岭北麓高冠峪出口, 座落着有号称“环山旅游第一村”的新农村——李家岩村。该村东临潺潺瀑布水, 南靠悠悠终南山, 西立巍巍圭峰顶, 北有佛圣草堂寺。据村委会主任介绍:依据户县草堂寺景区总体规划, 该村共建成徽派风格民居别墅共197户, 村子现有农户190户, 人口700余人, 全村人均收入达13 700元, 村庄规划主题定位为“旅游村庄”。
李家岩新村内, 环境优美, 交通方便, 而且幼儿园、卫生室、健身广场、超市等设施应有尽有, 村上还对新村进行了美化、绿化和亮化, 村里的接待人员、厨师都是经过旅游局统一培训, 让游客来到这里住得干净, 吃得舒心, 玩得开心。让你吃在秦水, 住在秦水, 旅游在高冠, 感受农家快乐。如今, 走进新村, 实现了村庄城市化、居住现代化、生活休闲化、村庄管理公司化、收益旅游产业化。李家岩新村以徽派建筑, 田园式小别墅风格, 山水围绕, 打造成“环山旅游第一村”, 以别样的农家乐风格, 成为都市人在秦岭脚下的另一个家。
之所以定位为旅游村庄, 村主任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他最后总结为四个美:“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庄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 他说, 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万花丛中“绿”不够, 旅游休闲“凉”点少, 美丽乡村建设还欠点火候, 经过县、镇、村的极力争取, 市上多次考察, 李家岩村针对尚欠火候拿出了完整的规划设计, 村主任激情洋溢地汇报今年拟建项目:“绿化面积9 650平方米, 安装防腐木六角亭6个, 防腐木拱桥23米, 七套石桌椅, 塑木栏杆1 951米, 导示牌2个, 指示牌35个, 条石椅53个;这些如果都到位了, 我们村就美到家了。”
“美丽乡村”蓝图确实好, 但是钱从哪里来?对此, 村主任胸有成竹地说:“财政出一点, 自愿筹一点, 有钱人捐一点。群众参与是主体, 财政资金像酵母一样, 只是起着发酵作用。”听到这, 财政人会心地笑了。有理由相信, 斑驳的老树, 流水的私语, 山花的芬芳, 久违的农家饭菜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称号。
野竹坪:愚公精神打造别样美丽
野竹坪村以“当代愚公”精神打造别样美丽。野竹坪村地处蓝田县东南20公里的秦岭腹地, 区域内山高林密, 植被保持良好, 号称天然氧吧, 竹坪河河水清澈冰凉, 螃蟹, 小鱼尽收眼底。特别是村内独有的黑龙潭自然风光优美, 形成一潭三瀑的奇特景观, 独具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迤逦风光。
90年代初, 野竹坪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徐余章带领全村群众历经四个寒暑, 开山劈石, 克服艰险, 硬是在山上开出了一条4公里的出村路, 结束了百年来野竹坪无路的历史。徐余章被誉为“当代愚公”, 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郭孝义式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他的感人事迹也在激励更多干部投身建设美丽农村的热情中。
现如今的野竹坪, 基本形成以乡村旅游产业为主导, 核桃、板栗、布尔山羊等种养殖为补充的特色产业, 农民收入从主导产业种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85%以上。村硬化、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把这个村妆扮的更加娴熟端庄;除此之外, 依托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蓝桥独有的山水资源优势, 野竹坪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 着力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一事一议建设“美丽乡村”政策如春风化雨般洒向渴求发展的野竹坪, 当地干部迅速行动, 一场当代愚公建设美丽乡村的攻坚战在华夏大地再次被传唱。
在村干部的召集下, 野竹坪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 按照“一事一议”议事程序, 村民畅所欲言, 根据民意征集项目, 发挥村民投身建设家园热情, 鼓励村民踊跃筹资筹劳, 野竹坪拟定三年项目规划, 今年, 从“村庄整治、基础设施、乡村旅游”三方面入手, 以乡村旅游为依托, 发展标准化农家乐, 根据原村党支部书记徐余章的感人事迹以及蓝桥暴动革命行动, 建设蓝桥暴动及当代愚公纪念馆, 并同步改善村基础设施, 新建垃圾台、石拱桥、仿唐门阙、休闲广场, 安装健身器材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2013年全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现场会要求,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从今年起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
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目标和基本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目标是,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形势和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注重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和以县为主统筹使用的制度优势,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撬动作用,通过局部试点,探索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和有效模式,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积累经验,完善政策。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要始终坚持议字当先,严守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程序,尊重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二是坚持规划引导,突出地域特色。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自然地理条件,适应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三是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先行先试,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在局部地区取得重点突破和经验模式后再逐步推开。四是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一事一议民办公助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五是坚持以县为主,统筹推进。继续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发挥县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等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六是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机制。深化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保障机制等改革,创新适应美丽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
三、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主要内容
(一)继续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实现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等目标,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人居环境,为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形态优化升级。
(二)加强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推动有条件的行政村、自然村落归并整合,优化村庄布局,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节约集约土地。
(三)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长效管护机制。
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有关要求
(一)抓紧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方案。各地要尽快明确试点范围、支持重点、扶持政策、资金项目管理要求、绩效评价等内容,制定试点方案。以省为单位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省份要抓紧研究制定全省试点方案,并报工作小组审批后组织实施。局部试点省份可在中央财政重点支持2—3个县市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试点范围,选择自然条件较好、领导重视、工作基础扎实、有资金整合意愿和能力的县市进行试点。试点方案于7月底前报送工作小组办公室同意备案后抓紧组织实施。
(二)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根据本地区域差异特征,综合考虑地理、文化、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实行差别化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加快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专项规划向周边农村延伸,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要求,区分不同村庄类型,因地制宜探索相应的建设标准和模式。
(三)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要调整支出结构,增加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农民、村集体和社会各方面资金共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要适应公共资源加速向农村倾斜、延伸的新形势,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平台作用,切实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推进进村建设性资金的统筹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合力。
(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和资金监管,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在试点村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村庄规模、受益人口、自然经济条件等因素,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合理确定,严禁大拆大建和搞锦上添花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样板工程;在立项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程序,健全自下而上民主决策机制,严禁加重农民负担或违背农民意愿搞行政命令和“运动式”创建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综改、财政等部门牵头组织作用,注意发挥交通、水利、住建、文化等专业技术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强化约束机制,试点地区实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专户管理和报账制,切实防止借整合之名改变资金性质及用途,或截留挪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资金。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严格问责制度,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五)加强调查研究和跟踪指导。要充分估计美丽乡村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和督导,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重点,完善支持政策,健全工作机制,探索总结规律性经验和成熟模式,为扩大试点奠定基础。
(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发挥现有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指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资金和政策整合,形成工作合力和政策的积聚效应。各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农业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调,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财 政 部
2013年7月1日
5月26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省财政下达“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1.48亿元,支持实施121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项目遍及全省97个县(市、区)。
从去年开始,我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重点培育建设美丽宜居小镇、中心村及特色村。为了发挥出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项目的选择采用竞争立项的方式进行。经过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网上公示、投资评审等环节,最终从181个申报项目中确定121个作为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
两年来,我省采取竞争立项方式选定并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共205个,投入财政资金近30亿元。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的实施,对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城乡一体化等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竞争立项名次表 市县名称 项目名称 名次 鹤壁市 淇县 北阳镇云梦新村 1 鹤壁市 淇县 庙口镇山和新村 2 鹤壁市 浚县 屯子乡蒋村 3 商丘市 睢县 匡城乡匡城村 4 鹤壁市 浚县 小河镇小河村 5 滑县 滑县 老店镇西老店村 6 商丘市 睢县 董店乡皇台中心 7 滑县 滑县 牛屯镇南街村 8 南阳市 卧龙区 王村乡王庄村 9 唐河县 唐河县 大河屯镇大河屯村 10 巩义市 巩义市 大峪沟镇民权村 11 驻马店市 确山县 李新店镇李新店村 12 南阳市 宛城区 瓦店镇逵营社区 13 驻马店市 遂平县 嵖岈山风景区 14 洛阳市 偃师市 高龙镇陶化店村 15 商丘市 宁陵县 张弓镇张弓集村 16 商丘市 宁陵县 黄岗镇黄岗集村 17 唐河县 唐河县 桐寨铺镇桐兴社区 18 兰考县 兰考县 谷营乡谷营中心村 19 三门峡市 义马市 新区办事处石门村 20 新乡市 辉县市 常村镇常村社区 21 兰考县 兰考县 仪封乡东岗头中心村 22 洛阳市 汝阳县 付店镇牌路村 23 焦作市 沁阳市 常平乡九度村 24 安阳市 林州市 石板岩镇石板岩村 25 周口市 淮阳县 刘振屯乡刘振屯村 26 商丘市 民权县 野岗乡野南村 27 郑州市 荥阳市 城关乡王庄社区 28 项城市 项城市 秣陵镇吴场村 29 南阳市 社旗县 晋庄镇晋庄村 30 南阳市 社旗县 李店镇李店村 31 长垣县 长垣县 恼里镇恼里中心社区 32 长垣县 长垣县 赵堤镇赵堤社区东堤小区 33 商丘市 民权县 白云寺镇白云寺村 34 漯河市 源汇区 干河陈乡小村铺 35 南阳市 内乡县 马山口镇郑湾社区 36 信阳市 新县 周河乡西河村 37 商丘市 梁园区 双八镇中村 38 洛阳市 孟津县 朝阳乡卫坡村 39 南阳市 西峡县 丁河镇简村 40 驻马店市平舆县 郭楼镇曹寨村 41 宜阳县 宜阳县 张坞镇 42 信阳市 新县 田铺乡田铺居委会 43 漯河市 临颍县 皇帝庙乡商桥村 44 南阳市 南召县 云阳镇山头村 45 濮阳市 台前县 马楼镇大寺张村 46 洛阳市 汝阳县 城关镇云梦村 47 驻马店市平舆县 西洋店镇西洋店村 漯河市 郾城区 龙城镇十五里店村 49 濮阳市 清丰县 双庙乡单拐村 50平顶山 舞钢市 枣林中心镇枣园社区 51平顶山 叶县 夏李乡孙庵村 52 商丘市 柘城县 远襄镇庞堂村 53 南阳市 内乡县 乍曲乡红庙村 54 三门峡市 灵宝市 豫灵镇姚子头 55 固始县 固始县 祖师庙镇王行村 56 汝州市 汝州市 庙下镇小寨村 57 安阳市 林州市 茶店乡茶店村 58 濮阳市 南乐县 粱村乡吴村 59 漯河市 舞阳县 文峰乡郭坟村 60 周口市 淮阳县 新站镇新站村 61 驻马店市 确山县 普会寺乡普会寺村 新乡市 延津县 小谭乡永安社区 63 卢氏县 卢氏县 横涧乡淤泥河村 64 周口市 太康县 城郊乡霸王台 65 洛阳市 洛宁县 长水镇长水村 66 南阳市 淅川县 九重镇丹阳村 67 安阳市 汤阴县 韩庄镇部落村 68 郑州市 新密市 曲梁镇坡刘村 69 许昌市 禹州市 褚河镇小刘村 70 正阳县 正阳县 兰青乡兰青村 71 郑州市 新郑市 辛店镇人和寨村 72 信阳市 光山县 寨河镇杜岗村 73
信阳市 商城县 金刚台乡杜畈村 74 濮阳市 濮阳县 王称堌乡王称堌集 75 信阳市 商城县 伏山乡里罗城村 76 固始县 固始县 武庙集镇锁口村 77 中牟县 中牟县 雁鸣湖镇朱固社区 78 漯河市 召陵区 邓襄镇王庄村 79 洛阳市 栾川县 陶湾镇张盘村 80 信阳市 光山县 净居寺管理区扬帆村 81 济源市 济源市 王屋镇五里桥村 82 夏邑县 夏邑县 会亭镇花园村 83 开封市 通许县 长智镇袁庄村 84 开封市 尉氏县 张市镇张市村 85 开封市 开封县 陈留镇东街村 86 商丘市 虞城县 谷熟镇南头村 87 驻马店市 驿城区 朱古洞乡窑后村 88 南阳市 方城县 券桥乡券桥社区 89 开封市 杞县 葛岗镇楚寨村 90 三门峡市 渑池县 张村镇杜家村 91 许昌市 许昌县 灵井镇泉店新村 92 许昌市 长葛市 董村镇董村 93 南阳市 新野县 上庄乡山坡村 94 驻马店市 上蔡县 重阳办事处尚堂王营村 95 新乡市 原阳县 太平镇西衙寺社区 96 安阳市 安阳县 都里镇南阳城村 97 商丘市 睢阳区 闫集镇东街村 98 郑州市 登封市 大冶镇冶南村 99 鹿邑县 鹿邑县 玄武镇前庄村 100平顶山 宝丰县 石桥镇石桥村 101 焦作市 博爱县 青天河区青天河村 102 温县 温县 赵堡镇陈新庄村 103 永城市 永城市 城厢乡张大庄村 104 驻马店市 汝南县 老君庙镇老君庙村 105 信阳市 罗山县 灵山镇董桥村 106 鄢陵县 鄢陵县 陈化店镇陈化店村 107 郸城县 郸城县 钱店镇钱店村 108 信阳市 浉河区 吴家店镇吴家店村 109 周口市 扶沟县 柴岗乡丁庄中心村 110 封丘县 封丘县 李庄乡李庄社区 111 洛阳市 新安县 北冶镇关址村 112 安阳市 内黄县 张龙乡大张龙村 113 许昌市 襄城县 湛北乡中心镇区 114 周口市 太康县 老冢镇港李村 115 新乡市 辉县市 孟庄镇夏峰社区 116 许昌市 禹州市 粱北镇中心镇区 117 焦作市 修武县 七贤镇韩庄村 118 三门峡市 陕县 宫前乡宫前村 119 南阳市 镇平县 张林镇街东村 120 洛阳市 孟津县平乐乡妯娌村 121 济源市 济源市 承留镇承留村 122 三门峡市 陕县 西张村镇人马寨村 123 开封市 杞县 圉县镇圉县村 124 洛阳市 洛宁县 故县乡寻峪村 125 郸城县 郸城县 吴台镇吴台村 126 夏邑县 夏邑县 郏县 郏县 信阳市 浉河区 封丘县 封丘县平顶山 宝丰县 洛阳市 嵩县 郑州市 登封市 开封市 尉氏县 焦作市 博爱县 邓州市 邓州市 商丘市 虞城县 商丘市 睢阳区 宜阳县 宜阳县 许昌市 襄城县 焦作市 武陟县 信阳市 息县 范县 范县 信阳市 息县 新乡市 新乡县 郭店乡杨品庙村 127 广阔天地乡大李庄村 128 董家河镇楼房村 129 应举镇应举村 130 张八桥镇苗李民族友好社区白河镇白河街村 132 徐庄镇徐庄村 133 大营镇大营村 134 孝敬镇程村 135 十林镇习营村 136 杜集镇刘菜园村 137 冯桥镇曹集村 138 韩城镇西关村 139 库庄镇中心镇区 140 西陶镇西滑封村 141 八里岔乡中渡店村 142 辛庄镇毛楼村 143 关店乡前洪庄村 144 翟坡镇朝阳社区 145
一、坚持党建引领,健全服务机制,助推和谐乡村更温情。
建立“新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责任区—党员(胡同长)—居民户”的服务架构,依托“1+X”党员联系群众服务模式,确立“一统双带五到位”服务机制,即:以新村党组织为统领;党员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发展扶贫项目、合作社带动群众致富;确保惠民政策宣讲到位、意见建议征求到位、弱势群体服务保障到位、防返贫动态监测到位、医疗健康服务到位。一是发挥党员力量,服务群众“零距离”。推行“1+X”党员联系居民户制度,普通党员、支部委员、支部书记依据个人能力、岗位职责至少联系1个居民户,每月至少一次入户走访,不定期进行电话谈心,重点做好传达政策决议、做好卫生防疫、引领村民共同治理等工作。目前,全镇10个行政新村47个自然村全部建成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建立起了779名党员联系服务8308户群众的网格化服务体系,收集上报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2400余件。二是坚持组织统领,守好防返贫底线。发挥新村党组织在防返贫监测工作中的“探照灯”作用,创造性运用“红黄蓝预警”模式,即:根据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对全村农户开展监测,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为红色预警监测对象,6000~7200元为黄色预警对象,7200~10000元为蓝色预警对象。对于红色和黄色预警对象,落实相关帮扶政策;对于蓝色预警对象,密切关注动态,优先提供就业机会,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目前累排查重点人群信息433条,帮助2户农户办理了农村低保,帮助5名儿童落实了困境儿童或事实无人扶养儿童等相关政策,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5人。三是依托扶贫项目、合作社,加大产业发展力度。依托盛木园林苗木种植产业扶贫项目,打造苗木繁育产业区;以云朵庄园特色葡萄种植产业扶贫项目为圆心,带动“张庄蜜桃”“肖天核桃”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形成复合型葡萄产业带。每年扶贫项目收益稳定在35万元左右,切实提升了村民收入。依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凝聚助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全镇新村党组织引领党员、村民创办企业45家、合作社74家,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劳动力就业600余人。二、坚持文化先行,挖掘地方特色,助推活力乡村有内涵。
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切入点,持续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激发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一是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加强镇村两级文化阵地建设,依托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持续开展舞蹈、曲艺、书画等各种指导、培训,提高群众的艺术鉴赏力。发挥新村文化专管员的带动作用,形成“一村一特色”的文化阵营,如张南新村曲艺文化、惠民新村腰鼓文化等。二是深入打造特色综艺项目。打造“农民丰收节”“艺术节联欢晚会”两个本地文化品牌,将响扇舞、腰鼓舞、三句半等10余种本地传统文化搬上舞台,迄今已举办7次大型文艺汇演。深入挖掘辖区内各类人才,建立起以鼓乐队、秧歌队、舞蹈队、曲艺队为代表的13队236人文化活动队伍。三是持续培养文艺创作人员。一方面聘请舞蹈、曲艺等专业老师对各领队及文艺骨干进行专业艺能指导,培养本地文艺创作人员。目前全镇已经形成了一支集编剧、表演为一体的“三句半”小剧团,还涌现出了一批以张子周、许继田、张之伟等为代表的诗歌、散文类创作人才。另一方面,依托乡镇文化站,引入舞蹈、声乐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形成了以旅意青年歌唱家张博、画家张思俭等为代表的“XX文艺圈”。策
化
书
姓名:边学婷 班级:13级本环3班 学号:541390020332 指导老师:杨超
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理念,给城市和乡村的建设带来新的方向,而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成为乡村和城市共同繁荣协同发展的关键。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然而,乡村的发展受限于交通、经济、技术和艺术的落后,发展起来显得尤其困难,是广大学者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美丽乡村”的建设理念,应该跳出传统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从单独以经济增长模式壮行带动乡村发展,转变为通过对乡村景观环境的打造,提高乡村的文化品质和环境魅力,来实现乡村的持续性发展。
一、美丽乡村的内涵
“美丽乡村”的概念最早是由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提出,安吉县通过多年的搜索,将大力发展经济和全力塑造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率先建成了国家生态县,成为“中国魅力乡村”的第一张名片。“美丽乡村”的“美丽”,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形容词,而是对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导向的用语这里的“美丽”包含了乡村景观层面和乡村社会层面两个层面,因此,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三、“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设计原则
1、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将人类社会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生态健康,协调共生的理想的人类乡村生活环境。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2尊重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和利用地方特色,保护创通文化,丰富当地的文化生活,重振当地老百姓的精神面貌。
3、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善待自然环境,规范人类开发行为,实现乡村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4、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5、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6、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五、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措施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从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乡村建设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工程深入民心,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是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3、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全力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全力配合个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引导群众主动的参与性农村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分。
4、细化分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落实政府引导、农户为主体、社会来参与的工作体制,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共抓共管,尽心尽责。
5、强化监管,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管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党务村务公开一样,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六、美丽乡村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
1、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2、改造危旧房。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
3、改造林相。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4、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生态公园,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拥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乡村旅游发展。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
1、培育特色文化村。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
2、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文明素养。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结语
一、乡村的价值
(一) 乡村是中国人精神上的家园
乡村是中国文明的基础, 是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以及近现代文学家的作品来看, 大部分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几乎都与乡村有关, 几乎都在反复吟咏描绘乡村。因此, 中国美学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 其审美对象与审美情怀基本上都指向于乡村、田园和自然山水, 田园审美是中国审美的主要特征和主要范畴, 它构成了中国人千年不变的心理底色, 影响至今。对中国人而言, 乡村是生存之地, 更是灵魂居所。传说中的桃花源, 历代先人希冀的人间仙境都是乡村。因此, 乡村是中国文明的始发地, 是中国独特哲学的母体, 是中国人精神上的家园。
(二) 乡村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库
生物学上, 生物基因多样性对生物进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是一个物种发展优化的基础。如果没有基因多样性, 物种就很少有突变, 不能进行自然选择, 特定物种就会渐渐退化。文化也是如此, 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文化体系维持自身文化活力、不断发展出新文化的重要内在推动力。
而乡村的自然环境、植被作物、生产方式、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生活样相、村落格局、民居建筑、语言器具等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又都千差万别, 而在这些千差万别传统资源上产生的文化形态同样也是丰富多彩, 这些文化元素是中国文化宝贵的基因库, 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
(三) 乡村是生态价值、生活价值、文化价值的复合体
乡村是自然景观、鲜活生活、独特文化的综合体, 同时也是一个价值复合体。如果仔细分析, 乡村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生态价值, 自然山水与生命和谐相处的乡村, 是一个复杂的自循环和自平衡系统, 村落的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态, 它渗透在村落生活的方方面面, 村落中的生态文化和理念是一笔宝贵的资源, 对当今的城市生态优化有重要的启发。
二是生活价值, 乡村是农民谋生的场所, 也是农民生活、发展的场所。与农业生产方式相关的农村生活节奏和方式与城市的生活节奏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它与季节、气候的相关度高, 松紧有序, 快慢结合, 是一种更接近人类原初, 也更符合自然天道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它低碳、慢生活的理念对今天的城市生活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是文化价值, 村落中独特的建筑景观, 独特的习俗、道德观念、独特的信仰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可以说乡村是文化的宝库, 它容纳和存放着中华文化的文明密码, 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富矿。
二、几点建议
(一) 认识和守护乡村的价值
保护传统村落,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理性的规划、需要各种政策的支持。但前提是要认识到乡村的重大价值, 而不是简单的甚至错误地把乡村当做落后经济文化的代表, 当做需要改造的对象。乡村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库, 它的生态价值、生活价值、文化价值独特且意义重大, 它的很多文化基因看似渺小, 但如果合理利用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裂变效应, 会对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 认识和守护乡村价值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思想基础。
(二) 保护乡村的风貌系统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说:据器而道存, 离器而道毁。有形的空间实体即是乡村价值的“容器、载体”, 也是乡村价值本身。留住“形”才能留住“神”, 保护乡村的空间实体、风貌系统是第一要务, 这个空间实体、风貌系统可以缓慢演进, 有机更新, 不能短时间内颠覆性改观。保护的关键是维护乡村系统平衡。预防性干预以及修复其自组织能力, 维护村落稳定适中的动态平衡。
(三) 发展乡村经济, 缩小城乡不平等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
发展乡村经济是乡村建设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保证乡村生产生活健康延续是守护乡村价值, 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因此, 要进一步细化政策、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使农村整体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改观,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断提高, 才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文龙,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反思及其政策调整建议——以日韩乡村建设为参照[J].农业经济问题, 2016 (10) .
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舟山定海区干览镇新建社区调研时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一直站在习总书记身边的新建社区党支部书记余金红顿时热泪盈眶。这些年,她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闯劲和干劲,与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让昔日的贫穷小村庄,变成了粉墙黛瓦、处处风景如画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守住绿水青山
才有金山银山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基础设施支撑。
一年前,这里还没有像样的停车场,如今,从村口到村头,2座共2万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可停车300辆;环保观光车穿梭于拓宽的路面,旅游标识规范有序。
在新建社区的旅游服务中心,导游夏丹燕告诉记者,自去年5月以来,客流量猛增,经常有上百人团队前来。慕名而来的不但有舟山本地人,外地客人也越来越多。
长250多米的“功勋号”列车,是新建社区主要观景点。引进前几年,社区一直想把列车车厢建成旅游休闲设施,但因为人气不旺,无人接手。去年下半年,8节车厢终于全部招标成功,国庆节期间热闹开业,游客在火车内可以喝咖啡、品酒、看电影、住宿等。
作为定海区新建生态村建设管理委员会的副主任,定海区旅游局副局长柏杨去年6月开始常驻这里上班。
“这一年来,区主要领导牵头,每月开会协调研究社区发展遇到的各类问题。出资千万元组建定海新建生态村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全面推进新建生态村建设,总投资达2000万元。”他介绍,本着全面提升社区综合环境的目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快马加鞭。在道路建设方面,新铺、修整道路近10公里,另外四条道路进行硬化,长4公里多的长春水库连接公路已经开工。实施污水生态化集中处理,新设生态垃圾桶,增配保洁员;建成了村落制高点观景平台,实施道路安全边坡治理;建设火车广场地标工程,在广场周边种植四季花卉;修整火车广场游步道,对火车外部进行保养;在徽派建筑群周边种植草坪、灌木。
百姓支持,干事有底气。5年前如今“画春园”的掌勺大厨王娜回来了。随着新建社区的农家乐红火兴起原本在外务工的她决定返乡创业。酱爆辣螺、糖醋马鲛鱼、渔家烤蟹……王娜的厨艺征服了来自美国、俄罗斯等世界各地的游客。但王娜出嫁的2003年,这里连条像样的村道都没有。
由黄沙、里陈、南洞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新建社区,位于山坳腹地,景色宜人却一直难以发展。社区党支部书记余金红反复思量,打造全国艺术院校大学生实习采风基地,同时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设想渐成雏形。
来自上海、杭州等地艺术院校的30多名专家教授提出发展建议,社区干部远赴安徽西递、西安袁家村考察,村民代表大会最终通过决议。
新建社区由南洞、里陈、黄沙三个村组成,曾经是干览镇最偏僻落后的“犄角旮旯”。2004年,被群众公认为“孝顺媳妇”的余金红,当选为社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余金红一直在思考:这么偏僻的村庄,怎么走出自己的路,让村庄换模样,让大伙腰杆直。走在村庄泥泞的小路上,余金红想到,要致富先修路。她带领村干部做规划、造预算、筹资金,终于村里第一条1000余米的硬化道路成功建成。
道路修通后,余金红带领社区干部走村入户,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着力摸索一条适合社区的特色化发展路子。在多次的支部讨论后,她萌生出开创“南洞艺谷”的大胆设想。即充分利用社区的绿水青山生态资源,将社区打造成全国艺术院校实习基地。基地建成后,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来社区实习采风,大量涌入的人流让余金红看到了社区发展的希望。她立即召开社区党员大会,提出发展农家乐经济的大胆设想,并发动党员带头创业。在余金红的发动下,党员袁海龙成为社区首个吃螃蟹的人,开起了“三岔口”农家餐馆,火红的生意让村民争相加入。社区迈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新路子,火车引进来了,壁画村搞起来了,明清古街建起来了……
如今,新建社区在全国火了,“南洞艺谷”成了定海乃至浙江休闲旅游的金名片。去年旅游人数突破3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0年前的3460元增加到去年的28800元。
总书记调研时指出:“我在浙江工作时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是大实话,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这个观点,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
群众的急事难事,
都是书记的大事要事
总书记调研时指出:“干部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余金红和她的团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8年,舟山“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如火如荼开展。余金红借助这一平台,成立了“阿红书记工作室”,由她和社区干部轮流坐班,每月定期接访、走访群众,一对一为群众提供服务。成立至今,共联系群众1200余人次,解决实际问题180余件。为不耽误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余金红还提出了党员夜访、田头随访、专题约访的“三访”工作方法,及时反馈和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村民顾仁根的对虾养殖塘遭遇了特大台风,损失40多万元,每天有债主上门追债。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多久他又被查出了胃癌。余金红得知情况后,当即发动干部群众募捐,她自己首先拿出了1000元,还“厚着脸”登门到镇里的一些企业筹钱,终于为顾仁根凑够了手术费。
村民袁其光因为一次交通事故,欠下20多万元债务。为了早日偿还,他搞起了长毛兔养殖,却又亏了好几万。就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余金红带领其所在网格的党小组成员伸来了援手,帮忙联系种苗、想方设法借钱、给予信用担保……现在袁其光的生态养殖规模逐渐壮大,还清了债务、盖起了新房,去年还开起了农家乐。
一直以来,余金红很少呆在办公室,不是外出办事,就是走门串户,帮助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有时候自己正有事要忙,但找上门来的村民就是说个不停,经常弄得饭也吃不上,家也顾不上。”余金红说,“但每当老百姓亲切地叫我一声‘阿红书记,我感觉这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先锋堡垒领发展
民主自治奔小康
2014年以来,定海区开展“堡垒先锋”工程建设,新建社区党支部在余金红的带领下,规范组织设置、划分党小组,实施党员票决、党务通报等一系列党内民主制度,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余金红经常说:“社区发展起来,是全体党员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
自新建社区“南洞艺谷”热度逐渐升温以来,慕名而来的游客导致社区停车难问题凸显,村民因道路被堵也怨声载道。这个问题经党小组讨论后,达成了修建停车场的统一意见。可如何建?建在哪里?党员们又分头向自己联系服务片区的村民征求意见,最后停车场建造方案经党员票决、村民代表表决后顺利实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征地建设,目前社区已建成4个停车场,占地30余亩。
面对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言论,社区党组织又创设了“小店新闻发布会”,由在群众中威信高的老党员、老干部担当“新闻发言人”,定期进行村级事务解读、政策分析,消除群众对社区开发的顾虑和疑问。
为发挥社区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社区还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了卫生保洁、节水护绿、秩序维护等党员责任岗。党员们带头清理河道、拆除违章建筑、开展农房改造,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自家门前也不好意思再弄得“灰头土脸”,全村掀起了一股“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年余金红也获得了众多荣誉,2004年 评 浙江省为民好书记,2006年获得 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6年 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浙江省劳动模范,2011年 她所在的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余金红本人被推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2013年获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2015年 获浙江省“千名好支书”,2016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余金红说,这是党和人民给予的荣光与鲜花,但更多的是我之责任和担当!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余金紅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守护绿水青山谋发展,孕育“美丽经济”奔小康。让社区更和谐,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推荐阅读:
美丽乡村建设资料07-08
高原美丽乡村建设09-17
美丽乡村建设考察报告06-04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点10-19
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简介05-24
美丽乡村建设演讲稿07-24
“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途径11-07
建设美丽乡村调查报告11-17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11-28
我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报告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