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糟粕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道德糟粕(精选8篇)

论道德糟粕 篇1

郑稚晓

内容摘要“视而不见与充耳不闻”似乎成为人们为自己开脱责任最好的方法。人性的冷漠,道德的沦丧,致使整个社会表现出“人人各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理性为王的时代,道德在理性分析的肢解中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面目,道德是良心,是感性的,当人们在做一件有美德的事情时,过多的思考是否值得、是否有风险时,过多的考虑不利后果时,道德也就丧失了原本的意义。

关键词道德、视而不见与充耳不闻、信任、冷漠、旁观者效应

引言:道德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行、品行、王道。古人早已领会“道”与“德”二字的真谛,并以道德为基础探索和践行着正确的价值观。而现代的我们又是怎样做的?正是由于利己主义、责任感的缺乏、不守诚信等一系列匮乏的道德充斥着整个社会,使我们目前的社会处于一种半陌生化半熟人的特殊形态,人性面临挑战,道德面临危机,下面我将选取道德糟粕之一——视而不见与充耳不闻这一角度展开论述。

当克尤公园吉娣.格罗在被谋杀时,你敢出头吗?马路上遇到摔倒的老太太,你敢扶吗?佛山路上遇到被碾的女童,你敢救吗?不要拿农夫与蛇的故事为自己的推托找借口,“视而不见与充耳不闻”似乎成为人们为自己开脱责任最好的方法。人性的冷漠,道德的沦丧,致使整个社会表现出“人人各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我不禁深思:是什么导致了人们之间如此多的不信任?为什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如此泛滥?

在农村的时候,邻里之间非常重感情,连说声谢谢都嫌客气,一家人有困难,亲戚朋友那可是掏心掏肺的在帮忙,来到城市里,那种感觉就不一样了,不是说他不会帮,而是他望向你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戒备,语调冷冷的,仿佛自己是个烫手的山芋,避而远之方为上策。其实这其中的原因我们自然也懂,城市中人际关系复杂,居心叵测的人比比皆是,使人们不得不处处设防,兴许正是缺少了农村人的那份信任感,城乡之间竟有如此大的差别。

2011年9月7日(湖北)当阳市广播电影电视剧办公大楼前,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张道青惨遭歹人持刀袭击,头部中4刀,右手三手指被砍断,重伤倒地,行凶过程持续约3分钟,大楼门前至少半人围观,其中包括张道青的同事,尽管张多次呼救,但无一人伸出援助之手……

犹太作家维塞尔曾说“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其实冷漠并不是无情,只是一种自保的工具,一些人为了明哲保身,害怕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就有了各类视而不见与充耳不闻的现象。

深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还有一种心理在作祟,那就是“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事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当你看到在路上摔倒的老人时,你的心理不可能平静的毫无波澜,所谓视而不见与充耳不闻这一切都是装的。你肯定会在救与不救之间徘徊,但当你抬头放眼望去,你会发现周围有好多个旁观者,你就会想:别人都没行动我干嘛瞎操心啊,万一被讹上怎么办?于是你淡然的做一个旁观者,并且所有人都抱着和你一样的心态,采取了和你一样的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推来推去,最终形成了己所不欲,施予他人,他人不欲……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结局。

以上都是对其个人因素做出的分析,而社会就没有任何瓜葛了么?当然不,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是导致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受到血缘与地缘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圈比较小,关系也就比较密切,讲的是“人人为

我,我为人人”互相帮助成为社会的良好风气。改革开放冲破了血缘与地缘的限制。市场经济的推动,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突飞猛进,为了追赶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人们行色匆匆,都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奔波忙碌,于是那条牵引着人们关系的纽带也在无形之中被扯断了,说一个就在身边的例子:一家人搬进了新楼房,一年以后都不敢保证这家人是否了解自己的邻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算在外面碰着了也不一定认识。邻里之间都冷淡到了这个地步,更别说出去帮什么陌生人了。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不愿再花时间和心思去进一步的了解一个人,不愿通过交往来辨别一个人的好坏,而是采取“一视同仁”的方式,省心省力也省了人情味……于是,人性的冷漠,信任感的降低,旁观者效应这些也就不足为奇!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不得不承认,正是教育的误导,夸大了陌生人的威胁,使我们早已习惯用戒备的眼神、怀疑的心态来对待陌生人。幼儿园里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给陌生人开门”;在家中叮嘱老人“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接”、“买东西不听陌生人的推荐”;银行门口摆放着提示牌;“不给陌生账号打款”;社区警务站贴着海报:“陌生人搭讪别轻易理睬”……社会上各类教育都在给我们敲警钟,使我们遇事总想退缩来达到自我的保护。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理性为王的时代,道德在理性分析的肢解中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面目,道德是良心,是感性的,当人们在做一件有美德的事情时,过多的思考是否值得、是否有风险时,过多的考虑不利后果时,道德也就丧失了原本的意义。可怕的沉默,可怕的理性,使人们一步步的偏离道德的轨道,而如今的这种局面还能否挽救,人们的良知还能否被唤醒?……我说能,方法总会有的

下面我将针对“小悦悦事件”列出几个解决之策。方法一:体制的改革。

现社会,贫富差距相当悬殊,国有企业高管动辄上百万年薪,与老百姓的收入差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形成了高层人士蒙头发财,老百姓为了生计疲于奔命的局面。普通老百姓面临房车儿女教育等各方面的压力,身心俱疲,在路上走着还要面对这类事的发生,肯定要想:救了那女孩,要送她去医院联系她家人,口供搞不好还可能被屈…….耽误上班还要被扣钱,还是算了吧!而高高在上的高层人士也不会有闲情逸致步行于街道上随时准备去搭救别人,自然也体会不到普通老百姓的难处和心理的苦。

方法二:“惩恶扬善”

小悦悦一事后,网上开始传开为此类事立法的帖子,我十分赞同。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人们将没有诸如“扶人者被诬陷为撞人者”“拾金不昧却被讨要更多的钱”之一系列的后顾之忧,从而才能真正放心的去帮助他人。

方法三:教育改革

在推行方法二的前提下,推行教育改革,既然法律都有了保障,即使被讹诈,法律也会还原真相。教育方法就不需再灌输“陌生人威胁论”这一类的思想了,大力推行诚信教育,道德教育无疑极为重要。

论道德糟粕 篇2

一道德修养的含义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 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活动。道德修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依照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所进行的学习、体验、对照、检查、反省等心理活动和客观的实践活动;二是指在经过长期的努力之后所形成的品质、情操和道德境界。一种道德能否真正为社会所掌握, 主要在于它最终是否转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一种道德素质方面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

二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知识修养、道德意识修养、道德情感修养与理想人格修养。道德知识修养表现为对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 它是一种理性形式, 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人们只有知道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误的, 才能在行为上有所依据;道德意识修养主要指是非观念的培养, 有意识地区分什么是善的, 什么是恶的, 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念, 这是一个择善去恶的过程, 而且必须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道德情感修养解决的是爱什么、恨什么的问题, 有了正确的爱憎情感, 才有正确的道德行为;理想人格修养就是关于道德境界的修养, 理想人格指的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 是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 也是成为一个最有道德的人的标准。不同时代, 不同阶级、不同人由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不同, 道德境界也不同。理想人格修养是一个不断提升道德境界, 以达到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理想人格的过程。

三道德修养的途径

1.学习楷模, 行善积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 进行道德修养, 就必须向先进人物学习。学习先进就是要给自己树立某个理想人格的目标, 然后努力去追求和实现它。人们的工作是平凡的, 这就注定了道德修养必须从点滴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做起, 从现在做起, 积少成多, 积善成德。

第一, 用名人格言激励自己。用名人格言来经常对照自己的内心活动, 检点自己的言行, 可以发现心灵上的污垢、行为上的差错, 并能鼓励自己积极向上, 不断自我完善, 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历史上的名人格言很多,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 选用有针对性的内容。如“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 “以修身自强, 则名配尧禹” (荀况)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 “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重要方针, 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 (马克思)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

第二, 树立楷模, 学习先进。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对道德楷模社会价值的精辟揭示。楷模的道德形象是高尚的, 用它来要求和激励自己, 可以产生巨大的动力。如居里夫人的道德形象是“蚕”, 法拉第的道德形象是“烛”;加里宁的道德形象是吸水的“海绵”, 鲁迅的道德形象是“牛”, 等等。正是这些美好的道德形象, 推动着他们在事业上不断进取并获得成功。周恩来不愧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道德人格的典范,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撰写的《领导者》一书中, 曾设专章阐述了他心目中的周恩来及其所具有的道德人格。尼克松认为, 周恩来的教养使他具备才智、尊严、风雅、仁慈、决心和毅力等品德。在周恩来身上, 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道德人格的巨大力量, 增强树立培养和完善道德人格的坚定信心。

第三, 行善积德, 贵在坚持。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不做坏事。”三国时刘备教育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善行往往是日常的、细小的、不经意的, 有时甚至是烦琐的, 它需要我们坚定信念, 持之以恒。战国时伦理思想家荀子说过:“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 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够养成的, 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有不弃不舍, 才能积成大善;只有吸取众善, 才能有高尚的品德。平时不检点、不行善, 企图一蹴而就, 就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自我解剖, 省察克治

第一, 自我解剖。自我解剖, 就是通常所讲的自我批评, 它同古人所讲的“内省”“反省”的意思接近。孔子的徒弟曾参讲的“吾日三省吾身”,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原毁》一文中所讲的“早夜以思, 去其不如舜者, 就其如舜者”等, 都是指这种经常性的自我批评。自我批评是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最好武器。斯大林把它比喻成空气和水, 毛泽东把它比作“洗脸”和“扫地”, 这都足以说明它对于人们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真开展自我批评, 勇于严格解剖自己, 这是人们具有高度自觉性的表现。

第二, 省察克治。所谓省察, 就是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 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所谓克治, 就是克服和整治, 去掉所发现的那些不良倾向, 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省察克治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通过总结以往“内省”“自讼”“思过”等修养方法而提出来的。这一方法, 旨在发挥人们的主动精神, 在自己内心深处用道德标准检查、反省, 找出坏毛病、坏思想、坏念头, 并加以克治。学习和内省是紧密联系的。只学习而不内省, 犹如水过地皮湿, 学习再多也无益处, 难以有品德上的提升。只内省而不学习, 犹如井底之蛙, 不能提高道德认识, 难以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3.自觉实践, 坚持慎独

第一, 自觉实践。实践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是道德修养不断发展的动力, 是检验道德修养成效的标准。因此, 人们进行道德修养必须投身于社会实践。首先, 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其次, 要在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 按照正确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特别是共产主义道德要求进行自我改造,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第二, 坚持慎独。慎独既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 又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它是指人们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并且不会被人发现的情况下, 仍能坚守正确的道德信念, 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动而不做坏事。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谈到:“一个经过认真修养的共产党员, 最诚恳、坦白和愉快。因为他无私心, 在党内没有要隐藏的事情, ‘事无不可对人言’, 除开关心党和革命的利益以外, 没有个人的得失和忧愁。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 他也能够‘慎独’, 不做任何坏事。他的工作不论多少年后检查, 都没有不合乎党的利益的事情。”由此可见, 慎独既是一种修养方法, 又是人们在修养中所形成的一种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如它能使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按照教师的道德规范去行事。古人云,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参考文献

[1]戴永增等编.徐特立教育论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傅维利主编.师德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4]江畅.幸福与和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5]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刘书林主编.思想道德修养 (教师用书)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7]钱焕琦.《思想道德修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论道德价值 篇3

关键词:价值 道德价值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价值的学科, 道德价值是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价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考察,有经济价值,认识价值,审美价值,也有道德价值。一事物、一行为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是它的价值属性。当这种属性涉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时,他们说它具有了一定的道德价值,人是道德活动的主体,起其道德价值不是别的,就是个人在处理这种利益关系过程中具有一定道德意义和社会对这种意义的评价。

一、道德价值概念界说

从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含义—主体是能够分辨好坏利害的自主活动者;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可以看出,主体的活动之所以指向客体,显然是因为客体事实上具有某种属性,这种属性对主体具有利害好坏之效用,因而引起主体指向它的活动,以便获得有利,有好处的东西,而避免有害、有坏处的东西。好坏利害合起来,便构成了所谓的价值概念:价值或者好坏利害,就其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无疑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关系。[1](p88)

通过对“道德价值主体”和“道德价值客体”的界定, 参照“价值”基本规定性: 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的需要满足的效应,可以对“道德价值”的本质含义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界说: 道德价值是个体人或群体的伦理行为事实( 道德价值客体) 对社会主体( 道德价值主体) 以道德原则和规范为形式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满足。社会道德原则与规范是道德价值评价的标准, 符合特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伦理行为事实就具有道德价值, 就被认为是道德上的“应该”, 就得到社会的认可、鼓励或赞许。否则, 就没有道德价值, 就会被认为是道德上的“不应该”, 就会被社会所否定、禁止或谴责。其实, 对于是否能以“主客体关系”模式和“需要”范畴来界定道德价值, 在学界是有争议的:“国内价值学界是以‘主体—客体’关系范畴, 以‘需要’这一中心概念来界定价值概念的。那么, 对价值概念的这种界说是否能够涵盖道德价值 ”[5] (P52)持否定观点的人认为:“把这种观点运用到伦理学上, 就会产生许多困难。因为需要并非天然合理, 主体需要有健康的、有益的需要和不健康的、有害的需要之分。满足有益的健康的需要是有价值的; 满足不健康的有害的需要, 只能产生负价值。按照这种观点, 吸毒、贩毒、嫖娼、卖淫、搞假冒伪劣、走私诈骗都是有价值的, 因为都是符合主体需要的。.用这种观点来指导伦理学, 就会导致为丑恶的现象辩护, 助长一些罪恶的东西滋生蔓延。”[2] (P19)这种观点认为如果用“客体对主体的满足”来界定道德价值, 那么, 在理论上就会推论出那些“不健康”、“有害”的需要被满足时也有道德价值, 因而丑恶现象可能会得到道德理论的辩护。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已经证明, 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道德价值主体只能是社会, 道德价值标准只能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 作为道德价值客体的伦理行为满足的是社会主体的“需要”即社会对人们按道德行事的要求, 而不可能是个体人的各种具体需求。那些“不健康”、“有害”的需要被满足时确实是存在价值的, 因为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都是客观的, 价值在原本意义上是一种客观效应, 只要符合价值的基本规定性, 价值就必定存在, 但是, 这里的价值却不是道德价值, 因为它不符合道德价值标准。这种价值仅仅是针对“不健康”、“有害”需要的主体而言, 它没有对他者而言的价值, 甚至会对他者产生负价值, 所以这种价值与道德价值相背离的,显然是将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做了偏狭的理解: 将价值主体及其需要仅仅限定为个体人及其各种具体需要。以此来证明道德价值不能用“主客体关系”模式和“需要”范畴来界定, 显然是不成立的。

综观现今国内价值哲学的研究,“主客体关系”模式和“需要”范畴是“价值”的本质规定性, 是它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而道德价值既属于“价值”, 就必定要符合这个根本规定性, 否则它就不能成为一种价值。只不过, 在道德价值中,“专属于道德领域”这样一种特殊条件决定了道德价值的主体是社会主体,也决定了一般“价值”中的需要范畴, 在道德价值中可能会产生表层意义上的变形, 即社会主体对社会成员按道德准则行事的要求。这就是道德价值的特殊性所在。

二、 道德价值主要特性

根据道德价值的本质含义, 可以得出“道德价值具有相对性”的结论。因为作为道德价值之主体的社会是不断变化和发展, 它所具有的道德价值体系( 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也会因为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动。例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被认为是有道德价值的, 因而被认为是道德上的应该, 被社会所认可和推崇, 要求人们照此行事。但在现代的中国, 这种道德要求早已被社会所摒弃, 人们早已不认为它有道德价值。另外, 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体所拥有的道德价值体系也会有所不同。这说明有些道德价值具有相对性, 它们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动而有所变化。

另一方面, 有些道德价值也具有时间或空间维度上的绝对性。首先, 某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作为特定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具有长久性和稳定性。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勤俭”,“中庸”,“诚信”等仍为现代社会所必需; 其次, 某些职业中的道德规范长期以来也在持久稳定地发挥作用, 例如医德中的救死扶伤;最后, 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民族, 各国家、地的人之所以能够交流和沟通, 原因也在于他们共有一些道德价值规范, 如“自由”,“平等”,“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等, 这些成为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交流的一个价值平台。以上事实足以证明道德价值具有超越时代, 超越阶级, 超越社会的绝对性, 正如王海明先生所认为的,对于公正、平等、人道、自由、节制等等道德价值而言,“都是超越一切具体的社会和具体的时代的非历史的概念和范畴。试问, 谁敢说这些规范或事实仅仅存在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特定时代、特定阶级, 而非存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一切阶级 ”[3] (P103)道德价值的绝对性主要源于两方面: 一是道德价值体系作为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更深层的是, 人性是道德由以推导出来的源泉, 而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国家及文化背景下的人所具有的人性中的一些深层内容是相通的。所以, 道德价值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 是两者的辨证统一。这是道德价值的一个显著特征。

nlc202309041149

在对道德价值之性质的分析中,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 道德价值的本性是什么? 即它在根本上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价值? 很多人将道德价值归为一种精神价值, 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因为, 如前所述, 作为道德价值客体的是具有道德意识即利害人己意识的伦理行为事实, 没有这种内在的道德意识, 人的行为也就不能成为道德价值的客体, 因而也就不具有道德价值,“道德价值一定是出于行为者内心的有道德的行为”。[5] (P51)从这个意义上说, 道德意识是道德价值成立的决定性因素。基于这些理由, 道德价值被归为一种精神价值。但是, 另一方面,道德价值又不仅止于精神价值。从道德的产生和本质来看, 道德起源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并且“促进道德的产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物质利益关系, 利益关系是道德的基础, 道德就是对利益关系的反映。”[6] (P44)“ 道德的最深层的本质亦即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利益关系。”[4] (P19)所以, 道德的本质就是一种协调利益维护利益的工具或手段。当某一伦理行为事实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时, 其最终目的或实质内容是现实利益关系的调节, 因此这种伦理行为事实因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具有的道德价值其实是指向了功利价值。也就是说,“道德价值的实质体现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及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上, 只有在处理这种利益关系时, 才会产生道德意义上的善恶评价问题, 亦即道德价值问题。”[4] (P21)所以, 可以认为功利价值是道德价值的基础和主要实质内容。

根据上述分析, 对于道德价值的本性, 把它只归结为一种精神价值或只归结为一种功利价值, 似乎都有失偏颇。事实上,这里的精神价值和功利价值都是人们的伦理行为事实符合道德原则与规范时所产生的具有实质内容的价值, 它们都是此时所产生的道德价值所最终指向的实际效用。而仅仅作为对道德原则与规范之符合的道德价值本身, 严格说来, 可看作一种形式价值或抽象价值, 它以精神价值和功利价值为实质内容, 它在本性上是精神价值和功利价值在道德领域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三、 道德价值的评价

道德价值的善恶及其大小, 既是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 又是评价论问题。对道德价值的评价, 也可以简称为道德评价。道德评价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道德认识, 二是道德推理, 三是道德判断。其中, 道德认识是前提, 道德推理是中介, 道德判断是目的。道德价值是以道德现象( 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 为载体的。因此, 道德评价在直观上表现为对道德现象的评价。比如对道德理论的评价、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评价和对道德行为的评价, 等等。

道德评价活动产生了评价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这同道德价值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是有区别的。( 1) 道德价值关系表达的是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道德评价关系表达的是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 2) 评价关系和价值关系可以重合, 也可以不重合。二者重合时, 主客体关系是价值关系与评价关系的统一; 二者不重合时, 价值关系和评价关系是纵横交错的。这时, 评价主体是一个“第三者”, 整个价值关系都成为评价对象, 即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都成为被评价者。( 3) 在价值关系中, 客体的价值依赖于主体的客观需要, 因而具有主观性。在评价关系中, 客体的价值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评价, 因而具有客观性。换句话说, 道德价值相对于主体的评价是客观的, 相对于主体的需要是主观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认为道德价值的特点之一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在道德评价关系中, 作为评价对象的道德现象及其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不会因为主体的评价而有丝毫改变。与道德价值的客观性不同, 道德价值的评价有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在不同的人那里有不同的表现。由于道德价值的评价具有主观性, 对同一个道德行为的价值, 不同的人往往做出不同的评价。那么, 究竟哪一种评价是正确的呢?我们认为, 只有能满足以下条件的道德评价才是正确的:

第一, 要有正确的认识基础。有人把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混为一谈, 这是不正确的。评价包含了判断, 但不等于判断。道德评价有三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即认识、推理和判断。由此可见, 道德判断只是道德评价的一个环节。进行道德评价, 就是要求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道德价值的性质及其大小做出断定或判断。但这种断定不能是任意的、无根据的, 也不能凭兴趣、感情、意志、直觉等非理性的东西来做出判断, 而要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也就评价者首先要成为一个认识者, 主动地收集和研究客体的信息, 尽可能达到对客观对象有足够的认识, 然后再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 社会道德规范) 做出逻辑上的推理和判断。如果评价主体也是价值主体, 为了避免主观性, 主体就要尽量做到以第三者( 即评价主体) 的身份出现, 努力在主观上摆脱同客体的利害纠葛。这些都是做出正确评价的必要条件。

第二, 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道德评价的标准是最重要和最不容易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困难不在于能不能提出一套标准, 而在于能不能被大家所认同。这里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 如评价主体在利益、需要、情感、兴趣、认识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别, 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到他们对道德评价标准的选择; 此外, 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 如社会上不同民族、阶级和阶层的人们, 在传统习惯、利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职业责任、价值追求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由于人们的客观需要没有公约性, 就使得道德标准很难成为人类行为的公分母。每一条道德原则,最多也只能符合一部分人的实际情况。虽说道德标准是社会的, 不能人人为自己立法, 但要提出人人认可的道德评价原则实属不易。尤其是在社会变革时期, 人们面对多种变化各异的价值观的冲击时更是如此。那么, 出路何在呢? 只有把道德价值导向与道德行为原则区别开来,然后在提出统一的道德价值导向的前提下, 允许道德行为原则的多元化或多层次化, 才能形成最大限度的共识。这统一的道德价值导向就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其中, 社会发展的标准又可以称为历史标准, 人的发展的标准又可以称为人的标准。因此, 社会发展与人的展相统一, 也就是历史标准与人的标准相结合。

第三, 要有正确的检验标准。道德评价中有理性因素, 也有非理性因素。如人的心理、感情、情绪、信念、直觉等参与其间。加之各人的道德经验和知识不同, 这就使道德评价具有了不同的层次水平。如果说本能水平和心理水平的道德评价是非理性的和不可证明的, 那么, 观念水平的道德评价就是理性的和可以证明其真假的。所谓理性的道德评价, 也就是以理性认识为基础的道德评价。这就是道德评价的检验标准和科学认识的检验标准具有了某些共同性比如, 这两种检验标准所追求的都是真, 都可以归结为社会共识和社会实践。正如道德规范受历史标准和人的标准检验一样, 道德评价要受社会共识标准和社会实践标准的检验。

参考文献:

[ 1] 李连科:《哲学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 2] 王玉粱.当代中国价值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 3] 王海明.伦理学方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 4] 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 5] 龚群.论道德价值[ J] .教学与研究, 1998, (11).

[ 6] 倪愫襄.伦理学导论[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试论道德接受 篇4

试论道德接受

道德接受是发生在道德领域中的`特殊的接受活动.道德接受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道德需要是道德接受的动力,道德选择是道德接受的前提,道德内化是道德接受的关键,道德环境是道德接受的外部条件.

作 者:朱冬梅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刊 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DU TEXTILE COLLEGE年,卷(期):21(4)分类号:B82-02关键词:道德接受 道德需要 道德选择 道德内化 道德环境

论道德与法律 篇5

班级:会计学系10级财务管理二班

姓名:程士利

学号:100313202

한국은 아름답고 매력적인 동양 국가 깊이 나를 끌어 독특한 지리적 위치와 문화 감정이며, 그것 관광 드라마 세상의 주목을 받고, 한국 환대, 내가 한국 사람들과 감동 나는 아름다움을 즐길하는 의미의 수명을 방문하는 기회를 가질 수 있도록 최선을 다하겠습니다.一道弧形从眼前滑过,幸福的新娘花束落到了小报恩的怀里,自此,一段欢喜姻缘就此开始。

虽然宝恩还只是一名高中生,而尚民也大她许多,但为了未完成爷爷的遗愿,宝恩也只能顺从。婚后的两人分居而睡,在宝恩心里,结婚就是为了完成爷爷的愿望,自己对尚民根本就不承担任何责任。在学校里,宝恩与刚转校来的新生情投意合,谈起了恋爱。

这时,尚民才明白,从数年前起,当她还是个小女孩时自己其实就已经爱上了她。为了夺回小妻子的心,尚民辗转来到宝恩就读的学校做起实习美术教师。

自认为视尚民为哥哥的宝恩,在看到尚民献给自己的满满一墙的美丽风景时,突然警觉自己爱的人原来是尚民,最后,两人在全校师生的祝福声中深情相拥。

自此宝恩终于真正成为了上明的小小新娘。原本轻松的爱情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教会我——什么叫承担,什么叫责任,什么叫理解。

该片上映后在韩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金莱元和文根英凭借此片一举拿下了今年大钟奖的新人奖,可谓实至名归。通过《屋塔房小猫》在韩国赚足了人气的金莱元在该片中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而小小年纪的文根英,继在《蓝色生死恋》中出演了幼年恩熙之后,其演艺星途便一发不可收拾,在电视剧《明成皇后》和影片《蔷花,红莲》中都可以看到文根英不俗的演技。

每一个小女孩的心里,大概都渴望能和一个大哥哥共度童年。也许,最开始这都无关爱情。又有多少对青梅竹马,真正的走到最后? 这个甜美的小女孩,也许因为这个哥哥的存在太过于平实,自然到连她都无法察觉。但这位已然成熟的大帅哥,却一心一意的,从很早就开

她的长

大。

有一个男人,他在默默地等你长大。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状态,这是一份多么值得沉浸的幸福,这是一个多么值得依赖的男人。

《我的小小新娘》这样的题材很吸引人,小小新娘本身就是大多数男人类似童话般的梦想,甚至有些一相情愿,因为我们还是有很强的保护她人的欲望的,说是男子主义也算可以,谁能够拒绝一个娇小可爱的女生呢?我看了电影,感觉没有回过味儿来就临近尾声了,毕竟这样一种隐藏在内心的念想被他人表现出来,多少也相当于自己感受了一回,所以时间竟也过得很快了。但是我更觉得,这部电影的情节有些匆忙,很多需要展开的地方都是一笔带过,比如他们俩未结婚之前相处的关系,结婚后在学校面对的困难,以及最后两人回忆起过去并在晚会上表白,多少有些唐突,没有水到渠成的感觉。作为一部电影,似乎也不能要求太多了。这样的题材展开来会更吸引人,类似的电视剧如《新娘十八岁》,有充分的时间慢慢给两人的感情升温。但韩智慧不能给人十八岁的感觉,相对于文根英来说略逊一筹。文根英是看上去就让人喜欢的类型,打扮起来就是个高中生,主演这样的角色恰到好处。漂亮的女生就是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这初次认识并记住文根英这个名字是在这部电影里。后来看到她的介绍才知道她曾经出演风靡东南亚的“蓝色生死恋”。但是很难将这个娇俏可爱的小新娘根那个苦大仇深的小恩熙联系在一起。只能感慨: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

呀。

论道德的力量 篇6

论道德的力量

道德在一个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所以一个国家不仅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二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一发展的任务.在我国,道德建设还有不足之处,所以要强化其发展过程.

作 者:何耀云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马列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021008刊 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LUNBEIR COLLEGE年,卷(期):11(3)分类号:B82关键词:道德力量 道德 道德水平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

论道德调节职能的技术实现 篇7

1 道德的自律和他律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包含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客观方面, 指一定的社会对社会成员的的要求, 包括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规范等, 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主观方面, 指个人的道德实践, 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

分析这个定义, 可以看到, 道德对关系的调整依靠三种力量, 即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这三种力量的性质又可分为两类:自律和他律。

内心信念属于道德自律, 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 据自己善良意志按道德规范要求而行事。自律的能力表现为道德的良心, 并相信别的理性者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道德目的行事, 而不把别人当作利用的手段。

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属于道德他律。“他律”是德国康德用语。指服从于自身以外的权威与规则的约束而行事的道德原则。与“自律”相对。他认为不管这种约束是从社会来的 (快乐的引诱、幸福的渴求) , 或从宗教来的 (宗教权威、宗教礼仪、宗教狂热与迷信) 都属于他律。他认为, 道德他律受到行为效果的影响, 不注重于行为的动机, 违背道德良心的指导, 违反道德的原则。康德强调道德自律和自我善良意志无疑是正确的, 但据此否定道德他律的意义无疑也是片面的。因为一个人对道德的遵守只要不是出于内心信念, 那就是道德他律的结果:不管是惧怕社会舆论的谴责, 相信众口铄金、舌能撼山, 还是敬畏传统习俗, 都是外在力量在发挥作用, 因而都是道德他律。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在道德风气明显已经出现很多问题的大背景时, 强调道德他律, 以内心信念以外的多种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实现道德的调节职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德他律是分析道德调节职能技术实现的逻辑和理论基础。

2 道德的调节职能

道德职能是道德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 包括认识职能、调节职能、评价职能和教育职能。其中最主要的职能是调节的职能, 它反映着道德的特殊本质。它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以维系社会生活的稳定。大部分社会关系, 同时由法律准则和道德准则来调节, 而法律调节的实施, 仍需通过道德调节给予配合, 因而道德调节具有更大的普遍性。一般认为, 道德调节的实现手段是社会舆论约束、传统习惯约束和内心信念约束, 在这里要谈的是另一种手段:技术约束。

3 道德调节职能的技术实现

3.1 交通信号及信用证和保险

交通信号:在一个十字路口怎样实现有序通行, 社会公德要求文明礼让, 所以过去我们经常看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宣传标语, 通过要求司机自觉做到文明礼让来实现十字路口的有序通行, 虽然有效, 但效果却十分有限, 效率更低。现在全世界的做法都是在十字路口设置交通信号并制定交通规则, 通过制度设计 (交通规则) 结合技术设备 (信号灯) 就很好地实现了交通的文明有序高效。

信用证支付:在商品交易中, 如果彼此拖欠货款, 结果必然是弄得大家都发生资金困难。为此要求交易双方诚实守信。但我们非常清楚, 这种约束不是对所有交易主体都会产生效果, 于是出现了信用证支付:银行应买方请求向卖方开出银行信用证, 卖方凭已向买方发货的单证将信用证在付款时变现;买方在付清银行先行支付的货款的本金、利息及手续费后获得提货单证。这种支付制度设计不仅实现了银行和买卖双方的多赢, 而且使得诚实守信成为普遍, 纠纷欺诈只是个案。

保险:道德规范要求人和人之间应该互助互爱, 实现这种互助互爱的形式和途径很多, 但最高效、最完善的莫过于成立保险公司这种组织设计。汽车保险、海运货物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对个人生活、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信人们都有深刻体会。试想, 单靠对“互助互爱”的宣传倡导和对自私自利的舆论谴责能达到成立保险公司这种组织设计所实现的互助效果吗。

3.2 技术实现的含义

通过以上三个具体事例的分析, 可以给道德调节职能的技术实现下这样一个定义:通过组织设计 (制度安排, 立法除外) 和使用技术设备, 来实现道德规范的要求, 从而使道德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以维系社会生活的稳定的职能得以实现。

4 道德调节职能技术实现的价值

4.1 赋道德调节这种软约束以相对刚性

今天, 道德建设的现实紧迫性和重要意义人们是普遍认同的,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行也充分说明这一点。道德建设重在行动、重在实践。依靠道德自觉 (内心信念) 和舆论约束实现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必要的, 也是基础性的, 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软约束, 对个体道德信念和道德修养有着强烈的依赖。所以有必要通过组织设计和使用技术设备, 使道德规范的要求更具可操作性、明晰性, 让背德的人在制度安排和技术设备的平台上付出精神和经济代价, 从而赋软约束以刚性, 充分实现道德对社会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的维护职能。

4.2 以他律促自律

道德他律可以促进道德自律。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激励的强化理论认为, 人的行为是其所受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 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 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因此管理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 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例如:我们要求公务员爱岗敬业、热情服务。为了督促公务员, 一些行政机关在办公场所安放了实时监控设备, 大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公务员也因此获得了服务对象的尊重和褒扬。这种良性关系最终会使公务员认识到爱岗敬业、热情服务不仅对他人, 而且对自己都是有利的, 从而自觉为之。

又比如, 许多人在呼吁对年轻一代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教育。那么, 我们可不可以采取下面这种办法: 在大学校园, 现在学生几乎人人都有一张校园卡, 可以在每个学生的校园卡的存储芯片里专门划一个区, 用以存储该学生四年在校期间参加公共服务的时间, 学生必须达到规定标准才能毕业。这个时间的标准、存储管理由团委或学生工作部负责。这样不就把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教育落到了实处, 可操作性很强, 公平公开也透明。

4.3 显示理性主义的意义, 在创新中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基督教和理性主义被公认为西方文明的两大支柱。广义的理性主义不限于哲学认识论, 在思想文化各领域, 凡推崇理性, 反对包括神秘主义、信仰主义、直觉主义等非理性主义在内的思想倾向或观点, 都可称为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认为, 只有从理性引申出来的必然和自明的真理才能被认为是真实的、实在的和确定的, 因而理性的方法可以运用于任何事物而得到恰当的解释。宇宙遵循规律和逻辑的合理性, 宇宙是合理地设计的一种体系。

既然“宇宙是合理地设计的一种体系”, 那么道德也不例外。伦理道德更多体现出信仰主义的色彩, 但理性的方法、理性主义的思想在此并非没有用武之地, 我们完全可以用组织设计、制度安排和使用技术手段完成对道德的践行和实证。道德调节职能的技术实现体现的就是这种方法、这种思想。

理性主义的缺失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症结所在。早期东、西方自然哲学的思想理论有着明显的相似性, 特别是对世界本原的看法, 无论是中国的阴阳、八卦, 金木水火土五行, 还是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水火土气和干湿冷热, 很难说他们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实际上他们都认为世界是由某种实物演变和发展而来的。尽管古代中国哲学和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有着明显的相似性, 但由于发展方向不同, 却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古希腊自然哲学是在理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 用理性的方法进一步理论化, 形成了严密的符号化的逻辑系统, 并和严格的实验相结合, 形成了自然科学理论;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在其后的发展中是进一步抽象概括, 并和政治伦理道德观念相结合, 形成远离自然科学的社会政治伦理观念系统, 走向政治伦理哲学, 并最终成为封建统治者进行宣传说教的工具。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显著特征是它属于零散、没有理论系统的经验知识。像中医和武术这种在世界有较大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 也由于缺少系统的理论分析, 没有明晰的技术规范和精确的定量分析, 从而大大影响其更广泛地传播和发展。

伦理道德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一点从《论语》、《孟子》、《荀子》、《诗经》、《尚书》、《礼记》、《左传》等传统典籍中可以充分看出来。但就饱读四书五经的皇帝们来看, 他们中的不少人在道德方面都是堕落得一塌糊涂。如此大的反差告诉我们:道德伦理, 不是祖宗说得不好, 而是后人做得不好。问题出在哪里, 这是把人的完善太多地寄希望于个人内心的善良信念, 而忽视了用理性的方法进行组织设计、制度安排,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形成有效的道德他律。这正是作者的出发点, 当然这些想法很不成熟, 只能算是抛砖引玉。

摘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在道德风气明显已经出现很多问题的大背景下, 强调道德他律, 以内心信念以外的多种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实现道德的调节职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德,调节职能,他律,技术,实现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 (第2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哲学大辞典 (修订本) [M].上海辞书出版.

[3]林成滔.科学的故事[M].中国档案出版社.

[4]茅于轼.道德经济制度[M].河南人民出版社.

[5]托马斯.里纳克.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刘冰, 董小航, 邓海平译.海南出版社.

[6]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案[M].谢地坤, 宋祖良, 刘桂环译.漓江出版社.

论道德共识与法律实现 篇8

关键词:道德共识;群体意志;法律实现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未分化的社会,“私人生活完全没有自己独立存在的空间而只能被动接受公共生活的主宰”。道德共识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成员对一定的道德体系的认知和行为作用的过程,是对包括一切具有道德属性和道德特征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认同活动,个人间关系能够得到协调并能够被融入一个共同且持久的社会模式之中,就是因为他们是根据同样的抽象规则对这些不尽相同的特定情势进行回应的。但是,当代中国社会出现了道德分裂,很难产生普遍的抽象规则来束缚人们的行为,因此在源自西方的否定性抽象规则——法律移植到我国之后,道德共识的作用力变得更加脆弱,道德统一性也丧失了目标。所以我们在不断完善否定性规则的时候,也必须对肯定性、传统的道德进行现代化改进,以期能够使国人的道德要求与现代法治要求相契合。

一、道德共识在传统社会的作用方式

道德共识是社会成员对一定的道德体系的认知、共鸣并且不断自我更新、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在较封闭、较稳定的空间内实现的社会成员之间对一切包含道德元素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在约束力。因此,道德共识可以界定为“生活于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人们对社会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和所提倡的道德规范从理性和情感上予以认可并内化的过程”。一般看来,道德共识的形成要经过两个阶段,即共识的产生阶段和共识对行为主体的反作用阶段。道德共识的产生阶段一般是指道德统一性在社会实践中逐渐被认可,成为行为主体内心评判标准的过程。在此阶段,道德共识更多表现为行为主体的主观选择,而在道德共识的反作用阶段,其主要表现为行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对道德共识的接受程度和实践受到道德共识主动或被动的矫正状况。

二、道德共识在现代社會的困境

在“机械团结”这种保持道德统一性的状态下,行为主体的各种外在表现力必须与这种统一的抽象规则相一致,因为这是行为主体进行人际交流活动的内心出发点。传统道德共识采用同现代法律制度相反的模式——肯定的模式,即允许行为主体作出何种行为,或者通俗的理解为“什么行为是对的”。这种情况下“道德共识”的困境是根本不存在的,而且“强有力的‘道德共识’正构成了整个传统社会共同体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构成了传统社会共同体用以规范人们行为、调节人们关系从而进行社会整合以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种模式同“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西方法律理念恰恰相反,于是在现代中国社会摆脱了小农式经济模式和专制统治制度的情况下,传统道德共识必然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道德共识依存的经济土壤由市场经济所代替,原有的“熟人社会”所产生的道德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变得不再适用,而在旧有共识被打破的状况下,新的道德共识未能有效地建立起来,即使在西方国家看来顺理成章的行业性道德规范也因为“水土不服”未能在中国社会中真正成为一种对经纪人的内心束缚。政治制度的改变也削弱了“机械团结”状态中政治力量的领导力,统治者(或统治阶层)在开放式的社会环境中无法束缚国人的思想疆界,继续保有原有的道德统一性变得十分困难,道德共识的重塑势必进入到一个新的循环之中。

此外,传统社会在道德共识的产生阶段对个体之间的道德差别采取以统治阶级意志为主导,辅之以社会活动的自然选择方式内化这些道德分歧,使人们的价值观统一到相同的轨道上来。正如哈耶克所言:“只有当这些抽象规则得到普遍适用的时候,而不论其特定结果为何,这些规则才能够有助于人们永久地维护这种抽象秩序(亦即一种永恒的目的),而这种抽象秩序也会继续有助于个人追求他们各自所具有的暂时且未知的目的。一如我们所知,那些作为共同价值的规则有助于人们对一种秩序的维护。”但现代社会必须承认这样一种现实,即多元的价值观已经出现并在逐渐形成中,西方法律制度的引进对中国道德自律的影响将不可避免,人们之间的行为标准也因主观差异而变得多种多样,可以说,我们现在处于一种罗尔斯所说的“重叠的共识”之下。因此,我们现在的主要思路不应当是如何回归过去,而是要将这种道德差别状态视作一种正当状态,并设法在这种状态下形成一种新的内在共识。我认为,将道德寓于法律之中乃是当今形势的必然选择。

三、“道德共识”的法律实现

道德作为一种内心约束,是与社会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社会产生“道德共识”的困境正是因为社会环境变迁的缘故。我国现今欠缺统一的道德标准,造成我国国民的道德水平日渐下降,让人堪忧,但这并不是说我国的道德必须重塑,而且对道德的“破而后立”也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所急需的是充分利用我国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对现有道德规则中的某些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批判和改进,并且这种改进过程必须在一个给定价值的框架内进行。当然,这种价值框架能被大部分人视为无需证明即被接受的东西。

将“道德共识”寓于法律之中,就需要我们在制定法律时能够寻得所有人(至少是绝大多数人)的内心共识,即在多元化的价值理念和现实追求中获得某些最基本的共同点。我认为,市场经济触动了国人隐藏在内心深处几千年的趋利性,导致了在这个价值冲突爆发的年代,国人对利益追求的欲罢不能。因此,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可以成为改进我国道德层次和标准的一个“引线”,虽然霍布斯宣称的“道德是从人们的相互益处和利益中推导出来的”观点为许多学者所诟病,但现今人们对利益的追求确是实际存在的状况。法律对正当利益获取方式的规定必然对道德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贺来,《“道德共识”与现代社会的命运》[J],《哲学研究》,2001

2.沈琴,《道德认同》[D],《湖南师范大学》,2009

3.[英]哈耶克,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责编 齐秋爽】

【论道德糟粕】推荐阅读:

上一篇:园林工程质量控制下一篇:高三成人礼教师发言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