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名字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藏族的名字

藏族的名字 篇1

在母氏社会时期,藏族人的名字,取母亲名字中的一个字作自己名字的一部分。像母亲的名字叫“朗·莫莫”,儿子的名字便叫“莫赤”;母亲名叫“索·汤汤”,儿子名便叫“索赤”;母新名叫“达劳嘎姆”,儿子名便称“达赤”,如此等等。这时藏族名字没有什么姓氏之分。

然而,自从有了阶级,有地位的人为使自己的家族世袭相传,便把家族名作为自己的姓,这时倒是有姓氏了。如:昆·公却杰布、昆·公嘎宁布、昆·公嘎坚赞、昆·洛佳坚赞。又如:孽·次桑云顿,他的后代的名字便带上“孽”·XXXX。又如:鄂·曲吉多吉,他的一个后代名字叫鄂·勒白喜绕。

这种以家族名为姓的称法,就像汉族中的“陈氏世家”“李氏世家”一样。

后来,松赞干布的吐蕃王朝建立,分封有功之臣的领地和封号,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自己名字的前面,以显示自己是有地位的世家。如噶尔·东赞、直·司如贡堆。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

玉妥·云丹贡布、多仁·丹增班觉、多嘎·次仁旺杰、洽培·次旦平措。

这些都是用延迟庄园的名字加上自己原来的名字为名称的。因为庄园领地是世袭的,所发他们的子孙也冠上庄园的名字。如:多嘎·次仁旺杰的儿子叫多嘎·扎西贡布。

7世纪以后,佛教在西藏盛行,人们往往请**起名。有地位的人物郑重其事地把孩子抱到**那里去,举行简单的取名仪式,主人带来哈达及其他礼物,接着**念经,最后对孩子说一些赞颂和吉利的话后,才取名字。

要是出家当喇嘛,不管他年岁有多大,一律要重新经堪布剃度,取其法名,从此俗名便取消了。这些**,用自己的名字一部分赐给小僧,如堪布的名字是“江白赤烈”,他给小僧起的名字便是“江白多吉”“江白旺堆”“江白平措”或是“江白格烈”等等。佛教的盛行影响到人们的名字,许多人的名字都浓烈的宗教色彩,如: 丹巴——佛教之意;

江央——妙音之意;

格来——吉祥之意;

多吉——金刚之意;

群佩——兴法或兴教之意。

一个喇嘛或**,如果升到上层僧职,他的名字便要加上僧职或封号。例如:堪布·伦珠涛凯。堪布是个僧职,他自己的名字叫“伦珠涛凯”。又如:**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他的名字是“却吉坚赞”,“**额尔德尼”是封号。为公元1713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封赐给五世**·罗桑益希的。以后有人成了罗桑效益希的继承人,如,十世**“却吉坚赞”也接受这个封号。

**的名字前面,一般应加上寺庙或扎仓的名字,如东嘎寺的**洛桑赤烈,那么他的全称便叫“东嘎·洛桑赤烈”;又如,多吉才仁当了热振寺的**时,那他的名字便是“热振·多吉才仁”。对于有僧职的人,人们日常简称或尊称他,再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寺庙称号了。如:“东嘎**”“热振**”等。有的**没有寺庙,只有家庙,那么便用家庙拘字冠在他的前头。

一般平民没有姓,名字是四个字,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更堆群佩”等,为了方便,人们用两个字来简称。有用具第一三个字的,如:“更堆群佩”简称“更群”。“单增曲扎”简称“单曲”;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像“多吉次旦”,简称“多吉”,“索朗旺堆”,简称“旺堆”。用一三两字及前两字,或后两字作简称的是经常见到的,但没有见用二四两字作简称的。也有不少人的名字只用两个这,如:“单增”“尼玛”“次仁”“达瓦”等。

平民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堪称丰富多采。

一种是用自然界的物体做自己的名字,如:

达瓦——月亮;尼玛——太阳;白玛——莲花;梅朵——花。

也有用小孩出生的日子做名的,如:

朗刚——三十日;次松——初三;次捷——初八;次几——初一。还有用星期为小孩起名,如:

尼玛——星期日(也作“日”“太阳”解)、达瓦——星期一(也作“月亮”月份“解)、米玛——星期

二、拉巴——星期

三、普布——星期

四、巴桑——星期五(也作“金星”解)、边巴——星期六。

有的父母为了寄托自己的感情,反映在小孩的名字上。如父母嫌自己小该太多了,想结束生育,便给小孩起名“仓木块”(终止之意),”穷达“(最小之意)。如果父母想生男孩,便给自己的初生女儿起名”布赤“(带男孩之意),父母为了使儿女长寿,便给孩子起名“次仁”(长寿之意)。如果父母年岁大了,认为以后不可能再生小孩,或是这个小孩来之不易,前面死得多,便给儿女起名“拉则”(像仙女一样漂亮)、“其加”(狗屎)、“帕加”(猪屎)、“其朱”(小狗)等。

藏族的起名由于上面必种原因,所以相同的名字很多,如:“次仁”“丹巴”“巴桑”等。为了区别,人们在名字前面作一些区别。一种是在名字前加大、中、小,如大巴桑、中巴桑、小平措。

一种是把不同地方来的人,用地名加在名字的上头。如堆穷旺堆、亚东旺堆中的“堆穷”和“亚东”都是地名。又如仁布多吉、堆龙多吉中的“仁布”“堆龙”都是地名。

一种是用人的生理特征放在名末加以区别。

格桑索却——拐子格桑、扎西巴杂——麻子扎西、丹巴国钦——大头丹巴、多吉夏过——瞎子多吉。

另一种是用职业来区别人名,如:

玛钦次旦——炊事员次旦;

兴索强巴——木匠强巴。

还有用性别和老幼来区别的,如同样一个“达娃”,男的叫“普达娃”,女的便叫“普姆达娃”;又如大人和小孩都叫扎西,那么区别老小可叫“波扎西”(阿爸扎西),“普扎西”(小孩扎西);“嫫央金”(央金老太),“普姆央金”(女孩央金)。

解放后,随着人们政治生活的变化,在起名字的时候,也有一些新的内容,如:金珠——解放、达玛——红旗、德吉梅朵——幸福花。

在四川、青海、甘南等地方及西藏的昌都等地,因藏汉联姻受汉族姓名的影响,出现带汉族姓、藏族名的名字,如:张旺堆、李次加、陈贡布、赵仁增。

藏族的名字多数是男女共用的,如:达瓦、尼玛、巴桑、扎西、格桑等;但也有一部分是严格区分,只用于女性的,如:旺姆、卓玛、卓嘎、央金、桑姆、曲珍、拉珍、拉姆、仓(姆)觉等等。只用于男性的,如:贡布、帕卓、顿珠、多吉、晋美、旺堆、珠杰、罗追、占堆,等等。

在青海藏族和西藏北部人民中,由于地方性语音的差异出现本来是四个字的名字,说快了,说习惯了,便成了三个字,如:“仁青措”,应是“仁青措姆”,因为说快了,把后面一个字省略去。又如:“央扎西”,本来是“央金扎西”,习惯把“金”字省去了。(作者 赤烈曲扎 蔡贤盛)命名习俗

藏族的名字 篇2

一、藏族舞蹈的类别与特征

藏族舞蹈包括宗教寺院舞蹈、农区舞蹈、牧区舞蹈、半农区半牧区舞蹈。其体系主要由卓 (锅庄) 、谐 (弦子) 、热巴、羌姆、堆谐 (踢踏) 、牧区舞等舞蹈构成。在表演风格上, 卓豪迈粗犷, 沉稳有力;谐优美流畅, 连绵不断;堆谐朴实自如, 潇洒灵活。

1. 羌姆

羌姆仪式表演是由受过一定舞蹈训练的喇嘛戴着面具饰演不同角色, 在吹奏、打击乐器的伴奏下, 手持道具以舞蹈方式进行的, 这是宗教和舞蹈相结合的特殊舞蹈形式。羌姆采取的是舞蹈的结构方式, 运用的是舞蹈的形体语言, 包涵的却是宗教的内核, 渲染的是神佛的威慑力量。它以舞蹈的语言使晦涩难懂的教义直观化、通俗化, 由于特定内容及宗教目的的制约, 羌姆向来具有严格的动作、装扮、配乐及舞蹈表演程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 羌姆已失去原来的驱鬼酬神的意义, 逐渐成为民间娱乐性的舞蹈。

2. 卓 (锅庄)

卓, 又叫锅庄、“果卓”“歌庄”, 藏语意为圆圈歌舞, 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 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 四川阿坝、甘孜, 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舞蹈时, 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 有一人领头, 分男女一问一答, 反复对唱, 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 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 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 队形按顺时针行进, 圆圈有大有小, 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3. 谐 (弦子)

谐, 也称为“弦子”, 弦子舞是在胡琴乐器的伴奏下, 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 分布于西藏东部及云南、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区, 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娱性歌舞。表演中由男子拉弦乐器, 女子挥舞彩袖伴舞, 随着弦子音律的变化, 舞者的舞姿也千变万化, 弦子舞的歌词大意一般都是迎接宾客、亲友相会、表达赞美之情、祝愿、辞别友人等内容, 音乐的曲调繁多, 歌词也很丰富, 舞者的舞步多变。跳弦子舞时没有固定的场所, 较平坦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舞场, 凡爱好者, 男女老幼皆可涉足舞场。每逢佳节、喜事或重大集会, 人们便欢聚一堂, 其词、曲、舞比较优美,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4. 热巴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它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 (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 表演的, 以铃鼓为主, 融说唱、谐 (歌舞) 、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 以铃、鼓舞为主吸收了弦子、锅庄、踢踏、说唱、韵白、哑剧、杂耍等表演形式, 由12个节目组成, 整场演出完整严谨, 全套演出需要5个小时, 其中戏剧及体育内容丰富且有寓意。是一种很有健身作用的民族民间体育舞蹈, 流传在西藏东部的昌都、工布一带和云南、四川、青海玉树藏区, 其高超的表演技艺和完美的艺术风格享誉国内外。

5. 堆谐

“堆谐”是西藏日喀则民间的传统舞蹈, 泛指后藏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昂仁、定日、拉孜、萨迦县以及阿里一带叫做“堆”地区的农村圈舞。堆谐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部分以歌唱为主, 节奏舒缓, 舞姿悠扬;后一部分以舞为主, 节奏活泼, 舞姿洒脱, 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堆谐”原来是一种秉节奏表演的农村集体舞蹈, 是丰收后敬神时大家为欢娱庆贺而表演的, 具有粗犷朴素的特点。后来, 经过艺人的加工提炼, 变成各种各样的舞姿。有注重脚下功夫的踢踏舞, 也有扣胸挟臂的浪漫舞姿。

6. 噶尔

噶尔藏语意为专业性的表演歌舞。这里主要是指17世纪噶丹颇章王朝时期, 拉达克国王献给五世达赖的一部乐舞。这部乐舞, 一直表演于西藏宫廷。它吸收了部分藏族舞蹈的韵律和动作, 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藏族宫廷舞蹈。表演这种乐舞的是男性儿童, 称噶尔巴。

二、藏族舞蹈的价值

1. 文娱价值

文娱价值是藏族舞蹈中很重要的一种精神内核。一方面, 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给予其他民族同胞以无限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藏族舞蹈能够满足参与者和观看者了解藏族民族文化的追求, 同时, 随着社会发展和工作压力的增加, 藏族舞蹈可以抒发内心情趣, 宣泄内心情感, 在舞动中感受愉悦并将愉悦舞进舞蹈中, 享受自娱的乐趣。

2. 宗教价值

藏族人民全民信奉藏传佛教, 宗教意识影响着藏区民众的思想和一切活动, 同时也在藏族舞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上世纪50年代以后, 藏族人民的精神风貌一直在改变, 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越来越多, 但即使不断吸收其它民族的能量, 在藏传佛教的一些重大佛事活动如各种法会及开光超度请佛仪式中, 具有宗教文化功能的歌舞仍然必不可少, 藏族舞蹈中蕴含的宗教价值仍然需要体悟与感受。

3. 教育价值

藏族舞蹈的流行是中国文化和谐发展的生动体现, 当前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是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大繁荣, 随着藏族舞蹈的发展和流行, 使人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精髓, 在参与中获得的教育价值具有直接性和广泛性。

4. 宣传价值

藏族舞蹈的参与人数可多可少, 多的情况下, 数百人身穿藏族服饰, 伴随民族特色浓郁的音乐一起舞动, 声势浩大, 蔚为壮观;少的时候藏族舞蹈出现在各种电视节目以及大型歌舞晚会的现场, 对于宣传藏民族文化, 吸引全国人民关注藏族文化, 特别是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旅游事业以及公益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带动作用。

三、藏族舞蹈的创新发展

藏族舞蹈不仅是藏民族悠久灿烂舞蹈文化的杰出代表, 也是现存民族文化历史中最悠久、最能体现藏族特色、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形式, 是极为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作为国家的重要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我们有责任对它进行保护、传承、发扬光大。

1. 汲取现代舞的精华因素

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智慧文化的结晶和历史文化发展中诸多精华的集中体现, 有着刚健、奔放、粗犷、热情的性格特性, 内容极其丰富, 但是文化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 由于地理原因和历史原因, 藏族文化相对闭塞, 藏族民间舞蹈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一方面保持藏舞的特质, 另一方面要汲取现代舞的精华因素, 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生机。

2. 寻求官方支持

虽然藏族舞蹈有广泛的受众和参与者, 但是毕竟是来源于民间的民族舞蹈, 有着很强的自下而上的自发性, 缺少了一定的规范性, 不利于藏族舞蹈的持续发展和推广, 在这样的前提下, 积极寻求官方支持, 经常性开展有效地比赛活动, 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舞蹈中, 激励更多地人发挥艺术才能, 促进舞蹈发展和创新, 为支持藏族舞蹈发展提供强劲的后援力量。

3. 处理好艺术与市场的关系

随着经济发展, 艺术与市场走向结合, 藏族舞蹈也不能逃避这个难题, 一方面, 要积极寻求市场资源, 促进舞蹈发展, 一旦脱离群众的需求, 舞蹈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 也不能一味迎合市场需要, 降低艺术等级, 将舞蹈过于世俗化, 丧失藏族舞蹈的魅力。要在坚持藏族舞蹈灵魂的前提下发展创新, 适应市场的需求。

藏族民间舞蹈, 作为中国舞蹈文化的一个子系统, 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具有符合藏族人民心理诉求和审美情趣的民间舞蹈风格, 然而, 随着文化艺术以及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所有的民族民间舞蹈都应该寻找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发展道路, 藏族舞蹈也必须为发展创新寻找新的道路, 才能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 汲取时代的养分, 只有不断创新发展途径, 才能更好地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让更多民族甚至是更多国家的人民接受、认同、喜爱, 真正的走向世界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1]黄优强.藏族锅庄舞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13 (1) .

[2]杨镇, 刘明华.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发展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7) .

[3]万代吉.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法舞——羌姆[D].西北民族大学, 2006.

藏族的名字 篇3

【关键词】迪庆;藏族;寺庙;医药学

【中图分类号】G420

引言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这不是《失去的地平线》中亦幻亦真的仙境,这里是迪庆,这里是香格里拉。迪庆位于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带,包括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这里不仅是滔滔江水、绵绵雪山的汇合之处,还是千里草甸、碧塔纳帕永恒的归属。本文将紧密结合实地调研法和作者的亲身考察,通过分析其他学者的观点来深入探讨发展旅游经济与弘扬民族医药学的必然性。通过查阅资料作者发现,学界内有关谈到这一问题的文章寥寥可数,因此更有值得思考的价值。

二、噶丹﹒德钦林寺旅游文化内涵

噶丹﹒德钦林寺始建于1509年,它是由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赐名,“德钦”一词在藏语中的释义就是“吉祥如意,平和安宁”。就是这座吉祥如意的寺院,在它历经百年的洗礼之后依旧闪烁着佛性的光芒。噶丹﹒德钦林寺还有一个这样的传说见载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上)中:德钦林寺主活佛松东二世圆寂后,在西藏左贡县一小孩随父母前来梅里雪山转经,途径德钦林寺并前往求布施。当见到二世松东活佛曾用过的念珠,糌粑盒等遗物时便上前抓住不放,并声称自己是这些物品的主人。管事的大喇嘛见状大为惊奇,取出其他遗物并混杂上一些相似的东西让他辨认,屡试不爽。后来这位小孩被认为是二世松东活佛的转世灵童而认定他为三世松东活佛。①

《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上),云南民族出版社,第203页也正是因为这些颇具神圣色彩的传说,使得噶丹﹒德钦林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客。

现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在“香格里拉”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建立了以噶丹﹒松赞林寺为首,集合格鲁派噶丹﹒东竹林寺、噶举派噶丹﹒德钦林寺等寺庙的旅游文化路线。每一座寺庙不仅是生动的藏传佛教“历史博物馆”,更是蕴含藏族文化精髓的宝库。在这里会看到坚固无比的藏族木式建筑,还会欣赏到最为古老的唐卡画作。每一座寺庙都宛如一块璞玉,浑然天成般镶嵌在云贵高原上,伴随着高原特有的爽朗气候散发出令人神往的宗教气息。

三、迪庆藏族自治州寺院旅游与藏族医药推广的双赢

迪庆藏族自治州处在滇、藏、川三地交界,更有三江并流这一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这里孕育了可供牲畜食用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约有70科,498属,2638种,其中野生品种为2575种,栽培物种为63种。知名的藏族药材蕴藏量为:卷叶贝母12300千克、黑皮芪30000千克、珠子蔘19000千克、雪莲花20500千克、茯苓305000千克、猪苓101000千克、岩白菜259000千克、续断170400千克等等。可以说,迪庆藏区就是一个药材的大宝库。这里不仅有如此丰富的藏药,更有历史悠久的藏族医药学历史。“藏族医药学将人体生理、病理概括为‘龙、‘赤巴、‘培根。藏医诊断包括望、问、切,区分疾病为寒症和热症两大类。治疗有催吐、攻泄、利水、清热等方法。除内服藏药外,还有针灸、拔罐、放血、灌肠、导尿、冷敷、热敷、酥油烫、药水浴等法”②

魏强、嘉雍群培、周润年:《藏族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2010年我在噶丹﹒德钦林寺参观完唐卡后,导游介绍说由于是旅游旺季,因此在噶丹﹒德钦林寺有来自寺庙周边的藏医院的大夫组成的无偿义诊队为游客进行会诊。寺庙特意开辟出一个大厅由藏式幔帐分隔开,每一个小隔间有一位藏医坐诊,通过号脉和观舌苔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对身体状况进行诊断。诊毕游客只需要对藏医说一句“扎西德勒”表示感谢,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买些当地珍贵的藏药回家自行调养。

四、针对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与弘扬民族医药学所进行的思考

很多人会质疑在二十一世纪我们是否还需要民族医药学?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使是在现在医药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依旧有着诸多无法破解的生命难题。民族医药学是广大少数民族同胞长期同自然疾病斗争的产物,因此它从诊断、病理认识以及用药方面都有着民族地域特色,也是我国医药学系统不可或缺的分支。

发展少数民族医药学符合宗教旅游开发的参与性原则。关于这个问题,学者张贵桥提出了:旅游中的一切学习、参与、体验宗教文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社会化”,脱离了社会目标的宗教旅游活动,最终会还原为一种纯粹的宗教活动。在开发方式上,要从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变,改变以往参观陈列式宗教景观、建筑和塑像等为主的单调旅游方式。③

张桥贵:《云南宗教旅游开发的思路、原则和措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8卷第1期,第28页参与型旅游模式不仅是现代宗教旅游的全新探索,更是将民族医药学纳入宗教旅游范畴的有益尝试。

五、总结

迪庆藏族地区所采取的寺庙旅游文化与藏族医药学并举方式不仅符合现代旅游的要求,更是弘扬少数民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重要举措。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不同的知识,不仅放松了身心更充实了自我,这样才可以做到旅游形式丰富化、游览内容多样化、传统文明延续化。在此我也提出一点希冀,希望学界内会有更多的作者注意到少数民族旅游与民族医药学相结合的现象,以此提出更多的新视角。

注释

①《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上),云南民族出版社,第203页

②魏强、嘉雍群培、周润年:《藏族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③张桥贵:《云南宗教旅游开发的思路、原则和措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8卷第1期,第28页

参考文献

[1]毛继祖:《藏医药学发展史简介》,《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第91-103页

[2]魏冬:《当前藏传佛教文化认知现状及其对策》,《中国宗教》,2011年第10期,第58—59页

[3]覃江:《从神圣与世俗的二元性看藏传佛教寺院经济与藏区社会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第142—143页

藏族的历史与贡献 篇4

抗日战争的胜利,既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胜利,又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藏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由于西藏地处西南边陲,日军也未曾入侵西藏,一般人都认为藏族人民和抗日战争没有关系。有的学者则突破了这一点,他们认为西藏地方军民没有直接投入抗日战争,只是第五世热振**和西藏各寺庙喇嘛多次诵经祈祷中国军队抗战胜利,抗日的态度十分鲜明。把藏族人民的抗日仅仅停留在态度上,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抹煞了藏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伟大贡献。在此我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宗教界人士的抗日爱国举动

(一)第九世**的抗日爱国举动

1、积极宣传抗日

抗日战争爆发时,第九世**恰好在内地,他迅速地投入到了反帝爱国的行列中去,不遗余力地宣传抗日。他首先通电全国,严正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接着发表了告边疆民众书,告诫祖国西陲的各族同胞,一定要认清这场战争是我们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争生存的战争;随后又呼吁后方民众应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抗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加强生产,振兴经济,做前方将士的坚强后盾;后来又号令蒙古诸旗军队及僧众加强团结,严守疆土,密防敌之奸细,誓愿执戈报国,共驱倭寇。第九世**的抗日宣传极大地鼓舞了西藏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信心和斗志。

2、捐助抗日战争前线

面对如火如荼的抗日形势,第九世**除了振臂疾呼,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以外,还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捐助抗战前线。当他闻知上海“八·一三”抗战中抗日战士伤亡惨重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沉重,立即奉上大洋1000元,并时常为国家平安祈祷,诵经追荐为国牺牲的忠魂。他在弥留之际,仍然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抗战捐款30000元,购公债30000元并发动行辕全体同仁踊跃捐款汇寄前线,慰劳抗战将士及救济伤兵与难民。另外,第九世**为了抗日大局,不顾自己在外漂泊多年,毅然遵照国民政府命令,推迟进藏行程,真正做到了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毫不计较个人恩怨荣辱,全力以赴支持抗日。第九世**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支持抗日,成为藏族人民抗日的楷模和典范。国民政府后来追封他为“护国宣化广慧圆觉大师”,应该说是实至名归的。

(二)第五世热振**的抗日爱国举措

1、抗击英帝国主义入侵西藏,与抗日战争遥相呼应

英帝把抗日战争时期看作是侵略西藏的最有利的时机。第十三世**喇嘛去世后,第十四世**喇嘛产生前,西藏地方事务由西藏三大寺和噶厦僧俗官员共同

举荐出来的摄政王———第五世热振呼图克图(即第五世热振**)代理。1934年,第五世热振**刚一上台,英帝就在拉萨强设办事处,建立了医院和无线电技术学校,派驻士兵和情报人员,以监视西藏地方政府和国民党中央政府办事处之间的往来。1944年,英帝更进一步,公然派驻锡金行政长官古德等人到拉萨,明目张胆地向西藏地方政府提出领土要求,威胁西藏地方政府承认并把白马岗及门达旺以南地区割让给英国。与此同时,美帝也不甘落后,于1942年派遣了一个军事代表团刺探情报,进行活动。

面对英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第五世热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对于英帝提出的无理要求,第五世热振**坚决予以回绝;对于英美帝国主义的情报活动,第五世热振**打击和削弱了西藏上层人物中的亲英美势力,罢免或处罚了这些民族败类,切断了英美帝国主义情报活动的内应;对于英帝的文化侵略,第五世热振**积极支持西藏僧俗爱国人士,坚决反对英帝在拉萨办学校等等。在第五世热振**的坚决斗争下,英美帝国主义入侵西藏的图谋纷纷破产。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解放战争。那么,第五世热振**抗击英美帝国主义对西藏的侵略也是民族解放运动,两者性质完全相同。因此,第五世热振**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反对英美帝国主义对西藏的侵略上,这本来就和抗日战争遥相呼应,是对抗日战争最大的贡献和支持。

2、努力管理西藏地方政务,为抗日战争提供稳定的后方

第五世热振**执政时期,正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后,面对全国日益高涨的抗日形势,面对西藏纷繁复杂的社会局势,第五世热振**一方面表示积极支持抗日,另一方面他又把大量精力用在了治理西藏地方政务上,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首先,他一上任就向国民政府禀报了第十三世**喇嘛圆寂和自己就职的情况,表明了他对中央政府的尊崇和听命之意。其次,他对中央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办事处表示了极大的赞同和支持。另外,他还派人到内地各大城市募捐修葺热振寺,客观上沟通了藏汉之间的往来。最为重要的是,在寻访第十三世**喇嘛转世“灵童”一事上,他多次向上呈报情况,以求得国民政府的帮助和批准,这加强了西藏和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第五世热振**的所作所为,促进了西藏的发展,维护了西藏的安定,密切了西藏同中央的关系,这种安定团结的局面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稳定的大后方,这无疑在客观上是对抗日战争的一大支持。

3、诵经祈祷抗战胜利

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五世热振**亲自领导三大寺的僧人日夜念经,祈祷祖国抗日战争胜利。1939年6月7日,第五世热振**致电蒋介石称:“兹设坛修法事,已择自国历五月陷日起经,开始在三大寺、二密院、各古刹诸处一律广修玄法,同时进行,唪我军得胜之经,诅倭寇立灭之咒,继续忏诵到最后之胜利”。

在他的影响下,西藏各寺庙喇嘛也曾多次诵经祈祷中国军队抗战胜利。西藏人民的抗战心情和盼望抗战胜利的心愿由此可见一斑。需要指出的是,以诵经的方式抗日,这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似乎可笑,但对于宗教界人士来讲,这已是用了自己最为特殊重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最虔诚的心愿了,也应该算是一种最直接的抗日行动。

第九世**和第五世热振**的抗日爱国举动深深地感染和鼓舞了西藏人民,对西藏社会各界的抗日行动起了十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西藏社会各界也都纷纷行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积极支持抗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藏族人民群众的抗日爱国行动藏族人民历来都有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1888年的隆吐山战役和1904年的江孜保卫战便是永载史册的铁证。抗日战争爆发后,宗教界人士抗日爱国行为的感召,使得藏族人民群众纷纷行动起来,自觉地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

1、支持红军长征,保留抗日火种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一方面奉行对日不抵抗主义,一方面大肆“围剿”主张抗日的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途经四川、西康的藏区时,红军得到了藏族人民的积极支持和无私奉献。以白利寺著名**格达**为首的藏族人民,在听到红军的抗日宣传和看到了红军严明的纪律后,认识到红军才是藏族人民的亲人,穷人的救星,抗日的希望,于是就竭尽全力支援红军。他们征集了大量的粮秣、皮毛等补充了红军的吃穿,他们把当地必须的辣椒、青稞酒等拿来为红军御寒,他们为红军当向导、当翻译,一大批青年还踊跃参加了红军,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1936年5月,藏族历史上第一个革命政权———“中华苏维埃博巴(藏族)政府”在甘孜县庄严宣告成立,格达**当选为自治政府副主席。自治政府提出的施政纲领的第一条就是:“推翻国民党、蒋介石在藏区的衙门,打倒英日帝国主义”,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抗日主张。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先后北上之后,面对国民政府、各省军阀和地方反动僧俗上层的镇压与屠杀,藏族人民没有退却,他们不顾白色恐怖与迫害,想方设法掩护红军滞留人员和伤病人员。

藏族人民在红军长征途中,为祖国的革命事业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后来成为全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藏族人民积极帮助红军长征,客观上起到了保留抗日火种,间接支持抗日战争的作用。一大批藏族优秀分子参加了长征,为党和红军输送了新鲜血液,更是直接地投入到了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去。

2、捐助慰问抗日前线

抗日战争爆发后,藏族人民十分关心祖国内地的抗战,他们纷纷行动,为抗日前线捐钱捐物,以示慰问。最突出的代表是康区著名政治活动家格桑次仁和

拉卜楞寺著名**第五世嘉木祥呼图克图。

1938年,康区著名政治活动家格桑次仁,联合在重庆的康藏人士青攘呼图克图、刘曼卿等人发起组织了“康藏民众抗敌赴难宣传团”、“西康民众慰劳前线将士代表团”,赴各大战区慰劳宣传。他们将在藏区募捐所得的金银首饰、钱币、氆氇等献给国家,并在各大战区举行慰劳前线官兵的活动。后来格桑次仁又在重庆向周恩来副主席敬献锦旗和哈达,向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八路军将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慰问。1942年他又发动群众和学生,在家乡龙王潭修建了“抗战建国纪念塔”,激励前方抗日将士奋勇杀敌。

1940年,拉卜楞寺著名**洛桑嘉木祥·益西丹贝坚赞(即第五世嘉木祥呼图克图)自拉萨学法回到安多本寺后,随即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中。他借助自己**的身份,游说甘、青、川、康四省边区,每到一地,随时随地向边区广泛地宣传抗日救国的纲领,揭露日寇的暴行,号召四省边区藏族同胞团结起来,忠诚拥护中央。1941 年,第五世嘉木祥呼图克图下令拉卜楞寺所属108寺组织慰劳抗日前线将士代表团前往重庆献旗致敬,并献羊皮万张。两年后,他又委派其长兄黄正清(即洛桑泽旺)带队,率所属寺庙藏族僧民致敬团抵渝致敬,至各战区看望慰劳前线将士。为资助抗击日寇,他捐献飞机30架,计国币600余万元,创边民向国家献礼最高纪录。

藏族人民对抗日前线的慰问,从精神上极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抗日热情和抗日斗志,他们对抗日的捐助更是从物质上对抗日前线的最有力支持,这都有利于激励前方将士奋勇杀敌,报效祖国,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3、组建民间抗日武装

在抗日战争中,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把反抗阶级压迫的斗争同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自觉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组建了许多民间武装,在同统治阶级的斗争中,逐渐地走上了抗日战争的道路,这其中首推肋巴佛领导的甘南农民起义军。1942年陇南大旱,民不聊生,饿殍载道,怀来仓·肋巴佛秘密召集各族兄弟,建立“饥民团”,并决定成立“反蒋抗日民族联军”。翌年2月,肋巴佛率领以“草登草哇”为核心的临夏、卓尼两县藏、汉、土等各族儿女3000人正式起义,他本人被众人推举为“反蒋抗日民族联军”总司令。在攻破洮州城后,肋巴佛率领义军同王仲甲义军会合,联合组成了“西北各民族抗日义勇军”,由张英杰担任总司令,肋巴佛、王仲甲为副总司令,肋巴佛兼任洮泯路藏军司令。肋巴佛率领义军一路斩关夺隘,连获胜利,使得国民党惊恐万分,蒋介石急调胡宗南7个正规军、两个骑兵旅,马步芳三个团,并联合当地驻军共同围剿义军。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起义失败了,肋巴佛和手下官兵分散隐蔽,并加紧寻找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了正式抗日的道路。

另外牞1936 年同仁县藏族人民反对青海军阀拦阻红军,拒绝摊派出工,三个乡的藏胞被迫逃亡到甘南。1938年果洛藏族人民因驻军横行不法,聚众包

围了白玉寺,将一团驻军全部消灭。1936年中甸藏族农民组织暴动,反对苛捐杂税。这些农民起义武装,都和肋巴佛领导的甘南农民起义军一样,起初都是为了反对阶级压迫,后来在抗日形势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宣传下,都逐渐倾向了抗日,有的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直接投入到抗日战争的前线,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浴血奋战。这是藏族人民直接参加抗日战争的代表和证明,也是藏族人民对抗日战争所做的最为直接的贡献。综观藏族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表现,可以说,藏族人民的各个阶层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积极地参与了抗日,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历史事实,也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历史功绩。

藏族的风俗习惯 篇5

藏族的见面礼

藏族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磕头——藏族人朝觐佛像、佛塔、**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磕长头,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进行。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自额、至胸拱揖三次,然后匍伏在地,伸直双手划地为号,如此反复进行。磕短头,也在寺庙中进行。合掌连拱三次,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拜谒长者,要磕短头,表示尊敬祝福。

旁色

藏语中“旁”是“污浊”,而“色”意即“清除”,旁色是指清除晦气的一种活动。在小孩出生的第三天或第四天,亲朋好友便要带上青稞酒、酥油茶和给小孩的衣服、帽子等,登门祝贺。客人一到,首先向母亲和婴儿献哈达,然后给母亲敬酒,倒茶,最后端详婴孩,夸奖孩子的福运和五官,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一点糌耙,放在婴儿的额头,祝福孩子吉利向上。

婚俗

藏族各地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基本步骤大致相仿。如一对青年男女彼此有意后,他们得先求喇嘛**看看自己未来的婚姻是否吉祥,家庭能否幸福。如是“吉”的话,那么男方或女方就请自己的亲戚或媒人持哈达及礼品到对方家求婚,如对方同意这门亲事则收下哈达和礼品,并当即奉上一条哈达赠来人,还之以礼。随后,双方协商订婚仪式的日期。在订婚仪式上,男方或女方向对方家赠送礼品和钱财、制定婚约、设宴庆贺,最后是请**打卦求签,选定结婚吉日。结婚之日,要么迎娶新娘到男方家,要么新郎入赘到女方家。亲人牵着马匹到对方家接新人,被迎接的`一方随身带上自己的嫁妆赶赴对方家完婚。迎来新人后,安排在特设的垫子上落座,开始向其敬献哈达和美酒。晚间,新人步入洞房,此时亲人们再次向他们敬酒,唱祝福歌,愿他们白头偕老,吉祥如意。婚后半年内,夫妻双方要回另一方家中住上几日。至此,整个婚礼即告结束。

泼水婚礼——迪庆藏族结婚的时候,要向新娘新郎身上泼水。传说这是一种神圣的礼节,表示新婚夫妇互敬互爱、互相体贴,感情如流水一样长,像海水一样深。

藏民族传统服饰

藏族传统服饰——最基本的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以及富有夸张色彩的金银珠玉饰品等。厚重保温、宽大暖和的肥腰以及长袖长裙,自然适应于藏民族居住地特定的环境和气候。如藏族高原牧民的氆氇长袍胸前留有一个突出的空隙(酷似袋子),这样外出时可存放糌粑、茶叶和饭碗等,天热或劳作时,根据需要可袒露右臂或双臂,将袖系于腰间,调节体温,需要时再穿上;夜晚睡觉,解开腰带,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成了一个暖和的大睡袋,可谓一衣多用。

藏帽——在藏语里称“霞帽”,各式各样,种类颇多。西藏东部昌都地区的人喜欢皮帽,藏式皮帽大多用整块狐狸皮毛制成,给人以粗犷豪放之感;而“金定幅”则是以氆氇和皮毛为料,用金丝缎、银丝缎和金丝带作装饰制成的一种帽子,流行于拉萨、日喀则等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

氆氇袍——藏族传统装饰,是一种用名叫氆氇的手纺毛料制成的宽大的长袍。也有用纯布料缝织的长袍。形制多为大领或圆领,右开襟,设一扣或无扣,衣边或领口多镶彩布或豹皮等。

牛皮衣——在西藏错那地区,妇女的装束非常独特,无论老幼,背上都有一张完整的小牛皮。皮毛向内而皮板朝外,小牛皮头部只须朝上,牛尾朝下,四肢向两侧伸展。在此地区,妇女是牧业生产的主力军。她们的装束反映了原始的图腾崇拜。另外,背上披着牛皮,背架背米可以避免磨损衣服,同时还可以隔潮保暖。

藏鞋——大致分为三种,即“松巴鞋”、“嘎洛鞋”和“多扎鞋”。一般以氇氆、毛呢、平绒和皮革为主要原料,色彩搭配十分讲究,有的还以丝线绣上各种花纹图案,有的用金丝缎镶边、贴花。鞋尖有方有圆,有尖有钩,形态各异。只是各式藏鞋腰后部都留有10多厘米长的活口,以便穿脱。穿藏鞋要系带。而鞋带非常讲究,使用细毛绒编织而成,附有各种优美的图案,两端还留有彩穗,色彩艳丽,与藏鞋配在一起,可谓赏心悦目。

邦垫——藏族妇女腰间所围的彩色围裙。邦垫编织精细,色彩鲜丽,给人影响非常深刻。制作邦垫工序比较复杂:一般先用手工纺线,然后染色、刷毛、织成条状,最后再缝合成裙。

我的藏族情结作文 篇6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作为附中学子的我,每次听唱,心中都会有一种庆幸而自豪的感觉。

新时代,新气象,新体验。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比以前相处融洽了,譬如就拿我身边来说吧,我是西藏民族学院附属高中的一名学生。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藏族的朋友,他们是那么的`纯洁、天真、可爱、活波、友善……这些和我以前对藏族了解的完全不一样。以前,我听别人说,藏族人很凶狠、野蛮、无知……我想对那些未真实接触过藏族的人说你们了解藏族吗?我想答案应是否定的,因为实践出真知。

现如今,我每天都和我的藏族朋友一起玩,打篮球,跳锅庄,唱藏歌,陪他们练毛笔字等等,而这一切足以说明我们不似亲兄弟,但远远胜似亲兄弟。

我的心中已经有了一种浓浓的藏族情结。

初到附中,在我军训的时候,看到藏族朋友很黑很黑。我对藏族的佛教很是感兴趣,于是我问了我旁边的藏族朋友关于藏传佛教的历史渊源。他先没给我讲,而是告诉他的名字,“我叫扎西。扎西,在藏语里是吉祥的意思。”自然,我也做了自我介绍。听后他就对我说了句:“扎西德勒!”同时我也向他说了句“扎西德勒!”接着他就很高兴地用流利的汉语跟我讲关于藏传佛教发展的历史,关于它的起源以及到后来佛教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等等。

那天下午,我们交谈的很愉快,除了笑还是笑,这样的笑是那样的纯洁的,可对我来说,它就像此时蓝天上的白云那样,稀少,罕见。可它是多么的悦目,提神!

近年来,党中央十分重视西藏建设,穿过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是最好的见证,而青藏铁路的修建,让汉藏纯洁友谊更加深切而坚固。

我想借此征文比赛,以表达我对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的热爱,对藏族同胞的热爱,对对藏族同胞有误解的不满和申辩。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藏族舞蹈中的审美特点 篇7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与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

在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精髓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十二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悍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

藏族的饮茶习俗 篇8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藏胞离不开茶”。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茶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藏胞喝茶,乐意饮用性温、色浓、味醇、价廉的湖南砖茶,此种茶在紧压制造时,使茶叶发霉,在茶中间有金黄色霉花斑点,藏族同胞就以霉花的多寡来评论砖茶的优劣,尤其以印有藏、维、蒙、汉四种文字的湖南益阳、临湘等茯砖茶,成为藏区的畅销茶种。但藏胞“恃茶为命”淤还有其特殊的原因。其一,藏胞日常的饮食,以牛羊肉和奶酪为主,颇为肥腻,而茶叶中含有茶香精和咖啡碱能溶解脂肪,去滞化食。史书记载:“茶之为物,西域吐番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于也有“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盂就是说藏胞以饮茶帮助消化。其二,藏区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常年不化的积雪,气候干燥寒冷,蔬菜难以生长,藏胞饮茶是补充无蔬菜之缺憾。所以藏胞常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其三,茶叶苦甘微寒无毒,有多种医疗功能。明代顾元庆的《茶谱》说:“人饮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藏族世代以牧为业,逐水草而居,流动性强,不可能随时求得医药,无疑通过饮茶可以解除一般的病痛。饮茶对于藏胞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酥油茶是藏民族最佳的饮料,也是茶中之上品。藏族饮用酥油茶已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据索南兼参著《西藏王统记》记载:文成公主下嫁到吐蕃时,创制了奶酪和酥油,并用酥油茶待客。由此算来,藏族饮酥油茶的历史已有1300多年。酥油,藏语称之为“芒”,色泽为金黄或乳白色,是藏胞用传统的手工工艺从牛奶中提炼分离出来的,提取酥油的方法既简单又别致:先将煮熟的鲜牛奶,晾凉倒入高约1.2米、直径约0.3米的小木桶,桶口装有与内口径大小一样的圆盖,中心竖木杆,下按小木圆盘,打酥油者握紧木杆不停地上下抽拉,使圆盘在牛奶中来回翻动,油即从乳汁中分离并浮在上面,一边用冷水浸过的手捞取,边挤捏拍压,捏成圆团,压装于皮囊中,以便平时食用,这个过程就叫“打酥油”,这个木桶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酥油桶”。在夏秋,藏区盛产牛奶的季节,藏族妇女都在帐房前边打酥油边唱歌,情趣盎然,是藏区最迷人的乡土风光之一。而酥油茶是在烧滚的茶水中,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口味按比例兑茶水、食盐、酥油于特制的筒中搅打,使三者融为一体,即成了色香味俱全的酥油茶。高原的冬天是寒冷的,酥油茶中含有极高的热量,可以去寒保暖,是最适合高原气候和地理环境的饮品。

从小孩出生的第一天起,细心的父母便会在孩子的口中上腭上贴一小片酥油,以防孩子将来体质虚弱,从那一刻起便和酥油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内地的朋友初到高原便感到嘴唇干裂,吃药抹唇膏都无济于事,可喝了酥油茶后,便不治自愈。此外,酥油茶还有止渴暖身,解饥充饭之功效;一般来说藏胞清晨先饮酥油茶暖暖身,才去放牧;平时从早到晚大约要饮十几碗之多。酥油茶还是接待亲友的应酬品,每当贵客临门,主人端来美味可口的酥油茶,饮这种茶还十分注重礼仪,客人喝茶前,先要用无名指沾茶少许,弹洒三次,奉献给佛、法、僧三宝;饮茶不能太急太快,更不能一饮而尽,而是要轻轻吹开茶水表面上的浮油,分饮数次,留一半左右,等待主人添茶,喝一次,添一次,随喝随添;细心的主人,使客人的茶碗常满,茶味常温,才算尽到了主人的职责;而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喝茶时不能作响,而是要轻轻饮啜,若喝茶时发出声响,就被看成是缺少修养的表现;到藏胞家做客,不能喝一碗就离去,一般以喝三碗为吉利;若你的茶碗已添满,不能再喝时,便不必再动茶碗,等到辞别时,再端碗一气饮下,表示对主人的答谢。藏胞对茶的礼节也极为重视,如亲人要出远门,家人敬上一碗又一碗的酥油茶,临上马,还得喝三碗,才能起步,藏胞相信,来自东方的茶叶是吉祥之物,可以保佑旅行者逢凶化吉;到医院探望亲友,一定要带上一壶酥油茶,亲友看到你带着酥油茶来探望他,会因此感到莫大的安慰。

奶茶也是藏族同胞平时的主要饮品。是把茯砖茶捣碎,然后放入壶或锅里用旺火熬煮好,待茶色呈褐红色,滤去渣滓,再倾入铜制的茶壶里,加入适量的食盐和新鲜牛奶,搅匀煮沸,具有浓郁风味的奶茶便调制成了。煮好的奶茶,奶皮凝结,色如赭玉,浓香四溢,润滑适口。元代耶律楚材诗云:“雪花滟滟浮金蕊,玉屑纷纷碎白芽”,道出了奶茶悦目的外形。唐代品茶专家卢同在《七碗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除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现代科学实验表明,人体大肠非常适于细菌生长,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危害,是造成减寿,早衰的根本。而奶茶中的杆菌能有效地消灭细菌,有助于消化减肥,生发美容;所以藏区的男子,个个面色紫红,挺胸收腹,妇女们乌黑光洁的秀发和人人具有的洁白牙齿中,对于奶茶的健康功效,已用事实做了说明。

在藏区,逢年过节,迎新聚亲,奶茶是敬客的第一道饮料,被称为“喜茶”、“年茶”。结婚时滚的奶茶要红酽,象征婚姻幸福美满。新娘进婆家后,先要进灶房,由男方将锅盖揭开,新娘拿起木勺把奶茶扬三下,再把茶水盛满在男方长者的碗里,老人们唱起“扬茶歌”,新娘再将五个银碗舀满,供放在佛前;在宴席上,新娘向客人敬茶唱歌,然后新婚夫妇向媒人献奶茶,最后要唱以奶茶为内容的“送宾曲”。奶茶在藏族婚礼中,自始至终占有一定的地位。藏胞真诚地认为,来自汉地的茶叶和来自藏区的奶汁,在茶壶里相聚,是世界上最圆满的结合,是姻缘会聚的佳果。用以敬人,会带来吉祥欢乐;用以敬神,会召唤神佛保佑。一年四季从不间断的帐房奶茶,是藏胞朝夕相伴的高原佳饮,常饮才能真正体会奶茶之芳香,奶茶文化之意境。

在藏区,无奶的季节,一般饮用盐茶,也叫“熬茶”,是指沸水中加茶叶浸泡的茶水,或是水与茶叶再加花椒、盐等煎熬而成的。藏族有句谚语“,茶里无盐,水一般”,认为煮茶加盐,茶水才有味道,砖茶味苦,加盐有调节口味的效果。所以《物类相感志》中说:“茶芽得盐,不苦而甜”。也有在熬茶中加姜片、花椒、荆芥、杏仁等,似乎不可思议,但藏区的这种饮茶法,却是古色古香的正统“茶”。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将茶“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合煮而饮。以此看来,藏胞的盐茶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遵古炮制。清茶其实是经济贫困的藏族群众常饮用的茶种,旧时,因茶价较高,藏胞只好将日常熬煮的茶叶不再抛弃,留下来下次再熬。正如青海“花儿”中也唱道:“清茶滚成牛血了,茶叶儿滚成纸了,双手(啦)递茶(者)你不要,哪答些难为你了……”就是指这种现象。一般有儿女出生,藏胞就熬清茶,茶汁新鲜表示儿女将来英俊;在丧礼中也要煮清茶,并且茶汁要熬得暗淡一些,表示哀悼。

藏族全民笃信藏传佛教,在藏区的寺院茶俗中,更重视佛事中的茶事。大家往往把茶叶与神的功能联系在一起,与经书、珠宝一道装进每尊塑成的佛像体内,并经活佛加持开光,这尊佛像才有灵气。向寺庙求“神物”时,有药品、神水、还有茶;每逢藏历年或是其他重大节日,总要在神龛前供上几块优质砖茶,拉萨大昭寺至今还珍藏着上千年的陈年砖茶,按理说早已是无用之物,而喇嘛们却视为护寺之宝。茶既然被看作佛赐的圣物,其礼仪自然更为庄严,僧侣由于终日坐禅和诵经,需要用茶水来止渴和振作精神,为此,藏区各大寺院每年都有一定的收茶节日叫“滚芒嘉”。届时,信徒们拿砖茶,相继到寺庙为喇嘛们滚茶,放布施,寺院的厨房里,专门备有为几十人甚至几千人煮茶的大铜锅。清代的徐瀛在《旃林纪略》卷二中,曾叙述拉萨大昭寺正月大法会期间喇嘛施茶的情景:“寺放一庙,为烧茶之区。有大铜锅二,一盛水,一煮茶。每锅均数百石,十余万喇嘛一锅即能遍及。四面以干柴围绕,茶熟甚速。诏内银壶以千计,式样如一,蛮役用皮条挂置胸前。至散茶时,各喇嘛自带木碗,自怀取出,挨次接茶。”如此壮观的饮茶场面,在青海塔尔寺大厨房的大锅也说明了这一点,在藏区以外是很难找到的。由此可见,寺院茶俗规格之高,其行礼仪式也是庄重而浩大的。

藏族爱饮茶,也酷爱饮茶的茶具———碗。为了适应游牧生活流动性大的特点,藏胞用的茶碗多是木制的。唐代史书记载吐蕃人“无器物,以手捧酒而饮之,屈木令圆以皮作底,就中而食”榆。藏胞外出旅行,将木碗随身携带,人到哪里,碗到哪里。藏族有首情歌唱到:“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时刻揣在怀里头。”生动地说出了藏胞与木碗的关系。木碗按质地不同,使用人也各有所不同,富裕的人家,用雕有不同花纹的木碗来招待不同的客人,主要是凭借木碗的雕花图案和花色来区别饮茶者的社会地位,尤其以雕绘有龙凤或八瓣莲花座图案的最为贵重,以灿黄为底色,这种木碗专供活沸、高僧或地位相当的人使用;次一等的木碗,以浅蓝为底色,雕以雄狮图案或半透明花纹,供一般僧侣,老年人、部落里的知名人士使用;再下来是绘有牡丹一类花卉的,一般以雪白为底色,供亲朋邻友等一般客人使用;至于描有蓝边的纯白碗,是帐房主人自己使用的。木碗不怕磕碰,结实耐用,且散热慢,既可保持茶水的热度,又不烫手,很适合在高原游牧中使用。藏胞也喜欢使用瓷碗,尤以绘龙的瓷碗最为贵重。客人临门,主人从“央岗”中拿出不同档次的碗,依次敬茶,就表示对客人最大的尊敬。有一首藏族民歌这样唱到:“麋鹿和藏羚羊聚集在草原上,草原上有花草就更有幸福;男女老幼聚集在帐房里,帐房里有茶就更有幸福。”对藏胞来说,有了茶就似乎有了一切欢乐。

总之,藏族饮茶习俗的形成和发展,在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茶作为藏民族传承已久的文化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藏族饮食结构的传承规律和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中华民族饮食习俗中的一朵奇葩。

注释:

淤《新安志》卷下《洪尚书》

于《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六五

盂《明史·食货志四》

榆《通典·边防六·吐番》

上一篇:龙潭小学应急预案汇编下一篇:八年级语文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