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读后感言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忏悔录读后感言(精选12篇)

忏悔录读后感言 篇1

警示教育读本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的深度剖析,涉案人员的深刻忏悔,深入浅出的点评,以案说纪,以案明法,给我以强烈的思想震撼和精神洗礼。这些违规违纪案例的发生大都因领导干部在执政道路上放松了自我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动摇了执政宗旨和理想信念,最终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在权力、金钱、美色等贪欲的漩涡中沦为历史成渣。这也使我深刻体会到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极端重要性。我要以前车之鉴敲长鸣之钟,在工作、生活中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注意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始终把为党为民作为执政之本,把勤学慎行作为立身之法,抱定宗旨、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忏悔录读后感言 篇2

我仔细学习研读此书, 认为该书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第一, 体现了教育改革方向, 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要求理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 努力提高政府“管”教育的针对性、学校“办”学的规范性、社会第三方“评”价的科学性, 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评价的教育治理新格局。评价作为管办评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改进政府教育管理和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具有引导性和基础性作用, 有利于增强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学校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前, 中小学管理评价工作普遍存在着专业研究不深入, 国家政策把握不到位, 对中小学办学实际缺乏了解, 评价人员“评”的能力有待提高等不足, 甚至出现个别评价机构追求功利性的短期目标, 评价工作背离教育根本宗旨的问题, 给教育的改革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 让各方了解中小学校教育实际和教育改革发展走向, 提升社会第三方的评价能力, 成为一件非常重要而迫切的事情。评价作为一种方向性的评判和指引, 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 特别要求客观、科学、公正。要做好评价工作, 首要任务就是明确“评什么”、“怎么评”, 即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方法, 这是评价能否客观、科学、公正的前提。对于这些专业问题, 《中小学校管理评价》给予了科学的解答与说明,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该书的每个章节都牢牢把握住了教育改革的方向, 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二, 阐述了管理评价内容方法, 系统性指导性强。教育无小事, 事事皆教育;管理无大小, 处处皆管理。中小学管理是复杂、多元的, 只有从生态、立体的角度来加以审视, 才能避免以偏概全。《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一书, 不仅在总体构架上覆盖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从学校治理结构、学生管理、课程教学管理、教师管理、教育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考察、评价中小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而且每个章节都深入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内部各个环节, 使人们对中小学校管理评价能够有全方位的了解, 做到“胸中有丘壑”, 有效避免了“盲人摸象”式的片面评价。

教育法律法规是中小学办学治校的法律基础和政策基础, 是规范和引导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一书对涉及中小学管理评价的具体内容, 给出了教育法律法规的出处及具体相关条文, 使读者在评价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既省去了烦琐的查经寻典之苦, 又不知不觉地习得教育法律法规之要义, 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第三, 提供了大量案例, 鲜活生动可学。每个学校都是鲜活而具体的, 都有特殊的校情、学情、师情。真实的办学情境远没有教科书所描述的那么简单和潇洒, 任何一个管理事件背后都包含了错综复杂的因素。因此, 对学校的管理评价, 既要考虑共性, 也要考虑特殊性。为此, 《中小学校管理评价》增加了大量的鲜活案例, 每个案例都包括“案例描述”和“案例分析”两个部分, 既有详细的案例呈现, 也有案例所带来的启示, 可以使读者在案例的剖析中加深对中小学管理的理解, 提高管理评价能力。

第四, 简洁通俗易懂, 适合不同读者阅读。为了更通俗易懂、更接地气, 《中小学校管理评价》没有使用苦涩难懂的学术性语言和枯燥的政策性语言, 而是致力于用简练、通俗的语言来加以阐述, 与之相关的政策解读也是言简意赅, 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尽管《中小学校管理评价》是从评价的角度呈现, 但不同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中受益:政府可以从中找到管好教育的启示, 学校可以找到依法自主办学的客观依据, 社会第三方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小学校管理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案例。此外, 本书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 处处体现了育人为本、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找到指导自己工作的精神滋养。

忏悔录(两首) 篇3

让我把虚伪贪婪懦弱愚昧浮躁狂妄等等

所构成的人生敗笔一一找出来

让我认错羞愧悔悟

眼泪流往内心洗涤一生的尘埃

让我弯下腰向好人鞠躬

也向坏人和可怜虫表示怜悯

上苍所宽恕的事物我亦宽恕

上苍所要抛弃的事物如果有必要

我愿伸出手参与挽留和拯救

除了爱我没有别的选择

信仰使我确信身体之外

还有一个更高的自我他已超越了悲欢.

正引领着我的生活

而现在我必须回头

把命里的杂质剔出来

用刀子剜出有毒的血肉

如果我得到了原谅

我是幸福的 如果我得不到原谅我就补过

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一点一滴清洗自己

直到土地接纳了我的身体

而天空舒展开星座接纳我的灵魂

闲云

从一幅古旧的山水画上大约是秋天

一个渔翁收起钓竿向我走来

他的蓑衣上还滴着水而湖面上

薄雾已经散开只剩下小木船

和清风过后的波纹

这时远山从背后升起

挡住了西风的去路

我看见树林摇撼

高天里走动着散淡的薄云

渔翁走到岸边向我招手

他说了一句什么我没有听清

由于年代太远他走到今天

需要三千多双鞋和五十多个身体

期间变幻无数次命运

他算了算还是回去吧

于是他又回到了船上继续垂钓

我呼他三遍都没有答应

只有一片闲云飘过来

轻轻地擦过我的头顶

(原载《诗刊》2007年4月上)

忏悔录读后感 篇4

2009-04-08 14:15:

32我拿到的这个版本没有附录书中提到的,卢梭本人提供的大量书信和文献资料,即使如此,读这本书是个困难的过程,从头至尾,我几乎处处感受阅读过程中进行着与一个诡异头脑的较量,忏悔录读后感。这种较量很难称之为愉悦。在读到第二百页的时候我本来想扔了它,幸亏又咬了咬牙,才没错过对我非常有用的第一部的结束部分,和第二部的开头部分。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革命的开始,卢梭本人说“这是一幅仅有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唯一的肖像,是按真实形象及其全部事实确切无误的描绘成的”然而我的感受却不是这样,我觉得卢梭所说的真诚,只是对于自己辩解和事件剖析的真诚。并不是出于对真实的真诚。甚至不是对内心的真诚。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应该是离大革命前的法国太遥远了,不了解其历史面貌和社会阶层,读这本书没有多少带入感。《忏悔录》的上下两部,我完全可以当成两部不同的书,上部要稍微有趣一些,讲述了卢梭从一个钟表匠的儿子,到流浪汉,四处寻求贵族保护和生计,后受华伦夫人的庇护。读到其中一些游历四方、接触各阶层人士的经历令人兴奋。但深受后现代文学艺术影响的人对其中的文学意味实在没什么兴趣,事实上,为了叙述上的平均,卢梭压缩了其优雅的文笔,或者文字中那种遥远的贵族腔调和我的气质没什么共同之处,读起来没劲儿。还有描写自己对华伦夫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充沛的情欲,情感太过泛滥。

下半部分出现的众多例如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思想泰斗,但由于是自传,卢梭只是依据自身立场判断他人。并且站在他的高度上,他笔下的这些人物似乎也没有复杂的人性。甚至也没有进行什么描写,基本上是事件的记录,所以汉译本中要是去掉书信往来的附件,是太大的损失。与百科全书派的决裂。卢梭反复讲述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产生芥蒂的事件经过。但整个读完还是能感觉到他们本质还存在着重大原则的分歧。

第一次见到一个作者在书里流了这么多的泪水,为他遇见的每个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绵长而伤感的眼泪,卢梭在情感方面的敏感和脆弱时惊人的。至少在二十五岁之前,他的智商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情商远远低于常人,不知道着算不算书里的缺点,对于华伦夫人的美貌和人品,对于自己与她的情欲,卢梭不吝笔墨。读的人头晕目眩,他还是有一篓子情感要抒发,在与百科全书学派决裂后,他也几乎与所有的贵族保护人和社交圈子决裂,对此他的忏悔往往是“因为我有一颗水晶般的心”之类的话,有点不痛不痒,我总觉得卢梭本人也难辞其咎,即使他写了忏悔录这样的大作,也不意味着他的忏悔是完全真实的,他以为他做到了这一点,但还是很难说服我。

譬如与狄德罗决裂的起因仅仅是因为狄德罗新书里有一句话貌似影射了隐士生活的不正确,冒犯了正在退隐庐隐居的他,读后感《忏悔录读后感》。卢梭为此在书中开始了对狄德罗的批评。直至后来彻底决裂,提到退隐庐,是由卢梭的另一位保护人埃皮奈夫人送给他的,当然到后来,跟这位夫人,他也因为些琐事绝交了,Orz

卢梭在退隐庐前后的生活极为重要,奠定了一个最伟大思想家的基础,他在这里写出了《爱弥儿或论教育》《社会经济学》和《感性伦理学》的部分草稿,在此之前他已因《论科学和文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爆得大名。而他自己与泰蕾兹所生的五个孩子,却被不愿意承担抚养义务的他分别送进了疗养院,并且他对此事的忏悔(如果算有的话),一笔带过,“既然是时髦的做法”“没见过面得孩子谈不上父爱”。对于泰雷兹,他也一直认为根本没有爱情,并且有一段冗长而诡异的自我解释,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与社交圈子一些重要人士的决裂,好像也与卢梭的喜欢诛心和自尊心过强的性格有关。这或许是他追求自由的性格使然,或许只是一个无私追求公理和正义的伟大灵魂的自私一面。通过忏悔录评价卢梭的为人意义不大,因为他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大致意思是对于宗教,或者道德方面,只是管好自己就好了。

《忏悔录》读后感 篇5

感觉到的不是某些情节的动人,而是那种隐藏在其后的幸福与自一由。

越读书越觉得自己的匮乏,想突然间读完所有的书,有人说读书应该“少而一精一”,有人则认为该多而广,我被这些相左的观点弄得很迷茫。我想不论怎样还是先来个多而广吧,因为如果一精一就等到上了博士再说吧!

喜欢的是卢梭那种自一由,他的自一由不与金钱挂钩,他追求的是属于自己内心的快乐。他喜欢阅读,喜欢到处游玩,喜欢按自己的意愿写作,喜欢为自己所一爱一的人付出一切。尽管他做过坏事,而且“有罪者的良心为无罪者复仇”,他终身为了良心的谴责而不安。他在那个时代,是个不与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的下层人,却有着超出时代的思想和崇高的道德……我想给自己的自一由也许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告诫自己不要过多的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约束自己,毕竟束缚不利于自己的发展,走自己的路,不管对不对,只要坚持下去,相信能够超越原来的自己。

【活着】给我的启示是幸福。幸福不必然和金钱或背景相联系,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够彼此真心付出,相亲相一爱一。有了那种维系全家人的感情,一切都不重要了。也许福贵在物质上是贫穷的,但是在一精一神上一定是幸福的。虽然他“在笑中哭,在死亡的陪伴下活着”,可是家人给他的一爱一让他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我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但是我缺少这种家庭真正的一爱一。不是说父母不一爱一我,而是发现他们总是为了钱而争吵。我和妹妹在他们的争吵中长大,一直认为钱是最重要的,因此很早就立下目标赚好多好多的钱,以后不让父母吵架。于是,我在努力,而努力的目标不是自一由与幸福,是束缚人使人异化的金钱。于是觉得自己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金钱的奴隶。拼命的家教挣钱,宁可为了挣钱而放弃一切娱乐和自一由。这种想法让我过的好累。好想让自己离开这样的生活,可是每每想到父母吵架的心寒,和对我抱有的期望,我都会投降。于是,我不是快乐的,也不明白为什么别人是快乐的,难道别人的目标是轻松的吗?

现在我找到了原因,弥补家庭裂痕的最好药膏不是冷冰冰的金钱,而是真情。虽然母亲还在为了那五斗米而拚命的苦干,而我也没有办法劝说母亲休息,那么唯一能给他们的只能是我对他们的一爱一。

《忏悔录》读后感 篇6

再看这本书的时候,我重点看了后面,也就是第十到十三卷,当然我不敢说我看懂了,但我敢说我看了。从前面的“自传篇”,停在了作者母亲的去世,而接下来的四卷书,完全围绕摩西五经中的《创世记》第一章来写,当然最后他也稍带了第二章开头的,上帝第七日的安息。

从第一卷一直到第九卷,作者忏悔自己从出生,从婴孩时期的罪行。我一直在想,他的忏悔录到底是如何来写的,是以一种写日记的形式来写呢,还是在他母亲其实的那段时间,他才开始动笔。在书中的那些事迹当中可以明确的看出来作者对一件事的印象,也可以想象得到他对那个事迹的记录方式。就像作者讲他非常有名的“偷梨事件”时,他并没有提到当时他们的言语,因为这是他的记忆,他印象最深的是自己最后将梨喂猪,而不是自己当时所说的话。而在作者讲到自己的三个朋友都去修道院时,他将他们的言语,还有他们当时的一些举止都说了出来。说明他就是在那个时候将这些记录下来的,也或许是因为时间的原因,他记得比较清楚。

这是我在看“自传篇”时想到的。但其实在第一到第九卷之间,也有令人看不懂的。这本书并不是只有第十卷以后才开始深奥的,其实在第七卷的时候,当作者在讲善恶的时候,我便开始犯迷糊了。我知道归正学堂有一个作业,就是写奥古斯丁的“罪观”和“恶观”的区别。我听了之后,我也试着找出这些。我们知道,通常我们只会讲“最恶观”,我在此之前从未想过有这样的区别。然后我发现,当作者再讲恶的时候,他并不会将恶和罪并称。我又发现,书中的“恶”的对立是“善”,而“罪”的对立是“义”,这是一个区别。我自己也是这思考这些,我想,恶和罪的关系,我们既然会将这两个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关系密切。首先讲恶,恶是罪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罪行;而将到罪,其实所有的罪,在上帝眼中都看为恶。我看到的这一点只是一些表面的。

作者在书中探求各种,非常庞大的事物的来源,他探求恶的来源,探求上帝的来源,探求空虚混沌的来源……但我们知道,人是有限的,我们的所思所想都是有限的,也就因此我们也会犯错误,作者也在书中道:“我探求恶的来源时,我探求的方式不好,我在探求中就没有看出恶。”

聪明的“忏悔” 篇7

朱老师在上课时,先播放了一段她在某教堂拍摄的活动录像,为的是让学生对基督教有感性的了解。录像一放完,就有一位学生举手发言,他质疑道:“老师,据我所知,宗教活动的现场是不允许摄像的。”一时间观摩会场内空气仿佛凝固,鸦雀无声,观摩者纷纷瞪大眼睛看朱老师如何应对这一突发事件。只见朱老师顿了一下,不紧不慢地说:“我不知就里,为了给大家上课才去教堂拍摄他们的活动,现在我知道自己得罪了上帝,我会去教堂向上帝忏悔。”

现场顿时发出会声的笑语,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烟消云散。而这一切源自朱老师方才聪明的“忏悔”。

朱老师之所以有如此精彩的表现,既在瞬间对学生的问题给出恰如其分的回答,又使教学能顺利地延续,源于她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教师要把课上得好、教得活,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确实会有风险,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情况,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综合素养和教育机智。案例中,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宗教问题复杂而又专业,面对教育中的瑕疵朱老师坦然、得体又不乏幽默的回答体现了她教育上的炉火纯青。

在有几十位教育工作者观摩的情况下,学生照样可以旁若无人地大胆提问,则客观反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和谐,这种关系决非短期能够形成。如果没有师生的互信,没有平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环境,学生岂敢在大庭广众之下给教师出“难题”。

麦克纳马拉的忏悔录 篇8

越南战争的结束,并没有终结美国人因越战而引起的梦魇。这场战争不但使美国在国际上大失颜面,牺牲了五六万宝贵的生命(美国人总认为他们的生命最宝贵),还造成了许多长期的社会心理问题。盖一座越战纪念碑,就可以引起轩然大波;克林顿选总统,他年轻时反越战示威的行为就引起争议。同时,我们也清楚看到,大多数老百姓觉得参与越战是个战略错误,根本就不该打这场仗。这又使得为国捐躯的战士家属及退伍军人觉得受了屈辱,他们为国家牺牲一场,只得了无情的冷遇,甚至还有人说他们为虎作伥。

就在越战结束二十周年之际,越战期间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发表了他的回忆录《回顾:越南的悲剧与教训》(RobertMcNamara,InRetrospect:TheTragedyandLessonsofViet-nam),重新挑起了美国人想要忘记却又忘记不了的痛苦回忆。麦克纳马拉这本书引起轰动,固然是因为他本人参与越战的决策,是美国领导越战的最高当局的现身说法,同时也因为此书的宗旨及结论斩钉截铁,毫不含糊:越战是美国决策的错误。美国政府的错误,也是他的错误,他要忏悔,要道歉,并且希望人们能够由此吸取教训。

越战结束以来,回忆越战,检讨越战及研究越战的书已是汗牛充栋,这本书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注意?麦克纳马拉固然是当时最高当局的代表(约翰逊总统对越战的回忆不多,而且不系统),然而过气政治人物的回忆,一般只引起暂时的好奇或稽古心理,是历史家的材料,不是一般老百姓腾诸口舌的切身问题。因此,这本回忆录的轰动效应还有其更深刻的原因。

我认为这反映了越战的梦魇在美国人的心底仍然挥之不去,仍然有待祛除。而麦克纳马拉的回忆充满了忏悔之情,是最高领导向人民的告解,告诉因越战而产生心理失调的美国人民,不是你的错,是政府最高当局的错,而且做出了错误决定的人(麦氏自己)现在还受到良心的谴责,愿意担负道德的责任。因此,本书其实是一本忏悔录,提供了公共舆论的论说空间,让大家把心底积压潜伏的梦魇释放出来。也就像是全美国人民在当年的最高战争领导组织之下,一齐参与一场心理治疗的过程,而首先痛哭流涕自谴自责的就是麦克纳马拉。

麦克纳马拉是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八年期间的美国国防部长,任职跨肯尼迪与约翰逊两届总统。在他的策划之下,美国先支持后颠覆了吴庭艳的南越政府,随后引导越战升级,轰炸北越,派谴美国军队大规模直接参战。长期以来,媒体及史家都认为麦氏是引导美国深入越战泥淖的最主要人物,甚至把越战的升级称为“麦克纳马拉之战”。他到一九六八年时,才因反对继续进行积极参战,被约翰逊总统解职。

麦克纳马拉本来是不预备写这样一本回忆录的,然而,三十年来的美国历史发展使他感到自己不得不说话。越战造成的美国财政赤字,社会风气败坏,政府与人民的对立,老百姓对政客的由衷厌恶与鄙视,社会契约与信赖的解体,使得麦克纳马拉觉得不但有道德责任,而且也成了他的道德心理包袱,非向美国民众自白不可了。在他接受ABC广播电视访问之时,他居然控制不住情绪,在电视机前老泪纵横。没有人质问他是不是在演戏,因为人人都知道他不是。一九九五年的麦克纳马拉不再是政客了,他成了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君子”;他乞求人民的原谅,而老百姓似乎也接受了他的道歉,因为人们至少已经相信他是诚实的,是发自内心在忏悔。

在这本回忆录中,麦克纳马拉对美国的越南政策进行了无情的剖析与批评。但是,他还是认为,美国参与越战的动机不是坏的,不是价值与意愿的错误,而是判断与能力的错误。换句话说,美国政府当时的意愿,是希望越南变成美国影响下的“资本主义民主世界的一环”,希望越南人民也能同享所谓资本主义的物质富裕与美国式民主的自由。至于判断的错误,则牵涉甚广,一方面是把越南的民族独立解放视为苏联势力的扩张,因此越战是全球战略的一环,是围堵共产主义的“圣战”。另方面则迷信现代化武器的威力,相信地毯式轰炸可以炸平北越,相信美国的政治军事安排可以在南越建立起“民主”政体,可以借着南越的政客巩固民主世界的前沿堡垒。尤其是迷信美国的能力,以为越南蕞尔小邦,美国要伸手去管,哪有不马到成功的?

过了三十年,麦克纳马拉回顾当时的决策,认为最不可饶恕的就是蛮横的优越心理以及坚持打下去的态度,完全不顾越南人民的死活,也没想清楚到底美国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实际结果。其实,麦氏本人在吴庭艳政权垮台之际就感到越战是个无底洞,是打不赢的,却仍和当时的政府领导一鼻孔出气,不但继续战争,还无限制地扩大战事。讲到当时这种政府一意孤行的态度,麦氏忽略了(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美国权力结构的运作与舆论选举的关系。当时掌权的民主党与在野的共和党都不愿担负“越南陷落”的责任,都无法抗拒当时极端反共的意识形态,谁也不敢授人以“向共产世界示弱”的把柄,怕下一次大选会失败。从约翰逊总统当政后期的心理沮丧及放弃连任竞选可以看出,美国民主政体有一个问题:假如政客们先考虑自身政党的利益,则国家的长远利益与前途就会受到戕害,而一般投票选举的小民又总是容易受到眼前利害的蒙蔽。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最斩钉截铁的结论是:“我们错了,错的可怕。”(Wewerewrong,terriblywrong.)他在今年四月二十五日到哈佛大学去演讲,一开头,就从自己的回忆录中引了这句话,丝毫不绕圈子。因为他非常清楚,有许多人到今天还说越战有其价值,虽然造成了许多问题,但总结起来还是要肯定。如此不但可以告慰牺牲将士的在天之灵,让他们死得值得,死得其所,同时也可以让未死者心安。更重要的是,肯定越战的价值与必要,可以维护美国所坚持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理想,更能揭橥美国作为世界领袖之邦的无私奉献精神。甚至有人从实际政治发展的角度,来肯定越战的价值与贡献,说美国若是不介入越战,则共产主义早已遍布东亚与东南亚,全世界都有赤化之虞。麦克纳马拉认为这些论调都是不符历史现实的梦话,他当年就是用这样的梦呓告诉自己,还用这样的道理说服美国人民。其实,全是自说自话,却让美国人民(更不用说越南人民了)付出惨痛的代价。

麦克纳马拉的忏悔与告解,并没有完全消除人们对他的谴责。《纽约时报》就发表了社论,指出麦氏的自我反省不够深刻。从新闻媒体报导真相的角度来说,越战期间的政府在当时给人民一个假相,好像最高领导掌握了新闻界所不知道的最高机密,这就是政府在“欺骗”人民。明明是打不赢的战争,所有的资料与情况都显示了战争升级的危险与代价,麦氏还是要打这场仗。后果是越南人民牺牲了三百万,美国死了五万八千人。麦克纳马拉呢?他最后不作国防部长了,作了世界银行总裁,而且在麻州沿岸的玛莎葡萄园(Martha’sVineyard)小岛上有栋豪华别墅,可供避暑之用。社论指出,这本书的忏悔绝不能洗清麦氏的良心,让飘荡在天地间的亡魂不再烦扰他的心灵。的确,麦氏受到良心的谴责,在三十年后哭了,但人们要想想,还有更多的人在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前,用颤抖的手抚摸着黑色大理石上镂刻的姓名而哭泣。“一家哭”并不能取代“一路哭”这个历史事实与悲剧。

《纽约时报》的批评,引起了剧烈的反应。有人说不必苛责麦氏了,有人说还该继续深挖当时领导的灵魂。也有人重申越战是维护“自由民主”,反对“共产极权”所以非打不可的论调,认为麦氏根本就不该道歉。还有人站在越南的立场说,美国打越战不但杀了近三百万越南人民,还把越南的水土环境整个破坏了,道歉了没有?忏悔了没有?有一位当时在越南服役任海军陆战队上尉的人,引了吉普林总结第一次大战的诗句:“若问因何牺牲多,当朝大老会撒谎。”报纸上连篇累牍,人人都有意见,而且都有切肤之痛。

哈佛大学的近代史教授俄涅斯·梅(ErnestMay)认为,这本回忆录是很有价值的,并能提供相当的历史教训,尤其可贵的是其诚恳的忏悔态度。不过,梅教授也指出这本书存在一大缺陷,因为书中没有探讨当时极端反共的危机心态,就好像“一个参加十字军东征的人写回忆录,却记不得为什么要去收复耶路撤冷”。

麦克纳马拉在二十九年前曾到哈佛大学去参加内部讨论座谈,时当一九六六年,正是越战打得炽热之时,他接受基辛格教授的邀请,讲的是越战升级的必要性。当时反战示威人士包围了学校,使他不得不从学校的地道中“土遁”而走。前不久他在哈佛的公开演讲,吸引了逾千人听众,听他讲“我们错了,错的可怕”。历史好像真是无情,而且充满了反讽。

虽然大多数人都相信麦克纳玛拉的忏悔是真诚的,但还是有人持怀疑的态度。有人投书报纸,认为麦氏这本回忆录已经上了畅销书的排行榜,眼看就是全美第一畅销书了,这一大笔稿费及版税该怎么处理?于是,就有人建议,该捐出来,捐给越战退伍军人,捐给越南人民……总之,麦氏绝不可以利用忏悔的机会又赚一大笔钱,变相剥削美国人民的感情及梦魇。

最近邱吉尔家族把邱吉尔的文件档案卖给英国政府,获利两千万美元,引起英国各方的责难。麦克纳马拉先生是受了良心谴责而忏悔的人,大概对钱财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吧?

麦克纳马拉先生会怎么做呢?我们拭目以待。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篇9

从我手心捧上卢梭的《忏悔录》开始,我便舍不得放下了,如果时间允许,真想一口气读完这本书。这世上没有任何人是圣人,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无瑕。一个真正敢于赤裸裸地公开披露自己的隐私、揭示自己伤疤的人,才是真正人格意义上完整的人,值得让人尊重和佩服。作者卢梭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描写自己的一生,毫不隐晦自己最下流最可耻的行为。正如卢梭所说:“我在从事一项从来都没有人从事过的事业。我想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

看完《忏悔录》的上下部后,我感触良深。正如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自己的反省,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态度。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缺少自我反省,导致自己一错再错,没有进步和上升的空间。人在面对自己犯下的罪孽和过错时,往往会选择逃避和掩饰。我们都不愿意在总目睽睽之下公开自己的罪行,来让别人对自己进行批判。因为我们都认为那是我们身心所不能承受的痛,我们只好麻痹自己,蒙蔽自己犯下的鲜为人知的过错。但是,卢梭给了我们一个典例,他站在时代的风口处,接受这个世界给予他的各种批判。或者,我们不需要向世界公开和坦白自己,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时刻进行自己反省,检点自己的各种行为是否合理得当。让我们回归到小说里面的内容。

卢梭只是一个日内瓦普通钟表匠的儿子,父亲嗜好读书,在父亲的鼓励和影响下,他凭借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凭借勤奋吃苦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自学,通晓历史、文学、数学、天文、地理等知识,成为令人敬仰的一位伟大思想家。整个自传是卢梭在颠沛流离四面受敌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他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充满着坎坷与悲惨。

生命伊始,他人生中一切不幸中的第一个不幸是母亲因他而死去。虽然缺失了母爱,但他的生命中并不缺少爱。父亲把对母亲的爱加倍地付出在他身上,再加上善良温和的姑姑的悉心照料,培养出他真善美的本性。即使生活在一个单亲的家庭里,但卢梭并没有受到一点心灵的创伤。因为这段时期的卢梭身边全是一些善良的人,他们都特别疼爱他。孩子的心灵是特别敏感和脆弱的,他们经不起一点儿的打击和创伤。由此我们应该想到,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尤其是单亲孩子更多的照顾和关怀,给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气氛。犹记书中所述画面,父亲与5岁的卢梭一起着迷、沉醉于书香的环绕中,直到东方肚白。大部分人都拥有着同样的回忆,我们在父母亲的陪伴下快乐地成长,画面如此温馨,如此和睦。

童年时期,父亲发生意外,因被一个上尉陷害而流浪他乡,而卢梭则在乡村度过了两年快乐的时光,而且和他表哥情投意合,拥有不少的童年乐趣,乡村生活成为他美好的记忆。环境对一个的性格形成具有不可脱离的关系。喧闹的城市让人性情暴躁,平静的乡村生活则让人心境平和。正如卢梭所说:“这种乡村生活的朴实给我一个无价之宝。”乡村的生活方式是温和的、亲切的、宁静的,它源自于大自然最真实的一面。假如卢梭能在乡村生活得更久,则他的性情也不至于如此愤世嫉俗和忧郁。

12岁的他开始当学徒,师傅的专断蛮横和粗暴的待遇,让他无法忍受,并且还让他染上了许多恶习,比如撒谎、盗窃、贪婪、隐瞒、掩饰等。一年后他被迫外出流浪,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最无耻的兴趣、最肮脏的恶习取代了那些美好的消遣,那是一种多么令人难以接受的转变。卢梭的本性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被扭曲的。正如孟子的“性善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或多或少受到身边一些人和环境的影响,如果我们的自制力不强,就很容易使自己的秉性受到玷污。一旦染上恶劣的行为习惯,就会像一滴污黑的墨水滴入大缸里,逐渐扩散,最终搅浑了一整缸的清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从事的工作,也要视工作的环境状况来选择。

后来,卢梭在古丰伯爵家当过仆人,过流浪着的日子。期间他体验到民间的艰辛苦楚,感受到百姓所遭受到的欺压,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卢梭对音乐和文学有着一股热情,他还发表了多篇《歌剧》、论文、和小说等等。晚年的卢梭定居于巴黎郊区清静的一间小屋里,他和质朴善良的泰蕾兹在一起生活,得到了暂时的安宁和清静。这里是卢梭逃避尘世纷扰的避难所,心灵自由飞翔的伊甸园。卢梭的晚年是不幸的,由于长期的流浪生涯和对敌对势力无休止的迫害,他的身心和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健康情况急剧恶化。卢梭的一生充满坎坷,不由得是令我感叹。所幸的是他的妻子一直陪伴着他。对于儿子,卢梭抛弃他的初衷其实是出于一种爱。他知道凭自己的经济情况无法抚养自己的孩子,把他们送到育婴堂让国家培养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性格、志趣、爱好,正如他自己在该书几近结尾处所说:“我可以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他们去从头到尾地进行批判:我坚信,人们将总归会看到一个正直、善良、无怨无悔、与世无争的人,一个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更容易忘记别人的过错的人,一个在爱恋温馨的激情之中寻找自己全部幸福的人,一个凡事都实心实意到了不谨慎,到了难以置信的忘我程度的人。”

卢梭的性格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性情乖戾而又正直善良,大悲大喜而又无尽悲观,渴望理解而又生性腼腆,愤世嫉俗而又热衷痴情。他睿智但活得苟且,他坦诚但也有掩饰。他对事物的本质有着不屈的坚持,他对公平公正有着坚决的维护,他对宁静安稳的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他对道德沦丧的小人有着凶狠的鞭笞,他对隐藏功利之心的人有着本能的厌恶,他对女性有着狂热的追求和向往。他对人生的看法是如此犀利透彻,让我佩服地五体投地。一个背井离乡、受尽冷落的人,一个疑心重重、无比高傲的人,一个城府很深同时又什么都不会隐瞒的人,一个蔑视一切同时又需要一切的人,一个卷入许多不可饶恕的事情中的人,他却仍能保持灵魂的纯洁。卢梭,是屹立于时代之上的圣人!试想,在追名逐利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够像卢梭一样始终保持着自己人格的自由呢?我们做不了品德高尚的恨世者,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受益,来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卢梭情操高尚,漠视金钱,鄙视富贵,崇尚自由,对下层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功成名就、可以跻身上流社会时,却始终不愿去过贵族们的那种奢侈豪华生活,只是祈求过上一种宁静的、不受纷扰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真诚而高尚。于他而言,“人们得到的金钱是自由的工具;追求的金钱则是奴役的工具。”此话流露出他对金钱的巨大轻视,让人对他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依我所见,金钱能够满足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问题,但我们决不可成为它的奴隶,贪念只会增加烦恼。增加自己的负担和束缚。对于金钱,我们在追求的同时也要保持一颗淡泊的心,毕竟有些乐趣并不是金钱能够给予我们的。只是,回归到现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做到不为名利所惑,不被高官厚禄所动的人,又有多少呢?

卢梭的感情生活十分丰富,甚至有点放荡不羁。他对许多女人有着强烈的爱慕和欲望,几乎为他所遇见的每个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而伤感的眼泪。或者他对女人的爱恋正是源于一颗太强烈、太痴情、太温柔的心。他有着为数不少的风流艳史,例如幼年的他对维尔松小姐和戈桐的爱慕,到达了一种狂热的境界;对瓦朗夫人更是像火一样热烈,把她当成自己的“温柔的母亲、亲爱的姐姐、迷人的女友”,最终成为卢梭的情妇;对加莱小姐、格拉丽芬小姐有着热衷的向往和追求; 对拉尔纳热夫人有着暧昧的情人关系等等。对于此,我更多地认为卢梭更加偏爱女性的美貌而不是源于内心纯洁的爱,那仅仅是因为美貌而片刻引起的性欲。又或者是一种恋母情结,因而对年龄几乎可以充当自己母亲的女人也会产生一种狂热的爱慕。作为一名读者,我并没有心存恶意要中伤作者。但在感情这方面,我觉得他应该接受批判的和自我反省,他这种过分风流的作风让我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反感。

忏悔录读后感作文 篇10

遇到瓦朗夫人这一段,“她笑吟吟地接过我哆哆嗦嗦地递给她的信”,与其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倒不如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半个母亲,或者反过来说,卢梭更像是瓦朗夫人的情夫,在卢梭笔下,瓦朗夫人是地位很高的,是卢梭顶礼膜拜的。即使后来卢梭几乎被抛弃,他都没有贬低瓦朗夫人,更多的是悔恨。卢梭从小失去母亲,卢梭缺少母爱,在我眼中,或许卢梭把瓦朗夫人当做自己的母亲了吧。正是瓦朗夫人弥补了自己心中关于母亲的空白,所以卢梭才会死心塌地吧。

卢梭对父亲,对一般人来说,如果对自己不理了,可能更多的是憎恶吧,但卢梭对自己的父亲多得是崇敬,“他还是以为好父亲”,这一点是很令人赞赏的,孝,最基本的道德只要没沦陷,就会还有做人的底线,就是个好人。

一位优秀班主任的“忏悔录” 篇11

从教初期——简单粗暴

十二年前,从师范毕业分配到城里最好的小学任教,我很知足。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在假期乐此不疲备了两次课。满怀憧憬登上讲台,引领学生遨游数字的海洋,我激情涌荡地走过了第一年的快乐时光。

第二年,为了能过把班主任的瘾,我自告奋勇地向学校申请承担班主任工作,虽然我的举动在同事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干了不到半年,我才知班级管理并不如我想象那般充满情趣。且不论如何去面对家长的评头论足,如何去应付各种繁杂的事物,就是班里的那几个“顽皮”学生就弄得我焦头烂额,更何况自己还要花更多的精力进行语文教学的探索。于是,当一个又一个难题压来,我真的不知所措,只好滥施强权简单粗暴地应对学生。然而班级非但没有因我的专制和高压管理有所改变,反而愈加杂乱无章。到后来,我有些怕进教室,怕自己日益滋长的坏脾气爆发。两年的班主任,有意无意地伤害过不少学生,记忆最深的是郑青。由于她不爱做作业,我不顾她含泪的请求,三天两头就把她的家长请来学校,或亲自送她回家,夸大其词告状,结果她常常被父亲打得青一块紫一块。毕业后,她竟然在大街上喊我的名字取乐,让我现在想来心里都十分酸涩。

为师第四年,我接任新一个班级。尽管忘我工作,可还是找不到治班良方,加之情感路上多有不顺,贫寒的家里为供养小妹上大学债台高筑,我的心情糟透了,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激烈竞争的压力面前,全部感受就是一个“烦”字,我牢骚满腹、抱怨自怜,强烈地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无聊与苦闷。我常常为一点儿小事暴跳如雷。这其中,对俞岸智的伤害让我刻骨铭心,就因为他懒散,我怒发冲冠,经常数落他名字出了问题。于是,他的家长多次跑来学校,十分恳切地请我帮忙为孩子取个好名。结果,“俞你成”就取代了“俞岸智”,但名字的更改并没有让其表现有所转变,而我却欠下了永远也还不起的良心债。

进入教育——所谓“师者尊严”

正当我茫然困惑之时,有幸聆听到了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题为《享受教育》的报告,一下子打通了我闭锁的心智、狭隘的眼界,唤醒了我创新的勇气,开始了四年艰辛的探索之路。为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我创造班级名言,设立每日杰出学生,改革班小干部的任用制度,推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闻热点”、“校园热点”、“推荐广场”等特色朝会栏目,建起了班级小书屋,以让违规学生写反思取代了先前空洞的说教和严厉的斥责……我开始触摸到教育的美好面目。

不过,在探索从专制走向了民主的路上,尽管我已经意识到了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是教育的前提和保证,但师权意识并未从我的脑海中完全清除,因而在自己成长的路上又伤害了一批学生,朱文静就是其中最让我愧疚的一个。就因为她在课堂上冲我说了句脏话,我竟然强行把她从座位上抓起来示众以维护所谓师者的尊严。放学后,我不顾她已含泪,强行将她扭送回家,结果才9岁的她被家长关进卫生间受罚导致辍学两天,尽管我也曾努力地弥补自己的过失,但直到现在我都不能原谅自己当时的默许和粗暴。

后来,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让我爱不释手,其间被感动得好几次流泪。我又读了《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爱心的感召,使我拥有了直面心灵的勇气。蓦然回首为师之路,突觉伤害了太多无辜的童心。正是心怀这份沉甸甸的歉意上路,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我改掉了自己的坏脾气,放下了师道的尊严,学会了倾听。每学期,我要求自己必须平等地同每一位学生聊一次天。在每日小结本上,我常常以朋友的名义为学生送去意外的惊喜。一天天地努力,我感觉自己的心与学生的心愈来愈近,我好几次因收到学生意外的礼物而情不自禁地落泪。

荣誉开始向我铺来。尽管如此,只有我知道,内心如何愧对那一个叫张蝉的孩子,她让我在最后通向“优秀”的道路上,直指我内心角落里的那一抹不堪。

通往优秀——深处的不堪

为师十多年了,我从未这样从心底反感和厌恶过一位学生。只要提起张蝉,我的头总是阵阵发痛,因为在相处两年的时间里,我很少赢得她的尊敬,彼此曾短兵相接过三次,最后都是以我的失败与愤怒告终。

第一次“交手”是我刚接任仅半个月,就有学生向我举报说以张蝉为首的几个女生在背后给我乱编歌四处传唱。当我找她谈话,她竟满不在乎,嬉皮笑脸地诡辩,见她气焰嚣张,我不由狠狠训斥了她一通,可仅规矩了几分钟她又放肆起来。当最后看到她的那本册子,我的心凉了半截,那上面全是用肮脏的词汇组合而成的顺口的“咒语”,旁边还配有几幅低俗的漫画。一个才十岁的女孩,竟用这样“恶毒”的语言攻击她的老师。出于理智,我在阵痛中还是压抑了怒气,心平气和地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有些漫不经心地说她看不惯我那对小眼睛,听不惯我在班上吹捧以前的班级,尤其反感我说话打标点的毛病。如此简单率真的理由,困窘中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追究,只好轻描淡写地提了些希望,便放她离开。没想到,她刚出办公室,就冲着告状的同学破口大骂,忍无可忍之下,我当即动粗推搡了她几下,她则用充满仇视的目光不甘示弱地瞪了我很久。

第二次“交手”是一年后。那天,学生们靠业余时间打工积攒的二百多元班费不翼而飞。经过初步调查,我把张蝉作为重点怀疑对象。其疑点有二:一是她比较馋嘴,曾多次拿过同学的钱;二是丢钱前一天,她曾几次接近丢钱的地方。可我几次找她谈话,她都矢口否认,而且还说我侮辱了她的人格。为拿到真凭实据,放学后我几次跟踪她。终于有一天,当我发现她在一小吃摊前买了许多零食,忙跨上前去质问她钱的来历,她先是一惊,尔后支支吾吾地摆出一大堆理由开脱。可就在第二天,还没容我对她继续盘查,她竟把她的父母悉数搬来,质问我为何无端怀疑他们的女儿,我一时尴尬得有口难辩。后来,由于实在找不到证据,我怕再这样追查下去会招惹事端,只好作罢,班费事件也就成了“悬案”。令我恼怒的是她竟在同学中到处说我无能,惹得我当众骂了她个“狗血淋头”。

第三次“交手”是毕业前夕。为给学校创收,作为班主任都有动员学生在校吃间餐的义务。虽说吃间餐是坚持自愿的原则,可为增加人数,班主任往往采取“先斩后奏”之法,待学生吃了一段时间后再论事收费。收费时,即使有些学生或家长不情愿,可碍于老师的颜面也只好就范。按照此法,待开学两个月后我开始催收间餐费,全班就张蝉稳如泰山,几次催交,她都说第二天带来。就这样拖了两周后,我有些不耐烦地再次催她交费,不料她这次竟说她从没吃过,即使我说我明明看见她吃过的,她仍理直气壮,说她吃的是其他同学不要的。见她态度强硬,我也自知理亏,最后就作出让步,让她只交两个月的费用,她口头上虽答应了,可就是不见行动。后来由于学校催得急,我只好暂时帮她垫付,当我把此事告诉她,她还是漠然置之,到毕业也就不了了之。

在张蝉毕业后的两年时间里,我依然无法消退对她的反感和厌恶,尤其想到她攻击我的“咒语”,蛮横无理的态度以及帮她垫付间餐费后的冷漠。但当更多的掌声和赞誉迎向我时,这个孩子却渐渐成为我深处那一处无法消弭的痛。

重新反溯——我最深沉的致歉

带了数届毕业班,总心存歉意。由于无法拒绝“一分值万金”的应试之重,在学生即将毕业的季节,我只好沦为话语霸权炮制题海战术,整日叫嚣着“竞争不同情弱者”、“竞争不相信眼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狭路相逢勇者胜”等教化之词,扎扎实实地为升学拼争,重压下漠视了学生的情感。于是,学生们本该拥有的美丽的毕业情结被我两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折腾得筋疲力尽抱怨连天。在师生共同经历了疲倦、紧张、压抑、困顿与惶恐的生活后,毕业的日子总是草草收场,冷冷清清中,多数孩子只能带着遗憾、迷茫、失落逃离朝夕相处六年的校园。

每每摆脱了升学应试的阵痛之后,空空如也的我总觉得自己丢失了什么,醒觉的良知总那么无情地抽打拷问着我的魂灵。是啊,孩子们毕业的季节,本该在老师的引领下,让最后的日子多一份诗意与激情,为童年留下最美丽的梦幻,最动人的诗篇,最丰满的记忆,最丰厚的情怀……然而,为师者世俗的麻木就这样冷漠地扼杀了他们最后的精彩。

为师这十二年,我走了许多的弯路,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伤害了许多的孩子。所以,无论我今天面向如何的盛誉,但每及深宵,那些内心深处的愧疚与感恩,都催促我必须用一生去从事这“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人格塑造人格,用生命点燃生命”的崇高事业——有时,努力也可以是一种弥补。

编辑 舒 畅

鲁迅与巴金忏悔意识之比较 篇12

一、鲁迅:历史反省的高度

历史上的名人对忏悔意识有种种不同的理解。龙泉明在《论中国现代作家的忏悔意识》中认为, 忏悔意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现实在人的主体心灵所产生的一种内省和反思、查问和审视。一般来说, 它包括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指, 利用自己已有的价值观念和尺度反省自己在现实中的行为和心态, 称为“现实反省”;一种是指, 能够站在超越现实利益考虑的更深层次上, 以一种客观的眼光, 对民族与自我进行历史的反省, 称为“历史反省”。笔者认为, 在寻根文学和文化小说兴起之后, 中国还进行了一次更为激荡心灵的、彻底的文化反省。这种文化反省更能触及中国国民性和反观现实生活。

中国古代文人大都以儒家的道德规范为准则, 经常把自己的思想言行在内心作反省, 以此来调节自身行为, 平衡内心情绪, 即常作“现实反省”。五四以后, 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渗入, 使中国现代作家有了一种能够超越现实价值的历史眼光, “历史反省”意识比传统的“现实反省”来得更加清醒和有力, 给中国文学注进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鲁迅较同时代任何人都更深刻地认清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本质特征, 更清醒、更理智、更彻底地进行了民族内部的历史反省, 具有空前的尖锐性和深刻性, 它使五四新文学揭开了新的篇章, 跃上了新的高度。他的第一声“呐喊”对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揭示与反省, 对阿Q精神的典型概括, 针砭与反思, 可谓惊世骇俗!与鲁迅同时代的一批作家, 也不约而同地展开反省传统的思路, 也无不循着一定的轨迹, 围绕着“中国人”这个中心而运行。例如, 郭沫若的诗、田汉的戏剧、郁达夫的小说、成仿吾的评论等, 以不同凡响的音色组合成一股讲究真诚, 刻意“暴露”的、声势浩大的、最新异的创作思潮。他们大胆地自我暴露, 对于深藏在千年背甲里面的封建传统道德的极端残酷性与极端虚伪性作出了最集中的批判和最深刻的反思。

鲁迅的《伤逝》采用涓生的手记的形式, 通篇充满浓郁的忏悔之情, 忏悔对子君逝世的罪恶感, 又忏悔自己的无力与无助, 但鲁迅在文本中的忏悔并不止步于此。小说采用复调小说的形式, 有两种声音, 一个是启蒙战士的声音, 一个是个人主义的奋斗者的声音。当个人奋斗与爱情发生冲突时, 个人主义者的意识抬头, 要孤身前往, 弃绝爱情, 因此而导致子君死亡。当爱人逝去, 另一个声音发出忏悔, 对个人主义者的行为进行否定, 对忏悔意识进行消解, 从而触及新文化运动中一代文化启蒙者的思想深处, 在这样的时空里, 启蒙者和个人主义者的出路又在哪里?在历史反省意识中充分体现了20世纪时代精神的根本———怀疑主义的否定精神。

随着五四兴起的历史反省意识的逐渐弱化, 而从五四时期起就与历史反省意识并存的现实反省意识则逐渐强化, 并成为现代作家在三四十年代的主要忏悔方式。这种由历史反省到现实反省的转换也是时代使然。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现代作家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历史反思, 而是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中。但在实际斗争中, 他们屡遭失败, 暴露出来的无能为力和思想弱点使他们不断地沉湎于自我的忏悔之中。延安文艺整风, 要求作家进行反省和改造。在新中国成立后, 反胡风反右运动直至“文革”, 作家们的历史反思意识完全丧失, 或被迫或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无休止的批判和改造。由此导致了他们自主意识的退化和创造主体性的失落, 更罔谈历史反省和现实反省。

二、巴金:现实反省的高度

十年“文革”结束后, 作家获得了创作自由, 巴金率先拿起笔来, 对五四传统精神进行捍卫, 对十年“文革”时期我们民族和个人所走的道路进行痛苦地、毫不留情地解剖和谴责。我们可以从150篇的《随想录》中读出一颗灵魂在渐渐觉醒, 一种五四精神———现实战斗的精神和个性的自觉精神, 在新时期慢慢恢复了生命力。一种迷漫在沧桑老人心头上的忏悔意识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巴金经历了中国现代和当代两个历史时期。青年时期的追求和信仰在反胡风反右运动及十年“文革”时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文革”之后, 步入晚年的巴金对自己在极左路线的威迫下所走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 试图摆脱心灵深处的沉重负罪感。

以《怀念肖珊》为例, 文本倾注了作者对妻子全部的爱和忏悔, 在自谴的同时也谴他。作者把自己对妻子的爱融汇于自责与忏悔的叙述之中:“我比她大十三岁, 为什么不让我先死?我想, 这是多么不公平!她究竟犯了什么罪?她也给关进‘牛棚’, 挂上‘牛鬼蛇神’的小纸牌, 还打扫过马路。究竟为什么?理由很简单, 她是我的妻子。她患了病, 得不到治疗, 也因为她是我的妻子。”作者为自己在十年“文革”中不能保护好妻子, 而且“连累了她”感到深深的内疚。这种感情自始至终渗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 而且愈是自责和忏悔, 愈是显现出作者对妻子深沉的爱。这种对妻子浓浓的爱与文革中肖珊受到的非人的折磨形成鲜明对比, 也就无形中凸显了文革反人性的残酷与迷狂。

三、结语

【忏悔录读后感言】推荐阅读:

《忏悔实录v》读后感06-10

忏悔作文07-26

青春的忏悔09-17

忏悔初中作文09-27

自己的忏悔书07-09

上一篇:有关中秋节主题作文500字下一篇:心灵驿站广播稿第一期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