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卡罗纳教案(精选10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世上只有妈妈好》和《爱的奉献》两首音乐,做好幻灯课件。
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收集《爱的教育》有关资料并阅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师引导,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亲给我们无微不至的爱,可是有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他的母亲却因病去世了。他的名叫卡罗纳,板书,齐读。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通读课文,划出生字和词语;卡罗纳失去了母亲,心情是怎样的.,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用横线划;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用波浪线划。
3、读后交流,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4、大家看,卡罗纳虽然失去了母爱,可是,他又得到了什么?
交流,板书
老师的爱
同学的爱
长辈的爱
5、这些爱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交流,板书
语言动作神情
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投影出示表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6、同学交流,口头填表。
7、是啊,卡罗纳失去母亲,多么不幸啊,可是,他又是幸运的,有那么好的师长,那么多的好同学爱着他,关心着他。
8、让我们在《爱的奉献》这一旋律下,有感情地朗读本文,注意生字读音及多音字(号)啕大哭。
9、大家读得可真好!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么做呢?相信大家读了这一课,都得到了深刻教育,也会明白在遇到伤心失望的人的时候,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该怎么做。
10、投影出示:
推荐阅读《爱的教育》
说说你课前收集和阅读的情况,课外继续读完,谈谈感想。
11、作业
摘录好词好句;
在自己的电脑上写下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23、卡罗纳
语言
动作
神情
老师的爱
痛失母爱
得到
同学的爱(我)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过程:
一、揭题示标。
一个和我们同龄的男孩,却意外的失去了最疼爱他的妈妈,这个男孩就是卡罗纳,师出示有关资料:
本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作者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这本书是特地奉献给九岁到十三岁的小学生的。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小说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3课。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3)能达标吗?好,老师相信你们。请看自学指导
(一)(4)。
一、读课文正音。
师:请听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坐姿端正、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课问同桌或请教老师)。2分钟后,比谁能正确朗读课文。
1、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第二、三、四段)
3、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
4、齐读易错字。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师:大家读课文可真棒!表扬你们,现在老师想再来考考大家,看谁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请看自学指导。(出示5)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3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1、生自学。
2、指名答。
师:谁来回答第一题?(指生答,师总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大家都给了他无比的关爱。)
3、指名答第二题。
师: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昨天上午、今天上午、放学的时候。
师过度: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那么的伤心,悲痛,那么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来呢?请看自学指导三。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
1、用“——”画出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用“﹏”画出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
2、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5分钟后,比谁说得好。)
师:孩子们,你们找得很对,和我们同龄的卡罗纳,不幸的失去了母亲,作者为了突出他的伤心、难过。抓住了卡罗纳的什么描写?(神态、动作)你能把卡罗纳此时的悲痛放到句子中吗?请大家练习读一读把,待会我们来展示读。
师:在卡罗纳悲痛时,大家是怎么做得呢?首先是说给了他安慰?(老师)——语言描写。老师给予了卡罗纳无限的关爱,那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呢?谁来回答?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用声音来传递我们的关爱。把句子背后的东西读出来。赶快练习一下。请自由练读1分钟,1分钟后我们来展示。
1、生练读、指名读。
师:读了这么多,你从大家的言行中有何启发呢?
2、指名答。
师总结: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它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它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退的,他一定会振作起来的。是的,我们从文中懂得了要关心 帮助他人。板书 关心 帮助他人
过渡:卡罗纳的不幸让人揪心,这个孩子是多么需要安慰和帮助呀。我们一起来送给他一首诗好吗?
这首诗名字是《爱》(出示:诗歌——爱)师有感情地朗读。
爱 爱是什么? 爱是妈妈的抚摩,给人以温暖; 爱是老师的叮咛,给人以鼓励; 爱是同学的问候,温暖我的心房; 爱是伸出热情的双手,点燃生命的希望。四:拓展。
师:卡罗纳是不幸的,可是他又是幸福的,因为有那么多的人在关心他,帮助他。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也会尽力帮助他的,对吗?
请看小练笔:
请您给卡罗纳写一封信,给他以春天春天般的温暖,让他心头的悲伤早日消退。(把你想说的话,想做的事写下来。)
四、课外阅读。12《爱的教育》这本书,故事都是围绕“爱”来写的,非常值得一读,课后可以借来细细品读。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板书:
四川省绵竹市中新友谊小学:吴亚岚
教案背景:
翻开今年四年级以后的课本,我们都可以发现,略读课文几乎是占整册教材的一半内容,编者为什么要为么做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小学六年中要完成145万字的课外阅读,如何让学生能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呢?略读在这里就起到了一个架起一座使学生独立阅读的桥梁。叶老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为在略读课文中我们老师不必在字里行间去磨透文中的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字。
说实在的,略读还是一个新领域,对这方面的探索我比较欠缺。因此,这次我就特意选了《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想和大家共同探讨。
教学课题:《卡罗纳》
教材分析:《卡罗纳》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语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围绕“人间真情”选编了五篇课文,其中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两篇略读课文:《卡罗纳》.《给予是快乐的》。这五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字里行间都萦绕着浓浓的真情。
《卡罗纳》选自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的。《卡罗纳》是继三篇精读课文之后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引导好该篇的学习,是对前三篇精读课文阅读方法的初步运用,也是为下一篇略读课文作好铺垫。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叶老先生的那句话:“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课后的“资料袋”是对《爱的教育》这本书的简单介绍,目的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年级学生阅读方面已有一定的积淀,大多数同学能进入角色入情入境地读,也能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并简单的作批注,但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经历了5。12大地震的灾区孩子们,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痛苦,也收获了更多的爱,结合这一生活实际,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教学方法:
俗话说得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这篇如此感人的略读课文,该怎样引导学生读进文中,进行真切的感悟呢?我认为首先要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那种生搬硬套,按部就班地学习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倦。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本课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自由读——默读——轻声读——引读——范读——齐读。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侧重五个字:读.思.议.划.悟。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
1、板书“妈妈”,问:孩子们认识吗?熟悉吗?读,妈妈,生我们,养我们的人,也是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然而,一个只读小学3年级的孩子失去了妈妈,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
3、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出示课题卡罗纳,板书课题。师:让我们轻轻地呼唤:卡罗纳。让我们再深情地呼唤:卡罗纳。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下面让我们走进卡罗纳,走进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大声地朗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读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刚才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请生汇报交流
三、感悟伤心:
1、母亲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名字,是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那个人。
2、可是卡罗纳的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他再也享受不到妈妈的疼爱和呵护了。读读老师摘录的描写卡罗纳伤心的句子,读出他的感受。(出示描写卡罗纳伤心的四个句子,静静地读这些句子,哪个地方轻轻地触动了你,让你感受到了卡罗纳的万分伤心,学生自由读。)
3、指导朗读四个句子,体会卡罗纳的伤心。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指名读。卡罗纳真的大病了一场吗?那是什么?是啊,失去了母亲让卡罗纳遭受了沉重的打击。(2)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女生读这个句子。以往的千叮咛万嘱咐现在一句也听不到了,卡罗纳放声大哭。
(3)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指名读。你注意到了“号啕大哭”这个词,是什么让卡罗纳号啕大哭呢?是啊,母亲拉着儿子的手多么平常的画面,卡罗纳却再也没有机会拉妈妈的手了。
(4)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指名读。那目光中无法形容的悲哀就是他再也不能拥抱自己的妈妈了,他的妈妈去世了。一起读。
四、感受幸福:
1、默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周围人是怎样对待卡罗纳的句子,自由练读,读出感受。
2、交流划出的6个句子,师指导朗读,体会周围人对卡罗纳的关爱、同情和鼓励。
(1)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指名读,从“屏息凝神”这个词体会到什么?(同学对卡罗纳不知道说什么好,就用眼神送去关心和安慰。)(板书:屏息凝神地望着)指导读好“同情和怜悯”“屏息凝神地望着”。齐读。
(2)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指名读。指导读“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你要坚强”体会老师对卡罗纳的鼓励和安慰。如果此时卡罗纳在这里,会对大家说什么?一起学着老师的样子鼓励卡罗纳。齐读。(3)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现在上课。
老师会怎样暗示大家?老师对卡罗纳的关心就淡化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里,齐读。
(4)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指名读。我把对卡罗纳的关心,想对他说的话都化为两个动作,是什么?(放、贴)通过一放一贴又想告诉卡罗纳什么?指导读“卡罗纳,别哭了”以及“放、贴”体会我对同桌卡罗纳的关怀与鼓励。(5)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指名读。指导读“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板书:默默地看着)体会全班同学在默默地关心卡罗纳。
(6)我看见母亲在等我,跑过去扑进她的怀抱。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指名读。母亲把我一推,为什么?从目不转睛地望着我体会到什么?(板书:目不转睛的望着)让学生感受一个同学家长都能如此关心卡罗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指导朗读。
3、卡罗纳失去了母爱,收获了更多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同学家长的爱,没有太多的言语,只要一个眼神就够了。(齐读板书3个表示眼神的词语)在这无声的眼神背后传达是对卡罗纳的爱啊!
4、改变人称引读第一段,让学生体会三种人物的心情。
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个个看似普通的眼神背后竟饱含着如此深情的关怀和鼓励。大家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老师提出的要求。(出示第一段)齐读。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板书:庄重严肃热情)这不仅仅是说给同学们听的,也是老师这样告诉自己的。(老师范读改变人称的第一段)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我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不跟他开玩笑,不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也这样对自己说:(学生齐读)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我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我的母亲知道了这个消息,也这样告诉自己:(学生再次齐读)“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我也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不跟他开玩笑,不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当别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就应该这样对待他——(齐读:庄重严肃热情)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惊天动地,只要——(齐读:庄重严肃热情)一个轻轻的动作,一个深情的眼神,这就是——(齐读:庄重严肃热情)
在这庄重严肃热情的背后分明是一份浓浓的爱。浸润在这样的爱中,卡罗纳一定会从失去母亲的悲痛中走出来,浸润在这样的爱中,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好!播放《爱的奉献》。
《卡罗纳》教学反思
说实在的,略读还是一个新领域,对这方面的探索我比较欠缺。因此,这次我就特意选了《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想和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我想和大家探讨我第一次试教的情形,一共用了40分钟,最后的几个环节还是粗粗带过的。原因是面面俱到,花费了很多时间。其实,在试教之前,我就明白肯定上不完,但为什么又不舍去?原因之一是:都是自己精心备的内容舍不得舍去;原因之二是:不知该舍哪些,随意性比较强。
本堂课,我力求以“情”为载体,将“理”融于语言文字中,力求做到“文”与“道”的水乳交融,力求做到在语文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无痕渗透,获得了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双赢,力求简约追求和谐。
就这个简约,我想着重谈谈。
王崧舟老师说的:“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版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文的线性设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因此,我围绕“爱”为主线进行了设计,一是情感铺垫,初读课文渲染爱;二是细读课文捕捉爱;三是精读课文感悟爱,最后是说话拓展延伸爱。情感铺垫,渲染爱
我首先用动人的歌曲《懂你》和深情的话语,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情境,扣击学生的心弦,为理解卡罗纳失去母亲的巨大悲痛做好铺垫。然后通过朗读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卡罗纳的不幸和悲伤。重点品读“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出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细读课文,捕捉爱
卡罗纳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得到了大家的爱。大家指哪些人呢?我以此引导学生去捕捉老师,同学,家长对他的关爱。精读课文,感悟爱
略读课文并不排斥局部的精读。本文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我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谁最让你感动?在书的空白处做上批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我只在关键的文本上做简单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如:在感悟同学的关爱时,一抓人物的动作,我抓住“放”和“贴”,让学生感悟把手放在卡罗纳的肩上,把脸贴在卡罗纳的脸上,同时也是把关心和同情送在卡罗纳的心理。二抓人物的表情神态,引导学生说那关切的目光仿佛在对卡罗纳说些什么呢?在感悟家长的关爱时,抓住“推”字提问,我的母亲不爱我吗?为什么她会推开我?师小结:这一个个看似普通的眼神,动作背后,竟饱含着如此深情的关怀和鼓励,大家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老师提出的要求。尝试变换人称读,真切地感悟“庄重严肃,热情”就是一份浓浓的爱。而更多的语言感悟和情感体验,由学生自己去实践提升,真正体现“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主体观。说话拓展,延伸爱 课堂不应该是个封闭的系统,相反,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文本与生活联系的纽带。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的“感谢和安慰”的说话训练。5.12大地震让我们失去家园,亲人和伙伴,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太多的爱。孩子们,让我们借这次机会,向帮助过我们的人表示感谢,向遭遇不幸的人说些安慰的话。这一说话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关爱和感恩。交流之后,师深情小结:爱不需要豪言壮语,爱不需要惊天动地。爱是什么?在《爱的奉献》的音乐声中课件出示小诗,让生诵读,升华主题。师总结:就是这朴素的爱让我们每个人深受感动。孩子们,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选自哪儿吗?出示《爱的教育》,读读这本书,它会带给你更多的感动,目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通过这次语文教研活动,在同组老师的帮助下,我对略读课文教学“略”这个度的把握有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1.略逐词.逐段的分析,不略重点.难点的品读;2.略教师的精细讲解,细析,不略学生语言实践和情感体验。3.略教师难舍处,不略学生兴趣点。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比如在学生动情之后没及时引导,教师的过渡语,总结性的语言不够精当,准确,教育机智有待提高。
教案中涉及到的资源:
歌曲《懂你》,《爱的奉献》
23*卡罗纳
感悟伤心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快到新年了,卡罗纳母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也有一段时间没来上学了。这个周末,我打算到医院看望卡罗纳的母亲。
周末来得很快。我买了一些水果去了医院,一打听才得知:卡罗纳的母亲在昨天夜晚九点左右去世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在前天去世了。”教室里顿时讨论起来,老师又说:“大家听好了,过一会儿,卡罗纳要来,我们任何人都不能给他开玩笑,也不许在他面前大笑。”
刚说完,卡罗纳就走进了教室。他满脸苍白,眼睛都哭红了,双腿也站不稳。
卡罗纳坐到了座位上,我对他说:“别哭了,你可是男子汉哟!”
上早读课的时候,当我们读到“母亲”这个词语时,卡罗纳又轻声哭泣起来。我凑到他的耳畔,小声地对他说:“卡罗纳,别再哭了,再哭就要哭坏身体的,这样远在天边的妈妈会很伤心的。”卡罗纳马上止住哭声。见卡罗纳不再哭了,我又递给他一张纸巾,并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卡罗纳,我的朋友,请你擦掉眼泪,坚强些。”
放学了,同学们一个个都被爸爸妈妈接走了,只有卡罗纳独自站在大树底下。这时我的妈妈向我走来了,我把卡罗纳拉到妈妈面前,向妈妈介绍说:“妈妈,这是我的好朋友卡罗纳。”然后,我让妈妈转过身来。我悄悄地对妈妈说:“妈妈,请您收留卡罗纳吧!因为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的母亲刚刚去世,他很伤心,请您给他一点母爱,给他信心,让他努力地生活下去。”
妈妈走到卡罗纳面前,摸了摸他的头说:“孩子,不要再伤心了,如果你愿意的话,以后我就是你的妈妈了,我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你的。”妈妈用爱怜的目光凝视着卡罗纳。好半天,卡罗纳才点了点头。
先来说说这堂课的可取之处吧:
我以一封信为切入点,一是为了抓住悲伤的基调来出示课题,从而在还没有对课文整体感知时就调动起学生的一种共鸣即悲伤,二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课文的兴趣,即类似于一个故事的展开而自然地引导到课文中去,具体是这样处理的:可是上帝爷爷并没有听到小男孩的乞求,在不久,他母亲因病去世了。此时他面容灰白,两眼哭红了,腿站不稳,好象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文中的话),你们猜,这位小男孩是谁啊?课文顺利地导入了,我还是以一个故事的方式(来到学校后有会发生什么事呢)让学生们去初步地“读课文”。在读课文时又不忘去找找划划表现卡罗纳悲伤的句子,让学生再一次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所以在指导朗读时,学生也能体会情感,理解卡罗纳悲伤的情绪,读得很不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在体现“爱”这一主题时,借助课文的最后一个段落,学生想象卡罗纳在回家路上的一些心理活动,来揭示课文所要传给我们的精神。这既是理解课文更是学生思维情感打开的一种表现,并且,从学生口中说出“爱”是真实而具体的。
总体来说,在把握课文的脉络上说是比较清晰的。一个一个环节下来,学生能体会得到两大情感:悲伤和爱。再通过较多的感悟朗读,情感能够较好地把握与呈现出来。
再则,是需要反思的地方:
一,声音文件的处理。
这是最自责的,真可以说难以原谅。这是一篇很伤情,感动的文章,虽然只在两处用到音乐,可是却是为这堂课增添不少悲伤与感动的好“工具”,可以借助它来激起学生的情感与想象,奠定的感情基调也会更加得悲伤更能引发学生的思维。而笨笨的我却忘记把文件下载下来,这是教训啊,惨痛的教训!!!
二,提的问题不够简练,精练。
在一些提问方式上还不够干脆,比较罗嗦。这其实很忌讳的,学生明白问题了,你还强调它,显得烦琐,浪费时间(学生思维时间与课堂宝贵时间)。所以,在最后我是拖了一两分钟的。
三,想象写话处理的不好。
想象写话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写话:假使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么做?给他以春天般的温暖,让他心中的悲痛早日消逝。)可实际上,我却处理得不好。因为考虑到后面还有课外的拓展(小诗),而那时时间也不是很多了,我只能让几个学生来交流交流。本意是在课堂上同桌之间交流一下的,可是我却说出了:同学们,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可以下课后交流。我不知道这是我前几次试教的所形成的习惯(因为之前是把想象写话放在课的最后的,预备课后还可交流)还是由于紧张而说错的,可我知道这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为了挤时间啊。这样的效果也是很不好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地方呢。对学生的反馈不够精细,键词的出示没有及时,表扬的话语就这么几句等等。
回想二年级的时候,非常的不关心别人。有一次,我哥哥骑自行车,不小心跌倒了,我就说:“活该。”记的还有一次,哥哥咳嗽的很厉害,妈妈说:“怎么咳得这么厉害?去看一下医生才行。”我说:“活该,最好咳死。”妈妈就说:“怎么这样说话的。”但是,当我读了《卡罗纳》一文后,我改变了很多。每当哥哥跌倒时,我都会问哥哥:“疼吗”,妈妈说我有很大的改变。
这次的改变,我真是要感谢《卡罗纳》一文了。以后,我还要帮助更多人呢!
★ 卡罗纳教学反思
★ 《卡罗纳》教学反思
★ 可怜的卡罗日记
★ 英雄作文
★ 《卡罗纳》优秀教学设计
★ 四年级卡罗纳教学反思
★ 英雄一课_作文
★ 消防英雄作文
★ 赞英雄作文
南小郭完小 赵为丽
一、导入
一个只读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在他母亲生日那天,献给了母亲一封长达八页纸的信,来深深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边。可是半年后,无限疼爱他的母亲竟然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卡罗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可怜的孩子。
二、深入阅读 感悟理解
1.通过预习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 卡罗纳很可怜,很伤心......2.默读课文思考: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失去母亲的卡罗纳内心的悲伤的?(强调有感情朗读,配乐)
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句中标红处用到了什么描写?使卡罗纳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明。(板书:人物描写)
3.写一写:卡罗纳会回忆起和母亲在一起的怎样的场景呢?写一写,用上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
4.卡罗纳是不幸的,他痛失了挚爱的母亲,他又是幸运的,因为身边有关心爱护他的人。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体现着大家对卡罗纳真挚的爱,你找到了吗?
老师、同学、“我”的母亲
三、拓展阅读
卡罗纳受到大家的关爱,是因为他也是一位善良有爱心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我的朋友加罗内》,感受卡罗纳的形象,看看这篇文章中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勾画批注。
世上只有妈妈好,
《卡罗纳》读后感(转载)
。我们的生命中已经融入了妈妈的血液、妈妈无私而伟大的爱,失去妈妈,该是多么不幸啊!《爱的教育》“卡罗纳的故事”一文中的主人公卡罗纳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妈妈,那份伤心、那份痛彻是可想而知的, 但我又可以说他是幸运的,不是吗?
在卡罗纳失去母亲要来上学的前一天,细心的老师就已经提前嘱咐孩子们要庄重严肃、要热情地对待卡罗纳;当面容憔悴的卡罗纳走进学校时,同学们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当卡罗纳回忆起以前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情景放声大哭时,老师拥抱他、安慰他、鼓励他;当卡罗纳看到书中的母子插图号啕大哭时,老师用正常上课来缓解他的情绪,同桌的“我”也伸出了热情的.手,低声地劝慰他,
读后感作文
放学时,同学们都“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就连来接“我”的母亲,因担心勾起卡罗纳的回忆而将狠心地将“我”推开,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看着悲哀的卡罗纳,“我”恍然大悟,“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卡罗纳》是我学过的课文中最感人的一篇文章。当老师深情讲解课文的内容,当我用心读完这篇课文,我的心灵像是经历了一场洗礼。卡罗纳的遭遇非常值得同情,老师和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理解,安慰和关爱更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卡罗纳年仅十岁,像我们一样才读四年级,在他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他的母亲不幸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他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一时无法走出。老师和同学们非常同情他的遭遇,想方设法帮助他走出悲伤,融入这个温暖的集体。在卡罗纳带着伤感走进教室时,同学们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没有一个人跟他开玩笑,也没有一个人在他面前放声大笑。当卡罗纳触景生情,放声大哭时,老师温柔地安慰了他;当卡罗纳看到一幅母子插图又抱头痛哭时,同学们都按照老师的暗示做:暂时没有理他,先上课。他的同桌还安慰他:“卡罗纳,不要哭了”放学时,卡罗纳的同桌拥抱母亲时,母亲把他推开了,卡罗纳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很难过。同桌明白了母亲的用意,就拉着卡罗纳的手,和他一起回家。
课文里的每一词一句,无不包含着大家对卡罗纳的同情、怜悯和关爱。人与人之间真情真的很重要。人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甚至悲剧,人越在困难的时候,越需要你伸出援助之手。卡罗那是不幸的,他失去了母爱,卡罗纳又是幸运的,他得到了老师,同学们还有家长的大爱。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啊!让我们不要吝啬心中的爱,让我们拿出真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再小的爱汇在一起就成为爱的海洋,愿世界充满爱。
【小学语文卡罗纳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拓展教案09-21
小学语文《花钟》教案01-25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s版06-16
小学语文教案下册09-10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10-21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模板11-09
小学语文课本诗词教案11-26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教案12-05
《阳光》小学语文教案01-15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范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