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第三课时(高一必修一)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第三课时(高一必修一)(通用3篇)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第三课时(高一必修一) 篇1

一、边读边思,互动探究

1.正确理解划横线词语含义: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2.“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1)此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有什么特点?”

(2)鲁迅先生对徒手请愿的方式持何种态度?

(3)那么鲁迅先生赞成什么样的斗争方式呢?试从鲁迅作品中查阅出相关资料深化你对课文的理解。

3.“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怎样理解这段话?

5.理解下面文句中划横线的重要词语的含义: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

6.理解“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在文中的作用

二、感悟总结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

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三、拓展阅读达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演论》,真理的第一道台阶

(1)周树人不爱游玩,不爱交际,不爱说话,他把整个的身心都投入学习之中。他是那般亢奋,勤勉,精力充沛。

(2)矿路学堂最使他满意的是平等的空气。汉文仍旧是“颍考叔可谓纯孝也已矣”,外加一点《小学集注》,论文题目也是什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之类,但还有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德语和体操,过去所未曾学习过的科目。至于生理学,虽然并不讲授,却可以看到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比较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他已经悟到,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无意的骗子罢了。

(3)他以非常浓厚的兴致,学习这些课程,尤其是地质学和矿物学。一本英国赖耶尔的《地学浅说》,就不知给了他多少惊奇和喜悦;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后,他的讲义,都用毛笔抄写得十分细致和工整,插图则用铅笔绘制,也一样的精密。

(4)凡是新课程,都得使用洋课本,这些课本对于中国的情况是无从顾及的。为此,他常常联系对比中国矿冶的实际,在《金石识别》一类的边页上写下批注,补订其中的纰漏和错误。纸上谈兵,照抄照搬,无论如何是不能令他满足的;他特别喜欢采集矿石标本,不但因为标本可以加深对矿物知识的理解,而且喜欢那嶙峋而不规则的形体本身,它们以最质朴的方式,在荒无人迹的旷野间显示自己的存在。

(5)他于物质生活无所求,穿一条夹裤,吃吃辣椒,照样过长长的冬天;而精神生活却是充实的,他的心灵,似乎长驻着一个火热的季节。每当功课作完,他便从书架上检取一部《红楼梦》,或是《西厢记》,或是别的小说杂书,徉徜于人类历史的原野和心灵的幽洞之中。那里,是自然科学所无法窥觅的又一个奇妙的世界。

(6)知识之火既然点燃起来,他就不会围着炉子取暖。比起周围的同学,他越来越热心于阅读课外的书籍。他愿意像篝火那样,在无遮的天幕下作野性的燃烧……

(7)第二年,学校变得相当自由化,看新书的风气也流行起来了。这时候,听说《天演论》出版了,他特地趁星期天跑到城南书店去,花五百文钱买了回来。这白纸石印的厚厚的一本,一翻开,就使他坐不住了:

(8)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其籍征人境者,不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蒙茸山麓,未经删治如今日者,则无疑也。……

(9)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恢宏的气魄!多么新颖的思想!一口气读下去,苏格拉底出来了,柏拉图出来了,斯多噶派也出来了。这些人物,各各带着自己的思想,走向纵深的历史。思想超乎一切,甚至比创造它的思想者更崇高!“物竞天择”呵,“适者生存”呵,“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呵,“保群进化,与天争胜”呵……他觉得,“天演”的思想,无不与矿石、动植,以及自己周围的物质世界息息相关,但显然有着更为炫目的光耀:他读得那么贪婪,一遍又一遍,《察变》和另外的好些章节,他都熟落得能够背出来了。

(10)《天演论》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头猛犬”赫胥黎于1893年在牛津大学作的演讲,原题为《进化论与伦理学》。1894年,他加写了导论,并与其他三篇论文合编成集。他坚持了达尔文学说内在的真理性,把关于生物学的理论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开拓了近代科学思想的新课题。严复,将其中的导论及前半部意译出来,结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天行人治,同归天演”的思想,淋漓酣畅地发挥了自己的观点。由于严复立足于民族存亡的基点,以最富于说服力的科学事实和最富于煽动性的文学语言,阐述“取法于人”的中心思想,得出“非最宜不能独存独盛”的结论,因此,《天演论》在中国的出版,首先引起的就不是自然科学的革命,而是整个思想界的“一种当头棒喝”。

(11)每读到澳洲土蜂的沦灭,美洲红人和澳洲黑种的耗减,周树人就明显地感觉着一种危机感在压迫着自己。民族的危机。家庭的危机。个人的危机。危机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力。自力,自强,自立,自主,这就是一切。正是由于这被唤起的人类的自觉意识,推动着他奔向民族解放和民主运动的前沿。

(12)只要有空,就照例嚼他的侉饼,花生米和辣椒,看那看不得的《天演论》。

(选自林贤治《人间鲁迅》有删节)

注:鲁迅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1899正月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1901路矿学堂毕业。

1.本文表现了鲁迅怎样的精神与品格。(4分)

2.请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方面欣赏第(4)和第(9)两段文字。(6分)

3.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天演论》给于鲁迅的启发与影响。(5分)

四、布置作业

1、背诵2、4部分

2、找出文中你尚不能理解的文句。

3、完成书上练习。

惜缘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第三课时(高一必修一) 篇2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18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并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理解文中意味蕴藉、深刻有力的语言;认识文中所表现的反动派的凶残和卑劣,体会革命青年英勇无畏的气概,并进而理解作者深沉而强烈的革命情感和彻底不妥协的精神。【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

(一)使学生了解时代背景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注解,然后补充介绍鲁迅先生当时的态度:惨案发生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听到惨案的消息,鲁迅先生非常激愤,认为当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立即在上述文章的后一部分写道: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鲁迅先生在这里深刻地指出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语言了革命的发展。同时,鲁迅先生又陆续写了《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痛斥反动统治者和反动文人陈西滢之流的流言,揭露了他们的险恶用心。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阅读:明确难点、重点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提出下列句子及词,让学生思考、讨论。

1、“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1)“生活”,指当时的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毅然”,突出了刘和珍追求真理的坚强意志。

(2)说明刘和珍生前爱看鲁迅先生的文章,他们是师生,又是战友。

2、“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这句破折号表示什么?“但是”后面的话是什么意思?(1)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跃进,中间跃过了“不相信”。

(2)“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与上文“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相应,意思相同。这说明,“写点东西”,不是为了死者,而是为了生者。

3、“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这两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出离愤怒”,说明愤怒到了极点,超过了愤怒的感情阶段,“愤怒”升华为理智的思考,以便更深刻地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更好地进行战斗。

(2)用“浓黑”来形容“悲凉”,把较为抽象的感受形象化,同时,自然使人联想到这“悲凉”是由社会的浓重的黑暗产生的。这里表现的感情深沉而强烈。

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为什么说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

“哀痛者”,是说明真的猛士看到民族的衰亡,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痛苦,看到爱国志士被杀戮,感到万分哀痛,所以说是“哀痛者”。他们又为自己能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因而感到莫大的幸福,所以又说是“幸福者”。

5、“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1)这句话是在赞扬三个女子在斗争中所表现的令人感到惊心动魄的伟大精神;(2)这句话把记叙、议论、抒情融化在一起,有极强的表现力。

6、“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作者对请愿的看法是怎样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1)作者委婉地说明请愿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而徒手请愿就更加不能了;(2)这句话含蓄地指出应该改换战法

(四)作业: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理出文章的思路。

第二课时

(一)同学自己阅读,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列出提纲

1、第一部分:

(1)文章开头,“徘徊”、“正告”,突出地表现了沉痛的哀悼之情;(2)之名烈士生前与作者的关系;

(3)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但又无话可说,有力地揭露了“非人间”的黑暗。(4)说明写本文的缘由。

2、第二部分

(1)热烈地颂扬真的猛士;(2)催促未觉悟的人们猛醒(3)进一步交代写这篇文章的意图

3、第三部分

回忆往事,写对刘和珍的印象,介绍她的为人

4、第四部分

(1)深刻有力地揭露反动派的凶残、下劣;(2)表达了极为强烈的北非情感(3)号召人们从沉默中爆发

5、第五部分

(1)详细介绍刘和珍等遇难的经过;

(2)热烈地赞扬刘和珍等三个女子在弹雨中从容不迫、互相救助的革命精神;(3)连用反语,揭露并控诉了反动派空前残暴的罪行。

6、第六部分

(1)明谈对请愿的看法,暗里号召改换战法;(2)指明死难者的长远影响。

7、第七部分

(1)赞颂烈士的精神,说明革命青年死难的意义;(2)号召真的猛士奋然前行,进行更有效的斗争

(二)理出文章的思路

作者先说明写本文的缘由、意图,再回忆往事,谈对刘和珍的印象,介绍她的为人,然后激愤满腔地揭露反动派的极端的凶残和下劣,号召人们从沉默中爆发。随后又具体地记叙烈士殉难的经过,控诉反动派的凶残,接着由社会上的反应,说明对请愿的看法,最后进一步说明革命青年死难的意义,号召革命者进行更有效的斗争。

(三)作业:通读全文,熟读第一部分 第三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重点):

1、那些词语突出表现了赞颂猛士的情感?

叠用“敢于”,强调了猛士的勇敢精神,同时自然地流露了赞颂之情;用“怎样”表明了猛士“哀痛”和“幸福”的程度,这也是对猛士的革命幸福观的赞颂。

2、“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个尽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样的说法,有什么好处?

实际含义是希望尽快结束这样的世界。这是委婉的说法。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说使思想的锋芒含而不露,更耐读者寻味。

2、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写本文的目的,是要人们永远记住反动派的这笔血债。从上段的“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和“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 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等处可以看出。

(二)分析第四部分(重点):

1、第一自然段,感情强烈而深沉,揭露深刻而有力,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哪些词语在表现上起了重要作用?

(1)用否定句,寓肯定于否定之中,突出了反动派的凶残与下劣;(2)用转折、递进关系的句子,加强了对感情的表达,加强了揭露的力量;

(3)在表现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如:“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况且……更何至于……”

2、第二至四自然段:

写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什么?这部分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几段与上一段的关系是什么?(1)目的是证明反动派的凶残和下劣;

(2)用转折和递进关系的句子,举事实突出并证明了上一段所说的反动派出人意料的凶残和下劣。

3、第五自然段:

这一段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表现了极深的悲痛与极大的愤怒;

(2)“懂得”,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感情沉痛而愤慨;(3)指出当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条道路,两种前途,实际上是号召爆发。这一部分思想犀利敏锐,感情深沉强烈。

(三)作业:背诵二、四部分。第四课时

(一)分析第七部分(重点):

1、第一自然段:

这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竟会”、“竟至”、“竟能”这三个词组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作用?

(1)承上启下:总结、照应前文的“凶残”、“下劣”;用“从容”引出下文对烈士的赞扬。

(2)三个词组都突出了出乎意料之感;同时,又分别准确地表达出了爱憎分明之情。

2、第二自然段:

这一段与前文的关系怎样?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1)这一段承接上文来阐述,同时,又照应了前面的第三、第五部分;

(2)这一段,有记叙,有议论,有抒情,三者融合在一起,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3、第三自然段:

这一段中的“微茫的希望”是什么意思?

说明斗争的道路是漫长的,但胜利是有希望的,从而激励革命者更加奋勇地前进,进行更有效的斗争。

4、最后一段:

“我说不出话”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这句话含蓄有力地表现了抑制不住的哀痛和激愤,这是对暴行、流言的猛烈抨击。

(二)总结:

1、中心意思:

通过对刘和珍的沉痛悼念,深刻地揭露并愤怒地斥责了反动派的凶残和御用文人的下劣;热烈地颂扬了爱国青年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并热情地激励革命者更加有力地战斗,更加奋勇地前进。

2、写作特点:

(1)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紧密结合,甚至融为一体,行文波澜起伏。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有的融为一体,有的交错结合,相互为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使文章波澜起伏,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与感染力,极鲜明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2)照应周到,结构严谨:

第二部分的“似人而非人的世界”照应第一部分的“非人间”;第二部分的“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照应第一部分的“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七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它的第一段,照应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的各段;它的第二段第三部分的第二段,第五部分的第二段,第六部分的各段。第七部分的“淡红”与第六部分的“绯红”,第二部分的“淡红”相应。第七部分的“我说不出话”与第四部分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第一部分的“我实在无话可说”相应。总之,这末一部分回应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最后应题作结,结构非常谨严。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第三课时(高一必修一) 篇3

1、学习本文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写法。

2、学习把简洁的记叙、深刻的议论、强烈的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理解这种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深化文章主题所起的作用。

3、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进去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

4、学习爱国青年英勇斗争、互相救助、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难度较大,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对文章中曲折回旋的语言不易理解。教学时宜适当向学生作一补充介绍。注意引导其充分预习,搞清疑难问题。

2、重点分析文章的感情发展线索,从而理清作者的思路。

3、课前安排预习:①给课文各段概括大意;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4、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今天的革命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些革命先烈们在不同的战场上谱写出了一曲曲英勇的壮歌。今天要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就是鲁迅先生为了记念1925年3月18日在北京为抗击军阀黑暗统治而英勇牺牲的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声讨反动统治者的一篇战斗檄文。

二、补充介绍“三•一八”事件。(略)

三、检查预习,进行新课。

1、检查给各段概括的大意,然后归纳层次。

第三部分,指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所在。

2、文章的思路:

程君请求写文 为警醒庸人写文 回忆认识刘和珍的过程 叙述得到噩耗时的惊愕(不相信) 记叙刘和珍等人遇难的经过,控诉暴行 总结烈士牺牲的教训 对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

统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感情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请求,引起作者对烈士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化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死难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3、讨论问题,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提问: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的请求写起?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无话可说”?

明确: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说明写文章是出自自愿。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出离”愤怒,艰于呼吸视听。

二、“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提醒庸人别忘烈士,唤醒麻木的国民。

四、“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表达愤怒之情,想说而又无话可说。

五、“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不在”“就在”,揭露暴行。

七、“呜呼,我说不出话”——还有更多的话,或是太悲痛不能说;或是还要思索,

不能说;或环境险恶,不便说。

总之,作者对烈士牺牲的悲痛和对反动派凶残的愤恨之情贯串全篇,这是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二、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

一、检查背诵;听写词语。

二、整体把握课文记叙刘和珍事迹的内容。

提问:课文记叙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可知道刘和珍是怎样一位青年?

明确:课文对刘和珍的记载很简略,集中在一、三、五部分,写了三件事:

猛士

从这三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爱国爱民,爱憎分明,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在用语上也是颇有讲究的,如“毅然”“黯然”“欣然”。

三、讨论第一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文章写于4月1日,追悼会开于3月25日,相距不到一周,作者为何不写“几天前”“一周前”,而要不惮其繁地写“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女师大是尽人皆知的学校,刘和珍遇害之事也震动全国,为何作者还要详细地用“国立……追悼会”作为“那一天”的定语,致使文章开头一句的状语就花去了56字,这是否太罗嗦了?

明确:不罗嗦,而是大有深意的。:用“中华民国”“国立”,不仅表明态度庄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当局不但照旧杀人,而且杀到了堂堂“国立”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的头上,甚至公然把“执政府”门前当成了屠场。可见,段祺瑞之流凶残下劣到了何等程度。文章刚开头,用一个长状语,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讨论第二段的写作意图和难句。

意图:主要是唤醒麻木的国民。

提问:“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是什么意思?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的革命者,他们在黑现实面前能直接面对,绝不逃避,在敌人的屠杀面前,敢于正视而毫不退缩。这样,他们对敌人的罪行和人民的苦难,有最深切的感受,因此,他们是“哀痛者”——为国家的现状,为民族的前途哀痛。同时,坚定地投身于改革现实斗争中,不象“庸人”那样碌碌无为,,虚度终生,他们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因此,他们又是“幸福者”。

五、讨论第三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这段写刘和珍,突出了她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提出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特点。这样写既提出了刘和珍的无辜,从而控诉了段政府的残暴,又表现了作者与她只是在女师大事件结识的,往来很晚,(“直到……直到……待到……此后”),永别又很早,无论当初的女师大事件,还是现在的“三•一八”,与她都无直接的接触,有力地驳斥了了“流言家”诬蔑作者是“后台”的谣言。

板书:始终微笑,态度温和———控诉敌人残暴

直到……直到……此后——驳斥“流言家”污蔑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讨论讨论第四段的内容与练习。

1、指名朗读第四段。

2、讨论问题

提问:作者说“我懂得……缘由了”。这个“缘由”是什么?

明确:就是第一句。

衰亡民族沉默缘由

提问:“沉默呵……灭亡”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是表达作者对人民的鼓励与希望:别再沉默了,否则就要灭亡;

一是表达对统治者的警告:一味的高压,只会导致人民的反抗。

三、讨论第五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问题。

提问:作者为什么对烈士遇害记载那样详细?

明确:以铁的事实控诉反动政府杀害学生的暴行,并且是有组织的屠杀(有拿手枪的),是“虐杀”(“猛击两棍”)。

提问:“当……伟大呵”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指三个女子在枪弹中辗转;“伟大”是“伟大的场面”或“伟大的情景”的省略。这句是高度赞扬烈士的英勇。

四、讨论第六、七段。

提问:作者对学生请愿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作者的态度是有保留的,用煤的形成做比喻来说明观点。但也给了高度的评价:

评价

对陶潜诗的理解:作者引陶潜诗的主要意思是说,用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五、布置做业

附录:

陶渊明《挽歌》诗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僬侥(jiāoyáo 高耸)。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萧。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归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上一篇:账户委托交易协议书下一篇:写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