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兴媒体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新兴媒体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共8篇)

以新兴媒体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篇1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新兴媒体不仅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所谓新兴媒体是有别于传统媒体,即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目前主要是以网络为代表,是一种数字化的媒体。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新时期下开展思政工作的又一阵地,这同时也给我们烟草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整个行业都处在改革的紧要阶段,如何确保企业朝着持续、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正所谓“企业发展,思想先行”,因此,在新时期下加强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在企业员工中基本都具备了运用网络的素质,企业现有的局域网以及全球共享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员工工作、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利用新兴媒体来加强对烟草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一、新兴媒体给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新兴媒体对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产生了不小的挑战。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化特征。网络是全球通用的新兴媒体。受技术的制约,不可能对所有的网上信息进行一一查对核实,这就必然会产生两级分化,即有用与无用的、正确与错误的、先进与落后的信息进入网络世界。这也就必然给政治思想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2、隐蔽性特征。这一特殊性导致了不诚信、违法、违规行为的增加。在人手一机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不需要照面,同时也不受社会人活动圈子的约束。网络交往在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匿名的,相互交往的人往往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这种交往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与人相处,没有责任没有义务,这就导致了一些犯罪率的增加。

3、开放性特征。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人们可以自由地接收和传递信息。由于很难辨别网络世界中的真伪,这就对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懂得去伪存真。

二、新兴媒体对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带来新机遇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它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许多新的发展机遇。网络的兴起与发展无疑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手段,也正因为如此才被许多人称之为“新兴媒体”、“第四媒体”。

1、推动企业的建设与发展。网络在教育、信息以及文化普及上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在我们烟草企业,通过网络我们能够把货源信息及时传递到边远的农村地带;通过网络我们将数据化繁为简,为分析市场、培育品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平台;通过网络,我们接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提高了文化素养,这些都将直接推动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2、创新企业思政工作的宣传形式,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比如在我们自己公司的烟草网站开设专题供广大的烟草职工学习,拓宽员工的视野;举办有奖征文博客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开通政治思想教育网站,把先进的网络技术融于政治思想工作中,开设“员工论坛”发表个人观点、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开设员工和干部、领导沟通交流的平台,让领导层和管理层贴近基层,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缓解企业在改革时期所产生的各种矛盾。

3、网络也给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带来了积极影响;

(1)网络拓宽了政治思想教育的空间。网络信息覆盖量大,内容丰富,更新快,为企业广大员工提供时事政治、经营管理、企业改革发展等各种信息服务,堪称电子版的百科全书。(2)网络给员工接受学习教育提供了弹性的空间和时间。许多员工爱好上网,有的还参加了远程教育学习,在家里可以向有关大学注册上课,向专业教授请教,并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弹性安排课程。

(3)网络拓宽了企业民主管理、企务公开的.渠道。通过局域网开辟专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烟草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还可以交流思想,上传下达。通过设立“员工论坛”、“局长信箱”,可以反映员工的心声,收集群众建议,有利于上下级沟通思想,及时解决焦点难点问题。过去职工给领导层提建议,由于沟通渠道不畅,常常导致提意见者打退堂鼓,结果问题不是成了堆,就是非常严重了才能被放映到领导层来。现在,通过网络已形成信息交流、意见反馈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上下级的沟通没有任何阻力,促进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对新兴媒体与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

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点,扩大和拓展网络政治思想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变传统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灌输为网络政治思想工作的文化熏陶。达到凝聚人心、激发斗志的良好效果,进而在烟草企业营造出宽松和谐、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企业文化氛围。

1、组建一支熟悉网络技术的政工教育队伍。从目前来看,由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各单位从上到下都在强调各项指标的完成,相对来说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度没那么高了。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满足网络政治思想工作的新要求,我们烟草企业各级领导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组建网络政工队伍,抓好信息网络技术培训。同时,政治思想工作要更新观念,要顺应网络政治思想工作要求,增强吸收新知识和传道解惑的能力。

2、构建企业政治思想教育的网络体系。由于我们网络政治思想工作起步较晚,要营造强大的政治思想工作宣传声势,形成代表社会主导舆论方向的网络主阵地,就必须拓展企业网络政治思想工作,建立起政治思想工作教育体系。对此,党、政、工、团部门要共同组建三位一体的网站专栏,在制作方法上要活、努力建设健康、开放、实用的政工网页,企业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成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把烟草行业的发展形势、企业的发展动态、职工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等内容及时放在相应的栏目中,使每一位学习的人可以自由浏览,同时也可根据不同层次的职工编制不同的网页,如可根据市公司提出的反腐倡廉的学习通知要求,设立相应栏目,对职工起到教育警示作用;还可在“法律法规”栏目中登载工会的权利和义务等相关知识,让职工知晓工会可维护自己的什么权益;也可在纪检监察部网页上推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材料,促使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能时时对照检查,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3、创建网络政治思想工作的“防火墙”。信息网络有害的一面也有利的一面,既可能给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带来发展机遇,也可能给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冲击。目前,我们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所借助的内部局域网,虽然与外界隔离,但仍有可能受到恶意的侵犯与攻击,网络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隐患。为此,我们要切实采取防范措施,采用“双网分离”的模式,同时设置牢固的“防火墙”,加强网络监管,确保网络安全可靠、信息积极健康,牢牢掌握网络政治思想工作的主动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的规范管理,按照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文件规定,结合烟草企业网络及信息化工作实际,制订详细可行的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在网络上构建起一条道德法律防线,逐步确立与规范网络诚信和守法意识,为网络政治思想工作的健康开展提供保障。

以新兴媒体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篇2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这意味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媒体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 以互联网的思维创新发展, 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传媒市场。但与此同时, 传统媒体依然保持着部分新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2]。因此, 为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继续经营好传统媒体, 仍然是媒体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科技期刊应紧紧抓住这次机遇, 积极进行创新升级, 不断优化结构和资源内核, 加强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变革, 拥抱媒体融合发展的蓝海。

1 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 在地铁上拿出手机看看新闻、午饭后聊聊微信、晚上睡觉前床上刷刷微博的“低头族”不断壮大。科技的革新引领的新媒体热度早已超过广播、电视、报纸和期刊为主的传统媒体。因此, 传统媒体需要转型的呼声愈来愈高。

数字化的传播方式是引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这场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技术让传播媒介从纸张变为移动媒体, 主要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展现平台, 新媒体传播渠道更为便捷、内容更加丰富, 因此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的同台竞争中, 不断失去用户和市场, 失去自己的传统地位, 也客观地迫使传统媒体必须做出改变, 否则很容易被淘汰[3]。比如以前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有份叫《顽皮娃娃》的期刊, 曾一度很受市场追捧, 但后来没探索新出路, 销量急剧下降, 最后退出了市场。这个案例表明, 整个传媒产业结构目前正在调整, 除了信息功能, 文化功能、资讯功能、服务功能等多种可能性将得到更好地开发, 传统媒体的决策者必须抓住契机, 融合发展。

技术上的推动是媒体融合首要原因, 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通信领域正全方位渗透, 传统媒体虽在信息采集制作上有经验优势, 而新媒体有先天技术优势, 两者应互相取长补短, 媒体终端功能才可实现强大[4]。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碰撞、博弈使彼此靠近, 趋向融合, 两者的融合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今后会逐步形成新的传播格局, 这将是一场重大的时代变革, 要求各媒体部门、各期刊解放思想, 加强规划, 跟上传媒市场的变化的脚步, 不然只能接受优胜劣汰的生存规则。

2 以创新为核心, 促进媒体融合

“内容为王、网络为霸、终端为重、技术为先、资本为要、受众为主、人才为本”是新华社李从军社长指出的传媒发展的七个必要要素[5]。因此, 包括科技期刊在内的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之路也应该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从而促进和新媒体的融合, 值得指出的是, 科技期刊的创新是必经之路, 但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要诸多方面同步进行。

2.1 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创新

新媒体不仅是一个新的传播平台, 更重要的是, 它是一个可以点亮你新思维的平台。传统科技期刊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人才结构与新媒体发展的需求不适应, 这些问题束缚了科技期刊的发展, 只有同步改革管理体制、传播体系和组织结构, 才能使科技期刊的新媒体融合能够顺畅而实质性地完成, 而并非跟风式的应付了事。

媒体融合, 机制先行。传统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 要求解放思想, 以互联网的思维和规则去做事业, 对于快速多变的市场按商业规律去应对, 改变管理流程复杂、应变迟缓的管理模式, 做到决策和流程快速灵活有效[6];真正的市场化道路需要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 引入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是较好的管理手段。从历史的脚印来看, 及时的变革可以避免消亡, 即使转变管理机制不可避免导致阵痛和风险[7]。

新媒体建立在新型的传播平台上, 需要调整人员组织结构, 引进或培训新的技术人员、采编和营销人员等。构建和科技期刊自身匹配的新媒体应用平台, 需要以上人员引进和消化新技术, 并能够随着技术的更新进行及时调整, 提供相关技术和内容支撑[8]。鉴于此, 许多科技期刊编辑部内部纷纷成立了新媒体部, 首先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调整, 这也是做好媒体融合的必备条件。

对于新媒体, 传统科技期刊的反应相对滞后, 而大众媒体却是采取了迅速跟进的策略, 这也反映了两种媒体在办刊机制上的差异。由于新媒体融合带来的思维转换、技术变革可能会令部分科技期刊编辑无所适从, 甚至产生抗拒心理。因此, 如何在编辑部内部统一思想, 进而学习如何快速应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成为诸多编辑部当前重要的议题[9], 除此之外, 科技期刊编辑更需要培养进行信息筛选、整合、转化的综合能力[10]。

2.2 加强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的进步, 媒体行业也从“光与电”时代进入了“数与网”时代。传统媒体比新媒体虽然有一定优势, 如报道内容的采集加工生产等;但其劣势更加凸显, 比如对新技术的应用反应不够及时则是其最大的劣势[11], 并且其生产内容受到传播渠道短板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因此, 谋求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的同时发展, 并加快技术创新、加强新技术与传统信息内容的相结合, 是传统媒体走向融合发展的必经之路。实际上, 在信息网络技术更新换代周期日渐缩短的情况下, 只要紧跟技术前沿变化做出适当的转型调整, 传统媒体必定能打开全新的传播局面。

当前, 科技期刊的办刊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而愈发丰富、先进, 进一步推动了信息的快速高效传播。例如, 与传统的出版形式相比较, 在网络信息化基础上使用的存取技术具有更多的优势, 如作者投稿更加便捷、出版快捷且费用少, 且能刊载和传送传统媒体所不能承载的大量数据信息, 对文献等相关信息的检索也更加方便等[12]。因此, 在财力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我们要自觉学习掌握任何有利于提高编辑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技术, 并将学习到的技术应用到办刊实践中, 让办刊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处理、交流与传播等环节更加高效、便捷。

科技期刊只有积极主动去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 借助新技术的力量走出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才能在传播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环境下谋生存、求发展, 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并进一步有效提升用户的体验度。当前, 新技术的出现方兴未艾, 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也进一步缩短, 如在4G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 5G技术也即将研发面世, 且随着可折叠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的推出, 也给信息传播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新变革。综上所述, 科技期刊必须紧跟最新科技发展, 借助新技术新应用的力量, 引领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2.3 坚持内容创新

一直以来, 内容为王都是媒体行业不变的生存法则之一, 但很多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理解仅停留在媒介的新媒体化层面, 即只是将传统的内容进行简单包装, 并丰富形式后通过新媒介进行传播, 而核心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 依旧是换汤不换药。

传统媒体无论进行何种变革创新, 都不能忘记内容才是决定自身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这个也被新华社李从军社长放在传媒发展的七个必要要素的首位, 也凸显了“内容为王”的重要性。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根本目的, 就是在正确的方向和舆论导向的指引下, 以内容为根本, 打造内容优势, 从而奠定发展优势。

随着各种微内容、微信息的跨平台高速流动, “微传播”成为新兴媒体传播的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因此, 传统媒体要获得持续的生命力, 就必须多在“微”字上下功夫, 多编辑短小、鲜活、吸引力强的微信息, 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 形成即时采集、发稿的报道机制, 抢占传播先机[13]。

因此, 科技期刊采编人员应树立精耕细作、简约精编的理念, 注重对科研热点与时事新闻的选择和整合, 为用户提供有吸引力或实用性较强的内容, 甚至邀请专家或权威人士结合热点推出独家的言论。比如《中华医学杂志》在相关医学节日的节点 (如全国爱牙日、全国爱眼日) , 推送与节日相应的主题文章 (内容经过精心的编排制作) 给用户, 抢占微信用户。

相比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的产品形态和传播形式要更加多样化, 所以能够生产出新媒体产品是解决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首要问题。

2.4 传播体系创新

传统科技期刊的传播途径较少, 目前大多期刊除了传统的纸质版期刊邮局发行, 就只有期刊数据库的电子版期刊发行[14]。存在发行途径受众少、时效差、传播不具主动性等缺点。因此, 补充新的传播途径, 提高传播的有效性, 成为科技期刊提高影响力的关键[15]。

从当年的个人博客, 到后来兴起的微博和微信, 科技期刊必须紧紧把握新媒体的潮流, 在新生事物产生的过程当中要学习和开拓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首先要做到的是人有我有, 紧跟潮流, 接着要做到有了就用, 用出特色和精彩。

进入“微传播”时代, 科技期刊传播体系的创新也势在必行。《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利用微信平台, 采用“小杂志”给用户推送趣味性内容, 比如有“读者来信”选编、“历史上的今天”等, 提高用户阅读的积极性。一些专业内容还包括翻译Science、Nature等知名期刊与检验医学相关的最新摘要报道, 获得了用户的欢迎。因此, 期刊编辑应学习和剖析用户需求, 在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各种功能增加用户的关注度和黏性。

3 结束语

创新, 是推动一切事业发展的源动力。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科技期刊应该以开放的心态, 以创新为动力, 积极主动迎接挑战, 而不是抱陈守旧, 固守原有阵地杜绝改变, 或只是在形式上注册域名、开通微博、申请公众号, 而忽略了实质上的创新改革, 最终导致错失机遇。

对科技期刊来说, 实现融合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亟须解决。然而, 面对裂变式发展的新媒体,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提升影响力, 在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 是所有科技期刊都必须直面的转型思考。也许, 不积“创新”之跬步, 无以至“融合”之千里。

摘要:新兴媒体的传播媒介从纸张变为移动媒体, 传播渠道更为便捷、内容更加丰富, 作为传统媒体的科技期刊在与新兴媒体的同台竞争中, 不断失去用户和市场, 失去自己的传统地位, 因此传统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势在必行。科技期刊应以创新为核心, 促进与新兴媒体的融合, 主要包括在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创新, 加强技术创新, 坚持内容创新, 传播体系创新几个主要方面的举措。

以新兴媒体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历长时间的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职工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等,它具有自觉性和强制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企业指明方向,为企业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缺一不可,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新形势和新环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从而积极应对这一场挑战。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文化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促进企业各个群体对企业的认同,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二是企业文化充分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的全过程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根据绝大多数企业的实践经验,如果一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开展,且企业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这个企业通常都是文化建设搞得好的企业。反过来说,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做好文化建设,必然能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所以企业文化建设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它可以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创新发展。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职工的共同信念和认知,是企业职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对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培养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对具体的实践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企业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区别,又互相补充。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不同的性质、内容、途径和方式,二者是相互独立的。但同时二者又互相补充: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另一方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的文化建设起到完善和补充的作用,保证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企业要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政治促经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如何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一)以企业文化建设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传统的企业管理只重视企业经济利益的提高,而忽视职工的精神需求。在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这种企业管理显然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的,也必然会在竞争的狂潮中逐渐走向衰败。现代企业管理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关注职工在精神方面的需求,这是企业的重大变革,对提高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塑造企业群体行为。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开发职工的潜力,培养其工作积极性,促使职工都能努力工作,同时统一企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让企业职工将个人工作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全体职工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凝聚力,发挥出每一个职工的作用,使企业经济效益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高。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相同的目标,就是促进企业发展,因此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能够解决企业经济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脱离的问题。

当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企业重视对职工的培养,培养职工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将企业形象与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此来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为了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扩大影响力,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企业文化这一载体,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文化活动相互融合,从而充分发挥组织的力量,促进企业与社会的交流和沟通。

企业的文化建设,并不是直接将企业文化灌输给职工,而是以文化为载体,以企业精神为指导思想,使企业职工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统一行为规范,并自觉遵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逐渐改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并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使企业形成一种公正、和谐的氛围,职工之间能够平等进行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对职工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其综合素质,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职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思想理念,并将其渗透进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当中,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经济建设当中,真正成为企业的一部分,推动企业发展。总之,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能够有效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二)以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物质文明建设,另一个是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实际工作中,经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出现脱节现象。而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文化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企业战略思想、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都包含其中,所以企业文化建设本身就与企业管理有着紧密的关系,且又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解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以来不能解决的问题,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三)以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经由思想政治理念和方式的指导可以很好地将企业文化融入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处理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寻求新途径。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弥补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构建企业的目标和价值系统,该系统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足之处起到完善作用,从而有助于企业探索与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第三,企业的文化建设,能够组织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扩大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同时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从而推动企业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企业应当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利用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多样化,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推动企业经济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友海.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现代营销,2013,(2)

[2]路继红.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现代企业文化 ,2013,(20)

[3]李军荣.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1)

[4]王建明,黄乡平.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推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企业导报,2010,(11)

以新兴媒体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篇4

【摘 要】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建设性地提出“中国梦”的理论构想,将全国人民心中积存已久的梦想情怀,以通俗的表达方式予以呈现。电力企业作为我国基础性的重要经济体,在追求自身发展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进程中,必定受到“中国梦”的价值指引。这是做好企业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利因素,也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向指引。本文从“中国梦”的价值认同出发,阐述电力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措施和对策,站在人文精神角度,探索国家的发展大局对企业思想和行为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梦; 价值认同; 思想政治工作

一、中国梦开创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篇章

1.中国梦指明全国人民的共性目标。“中国梦”的提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站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角度发出的新号角,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深刻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内涵,正确把握中国梦的基本特征,将是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对于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的新思想、新方法。这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和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基于这一前提,毫无疑问为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和创新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金钥匙。

2.中国梦开启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首先保证鲜明的意识形态立场,其话语方式表现出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的意图。这种表达方式虽然内容正确,但听起来严肃沉重,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特别是电力企业的员工队伍,知识结构相差甚大,在说教式思想政治工作面前,效果必定大打折扣。而“中国梦”的提出,恰似一股春风横扫神州大地,这种接地气的语言表达方式,很容易让广大普通员工产生亲近感,这无疑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启了富于人性化的话语体系。

3.中国梦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走出价值困境。从现实来看,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还面临诸多困境,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有将社会理想与个体价值很好地结合起来。“中国梦”一经提出,其丰富而多维的内涵、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而其对个体价值的指向与融合,则将从根本上改进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结合到电力企业,必将能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导员工队伍在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上走向知行合一,体现出社会理想对个体价值的包容与肯定。

二、电力企业发展与中国梦的辩证关系

1.树立“共筑梦想”的使命感。“中国梦”说到底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党的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化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作为承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职能的电力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追求社会认同,履行社会责任,营造和谐氛围。这与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共筑梦想”谋求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激发员工的创新驱动能力,推进电力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营销战略调整,为“共筑梦想”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

2.正确认识中国梦与企业精神的同质性。经济全球化为企业经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置企业于不可控因素导致的危机四伏的环境之中。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盲目乐观都不是理性的态度。电力企业必须在中国梦的精神指引下,强化危机管理,从引导员工树立危机意识入手,促进企业精神更加理性,也让基于中国梦指引的个人奋斗目标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从这一点来说,中国梦与企业精神在指引员工理性发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是殊途同源、一脉相承的。

3.找准中国梦与个人理想的结合点。中国梦本质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梦是一致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充分发展。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众多基础条件之一。电力企业的发展,从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看,追求经济利益是其形式要件,但在本质上,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没有员工个人的充分发展,就失去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以“中国梦”为指引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构建

1.中国梦引领下的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群众和员工为主体。中国梦引领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企业员工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广大员工有理想有梦想,引导和培养一线员工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促进员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氛围。

2.中国梦引领下的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组织动员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采取高高在上的方式,作为行政通知或命令自上而下地传达,或以说教的方式面对面沟通交流。应大胆突破现有模式,借鉴中国梦的力量激活新媒介自下而上的组织动员方式,更加注重一线员工个体内在需求的自我表达和自我纠偏,在实践层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3.中国梦引领下的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价值认同为终极目标。中国梦是建立在全国种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基于这样的基调,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中国梦为引领,必须突出利益的共性。不仅在物质利益的最终归宿上,更要在人文情怀和价值认同上体现一致性,让员工与管理层心系企业存亡,对企业何去何从表示出极大的关注度。在满足员工物质基本诉求的基础上,塑造和弘扬员工的创造和献身精神,尊重员工的价值认同,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趋于一致,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董晓蕾,王秀丽.中国梦 开创理想信念教育新篇章.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年第7期

[2]李建.企业需要危机管理.市场周刊,2012年第3期

[3]卜凡林.关注员工忠诚度 促进企业发展.市场周刊,2012年第3期

作者简介:

以新兴媒体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篇5

在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今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倡导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不容忽视。网络让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源和话题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播与社会管理的参与格局。在传播渠道空前变革的当下,在网络草根潮涌、围观、戏谑的氛围中,我们企业宣传工作要尽快适应新媒体,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通过全媒体信息传播,加大企业宣传力度,推广企业品牌,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传播媒体的变化,同时也为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长期以来,企业宣传工作的主要载体是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面对新媒体环境,如何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认识新媒体、学习新媒体、善用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促进企业宣传工作有效开展,是当前企业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的优势分析

首先,我们必须对“新媒体”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新媒体逐步拓展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多种媒体形态:如电子报纸、电子杂志、微博、微信、移动媒体APP等等。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那新媒体又有着什么吸引力让大众趋之若鹜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第一,信息共享的及时性。新媒体传输速度快,覆盖面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一条新闻在很短时间就可以传遍整个世界。同时也具有实时更新的功能,重大事件发生时,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连续滚动报道,几分钟就可以更新一次。其中,通过微博、微信、APP等进行信息传播,可以实现与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同步进行,真正做到现场直播的效果。

第二,信息内容的丰富性。新媒体所包含的信息量大,这些信息包括与事件相关的背景信息,专家评述及广大公众的观点反馈等,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报刊的容量有限,广播及电视的信息传递时间短暂,新媒体却可以依靠海量的信息容量和无时间限制的优势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第三,受众参与的互动性。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受众只能被动接受媒体设置的议题和主导传播的内容,不论好坏,受众都只能被动接受,并不能表达本人对信息的观点。但是新媒体则可以通过评论等手段让受众一同参与其中。任何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言论和观点,互相交流讨论。在这个舆论场中,大家都是平等的,人人都都是通讯员,人人都是评论员,不存在舆论掌控的优势与劣势,是以全体网民共同参与互动为基础的自媒体时代。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态势,给企业宣传工作带来了不少挑战。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这些挑战转化成机遇。

二、企业宣传工作的特点

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认识到,企业的宣传工作是与社会媒体新闻是有所区别的。

首先,企业宣传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业利益最大化,基本都是是表扬、歌颂、企业精神的塑造、企业好人好事的宣传弘扬;其次,企业宣传是自我总结,不做横向竖向的对照分析,更不与行业中的竞争社作比较。多用绝对数字来宣扬自身业绩与取得的荣誉。再次,企业宣传的出发点是灌输、教育,“我讲你听”,“我说你做”,有强制性,基本不考虑受众的需求和感受。最后,企业宣传的写作或是企业文化或者老板文化的表现,个性鲜明。报道内容以本企业生产经营动作、取得成绩、荣誉以及组织文化、员工生活为主,少有实时性及过程追踪。

三、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宣传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有了以上对新媒体及企业宣传特点的认识,我们再来看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宣传有哪些挑战与机遇。

先是挑战。在以工业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在享受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信息传播的快捷、海量、娱乐与互动带来便利的同时,蓦然发现,新媒体的发展对于信息传播其实是有利有弊的双刃剑。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时效性,纸质媒体已经难以存活下去。就我所在的企业,原本宣传的载体是企业报,一月一次出版发行,已经走过了数十个春秋,记录见证了企业的发展历史。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与兴起,企业报不仅在时效性上输势、在内容丰富性与读者参与互动性上都完完全全被打败了。报纸传播信息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周期性限制,日报只能每天发行一次,周报也只是一周一次,像我们企业的月报,一个月才出版一次。这种传播的周期性、间隔性、间断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的及时传播与流通、交流,不能方便、快捷、迅速地向受众传达信息。企业不得以,将企业报的发行量一减再减以节约成本投入到新媒体的开发运用上去。企业的纸质报纸与刊物衰落现象其实是社会传统媒体衰落的缩影。

再是机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传播渠道更为多元、表达方式更为灵活、受众人群更为广泛。传统媒体主要是通过平面、视听、音频等专属特性来实现信息传播的,传播手段单一,与受众的互动性极少。而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采用的是“大家一起说”的互动式多对多信息发布方式,信息传播更为快速迅捷,传播的方式可以采取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宣传手段灵活多样,鲜活生动,一条信息受到关注只须几秒钟的时间即可传遍大街小巷,通过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通常具备广泛的受众基础。我们企业抓住了这个机遇,在微博盛行时期注册申请了官网微博,在微信盛行时期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与此同时,将内部网、外部网加以整改完善,滚动式推送新闻,邀请员工一同参与分享。以前企业报由于发看量及规章制度的限制,很多企业外部人员、客户等都无法了解到企业信息、动态,但现在利用“广场式”的微博、微信等媒介,外部人员、客户、供应商等都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企业经营管理等动态。所以说,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利用好新媒体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宣传潜力。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促进企业宣传工作有效开展

在新媒体环境下,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充分运用新媒体优势,加强新闻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内外舆论环境,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利用新媒体优势促进企业宣传工作有效开展?

1、加强宣传载体建设,创新宣传方式方法。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齐心协力。齐心协力就要做到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率先做好舆论宣传,为企业的安全、高效、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近年来,我们企业通过对报纸、内外网站、微博、微信等传统与新兴宣传平台进行优化整合,实现了以报纸编辑部人员为班子,企业报、网站、微博、微信为载体四媒体高度融合,形成了新闻宣传资源共享的全媒体发展模式。登录企业网站,即可随时选读电子报和新闻动态,还能随时查看企业产品及历史资料,通知决策等重要信息。通过关注企业公众号,可以接收到企业实时动态新闻、新产品发布、学习资料及行业动态等,还可以通过评论、回复等抒发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增强了企业宣传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和互动性。

2、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提高公关意识。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施名牌战略的今天,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做好对外宣传,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是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在做好对外宣传的同时,还要注重舆情管理,提高舆论引导力,有效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企业一方面积极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以实际工作业绩贡献社会、塑造品牌,从源头减少负面舆情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做好企业内外宣传的同时,加强对负面舆情的监测、应对与处置。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公关部门与舆情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新闻发言人,重点对网站、微博、员工论坛等网络舆情进行不间断的监测与分析,提高了企业的危机管理与舆情应对水平。

以新兴媒体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篇6

——引: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为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是企业潜在的宝贵资源。而思想政治工作又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有力保证。虽然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一个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式下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意见》明确指出: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工作覆盖不到位,工作体制机制不顺,工作方式、方法简单,阵地设施建设不足、经费保障不力、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诸多薄弱环节。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一个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功能作用,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员工政治思想素质,扩大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完善工作机制,弥补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等,不适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烟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举措。笔者通过深入学习有关文件,围绕如何以企业文化建设引领和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企业文化是直接指导和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及员工工作行为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它直接为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服务的,完全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属于管理范畴。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的管理理念,高度重视“人”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义及含义可以看出,虽然二者的立足点及着眼点不尽相同,但其研究和调节的对象者是“人”,都得注重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其目的都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发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热情,服务企业生产管理的中心工作,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实现途径也基本相通,二者都重视精神因素的作用,都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文体活动,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都要通过选树先进典型事迹,彰显人格魅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

二、找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企业文化可以从物质层、精神层、制度层及行为层面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载体,并直接通过文化理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等直接引导员工思想行为。而思想政治工作可也通过对员工长期的人文关怀和思想沟通,直接了解员工和所思、所想、所盼等心里需求,进一步通过政治工作教育,培养员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使员工放弃假、恶、丑之心,择真、善、美而从之,从而树立优秀企业文化,保证企业文化的生命力。

同时,企业文化所包括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企业形象、经营思想、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等,这些都是企业从长期的实践中提炼出来,既秉承了企业传统,又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用其去教育人、启发人,既能提高政工队伍素质,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又能更有效地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使其从各种误区和偏见中走出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辨别能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三、认真分析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企业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双重特性,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精神,不仅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活力。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导入企业文化建设,不仅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浓烈的文化氛围、活跃的文化活动、广泛的文化影响,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等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全面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企业文化倡导的各种理念,企业文化建设所运用的各种载体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多的途径和方法,提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前,大多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一岗双责”的体制下,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强化形势政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为主要形式,通过正面宣传、典型引导、活动凝聚等载体,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职工个人实际,以关心职工疾苦、倾听职工呼声,帮助职工解凝释惑,办实事、解决困难为突破口,密切关注职工思想动态和情绪反应,并针对不同的群体特点,开展心理疏导、政策引导、人文关怀等工作,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但随着国有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用工分配制度的不断深化,以及职工队伍年龄、知识结构的不断变化,职工思想观念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与新形势新任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相比,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一是专职政工干部数量偏少,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实现全覆盖;二是由于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普及,信息的快速传播,职工置于单位和社会的空间,思想变化的多发多变,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设施不足;三是由于职工队伍结构变化和素质的提升,政工干部的素质与工作的方式、方法都有待于提升和完善;四是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节凑不断加快,职工受单位情节、品牌情节的牵制,对个人职业生涯、工作稳定性、薪酬均衡性等方面的思考或顾虑,导致工作压力增加、思想波动较大。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潜在的压力。

四、准确把握企业文化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既具有意识形态又具有物质形态的特性,意识形态的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等对员工具有较强的启发、感化、引导及激励作用,对统一员工思想,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规范员工行为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以之达到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企业文化建设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和载体,又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并给思想政治工作增添新的活力。如在培养员工群体意识、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等方面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中,就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广泛的活动舞台和更多的途径,并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建设与时俱进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既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又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保障。

就烟草企业而言。自2005年《中国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行业上下始终坚持以“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为核心,扎实有效推进行业文化建设,构建了行业文化架构体系,明确了行业视觉识别系统,制定了行业行为规范,建立了企业文化评价体系。烟草行业以“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为行业共同价值观,并根据行业特点,提出了行业愿景、行业使命、行业信条等行业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2011年国家局又进一步将企业文化创建工作列入“以专题创建为载体,努力创建优秀卷烟工厂”活动,将卷烟工厂企业文化列入课题攻关内容之一,旨在进一步探索卷烟工厂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途径,推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文化融合向文化管理的迈进。

五、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引领作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上新水平

多年来,烟草行业在“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引领下,按照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工作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责任烟草、诚信烟草”“报效国家、回报社会、成就员工”的指引下,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管理的全过程,同时把保证和促进行业改革、加强科学管理,推动科技进步,提高服务客户和行业持续发展作为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标准,促进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进一步发挥好企业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载体作用?(一)构建企业文化特色体系,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左右着干部职工的思想,影响着干部职工的发展,外显为干部职工的行为,直接决定本企业的业绩。因此,目前许多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总结了一批鼓舞人心的标语口号。这些归纳总结的企业价值理念符合时代要求,体现行业、企业特色,具有丰富管理内涵,反映干部职工愿望和要求,成为引领企业发展、凝聚干部职工力量的强大精神支柱。因此,笔者认为,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深入挖掘企业历史与文化资源,总结提炼并不断完善企业价值理念,增强企业文化对干部职工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使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成为职工意识的主导,爱岗敬业、致力发展、做强做大、为国奉献成为干部职工的职业追求,从而为促进烟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发挥企业文化粘合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干部职工明确目的、与企业步调一致,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这种粘合剂特性,可以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和渗透力,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实现由“简单化”说教向“人性化”疏导的转变。因此,应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指导方向,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指导和引领干部职工的行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一是加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培养广大干部职工为烟草事业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和成功,会带来干部职工事业的成就,会使干部职工找到幸福感。同时,积极开展对干部职工理想信念的培育,使之与企业愿景息息相关,真正达到干部职工与企业的互融。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注意挖掘工作中细微但又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通过引导干部职工对道德事件的评价,把爱岗敬业升华为一种精神。加强职业道德档案建设,把对职工进行考核的情况,记入其职业道德档案,作为录用和晋升的依据。三是开展企业责任教育,培育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明确企业的历史使命、发展目标和追求愿景,培育和升华企业精神,进行企业文化宣贯学习,有利于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心系企业、勤奋工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凝聚力、竞争力。通过这些工作,不仅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间,还有效地改变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管理中心任务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

(三)运用企业文化辐射功能,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

当企业文化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时,就显现出其辐射功能,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干部职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交往等)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树立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在思想政工工作中,要灵活运用文化的辐射和渗透作用,立足实际、面向职工、激活主体,多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搭建人们便于参与的平台,多开辟人们乐于接受的渠道,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适应职工群众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的新特点,广泛运用宣讲报告、知识竞赛、展览展示、文体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向先进典型学习等活动,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打造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品牌,使企业文化建设有声有色、扎实有效。要适应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迅速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优势,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用新兴手段传扬高尚思想,使企业文化建设借助科技力量得到不断加强和提升。要适应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的新变化,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积极开展个别谈心、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彰显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具有亲和力感染力。通过文化的辐射作用,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干部职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活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深入人心,为本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四)发挥企业文化激励功能,增强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干部职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干部职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及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因此,要善于文化的激励功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文化激励因素。在共同的目标之下,建立激励机制,全员激励,挖掘干部职工内在潜质,使干部职工经常处在积极向上、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状态之中。是在共同的目标之下,根据不同任务及完成情况,采取不同的奖励措施,实行差别激励。因岗而异,绩效考核、工资拉开档次,进一步拉大分配差距,体现多劳多得,进行最实在的奖励。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企业、文明车间、文明班组、创建学习组织、争做知识开放型职工等,营造热爱学习、积极上进、岗位建功、奉献社会的风气,进行精神与物质要结合的奖励。鼓励工作创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现推广一线先进事迹,用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去教育和激励广大职工,努力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工作争先创优,评优树典,竞赛夺标等活动,对于企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重奖,使之形成奋发有力,敬业奉献的良好局面,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发挥文化的约束功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目的的实现。

企业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企业文化。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干部职工的行为形成强制性的硬约束,即“外在约束”。但人是有思想的,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这种内在约束就需要通过企业文化来体现。这种软约束即内在约束就是干部职工在认同企业价值理念的前提下内在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一种自我约束。有了这种内在的自我约束,才有利于排除企业制度管理上的潜在障碍。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非强制性的思想约束力量,它能够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围绕人是企业的主体,强调人的内在约束,提高干部职工自觉性、自律性,强化自我管理。这正是企业文化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功能。约束力能够提高干部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干部职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企业文化把经济与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使企业管理从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更注重干部职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体验,更贴近生产经营实际,更为干部职工认同和接受,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因此,可通过一系列为职工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来约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控制职工的观念和行为,指导干部职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本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以新兴媒体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篇7

【关键词】 评先树优;企业文化;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 F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9-0051-02

综观国内国企,各类评先树优活动层出不穷、名目繁多,但很多都逐渐变成一个例行性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好评先树优工作应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评先树优,重在“评”,贵在“树”,要注重过程,把真正优秀的先进典型评选出来,要让先进典型真正树立起来,长期发挥作用。同时,评先树优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结合点,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向、同步、同力推进。具体说来,要抓好“三个五”。

一、严把“五关”,树立企业先进标杆

一是标准关。评先树优要体现代表性、先进性要求,就必须制定严格的评选条件和标准,根据不同评选活动的特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设定评选条件和标准。总体而言,都应坚持以品德、能力、业绩、贡献作为主要依据和衡量标准。推荐申报的组织和个人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优良的品德作风、扎实的业务能力、突出的工作业绩、感人的先进事迹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量,避免评选标准的一般化和片面性。

二是程序关。严格的程序是确保评选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保障。在程序设计上要本着便于操作、注重实效的原则,不能失之于繁,也不能失之于简,要做到层层筛选、逐级把关、好中选优。同时在时间的安排上要尽量充足,提前准备,提前启动。

三是评审关。在推荐的基础上,应设评审环节。一般在评选活动中,参与评选、投票的人,很多对推荐人选及其事迹并不熟悉,更多只能凭大致印象、主观看法作出评判。同时,被推荐的人选本身在评选中也显得比较被动,而不是主动去争取、去展示。为了确保评审质量,一方面,在评委的组成上,可从企业各层级干部员工中选取代表,体现广泛性和代表性;另一方面,可采用“审读事迹材料+听取公开演讲”的方式,让评委在充分熟悉候选人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评审。由候选人自己撰写材料并进行演讲,便于其在差额竞争中主动地、充分地展示自我。

四是民意关。评先树优应当体现群众公认的原则,只有获得职工群众的广泛认可才能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因此在每一个评选环节都应发动广大干部员工参与进来。除有覆盖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干部员工的评委外,还应对每一次的推选、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做到全程公开透明,接受企业全体干部职工的评鉴和监督,从而确保推荐人选的民意基础。

五是组织关。评先树优工作应当始终置于党的领导下,企业党组织要在整个评选工作中发挥好组织、指导和把关的作用,定标准、定程序、定方案、定人选。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统筹和带动纪、工、团等企业各方组织力量全面参与进来,筑牢评先树优的组织基础,确保其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二、抓实“五气”,彰显企业精神文化

一是养元气。对于企业来说,这个“本”“元”,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传播,是一项基础工程。因此,不能把评先树优简单看作是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它也是企业推进自身精神文化建设,凝聚和传承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精神的重要举措。

二是鼓士气。士气最重要的来源,就是付出和功绩得到认可。让有功者、有德者获得嘉奖,能够激发他们去建立更大的功勋。在评先树优的具体奖励方式上,可通过与职级晋升、绩效薪酬等挂钩来实现激励作用的持久性。

三是扬正气。企业开展评先树优工作,不仅是为了表彰和奖励优秀人物做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要借此彰显其品格和精神。他们以自己突出的业绩、生动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指引了企业干部员工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轨道。通过对他们的表彰奖励,表明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具有坚定的精神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立足本职,并付出不懈的努力,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四是聚人气。发挥引领作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打造一系列干部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尤其是特色活动品牌来集聚人气、凝聚人心,消除大家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误区与抵触心理,让大家愿意参与、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在评选推荐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把宣传贯穿于评选前、评选中和评选后,提高职工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从而把评选的过程变为宣传先进、弘扬精神、聚集人气的过程。

五是接地气。先进典型来自于企业广大的干部员工之中,并且是由干部员工自己推选出来的,是大家身边的榜样。通过这样一种“身边人、身边事”的接地气的形式,表明企业优秀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同样是可歌可泣、令人钦佩的。同时,正因为他们来自身边,也更能引发大家在思想上、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通过这种认同和共鸣,可有效地帮助干部员工建立并保持对企业的精神自信、文化自信。

三、激活“五感”,倾注企业诚挚情怀

一是责任感。在企业发展历程中,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无怨无悔地付出。评先树优是一项严肃而又艰巨的工作。评先树优不仅是党组织的事,也不仅是党务工作者的事,每一个参与其中的集体和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作为组织者,企业党组织承担着领导和把关的责任,党务部门承担着牵头和协调的责任,其他组织和部门承担着协同配合的责任;作为获选者,承担着示范带动的责任;而作为更大群体的广大干部职工,承担着推荐和监督的责任。任何一个群体,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感,评选工作的权威性和含金量都会大打折扣。

二是认同感。只有真心认同才能全心投入。这种认同,是对参评者和获选者本身的认同,也是对他们身上折射出的企业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这种认同感,一方面来源于优秀人物本身的正能量与富有感染力的事迹和精神;另一方面,更取决于组织者精心的策划和引导,需要创造性地采取多种方式,来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同感。

三是荣誉感。很多企业的评先树优工作,并没有得到企业党组织的重视,更没有得到企业干部职工的重视,对于这份荣誉,得之者不觉珍贵,甚至视为理所当然;失之者不觉可惜,甚至觉得与己无关。荣誉感并不仅来自于荣誉本身,更来自于参与者对这一荣誉的态度。荣誉是价值的证明,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足够的荣誉感,对所从事的事业具有无比的热爱和追求,才能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工作热情,才能去争取荣誉、创造荣誉、珍惜荣誉、捍卫荣誉、保持荣誉,去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如何激发大家的荣誉感,也是企业评先树优工作面临的一大课题。无论是对获选者的事迹进行深度挖掘和广泛宣传,还是对他们给予充分肯定和丰厚奖赏,都是为了强化这种荣誉感,并且把这种荣誉感传递给更多的人。

四是融入感。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枯竭。每位员工都是企业的一员,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不能游离于团队之外,而应融入团队之中,统一步调,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只有把自己放在大局中、团队中来考量,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工作、衡量自己的作用。也只有融入团队之中,个人的工作才有价值和意义。先进典型的评选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增进企业内部融合的过程,通过广泛发动干部员工积极主动参加评选,有利于激发其主人翁精神,增强其对企业的融入感和归宿感。

五是成就感。评先树优还应注重激发参与者的成就感。要通过评先树优,肯定他们的功绩,激发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成就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所能带来的成就和成就感,是具体的、真切的。而对于党务工作者来说,同样需要把成就感作为自己的追求。包括评先树优在内的每一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其重要性和艰巨性不亚于生产经营。其价值和使命,就是发掘、培育和传播企业精神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武器、精神武器。

以新兴媒体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篇8

在新媒介时代, 公共舆论现象与传统媒介时代有着很大的差别。互联网海量、快捷、互动的特性为网络媒介开展公共舆论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舆论空间,开辟了一个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公共领域。网络媒体的巨大信息量为公众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充分广阔的对话空间,其影响力逐渐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和意见表达的平台,最重要任务是表达、反映和引导舆论。因此,网络媒体不但是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更是能够迅速形成社会舆论的信息交流平台。借助网络之力可以开阔视野、高瞻远瞩。网络舆论能为公众提供“话语权”,使他们宣泄自己的某种不满情绪,起到社会“减压阀”的作用;能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公共舆论的窗口;也能成为政府推行政务公开、改善执政环境的一个明智选择等等。

在新媒介时代, 公共舆论现象与传统媒介时代有着很大的差别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已经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臵,在新闻传播和舆论形成的过程中,也无可争议地赢得了自己的重要地位,网络媒介俨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公共舆论集散地,同时也具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形式,也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格局。

首先,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话语权的表达有所改变。从而导致公共舆论从之前传统的模式中衍生出新的形式。由于网络传媒中的公共舆论的透明化和直接性,从而导致公共舆论从之前传统的模式中衍生出新的形式。加之网络是一个自由的、开放的、匿名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空间,公众在这个空间内就可以拥有相对自由的言论,便于人们更直接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使信息更加直白更加完整,相应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更加全面和透彻,更能直接更全面的反映公众群体的看法和意见,使公共舆论的形成更加具有多样性,从而改变公共舆论的表现形式。

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思维模式之转变。网络传媒中的公共舆论具有形成的及时性、快捷性和对于相应政策反映的敏感性的特点。从最初被动的接受到现在主动的参与,这种参与模式产生了传统媒体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即高社会参与度、高关注度,形成无形的推手,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些意见代表了广大公民的相应看法,包括了不同利益群体对于某一问题形成的公共性的意见,具有涵盖性、指向性和代表性。使社会公共事件以其他方式进入公众视野。

最后,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之转变。由于网络媒介的开放性及其传播的广泛性,由两级传播到多级甚至是全民参与,这对于某些群体和某些特殊利益集团企图控制传媒故意操纵和引导舆论便不能轻易被实现。使原本不可能通过传统媒介传递的信息通过网络的渠道广泛的传播。

公共舆论概念的变化带来了一场革命,我们身边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发生着变化,这场革命不仅仅影响到舆论界,更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于公共事物的参与态度。维纳曾在其《控制论》中指出,“技术的发展,对善和恶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加强对新媒介时代的公共舆论的探讨, 引发对新媒介时代公共舆论形态的关注, 以便让公共舆论更加合理的对事件进行疏导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新兴媒体时代舆论是一个从“舆论喧嚣”到“理性回归”的过程。高自由度的舆论空间造成舆论环境的喧嚣。网络媒介为大众公开表达个人观点、直接参与公共事物提供渠道, 削弱甚至排斥了其他中介性机构的影响。传播者的议程设臵引导公众向想要的方向发展,而成为一种网络舆论的混乱,是一种舆论的喧嚣。强烈的责任感要求一种理性的回归。公共舆论在经历过喧嚣之后,逐渐冷静下来的公众更愿意让消遣享受让位于理性思考。在媒体的引导下自己参与到公共事件之中,更理性的对待这个自由开放的空间。

网络媒介是一把“双刃剑”,是一个具有内容极为丰富的载体,但由于其舆论主体的匿名性,舆论信息的开放性,舆论传播者的广泛性以及网络舆论的难控制性等特征决定了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正效应,为社会民主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又使整个社会舆论和社会秩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网络媒介中,由于传播方式的极大改变,人们的行为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舆论已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网络媒体表现出的积极强劲的社会影响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对人们的生存状态、生存质量以及生存环境的改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公众舆论,要思辨的看待其影响,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做到统筹兼顾,因势利导,供完善的体制和措施保障,促使网络舆论积极影响的充分发挥,尽可能的减少和降低网络舆论的消极、负面影响,使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为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舆论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对于新兴媒体时期舆论的引导,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对媒体传播的管理和社会公共舆论的引导:

加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在网络传播中,为保持正确的网络舆论风气,舆论引导部门应注重加强主流网络媒体的建设,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将“把关”和引导作用以各种方式融入到微观的调控之中。一是着重打造主流网站。让重点网站吸引大部分行业相关的互联网信息访问量,成为影响公安机关网络舆论的主要力量,让主流、权威、真实、可靠的声音占领公众意见市场;二是为公众设臵议题。针对大多数人会有“从众心理”的情况,进行议题设臵,舆论引导者可以有意识地设话题或议题,将有有关政策议题转化为公众关心的公共议题,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形成积极稳定的舆论气候,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示,接受引导。三是利用技术手段合理引导。针对公众易受“权威左右”心理的特点,请厅局长或与相关专家及当事人做嘉宾访谈,用权威及真实可信的声音强化引导作用,促进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提高网络媒体舆论引导的技巧。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引导网络舆论不是“硬导”,而是要在引导前要统一思想。一是培养“意见领袖”。在网络空间,虽然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作用的程度和强度相对减弱,但“沉默的螺旋”的从众心理并未从消失,“意见领袖”则是在传播活动中表现活跃的一小部分人,他们能向身边公众提供有关信息,做出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发言,要培养网站及其论坛的“意见领袖”,用这些“意见领袖”来引导舆论,以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二是强化“网络把关人”角色。网络把关人不是传统媒体中的绝对主导者角色,而是相对的管理和引导者角色,他们在健康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自律的约束下,为公众提供一种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的标准,以实现网络传播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三是形成与传统媒体的合力效应。凡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媒体议程,都存在着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积极互动的现象,舆论的合力构成了社会意见共鸣,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联合,不仅推动了社会舆论共识的形成,而且具有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媒体对网络舆论进行选择、过滤,容易得到受众的认可,这种多媒体之间互相协调密切配合的“立体化”策略,将会从多方面引导社会公众舆论,达到全面引导的合力效应。

建立针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是网民社会政治态度的集中体现,具有复杂多变、波状扩散、广泛真实等特征。舆情预警的制度化,将构筑起更强大的舆情信息和预警网络,将民意采集渠道制度化,建立一种网上沟通的“常态化”机制。一是建立舆情反馈系统。针对常态事件和突发性事件有计划地开展。对公众关注的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政策性很强的常态公共事务,实施舆情规划、舆情收集、分析处理、舆情预警等措施,有的放矢地观察民意走向。二是建立舆情引导常态化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情绪型舆论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为 “震撼和反应期”、“抗拒和对峙期”和“突发或衰变期”。我们的舆论意见领袖要抓住时机,及时运用大众传媒在不同的阶段适时、适当的进行舆论引导。第一阶段,要立即反应,提供公共信息,及时给予理性指导,减少公众对于外在冲击力的感受;第二阶段,主要是转移、分散情绪,防止情绪的大幅度社会感染,促使舆论强度的弱化;第三个阶段,需要借助权威信誉和理智的力量给予指导。

上一篇:平安企业创建自查报告下一篇:《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