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计划生育文明执法活动实施方案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县计划生育文明执法活动实施方案(精选4篇)

县计划生育文明执法活动实施方案 篇1

xxx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计划生育文明执法专项活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乡计生办:

按照国家和省人口计生系统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订《xxx乡计划生育文明执法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六

xxx乡计划生育文明执法专项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开展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我乡开展以“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树立形象”为主题的专项活动,确保我乡人口和计生工作能够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促进我乡社会和谐稳定,经乡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认真查找和清理我乡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广泛开展文明执法、便民维权活动,进一步强化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为经济建设顺利发展营造出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专项活动,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依法维权、优质服务的理念,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杜绝违反群众工作纪律,杜绝乱收费、乱罚款问题,杜绝重大侵权案件,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行风建设取得新成效,群众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专项活动旨在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一)防止和纠正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待群众态度蛮横生硬、扣押群众财产,侵犯群众权益,造成群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问题。

(二)治理乱收费、乱罚款和不符合规定收取押金、保证金,搭车收费,滥征社会抚养费、滥用行政处罚权,弄虚作假等问题。

(三)纠正技术服务不规范,违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人员执业许可规定开展技术服务,违反计划生育手术常规施术等问题。

(四)解决群众办事难,行政效率低下,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生育证》审批等工作中刁难群众,不落实政务公开,程序繁琐,推诿扯皮。甚至利用职权推销保险、药物、谋取非法利益等问题。

(五)解决不兑现法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优待,违规向群众收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费用,不依法落实手术并发症患者鉴定及补偿等问题。

(六)纠正执法主体不规范,解决不具有执法资格的人员从事具体执法工作,超越法定权限进行执法等问题。

(七)清理规范性文件,解决违反法律规定限制公民权利、增设群众义务等问题。

(八)纠正执法程序不合法现象,规范执法程序,明确处罚标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组织领导

乡政府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副乡长任副组长的专项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开展这次专项活动,乡计生办负责专项活动的日常工作。各村要配合乡计生办完成此次专项活动。

四、工作步骤

按照县计生局的要求,此次专项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开展。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0年5月份)

制定专项活动方案;做好全乡的宣传发动工作,创造有利环境,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深入开展以“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计生”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人口计生法律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六进”活动,充分利用“人口日”等重大纪念日,精心设计开展主题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拓宽领域,提升层次,增强吸引力。要把法制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统筹安排。

(二)自查和清理阶段(2010年6月-7月)

乡计生办要结合专项活动所确定的工作任务,结合全乡实际认真查找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做到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同时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开展“七查七看”:即查执法机构和队伍,看是否有执法资格和权限;查规范性文件,看是否限制公民权利、损害群众义务;查执法办证程序,看是否便捷高效、方便群众;查社会抚养费征收,看是否有乱收乱征、搭车收费现象;查技术服务,看是否落实免费服务;查奖励优惠政策,看是否兑现到位;查工作作风,看是否有简单粗暴、侵犯-4-

群众利益行为。

(三)整改建制阶段(2010年8月份至10月底)

对查找的问题要认真梳理,分析原因,明确整改重点,制定整改措施。整改措施和整改情况一定要公布,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重点处理一批过去遗留的信访积案和行政侵权案件。加强行政执法制度机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登记,通报公布,备案和清理检查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监督检查制,违法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案件统计报告、重大案件报告制度。

(四)总结巩固阶段(2010年11月)

此次活动结束后,乡计生办要对此次专项活动及时认真总结,整理好相关的材料文件,及时向县计生局呈报活动总结,并向各村通报此次活动的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

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是推进“和谐人口、诚信计生”建设的重要手段。乡计生办要高度重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工作,提供专项保障条件,务求实效,切实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

(二)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正确处理文明执法与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系,建立科学、合法的行政执法工作流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工作,运用法律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5-

问题。

(三)典型示范,正面引导

按照基层依法行政便民维权示范标准,培养一批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各村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栏将设立文明执法专项活动专栏,开展文明执法专项宣传。

(四)强化指导监督,建立长效机制

要强化对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工作的指导、监督力度,逐项督促整改任务的落实。对违法行政问题查清事实,严肃追究责任。要从群众反映强烈和信访反映突出的问题入手,研究建立从源头上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制度和机制,建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长效工作机制。

主题词:计划生育文明执法方案

抄送:县计生局

xxx乡党政办公室2010年5月26日印发

计划生育文明执法专项活动试题 篇2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

2、“一法三规两条例”指的是:、、、、、。

3、我国开展计划生育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以主、为主、为主。

4、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20字工作新机制

是:、、、、。

5、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应当指导实行计划生育的公民选

择、、的避孕措施。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避孕措施。

6、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 同管理,以为主。

7、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缴纳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收;仍不缴纳的,由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8、当事人如不服征收决定的,可以在法向或申请行政复议。

9、实施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医疗保健机构,由指定,向社

会公布,并通报。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医学需要的。

10、当年生育证的有效期为:上的月日至下月日。

11、国家建立、健全、、和等社会

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

12、销售终止妊娠药品的,由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没收;有

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下罚款。

13、人口统计必须实事求是,如实上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和统计数据。

14、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

格、,不得侵犯公民的。

15、禁止、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溺婴、弃婴、虐待婴儿

致残、致死,除按法律、法规处罚外,不再发放。

二、选择题(20分)

1、影响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有()

A、人口社会变动B、人口机械变动C、人口出生D、人口死亡

2、婚育证明应当载明成年育龄妇女下列信息内容()

A、姓名、年龄、公民身份号码B、婚姻状况

C、配偶信息D、生育状况E、避孕节育情况

3、属于终止妊娠药品的是

A、利凡诺 B、息隐 C、含珠停 D、缩宫素E、喜克馈

4、组织、介绍妊娠十四周以上的妇女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者施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由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行为人属国家工作人员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或者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A、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B、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C、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D、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5、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方式,有计划地开展()

A、素质教育 B、生理卫生教育 C、青春期教育D、性健康教育

6、《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公民有生育权利” 的含义是()。

A、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权利

B、人人享有法律上的平等生育权利

C、公民有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即依法负责任地决定生育子女权利和选择生育时间,并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和方法的权利

D、公民有依法收养和送养的权利

7、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所得1万元以上的,应处违法所得()倍以上()以下的罚款。

A、3,6 B、2,6 C、2,5 D、3,58、在处理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流动人口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A、双向处罚的原则B、谁先发现谁处理的原则

C、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D、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9、实现“两个转变”是指实现计划生育()的两个转变。

A、工作政策B、工作思路 C、工作机制D、工作方法

10、到“十一五”期末,全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在_____以内;全省控制在_____以内()

A、13.6亿、1.01亿 B、14.6亿、1.06亿 C、14.6亿、1.07亿

三、判断题(16分)

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域的一部基本法律。()

2、严禁利用超声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3、流动育龄夫妻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的机构只能是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

4、夫妻双方为少数民族,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5、知情选择的目的是:提高避孕方法的普及率、及时率、有效率,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

6、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书之日起60内将社会抚养费缴至指定机构。一次性缴纳确有困难的,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征收单位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

7、奖励扶助对象每年领取奖励扶助金不低于70元。()

8、县级医疗机构或社区医疗机构可以给育龄妇女作节育手术。()

四、问答题(34分)

1、《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七、十八条所规定的哪些条件,经批 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10分)

2、目前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奖励政策主要有哪些?(9分)

3、案例分析:(15分)

(一)王某、何某1993年结婚,1994年7月生育了一男孩。1995年12月又超生一男孩,随后办理户口登记。2007年3月,X县计生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对王某、何某超生二胎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王某、何某承认超生,但辩称其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为由,X区计生部门不能再向其征收社会抚养费。王某、何某的说法对吗?(6分)

(二)2007年4月X县计生部门依照现行的《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对王某、何某分别下达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X县计生部门依照现行的《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对王某、何某的行政征收行为对吗?(6分)

县计划生育文明执法活动实施方案 篇3

为了深入推进人口计生系统依法行政和便民维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乡从三方面开展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

提高认识,精心组织。要求各村高度重视,结合各村自己的实际,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并提供专项保障条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狠抓落实,下大力气和真功夫,务

求取得实效。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对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认识,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大普法力度,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和守法意识。

讲究方法,督促落实。从信访反映的执法突出问题入手开展专项活动,从源头上规范行政执法的制度和机制。深入基层帮助工作,加强检查,逐项督促整改任务的落实。

文明县建设活动实施意见 篇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文明**”建设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

度重视,全社会积极参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改善,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面对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形势,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精神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文明**”建设,是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弘扬先进文化,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塑造我县良好形象的基础工程。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行动起来,掀起“文明**”建设的热潮。

二、“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

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核心,以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适应新形势,探索新途径,创造新经[-http:///找文章,到]验,在全社会营造开拓创新的发展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县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使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更加完善、基础更加扎实、效果更加明显,全县的文明程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到2007年底,力争达到省级文明城县标准,80%的城县社区被评为**县级以上文明社区,60%的村镇被评为**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把**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区。

三、“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

“文明**”建设既是一个奋斗目标,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求真务实,从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做起,从一件件具体事情做起,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日常行为养成做起,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文明**”建设,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作很多。必须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十大主题行动。

(一)文明养成行动

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文明道德素质。(1)制定和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县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2)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宣传月,普及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基本道德规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3)组织开展“文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主题活动。(4)组织编写《县民文明修养读本》。(5)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展示、演讲活动。(6)组织创作一批健康向上、易于传唱的家庭美德建设歌曲、歌谣。(7)开展以“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东西,不破坏公共设施;管好自己的嘴,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管好自己的脚,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为内容的“三管好六个不”自律承诺活动,规范县民言行。(8)组织开展“十好”个人评选活动,即“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好妻子”、“好小姑”、“好妯娌”、“好家长”、“好孩子”、“好邻居”、“好职工”。(9)在各基层团组织中开展“公共绿地认养”活动。(10)在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你我共文明”活动,学生、家长共签文明建设协议,互相监督不文明行为。(11)电台、电视台每年制作播放一批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12)在城区主要路口、公共场所、各乡镇驻地增设一批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宣传牌。(13)在电台、电视台开设《文明**建设大家谈》、《走**看文明》、《文明**建设进行时》等专栏、专题节目。(14)筹建“**文明网”,开辟精神文明建设新阵地。

(二)繁荣文化行动

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结合实际,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丰富中国**的文化品位。(2)在电视台开设《文化之窗》专栏,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先进文化。(3)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县社区力争在3-5年内实现都有文化中心,60的村庄建有设施配套的文化大院。(4)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的城县文化建筑,提升城县文化品位。有条件的乡镇,也要规划建设一批文化设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5)建立群众文化辅导员注册制度,到2007年底,全县80的社区、60的村有辅导员,并定期组织开展活动。(6)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培养一批有特色的庄户剧团、文化带头村、带头户。(7)加强巾帼健身队、老年体协等群众性文化组织建设,到2007年底,达到每村建有1个巾帼健身队。(8)加快业余体育辅导员制度建设,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9)建立文艺创作评奖制度,鼓励和扶持文艺创作人员多出精品力作,争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10)坚持办好秧歌进城、元旦文艺调演、大型文艺晚会及书画摄影展览等大型文化活动,每年举办5次以上。(11)广泛开展群众文化,在县区,坚持办好“欢乐之夏”广场文化系列活动,每年举办300场以上;在农村,坚持文化下乡,吕剧团每年为农民送戏达到200场以上;电影公司为农村送电影1000场以上。(12)加强文物管理,力争3年内再推出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加大文化县场管理力度,每年坚持组织开展文化县场专项整治活动,净化文化县场。

(三)文明创建行动

深入推进基层文明创建活动,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基础。(1)广泛开展创建全省文明城县活动,培育城县精神,树立城县形象,提升城县品位。(2)突出绿色、安全、温馨的文化品位,大力实施为民、安民、乐民、便民、育民工程,培养5个文明社区典型。(3)大力加强机关文明建设,突出效率高、质量好、办事公、为政廉的机关作风,树立10个文明示范机关样板。(4)突出规范管理、诚实守信、热情服务和群众满意,树立10个文明行业典型。(5)继续开展文明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培养树立10个企业文化建设示范企业。(6)加强文明村镇建设,突出农村风貌、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和精神文化需求,打造100个文明村镇样板。(7)深入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突出科学致富,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培养1000户特色文明家庭。(8)继续开展“十佳文明窗口”、“十佳文明县民”、“十佳文明家庭”、“十佳服务明星”评选活动。

(四)科学普及行动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1)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创建学习型城县、机关、企业、社区。(2)实施“科普村村通工程”,到2006年末,基本实现全县村村有科普宣传栏。(3)深化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逐步形成常下乡、驻社区的工作机制。(4)组织经常性的科普知识讲座、科技展览、科技咨询、科技培训活动。每年组织大型活动4次以上。(5)充分发挥文化博览中心、大众媒体、信息网站的作用,积极开展“科技周”、“科技月”和“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6)在农村广泛开展以“破封建迷信陋习,树文明生活新风;破腐朽文化陋习,树健康娱乐新风;破斗殴赌博陋习,树守法致富新风;破不孝不敬陋习,树尊老爱幼新风;破铺张浪费陋习,树勤俭节约新风;破不干不净陋习,树清洁卫生新风”为内容的“六破六树”活动,教育引导群众破除迷信,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7)继续办好《****》等科普宣传节目,不断提高节目质量,普及科学知识。

(五)诚信共铸行动

着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民诚信意识,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1)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诚信宣传教育。将诚信教育内容纳入党政机关干部培训规划,列入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2)在企业中大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评活动。到2007年末,争取发展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个、省级*个、市级*个。(3)强化金融信用建设,组织开展好中小信用企业评选活动。(4)加强企业质量信用建设,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到2007年末,争创中国名牌产品1个、山东省名牌产品7个。全省著名商标6件,驰名商标1件。(5)推行纳税信誉等级管理,抓好各类信用企业的评审和管理工作。(6)继续做好农村信用村、信用户的创评工作,扶持农村经济发展。(7)在流通行业,大力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评选一批“文明诚信示范街”、“文明诚信工商户”。(8)抓好“诚信**”网站的管理,打造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用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9)建立失信打击机制。每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惩制假售假、欺诈经营、虚假宣传、不守合同、偷逃骗税行为。

(六)县容整治行动

完善城县公共基础设施,规范公共场所秩序,优化公共环境,打造文明、有序的人居环境,提升城乡文明程度。(1)突出中国**特色,每年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城县建筑物和景观,进一步提升城县的品位和档次。(2)结合城县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旧城区、小街小巷、城中村、城县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的整治力度。(3)做好城县主干道设施维护,机动车道无毁坏、被侵占现象,路面无坑洼积水;人行道道板、护栏等设施完好。(4)加强县场管理,沿街店铺无跨门营业和占道经营现象。(5)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施工现场四周设置围墙、围挡,工程外侧采用密目式安全网,无噪音扰民现象。(6)加强交通站点管理,车辆停放有序,无非法营运车辆和争抢客源现象。(7)实施“洁净工程”,集中解决大街小巷、居民住宅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垃圾积存、暴露以及乱贴、乱画、乱倒、随地便溺等问题,为县民创造干净、优美的环境。(8)拆除主要街道、地段两侧的违章建筑,清理占道经营、乱设摊点。(9)规范沿街牌匾字号,整治城县“牛皮癣”,高标准设置公路两侧、城县主次干道、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广告。(10)组织开展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为内容的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交通安全秩序整顿,实施道路安全畅通工程,倡导县民文明出行。(11)从规划建设好一条街(巷)入手,因地制宜,规划改水、改厕、改厨和改变村街面貌,逐步实现农村街道硬化、村庄绿化、家庭净化。

(七)生态保护行动

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实施“环境绿化工程”,城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0以上。(2)广泛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家园”等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每年组织大型活动2次以上。(3)积极倡导和鼓励县民使用纸袋包装食品,逐步消除白色垃圾造成的污染。(4)加强工业污染的防治,重点抓好粉丝企业废水治理和热电厂的二氧化硫治理,搞好流域综合整治,改善空气质量,防止水源污染。(5)加强城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县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城县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农村垃圾实现集中处理。(6)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绿色农产品认证制度,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7)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发展平原绿化工程。(8)加快绿色社区建设,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绿化美化社区环境。(9)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完成夏甸金矿等10个重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10)开展全民勤俭节约活动,在黄金行业建立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县。

(八)为民解忧行动

弘扬奉献精神,关心困难群体,在全社会形成助人为乐、见难相助的道德风尚。(1)积极开展为下岗职工、灾区群众和特殊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2)认真开展好“希望工程”、“雏鹰计划”、“春蕾计划”,帮助青少年健康学习、快乐成长。(3)广泛开展“爱心捐助”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单位为弱者捐助。(4)继续抓好县直部门包帮困难家庭活动,为困难家庭办实事、办好事。(5)组织社会各界为下岗职工开展转岗技术培训活动,为他们提供再就业岗位。(6)采取“结对子”形式,为偏远农村送科技致富信息,帮助尚未脱贫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7)深入开展“法律下乡”、“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万家”等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8)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组织体系,培育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9)组建“无偿献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建立青年志愿者流动“爱心血库”。(10)普遍推行节假日、双休日志愿服务和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制度。

(九)健康成长行动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1)利用每年的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月和重大节日,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传统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2)积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3)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搞好普法、帮教等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4)依法保障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劳动权、婚姻家庭权和其他人身权利,依法维护未成年人、残疾青少年、外来务工青年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利益。(5)探索家庭教育新模式,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6)加强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到2007年末,90以上的中小学校都要配备校外辅导员,并能正常开展工作。(7)继续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所有教育基地向青少年免费开放。(8)推广一批高质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读物,推广一批新童谣和校园歌曲,大力发展校园文化。(9)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推荐一批健康网站,倡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健康文明上网。(10)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和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十)优化环境行动

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程序,优化服务环境,为全县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1)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教育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执法水平。(2)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服务效能。(3)抓好**政务门户网站的管理,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及时向社会和群众公布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文件、部门重点工作和进展情况、重要政务事项和为民办事的情况等。(4)深化以行政执法、窗口单位为重点的群众性行风评议活动,在党政机关、窗口单位和执法部门推行规范化服务,进一步落实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5)继续做好部门与县民网上对话活动,听取县民意见,推进部门行风建设,提高服务效能。(6)继续开展评议部门活动,群众对县、乡镇党政机关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7)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和执法监察,重点解决滥用行政执法权力、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有法不依、违法行政、不当行政以及工作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8)继续在窗口单位开展“创优质,促发展”服务竞赛活动。

四、“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建立领导责任机制。“文明**”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文明委具体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工作规划和工作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各级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靠上抓,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文明**”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建立责任考核机制。“文明**”建设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层层分解任务,制定详细方案,拿出具体办法,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考核有力的工作体系,一件一件地抓细抓好抓实。要注重依靠人民群众,探索有效的新方式,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做表面文章。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较差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三)建立物质保障机制。要把“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建设活动的投入。对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所需经费,要给予保证。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对“文明**”建设工作提供物质支持。

(四)建立舆论导向机制。新闻宣传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抓住重点,发挥优势,大力宣传“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任务要求,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和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促进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集团公司和驻招各单位要根据县里的总体意见和任务分工,结合部门和单位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全面推进“文明**”建设。

上一篇:企业家精神与创业管理下一篇:安全消防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