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设计方案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体育教学设计方案(精选8篇)

高中体育教学设计方案 篇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方针,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寓德育于体育与健康教学之中为指导思想,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在掌握动作中提高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结合高一年级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发展技能的同时,并在欢快的气氛中娱乐身心、增强体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

高一年级篮球教学是建立在初中篮球教学基础上的,所以,高一年级教学要与初中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教学时,一方面要注重了解学生初中阶段篮球教学的情况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注意复习初中已学的基本动作和基本配合,以达到高、初中的自然过渡。因此确定为:《碰篮板练习、三人行进间传接球、半场擂台赛》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教材是篮球行进间的传接球,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其它技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这一内容在小学和初中的《体育与健康》中就已经介绍学习,所以学生对此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体验篮球运动乐趣,理解技战术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自主运用各种传球的方式,巩固、提高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能有意识的加以运用。

3、情感目标:学生在练习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乐意表达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善学善思、合作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技术的规范性

难点:传接球时机与整体配合意识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创设情景教育、特色教育,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陶冶了学生情操。

七、场地器材: 篮球场二块、篮球8只、录单机一台。

八、安全知识:练习时有安全保护意识,自我保护。

九、预计“运动负荷”:本次课练习密度约40%左右,平均心率为125±5次/分。

体育公开课教案

篇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方针,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寓德育于体育与健康教学之中为指导思想,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在掌握动作中提高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结合高一年级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发展技能的同时,并在欢快的气氛中娱乐身心、增强体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

高一年级篮球教学是建立在初中篮球教学基础上的,所以,高一年级教学要与初中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教学时,一方面要注重了解学生初中阶段篮球教学的情况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注意复习初中已学的基本动作和基本配合,以达到高、初中的自然过渡。因此确定为:《碰篮板练习、三人行进间传接球、半场擂台赛》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教材是篮球行进间的传接球,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其它技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这一内容在小学和初中的《体育与健康》中就已经介绍学习,所以学生对此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体验篮球运动乐趣,理解技战术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自主运用各种传球的方式,巩固、提高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能有意识的加以运用。1

3、情感目标:学生在练习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乐意表达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善学善思、合作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技术的规范性

难点:传接球时机与整体配合意识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创设情景教育、特色教育,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陶冶了学生情操。

七、场地器材: 篮球场二块、篮球8只、录单机一台。

八、安全知识:练习时有安全保护意识,自我保护。

九、预计“运动负荷”:本次课练习密度约40%左右,平均心率为125±5次/分。

体育公开课教案 2 3 4 5 篇三:教学设计方案-高中体育篮球简单战术—传切配合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班级:高一(4)人数:48人地点:体育馆 时间:2006-11-9 教师:柯叶鹏 指导老师:季湘民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的目标,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练习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锻炼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关念。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觉性和主动性。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同学们基本上能顺利完成跑位和掌握行进间四角传球的技术,少数的同学能较好完成传接球的动作。

高中的学生正处在具有很高的求知欲望的阶段,篮球运动对他们来说具有很浓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与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但是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四角传球对于他们来说我相信是有一定难度的,无论对于我还是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内容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和热情,在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互教互学之下,能够更好加强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和交往能力。

四、教学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各种教育的总和, 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 并贯穿一生的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过程。它主张将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教学科学地、系统地、完整地贯穿于人生全过程, 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地、积极地、坚持不懈地进行运动锻炼和体育健身, 促进人体身心全面发育和健康长寿。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 终身体育也逐渐成为各国体育发展的一个热点。高中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在这一阶段至关重要, 将起着基础、指导作用。高中体育教学应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与技术、价值观念, 让学生学会选择体育锻炼方法, 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观念、意识, 并形成自己的体育能力。

我国以往的体育教学存在着许多不足:体育教学观念滞后, 过分强调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 不能很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等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 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一情况的发生。因此, 学生不可能正确认识体育运动, 更不要说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了。当学生离开校园, 踏入社会, 会因为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误解及体育意识的淡薄导致其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漠视, 进而成为影响体育教育的社会因素。学校体育教育, 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 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可见,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必须充分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努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1. 加强理论教育

目前, 一般学校的体育工作者对体育理论都不是很重视。理论是实践的指导, 没有理论就没有实践。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应让学生在运动时遵循人体运动和生理学规律, 让学生学会掌握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 以相应的理论作为支撑。要想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知, 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就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育,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学体育相关部门一定要保证理论课的学时, 体育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 上课时把教材的内容讲深、讲透、讲具体,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 形成体育习惯, 从而终身受益。

2. 教学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终身体育的观念, 可以实行“开放型”教学。“开放型”教学在实践中要求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在思想上要求教师放心;在师生关系上要求教师讲究民主, 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体育评价上也要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 教师评价时不要只注重定量评价, 应将学生的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考核中宜采用模糊的优、良、合格等级给学生评价。实行“开放型”教学, 就是让学生参与到目标的制定中, 让学生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开放型”教学的注意点是放宽和取消一些限制, 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比如, 准备活动可以在轻松的乐曲中让学生分散跑, 不必每次都整齐划一地慢跑。再如跳远的起跳点不一定强调一定要准确, 跳高横竿放置的高度不要过分地加以限制, 应让学生自由选择。这种教学方式既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人愿望, 又考虑到了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 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体育环境中学习, 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动机, 又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不仅是学生完成当前学习任务的需要, 也是他们今后从事工作, 取得职业成功的必备条件, 也是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条件。中学体育工作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相关部门和教师要加大体育锻炼意识的宣传, 了解高中学生的体育动态需求, 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 最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比如学校体育部门可以设立体育文化节, 开设体育选修课, 普及健康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利用学校宣传平台等媒体进行活动宣传和组织教师与学生的比赛, 也可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体育宣传, 这样可以让学生受到强烈的体育熏陶, 提高体育锻炼意识, 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最终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 利用竞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体育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精神;阳光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2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52

在我国现代教育中,最早提出“体育”并将之贯彻落实到教学中去的是南开中学的张伯苓先生,他大力倡导和推崇体育意在用体能训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人格修养,这是体育的本有之意,体能训练是手段和过程,自然也是结果,然而却不是最终的,也不是唯一的结果。

一、“阳光体育”理念提出的背景

首先,传统体育课的真实存在状态。笔者多次走访方圆县域内的各中小学,观察和询问体育课的上课情况。从走访调查的结果看,体育课险些沦落到名存实亡的地步。总体上来说,呈现不均衡,甚至是有些怪异的发展形势。在那些偏远的乡村,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里,虽然体育器材不充足,但也会有好的体育发展氛围。究其原因,不外有二,其一是因为天高皇帝远,偏远的学校不争名利,没有升学压力,没有排名压力,那些学校的校长反而可以放手任体育教师去尽兴发挥;其二是因为这样的学校往往残留一些热爱体育,热爱教学的教师,他们把体育的精神执着地传承下去。

在另一方面,在县域,或县域周边学校,情况却大大相反。这些学校因为在政府的宠爱下,往往会配备足够专业的体育教师和达到验收标准的各种体育器械,在课程表上也按照课程标准编排体育课时。然而,体育课成了鸡肋,体育教师教得心不在焉,学生们学得若即若离。主要原因在于,上级部门对于体育课的考察停留在文件和器械配备上,锻炼的器械有,课程表课时充足,这就足够了。而高考科目和压力则让体育课的存在成了摆设,学生们不在乎,或者说他们在乎的是能有时间打篮球,或者散散步放松一下,至于严格的体育学习和训练,他们则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并不是体育特长生,根本就不需要严格的,甚至是规范的体育训练。

在这二者的中间地带,情况更不容乐观,一方面学校难以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另一方面,体育器械的配备也是稀里糊涂,毫不在意。很多时候,体育课由一些老教师担任,顶多就是领着学生们跑几圈,有的教一套体操,有的干脆就解散,抛出几个球来让学生自己去玩。这些大概就是体育课比较真实的存在状态。

其次,体育理解的偏颇。在很多学校领导的眼中,体育课成了占用正课的累赘,虽然不能提高整个学校的成绩和水平,却又不得不在考核中占有相当的权重,只是在课程表上做出安排,很多学校校长对体育并没有太深的感情和理解,所以难以从情感上重视。这样背景下,许多体育教师也难以做到思想上的重视,学生也以为体育课就是跑跑步,放松一下,在这种背景下,“阳光体育”的提出就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阳光体育”理念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落实

“阳光体育”的理念就是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教材,科学安排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致爱好和身体发展特征,鼓励和引导学生,让他们能自主地选择活动的项目,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释放出青春活力来。

首先,把“阳光体育”的理念贯彻到教学方式中。“阳光”体现的是普照每个生命的尊重,表现的首先是公平,所以“阳光体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惠及每个学生的民主教育,因此不管是成绩优秀、表现较好的学生,还是成绩较差、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地对待,采用分层教学法,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确定不一样的重点和训练目的。分层教学是对不同体能发展学生的尊重,既能够给发展较优、需要提高和加强的学生以足够的训练,又能照顾基础平庸、尚待发展的学生,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表现自己的才能,从而体验到体育的乐趣,享受到阳光体育带来的福利。

“阳光体育”在教学方式上的转变还表现在对循序渐进原则的坚持。这一原则体现了对体育教学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每个运动者体能训练和发展的尊重。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就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先原地示范体前传球的技能,让学生站在原地,反复练习和熟悉这一动作之后让他们尝试使用左手,然后再练习使用右手,直到学生基本掌握这一动作。基本掌握的标准是学生在紧急情况下也能做出比较规范的动作反映,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熟练掌握后,再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练习在防守时运球的技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最后是教师进行动作的正确和错误的示范,通过小组的讨论,看学生是否能正确指出错误,而且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并作为日后教学内容和方式改进的参考。

三、“阳光体育”理念在完善综合能力方面的贯彻

“阳光体育”不仅是简单的体能训练,还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中着意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当学生在单调反复的训练中感到辛苦和乏味的时候,就要鼓励他们学会坚持,让他们相信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当学生在坚持中获得成功时,他们会体验到一种荣誉感,这种战胜困难的经历会在不断的训练和坚持中强化,并最终养成他们的精神品质,迁移到其它学习和整个人生中,让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变得坚强,并且乐观。

“阳光体育”倡导健康阳光的竞赛精神,没有竞争意识并不值得提倡,毕竟竞争是现实存在的,谁都不可能躲到桃花源中去过日子。但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观念也不可取。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我们并不缺少成功的英雄,而缺少失败的英雄,缺少那种虽然落后,却仍然坚持跑完全场的体育竞技者。尊重体育比赛的规则,尊重社会运行的规则,虽然落后,却不停止前进的脚步,这才是我们要的阳光体育精神,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积极的健康的人格。

“阳光体育”理念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训练思维,从动作灵敏过渡到思维的灵敏上,所谓的眼疾手快并不是简单的肢体反映,也是思维的反映,因此,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多问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多进行启发式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启彪.阳光体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师生关系的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2] 宁晨曦,王佳琦.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

高中体育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摘要:体育运动要求运动者付出较多体力,容易产生疲劳、厌倦。但如果对活动深感兴趣,就会精神饱满,积极投入。本文主要从分析高中女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着手,从女生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分析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兴趣的方法。对高中女生参加体育锻炼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中女生体育教学兴趣培养

ImprovingFemale Senior middlesudent’sinterest in PE

xia FuChuan

(YuYao No.8 Senior Middle School 315430)

Abstract: Sports activities require those who take part in sports to offer much strength,which will easily cause fatigue and weariness.But if they really have interest in activities,they wil take part in it very actively,with a high spirit.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analysing the reason why the female senior middle students don’t like PE.It starts from the characters of 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of them,and it also analyses ways to improve their interest in PE.This article enhances female senior middle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the physical exercisa actively.Key words: Female Senior Middle studentsPE education Improve the interest way 体育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掌握如何向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富有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愉快、主动地获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并得到深刻印象的教学技术和能力。体育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积极参与某项体育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涌跃参加,并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就会产生厌学现象。

1、体育教学中女生“厌学”现象分析

1.1生理特点

高中女生正处于青春期,从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整个发展过程看,男、女生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女生的形态、机能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在体育课中:身体显得笨拙不灵活,懒散怕动,缺乏练习兴趣。加上女生天生怕羞,爱面子,体育课出现躲躲闪闪,怕累、怕苦、懒惰、敷衍等现象。这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1.2教学要求与学生需求间的矛盾

现在许多女学生把体育课理解成为一种痛痛快快地“玩”,这是学生的想象。而实际上体育课是一种教育,教育必然会有一些“规范”的内容,如:队列、队形教学,球类教学中的运、传、接球教学等,这些内容相对单一,学生难以尽兴,技术提高有限,就造成教学要求与学生需求间的矛盾,导致学生“厌学”现象。

1.3个体差异性

日常生活中学生的素质、技能等差异性很大,体育教学与其它教学又有明显区别,一个动作没有学会、学得怎么样,在练习过程中很容易表现出来。此时,往往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讽、致使部分学生产生失败感、自卑感。另外,许多体育项目,学生间是集体配合练习完成的,这就要求练习者有很强的集体意识,而差生在集体项目中容易受到排斥,导致厌学必理的产生。

1.4教学内容的重复

用心爱心专心 1

由于受中国教学体制的限制,各年级教材内容多类出现重复,比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至高中都可见到的蹲踞式起跑内容等等。加上教师水平相似,缺乏技术、实践。因而使学生不想考或逃考,厌学心理的产生,学生学习认识的偏差更大,形成恶性循环。

1.5教学缺乏选择性、探究性和自主性

体育课和大众体育的最明显区别是:体育课是一个教育过程,它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比如“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在哪儿教”等等。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学生互教、互帮、互学和自选内容已不存在。使学生感到体育教学的强制性,因而产生厌学。兴趣的培养

2.1快乐教学法

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快乐教学,宗旨是让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快乐、满足,由此对体育产生兴趣。体育教学中贯彻快乐教学法关键是教师,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文化艺术修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材的意义、任务、特点、内容及要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根据教学任务、对象,抓住教学关键,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做到形式多样、有趣味、针对性、科学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教学中教师就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及现有的场地器材,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导,以愉悦身心为前题,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除此之外,教师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精练扼要,用词确切,示范正确熟练,轻松优美等。“美的东西,总会唤起人的审美感情和愉快的情绪”,这样学生就会用一种审美的心态对待教学,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使体育课向理性、文化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2 以学生为主体法

学生是主体,是教学的对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和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去组织教学。俗话说:“口动百遍,不如手动一遍”。体育课的学习更是如此,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发挥其主动地位,成为教学的核心,才能最终达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我认为:在教学时,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也体会到自己对教学进度和其他学生的积极影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3终身体育法

理想与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关怀与帮助激励。学生来源不一,体育基础千差万别。因此,我们要因人而异,分阶段制定出不同的运动处方。将运动处方引入体育教学课堂,因人而异地建立个性化运动模式,把体育课教学与课外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体育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把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贯通,课内突出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课外突出生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提高体育意识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体育教学中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就要重视个体差异,采用个别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方法等等,使每个学生都能为获得进步而感到满足,通过组织早锻炼和课外活动及各种形式的单项比赛,吸引并促使每个女生参加体育活动,从中发展兴趣,培养爱好体育的情感,引导他们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4“引趣”法

体育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环境因素的诱发。教学中坚持“引趣”是引起学生愉快学习并形式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在具体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引趣方法。教学用语引趣:生动形象的讲解,热情幽默的用语。情境引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绪,启发想象,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示范动作引趣:示范动作准确、熟练、规范、轻快、传展。设疑引趣:开始

用心爱心专心

2上课设疑,教学难点设疑,新学动作设疑。竞赛引趣:在教学中设置适当比赛。体育明星引趣: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事迹、图片等。

2.5成功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中,细心的教师会观察到,每当要做一个新的练习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有的学生心里也想去练,但不表现出来,还有少数因怕完不成动作或事实上难以完成动作的学生不愿意练,表现得很被动。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到,即使是后一种学生,虽然他们好象是要逃避练习,但其内心深处也有一种想法“我要是能同大家一样去完成动作那该多好啊!”这正是一种获得成功的愿望。所以学生在求知欲望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肯定、倍加关心。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份成功。3培养高中女生体育兴趣的途径

3.1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动机指导下强调体育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在于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体育教师要改变那种固定的、僵化的,千篇一律、缺乏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建立内容丰富的、灵活的、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突出以强身育人,健康育人的目标,以终身体育和健康为主线,探索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的新途径、新方法,引导学生建立“生命在于运动”、“花钱买健康”等现代人的体育健康意识,使学生的体育意识加强。也可以利用室内课,讲述优秀女运动员刻苦锻炼,勇攀高峰的事迹,讲明智体相长的道理。用事实宣传青春期锻炼以身体健康的影响,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生只有在内心深处理解了体育的作用才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另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循循善诱,耐心指导,帮助树立学习的信心,并适当安排生理卫生方面的教育,动员在例假期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3.2教材内容安排体现女生特点

3.2.1根据女生特点,选用协调性、柔韧性等素质作为“课课练”内容,有意识发展肩带、腰腹、骨盆肌等比较薄弱的力量。首先,要选择好适合高中女生的健身、健康教材,在内容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形成。其次,要适当增加基本理论教学时数。第三,要开展生动活泼的理论教学,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特点,改变过去的“注入式”、“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等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放录相、制作CAI课件进行教学,加速学生体育意识和观念的建立,从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3.2.2准备活动丰富多样,多安排女生喜欢的韵律操、健美操内容。教学手段追求多样化。单调、枯燥的重复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乏味,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对提高学生体育兴趣至关重要。因此,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和新颖,以及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对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是行之有效的。

3.2.3投其所好,突破难点进行教学。例如:对于女生耐力跑单一参照教材中的练习方法收效不大,女生对于耐力跑不感兴趣,但女生喜欢跳绳,而且一跳不愿停,于是就把跳绳和耐久力练习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2.4合理的运动量安排。女生心血管系统不如男生,因此在实际过程中采用密度大、时间短,中等强度练习,在分组轮换教学时符合生理曲线变化规律,并搞好放松整理活动。

3.3循序渐进,树立自尊心。

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过失”,如完不成动作、畏惧、消极等。教师应用亲切的目光、鼓励的言语和热情温和的态度去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帮助她们鼓起勇气。高中阶段的女生自尊心十分强烈,教师要格外给以维护,才能帮助他们战胜自我,树立起上好体育课的自信心。

用心爱心专心

33.4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环境可以直接影响我的行为,而环境的不同特性能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学校体育的教育环境是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体育兴趣及体育行为、习惯形式的土壤。学生在校时间长,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对体育的了解、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包括:运动场地建设;体育器材设施;课堂教学设计;体育宣传窗;体育新闻动态等等。这些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更加灵活,将封闭式的体育教育转化为开放式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弹性的教学时间等等。

4结论

要提高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必须根据女生生理、心理特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改革深入发展,良性循环,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综合表现,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把女生体育课上活动好。

高中体育教学设计方案 篇5

论文摘要:以浙江省杭州市城区七所省一级重点高中为例,通过对目前在校高中女生体育锻炼思想认识及体育锻炼行为状况的调查得到:目前的高中女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与社会上其他年龄段的女性相比,不仅在观念意识上更具有现代知识女性的思想特征,而且她们把体育看作是一种社会公益文化,享有平等参与的权力。从而进一步思考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什么教、怎样去教、教些什么?学生:为什么学、怎样去学、学些什么?等问题,提出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后得出的几个较为科学、客观的论点,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能为现代高中女生体育教学的实践和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关键词: 高中女生 体育锻炼 行为状况 体育教学

问题的提出

现代人要以积极的姿态,主动迎接各类挑战,参与各种竞争,适应时代的发展。作为现代人,能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将已获取的知识技能去创造和发现更新的知识,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学生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要实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必须寻求多样化的教育思路。只有当体育课成为一种知识、技能、技术全面的教授时,学生才能够了解体育与自己的关系,才能使他们可以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具体兴趣和不同的情况进行锻炼,所以说只有将体育变成他们的需要时,健康教育的设想才有可能实现。近年来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从现有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关科研论文和报刊资料中,反映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初高中学生的体育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研究与论述的文章比较多。而专门针对高中女生的体育锻炼思想及行为状况的研究成果却非常少,几乎没有。为此,作为担任高中女生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非常想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在致力于研究目前高中体育教学的同时,针对高中女生体育课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尚欠缺、薄弱及不够完善的若干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地剖析和讨论。并能为学校体育工作者、体育教师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对今后的高中女生的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研究目的与方法

通过对《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整体改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等大量的文献资料及调查、访问,试图就目前重点高中女生体育锻炼思想的文化理论认识、行为状况进行专题分析,以便为进一步研究了解重点高中女生这一群体的体育现象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此课题的研究与论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个别访问、座谈及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问卷调查以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7所[省的一级重点中学]高中1—3年级的女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85份。与此同时,对近5—10年间往届高中毕业的女生进行个别了解和座谈等形式。对整个研究工作分为体育文化座谈、访问、调查及资料整理分析两个阶段进行(具体的调查表见本文附件)。研究与分析

1、重点高中女生对体育锻炼思想的认识:在校的重点高中女生应该是一支具有现代思想

用心

爱心

专心 并充满青春活力的准知识型群体,她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仅体现出当代青少年女性对待体育行为的一般参与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她们思想中把体育锻炼同女性接受现代文化范围程度的机会溶为一体进行思考,并力求将传统妇女体育观与现代妇女体育观加以本质上的区分,进而从文化道德、传统认识、目的等更深层次的内容进行理解,使她们的这种思想境界进入一个更新的文化理论层次。从本次重点高中女生的个别访问及集体座谈后,对她们的这种认识感受非常强烈,归纳起来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女性参加体育锻炼本身就是对传统观念的直接挑战: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伦理观念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影响着女性的价值标准。对于一般女性而言,她们或许没有感受过通过体育锻炼活动的参与本身就是调节自己思想情感和通过这一活动可以获得某种身心愉悦的感受。因而表现出我国普通女性在以往体育活动的参与方面明显低于西方。而对在校的重点高中女生而言,她们接受的是现代文化的思想和文化知识,又生活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前沿。她们把自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不再看成是一般身体活动上的形式表达,而更深层的思想是通过这一方式说明她们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对于能积极地投入社会生产,创造社会财富,促进人类文明,了解人类情感方面都有着与男人们的同样重要的作用和社会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女生中,她们对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已同传统的女性滞守家庭、扶夫养子的观念有了时代性的转变和进步,而且她们试图通过体育锻炼是要获得一种精神,即增强自我主体意识、自信心、竞争意识和完善独立性和人格。从对体育文化思想的认识上看,可以了解目前重点高中的女生在对待体育锻炼的理论认识水平上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文化领域。1.2体育锻炼是体现重点高中女生自我价值存在的重要途径:在校重点高中的学生其生活方式主要内容是学习。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女生,受其生理上的差异影响,给她们学习带来的困难较男生更为突出。对此,重点高中的女生从思想上更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及心理环境,去克服学业上的压力。从我们整理访问、座谈记录来看,为克服这些困难,大多数重点高中的女生希望能通过体育锻炼的途径克服这些因生理差异带来的学习困难。她们认为,作为女性,若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幸运大学生,这本身就是自身智能价值的直接体现。而且大学时期又是自己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努力使自己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将来才能可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如果仅仅是“学业有成”而体质病弱,则只能说是自身人生价值存在的瞬间闪光,不可能将在学校里美好的高中文化学习轨道延伸到高校乃至离校后的工作生活之中。更何况德、智、体、美是现代文化人必须具体的基本要素。因此,她们把对参与体育锻炼思想认识看成是完善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方面,认识到体育锻炼不仅仅是身体行为上的简单活动,而是通过体育锻炼本身固有的内涵,去证明自己在某一个方面仍然是群体之中的姣姣者,并在参与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她们更愿意从中去展现自己的性格、兴趣、意志品德、情感、行为倾向等方面的个性特点。这一点是现代知识女性渴望寻机“推销”自己,让人们进一步确认自己价值存在重要的心理愿望。因此,在目前重点高中的女生中,把体育锻炼与体现自我价值存在的问题现实地结合在一起思考,则是反映重点高中女生体育锻炼思想在时代意识上已有明显进步。

用心

爱心

专心 2 1.3身心的健康仍是重点高中女生追求完美的重要方面:重点高中女生对其知识的追求方面而言,她们无疑是“智美”的精英群体。而这种单独的“智美”并不说明她们已完全达到了人生全面完美的水准。作为现代知识女性,更重要的是应该在她们身上突出熔现科学文化与身体健康为一体的那种现代人的自然美。从调查的情况看,重点高中女生对于这方面的认识更具有时代性,深刻地认识到了体育锻炼获得的是健康,而只有获得健康的身体才能去谈美,体弱多病、情绪低落是不可能营造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因此,体育锻炼必须考虑健康与美的统一。就其体育锻炼而言,人体只有健康、充满生命力才美,而健康是内在的、本质的,是外形美的基础。所以,重点高中女生在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方面,已考虑到了体育锻炼中美的来源及美的基础。她们把健康美从内、外两方面加以联系,对内强调健身健心,对外突出热情、大方、端庄、典雅,使她们的德、智与体、美完美结合,并获得全面发展,才是当代高中女生力求通过体育锻炼想去获得的那种现代文明意义上的完美。譬如:追求轻松、追求知识、追求趣味等等。

1.4体育锻炼应是现代女性享有接受公益文化的一种延伸:在座谈中学生们非常明确说出了各自对参与体育的认识,她们认为:“体育运动是平等、公正开展的文化活动,提出了女性体育是每个国家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女性的经验、价值和态度能丰富和促进体育的发展”。还认为:既然女性体育文化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已被公认为是一个国家文化不可分割的整体。那么,在人人享有公益文化的时代,女性更应具有参与到这一文化活动之中的资格。尽管她们将来不一定每人都要终身从事体育工作,但就其对体育的价值、体育的情感、体育的理想与认识上,应该同高中的男生是一样的,具有对体育文化认知上的平等权力。以往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将女性排斥在体育文化之外,使得对她们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甚至有人将“妇嗜动则不雅”的怪论与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相提并论,造成在过去的年代里,不少女性为求“雅”而不得不委屈求全地放弃参加体育锻炼权力局面的出现。而进入80年代中期,我国的社会文化研究高潮把体育文化的研究推向了广义的范围,体育不仅作为人类健康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是人类身心文化存在于任何一个发展时代本就固有的一种特殊公益文化形态。高中女生作为文化群体中的重要比例成员,当然也有权力从本身就属于全人类的体育锻炼之中去实践、体验存在于这一活动过程之中的那些诸如情感、价值、理想、精神、道德等方面的感受。而且对这种活动参与价值的本身就明显的区别于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去接受常规文化教育的学习体验。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句话:体育活动是课堂文化教育以外的一种特殊学习的延伸。而男生能去延伸课堂文化教育之外的文化实践,那么,女生同样的享有并投入到这一活动之中的权力和义务,并把体育锻炼作为充实、完善自己的一种对文化学习体验的延伸。

1.5重点高中女生体育锻炼行为状况分析:从对重点高中女生体育锻炼思想认识方面的情况分析后可以看出,她们就其自身思想认识上,反映出了当代知识女性对体育锻炼文化认识方面的水准有了明显的时代进步。从她们具体落实到实践中的情况看,与其对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相比具有其共性,也有差异。对此,通过问卷调查有以下几种情况:

1.5.1高中女生体育锻炼主观参与倾向方面;对1285份有效问卷的主观思想倾向分析[表1]说明,在重点高中女生群体中,她们受其知识、文化背景的影响,不仅对体育锻炼的历史观、价值观较普通女性更有时代意义上的认识,相当一部分重点高中女生对体育活动锻炼的思想

用心

爱心

专心 行为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主观参与倾向。而且年级越低,这种倾向越明显。这一点与她们对体育思想的认识、学习、生活、文化氛围等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表明她们在周围群体的行为及学校教育的引导下,更容易受其感染而使个人的体育参与思想意识受到启发,进而激发她们从主观愿望上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而高年级的女生的体育活动参与行为倾向为什么比起低年级明显减少,经过个别访问及座谈后发现,高年级女生的交际圈较低年级相对缩小,很多时候她们更愿意将时间限制在与自己关系好同学、朋友的交际圈中,加上忙于毕业迎接高考,使高中高年级的女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思想行为方面出现减弱。对此,在研究女性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便更有效地保护女性体育锻炼思想行为上的稳定统一。

表一:浙江省杭州市8所重点高中女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观思想行为倾向调查表 年级调查

内容 高三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一年级 合计人数 占被调查 人数[%] 想参与 128 288 411 827 64.36% 可以参与 169 316 586 1071 83.35% 无所谓 55 41 40 136 10.58% 不想参与 22 18 10 50 3.89% 1.5.2、影响高中女生体育锻炼行为实施的客观原因: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真正参与体育活动的女生人数远远达不到问卷调查的水平。为了寻找这其中的原因,通过对问卷分析后发现,她们主观上的愿望只是代表一种思想倾向,而能否实施于具体的实践行动之中,客观所提供的条件则显得尤为重要。调查反映出浙江省杭州市重点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客观行为状况。主观上她们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作为锻炼的首先条件,同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希望有专门的教师给予帮助、指导,使她们能在喜欢的项目上得到锻炼。如果学校体育锻炼的客观条件与高中女生的主观愿望出现差距,她们希望的锻炼条件没有得到主观满足,那么她们思想中的主观思想倾向便可能转入消极状态,因而出现可去锻炼也可不去锻炼的情况,最终影响并导致这批女生主观思想倾向的行动转移,久而久之,这批女生便会自觉不自觉地从体育锻炼的活动人群中流失。这说明,在重点高中女生群体中,客观锻炼条件因素在实施高中女生的

主观锻炼倾向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为高中的体育活动如何结合女生们“挑剔”和“求助”倾向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这一群体的体育活动提出了新的思考。1.5.3 表二:浙江省杭州市城区7所重点高中女生体育活动项目选择倾向统计表 排 球 体育

舞蹈 慢跑 健美操 乒乓球 羽毛球 其 它 286 222 218 205 118 86 150 由于重点高中女生处在身心成长到成熟青春年龄时期和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中,她们的用心

爱心

专心 朝气与激情应优于一般女性群体,在对待锻炼选择项目上应该体现出兴趣广、择面宽的特点。然而通过问卷调查情况却有差异。表二是浙江省杭州市8所重点高中女生自由填报体育活动项目选择情况的统计。重点高中女生喜欢的7个运动项目依次为排球、体育舞蹈、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健身慢跑以及跳大绳也有一定的比例。这一点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重点高中女生体育锻炼总的择项倾向。说明青少年女**美、喜欢有节奏感、并以有氧运动为主。通过体育锻炼达到能使自己身体健美、注重健身、娱乐、趣味、交际等多种因素是她们体育活动择项倾向方面的总的基本态度。她们在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方面的倾向与我国的其他女性体育调查中提供的资料所反映的情况基本相似。通过分析认为,它与青少年女性的自身生理特点有关,在一些具有身体对抗的、爆发力强的及项目相对“枯燥”的运动项目与回避对抗而更具有娱乐性特点的项目上,她们更喜欢后者,这也说明重点高中女生在体育锻炼的择项倾向方面因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她们在提高自己健康水平的同时,更注意加强自身形态美及项目活动的娱乐性上。她们比普通女性更注重追求体育锻炼中的美、娱、趣,并从中达到陶冶自己情操,健美自己的身材。其次调查结果还显示,重点高中女生与男生相比差异极大。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以个人“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进行体育活动”(66.8%)为主,在“宿舍或家里进行健身活动”(24.6%)和利用“家庭周围的空地、学校公园或运动场进行体育活动”(12.5%)。而“几乎除了学校规定的体育课其他时间不进行体育之类的活动”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23.8%。男生以运动场为主,女生则以空地、学校周围道路为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调查中还发现,阻碍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还有“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体育设施少、没有相应的运动伙伴和适合运动项目”。

2、如何构建高中女生体育教学新模式的若干设想

通过对调查所获得的重点高中女生体育锻炼思想与行为情况资料和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及统计,可以真正了解目前的重点高中女生她们喜欢、迫切向往和需要的体育锻炼内容是什么;她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思想动机是什么;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什么等等。为此我们可以从高中女生的体育动机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路上初步构建出高中女生体育课教学的模式,也为高中女生的体育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方案。

2.1首先应该了解何谓体育教学模式?所谓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上。它是由教学程序(分为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法体系),反映在其中的教学指导思想,最佳适用范围(包括适用的内容、对象),根据范围产生是不同效果,及相适应的教学条件(包括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教师、体育经费等)而构成。近年来,我市已有一批重点高中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分析传统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一系列弊端的同时,积极创设和构建了一些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譬如:“选项技能的教学模式、一主一辅的教学模式、单元模块的教学模式、合格加特长的教学模式等”,与此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教学思想新、教学方法好、教学过程优、教学效果高并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堂教学实例。就如我校1999年9月开展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3+X”模式,即(“3”表示学期中大纲规定的必修教学内容,“X”表示选修教学内容)。三个学期下来,特别是男女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由过去较为被动变为明显的主动,“体育课堂恐惧症状”的患者大幅度减少,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趣味田径五个项目基本可以由同学做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项目。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从大部分同学中反映的情况是(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踢足球,酷!打篮球,帅!打排球,爽!练田径,飒!练体操,美!使学生对原来传统的体育课 “我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评价有所改变。也是学生对现在体育课初步改革后所反映的真实语言和写照。

2.2改进和完善高中女生体育教学的思想、方法、内容、形式与评价等:

应从目前高中女生体育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利与弊的基础上,真正了解当前高中女生她们所喜欢、迫切向往和需要的体育锻炼内容是什么?她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思想动机是什么?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什么?等等。尽快构建出一个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的体育教学上、以及学生的动机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上都易明辩、清晰的教学模式框架。也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高中女生的体育课教学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教学体系。为此,笔者认为:首先,体育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真正能够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中去。

2.2.1、让“玩”充满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玩”得越开心、越投入越好,而不是“玩”得越正规、越严肃越好;尤其是高中女生更要注重她们的身心特点,创造一些多适合女生特点的教学和活动的内容,真正使她们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娱乐、得到提高,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2.2、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譬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适时的播放一些容易理解和节奏欢快的音乐,使学生在愉悦的音乐环境的熏陶下,进行积极性的主动锻炼。因为高中女生的体育课堂教学不能等同于男生。在实施教学计划时,应选用那些既没有危险,又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具有同样锻炼价值的内容项目,如:艺术体操、跨步跳跃、游戏等。教学中能有机把它融合课堂的有关部

分,如果有条件再加上音乐伴奏,就更加富有情趣,将更有助于培养女生的体力、韵律感和审美观。

2.2.3、克服单一化,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满足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特点。调查中了解到高中女生喜欢小型多样、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她们往往因此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在当前的45分钟的课中,如果教材和教法单一,再进行长时间的跑、跳、投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乏味和疲劳的感觉。针对女生在体育课中求新、求趣这一特点,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加强竞争性、游戏性和趣味性,不要一味强调技术性,否则,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

2.2.4、加强理论知识讲授,更新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求知和追求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的时间和实践课中的适当讲授时间外,还可以大量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广泛接触,了解和掌握她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提高体育的认识,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是起重要作用的,因此讲述有关体育理论、运动生理和运动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解决了女生的一些具体问题,解除她们运动的顾虑,增长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加强了学习动机的培养。

2.2.5、现代体育科学已超越了传统的教育和医学保健理论的范畴,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这

用心

爱心

专心 就要求现代高中的体育教师要有跨学科学习的能力,把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满足高中学生对现代体育发展的步伐。理论课要结合现代体育的高科技发展和全民健身、体育欣赏、专项理论知识、采用讨论、知识问答、专题讲座等教学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培养高中女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一些富有时代动感、实用性强、竞争更为激烈、趣味性和娱乐性更为浓厚的体育健身方法,消除以往体育理论课沉闷、单调的教学方式,有利于高中女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

2.2.6、现在大多数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女生许多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既陌生又熟悉,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使在校学生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可以经常看到实况转播,如:网球、台球、棒球、垒球、保龄球等等,学生尽管对其竞赛方法和规则较为模糊,但她们对那种激烈的竞技场面和气氛以及运动员斗智、斗勇的精神和气质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她们迫切希望了解现代体育运动的运作方式、程序和规则。高中体育教学可以利用教师的特长和专项知识,给学生讲解介绍一些现代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和运动特点,以及如何进行该项运动,使她们学会去欣赏,去体会体育竞赛的独特魅力,领略体育竞赛带来的乐趣,激发她们的参与欲望,这对于高中女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将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论和建议

为此,在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同时,能尽快改变原先高中女生体育课教学中弊端,提出如下建议:

1、在高中女生体育课的指导思想上,要使以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为主线的运动教育向健全人的身体为目标的强身育人教育转变;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侧重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身体锻炼习惯,提高他们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

2、在高中女生体育课课程发展目标上,要突破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旧体系,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课程目标体系,为培养新型的现代人才服务。

3、在高中女生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增加体育教材的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同时做好竞技运动教材化;改变教得越多会得越少的现象;不仅要重视达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目标的“练”、更要重视达到锻炼身体目标的“练”。

4、在高中女生体育课程编制过程中,注意增加选修内容,将体育课外活动纳入体育课程中,增大课程的总体弹性;培养学生具有因地制宜选择运动素材锻炼的能力。

5、改革体育课原先单一以运动技评和达标考核体育成绩的做法,进一步构建以增强体质实效为中心的体育成绩考核制度。

高中女生的体育教学应当适应新的体育观念并深入到学生的心理和观念之中,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所蕴涵的动力并加以有效的利用,使体育教学充满一种活力,变“要你学”为“我想学”。并能“常教常新”,只有更好地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及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保持体育的连贯性及延续性,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才能保证学生能够精力充沛地从事学习和工作,才能提高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使全社会充满活力。

用心

爱心

高中体育教学反思 篇6

高中体育教学反思范文篇一

送走繁忙充实的__年,又迎来充满希望的猪年,回顾过去的一年,自己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上都有所收获。现将20____年的个人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学习,坚定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中年教师,我自觉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平时,我认真学习了十六大精神,仔细体会渗透在教育领域的意义,学习教育战线中先进人物的事迹,时刻鞭策激励自己。

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我的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乐于奉献,努力教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次训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我能够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学生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此外,我还能够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二、深钻教材,认真教学,圆满完成任务。

体育课教、学、练三者之间的统一。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引导水平的体现。只有教师正确而巧妙的引导,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引爆”作用,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获得教学最佳效果。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区优质课比赛中,我动脑筋、想办法,将教材进行分段教学,每段之间都是递进关系。同时,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按能力分组,教学因人而异,是每位学生各需所求,各挥其能,各展其才。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这节课上的有声有色,效果很好,获区优质课一等奖。

学生普遍都害怕长跑50m×8这个项目。为了让学生达标,必须树立他们的信心,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我给他们讲“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道理,让他们认识到凡事在于人为,坚持就是胜利。在教学设计中,我安排课课练,学生每节课准备活动中沿操场跑三圈,每位学生每周有两次练习的机会,一学期结束时,五、六年级的学生达标合格率为98%,效果明显,从而达到了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提高素质的目的。

三、发挥特长,刻苦训练,办好女子田径队。

我是田径运动员出身,训练田径是我的特长之一。围绕着把我校田径队保住全区领先指导思想,组建田径队要从长计议,长要有规划,近要有打算。在选材时,我要求二年级至六年级都有学生参加,不仅要考虑眼前队伍的适用构成,而且要考虑队伍的后继有人。在训练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能力,制定了合理有效的科学训练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狠抓队员的基本功训练,要求每个队员动作规范,从小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在训练中,我不仅对队员们严格要求,而且对自己也严于律己,要求队员做到的,我也必须做到。无论是冰冷的寒冬,还是炎热的夏季,我都能坚持训练,每次都提前早早到校为队员们做好训练前的准备工作。此外,我还经常找队员们谈心,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关心她们,爱护她们,为她们排忧解难,让每位队员都能感受到田径队就是自己的家。

在训练中,我给予了诚挚的爱生之心,端正了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采取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工作方法。正因为如此,在参加区组织的田径运动会中获团体总分第四名好成绩,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的好评。同时,为在周边社会上树立了良好形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高中体育教学反思范文篇二

从教以来,我坚持不懈的进行政治和专业学习,认真学习党的文件,献身党的教育事业是我不懈的追求,在工作中严于律己,踏实肯干,认真钻研教学,虚心学习,大胆创新。任现职以来,我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学校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磨砺,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积极投身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改革,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我深知教学工作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在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的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所任课班级学生体育考核全部达标,出色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教学管理任务。____年,我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接轨,为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运用了“成功教学法”,即在各项身体练习中,每位学生通过“成功教学法”练习,都有成功的机会,来满足每位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从而向练习目标迈进。

作为班主任,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作用,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所任班级教学质量有了大面积提高,在班级评比中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并深入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与同事团结协作,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对于班级管理我有几点体会:思想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发挥“小干部”的大作用,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经常与家长联系,时刻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我感到对学生、对事业的热爱,不能仅仅表现为勤勤恳恳、埋头苦干,而且还应该体现在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上。他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富有时代气息,追求平凡中的卓越。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在____年的高考中,荣获全市普通高中体育教学成绩评估第一名,____年到____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以后我坚持不懈总结,扬长补短,为我校做出更大贡献。

高中体育教学反思范文篇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普遍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通过课改,使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些变化。

教学反思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教育情景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深究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和教学反馈等。体育新课程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情境,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体育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

一、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者。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了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了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了“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教学策略产生了变化

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根据教学观念的变化,逐步改进了教学策略,使其与课改理念高度统一,紧密结合。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们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新一轮的课改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我也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摸索前进,在新大纲颁布以后,我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时刻都在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但能使学生主动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对于培养人才及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使之终身受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我运用了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例如课题为:抢险、2008奥运等。均以情境的形式来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较好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播种”、“丰收的场面”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的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高中体育教学探讨 篇7

一、教师的工作要求

1. 认真学习, 转变观念, 力求创新。

认真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 增强对课改工作的认识, 在工作中积极落实课改要求, 转变观念, 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体育工作, 用创新的思维,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 依照新课程标准, 搞好体育课改活动。

要全面开展体育课改活动。在体育课中要有新的理念, 要有创新意识, 在上好平时课的前提下要有创意, 逐步使我校的体育课正规化, 从而在省、市、区级评优课上取得好成绩, 同时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 身心和谐地发展。

3.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

正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还要从学生的条件出发, 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4. 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 积极贯彻全民健身活动纲要。

学校“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 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窗口, 抓好“两操”和“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更要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所以各班要认真抓好广播操和推轱辘训练工作, 还要有新的创意, 做到人人参与, 师生共练。

5. 继续抓好业余训练, 争取更好成绩。

认真抓好我校业余训练工作。春冬季是训练的大好时机, 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各运动队的竞技水平, 体育组决定对我校各运动队进行全面选拔和分项强化训练, 力争在市、区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为校争光。

二、体育教学需与训练相连接

体育教学与训练是统一和有机联系着的, 但也有区别。教学、训练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不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技术、战术等;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由于任务不同, 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但教学和训练是在统一的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因此, 两者不能截然分开, 只是各有侧重。

进行教学时虽然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 但其中包含训练的因素;进行训练时虽然是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 但其中包含教学因素。无论是进行教学还是训练, 都应贯穿一定的思想教育, 体育教师、教练员应经常注意在教学与训练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使之渗透到知识、技能、技术、战术教学和身体训练的各个方面。

实践经验证明, 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 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阶段, 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阶段。这三个阶段既反映了人们认识的逐步提高和深化过程, 又反映了人们的体质机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通过讲解、示范、尝试练习, 建立动作的概念, 体会动作的过程和要领, 从而粗略地掌握动作。其特点是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 动作表现紧张、牵强、不连贯, 缺乏控制能力, 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作的能力, 并利用各种方法, 如徒手或各种教具给予保护、助力、阻力, 以及固定和限制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速率等, 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

改进提高动作阶段:主要是通过反复练习, 以及深入动作的示范, 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的质量, 逐渐消除动作的紧张、牵强, 以及多余的或错误的因素。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条件联系处于分化阶段, 动作逐渐变得连贯、准确和轻快起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倦地钻研, 掌握动作的内在联系, 不仅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掷铁饼, 不仅要求会掷, 而且要求掷好;不仅要求懂得掷铁饼的一般技术要领, 而且要懂得摆臂幅度、速度、出手角度, 以及全身的有关部位的动作与提高掷铁饼成绩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 采用比较对照、分析、综合的方法对于改进提高动作的质量有积极意义。例如:篮球动作中, 对各种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的技术作对比;田径运动中对急行跳高与急行跳远的助跑技术作对比;技巧运动中对鱼跃前滚翻与前滚翻作对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精密更准确地掌握动作。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 通过动作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使学生清晰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局部动作与整体动作之间、动作的这一要素与另一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 从而在练习过程中更自觉地掌握和完成动作。动作趋于巩固和动作自如阶段: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 使动作趋于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这一个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已经定型, 已经形成和巩固, 能高度准确熟练和省力地完成动作并随机应变、轻快自如地加以运用。动作到了自动化阶段, 活动技能和运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 而是将不断完善。其提高和完善的程度如何, 取决于学生的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及教学与训练的质量等条件。

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 对于自动化的动作, 仍然是要注意反复练习和经常运用, 以便不断提高动作自动化程度和机体的能力。因为练习长期中断会使自动化的动作逐渐消退。在运动训练中要创造各种条件 (如利用电化及各种科学仪器进行教学) , 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改进技术某些细节问题, 以便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创造优异成绩。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的三个阶段是有机联系的, 是相对而言的。教学与训练工作, 应从实际出发, 灵活地运用这个规律, 以加速掌握和提高技能、技术。

三、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

高中体育教学研究 篇8

摘要课改的实施和推广,极大的推动了体育教师以新的体育教学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新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要能够正视并且及时纠正在教学中出现的某些倾向性的缺点和错误。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研究

一、体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教学理念仍不能与新课改相一致,当前高中的体育教学还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教师和学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教”而“练”,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学”与“炼”。只重视眼前体育短期效益,轻视终身效益;只对学生在校阶段负责,不对学生长远负责;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体育教师因循守旧,对一些传统观念还不能突破,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新理念、新方法得不到实施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许多学校体育教育在教法手段上有所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式的传艺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性、独立性,所学知识技能严重地脱离体育社会实践,致使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差。在教学手段更新上缺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长期以来得不到纠正。在高中阶段面临高考的挑战,而体育不在高考升学之列,许多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减少体育课,有的甚至不开体育课,体育在整个学校教学中处于较薄弱的地位,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情感。

(二)师生间情感沟通不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迅速地捕获教师的教学内容,领略动作的要求。高中生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有充沛的精力。可在现实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升学的巨大压力,教师、家长的错误观点导致他们忽视体育学习的必要性,抑制自己强烈的学习兴趣,在体育课上消极怠工。

(三)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

一是以体育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而体育成绩考核却又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来评分,我国各地区中学生身体发育不同,同一标准部分学生难以达标。二是考核项目的局限性,造成考核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缺乏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的空间。三是由于受课时限制,学生为了考核项目的达标,往往忽视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二、新课改体育教学建议

(一)培养抗挫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设置一些较难的环节让学生去接受挫折,在克服挫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承受力,引导学生在面临挫折时把挫折看成是一种锻炼,通过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来实现既定的目标。

(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多种人际关系交往活动,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人与集体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教与学以及配合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通过体育项目中需要的团结和契合度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培养社会竞争力。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敢于正视胜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胜利中找差距、失败中找原因,总结经验,以坚定的信心去拼搏直到最后胜利。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竞争意识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四)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思想基础。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其次,要让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再次,要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认识体育运动锻炼根本目的,强调人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满足与自身发展。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思想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体育观,且对于学校的体育发展有重要意义。

(五)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应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对学生成绩做多维评价,充分发挥考评在体育教学运行中起的导向、调节、激励、鉴定作用。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考核体能锻炼的结果,又要重视学生在心理、价值观以及创新能力上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语

新理念、新方法的实施,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之间的关心,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追求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追求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最合理的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需要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优化以及合理考评机制的建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抗挫折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下一篇:清代历史年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