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训教学工作总结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实训教学工作总结(精选9篇)

教师实训教学工作总结 篇1

职业技能实训是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关系到职业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实训教学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实训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讲授和实训指导以及相关的教育,使实训学生丰富专业知识,获得职业技能、技巧,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

要推进职业学校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实训指导教师应该高质量、全面地完成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编制学期实训课题授课进度计划要求

(1)学期实训课题授课进度计划是实施实训教学的依据,必须根据实训教学大纲和整个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编订,并及时报批。

(2)学期实训课题授课进度计划必须成为一个单元体系,应具有完整性,严格规定各实训课题教学时数、教学的内容等。

2.编写实训课题教案要求

(1)书写工整,内容完整、详实,并及时报批。

(2)实训课题教案主要内容要体现出实训教学的主要教学环节。

3.实训教学准备

实训前的主要准备工作有:技术准备、设备设施准备、工卡量具及其主辅具准备、实训原材料准备、实训消耗品准备、实训场地准备等。

二、实训教学基本环节

1.组织实训教学内容

(1)要考察实训学生出勤情况、学生精神状态。

(2)检查实训学生着装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情况。

(3)进行职业道德安全文明实训和实训纪律教育。

教师实训教学工作总结 篇2

在各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学中, 会计模拟实训课程已成为增强学生对会计理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同时, 在教学中也必须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定位问题,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 会计实训教学的性质及其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在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 《基础会计》无疑是核心课程。但在多年的会计教学中, 笔者发现学生学习会计基础理论时, 常常是一知半解, 似懂非懂。这主要是因为会计原理的传统课堂教学理论性太强, 学生社会阅历浅, 没有对企业交易事项发生过程的感性认识, 所以初学者普遍感觉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不好理解、难以掌握, 而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出现给传统僵化的会计专业教学带来了改变。

会计模拟实训就是以企业日常会计业务中发生的原始凭证为对象, 模拟企业真实发生的交易事项, 通过实际编制记账凭证、登记相关账簿、进行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表, 进行会计业务的模拟演练, 从而使学生了解、掌握会计理论的实际运用, 熟悉企业会计工作的真实运作。

会计学的传统课堂教学通常是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传授知识, 然后用例题来演示佐证。例题中涉及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用文字说明来介绍, 而不是以证明交易事项发生的原始凭证为依据。为了教学方便一般是以会计分录、丁字账来代替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 造成学生特别是初学者的困惑和不解。

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职业技能训练。会计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 有着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核算方法。学生只有先通过课堂教学了解会计基本原理, 掌握现代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 而后才能顺利开展实操训练。课堂理论教学仍是学习会计知识的基本形式, 是会计模拟实训不能完全取代的。会计模拟实训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的适应性, 加深、巩固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的认识和领悟。会计理论教学和会计模拟实训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是相辅相成的, 二者互为补充共同形成会计教学的有效形式, 使会计知识由抽象变得具体, 由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笔者认为, 最好的教学形式是在课堂教学中多练, 在模拟实训中也不缺少理论讲解。另外, 会计模拟实训并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填制凭证、登记账簿, 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 在与企业交易事项的接触中学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会独立思考和培养创新能力。

2 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定位

2.1 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中教师的定位

在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中,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角色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实验学习的环境氛围, 是实验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顺利完成实验环节。

2.2 会计实训教学中学生的定位

会计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处于企事业单位或公司财务人员的位置, 面对一系列的经济业务, 运用所学过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行仿真处理。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会计理论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认真对待, 尽快进入教师为他们设计的角色中去, 亲自参与, 在实际业务中解决具体问题, 将知识点通过实际操作, 消化、理解并加深记忆。

2.3 综合模拟试验

学生进入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之后, 就涉及到比较复杂的经济业务处理的问题, 单纯依靠课堂上讲授纯粹的业务处理理论, 不能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综合模拟试验一般安排在学生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后进行, 以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以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的有关资料为基础, 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 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这种实践性教学形式, 是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和考核。从模拟实习的内容上看, 不仅包括会计核算, 还应包括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从实习手段上看, 既要进行手工模拟实习, 又要进行电算化模拟实习, 一般先进行手工模拟实习, 后进行电算化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 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 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进行仿真操作演练, 并利用会计实务完成的会计资料信息进行财务管理决策和审计控制等, 可采取个人独立运作 (要求每个学生各自单独完成全部会计模拟实验内容) 和分工运作 (把学生进行分组, 在每组中按照会计机构内部各岗位的分工情况, 进行分岗位操作) 两种形式,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的适应能力和执业判断能力。

3 针对会计实践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3.1 充分利用实践性的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会计专业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具的使用

课堂上应将实际工作中采用的凭证、账页等发到学生手中, 当讲到相关内容时, 让学生与手中的实物结合起来, 这样理解课堂讲解内容就容易多了。如教师在讲账簿时, 讲到账簿是由若干张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所组成的, 按账簿的外部形式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如果教师把这几种账簿拿到课堂上,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些账簿形式, 并对应账页, 分清这些账的记账对象, 演示其各种优缺点, 那么学生工作以后, 见到账簿就不会感到陌生, 就能牢固掌握正确使用。

3.2 建立起高起点的会计模拟试验室, 提高其仿真性

会计模拟试验室是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必需的设备。通过校内会计模拟试验室的实训, 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 加深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给学生设定企业, 模拟某一会计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 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 让学生自己建账, 并完成从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到编制记账凭证、选择会计核算方式、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整个过程的操作。核算时可进行岗位分工, 要求每个学生以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的身份进行会计处理。还可模拟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等单位和企业内部采购、生产、仓库、销售等部门的经济业务核算, 由学生扮演这些单位和部门, 进行票据交换和其他核算。月末互相轮换。这样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财务活动的全貌, 了解各岗位的不同要求以及审核、监督的重要性, 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

3.3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加强校企联合办学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的财务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观摩, 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里发生的各种会计事项, 了解其核算过程。这样能使学生身临其境, 接触到企业的实际业务, 配合一些模拟数据练习,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师实训教学工作总结 篇3

[摘 要]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专业实训教学中教师期望效应是指在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师傅)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标准、专业培养目标、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岗位职业能力、学情等基础之上,对学生(学徒)未来的行为或是行为表现作出的预测,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期望的形成要根据教育的实际,同时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充满殷切的期望,而且要将积极的期望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兴趣、调节情感、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与学习习惯,使实训教学在学生眼里变得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7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低碳教学的数控技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C-c/2011/02/097)。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实训教学是教师(师傅)给学生(学徒)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师傅)对专业理论、实践知识讲解示范,学生(学徒)问答模仿练习,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等等。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即积极的期望促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专业实训教学中教师期望效应是指在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师傅)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标准、专业培养目标、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岗位职业能力、学情等基础之上,对学生(学徒)未来的行为或是行为表现作出的预测,从而影响学生(学徒)的发展。

因为教师是教师期望效应的实施者,所以近年来本研究首先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江苏省58名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实训教师,从他们对教师期望效应的认识、作用以及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期望效应的重视程度、遇到的困惑与问题等方面,了解到目前实训教师运用教师期望效应促进实训教学的基本情况。同时,本研究选取五家重要期刊《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师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从中梳理出近五年发表的有关“教师期望效应”的具体做法以及问题与困惑。通过以上途径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现阶段实训教师在教师期望效应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教师期望的内容不明确;(2)教师期望的传递策略单一、窄化;(3)教师期望环节缺失等,这些问题使得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不能科学呈现教师期望,也就不能通过教师期望促进学生的学习。

因此,本研究着重从专业实训教学的角度对教师期望的构建原则、教师期望的传递策略、教师期望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加以阐述,希望能够引导专业实训教师充分利用教师期望效应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以及潜力,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专业实训教师期望的构建原则

教师期望引发教师行为,教师行为影响学生期望,使学生更可能按照教师期望的方式表现。积极的教师期望应该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积极的教师期望激发学生的高期望,促进学生成长为德技双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

1.与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原则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就是要在教育教學过程中彻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教育教学,因此教师首先就是期望他的学生将来能够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李克强总理2014年6月23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职业教育不仅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专业实训教师期望不光包括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期望,也包括对学生职业道德、社会道德、适应社会等方面的期望。与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教师期望能够促学生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

2.建立基于学生发展的积极期望原则

对于一般教师而言通常会根据以往所教学生学习情况或者根据现在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自然期望,而这很容易造成期望误差。尤其对职业学校教师,因为他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中考失败者,这就很容易使教师对的学生形成消极的期望,进而进入恶性循环的教与学。其实对于教学而言,人的智力大致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一类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逻辑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具象思维。职业学校学生的思维大部分都属于形象思维,他们在掌握和应用一门知识时,总是要跟一定的环境和背景联系在一起,离开这个环境和背景他们很难掌握和应用这门知识,因此现在的职业教育大力提倡做学教合一,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形象思维,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内在认知过程显性化、可视化,通过体验使学生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观察、重复演练和实践,从而极大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积极的期望激励学生,采用与职校学生思维相适应的教学策略达到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的。

3.与现代学徒制环境下角色扮演吻合原则

角色就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处于特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素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生角色是双重的,他们既具有学生身份又具有学徒身份,是带着动机有准备来学习的,学习的目标是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达到企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他们是实训课程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学习型劳动者。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师傅)应该通过与学生职业身份相符的职业期望帮助学生在学习工作中找准位置,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帮助学生完成从稚气未脱的学生蜕变成为一名踏实肯干、具有崇高职业精神的企业员工。

4.与学情吻合原则

积极的教师期望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是不可能通过良好的愿望就可以抹掉的,如果教师设计学生根本无法达到的高标准,那么教师只会妨碍学生的发展,所有教师期望只有根据学生的现实能力才会比较恰当,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二、专业实训教师期望的传递策略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作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专业实训教学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的双主体教学,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的导向教育。因此积极的教师期望应该是基于学校、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形成温馨、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提供丰富多彩、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寻求学习兴趣等等,引导学生学习,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

1.构建温馨的文化共同体,有效传递教师期望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实训课程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师傅)共同组成的共同体以完成共同的生产学习任务为载体,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建构知识技能,实现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达成每个成员全面成长。因此这个共同体它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共同体,是一个发展的共同体,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师傅不光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同时引导学生相互关心,形成温馨的文化共同体,在这温馨的文化共同体中才能有效递教师期望。

2.形成企业实训文化,有效传递教师期望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实训文化不光体现学校文化,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实训文化向学生传递期望,达成有效教学。

(1)创建企业物质文化有效传递教师期望

企業物质文化是指由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在实训教学中通过实训环境企业化,能够最直观地传递教师期望,即告诉学生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例如在实训车间布置横幅、标语、工作岗位职责、产品展示柜等,设立读书角和公告栏等等,营造企业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车间之中,帮助学生树立产品质量意识,激发学生“爱企业如家”的自豪感、献身企业的责任感。

(2)建立企业制度文化有效传递教师期望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具体体现,是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在实训教学中通过实训制度企业化,能够直接地传递教师对学生在遵章守纪方面的期望,即告诉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首先必须遵守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劳动纪律意识,激发学生自我养成良好职业素养的紧迫感,达到教师期望的有效传递。例如在实训教学中结合企业管理模式,根据学情确定车间主任、职能组长、工段长、班组长、技术人员、工人,同时制定实训课堂内部职能组、工段、班组等各项组织和车间主任、职能组长、工段长、班组长、技术人员、工人等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从而确保在实训课堂教学中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工作学习有标准,考核有依据。

(3)形成企业行为文化有效传递教师期望

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在实训教学中通过实训行为企业化,能够直接地传递教师对学生在做人方面的期望,即告诉学生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竞争意识,激发学生自我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愿望,达到教师期望的有效传递。例如对实训教师而言,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是实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传递教师期望的需要,因为对于学生来而言,实训教师的一言一行是他们行动的榜样,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如果教师希望学生表现良好的行为,那么教师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动学生、带动学生,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确立教师威信,才能有效传递教师期望。

(4)树立企业精神文化有效传递教师期望

企业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在实训教学中通过树立企业精神文化,告诉学生什么是爱国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服务精神、团结精神、民主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意识和信念,激发学生崇高的使命感和奋力工作学习的干劲,达到教师期望的有效传递。例如在实训工场悬挂本行业国内外或本地知名企业家、劳动模范、优秀技工的寄语,使学生具有奋斗的目标;通过宣传栏,传递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规范以及行业质量标准,使学生懂得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必要性;按照管理要求,学生统一穿工作服、带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使学生具有企业员工意识等等。

三、教师期望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在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期望不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形成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性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教师期望的行为能够得到很大改变。因此实训课堂教学成功部分取决于教师向学生传递的行为期望,课堂氛围部分取决于实训教师向学生传递的合作期望和人际关系期望,学生对学习工作任务的回应受到教师向学生传递的学习活动的意义性、有用性的影响。对此专业实训教师可从实训工场文化、项目学习、工作过程管理、能力评价等方面传递教师期望,达到提高实训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1.通过实训项目,传递教师期望

在整个专业实训过程中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进度有计划安排学生的学习,使学生不断取得成功和得到提高,一旦学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并取得稳定的进步,学生期望也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实训项目课题的选择就变得尤其重要,它反映了教师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期望是否正确。准确的教师期望只有根据学生的现实能力确定实训项目才会比较恰当,校企合作下的实训项目的确定应该是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基础,依据项目教学选题原则,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引进企业典型产品作为实训项目。另外在实训教学中教师通过对项目的介绍,向学生传递学习该项目的意义及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传递教师对学生认真学习职业技能的期望。

2.工作过程式的教学管理,传递教师期望

教师期望与教师效能感是密不可分的,具有健康效能感的教师都相信学生能够完成教师为他们设置的情境要求他们完成的任务,通过情境教学达到成功管理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取得更多的成绩。工作过程式的实训教学组织形式是按照企业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实施的,整个的教学情境就是企业生产工作过程的再现。积极的教师期望可以通过工作过程式教学得以传递:我们都是同一企业的员工,在学习方面我们要相互学习,在工作上要相互帮助。这样的一种教师期望,会营造积极的、合作的实训课堂氛围,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传递教师期望

通过评价刺激和激励学生尽最大努力取得成绩这是教师所期望的,积极的教师期望能够通过评价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技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对后面的学习充满信心和热情。比如实训教学评价,由于实训教学是企业生产的再现,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是根据劳动岗位的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 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确定相应的评价。因此实训教学的评价就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同时通过企业、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承担评价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企业对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期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创造力。

四、专业实训教师期望的实施效果

实践证明: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教师期望,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兴趣、调节情感、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与学习习惯。使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更认真,实训课堂思维更活跃,讨论发言更涌跃。总之,期望能够成为增强教师专业实践效能的工具,但教师期望的形成要根据教育的实际,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充满殷切的期望,而且要将积极的期望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兴趣、调节情感、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与学习习惯,使实训教学在学生眼里变得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欧阳丹. 教师期望、学业自我概念、学生感知教师支持行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05

实训教师转正个人工作总结 篇4

您好!首先感谢给我从事实训教学工作的机会,我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好好表现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训教学工作中去,为学校明天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是年月进入学校的,至今已有二年多的时间了。这二年多来,参预带班下厂实习、汽车实训、摩托车考证实训、招生咨询、设备维修等工作,是我从企业到学校人生的重大转折。我深知一名教学工作者,不仅需要有耐心、细心、责任心、还要具有较强综合授课能力,根据学校教学工作需要,我先后进修了大专、电工中级、汽车高级,这对于我成为一个多面实训工作者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加上我多年企业机修经验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完成学校布置的一切任务和按排;所带班级在考证的合格率90%以上。力争使登上一个新的台阶,我深信我本人一定能做到这些。我本人性格开朗,工作认真,极善于与他人沟通,注重团队的合作协调,责任感强。更关键的一点是,做一名教学工作者是我一直以来最大的愿望,我爱好这一行,所以我自信,并能够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

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工作规范 篇5

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工作规范

(一)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职责

为确保教学质量,完善实训基地实习实训管理制度,体现规范办学、精细管理、提高质量、全面升级的要求,现制定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如下:

1、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坚持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的人才作为工作目标。

2、认真做好实习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实训教案、授课计划、实验报告、实训材料等),了解学生所在专业和所实习工种的内容和要求,准备好学生实习所用设备、刀具、量具等。对实习设备和器材要仔细登记,认真管理,如有损坏,应查明原因,详细纪录,并妥善处理。

3、各实习指导教师应认真学习本手册的安全操作规程。实行实训指导老师分区划片管理,相互督促配合。

4、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实训期间,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有责任心、事业心,积极工作,努力完成教学目标,不允许睡觉、聊天、看报纸、玩电脑,不允许长时间在办公区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5、提前制定学期实习、实训教学计划,认真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有关的生产工作管理制度,按时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

6、实训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实习安全教育,认真组织学习有关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认真讲解实训操作规程实习、实训及有关要求,为学生作示范,坚持认真指导,监督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握实训标准,上课期间不和学生谈论与教学无关的话题。认真做好学生技能实训的指导和各技术环节的示范,使学生尽快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8、及时规范填写《实训记录本》和《教学日志》,机器设备有故障必须如实详细记录在《实训记录本》上,并填写《设备故障报告单》以便设备维护人员维修。

9、时刻教育、督促学生正确摆放工、量、夹具,正确引导学生共同维护好工、量、夹具等设备。

10、每次实习、实训结束前,督促学生及时清点好各自的工、量、夹具及做好实训场地的卫生,实训结束后关灯、关电、关扇、关窗等工作。

13、教育学生遵守安全规程,爱护实习器材,坚持清洁制度,保持实习车间整洁,培养学生养成文明安全生产的习惯。

11、每日下班时应对各种气瓶进行检查,防止漏气,相关人员严格执行气体压力表月检和年检。

12、每日下班时必须严格检查和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才可以离开。

14、认真听取其他实习指导教师、工人指导师傅、学生们的意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采取措施及时解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5、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努力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技术和教学水平,以适应不断深化的教学实习的需要。

16、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协助相关部门搞好教学指导人员、辅助人员的考勤、考核工作。

17、负责学生的实习成绩的考核,并做到公正、准确、及时。

18、实训期间不得随意带外来人员进入实习基地,更不得将实习基地的设备、物品带出或转借他人,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请示主管部门或校领导批准。

19、如遇异常、紧急情况,应迅速向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妥善及时处理,使损失降低到最小。

20、根据学校发展情况,应经常性地对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能够认真的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21、严格按照学校师德考核管理办法要求,认真正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惩,择优评先。

20、定期对实训设备进行维护,以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二)实训指导教师安全责任书

为明确指导教师在实习实训教学中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促进我校实习、实训教学的管理,防微杜渐,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1、指导教师必须遵守学校的有关管理规定以及《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自觉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切都要为学生的安全负责、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听从指挥,服从学校的安排,严格按照学校安排的培训计划,完成实训实习指导任务。

2、严格按照实训基地仪器、设备使用规程的要求操作,每次使用前要检查相关的设备、设施是否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3、在进入实训车间前,指导教师必须首先要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安全教育之后再开机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教学有秩序、学生有纪律、设备操作有记录,不得让学生私自操作,尤其是随意开闭配电电源和未经允许随意通电使设备运转。

4、及时排查所用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用电、用火的安全,如发现安全问题应立即中止相应的活动,采取妥善措施并立即报告。

5、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时,若发现学生违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立即让其停止操作,并进行正确的示范。

6、负责向学生讲授实训车间的要求和学生实习规范,特别是要注意培养教育学生对实习实训基地应有的责任感,使学生时刻做到爱护实训车间的仪器和物品,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7、下课时,安排学生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及室内的清洁卫生工作,协同管理员检查安全、防火设备,关好门窗、电灯、风扇、水闸等,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二)对发生以下情况的,则视为指导教师失职,学校将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经济处罚措施,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1、未履行实习指导教师职责,如擅自离岗等造成人员伤害发生的。

2、未按照实习实训基地安全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

3、实训车间在实训实习中存在安全隐患(如:电源裸露、门窗破损等),未能及时上报相关部门维修而造成不良后果的。

4、公物损坏而未履行器材报损、折旧手续,造成公物流失和未按出借手续私自外借实验器材影响教学的。

5、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不知情或未能及时发现并报相关部门造成不良后果的。

6、未按照教务部门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进行培训指导的。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指导教师双方各执一份。指导教师签名: 实习实训基地:(盖章)

教师实训教学工作总结 篇6

我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师教育过程中,一直寻找新的办学模式。2012年年初,学校将师范教育各专业聚合在一起,组成了下设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中学人文教育专业、中学科学教育专业、应用心理专业的二级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为了使这座“航空母舰”有更好的实践平台,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成为我校改革教师教育模式的一种新探索。

1 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的现状

我校实验与实训中心是在原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中师)实验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两次搬迁,多次人员调整,通过十余年的建设,已初步建立起了实验与实训教学管理体系,从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确定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但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尚未达到师范教育实验与实训要求。具体表现在:

(1)认识误区。认为在高师中培养教师,应注重的是学生学科专业知识能力,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为“小儿科”。

(2)规划缺乏系统性。实验与实训室仍是以院系、学科建制,各自为政、布局分散、规模小、水平低,没有把性质、功能相近的实验与实训室合并、重组,形成规模较大的实验与实训中心。

(3)办学思维封闭。这种思维仍旧影响着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没有体现师范教育应有的“小中见大”特色,没有考虑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

(4)硬件条件欠缺。场地、设备等严重不足。

(5)实验室未能充分利用,形式主义严重,经不起考验。

(6)管理体系不健全。实验教学人员思想不集中,专业定位不明确,学科优势不突出,在现有实验人员的培养提高上,缺少统一的长远规划和明确的培训制度。

2 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思路

2.1 了解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教学的特点

(1)在功能上,师范教育实验与实训室既可以进行验证、演示性实验,又可以进行研究、设计、创新性实验。

(2)在使用对象上,既要面向师范教育在校学生,面向愿意接受实践技能培养的学生,也要面向中小学校在职骨干教师和中小学生。

(3)在使用方法上,既可以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常规实验或非常规实验,也可以向校内外开放,作为中小学生夏令营实践基地。

2.2 明确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思想

(1)在建设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场所。实验与实训室的设置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线,创建的实验与实训室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色。

(2)践行“教学做合一”思想,适应开放式的实验与实训教学。学生走进实验与实训室,能激起探究欲;教师以“参与、互动”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探究综合性的实验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其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新的教育理念。

(3)适应教师职前职后培养的需要,适应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综合性、示范性等突出特点,集教学、实践、科研、示范功能为一体,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示范基地。

2.3 确立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实验与实训室的建立和完善,将有力推进教师教育各专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教师教育学院逐步成为地方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心、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心、中小学教育信息中心、中小学教育实验实践中心。

建设标准:功能实用—密切围绕教学、科研的中心工作,准确、完整地实现学校学科建设规划的中心思想;运行稳定—保证实验室7×24全时工作状态,随时投入工作运行;操作易用—轻松掌握专业化操作;管理开放—给管理和使用人员以充分的自由,对实验参数、实验列表、实验人员以及实验环境变量进行个性化设置。

3 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内容

3.1 建设原则

(1)教师教育的实践性原则。职前师范教育重视学术思维与学术素养的训练,但是学术思维与素养的训练内容应重点关注中小学生、中小学教师以及中小学校的发展,应以学术的方式关注中小学实践。给师范生提供一个实训平台,让他们通过远程教育进行虚拟教育实践;给他们提供一个讨论平台,让他们明辨教师教育的真伪命题;给他们一个实验平台,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设计课程……这些都有利于师范生形成教师教育的实践学习取向。

(2)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原则。按照《高等教育法》,大学有课程自主开发权;按照我国现行的教师管理体制,区县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教师培训。由于缺乏统一的教师教育国家标准体系,大学理想的教师教育课程与地方“有效”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与内容是割裂的。显然,立足于教师生涯的发展历程,建立一个师范教育与教师在职培训有机联系的终身教育体系刻不容缓。大学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是当前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一大潮流。借助于互联网资源共享的理念,开放的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可以为在职教师的知识更新、教学反思提供学术支撑与师资支持;在职教师上传的各种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录可以为师范生专业训练提供鲜活的资源。因此,借助于开放的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在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在大学教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在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系,以达成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互利、双赢”局面,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成为必需。

(3)促进大学及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改革原则。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构成与核心构成。虽然高等师范教育属于专业定向教育,基础教育属于非定向教育,但“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和“如何进行教学”则是二者都必须考虑的基本教育问题。由于高等师范教育的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为了保证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的科学、合理与有效,必须主动征求基础教育界对教师需求与规格的意见;同样,由于基础教育师资学术水平和专业研究深度的局限性,在进行课程与教学变革时,也必须获得高等师范教育的支持。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旨在在高等师范院校形成一个持续关注、研究与参与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教师团队,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通过中心的广泛联系,凝聚一批中小学专家型教师,参与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与教学变革,为促进师范生专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献计献策。

(4)促进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实质性融合原则。教育研究既是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当代中小学校不可或缺的工作。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研究只有走进教育实践,反映教育生活,由此获得的研究成果才富有生命力;中小学的教育研究只有在对教育经验进行抽象与概括的基础上,建构模式,揭示规律,跳出经验的局限,走向事物的背后,由此获得的研究成果才具有普适价值。实验与实训中心正是通过这一平台的搭建,鼓励与支持大学教师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在研究中明确基础教育的问题与缺失,不仅能够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能够规范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促进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实质性融合。

3.2 基本结构

我校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是集教学、科研、示范、实践功能于一体的省级示范实验室,按照“大平台、模块化综合实验平台”的思路设计,其结构如图1所示。

各实验室既是相对独立的子模块,能完成相应领域的任务,又可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一个集课程教学、模拟实践和创新发展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体系。

4 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中心建设的期望

(1)基于“示范中心”,师范生的专业训练更加贴近中小学实践。专业技能训练、教育实践、研究学习、名著导读、跟师学习、专业社团等类型的课程都可以得到一线教师的及时指导,以消解“知识本位”课程观的主宰和“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心的建立将使教师教育的“实践性”更加突出。

(2)基于“示范中心”,高校与中小学的围墙化为无形,区域化的教师教育培育形式得以建立,高校知识形态的资源以及智慧形态的人力资源直接为中小学服务成为可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态直接暴露在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内,这种高校与地方互动、互补和互益的区域教师教育生态环境,为“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和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育提供了条件。

(3)基于“示范中心”,高校的教师培养融合于地方基础教育实践中,将地方的教师培训与教育改革置于高校专业建设与学术研究中,消除了高校与地方在教育教学与研究上“长期隔离”的局面。

(4)基于“示范中心”,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职前与职后的一体化均成为可能,促进师范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高校专业教师在合作教学与研究中共同成长与发展。

(5)基于“示范中心”,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如教育理论教学团队、学科专业教学团队、教学技能训练团队、师范生导师团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等,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建成一支素质精良、爱岗敬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6)基于“示范中心”,建成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教师教育网络系统、教学支持系统和一批在师范生培养中起重要作用的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辅助课程资源和优质自主学习资源。

5 结束语

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成,将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文、理教育的大融合,为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提供条件,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复合型和新型教育人才创造平台,也将提升实验教学中心的研究与管理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沈剑敏,陈强,管利萍.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04-105.

[2]苏文平,薛永毅.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121-122.

教师实训教学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行动导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中职教育既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职学校必须全面提高教學质量,努力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关键在于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紧紧依托社会需求,把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在模拟或真实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采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从容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情形。使职业教育得到社会认可,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生机。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法开展导游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

工作过程导向法就是学习主体在学到理论知识以后,在实践中能够正确运用知识,并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过程,这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也是导游文化适应的主要途径以及在特定实践中获得共同成员身份的过程。因此,工作过程导向理论十分看重学习主体在实践中的参与,注重学习实践性和实训性,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联系,工作过程导向法认为知识就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影响实践,认为知识与实践是不可分离的。受工作过程导向法的影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上越来越关注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并提倡将这种教学方法加入到导游实训教学中,强调实训教学与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导向法的导游实训教学模式构建的前提就是解析导游实际工作,将设置工作任务作为实践源头,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法开展导游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导游实训教学内容设置

导游实训教学内容设置就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到带团实践并进行导游实践工作。导游工作按服务范围主要分为景区景点服务、陪同服务、全陪服务和领队导游,主要涉及到食、住、行以及游览、购物、娱乐等,这就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导游的业务范畴,体现导游工作的服务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将导游的主要职责体现出来,培养学生对景点的讲解能力,将导游的服务程序作为教学主线,形成特色性导游实训教学。

(二)导游实训教学活动安排

根据上述要求,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展开了导游实训教学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指导老师将相关材料发给学生,并督促学生多次联系。活动伊始,将文旅班28名学生,分为5组,各组安排正副组长各一名,由指导老师统一带队到桂林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实训工作。在达到后的第二天上午,安排学生到“两江四湖”游览,接受导游工作见习,下午让学生在象鼻山和七星公园进行导游词讲解,考察学生的讲解能力与应变能力。第三天让学生感受桂林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在整个实训教学中,每组的都能按照要求学习,使得导游实践教学完满完成。

(三)导游实训教学的师资配备

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建设,注重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打造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教学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强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保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条件。为此,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培养、聘用和引进各种应用技术型的教师。建设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为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旅游管理专业采用多种途径聘用各类专业技能型人才。聘请行业专家做专业带头人,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研讨等工作;聘请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或一线工作人员担任校外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实习基地不同工作岗位上的负责人或培训师,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专业培训的资质条件,负责指导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或来校任教,指导教学实习、综合实践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岗位技能的训练。

(四)导游实训教学活动效果

在这次桂林导游实训教学活动完成以后,我校对学生的实训情况展开评价。认为在完成“两江四湖”的见习以后,学生对象鼻山和七星公园的讲解就更加顺利,做到了将导游词与实际景点有机结合,实现了见景说景。所有学生都顺利完成了实训任务,能够独立讲解四到五个景点。尽管有个别同学因没有牢记讲解词或紧张出现了小错误,但总的来说,这次的桂林导游实训教学使学生加深了导游工作职责和工作范畴,提升了学生的带团能力和导游词的讲解能力,增加了学生从事导游工作的信心。学生在导游实训中,真正认识到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让学生知道导游工作不是单纯的进行景点讲解,而是要学会怎样带领团队,怎样引导游客游览观光,形成正确的导游职业态度。

总结:

旅游管理专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立足旅游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密切专业建设和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坚持开放办学的方针,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走工学结合之路。改革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作行动的主体,以专业岗位情境中的整个过程为教学主线,采用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行为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容面对不断变化的新的社会形势,真正成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使专业建设成果得到社会认可,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越.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旅游英语实训教学的改革探索[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2:162-163+210.

[2]赵艳博,张晓,张琳. 旅游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初探[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01:58-63.

[3]陈永胜.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导游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J]. 电子商务,2010,04:76-77.

车工实训教学总结 篇8

史瑞前

在学校的领导和各位同仁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车工实训。回顾本次实训,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无安全事故发生

车工实训不像一般的课堂教学,车间里学生面对的是高速旋转的机床级车床上随时因操作不当而高速飞出的工件、刀具、金属碎块等,还有高速旋转且随时因操作不慎而爆裂的砂轮。这些都可能对学生的人身甚至是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这也是车工实训课堂上的最大隐患。而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忘安全第一的思想,每节课上课前的集中都要强调安全,学生操作过程中始终能严格要求规范操作,下课前的总结都要把存在的安全隐患加以强调。老师不厌其烦的讲安全、强调安全,不断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操作意识,久而久之学生逐步养成安全操作、规范操作、文明操作的思想意识,从而保证了整个实训过程中无安全事故发生。

二、加强管理,减少消耗,降低实训成本

车工实训成本投入较高,实训过程中原材料,工量具等消耗较大,但为了节约成本,降低消耗,重点加强了材料、刀具、量具的管理,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的出入,对每个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所需的材料,都有学生亲自下料,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原材料进行登记,并对每个原材料做标识记号,便于学生对自己的材料进行加工管理,最后在实训结束时,对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原材料技工的零件进行登记并打分。

在实训过程中,对学生应各种失误所造成的刀具、设备等损坏,现有学生自己报告班长,再有班长上报教师,然后共同分析事故原因,对确因未按规范操作或因个人行为造成的重大损失,酌情进行赔偿。从而刺激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按老师要求认真规范操作,极大的降低了各种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各种材料、刀具、量具、设备的认为损坏,减少实训中的消耗,极大的降低了实训成本。

三、加强实训考核促使学生认真操作

按照学校教学要求,加强学生平时成绩考核,本次实训过程中,把学生实训成绩进行了细化,一个工件按工艺分为六次加工,分六次进行考核评分,这缩短了学生轮换加工的周期,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完成实训任务的质量情况,便于实施控制、调整实训任务和进度。

总之,本次实训,由领导的带领和学生的配合下,便于老师对实训管理和实训任务的安排,再加上这次实训的管理方法及措施到位,从而取得了较理想的实训效果。

实训教师转变方式践行实训职能 篇9

实训教师转变方式践行实训职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育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可以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特色和宗旨,也可以反映出院校的教学质量.如何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贯彻职业教育的思想和精神,为社会输送优秀、合格的人才,实训教师是关键.实训教师不断地转换多重角色去适应教学要求,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作 者:叶明生 叶玉梅  作者单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2010 “”(8) 分类号:G45 关键词: 

上一篇:婚庆摄像流程下一篇: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