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诗时间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悼亡诗时间(精选5篇)

悼亡诗时间 篇1

在中国文学史上, 悼亡诗以其特殊的题材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类诗歌的主要内容多突出表现妻子生前的贤、惠、笃, 以及作者对亡妻的深切追思。其表达方式是由景到人, 睹物思情, 超越时空, 物我统一。诗篇的基调表现为一种凄婉沉痛、孤寂落寞、缠绵悱恻的悲情美。其中潘岳追悼亡妻的诗以其情真意切、缠绵悱恻见长, 千百年来叩动人们的心弦, 后影响唐代元稹等人, 而元稹的悼亡诗则多一些俊朗直率、浅切通畅, 正是他们二人使悼亡诗成为专指悼念亡妻的诗歌门类, 并确定了悼亡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为此, 笔者将潘岳的《悼亡》与元稹《遣悲怀》悼亡诗进行对比, 探讨在同一题材下, 他们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的异同点及元稹对潘岳的继承与发展。

潘岳 (247—300年) , 字安仁, 祖籍荥阳中牟 (今属河南) , 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刘勰曾这样评价说:“晋世群才, 稍入轻绮;张潘左陆, 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 力柔于建安。或忻文以为妙, 或流靡以自妍, 此其大略也。” (《文心雕龙.明诗》) 。与当时的陆机并称, 并被前人屡加比较, 或说“潘文浅而净, 陆文深而芜”, 或说“陆才如海, 潘才如江”。虽各有得失, 亦不无高下。但潘岳“善为哀之文”, 这是古今一致的公论, 《悼亡》之作, 传诵千古。潘岳的妻子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 潘岳十二岁时与杨氏订婚, 结婚之后, 夫妻两人大约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 杨氏于晋惠帝元康八年 (298) 卒。二人感情甚笃, 杨氏去世后, 潘岳除了《悼亡诗》三首外, 还作有《杨氏七哀诗》等悼亡她, 情深义重可见于此。

《悼亡诗三首》 (之一) 是诗人为哀悼亡妻所作《悼亡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也是三首中最让人动容的一首。诗歌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哀伤的永恒时空, 充满生死两茫茫的悲痛之情。诗中诗人以时间为经回顾了与妻子生前“如彼翰林鸟, 如彼游川鱼”, 如胶似漆般浓炽的爱, 伤吟现如今物是人非、阴阳相隔“双栖一朝只、比目中路析”的孤单落寂之感, 以及不因“光阴荏苒”、“寒暑流易”, 而改变诗人对亡妻的“寝息何时忘, 沉忧日盈积”的永恒哀念, 反而越来越沉重。但由于伤悲难遣, 孤寂难耐, 情思无依, 因此他发出了“庶几有时哀”的慨叹。面对这种无奈的悲苦, 诗人开始羡慕庄周犹有缶可击, 因此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庄子那样从感情的重压下解脱出来。而这种企图, 则又暗示出诗人的这种哀伤不仅剥夺了他的今天, 而且将吞噬着他的明天、后天……读罢全诗, 一个陷入永恒哀痛之中的诗人形象粲然浮现在眼前。同时, 诗人又以空间为纬, 使妻子生前的景物随着自己的步履移动逐次展示出来:庐舍、居室、帷幕、屏风、翰墨的余迹、檐头的滴水等, 物是人非, 睹物思人, 这些连续的空间场景弥漫着阴沉凄凉的气氛, 在沉寂中倾诉着诗人丧妻的悲痛、孤单的追思, 流露着低沉、伤感的情绪。这首诗情至深而意至切, 悼亡的深情婉转地流淌于字里行间。

在潘岳悼亡诗中, 诗人擅长于用精密而细腻的文思编织着对妻子无尽的追思和自己的孤寂之苦, 而这种情思诗人能巧妙地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意象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同时, 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也达到了情景交融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看似信手拈来, 即景生情, 实则不然, 此物此象在诗中皆成了诗人寄托哀思的载体, 承载着诗人浓浓的、深深的情思。因此, 潘岳的悼亡诗都写得情真意切, 以致李商隐说:“只有安仁能作诔, 何曾宋玉解招魂。”但由于受当时魏晋文风的影响, 潘岳的悼亡诗辞藻过于华丽, 倒掩盖了不少真情实感, 正如元稹所评“潘安悼亡犹费词”。

元稹的悼亡诗深受潘岳的影响又超越了潘岳, 也正是元稹诗的出现, 才使得悼亡诗的风韵气势最终成型。

元稹 (779—831年) , 唐代文学家, 字微之, 河南洛阳人。元稹在文学上以写传奇和艳诗闻名, 但他的悼亡诗也同样让人感动。元稹的妻子韦丛是太子太保韦夏卿的幼女, 二十岁时嫁给元稹, 那时元稹没有功名利禄, 虽然是“贫贱夫妻百事哀”, 但“野蔬充膳甘长藿”, 俩人恩爱有加, 度过了七年艰苦却幸福的生活。七年后, 元稹已经当上了监察御史, 韦氏却离他而去, 元稹十分悲痛, 为她写了很多可称为千古绝唱的悼亡诗, 包括《遣悲怀》三首及那首著名的《离思》。

我们来看看元稹的《遣悲怀》三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 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 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 与君营奠复营斋。”“昔日戏言身后意, 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闲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 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

在三首悼亡诗中, 元稹几乎没有对环境的直接描写, 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直叙其事、直抒其情, 但同样达到追思抚昔的“悼”的效果, 同样情真意切, 读来令人哀动于衷, 潸然泪下, 字字透露着诗人对亡妻椎心泣血的思念。亡妻韦丛聪颖美丽, 在元稹出仕之前就已亡故。“自嫁黔娄百事乖”、“贫贱夫妻百事哀”, 都隐含着诗人的无奈自责:妻子生前未能尽享自己给其营造的温暖和幸福, 反是随着自己一道尽尝生活的艰辛与悲苦。

三首诗按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顺序展开, 以一个“悲”字贯穿始终, 题为《遣悲怀》, 实际上则是越“遣”越悲, 越遣越不能忘怀, 越欲罢不已。悲痛中夹杂着愧疚、遗憾和报答无门的复杂心情。如:第一首以叙述的手法刻画出韦氏“顾我无衣搜荩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 落叶添薪仰古槐。”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勤俭持家、任劳任怨、相濡以沫的品德, 使韦氏贤惠的形象跃然纸上。第二首写物是人非、思念不已, 只好通过“托衣裳”、“存针线”、“怜婢仆”来弥补对亡妻的愧疚之心, 以慰藉亡妻, 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第三首主要以议论的方式倾诉着对亡妻的日炽的追思, 仍导致“自悲”, “自悲”的是生前没有使妻子过上好生活, “自悲”的是自己日后难遣的孤寂、悲苦, 以至于发出了“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缘会更难期”的慨叹, 而只能无奈地以“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的方式来抚慰自己对亡妻的追思和愧疚。在诗中诗人同时运用对比的手法, 以今昔之反差来强调往日之贫、欢, 妻子之惠, 反衬今日自己之“悲”、“愧”、“责”。昔日妻子“野蔬充膳食”, 今日诗人“俸钱过千万”;昔日妻子“泥他沽酒拔金钗”, 今日诗人“因梦送钱财”;昔日是妻子“添薪仰古槐”, 今日是诗人“针线未忍开”;昔日是妻子“平生未展眉”, 今日是诗人“终夜长开眼”。一鬼一人, 一昔一今, 一虚一实, 一死一生, 处处对照使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尽是艰辛与沉重、悲恸与深沉。同时, 元稹的悼亡诗中微观上细致刻画, 极为真实具体, 在这方面元稹的诗要较潘岳显得更为悲痛深沉, 而且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 往往从日常小事、真事入手, 小处着笔, 通过某些极具感染力的细节描写表达出来。在这些诗中, 元稹用浅切的语言, 通过平凡的琐碎的家常事, 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追思, 使自己波涛汹涌的情感潮水般倾泻奔腾而来, 拨动着诗人的心弦, 撕扯着诗人的愁肠, 在诗人那早已枯竭的心灵上又榨出了最后的一滴眼泪。妻子走了, 留下的是孤零销魂的诗人;妻子走了, 留下的是诗人对妻子深深的追忆和思念。

唐人崔颢有诗云:“黯然销魂者, 惟别而已矣。”世界上最痛苦的莫过于生离死别。悼亡诗作为一种主情的诗歌体裁, 完全靠真挚的情感动人。潘岳和元稹都是在相同的境遇下有感而发, 故而他们的情感都是真挚感人, 写出来的诗歌也是动人心魄。难怪清代的纳兰性德在笔记中, 把唐代元稹的《离思》、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宋代贺铸《鹧鸪天·半死桐》与潘岳的《悼亡诗》并列为四大悼亡诗, 可见潘、元二人的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高。

悼亡诗始于潘岳, 但是真正意义上把悼亡诗推向更高境界的却是元稹。潘岳的悼亡诗为后世悼亡诗人提供了一个范本, 文风追求绮丽、喜欢铺写, 文字连接比较紧密, 然而具体就诗歌艺术特色分析此诗, 就会发现虽然诗句通顺流畅, 语句连接紧密, 但是缺少精美工致、深于刻炼的句子, 在语言的创造方面显得比较平庸, 语言堆砌过多, 意思重复明显, 缺少一些亮点和闪光点。而元稹从潘岳的诗作中汲取了不少艺术营养和创作灵感, “潘岳悼亡犹费词”, 元稹既深受潘岳的影响又超越了潘岳, 也正是元稹的出现, 才使得悼亡诗的风韵气势最终成型。《离思》三首也延续了他一贯的诗歌作风, 语言平易浅近, 流露的情感却真实动人, 感人肺腑。其中诗句“贫贱夫妻百事哀”, “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缘会更难期”更是广为流传。清代蘅塘退士评论元稹这首诗时说:“古今悼亡诗充栋, 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 勿以浅近忽之。”潘岳和元稹的悼亡诗不仅打动了世人, 更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苏轼、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创作。

摘要:潘岳和元稹的悼亡诗是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一朵奇葩, 本文拟从二者悼亡诗的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表达方式和写作风格入手, 分析二者悼亡诗的异同点和元稹对潘岳悼亡诗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潘岳,元稹,悼亡诗,比较

参考文献

[1]辞源[M]. (修订本1-4合订本)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2]刘勰.文心雕龙.明诗[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3]隋书.经籍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4]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俞氏三代悼亡诗 篇2

俞樾之孙俞陛云(1868~1950),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编修。德清自清朝以来,状元榜眼各二,唯缺探花,俞陛云完成了三鼎甲,俞樾有云:“吾孙弥其缺,如鼎三其趺。遂令邑人口,藉藉南埭俞”(《曲园自述诗》)。二十八年出任四川副主考,翌年应经济特科复试,名列一等。民国元年(1912)俞陛云出任浙江省图书馆监督,三年(1914)聘为清史馆协修,任《清史稿》“兵志”和“列传”编撰官。俞陛云幼承家学,受祖父俞樾亲自指导,《曲园课孙草》一书就是俞樾为俞陛云所作。俞陛云在文学、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尤精于诗词,著有《小竹里馆吟草》、《乐青词》、《蜀诗记》、《诗境浅说》、《诗境浅说续编》、《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诗境浅说》及《续编》和《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二书,是两部比较有特色的唐诗和词的选本,而且解释精辟,有功于初学,在当代仍盛行。

俞平伯(1900~1990),俞陛云之子,俞樾曾孙,1915年入北平大学,毕业后曾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学院等校任教。他不但“对于旧词曲的造诣极深,同时又是提倡新体诗的最早的一个人。所著《冬夜》、《西还》两集,风靡初期的白话诗坛”。除了文学创作,俞平伯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俞平伯“研究古典文学是从小说开始”,散文集中收有不少如《谈中国小说》、《谈〈水浒传〉七十回本之有无》、《〈三国演义〉与毛氏父子》等有关小说考述的文章。继胡适《红楼梦考证》之后,俞平伯发表了《红楼梦辨》(1923年初版,五十年代初改名《红楼梦研究》),是“新红学”的代表作之一,之后终其一生,不断进行《红楼梦》研究。俞平伯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亦是有目共睹。

俞氏一家不但在学术上堪为人范,斯文一脉,而且还有一个让人敬佩的地方,就是夫妇相敬如宾,伉俪情深。

道光七年(1827),俞樾七岁,求婚于舅氏平泉公第四女。道光十九年(1839),俞樾与外姊姚氏完婚,写诗志曰:“催妆诗赋小春天,莫怅秋风未著鞭。但使登堂得佳妇,何妨攀桂缓今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婚后二人夫唱妇随,感情深厚。曲园里有曲池,曲池中有小浮梅槛,“仅容二人促膝”,夏日时,俞樾与姚夫人坐其中闲话古今,出入诗史小说,《小浮梅闲话》就是二者夏日闲谈的成果。虽然《小浮梅闲话》的文字是枯燥的,但透过文字,我们看到的是俞樾与姚夫人的伉俪情深。俞樾后来虽名扬海内外,但在那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年代,他的家庭饱受乱离之苦,在《春在堂词录》卷二《调笑令》中,俞樾提到自己四岁迁居临平镇,“辄数岁一徙井陵,仕宦迁移,兵戈奔走。越至今行年四十有九,而移居已三十一次,萍梗飘零,仍无定所”。而姚夫人就随着俞樾到处漂泊,患难与共。“蛩蹷相依四十秋,今年六十正平头。算来生日无多日,竟不人间两日留。”“日日寒厨数米炊,偶呼小婢助操持。至今头白门生在,及见当年作苦时。”“五张六角本来乖,多事行年为我排。自向丛辰问凶吉,累君逢午必持斋。”(《百哀篇》)姚夫人去世后,俞樾百般思念,以悲切的心情写下《百哀篇》(《俞楼杂纂》卷四十一)一百首感怀,取元稹“贫贱夫妻百事哀”之意。诗中追忆了姚夫人与自己患难与共以及二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思念与悲哀之情溢于字表:“莫向空帷哀永逝,相逢地下料非迟。”并“手书《金刚经》为内子资冥福”(《春在堂全书录要》)。姚夫人的去世对俞樾打击巨大,葬姚夫人于右台仙馆后,俞樾自营生圹于其左,并且筑屋其旁,曰“右台仙馆”,以此悼念姚夫人。“内子姚夫人卒,余感念不已,冀有所见,而竟杳然,虽每夕必梦,然止是《周礼》所谓思梦耳,非果其魂魄之入梦也”(《右台仙馆笔记》卷一二第三十六则)。俞樾终其身未置一妾,姚夫人逝世后也未续娶,这以俞樾的时代和地位来说,是相当难得的。元稹原配夫人韦蕙丛死后,“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遣悲怀三首》之三),发誓不再娶,但不久即再婚。与之相比,俞樾可谓言行一致,称得上是真正的至情之人。

俞陛云之偶彭见贞,为尚书彭玉麟长孙女,颇有才华,善书法,孝且贤。光绪三年(1877),彭玉麟养疴西湖,俞樾携陛云相见,彭公大悦,同年勒少仲做媒,为聘之。后因姚夫人卒,俞樾意兴阑珊,体弱多病,十分盼望孙儿早日成婚,以慰晚年,遂一再向彭公要求早娶,在俞樾殷切要求下,彭公应允。二人于光绪七年(1881)拜堂成亲,但不圆房,陛云时年十三岁,彭氏大陛云两岁,“同拜堂前,长短略相等,亲友众观,以为佳话”。婚后,彭氏即回湖南彭公处居住,直至二三年后方正式成婚。据俞平伯之子俞润民书所言,二人刚成亲时,经常在闺房里像孩童般嬉耍,“情意相投,闺房静好,从无龊龉”。陛云本为俞樾次子祖仁子,因长子绍莱卒无子,遂为绍莱后。彭氏周旋二姑间,得二姑欢心,处置家事井井有条。彭氏生二女,因病不育,欲为陛云置妾,陛云不悦,遂用己资为置一妾(《孙妇彭氏传》,《春在堂杂文》五编卷三)。然红颜薄命,光绪二十年(1894)彭氏病故。彭氏葬于右台山麓墓地,安葬之次日,俞陛云在风雨中坐墓前竟日,纪以诗曰:“华屋山邱尽目前,深深埋玉锢重泉。红杉春影销胡蟪,黑月秋原响杜鹃。到此忍凭无鬼论,归根终遇有情天。霓衣风马还稍待,同穴心期盼暮年。”次年11月俞樾为陛云续娶次女绣孙之第六女许之仙为妻(即俞平伯生母)。俞陛云于夫人彭见贞去世后,写下悼亡诗《绚华室诗忆》,序云:“不有哀咏,胡达幽忱,芳籬郁郁,恸君于锦瑟弦旁,琼玖珊珊,迟我于华鬘天上。”回忆了彭见贞生前情景及自己的哀思。彭氏病笃时,俞陛云为作《病榻琐记》,以存其情貌:“妇之病久矣,人不能无病也,人又自有命也。余以其贤,谓命必相之,病不足虑,乃竟以病亡矣。当病革时,余不忍其人将亡而情状语言与之俱亡,为作《病榻琐记》,凡十有五日,今录成一册,告之以诗。天促其命而余永其情,情不能与命争,命亦不能强夺余情也。”压卷《情诗》有云:“情天不用娲皇补,留取情诗压千古。情随诗笔空中来,笔花香孕相思胎。诗是后天生,情是先天结。诗诚不破情不亡,情海不枯诗不灭。诗以情为根,沈沈黄壤追精魂;情以诗为翼,遮空纯作凄凉色。”在光绪二十年,发出这么强烈的情的呼喊,俞陛云对夫人的真情可见一斑。

俞平伯的夫人许宝驯,是俞平伯生母许之仙的侄女,幼随任高丽国仁川领事的父亲前往高丽国。回国后,曾居苏州,时常到俞家与俞平伯姐弟玩耍,可谓青梅竹马。二人于1917年在北京结婚,俞平伯时年十八,许宝驯长他四岁。出身名门的许宝驯琴棋书画皆能,而且会唱昆曲,也会制谱;中年以后,又自学工笔画,多才多艺且又温柔贤惠。结婚后夫妻感情深厚,从俞平伯的一篇日记可见出二人新婚的甜蜜:“乘早车入京,环(俞夫人)立楼前送我,想车行既远,尚倚立栏杆也。不敢回眸,惟催车速走。”俞平伯夫妇二人情趣相投,经常诗词唱和,而且许宝驯还经常为俞平伯的创作进行抄誊,夫妻二人的配合可谓默契。1922年,俞平伯创作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冬夜》,就曾由夫人亲手誊写过两遍。俞平伯在《〈冬夜〉自序》中感谢道:“我又承蒙长环君为我抄集原稿至于两次,这也是我应该致谢的。”俞平伯在散文中也多次回忆自己与夫人的甜蜜生活。1935春,俞平伯夫妇成为昆曲谷音社的成员。1956年,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俞平伯任主任委员。闲暇时,俞平伯填词,许宝驯依照昆腔制谱并演唱,可谓是夫唱妇随的神仙眷侣。

十年动乱打破了俞平伯夫妇诗词唱和、曲画互娱的平静生活。1969年底,已七十高龄的俞平伯随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下放到河南干校。相濡以沫五十二年的许宝驯决定陪同在旁,这对久遭磨难的俞平伯是极大的安慰。在河南干校农家小住的日子,夫妇俩“负戴相依晨夕新,双鱼涸辙自温存。烧柴汲水寻常事,都付秋窗共讨论”。1971年初,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夫妇俩得以提前回到北京。许宝驯与俞平伯共同经历了欢乐,也渡过了许多艰辛,但二人始终不离不弃,荣辱与共。1977年,二人结婚六十周年之际,俞平伯写下一百句七言长诗《重圆花烛歌》,将夫妇“婉婉同心六十年”、“悲欢离合幻尘缘,寂寥情味还娱老,几见当窗秋月圆”的经历尽收诗中。1982年,许宝驯不幸先俞平伯而去。俞平伯突然失去朝夕相伴、患难与共的伴侣,悲痛之心不言而喻。同曾祖父和父亲一样,他亦用诗词来表达他的哀思,“自新丧逾百日,哀至即书”。夫人去世两月内,他写下悼亡诗词《半帷呻吟》,从他写的悼亡诗词中可以看出他对亡妻的怀念和悲哀,如《十一日惊蛰》:“瞢腾偎扁枕,浑不辨朝暮。反顾欲语谁,方知人已去。”《续潘岳悼亡诗句》有云:“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待我余年尽,与君同一寂。”从此,他不再为友人题诗题字,即使难却盛情题了字,也不再加盖红印章,以表示对夫人的怀念。

分析《诗经》悼亡诗 篇3

悼亡诗,得名于晋代潘安悼念亡妻所作之诗,其中所流露的夫妻深情颇为后人传颂,此诗也得以广泛流传,而悼亡诗也成为此类诗歌的代名词,以其独特的风格与感染力深深吸引着读者。

悼念亡妻——《绿衣》

《绿衣》选自《邶风》,展现了一位男子面对亡妻衣裳时的感伤与哀悼。朱熹于《诗集传》中认为卫庄公夫人庄姜有感于卫庄公之妾僭越其位,因而写此诗以表达对自身际遇的感伤,此角度近于一种附会历史的臆说。今天我们更多从文本本身出发,感受其淳朴自然的感情。《诗经》中的“风”流传于民间,总是表达人们最自然而真切的感情,卸去历史牵绊,我们可以细细品读文中的浓厚真情。一位丈夫在翻检衣箱时见到亡妻之衣,不禁燃起对旧情的感叹。

诗的前两段写丈夫对绿衣的.珍重及对亡妻的怀想。两段均以“绿兮衣兮”开头,深情咏诵眼前衣物,“绿衣黄里”、“绿衣黄裳”描绘绿衣内衬黄色之衣,下配黄色之裳。亡妻缝衣之状历历在目,此衣物又凝聚其多少心血,字里行间可见哀叹,“心之忧矣”,物犹在,人已故。“曷维其已”“曷维其亡”,忧愁随绿衣浮现,缠绵于心,久不能散。

第三段描绘由所见绿衣而所感之情景。衣物由亡妻精心所制,平日妻子悉心谨慎的照料让丈夫生活无忧,“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此处作慨叹怀想将情感传达尤甚。

第四段则是由方才所想象之情景转为当下,“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此刻的自己身着破旧,在寒风中久立,不禁想起妻子为自己精心缝制的衣物总能合乎自己的心意,由所见之物,回想往时之景,牵动此时之情,睹物思人,浑然一片,其情至深,其情至哀。

悼念亡夫——《葛生》

《诗序》言:“《葛生》刺晋献王也,好攻战,则国人多丧矣。”晋献公好攻战见于史实记载,应是事实。战火频仍,出现战士出征未归甚于战死沙场之事,不可避免地给在家乡等待的妇人带来了丧夫之痛。

《葛生》前三段描述妻子悼念亡夫,哀悼其永眠孤坟。前两段从坟墓之景入手,通过对墓地景色的描写展现出阴冷而荒芜的情境,寡妇因墓地冷寂而触景生情,使得追思加深。而“葛”这样必须寄于他处方可得生之物,更是激发了妻子内心的悲凉——丈夫已然不在,世间只留得自己孤影徘徊,彼此都处在凄惨的境地里。眼前荒寂的墓地又不禁让妻子想起随亡夫而去的 “角”“枕”,它们仍旧艳美,而死去的丈夫却“独处”、“独息“、“独旦”。妻子缅怀故人,同时悲慨身世,以亡夫孤苦无依的境况而映衬自己在人世间独自一人的清苦生活。其所述之情,字字泣血,甚于让人感觉妻子内心愁绪难排,与其彼此分隔过着凄苦的生活,不如早早离世,共赴黄泉相伴。

诗的第四、五段抒写内心——离世后定要与亡夫墓寝共居。字里行间可见咏叹之情逐步增强,“夏之日,冬之夜”、“冬之夜,夏之日”,凄凉的生活是如何度日如年般悲苦,此种境况自己已难以承受,遂抒发“百岁之后,归于其居!”“百岁之后,归于其室!”的慨叹,她盼望能在离世后永伴丈夫身旁,不相离弃。两句诗平淡而坚定,展现了妻子内心无限的离别相思之情,个中凄伤令人垂泪,无法不为之动容。

艺术手法与后世影响

诚如上文所分析,《绿衣》给我们展示了一位丧失爱妻的丈夫围绕亡妻亲手所制衣裳,睹物思人的凄楚之情。而《葛生》则通过反复吟咏的哀诉,抒写了女子对于离世丈夫的深情挚意,在行文风格中最明显的共同点便是反复交错使用一定的词句,既增强了行文的节奏与旋律,又使得所描绘之情更为加深。

《绿衣》中反复提及绿衣,展现了亡妻衣物在丈夫心中挥之不去,反复萦索的情状。“心之忧矣”“我思古人”往复出现,将内心的缅怀愁绪尽数宣泄。这种手法在《葛生》中尤为鲜明,前三段与后两段每段只变换数个字词,随感情递进而层层深入,所传达的哀痛之情缠绵悱恻,溢于言表。

赋比兴手法的巧妙采用在这两首诗作中也十分鲜明。两者均是由物及人、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艺术手法在后世的悼亡诗中时常可见,如元稹“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亦传达了睹物思人更伤情的感染力,与《绿衣》手法如出一辙,可将之视为悼亡诗抒情手法的一种传承。

明清悼亡诗的特点 篇4

收藏本文

分享

古代爱情诗词,是古典诗歌群芳竞艳的花丛中最娇艳的一枝。它以绚丽多彩的爱情内容和独具风姿的诗歌艺术吸引着世世代代的读者。朱光潜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一文中说:“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这正是我国古代爱情诗词的民族特征与时代特征之一,因此悼亡诗词在古代爱情诗词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自西晋潘岳《悼亡诗》以来;文人创作的悼念亡妇的诗词层出不穷,象元稹《遣悲怀》、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贺铸《鹧鸪天》(重过闻门万事非),梅尧臣《悼亡三首》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而出现在女性作者笔下的悼念恩爱情笃的亡夫的佳作也屡见不鲜。例如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诗《偶成》,孙道绚《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商景兰的诗《悼亡》等等,因此狭义的悼亡诗词可以理解为悼念亡故的爱人的诗词。(广义的悼亡诗词还应包括哀悼其他亡人的诗篇。)悼亡诗词中悼念亡妇的作品很多,但不仅仅限于悼正室(即妻),也有悼妾、悼姬的。这是由于在封建社会中,缔结婚姻主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婚又往往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的势力的机会,有的男.云英:我未成名君未嫁

——龚自珍和他生命中的七位女人

(四)这是一段凄伤、迷离的往事。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七月初九,龚自珍终于回到杭州。从四月二十三日出京到现在,他一路游山玩水,用去了近四个月的时间。

他在沿途所写的诗,早已流传开来,当他到杭州时,发现那里已经在传诵他的作品。对“诗先人到”,龚自珍不无得意地说:

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龚自珍在杭州住了大约两个月时间,期间,他写下十六首悼亡诗。这组诗写得极为华丽流畅,但所悼念的对象又颇隐约朦胧,乃至后人对此始终有不同的解释。

有人说龚自珍所追悼的是他的表妹,但也有说是一位妓女。不仅此女子的身份难以辨认,就连她去世的时间,也各有说法。根据这十六首组诗中诗句,有人说他去世于龚自珍归家的十一个月前(“误我归期知几许?蟾圆十一度无多”),也有人说她去世于十三年前(“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

不知道以诗证史是否可以还原那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如果能,那么综合这十六首悼亡诗和龚自珍写于道光六年(1826年)的一首诗来看,龚自珍所哀悼的女子,是一位妓女,她住在杭州西湖的北岸,湖水对面就是青翠的凤凰山。他们在道光五年(1825年)相识,第二年,龚自珍携家眷北上入京,与女子失去联系。十三年后当龚自珍意欲再续前缘时,才意外发现她已在前一年的秋天香消玉陨,只留下十三年来的相思,托付家人转告龚自珍„„

她没有名字,我们姑且称她为云英吧——因为龚自珍在悼亡诗中曾把她比作云英:

云英未嫁损华年,心绪曾凭阿母传。偿得三生幽怨否?许侬亲对玉棺眠。

云英是唐时的一位营妓。罗隐北上赶考时,在钟陵曾遇见云英。后来罗隐在长安一住十年,始终未考上进士,只得落魄返乡,没想到在钟陵又遇见云英。云英略带嘲讽地问罗隐:怎么你还穿着原先的衣服?看来没混出什么名堂吧?罗隐既羞愧又伤感,题诗一首:

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我虽然没考上什么功名,可你不也是未能嫁人依旧在做着昔日的营生吗?看来我们两个都有不如人的地方啊!

这首诗虽是嘲讽云英,但充满自伤情绪,笔调间流露出读书人落落不得志的悲哀。有意思的是,具有诗人气质的毛泽东十分喜爱此诗,在阅读罗隐集时,曾在诗边留下评语。

龚自珍悼亡诗中的“云英未嫁损华年”一句,直接运用罗隐的典故,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两个史实:其一,这位挚爱龚自珍的女子,是出身“乐户人家”;其二,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在等待龚自珍的归来。此外,龚自珍也和罗隐一样,在京师整整考了十年,从28岁到38岁,始终也没能弄个正榜进士出身。所以,龚自珍借用罗隐和云英的故事自况,也多少有点身世相同的感慨。

龚自珍的云英是位秀外慧中的女子,她身材娇小,性情温柔,尤其是针线活极佳。她在临去世前,还对妈妈念叨着期盼龚自珍的归来,又把亲手做的“汗巾钞袋枕头衣”托她转交给龚自珍。睹物思人,龚自珍为她写下了“艺是针神貌洛神”赞叹诗句,用魏王曹丕宫中的著名美女来比拟她。

当1839年九月龚自珍重新来到她的闺房时,这里已是人去楼空。她的小丫鬟从一堆旧物中翻出一枚她生前用过的戒指和一个小小的印章,上面刻着她的字号。“小字高华出汉书”,这名字,还是龚自珍当年从汉书中给她取的,如今它的主人已经驾鹤仙去,冰冷的字符空代表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龚自珍泪眼朦胧地说:

原是狂生漫题赠,六朝碑例合镌无?

这个美丽的名字,能镌刻在六朝的碑版里吗?为什么此时的龚自珍会想到六朝呢?原来,快乐幸福的罗敷、莫愁,都是那个时代的人。和她们相比,云英是不幸的,这里,只是龚自珍伤痛至极的美好祝愿罢了。小丫鬟们还在商量着是否要把那戒指送给龚自珍,但龚自珍却只想要一幅她的画像:“但乞崔徽遗像去,重摹一帧供秋山。”“崔徽遗像”,也隐约透露出云英的身份。崔徽本是唐代河中府的妓女,和裴敬中相恋,分别时,把自己的肖像赠送情人,以表示相守想望之意。唐元稹、宋苏轼等都有诗咏其事。

十分伤感的龚自珍让小丫鬟领着去云英的坟前祭拜,面对一冢荒坟,他写下凄婉哀艳的句子:

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卿家沧桑卿命短,渠侬不关关我侬。

诗中说,花开花落,自他们相识算起,已经有十三个年头了。从1839年龚自珍悼亡来看,十三年前(1826年)正是龚自珍入京赶考的日子。从那时起,他一直在京师居住。

有人说(见龚自珍《己亥杂诗注》,中华书局版)她去世于十三年前,此悼亡组诗是追述他1827年回杭州祭扫坟墓的旧事。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因为龚自珍自1826年进京后,就再也未回过杭州,而且,他在1827年也没时间回去。因为按悼亡诗中说她病逝于十一个月前的“前秋”来看,那么龚自珍探望的时间,必然也是秋天。但1827年的秋天,龚自珍根本无法回杭州。因为那年的九月,他在清东陵参与道光皇后的安葬事宜;十月回京后,又编辑整理自己的诗作,找人誊录缮写,直到十月二十七日才弄完。因此,他如若返杭,只能在十一月间出发,但其时已近年底,这个时间,没有大事,显然不宜出行。况且,那时他的父亲尚在上海,杭州并无家人。再者,在下一年(1828年)的二月上旬,他又找人给他的《大誓答问》一书做序,从这时间段来看,即使龚自珍于1827年十一月初返杭,要想在三个月时间内往返,也是不太现实的,何况其中还有春节。

龚自珍是1826年年初到北京的,因为他三月份要参加会试。在那年,龚自珍写过一首《梦中述愿》,回忆和她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湖西一曲坠明珰,猎猎纱群荷叶香。乞貌风鬟陪我坐,他生来做水仙王。

从诗中的“猎猎纱群”看,他们欢聚的日子,可能是在春夏之际,那么,这段恋情发生的时间,就只能是1835年。

发生在1835年即道光五年的情事,对龚自珍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他必须去尽力隐瞒、遮掩,让它不为人所知。这也是今天我们对这段往事难觅踪影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呢?

原来,那时的龚自珍,尚处在丁忧期间。

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初一,龚自珍的母亲段驯去世,其时龚自珍正在内阁中书任上,他立即申请丁忧,于九月返上海他父亲的官邸奔丧,在第二年(1824年)的三月送母亲灵柩返杭安葬。

按照清制,丁忧时间一般在三年左右,在特殊情况朝廷下可以“夺情”起用,但对龚自珍这样的从七品内阁中书,是不会“夺情”的。所以,他必须要居丧满三年。在此期间,任何嫖妓、取妻、取妾或其他娱乐行为,都为法度和习俗所禁止。龚自珍此时私会云英,一旦为人发觉,必将引起一场喧然大波。

但爱情还是发生了。龚自珍与他的云英来到苏堤第四桥畔,这里曾经有过一座水仙祠。她穿着绣有荷花的纱裙,裙裾在风中飞舞。看着美丽温柔的女孩,龚自珍希望自己能够变做花神,永远栖身于湖山之间,陪伴自己心爱的人。

十三年来,龚自珍对她身上的荷花纱裙一直念念不忘。那个领他去扫墓的小丫鬟也穿着一件荷花裙子,但在龚自珍眼中,已是“婢如夫人难复难”。

如今,龚自珍终于把这段深藏在心中达十三年之久的秘密,淋漓尽致地吐露出来,并为这个痴情的女孩写下十六首哀婉的诗章。

不过,抒发完这段情感,龚自珍又将上路,去寻找新的欢爱。

追悼

[清]吴伟业

秋风萧索响空帏,酒醒更残泪满衣。辛苦共尝偏早去,乱离知否得同归。君亲有愧吾还在,生死无端事总非。最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悼亡诗

诗人:王士祯

朝代:清 陌上莺啼细草薰,鱼鳞风皱水成纹。江南红豆相思苦,岁岁花开一忆君。

古代哀祭文、悼亡诗词综述

“哀祭”和“悼亡”,就名目看,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文字,但从文体分类的角度看,“哀祭”属于文的范围,而“悼亡”则归于诗词。悼亡诗是一面镜子,能反射出诗人的多面情感,有政治的,也有生活的,同时,悼亡诗还是一块挡箭牌、遮羞布,用来掩盖一些诗人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死者的愧疚。分析悼亡诗中透漏出来的诗人的情感,从而揭示出隐藏于这些情感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根源、揭示出藏于“表”中的“实”,对深入研究悼亡折射出的文人形态、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

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

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

泣尽风檐夜雨铃。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

体裁:词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赏析】

纳兰性德与妻子卢氏,相知相爱,伉俪情深。不幸,婚后三年,卢氏因难产而死。痴情的纳兰,在这一沉重打击下,陷入无尽的悲哀之中。那一首悼亡词,恰如杜鹃啼血,哀婉凄切,心酸之处令人不忍卒读。这首词,是他为妻子画像时所作,一片挚情,跃然纸上。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纳兰感情内向,对爱情极为专注。他的词中有不少描述他与卢氏婚后的幸福生活。如“玉局类弹棋,颠倒双栖影。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生查子》。又如“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浣溪沙》在纳兰的笔下,他与妻子志趣相投,生活美满和谐。她们是幸运的。然而,命运似乎有意捉弄,好端端的却突然逝去,这飞来横祸,使纳兰难以承受。欲哭无泪,悲咽无声。他不知该把怨恨投向谁,是无情的命运?还是残酷的现实?极度的悲痛,却找不到倾泄的对象。最后只有转向自己,后悔当初未珍惜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这种自怨、自悔,由自己承担起一切痛楚的内心情感,唯有一颗挚爱的心灵才会体验到。在这无法排解的痛苦中,纳兰开始寻求解脱的办法,“凭仗丹青重省识”。诗人想通过为妻子画像和她重新相会。“凭仗”二字,寄托着他想达到解脱的希望。然而“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一切努力都落空了。诗人的任何一种作法都只能使思念之情更深、更切。

既然思念之苦、伤心之情无法排遣,索性就沉浸其中。下阕诗人不再寻求解脱,也不再反省、节制自己,而是一任感情倾泄,在心中回味妻子临别的话语,在梦中追寻妻子的身影。每当午夜更深,这对有如鹣鹣鸟的恩爱夫妻能从各自的梦中醒来,相聚在一起。那相对垂泪的痛泣声,伴和着整夜的风雨声、檐铃声,无止无休。

这首词的情感缠绵悱恻,凄楚动人。词人似乎忘却了自我,将整个生命投入到对死者的怀念之中。其中所透露出的悲哀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丧失后的悲哀,是一种最强烈的生命体验,读之催人泪下。

【 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这首词是作者悼亡词中的代表作。性德妻卢氏18岁于归,伉俪情深,惜三载而逝。“抗情尘表,则视若浮云;抚操闺中,则志存流水。于其殁也,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周笃文、冯统《纳兰成德妻卢氏墓志考略》,《词学》第四辑)纳兰性德悼亡词有四十首之多,皆血泪交溢,语痴入骨。此词尤称绝唱。词从空阶滴雨,仲夏葬花写来,引起伤春之感和悼亡之思;又以夜台幽远,音讯不通,以至来生难期,感情层层递进,最后万念俱灰。此生已矣,来世为期?全词虚实相间,实景与虚拟,所见与所思,糅合为一,历历往事与冥冥玄想密合无间,而联系这一切的,是痛觉“人间无味”的“知己”夫妇的真挚情怀,它能够穿越死生,跨越时空。

纳兰词“哀感顽艳”,“令人不能卒读”,于此可见一斑。

严迪昌点评:纳兰性德虚年三十二岁就去世,他赋悼亡之年是二十四岁,作这阕《金缕曲》是三年祭,再过五年他自己也“埋忧地下”。卢氏卒后,他实际上是“续弦”了的,但“他生知己”之愿,“人间无味”之感,几乎紧攫他最后十年左右的心脉。词人在《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词中有“不是人间富贵花”之句,这一令人惊悚的心音,可说是不自在、不安宁的灵魂的集中发露。卢氏这位帏内红粉知己的逝去,加深着他对“人间”的厌弃和逆反感。三年祭的悼亡心曲的重心正落在“料也觉、人间无味”上。说“也觉”,是指亡妻认同自己的感受有共识,这绝对是“知己”感,从而益坚缘结“他生”的心愿。纳兰的苦心驱笔,思路从“梦”与“醒”的对应点的转化切入。三载魂杳,是“梦”还是“醒”?“是梦久应醒矣”!那么不是梦,他此去正是“醒”,是解脱,是也醒悟到“人间无味”。如此说来,活着的转是在“梦”中,逝去的倒是大清醒!痴语写到如此程度,只觉沉痛之极,也深刻之极。上片从“不及夜台”起转出对亡妻的怜爱,钗钿约抛,自怨怨人,乃痴苦莫名难解语。于是启起下片的心祭。“他生”“缘悭”句,语痴入骨,情伤肠断,超时空的血泪交溢的内心独白,诚属惊心动魄又令人不忍卒读。“清泪尽”时“纸灰起”,是否是亡妇“年年犹得向郎圆”的知己之心的暗示或显灵?嘉庆年间词人杨芳灿在《纳兰词序》中说:其词“韵淡疑仙,思幽近鬼”,这阕词可谓是后一句范本。所谓“思幽”,实系词人将追求与失落相交融而又毫不涂饰地痛楚抽理。(严迪昌编注《元明清词》,天地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王步高鉴赏:这是一首悼亡词,作于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三十日,这一天是其妻卢氏死亡三周年的忌日。这时纳兰性德二十六岁。据徐乾学所撰《纳兰君墓志铭》载,性德之“配卢氏,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兴祖之女,赠淑人,先君卒。”据1977年出土的《皇清纳腊氏卢氏墓志铭》载:卢氏“年十八归„„成德。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卒,春秋二十有一,生一子海亮。”卢氏与纳兰性德结婚时,性德二十岁,婚后三年她便去世了,但其夫妻感情深厚,今存《饮水词》,悼亡之作便占很大篇幅。纳兰性德生长富贵之家,为承平少年,乌衣公子,丧妻使他尝到人生的苦涩。这首《金缕曲》是诸悼亡之作中的代表作。

词起得突兀:“此恨何时已?”此乃化用李之仪《卜算子》词“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成句,劈头一个反问,道出词人心中对卢氏之死深切绵长、无穷无尽的哀思。自卢氏死后,纳兰性德对她的思念一直没有停止。他既恨新婚三年竟成永诀,欢乐不终而哀思无限;又恨人天悬隔,相见无由,值此亡妇忌日,这种愁恨更有增无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句,更渲染出悼亡的环境氛围。“滴空阶”二句,化用温庭筠《更漏子》下阕词意,温词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能清晰听到夜雨停歇之后,残雨滴空阶之声的人,一定有着郁闷难排的心事,温飞卿是为离情所苦,纳兰容若则为丧妻之痛,死别之伤痛自然远过于生离,故其凄苦更甚。亡妇死于农历五月三十日,此时已是夏天,争奇斗艳的百花已大都凋谢,故称“葬花天气”。此处有两措辞当注意:其一明属夏夜,却称“寒更”,此非自然天气所致,乃寂寞凄凉之心境感受使然;其二是词人不谓“落花”,而称“葬花”,“葬”与“落”平仄相同自非韵律所限。人死方谓“葬”,用“葬”字则更切合卢氏之死,如春花一样美艳的娇妻,却如落花一样“零落成泥碾作尘”。如今之“葬花天气”,三年前却曾是“葬人”天气。妻死整整三年,仿佛大梦一场,但果真是梦也早该醒了。被噩耗震惊之人,常会在痛心疾首之余,对现实产生某种怀疑,希望自己是在梦境中。梦中的情景无论多么令人不快,梦醒则烟消云散。可是那有一梦三年的呢?惨痛的现实使词人不能不予以正视。妻子之死已无可怀疑,那是什么原因使她不留恋人间的生活弃我而去的呢?词人设想:“料也觉人间无味。”这句话给后世的读者留下耐人寻味的疑问。卢氏因何而死?为何她会觉得“人间无味”?为什么卢氏死后与她结婚仅三年的丈夫会留下如此之多的悼亡之作?而今日发掘出的卢氏墓志又是那样的小,(虽比较精致,却与她丞相的长媳身份不很相称?)“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二句承上句来,人间无味,倒不如一抔黄土,与人世隔开,虽觉冷清,却能将愁埋葬。夜台,即墓穴。埋愁地,亦指墓地。卢氏葬于玉河皂荚屯祖茔。“钗钿约,竟抛弃”二句,再从自身痛苦生发,谓你因觉人间无味而撒手归去,却不顾我俩当年白头到老的誓言,竟使我一人痛苦地生活在人间。古时夫妇常以钗钿作为定情之物,表示对爱情的忠诚。钗为古代妇女的首饰之一,乃双股笄,钿,即金花,为珠宝镶嵌的首饰,亦由两片合成。上片写词人对亡妇的深切怀念。过片则驰骋想象,设想卢氏死后的生活,使对死者的追念更深一层。

悼亡诗时间 篇5

一、杨氏其人,作诗其时

潘岳《怀旧赋》中记载“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东武戴候杨君,即杨肇。潘安十二岁与父亲的朋友杨肇相见,为其赏识,许以婚姻。四十年中,潘杨伉俪相协,甚为美满。晋惠帝元康八年,杨氏病故。

潘岳《杨仲武诔》:“而子之姑,予之伉俪焉,往夏五月已亥卒。”又云 :“呜呼仲武,痛哉奈何。姑侄继陨,何痛斯甚。”

杨仲武即杨绥,是潘岳妻杨氏之侄。杨氏死时,仲武还来治丧,与潘岳“同次外寝”,不到一年,仲武亦死。而仲武卒于元康九年夏五月,可见潘岳妻杨氏卒于元康八年五月以后。

第二年,即晋惠帝元康九年冬,潘安作《悼亡诗》三首怀念杨氏,开悼亡诗之先河。在《悼亡诗》其三中有这样几句诗,“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所以《悼亡诗》当写于此年冬日。

二、潘岳《悼亡诗》中悲情释放的途径

潘岳在历史上获得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鄙薄他的为人,不齿他亲附权贵的嘴脸 ;也有的人激赏潘岳的文采,为他的悲惨遭遇扼腕叹息。但是这并不能抹杀潘岳在我国文学史上所占的一席之地。

(一)时间季节全方位感悟

在潘岳的三首《悼亡诗》中,强烈的时空穿梭感一直贯穿在诗歌中。潘岳从十二岁与杨氏相识,到五十二岁杨氏逝世,期间厮守整整四十年。在这四十年中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潘岳少年因《藉田赋》一举成名,但是却被当朝嫉妒,弃置十年,后来又一再被贬官,共甘苦患难,感情自然是真挚的,发自肺腑的。

《其一》中,“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其二》中,“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其三,“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出现在这三首诗中的时间和节气,因为诗人创作背景的不同而意蕴变得更加深长了。这种反复不尽的时空感伴随着萦绕在心中的哀伤,使人不免为之心动。冬春交替,季节轮回,潘岳也不再年轻。当孤自一个人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想起了妻子。潘岳此后并未娶妻,可见他对感情的忠贞。而唐代的元稹虽然顶着悼亡诗的冠冕,并写出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的诗句,可是最后还是续娶。孰优孰劣,中心明之。

(二)时空穿梭自由联想

潘岳在一年之内相继永别了两个至亲的人,对于这样一个敏感的哀伤的诗人,无论多微小的变化都会反映在他的心中,诉诸于他的作品中。在潘岳感受到时间季节的变化时,他突然明白“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当他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时,“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仿佛妻子就在身边,仿佛她的一笑一颦都还在眼前。他无时不刻在思念着妻子,以至于天气变凉了,才想到要自己加衣服。想起往日与妻子一起经历的生活苦难,“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于是他望着明亮的月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一阵凉风吹来,清醒了他的内心,但是他仍然无法从悲痛中抽离。在寒冷明亮的月光下来来回回,记忆带着他在时空中穿梭,泪水沾湿了他的衣服,他仿佛又看见了妻子,听见了熟悉的声音。

(三)细节之处更见真情

潘岳的三首悼亡诗中不计琐碎,不避繁杂,心往之,情系之,语吐之,文记之,皆为兴到神往之笔。虽然不见构思,但前后联系紧密,浑然一体,完全看不出斧凿人工的痕迹,尤以细节处最为动情,摄人心魄。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潘岳是暮年丧妻,悲痛之情难于言表。但是他只是选取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场景,但选取的又恰到好处。同样类似的细节描写还有,当潘岳在秋天来临时,突然想到再也没有人嘘寒问暖了,悲伤又涌上心头。接着白天的思绪,在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以至于泪“涕沾胸”,令人唏嘘不已。在第三首,潘岳又写自己去祭拜妻子的场景,恸哭不已自不必提,那种生死永隔的情感再也不能用更多的语言表达了。潘岳写自己的哀伤写得具体,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形诸文字,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结语:

潘安的三首悼亡诗都写得情真意切,虽然在官场上他趋炎附势,牺牲自己的人格,但是潘岳对待朋友以诚相待,对待母亲至纯至孝,对待妻子儿女至真至情。潘岳作为一个政治家是失败的,但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来说,潘岳是非常真诚的。

摘要:潘岳的《悼亡诗》三首是我国古代悼亡诗题材的开山之作,对此后同类诗作的创作留下了长远的影响。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学术价值。在释放自己的悲伤主要通过时间季节全方位感悟、时空穿梭自由联想和着力于细节描写三方面来表现。

上一篇:名作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作文下一篇:春天的小草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