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感悟1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驻村感悟1(推荐8篇)

驻村感悟1 篇1

还清楚记得,去年10月,当得知自己将被抽调参加单位驻村扶贫工作时,我曾经产生过抵触心理。

驻村快一年,我认真审视自己工作生涯中这段特别的时光,发现这将会是我生命中宝贵的一段记忆,因为它让我更懂生活。

我所驻村的茂林镇永安村属于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47%,冬季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村组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计划2019年脱贫出列,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我作为一线挂联人员,负责联系果木林和陈家坡村民小组的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驻村以来,在入户摸底调查,脱贫措施户户清,人居环境整治,东西部战略协作帮扶项目,产业扶贫,进城入镇等工作中,我与其他挂联人员一道,从宣传政策,动员群众,监督进度,情况统计,制定规划,核实情况等各方面落实好各级的工作要求,执行好政策,相互协作确保了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驻村工作中,我也获得了很多感悟。

和在机关单位不同,驻村的日常工作不再是面对电脑,面对文件,面对领导的安排,更多是到村民小组,到农户家中,到田间地头与当地的村民进行交流,或是宣传政策,或是聊聊家常,询问他们生活上的改善和遇到的问题,听听他们对扶贫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从参加工作就在机关蹲办公室的我并不适应这样的工作方式,因为这样的工作似乎在短期内看不到任何结果,无法用一个工作任务来衡量它。驻村后,跟着村委同志和其他驻村工作人员一起,通过聊天与当地村民接触熟悉,我渐渐对驻村点永安村的情况有了更多了解,也发现之前被我不理解的工作方式,其实才是农村工作的正确方法。以前从文件上看到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再是几个汉字,而是在我心中逐渐发芽成长的一份感情。

在进村入户的过程中,记忆深刻的就是群众的朴实。每次到农户家中,总会受到他们的热情招待,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支持配合。

执行扶贫政策有统一的安排和步骤,不可能做到每家每户面面俱到,同步推进。因此,工作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群众不理解的地方。作为扶贫政策的一线落实者,如何让村民在得到实惠的过程中也感受到公平,村委工作人员和驻村队员有更好的方法。如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要求对公路沿边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我们逐户进行宣传,告知政策,要求他们自行拆除违章建筑物。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出乎意料,大多数村民都主动对自己的违章建筑进行了拆除。这是当地群众朴实的表现,同时也是每个基层工作人员辛勤工作的成效。

国家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让每个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当然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更多的政策得以实施,更多的成绩得以取得,更多的工作得到支持。

驻村工作给我了很多生活上的启示,我被当地群众顽强的生活精神所感染。

我所联系的陈家坡村民小组贫困程度较深,全组19户全部为贫困人口,一半以上的贫困户都举家外出打工,子女也均在外就学。在与他们的联系中,我明显感受到虽外出付出的劳力和心力更多也更辛苦,但是他们的付出,让子女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多的选择。我被这种面对艰辛的生活但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所感染,让我更加了解生活的本质。反观自己,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后,渐渐失去了居安思危的意识,认为获得目前幸福的生活是理所当然。对比这里的村民,我内心无比愧疚,我应该像他们一样,为了简单的幸福生活作出最大的努力。

驻村生活看似单调乏味的,其实不然,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需要我们付出更多耐心和热情,需要学会与群众交流、打交道,去倾听他们的心声,用他们的朴实去换回我们对生活的重新认识,同他们一道在良好的政策指引下,竭力付出,去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共享新时代幸福美好的生活。

【篇二】

回望刚入村的日子,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

还记得第一次来到永安村,3月的初春,2500多米的大山被大雾环绕着,能见度不足5米,我们的车在盘山公路颠簸行驶着。快到村公所附近的时候,扶贫队长笑着对我说:“小王,快到家了,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队长的玩笑话,让我忐忑的心情有了一丝放松。

“机关来的小姑娘,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能吃得了这里的苦吗?不要帮倒忙哟。”刚到村里时,不免听到一些质疑声。的确,长期在机关工作的我对扶贫工作几乎“一窍不通”,接到这个工作任务时,内心顿生些许畏惧。但转念一想,别人都能干好,我也可以的,我要对自己有信心。

还记得第一次到乡政府开干部职工大会,会上镇长直接对一个村民小组的河道蓄水做起了安排:“春耕生产马上到了,大家要做好蓄水准备,各位村民放牛的时候,不能让牛随意到河埂上踩。”习惯了在机关开会时领导传达会议、文件精神的我,感受到了农村工作的实际与接地气。

在东西部帮扶项目工作开展时,我看到了乡干部、村干部们为了村民旧房的拆除忙前忙后,为了新建房屋的合理选址操碎了心,也能为了一台挖掘机坏了不能准时开工急的焦头烂额。他们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他们没有干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奉献自己的力量。

去年精准识别工作中,我被安排到永安村最偏远的果木林、陈家坡、小者堡米三个社,负责共79户的入户摸底调查,和村干部一起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进行走访摸底,与他们面对面交谈,拉家常、问冷暖,了解基本情况、生活现状和所面临的困难等。因这三个社贫困程度深、自然条件恶劣、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很多农户我只能通过电话、微信联系。

为了能按时完成入户调查任务,不给群众增加负担,我们早出晚归,经常早晨吃完早点就出发,晚上返回村公所才能吃上晚饭。同时各类登记表、调查表、收入表等雪花般飞来,村干部不熟悉电脑,工作队员有的年纪大、眼睛不好,我主动把更多的任务承担下来。工作忙起来时,“5+2”、“白加黑”都难以招架,但无论如何我还是按质按量完成了任务,为扶贫政策的落实提供了依据。村上的李主任常常对我们说:“如果没有你们年轻人,表格难以完成,也不能给上级提供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

通过入户走访我了解到小者堡米罗顺超户,妻子患有糖尿病和慢性心脏病,长期无劳动能力,一个孩子在溪洛渡高级中学读高中,另外一个孩子在昆明念职校。孩子上学,妻子看病,样样开销不小,一家人的经济重担落在了这位40多岁的黝黑汉子身上。我将他家的情况认真的记录下来并向村委会反映。最终,罗顺超一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户。有了更多政策保障与帮扶的罗顺超舒展开了眉头,我也替他感到高兴。我所驻村的村民是朴实的,他们不在乎你为他们办多大的事,关键是看你是不是真心为他们办事,只要真心实意,他们都能感受到,都会用心来感谢你。

扶贫道路上被误解、受委屈是常有的事。我还清楚记得两个月前的贫困户动态管理中,具寨社代吉林户因为在镇上购买有门面并经营家具生意,家庭条件较好,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已经不符合贫困户的条件,需要从贫困户中清退。我去开群众会时,代吉林情绪激动,带着其他10余位开会村民,嚷嚷着要全部享受贫困户扶持政策待遇。第一次没有村干部在身边,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有些慌了神,在快速平复心情后,给他们耐心地讲政策、讲法律,并对他们提出的一些合理性建议作了记录,慢慢疏导他们激动的情绪。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在落实扶贫政策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是干部不尽心,也不是群众爱找事,主要是双方沟通不畅造成了误会。从此,我下定决心,今后要多到村民家中走走、聊聊,听听他们的家长里短,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讲法律知识和扶贫政策。

尽管各级领导都强调要注意扶贫队员的安全,但现实工作中不得不独自在山高路陡的山路上前行,一次次克服内心的恐惧,一次次战胜自己,任务一次次完成,自己也一次次的成长。

驻村工作是平凡的,但看到帮扶对象脸上的笑容,听到他们的一声谢谢,这种平凡让我感动,也让我的人生有了一份宝贵的财富。

【篇三】

去年10月,我被选派到单位扶贫挂钩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这一年,感触颇多,但收获更多。

扶贫工作是艰辛的。我所驻的村属苗族彝族村,村委会所在地海拔高达2540米,很多村民居住在海拔近3000米的山上,交通闭塞,气候恶劣,资源匮乏,群众文化素质低,经济收入薄,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要在两年内完成“九有一降”、“两不愁三保障”、“五有一超一受益”的脱贫出列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刚来到村上的第二天,镇里就召开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安排部署会,来不及歇脚喘气、来不及熟悉业务,马上就投入战斗。时间紧迫,只得连夜找来资料学习相关工作要求,制定“作战”方案。会议的第二天,一大早便提着文件袋和干粮,挨家挨户调查走访,收集第一手资料。

在这里,扶贫队员既是惠民政策的宣传员,又是做好民情的记录员,还要做脱贫规划的起草者、脱贫措施的落实者。工作中有时把群众当老师,学习他们的生活习俗、生产技能,有时又把群众当学生,给他们讲解扶贫政策、办事流程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扶贫工作是实实在在的艰辛。

我驻在的扶贫村,无水无电无网和吃泡面是常有之事。每到夜幕降临,村干部们都各自回家了,整个村委小院只亮着我这一盏孤零零的灯,很是寂静,到是那些渴望灯光的蚊虫很是热闹,不时扑打着窗玻璃,争着要来与我做伴,颇有几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每当这时候,书即是最好的陪伴,正好给了自己充裕的学习空间,无人打扰,独享静怡,这也是扶贫的一种情趣。

人们都说“家是世上最美的港湾”,我下乡驻村时,第二个孩子离预产期尚不足两月,孩子就出生在我驻村扶贫的“百日会战”期间,妻子坐月子也没能好好陪护。每当家庭和工作不能两全时,心里有一个声音在提醒着我,贫困群众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着,我必须得回到岗位。相比贫困群众的苦,我这点小苦又算得了什么。我告诫自己,像我这样处境的人肯定不止一个,别人能坚持,我当然也能,并且必须能,因为我是一名党员,一名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扶贫工作是辛酸的,扶贫工作是幸福的。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一些贫困户住房破旧,门外一片泥泞,小猪在院里不停寻找食物,迎面扑来阵阵畜粪的恶臭,屋里狭小脏乱,光线昏暗,土灶上的锅具附着厚厚的草木灰……看到这样的情景,心情瞬间沉重。在扶贫过程中,通过沟通交流后,利用国家的政策引导,鼓励有劳动力者外出务工,不能外出者扶持他们发展产值较高的种植和养殖。再通过农危改或易地搬迁项目,帮助他们建起了砖混结构的安全稳固住房。当看到贫困群众住进了安全舒适的钢筋水泥房子,坐上了沙发,看上了电视,喝着清凉甘甜的自来水时,当看到牧人赶着牛羊,哼着小调,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时,当老大爷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同志,感谢共产党”时,我感觉人生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温暖。此时,付出再多的辛劳都是值得的,因为收获大于了付出。

一年的忙碌,一年的陶怡,一年的感悟,一年的收获。这段经历丰富了我的生活,自己更是得到了历练,眼界更加开阔,心智更加成熟,这将是我这辈子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记忆。

【篇四】

在忙碌又平常的一天,和李书记(又叫茂哥)一道骑摩托车去规划孟江组的烤烟产业路,去生土湾查看进寨路,在村里开会……似曾相识的场景,日复一日的工作……晚上做资料时,瞟了一眼日历,忽然就想起来了,一年前的4月,我和李书记一块到的桐子坪!缘分,绝对是缘分!我和茂哥以及村里的同志就激动起来了,一年的磕磕碰碰,一年的荣辱与共,一年的李茂永生,都说要我写篇文章,那就写!

提笔生情,回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就想起许多事情——

一块走访调研——两个新来的人结伴去了解情况

一块协调矛盾——刚来的时候在中岗被拦车告状,矛盾多多

一块处理纠纷——茂哥说符合政策“理直气壮,无所畏惧”!

一块出去学习交流,一块去跑项目经费,还有一块去撸串……一块做的事情太多了!

别人开玩笑说桐子坪的两个书记是一文一武,虽然水平有限受之有愧,但是我们在一起搭配工作,还是尽力了!

一年来,修路十多公里,改房四百多户,发展产业(中药材、白茶、高粱、红薯等)一项接一项,开展活动(“五一”“六一”“七一”“八一”迎新茶话会等)一个接一个,党员会、院坝会、群众会等一场接一场,走访入户更是不计其数……

去年“八一”,特意给李书记写了篇文章《记身边的老兵书记》,“微正安”还做了报道——

因为脱贫攻坚,相逢即是有缘。我们在一起,各方面工作不敢说多优秀,但绝对不敢落后。今年初,县委县政府表彰的脱贫攻坚表彰,桐子坪村的作战队长、支部书记、第一书记三人一块获奖,也算是一段佳话。

有段时间,李书记太累了;

我说,如果你不干,我驻村都没激情了,于是又顶起来整!

回想一年来的不易,李书记被气得流鼻血,被石头砸到脚,被半夜叫起来出警……

两个大男人,说多了太矫情,简单记录,以作纪念。

脱贫攻坚,无烟战壕,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019年,又是一个春天,不负相识一场,不负战斗一场,不负脱贫攻坚!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小雅镇、桐子坪,以及这里的许多人、许多事,风华正茂,永在心中!

【篇五】

农村是扶贫的主战场,村组是攻坚的“碉堡”,基层干部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驻村干部是冲锋陷阵的“第一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人”务必要“驻心”、“驻情”、“驻行”。

要“驻”立真脱贫的决心。偏远农村不仅路难行、业难兴,而且人心难统、村貌难改,诸多的困难和问题给其戴上了“贫困”的帽子。“第一人”要以接受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为荣,以战胜这些困难和问题为乐,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立下帮助贫困群众真脱贫的决心。不仅每月要身到20天,还要对村情组情民情掌握全;

不仅要制定可行的时间表和路径图,还要“第一个”上;

不仅要生产出扶贫产品,还要能卖出钱,用一言一行诠释冲锋陷阵“第一人”的作用,用真帮实扶培育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决心。

要“驻”倾一家人的怀情。“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第一人”不仅要以“老乡”作为工作对象,还要把他们当成“一家人”。要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实际问题,对需就学的按层级申请教育资助、需就医的按病种报销费用、需改房的按等级解决危改指标。要帮助贫困群众谋求发展,对宜搞产业的培训后发展扶贫项目、宜就业的选派到工厂上班、宜兜底要应保尽保。要及时化解群众内部矛盾,完善村规管好全村“大家庭”,全面开展文明创建,评定出“十星级农户”和“文明家庭”。要主持公平正义,依靠群众力量打击处理歪风邪气,全面净化村风组风,用“一家人”的怀情带领责任村营造新时代农村小康气息。

要“驻”出天地宽的径行。“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农村强不强关键看领头羊。”“第一人”要吃透“上情”,搞好“下情”,靠“组组通”公路等优惠政策帮助责任村修建农村硬化路,完善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

借“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村一特”发展规划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之力帮助责任村发展扶贫产业;

抢乡村振兴之机帮助责任村治理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

依脱贫攻坚优惠政策开辟责任村上搭“天线”、下接“地气”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之径行。

【篇六】

驻村工作队员的职责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对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上传下达,驻村工作队员只有明确自己的职责,身份与地位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位准才会方向明,才能干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才会起到驻村工作队员“说是无职胜有职”的真正作用。

首先在纵向上坚持本职工作与下村工作的贯通,解决好驻村工作脱节的问题,要扭转那种忙于应付本职工作,对村级工作指导不力的状况,要真正挤出一定的时间把工作放在村级,保证政府的决策贯彻到村。

其次在横向上要保持各项工作之间的联系,把握好“多中心”的问题,不能让工作脱节,甚至出现虎头蛇尾现象,要一竿子插到底。勤学习是驻村工作队员的首要任务。驻村工作队员面对一个群体,每天都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发生,要协调处理好各种情况与问题,就要求工作队长有一技之长,要先知先觉先会,不要一问三不知,当“门外汉”。

驻村感悟1 篇2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经合理的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药物的治疗后, 出现效果不佳且持续恶化的病例, 可称为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上, 对此类患者的判定及治疗, 既是难点, 又是关键。关系到治疗的方案及策略, 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

1病例分析

患者女, 60岁, 因胸闷、胸痛3余年, 加重伴不能平卧1个月, 于2010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 睡眠中发生胸闷、胸痛, 疼痛位于胸骨后中段, 向颈部、下颌、左上肢尺侧放射, 坐起后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近3个月来, 上症状加重, 并出现不能平卧, 双下肢水肿, 就诊于外地医院, 期间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经药物治疗后出院。1个月前, 再次出现胸痛伴不能平卧, 呼吸困难, 咳嗽, 就诊于当地医院, 期间出现心肌酶升高, 血压下降及腹水、尿少, 给予呋塞米静脉滴注, 每日剂量达200 mg, 尿量极少, 不能平卧, 发绀, 呼吸困难, 腹胀难忍, 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8℃, 脉搏106次/min, 呼吸24次/min, 血压96/52 mm Hg, 端坐位, 口唇发绀, 两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 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 腹饱满, 肝区叩痛明显, 移动性浊音阳性, 双下肢水肿。心电图示:I、Ⅱ、avL、V3~6导联ST段压低0.1 mv, 肌钙蛋白0.32 ng/ml (正常<0.03 ng/ml) , C-反应蛋白306 ng/L (正常<8 ng/L) 。既往糖尿病病史12年, 吸烟20年, 平均20支/d, 不嗜酒, 父母健在,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入院诊断:冠心病, 前壁、下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Ⅳ级, 2型糖尿病。入院后给予依那普利2.5 mg, 2次/d口服;呋塞米40 mg, 隔1次/d口服;布美他尼1 mg, 隔1次/d口服;螺内酯40 mg, 1次/d口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 (706代血浆) 500 ml;静脉滴注白蛋白20 g;静脉泵入多巴胺[3 ug/ (min/Kg) ];患者入院后第3天病情恶化, 每日尿量仍少于500 ml (呋塞米每日给予20~160 mg) , 并出现电解质紊乱, 肝肾功能持续恶化, 血钾3.20mmol/L, 血钠125 mmol/L, 血氯86.6 mmol/L, 血肌酐286 umol/L, 血尿素氮24.5 mmol/L, 血尿酸1001 umol/L, 谷丙转氨酶1870 U/L, 谷草转氨酶1422 U/L。给予床旁血液滤过, 从入院第4天起, 患者尿量逐渐增加, 最多时达每日4000 ml, 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好转, 但是血糖一直在13~30 mmol/L, 难以控制, 加用胰岛素, 最终血糖和肝、肾功能基本恢复至正常。入院后, 患者多在每日夜间出现阵发性胸闷, 坐起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做超声心动图示:心腔大小正常,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0.64, 短轴缩短率 (FS) 30%, E/A<1, 左室前、后壁运动幅度多节段减低。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超声心电图, 考虑主要为心脏舒张功能不全, 给予卡维地络口服, 并在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下, 迅速将其剂量加至20 mg/d, 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可平卧, 无明显胸闷胸痛发作, 并可自行下床活动。后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开口处90%局限性狭窄, 左前降支近段100%闭塞, 右冠状动脉近段100%闭塞, 建议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讨论

本例患者经过外院系统的内科治疗后, 症状无法改善并逐渐恶化, 应用大剂量利尿剂, 效果很差, 尿量很少, 出现了电解质紊乱及肝肾恶化, 属于典型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患者入院时尿量少, 而使用较大剂量利尿剂仍效果不佳, 属于利尿剂抵抗。因此尿量的问题就成为缓解症状的桥梁。心力衰竭患者晚期由于心排血量减少, 导致肾血流量明显减少, 此时, 入球小动脉明显收缩, 降低了肾小球滤过率, 由此产生的肾灌注压降低, 使肾功能不全加重, 心力衰竭还激活了神经-内分泌系统, 从而出现少尿, 体液潴留, 心力衰竭加重, 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恶化等情况[1]。706代血浆及白蛋白可在血液循环中产生胶体渗透压, 其小分子质量和中分子质量科经肾小球滤过, 并不被肾小管吸收, 产生渗透性利尿的作用。多巴胺剂量在1~33 ug/ (min/Kg) 时能够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功能, 两者配合呋塞米使用可增加利尿效果, 结合床旁血液滤过, 使尿量增加, 减轻心脏前负荷。患者入院后做心脏彩超示心腔大小正常, 但持续不能平卧, 并伴有发作性胸闷, 考虑为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心力衰竭伴卧位性心绞痛。

舒张性心力衰竭是指以心肌松弛性和顺应性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且往往发生于收缩性心力衰竭之前。现已成为独立的临床疾病, 约占整个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舒张功能异常导致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 进而造成左房、肺静脉压力升高。将导致体循环瘀血, 产生与收缩功能异常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几乎完全相同的症状和体征[2]。在治疗上, 一般可以采取改善心脏的异常舒张特征及降低静脉充盈压的办法。本例患者在应用利尿剂、硝酸脂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基础上, 在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情况下, 短期内将卡维地络的剂量从每日5mg加至20mg,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Eugene Braunwald, 陈灏珠 (译) .心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63-386.

“6+1”高效课堂感悟 篇3

【关键词】新课堂 教学模式 高效

本学期本校在学习和借鉴河北精英中学和昌乐二中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在高一和高二年级推行“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而作为高考科目的政治学科不可推脱的也承担了这一任务。传统的政治课课堂,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局限在书本的世界里,很难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而学生也是习惯的听老师讲,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就听多少,使学生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从而出现上课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的状况。而“6+1”高效课堂,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角色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课本每一课每一框节都制作了一个导学案和一个训练案。导学案是课堂上使用的,严格按照高效课堂的六个环节来设计,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学生要不停地去阅读、思考、质疑、辩论、动手,从而使得每节课都能高效。训练案是课后使用,一般是晚自习留足30分时间给同学们去按质按量地完成,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两者相结合以达到高效。

一、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甚至出现教师“一言堂”。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习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分析、处理和归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甚至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改革是势在必行的,“6+1”高效课堂适应了课堂改革的需要,把课堂的主体还给了学生,按照其六个环节的安排来看,需要教师讲的就是“导”和“评”,这两个环节只占了一节课三分之一的时间,而其他的时间都交给学生去“思”、“议”“展”和“检”,“思”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把导学案的知识提纲自行阅读,勾画和归纳;“议”要求学生起立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把老师归纳到导学案上的有建设性的思考题进行讨论;“展”要求学生把“思”和“议”的成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在教师“评”完之后,学生在课堂当堂“检”,看看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动脑去思考,并动手去做,这样的安排设计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理解、评价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同时教师担心课程安排的时间问题,往往一节课“一言堂”,加上有些知识过于抽象,使得学生觉得政治课堂枯燥、无味,从而出现了不管教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听在学生的耳朵里确像在唱催眠曲,使得一部分学生昏昏欲睡。因此不管教师的知识有多渊博,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多深入,最终都是做了无用功,效果是事倍功半。想要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达到高效,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主动去探究去学习。“6+1”高效课堂正是适应了这一点,首先其课堂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并伴有一定的奖惩机制。因此同学们既要兼顾个人利益,同时还要兼顾集体利益,一个人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有可能会影响小组的利益,小组成员之间还需要一种合作精神。自从实施高效课堂以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在提升,上课举手回答问题非常的积极,是我从教十多年以来首次有的局面,学习兴趣的浓厚也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其次,从其课程设置的环节来看“思”—“议”—“展”,“思”是课本的知识提纲,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很容易找到答案,答案的获得就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议”是小组站起来讨论,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探讨,交流知识,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展”是小组派出成员展示思考、交流的成果,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最后教师再用几分钟时间归纳总结一下,这种“质疑—解疑—归纳”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了课堂氛围,能使得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逐渐得到张扬,个性品质得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

三、创设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在师生之间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隔阂,这种隔阂不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高效课堂要求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因此教师就要正确定位,改变那种居高临下的权威,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丰富教学内容,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高效教学课程模式,就体现师生之间的这种平等的关系,上课时我不再只是站在我的三尺讲台上,而是走到学生身边去,说明我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大家平等的。同时提问的时候我都是采取举手回答的方式,而且鼓励学生说,让他们敢说、不怕说错,只要是举手回答的同学不管回答得正确与否都会给予鼓励。说对了表扬其善于思考,说错了鼓励其站起来的勇气。因此,课后有的学生不是叫我老师而是叫我姐姐,这表明了学生对你的认可。而这种认可正是融洽的师生关系的表现,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于驻村扶贫故事工作心得感悟 篇4

走访调查中,得知该村有一名叫__的女孩多年辍学在家,于是我们决定要迅速找到这个女孩。一路跋涉,几经周折,总算找到了女孩的家。门敞开着,简单的家具,略显杂乱,门口靠墙摆着一排陈旧且积满灰尘的木沙发。墙上贴着一张大大的信息卡,一看就知道有很多资助者在帮助这个贫困家庭。正墙上挂着一张40来岁女人的遗像。见有人来,一位身形佝偻、步履蹒跚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她小心翼翼地扶着门框,另一只手不时地捶着腰,时而咳嗽几声,我赶紧上前扶着。原来,她就是辍学女孩__的奶奶。

“我们是来接__回学校读书的。”我迫不及待地说。

“她不会读了,她犟得很……”奶奶无奈地摇着头。

奶奶告诉我们__就在对面串珠子。我沿着奶奶指引的方向寻过去,果然她和一群中年妇女围坐在一起,正埋头干活。我拍了拍她的肩,轻声问道:“你就是__吗?”她没理我,继续干着她的活,旁边的人也不作声。“我是你原来学校的老师,你能跟我回去一下吗?”她总算停下了手中的线,慢吞吞地站起来,扯了扯衣角,我挽起她的手,她很快就松开了,低着头,回去了。看着她的背影,这个女孩的个头比我还高出一点点。

“哇!__长得真漂亮,水灵灵的。”刘老师笑着说道。“__,今年多大了?”奇怪的是,__一直低着头,一声不吭,拘谨地时不时抬头瞥瞥我们。

奶奶摇摇头,长叹一声,“哎,今年快满15了。”

“乖乖,怎么就不想读书呢?学校生活多有趣呀!”我话还没说完,__便起身躲到里屋去了。接下来,我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心想:这女孩怎么这样怪?问到奶奶的身体,她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自己腰椎间盘突出。言谈之间的担忧全然没有考虑到她自己的身体。此时,奶奶又一声哀叹,讲起这个不幸家庭的故事。

__的爸爸一直在外务工,妈妈在家含辛茹苦地带着姐妹俩,大姐已出嫁多年。天有不测风云,2月,__的妈妈被诊断出宫颈癌晚期。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原本拮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看着被病魔折磨的妈妈,性格内向的__整天就在家哭闹着不肯上学,任凭学校领导、老师多次来家里劝说,__就是不听。父亲为了生计,也甚少回家。病危的妈妈曾劝说她回学校读书,但无济于事。10月,妈妈撒手而去。从那以后,__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不久,爸爸又重新组建了家庭,这让年少的__更是无依无靠,更加怀念逝去的妈妈。奶奶也曾试着劝__回到学校,没想到__总是抱着妈妈的遗像号啕大哭,以死相逼。此后,奶奶再也不敢提上学一事。

听到这里,我感到毛骨悚然,内心更是五味杂陈:同情、忧虑……我在昏暗的里屋找到了__,她早已听到奶奶说的一切,双手不住地揉着红肿的眼睛,我伸出手想抱抱她,她用力地推开了我,一溜烟跑得很远很远,直到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第一次劝返就这样无果而终。

第二周的一个下午,我和刘老师再次来到__家,但门是紧闭的,向邻居打听才知道她和奶奶一起出去了。失望的我并没有放弃,第二天,我一上完课就马不停蹄地赶往__家。半路上,我突然发现__正在路上走着,我兴奋地叫住了她,她面无表情,愣了一下,又立即转身向前跑去,正当失望的心情涌上心头时,__回来了,并配合我回到家里。一到家,她首先端出椅子,又拿起一块抹布轻轻地去抹沙发上的灰尘。我连声夸赞她懂事,终于换来了她莞尔一笑。“真不想回学校?难道你以后就不怕后悔吗?”她低下了头,我随后又向她和奶奶宣传了现在贫困生入学的许多优惠政策,她似乎对我说的道理都不感兴趣,只一个劲地卷她的衣角。我又继续对她说:“我们校长讲了,你现在返校,可以选择年级、班级,戴老师教四年级,你如果喜欢我和刘老师,我们一定会欢迎你的。”交流中,她开始时不时地用眼神回应着我,看着她的一点点改变,我更加坚定了信心,我要把她当成是自己的亲人,用爱和坚持去感化她,直到劝返她回到学校。

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渐渐地,__开始接纳了我们。

4月8日,上完第一节课后,我们带着教委捐赠给辍学学生的爱心书包,再次来到__家。这时她姐姐也刚好在家。我一放下书包,就把__从对面叫了回来,只见她头发凌乱,穿着打底裤,脚上穿着一双手工勾织的毛绒拖鞋。我拿着这粉红的、崭新的书包,一件一件地把书包里的物品展现在她面前。有粉红色的闹钟、多功能文具盒、十几支笔、直尺、橡皮、本子,一本《少年刘伯承》书籍等。__看着这些礼物,极力想掩饰脸上的喜悦。当我像变魔术一样拿出最后一件礼物——皮球,她终于开怀大笑起来,那是我这么久以来第一次看到她笑得那么开心,那么幸福,那么自在。

“走吧!背上书包,跟我一起回学校吧!”我赶紧趁热打铁。

“快去把鞋子换了。”姐姐兴奋地说着。她居然没有拒绝,反而转身走向房间。不一会儿,__便换好干净的裤子、白色的鞋子,刘老师一边整理着她的头发,一边说:“对嘛,这才是好样的。”看着__那依旧天真、依旧向往学校的眼神,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就这样,__腼腆地背着新书包,在我们的陪同下,迎着朝阳,走出了家门。

__返校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像风一般地传到了学校。邓校长早早地在校门口迎接。一番真诚地沟通,__坚持在我们班读书。一进教室,我高兴地告诉孩子们:“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好高啊!好高啊!怎么这么高?”孩子们七嘴八舌道。是的,她比我们班的孩子高出了一大截,毕竟相差了四五岁。

短短的一天下来,__不仅适应了正常的上课学习,还很快地融入到这个陌生的班级。下课时,你会看到她和同学们愉快地跳着绳,虽然不怎么会,但孩子们都争着教她。激动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下来,我赶紧拿出手机拍下了这幸福难忘的时刻。

第二天,我刚走进教室,就听见__在大声地叫我:“戴老师。”那是她第一次叫我,简直让我受宠若惊,那声音是多么地清脆悦耳,瞬间幸福感爆棚。我走过去摸了摸她的脸蛋,刮了刮她的鼻子,“你的声音真好听,多有礼貌的祁祁。”她迅速拿出作业本让我检查,虽然一行行的字是那样的稚拙,但可以看出她写得非常认真。

接下来的日子,__带给我的惊喜更多了:每天主动把作业用小视频发给我;课后跟同学下棋;很快学会了我们大课间的扇子舞;我们班全体孩子参加的读书节活动展演,她总是积极排练,投入地表演;全校家访再次来到她家中,她早已沏好了热腾腾的茶,毕恭毕敬地放在桌子上,沙发上也被她擦得干干净净,连声说着,“戴老师请坐,戴老师请喝茶。”奶奶热泪盈眶地握着我的手,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语;我到附近的同学家做家访,__主动要一路陪着我……

驻村工作纪实1 篇5

三桥村胡鹏

一年来,在村“两委”班子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扎实地开展了“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努力促进本村茶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

一、加强学习,明确定位,全心投入新的工作

万民干部下基层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以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逐步使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生态好起来、村容美起来、班子强起来”。就必须认真学习农村政策、规章制度和相关的会议精神,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才能更充分地认识与理解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我们注重学习,认真思考,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坚持学习相关的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工作才能,增强自己的工作自信心,逐渐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并认清自身职责,迅速转变角色,全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二、虚心学习,深入摸查,为全面铺开驻村工作打好基础

(一)虚心请教,了解农村工作的特点及办法。一是向单位领导及同事请教。在投入新的工作前后,单位的领导及村干部可以说是我最好的老师。我主动向他们请教,他们或教我农村领导的艺术,或教我农村工作的办法,使我受益非浅,大大地增强了我做好新工作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充实开展农村工作的办法。二是向村民请教。要做好农村工作,我认为深入了解农民的想法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驻村以后,我有意识地向村民了解他们对村“两委”干部及村内各项事务的意见、建议等,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对照检查,查找差距,努力提高从事农村工作的水平。

(二)深入摸查,了解村情民情。一是向村“两委”干部了解。村“两委”干部是农村工作的最直接参与及管理者,对本村的各项事务比较熟悉。驻村后,我们与村“两委”干部逐一交谈,对本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二是向村民了解。对本村的具体情况,村民最有发言权。驻村后,我抓紧时间走门串户,在村民中展开广泛深入的访谈,对村情民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三是学习了解村规民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依法行政,开展农村工作,除了需要了解国家的相关法规之外,还必须了解村规民约。驻村后,我查找出该村的村规民约,认真学习,为以后处理农村事务打好了基础。

(三)明确思路,制订发展规划。经过一段时间的摸查,我对三桥村的村情、民情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有了初步的工作思路。经过认真的分析梳理,并在与村“两委”干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一起制订了2012年的三桥村发展规划。

三、真抓实干,用心为群众办实事、搞服务

(一)切实抓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驻村工作期间把发展

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为下乡驻村的最终目标和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家入户,摸清所驻村的基本情况,掌握每个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农户理清发展思路。并结合本村实际和自身优势,组织村民重点围绕大力发展茶产业为主要内容进行讨论、座谈。并从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着手,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大力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阵地,开展技术培训,一年来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27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村民欢迎。

(二)找准发展中的问题,调解纠纷。村党支部以召开座谈会和走访群众的形式,广泛地征求群众对班子、群众对班子成员、群众对三桥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据统计,一年来共收集各类信息120余篇,为进一步了解村情、民情提供了有力依据。另外,对农民建房、土地界线、基础设施滞后等村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上,积极协调,努力解决,给村民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

(三)积极参与乡镇工作。积极参加创建星级文明院落建设、新农合、社保金收缴工作、创建平安村寨、信访处置、创建学习型机关等多项活动,为开展下一步驻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对收集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尽可能帮助协调解决。如在申报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积极与县整创办、扶贫办、民政局等部门联系协调,努力争取市县补贴经费,解决院落场地硬化,修建厕所等费用。对云盘提水点管道老化的问题,积极与县水利局联系协调,并得到了领导支持,共更换云盘提水点老化管道30余米。

驻村感悟1 篇6

市委党史研究室驻东戌村工作组

(2012年5月15日)

自2月2日进驻东戌村以来,市委党史研究室驻村工作组,在走访农户、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六措并举抓落实,创先争优争一流,有效推动了帮扶工作扎实开展。

一、东戌村基本情况

东戌村是地处涉县东北部25公里的一个山村,四面环山,309国道和邯长铁路从村西和村南穿过,历史悠久,交通方便。在战国时期这里是赵国屯兵戍边的地方。在解放战争期间,是中共太行区党委、《新华日报》太行版出版社、群众出版社所在地,是革命老区。该村共有人口1046户,3040人,耕地2400亩。2011年村集体收入1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21元。

经过走访调研,我们摸清了该村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弱两多两重”。“一弱”即班子不健全,战斗力弱。进村时该村支部有7名成员,村委只有1名主任,班子不健全; 18名村干部中50岁以上12个,占67%;40岁至50岁6个占33%;没有一名40岁以下村干部,班子老化,战斗力弱。“两多”即遗留问题多、历史欠账多。村集体外欠达200多万元,矛盾复杂多样;村主要街道老化严重,坑洼不平;自 1

来水管道老化破损,经常漏水;垃圾乱倾乱倒,杂乱差现象严重;村两委大院管理不善,办公场所设臵不合理。“两重”即经济发展任务重,信访稳定任务重。该村没有集体企业,主要经济产业以种植业、个体运输业、个体矿点、外出劳务收入为主,集体收入较少;长期上访户7个,宅地基纠纷、矿点承包纠纷、邻里纠纷等不稳定因素较多,信访稳定任务重。

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在走访调研、摸清村情的基础上,驻村工作组按照省市帮扶要求,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明确了“一争六抓”工作思路,确定了帮扶工作15件实事,并积极联系县直有关部门,加快工作进度,推进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一争”,就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争创市县先进基层党支部。多次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议、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紧紧抓住驻村帮扶工作机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完成帮扶任务,彻底甩掉三类村后进帽子,争创市县先进基层党支部。

“六抓”就是围绕争创市县先进基层党支部的总体目标,实施“六抓”措施,高质量、高标准全面完成帮扶任务。

第一、抓班子,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工作组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协助村两委干部,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选出一名村委副主任和2名村委委员,其中2名在45岁以

下,健全了村两委班子,提高了村两委战斗力。

第二、抓形象,提升对外影响力。从改善内外环境入手,干好三件事,着力塑造东戌村良好对外形象。一是大力整治规范村两委办公场所。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先进村水溢河、沙河村参观学习;之后,投资3万元,彻底清理村两委大院环境卫生,合理规划办公布局,安装办公门牌,竖起鲜艳五星国旗,购臵了办公桌椅,设计制作各类制度展板和党建橱窗,完善各类制度档案,建起高标准的村务公开栏,村两委办公场所焕然一新。二是整治入村道路环境。对入村口的围墙进行了翻修粉刷,书写党建标语,制作张挂入村喷绘吊挂;并积极联系,目前已开始进料,5月份对入村道路进行全面完成整修硬化。三是计划6月份建立一座美观大方的不锈钢管式村口牌坊。着力改善提升东戌村对外形象。

第三、抓民生,解决群众热点问题。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调查研究、反复讨论、量力而行、严格程序的基础上,积极联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解决。一是硬化村主街道。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集资金36万元,硬化三段主要街道1200米,解决道路老化、行路不便问题。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5月16日动工,6月底前完成街道硬化任务。二是更新饮水主管道。根据“全面规划,逐年更新”的原则,计划投资20万元,更新主管道2000米。目前,已向县水利局上报饮水主管道更新项目,邀请县

水利局主管领导及技术人员到村现场指导勘测,计划5月下旬动工,6月底前完成任务。三是垃圾清理。规划了5个垃圾收集点、1个垃圾中转站,目前正在积极联系,购臵垃圾清运车辆,建设垃圾池,明确专人清扫街道垃圾,并制定垃圾管理办法,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四是制定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启动新民居建设。工作组配合村干部,完成了规划调查材料的填报工作,目前已完成村庄环境整治规划,5月底前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制定。同时,正在积极协调县粮食局协调新民居建设占地问题,申报新民居建设项目,及早启动东戌村新民居建设,为东戌村群众解决住房难问题。五是卫生室建设。已租赁7间闲臵民房,进行了内外装修,合理配臵医疗设施,6月底前完成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第四、抓经济,推进强村富民进程。根据东戌村资源优势,明确了该村经济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富民强村进程。一是发挥土地优势,发展特色种植业。帮助该村制定了“一村一品”致富产业计划,确定今年做好两项工作:一是今年秋天再发展核桃树400亩,力争达到1000亩,建设千亩核桃园;二是今年发展200亩优质小谷示范基地。3月份已聘请县林业技术人员对原有600亩核桃树进行了全面剪枝,长势良好;规划了200亩优质小谷种植地块,正在联系谷种,确保完成“一村一品”发展任务。二是发挥毗邻

龙西工业聚集区优势,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涉县龙西工业聚集区就在东戌村南部,目前,已联系一家外地客商前来考察,达成投资3000万元的初步投资意向,下一步加强联系,争取早日落户投产。三是发挥革命老区优势,发展红色新闻文化旅游。借助西戌镇打造“中国红色新闻之乡”的重要契机,加大资金投入,对《新华日报》出版社编辑部和印刷厂旧址进行整修,恢复原貌,并多方征集革命遗物,精心布展,使之成为红色新闻重要旅游景点、红色新闻教育基地。

第五、抓文化,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在文化建设上,做好三件事:

1、开展向见义勇为青年李国方学习活动,弘扬社会正气。我们和镇党委在全镇青少年中开展了向见义勇为青年李国方学习活动,大力宣传东戌村在北京打工青年李国方不顾个人安危、与歹徒搏斗、勇救女青年的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深入开展向雷锋学习活动,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提升村民文明素质。二是编纂《东戌村村志》,抓好文化传承。指导组织东戌村7名退休老教师,开始着手编写《东戌村村志》,力争年内完成。三是组织群众秧歌队、文艺队开展文艺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第六、抓调解,促进全村和谐稳定。采取因事制宜、一事一策的原则,用不同方式解决矿点占地、铁路占地、家庭纠纷、涉法涉诉等方面矛盾纠纷。7个老上访户已经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问题,做好思想工作,稳控在村内。

职场感悟1 篇7

2、如果一份工作,做到没有任何积极性的时候,多半是该离开了。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要浪费用人单位的资源。该走人了,就走人吧。

3、自己份内的事情尽力做好,份外之事视情况来担当。以免替别人干活,没做好。接受批评的人是自己,真是受累不讨好。

4、在向领导汇报工作之前,一定要把事实状况弄清楚了,一定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以免领导询问时,哑口无言。

5、工作中允许犯错。犯了错,自己无法解决了,要第一时间报备领导。让他心里有个准备,领导大多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或有效的帮助;领导多半不喜欢从别人口里说,他部门的员工怎样怎样的不好。第一他不了解情况,即便你有原因,他也无法为你辩解或者圆场。其次,当别人质问他的时候,他对事情一无所知,很尴尬,很没有面子。

6、同事之间不过多说自己的私事。博得同事同情或者认可似乎没必要;让自己的私事成为同事之间谈论的话题似乎更没必要。

7、同事就是同事,人走茶凉。犯错时,大多是维护自己,很少有人来保护你;但也要心存美好,同事成为朋友的例子也是存在的。

8、同事冒犯自己的时候,要给以一定程度的还击。告诉对方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但要注意把握一个度。

9、非工作时间,来电显示是单位的电话,不想加班,就不要接了。有工作,不去做,领导脸上多半是晴转阴;回去做,即使有加班费,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为了避免麻烦,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姐姐我没听见电话响。

10、无关自己的事,尽量不打听,被公认为八婆或者八公似乎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

11、当同事或者他人征求你意见的时候,先别急于回答。问问对方,TA是怎么想的,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适度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给自己一个退路。

国培感悟-1 篇8

——福州教育学院国培第一天有感

国培第一天晚上9:52,正在网上冲浪的我忽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信息:“您好,是王昌盛老师吧!我是福建教育学院丛敏!您是我们第四组组长吧!我在QQ上留言了,麻烦您去看一下,谢谢!”

我打开一看是丛敏老师给我们拍摄的上课掠影,还有一些我们活动的视屏。我一看便乐开了花,因为福建教育学院国培老师的敬业和细致而温暖而激动。

打开第一张是开班仪式领导们讲话的照片,几位领导亲切的面庞映入眼帘。不由得让人回忆起早上领导们讲话时的温馨场面。

郭春芳院长慈眉善目,满面春风;声音低沉浑厚,磁性十足;讲话很接地气,听着亲切舒服。他给我们讲了福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及其优势、劣势;讲了福建教育的历史沿革;讲了福建重视教育的地理、历史因素;讲了我们这次培训的安排情况;同时也降了学习要求。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官腔官调,让人心里暖暖的,好开心!

难能可贵的是,在郭院长,主持人黄丽萍教授,和国培专家林藩教授的讲话中都一致提到了要向接受培训的内蒙古学员们学习取经的话!这让我这个来自内蒙古农村的小老师受宠若惊,唏嘘感动。

这一举动表明了,我们面前的是一群有着截然不同研究方向和学术个性特色的教育专家,但他们又是一支价值取向,治学态度,奋进精神高度一致的团队!这不由得让我心中窃喜:这充满了温暖、仁爱、奉献、崇高信念,共同向前的一群人,他们就在我身边,他们与我亲切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指明我前进的道路和成功的方法,他们是我的同行,我的前辈。和他们在一起,作为一名教师我油然而生一句话:我骄傲,我自豪!

林藩教授的讲座,让我感慨的是,这个身体精瘦的老人家怎么讲起课来这么有激情,简直就是一个运动员或武术家的风范:雷厉风行,快人快语;激情四射,口若悬河!

他的讲座有理论高度引领,有业态前瞻鞭策,有职业豪迈共鸣,有可操作实例示范,有明确目标激励,有具体步骤安排。让我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老师,一名优秀的老师一定要知道“悟道”的途径,“传道”的技能;而想要成为一名卓越的老师则要修炼“领道”的实力。听了他的讲座让我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和方法,找回了做老师的幸福感觉。

福建教育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的身上充满了中国教育的正能量。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您们分明已经把我心中那颗作为人民教师的星星之火——幸福之火、热情之火、进取之火、科研创新之火„„悄悄点燃!作为您们的同行,让我感到自豪和光荣。向您们学习!向您们致敬!

上一篇:2024成人高考英语考点一下一篇:酒店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