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建设规划(精选8篇)
学校正在开展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研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华中科技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继续实施“985工程”,要支持走“有特色、高水平”之路,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知识创新的起始源头。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基础,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如果我们学校每个学科达到高水平,我们有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学校自然就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是院系中心工作,每个院系都应该思索如何把自己的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学科。
一、认识与世界一流学科相比存在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分析我们落后的原因
一、学科、学科建设及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大学的学科概念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是见仁见智,语义不一的,所以,也导致了学科建设到底建什么与怎么建的困惑。早在2002年我在《论大学学科组织》[1]一文中提出了学科概念的两种形态说:“学科概念从其形态上可以区分为知识形态的学科和组织形态的学科”,“所谓知识形态的学科存在是‘形而上’的”,“无论是作为学术的分类还是教学的科目都不外乎是从知识分类的角度加以描述的。这种描述是基于对经验和事实、形式和结构的抽象,是静态的分析、归纳与分类,因而是‘形而上’的”。“所谓组织形态的学科存在是‘形而下’的。它是一个由学者、知识信息以及学术物质资料所组成的实体化了的组织体系”。大学学科组织是“由一群学者以及学者们所依赖的一定学术物质基础围绕知识进行的创造、传递、融合与应用的活动所组成的组织系统,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具有组织形态的学术组织系统,这种学科的描述是基于动态的和社会活动过程的实体分析,因而是‘形而下’的”。为了进一步厘清概念,针对学者们对学科概念各执一“说”,理解上存在一定差异,2006年又专门撰文《“学科”考辨》[2],归纳总结了五种不同的对于学科概念的理解,并重申了我们对于学科概念的认识,坚持认为大学学科概念的“双重形态”说:“作为知识分类体系的学科”与“作为知识劳动组织的学科”,大学学科“语义上即指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组织的细胞。这一观点得到众多学者的支持,有学者根据自己对这一‘说’的理解,提出把学科分为理论形态和实体形态”。按照这样的学理,我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2009年在《大学学科组织化建设:价值与路径》[3]一文中指出“当前学界所讨论和强调的现代大学的学科建设同时具有两个不同语义上的指谓,其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即指一门门的学科在知识上的增进;其二是作为不同学科要素构成的组织的建设,即作为知识劳动组织的学科建设。据此,大学学科建设实质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二是提升学科组织在知识生产中的能力”。并且我们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大学的学科建设“应以提升学科组织的知识生产能力为根本目的”,因为“完善知识体系是大学一切学科建设活动的终极使命,但如此复杂、庞大的工作,完全不适合分解成为某个大学组织的战略目标,甚至可以断定某一个大学组织在知识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美国学者理查德·斯格特从理性系统视角出发认为“组织是意图寻求具体目标并且结构形式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结构集合体”[4],大学学科组织也应被视为这样的一个系统的、社会化的组织,其组织化的程度越高,运行就越有序,功能的发挥就越大,就更易于实现学科组织的目标。社会系统组织化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科的组织化程度。大学学科组织化是指,大学组织按照知识分类的体系建立知识劳动组织并使之逐渐有序的过程,是以知识的发现、传播和应用为使命,以学者为主体,以知识信息和各类学术资源为支撑,按照知识具体分类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构和有序演化。至此,应该说已经回答了大学学科建设“建什么”的问题。
一流大学对于大国的意义、一流学科对于大学的价值已经甚为明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与路径,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重大战略举措,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提出是用国际化的视野和按照世界通用的学科评价标准来建设我国的学科。一流就是先进,一流就是前列,一流是在比较中实现的,世界一流学科意味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创新与传承上的国际影响力,在思想理论、科学技术、观念价值、制度文明等方面对于人类进步的贡献度,“对于世界一流学科而言,我认为应该具备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困境、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进程的能力”[5]。
既然,大学学科在语义上是指大学的学科组织,学科建设是学科的组织建设,目的是提高学术的产出能力,那么,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命题可以表述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组织,提高学术产出能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创新与传承上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在这样的命题中,蕴涵了世界一流学科评价的两个基本标准:一是一流的组织,二是一流的学术产出,二者相辅相成,体用结合,缺一不可。一流的组织是一流产出的基础与保障,一流的产出是一流组织的标志与明证。
以此来审视我们当下对于大学学科的评价,显而易见是忽视了对于学科组织本身这个“体”的评价,现在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对学科“功用”的评价,主要从外在的、显性的角度来判断,如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这中间当前关注较多的是学科的科研水平,科研水平一般体现在重大研究领域承担的课题,有无原创性的成果,参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在重要的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以及一些重大的奖项,对产业的贡献等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水平的标志。而当下又非常片面地注重高水平论文,从过去的SCI到如今的ESI,成为我国大学学科评价的唯一标准,简单的以论文发表作为学科评价指标,是不全面的也是值得警惕的。事实上,论文只是学科知识生产能力与水平的一个方面而已,不是全部。所以,“学科评价的标准,我认为应该注重‘体用结合’。不但要关注学科这个细胞的功能发挥好不好,也要关注细胞组织本身的健康水平”[5]。
那么,学科组织的世界一流如何表达?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可以从五个方面作出判断:一是一流的组织使命。使命是组织的灵魂、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决定了学科组织产出的水平和价值,这是成为世界一流的基本前提。二是一流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使命的实现,组织功能的发挥,资源利用的效率与效益,都有赖于学科的制度安排,这是世界一流制度保障。三是一流的学者队伍。毫无疑问,一流的学者与团队是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四是一流的组织资源支撑。充足的经费与信息资源,一流的设施与实验手段,这是世界一流组织的基础条件。五是一流的组织传统与文化。学科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功能,它使得学科成员在学术动机的确立、学术领域的选择等方面趋于一致,有利于促进学科成员在学术活动中的协同与合作,这是世界一流学科竞争中的软实力。
二、关于以往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判断
纵观我国前几轮学科建设,我有三个基本判断:
一是前所未有的重视。从政府层面来看,我国大学学科建设是由政府发起、推动和主导的。1987年,按照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在高等学校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的要求,国家教委组织了全国第一次重点学科评选,从5大学科门类中择优选出了416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之后在2002年和2006年第二轮、第三轮的评选中又选出了964和963个重点学科(不含培育)。国家开展重点学科评选之后,各地方政府为了地方上有更多的大学学科进入“国家队”,仿而效之建立省一级的重点学科梯队,按照类似的方式投入了大量经费和倾斜政策来建设学科。学科建设成为政府对大学投入新的一种途径,新的一种投入方式。2010年,江苏发布《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每年投入10个亿,对确定的137个立项学科、28个省重点序列学科按照省属高校每年理工农医类A档1000万元、B档500万元,人文社科类A档300万元、B档150万元的标准安排给予分类支持。2012年上海发布《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实施方案》:A类学科建设经费,自然科学类学科约1000万元/年/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类学科约500万元/年/学科。B类学科建设经费,自然科学类学科约200万元/年/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类学科约100万元/年/学科。毫无疑问,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大大促进了大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也整体提升了中国大学的水平。从政策科学角度来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系列政策建构了一套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的符号话语体系,规范了我国学科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形成了“举国重视”的影响,吸纳了大量社会资源,大学和学科被拉动着快速地发展起来。
从大学自身看,所有中国大学官网都会提到把学科建设作为核心、灵魂、龙头、主线等,尽管表述不一,但表达了各个大学对于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大部分学校成立了学科建设的专门机构来加强学科建设。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王大中认为:“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大学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的办学特色和水平,加强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一个基础性的又是根本性的环节”,“学科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功能,而学科则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础。因此,学科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影响,应把学科建设作为大学发展的核心”[6]。复旦大学原校长王生洪认为:“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期,许多高校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抓住学科建设这一中心工作,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新的跨越使大学真正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统领学校发展改革的全局。学科是立校之本,如果把一所学校比作一棵大树,学科建设就是它的根和主干。学科发展的状况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因此,抓住了学科建设,就抓住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就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统领全局的作用”[7]。这样的论述已然成为我国大学校长们普遍的治校理念,在大学校长们的讲话、演讲、访谈和论著中比比皆是。
从学界的研究看,在中国知网上以“学科建设”作为篇名进行期刊检索,从1987年国家提出抓学科建设开始,只有43篇,以后逐年上升,经过20年一直到2007年达到最高峰864篇,此后,基本保持在每年约800篇(见图1)。从硕博士论文选题看,以“学科建设”作为篇名检索的结果与期刊论文趋势基本一致,从2001年的1篇到2007年出现高峰为27篇,此后相对稳定。预计“双一流”的提出,学界对一流学科的建设又会出现新一轮的研究热潮。
二是前所未有的成就。多年来,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日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如果没有学科发展作为基础,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毛入学率增长。同样,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大学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发表的SCI论文总数占全国的3/4以上,全国90%以上的研究生培养任务都在高校,大学还承担了60%以上的973计划,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同时国家科技三大奖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2/3的成果由大学完成,我国大学600余个学科进入世界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百分之一,约50个学科进入前千分之一。在刚刚揭晓的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得174项,占通用奖总数的74.7%。这些都是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的成果。
三是前所未有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过去30多年中,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欠缺,大学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用少部分资源做最需要的事情,完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历史使命,国家重点学科的“选优”标准,实际上把高端人才、学位点和各类平台等这些学科构成要素,逐渐转化为各类学科建设的基本指标(比如SCI论文数、专利数、政府奖项等),在重点学科上保级或者升级都要达标,短时间、高效率地追赶“指标”成为学科发展的理性选择。因此在“选优”理念的导引下,采取同一性模式有其现实性。但是,从高等教育亟需深化综合改革的要求来看,从全面建设的要求来看,学科发展的同一性模式是有问题的。
第一个问题就是重点建设的学科布局结构不够合理。一方面,重点学科集中在少数高校里面,比如在第一次评选中,地方高校仅占4.33%。而且,重点学科集中在少数学科门类里面,比如,第一轮评选的416个重点学科中理科和工科相加占总数的59.8%,第二轮评选增加的544个重点学科中理科和工科相加占51.65%,学科密集度非常高。但同时又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同一个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被同时建在多所学校当中,最多的一个一级学科被同时建在16所大学当中,最多的一个二级学科被同时建在超过21所大学当中,这还不包括重点培育学科。这说明什么呢?一方面,当然反映出学校和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是否能反映出学科建设中存在局部过剩问题呢?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这种分散建设把这一个学科领域里面最好的头脑分散在不同的大学里面,竞争有余而协作不足,从而失去了在同一个学科领域里面进行互补发展、系统发展的坚实基础。看上去表面繁荣,多而不强,离散有余,高度不足。
第二个问题是遴选取向上的“择需”不足,缺少顶层设计。1985年中共中央提出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家改革开放重大战略举措的顺利实施,培养高水平建设人才。也就是说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是国家开展大学学科建设的初衷,绝对不是让大学你争我夺看热闹,更不是为了满足大学组织和学者的自娱自乐。因此不但要有“选优”,更要有“择需”,而且在顺序上应该是先“择需”,再“选优”。什么是“择需”?就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的紧缺急需优先选择需要快速发展的学科,直接服务于解决国家重大战略中实际问题。事实上,“急需的”未必就是“强大的”,“强大的”也未必是“急需的”,如果在评选之前没有做好顶层设计,没有考虑好如何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那么越是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选优”的结果就越是会选出所有“强大的”学科,这样很有可能会脱离国家花大力气开展大学学科建设的初衷。这种“选优助强”的学科建设路径实际造成一些学科被重点反复建设,重复投入。
第三个问题是学科建设投入上的“见物不见人”。重视实验设备和条件的改善,忽视智力的价值与投入,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缺少制度性的财政保障,我国现在大部分重点学科建设,经过近十年的高强度投入,世界上顶尖的仪器全有了,很多实验室的装备早已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钱与设备已不是这些重点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了,而人才特别是学科的领军人物成为学科产出的关键因素。然而,在我国现有的学科建设制度中缺少用于人力的经费,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更是在学术领域中决定学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最昂贵的不是设备,而应该是人头脑中的“idea”,没有人才,没有“idea”,投入再多的钱,配备再一流的设备,学术产出也不可能持续的增长。重点建设的学科设备经费花不完已比较普遍,所以就出现了到年底学科突击花钱的现象,事实上这个问题在相当多的高校已经暴露出来了。花钱能力不足一方面是制度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反映出了人的问题,是人与资源不相匹配,出现了学术能力不足与资源相对过剩的矛盾。
三、实现三个转变,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竞争选优”和“要素驱动”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碎片化,导致学科建设目标离散、效率低下,重复投入,与学科建设的初衷大相径庭。在规划和选建一批一流学科的过程中,一旦对“事实判断”的呼声大过了对“价值判断”的理性思考,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碎片化的局面可能会很难避免。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在接下来的一流学科遴选与建设中再次出现,我认为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上要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遴选重点学科从单一的“竞争选优”到与“择需布局”相结合转变。毫无疑问,通过竞争比较,选出高水平的学科继续加以支持,是政府投入支持的主要依据,也是体现公开公平的必要程序,在早期的学科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问题在于政府抓学科建设的终极目的并不只是停留在体现政府的公平公正上,而是为了让学科与大学在实现政府和社会经济发展上提供有效的创新创业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况且让特色、历史、学校类型迥异的不同学科作水平评价,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与传统的老牌学科放在同一个评价体系中来比较本身就不够公平。诚然,我国大学学科经过近20年的持续投入与建设,已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世界局势的复杂多变,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更需要用全球视野来谋划,如何选择比如何建设更为重要,是学科建设中的第一颗扣子。遴选重点学科要从单一的“竞争选优”到与“择需布局”相结合转变。
“择需布局”要考虑到协调好政府、学术和市场这三个方面的现实需求。从国家层面来说,首先,学科布局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于代表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对民族、国家和人类有着重要影响的关键学科进行重点布局,重点投入,做大做强,这需要前瞻性眼光和战略性的顶层设计。第二,学科的布局还应该遵循学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学科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任何学科都不是凭空生长出来的,它们离不开完整知识体系的强有力支撑,学科布局切不可急功近利,需要从基础做起,对于一些在短期内难以见效,但对未来和整体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应该从国家的宏观层面重点支持和投入。第三,国家的学科布局应该有利于形成我国高等教育分层分类的生态系统,学科布局需要与高校的类型、能力和特色有效地对接。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分层分类的发展,既要有重视基础学科为主的大学,也要有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大学,既要有瞄准世界一流的学科,也要有满足市场需求的学科,既要有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也要引导部分大学服务地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科布局应该特别注意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资源投入,通过行政手段来“抓”学科建设的路子,而是通过建制度和机制的方式引导学科建设。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立体的、生态的学科布局体系。
二是实现从经费投入的“要素驱动”向制度供给的“创新驱动”转变。回顾我国学科建设的历程,不难发现,政府的推动一靠投入,二靠验收。在理论与实践上,我们对于学科建设“建什么”的讨论是不够充分的,认识也不十分一致,有认为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有认为是学位点建设的,有认为是学科团队建设的,也有认为是实验条件建设的。毫无疑义,这些都是组成学科不可或缺的要素,据此衍生出了政府的诸多“工程”与“计划”,各类“人才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基地”“创新团队”应运而生,而且政出多门,种类繁多,目不暇接。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包括学院对学科建设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从不同的层面确立了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并纷纷从人、财、物的角度给予了大量的投入,有各种级别与类型的人才工程,有各种层次和投入强度的学科平台、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等,不可否认,这些投入与举措大大加强和改善了一些学科的条件。然而,投入学科的资源被无序离散地配置在不同类型的要素上,虽然对学科要素的培育、对大学的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把学科建设停留在仅仅是要素的培育与投入上,显然会出现要素堆积、效益低下的现象,违背我们在大学开展学科建设的初衷,学科建设也无法可持续地深入。现实的状况却是大多数学科组织都是一种虚拟的存在,缺少的恰恰是对学科这一组织及其组织制度安排的关注,维系这种虚拟存在的纽带不是基于共同领域科学问题的研究,更不是增长学科知识的组织使命,而是成功申报某种级别与类型资助的现实需要与获取外部资源的兴趣。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如果缺乏一个健全的学科组织与相对完善的制度安排,不能把学科的要素纳入到一个科学的制度框架中,这种离散的学科要素投入的建设方式会导致投入效率与效益的递减效应,造成极大的浪费,投入越大,浪费越严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投入经费的边际收益递减问题。就是在生产过程当中,其他要素保持不变的时候,一味地加大投入到一定的时候产出反而会下降。学科建设事实上也出现了这样的状态。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普遍地存在于大学之中,有人戏称为学科建设中的“脂肪肝”现象。
所以,在新一轮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如何提高学科建设的绩效,关键在于实现从经费投入的“要素驱动”向制度供给的“创新驱动”转变,重在制度创新。首先,是政府在学科建设方面的遴选机制、投入机制、评价机制的创新,政府不但要吸引大学和各类学科建设资源集聚到国家最需要的领域,解决最迫切的问题,还要使学科建设经费的效率最大化。转变“只见物不见人”的投入方式,重视智力的价值,在评价上不再是单一的论文标准,而是体用结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并重的第三方学科评价体系,进一步下放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大学自主权。其次,大学在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上要创新,应当明确学科建设的组织边界,建立基于学科组织的评价机制、问责机制和理财制度,引导学科面向重大战略和重大问题协同发展,避免散、小、弱,进一步明晰学科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学科权力,让学科从表格中拼凑的虚拟组合,真正成为一个大学的基层组织实体,成为围绕共同科学使命而自觉集聚的有机体。最后,是学科自身的建设机制要创新,要明确学科的使命和规划,把一流的学者们都组织协同起来,而不是为了申报、完成指标的临时组合,长期分工合作,运转有序,自我发展。
三是学科组建从“被动组合”向“自觉组织”转变。显而易见,在过去政府主导的学科建设过程中,为了响应政府政策,获取学科建设经费,部分学科是在缺乏学科使命和制度设计与保障下拼凑、堆积组合而成的。一旦申报成功,建设经费大都按申报时材料的贡献率论功行赏了,待考核验收之时再堆积组合。可以说,大学的学科建设是被动的、离散的、虚拟的,“虚拟形式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其中一部分学科组织得以维系的纽带不是基于共同领域科学问题的研究,也不是增长学科知识的组织使命,而是成功申报某种级别与类型资助的现实需要与获取外部资源的兴趣。这就使得虚拟形式的无序状态成为一些学科建设者无序投入和非理性投入的理由”[8]。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从学科的组建着手,从“被动组合”向“自觉组织”转变。
大学学科如何成为“自觉组织”?我曾经在《大学学科组织化建设:价值与路径》一文中作过详尽的阐述,需要反复强调的是大学的学科建设本质是学科的组织建设,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组织使命的确立,其次是一整套围绕使命实现的制度安排,从“被组织”走向“自组织”。说到底,学科组织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学科组织的发展是学科建设的目的。与政府和学校两个层面的主体不同,学科组织所承担的建设责任侧重自我优化和自我发展,其重点在于如何发挥学科内部各要素的系统合力,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寻找学科生长空间。事实上,随着规模增大和任务增多,学科内部结构逐渐复杂,只有把关系理顺,资源配置合理,内部和谐,学科才能真正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三点尤其重要:一是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培养学科带头人的领导和管理能力;二是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学科的运行井井有条;三是形成并坚持学科传统,积累学科无形资源,促进学科持续发展。
第一,建设学科方向。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组织要通过长期地凝聚、锤炼,逐步形成相对集中、稳定的学科方向,并不断得到优化,特色也更加鲜明。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学科带头人是学科的灵魂,是学科活动的意见领袖,不但应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也应当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只有学术带头人站在学科前沿,组织具有创新意义的科研活动,才能聚集和吸引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在稳定的学科方向上有所突破,促进整体学科水平的提高。
第二,建设学科内部制度。有效提高学科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能完全寄托于某个学科带头人的个人经验,而应当是科学的制度设计的结果。毋庸置疑,要保持学科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及时合理地配置学科资源,必须要建立健全学科内部制度,包括人才培养制度、知识生产制度、知识应用制度、知识传播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学术信息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等。
第三,建设学科文化。与“研究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分支通常都是比较成熟的或被认为是达到一定成熟性标准的,即拥有特定的语言系统、价值观念、思维行为方式,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学科传统。这些文化信息随着学科发展一脉相承又代代创新,使学科知识得到不断丰富和补充,拥有自己稳定的范畴体系。事实上,学科文化不仅是学科构建时的基石,也是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何通过学科文化建设规范人的行为、培养具有学科文化特征的学者,为学科组织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是每一个学科组织在学科建设中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
要实现这三个转变,核心在于制度创新。共同治理应成为我国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以体现学科建设中的“管办评”分离,建立区分政府、学校、学者等利益相关者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权、责、利的制度设计。通过投入、评价、考核等环节的制度变革,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学科要素集聚,形成资源协作的组织化体系,实现学科的协同创新模式,唯此,才能提高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宣勇.论大学学科组织[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
[2]宣勇,等.“学科”考辨[J].高等教育研究,2006(4).
[3]宣勇,等.大学学科组织化建设:价值与路径[J].教育研究,2009(8).
[4][美]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黄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4.
[5]张男星,等.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思考——访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J].大学:研究版,2015(12).
[6]王大中.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2(11).
[7]王生洪.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学校整体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3(2).
关键词:大学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科研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1009707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一个大国可以在某个方面取得突破,一个小国也可以达到全国富裕。但是,综观近代世界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真正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强国。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只是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摇篮,而且是现代人类文化、思想最主要的源泉;世界一流大学是尖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创造知识的重要源泉;世界一流大学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和领导人才;世界一流大学对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意义重大。许多国家都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而各个大学自身也在为落实这一战略而付出扎实的努力。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这些号召和要求,无疑反映了国家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重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道路上摸索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如何,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多远?这些都是摆在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各界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急需回答的问题。为了全面深入地解答这一问题,本文将综合运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2005至2012年的5次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系统分析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情况,以便于相关部门准确把握中国大学和学科的世界定位,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和科研能力健康快速发展。
一、RCCSE世界大学评价结果概述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世界大学评价的机构已有几家,并产生了许多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大学排名,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最佳大学(Worlds BestUniversities, WBU)”[1],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 排 名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 [2],《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 》的 “世界大学排名(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WUR)” [3],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 “CHE 大学排名”(CHE University Ranking, CHEUR)[4]和西班牙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Centro de Ciencias Humanasy Sociales, CCHS -CSIC)网络计量实验室(Cybermetrics Lab)的“世界大学 网 络 计 量 排 名 (Webometrics Rankings of World Universities, WRWU)” [5]等。
200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在各项世界大学排名的基础上,按照中心的既有理念,设计了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权重、对象和方法,分析研究了进入 ESI 排行的世界大学的综合竞争力,首次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之后,RCCSE每两年对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现状进行综合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此项排名不断成熟和完善,至2011年已连续发布4次排名结果[6-9]。另外,考虑到世界大学与学科评价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力和必要性及其在教育管理者和高水平受教育者中的需求性,RCCSE自2012年起将每年评价一次并出版相应的评价研究报告。同时为了迎合网络时代的新兴需求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指标,以进一步考察各学校的声望情况、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程度,并作为Web环境下科研影响力评价的补充,以达到从科研产出到现实影响再到网络影响的综合实力评价[10]。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此次评价在往年发布31个排行榜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网络影响力排名。具体的排行榜分别为: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分22个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即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8个基本指标排行榜(即收录论文数、论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进入排行学科数、发明专利数、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网络影响力)。
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还给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从而可以帮助读者充分认识学校及其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评价结果中,前600名(即位居全世界前5‰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与规划,又将世界高水平大学分为三个档次: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主要根据所评22个学科的不同评价单位在相应学科中的排名情况而进行划分,其标准为某学科排名前10%内的科研单位为该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划分为三个档次:某学科前1%(含1%)的科研单位的学科为世界顶尖学科;1%~5%(含5%)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5%~10%(含10%)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学科。
二、中国高校总体世界一流水平建设分析
(一)进入ESI排名高校数量变化情况
每年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均是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大学和分22个学科中大学和科研机构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为总体的评价对象。但是由于ESI统计数据的变动,该评价的对象也随之有所变化,具体如表1所示。由于最初开展的两次世界大学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加上前期人力、物力的限制,对于评价对象中的同机构不同名称标注的情况,未能详尽的合并、更正,因此出现机构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而在后来的三次评价中,都尽力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评价对象数量逐渐增长的事实不可以否定,同时中国两岸三地进入ESI科研竞争力排行的高校数量也日益攀升,这一点很值得欣喜。
(二)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在2005-2012年这7年内的5次评价中,均设置了“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主要是对排名前30位的国家或地区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我们对这5次评价中中国两岸三地的总体排名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其中“↑”表示上升,“→”表示无变化,“↓”表示下降,表3、表5亦同),发现中国大陆一直处于排名上升的状态,从22位一路跃升至第6位;中国香港地区在这期间排名有上升、有下降,但总体相对稳定,一直保持在21名左右,这可能与其学校数量有关,在7年内,该地区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仅增加1所,对排名的影响也就不是很大;中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类似,排名变化与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变化正相关,排名由26位上升至13位。总体可见,中国在世界水平的科研竞争力发展中整体成效卓著。endprint
摘要:2005-2012年期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已经连续发布了5次“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在这7年中,中国高校在建设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中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笔者针对这5次世界大学评价结果进行汇总比较分析,发现了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化发展进程中的具体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未来高校国际化科研竞争力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大学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科研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1009707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一个大国可以在某个方面取得突破,一个小国也可以达到全国富裕。但是,综观近代世界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真正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强国。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只是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摇篮,而且是现代人类文化、思想最主要的源泉;世界一流大学是尖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创造知识的重要源泉;世界一流大学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和领导人才;世界一流大学对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意义重大。许多国家都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而各个大学自身也在为落实这一战略而付出扎实的努力。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这些号召和要求,无疑反映了国家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重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道路上摸索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如何,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多远?这些都是摆在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各界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急需回答的问题。为了全面深入地解答这一问题,本文将综合运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2005至2012年的5次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系统分析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情况,以便于相关部门准确把握中国大学和学科的世界定位,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和科研能力健康快速发展。
一、RCCSE世界大学评价结果概述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世界大学评价的机构已有几家,并产生了许多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大学排名,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最佳大学(Worlds BestUniversities, WBU)”[1],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 排 名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 [2],《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 》的 “世界大学排名(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WUR)” [3],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 “CHE 大学排名”(CHE University Ranking, CHEUR)[4]和西班牙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Centro de Ciencias Humanasy Sociales, CCHS -CSIC)网络计量实验室(Cybermetrics Lab)的“世界大学 网 络 计 量 排 名 (Webometrics Rankings of World Universities, WRWU)” [5]等。
200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在各项世界大学排名的基础上,按照中心的既有理念,设计了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权重、对象和方法,分析研究了进入 ESI 排行的世界大学的综合竞争力,首次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之后,RCCSE每两年对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现状进行综合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此项排名不断成熟和完善,至2011年已连续发布4次排名结果[6-9]。另外,考虑到世界大学与学科评价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力和必要性及其在教育管理者和高水平受教育者中的需求性,RCCSE自2012年起将每年评价一次并出版相应的评价研究报告。同时为了迎合网络时代的新兴需求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指标,以进一步考察各学校的声望情况、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程度,并作为Web环境下科研影响力评价的补充,以达到从科研产出到现实影响再到网络影响的综合实力评价[10]。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此次评价在往年发布31个排行榜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网络影响力排名。具体的排行榜分别为: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分22个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即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8个基本指标排行榜(即收录论文数、论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进入排行学科数、发明专利数、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网络影响力)。
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还给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从而可以帮助读者充分认识学校及其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评价结果中,前600名(即位居全世界前5‰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与规划,又将世界高水平大学分为三个档次: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主要根据所评22个学科的不同评价单位在相应学科中的排名情况而进行划分,其标准为某学科排名前10%内的科研单位为该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划分为三个档次:某学科前1%(含1%)的科研单位的学科为世界顶尖学科;1%~5%(含5%)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5%~10%(含10%)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学科。
二、中国高校总体世界一流水平建设分析
(一)进入ESI排名高校数量变化情况
每年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均是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大学和分22个学科中大学和科研机构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为总体的评价对象。但是由于ESI统计数据的变动,该评价的对象也随之有所变化,具体如表1所示。由于最初开展的两次世界大学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加上前期人力、物力的限制,对于评价对象中的同机构不同名称标注的情况,未能详尽的合并、更正,因此出现机构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而在后来的三次评价中,都尽力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评价对象数量逐渐增长的事实不可以否定,同时中国两岸三地进入ESI科研竞争力排行的高校数量也日益攀升,这一点很值得欣喜。
(二)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在2005-2012年这7年内的5次评价中,均设置了“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主要是对排名前30位的国家或地区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我们对这5次评价中中国两岸三地的总体排名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其中“↑”表示上升,“→”表示无变化,“↓”表示下降,表3、表5亦同),发现中国大陆一直处于排名上升的状态,从22位一路跃升至第6位;中国香港地区在这期间排名有上升、有下降,但总体相对稳定,一直保持在21名左右,这可能与其学校数量有关,在7年内,该地区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仅增加1所,对排名的影响也就不是很大;中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类似,排名变化与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变化正相关,排名由26位上升至13位。总体可见,中国在世界水平的科研竞争力发展中整体成效卓著。endprint
摘要:2005-2012年期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已经连续发布了5次“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在这7年中,中国高校在建设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中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笔者针对这5次世界大学评价结果进行汇总比较分析,发现了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化发展进程中的具体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未来高校国际化科研竞争力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大学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科研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1009707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一个大国可以在某个方面取得突破,一个小国也可以达到全国富裕。但是,综观近代世界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真正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强国。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只是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摇篮,而且是现代人类文化、思想最主要的源泉;世界一流大学是尖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创造知识的重要源泉;世界一流大学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和领导人才;世界一流大学对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意义重大。许多国家都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而各个大学自身也在为落实这一战略而付出扎实的努力。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这些号召和要求,无疑反映了国家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重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道路上摸索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如何,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多远?这些都是摆在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各界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急需回答的问题。为了全面深入地解答这一问题,本文将综合运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2005至2012年的5次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系统分析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的进展情况,以便于相关部门准确把握中国大学和学科的世界定位,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和科研能力健康快速发展。
一、RCCSE世界大学评价结果概述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世界大学评价的机构已有几家,并产生了许多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大学排名,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最佳大学(Worlds BestUniversities, WBU)”[1],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 排 名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 [2],《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 》的 “世界大学排名(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WUR)” [3],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 “CHE 大学排名”(CHE University Ranking, CHEUR)[4]和西班牙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Centro de Ciencias Humanasy Sociales, CCHS -CSIC)网络计量实验室(Cybermetrics Lab)的“世界大学 网 络 计 量 排 名 (Webometrics Rankings of World Universities, WRWU)” [5]等。
200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在各项世界大学排名的基础上,按照中心的既有理念,设计了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权重、对象和方法,分析研究了进入 ESI 排行的世界大学的综合竞争力,首次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之后,RCCSE每两年对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现状进行综合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此项排名不断成熟和完善,至2011年已连续发布4次排名结果[6-9]。另外,考虑到世界大学与学科评价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力和必要性及其在教育管理者和高水平受教育者中的需求性,RCCSE自2012年起将每年评价一次并出版相应的评价研究报告。同时为了迎合网络时代的新兴需求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指标,以进一步考察各学校的声望情况、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程度,并作为Web环境下科研影响力评价的补充,以达到从科研产出到现实影响再到网络影响的综合实力评价[10]。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此次评价在往年发布31个排行榜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网络影响力排名。具体的排行榜分别为: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分22个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即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8个基本指标排行榜(即收录论文数、论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进入排行学科数、发明专利数、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网络影响力)。
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还给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从而可以帮助读者充分认识学校及其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评价结果中,前600名(即位居全世界前5‰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与规划,又将世界高水平大学分为三个档次: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主要根据所评22个学科的不同评价单位在相应学科中的排名情况而进行划分,其标准为某学科排名前10%内的科研单位为该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划分为三个档次:某学科前1%(含1%)的科研单位的学科为世界顶尖学科;1%~5%(含5%)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5%~10%(含10%)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学科。
二、中国高校总体世界一流水平建设分析
(一)进入ESI排名高校数量变化情况
每年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均是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大学和分22个学科中大学和科研机构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为总体的评价对象。但是由于ESI统计数据的变动,该评价的对象也随之有所变化,具体如表1所示。由于最初开展的两次世界大学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加上前期人力、物力的限制,对于评价对象中的同机构不同名称标注的情况,未能详尽的合并、更正,因此出现机构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而在后来的三次评价中,都尽力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评价对象数量逐渐增长的事实不可以否定,同时中国两岸三地进入ESI科研竞争力排行的高校数量也日益攀升,这一点很值得欣喜。
(二)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1-2012)》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研发,邱均平等编著。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对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作深入评价研究的机构,研发了目前国内最全面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排行榜,这项研究对中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1-2012)》不仅是一本统计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各个学科科研产出及其影响力的数据工具书,更是一本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对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进行评价分析和对策研究的专门著作。全书共四章:第一章,理论研究;第二章,评价结果;第三章,数据分析与比较;第四章,评价引发的思考与建议。《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1-2012)》不仅公布了3类(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2011)、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排行榜(分22个学科)、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力基本指标排行榜(分7个基本指标)(2011)共30个排行榜,而且对同等档次的高校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对2009年、2011年的评价结果进行纵向的比较分析,并且对评价结果和比较分析结果进行思考,客观分析中国高校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从国家、机构和学科建设等不同角度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对策建议。
《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1-2012)》研究角度新颖,方法科学,数据权威,内容丰富,结论可靠,可供广大欲出国求学的学子、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政府管理部门行政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阅读、参考、使用。
显示全部>>
邱均平,当代著名情报学家、评价管理专家、中国文献计量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高等教育评估和研究工作。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邱均平组织联合国内外著名专家,在我国高等院校中首建综合性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连续八年公布中国与世界大学排行榜。所发布大学及学科评估排行报告.因其全面、准确、科学而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现状与比较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企业文化反映了一种致力于物质生产的精神气质,一种企业经营哲学和自我超越的生活态度。
文化力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真正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发酵产业,就要借助于企业文化力。
检验一个企业成熟与否的三个标准
第一,战略目标是否清晰
第二,核心竞争力是否突出
第三,学习型企业文化是否健全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的大事;是做好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
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只有精神力量生生不息。建设企业文化
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统一员工的思想、观念、态度、行
为和价值观的导向。企业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食物和
水一样,没有它们,就没有生命。但这些不是生命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
能够使员工凝聚在一起,引导大家认同公司的目标,并把自
己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培训员工理解公司的政
策;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公司的之间相互利益关系。
企业文化的十大功能
① 导向功能② 教育功能③ 凝聚功能④ 激励功能⑤ 约束功能⑥ 辐射功能⑦ 改善人际关系功能⑧ 规范企业形象功能
⑨ 促进有效管理功能 ⑩ 提高经济绩效功能
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是非曲直、好坏善
恶的评价标准。人们对各种事物,如金钱、地位、友谊、荣
辱、幸福、诚实、自尊等等,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在心目
中都有好坏、轻重、主次之分。这种轻重、主次的排列构成了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企业文化是所有团队成员共享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价值观、共同愿景、使命及思维方式。它代表了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企业精神
学习沟通自我超越
①学习沟通:每一位员工都要致力于在团队中减少相互之间的误解和被误解。
②自我超越:勇于跟自己较劲儿,把每一件小事情都要做完整、做到位。
追求卓越
• 国内一流,国际领先
• 为股东创造价值
• 为员工创造价值
• 为客户创造价值
http:// 2011-04-20 03:32:5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自1911年建校以来,清华大学在百年历程中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民族齐奋进、与时代同步伐,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光荣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弘扬“行胜于言”校风,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校主动适应时代要求,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不断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办学综合实力和国际声誉显著提升。在办学实践中,清华大学围绕“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初步探索出一条“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
一、确立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不懈提高办学水平,创建让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大学,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较大贡献,是清华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庚子赔款的屈辱,使清华师生从建校伊始就知耻后勇、奋发向上,学校迅速发展为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成功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发展道路,造就了大批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骨干人才,为国家教育科技发展和工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学校迈向更高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着眼于世界教育科技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逐步明确了新时期的办学目标。1985年,学校在第七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的十年,是把清华大学逐步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发展阶段。”这是我校首次把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长远奋斗目标,激发了全校师生投身学校改革发展的热情。
1993年,学校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提出到2011年,即建校100周年时,争取把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进一步强调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流大学的阶段性目标。尽管当时与国外一流大学仍有较大差距,但学校坚信,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办学的社会条件必将越来越好,通过自身不懈奋斗,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果。此后,学校逐步明确了建设一流大学的总体思路,增强了广大师生加快学校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
1998年,党中央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国家决定实施“985工程”,清华大学首批得到重点支持。这标志着建设一流大学从清华人的美好夙愿和学校的自身努力,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清华大学进入了历史上又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清华大学紧紧结合国家的战略部署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形成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第一个九年(1994~2002年),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过渡;第二个九年(2003~2011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三个九年(2012~2020年),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努力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后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向世界顶尖大学看齐。随着建设一流大学各阶段目标的明确,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律
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奋斗目标,清华大学从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出发,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对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及特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鲜明回答。
确立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办学方向。国内外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公认的严格定义和量化评价标准。清华大学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世界一流大学是实力、贡献与声誉的统一,既有学术、贡献、声誉得到国际认可的共性特征,又具有个性特征,要为国家、民族服务并作出突出贡献,也要有自身的办学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具有一定特征的高水平大学群体,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国外一流大学作参照系,有利于比较和借鉴,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永无止境,是一个从追赶到超越并且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过程。在中国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要力争为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大贡献,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并抓住机遇跨越发展,以不懈努力最终实现长远目标。由此,学校逐步明确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目标方向,并逐步明确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就是要做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国际较高层次;有若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有中国特色和学校风格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
确立了“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项职能”的办学理念。清华大学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方面结合”的指导原则,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明确为“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项职能”的办学理念。“一个根本”即学校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两个中心”就是按照邓小平同志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明确提出的要求,努力使学校成为“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三项职能”包括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其中教学是第一位的,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科研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职能,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争取多出世界先进水平、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自主创新成果,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的社会责任,要努力为区域和企业发展作贡献。应该说,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根本追求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的人才。
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综合性”是大学类型定位,清华大学发展综合性学科、建设综合性大学,既是从学校历史和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更是履行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研究型”是学术水平定位,构建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开放式”是办学模式定位,既要对世界开放,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提升水平、迈向一流,又要对国内社会开放,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是清华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过百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和新世纪10余年来的努力,清华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形成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清华大学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建立了研究型教学、探究式学习、国际化交流为支撑的创新人
才培养体系,形成“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鲜明育人特色,努力促使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全校3万多名学生中研究生占60%;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累计入选91篇。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自觉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二是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学校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完善综合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培育新兴学科,促进学科交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重点建设,学科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6个学院56个系,覆盖理、工、文、史、哲、法、经、管、教、医、艺等11个学科门类,一大批学科保持国内领先,若干学科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一批攻关项目,取得高温气冷堆、《清华简》研究等一批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思想文化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取得国际专利授权、发表高水平论文等数量均保持高校前茅,今年有两项成果同时获国家科技奖励的一等奖。
三是大力拓展服务社会的渠道,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清华大学始终面向经济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和知识等优势,努力为国家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服务。推动校地合作,促进区域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与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学校与企业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达190多家,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80多个。作为唯一的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孵化和汇聚了1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清华师生努力为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献计出力,积极参与松花江、滇池、太湖等污染治理,大力开展气候和低碳技术研究,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扶贫已覆盖全国90%的贫困县。
四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师队伍。清华大学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培养和引进并重,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弘扬高尚师德、促进教书育人,一支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日益形成并不断发展。目前,全校教师中有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和69位两院院士、1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38位“千人计划”人才、近300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许多优秀学者,涌现出一批科技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和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术领军人才。
五是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国际知名度和学术声誉显著提升。多年来,清华大学扩大开放,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多个国际、洲际大学组织成员,与100多所世界名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了互认学分、互派交换生、互相授予学位、联合科研等实质性合作。全校超过40%的博士生和30%本科生在学期间有海外学习交流经历,同时有12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留学生在清华攻读各级学位。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海外研究项目与经费持续快速增长,发起建立了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等国际名校间的合作研究机构,积极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清华大学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学术声誉进入全球大学的前列。
四、努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清华大学到2020年要争取全面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努力做到:若干优势学科跨入或保持在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办学指标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为国家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现代大学制度与现代大学文化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我们要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的水平,更好地服务民族复兴、造福人类社会。要实施“一流”战略,始终以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目标,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实施“人才”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各种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大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实施“创新”战略,大力提倡人文日新,创新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学校的先进“生产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思想、理论和知识贡献;实施“开放”战略,面向现代化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面向世界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全球竞争的优秀人才,促进人类和谐文明进步。
展望未来,清华大学将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科作为学术组织, 是大学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是大学发展的关键与核心内容。大学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发展的水平。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史表明, 学科建设是构筑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是大学跻身世界一流的关键突破口。
何谓一流学科?一个学科达到一流应具备哪些表征?一个学科建设成一流学科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要素?这是建设一流学科需要澄清的前提性问题。一个学科是否达到一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一流也是有层次的, 有区域一流、国家一流、世界一流, 但一流学科基本上具备如下特征:一流的学科建设理念、一流的学科建设规划、一流的学科建设团队、一流的学科研究平台、一流的学科研究成果、一流的社会服务质量、一流的学科管理水平等。
笔者认为, 一流学科建设应把握好以下五个关键要素。
一流学科建设应以科学高水准的规划为前提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世,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一流学科建设应体现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诉求。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 建设一流学科应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在学科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做好SWOT学科优劣势分析, 明确学科发展基础和学科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强化标杆意识。找准学科在学校、区域、国内、国际的位置, 科学设定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理清学科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剖析原因, 正确处理好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 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新兴学科之间的关系, 协调好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 探求学科建设的发展路径, 研究制定改革举措和保障机制等。同时, 抓好规划落实工作, 切实保障以高水准的学科建设规划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一流学科建设应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
“大学非高楼之谓也, 乃大师之谓也。”以大家为标志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也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只有建设一支一流的学科队伍, 才能建设成一流的学科。世界百强大学吸引了全球八成以上的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 以及三分之二的发表论文引用率高的科学家。在1999 年大学评估中, 加州理工学院超过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主要原因之一其实验物理和航空技术成为世界顶尖学科。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田长霖教授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高层次人才, 他说:“加州理工学院为什么会变成这么著名的大学?它的腾飞就是靠两个教授, 一个是密立根,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他使这个学校的实验物理迈进了世界一流行列;另一个是冯·卡门, 钱学森先生的老师, 他把美国的航空技术带了起来。”
一流学科应该成为高层次人才引进、会聚、培养的高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应正确处理引进与培育、培养的关系, 做到引育并举, 不可偏废。在学科建设方面应秉承“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 建议省政府设立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资金, 支持高校切实做好国际、国内学科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工作;其次, 学校根据学科发展实际和需要做好学科团队、梯队建设工作, 抓好“传帮带”, 做好已有人才的培养工作;最后, 把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一流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拓展提升优质教育资源, 出一流成果, 育一流人才。
国外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被誉为美国“硅谷之父”、曾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的特曼教授, 为改变当时学校对世界一流教授缺乏吸引力的状况, 提出了“学术顶尖”构想:一是吸引顶尖人才, 二是把有条件的系科办成学术顶尖。他说:“一个运动队里, 与其个个都能跳6 英尺高, 不如有一个能跳7 英尺高的人。”同样, 如果有9 万美元, 与其平均发给5 个教授, 每人得1.8 万美元, 不如把3 万美元支付其中一名佼佼者, 而让其他人各得1.5 万美元。英国的卡迪夫大学能够迅速崛起, 主要得益于从剑桥大学引进了20 多个顶尖人才。
一流学科建设应以高端科研平台建设为基础
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科研平台的支撑, 科研平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依托。一个卡文迪什实验室让剑桥大学成了物理学的圣地。加州理工学院虽规模不大, 但坚持以数学、力学等学科为基础, 建成了一批一流的新学科和高水平的科研机构。该校的喷气推动实验室, 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重点科研基地, 美国的导弹、火箭、卫星的基础研究也都始于此。当今学科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交叉融合的趋势, 一流学科建设应打破学科之间、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 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大力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合作, 积极探索一流学科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一流学科建设应注重国际、国家、省、校四级高水平跨学科协同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实验室、工程中心、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 正确处理共性建设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统筹调配学科平台资源, 实现平台间人力资源与建设经费资源的共享, 完善学科平台建设的管理、监督及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其在学科汇聚、交叉、渗透、融合中的作用, 把学科平台建设为一个开放的共同体, 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科研实力与团队水平提高的广阔舞台。
一流学科建设应以高水平特色发展为追求
在少量学科上集聚优势, 寻找突破, 形成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优势学科, 进而带动相关学科共同发展, 是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普遍经验。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跨越, 选准方向, 突出特色, 重点突破, 有所为有所不为, 异峰突起, 出奇制胜, 是学科建设成功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内外知名大学办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在于突出发展某一领域内的特色学科。正如田长霖教授所说, 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 都是在一两个领域先突破, 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 一定要有先后, 学校要想办法扶植最优秀的学科, 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 然后其他学科也会自然而然地上来。香港中文大学近年坚持重点发展物理学, 会聚了一批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 使该校物理系成为香港所有大学中的王牌学科。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有“光纤之父”之称的高锟教授获得了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流学科建设应结合国家、区域的经济发展, 结合自己的历史优势和社会未来发展需要, 把学校的文化传统、学科发展基础与特长、区位优势、服务面向等紧密结合起来, 把打造学科特色、促进学科特色发展作为价值追求。
河南高校的学科发展应与学校自身的发展实际、中原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应与国家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原经济建设和国家在河南的三大国家战略结合起来。目前, 我省投入数十亿元推动优势特色学科建设, 建议组织好、实施好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按照中央财政支持中央高校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投入标准, 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 设立一流学科培育专项资金, 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黄河文明、国家粮食安全、食品科学发展、区域物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等优势特色学科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示范、引领、带动更多高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范围, 进一步弥补我省高等教育短板, 带动河南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流学科建设应以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使命
大学是培养高端人才的主阵地, 大学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尽管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 但学校认为, 本科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在全国和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关键所在, 把绝大部分的精力、资源、时间和创新投入其中, 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从而被誉为“著名的本科教育大学”。因此, 一流学科建设不能遗忘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以培养一流人才为使命, 应促进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 推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把精力放在管根本、管长远的基础性工作上,始终保持深刻的定见和强大的定力,不为浮云遮望眼,不跟风。
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第四次重大变革,就是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重新以文化统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防止大学变成单纯的科研工具和商业场所。
对于当代中国的大学来讲,文化建设的任务尤为紧迫。这种紧迫性,体现在世界高等教育回归文化本质的发展新趋向所提出的新课题,体现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的新任务,体现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推进大学科学发展提出的新需要。
文化建设就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各类量化的评价指标则为工具性的作用。偱本而求用,则用之不竭;以用取代本,虽能喧嚣一时,终难行远。中国的大学能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以什么样的面貌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究竟能在世界一流行列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最终还是要看文化建设的成效。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着力培育大学精神,把大学精神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和教师、学生、干部、后勤等各个群体。
人无精神不立,校无精神不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文化上的旗帜,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抓住了大学精神建设,就抓住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制高点。对待大学精神,一要传承,二要发展。所谓发展,就是要不断地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不断地对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精神体系形成新的体会和认识。
一流大学有崇高精神追求方成气象,有先进文化引领方有灵魂。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质量内涵一流、教风学风一流、精神文化一流。当前,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进入了重质量、重内涵、重文化引领的新阶段,随着我们在办学条件、设施设备、科研成果等外延方面不断逼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人才、制度、文化、质量、效益等内涵方面的建设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对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珍惜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弘扬高尚进取的大学精神。
我们坚信,当代中国的大学一定会在文化建设上,书写无愧于历史和先贤的新辉煌;一定能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大潮中,开辟中国气派、中国底蕴、中国格调的文化新风;一定能以文化建设上的鲜明成效,为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民族心愿筑就圆梦的坦途!
【一流学科建设规划】推荐阅读:
建设世界一流海军06-24
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07-17
创一流总体方案06-20
立足本职 争创一流07-26
打造一流发电企业10-08
“管理创一流”工作方案09-30
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07-01
创一流战略实施方案10-23
中学学科建设规划09-19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