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的评估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组的评估(精选6篇)

小组的评估 篇1

阅读书目: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中的需求评估》 《21世纪评估实务》 《公共项目评估导论》 一.需求评估

需求评估是小组工作的首要步骤。洛莱认为,需求评估表现为一种诊断,有两方面的内涵:旨在描述事实,其中,我们了解我们所知且根据其涵义得出结论;是一个过程,是一系列彼此衔接的行动,每一步都从与他者相关处获取信息,并带来一个连续过程,形成对每个新事物涵义的深化领悟。美国《社会工作词典》认为,预估是决定问题的性质、原因、程度及牵涉于其中的个性和情形的过程。因此,需求评估就是对服务对象情况进行了解,确定其需求满足情况及其成因,形成暂时性评估结论的过程。

需求评估旨在发现需求不足。就研究逻辑而言,需求不足的内涵应该与需求完全呼应,需求不足可以表现为特殊需求的不足和社会需求的不足。需求不足经常会表现为具体问题,社会工作中的需求不足首先关注社会人生命过程中的缺乏状态,因为弱势群体或者普通人士的弱势问题永远是其核心关注对象。就操作视角而言,要把握需求不足(或问题)的状态如何,要明确需求不足所涉主体及其规模和分布,要了解需求不足的直接和间接后果,要了解需求不足多大程度上得到认识,要弄清需求不足的界定主体。二.四种不同的需求

1.标准需求:这种需求指的是社会工作者、主要信息提供者货社区专家都明白的状态、条件或环境,他们能够发现,在现存服务和次文化人群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

2.感受到的需求:通过研究真正的当事人,而确定他们的需求。3.表达出来的需求:指的是那些真正的当事人或者潜在的当事人,他们申请享受服务,或者已经真正接受了服务的。

4.比较需求:它的评估是根据服务人群的特点,来判断一般性人群中,有多少人与接受服务的人群具有相同特点。

在我们做小组工作的过程中,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了解小组成员表达出来的需求,他们将他们最根本最主要的需求表达出来,经过社会工作者的归纳整合,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小组计划。三.需求评估的方法:

1.标准化的调查,即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它能够收集大量的资料。但是这个调查有一定的缺陷:回答者在填写问卷时,可能提供选择的信息比较有限,并且缺乏灵活性。2.访问:

在小组工作中,可以访问一些主要的人物,谈论他们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对各方面的需求。比如在我们之前做的针对政法大一新生的小组计划中,可以找到代表性的大一新生,询问以下问题:

a.刚进入大学,一个新环境,你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b.在这个问题上,你希望我们提供什么帮助? c.在未来,你希望可以有哪些改变? d.你面临的主要压力是什么?

e.你自己准备怎么做来改变现存的状况? 等等…… 3.小组绘图

邀请一些小组成员绘制一张个人需求图,并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可以把图画在地上或纸上,使用什么材料都没关系。不要过多地提示他们都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一旦地图绘制完成,请通过询问以下问题来鼓励讨论:

a.你是如何决定该包括哪些部分的?还有不应该包括哪些部分? b.哪些是最重要的部分?

c.那些是存在分歧的部分?原因是什么?

d.从这张地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小组有哪些需要? 5.发现首要的需求 一旦确定了一些需求,就应该给小组成员机会来表达他们认为的首要需求。用几个纸袋,在上面分别写出或画上不同的需求。给每个人六粒种子、小石头、珠子或瓶盖作为筹码。每个人依次根据自己的优先需求,将筹码放到相应的纸袋里面。首要需求放三个筹码,次要需求放两个筹码,第三位的需求放一个。然后,清点每个纸袋里的筹码,宣布结果。

小组的评估 篇2

一、小组分组方式选择的策略

1.常见的小组分组方式

小组分组方式可以归纳为三种:随机分组方式、指定分组方式、随机分组和指定分组结合的方式。

2.常见小组分组方式的优缺点

随机分组学习方式由于分组的随机性, 可以最大限度地锻炼中职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考查学生的组织和判断能力。随机分组不能保证小组之间实力的均衡, 容易让合作能力稍弱的小组对学习产生畏惧。对于教师而言, 随机分组的教学引导比较复杂。

指定分组由于各小组实力均衡, 很容易展开小组之间的相对公平地竞赛、游戏活动, 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时候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比性。指定分组方式会使同小组的学生以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为中心, 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成为配角, 不能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指定分组和随机分组相结合的方式, 既能兼顾教师教学的需要, 又能让学生有机会和不同的学生合作学习。但是指定分组和随机分组相结合的方式, 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陷:为了平衡小组之间的实力, 教师要调整的必然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学生, 被调整的学生容易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因为信任, 积极参与;因为不信任, 消极参与。

3.小组分组方式的选择策略

在不同的学习小组分组方式中, 我倾向于随机分组。一方面,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中, 强调的是“以行动为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淡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突出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后两种分组方式固然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但是教师参与过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实际上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的翻版, 显然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一方面, 在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中, 非常重视与人合作的能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同事的。在工作中, 因为项目的要求也许要和不同的人合作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 所以学会和不同的人合作, 学会与人相处是学生的必修课。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通过随机分组为学生尽可能地创造与不同的人合作的机会, 提高学生表达自己观点、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二、小组分组评价的策略

小组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有团队的荣誉, 每一位小组成员也有自己的荣誉感, 因此良好的小组评价机制可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水平, 真正实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良好的评价策略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自我评价的策略

自我评价必须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 自我评价应该是对小组成员自主学习过程的一种评价, 这种评价着重于小组成员反思总结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行为, 如任务的参与程度、任务的完成程度等。另一方面, 自我评价应该对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着重评价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对其他小组成员的帮助、对小组任务完成的贡献, 如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是否积极帮助同组成员等。

教师要保证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的有效性, 就要设计出比较全面的、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突出学生主动参与能力、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的评价量规。小组评价的结果要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并由小组成员根据评价量规评选出小组学习中表现最佳的学生, 保证小组成员自我评价的有效性。

2.小组互评的策略

小组之间的互评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 应该评价小组团队合作是否成功, 这种评价在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学习, 同时反思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足。另一方面, 应该评价小组团队完成作品的情况, 比如完成任务的质量如何、有哪些创新等, 这个评价侧重让学生学会发现其他团队的优点, 并借鉴这些优点, 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职业能力。

教师要保证小组之间评价的有效性, 必须设计出能反映出小组之间评价的良好的评价量规。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制定一些规则, 要求学生不能给本小组评分, 让学生把自己完全置于其他小组评价员的地位上, 保证小组评价的有效性。

3.教师评价的策略

小组评价完成后, 教师应该给出教师评价。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评价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价的方式要恰当, 表扬学习过程中比较突出的、有亮点的环节, 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采取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另外,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淡化对小组学习结果的直接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的信息搜集与整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能力。

小组的评估 篇3

各部门:

为扎实推进分公司制度建设效能监察工作,促进制度规范化管理和完善,提高制度建设的监控工作,结合《2015年制度建设效能监察实施方案》要求,经分公司效能监察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成立分公司制度评估小组,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工作职责

(一)对各部门制度建设自查情况进行评价;

(二)对各部门制度健全性进行评估,查看现有的制度是否对部门工作范围及职责做到全覆盖,针对需补充健全的制度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三)对各部门现有制度和工作流程的适用性、可行性进行评估,对需要修编的制度要及时组织讨论,提出修订、废止、合并等整改意见或建议;

(四)对各部门制度建设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五)协调制度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协调解决制度评估中的有关问题。

小组的评估 篇4

各县(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为迎接省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各项工作,确保我局顺利通过省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经研究,决定成立局迎接省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领导小组,加强对迎评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局办公室主任兼任,同志为副主任。

评估△机构 通知2

〇〇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小组的评估 篇5

根据中山大学2002年名牌专业评估工作计划安排,2002年6月20日上午,在高等继续教育学院5楼会议室召开了名牌专业评估专家小组组长会,会议由教学评估中心何振东副主任主持,到会人员有专家组组长施开良、张荣芳、刘琦、唐廷勇和办公室尹小川、王金凤、孙耀斌、肖美霞、唐建萍等人。会议就各专家组提出的校级名牌专业和省级名牌专业申报方案进行了讨论,并就名牌专业评估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

教学评估中心何副主任首先介绍了派员赴清华、北大考察的情况,指出学校评建名牌专业是起点而不是终点,名牌专业评估达标,只说明该专业具备了创建名牌专业的潜质。评建名牌专业至少有三层含义,首先是建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广东或华南地区是公认的名牌;其次是达到国内先进一流大学的水平;第三是瞄准世界知名一流大学相关评估标准体系和世界学科发展前沿态势。

接着各组组长对所在组的评估结果进行了汇报交流。第一组组长施开良老师:

(一)化学专业历史悠久,教师队伍强,教学改革走在了学校的前面,一体化改革、创新改革、教研室改革等等有许多新的做法;又如高年级学生参加科研,为学生设立创新基金(五万元),学生最多可以申请1000元。创新成果多且灵活。从自评材料来看,化学专业有16项A,1项B,其中专业吸引力为B,但经过专家组的核实后,得到15项A,一项B,一项C(具体见《中山大学名牌专业评估记分表》),基本符合要求。由于化学专业是基础学科,建议报校名牌专业,不申报省名牌专业。

(二)行政管理是我校新建专业,历史不长,但每年上一个台阶,现在已经是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科学研究基地。学科带头人王乐夫教授任教育部该学科教指会主任,这是中大历史上的首次,说明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大是全国的带头人。这个专业有名师,还有名教材,《行政管理学》获得国优教材,不仅在华南,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其自评结果有13项A,4项B,专家评审意见是14项A,2项B,一项C;专家组还认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宣传做得不够,第一志愿报考率为70%,但就业率非常高,MPA的知名度也非常高,说明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家长还不太了解这一专业。专家组的意见行政管理应评为校级、申报省级名牌专业。

(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去年申报省名牌专业,已核实了13项A,基本达标,但却落选,这次应评为校级名牌专业,继续申报省级名牌专业,且应不受指标限制。

第二组专家组组长刘琦老师:

从指标来看,第二组的专业基本通过了评估方案。工商管理专业得到15项A,1项B,1项C;法学专业得到13项A,4项B;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得到13项A,3项B,1项C;专家组认为,这三个专业师资力量很强,高学历高职称的指标很高,影响很大,在学校来说,无论在招生还是分配上,都是比较热门的专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研究比较薄弱,发表的教学科研成果也不多;又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学生参加实践的很多,但论文发表不多,没有反映出实际情况来;还有些材料比较粗,错漏多,数据收集范围太广等等;另外法学的硕士点很多,但博士点拿不下来,是比较遗憾的事情。该组建议三个专业可评为校级名牌专业和申报省级名牌专业。

会上专家建议,因为法学没有博士点,所以暂时不报法学,与会专家组组长一致同意。第二组的工商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评为校级、申报省级名牌专业。

第三组组长张荣芳老师:

文、史、哲都是国家教学基地专业,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教育部对中大文、史、哲建设七年后进行了验收评估,三个专业同时都得了“优”,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大部分指标不但达到,而且远远超过了今年名牌专业评估的指标。诚然,也存在某些薄弱环节,比如专业吸引力方面,历史哲学自评为B,教学成果方面,历史哲学也得B。这三个专业理所当然是中山大学的名牌专业。从学校的大局出发,文、史、哲都不争报省级名牌专业,首先因为省里要求的是应用学科,其次三个专业谁上都不好。所以专家组提议英语专业评为校级名牌专业,申报省级名牌专业。英语专业自评14项A,3项B,教师的知名度高,专业实力强,大体是趋于北大、南大之后,培养的学生质量非常,此外生源吸引力强,每年都高出重点线100多分。

第四组组长唐廷勇老师:

这次名牌专业评估,是否按照国家制定的专业目录来界定。如眼科视光学,应属于临床 医学。但这次报了专业,存在着如何界定的问题。办公室副主任尹小川认为,虽然这个专业 作为学科是很强的,但并没有正式的名分,所以可以暂时不考虑。与会者一致同意。

唐老师指出,生物技术是比较强的专业。专家评审组的意见是15项A,2项B,但补充材料后,2项都能达到A,建议评为校级、申报省级名牌专业。临床医学,是医学院历史最长的专业,也是长久不衰的专业,各方面都比较强。教师队伍庞大。专家组的意见是16项A,1项B。建议评为校级、申报省级名牌专业。与会专家组组长还就评估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意见。首先是如何进一步搞好评估工作的建议。施开良老师认为:中大应该有自己特色的专业评价。何振东副主任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建议意见,评估中心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做经常性的教学评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中山大学自己的教学评估标准体系。尹小川老师认为,怎样去促使不优秀的专业自觉向上,要靠建立起经常性的监控体系。张荣芳老师认为,名牌专业要加大投资,学校要大力扶持基础专业。

教学评估中心何振东副主任进行了会议小结,指出名牌专业评估工作得到了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专家评审阶段的工作已告一段落,综合各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初步提出校级名牌专业建议方案:化学、行政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英语、临床医学、生物技术;申报省级名牌专业建议方案:行政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英语、临床医学、生物技术。下来的工作是梳理和补充材料,请各位组长和评审专家继续努力,具体指导有关专业负责人,做好材料工作,同心协力把名牌专业评估工作搞好。

会上还就理工学院要求增加物理学专业参加这次校级名牌专业试评一事,征询各位专家意见,专家们认为“物理学”是学校的基地专业,应慎重考虑理工学院的要求,会后经与有关方面商量研究同意,增加物理学专业参加试评,并委托专家评审组第一组负责其评审工作。

中山大学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记录人:

小组的评估 篇6

如今,我县经过四年的“353高效课堂”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成熟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成为课堂当之无愧的亮点。

聚焦小学语文课堂,笔者就如何有效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使课堂高效低耗,谈谈相关思考。

一、运用在检查学生读背时

比如学习一篇新课文,学生在自读之后,教师请学生分节朗读课文,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同样是请四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的时间,却能让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在小组内都有机会朗读课文。每个小组内一位同学朗读,组内的其他三位同学倾听,对朗读同学的不足或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

同样,教材上很多课文的段落或者全文需要背诵。当学习完段落或者全文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背诵方法,并充分练习。在检查背诵环节,即可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几乎是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尝试背诵,避免学生不太熟练在全班背诵时的紧张。

小组内的分节朗读和个别背诵,充分以生为本,尊重每一个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收效最大化。之后,教师点上两三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分节朗读和逐个背诵,掌握学习情况,并伺机指导便可。如此,小组合作的运用,让每一位学生读和背的教学环节变得高效。

二、运用在配合学生思考时

从中年级开始,我们训练学生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了解文章段落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到了高年级,我们要求学生能很好地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到表述简练准确。同时学习文章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并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每当初读课文后,扫清了阅读障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的顺序,便要带领学生沉入文本,思考文章段落或者全文的写作顺序。继而让学生跳出文本,统览全文,抓住要点,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此环节,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看似每节课都训练,实则很难让学生形成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那么,在此教学环节进行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学后,便可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时,学生的思维不明朗、不清晰,思考未成形。小组合作,就给了每一位学生从思考过程走向思考结果的路径。这种反复和斟酌,正是能力形成的必要阶段, 此为思维的“蝶变”。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狼牙山五壮士》,学生只有在文本中“穿梭”多个来回之后,才可以厘清本文主要记叙了抗战时期,八路军某部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 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故事。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五方面内容,详写了“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略写“接受任务“”引上绝路”。小组合作的运用,让每一位学生潜心反复浸入文本,浏览、跳读、细读、合作读,斟酌组织语言,表达的时空极其充分有力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理清文章脉络的教学环节得以高效。

三、运用在提炼学生见解时

在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个性化地读出对于词句理解时使用小组合作,能让课堂教学环节更高效。

杨绛说,读书是遇见最好的自己。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的阅读,就是充分地尊重和发挥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而自主阅读后小组合作交流,正是学生思维碰撞和生成的过程,正是个性化阅读和多元解读的有机融合,沉潜往复,咀嚼涵咏后的激荡碰撞, 斟酌选择。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中“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又如《最后一头战象》中“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请说说作者这样描写的好处。 此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理解,别人补充纠正质疑;或是自己聆听别人发言时,受到启发,完善自己的理解同时也补充别人的理解。

如此,小组合作学习的使用,就启发了学生思考,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就会不断地提升。从而使生本课堂得以落实,课堂教学高效得以实现。

四、运用在品味写法奥妙时

传统的课堂由于时间和个别发言的有限性,压抑了很多学生想表达交流分享成功的欲望。课堂上,我们往往会听到放下手臂撞击桌面时失望的叹息,或是举手良久未被老师点到时的意犹未尽。此时,小组合作的运用,恰是久旱逢甘霖似的舒爽,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机会和平台。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领悟“前五个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每一段开头的作用,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之后,让学生放飞想象,发挥创造潜能,学习作者介绍新型玻璃的写作方法,大胆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并插到课文中,使它与原文有机整合。学生得法后,分别写出了音乐玻璃、净化空气玻璃、香味玻璃等。此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练笔,然后推选出一位代表本组在全班交流。

如此,每位学生都有了表达的机会,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得以和组内同学分享,分享给别人的同时,也共享着别人的智慧。

以上几方面,仅仅是“353高效课堂”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典型场面,小组合作学习使用的广泛性远不止此。但正因为教师们真正地领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真正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关键处,课堂才得以锦上添花, 事半功倍。

上一篇:文化局通讯录下一篇:《雨中背影》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