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法教案

2024-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场景法教案(共9篇)

场景法教案 篇1

学习“场景描写开头法”,并做片段练习。方式:看动画。

教学准备:

动画播放系统。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写之前要想想写什么,要选择那些有意思或者有意义的方面去写。

想好写什么后,然后该写什么了?„„

对,该写题目了,要尽量起一个吸引人的题目。

写完了题目,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对,该写开头了。现在我们看上节课的动画片,看看人家是怎样开头的。看《狮子王》13集“童年历险”开头片段,到红狗要来了。

我们看完了第一段,大家都说说,这个故事是怎样开头的?„„

重新播放开头部分,请同学们仔细观看„„

学生说„„

重新播放开头部分„„

对,是通过描写环境开头的,我们今天就学习这种开头的方法——场景描写开头法(板书)。

现在请你们回忆一下,你开头都看到了什么?„„

重新播放开头部分„„

学生说„„

对,有(板书){红彤彤的太阳

草原

阳光

是通过这么多的方面组成了这个故事的开头。

现在老师先读读我写的。

清晨,红彤彤的太阳在非洲大草原上慢慢升起。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到树林里,晨雾还没有散去,早起的鸟儿和虫儿已经唱起歌来,欢迎新一天的到来。

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欣赏。请学生思考这样写是不是给人的感觉非常的美?„„

今天老师就教给你们欢乐谷的写作绝招是:多方面写和放电影。(记住背诵)前面我们已经进行过放电影的训练,就是在脑子里出现你要写的画面。那什么是多方面写呢?

比如:这集动画片的开头分别从太阳、阳光、雾、鸟儿、虫儿多方面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美丽的场景,这就是多方面写,这就是场景描写开头法。

第三节课

教学目的:

1、根据学到的场景描写开头法做片段练习。

2、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我们前面读过一篇《多彩的夏天》,现在打开教材82页„„

这篇文章通过写喇叭花、荷花、小青蛙、大树四个方面描写了夏天,这是多方面写吗?„„

对,这就是多方面写。现在你们再翻到29页,《麻雀和蟾蜍》,读读第一段,这是用的什么开头法?

对,这就是场景描写开头法。只不过这段开头描写的方面比较少,只是写了太阳一个方面。

如果不用场景开头法,你们再读读,有什么样的感觉„„

请你们发挥想象力,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给这个故事重新设计一个开头?„„

现在是写作大比拼,看谁能想到的方面多,注意要语句通顺,字迹工整。限时15分钟,预备——

开始——

„„

让学生读自己写的或老师读学生的„„

请同学们欣赏老师写的。老师有感情地读自己写的麻雀和蟾蜍

这是一个晴朗的午后,太阳暖融融地照着大地。一条小河从树林中间穿过,发出“哗——哗——”的声响。青青的小草就象给地面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麻雀在柳树枝头跳来跳去,……

写完收缴上„„

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种开头方法,是什么呢?

对,学了我们就要用,在今后的写作当中,你要为故事的发生先设计一个合理的场景,使你写的故事更优美。

场景法教案 篇2

随着红外跟踪与制导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种高精度的制导武器对水面舰艇形成了日益严峻的威胁。海天背景作为舰船目标的主要背景, 对于舰船目标识别、目标红外特征计算以及目标红外隐身及对抗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海战场的红外成像模拟方面, 美国的有关研究机构如ER-IM (密执安环境研究所) 已经将海洋背景和目标放在一起, 建立了极为精确的红外模拟方法, 称为“船只和海洋红外图像模拟包”[1]。20世纪末以来, 国内相关研究机构也对该方向进行深入地研究, 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2,3]。任海刚根据不同海面辐射模型计算了海面的发射率与反射率[4]。韩玉阁利用海面谱模型完成海浪的几何构型, 并在此基础上模拟出海面的仿真热像[5]。

在海天背景红外场景仿真方面, 传统的办法需要建立较为繁琐的海浪几何模型, 有些还要进行复杂的角系数计算, 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 仿真的实时性不佳。本文在海面区域划分时, 将焦平面探测器象元观测到的海面区域定义为海面子区域, 并将子区域与小波面相对应, 使得仿真图像在后期生成时, 处理起来非常便捷。并且, 本文采用海面等效温度补偿的方法来计算小波面的辐射亮度, 将角系数定为常数带来的变化折算到小波面的温度中去, 在取得良好红外场景仿真效果的同时, 大大减少了仿真所需时间。

1 天空大气背景辐射

大气背景的发射率εa (θa, φa, λ) 随立体角 (θa, φa) 以及波长λ的变化而变化, (θa, φa) 表示大气观测方向的天顶角与方位角。将天空大气背景假设为环境温度下的灰体辐射体, 并且在晴天或阴天时, 实测结果表明天空发射率与ϕa关联性不强, 可以认为此时发射率εa (θa) 仅与θv相关, 其表达式为[6]:

其中, a=0.70±0.05, b=0.090±0.002;u为可降水量折算长度 (cm) ;e为水蒸气压力 (HPa) 。于是, 天空的波段辐射亮度为:

其中, ηΔλ (λTa) 为黑体波段能量百分比数;σ为玻尔兹曼常数;Ta为环境温度。

2 海面辐射

在研究海面辐射时, 由于波浪的原因, 不能将海面简单地视为平面, 而通常是将海面划分成许多个倾角各异小波面, 认为每个小波面近似为平面。探测器接收到的任意一个小波面的辐射能量包括小波面至探测器间的大气路径辐射、小波面自身辐射以及其对天空和太阳辐射的反射, 同时还需考虑大气对这些辐射的吸收及散射。探测器在某一方向 (θe, φe) 接收到的任一小波面k的波段辐射亮度LΔλsea, k (θe, φe) 可表示为:

其中, εΔλair, k为大气路径发射率;τΔλair, k为大气路径透射率;LbΔλ (Ta) 和LbΔλ (Tsea) 为温度为Ta和Tsea下的黑体辐射亮度;、ρΔλsea, k分别为小波面k的半球平均发射率、半球平均反射率与双向反射率;LΔλsky为天空半球平均辐射亮度;LΔλsun, s、LΔλsun, d为太阳辐散射与直射辐射亮度;Fsky-k为天空对小波面的辐射角系数;Δω为太阳对小波面所成的立体角。

2.1 海面发射率与反射率

在计算小波面的波段辐射亮度LΔλsea, k (θe, φe) 时, 、ρΔλsea, k都是十分关键的物理量。小波面的反射示意图如图1所示, i为入射方向, m为法线方向, e为反射方向。根据Cox-Munk粗糙海面模型, 双向反射率ρΔλsea, k (θi, φi, θe, φe) 可表示为:

其中, θi, φi, θe, φe分别为入射方向与反射方向的天顶角与方位角;χ, χ′分别为入射角与反射角;v为海面风速;n为海水的复折射指数。可表示为:

2.2 海面等效温度随机生成

角系数Fsky-k的计算是比较复杂的, 可以通过蒙特卡洛法计算任一小波面的Fsky-k, 但小波面的数量巨大, 使得计算时间较长, 仿真的实时性较差。计算表明, Fsky-k与小波面的法线方向相关, 而小波面的法线方向是随机的, 对于水平波面Fsky-k=1, 对于竖直波面Fsky-k=0.5, 其他波面的Fsky-k介于0.5~1之间。本文采用海面等效温度补偿的方法来计算小波面的辐射亮度, 假定每个小波面的角系数为0.5~1之间的常数C, 而小波面间的温度Tk服从某种分布, 将角系数定为常数带来的变化折算到小波面的温度中去。公式 (4) 改写为:

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观测海面时, 观测到的海面区域的形状和面积受探测器高度h以及探测器轴线方向天顶角θv影响。假设探测器的焦平面阵列的象元数为m×n元, 横向和纵向角分辨率为ωx和ωy。探测示意图以及成像坐标系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在图2中, 探测器观测到的整个海域如图中大四边形区域所示 (称为海面区域) , 每个象元观测到的区域如图中每个小四边形区域所示 (称为子区域) , rx (i, j) 和ry (i, j) 表示任一个子区域中心与相邻子区域中心的横向和纵向距离。在图3中, 原点和探测器的轴线位置相对应, 而每个小矩形区域与图1中每个子区域对应, 且分别对应一组坐标值 (i, j) 。由于子区域的划分也是足够精细的, 所以本文假定任一子区域中仅包含一个小波面, 坐标值 (i, j) 也就与小波面序号k相对应。

如图2所示, 已将海面区域划分成m×n个子区域, 假设各子区域表面温度均匀, 分别等于它们中心处的温度值, 假定相邻子区域间的温度是空间相关的[7], 其相关函数可表示为:

其中, T (R+r) , T (R) 为任意两个子区域表面温度;r为子区域中心间的距离;σ为温度标准差;为相关距离。σ、需要通过实验得到, 对于大多天然表面来说, σ=1~7K, 1/α=30~600m。

(1) 给定h、θv、ωx、ωy、α、σ, 求出各子区域 (i, j) 处的rx (i, j) 、ry (i, j) 、zx和zy。

(2) 给定A-n/2, -m/2=0, 根据A-n/2, -m/2+1~N (zyA-n/2, -m/2, σ2 (1-zy2) ) , 利用正态分布随机数生成法生成A-n/2, -m/2+1。同理以A-n/2, -m/2+1为基础, 根据A-n/2, -m/2+2的分布, 随机生成A-n/2, -m/2+2, 然后依次生成图像坐标系中的第一列的A-n/2, j (-m/2≤j≤m/2) 。

(3) 以A-n/2, -m/2为基础, 根据A-n/2+1, m/2~N (zxA-n/2, -m/2, σ2 (1-zx2) ) , 利用正态分布随机数生成法生成A-n/2+1, -m/2。同理以A-n/2+1, -m/2为基础, 根据A-n/2+2, -m/2的分布, 随机生成A-n/2+2, -m/2, 然后依次生成图像坐标系中的第一行的Ai, -m/2 (-n/2≤i≤n/2) 。

(4) 以每行第一个元素为基础, 依照步骤 (3) , 随机生成Ai, j。

(5) 给定μ=Tsea, 将Ai, j还原成Ti, j。

将Ti, j代替公式 (12) 中的Tk, 即可计算出海面各个子区域 (i, j) 的辐射亮度LiΔ, jλ。

3 海天背景红外场景仿真

在图像坐标中, 将各像素点处的辐射亮度转化为灰度值即可模拟出海天场景的红外仿真热像。通过式 (16) 即可以将辐射亮度值转化为灰度值Gi, j。

其中, Lmax和Lmin分别为图像显示定标的最大和最小辐射亮度。海天背景3~5μm和8~14μm两个波段的红外仿真热像如图所示。计算中所用到的参数分别为:ωx=0.000 1, ωy=0.000 3, m×n=1 024×1 024,

从图4与图5中可以看出, 天空背景与海洋背景在图像中分界明显。其中, 天空背景呈现出分层的图像特征, 海天交接处图像亮度最高并随着仰角的增大亮度逐渐降低, 而海面背景由于波浪的存在, 呈现出明显的明暗纹理差别特征。水平探测时, 太阳对3~5μm波段的图像影响明显, 在其海面图像中形成一条明显的“亮带”, 导致天空背景的亮度明显低于海面背景的亮度。亮带的位置与亮度与探测器高度、太阳入射方向的天顶角与方位角相关。探测器高度越高, 亮带中心区域向下偏移, 且亮度减弱。太阳入射方向天顶角越小, 亮带的亮度逐渐减弱 (亮带中心区域逐渐向下移出探测器视野) 。太阳入射方向方位角的变化将导致图像中亮带区域横向移动。在8~14μm的图像中, 太阳的影响则可以忽略, 天空与海面各自的温度决定了其图像亮度的强弱, 当天空与海面温度相同时, 由于海平线处大气发射率较大, 天空辐射能量强于海面, 天空的图像亮度较强。探测器的高度越高, 探测距离越远, 大气衰减影响更为明显, 图像更为模糊。

4 小结

本文通过对海天背景的红外场景进行仿真, 可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 由于天空的辐射特性受大气路径的影响, 其发射率随仰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导致天空背景的红外仿真图像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特性。

(2) 由于波浪的影响, 海面图像呈现出杂乱的明暗纹理差别特征。太阳辐射对海面3~5μm波段内的辐射特征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而在8~14μm波段内, 其影响则可以忽略不计。

(3) 本文在海面区域划分时, 将焦平面探测器象元观测到的海面区域定义为海面子区域, 并将子区域与小波面相对应, 使得海面红外场景图像在后期生成时, 处理起来更为简便。

(4) 本文采用等效温度法计算海面子区域的辐射特征, 相比传统方法, 免去了角系数复杂的计算过程, 在取得良好红外场景仿真效果的同时, 大大减少了仿真计算时间。

摘要:海天背景作为舰船目标的主要背景, 在海战场红外场景仿真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利用实测数据拟合得出的大气发射率关联式计算出不同仰角下的天空背景的辐射亮度。基于Cox-Munk粗糙海面模型, 计算出海面的平均发射率、反射率及双向反射率。定义焦平面探测器象元探测到的海域为海面子区域, 在子区域划分足够精细前提下, 假设一个子区域中仅包含一个小波面, 并采用等效温度补偿的方法, 计算出小波面的辐射亮度。通过小波面辐射亮度值与图像灰度值间的转换, 生成双波段海天背景的红外仿真图像。

关键词:海天背景,红外场景仿真,等效温度法,辐射亮度

参考文献

[1]徐晓刚, 陈炳峰, 朱涛.海战场环境实时红外场景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 2006, 18 (增刊1) :215-218.

[2]YANG J B, WANG Y H, ZHANG T X.Simulation ofsea surface images in the infrared and similarity evaluate[J].SPIE, 2007, 6788:67880T (1-8) .

[3]WANG X, JIANG Z Y, LING Y, et al.Infrared imagesynthesis for wind-ruffled sea[J].SPIE, 2005, 6043:34-42.

[4]任海刚, 邢强, 陈汉平, 等.红外仿真中的海面辐射模型[J].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6, 35 (5) :546-550.

[5]韩玉阁, 宣益民, 王树芳.海洋表面红外成像模拟[J].系统仿真学报, 2006, 16 (8) :1742-1747.

[6]Unsworth M H, Monteith J L.Long-wave radiation at theground[J].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75, 101 (430) :1029-1030.

[7]韩玉阁, 宣益民.天然地形的随机生成及其红外特性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0, 19 (2) :299-304.

识字1 场景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

l2

个生字,会写“园、孔”等

l0

个字,会写“花园、石桥”等

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3.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必备品格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感受美好生活。

关键能力

【教学难点】

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重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

小朋友们,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舰队

海鸥

少先队员

小桥流水)

2.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一群少先队员去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的生活,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板书:识字1

场景歌)

3.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课题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4)

(5—6)

三、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识记生字。

(1)注意读准“艘”和“翠”是平舌音,;“孔”是第三声,教学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词语正音,如“孔雀”。

(2)识记生字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艘”和“舰”,“舟”是形旁表义,右边的部分表示读音。

图文对照识记:“孔”,借助图画,展示石桥桥洞的样子——圆圆的,像

一个大洞,可以说“—孔石桥”。

熟字换偏旁识记:“帆、园、铜”。

加一加识记“军、群、滩”。

组词扩展识记:“逗号、句号、省略号”来帮助学生识记“号”。

2.读读词语

沙滩

海滩

一艘

军舰

军舰

军人

帆船

风帆

稻田

水稻

翠竹

翠鸟

【设计意图: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以求更快地扫除语言障碍。】

2.认识多音字:“行”和“号”

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A.我每天一个人步行上学。

B.这位小同学小号吹得棒极了。

这里的加点字“行”读轻声“xíng”,意思是“走”,还有一个读音是“

háng”,意思是“行列;行业”;“号”在这里读“hào”,意思是“西式喇叭”,还有一个读音是“háo”意思是“大声哭叫”。组词如下:

xíng

(行走)(步行)

hào

(小号)(号角)

háng(银行)(行家)

háo(号啕大哭)(哀号)

②读一读:

A.今天妈妈去银行(háng)办理业务。

B.小弟弟妈妈不在身边,就号(háo)啕大哭。

3.学生玩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学生先读生字,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看谁的苹果最多。

4.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沙滩

本课指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旗帜。

稻田

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队旗

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

5.检查初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7-15)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群、旗、铜”。

“群”左右结构,左右等宽,两部分横画要等距,左边横画紧凑,右边横画长短不一,中恒最短在横中线上侧,下横最长起笔在竖中线上。

“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顶部左低右高,右边部分上下紧凑。

“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钅”第二笔是横,“同”字首笔竖在竖中线上。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会写字教学,细致入微,层层推进,使学生正确、规范地写好生字,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的同时,感受到了美丽景色、美好的生活。

六、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七、课后作业

(请做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的习题。)

(16-25)

(26)

(27-29)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哪些场景?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1-3)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文中写了哪些场景?

文中描写的场景有海滩、山村、公园、校园。

【设计意图:先整体感知课文大体内容,理顺课文脉络,先总后分的教学路线,找准学习的契入点。】

2.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第一小节图文,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画面?

“一只、一片、一艘、一条”都是数量词。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一幅海滩风景图。

(2)“一只、一片、一艘、一条”都是数量词。仿照第一小节说一说。

一只(小鸟)

一片(树叶)

一艘(轮船)

一条(小鱼)

3.学习第二小节

出示第二小节图文,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画面?

一方鱼塘,绿油油的秧苗,一行行的垂柳和美丽的花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村田园风光图。

4.请说一说,前两节描写了哪些景物?

前两小节描写了:海鸥、沙滩、军舰、帆船、鱼塘、稻田、垂柳、花园。

5.阅读方法解密——认识数量词:

概念:数量词是数词和量词的合称。数词是指表示数字的词,如:一、二……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数量单位的词,如:只、片……

作用:明了清晰,具有很好的说服性。

判断:借助含有数字和数量单位的词来判断。

6.学习第三、四小节

(1)从课文原文中用下划线画出三、四小节描写景物的词语。

小溪、石桥、翠竹、飞鸟、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

(2)出示第三小节图文

你怎样理解“孔、道、丛”这些量词?

“孔、道、丛”都不是常用的量词,“孔”指有孔的物品;“道”指某些长形的东西;“丛”指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

(3)出示第四小节

为什么说一队“红领巾”?

“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所以说一队“红领巾”。“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7.说一说文中有哪些数量词?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一面队旗,一把铜号。

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8.课文前三个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所描写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4-10)

前三个小节是描写的静态的景色,最后一小节是描写的活动场景。

9.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一(方)鱼塘

一(块)稻田

一(孔)石桥

一(丛)翠竹

一(只)海鸥

一(条)帆船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理解字义,仿写量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积累词语的能力。】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量词歌》

听读《量词歌》,跟着录音多读几遍,熟悉量词歌这种儿歌形式,积累常见的量词搭配。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是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五、课堂小结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我们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感知了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六、主题延伸

选择你熟悉的一处场景,仿照课文,写一写。

三个小朋友

一棵棵小树

两只小鸟

一片片白云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习题。

(11-16)

(17)

(18)

(19-20)

板书设计(课件21)

海滩风景

海鸥

海滩

军舰

帆船

场景歌

田园风光

鱼塘

稻田

垂柳

花园

公园景色

小溪

石桥

翠竹

飞鸟

活动场面

队旗

铜号

红领巾

欢笑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本课,关键是将图文对应起来,能形象地记住词串,有滋有味地朗读韵文,使其仿佛身临其境,对四幅场景有一个整体认识,从而深切的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有些难度。为了攻克这一难点,课上我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以文中插

图,这样这些场景就在在学生头脑中会逐渐清晰起来。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军舰”、“帆船”、“铜号

”、“队旗”等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我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这样学生从直观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感悟再来体会词语意思就水到渠成。

2.体现了随文识字的教学特点,识字的基础上组词、在组词的基础上练习说话,实现了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识字1《场景歌》第二课时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滩、艘、军、舰、号…”等 12 个生字,会写“园、孔、等”10 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重点和难点:

1、认识“滩、艘、军、舰、号…”等 12 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 物。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1《场景歌》里面的生字、生词,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谁还记得这些生字和词语呢?

1、出示去拼音生字(指名读、齐读,师适时纠正)

2、“开小车”游戏(出示去拼音的词语,生“开小车”读词语、男女生比赛读词语、齐读)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们,老师送你们一幅图,你们看,这幅图漂亮吗?那请你们再仔细看看,这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出示第一幅图,师提醒:观察一幅图,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可以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中间到外边的顺序来观察,这样才能观察的更清楚、更完整。)现在我们就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

(1)海鸥(天空中)、沙滩(地下)、军舰(近处)、帆船(远处)

(2)你能不能给这些事物加上数量词,让它变得更准确呢?(指名回答,齐读)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3)这些数量词,到底描写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呢?(海滩风景图)

2、出示第二幅图(说说这幅图上有什么?直接加上数量词来说一说。)

(1)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谁想读一读?)

(2)多么美丽的图片啊,这些词语又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3)你们还想看吗?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刚才观察的两幅图片上的事物。(出示八幅图)

3、这些数量词都出现在我们归类识字1的《场景歌》里,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翻开书P16)刚才我们学习的就是第1、2小节的内容,学习了第1、2小节,你能不能从1、2小节中找出量词,并用“△”标出来。(只、片、艘、条、方、块、行、座,选一个你喜欢的量词说一个课文中没有的数量词)

4、自学第3、4小节

(1)读一读第3、4小节,用“△”画出出现的量词,并选一个你喜欢的量词说一个课文中没有的数量词。

(2)用“——”画出3、4小节中的景物。(3)生自学完,汇报自学成果。(4)齐读第3、4小节。

5、出示3、4小节的:一队“红领巾”,这个数量词和其他有什么不一样?(不是……而是……)

一面队旗和一队“红领巾”中的“队”的意思一样吗?

6、齐读课文。

7、短短的一首场景歌里,就让我们积累了许多的数量词,相信在生活中你们一定也积累了许多的数量词,谁愿意与全班小朋友分享一下呢?(课文中没出现的量词)

8、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出示图片,按顺序说)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领”、“旗”,生齐读。

2、生观察生字字形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并讲解注意点,生书空。

4、生描红、临写。

5、写字展评

6、组词。

四、课堂小结

其实数量词还广泛地运用在古诗、儿歌、对联中,回去可以仔细找一找,相信你会积累更多的数量词。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识字1《场景歌》 海滩风景图 乡村田园风景图

场景法教案 篇5

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导入新课教师跟随音乐表演舞蹈片段,引入今天课题。

【讲授】讲授新课

1、观看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芭蕾舞的基本特征。开:“开” 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肢体的线条。

绷:“绷”是指将膝关节和踝关节绷直,使舞姿更加舒展。直:“直”能使舞姿舒展、优美,达到完美的长线条视觉造型。

立:“立”不单指脚尖的直立,更多的是要求整个身体的直立、挺拔。

2、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1)欣赏《四小天鹅》视频,思考:这段舞蹈以身体的什么部位为主? 做了哪些动作?这些动作有什么特点?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轻“,“轻”是指舞姿优美、轻盈、自如,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愉悦。

(2)欣赏《四小天鹅》视频,思考:这段舞蹈以身体的什么部位为主? 做了哪些动作?这些动作和四小天鹅相比有什么区别?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稳“,“稳”是指动作要做的不仅准确而且稳健、扎实。(3)欣赏《黑天鹅变奏曲》视频,思考:这段舞蹈都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准“,“准”是指每个动作都要做到准确无误。(4)欣赏《双人舞》视频,总结:芭蕾是一种什么样的舞蹈?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美“,“美”是要求一举一动都极具美感,也是的芭蕾最终落脚点

稳:“稳”是指动作要做的不仅准确而且稳健、扎实。美:“美”是要求一举一动都极具美感。

3、总结芭蕾舞的基本特征:

“开、绷、直、立、轻、准、稳、美”这8个字也是芭蕾艺术的审美标准。

4、体验尝试,学习芭蕾舞的七个基本手位,感受芭蕾艺术之美。一位:双手下垂,放于体前,指尖相对,相距一拳的距离。二位:在保持一位的基本上,向上抬起手臂,和腹部平行。

三位:在二位的基础上,继续向上抬起,放于额头的前上方。体会我们刚才所说的头顶天、脚踏地的感觉。

四位:右手不动,左手回到二位。五位:右手不动,左手继续向旁打开。六位:左手不动,右手回到二位。

七位:左手不动,右手向旁打开,两只手臂有一种怀抱大树的感觉。翻转手腕,眼睛看着你的右手,手指向远方延长,慢慢回到一位。【活动】知识拓展

1、我来比,你来猜。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动作都是由芭蕾的几位手发展变化而来的。

2、比一比,赛一赛。

“中国好芭蕾”——最美舞姿大赛,请同学们按照课前分的小组,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将“开、绷、直、立、轻、稳、准、美”八个字融会贯通于动作之中,创编或模仿自己喜欢的舞姿。

【作业】课堂小结亲爱的同学们,芭蕾——优雅的艺术,其实她离你一点都不远,只要伸伸手,你也能和她交朋友。下面,请同学们起立,伸出你的双手,和我一起学习芭蕾的谢礼,结束今天的课程!

场景音乐 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场景音乐 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导入新课教师跟随音乐表演舞蹈片段,引入今天课题。【讲授】讲授新课

1、观看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芭蕾舞的基本特征。开:“开” 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肢体的线条。

绷:“绷”是指将膝关节和踝关节绷直,使舞姿更加舒展。直:“直”能使舞姿舒展、优美,达到完美的长线条视觉造型。

立:“立”不单指脚尖的直立,更多的是要求整个身体的直立、挺拔。

2、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1)欣赏《四小天鹅》视频,思考:这段舞蹈以身体的什么部位为主? 做了哪些动作?这些动作有什么特点?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轻“,“轻”是指舞姿优美、轻盈、自如,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愉悦。

(2)欣赏《四小天鹅》视频,思考:这段舞蹈以身体的什么部位为主? 做了哪些动作?这些动作和四小天鹅相比有什么区别?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稳“,“稳”是指动作要做的不仅准确而且稳健、扎实。(3)欣赏《黑天鹅变奏曲》视频,思考:这段舞蹈都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准“,“准”是指每个动作都要做到准确无误。(4)欣赏《双人舞》视频,总结:芭蕾是一种什么样的舞蹈?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美“,“美”是要求一举一动都极具美感,也是的芭蕾最终落脚点

稳:“稳”是指动作要做的不仅准确而且稳健、扎实。美:“美”是要求一举一动都极具美感。

3、总结芭蕾舞的基本特征:

“开、绷、直、立、轻、准、稳、美”这8个字也是芭蕾艺术的审美标准。

4、体验尝试,学习芭蕾舞的七个基本手位,感受芭蕾艺术之美。一位:双手下垂,放于体前,指尖相对,相距一拳的距离。二位:在保持一位的基本上,向上抬起手臂,和腹部平行。

三位:在二位的基础上,继续向上抬起,放于额头的前上方。体会我们刚才所说的头顶天、脚踏地的感觉。

四位:右手不动,左手回到二位。五位:右手不动,左手继续向旁打开。六位:左手不动,右手回到二位。

七位:左手不动,右手向旁打开,两只手臂有一种怀抱大树的感觉。翻转手腕,眼睛看着你的右手,手指向远方延长,慢慢回到一位。【活动】知识拓展

1、我来比,你来猜。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动作都是由芭蕾的几位手发展变化而来的。

2、比一比,赛一赛。

“中国好芭蕾”——最美舞姿大赛,请同学们按照课前分的小组,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将“开、绷、直、立、轻、稳、准、美”八个字融会贯通于动作之中,创编或模仿自己喜欢的舞姿。

滚法教案 篇6

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在临床应用时,手法技术是关键,而力量则是发挥技巧的基础。强健的体力和精力能使手法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如果体力不足,则有力不从心之苦。1.持久:

①手法操作要有持续一定的时间,在一定时间内方法动作不变形不走样,力量 要保持一致,不能初起力量大,结束时力量小。

②手法在某一具体部位操作时,应该维持一定时间,使该部位产生感应(得气),切勿不停地移动操作部位。2.有力:

①是指手法具有一定的力度,包括固定部位的压力和操作过程中运用 的功力。②推拿时力是一种技巧力而非暴力。

③有力是前提,并根据治疗因人而异(根据年龄、体格),因部位而异(肌肉丰厚、薄弱),因病情而定(病症的虚实),因手法而异(手法的性质)。

3.均匀:是指动作 频率要有节奏而协调,不要时快时慢;用力要稳,不可忽轻忽重。4.柔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柔和不是柔软无力,而是不要用滞劲蛮力或使用突发性暴力。

5.深透:

运动关节类手法的操作要求: 稳——平稳自然、因势得导

准——用力要有针对性,事半功倍 巧——巧力,以柔克刚以巧制胜 快——发力用“寸劲”,讲究时机

七、推拿手法分类 运动形式,运动特点: ①基本手法 ②复合手法

③运动关节类手法

2应用对象分类:成人推拿、小儿推拿等

3按动作形态分类:①摆动手法类②摩擦类手法③挤压类手法④振动类手法⑤叩击类手法 ⑥运动关节类手法。

4按流派分类:①一指禅②滚法③内功④正骨

(一)滚法的概述

滚法推拿创始人丁季峰原为一指禅推拿门人,上世纪40年代,丁氏在一指禅的基础上创立而成。滚法是“滚法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也是代表手法。

1.定义:以手背部在体表进行连续的滚动,称为滾法。滾法为滾法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以其滚动之力作用于体表,刺激平和,安全舒适,易于被人接受,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2.优点:接触面大,均匀有力,刚柔相济,柔和舒适,疗效显著。

(二)滚法的动作要领

1.肩关节宜放松下垂(沉肩),屈肘成140度,上臂中段距胸壁约一拳远,松腕,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度。余指屈曲的角度则依次减小,如此则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使之形成滚动的接触面。

2.操作时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腕关节屈伸幅度应达到120度,即前滚至极限时屈腕约80度,回滚至极限时伸腕约40度,使手背部近尺侧1/2面积在施术部位上进行连续不断的滚动。

3.滾动时对体表应产生轻重交替的滚动刺激,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滚三回一”。

4.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滚法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1躯体要正直。不要弯腰屈背,不得晃动身体。

2操作时手指均需放松,任其自然,不要有意分开,也不要有意握紧或伸直。否则,会影响手法的柔韧性。

3滚法突出是一“滚”字。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和摆动、顶压、及手背撞击体表治疗部位。拖动是由于吸点不牢而形成拖擦;跳动是由于前滚时推旋力过大,回滚时回旋力过小而形成跳弹;摆动则是腕关节屈伸幅度过小所致。

4力度与节律要均匀,不能忽快忽慢,时轻时重,或用重力向前硬顶。

5滚法在移动操作时,移动的速度不宜过快。即在滚动的频率不变的情况下,于所施部位上缓慢移动。【其他滚法】

掌指关节滚法(小滚法)指间关节滚法臂滚法 掌指关节滚法(小滚法):

着力面:由手背尺侧部变为小指、无名指、中指及食指的掌指关节背侧,操作时腕关节稍屈向尺侧,其屈伸活动亦较滚法明显减小。动作要领:同大滚法

指间关节滚法:

着力面:小指、无名指、中指及食指的第一指间关节背侧

动作要领:前臂在中立位至外旋、内旋位之间做均匀的内、外摆动 【临床应用】

作用特点:接触面广,刺激平和舒适,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具有舒经活络、缓解肌肉、韧带痉挛等作用。

《唱名法》教案 篇7

(一)——《唱名法》教学设计

李 煜

教学内容:第七节 唱名法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理解两种唱名法与简谱和五线谱的联系,从而正确的掌握‘线简互译’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两种唱名法与简谱和五线谱的联系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线简互译”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唱名法是用若干个特定的音节来表示音阶中各音级的唱法。现今被广泛采用的唱名为:do、ri、mi、fa、sol、la、si。它是人们学习和理解音乐,进行音乐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从古至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唱名法。例如:古希腊人四音音列(ta、ti、to、te),印度的七音节(sa、ri、ga、ma、pa、da、ni);中国古代曾用七声音阶中七个音节(上、尺、工、凡、六、五、乙)等。进入20世纪以来,我们广泛采用的唱名法有两种:一种是首调唱名法,一种是固定调唱名法。今天我们将走进第五章第7节唱名法,一起探究唱名法的实际运用。请大家翻开课本66页,快速阅读本节内容,思考简谱与五线谱分别使用的唱名法。

二、新课教学:

大屏幕展示唱名法与简谱、五线谱的联系,通过曲谱的展示解决本课重点

1、唱名法运用于简谱

通过曲谱的展示,学生随钢琴视唱曲谱,理解首调唱名法的概念及运用。

2、唱名法运用于五线谱

通过曲谱的展示,学生随钢琴视唱曲谱,理解调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的概念及运用。

得出结论:五线谱翻译成简谱时,一律采用的是首调唱名法。结合高校试题,解决本课难点

(1)出示武汉音乐学院本科乐理试题,联系本课学习的内容及提示,将五线谱翻译成简谱。

(2)学生独立完成,板书答案。

(3)教师出示正确答案,讲解试题,找出问题。常见问题:

1、调号

2、音值组合

3、临时记号音的变化处理

(4)学生总结做题步骤。

三、课堂延伸:

(1)逆向思维培养,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将简谱翻译成五线谱?”,学生思考,讨论方法。

(2)学生总结做题步骤。

(3)出示星海音乐学院招生考试乐理试题,学生独立答题,板书答案。(4)教师出示正确答案,讲解试题,找出问题。

四、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课收获,以及做相关试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五五普法教育教案 篇8

——张克

第一课:法律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护伞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保证我们每个公民能够在平安、祥和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国家制定了许多既能保护我们的权益,又能防止我们“犯错误”的规定。这就是需要我们学习、了解的法律和法规”。法律法规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有了宪法、民法和刑法,我们参与国家管理的政治权利才能得以实现,我们的人身安全才能得到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才能得到尊重,我们的财产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有了环境保护法,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水、土地的污染问题才能得到有效遏制,我们也才能够享受到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和绿色无公害的食物,在蓝天白云绿树下健康成生活,有了道路交通法,我们的出行才会便利安全;有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我们的受教育权才能得到充分像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道德素质才不会落空。有了禁毒法、治安管理法,我们才能在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法律是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南针、保护伞和护身符。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这不仅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法、用法来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有智慧,平安、幸福地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涉及学校和学生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1.基本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

2.相关安全规定,如《中小学校校园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意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

3.事故的防范与处理规定,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

4.有关人身损害赔偿、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分解因式-公式法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说出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2.能较熟练地应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3.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并能说出提公因式在这类因式分解中的作用.

4.知道因式分解的要求:把多项式的每一个因式都分解到不能再分解.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进一步了解换元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应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公式和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并理解因式分解的要求.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出示投影片,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你能叙述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定义吗?

问题2: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步骤是什么?

问题3:你能将a2-b2分解因式吗?你是如何思考的?

[生]1.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其实是整式乘法的逆用,•也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2.提公因式法的第一步是观察多项式各项是否有公因式,如果没有公因式,•就不能使用提公因式法对该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3.对不能使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多项式,不能说不能进行因式分解.

[生]要将a2-b2进行因式分解,可以发现它没有公因式,•不能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但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个多项式是两个数的平方差形式,所以用平方差公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a2-b2=(a+b)(a-b).

[师]多项式的乘法公式的逆向应用,就是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如果被分解的多项式符合公式的条件,就可以直接写出因式分解的结果,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称为运用公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Ⅱ.导入新课

[师]观察平方差公式:a2-b2=(a+b)(a-b)的项、指数、符号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分析、讨论、总结,最后得出下列结论)

(1)左边是二项式,每项都是平方的形式,两项的符号相反.

(2)右边是两个多项式的积,一个因式是两数的和,另一个因式是这两数的差.

(3)在乘法公式中,“平方差”是计算结果,而在分解因式,•“平方差”是得分解因

式的多项式.

由此可知如果多项式是两数差的形式,并且这两个数又都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那么这个多项式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出示投影片

[做下列填空题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迅速地把一个单项式写成平方的形式.•也可以对积的乘方、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给予一定时间的复习,避免出现4a2=(4a)2•这一类错误]

填空:

(1)4a2=()2;

(2)42b=()2; 9

(3)0.16a4=()2;

(4)1.21a2b2=()2;

14x=()2; 4

4(6)5x4y2=()2.

9(5)

2例题解析:

出示投影片:

[例1]分解因式

(1)4x2-9

(2)(x+p)2-(x+q)

[例2]分解因式

(1)x4-y4

(2)a3b-ab

可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求解,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纠正学生解题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并对各种错误进行评析.

[师生共析]

[例1](1)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1)中的2x,(2)中的x+p•相当于平方差公式中的a;(1)中的3,(2)中的x+q相当于平方差中的b,进而说明公式中的a与b•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个单项式,甚至是多项式,渗透换元的思想方法)

[例2](1)x4-y4可以写成(x2)2-(y2)2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了.但分解到(x2+y2)(x2-y2)后,部分学生会不继续分解因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回顾因式分解定义后,•让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要求是必须进行到多项式的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2)不能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a3b-ab•有公因式ab,应先提出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解:(1)x4-y4

=(x2+y2)(x2-y2)

=(x2+y2)(x+y)(x-y).

(2)a3b-ab=ab(a2-1)=ab(a+1)(a-1).

学生解题中可能发生如下错误:

(1)系数变形时计算错误;

(2)结果不化简;

(3)化简时去括号发生符号错误.

最后教师提出:

(1)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要化简:

(2)在化简过程中要正确应用去括号法则,并注意合并同类项.

练一练:

(出示投影片)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6(x+y)2-49(x-y)2

(2)(x-1)+b2(1-x)

(3)(x2+x+1)2-1(xy)2(xy)2(4)-.

Ⅲ.随堂练习

1.课本P196练习1、2.

Ⅳ.课时小结

1.如果多项式各项含有公因式,则第一步是提出这个公因式.

2.如果多项式各项没有公因式,则第一步考虑用公式分解因式.

3.第一步分解因式以后,所含的多项式还可以继续分解,•则需要进一步分解因式.直到每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15.5.3.2 公式法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

2.能较熟悉地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3.会用提公因式、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并能说出提公因式在这类因式分解中的作用.

4.能灵活应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联想能力.通过知识结构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方法

探究与讲练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根据学习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经验和方法,•分析和推测什么叫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能够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2+2ab+b2

(2)a2-2ab+b2

[生]将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反过来写即是分解因式的平方差公式.同样道理,把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反过来写即分解因式的完全平方公式.

[师]能不能用语言叙述呢?

[生]能.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问题2其实就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符号表示.即:a2+2ab+b2=(a+b)2,a2-2ab+b2(a-b)2.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Ⅱ.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

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

(1)a2-4a+4

(2)x2+4x+4y2

(3)4a2+2ab+12 b

4(4)a2-ab+b2

(5)x2-6x-9

(6)a2+a+0.25

(放手让学生讨论,达到熟悉公式结构特征的目的).

2222

结果:(1)a-4a+4=a-2×2·a+2=(a-2)

(3)4a2+2ab+12111b=(2a)2+2×2a·b+(b)2=(2a+b)2 422

2(6)a2+a+0.25=a2+2·a·0.5+0.52=(a+0.5)2

(2)、(4)、(5)都不是.

方法总结:分解因式的完全平方公式,左边是一个二次三项式,其中有两个数的平方和还有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或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的相反数,符合这些特征,就可以化成右边 的两数和(或差)的平方.从而达到因式分解的目的.

例题解析

出示投影片

[例1]分解因式:

(1)16x2+24x+9

(2)-x2+4xy-4y2

[例2]分解因式:

(1)3ax2+6axy+3ay(2)(a+b)2-12(a+b)+36

学生有前一节学习公式法的经验,可以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然后与同伴交流、总结解题经验.

[例1](1)分析:在(1)中,16x2=(4x)2,9=32,24x=2·4x·3,所以16x2+14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即

解:(1)16x2+24x+9

=(4x)2+2·4x·3+32

=(4x+3)2.

(2)分析:在(2)中两个平方项前有负号,所以应考虑添括号法则将负号提出,然后再考虑完全平方公式,因为4y2=(2y)2,4xy=2·x·2y.

所以:

解:-x+4xy-4y=-(x-4xy+4y)

=-[x2-2·x·2y+(2y)]2

=-(x-2y)2.

练一练:

出示投影片

把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1)6a-a2-9;

(2)-8ab-16a2-b2;

(3)2a2-a3-a;

(4)4x2+20(x-x2)+25(1-x)2

Ⅲ.随堂练习

课本P198练习1、2.

Ⅳ.课时小结

学习因式分解内容后,你有什么收获,能将前后知识联系,做个总结吗?

(引导学生回顾本大节内容,梳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最后出示投影片,给出分解因式的知识框架图,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2

222

Ⅴ.课后作业

课本P198练习15.5─3、5、8、9、10题. 《三级训练》

板书设计

15.5.2 公式法

知识要点

1.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常用公式有:

①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即a2-b2=(a+b)(a-•b).

②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即a2±2ab+b2=(a±b)2.

2.分解因式时首先观察有无公因式可提,再考虑能否运用公式法.

典型例题

例.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x+1)(x+2)(x+3)(x+4)+1,你知道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x>0)

分析:本题的实质是把多项式(x+1)(x+2)(x+3)(x+4)+1化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可以运用分解因式的方法.

解:∵(x+1)(x+2)(x+3)(x+4)+1=[(x+1)(x+4)][(x+2)(x+3)]+1 =(x2+5x+4)(x2+5x+6)+1 =(x2+5x)2+10(x2+5x)+24+1 =(x2+5x+5)2 ∴这个正方形的边形是x2+5x+5.

练习题

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代数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A.a2+b2 B.-a2-b2 C.a2-c2-2ac D.-4a2+b22.-4+0.09x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A.(0.3x+2)(0.3x-2)B.(2+0.3x)(2-0.3x)C.(0.03x+2)(0.03x-2)D.(2+0.03x)(2-0.03x)3.已知多项式x+81b4可以分解为(4a2+9b2)(2a+3b)(3b-2a),则x的值是()

A.16a4 B.-16a4 C.4a2 D.-4a24.分解因式2x2-32的结果是()A.2(x2-16)B.2(x+8)(x-8)C.2(x+4)(x-4)D.(2x+8(x-8)

二、填空题:

5.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a2-b2(a>b),其中长边为a+b,则短边长是_______. 6.代数式-9m2+4n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___. 7.25a2-__________=(-5a+3b)(-5a-3b).

228.已知a+b=8,且a-b=48,则式子a-3b的值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9.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a2-144b2 ②R2-r2 ③-x4+x2y2

10.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3(a+b)2-27c2 ②16(x+y)2-25(x-y)2

③a2(a-b)+b2(b-a)④(5m2+3n2)2-(3m2+5n2)

2四、探究题

11.你能想办法把下列式子分解因式吗?

①3a2-

12b ②(a2-b2)+(3a-3b)3

答案: 1.D 2.A 3.B 4.C 5.a-b 6.(2n+3m)(2n-3m)7.9b2 8.4 9.①(a+12b)(a-12b);②(R+r)(R-r);③-x2(x+y)(x-y)10.①3(a+b+3c)(a+b-3c);②(9x-y)(9y-x);

③(a+b)(a-b)2;④16(m2+n2)(m+n)(m+n)11.① 1(3a+b)·(3a-b);②(a-b)(a+b+3)3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已知y2+my+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A.8 B.4 C.±8 D.±4 2.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A.x2-6x-9 B.a2-16a+32 C.x2-2xy+4y2 D.4a2-4a+1 3.下列各式属于正确分解因式的是()

A.1+4x2=(1+2x)2 B.6a-9-a2=-(a-3)C.1+4m-4m2=(1-2m)2 D.x2+xy+y2=(x+y)24.把x4-2x2y2+y4分解因式,结果是()

A.(x-y)4 B.(x2-y2)4 C.[(x+y)(x-y)]2 D.(x+y)2(x-y)2

二、填空题

5.已知9x2-6xy+k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________.

6.9a2+(________)+25b2=(3a-5b)27.-4x2+4xy+(_______)=-(_______).

8.已知a2+14a+49=25,则a的值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9.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a2+10a+25 ②m2-12mn+36n2

③xy3-2x2y2+x3y ④(x2+4y2)2-16x2y2

10.已知x=-19,y=12,求代数式4x2+12xy+9y2的值.

11.已知│x-y+1│与x2+8x+16互为相反数,求x2+2xy+y2的值.

四、探究题

12.你知道数学中的整体思想吗?解题中,•若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上,多方位思考、联想、探究,进行整体思考、整体变形,•从不同的方面确定解题策略,能使问题迅速获解.

你能用整体的思想方法把下列式子分解因式吗?

①(x+2y)2-2(x+2y)+1 ②(a+b)2-4(a+b-1)

答案: 1.C 2.D 3.B 4.D 5.y2 6.-30ab 7.-y2;2x-y 8.-2或-12 9.①(a+5)2;②(m-6n)2;③xy(x-y)2;④(x+2y)2(x-2y)2

上一篇:销售年终总结明年计划下一篇:珍惜每一天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