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调研方法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技调研方法(精选8篇)

科技调研方法 篇1

【篇一】科技调研报告

*月 6 日至 12 日,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相关部门和镇街,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了解和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全县科技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科技工作现状

近年来,全县科技工作围绕“新型工业基地、西部绿色菜都、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川渝合作示范区”四大定位,为全县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科技创新机制逐步完善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科技法规政策的同时,努力做好科技政策措施的制订完善工作。重新修订了《**县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县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和《**县专利资助办法》等一系列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政策性文件,提高了奖励和资助资金额度,激励科技人员和企业创新创业。进一步完善了全县的科技政策体系,提高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二是积极汇聚科技创新合力。两年多来,中国工程院 8 位院士先后来我县调研效益农业,指导科技发展;科技部 5 位领导、专家来我县实地考察科技园区建设,指导园区发展;市级以上科技、知识产权、地震等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先后 30 多人次来**考察调研、指导工作,有效促进了科技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先后与西南大学、重庆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组织开展了“农学博士**行”、“科技专家企业行”、“科技创新专题讲座”等创新驱动发展系列活动,积极对上争取科技专家对我县产业进行科技支撑,促进全县 50 多家企业与10 多所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二)科技投入保障有效落实

2012 年以来,全县 r&d 投入逐年递增,从 2012 年的 2720 万元增加到 2014 年的 16300 万元,增长 599%;对上争取各类科技资金 1392 万元,其中,国家科技资金 482 万元,市科技资金910 万元;县财政累计投入科技科普资金 14537 万元,其中,直接安排到科委专项资金 945 万元;组织兑现科技奖励资金 116 万元,专利资助资金 150 余万元,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 120个。科技投入的增长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保障了全县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科技项目建设有力驱动

两年多来,向上争取立项科技项目 10 个,争取科技经费 1392 万元,其中项目 5 个,结束了我县近3 年无科技项目的历史。2012 年,我县实施的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重庆 20 万亩蔬菜核心保障基地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后续项目获科技部立项支持 192 万元;重庆丰收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的“zb 自吸式离心泵项目”、**县炫吉中绸有限公司的“基于水循环索绪技术的自动缫特色双宫丝项目”、**两江蔬菜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蔬菜标准化生产共性技术服务项目”和**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蔬菜标准化生产共性技术平台项目”等 4 个项目,分别获得 2012、2013 国家创新基金立项资助,共计资金 290 万元。2013 年,我县组织申报的科技支撑示范工程总体方案获市科委论证通过,获立项资助 800 万元。2014 年,我县愚吉机械和喜尔创两家企业获市创新研发团队立项资助,重庆中航科技有限公司的“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与

开发”项目、重庆市双恩农机制造有限公司“lz-1.0 型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成功申请国家创新基金。

(四)科技推广平台不断丰富

一是采取以科技特派员为重点,市级与县级科技特派员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我县特色经济产业发展,累计选拔聘任科技特派员近300 余名。2014 年,我县新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 67 名,争取到科技特派员 19 名、市级科技特派员 25 名。截止目前,我县现有在聘科技特派员共计 111名。二是为加快集聚科技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组织成立了两江蔬菜生产力促进中心、未来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行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 家;建成科技园区 1 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 1个、蔬菜科技专家大院 2 个、生猪养殖科技专家大院 2 个、科技示范基地 20 余个;在民丰化工、新华化工建成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2 家;在凉风垭工业园区内建成规模达到 5 千多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三是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帮助企业改造升级,努力培育科技型企业。近几年我县科技型企业数量有了较快增加,农业科技园区规划面积 6.8 万亩,现有企业 50 余家,各级龙头企业 26 家,其中科技型龙头企业 1 家,现已培育知名品牌 8 个。园区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发展了蔬菜、稻油、生猪等优势主导产业,以水产、经果、乡村旅游做配套。今年 2 月,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认定我县农业园区为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五)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一是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战略开拓能力为核心,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招商引资与引智引才同步的人才吸引模式,成功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其团队,在县工业园区维尔美纸业有限公司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吸引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蔬菜加工等行业领域的高新技术急需紧缺人才到我县创新创业,为产业升级和发展集聚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二是以提高操作技能和工艺水平为核心,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用工培训、就业培训、职业培训、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等形式,举行各种创业、就业培训近300 期,共培训创业人才及城乡劳动者 16000 余人,帮助 12376 人实现就业,为企业培训评审专业人才 1797人,使企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结构不断改善。三是以推广和掌握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为核心,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由县农委牵头,集中开展了畜禽养殖、粮油种植、水产养殖、果树栽培、蔬菜种植、植保工、农机操作及维护工等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100 余期,培训农民 8000 余人。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了 84000 人,其中种养业能手(含大户)56849 人,经营能人(含农村经纪人)4491 人,专业技能型农业人才 21920 人,社会服务型农业技术人员 740 人。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科技成果不足

一是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一些科技组织,比如科技学会组织开展活动少,难以出成果。二是潜心科技研究的“人员少,科技人员学习交流平台少,再教育机会少,知识更新跟不上形势发展需求,也难出科研成果。三是科技奖励办法、范围及额度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科技人员缺乏吸引力,导致申报奖励成果数量逐年减少。

(二)科技人才不足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我县各类人才拥有量占人口总量比例较低,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更是

紧缺,所占人口总量比例不到 1%,且年均增速为 0.06%左右,增速缓慢,难以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我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大都集中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而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经济技术和高科技等能带动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人才缺乏,中高级职称人才比例偏低。三是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数量少,年龄老化和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目前,全县具有正高级职称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型人才只有 23 人,仅占专技人才总量的 0.3%,23 人中,已退休 9 人,在职的 14 人中,50 岁以下的只有 2 人;同时,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具有技师资格的 213 名高技能人才中,男性大多在50 岁以上,女性多数在 45 岁以上;农村实用人才中,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几乎为空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不仅数量少,且年龄比较老化、青黄不接。几年来,行政、教育、卫生、农业等系统,流失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人才就有近166 人,特别是企业更为突出,骨干人才的流失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科技创新不足

由于宣传普及科技知识的手段较单一、全社会总体科技文化水平不高的因素的影响,自主创新氛围的长效机制、全民参与机制尚未健全和完善,部分企业还没有真正把自主技术创新摆到应有位置,其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体系和投入体系尚未形成,缺乏依靠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导致我县高新技术企业较少,缺乏创新型大项目,产品技术含量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水平和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县仅有中航科技、新华化工、愚吉机械3 户高新技术企业;潼翔电子,金佛果电子、盛凯药业、康迪药业 4 户战略新兴产业企业;重庆民丰化工、重庆新华化工 2 户企业建有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努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逐步探索建立由政府提供启动资金,社会、企业多方参与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购买和应用专利,扩大专利示范企业范围,引导企业通过拥有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增强发展后劲。

(二)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一要从经营性人才培训着手,打造系统的企业家培训工程,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培训手段,通过开设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专题讲座、组织专家开展企业咨询诊断、举办企业领导人才建设论坛、组织优秀青年企业人才异地任职等方法,努力提升经营性人才综合素质。二要为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新技术人才提供创业空间和平台。要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子女入学、配偶工作及住房等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便捷的工作条件和成长路径。三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的改制进程,解决事业人才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和人才浪费等现象,让他们到一线发挥聪明才智,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三)进一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要逐步提高政府发展性投入中科技投入的比例,使科技投入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相协调。要强化企业在科技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和对研发的稳定性投入。要鼓励多元投入,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对科技工作投入的积极性,尽快形成政府拨款为先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各界资助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

【篇二】科技调研报告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技快速发展起来,现代科技的影响无处不在。那么人们对现代科技的看法到底是什么呢?近日,我,杨静,黄子爱,陆欣,尤蕙五个人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研研究。我们给 37 名不同年龄段的人分发了调研问卷,回收所有问卷后,我们统计了调研问卷上的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现代科技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被调研的 37 人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因科技而改变了,其中 94%的调研对象表示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更舒适,出行时他们可以用汽车代步,家务活也不全需要人力,许多家电只需你按一个按钮就能帮你完成任务。同时超半数的调研对象认为手机是便捷的通讯工具,他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便捷且重要的桥梁,老一辈与子女间的沟通方便了,父母不再因为等不到一个子女的电话而担忧。有了手机就能通话甚至还能视频交流,现代科技使得一切都方便了起来。人们都很享受这种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

其次现代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据我们的调研统计,近80%的人信息来源于网络,这表明青年人已逐渐忽视报刊杂志等原始纸质信息传播工具,网络已成为青年获取信息的窗口,给现代人带来了准确及时的社会资讯。59%的调研对象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 1~3 小时,人们利用这段时间可以阅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查资料甚至足不出户在网上购物等等。有了这样发达的科技,才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我们也发现了现代科技带来的弊端。

第一,现代科技“诱导”人们犯罪。

在被调研人群中,78%的人认为现代科技促使人们犯罪,网络犯罪层出不穷,黑客利用网络盗取他人财产,监控他人等等。这种成本低、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互动性、隐蔽性高的网络犯罪有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给人们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危害。

第二,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严重影响了环境。

51.5%的调研对象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严重影响了环境。现代科技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化工厂排出的毒气污水;汽车尾气等现代科技产品导致雾霾严重。水不敢随便喝了,菜也不敢随便买了,更导致了资源的枯竭,曾经的能源新大陆——石油一度遭到了“灭绝”危机,我们祖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在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断流干涸的现象。科技的发展已将环境作为牺牲品。

综上所述,现代科技既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能开阔人们的视野,我们高兴地发现科技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但科技对环境以及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小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应权衡各方面的因素,找寻与自然相结合与环境相适应的完美方式。

【篇三】科技调研报告

一、把科技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各级关工委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市全面展开后,我们就如何为建设新农村尽关工委之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并形成了共识。我们认为,关工委不仅要向农村送教育、送法制、送文化、送关爱,更要向农村送科技,为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创业致富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科技服务。这样做原因有三:一是符合各级党委、政府的明确要求,体现了关工委所遵循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二是顺应农民的心愿。从总体上看,农民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比较弱。他们急切盼望科技服务。2011 年市关工委科普教育工作团去农村调研时,所到之处,农民兄弟纷纷反映自己创业、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镇一位农民,承包了 80 亩苹果,连续六年只见开花不见结果,辛勤汗水付东流,因交不上承包费被村里收回了 40 亩,守着剩下的 40 亩整天发愁。黄山经济区多个芋头种植专业村,由于治不了突然遇到的腐烂病,严重减产减收。六汪镇一个村,村民们栽了3 万多棵大枣,树龄在三至十年不等,大小枣树开花很多结枣少,类似的情况不少。面对农民的损失,令人十分痛心,农民急盼有明白人给予技术指导的呼声,犹如重锤击鼓,激荡着我们这些“伏枥老骥”的不已壮心,促使我们出征上阵,尽努力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和帮助。三是关工委具备开展科技服务的条件。市关工委于 2004 年成立的科普工作团,团长宋成谦同志退休前任市农业局局长,从事农业工作 30 多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先后聘请了 19 位老农业专家为工作团成员,这些老专家理论造诣较深,实践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涨。据此,我们确定把为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作为关工委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每年都列入工作要点,及时进行阶段性检查总结,确保措施落实,工作到位,取得实效。

二、四措并举,增强科技服务实效

1、抓科技培训。我们本着量力而行、拾遗补缺、多办实事的原则,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农村青年的科技培训上,让他们在家门口即可学到农业科技知识。近几年来,已举办农、林、果、菜、茶和畜牧兽医、毛皮动物养殖等培训班 108 期,听课人数达 6200 多人次。在培训形式上灵活多样,坚持农闲季节集中培训,农忙季节分散培训。在培训内容上,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按照农民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农民反映,专家讲课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针对六汪镇夏家庄有 3 万多棵枣树多年很少结枣的问题,我们组织科普教育工作团成员研究员等老专家于去年三月和七月两次到该村讲课,围绕枣树的管理要求和不结果的原因进行讲解,让果农采用环剥、巧用肥、药等技术进行管理。凡是按照孙研究员传授的技术进行管理的,枣树都比往年挂果多。村民刘长锡有枣树近800 课,前几年基本不结果,他采用了孙研究员巧用肥、药的技术,加强了管理,2012 年收获 3000 多斤,收入 1.5 万余元。今年,孙研究员又先后四次到该村进行现场指导,全村 3 万多棵枣树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对该村枣树夏季管理进行了专题报道。还积极参加了西瓜、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并编写出版了 8本 100 多万字的农业科技书,深受农民欢迎,被称为“良师益友”、“科技扶贫之花”。

2、送科技“进村入户”。近几年来,我们组织科普工作团的老农业专家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果园、蔬菜大棚、养殖场等,面对面的实施技术指导 530 多人次,提供技术信息 100多项,解答急、难技术问题 80 多个。他们把技术难题作为起点,实施跟踪服务,直到产生效益。芋头是黄山经济区徐村等几个村庄的重要经济作物,产量高、效益好。但近几年由于连作重茬,出现了腐烂病,造成减产减收,成了当地农民的一块心病。我们得知这个情况后,组织有关老专家深入到徐村等几个村,召集农民座谈,实地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资料等,弄清了导致芋头减产的病因,提出了实施芋头与其他作物轮作换茬、石灰氮太阳能土壤清毒处理、秸秆还田生物反应堆技术和土壤及作物农残的生物降解等综合技术。经过两年的治理,效果十分明显,种植户非常高兴。承包 80 亩果园因多年不结果交不上承包费,被村里收回 40 亩的镇村王德磊在徐本荣农艺师的帮助下,制定了生产管理技术方案。经过精心管理,2012 年,苹果园总产达 10

万多斤,纯收入 5 万多元,六年不见收入的苹果园终于见到了收益。

3、搞好试验、示范。我们于 2007 年 3 月成立了由十二名老农业专家组成的“市关工委农业科技服务队”,其中农机研究员 5 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 6 人,农艺师 1 人。技术覆盖粮油、瓜果菜茶、畜禽和特种动物、林业、水产、农机等方面。我们将他们的姓名、职称、特长、联系电话和市关工委的一部电话向各镇、村公布,并给他们印上名片,农民可以随时通过电话向他们预约或电话咨询。他们联村联户抓示范,让示范户干给周围农民看,带领农村青年科技致富。他们已联系 22 个村 38 户,其中种植业 28 户,养殖业 10 户。并在 7 个村抓了 7 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其中养鸡、养猪各一户,茶园 2 户,苹果园 1 户,蔬菜大棚 1 户,特种动物养殖 1 户,都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办事处韩家村养鸡户张素芬在老研究员马开刚的具体指导下,逐渐掌握了养鸡技术,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从几百只发展到几千只,并从养蛋鸡发展到孵化鸡雏。现已成为年产雏鸡 110 万只的养殖大户,年收入达 50 多万元。她致富不忘乡亲,将自己掌握的养殖经验无偿传授给周边养殖户,带动了 2000 多个养鸡年收入过万元的农户。海青镇后河西茶场是老高级农艺师林香坤联系指导的种茶、制茶大户。他在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指导该茶厂规划建设和茶树管理的基础上,又指导和帮助茶场引进清洁化绿茶生产设备,成为省最早的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的茶叶加工生产线,使传统的绿茶加工制作工艺得到很大的改进,既减少了炒茶用工,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保证了茶叶质量。在林香坤的具体帮助指导下,茶场青年接班人李炳霖同其他几名青年不仅学会了种茶和茶园生产管理技术,还学会了采茶、制茶技术。随着茶园基地的不断扩大,茶叶质量的不断提高,后河西村绿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被市政府命名为茶叶示范村,带动周边十多个村 3000 多户农民种茶、制茶致富之路,推动了海青镇“一镇一业”特色农业的发展。

4、积极参与科普宣传。一是积极参与市科协和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普宣传月”活动。将科技入户和科技示范中获得的经验,汇编成科技明白纸,通过“送科技下乡”活动,送到农民手中,让更多的农民接受到新技术、新成果,获得新信息。目前,送科技下乡 20 多次,发放科普宣传材料 3 万多份,赠送农业科技书 300 多册,解答技术问题 60 多个,达 230 多人次。二是组织科普教育工作团有关老专家和邀请外地专家在全市 11 处中小学、职业中专、卫校作了防震避震、眼睛的保护、饮食与健康、卫生与健康、水文、科技发展趋势与前沿等专题辅导报告 30 多场,受教育师生 2 万多人次。

三、今后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实践证明,我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服务的”做法是比较成功的,其意义在于为部分青年农民创业致富在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增强了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这对各级党委、政府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分有利的。其意义还在于为“五老”搭建了继续发挥作用,实现老有所为的新舞台,架起了联系群众,服务民生的新桥梁。

为了使科技服务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取得更大成效,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打算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努力,以期达到更好的为青年农民提供科技服务的目的。

一是要不断壮大工作队伍。“五老”是关工委开展工作的基本力量,离开了“五老”的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很难有所作为。同样,要做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服务工作,必须紧紧依靠老专家。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将每年从不同岗位上退下来的科技工作者,聘请为科普工作团成员,确保这支队伍不断壮大,确保科技服务层面不断扩展,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充分调动、保护、发挥好“五老”工作积极性。我们要通过传达文件、提供信息、组

织学习等方式,使“五老”及时了解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以增强工作主动性,与中心工作相一致,与工作大局相配合,与群众要求相适应。要努力为“五老”解决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困难,确保他们顺利开展工作。要通过召开表彰会、新闻报道、情况交流等形式,树立和宣传“五老”典型,广造社会舆论,使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在社会上受到尊敬,在工作中得到支持,在价值上得到肯定,心情舒畅地致力于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

科技调研方法 篇2

许多地方反映,宏观调控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12次调整银行准备金率,4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冻结了约4万亿元的资金,使银行的信贷规模收紧,对中小企业信贷门槛和利率水平均有所提高。同时,民间资本借贷成本大幅攀升,浙江、广东等地甚至有高达15%的月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步履维艰,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压力。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比一般中小企业更难以通过传统融资模式和渠道获得融资支持,受到的冲击更大。应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规律和技术创新阶段,建立包括财政科技投入、创业投资、银行信贷、科技保险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综合运用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近期,科技部将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加快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探索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更为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科技服务林改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科技服务;农村经营体制;调研

中图分类号: S7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65-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地位,这是继“大包干”之后农村经营体制的又一次大变革,生产关系的又一次大调整,生产要素的又一次大活化,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双辽市参改面积38900万平方米,此次林改已确权37700万平方米,占97%,尚未确权面积1200万平方米。这样,承包到农民手中的林地资源为37700万平方米。市林业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科技需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林业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筛选,争取多种形式推广应用。同时,针对基层生产单位和林农最关心、最迫切、最关键的林业技术难题与上级科研部门展开专项研究,逐步开展科技服务林改活动,实现“推广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1 专项调研逐步开展科技服务林改活动

1.1 加强对接,建立科技服务网络

请吉林省林科院、四平林研所派出不同专家支援双辽市林业科技服务工作,与乡(镇)技术员和示范户组成一个覆盖全市的“四级林业科技服务网络”,深入开展“科技进农户”活动,组织建立高效林业示范点,采用广播、图册、光盘、讲课、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传授林业科技信息、理论和实用技术,同时组织开展科技兴林竞赛活动,要求林技人员建立一块示范基地,组织一次技术培训,撰写一篇学术论文,研读一本科技书籍,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比,给予奖励。

1.2 注重实效,促进林业增产增收

以服务林业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利用森林资源,开展“科技服务林改”活动。选定以郑家屯苗圃为主的“杨树优良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名优花卉种苗示范基地”两个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优质苗木,满足林农的需求,促进林农增收。选定以国有林场为主的“板蓝根林药间作”、“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森林培育与高效利用”、“食用菌林下栽培基地”等基地建设,起到试验示范作用,以实现兴林富农,提高农民素质。

1.3 加强科普,提高林农科技素养

制定林业科普行动计划。结合双辽市林业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几个项目:建立以郑家屯苗圃为主体的苗木花卉培育基地及容器育苗基地,以玻璃山林场为主体的林草间作基地,实验林场为主体的品种杨栽培基地。

组建林业科普工作队。年初,林学会积极动员和组织会员投身林业科普工作,并积极收集整理他们在林业方面的论文所主持参与项目的成果及会员的相关材料,组建一个林业科普人才库。

加大林学会科普工作力度。林学会拟定在植树节前后,开展一次以“建设良好生态,振兴吉林林业”为主题的林业科普之春的宣传活动。准备印发一些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的宣传单。内容包括绿化新树种简介、果树栽培新技术、花卉栽培技术及一些林业政策法规,深入乡(镇)、村落,走到哪儿,宣传到哪儿,把科技信息送到广大群众手中,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于“发展生态林业,建设秀美吉林”的伟大实践中去。林学会还将利用防治荒漠化日,结合双辽市防沙治沙工程开展一次宣传活动。

积极撰写林业科普文章。林学会将利用《吉林林业科技》开辟《科普园地》栏目的有利时机,组织会员积极撰稿。同时,林学会也将组织好《双辽林业简报》的发行工作。

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双辽市的科技成果大多数是十年前的成果,技术含量不高。期望在科技服务林改活动中有质的飞跃。科技人员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积极性不高,做与不做一个样,而且几乎是没有科研经费,也无法去做。建议把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本,应用到生产中,取得经济效益后,应当给予科技人员一定的奖励,或者以入股的形式分红。

作者简介:王亚军,双辽市向阳乡林业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基层林业生产及技术推广。

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6 12:52:45

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篇4

市政协调研组对我市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市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科技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严重匮乏、指导不到位,仅靠市科技局10余人要抓好

全市的科技工作显然是力不从心。同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育不健全,服务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信息平台建设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现有的高层次人才中,教育类人才占了很大的比例,高技能创新型实用人才严重短缺;全市仅有两所高校,现有人员和设备远远不能满足科研工作需要;市、县两级科研机构只有3个,工作仅局限于农业方面,存在人员老化问题,工作开展不正常;全市企业中,成立企业技术中心的仅有5个,高新技术企业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民营科技企业18家,企业总体上缺乏核心的关键技术。到目前为止,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只有22家。我市科技创新的基础和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与贵阳、遵义相比,差距甚远。

(三)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市科技经费投入虽有一定增长,但按照有关规定,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的比例为1%,**年仅达到0.5%,尤其是各县科技经费的投入,除六枝特区外,其余三个县(区)都达到和超过《条例》要求,但实质上多数为“过路资金”,真正用于科技投入的资金很少。按照《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决定》,“十二五”期末,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5%以上,**年,我市只达到0.059%,任务十分艰巨。

(四)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十一五”以来,我市在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科技含量高、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未得到很好的鼓励和支持,如六盘水新蓝天科技有限公司的焦炉气汽车项目,该公司**年自筹资金将其专利技术与**万达公司合作研制12辆焦炉气公交车,目前仅允许5辆上路运行,剩余7辆至今仍闲置。没有宽松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不能有效的调动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调研组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

(一)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工作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牢固树立“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创新思想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政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对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强基层科技组织建设,尽快恢复县级科技行政管理机构,强化县级政府科技行政管理的职能。

(二)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政府引导和推动科技发展,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对自主创新的企业,各级政府要理直气壮的给予关心和支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激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要根据国家和省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一是制定政府采购制度。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扶持和促进作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和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项目,优先购买市内具有自主创新的装备和产品。由市科技局、市经信委等有关部门牵头,建立我市的《重点新产品目录》,下发全市遵照执行;二是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税务部门在执行税收时,从企业上缴的所得税中加计扣除,鼓励企业成立技术中心,开展科技创新,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三是建立和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比例。要引导社会及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融资投入,加大对六盘水市科技创业投资公司的扶持力度,尽快完善担保功能,增强融资能力。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有效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现有基础设施和各种公共科技资源,推进形成以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强企业整合应用社会创新资源的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各级科技部门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整合专项资金,提高使用效率,把有限的资金重点用于科技创新公共平

台建设、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攻关项目、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真正使政府投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认真落实全省科技大会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各市目标考核内容,尽快制定我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相关实施细则,作好目标考

核的相关工作。

(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自主创新,人才为本。我市由于地理环境、基础条件等限制,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难度较大,我市的教育、医疗卫生、城市规划及管理、企业管理和创新领军人才较为紧缺。今年我市出台了《六盘水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试行办法》,但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很多单位认为该《试行办法》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不大,操作性不强。因此,为使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实效,建议对《试行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坚持引进人才与开发本土人才有机结合,既重视外来人才,也用好身边人才,要加强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本地急需的人才。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科学民主、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加大焦炉气汽车项目的推广力度。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把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国发2号文件明确“支持**市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焦炉气在汽车上应用的关键技术成果,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将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市在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的一大亮点。为此,建议制定发展焦炉气汽车项目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推广力度。

科技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篇5

为了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我院科技管理工作水平,加快我院科技工作步伐。4月15日至4月17日,在学院张力院长带领下,科技产业处一行4人组成调研组,就“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学科建设”、“科技奖励政策”、“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以及与科技管理工作相关的“高校内部分配政策”、“国际合作办学”等问题,到湖南商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工程学院等三所高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和交流。在调研和交流过程中,得到了以上三所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处室领导的热情接待,共召开了有各高校主要领导和主管科技工作领导参加的座谈会3次,专题交流会2次。调研组查阅和收集了有关管理文件和资料共计19件,做调研笔记2万多字,获得了第一手材料。调研后,经过整理调研笔记、进一步阅读所收集的文件资料,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被调研高校特色和在科技管理等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简介

(一)湖南商学院 1、2005年是学院快速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当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后,学院的发展模式已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发展型转变,转变的主要内容就是把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工作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

2、近五年来,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国家社科基金 项目19项,2006年突破了国家重点项目,2008年突破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08年获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0多项。高级别科研项目立项数在全省省属本科院校中排在前列。

3、学院共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校级重点学科。有1个省教育厅基地,2个省委宣传部基地。学科建设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经、管、法、文并重,下一步将在理学方面重点发展应用数学、计量经济学。学院文科色彩浓厚。

4、已通过湖南省学位委员会答辩,处于申请硕士学位点立项建设阶段。共申报3个授权学科,2个支撑学科硕士学位点。

(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林业部与湖南省省部共建大学,8大学科门类,林业特色鲜明,有17个博士点,46个硕士点,63个本科专业,各类学生4万多人。

2、近5年,共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57项,其中:2008年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7项;获国家社科基金10余项,其中:2008年获2项。重大项目的立项和科技成果的取得主要集中在林业及其衍生领域,林业行业色彩较浓。

3、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有林业部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4、国际合作办学开展较好,规模较大,协议合作国外大学50多家,开展实际性合作的国外大学15家以上。合作内容涉及本、专科 生的培养,教师进修,科研合作等。

(三)湖南工程学院

1、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后,加大了科技工作和学科建设力度。2009年年初召开了全院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会议,在学院导向上,加大了科技奖励力度和学科建设经费支持力度,已制定文件将科技工作量折算成分数纳入学院分配制度,科技工作量比例2009年占全院总分配金额的12%,以后每年增加2%,逐年增长到全院总分配金额的20%。

2、学院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院(系)级重点学科三类,以工学为主。

3、近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二、被调研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举措及存在的问题

(一)湖南商学院

1、为了提高学院的科研实力以及学科建设水平,近几年,学院大量引进人才,引进了不少教授和博士,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此项措施使学院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大幅提高,申报和承担了高级别的科研课题,产生了对申请硕士学位点起关键作用的标志性成果。

2、学科意识浓厚,学科建设规划早,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研究方向稳定;学科建设经费落实,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严格按上级要求如实配套建设经费,每年投入达100万元,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为每个学科每年5万元;重点学科建设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学科 建设经费由学科带头人使用和管理。

3、科研工作与学科建设、申硕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申硕按一级学科进行,学科建设按二级学科进行,学科建设经费、申硕经费主要用于学科团队建设、成果孵化和科研成果奖励。

4、科技管理工作突出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激发广大教师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近年来,学院在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上下了大工夫,共制定了12项科研管理制度,正在审批阶段。其关键点是:科研工作量折算成课时制,在二级机构进行分配核算。

5、加强对科研经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的监管和考核,学院科研处每年要按照学科建设评估体系表的要求对学科带头人进行检查评估,凡是检查不合格的要核减下一的学科建设经费。

6、科研工作中存在高级别科研项目的申报可持续性不足以及学科标志性成果缺乏等问题。

(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以行业为依托,科研与行业紧密挂钩,申报和获得行业科研项目和资金,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均体现行业特色。

2、科研奖励力度较大。立项奖根据项目级别和到校经费的10%分别给予奖励,对于鼓励教师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有较大的激励作用。

3、学校设立校级青年科研基金,资助40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为今后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积累资源。

4、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在重点学科的设置,坚持有所为,有所 不为的原则,针对学校的传统学科、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注意新的学科增长点,培育新的交叉学科。

5、做好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有意识地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并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积淀,逐步完善了学科团队。

6、激励与考核相结合,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实行淘汰机制。有学科支撑,才能产生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为保证重点学科建设和学科团队的建设,学校资助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费为每学科每年30万元,资助省级重点实验室经费为每个每年20万元。与此同时,为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学校每年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进行考核,实行淘汰机制。

(三)湖南工程学院

1、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学院科研激励制度,将科研工作量进入学院分配制度,教师的科研津贴、绩效工资与科研成果挂钩,采用计分形式,科研工作量全部折算成分数。目前可以工作量划拨比例占全院总分配金额的比例为12%,并且将逐年递增2%,到达20%的总比例。

2、鼓励横向课题,按横向课题到位经费提取得管理费1%,在结题后返回0.5%给项目组,相当于给课题组奖励。

3、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落实,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为每年每项5万元,经费全部划拨到院(系),由学科带头人使用和管理。学校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每年考核,3年1届,考核不合格的,将 扣发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津贴。

4、学院制定的自然科学A类期刊目录,按浙江大学认定的A类期刊目录,较合理。

三、加快我院科技工作发展的几点建议

1、学科建设要早做规划,及早启动,重点学科建设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针对学校的传统学科、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注意新的学科增长点,培育新的交叉学科。

2、科研工作要与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研工作在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发挥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工作对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

3、有意识地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并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经费支持,在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支持过程中同时引进考核机制。

4、完善科研工作分配制度,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激发广大教师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5、加强政策激励,促进高级别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学科标志性成果的产出。

湖南工学院科技产业处

全市科技园区调研报告 篇6

市科技局

上世纪下半叶以来,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科技园区在全世界得到了迅猛发展,科技园区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成为20世纪高科技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创举,而且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在我国,科技园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先后涌现出了中关村科技园、张江高科技园等杰出代表,科技园区已经成为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源地,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最近,我们对全市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我市科技园区有关情况及下一步发展对策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全市科技园区发展现状

1985年7月,我国第一个科技园区--深圳科技工业园区诞生。1988年5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同时颁布了18条优惠政策。极好的示范作用,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兴办科技园区的热潮,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4家。我市的科技园区发展始于1992年,山东省政府、山东省科委以及烟台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下设一区三园,至此,我市科技园区 开始起步。随着我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加快产业化过程中,类似企业逐步由分散走向集中,开始出现园区化的趋势,逐步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科技园区。截至目前,全市县级以上政府批准的科技园区共16处。其中烟台高新区已于2010年9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此外,省政府批准的4处,烟台市政府批准的1处,各县市区批准的10处。目前,已建成9处,建成面积 60平方公里,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正在建设7处,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2010年,全市科技园区GDP达到248亿元,同比增长24%;总产值700亿元,同比增长25%;园区内现有企业2300多家,孵化器面积27万平方米,占全市孵化器面积的90%,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孵化器面积58万平方米。

二、我市科技园区的特点

科技园区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市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的重要载体,不仅支撑着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而且使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园区已经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调查发现,我市科技园区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科技园区种类相对齐全。既有综合性的科技园区,又有专业性科技园区。其中,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烟台青年科技创业大道等园区内企业涵盖了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为综合性科技企业园区。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烟台市动漫基地、东方智能产业园、核电科技园等为专业性园区。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主要致力于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及生物农业三个研发方向;烟台市动漫基地则重点发展数字动漫、创意制作、网络游戏等产业;东方智能产业园则致力于发展RFID(射频识别)、智能用电、智能电网等方向;核电科技园主要以核电装备、高铁、航空等相关配套产业为主。

二是科技园区档次相对较高。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烟台高新区成为继北京、西安、合肥、苏州工业园区之后,中国第五个对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开放的科技园区,也是唯一一个设在地级市的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和外国专家管理局批准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烟台市动漫基地200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申报的“山东创新药物孵化基地项目”(烟台园区)已经通过国家“十一五”第三批的项目评审立项,将获得约1000万元的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园区被列为“国家新药研发大平台—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山东创新药物孵化基地”。

三是科技园区培育出了一批优秀企业。我市现有科技园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培育了一大批勇于创新的科技型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成果,几年 来共有200多家企业成功孵化毕业出园,并取得了膨胀式发展。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目前已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留学人员建立了联系,吸引了3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前来创业,累计创办科技企业450家,投资总额10多亿元,累计实现工业产值近80多亿元,利税15亿元,拥有专利(专有)技术近175项,形成了以生物医药、信息工程、精细化工、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先声麦得津制药、万润精细化工、硕德新材料等企业已发展成为开发区重点产业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2004年从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孵化毕业的烟台盛利达公司独立研发的捞渣机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2010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500多万元,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是在建科技园区规划起点高,规模大。正在规划建设的科技园区总投资40亿元以上的7家。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规划占地1046亩,预计总投资60亿元,由全球最知名的园区设计公司—新加坡裕廊国际全面设计,已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国内外已有十多家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海洋生物领域的知名科研院所与园区所达成合作意向;核电科技园规划占地7.17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莱阳生物科技园占地7500亩,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的长链二元酸项目已于去年9月投产,二期竣工后项目年产值可达40亿元;烟台青年科技创业大道规划占地675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总投资36亿元。

三、我市发展科技园区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及不利条件

(一)加快科技园区建设对推进烟台市“转方式、调结构”意义重大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打造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两项工作的启动,都是以科技为引领、园区为支撑,建设一批专业化和综合性产业聚集区以及特色化、高端化产业群,从而辐射带动全市产业改造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特征。科技园区代表着高端产业发展趋势和结构调整方向,园区内企业具有创新性强、先导性突出、成长性好的优势,能够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辐射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发展科技园区恰恰契合了我市两项重要工作的要求,从纵向的产业链本身和横向产业空间配臵两个方面全方位提升我市产业层次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因此,对烟台市来说,发展科技园区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成为我市打造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有效切入点和突破口。

(二)我市发展科技园区的有利条件

发展科技园区,烟台市拥有突出优势和有利条件。就突出优势而言,主要有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开放优势、产业优势、发展环境优势、人才优势等。应该说,烟台具备了高起点、高标准发展科技园区的良好基础。一是发展环境优越。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和科技进步水平均名列全国前列,连续六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在2008年全国创新型城市论坛暨《中国城市创新力评价报告》发布会上,我市荣登中国城市综合创新五十强、中国最具创新环境城市、中国最具创新动力城市和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等全部四个榜单。加之烟台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口城市、商业城市和旅游城市。其政策环境和融资环境较好,为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和《烟台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等纲领性文件,制定了《关于实施烟台市“十一五”科技自主创新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大幅提高科技扶持奖励金额。十二五期间,市级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设立科技创新“六个十”工程专项资金,对择优选出的十大科技园区给予重点扶持。为招揽高端人才,我市制定“用5年时间,面向国内外引进100名高端创新人才、100名高端创业人才”的“双百”计划。高端创新人才,最高可获500万元科研资助经费、100万元安家补助、每月1万元生活补贴;高端创业人才,最高可获2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以及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

二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全市创建了9处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累计培育企业500 多家,毕业企业200多家。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生产力促进中心7处,并在全省率先开通了烟台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建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已吸纳有50多个单位的200多台(套)设备入网试运行。

三是智力资源相对丰富。烟台市拥有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等7所高等院校,以及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兵器工业总公司52所、航天513所等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我市积极鼓励企业与大院大所挂靠联合,集聚智力资源,引进高科技人才,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已与中国科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全市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大学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90%以上的科技成果来自产学研合作,90%以上的专利技术来自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攻关。

四是地理环境优越。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地面积1.3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702.5公里。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莱山国际机场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现已开通至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际航线;国内航线联通北京、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每周航班120多个。投资45亿元的潮水国际机场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海上,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港口货运联网,并有开往韩国群山 市、釜山市的国际海上客轮;烟台到大连的海上航线被誉为“黄金水道”,铁路轮渡已经开通。陆上,铁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有烟青一级路,荣乌高速公路,沈海高速烟台段、潍莱高速、国道、县乡公路网络密集。特殊的地理位臵决定了烟台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与日、韩及全世界交流的重要门户。科技园区的发展在资金获取渠道、国际合作、海洋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具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三)我市发展科技园区的不利因素

依靠科技园区集聚科技发展实力,已是各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我市与北京、上海、苏州等一线城市相比,在科技园区发展环境的营造上还有不少差距。这里仅就目前存在一些滞后性、阶段性矛盾和问题做如下分析。

一是科技园区规划不尽科学。调查发现,我市的科技园区在产业布局方面缺少统一规划,造成了科技园区之间产业趋同。如芝罘区的东和科技园、青年科技创业大道、烟台软件园等园区均以软件、电子商务为主。一个城市在某个产业方面的招商能力、项目数量、人才数量都是有局限性的,科技园区产业过于雷同,势必造成本地区内的恶性竞争和内耗。

二是科技园区在政策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倾斜。烟台作为一个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中小城市,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但与其他城市相比,科技园区在政策优惠方面缺少明 显的竞争优势,如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在引进高端人才时,有时限于市里的人才政策,就眼睁睁地看着优秀人才带着项目落户他乡。长此以往,导致高端项目引进难,现有项目长不大,优秀人才留不住。没有项目和人才,势必会造成科技园区产业发展缓慢,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园区服务功能有待完善。同国内科技园区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我市园区的服务功能具有很大差距。科技园区应该具备五项基本服务功能:即提供孵化场地、服务设施、物业管理、人员培训和融资服务。我市现有科技园区大多以提供孵化场地、物业管理服务为主要服务手段。服务设施、人员培训和融资服务很不完备。如对在孵企业的融资服务、申报科技计划立项服务、办理出境出国手续服务、信息技术交流及培训服务、推荐企业上市服务、咨询协调服务等还不足,有些方面至今仍属空白。对企业的融资服务更为薄弱,风险投资、担保基金均无从谈起。如留学人员创业园中留学人员企业共同的特点是投资少、起点高、技术新、发展快,但在资金投入上,多数留学人员只能以自身有限的资金,或以其所拥有的高新技术入股。因此,在企业的快速发展中,资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不少企业现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品牌效益,具备了大规模发展的潜力,但因缺乏资金和相应的人才,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四、我市科技园区发展建议与对策

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园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科技园区承担着促进本地区科技产业发展、发挥示范作用的任务。园区本身的发展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科技、金融、城市空间布局等各个领域。园区建设的初期,只有借助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才能解决所遇到的重重困难,经过一定阶段的成长、发展之后,才能走向市场,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因此,市县两级政府要把科技园区的发展工作提到应有的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园区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做到合理布局,有计划、分步骤、梯次推进,把科技园区建设同我市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黄三角高效生态区工作相结合,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相结合,促进我市人才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的协调发展。

第二,进一步完善统筹科技园区发展规划。在条件成熟时,建议市里成立科技园区规划建设指导机构,按照全市科技园区一盘棋的格局,打破行政区域, 协调和促进我市科技园区合理定位、错位发展、相互协作,建立市及区县园区间相互引荐项目的激励机制,避免无序竞争。并借鉴浙江搞块状经济的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按照功能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地科技园区产业定位,突出科技园区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如高新区要加快规划建设和高端项目引进,推动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等新兴产业园发展壮大,打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隆起带、产学研结合示范区和高端服务业聚集区;芝罘区、莱山区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建设面向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电子信息、创意设计、大学生创业等园区,成为引领全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开发区、福山区要依托密集的创新资源、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对外开放窗口地位,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势产业建立科技园区,进一步提升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领先优势,成为两大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示范区;龙口要依托港口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临港先进制造业发展;此外莱州的生物育种、招远的黄金深加工、蓬莱的葡萄酒和旅游、海阳的核电、栖霞的风能等都已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体系,各地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已形成的区位、环境、产业等优势,引导特色产业向科技园区集中,把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

第三,要加速制定扶持科技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扶持科技企业的发展,为科技园区及在孵企业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出国出境、信息共享、投资融资服务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园区,争取国家和省里的优惠政策。目前,市科技局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支持园区内在孵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并在“十二五”期间启动科技创新“六个十”工程,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园区给予资金支持。建议市里在引进高端人才、项目方面出台更加优惠、更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人才和项目是 11 科技园区发展的关键,没有人才就没有项目,没有项目就没有企业。

济南市科技企业加速器发展调研 篇7

关键词:济南,科技企业,加速器

科技企业加速器, 是一种以快速成长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充分满足企业对于空间、管理、服务、合作等方面个性化需求的新型空间载体和服务网络, 具有较强的集群吸引力和创新网络形态。 是介于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之间的一种中间业态。 是一系列服务的提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是科技园区从外延式扩张进入内涵式扩张的初步尝试, 具有更强的集群吸引力和创新网络形态。 现代企业加速器旨在从高成长企业的切实需求出发, 提供定位清晰、方向明确的企业加速服务, 其发展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于科技园区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很高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 科技企业加速器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1 国内典型科技企业加速器发展概述

自2000 年4 月上海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科技企业加速器后, 先经历了几年探索期, 2007 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永丰科技企业加速器被列入国家试点后, 科技企业加速器快速发展。 现概述如下:

1.1 发展历程

科技企业加速器在国内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 2000年至2006 年探索期。 我国第一个技企业加速器———大康企业加速器有限公司, 2000 年4 月在上海成立。 2001 年4 月, 北京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后开始建设科技企业加速器。 天津、大连等城市有关方面也较早进行了探索。 (2) 2007 年起国家试点期。 自2007年8 月起科技部火炬中心先后确定北京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深圳高新区、无锡新区、西安高新区的科技企业加速器为国家试点。 期间长春高新区、广州开发区科学城、厦门火炬高新区、青岛高新区、大连高新区、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江苏江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纷纷建设科技企业加速器。

1.2 建设方式

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基本上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学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就投资主体说, 如北京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由北京海淀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单位共同出资3 亿元人民币于2001 年组建, 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由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建设。 深圳高新区光明科技园科技企业加速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广州开发区科学城科技企业加速器分别由两个以上国有投资人开发建设。

1.3 运作模式

较多学者以北京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为案例, 全面分析了企业加速器的物理空间、加速环境、产业集群建设、服务体系、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等, 认为现代企业加速器服务体系包括“三个保障、四大平台、五类服务”。 保障之一是提供开放的、可快速拓展空间, 之二是提供优质的、高增值配套设施服务, 之三是提供优惠的、远瞻性政策服务;四大平台包括市场网络平台、技术支撑平台、规模化融资平台、高端人力资源平台;五类服务包括全方位商务服务、开拓性展会服务、深层次财务法律服务、合作型咨询服务、定制的互动信息服务。这是目前对科技企业加速器运作模式的最新总结。

1.4 运作绩效

科技企业加速器经过近十年发展, 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入驻, 发展迅猛。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有普适导航、博仕德机电、御能动力科技等26 家高成长企业入驻, 年销售额超过10 亿元, 年销售额和利润增长率均超过30%, 占用加速空间4.5 万平方米。 清华创业园、江阴经济技术开发区加速器等业绩也不俗。 加速器还有一批潜力巨大的企业, 如入驻中关村永丰基地的中视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激光显示器技术及产业化国际领先、发展潜力巨大,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数码视讯产品在国内具有绝对竞争优势。清华创业园加速器有搜狐这样的一批海内外上市企业, 还从200 多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中选出了20 家有国际国内首创技术或发展潜力巨大的“准钻石企业”作为重点加速对象。

2 济南市企业加速器发展情况

近年来, 高新区孵化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 这些企业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模式新, 具备再创业、再发展的基础。 在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同时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 制约了企业持续创新和规模膨胀发展的步伐。 为解决这些难题, 2013 年3月29 日, 济南高新区举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器”一期项目签约仪式, 首批12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现场进驻。 这一项目的启动, 将助力中小企业突破土地资源紧缺、资金周转困难等发展瓶颈, 推动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实现高新区的内生增长和快速发展。 “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器”一期项目总投资13 亿元, 占地370 亩, 建筑面积28.2万平方米, 各项目在供地后可于半年内开工建设, 通过项目的实施, 首批进驻企业预计未来两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年增长达到30%以上, 企业投产达产后年销售总额突破50 亿元, 未来一批中小企业将会成长为年销售总额过5 亿、甚至过10 亿的大中型企业。

“建设高新区中小企业加速器是高新区的一个梦想, 也是高新区的职责所在。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说, “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贡献最大的企业并非跨国公司, 也不是刚刚出道的企业, 而是像高新区这种数量众多的、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叫做‘小巨人’企业。 中小企业加速器就是要推进这些中心企业继续扩张, 通过3到5 年的时间, 企业规模可以迅速实现膨胀发展。 ”

近期, 创新谷加速器一期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创新谷加速器以高成长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将通过服务模式创新, 充分满足企业对于发展空间、商业模式、资本运作、人力资源、技术合作、市场网络等多方面个性化的需求。加速器建成后, 将大力推动创新谷招商引资, 助力济南高新科技产业升级, 进一步促进西部城区的崛起。

3 济南市创新发展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对策建议

我市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结合国内外科技企业加速器发展情况, 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 将积极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 提供金融创新服务产品。进一步聚集金融服务资源, 丰富科技企业金融超市产品, 在加速器内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企业资金供应链。 面对企业对资金需求, 加快建设信用机制, 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架起沟通的桥梁。 加速器将牵头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和评级标准, 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构建融资担保的制度框架, 为进入加速器内没有足够信用保证能力的企业提供担保。

其次, 以加速企业发展为目的, 聚集中介服务机构, 提高服务能力。为促进加速器内企业的快速发展, 加速器将通过各种激励措施, 着力搭建中介服务机构服务平台。围绕加速器内高成长型科技企业的关键需求, 在企业金融服务、市场拓展、人力资源、技术研发创新四个方面, 积极引进代理、经纪、鉴证、协调等各类服务机构, 提供贴身服务, 提供不同企业所需的个性化的服务解决方案。

科技调研方法 篇8

刘凤亮副总经理向王吉位秘书长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带领秘书长一行人参观了公司的各个部门和荣誉室。

华特公司是国内生产矿山、冶金、环保等装备的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科院技术合作企业,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星火计划项目承担企业,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磁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磁电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是目前行业内规模最大的磁电设备研发与制造基地。尤其是今年刚刚通过省部级鉴定的四项选矿新产品更是引人瞩目。在去年的再生有色金属年会上,山东华特磁电公司的废铝分选设备、涡流分选设备给参会的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们的电磁搅拌器、永磁搅拌器,也是再生铝行业的好帮手。

王吉位秘书长对华特公司取得的成绩表示赞扬,并希望他们加强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的联系,建立再生金属分会的磁电技术中心,经常参加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活动,向联盟成员推荐尾矿回收机和磁选机。(王树谷)

国际铝协秘书长Ron Knapp一行与协会领导业务交流

8月24日下午,国际铝业协会秘书长Ron Knapp先生、副秘书长Chris Bayliss先生拜访协会。协会副秘书长马鸿昌、吴艳、秘书长助理李波与信息部铝品种研究员参与会见。

双方相互介绍了各自的业务领域和特点,对共同关注的行业问题进行了探讨。国际铝业协会在研究铝产品世界范围内的应用、铝在人类活动中的循环流程模型、世界各国易拉罐回收分析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表示希望同再生金属分会分享这些先进的经验。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双方均表明未来进一步合作的意向。特别是在再生铝行业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装备研发推广的合作,在国际大平台上进行学术交流的合作,以及共同推进中国废铝易拉罐回收利用事业方面达成了共识。未来,双方将就行业发展需求建立更为明确的合作体系,共同为中国再生铝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支持。

此次访谈加深了双方的认识,为再生金属分会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安奕霖)

李士龙副会长一行调研考察新疆产业运行情况

近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李士龙在信息咨询部副主任尚辉良陪同下,到新疆地区就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运行情况展开调研,并与当地有关政府部门负责同志座谈。李士龙副会长强调,全行业要深刻领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李士龙副会长一行调研走访了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公司、阜康市人民政府、新疆阜康产业园、新疆米东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等单位,并与各单位负责人交流了推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工作进展的思路。

近年来,新疆地区依托新疆有色金属集团、阜康产业园、米东再生资源园区等龙头企业、园区和基地,围绕焦煤、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再生资源等品种,构建了多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具备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基础,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士龙副会长在调研中强调,全行业企业要高度关注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城市矿产基地、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最新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快行业产学研合作,突破一批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装备,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应用,企业和园区要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积极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为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新 锐)

商务部联合国资委召开年中行业形势分析会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联合国资委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近期在京组织召开了2012年年中行业形势分析会。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王德生、副司长张蜀东,国资委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行业协会处处长梁方等领导出席会议,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市场建设司、市场运行司、服贸司、电子商务司相关领导一并出席。会议由流通发展司副司长王旭斌主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秘书长吴艳、信息咨询部副主任尚辉良代表再生金属分会参加会议。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王德生副司长代表商务部通报了近期行业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建立与行业协会联系机制的设想和建议,对统计、流通标准化以及商贸、物流、仓储、生产资料管理、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等方面的工作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提出了通过典型企业调查建立起覆盖商贸流通各行业的统计体系,加强统计信息平台建设,规范标准制修订流程,加强标准工作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和进一步设想。王德生副司长同时表示,商务部会将不断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沟通和联系,建立起互联互通的长效机制,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信息,配合支持行业协会的工作,做好服务。

吴艳副秘书长代表再生金属分会向商务部、国资委领导介绍了2012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情况、特点、存在问题,对2012年下半年及2013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判断。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规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上一篇:两会安全生产实施方案下一篇:公司辞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