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的诗意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夜书所见》的诗意(精选10篇)

《夜书所见》的诗意 篇1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是一首意境优美而又充满无限凄凉的七言绝句。诗人既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浓浓乡愁, 也抒发了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还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 全诗交织着诗人凄情暖意、欢怀忧心的复杂心境。秋风瑟瑟, 梧叶飘飞, 寒声阵阵, 江船漂泊, 诗人客居他乡、归无定所、辗转难寐, 孤寂落寞之感油然而生。透过窗户, 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 原来是孩子们夜捉蟋蟀。孩子们兴致高昂, 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 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那份专注痴迷, 那份谨慎小心, 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 全在举手投足间展露无遗。此情此景令他倍感亲切, 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 想起自己童年时代的天真烂漫。“以无知儿女之乐, 反衬出有心人之苦, 最为入妙”, 巧妙地反衬出悲情, 更显现了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

首先, 初步来看, 《夜书所见》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 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 寒声阵阵, 秋风秋江, 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 捉弄蟋蟀, 儿童欢悦, 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 相互映衬, 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其次, 具体来看, 一二句写景, 秋风扫落叶, 长天送寒意, 是悲景, 传悲情;三四句写人, 深夜挑促织, 明灯照篱落, 是乐景, 传欢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悲喜交加, 以欢衬悲, 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最后, 深入来看,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一“送”一“动”, 寓情于物, 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 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 痴迷难返, 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 以萧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 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 意味深长。正如夜幕和明灯互为反衬一样, 童年的蟋蟀与游子的客情相得益彰, 各有所致。

全诗, 绘声绘色, 层次分明, 饶有画意, 构思别致, 章法不苟, 起承转合, 余味无穷, 叶绍翁不愧七绝高手。

有一种地方, 当你身临其境, 并无特别感觉;一旦离开, 思念便像迷迭清香, 轻轻揉碎, 弥散开来。这个地方便叫故乡。人一旦生在什么地方、长在什么地方, 那地方的山水草木、民俗乡情, 总会深深地渗透在人的心窝, 并怀念着、向往着、回味着。而随时光的流逝, 那乡愁便愈加浓烈起来。“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看月亮, 思故乡。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彭邦桢这首《月之故乡》, 一个不知所终的流浪者, 正柔肠寸断地沉浸在对乡愁的倾诉之中:我原本是有故乡的呀!可故乡呢?一个在水里, 咫尺天涯, 无法触摸, 这不是故乡;一个在天上, 天涯咫尺, 遥不可及, 那也不是故乡!在诗人的反复吟咏之中, 思乡的无限惆怅之情展露无遗。

一个怀有乡愁的人, 会不安, 会感到寂寥, 心中会时刻挂念家乡的消息, 哪怕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听到家乡的名字都会激动不已。在异乡, 如果碰到老乡, 亲切的方言拉近了感情, 而乡愁同时却被放大了很多倍, 仿佛所有人的乡愁都叠加在一起, 让每一个人想起家乡如坐针毡, 恨不得插上翅膀即刻飞回去。乡愁可以写成诗歌, 谱成歌曲, 画成画卷, 但都解不了乡愁带来的苦, 只能让更多人陷入乡愁里, 加入到想家的行列。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古诗以丰富的意象、生动的情感、精练的语言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一首首意境悠远的古诗, 拨动着学生的心弦, 孕育着他们热爱古诗文化的兴趣, 陶冶着他们的性情。“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诗歌的本质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 是人类某种共同的宝贵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因此, 古诗词教学要入情入境, 要将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 教师要舍得“情感投入”, 融教师之情和诗人之情于一体, 以浓郁真挚的感情去熏染学生之心, 把学生引入到诗人创设的情境中, 让他们把自己当作“意中人”去推想、思忖、玩味、鉴赏, 与诗人情脉相通, 做到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真正体会到诗人的真情实意, 并与之共鸣, 拨动心弦, 使心灵得到美的享受。

舟夜书所见 篇2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古诗《所见》解释“所见”的意思。

2、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二、观察画面、解题。

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考。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指导自学

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交流

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生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生质疑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五、感情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

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夜书所见》改写 篇3

诗人叶绍翁,趁着圆月当空,散步在江边。阵阵秋风吹来,带来了一丝丝寒意,让诗人的心一下子飞到了故乡,想起了故乡亲人的身体是否安好,想起了故乡儿时的玩伴长什么样了……

夜深了,不远处有一点灯光,把诗人吸引到了那座房子的篱笆墙外,他看到两个小孩正在兴致勃勃地逗着蛐蛐,玩得开心快乐,无忧无虑。诗人一下子被感染了,想起了自己童年时代也有这些美好有趣的事。

夜书所见教案 篇4

——三年四班 邓厚芳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再过几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了。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同学们会想到哪些事情?

生1:月饼。

师:好吃吗?

生1:好吃。

生2:圆圆的月亮。

师:说得好,“圆圆的月亮”。月到中秋分外明,多好的月色呀!

生3:全家人在一起团聚。

师:对呀,中秋节是一个举家团聚的日子,一家人老老小小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多么幸福温馨的时刻呀!

师:可是,总有一些身处异乡的人,他们不能回家,不能回到家人身边,不能与亲人团聚。千百年来,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写下了许许多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夜书所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大屏幕出示):(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有一年,叶绍翁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在外。秋天的一天晚上,他住在乡村的一间小旅馆里,晚间的所见,让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夜书所见》。)

师: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古诗也不例外。读懂了题目,能更好地理解内容。我们再读一读诗的题目(齐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师:“夜”是什么意思?

生:是夜晚的意思。(板书:夜)

师:“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书,在这里是写的意思。

师:说得好。这里的书,不是指我们读的书,而是写的意思。

师:“所见”是什么意思? 生:所见,是所看到的意思。

师:那么,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生:在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师:诗人在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了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师:(大屏幕出示生字):萧(xiāo)萧 梧(wú)叶 挑(tiǎo)促(cù)织。谁来拼拼音?

生:(拼音,师相机正音,全班跟着拼音)。

师:这首古诗有两个字(板书)“促、深”要特别注意写法。你们看“促”的左边是单人旁还是双人旁?(生:单人旁)所以不要多写一撇;“深”字

右边头顶上有一点没有?(生:没有!)那就不要加点!把刚才学的几个生字“书空”写写,看谁先能默写?

生:(“书空”生字,然后本子上默写,同桌互相检查)。

师:这首诗(课文)的左下角有“注释”,它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字生词的,同学们要联系课文来理解。现在,老师请一名同学读读这首古诗,大家边听边看注释,看看谁先弄懂全诗的大意?

师: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你们琅琅的读书声,再找同学读一遍。

师: 齐读。

三、精读《夜书所见》

师: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需要我们细细地去揣摩,才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文里,去细细品位,首先,我们来看看诗的第一二句。(出示课件前两句)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指名多人朗读)在这两句诗中,你们能体会到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吗?

生:作者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听到了秋风的声音。(师板书:看:梧叶;)

师:是什么风?(秋风)

师;怎样的秋风? 生:(凉凉的秋风)

师:这风怎么吹?发出什么声音?(呼呼)什么感觉?(好冷啊)用一个词来概括:寒声(板书:听:寒声)文中说到风声,用的是什么词?(萧萧)是啊,萧萧是一个拟声词,是风的声音,风有时候很柔和,比如

说习习的凉风;风有时候很凛冽,比如说呼呼的寒风。这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的叶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我觉得更冷了。)

师:那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师:这样的风声,梧桐声,拂过诗人的身体,掠过诗人的耳朵,送来阵阵的寒意,让诗人不禁打了个寒噤,诗人此时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萧萧梧叶使诗人感到寒冷。师:他仅仅是身体寒冷吗?还有什么? 生:还有心寒。师:是呀,还有心寒呀

师:江上秋风带来阵阵秋的寒意,诗人感受到这些,他想到了很多。自己的家乡在福建,可他居住在杭州,他已经好多年没有回到家乡了。这样的夜晚,他心中涌动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生: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板书: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师:那诗中写到的这些景象:秋风啊、落叶啊、江水啊,是什么地方的景象啊?

生:是江边的景象呀!

师:是谁站在这江边,看到到这样的景象?

生:诗人、作者、叶绍翁。

师:那诗中的哪一个字指的是诗人叶绍翁啊?

生:“客”字。

师:明明是诗人自己,为什么不用我,偏偏用客?换成我,也很通顺嘛!咱们一起来看。(屏显客的意思。)在字典中,客有这样几种解释:(1)、客人,跟“主”相对;(2)、漂泊在外的人;(3)、指奔走他方,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在这里,客应当怎样理解?

生:漂泊在外的人。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

师:同学们,可不要小看这一个客字呀,它巧妙地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处境——他漂泊在外,他身处异乡,他举目无亲,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生:孤独。

师:你说到了作者的心里。就请你带着这份孤独,读一读这两句诗吧!(生读)诗人漂泊在外,他多么地孤独,再找位同学读。(生读)

师:客字读得很有味道,我能感受到你在强调作者的处境,他是漂泊在外的人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起来体会这份难言的孤独吧!

师:(屏显课件)迎着萧萧的秋风,看着飘零的落叶,诗人举目无亲,满目萧然。你想啊,此时此刻,他最思念的会是哪里?

生:故乡、家乡。

师:故乡是他生命的原点,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是曾经给他带来无限快乐的地方。想起故乡,他会想起谁?

生1:父母。

师:可能他的父母已经是白发苍苍、风烛残年了。有生之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

生:见一见自己的儿子。

师:可是,诗人却不能回家,不能陪伴在老人身边,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总是感到万分愧疚呀!男生齐读,读出这份愧疚。

师:还会想起谁?

生2:妻子。

师:他的妻子,他的含辛茹苦的妻子。诗人漂泊在外,不能回家。是他的妻子用她的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全家的重担呀!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诗人总会感到深深的自责。带着这份自责,女生齐读这两句诗。

师:还能想起谁?

生3:孩子。

师:诗人离开家乡的时候,可能孩子还不会喊爸爸,一晃几年过去了,他长高了吗,长大了吗?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他的内心总会充满长长的牵挂。带着这份牵挂,全班再读。

师:这个夜晚,诗人想了很多很多,他想家乡,想亲人。他是多么渴望回到家乡啊!可是他能回去吗?

生:不能。

师:他只能孤零零地伫立在江边,默默承受着这份难耐的孤独。这时候,诗人一个不经意的转头,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屏幕,读一读,想一想。(屏显后两句诗 师补充板书: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指名读):诗人看到了什么?(板书:儿童)想到了什么?

生1:儿童挑促织。

师:“挑”字是什么意思?“促织”指的是什么?

生:“挑”是指用细长的东西拔弄,“促织”指的是蟋蟀,俗称“蛐蛐”。师:(出示蟋蟀的图片)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

生:不能。

师:那是作者的什么呢?

生: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到的。师;所以这个“知”字是什么意思?

生:料想的意思。

师:可是我就是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他怎么就猜到儿童在挑促织呢?他可以猜他折纸飞机啊什么的,为什么非猜他们是捉蛐蛐呢?

生:他肯定也有过这样的经验,他想到小时候也捉过蟋蟀,也有玩得那么开心的时候。师:你们知道孩子们捉蛐蛐是为了做什么吗?(斗蛐蛐玩)

师: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捉蛐蛐的吗?(生:……)你们想捉蛐蛐吗?(想)好,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和诗人一起回到童年时代,在老师的语言带领下去捉一捉蛐蛐。

师:这是深秋的一个夜晚,好大好圆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空,你和你的小伙伴,蹑手蹑脚的来到后院的空地上,兴奋地寻找着蛐蛐的踪迹,这时,你们听见了蛐蛐叫的声音,这可是一只好大的蛐蛐啊,你们悄悄地靠近发出声音的地方,提着灯笼,一边照亮,一边轻轻地用一根麦杆在洞口拨弄,忽然,你们眼前一亮,看到了那只蛐蛐,说时迟,那时快,你们一伸手,哈哈,蛐蛐被你们逮住拉。(怎样,你们这时有什么感觉啊?)

生:捉蛐蛐真好玩啊,我们可高兴了。

师:看到孩子们无忧无虑,玩得那么开心,此时此刻,诗人会想到什么?

生1:他会想到自己的亲人。

生2:他会想到自己的亲人和童年时的小伙伴。

师: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时跟小伙伴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可是现在呢?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们还能记起我吗?

师:除此之外,诗人还看到了什么?

生:篱笆下的灯火。

师:你怎么知道他看到了一盏灯(夜深篱落一灯明)(板书:一灯明)师: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 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 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生: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师:灯火能驱走黑暗,却驱散不了诗人眼前的孤独呀!让我们再一次展开想象,走近诗人,感受那份无言的乡愁和无尽的乡思吧!

师:深秋的夜晚,诗人举目无亲、满目凄凉,想起家乡,无限孤独,陪伴他的是这群孩子和这盏孤灯。读。(齐读)

师:秋夜沉沉,那群挑促织的孩子,早已回家,而诗人却不能回家,想起家乡,辗转翻侧,陪伴他的只有这盏孤灯。读。(齐读)

师:秋夜将晓,孩子们还沉浸在甜蜜的梦乡,想起家乡,诗人彻夜不眠,陪伴他的依然是这盏孤灯。读。(齐读)

四、回归整体,吟唱升华。

师: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感受,齐读整首诗,读出这份令人彻夜不眠的乡愁。(齐读)(男女生赛读)

师:古人说,诗言志。诗可以读,向刚才那样反复地读。还可以唱,你听。(师配乐唱)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我们一起来唱。

师:古往今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篇,浩如烟海。除了叶绍翁、王维,还有很多。给大家推荐两首诗,李白的《静夜思》(课件出示),第二首是现代诗,余光中的《乡愁》。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搜集以思乡为主题的,细细地去读,去想,去品味。下节课交流。

板书:夜书所见 见:梧叶 儿童 一灯明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篇5

最近,笔者尝试进行了“主题建构式”的古诗教学,既以一个母线为主题,整合多种古今相似阅读资源,进行较为开放的语文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在诗中漫步,往诗外畅游,思接千载,遨游万里。通过实践发现,古诗教学中的主题建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

下面简要描述将《夜书所见》和《泊船瓜洲》两首古诗,放置在同一单元主题“想家的心情”中的教学策略。

一、研读文本,开发母线主题

每一首古诗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与诗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它所反映的主题往往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

《夜书所见》的作者叶绍翁客居他乡、辗转漂泊,在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中,看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从而含蓄地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则借助皓月当空的意象,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 “明月照我还”的画面,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两位诗人,虽然处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但是思念家乡、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却是相同的。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返回家园在诗人心中的渴望。继而从主题出发,上下延展,左右逢源,开发出一个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丰满立体的微型母线主题──“想家的心情”。

二、再现意境,拨动情感心弦

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此时,就需要根据古诗中提供的意象,真实而艺术地再现原诗意境。

在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中,向读者呈现了多个意境:凄清寒冷的江上秋景、温馨可亲的家居休闲场景……需要教师超越时空,引导学生透过作者勾勒的场景,通过意境的再现,引动学生情感心弦的敏感点。在介绍叶绍翁离家在外的背景知识外,教师提出了教学要求:走近诗人,成为他的知心朋友,通过学习古诗去了解他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诵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让学生试着从诗句中感受江边的诗人听到了什么?再辅以梧桐树叶被风吹过的沙沙声,在音响效果的作用下,学生仿佛与诗人一起感受到了深夜江边的凉意,感受到了孤独。除了从听觉中感受古诗的意境之外,让学生从视觉上进一步体会古诗展现给我们的画面,引导学生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中体会作者看到的场景,学生潜心会诗,一个个温馨的意象出现在学生眼前:稀稀落落的篱笆、低矮的茅屋、昏暗的灯光、提着灯笼的儿童……这不仅是意象的组合,更是对古诗意境的艺术化再现。学生仿佛听到了蟋蟀的叫声,听到了孩子的欢笑声,看到了孩子灿烂的笑容……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

三、借助意象,解读内心世界

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在“意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紧紧抓住这一中介,让学生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当学生伴随着意象进入诗境的时候,教师略带眷恋的叙说:望着这稀稀落落的篱笆、望着昏黄的灯光,望着两个调皮的小孩、听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是一种浓浓的家的感觉,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你有什么想法呢?有的学生说:我真想去抓抓蟋蟀;有的说:我真想回到童年;有的说:我想回家了……一句句未经雕琢的话语,不经意间理解了诗句中的“动客情”,凭借着意象的召唤,引领学生感受到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

正当学生在《夜书所见》中诗人的思乡恋家的情结中切己体察、感同身受时,教师呈现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根据教学图片,简要介绍了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然后,让学生凭借着注释,读通顺古诗,也来猜一猜这位诗人心里在想什么?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了江南花红柳绿的勃勃生机,更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体会到了诗人强烈的思家情绪和深深的无奈。

四、古今融合,建构立体课堂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同样的心情,同样的感受。此时,相似主题的两首古诗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在比较朗读中,再次引领学生在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一次精神洗礼,从而把握诗人内心的情感历程。此时,同一主题:想家的心情。已经紧紧地建构在一起。

想家的心情,这不仅是王安石的想法,也是叶绍翁的内心所需。自古以来,无论游子走到哪儿,家是永远的牵挂。想家的心情,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那都是一样的。在学生内心形成了这样的情感认同后,通过多媒体呈现王慧敏的《想家的心情》,教师深情地配乐朗诵:异乡的天空/我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我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异乡的人群中/家是一团火/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的到,谁也说不清。

在悠悠的音乐声中,在教师的娓娓述说中,学生与古代诗人、现代诗人的心产生了共鸣,通过主题构建,在古今同一主题的诗歌整合中,在学生立体的、多频道的接收中,在超越时空的跨度中,学生与诗人之间架起一道绚丽的彩虹,从而建构起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延拓的立体课堂。

夜书所见教案 篇6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营造诗境。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1.上课之前,老师先要请大家一齐来欣赏一幅图,在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呢?

2.我们的同学观察得真仔细。在南宋的时候呀,有位大诗人DD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夜晚,他外出散步,见到了我们这幅图上的情景,可他竟只用了短短的几十个字便把这幅画用文字写了出来,我们来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文,理解诗题。

㈠理解题意。

1、我们学过一首诗《所见》,回顾一下,“所见”是什么意思呢?(所看到的。)

2、那这个“书”字,我们先来给它组组词。

①看书、读书“看书”中的“书”字是“书本”的意思。

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它指DD

②想想,和“所见”连接,这个“书”字还有什么意思?

再齐读课题一次。谁说?(书写)。

3、对,那里有“书写”的意思,这叫做一词多义,此刻谁来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

(一生回答,全班齐讲。)

㈡读通诗文

1.题目的意思弄明白了,此刻请大家①自由把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②然后借助下面的注释,你的脑海中

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自由读)

2.反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⑴生一①恩,这位同学有个多音字读得个性标准,是哪个?(那里有个多音字,是哪个?)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

2、tiāo①用肩担着,如:挑水。

②选,拣,如:挑毛病。

那里就应念第几声。

挑促织是怎样的,谁来说一说。(用枝条从洞里拨弄出蟋蟀)

查字典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明白了吗

②再请位同学来读一读。

⑵生二:哟,他促织两个字读得真棒,促是平舌音,织则是翘舌音

(促织两个字放在一齐,个性难读,注意促使平舌音)

①促织。一齐读。谁再来读这个词。

②十分得流利。看注释,促织俗称DD借助注释,同样能够帮忙大家理解古诗。

⑶生三:这首诗谁还想读读。

1、你的节奏把握得真好,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他读到哪里会稍作停顿。

(读古诗和读其他文章不同,要把节奏读出来。仔细听,老师读到哪里会稍作停顿?)

2、听出来了吗?对,是按2、2、3的节奏停顿的。

①用这种读法,自由在座位上反复读读!谁来读?指名读你读得真有诗味!

②谁还想读,想读的都站起来读读。真有味道!

③老师也想读,能够吗?我读前2、2,你们读后3(反过来试试。)

三、抓住字眼,感悟诗意。

1、“夜书所见”,作者写的都是自己所见的景物,那他都看到了一些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诗文,把他看到的景物划出来。

2、告诉老师,作者看到了一些什么?

交流:

(1)“梧叶”(板书)

师:对,有梧叶,那梧叶怎样样呢?把这句诗再读一读。

师:“萧萧”指的是什么?(风声。)

师:写风的声音很多,最常用的有哪些?(呼呼)此刻我们把“呼呼”这个词放到诗中间,来比较读一读。

(第一二大组①,第三四大组②)

课件:①呼呼梧叶送寒声。

②萧萧梧叶送寒声。

透过比较,你读出了什么?

讲解:这“萧”的含义可深了。(课件出示)

“萧”在古代指的是一种草,古人一般用萧萧来表示风声、雨声和马叫声。其实这些声音听起来和

“萧萧”并不像,但是古人通常用它来描述秋冬的景色,来表达的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伤。只要人

们要表达这种情感,就会用上“萧萧”。(加诗?)

谁再来读一读?

师:想像一下,如果你就是这个离开家乡的诗人,应对这萧萧的风,看着漫天飞舞的梧叶,你会是怎样

的一种情绪呢?(想家)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杭州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

师:带着你的感悟把这两句诗读一读。

跟他有共鸣的同学一齐来一遍。

师: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动客情”,这个客就是指的是DD诗人自己。(板“动客情”

讲解:江上秋风动客情”用了张翰典故。相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看见刮起了秋风,就开始思念故乡,于

是辞去了自己的`官,回到了家乡。同样,作者见到这秋风,心里也是DD(思念自己的家乡、以及

家乡的亲人)(读:江上秋风动客情)

师:(配乐)(课件)

你听,秋风萧萧地来了,读DD

你看,梧叶纷纷地落了,读DD

江上,只有我孤零零一人,读DD

(2)“儿童”“促织”“篱落一灯明”

师:除了梧叶,作者还看到了什么?齐读诗歌三四句。儿童。(板书)

(那么儿童在DD捉蟋蟀。)

师:来,把第三句读一读。

师:如果把这个“知”字换成“见”字,你们觉得能够吗?

①预设一:(不对,因为他没有亲眼看到的,他只是猜想到的。)

师:看来这一句话作者写的是自己的所想。那他到底看到了什么?才会有这种猜想呢?

他看到了DD一齐读:夜深篱落一灯明。

②预设二:明白有孩子在挑促织就等于是看到吗?作者到底看到了什么?

一齐读: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见到“夜深篱落一灯明”,他怎样会想到是“儿童在挑促织”呢?

(他想起自己也是这样捉蟋蟀的。)

师:假如你就是这篱落旁的这对小姐弟中的一个,在这灯笼的照射下看到了一只只活泼的蟋蟀,你的情绪怎样?你想说什么?

点评:哟,这么急切,请你读。

呀,我感受到你捉蟋蟀时的快乐,请你也来读。

哈哈,机灵的孩子,你也来读读。

齐读(复踏):

你看,远处亮着的一盏灯不就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时点燃的灯笼吗,读DD

你听,远处传来的一阵阵笑不就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是所发出的吗,读DD

此时此刻,那篱落边的小孩子仿佛就是、童年时的他自己,读DD

师:看到儿童们玩蟋蟀,他又一次“动”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谁再来读一读?

5、齐读古诗。

引读:独自一人在外,听到了梧叶萧萧,作者动了客情,读DD

篱落的一灯明,想到孩童时玩蟋蟀,作者动了客情,读DD

五、积累背诵,回顾拓展。

1、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好不好?就根据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要想像、顺口、有感情。先分组讨论,看哪组表达最好?

一阵阵_____的秋风吹落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啊,

这江面上的风使我___________________!

那篱笆下玩蟋蟀的儿童们啊,

更使我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是思念故乡,在作者笔下却有不同的表现。请你来读一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悲歌能够当泣,远望能够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明月千里寄相思,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出示《秋思》、《游子吟》、《长相思》、《秋风引》

4、让我们在来回味叶绍翁笔下的《夜书所见》。(配乐齐读)

这一次的朗读,老师看到你们已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诗背下来呢?试着背一背。(齐背)

六、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诗文。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孤独

思乡之情儿童挑促织欢乐

《夜书所见》诗句赏析 篇7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赏析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诗:“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就采用了这一艺术手法。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与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与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诗人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与“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与愁思。

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谢朓《秋夜》)。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也有这个意思。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张镃《满庭芳·促织儿》)。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夜书所见预习单 篇8

一、这些字词,我能读准。

叶绍翁

梧桐

萧萧

促织

急促

挑灯夜战

挑水

挑选

篱笆

二、我会读,也会写。

促织

深夜

三、读诗,不但要读准字音,而且还要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自由的读诗,边读边品。

四、解读诗意。

我们一边读这首诗,一边利用课文中的注释和课文中的图,来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一下标记。并完成以下任务。(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写的什么时间?

(2)、这首诗写的地点是哪?

(3)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诗中提到的昆虫是什么?诗中的“客”指的是谁?

五。体味诗情。

生机勃勃的盛夏美景已经不见了,此时已是黄叶飘零的秋季,天气渐渐转凉了,夜晚的寒气更是袭人,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他乡,漂泊江船之上,感到孤独寂寞,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随口吟出:

正当他深夜难眠之际,看到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他料想到孩子们正在捉蟋蟀,这幅图景让他感到特别亲切,他也因此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心情豁然开朗了起来,于是有随口吟出:

六、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前两句怎样读,后两句怎样读,自由诵读并背诵下来。

七、总结学习步骤。

(一)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识记字词。

(二)自读诗歌,读准读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三)解读诗歌,理解诗意。利用课文的注释和图来理解。

(四)诵读诗歌,体味诗情。一边读一边体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怎样读 才能读出诗的感情。

扩写古诗《夜书所见》 篇9

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寒风悄悄的吹着万物,周围的树木初迎着飘萧的凉风,都在同他们快摇落的树叶儿私语,层层的薄雾向旷野中散漫着卷来,令人看着容易起无尽的秋思。那一轮明月悬在空中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银纱般的衣裳。叶绍翁站在江边,眺望着平静的江面,不禁自言自语:“真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啊!我那故乡的亲人现在何处?他们过得好吗?”江上的秋风让他感觉到丝丝寒意,离开故乡二十多年了!故乡一直是最难割舍的字眼。

这时,他一转身看见茅屋前有两个小小的黑影,叶绍翁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两个小孩拿着个小棍在逗蛐蛐,手里还提着一个有点昏暗的小灯笼,两个孩子兴趣盎然的玩耍着,时常发出嘻嘻哈哈的笑声,这笑声打破了夜的沉静,也勾起他对童年的回忆,遥想当年自己也是跟小伙伴夜半逗蟋蟀,时光流逝的如此之快,一晃几十年我已两鬓斑白了,叶绍翁捋了捋自己长长的胡须,陷入了沉思。夜色越来越浓,秋风越来越凉,只有篱笆旁还隐隐约约闪着忽明忽暗的微光……

我住在禹家一千公里的旅店,夜深了,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我从门外一看,发现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我心想:这些梧桐的叶子散下时,不就像当年离家漂泊在外吗?

忽然,我看见了微弱的小火光,我心里又想:这肯定是那边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在捉蛐蛐儿。于是,我顺着小火光的`亮处摸索着……终于,我找到了一条路。

我便向着那条路慢慢地走,突然,我停下了脚步,我生怕惊动了孩子。我慢慢地走近一看,有两个孩子在那儿忽闪忽闪的。

我渐渐地看清楚了,一个孩子手拿着灯笼,另一个孩子捉蛐蛐儿。那些被捉住的蛐蛐发出了凄美的叫声,似乎在向我求救……

眼前的情景让我想起儿时捉蛐蛐的时候。我静静地走回了旅店,而那些孩子却不知疲倦,在那儿兴高采烈地捉蛐蛐……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啊!

一天夜里,大诗人叶绍翁正在江边散步。忽然,刮来一阵阵风,叶绍翁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想:“我的孩子现在好吗?家里又怎么样了呢?”

想着想着,叶绍翁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两个孩子在玩蛐蛐。一个孩子说:“到我这来!”另一个孩子说:“蛐蛐,不要过去!”在两个孩子身边的草房里还有一盏灯亮着。

他不由自主地说: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舟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 篇10

学习古诗《舟夜书所见》,理解诗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体会感情。假如你就是哪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4、感情朗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

上一篇:《文成公主进西藏》教学反思下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