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语言和谐师生关系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魅力”语言和谐师生关系(精选8篇)

“魅力”语言和谐师生关系 篇1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在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因为,班主任不仅仅通过语言来有意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有目的地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过程,促进和提高学生在班集体中进行自我教育的质量。

班主任与学生交谈不仅是为了实现心理沟通,更重要的是要引起信息互动,促使学生产生正确行为,这需要班主任的语言具有激励功能。班主任语言的激励力就是指语言符号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对产生的一种能促使学生醒悟、进取的动力。这种激发学生进取的动力作用正是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的语言艺术。那么班主任在艺术上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语言要规范

如果班主任说话咬词不准,有语病,常带口头禅,不仅会给学生以不良影响,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降低班主任的威信。我校有一位班主任在学期总结评比中结给学生说:“中学生是学习和重要阶段,这一点大家都有了认识现在勤奋学习的现象比过去进步多了。”学生听了莫名其妙,议论纷纷:“中学生”怎么是“阶段”呢?“勤奋学习的现象进步多了”是什么意思?由于不符合语法规则,这位班主任的语言产生的教育影响明显降低了。

班主任的语言要能用丰富多彩的语词来进行说理教育,不能在正式的教育场合中随便使用谈家常所用的词语,也不能在和学生促膝谈心时使用外交词令,有些语言词只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使用。因此,班主任应注意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的学生说不同的话,并使语言的含义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既要注意语义的转换,又要表现出语义在语境中的逻辑功能。说话时更不能搞老一套,贴标签,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班主任的语言必须“客观真实”、“主观真诚”、“情境真切”。

二、语言要有情感性

“若要使人心动,必先使已动情。”班主任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情感性,把握好语词的情感色彩。语言的情感性有一定的技术参数。心理学家发现有的情感因语词刺激发生波动,造成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的变化,导致皮肤导电率的相应变化。皮肤电反射强度即可说明语言符号的情感性效应的大小。由此证明,班主任的语言艺术的情感性是客观存在的。只要班主任满怀情意,单调的教学与能读得有声有色,学生听到的就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而似乎是种深情的诉说。

班主任语言的情感性一般表现在语调的平、升、降、曲四方面。平表示淡漠、庄严、悲痛和沉郁的感情;升表示疑问、愤怒、惊异、召唤等语势;降表达坚定、感叹、祝愿、祈求等情绪;曲表示幽默、怀疑、调侃和讽刺和语意。此外,班主任语言情感还体现在语气的变化上,通过不同的声音和气息可以表过不同的语言琚。如“气徐声柔”,给学生以温暖感;“气满声高”给学生以喜悦感;“气短声促”给学生以紧迫感。

三、语言的激励性

激励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感染力强,针对明显。例如,某女生因连续再次考试失利而流露出了消极情绪,她在作文中写道:“一切希望都是失望,一切理想都是幻想。”我阅后批道:“次次失望次次望,事事难成事事成。”然后又附上蒲松龄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几句话给这个学生以极大的鼓励,使她重新燃起了自信之火。

班主任语言的激励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比激励和夸张激励两个方面。人比人,激励人。班主任常在班上倡导比、学、赶、超的学风,比字当头,极富鼓动性,它能使学生心底的激情喷发而出,使一些纷繁难题峰回路转。这种“比”就像一杆路标,激励引导学生朝着目标前进。除了运用对比手法来激励学生外,适当的时候,班主任还在有意识地用超出客观事实的说法来表达、突出、强调某种思想,从而激励学生在短时间内作出迅速的反应。

“魅力”语言和谐师生关系 篇2

一、教师的微笑,要体现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也往往习惯于这样的问好,从没想过要主动向学生打招呼。十几年前的自己也是这样,因为刚参加工作缺乏经验,加上又得到老教师的“指点”,觉得对学生不能笑,要严肃,整天板着面孔,这样学生才怕你,你上课才有“权威”,学生才好好听你的课,你的教学工作才能搞好。起初的确很奏效,教学成绩也不错,可是与学生的距离很远,关系也不是很融洽、和谐。有一次,偶然的一件事启发自己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在工作的第三年,班上一名成绩中等的学生在街上碰见我,叫了一声“江老师”,自己当时笑着回了一句“你到哪儿去?学习用心点,你会进步的”。这可是自己第一次在学生面前微笑。然而,未曾料到,这位学生后来的成绩突飞猛进,还与我交上了朋友。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与我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一年,自己的教学成绩是工作以来最好的。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而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微笑也起了重要作用。于是,后来的几年中,在自己课堂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无论在校园内还是在校外,只要遇到所教的学生,都要微笑地打声招呼“下课了?”“吃完了?”“到哪里去?”等等。这样,对于学生而言肯定会有一种亲和力,有一种亲切感,有一种感召力。于是,学生就慢慢地走近教师,靠近教师。久而久之,与学生的关系就融洽起来,慢慢地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形成。

二、教师的微笑,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捧给每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送给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微笑这种无声的语言胜过有声的语言。微笑可以把生硬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把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微笑可以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微笑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还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遇到何种情况,教师都要以微笑来面对,微笑着批评,微笑着鼓励,微笑着暗示。这样,学生不仅喜欢教师,和教师交友谈心,更爱上教师的课,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和谐而又默契。微笑能使困境中的学生拨开迷雾,重现智慧的光芒;微笑能让犯错误的学生迷途知返,乐于接受善意的批评;微笑还能缩短与学困生的距离,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微笑着走进教室,微笑着向学生问好,微笑着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当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或答错问题时,应微笑着给予点拨和鼓励;当学生不专心听讲或打瞌睡时,应微笑着给予批评、开导和暗示;面对学困生的种种不良言行时,应微笑着给予信心、激励。只有这样,在课堂中才能使学生尊重教师和喜爱教师,才能缩短师生距离,创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世界名画《蒙娜丽莎》以迷人的微笑,赢得世界观众的青睐;许多服务行业以阳光般的微笑,赢得众多的消费者;而教师真诚、亲切的微笑,也会赢得学生的亲近。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把温暖的微笑送给每位学生,学生则会从教师的微笑中感受到爱护、理解和友谊。这样,学生就会热爱这位教师,并从爱教师进而延伸到爱上这位教师的课,爱与教师沟通,爱与教师交朋友,这样自然就会使师生关系和谐起来。

三、结束语

总之,成功的教学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教师的微笑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微笑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建立深厚的感情,帮助学生养成乐观积极的心态。它不仅要体现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也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真诚、亲切的微笑送给每位学生。微笑这种无声的语言胜过有声的语言,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创设中,充满爱心的微笑魅力无穷。

参考文献

[1]陈世彪.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J].甘肃教育,2014(07).

[2]唐汉卫.回归生活与师生对话关系的建立——品德课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05).

[3]王立伟.师生关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黄俊官.论微笑教育的课堂教学效应[J].中国成人教育,2008(05).

“魅力”语言和谐师生关系 篇3

[关键词]人格魅力;和谐师生关系;英语

作为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十多年的教师,我发觉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在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因为,教师不仅仅通过语言来有意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能有目的地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过程,促进和提高学生在班集体中进行自我教育的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那么教师在语言艺术上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语言要规范

英语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功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态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

多年的教学实际,我认为,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语言要风趣,有幽默感。

新课程标准英语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英语教师们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使英语课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英语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 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 Good job!” 然后点头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 next time.”

教师的语言要能用丰富多彩的语词来进行说理教育,不能在正式的教育场合中随便使用谈家常所用的词语,也不能在和学生促膝谈心时使用外交词令,有些语言词只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使用。因此,教师应注意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的学生说不同的话,并使语言的含义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既要注意语义的转换,又要表现出语义在语境中的逻辑功能。说话时更不能搞老一套,贴标签,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教师的语言必须“客观真实”、“主观真诚”、“情境真切”。

二、语言要有情感性

“若要使人心动,必先使已动情。”教师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情感性,把握好语词的情感色彩。语言的情感性有一定的技术参数。心理学家发现有的情感因语词刺激发生波动,造成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的变化,导致皮肤导电率的相应变化。皮肤电反射强度即可说明语言符号的情感性效应的大小。由此证明,教师的语言艺术的情感性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教师满怀情意,单调的教学就能读得有声有色,学生听到的就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而似乎是种深情的诉说。

三、语言要有激励性

激励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感染力强,针对明显。例如,某女生因连续再次考试失利而流露出了消极情绪,她在作文中写道:“一切希望都是失望,一切理想都是幻想。”我阅后批道:“Be yourself on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will be yours.”然后又附上“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这几句话给这个学生以极大的鼓励,使她重新燃起了自信之火。

作为教师,如果你只是想要一种控制学生的力量,那么只需要一根指挥棒或几句指令性的话就够了。可以肯定,冷谈和空洞的语言,缺乏真诚和理智的语言不能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学生许多思想上、学习上的问题是不能靠教师指令性的语言去解决的。其语言不可能显示出教育的力量。

四、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社会,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重,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

当前我们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是学生难教,教师难做,师生之间缺乏亲密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创建和谐社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例如,在我的班里有一个学生非常喜欢画画,常常在英语课上画画,而英语成绩却一塌糊涂。我没有在课堂上点名批评他,而是在他的作业本中写道:“Your drawing is very excellent. You are really a clever boy.If you learn English just like you learning drawing, your English must be very good. I am sure you can .” 另外我在课余找时间跟他交流,对他喜欢画画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又指出他不应该在课堂上分心,影响学习。给他阐明学英语的重要性,又鼓励他在课余多学画画,学有专长。这样引起他的共鸣,师生心灵沟通,他也因此喜欢学习英语起来,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

和谐师生关系案例 篇4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维持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冲突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师生冲突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一些反思,从而去思考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针对一些案例,我认为教师面对一些突然的事件时,心态上还不够冷静。教师对于一般“问题学生”都存有偏见,导致教育行为失当。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语言一定不能失控。教师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还不够照顾,对于“特殊学生”来说更希望得到教师“特殊的爱”。针对案例的问题笔者觉得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要热爱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对学生要有研究,让学生当主人,改变自己。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维持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业务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如果师生双方没有采取协商、对话等化解矛盾的方法去化小矛盾,而是采取了比较不当的言行将会使小矛盾也会变成冲突。我将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师生冲突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一些反思,从而去思考如何去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

案例: 我正在上课的时候,有一个陆同学举手向我汇报“老师,吴同学用粉笔砸我”。坐在这个女同学身后的吴同学是一个小调皮,学习成绩还可以,就是比较争强好胜,好狡辩,喜欢在课堂上做一些小动作。听到陆同学的汇报,我还没有说话,吴同学就大声狡辩起来“我没有砸,是方同学砸的”我说“人家怎么不说是胡同学砸的呢?”胡同学是坐在吴同学边上的一个比较好的女同学。我继续说“你做了错事还不承认,还要狡辩,还像一个男子汉呀!”(说实在的,调皮捣蛋是他给我最深的印象,所以当有同学向我检举他的不是时,我在心里很肯定地认为就是吴同学的错。)这句话引来了其他同学对他的讥笑,使吴同学非常气愤,他一边哭一边气乎乎的看看石同学,又愤愤不平地看看我,小声但气咻咻地说了句:“谁不像男子汉了?有些人才不像男子汉呢,做了错事还不敢承认!”,于是回到座位上,在那又是拍书又是砸笔,情绪非常激动。课后我很快了解到,今天确实不是他去惹事去砸人家的,而是石同学砸的。由于前面说的一番话使我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也使我和吴同学之间产生了一丝不愉快。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我意识到了自己处理问题的鲁莽,对解决问题非常不利。于是,午间休息时我找到了吴同学,坦诚公布地跟他讲清楚了事情的经过,说明了在这件事情上我确实冤枉他了,并诚恳地向他道了歉。借此机会,我也想通过这件事来教育他。我问他:“今天的事老师怎么会冤枉你的,你知道原因吗?”他是个很机灵的孩子,马上说:“因为我平时上课常不遵守纪律,爱捣蛋。”我乘热打铁,马上说:“是呀,所以平时的表现多重要啊,你平时的不好表现会给老师和同学造成了误解,所以当同学向老师反映你在砸粉笔时,老师也没有怀疑,你看这多不好啊!那么要想改变老师和同学对你的看法,知道今后怎么做了吗?”他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我知道了该怎么做了,你看我表现吧!”我鼓励他说:“老师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也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棒的,老师看好你,也愿意和你做好朋友,你愿意吗?”他高兴地说:“愿意!”于是我们愉快地拉了勾,并约定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今后可不能做欺骗朋友得事哦。他不好意思地笑笑,但很乐意地点点头。从此以后,他像变了个人,上课也比以前认真多了,有时当看到他管不住自己时,我会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提醒他:“别忘了我们是有约定的哦。”他会马上遵守纪律。我也时常表扬他,他和我的关系也渐渐拉近了,他也喜欢跟我聊,一下课就黏在我身边,闻着问那的,看到我拿了很重的书本,他都急速跑过来帮我拿,随便什么事也喜欢跟我聊,聊他家里的、聊他在老家的事、甚至连爸爸妈妈吵架的事业跟我说,我们俩可真正成了好朋友。从而他对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上课时常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作业本上的字迹也越来越漂亮了,慢慢地,同学们对他的影响也彻底改变了,对他的埋怨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他的表扬声越来越多了,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平时也能为班级和小朋友们服务。学期结束还评到了学习进步奖。

分析:从这个案例来看,由于我误解了学生,学生比较委屈,在辩解的同时还闹起了情绪。幸亏我的情绪控制的还比较好,没有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学生从而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后来又及时找到他谈心,真诚地跟他道歉,使我们的关系有所缓和,最后还成了知心朋友。反思:1.教师面对一些突然的事件时,心态上要冷静,不能偏听偏信,用自己的思维定式去分析问题,去批评心中认定的问题学生。当碰到两个学生闹矛盾,而又没有看到真实的情况时,教师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采取“冷处理”,可以说课后再来处理或对那块地区加强巡视杜绝问题进一步扩大。

2.从案例中有可以看出除了我不够冷静外,和教师潜在的心理因素也有关系。教师对于一般“问题学生”都存有偏见,导致教育行为失当。如许多教师认为管束“问题学生”的唯一办法就是要“狠“,必须要压服他们,务必要把他们的锐气磨光掉。如在案例中,由于这个吴同学给我的印象是调皮,争强好胜,好狡辩。所以当我听到他说话时就认定他在狡辩了,就决定给他点“难看” 给他点“颜色”,从而导致了自己的误判。当教师要公平、公正的去处理问题时,就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学生,这是教师特别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摔掉有色眼镜,戴上一副平光镜。不然师生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僵,学生如果不喜欢你这位老师,也就不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反之你和他的关系处好了,他就会喜欢你,也喜欢上你的课,成绩自然会越来越好。案例中的吴同学就是很好的佐证。

3.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语言一定不能失控。在案例中虽然教师只是说了一句不算训斥学生的话,但由于产生了一种广泛的效应,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了刺激,进而产生了反抗的情绪。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应该尽量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不要用语言去训斥学生,也不要用语言去恐吓学生,也不要用语言去激将、挖苦、讽刺学生。

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5

爱学生,就务必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眼中有学生,把他们当作是活生生的人。

有些老师总喜爱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天冷了,提醒学生要添衣;上课走神了,轻抚一下他的头;忘做作业了,给他时刻补上;犯错了,给他补过的机会……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只有爱心才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倾听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因而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倾听他们的呼声。学生回答疙疙瘩瘩时,我们要多一点耐心,与学生进行目光的交流。要用鼓励的目光指引学生继续往下说,要用欣赏的目光使学生自信起来。

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帮忙和解释,求得老师的宽容和明白。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朋友式的、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

赞美

由衷地赞美,是人生中最令对方温暖却最不令自己破费的礼物。亲人间的赞美让家庭更加幸福;情人间的赞美,让感情更加滋润;同志间的赞美,让人意气风发;老师对学生的赞美能使你赢得学生的爱戴。

我班的小珍,人长得黑,加上中午回家吃饭,与同学相处少而显得孤僻。那次去农林大世界秋游,我恰好坐在她身边。听她低声哼的歌曲很动听,就真诚地赞了一句:“你有一副好歌喉”。她的眼睛一下亮了,主动和我聊起了歌曲、歌星。在以后的语文课上,她的发言用心了,没想到沉默寡言的她有那么大的潜力!

是的,这就是赞美的力量。它如春风晨露,能够催开最美的花朵!

学会赞美吧。在许多时候,赞美就是点石成金。谁会赞美,谁就能点亮完美人生的期望!

爱、倾听、赞美,让我们一齐发奋,创设和谐的师生关联。让我们师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联中度过每一天!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篇6

(一)师生关系的时代特点

1、师生关系的业缘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意指师生关系基于教师的职业身份形成的交往特性。

(1)业缘性的师生关系相对于类血缘性的师生关系而言。在传统中国,教师与学生之间依靠类血缘关系来维持,师生之间有着近似性的 “父子 ”亲情,教师就是学生的家长。师生之间既包含脉脉温情,又包含森严等级,师生关系本质上是宗法社会的家庭组织结构在教育活动中的延伸。师生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血缘纽带,但在个人情感上却达到了类似血缘关系的亲密程度,教师的付出可以得到学生如孝敬父母般的回报,并籍此获得空前的心理安慰。子贡在孔子墓前守孝六年,以及著名的 “程门立雪 ”的典故,就是这种 “视师如父 ”的充满亲情的师生关系最充分的体现。但今天,教师与学生间的类血缘关系已经不复存在,教师是一个纯粹的职业概念,教师之于学生的角色价值处于不定状态。现代学生将教师视为平等的社会主体,将师生关系理解成“教”与“学”的契约关系,将教师的教学过程理解为纯粹的职业活动。这种公民平等意识支配下的师生关系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育话题。

教师的业缘性教育与家庭的血缘性教育存在矛盾。血缘性教育是教育者基于血缘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通常是父母、兄长等与受教育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家庭教育是血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业缘性教育则是教育者基于职业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等与受教育者有业缘关系的人,学校教育是业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血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父母。作为爱的直接表达,中国的父母将子女理解为生活的全部,构筑起以子女为中心的家庭生活,血缘性教育也由此走向了以子女为中心的个人本位。血缘性教育的个人本位将受教育者的个人功利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当子女的个人功利有悖于社会利益时,父母通常会给予子女以利益优先权。业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代表国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的职业使命决定了学校教育必然以社会为本位,它强调的是社会整体价值,追求的是社会公利。业缘性的学校教育与血缘性的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显不同,它将社会公利摆在优先位置。教师作为公共教育机构职员超越了家庭教育中所包含的血缘关系,其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社会化的价值理念,让学生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学会 “在民主和法制的社会条件下过尊重法律、尊重道德和尊重他人的生活 ”(注: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 2004年第 10期。)。业缘性教育与血缘性教育的价值本位的矛盾,往往成为师生冲突的终极根源。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强化而类血缘关系的淡化,直接后果是 “ 师道尊严 ”传统的消解。教师的传统权威靠 “师道尊严 ”来维持,“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尚书 ·泰誓》)荀子提出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 ·礼论》),把师和天、地、君、亲提到同等高度而尊崇。但是,“师道尊严 ”在封建时代就曾经接受挑战,明代杨继盛就说: “凡以师道尊严,不可挟势位以屈之也。”其意是说,教师不可凭借权势与地位来使学生屈服于自己的 “尊严 ”。今天,“师道尊严 ”已经失去存在的根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业缘关系使师生成为平等的教育主体,虽然在“尊卑”的向度上师生之间间距减小,但在“亲疏”的向度上,师生关系也走向了淡化。

[案例分析]

一个高三学生给老师的信:

“近两周以来,我食而无味,寝而不安,常常一个人面对着书本发呆,无心听课、读书和做作业,害怕与同学们交流,甚至害怕与他们目光接触。我总觉得同学们的眼光里都带着炽热的锋芒(也许不都是,但我感觉如此),时刻在刺痈我的心灵。我这个号称品学兼优、活泼开朗、性格刚强的人,如今好像变得非常渺小、孤独、怯懦。令我改变的不是别的,正是你们及全校同学给我的那份‘爱’,即给我的也是我不愿意接受的那份贫困学生资助款。你们在没有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就把我列为资助对象.并在全校大会上,让我接受师生们给我的那份捐款。为了尊重你们的选择,我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份‘爱’。可是,你们知道吗 ?这份‘爱’太苦涩了。我确实需要钱,但我更需要尊重。多年的家境桔据使我养成了刚毅的性格,而你们这份‘爱’的奉献却使我变得脆弱许多„„”

(严育洪编著,《事说师生关系》,2007年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5页)。

老师给困难的同学提供资助,本来是向学生表达爱心,融洽师生关系的好机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受资助的同学不仅没有感激,反而感觉受到了尊严上的伤害。为什么?我们通常认为是教师的方法不对,没有事先征求学生意见。其实,追问下来,问题的本质在于,教师对于师生关系的“业缘性”认识不足,忘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教”与“学”的职业关系。教师用“类血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以“父母”的角色来对待学生的贫困,就像父母给孩子钱不需要与孩子商量一样,老师给学生资助也没有想到征求学生意见。但学生却是用“业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并不将老师视做“父母”,因此也不认同老师像父母一样随意给自己钱的权利。所以,严格来说,这里教师并没有伤害学生尊严的故意,之所以在客观上伤害了学生,只是因为教师与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产生了区别。

[问题讨论]

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该怎么办?

首先,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应该感到骄傲,学生的借钱行为至少表明,你是一个值得他信赖的老师。如果学生遭遇了严重的生活困难却不愿向老师求助,说明他缺少对老师的信任。

其次,老师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借钱的学生,尤其应该避免言行上的冷漠、无奈或厌烦等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一般而言,学生向教师借钱,往往需要鼓足勇气并可能伴随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不是万不得已,学生不会轻易向老师开口。

再次,教师应该用关爱的语气向学生了解借钱的原因,如果学生确实由于特殊原因而陷入困境,教师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应该给予适当帮助。最后,即使教师本人不能提供帮助,教师也应该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比如向学校反映具体情况,以期得到组织上的帮助。但在寻求其他帮助以前,最好先征求同学本人意见。注意:如果学生的求助超越了教师的经济能力,教师可以委婉地拒绝,并坦然地向学生说明理由。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教师没有义务为学生的经济困难承担绝对责任。当然,不管最后老师是否给学生借钱,老师给学生传递的信息必须清晰无误,即老师重视学生的诉求,并由此表达了对学生的关心。、师生关系的交互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交互性是指师生关系的交流和互动特性。师生关系的交互性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行为来体现。哈贝马斯对交往行为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交往行为是指至少两个行为主体通过语言的理解活动协调相互间关系的互动行为。一次完整的交往行为由三个步骤构成:说话者通过言语行为对有效性要求的表达和听者对它的理解;听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接受或拒绝说话者提出的有效性要求;最后双方通过对话和相互纠正错误,达到对某一有效性要求的一致理解,并根据一致的意见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师生交往是师生感情的重要表达方式,而师生感情 “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欢乐的强烈情感。换句话说,师生之间的尊重、热爱和情感在他们相互体验到的现在的快乐中和满意中,而不是在将来的利益中。”(马克斯 ·范梅南.教学机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第 99页。)

(1)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的平等性。

交互性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专有特点,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单向度的服从关系,学生只有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没有与教师自由交流的权利。交互性的发生前提是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确立,唯有平等,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才成为可能。但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不是地位、知识和能力的平等,而是作为公民的人格平等。现在有一种倾向,将平等的师生关系庸俗化,认为师生关系平等是无条件的平等,是以牺牲教师教学主导权和学生管理权的平等,其实这是对师生平等关系的严重误解,只要教师将学生作为平等的公民来对待,并且赋予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师生之间的平等就基本实现了。

(2)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民主性。

交互是对教育专制的反叛,必然也是对民主的追求。在人类的教育历史上,教师的绝对中心地位曾经导致教育的专制,等到教育家认识到学生也是“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 158页。)对教育的道德批判也真正开始。教育家在对教育进行检讨的过程中,特别对强制性灌输的非人道性进行了批判。由于灌输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对待,当作“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 31页。)因此灌输被谴责为教育者的文化霸权,是教育者的独语现象,背后隐藏的是特定利益集团的功利意图,故摈弃奴役性的灌输教育几乎成为教育界实现教育自我救赎的必然选择。目前,一些富于民主意味的教育模式应用而生,为师生之间交互性的推进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典型的如商谈教育,以平等身份与受教育者对话,对话双方没有尊卑之分,“无论是哪一方都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学生,也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教师,对话假定人人都有某些知识可供传授,并且人人都需要学习。”(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科学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 252页。)它通过平等和谐气氛的营造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和感;生命叙事教育,通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即“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命的经验、体验和追求的故事”(刘慧、朱小蔓:《生命叙事与生命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 8期。)实现受教育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反思,进而生成对生命的热爱。

(3)交互性体现着师生关系的增益性。

交互性的师生关系可以确保受教育者作为交往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对等,同时实现受教育者的交往自由,学生在人格上被赋予与教师的平等地位时,必然在道德上寻求与“为人师表”的教师平等,在受尊重的过程中,学生的德性将被不自觉地优化,“ 德性之所以被强调和鼓励,不仅因为它们在一定的地域中确保了人们的行为有所预期,而且,如果人们遵循德性来确定自己的行为,那么就会因此而产生出一个具有主体间性的可靠的活动空间。”(夏宏:《生活世界的伦理学》,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 4期。)而且,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还可以在交往实践中给主体提供利益增量。萧伯纳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假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各有两种思想。其实,萧伯纳的比喻还可以进行辨证解读,即你和我交换苹果,虽然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彼此却多了一份感情。可见,利益在交往中的传递将不再是简单的零和效应,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创生。

[案例分析]

有两位教师谈起现在学生修养问题,其中一位教师愤愤不平,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问:你何以见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 答:我与学生 A在街上相遇,他居然不跟我打招呼。问:你为什么不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呢?

答:我是老师,哪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

对这位愤愤不平的老师,虽然我们在情感上可以理解他的愤怒,但在理智上,我们不能认同他愤怒的理由。在“师道尊严”的等级制度下,的确没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但在平等的公民社会,教师与学生是交往中的平等主体,学生应该主动与老师打招呼,老师也应该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当教师认为自己不应该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时,客观上已经将自己摆在与学生不平等的位置。如果教师总是以这样的心态面对学生,必然与学生的平等认知之间产生冲突,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事实上,教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教师的尊严并没有受到损害,相反,由于教师以平易近人的姿态面对学生,反而会获得学生更大的尊重。

3、师生关系的生成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生成性意指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发生走向发展、由浅表走向深化、由表象触及心灵的过程。师生关系的生成性代表着师生关系的历时性,是对师生关系的动态表述,意味着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身份的简单规定,而是师生之间的用心呵护和行动履践。(1)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发展的渐进性。与常人的人际交往一样,师生交往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师生交往的第一印象对师生关系的处理非常重要,但师生良好关系的确立,更多地在于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日常交流。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引导具有直接意义。受亲子依恋理论的影响,弗莱斯曼和哈瑞奇将教师行为分为教导和关怀两个层面,两个层面交叉形成四种领导类型,也就是四种师生关系:高教导高关怀、高教导低关怀、低教导高关怀、低教导低关怀;其中以高教导高关怀为最理想的领导方式,低教导低关怀型领导的工作效率最低。(张晓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京)2006年 2期第 120~ 124页.)可见,如果教师坚持用高教导和高关怀的方式面对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向融洽。

(2)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可修改性。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可能由于师生之间交往活动的变化产生波动和起伏,因此,对师生关系加以修复和维护就成为师生共同的责任。就教师而言,在师生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教师有责任主动寻求修复方法,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师生关系出现不必要的波动。为此,教师就应该用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德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让学生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领悟、自己抉择、自己践行,自主地进行道德学习,自主建构、“自己运动”。(班华:《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 4期。)

(3)生成性意味着意味着师生关系的未来性。师生关系的未来性是由教育目的的未来性所规定的。教育者总是期望教育让受教育者终生受益。中国古代的《大学》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传统教育之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具体路径则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后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即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获取道德,最大限度地服务家庭和社会。德国著名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说:“教育的目的非是告之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马丁·布伯 :《我与你》,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 60页。)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在这里,思想家们对教育效果的预期有三个非常明确的特点:一是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为实现主体,教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来展示;二是教育效果必须体现为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塑造,包括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优秀品质的养成等;三是教育效果具有鲜明的未来指向性,立足于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对教育效果无限性的追求,反映出教育者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自信,也包含着教育者对教育使命之神圣性的虔诚。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仅仅在此在的意义上评价现有的师生关系,而应该看到 师生关系效应的时间跨越性,师生关系的终极生成,是以学生走向社会后对教师的终极评价为根据的。尽管 教育效果的未来性验证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此在的教育者根本不可能预知彼在的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无法跨越时空建立起受教育者未来生活与现在进行的教育之间的因果关联。即使我们了解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也无法确认受教育者未来的行为与现有教育之间的效应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真诚付出,无论学生在当下的情景下是否可以理解,但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并对老师表示敬意。

[案例分析]

徐老师经常是蓝衣黑裤再加一双青布鞋,朴素得简直象个农民,但同时他身上的书卷气很浓,又不苟言笑,这使得他显得有些特别,也使得他显得有些严肃。高一开学不久的一天,我与另一位同学想回家就去找他请假,一路上我心里都忐忑不安,因为一年前我转到这个县重点中学读书时就为了请假回家的事被班主任关在办公室里批了一个多小时,何况这位老师看起来这么严肃。不想徐老师听了我们的来意后却十分和蔼,微笑着询问我们家里情况,还说想家是应该回去,只是路太远了,跑来跑去太辛苦,也耽误学习,最后用商量的口气对我们说: “两星期回去一次可以吗? ”我们本来是想努力克制自己争取一个月回去一次的还怕老师不同意呢,因此听了这话真是喜出望外。

----来源于“天涯论坛”

这位已经走向社会的网友对自己高中物理老师的浓浓深情,其形成原因说起来其实很简单:老师给学生一次回家批假,其宽容和理解超越了学生的意料,老师用德性赢得了学生。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生成,其实并不一定需要老师的超额付出,只要老师的所为超出了学生的预期,就会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并让学生对教师生出特别的敬意。所以,真实了解学生的知识、心理和道德需求,并超越预期给学生以帮助,师生关系的和谐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讨论]

怎样处理与差生的关系?

严格来说,所谓的“差生”是一个伤害教师德性的概念,因为在高尚教师的眼睛里并没有所谓的“差生”。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差生”其实就是“成绩差”的学生,它是以应试体制为杠杆对学生做出的不公正评价。其实,我们都清楚,很多“差生”有着其他方面的特殊才能,只是他们的才能没有得到现有教育评价机制的认同。

面对差生,老师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内心深处接纳他们并给他们以适当的关注。为了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位教师曾布置学生这样的作业:“每个人写出你熟悉的本班的 10位同学的优点,并且每人的优点不少于 50个字。”然后,教师在班中高声朗读这些学生的“作业”,凡是被他人谈及优点的学生都害羞地低下了头,心里都美滋滋的。持续一段时间后,班级同学的关系更融洽了,相互之间更有礼貌了„„在此建议为师者,我们也可以给自己布置这样的作业:“给每位差生写出优点,并且优点不得少于 50个字。”我相信,等这道题目做完,并重复多次以后,当老师的,我们可能会改变对差生的看法。当然,发现差生的优点只是第一步,告知差生的优点则是更进一步。1852年,屠格涅夫无意间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写的小说《童年》所吸引。他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写信给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惊喜若狂,他本是因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著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在托尔斯泰身上发生的就是所谓著名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当一个人因为受到激励而全身心地倾注热情、怀抱希望的时候,他所钟情和期待的对象往往会因其矢志不渝的执著而天遂人愿,并最终引导他到达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面对差生,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发现差生的优点,并点燃差生心中的激情之火。值得警惕的是,当高考的指挥棒挥动的时候,高考成绩的功利性可能遮蔽教师对差生的尊重和耐心,这个时候,更能考验一个教师的境界,能否坚守对差生那份关爱,就成为老师成就自己职业高尚的试金石。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路径

1、教师权威与学生尊严的同构

[理论阐述]

所谓 “权威 ”,《新编汉语词典》定义为:一是指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二是指在某种范围里享有威望的人或事物。美国学者克利弗顿(Clifton R.A.)和罗伯特(Roberts L.W.)认为,教师权威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制度性因素和个人因素。制度性因素形成教师的制度性权威,包括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传统权威指社会的文化传统赋予的权威;法定权威指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因素赋予的权威。个人因素形成教师的个人权威,包括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知识权威是由教师个人的学识、专长等构成;感召权威包括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等。

(1)教师制度性权威与学生尊严

教师的制度性权威,无论是传统权威还是法定权威,都只是一种外在性权威,是依靠习俗力量和法权力量来维持的权威,在此权威面前,教师尊严被充分肯定,学生尊严却被忽略,故学生对教师权威只是表面服从,内心并不悦服。这种制度性权威带来的 “师道尊严 ”,在现代社会遭到强力批判。张宗麟曾经认为,过分的师威会影响学生学习、限制儿童个性发展、养成阿谀逢迎的行为,因此大声疾呼: “打倒师威,建设师爱!”陶行知也曾经认为,“大人赐给小孩子的,是一个恐怖的世界 „„书呆的世界、残酷的世界、奴隶的世界。”教师制度性权威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并不简单否定制度性权威的存在合理性,但我们必须清楚制度性权威包含对学生尊严构成否定的可能,教师绝对不应该仅仅依靠制度性权威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

(2)教师感召权威与学生尊严

感召权威是教师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所获得的权威,是教师的道德付出得到的职业回报。“师者,人之模范也。”(《扬子法言》卷一)教师的感召权威通过为人师表得以体现。“为人师表”是教师展示自己职业骄傲的古训,檀传宝先生对“师表”的解读具有鲜明的传统中国特色,他认为:“师”本身即意味着作为教师必须有供人效法的品质 ,“师”决不是一个职业符号 ,谁佩戴它谁就是“师”。“表”原指外衣、外貌,后引申为表率、标准意。为师的人必须注重仪表、言行、形象,这是“师”足以供人效法的外在前提。所以“师表”合一即指在道德与学问上为人之榜样。(檀传宝:《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修养》,江苏高教,2001年第 3期。)教师的为人师表,必然要求教师言教与身教的统一。而身教,决定了教师必须成为行动上的道德楷模。关于身教的重要性,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样,身教成为教师育人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意味着对教师的身份约束。对教师而言,为人师表意味着教师必须基于道德的最高要求承担行为责任。蔡元培先生主持北大时对教师的德性就做了明确要求: “嫖、赌、娶妾等事,本校进德会所戒也。”中国传统社会,教师的权威很高,除了教师的身份定制,教师本人的人格修养也是特别的原因。舒新城回忆幼时在后溪垅回龙阁读私塾时的情形,他说: “平常遇着乡间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和争执,总是请先生代为解决,而且作了日常实务的顾问。所以一乡有了一个私塾,那乡间的人民都无形中感到一种光荣。”可见,教师感召权威是教师依靠自己的道德行动获得的权威,不是教师依靠优势地位的强加,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完全是一种有尊严的自我选择。

(3)教师的知识权威与学生尊严

学生是求学之人,教师的渊博知识是树立自己权威的重要条件。蔡元培主持北大工作时,就对教师的学问提出了严格要求: “延聘教员,不但是求有学问的,还要求于学问上很有研究的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的。”(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9年版,第 271、334页。)很显然,元培先生将教师的学问不仅理解为知识的渊博,还包含对知识的敬重,对知识的探求精神。教师依靠知识树立的权威,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值得服从的权威,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既是向教师表达敬意,同时也是向知识表达敬意。所以,教师的知识权威并不构成对学生尊严的否定,因为这种权威并不是老师的外在施与,而是学生的自觉体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推崇。

[案例分析]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对自己高中老师的回忆

记得高中时第一位语文老师是我们看起来像是老太太的张文林老师,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说话不急不慢,声音不高不低,讲课清晰透彻,在她的影响下我的语文学习很见成效。第二位是年轻漂亮的邹老师,虽然说话娇声娇气,连批评人都像是唱歌,唯教学一丝不苟,面对一帮全校闻名的调皮捣蛋的男生班,用出色的教学能力令我们钦服。第三位是马奔老师,老教师,读课文很有激情,读古诗摇头晃脑,还给我们背 “平平仄仄平平仄 „„”,直到现在我还喜欢古诗,尽管不怎么懂,但是喜欢听它的韵律。

----搜狐:中国教师回忆:我的高中老师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对自己曾经的语文老师仍然记忆犹新。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语文老师在这位学生心目中的分量,甚至能感受他们师生之间教学上的享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当然不言而喻。第一位“深度近视”的老太太教师讲课“清晰透彻”,第二位“娇声娇气”的年轻女教师讲课“一丝不苟”,第三位“摇头晃脑”的老教师讲课“很有激情”。三位不同的教师,用他们不同的优点在学生面前树立了相同的权威。可见,教师权威的树立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发挥自己的所长,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接纳自己,乃是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的最好方式。

[问题讨论]

教师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教师是人不是神。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做出正确回答,是对教师的职业不敬。

教师的知识权威并不意味着自己在学生面前无所不能,相反,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考倒老师的机会太多,仅就知识信息而言,教师相对学生已经越来越丧失自己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教师与学生相比正在成为知识的落伍者。教师的知识权威在于,教师对知识拥有强大的解释力,同样的信息,教师能够做出与学生不同的解读,引导学生做出多方位的思考。如果面对学生提出的自己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向学生坦诚自己的“无知”,这样,虽然自己可能面临知识权威的挑战,但自己的坦诚则肯定可以获得感召权威的加分。当然,我们可以在向学生告知自己不能给出正确答案的前提下,谈谈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作为负责任的老师,我们可以在课后思考和解决学生的问题,然后向学生进行针对性解答。这样,我们将有两份收获:学得了一份新知识,做了一个负责任的人。教师尤其要避免不能回答学生问题而导致的自我否定。据载,2001年 5月 7日,江苏某市区一名 30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这是最极端的例证。其实,这老师死的很冤,按照这种死法,没有几个老师有幸活下来,因为每个老师都存在被学生考倒的可能。然而,大学哲学教授不会做高中生的哲学试卷,大学语文教授做中学生语文试卷不及格者大有其人,但大学教授不会选择自杀,甚至不会感到难堪,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并不是一张高中试卷所能测量的。同样,高中老师我们也应该告诉自己,自己的知识水平也不是一个学生的问题所能否定的。

请注意,教师不能回答学生问题只能是偶尔而不是经常,只能是难题而不是常识。

2、教师教权与学生学权的平衡 [理论阐述]

教师 “教权 ”的落实,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尊严感,提升对学生的责任心;学生 “学权 ”的落实,则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为师生的教学交往预置前提。

(1)教师教权

教权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权和教学活动的控制权。具体表现为:

教学主导权。教学主导权并不仅仅指教师的教学组织权力,更多地是指教师用教育行动表达教育理念的权力,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付诸实施并籍此实现自己的教育创意,是教师最基本的教权。但当下,教师的教育行动与其秉承的教育理念之间有时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状态,教师的教育行动受到来自体制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困扰,尤其是应试体制正在窒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也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行动。高中教师的教学主导权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应试的教育体制,在应试体制下,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智慧集中于教学大纲和“正确答案”,教师不经意间形成了“萎缩性”思维,失却了教学的创造性。所以有人说,高中教育是使聪明人变愚蠢,愚蠢人变聪明的教育。作为中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在现有的体制下实现教学主导权的最大伸张,教学主导权的最大化实现,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潜能得到最好发挥,最好地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知识权威。

教育批评权。批评学生是教师教权的基本构成内容,也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影响因子。有一种观点将教师批评权看成是师生关系的对立物,这是严重误解。其实,当教师批评学生时,主要是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你是一个值得我关注的人”,表达的是对学生的关怀和信任。假如将学生的进步比喻为汽车的行驶,表扬是给学生提供动力,批评就是给学生提供制动,二者都是保持汽车前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中国封建时代,教师的批评权以“教鞭”为典型表征,体罚成为教师行使批评权的基本方式。今天,随着体罚被禁止,教师的批评权也似乎处于没落之中。原因在于,在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理念下,“批评”被无意间摆在了“非人性”之列;同时,由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被过度关爱,对“批评”的心理免疫力大大降低,有时甚至可能做出极端性反应,教师在行使批评权时的顾虑大大增加,担心家长投诉、学生跳楼。但教师批评权的弱化必然导致学生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蔓延,并淡化教师的教育责任心,消解师生关系的紧密性。

教育享受权。依教育的本性来说,教师的最大成就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看到学生的心灵生长和人格进步,并由此获得职业尊严感和归宿感。但是,现代教师却无不受到无形的市场力量的钳制,同时受到技术性的考评体系的威逼,教师不得不以教育对象的符号化表现(如考分和名次等)为追求目标,并将自己的职业价值依附于教育对象的符号化表现。根据调查,世界各国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生考试成绩、教学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教学创新、教师对专业发展的参与等。在这 4项指标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居于首位。3/4 的教师认为价值没有得到认可。(中国经济网 2009年 09月 16日 http://edu.ce.cn/foreign/xy/200909/16/t20090916_20025091.shtml)这样,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目的性价值被消解,工具性价值被凸现,教师的教育行为正在沦落为一种纯粹的谋生行动。因此,当代的中国教师有责任矫正自己的教育享受观,将注意力转向学生的心灵成长,关注学生心灵的教师,必然也是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2)学生的学权。

自主学习的权利是学生学权的基本内容。学生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尤其应该拥有独立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纯粹的被动者,而是积极地参与者。杨振宁教授曾经对学生学权的丧失表示忧郁: “我们的教学没有给学生以适当的位置,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只有他的教案,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思维火花和活力被缺乏敏感的教师忽视,几十个活人围着死的教案转。”今天,中学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应该说是尊重学生学权迈出的重要步骤。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是把 “课程 ”狭隘化为 “教学内容 ”,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所占比例小。新课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姜秀珠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 05期第 100~ 103页。)但是,新课程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权的解放,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新课程精神的落实面临困难,特别是实践性内容很难从现有的考试方式中得到落实。学生的知识选择权、教师选择权以及上课自由权等,在目前的体制下还不可能得到实现。当然,对学生的学权应该有辩证的认识,因为学权的放纵也可能对师生关系造成伤害。蒋梦麟就对五四之后学生权力欲膨胀的后果进行了描述:学生的权力 “竟然取代了学校当局聘请或者解聘教员的权力。如果所求不遂,他们就罢课闹事。教员如果考试严格或者赞成严格一点的纪律,学生就马上罢课反对他们。„„他们沉醉于权力,自私到极点。有人一提到 ‘校规 ’他们就会瞪起眼睛,噘起嘴巴,咬牙切齿,随时预备揍人。”(蒋梦麟:《西潮 ·新潮》,长沙:岳麓书社 2000年版,第 132页。)

所以,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学权,有什么程度的学权,怎样在保证教师教权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学权,这都是当代教育界应该思考的问题。对学生学权的尊重,就是对学生自由的尊重,就是为师生关系的和谐预设空间。

[问题讨论]

怎样对待中学生谈恋爱?

教师在学生谈恋爱的问题上,往往是一个失败者,教师应该有心理准备。常言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当生命在爱情面前都显得渺小时,教师的劝诫的有效性就不值一提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学生恋爱问题上就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恋爱进行引导。

首先,教师应该告知学生,中学生谈恋爱是其作为公民的权利,教师尊重这种权利。其次告知学生,教师在尊重中学生谈恋爱权利的同时,有责任告知中学生谈恋爱的利与弊,并特别对可能出现的弊端加以强化性说明。

再次向学生提出建议,而且必须明确告知教师的建议仅仅是建议而已,最终的决定权在学生手中。

教师一定要非常清楚,用跟踪、威胁等方式面对中学生谈恋爱,绝对是徒劳无功的。

3、教师 “真实 ”与“完美”的平衡 [理论阐述]

教师的 “真实 ”代表着坦诚,教师的 “完美 ”代表着高尚,二者均有利于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感召权威。教师的真实与完美,直接决定着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形象,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和谐。在社会对教师形象的定位上,教师应该是“完美”的人。但对一个在本质上没有达到完美境界的教师,将面临道德上的两难:教师是依生活的常态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诚实,还是在学生面前假装高尚让自己变的虚伪?如果教师不伪装高尚,教师就面临言行不一的道德困扰,学生会问:一个自己都不高尚的老师怎么有资格教我们高尚?如果教师伪装高尚,学生也会问:伪装高尚已经是一种道德虚伪,道德虚伪的老师怎么教学生走向高尚?在实践上,教师形象的完美定位容易使教师发生人格上的道德分裂。在学校之外,教师只是普通的社会公民,教师也以普通公民道德要求自己,其可能是道德上的平凡之人,甚至可能有些许的不良习惯;在学生面前,教师则用超越普通公民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让自己变成道德上的崇高之人。于是,教师的道德人格就有了校外与校内的区分,同一个人,校内的这个人总是比校外的这个人显得完美。

因此,教师不能以单纯的完美形象示人,教师还必须让自己走向真实。教师的真实性体现在:

教师是向己的人。教师与其他从业者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公民,是一个向己的存在。马克思说: “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 514页。)教师也一样,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并渗透于全部的职业生活。教师的职业利益合理合法,教师职业利益的实现过程,正是教师向己性的呈现过程。教师的职业利益形式多样,其中,教育作为谋生的手段,是教师职业利益实现的基本形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9年公布了首次由 24个国家参加的 “教与学 ”调查,结果显示,有 85%的教师具有永久性的工作,在丹麦、韩国、马来西亚、马耳他等国家,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拥有永久职位。稳定和安全感,是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所在。(《 教育观察 :全球教师评价指标学生成绩为首位》 中国经济网 2009-09-16日 http://edu.ce.cn/foreign/xy/200909/16/t20090916_20025091.shtml)此外,由于教师职业以学生为对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可能被学生所尊重、欣赏、甚至崇拜,教师也将获得其他职业难以企及的成就感,这也是一份重大的精神利益。如果将教师的向己性理解为“利己 ”,这种利己也是一种高尚的利己,教师是“富有利他主义精神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每一个行动从根本上既是利己又是利他”(马斯洛著:《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第 54页。)从教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健康的自私、一种伟大的自尊和一种不愿作无谓牺牲的倾向。”(马斯洛著:《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第 109页。)简单地说,承认教师的向己性,让教师回归了生活的本真,也让教师作为人走向了道德的真实。

教师是向己的人,并不否定教师是向善的人。教师作为育人之人,向善既是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更是教师职业的神圣性要求。教育是灵魂的塑造活动,凡是被造之物,总是塑造者意志的对象化产物,恰如人类会按自己的意志造神,教师也会按自己的意志育人。当学生成为教师的对象化客体时,事实上已经默认了教师意志对学生的统摄能力,教师的道德走向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着学生的道德走向。所以,教师的向善成为学生向善的必要前提。教师要用言行证明自己是优等的守法公民,善于良心的自我反省,懂得为正义欢呼,为悲情流泪,对乞丐表达同情。往高处走,教师应该懂得伸出援手,与他人分享喜悦和幸福,懂得用行动向祖国表达忠诚。但教师的向善不能也不应该代表教师道德上的完美,而仅仅体现为教师对道德的高尚性追求。

教师是在 “真实 ”中走向 “完美 ”的人,由此成为值得学生信赖的人。[案例分析]

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学教师在点名时,不认识学生张海昶名字中的“昶”字,就自作聪明地漏报,最后装模作样地问:“有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啊 ?”等张海昶同学举起手来,教师继而反问:“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这名男生答道:“我叫张海永”。在一节公开课上,他提问该男生,连叫了几次“张海永”,均无应答。老师走上前:“张海永同学,上课可不能走神,老师叫你呢”。男生忽地站起来:“老师,我叫张海昶,地球人都知道。”全堂哄笑。(严育洪编著,《事说师生关系》,2007年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109页)。

其实老师最后的尴尬根源于自己对“真实”地掩盖。本来,不认识一个“昶”字,本不是什么大事,虚心向学生请教乃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选择,但一个“爱面子”的老师却企图用自己的小聪明保住面子,但却被“不给面子”的学生识破。学生的行为虽然带有明显的恶作剧性质,体现出对老师的不尊,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老师“虚伪”的惩罚。所以,在师生交往中,做回“真实”的自己比虚假地维持自己脸面,是一种更明智地选择。“真实”可以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信任,让学生与教师处于心理的开放状态。

[问题讨论]

教师是否可以接受学生礼物?

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师道尊严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特点,教师可以适当接受承载师生情谊的小礼物,如一张小卡片。学生的礼物应该是也仅仅是表达师生情谊的载体。

 教师接受的学生礼物应该与学生的功利诉求无关,任何与学生利益相关联的礼物接受都有利益交换的嫌疑,都会破坏师生关系的感情纯粹性。

教师切忌接受学生家长尤其是学生的贵重物品或金钱。莎士比亚曾经说,金子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就可以让黑变成白,让丑变成美,让懦夫变成英雄,让老朽变得朝气蓬勃。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金钱只要有那么一点点,也可以让白变成黑,让美变成丑。金钱的力量可以给师生关系带来质地负面影响,让教师人格受到损害。老师应该清楚,当学生将金钱送给自己时,也将鄙夷送给了自己。

4、师生心理契约的达成 [理论阐述]

心理契约本来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其引申于师生关系之中,也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价值。阿基里斯最初用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表征领导与部属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现在的心理契约已经被广义理解为某一特定关系中一系列的主观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期望假设和义务承诺。-----心理契约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人们的愿望、意向以及契约主体所受到的约束和激励,各方满意互感是心理契约所达成的最佳耦合。”(申来津:《 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教育研究,2003年第 9期。)心理契约在形式上没有明文规定,并处于不断变更和修订状态,但是,“虽然它(心理契约)并没有写明,却是组织中行为的强有力的决定因素。”(波特 ·马金等:《组织和心理契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 4页。)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可以实现双方的相互认同与接纳,让师生之间产生 “谐振效应 ”。它带来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这种信任最终延伸到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的信任。

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体现着师生间的高度默契,表征着师生之间融洽的交往关系,古人造字时称两串贝为“朋”,两只手为“友”,心理契约达成状态下的师生关系具有典型的挚友特征。具体特点如下:

首先,心理契约给师生关系注入了高度的安全性。师生之间坦诚相待,师生的相处对彼此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师生之间的心理处于不设防状态,相互之间没有猜疑和疑虑。其次,心理契约为师生关系提供了善意的解读方式。师生交往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可以有效化解矛盾。心理契约建立的高度信任让师生之间对彼此的行为表示理解,即使做出了于对方不利的事情,对方也会基于善良愿望予以解读,给以宽容和理解。

再次,心理契约使师生之间的关爱成为高度自觉化的举动。不需要提醒,不需要明示,师生之间已经通过默默地举动表达了彼此的关心和爱护。

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是一个情感积累的复杂过程,需要教师用爱心和行动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开启,用真诚和耐心对学生进行感化,同时还要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跟着自己行动。怎样达成师生间的心理契约?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三步走:

   主动给学生以关爱 主动地用行动给学生以关爱 默默地主动地用行动给学生以关爱

尽量少用语言,让师生用心体验彼此的付出。

附录 :学生最爱听的 <<阳光语录》 .对自己要有信心哦。2.这几天你进步了。3大胆去做吧,做错了可以改。4.加油,赶上莱某某。5.你很聪明的。6.做得太好了,你真能干。7.这事交给你,我根放心。8.能帮老师这个忙吗 ?9.我们班是最棒的。10.老师喜欢你。11.爸爸妈妈为你而自豪门 2.我很能体谅你现在的心情。13.不舒服的话随时和我说。14.有什么困难找我。15.要注意休息啊。16.办法总比困难多的。17.我喜欢你的笑容。18.我对你很有信心。19.我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加油啊!20.孩子,只要你努力,不灰心,就一定行。21.做错了没关系,重要的是认真。

-----引自相关资料 [案例分析] 老师的感叹

那一年冬天,由于一次感冒,引发了我的气管炎,吃了好多药,都不见好转。每天都在不停地咳,上课的时候更是如此。恰巧学校要我上一届公开课,当时,我选在了七(1)班。为了不使学生紧张,在上课的前一天,我跟同学们打了一声招呼,告诉他们第二天要在他们班上一节公开课。在正式上课的那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准备课件,七(1)班的班主任来了,给我讲了一件事:她说,她去教室的时候,发现几个大个子男生,正在安装他们班已经拆掉的阳台门,看到这些,她连忙去制止,因为他们班的阳台门已有些破损,当时是怕影响班容,才拿掉的。但听了几个男生的解释后,班主任没有再制止他们。他们说,孙老师的气管炎犯了,如果吹风,她会咳得更厉害的,会影响她上公开课的效果的,装上门,可以抵挡一些冷风。听着班主任的讲述,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为他们的细心,为他们对我的关心。

----来源于《风中的成路:欣赏型德育的师生关系模式研究》,第 123页。

几个大个子男生,知道老师要上公开课,担心外面的冷风加重老师咳嗽,在老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他们想到了对老师的关心,这就是典型的心理契约达成状态下的尊师行为。表面上看,这是学生的偶然行动,但却是师生感情长期积淀的结果,是孙老师为学生付出之后学生给予孙老师的真情回报。、师生关系的张力适度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张力适度,是指师生关系要保持在师生的角色范围之内。师生之间既不是朋友关系,也不是血缘关系,师生关系就是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应该基于师生关系承担责任,避免超越彼此角色承担不必要的社会义务。

教师应该避免对学生的责任过度。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责任的过度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责任行为超越了自身的责任能力。富有道德责任感的人总是喜欢承担“完全义务”,因为只有履行完全义务才会有道德上的绝对高尚。然而,道德对义务感的无节制推崇却可能让主体义务感与义务能力脱节,从而导致主体道德上的无能。毕竟,“人总是有所不能,必须承认自己不是万能的造物主,而是有限的存在物。”(王效民:《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兼论哲学的根本问题》,理论学刊,2005年第 3期。)教师责任过度的直接后果是,教师可能让学生产生道德上的歉疚感进而躲避老师,或者教师的责任感在事实上构成了对学生自由的干涉,学生同样会躲避自己的老师。

教师超越自己的角色承担义务或者放大自己的角色义务,意味着承担了比社会赋予的更多的道德责任。然而,教师对角色责任的超越却面临着可能的道德风险。超越角色承担道德责任导致的道德过度可能构成对学生道德权利的剥夺,让善成为不自觉的恶。有一种伦理逻辑是,自己的道德义务就是他人的道德权利,自己履行的道德义务越多,他人获得的道德权利也越大。可我们一定要知道,学生履行道德义务本身是一种道德权利,教师履行道德义务的合理性必须以不损害学生的义务性权利为前提,否则,自己的道德义务就不会成为学生的道德权利。

[案例分析]

关于师生恋爱

我的朋友真是傻,竟然喜欢上了一个结了婚的男老师。说说你们的看法吧,我现在不知道如何开解我的朋友诶。

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The Problem Got Serious~

其實無乜焐恏啊!自己中意咪得咯,焐洗理其它魜點唸!中意米得咯...不过结佐婚就悟好喇

我就觉得无咩问题啦,终有一日,学生会陆续毕业,甘就可以自由甘选择自己中意嘅人拉!~~~ 中意老师..可能一半系出于单方面好单纯嘅倾幕 &欣赏.....假如真系中意嘅...米放胆去.....不过...结左婚就米拉!~~~~ 都无咩啊,自己中意就 OK拉

网上就此开展的调查: 你是否赞成师生恋? 共有 163 人参与投票,赞成 12.27%,反对 26.99%,无所谓 60.74%。

(来源:广州学生网论坛)

师生恋爱,是一个客观存在着的事实。从网上的对话和调查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中学生对师生恋爱持无所谓的态度,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说明在中学生中,师生关系转化为恋爱关系的心理与道德阻力并不像社会想象的那样强大。

虽然学生爱上老师有时候不可以避免,但一般来说,老师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严格控制在“师生角色”的范围之内,并从语言和行动上以教师身份规范自己,师生之间产生恋爱关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问题讨论]

教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自己的学生吗? 教师不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自己的学生,因为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可以尽关爱的义务,其前提是教师给与学生的爱永远只能是师生之爱,这是教师角色所规定的道德责任限度。

如果教师超越教师的身份给学生以关爱,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比自己的父母更好,教师的爱造成了学生对自己父母的心理排挤,侵占了属于父母专享权利的子女之爱,教师就构成了对学生父母的道德侵权,陷入了对学生父母的不道德。

因此,当教师基于一种崇高的角色责任将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时,教师事实上可能已经走向了责任过度,从道德的本质性规定来看,教师既没有义务更没有权利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 ”作为血缘性的范畴并不包含在教师的角色的规定性之中。

(三)师生关系中的危机处理 1、师生关系危机的表现形式 [理论阐述]

(1)师生的信任危机

信任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但是,师生的信任危机已经成为师生关系危机的主要表现。师生的信任危机是指师生对彼此言行的真实性总是处于怀疑状态,学生并不将教师看成是值得信赖的人。就其原因,教师言行的不一致是导致教师缺乏信任的重要原因。本来,言行一致是底线的道德要求,是普通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但是,教师的言行一致却成为对教师严峻的道德考验。普通公民的所“言”是基于自己实际道德水平的现实之言,对自己做不到的道德圣言,只要自己不进行言说,就没有用行动履约的责任。但是,教师不同,为了给受教育者提供至上性的道德目标,必须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进行道德言说,这不是教师的个人选择,而是道德教育的职业性规定。在中国,如果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客观上就是用大公无私的圣人道德要求教师。然而,教师是现实的人,教师并非生活在未来之中,用超越时空的未来性道德对现代人进行规戒,实质上是给教师设置不可逾越的道德障碍。当教师不能践行自己对学生的道德要求时,教师的信誉度就会受到质的影响。

(2)师生的心理冷漠(熟悉的陌生人)

冷漠是 指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交往主体的生活苦乐无动于衷。师生的心理冷漠表现为师生关系的陌化,师生虽然彼此了解对方的背景、习惯及性格,但在心理上并没有相互接受,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彼此将漠不关心、冷淡、退让的消极情绪渗透于师生交往,师生之间出现情感的沙漠化倾向。心理冷漠对师生关系的危害非常大,让教师的职业满足感大大降低,让学生陷入心理上的不安全,制造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双方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痛苦、孤寂和压抑感。

(3)师生的相互怨恨 师生关系推崇仁慈和宽容,倡导彼此的理解和关爱。但是,道德之爱既是一种崇高,也是一种 “感性的病理激情”,它让人感受幸福,同时将人导向怨恨。舍勒对此有深刻论述。他认为,爱是充满伦理价值色彩的情感,是一种“价值性情感”,“爱是倾向或随倾向而来的行为,此行为试图将每个事物引入自己特有的价值完美之方向”,(马克斯 ·舍勒:《爱的秩序》,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 47页。)“被爱的东西带给我们快感。”(马克斯 ·舍勒:《爱的秩序》,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 69页。)但爱的快感对人却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世俗生活会泯灭爱的快感。舍勒认为,现代社会充满惊惧而又渴求安稳生活的 “小市民 ”,本质上是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陌化人”,他们不能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 “藏身于花花绿绿的教会窗户之后,在静悄悄的爱情和友情中编织自己的舞环 ”(马克斯 ·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 4页。)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人们没有了对自然、对宗教的浪漫的“返回”,人们只有投身于世俗的经济活动,头足倒立地 “用手奔跑 ”。但“用手奔跑”已然不是生活的常态,必然构成对主体精神特质和心灵体验的“价值颠覆”。于是,“爱”转化为“怨恨”。按照舍勒的怨恨理论,师生之间的怨恨也可以理解为“爱”向“怨恨”转化的结果。为了在高考中获胜,教师因为“爱”给学生以超越能力的学习要求,学生由于不堪重负而对教师产生“怨恨”,反过来,教师因为学生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要求也对学生产生“怨恨”。怨恨是一种伤害性心理,在师生的怨恨中,爱的快感伴随道德责任一起消失。

[案例分析]

老师知到你个 Q,要加你 ,你会点做 ? 网友的回答: 5 系想了解我地多 D

只系想知到多 D我地噶私隐.....重要系一晚里加塞全班.........个老师好恐怖啊...........最明智噶选择就系换 Q

我从来都 5+老师 ,1系有代沟 ,2系距地都 5中意我 ,3系我都好讨厌距地 ,所以 ,坚决 5+!!!!!

-----源于广州学生网论坛

当老师的要加学生的 QQ,本来是想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幸的是,学生都惊恐地寻求躲避。很显然,学生并不愿意向教师开放自己的心灵空间,背后隐藏的是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师生关系危机的形成原因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难于处理,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有过生动描述:“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现在青年的误解,也和醉人一样„„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精神,自制能力,他就不受纪律不受训练了。”师生关系处理的不当,就会导向师生关系危机。就目前而言,师生关系危机的形成原因,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社会功利化思潮对师生关系的侵蚀。

社会功利化思潮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教师依据功利原则处理与学生关系,对能够直接和间接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学生,教师往往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座位安排、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同样,学生也依据功利原则对教师行为进行无条件解读,将教师的辛勤劳动单纯理解为教师个人的私利性活动,遮蔽了教师活动的奉献性质。功利化思潮对师生关系的危害在于,教师的高尚人格被消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道德地位大大降低,制造了学生对教师的心理排斥。

附录: 依你的感觉,大学的师生关系与中学师生关系有什么不同,你有何评价。高中的师生关系比大学更加紧密

高中学生的成绩直接关系到老师的薪金以及名望

因为高中主要是以应试为主,而且老师教育学生的目的主要在于应试

大学主要是对学生起到一种指导作用,这类老师在学业上与学生的联系可能不如高中紧密。

高中师生关系可以概括为鱼与水 大学可以理解为更为平等的关系 主要是大学的老师不再以教课为主业 我们的老师对于教学任务并不看重

因为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更多的是一种科研(访谈广州某高校大一学生)(2)应试体制对师生关系的强制。

高考制度是当今中国教育基本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是教育公正的基本实现手段,其合理性毋庸置疑。但高考应试制度对师生关系的消极影响也显而易见,其主要表现是,为了提升高考成绩,教师必须对鲜活的知识加以模块化和应试化,从而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当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得不屈从于教师的标准答案时,学生会产生“学权”被侵犯的感觉,会将自己的不满迁怒于老师,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同时,应试体制将教师注意力集中于学生成绩而不是学生的心灵成长,必然造成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感。

(3)教师个人际遇的不公对师生关系的连带性负面影响。

教师是高贵的职业,国家为保证教师权利专门制定了《教师法》,为向教师表达敬意专门规定了“教师节”,从总体上看,教师的个人权利和教学环境等均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但是,具体到每位教师身上,社会性的不公却可能仍然存在,比如,在有些地区,教师的工资明显比公务员低,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基本肯定等,教师可能对本地政府或者学校管理层产生不满,并且将这种不满延伸于自己的学生,用消极懈怠面对自己的工作,从而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满。

(4)师生观念差异带来的师生关系冲突。

师生观念差异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如何面对师生观念差异却是一个涉及师生关系的重要问题。师生观念差异主要体现为代际差异和身份差异。代际差异是由于师生年龄不同而产生的观念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与教师和学生认知图式的不同有关。比如,教师告知学生“光阴似箭”,这是教师在年龄增长过程中的切身体验,但学生年纪轻轻,对时间紧迫的切身体验远远没有教师强烈,教师与学生往往难以取得共鸣。身份差异则是由于教师与学生身份的不同而产生的观念差异,比如,高中生的恋爱问题,教师从教师的立场出发,可能认为高中生应该致力于学习,根本不应该谈恋爱;学生则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认为谈恋爱是自己应有的权利。本来,观念差异应该以彼此尊重为原则,但是,当教师将自己的观念依据教师的优势地位强加于学生时,师生关系的冲突就可能产生。

(5)教师工作方法适当带来的师生关系危机。

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良好的工作方法为前提。假如一位教师用嘲讽、厌恶等恶性方法面对学生,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附录:

学生最不喜欢听老师讲的话 睇下 D“无赖 ”赖到几时 我都费事理啊

你看 ,还是这些 “老油条 ” 给家长争点光嘛 同我企起身 你点搞呷 笨死啦 神经病啊,你

---来源于“广州学生网”论坛 [案例分析]

刚开始看到老程走进我们班级教室,觉得很奇怪,后来他解释道,原定给我们当班主任的老师调到高三当班主任去了。听起来,不过是换了个班主任,但是对我来说却是换了个未来。这个老程起初给我感觉很正派,教育局长司机的儿子他都敢送耳光子。那耳光子让我有些佩服他。不过他很严厉,严厉到我们觉得那是种压力,严厉到我们没有办法忍受。学校实行积分制度,班级一分和班主任多少工资挂钩,刚刚开始有同学扣分,他没有表现出多大气愤,只是说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我觉得这有道理,但是后来,他开始对分数越来越在意了。记得有一次,女生宿舍因为卫生问题扣了三分,结果他让那宿舍的女生一个挨一个站讲台上,然后开始斥责她们。那件事情之前,我虽然不是多么喜欢这个老师,但是我不讨厌他,但是我觉得,一个老师不管男女,对学生严厉是好事,但是如果对女生,并且是花季女生也不留任何情面的话,我不觉得他的严厉有积极作用。从那件事情后,我开始讨厌老程。

-----来源天涯论坛

老师对学生的严厉管教并不一定为学生所反感,但是,当老师的严厉突破了学生的心理底线,比如对女学生也不留任何情面的时候,学生就开始了心理反抗,尤其是当学生意识到老师的严厉只不过是谋求教师个人利益时,学生的对抗情绪就进一步加深了。因此,做教师的,务必以适当和适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尊重学生尊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并获得学生认同的道德底线。

[问题讨论]

教师应该怎样面对调皮的学生?

调皮是少年学生享受生活获得快乐的基本方式,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这份权利。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杜绝学生调皮,而是将学生的调皮置于可以控制的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调皮带来的负面效应。

调皮的学生往往性格外向,调皮的过程一般也是智慧的展示过程,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加以及时肯定,并通过适当引导让调皮学生的优点得以正向表达。

让最调皮的学生管理调皮的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师生关系危机的处置方式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危机的处理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这里主要是从危机处理的理念展开。(1)以友善的心理处理危机。以友善的心理面对学生,就可以得到学生的友善。教师不管以怎样的方式面对学生,都应该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护,只要以爱心面对学生,就可以得到学生的理解。有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回去了。老板很是纳闷,问他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的碗是什么意思?他得意地告诉老板,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只好碗。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笑着说:“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仪的碗”。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奇怪!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地碰撞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问老板。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刚才拿来试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必然浑浊,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同样,教师要获得学生的友善,教师自己先应该是友善的。

(2)以道德的方式处理危机。

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方式一定要具有道德合理性。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优势主体,教师如果仅仅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对学生进行压制性处理,或者不恰当地动用学生家长的力量威胁学生屈服,教师在道义上就已经失分,师生关系的危机将由此进一步恶化。

(3)用民主手段解决危机

师生危机的处理,一定要有学生的平等参与,而且学生不只是被动的参与者,还必须是积极地行动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机会,并赋予学生以必要的权利。民主手段本身就是教师向学生表达的善意,民主手段的实施过程本身就是师生关系的和解过程。

(4)用相对正义的结果结束危机

教师不要期望师生关系危机处理结果的绝对正义,事实上,师生关系危机的结束总是会带有某种遗憾,就如弗兰肯纳所言,我们最好选择善减去恶以后所剩最大余额的行为。师生关系危机处理的公正只能是相对公正,只是在全局意义上实现了公正,只要达成师生双方共同满意的结果,师生关系的危机处理也便取得了成功。

[案例分析]

我们当初的集体捣乱:当着听公开课的外校老师的面,课间休息全班用粉笔头打仗;上课之前将教室门开个小缝,上放一只脸盆,里面放只扫帚,准备教训迟到的学生,结果砸在推门而入的老师头上;至于上课说话,考试不忘踢球,课间踢球砸碎玻璃、球被老师没收再要回来再踢的事情,更是家常便饭。值得回忆的是:除了那位“强扭瓜”的班主任被气走之外,其余老师包括新来的班主任,对我们这些调皮捣蛋的举动都很宽容。尽管当年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但是他们没有把我们的这些行为“狠狠上纲”;他们也在不断地批评和管束我们,但是每次都给我们留出了改正的时间和余地,也留足了面子;更重要的是新来的班主任放手让我们自己管理自己,把多余的精力引导到开展文体活动上去,于是我们班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教室后面墙上挂满了优胜锦旗;最后我们也在没有多大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考上了大学—— 54人考上了 50人。------天津耀华中学毕业 50年后的校友回忆

面对“ 集体捣乱”的学生,那位“强扭瓜”的班主任被气走了,其他的班主任却体现出了宽容,为“学生留出改正的时间与余地“,给学生“留足面子”,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包容、尊重和信任,成功地避免了师生关系的恶化,最大限度地解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在放松的心情下学习成长,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关怀和管理上的智慧。

[问题讨论]

解决学生的问题应该及时找家长吗?

除非万不得已,解决学生问题一般不要找家长。

找家长必然让学生的问题暴露在家长面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恐惧,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反感。

论和谐师生关系 篇7

作为在和谐旗帜下的当代教育,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传授中不克缺少的两大重要部分,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 是祖国的未来, 教师作为教育的载体, 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学习辅导以及学生以后的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其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

1 当前存在的师生关系问题

1.1 师生关系紧张

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向上的关系, 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 是管辖的对象, 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采用注入式灌输法, 用系列理性法则去规范要求学生, 把学生一些不经意间的行为一概斥为“越轨”, 甚至常用 “高压政策”制服学生。其结果, 教师讲的话学生听不进去, 教师要求的事, 学生不认真去做。有时学生申诉理由时, 教师没有耐心去听, 学生不愿上某教师的课, 教师也不愿教这样的学生, 以至产生对立情绪, 互不理解, 互不信任。于是, 背后辱骂教师者有之, 给教师起绰号者有之, 与教师对着干的有之, 个别还采取离家出走或自杀方式表示对教师的不满。

1.2 师生关系陌生

现实中, 师生间好象有堵墙, 教师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干什么;课余教师主动与学生谈心少了, 家访也不多见了;学生似乎也不愿和教师交往, 见到教师也不愿打招呼;甚至躲着走。以前那个学生见到老师毕恭毕敬;对老师崇拜有加、感恩戴德的时代已渐离我们远去了。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像正比例函数一样, 随着亲师性的增强, 双方能爆发出强劲持续的能量, 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 否则, 不但会造成教育投入的损耗, 而且其隐形影响也是恶劣久远的。

2 导致不良的师生关系的原因

2.1 历史的原因

古代中国自有尊师之道,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的理念, 受到如此影响的教师认为老师就是老师, 学生就是学生, 师生平等, 我们再能用什么手段去管教学生, 制约学生。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老师高高在上, 学生被动的听着课程, 形成居高临下, 无意识中给学生一种心里压迫感, 同时对学生的个性的不能了解, 不懂得学生的想法, 这样长期以往下去, 学生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等一些过激行为。

2.2 教师的原因

教师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事业, 但是存在的问题是教学积极性不高, 教学方式老套, 教学方式不对等。

一方面由于教育改革的相对滞后, 教师危机感不强, 主动学习深化自我的积极性不高, 日益显现出理论功底不厚、文化底蕴欠缺、技能提升不快的现象。另外一方面教师由于工作繁重等因素, 社会生活信息严重不足。据调查表明,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流行时尚、畅销书等方面教师明显落后于学生。 因此学生对教师的信认度降低了。再次, 教学方式单一, 一直以一种填压式教学为主导, 没有手段方面有所创新, 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学习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听觉疲劳,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的效率。

2.3 学生本身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生发育加快, 早熟情况尤为突出。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心里和生理上发生着重大的变革, 学生不愿意主动交流, 习惯被动的安静, 隔绝交流, 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之中, 难以自拔。学生的自我克制能力有限, 自身心里也在发生强烈的变化, 容易于周围的人或事产生矛盾, 长期以来容易产生自闭。

2.4 家庭因素

社会经济的提高, 全民收入的增加, 许多家庭已经进入小康水平, 甚至超越并达到了另一个阶段。在这段时期中的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上的一颗宝石, 放在手心怕滑了, 丢在外面怕凉了。这样一种腻宠的爱让孩子心中深深的砌筑了一道墙, 孩子没有经受过冲击, 在与老师的冲突当中, 即以对老师产生恶劣的印象, 导致师生关系不能和谐。

3 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单纯的, 教师是进业的, 学生是在形成世界观, 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教师是在教学的基础上来维护和知道学生成长的, 学生和老师应该积极的面对和处理不良的师生关系, 达到和谐的相处, 共同进步的良好环境。

(1) 建立师生间平等的人格关系。早在二千多年前, 孔子就提倡“当仁不让于师”, 作为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音一样, 教师对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 学生便在心灵深处回应。所谓尊人者, 人尊之, 也是这个道理。师生间平等的人格关系的建立必将推动着师生关系的发展, 彻底消除师生间的隔阂。

(2) 建立亦师亦友的新颖的师生关系, 热爱自己的学生, 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经常跟学生交换自己的看法,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尽可能多的和学生呆在一起, 平时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使学生认为你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愿意和你做朋友, 有事愿意来找你商量。这必将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核。老师不仅是传道者, 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世界也许很小很小, 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 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 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 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3) 经常表扬与鼓励学生。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学生的内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许直接左右着师生的感情。因此, 学生在各方面稍有进步时, 就要及时地、公开地给予表扬, 让他感到成功的喜悦, 让他们树立一种成功的心理定势, 使他感觉到老师在关心着他, 从而融洽师生关系,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出现缺点、错误的时候, 应给予适当的暗示或进行个别交流,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缺点或错误, 自觉地或在老师的督促下加以改正, 切忌在公开场合加以训斥, 这样会影响师生情感, 难以使学生喜欢教师, 更不利师生间的关系的改善。

(4) 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主动性。摆脱自己身上围绕着的光环的, 提高的自己的意识主动能力, 发散自己的思维, 不骄不躁, 努力的细心的和老师做好沟通, 不要意气用事, 这样会伤害教师, 也伤害自己, 同时拉远自己和教师的距离, 也不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心。

综上所述,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社会的要求, 是国家的要求, 同时也是每个学生、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尊重学生, 爱戴老师, 互利互助搭起学生和老师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林平.爱的误区[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7.

[2]浦卫忠.中国古代蒙学教育[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6.

[3]卢元锴.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9.

[4]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教师实用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0.

“魅力”语言和谐师生关系 篇8

一、充分倾注爱心

老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是一巨大的功力。老师首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只有你对学生付出爱心,只有你对学生付出真心的关爱,你才能赢得学生真诚的信任。也只有这样,学生心理不设防线,敞开心扉,向你吐露自己的心声。有了爱,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建立了感情,学生对老师就有了亲近的感觉,学生就会仰慕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就会把这种感情迁移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上来。

二、学会耐心地倾听

在人际交往中,善于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艺术,老师要在思想上重视倾听学生讲话。倾听是一种容纳、尊重;倾听代表一种认同和欣赏;倾听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这把钥匙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倾听能够让对方倾诉自己的心声,能够把深埋在心底的情绪宣泄出来,从而心情舒畅,减轻压力。在平常的工作中,每当有学生向老师倾诉时,老师都应该耐心地倾听,不论是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还是很难调教的学生。当我们面对一个牢骚满腹的学生时,当我们积极耐心倾听时,气氛得到了缓和,当他表达完压在心底的感情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学生这时就会觉得自己的问题已经被老师重视和理解了,精神上得到支持和鼓励。

三、理解学生,叩开学生心灵之窗

理解要注重心理换位,由于年龄的差距,认知能力和经验的差异,老师和学生之间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往往是不一致的,这是符合事物认知规律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但学生不一定理解,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对学生大加训斥,学生表面上接受了批评,但内心深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不如不急着训学生,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是学生,老师应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迎合学生,与学生妥协,而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教育前提,创设更好的教育情境,以便于我们确定合适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尊重“以人为本”的真谛

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心,都希望别人能够尊重自己。学生虽然有了自我意识,但自我意识不完全,这也就决定了他们自尊心更强,更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而应和学生平等地交流,给学生充分的耐心和细心,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我们当作自己真正的朋友,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亲近老师,也愿意和老师进行心灵的沟通。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有技巧性、艺术性的师生沟通方式,是每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上一篇:三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下一篇:中学学校第二届寝室美化设计大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