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对策优秀论文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营口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对策优秀论文

营口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对策优秀论文 篇1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及园林应用现状研究

本文阐述目前国内外对野生花卉资源的研究状况,论述我国野生花卉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我国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对策.

作 者:叶照术 马承建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金珠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465150刊 名:中国电子商务英文刊名:CHINSES ELECTRONIC COMMERCE年,卷(期):2009“”(10)分类号:S6关键词:野生花卉 生态 开发

营口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对策优秀论文 篇2

1 园林植物观赏特征

1.1 植物的色彩

植物的颜色包括花色、叶色、果色、干色等。不同的花色、叶色, 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 使植物配置变得丰富多彩;不同花期的种类配置, 可使观赏期延长。一是, 花色。乔灌木的花多浓艳, 草花则较淡雅, 常见的花色有白色、红色、黄色、紫色及蓝色等。常见的白花植物有广玉兰、茉莉花等;红花植物有山茶、石榴、桃等, 黄花植物有迎春、连翘、黄蝉等;紫花植物有紫荆、紫藤等;蓝花植物有蓝目菊、矢车菊等。不同花色、不同花期的观花植物配合, 使得园林景观美不胜收。二是, 叶色。在绿色植物中, 根据不同种类的叶色大致可分为嫩绿、浅绿、深绿、暗绿、蓝绿等。常见的嫩绿叶植物有馒头柳、金银木、刺槐等;浅绿叶植物有合欢、悬铃木、七叶树等;深绿叶植物有构骨、女贞、柿树等;暗绿叶植物有油松、雪松、麦冬等;蓝绿叶植物有白扦、翠蓝柏等。此外, 还有很多种色叶植物, 是秋季园林的主要造景植物;斑叶植物在绿化中也十分盛行, 大大丰富了景观色彩。三是, 果色。秋季果实多与红叶、绿叶搭配, 成为秋季的主旋律。绿色植物中常见的果实颜色有红、黄、蓝、紫等。红果植物有枸骨、枸杞、石榴等;黄果植物有银杏、金橘、木瓜等;蓝果植物多为乌饭树、十大功劳、海州常山等;紫 (或黑) 果植物有女贞、桑果、紫珠等。四是, 干色。树干的色彩和质地也是植物观赏的一个特色, 不同的类型可呈现不同的观感。树干色通常分为灰白、绿、紫、褐等。灰白色有白桦、悬铃木等;绿色有竹、槐等;黄色者有黄金碧玉竹等;紫色有紫竹等;褐色 (或红褐) 有紫薇等。

1.2 植物的形态

一是, 叶形。植物的叶有单叶和复叶两种, 但叶形各异。单叶中主要的观赏类型:柳杉、雪松为针形;竹为披针形;紫荆、睡莲呈心形;樟、杜鹃呈卵形;鹅掌楸为马褂形。在复叶观赏中, 有羽状与掌状之分, 如十大功劳、月季为羽状复叶;七叶树、重阳木为掌状。二是, 树冠。姿态婀娜、树影婆娑等优美的词语形容的就是树冠的形态, 它们是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观赏的主要部分。树冠各异, 如落羽杉、木麻类等树形的树冠呈柱形;雪松呈伞形;樱花、梅花为球形;榉树呈杯形;垂柳为下垂形;合欢呈波形等。三是, 枝干。一般树冠外形是由植物枝条构成的。因此, 植物分枝的数量、长短及枝条角度等都与植物的美观有密切关系。如上向性的枝条有侧柏、美国白杨;下垂性的有垂柳、龙爪槐等;水平性的有柳杉、云杉等;匍匐性的有柳春、枸杞等;攀援性的有紫藤、蔷薇等。

2 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植物造景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师法自然, 宛如天开”, 但在实际的配置中往往忽略了如何去营造, 导致了盲目地种植, 无视其中的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及实用性原则。

2.1 设计者对植物缺乏了解

历史上, 中国古代园林中建筑、假山的比重较大, 对植物的运用比较趋于程式化。同时, 景观设计和栽植设计在中国属于刚刚起步的行业, 人们对植物设计的重要性理解不够, 在实践中缺乏栽植设计经验。设计师通常把这方面的工作交给不了解设计意图的园艺工作者, 或者自己去苗圃挑选一些常见植物应付了事, 导致花色、花期掌握不准, 树木配置没有层次性, 模式单一, 没有变化。这是造成目前栽植设计千人一面的现状的主要原因。

2.2 轻视自然美而重视人工美, 看重形式美而忽略场地功能

植物本身具有各自的形态和自然美, 通过人为修剪也能塑造规则的形态, 具人工美。不同的绿地恰当地表现植物景观的自然美, 同时结合人工美可起到较理想的效果。然而, 一些地方不分绿地大小、性质, 凡是树都修剪整形, 植物材料变成了塑造几何形体的载体, 以此突出其出色的园林建设和管理水平。过多的人工修剪破坏了植物的生理生态, 也不利于环境改善。另外, 过多采用人工造型, 使植物丧失了自然美, 造景单调乏味, 功能混乱。

2.3 造景植物种类贫乏

特别是北方城市,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广植速生、经济植物造成优秀园林观赏植物的缺乏。目前, 在我国城市里应用的植物品种有限, 例如北方地区仍以杨、柳、榆、槭、丁香等为主, 习惯于引植现成种类, 未能重视就地取材, 开发选育适合本地区的绿化物种。

3 植物造景改进对策

在现代园林绿地中, 植物造景应该充分表现出时代的独特风格和特征。应在吸取古典园林造景精华的基础上, 勇于创新。

3.1 科学性适地适树, 选用乡土植物

不同植物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空气等都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在营造植物生长所需环境方面要特别注意。在城市土壤中, 多砖砾瓦块、钢筋水泥、石灰, 很多是建筑土壤, 一方面要选择对这种土壤抗性强的树种, 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改良这种土壤。综合看来, 乡土树种有着天然的优势, 有利于形成较稳定的体现地方特色景观, 展现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

3.2 生态性合理密植, 注重物种多样性

植物造景强调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来满足数量和多样性的要求。由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组成的复杂混交的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可以得到较大叶面积系数, 从而得到更大的生态效益。这样也满足了物种多样性原则, 维持了园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

3.3 目的性引种驯化, 研发新品种

营口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对策优秀论文 篇3

摘要:采用踏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植物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目前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与对策,这将为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植物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呼和浩特;园林植物;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6.021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Garden Afforestation in the City of Huhhot

CHEN De-ligehu1,FAN Rong2,BAI Shu-lan1,CI Zhong-ling3

(1.College of Forestry,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uhhot,Neimenggu 010019,China;2.Saihan Experimental Garden,Huhhot,Neimenggu 010010,China;3.College of Agriculture,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uhhot,Neimenggu 010019,China)

Abstract:Based on a survey using combined methods of reconnaissance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urrent garden afforestation in the city of Huhhot and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were analyzed and proposed. It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 of garden afforestation.

Key words:Huhhot;garden afforestation;existing problems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要求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当前,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健康的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要素的主体,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还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服务于人类。结构合理的乔木和灌丛在减弱噪声方面发挥着持续性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展示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是人们文化素养和道德风尚的体现。据调查,67.8%的市民认为居住区附近的公园绿地是市民最喜欢的环境[1,2]。建设生态家园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内容[3],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布局实现了花园化,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追求多品种、多层次,植物配置上品种繁多,树木、花卉、绿草交相辉映,生态景观极佳[4]。在德国,园林植物品种丰富,常用的全年色叶树有17属36种,阔叶树种有16种,针叶树种多达48种。全年色叶树中主要色彩是以黄色、蓝色和白色色彩组群,红叶树种不多。在中国城市园林中,全年色叶树种可以作为我国城市冬季植物景观的补充,同时也可以与其他植物搭配使用,营造更为丰富的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美国在园林景观中使用大量的植物进行景观设计,应用的植物种类丰富,既有针叶树,也有阔叶树,考虑到周年观赏性,大量采用彩叶树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园林绿化植物品种多样化程度高,充分体现了树种的形态多样性。在北美常用的槭树植物达21种,600多个品种,并且不断地有杂交种出现,反映了园林树种品种多元化方向的发展趋势。

1调查地概况

呼和浩特市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热,春秋两季较长,光照充足,温差大,降水少,气候干燥,极端最低温度-31.2 ℃。呼市市区降水集中在7—9月份,年降水量为295~529 mm,市区年蒸发量为1 716.1 mm。

2调查和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踏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生长状况、树种配置等进行了系统调查。植物分类是采用形态学方法进行鉴定,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全面客观地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3结果与分析

3.1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

经调查,呼和浩特市绿地面积为4 791.03 hm2,绿化覆盖面积为5 066.65 hm2,以1.5 万hm2的城区面积计算,分别占31.9%和33.8%。目前,呼和浩特市栽植的植物约有422种,其中木本植物有187种,草本植物有235种,宿根花卉59种。但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的乔木只有30余种,灌木也不足40种,宿根花卉7~8种,藤本有3种。

3.2主要植物资源

3.2.1针叶乔木资源由于气候原因,呼和浩特市常绿针叶树种较少,只有10种,由表1所示。大多数常绿针叶树生长均较好,主要分布于市区道路及公园广场和校园内。

3.2.2落叶乔木资源落叶乔木在呼和浩特市分布较丰富,大多生长状况也较好,栽植较多并生长较好的种类见表2。

3.2.3灌木资源在呼和浩特气候条件下,灌木

相对于乔木分布较多,且生长更好。栽植较多并生长较好的品种见表3。

3.2.4宿根花卉及藤本植物资源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宿根花卉和藤本植物品种较少,由于养护管理不佳,美化环境、立体绿化效果较差,应用也少。其中生长较好、应用较多的品种见表4。

3.3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环境建设的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些地区园林绿化模式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5-8]。虽然呼和浩特市近些年在园林绿化植物材料选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明显感觉与青城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功能性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树种多样性、科学引种、树木配置等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3.1栽植树种比较单调,观赏性稍差在树种选择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结合不够,公共绿地树种比较丰富,而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及防护绿地的树种种类相对单调。调查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乔木约有94种,但常用的种类约40种,灌木有120种,常用的有50种左右,地被植物47种,常用种只有10种。而且调查中还发现,无论走到校园、广场还是公园,使用的树种千篇一律,没有新的品种,缺乏各自的主题风格。目前,在呼和浩特市道路绿化中乔木树种有:臭椿、新疆杨、旱柳、皂荚、国槐等;灌木树种有丁香、连翘、珍珠梅等。因为园林植物种类较单一,不仅造成颜色单调,景观多样性欠佳及季相变化不明显,还导致观赏性差,显得有些单调乏味。当然,该问题可能不仅仅在呼和浩特市存在,而是我国广大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3.3.2树种引进科学性差园林绿化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方面只有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园林绿化才有生命力。在调查中发现,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2000年前后引进的直径15~20 cm的银杏(Ginkgo biloba)大树种生长严重不良,尽管每年冬季都采取保暖措施,可树干和枝条每年都产生冻害,造成至今不能形成良好的冠型,形同枯树。还有已引种的火炬树,在呼和浩特市各大公园造成了严重的生物入侵,对乡土植被构成了严重威胁。

3.3.3配置结构不合理城市绿化是由乔木、灌木和地被物交织构成的,不同形状的树木经过合理配置可以产生韵律感、层次感等艺术组景的效果,使层次与空间富有变化,形成立体景观[7]。呼和浩特市道路林荫树乔木只有垂柳、国槐、新疆杨、臭椿几个品种,灌木只有榆叶梅、丁香、珍珠梅等。我们认为,在园林树种配置方面比较合理的是市政府楼绿化小区。在大多数街道、居民小区、机关绿地生态化设计不足,以管理十分繁琐的草地面积占有很大的比例,减弱了园林树种在防风、净化和除尘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应该加大乔灌木树种比例,充分发挥生态效益。

3.3.4园林绿化植物使用不当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地方在绿化选用树种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内蒙古大学校园内北侧的小游园草坪中孤植了一些皂荚(Gleditsia sinensis),人流十分密集的中专路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路之间也是用皂荚作为绿化隔离带,同时对皂荚树干上的枝刺均未做任何处理,这将会对行人,尤其是儿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呼和浩特市一些街道两旁绿化多用的是杨柳科的植物,虽然杨柳科树木外观较好,树形美观,但每年花期都会有杨絮、柳絮漫天飞舞,造成街道很不卫生,也对行人出行安全构成威胁。

3.3.5城市绿化彩色植物不够丰富观花、观果植物和彩叶植物应当增加。根据调查,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植物中观花植物主要有以下几种,如春季开花的连翘、榆叶梅、丁香、黄刺玫、红花碧桃、土庄绣线菊、花叶锦带花、山杏、山桃等;夏花植物有互叶醉鱼草、迷幻醉鱼草、珍珠梅、牡丹、一叶萩、耧斗叶绣线菊、玫瑰、月季、小叶女贞、芽黄红瑞木、主教红瑞木、梓树、黄金树、红王子锦带和一些宿根花卉等;秋花植物有胡枝子、红雪果、雪果等。

观果植物是指具有奇特果实或果序,且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经调查,呼和浩特市园林灌木主要观果树木有:山丁子、风箱果、金银木、天目琼花、丝棉木、毛脉卫矛、金叶风箱果等。

观叶植物是指具有奇特叶或叶丛,且姿态优美,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经调查发现,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观叶树种有:五角枫、银杏、金叶女贞、女贞子、小叶黄杨、紫叶李、紫叶矮樱、金焰绣线菊、紫叶小檗等。

总而言之,行道树与绿地中部分种类表现欠佳,特点不突出;绿地与行道树种的选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园林绿地中植物配置对长远效益和生态效益考虑不足,只注重景观效果,植物应用只求新求异,乡土树种不受重视,缺乏落叶树和常绿树以及彩叶树种的合理配置、乡土树种和新优品种的有机结合、速生树和缓生树的搭配以及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的合理配置等。

4建议和对策

在园林绿化中应该突出呼和浩特市特色,丰富绿化品种,体现道路绿地的多样性;挖掘当地乡土资源,积极开展新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开发利用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边缘树种;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增加养护管理科技含量,减少病虫害,延长树木寿命;树种配置要考虑季相色彩变化,提高彩叶树种的运用率,大量应用园林地被植物,降低园林绿化成本;发展立体绿化,迅速提高城市空间绿化覆盖率。

参考文献:

[1] 席嘉宾.草坪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草业科学,2000,17(3):58-61.

[2] 徐祖荣,陈马冀.国家森林城市的兴起与广州的实践[J].中国城市林业,2007,5(6):11.

[3] 陈自新,苏雪痕,刘少宗,等.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J].中国园林,1998,14(4):46-52.

[4] 薛恩行.天津市津南区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分析[J].花卉中草药,2008(11):33-34.

[5] 王雅娟,赵桂芬,刘绪军.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防护林科技,2003(1):50-51.

[6] 李艳华.赤峰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2006,22(6):43-44.

[7] 王烨,刘果厚.锡林浩特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09(9:)9-10.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篇4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介绍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建设和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示范区,是我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野生动植物保护 现状 成绩 对策

一.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

(一)资源概况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为各种生物及生态系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而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农田、湿地及海洋六大类型。其中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她蕴藏了大量的生物物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我国的森林类型繁多、功能齐备,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和气候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我国的森林按气候带分布从北向南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林和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其中亚热带森林在物种多样性及重要性方面是世界同一地带其它地区无与伦比的。中国的天然湿地包括沼泽、泥碳地、湿草甸、浅水湖泊、高原咸水湖泊、盐沼和海岸滩涂等类型,涵盖了全球39个湿地类型,而且青藏高原的高寒湿地在世界上为我国所独有。我国的天然湿地总面积约为2600多万公顷(不包括河流),其中内陆和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堪称亚洲之最,除了作为许多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之外,它们还是迁徙鸟类,包括许多全球性受威胁物种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兽类约500种,鸟类约1258种,爬行类约412种,两栖类约295种,鱼类约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我国约有30000多种植物,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 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000种,其中乔木约2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我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此外,我国已定名的昆虫有3000多种。

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到第三纪和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因而保存有大量的特有物种。据统计,约有476种陆栖脊椎动物为我国所特有,占我国陆栖脊椎动物种类数的19.42%,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两栖类为特有种;在30000多种高等植物中,约50−0%为我国所特有。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南虎、羚牛、藏羚羊、褐马鸡、绿尾虹雉、白鳍豚、扬子鳄和水杉、银杉、珙桐、台湾杉、银杏、百山祖冷杉、香果树等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

(二)我国野生动植物问题及成效做法

为保护好上述宝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林业和相关部门做出了巨大努力。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随着我国对生态保护的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更是得到迅猛发展。

一.是在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基础上,颁布实施了《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条例》、《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种类及数量审批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完善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二.加强对城市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城市文明的起步和发展几乎都与湿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文明的延续还将依赖湿地。林业在实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城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高点。前一段时间,我们重视和关注了城市园林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人们也认识到湿地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城市园林是城市之肺,而位于城市的湿地应该被称为城市之肾,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加强对城市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特别是要加强对生态功能的保护和恢复,这是城市湿地保护的重点工作。现在一些地方急于建湿地公园,必须加倍注意对湿地的保护,不能因为搞公园反而把湿地破坏了,这些公园的建设必须经过审批,这个工作我们林业部门要抓。另外,在保护好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研究城市湿地的文化和景观价值,发挥湿地作为人们休憩和娱乐场所的作用,把城市湿地变成人们接受自然教育的场所。一定要注意文化娱乐必须与湿地的保护和恢复结合起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是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进入新世纪以来,又新建自然保护区850多处,使林业部门建设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由900多处发展到1766处,85%重点野生动物物种和65%的植物群落纳入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加大湿地的宣传力度。为了更好地搞好湿地保护的宣传工作,我们专门下发了贯彻落实国办50号文件和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各省区市和有关单位回去以后,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和领会宣传提纲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宣传提纲的内容和重点,研究和制订近期开展湿地保护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切实可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次来开会的几个省的林业部门领导,回去后要举办培训班,你们要亲自讲课,把湿地的功能和效益告诉大家,把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说清楚。我局也要组织湿地保护的宣讲团到各省市区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局里还要出一本书,专门介绍我国湿地的功能、效益和巨大作用,湿地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湿地保护的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等。还要办一个专业的湿地刊物,介绍湿地保护知识,推广湿地研究成果等。要根据宣传提纲组织有规模的宣传活动,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要解剖好的典型进行宣传和推广,不好的实例也要揭露和批评。要争取把湿地的宣传和教育内容放到中小学教材里,要把湿地的宣传和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识教育结合起来,从小培养他们的湿地保护意识。

四.是加强珍贵濒危物种的拯救繁育,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数量从2002年的188只增加到2007年年底的239只,朱鹮野外和人工种群从2002年的378只发展到目前的1000余只,扬子鳄年繁殖突破2000条。全国还建立野生动物拯救繁育基地250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繁育或基因保护中心400处,有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上千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在植物园、树木园等培育基地得到良好保护。

五.是初步建立起资源培育、合理利用的产业框架,各类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达24500多家,野生植物人工培植基地达17000多家,使利用度大的物种主体上可人工繁育解决资源来源,不仅缓解了野外资源保护压力,还解决了大批人口就业,带动了区域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

六.是共批复实施了栖息地保护、濒危物种拯救繁育、野化放归等35个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项目,总投资29743万元,促进了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麋鹿、野马、朱鹮、扬子鳄成功放归自然,德保苏铁、五唇兰等野生植物回归自然工作也取得了可喜进展。

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效,关键在于与时俱进。其主要做法,一是采取工程措施、技术措施、机制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保护;二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三是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解决保护与利用问题,在规范利用管理的基础上,从政策和机制上积极支持人工繁育,促进由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繁育资源为主转;四是开展重要物种资源专项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资源动态,为保护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五是大力加强保护体系建设,提高保护管理质量和水平;六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壮大保护力量。

(三)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成效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步扭转了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到饿趋势,抢救了一批临危灭绝的物种。主要表现在:

1.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建立。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主要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畜牧法、种子法以及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颁布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包括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部分省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地方法规和规范。

2.实施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计划。行动计划发布后,我国政府又先后发布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1996—2010年)》、《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2006-2020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分别在自然保护区、湿地、水生生物、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等领域发布实施了一系列规划和计划。

3.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我国成立了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和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机制,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履约国家协调机制。各相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生物多样性管理相关机构。一些省级政府也相继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调机制。

4、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全国各省已颁布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4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核心的、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据统计,近5年来,全国共破获破坏野生动植物刑事案件7万多起,有力地打击了乱捕滥猎、乱采滥挖和倒卖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

二.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战略对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公平合理分享利用遗传资源产生的惠益为目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与机制建设,强化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能力,提高公众保护与参与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保护优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积极措施,对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实施有效保护,保障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自然资源以及主要保护对象分布特点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8个自然区域,即东北山地平原区、蒙新高原荒漠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南高山峡谷区、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区、华东华中丘陵平原区和华南低山丘陵区。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类型的代表性、特有程度、特殊生态功能,以及物种的丰富程度、珍稀濒危程度、受威胁因素、地区代表性、经济用途、科学研究价值、分布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包括大兴安岭区、三江平原区、祁连山区、秦岭区等32个内陆陆地及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以及黄渤海保护区域、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和南海保护区域等3个海洋与海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持续利用。禁止掠夺性开发生物资源,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科学、合理和有序地利用生物资源。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把发展生物技术与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结合,加强对生物资源的发掘、整理、检测、筛选和性状评价,筛选优良生物遗传基因,推进相关生物技术在农业、林业、生物医药和环保等领域的应用,鼓励自主创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公众参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和基层群众的广泛参与,强化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机制。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学校的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建立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监督、举报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广泛调动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间公益性组织和慈善机构的作用,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强化公约履行,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保护野生动植物刻不容缓,和谐的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物链,缺了那一环都会造成可怕的后果。另外生物多样性,也是我们这个地球多彩多姿的标志,由于人类的过度膨胀和科技的发达,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速。可以想象,物种奇少,到最后只剩人类的地球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景象,其实到那时候人类里灭绝也会不远了,因此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让它们在地球上繁衍生长,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让我们的未来更阳光。

营口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对策优秀论文 篇5

引言

校园植物是高校校园的重要组成,能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休息、娱乐和体育运动场所,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同时,还为园林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便利[1-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座落于山东省中部的莱芜市,建筑面积230000m2,校园依山而建,地势起伏,绿地景观丰富。为了解该院校园植物的种类,全面认识校园绿化情况,笔者在~ 年间,对校园内现有绿化植物的种类、分布、生长状况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整理了校园绿化植物的基础资料,以期为园林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对外交流提供详实资料,为校园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1、调查方法

一是实地调查:2013 年 9 月~2014 年 12 月,课题组实地对校园内绿化植物的种类、分布、生长习性及应用现状做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同时,采集典型园林植物标本,并对植物整体和观赏部位拍照。二是查阅文献法:参照《中国植物志》[4]、《山东植物精要》[5]、《山东植物志》[6]、《景观植物实用图鉴》[7]等相关资料,确定调查植物的中文名和学名,并对调查植物及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和鉴定,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园林植物调查统计表,用 Excle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三是咨询专家的方法。

2、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化植物(校内温室植物除外)有 115 种,隶属于 42 科 85 属,详见表 1.乔木在校园绿化种应用最多,有 26 科 62 种,占总数的 53.91%(见表 2);灌木有 15 科 31 种,占总数的26.96%;草本植物有 8 科 17 种,占总数的 14.78%;藤本植物较少,有 3 科 3 种,占总数的 2.61%;棕榈植物仅有 1 科2 种,占总数的 1.74%,详见表 3.

3、校园绿化存在的问题

3.1 植物景观单调、配置单一 该院是正在建设中的一所院校,随着学院的建设发展,建筑密度不断增大,绿化空间不断减少,垂直绿化可弥补此问题。但该院藤本植物只有 3 种,垂直绿化几乎为零,见不到大楼墙面的绿化,也少见棚架式垂直绿化。艺术楼旁边的人工湖,湖内、岸边搭配植物较少,水景单调。植物配置形式单一,多以观花植物作陪衬,搭配乔木。植物造景形式单一,只见有大叶黄杨球。植物配置在色彩、季相上变化不大,观赏植物多集中在春夏季,秋冬观花植物、彩叶树种偏少,常绿树仅占 23.48%,难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效果。

3.2 养护管理不到位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养护管理水平决定着绿化植物景观质量的高低。该院绿化植物种类多,分布广,管理粗放,技术指导跟不上,导致一些区域植物生长势衰退。如图书馆前原来种植的`玉簪因管理粗放,大面积死亡,后补种萱草。游人环保意识淡薄,植物破坏严重,被折枝现象时有发生,如初春柳树刚发芽,迎春、桃花等观花植物次第开放,常有人将折下的桃枝在手中玩耍,或将柳枝折下编成帽子等[8].

4、建议

4.1 植物景观配置多样化 增加垂直绿化,可提高学校的环境绿化面积和质量。如对部分教学或宿舍楼的墙面进行绿化,可选用爬墙虎、凌霄、扶芳藤、常春藤等藤本植物,既能增加绿化面积,美化环境,又能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篮球场北面种植的紫藤,可建一长廊作为依附物,形成棚架式垂直绿化造景,给学生提供一休憩和读书的场所。

校园内水景给人清澈、清新的感觉,不仅丰富校园景观,还培养师生雅兴,并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因此,人工湖内可适当种植荷花、睡莲、芦苇等水生植物,岸边种植垂柳、水杉等,让植物景观有高低层次感,再加上刚刚修建的石桥,可使整个湖泊成曲线状,十分美丽。

植物配置、造景形式尽量多样化,可适当做些如牡丹芍药园、月季园等的专类园,黄杨可修剪成花篮或其他表现形式。同时引进一些常绿观花植物和金山绣线菊等彩叶植物,延长观赏时间,增加观赏效果。

4.2 加强养护管理 学院可成立专门的养护管理机构,对校园绿化植物建立电子档案,定期观察记录,及时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的发生。木本植物定期修剪,修剪时采用轻修剪,并注意保护其花芽,促进植物健康生长,保证其自身的观赏效果。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加强绿化宣传,增强游人的绿化意识,杜绝乱折枝、践踏草坪等不文明现象,保持良好的绿化配置效果。

5、结语

营口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对策优秀论文 篇6

杭州地处东经120°10', 北纬30°1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湿润,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有关资料显示:杭州已有地被植物种类85种, 隶属于35个科, 其中草本类有20种, 灌木类有18种, 藤本类有8种, 新型地被植物33种, 在本地生长良好的优良品种13种。此次调查研究在查阅有关统计资料的基础上, 选取浙江省绿化水平较高的杭州市各类绿地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样点进行调查, 具体包括花港观鱼、杭州植物园、太子湾公园、西湖南线、西线。

1 杭州地被植物应用现状

调查中, 像花港观鱼、太子湾公园、杭州植物园等一些传统的绿地当中, 还是以应用吉祥草、麦冬等传统的地被植物种类为主, 且成片状的大面积栽植, 虽也有一些新优地被植物的应用, 但数量还不够多, 应用还不够广, 多呈零星的点缀布置。而在西湖西线等杭州新建绿地中, 则是一些新优地被植物的聚集地, 这些新建绿地在保持杭州传统绿地地被植物应用特色的前提下, 已经推广应用了大量新品种, 如佛甲草、矮紫薇、花叶锦带花、金边麦冬、花叶蔓长春花、银边六月雪、过路黄等,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地被植物的配置上, 更讲究丰富的色彩与层次, 彩叶地被植物日益受到园林界的重视, 观赏价值较高的地被植物已经在园林中大量应用。

2 杭州地被植物应用配置方法

地被植物的配置手法有很大的创新, 出现了一些新的配置形式, 在一些传统的公园绿地中, 常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单一植物成片布置, 如沿阶草在林下成大面积的片植, 造成植物品种单一, 景观效果差, 群落结构层次不丰富;而在西湖西线等新建绿地中, 则一改传统绿地大面积单一植物片植的配置手法, 在品种间的搭配上, 将性状相近的植物混植在一起, 形成独特的色彩缤纷的植物配置特色。在西湖西线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八仙花、十大功劳在林下密植, 八仙花在广玉兰和鸡爪槭所组成的疏林下面长势良好, 而且上下两层的高度搭配非常合适, 这在以前传统绿地的配置中是很少见到的。

色叶植物比起一般的绿色植物除了能创造出更五彩缤纷的色彩景观外, 还比一般绿色植物更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因此, 在杭州城市绿地中, 使用了大批的较高观赏价值和较强适应性的色叶地被植物, 形成较为强烈色彩对比。

2.1不同地段的配置方法

地被植物的配置, 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也就是把美的地方装饰和衬托得更美, 形成美丽的景观, 对瑕疵和不足之处要加以修饰, 使其达到尽善尽美。在园林绿化实践中, 为了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 更好地发挥绿化效果, 需要乔、灌、草多层植物的合理搭配。据研究报道, 在生态效益上, 乔、灌、草三层的片林结构比乔、灌两层的片林结构要好, 在片林群落的局部地段移去生长不良或过密的乔、灌木, 按一定比例栽入耐荫灌木和耐荫地被植物可组成稳定性好、外观优美、季相丰富的多层混交群落以美化环境, 更好地提高城市生态效益。

通过对花港观鱼、杭州植物园、太子湾公园等地的实地调查, 分析杭州地被植物的配置特色及存在的问题。从调查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从大体上来说, 地被植物有如下应用手法:暗示空间边界, 划分不同形态的地表面;利用色彩或质地明显对比的地被植物并列配置来吸引注意力;利用自然、单纯的地被植物来烘托主景或焦点物。地被植物的另一个较为实际的功用是稳固土表, 由于许多地被植物具有优美的叶丛和优良的耐荫性, 在内景装饰设计中亦能取得独特效果。

2.1.1空旷地上地被植物的应用。是指地被植物在空旷的绿地上成片紧密种植, 单独成景, 在空旷开阔、阳光充足的地区, 可以随地形的高低起伏采用自然式的布置, 通常采用单层种植的形式, 这种应用方式常见于大型的绿地、公共建筑出入口、广场、街头绿地等处, 有自然的花境、规则的花坛、模纹地被等形式。在自然式的环境中, 则以一些植株高低错落、花色叶色多样的种类搭配, 使群落呈现自然活泼的野趣。上述应用形式多以阳性地被植物为主, 如太阳花、孔雀草、金盏菊、一串红、矮石竹、羽衣甘蓝、香雪球、白花三叶草、红花三叶草、银叶菊、匍地柏、爬山虎、长春花、过路黄、彩叶草、蝴蝶花等。

2.1.2林下地被植物的应用。乔、灌木层基本郁闭的树丛或林下种植的地被植物。通常以高大乔木作为主体植物, 小乔木和灌木植物在主体植物下填补空间及增添色彩, 而地被植物则作为整个空间的底层, 起到统一的作用, 形成了较完整的复层人工植物群落空间。这种配置方式可营造丰富的多层次园林植物景观, 更好地发挥绿化效果, 是乔、灌、草多层植物的合理搭配的一种重要形式。林下增加地被植物, 不仅保持水土, 利于林木生长, 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群落分层结构和植物配置的自然美, 同时由于其深绿的色彩, 能够起到加强林内深度感的效果。由于林下荫浓、湿润, 一般应选用阴性地被, 如虎耳草、玉簪、八角金盘、桃叶珊瑚、杜鹃、紫金牛、八仙花、万年青、一叶兰、麦冬、吉祥草、活血丹等。

2.1.3林缘、疏林地被植物的应用。在林缘地带或稀疏树丛下栽培的地被植物。使乔木与草地之间交接自然, 起到过渡作用, 增加景观深度感。林缘地带、行道树树池、孤植树冠幅正投影下、疏林下往往处于半蔽荫状态, 可根据不同的蔽荫程度选用各种不同的耐荫性地被植物, 如十大功劳、南天竹、八仙花、爬山虎、六月雪、雀舌栀子、鸭跖草、紫鸭跖草、垂盆草、鸢尾、红花酢浆草、常春藤、蔓长春花、鹅毛竹、菲白竹等。

2.1.4坡地地被植物的应用。坡地是进行垂直绿化的重要地段, 对该地段的绿化、美化, 有助于形成丰富的景观立体效果, 另一方面, 坡地地被主要可以防止坡地直接被雨水、洪水等冲刷, 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如公路边坡绿化是近年各地进行绿色通道建设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 应选择抗性强、管理粗放、根系发达、能迅速蔓延、常绿、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小型灌木或藤本植物。如薜荔、常春藤、蔓长春花、山茶、十大功劳、栀子花、雀舌栀子、小叶黄杨、瓜子黄杨、扶芳藤、匍地柏、杜鹃、八角金盘、金银花等都是很好的护坡材料。

2.1.5岸边地被植物的应用。耐水湿的地被植物配置山、石、溪水, 构成溪涧景观。在小溪、湖边配置一些耐水湿的地被植物, 如石菖蒲、筋骨草、蝴蝶花、德国鸢尾、石蒜等, 配上游鱼或叠水, 溪中、湖边散置山石, 再点缀一、二座亭榭, 别有一番山野情趣。

2.1.6假山、岩石地被植物的应用。从景观的角度来看, 假山、岩石质感生硬, 缺少生气, 而地被植物覆盖在其表面或配置在它们边缘可软化硬角, 增添自然气息;正所谓“石因树而华”, 在山石旁点缀地被植物, 可增加景色美感, 使画面具有诗情画意。在假山、岩石上配置矮竹、蕨类、藤本等一些地被植物, 构成假山岩石小景, 既活化了岩石、假山, 又显示出清新、典雅的意境。在水池边、石缝中、岩石上布置一丛或几丛蕨类植物, 如贯丛、铁线蕨、凤尾蕨等, 别具风格。在假山园、岩石园中, 配置茎秆比较低矮、养护管理粗放的矮竹, 如菲白竹、箬竹、鹅毛竹、凤尾竹、翠竹、菲黄竹等, 则可显出“日出有清荫, 月照有清影, 风来有清声, 雨来有清韵, 露凝有清光, 雨停有清趣”的意境。

2.1.7草坪与地被植物的完美搭配。在草坪上配置其它一些地被植物和山石等物, 不仅能够增添和影响整个草坪的空间变化, 而且能给草坪增添景色。草坪的边缘可用乔木或灌木或低矮的地被植物包围起来, 形成闭锁草地或半开阔草地。这些植物可以是观叶的, 也可以是观花的, 如栀子花、大叶黄杨、桃叶珊瑚、月季等;在草坪上点缀种植水仙、鸢尾、石蒜、葱兰、韭兰、红花酢浆草等草本和球根地被, 可布置成不同的形状, 形成高山草甸景观。

2.1.8路径地被植物的应用。在城市道路旁的基础绿带及各类绿地的园路旁栽植的地被植物。在规则式园林中, 或在主园路的两旁, 为了实现景观协调统一, 往往将地被植物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 或柔和的曲线。或者有时为了形成鲜明对比, 突出园林主景, 也会将植物修剪成其它各种形体。如在连续的道路旁用不同色素的小叶女贞、紫叶小檗、金丝桃等按一定间距进行基础地被栽植, 能形成优美的韵律效果。为了达到步移景异的观赏效果, 结合园路的宽窄与周围环境的变化, 选用一些花色鲜艳或者常绿的宿根类地被植物, 如葱兰、鸢尾、沿阶草等, 沿着园路的曲折走向成片群植, 或仅在路缘栽种, 用地被植物不同的花色、花期、叶形等搭配成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花境, 与周围景物衔接起来。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曲靖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分析 篇7

关键词:园林植物,应用,曲靖

随着大西南的开发, 曲靖市加大了城市建设的步伐, 与之同步的园林绿化工作在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以及园林布局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绩。在园林植物应用方面曲靖市大量采用外来树种和本土树种, 大大提高了绿化效果。但是通过调查发现, 曲靖市在园林植物种类选择和应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应进一步改善, 以提高绿化水平。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它是组成景观的主要角色之一。中国被誉为“植物王国”, 也曾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 拥有的植物种类在3万种左右, 居世界第2位, 在历史上也为世界园林提供了珍贵的植物资源。

曲靖以市区园林绿化、外围大环境绿化为重点, 实施显山露水、护山治水和绿化美化工程, 构建“三山环抱、四水穿流、五湖映珠源、六带拥胜景”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 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功能健全、植物多样、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节约型绿地系统, 完善基础设施, 拓展城市功能, 突出地域特色, 优化人居环境, 扩大社会保障。

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市委、市政府2013年4月作出深化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部署, 全面提升曲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实施城市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 建设卫生整洁、安全和谐、文明有序、市民方便、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珠江源山水园林城市, 曲靖中心城区争取2015年通过国家园林城市评审。

一、曲靖市绿化植物应用特点

1.具有配置优越的乔、灌木地被, 灌丛与草坪在配置合理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这些配置与植物的生长和人工改良十分有利。曲靖市在园林建设中就是很好的利用这种特点, 这对植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而且随着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符合比例的配置给, 使得植物在姿态造型, 色彩搭配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已经成为影响这些植物生长和发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园林配置。

2.园林植物与树种的配置具有自然优势, 曲靖市树种丰富, 可选余地较大, 不同树种的不同姿态特征能够在不同的园林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和开发。而且这些环境对于植物的生长具有有自然的生态协调作用。而且树种的丰富性对于配置园林景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曲靖市园林资源丰富, 园林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建设是非常有利的。这对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重要机遇和原因带来的先天的优势。园林景观的搭配需要树种、灌丛和草坪的结合, 而且这种结合对于植物的生长形成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对植物生长和我们在其他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形成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3.人工群落的数量和质量非常可观。曲靖市气候优越, 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培育, 丰富的乡土树种为他他们在不同方面的生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且这对我们的发展也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对我们在其他方面的生长发育也带来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乡土树种在尽管搭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这种乡土在改良方面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这对国家和植物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乡土树种结合外来树种的培育对他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也成为影响他们关键位置和作用的具体条件, 这已经成为影响他们在不同侧面形成各种因素的最佳效果和完全作用。这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利, 而且更加有利于植物景观的改造和培育。

二、曲靖市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建议

1.注重园林植物的多样化发展。曲靖市园林建设目前存在植物种类简单化倾向, 与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极不对称。因此, 园林绿化应当发挥当地植物种类丰富的资源优势, 增加园林植物种类, 通过对本地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培育使之在具体的措施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这些不同的植物生长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加植物种类不仅应当对园林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在道路绿化, 社区绿化等环境中充分利用自己资源方面的优势。而且这些环境在其中也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总之, 园林环境植物的多样化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形成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了良好的互动状态, 成为他们在生活过程中始终应当注意的各种元素, 城市绿化和园林事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2.充分利用好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是曲靖市的一大资源, 它不仅对当地气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而且在树种与其他植物的配置中也能够起到标志性的展示意义。充分利用好乡土树种应当注意对乡土树种特性的研究, 将这些特性与其他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 形成相互协调, 有机统一的生态体系。乡土树种对于其他植物的结合需要人工设计, 同时利用好乡土树种的一个重要意义还在于他们能够更好的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使之成为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使其在园林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形成本地资源特色, 建设适合曲靖市自身资源特色的园林景观。

营口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对策优秀论文 篇8

1 研究地概况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区域,地理坐标为N39°35′~41°25′,E110°31′~112°20′。市区海拔高度为1 040 m,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温差较大,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短暂炎热,春季干旱多风,秋季凉爽短促。全年无霜期较短,降雨少,年平均降雨量为335.2~534.6 mm,而且主要集中在夏季[2]。大召寺现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总占地面积约为29 170 m2,其宗教庭院的总体布局基本上是以南北方向为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汉式布局方式,局部稍微有一些变化。它是呼和浩特历史上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召庙,也是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传播和举行佛教活动的重要寺庙。数百年来,一直都是内蒙古地区大有名气的佛刹之一,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大召寺的园林植物群落以人工群落配置为主,人为干扰显著。

2 研究方法

2012年6~8月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大召寺庙内及周围区域的植物进行调查、测量和统计。按照植物分布的位置将其划分为寺庙内部植物群落、寺庙门前植物群落、寺庙南侧植物群落、寺庙东侧植物群落、寺庙北侧植物群落五部分(分别编为1、2、3、4、5号),进行植物种类、群落结构和配置模式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大召寺园林植物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召寺园林植物种类科属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大召寺庙内及周围区域共有园林植物25种,其中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20种,隶属于15科,20属。其中乔木类有10科,14属,17种,占乔灌总数的66%;灌木类有4科,5属,7种,占乔灌总数的34%;地被类有1科,1属,1种。植物种类较多的科有松科、柏科、蔷薇科、木犀科,这4科占了极重要的地位,共占植物总数的80%,而其它的大都为单科单种(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大召寺植物种类稀少,植物丰富度整体较低。寺院周围是以常绿松柏为主,其间搭配种植一些落叶乔木以及小灌木,栽植的植物多数是能够烘托寺庙空灵脱俗、高妙莫测的宗教氛围。另外由于受气候条件以及佛教教化的影响,庭院内的植物群落配置都比较简单,主要以乔木类树种为主,像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和大雄宝殿等各个院落内均以油松、樟子松、国槐、海棠树对植或者列植。

3.2 植物群落结构配比分析

3.2.1 大召寺园林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组成

经过调查大召寺植物群落,在每块样地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进行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大召园林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以乔、灌、草3个基本层次为主,乔木层主要以常绿乔木为主,而且乔木种类较灌木层丰富,草本层植物较单一。植物群落的郁闭度整体比较低,其中寺庙周围环境中园林植物群落为中度郁闭,寺庙内植物群落郁闭度最低,由此可见寺庙内部空间大多数为硬化部分,这可能是由于庙内主要是供信徒及游人烧香供佛,参观游览,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五湖四海的人流,所以栽植的植物比较少。但是古树名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还可以增强寺院佛教艺术的感染力,让人们更容易领略到一种庄严而神秘的佛国境界[4]。因此植物与寺庙之间既有美学关系又有宗教关系,大召寺庭院内应适当增加一些植物种类,以提高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使群落结构更加稳定。

3.2.2 乔灌种类及数量比分析

在调查的大召寺庙植物群落样地中,乔木17种,灌木7种,乔灌木树种平均比例约为1∶0.4,数量平均比例约为1∶0.5,均严重低于乔、灌木最佳效果的搭配比例为1∶3~5(种)[5]、1∶4~5(株)[6]。由此可知,大召寺园林植物中乔、灌比例不合理,整个群落中灌木数量远低于乔木,同时灌木层种类不丰富,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以提高寺庙内植物群落生态多样性。五处调查样地中乔灌木种类及数量的平均值均未达到乔灌木种类及数量的最佳配比,因此需要增加灌木数量和种类以优化群落结构(见表3)。

3.2.3 常绿、落叶植物数量比分析

经调查统计,大召寺园林植物群落样地中,常绿乔木共5种,落叶乔木共12种;而整个大召寺都无常绿灌木,落叶灌木也仅为7种。对每块样地的乔木层及灌木层常绿与落叶树种、数量进行的具体分析(见表4、表5)。

由表4可以看出,五处样地中乔木层常绿落叶树种的平均比例为1∶1.37,数量的平均比例为1∶0.74,与常绿落叶乔木数量适宜比例1∶1.50相差甚远[7]。尽管常绿植物能够烘托佛教气氛,但是也应适当增加一些落叶乔木的数量,合理搭配常绿与落叶植物,才能达到四季有景的效果。大召寺常绿乔木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种类较少,让人感到单调乏味,物种单一性较突出,树种较单调,达不到较高的观赏效果,群落结构有待优化。

由表5可以看出,五处样地中灌木层常绿落叶树种的平均比例约为0∶5.6,数量的平均比例约为0∶36,由此可见大召寺没有种植常绿灌木,只有落叶灌木,造成冬季灌木层观赏性极差,季相景观不明显,从而降低其景观功能。

3.3 大召寺园林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分析

3.3.1 孤植

就是单株或几株同一树种合并栽于同一处,主要是为了表现树种的个体美,一般作为庭院园林中的主景,形成一个景观焦点[8]。寺庙大多采用孤植树的配置方法为寺庙园林构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孤植树种一般要求姿态优美,观赏价值高,寿命长,虫害少等特点。大召寺主院大雄宝殿东侧就栽植了一棵银杏,它不仅树形优美、枝叶奇特,而且寿命极长,寓示着佛法无边。

3.3.2 对植

就是将两株或者多株树沿一定的轴线对称种植在轴线的两侧,在园林造景中起到陪衬和烘托主景的作用[8]。对称的种植方式往往可以营造出庄重的气氛。大召寺庙的入口以及大殿前的园林植物配置一般都采用对植的方式,这种规则式的种植方式看上去既整齐又不妨碍交通。

3.3.3 列植

就是将乔木、灌木等距离地成行成排的栽植,可以单排或者多排种植。整齐划一,气势庞大[8]。这种种植形式可以起到划分空间,引导游人的作用。一般用于香道、寺前广场道路两侧。大召寺前广场四周植物的种植大都采用列植的方式,对空间流动起到一个控制作用。

3.3.4 丛植

就是一株以上到十几株单一树种或是不同树种栽植在一起,它们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结构,可以营造出壮观的景观效果。在栽植过程中要求遵守外在形式多样、内在和谐统一的美学原则。大召寺周围的园林空间多采用丛植配置方式,乔木与灌木合理搭配,既可以展现出植物的群体美,又可以展现出植物的个体美,形成园林局部小空间内的主景,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幽雅环境,进一步坚定了信徒们追随佛教的决心。

4 大召寺园林植物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大召寺种植的植物大多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树种,它们多是常绿和寿命长的植物。宗教活动部分内栽植的植物多以对植和列植手法为主,生活供应部分则以灵活的、自然式的种植为主,多种植落叶小乔木、花灌木,营造清净幽雅的小庭院景观。但是它在植物配置、树种多样性、科学引种及养护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园林工作者继续努力完善,打造出一个具有内蒙古特色的藏传佛教寺庙园林。

4.1 植物种类稀少,配置略显杂乱,季相不明显

调查结果表明大召寺植物种类共25种,植物种类稀少,容易造成生态群落结构脆弱,树木的病虫害概率增加;另外由于现有植物中常绿乔木所占比重过大,造成植物的季相变化不明显。植物配置方面较随意,没有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和谐统一[9],给人感觉略显杂乱无章,没有节奏感和层次感。

4.2 寺庙周围缺少景点,显得单调,没有特色

通过五处样地的调查分析发现,各处样地的植物种类大体相同,没有引进新的品种,缺少垂直绿化和地被植物,而且各处的植物造景也非常相似,缺乏佛教文化主题风格[10]。

4.3 个别绿化树种种植位置不当

调查过程中发现,个别绿化树种在种植位置上存在问题。在大召寺东侧的广场中,在供游人休息的坐凳旁边对植了一些皂荚,而且对树干上的枝刺也未作适当处理,给游人及儿童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在大召寺东广场与南广场之间的香道旁丛植了一些金银木,虽然金银木的花果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但是到了金秋时节,大量红色果实成熟以后落到广场地面,造成地面很不卫生,破坏了寺庙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

4.4 部分植物生长状况不良

大召寺一部分植物的生长状况较差,植物长势不良,枝叶稀疏,病虫害严重;由于养护管理不当,常年不修剪,群落较为凌乱,受人为干扰比较严重。

5 建议及对策

5.1 调整植物群落结构比例,合理搭配树种

丰富绿化树种,挖掘当地的树种资源。根据当地土壤及环境条件多选择一些适合宗教场所种植的乡土树种,适当增加乔、灌、藤、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合理搭配乔、灌、草比例;还可以在寺庙的墙体上增加一些攀缘植物,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植物来衬托佛教建筑的庄严肃穆,而且还可以丰富垂直结构上绿化种类,增加绿化覆盖率。

5.2 营造佛教主题专园,做到四季有景可观

在大召寺庙内及周围营造一些与佛教文化息息相关的各类主题园,掌握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观赏特征,加以搭配组合,能创造出四季有景的效果,打破北方地区千篇一律的植物造景方式,使人们行走在大召寺周围能够感受到不同季节的佛国景象。

5.3 合理使用园林绿化植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在选择种植园林绿化植物时,首先得考虑它的安全性,对人体不利的树种,例如有毒的、有刺的树种尽量少种,或者种植在游人及儿童不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其次,在栽植树种时要做到小心谨慎,以免造成严重的生物入侵,对乡土树种构成威胁。

5.4 加强园林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

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办法,提高养护管理水平,重视对养护人员的培训指导,加强对植物的修剪整形,使其发挥出最优的景观效果。俗话说的好,“三分种植,七分管理”,好的设计也得后期细致的养护管理配合,这样才能实现植物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总之,大召寺不仅是一座供信徒们烧香拜佛的圣地,它更多的是一个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的承载地,大召寺作为中国藏传佛教文化传播的圣地,它的宗教园林也发展成了旅游文化资源,所以对大召寺的宗教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及配置方面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具有地域与宗教特色相结合的园林景观才会成为吸引大众参拜、观光的旅游场所,更易引导参观者领略佛教高深的佛理和精妙的佛学魅力。

摘要:对呼和浩特市大召寺园林植物进行实地调查,从植物种类、群落结构、配置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指出了大召寺园林植物应用中存在的植物种类稀少、植物配置随意、季相不明显、缺少可赏景点、养护管理不当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藏传佛寺园林,群落结构,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14.

[2]张炜.呼和浩特市综合公园植物配置及其模式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15-16.

[3]刘磊,高旭.呼和浩特大召研究[C]//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中国名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2007:1-3.

[4]王增云.福州寺庙园林建筑与植物造景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58-62.

[5]陈德力格呼,樊荣,白淑兰,等.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及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6):61-64.

[6]韩轶,李吉跃,高润红,等.包头市城市绿地现状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1):65-55.

[7]杨淑秋,李炳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48-65.

[8]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89-146.

[9]金荷仙,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中国园林,2004(12):50-56.

营口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对策优秀论文 篇9

关键词:园林植物,栽植密度,负面影响,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城市绿化已越来越引起国家和全社会的广泛重视。近年来, 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以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 打造了许多人居精品的街心花园和道路美景, 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增加, 城市绿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2]。

随着绿化事业的发展, 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树种的配置、栽植的密度、园林植物病虫结构的变化等。如果栽植密度过大, 树冠与树冠之间会相互拥挤、交叉重叠、树冠稍小, 以致有些枝头因接收不到足够的阳光雨露而长势较差, 甚至枝死、萎缩;或行道树下栽植的色块小灌木, 因太密出现了竖向生长而横向不长的状况;或枝干相互挤压, 引起大量叶片脱落, 引发大量病、虫害的产生, 出现生长不良;因植物的光能利用率降低, 进而降低了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

1 过密栽植的负面影响

1.1 植物资源浪费

因苗木资源被无形多栽, 造成了浪费, 可能会引发植物之间因生长而产生互相挤压、相互争夺阳光雨露的现象进而引起植物生长不良, 枝头枯死、枯歇。严重时会使整株死亡。另外, 是一些价值较大的植株生长在空间竞争中, 树体造型、植物生长状况逐步恶化, 进而逐渐丧失利用价值。栽植过密不仅不能美化环境, 而且还影响环境和景观, 降低景观设计疏密有致的效果, 是十分不可取的[3,4]。

1.2 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因栽植过密, 首先会造成绿化成本的增加, 再加上养护管理中进行的浇水、大护栏桩、因过密死亡后的补植等措施。在无形中增加了额外开支, 造成严重浪费。

1.3 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

由于过密栽植, 而使树体生长不良, 大片叶子脱落。又会因通风不良, 多湿, 往往引发病菌, 为害虫、病菌提供栖身场所, 引起植物免疫力下降。枝条、树叶过密会造成植物通风、透光不良、虫害发病率高, 而进行病虫害防治所用到药物会污染空气环境, 也会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周边土壤环境, 给自然环境造成伤害[5,6]。

2 建议

2.1 加大株行距

对于株行距小的绿化带, 可采用隔株去株或隔行去行的办法, 进行间伐或移栽。植物是有生命的,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长大。设计者在设计时应考虑到种植密度的问题, 设计栽植密度过大是导致病虫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栽植株距过密, 不仅浪费苗木, 使植物生长空间拥挤狭窄, 植株生长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 互相争光、争水、争肥, 仅在一段时期内景观效果较好, 而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因此, 在设计园林植物品种时, 栽植密度一定要科学合理, 在保证景观美观的同时, 也可避免病虫害的发生[7]。陈小洁等[8]研究表明, 株行距为1.0 m×1.0 m的白兰、含笑受吹绵蚧的危害较轻;栽植密度为2.0 m×2.0 m的白兰、含笑未受病虫危害。可见, 栽植密度是否适宜, 对植物的健康生长和病虫害的发生有直接影响。栽植密度过大, 透光性、通风性较差, 不利于植物本身的生长, 病虫害发生频繁。在园林设计中, 要合理利用树种间的关系, 进行设计树种的合理配置。

2.2 进行重剪

对于行道树不宜采用去行或去株, 可采用重剪或短截进行处理, 去掉1~2个大枝, 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通过修剪, 也可使植株保持一定的冠高比, 促进生长。

2.3 保留水圈

在栽植大树的时候, 在树根部位留出直径约50 cm的水圈, 为树木蓄水灌溉提供方便。

2.4 因树、因地栽植

一是根据林种确定植物栽植密度。如水土保持林密度宜大, 但受立地限制;用材林, 宜先密后稀, 种间间代利用;经济林树木的栽植密度宜小。二是根据不同树种确定定植密度。喜光树种、水肥消耗高、树冠宽阔、根系庞大者宜稀植, 耐荫树种、树冠狭窄、根系紧凑、耐干旱贫瘠、灌木树种宜密植。三是根据立地条件适当栽植。如立地环境容量好, 栽植密度可大;立地条件差则宜稀植,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可相对密植。总之, 应根据树种、立地环境确定适宜的栽植密度。

参考文献

[1]毛春英.园林植物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8.

[2]王子华.浅谈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8 (3) :102-103.

[3]卓丽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指南:北方本[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4]陆阳平, 张选怀.水稻超高产栽培密度与肥料试验总结[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17) :5112, 5168.

[5]宋石坤, 颜文武, 唐进群, 等.CJJ75-19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6]吴丁丁.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7.

[7]程亚樵, 丁世民.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第11课、北伐战争作业下一篇:岗位职责的含义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