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包扶工作总结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村一品包扶工作总结(精选8篇)

一村一品包扶工作总结 篇1

3、生猪养殖。以洛南县明和食品有限公司和郑州红宇屠宰冷冻公司为依托,2011年社区养殖规模再创新高,全年实现生猪存栏3800头,母猪存栏170头,生猪出栏6800头,创收185万元。

4、其他产业。在“一村一品”的带动下,社区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推动种植业、饲料加工业、运输业、饮食等产业迅速发展,转变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拓宽了农业的多种功能,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包扶工作开展情况

1、认真研究安排全年包扶工作。

2、扩大运销队伍建设。

2011年,景村街社区在11年运销队伍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扩大运销队伍规模,新增生猪运销13户,增加车13辆;发展仔猪运销8户,增加车8辆,辐射带动周边等地发展新运销户80余户,极大的推动的全县生猪运销产业的发展。

3、加强舆论宣传。为增强群众参与一村一品建设的积极性,利用春节前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机,鼓励群众积极创业,大力营造发展一村一品的浓厚氛围,全年共发布公告4次,制作标语68条、条幅2条,召开会议4次。

4、加强培训教育。邀请镇防疫站技术人员进行养殖技术、疾病防治培训8次760人次。并采取上门指导等形式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和规范种养户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5、协助做好村组各项工作。

6、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在争取资金上需下功夫。景村社区是全市唯一一个以营销为主导产业的示范村,发展工作具有初探性、组织性、服务性、带动性,专业合作组织初建运营,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许多工作,因缺少启动资金,不能顺利开展,虽然市乡企局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给了一些资金支持,但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需要包扶单位积极争取各项资金,需要市、县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重视并协调给予资金扶持;二是品牌建设有待加强。我社区生猪运销产业具有一定知名度,享有较好声誉,但如何打造成一个规范化的知名品牌,需要进一步努力;三是基地建设滞后。由于养猪成本较高,群众投入有限,加之防疫形势依然严峻,影响群众养猪的积极性,影响总体养殖数量不能快速提高,生猪来源不能满足运输需求。

四、2011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范文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本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发展龙头企业和完善生猪运销和生猪养殖合作化组织为突破口,以规范管理为切入点,努力开拓市场,通过运销带动养殖,通过养殖带动种植业、饲料加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扩大运销规模和集散地影响力,提高本村养殖业和种植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增强群众组织化程度,推动产业结构由种养业为主向种养、加工、服务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的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向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转变。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坚持产业优先、科技引领、生态先行、人才保障、企业带动、资金扶持的方针,进一步形成规模优势,坚持“一村一品”工程与新农村建设、与科技入户工程、农业结构调整结合,与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国家扶持的农业项目建设结合,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面提升本村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产业富民强村。

(二)目标任务

到2011年底,全社区生猪出售10万头;大棚菜、精细菜等蔬菜种植发展到500亩;烤烟发展到150亩;药材发展到130亩;林果发展到400亩;桑蚕发展到50亩。做大规模,做优产品,使景村街社区生猪直销产业成为洛南县乃至全市推进“一品一村”工程的先进的典范。

(三)工作重点

1、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发展氛围。

采取利用广播、公告、标语、条幅等方式对“一村一品”的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先进经验、致富典型,重点宣传省、市、县扶持发展“一村一品”的政策措施。全年计划至少发布公告3次,制作标语100条、条幅5条,召开会议4次,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营造发展氛围,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一村一品”建设的积极性。

2、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村民为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体系。积极争取各种扶持资金,用于营销网络体系建设,群众培训,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畜牧养殖小区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疫情防治等方面。积极联系金融机构、信用社提供贷款,努力争取省、市、县“一村一品”发展资金和其他各种扶持资金,为运输户购置车辆和设备,养殖户扩大规模,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改善生产设施,提高养殖效益,提供资金支持支持。策划、推介特色项目,通过招商,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3、规范合作社组织,强化信息服务。规范设立洛南县明和运销专业合作社,建立完整专业的管理制度,积极扩大社区养猪专业协会,把千家万户按市场需求组织起来,提高运销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小规模与大市场的对接;提供信息服务。建立起农业信息服务站点,帮助农民了解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前景,提供市场情报,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4、强化科技带动,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种养水平。充分发挥乡防疫站和驻村防疫员的作用,加强技术服务,依靠品种的新特性,开发市场,增加效益。采取多种形式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和规范种养户的生产技术操作能力。

5、发挥区位优势,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本村临近集镇,交通便利,基地资源好等条件,发展以生猪养殖为主,蔬菜、烤烟、药材、林果、桑蚕种植为副的发展格局,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一村一品包扶工作总结 篇2

1“一村一品”发展的起源和历程

“一村一品”是发源于日本的一种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所谓“一村一品”, 就是一个村子或几个村子的农民为了提高一个地区的活力,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 挖掘或者创造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可以使当地农民引以为豪的产品或者项目, 并将它培育成为一流的产品和项目。这样的项目不仅仅是农特产品, 也可以是特色旅游项目、文化项目, 但真正能够代表地区特色的还是农特产品开发。经过30年的发展, “一村一品”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和接受, 并成功地付诸于实践。从国外来看, 美国洛杉矶制定了“一村一品”节, 马来西亚、菲律宾开展了“1K1P”运动, 印度尼西亚也推出了“东爪哇一村一品”标记的咖啡。从国内来看, 江西、湖北、陕西、广东、浙江、上海等地, 在发展“一村一品”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陕西省提出把“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 已形成关中、渭北、陕北、陕南四大农业产业带, 打造出了临潼石榴、千阳手绣、凤翔泥塑、杨陵锣鼓等众多知名品牌。山东省培育出了像寿光蔬菜、昌东西瓜、安丘姜蒜、青州花卉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特色品牌, 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从泽州县周边来看, 阳城的蚕茧产业、高平的生猪产业、沁水的养羊产业、陵川的中药材产业, 无论是产量还是效益都相当可观, 不仅在全省名列前茅, 而且在全国都很有名气。诸多的生动实践证明, 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是壮大县域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 是培养新型农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需要, 也是建设新农村和建成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

2 泽州县发展“一村一品”的现状和态势

近年来, 泽州县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规划引导, 突出重点, 政府扶持、示范带动”的总体思路, 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为方向, “一村一品”发展初步呈现出“六个一批”的发展态势。

2.1 培育了一批特色种养产业

全县蔬菜种植、生猪养殖、干鲜果经济林、食用菌和小杂粮五大特色种养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132个, 其中省级专业村77个, 市级专业村34个, 县级专业村21个。

2.2 打造了一批名优产品

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250余个, 其中, 晋大、伊健、双丰、本尔昆等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 巴公大葱、盘松蜂蜜、鲁村小米被认定为山西名牌农产品。

2.3 发展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

全县登记注册的合作社760个, 注册资金7.9亿元, 入社社员2万人, 带动农户3万余户。

2.4 壮大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全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23家, 彤康食品有限公司被列入省“513”龙头企业, 晋宏、泽地萃、双丰等8家企业入选市级龙头企业, 年销售收入达6亿元, 转化农产品16万t。

2.5 认证了一批无公害绿色品牌

全县三品认证企业28家, 认证产品93个, 其中无公害农产品57个, 有机农产品23个, 无公害畜产品13个, 荣获“全国无公害产品标准推广和监管示范县”称号。

2.6 建设了一批农业示范园区

发展了周村下町、高都大兴、北义城河底等10个千亩土地流转典型, 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万亩;泊南成晔、绿成林果、绿之丰、泽地萃等现代农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 成为全县现代农业生产的样板区、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实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

3 制约“一村一品”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泽州县“一村一品”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 但是与成熟地区相比, 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相比, 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3.1 产业化程度低, 区域集中度不高

泽州县部分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专业村、专业户的发展格局, 但总的来说规模小而散、链条窄而短、产品少而杂的特征依然较为明显, 产业化水平和区域集中度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大多数“一村一品”项目仅限于本村, 与企业、农户和邻村的联结不够紧密, 组织化程度不高, 尚未形成有效的区域规模优势。

3.2 品牌意识不强, 农产品竞争力弱

虽然泽州县农业龙头企业不少, 农产品品牌也不少, 但由于农民的素质和眼光等多种原因, “一村一品”品牌创建相对滞后, 多数规模小、实力弱。特别是缺乏一批能够走出泽州的龙头企业和真正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 如彤康红酒、巴公大葱等很有地方特色, 但规模不大, 市场占有率还较低, 农产品竞争力还很弱。

3.3 标准化程度低, 安全监管难度大

从当前来看, 全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水平与“一村一品”对科技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 基层所需的专业人才十分紧缺, 许多村都是在外地聘请的技术人才。本地人才队伍水平的制约导致相当一部分村的标准化生产程度很低, 如在生猪养殖方面, 全县从事生猪养殖农户达1 900户, 而年出栏1 000头以上的规模场只有132个, 仅占总数的7%。众多中小型场户特别是散养户, 生产设施简陋, 管理方式、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不但经济效益不高, 而且安全监管的难度大, 也给资源、生态环境造成了沉重压力。

3.4 资金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受客观自然条件和村集体经济能力的制约, 尤其是在一些南部山区农村, 发展“一村一品”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较大, 现有的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建设需求, 成为影响“一村一品”发展的一块短板。

4 推动“一村一品”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是推动“一村一品”健康发展需要思考的现实课题。笔者认为,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坚持“抓能人, 建基地, 带动规模推广;引资金, 引技术, 提升规模档次;扶龙头, 强中介, 壮大规模产业”的原则, 重点在六个方面着力。

4.1 在优势产品的典型带动上着力

要继续加大“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培植力度, 在完善全县宏观规划的基础上, 应按照宜种则种的原则, 做好各乡镇内部的合理规划和布局, 以主导产业为依托, 以农业基地为载体, 以专业大户为示范, 选准、抓好“一村一品”示范区, 以点带面, 有序推进, 亮出“名片”, 创出效益, 使已有的特色产品优势, 逐渐向多村一品、一镇一品的区域化、产业化优势转化, 努力形成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的“一村一品”发展新格局。

4.2 在合作组织的辐射拉动上着力

要树立抓合作社就是抓“一村一品”的思路, 全力推进合作社全覆盖和规范提升, 在进一步提高质量、拓宽领域、完善机制上下功夫, 既要坚持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方针, 又要尊重和鼓励群众的创造精神, 实现不拘一格、自主发展。同时以“一村一品”和产业板块发展为基础, 以“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企业”为目标, 扶持龙头企业和农业园区建设, 逐步形成企业、基地、合作社和农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4.3 在科技推广的创新驱动上着力

要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深化农业科研和推广服务体制改革, 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鼓励农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 与农户、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投身到“一村一品”中去, 促进农业科技不断创新, 为“一村一品”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4.4 在农村能人的扩张牵动上着力

要加强“一村一品”人才队伍建设, 可以在那些有能力、有意愿、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中选出一批“种子”, 通过组织他们进行研修和培训, 进一步提升素质, 造就一批“种子”选手、“领军”人物, 支持他们在本地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好自己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一村一品”的发展中来。

4.5 在政策扶持的引导推动上着力

一村一品在西部 篇3

“一村一品”的概念来自日本,虽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被引进到中国,但在全国范围内由政府主导推广,则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的事了。

如今,在中国西部地区,一村一品发展迅速,成千上万的农民依靠一村一品走上了致富路。与此同时,过去由政府主导的推广模式历经市场考验之后,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锣鼓村变成首富村

在一个微雨的早上,记者来到陕西杨凌上川口村。

在新修的公路西边,分布有很多家制作锣鼓的厂家,门头上都有颇为显眼的招牌。

因为制作锣鼓,上川口村成为杨凌的首富村。这个村子并不大,千把口人,人均耕地不到一亩,但是,却聚集了23家锣鼓制造厂,每年都有6万件(套)铜鼓乐器从这里运出,是全国铜鼓乐器“四大名家”之一。

记者随意走进一家锣鼓制造厂,老板刘松林不在,他在咸阳上大学的儿子临时接待了我们。

“这就是那面‘天下第一威风鼓’。”小刘指着放在院子西北角的一面大鼓对记者说。这面鼓鼓体最大直径3,96米,鼓面直径3.36米,是工人用28天的时间才生产出来的。刘松林有意将这面鼓送到今年2008北京奥运会上,一展其威风。

刘松林在杨凌是个名人,祖传三代都制作响器,包括铜锣和鼓。刘松林与他的父辈最大的不同是,他生产的响器品种增加了很多。过去,他们只能生产两、三种锣鼓,主要满足当地群众红白喜事以及逢年过节闹社火时用,可专业舞台用的锣鼓,比如秦腔戏中常用的大秦锣,他们是做不出来的,只能到江苏、四川等外省的乐器厂去购买。作为响器传人,刘松林感到很惭愧,也不服气。他想自己生产大秦锣,却遭到很多人反对,因为要给锣定调,他们的工艺根本做不到。

刘松林不想放弃,他买来三面大秦锣,将其烧红,晾凉、再敲碎,研究其中的窍道。“给铜饼加锡,是制锣的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加多了,容易破;加少了,又展不开。”虽说小刘还没有从事这个行当,但从小耳濡目染,讲起来也头头是道。

几经试验,刘松林终于做出了第一面大秦锣。“这就是一锤定音。”小刘领记者在车间参观时介绍说,“工人将加了锡的铜饼,不断地敲打,直到最后一锤,和定音器的调吻合了,这面锣就算做好了。手艺活,全凭的是经验。”

刘松林用同样的办法,研制出了不同的响铜乐器。现在,仅铙钹系列就是七大类56种之多,另外还生产五大类42种牛皮鼓。因做鼓要用很多木材,而生产铜响器又必须见火,所以,制作鼓的车间与制做锣的车间,分居两处。

刘松林的锣鼓厂只是上川口村锣鼓产业的一个缩影。这个村生产锣鼓的历史长达300年,从清朝时就开始了,但真正做成锣鼓专业村,还是改革开放后的事儿。如今,全村年加工原铜175吨,加工牛皮3万多张,生产铜鼓乐器92个品种6万件(套),产品畅销甘肃,青海、西藏、河南,浙江、江苏等26个省(区)和东南亚地区。“女人会烧火,男人精铸铜,老人善做鼓,青年跑经营。”说的就是上川口村的景象。一个300多户的小村子,铜鼓乐器加工的年产值却高达2480万元,提供的收入占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有手艺的村民,不用出门就能挣大钱,在刘松林厂子里干活的工人,挣得多的,月工资在万元左右。

上川口村的锣鼓产业在保持手工加工特色的同时,也引进机械化生产设备,对传统生产工艺加以改造,并由锣鼓乐器加工专业协会规范生产程序和标准,统一产品质量和价格,精心打造品牌。

一个村子,将一个行当做大、做精,这便是典型意义上的一村一品了。

一村一品走进中国

“一村一品”是日本大分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倡导并推行的一场新农村建设运动。

1979年,大分的经济还很落后,传统的烧酒产业也很不景气,而时任大分知事的平松守彦先生却偏偏看中了烧酒。在他多年的努力下,大分县的烧酒销售后来居世界第一,占据了烧酒销售份额的30%。与此同时,大分县各地又培育出特色产品336种,其中产值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有126项,产值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5项。由此,大分“一村一品”受到国际瞩目。

平松守彦先生曾对一村一品的理念进行了概括:

第一,立足本地,面向国际。越是地区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能体现地区特色的东西,越能受到国际上肯定。一村一品不光是指生产某种好的产品,观光旅游、地区文化等都可以是优秀的地方产物。

第二,自主自立,銳意创新。一村一品动力的源泉应该来自民间,重要的是积极性。单纯由政府主导是持久不了的。各地究竟干什么,完全由各地做主,政府所能提供的帮助只能是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而已。开展一村一品的目的,是让当地农民了解自己的潜力并最大化自立自主的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地区持续发展目的的运动。他认为,我们的社会应该由注重GNP(国民生产总值)向注重GNS(国民满意度)转变。开展一村一品也是这样,不是单纯的生产,关键要看人们是否满意。

第三,人才育成。“造就人才”是一村一品运动的最终目的。一村一品不单纯是指物品的“品”,也是“人品”、“品格”的“品”。一村一品就是要“通过造物造就人,通过造人造就物”。

1983年,平松守彦到上海访问,将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带到了中国。

不过,一村一品作为农民致富的一种手段真正在中国推广,是从2002年才开始的。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已达到41293个,从业农户187058万户,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4560元,比全国农民人均收入高出27%。

2005年,杨凌召开的“农博会”首次出现了“一村一品”展台,并举办了国际论坛。会议结束时,与会的19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发表了《西安宣言》,呼吁积极推动“一村一品”本土化发展与创新。

到2007年,陕西省已有1000多个村发展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这些村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到将近八成,来自主导产业的收入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在今年陕西“两会”上,袁纯清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陕西要继续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到201 2年,全省近40%的行政村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使一村一品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地域的、特色的、专业的

有一种花草纸,从贵州苗寨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

石桥村,250户人家,而以造纸为生的就高达70余户。前些年,年均销售收入有30多万元,去年的销售收入已达82万元。

石桥村用传统的办法造纸,历史长达上千年,以造白皮纸和彩色皮纸为主。村民从山上采摘野生原料到最后出成品,要经过16道工序,在全国目前民间尚存的手工造纸工艺中工序最多,规格最多,纸张质量也最好,尤其是其中彩色手工纸,在全国绝无仅有。

花草纸是一种很独特的手工纸,可以用来制作贺卡、明信片,名片、屏风、信封,灯罩以及店面装饰等。石桥村生产的花草纸已经有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主要以订单形式销售到海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石桥村造纸专家杨大文应邀前往加拿大参加国际抄纸现场献艺,他精湛的技术,娴熟的表演,尤其是手工生产的云龙纸、花草纸、麻丝纸等60多种彩色纸,轰动整个现场。

2007年,石桥村古法造纸术被贵州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丹寨县已将这一传统工艺列入旅游开发的重要项目,使古法造纸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与生态旅游得到结合。仅造纸,旅游两项,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112元。

甘肃岷县是一个贫困县,但清水乡清水村用传统工艺铸造的铜钟,宝鼎、云板、香炉等铜铁工艺品却盛名远扬,远销省内外风景名胜区;张家坪村烧制的脊兽造型多样,风格迥异,成为远近村民建新房、修大门独树一帜的装饰;北小路村调动村民用祖传手艺打制铁器,加工成结实耐用的铁锨、铡刀,犁等用具,农民人均年收入2400多元,成为全县首批“小康示范村”。

新疆塔城发挥其沿边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经巴克图口岸成功打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外市场。塔城绿色蔬菜出口基地不仅是塔城盆地的“菜篮子”,也是塔城地区发展外向型设施农业的基地。

额敏县玛热勒苏乡库尔吉拉村,123户村民中70%以上从事打瓜种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2003年,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打瓜协会”,目前已带动农民增收500多万元,打瓜子畅销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

云南的普洱茶应该是西部地方产业成功营销的范例。

普洱茶被称为“能喝的古董”,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之一,也是茶马古道的源头。但是,普洱人依靠普洱茶致富,同样是近些年才发生的事情。改革开放前,普洱县勐先乡竹山村305户人家中有80余户需吃救济粮,是有名的贫困村。现在,全村种植茶叶3000多亩,户均10.4亩,农户年茶叶收入1万元以上的占全村半数,村民60%的收入来源于茶叶种植。

2004年,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普洱茶的价值,惯于走茶马古道崎岖山路的马帮,却浩浩荡荡地出现在全国密集的公路上,并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北京。如今,普洱县七乡两镇85个村民委员会均有茶葉生产基地,涉茶农户10万余人,年生产精制普洱茶3000吨,茶叶总产值达1.8亿元,成为普洱县的支柱产业。

由地域的优势、特色的优势、专业的优势,形成竞争的优势,这是西部各地发展一村一品的成功经验。

政府、民间,谁来主导?

有去日本参观归来的朋友说去之前,我理解的一村一品,只是一种单纯的农业生产方式,由各个地方集中人力、物力专攻某个农业品种,从而形成产品特色和产业优势带动农业发展。可是,参观以后才发现,先入为主的观念是有偏差的。

朋友说,日本一村一品的主导力量完全是民间的。2006国际一村一品会议,主办方是大分一村一品国际交流推进协会,当地政府并没有直接参与进来。他参观了一个农舍交易所。这是一家在日本到处都有的农产品小超市,农民上门直接供货,价格由农民自定。为保证供货的安全性,货物不仅必须洗净包装,且必须注明产品名称、产地、出产时间,产品人的住址和姓名等等,甚至产品人的照片都有,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能很方便地找到事主。

这位朋友感慨地说,参观后,我才感到了日本人的精明所在。生产一样东西容易,生产一样好东西并很方便地销售出去才是最大的难题,只有抓住这两个要害,一村一品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反观中国目前正在发展的一村一品,莫不打有浓厚的政府印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征兵说,目前我们的一村一品运动大多数主要是依靠政府、国家政策引导产生的,缺乏的是农民的主观能动性。王征兵建议,作为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把专家咨询的结果告知给农民,至于农民发展还是不发展,由农民自己决定。对农户来说,在选择一村一品项目时,最好与村里其他农户一致,这样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同时,销售永远是决定一村一品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农民专业协会就很关键。实践证明,专业协会在销售上具有单个农户所不具有的规模优势,农户要看到协会长远的发展潜力和好处。

事实上,一村一品在中国发展几年之后,一些基层政府已经明白,决定一村一品生命力的关键是市场,而非政府的推动。本刊记者在陕西关中的采访,也有一个明显的感受,经过市场历练的农民对发展一村一品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意识,与政府推动比起来,他们更相信市场的力量。

广天乡发展一村一品工作总结 篇4

2011年全民创业、“一村一品”、农村产业

园区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县全民创业工作会后,广天乡党委、政府积极行动,认真部署,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乡动员大会,制订了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的工作思路,按照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工作是: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抓好优势铁锅、砂轮、农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一村一品”发展规模

立足资源和传统优势,我乡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要求,确立了铁锅、砂轮、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要求各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大力招商引资,建立特色基地,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乡镇、特色村。目前初步形成了以赵花园、石庙、杨庄村为重点的铁锅产业,以吴堂、邱庄村为重点的砂轮产业,以大程庄、小程庄、桃园铺村为重点的蔬菜种植等一批特色专业村,“一村一品”块状经济凸现特色。1

二是培育壮大规模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以规模生产、种植为依托带动“一村一品”发展

我乡认真落实市、县关于扶持工业、农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从政策、资金、服务方向加大了对市场前景广、产品销售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规模企业、种植扶持力度,鼓励加大发展规模,以规模生产、种植带动发展。目前我乡共有规模铁锅企业46家,规模砂轮12家,种植大户15家。

三是搞好人才培训,培养“一村一品”带头人

我乡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多种渠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一村一品”带头人。一是结合“双培双带”工程依托农村远程教育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党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二是组织村干部、企业家、种养能人参加乡镇组织的培训班进行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三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目前已培训3000人次,提高农民实用技术和就业能力。

四、发展“一村一品”的下步打算

我们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途径,进一步发挥优势产业,加强特色基地建设,大力培育特色品牌,不断拓展农产品市场,努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格局向前发展。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合理规划布局,抓好优势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一村一品”发展规模。立足资源和传统优势,紧紧围绕“壮大铁锅、砂轮企业,发展观光农业”的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建立特色基地,培育典型农户,进一步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打造特色乡镇、特色村。

第二、将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并扶持一批铁锅、砂轮和农业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同时根据各村的产业特色,组建一些专业协会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大户,能人带动,以专项为主,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组织,集中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村一品包扶工作总结 篇5

一、申报条件和认定标准

1.主导产业突出。专业村主导产业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专业乡镇主导产业产值占全乡镇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从事主导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数占专业村、专业乡镇农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0%以上和30%以上。

2.农民增收效果显著。专业村农民从事主导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达到60%以上,专业乡镇农民从事主导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达到40%以上。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所在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0%以上,专业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所在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以上。

3.市场影响力大。专业村镇主导产品有注册商标,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或省以上名牌产品的专业村镇优先考虑。主导产品通过无公害或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基地规模占专业村、专业乡镇主导产业规模的比重分别为50%以上和40%以上。

4.标准化规模化程度高。主导产业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生产,产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专业村镇标准化生产规模(种植面积、养殖量、水面面积等)占主导产业规模的40%以上。

5.组织化水平高。专业村镇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入

社农户占专业村、专业乡镇从业农户的比重分别为40%以上和30%以上。专业村镇与龙头企业或专业批发市场有效对接,实行订单生产的产品产量占主导产品产量的30%以上。专业村镇有一批专业大户和农村经纪人。

6.持续发展能力强。专业村镇重视特色产业发展,技术服务能力较强,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和科技示范户,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强。村镇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规范。

二、申报程序和申报数量

由市产业化办公室结合实际,在充分考虑各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基础上,确定1个示范村,指导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按照要求填报专业村镇申报材料,审核后上报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三、申报材料

主要包括县级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的申报文件和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初审意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报书、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基本情况表,申报书格式及主要内容和基本情况表按照见附件1和附件2规定的内容编写。

四、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明确专人负责,确保认定工作顺利开展。按照申报条件和认定标准做好遴选、初审、推荐等工作。

一村一品典型材料 篇6

--白水镇周溪村“一村一品”发展纪实

白水镇周溪村地处**县东部偏西,距**县城30公里,吉冠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辖4个自然村,6个村小组,210户,1115人。有耕地面积1805亩,山林面积3100亩,果园面积3000余亩,支柱产业以水稻,井冈蜜柚为主。

一直以来,我村群众就有种植和养殖的传统,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基础。自2010年发展“一村一品以来,我村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原则,依托井冈蜜柚基地和养猪基地,优化产业结构,主攻井冈蜜柚,养猪两大产业,形成了山上有果树,山下有猪场的综合立体种养模式。

周溪村的井冈蜜柚产业,始于2006年,特别是在2010引进江进种植大户后,井冈蜜柚种植面积和养猪产业都取得了巨大发展;通过种植大户的引导示范作用,目前周边群众种植井冈蜜柚1200亩;带动养猪户7户,年产猪1000多头。为此村民收入人均增长2000余元。

周溪村的井冈蜜柚产业,依托集团化作业和种植大户,采用大穴、大肥、大苗高标准建园,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套袋,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等先进技术,亩产量一般达到9000斤,亩产值达27000元。

周溪村的养猪业,根据山区农村特点,因地制宜,引进适应山区养殖的优良品种,以其生长周期短,瘦比重高,市场前景好,抗逆、耐粗能力强,能充分利用山区农村农作物的下脚料,减少饲料支出,易于推广普及为特点。目前全村大小养殖户共有80户,全村年出栏猪3000头。

“一村一品”的朱村之路 篇7

一、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

农民要致富, 很难;无资源的山区农民要致富, 更难。任何一个经济单元, 要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收入快速增长, 必须有各类生产要素的快速集聚和高密度投入。朱村没有地下资源可挖, 没有城市快速扩张后增值的土地可出让, 这样一个生产要素几乎样样都缺的小山村, 是怎样实现快速致富的呢?关键在于他们把“一村一品”变为了现实。

(一) 不甘贫穷求出路, 发展大棚成共识。

改革开放以来, 朱村人在致富道路上艰苦探索, 收获过成功, 也走过弯路。朱村由穷到富的巨变始于2005年。这一年, 村“两委”班子换届, 以赵丽琴为村支书的新一届“两委”班子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头号工程”, 党员群众也纷纷献计献策, 在榆次、太谷等地打过工的村民说, 平川地区搞大棚蔬菜, 一个大棚一年能收入三四万元。朱村能不能也搞大棚?“两委”班子成员外出考察发现, 大棚蔬菜确实挺赚钱, 但投资很大, 水肥标准和种植管理技术要求也高, 这些条件朱村都不具备。一是缺水。全村只有一口水井, 仅能维持村民生活用水, 没有一亩水浇地, 即使老天下雨, 雨水也很难留住。二是缺钱。建一个大棚少说也得投资三四万元, 村民手里不多的存款要应付孩子上学、老人生病等急需, 村里账上也没有几个钱, 别说建大棚, 就连买水管、电线、电机都是问题。三是缺经验和技术。这些祖祖辈辈以传统方法种植、种植传统作物的村民, 对于无限生长品种、剪枝再生栽培、高温闷棚消毒等大棚种植技术闻所未闻, 一窍不通, 心里无不发憷。四是交通不便。朱村离榆次城区几十里, 山路崎岖, 东西拉不出去就得烂在地里。为了村民脱贫致富, 决不能被困难吓倒。赵丽琴和村“两委”班子多次讨论、动员, 决定由积极性高的几名党员干部出资, 先建5个试验棚, 统一种植需水量少、销售看好的西红柿试一试。这一试不要紧, 当年每个棚就收入三四万元, 不但收回了投资, 还有盈余。由此, 全村干部群众认定搞大棚蔬菜是发家致富门路, 一场在丘陵旱垣山区攻坚克难建大棚的战斗在朱村打响。

(二) 五户联保获贷款, 闯过资金大难关。

建大棚投资大, 在丘陵山区建大棚投资更大。面对资金难题, 朱村人想到了从信用社贷款。但经济基础太差, 缺乏抵押资产, 靠什么撬动信用社的贷款呢?一方面, 靠朴实勤劳的品质和摆脱贫困的决心, 被赵丽琴请到村里的信用社干部, 看到朱村老少齐上、车推人铲建大棚的感人场景, 当即同意为50户村民每户提供2万元贷款;另一方面, 靠科学创新的方法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村“两委”班子向信用社提出“五户联保+再担保”办法, 即由建棚村民相互联合, 一户贷款, 五户担保,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再为每户村民担保, 并督促村民按时还本付息。这样, 100万元贷款很快到位, 再加上建棚户的“压箱底”钱, 朱村人闯过了建大棚最大的资金关。“五户联保+再担保”的办法优越性很多:一是解决了农户无资产可担保问题, 发展设施农业急需资金, 而贷款又需要担保, 这种“两难”被“五户联保+再担保”解决了, 同时也保证了信用社资金安全。二是分散了贷款农户的风险, 一户损失, 五户共担, 风险系数大大降低。三是发挥了村“两委”班子的骨干作用,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村民担保, 也使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再担保是现代市场经济高层次的金融手段, 对于分散风险、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在这里被农民创新并用活了。

(三) 创新思路调土地, 破解用地老难题。

近年来, 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与土地分散承包的矛盾逐渐突出, 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课题。建大棚需要统一规划, 集中连片推进, 但土地已经分到各家各户。朱村“两委”班子清楚, 土地问题解决不好, 建大棚就会半途而废。经过充分协商, 一种灵活有效的土地流转方式应运而生。由村民共同推举威信高、信用好的老党员李海德出面, 统一以每亩每年200元的价格承租 (2006年以前, 朱村一亩地平均收益170元左右) , 集中后重新划分为50个大棚建设区块, 并以相同价格转租给建棚户。不同于龙头企业和大户牵头集中流转, 这种办法虽“土”, 但颇具创新性, 好处很多。一是容易起步。当时村委没钱, 村民信不过, 合作社没成立, 无人牵头, 由村民推选出的老党员承包转租, 有利于快速推进土地集中流转。二是保证了土地的统一规划, 避免了土地流转过程中易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三是控制了租赁价格, 避免了哄抬租赁价格, 降低了建棚成本, 有利于把有限资本集中在生产领域。

(四) 团结互助聚合力, 不畏艰险驱穷魔。

只有苦干才能甩掉贫穷。朱村人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拼劲, 以数倍于平川地区的辛苦, 换来了生活和命运的改变。为了节省建棚费用, 全村老少齐上阵, 山上风大, 一天下来, 人都成了“土地佬”。2008年, 朱村新发展大棚60套, 棚区离村4公里, 为赶工期, 村民们每天带着干粮, 天不亮就往工地跑, 中午饭就是凉开水、冷馒头, 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家, 有的干脆搭起简易棚, 吃住在工地。大棚刚建成, 水电还没有通, 为了早见效益, 朱村向邻村太谷县东贾村求助, 利用东贾村晚上不灌溉的空闲, 打着手电, 抢抓时间, 摸黑灌溉植苗。建棚期间, 村干部舍小家顾大家, 顾不了家人的埋怨, 顾不上自己地里的农活, 为村里的事情东奔西跑, 甚至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垫交建棚的紧要开支。赵丽琴多次晕倒在工地上, 还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小卖部, 并为发展大棚背上几万元债务。为了提高大棚经营科学化水平, 村“两委”班子及时组织村民成立合作社, 为农户提供品种引进、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有效提高了农民搞生产、学技术、闯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朱村把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互利共赢的市场经济原则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力。

(五) 苦学技术成专家, 实现农业新跨越。

发展设施农业, 是农业发展史上一场革命, 使传统农业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春种秋收、四季轮回的宿命, 成为技术、资金、管理、经营、信息等要素有机聚合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和高效产业。但在这场变革中, 农民缺乏生产要素, 尤其缺乏技术。朱村人发展西红柿大棚的方向确定后, 村“两委”请来山西农大的专家, 对土壤、气候等条件进行考察论证, 教会村民科学选择建棚地址、棚架高低等技术, 并把适合丘陵山区的成熟技术组合配套, 确保大棚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多次组织大伙到太原、榆次、太谷学习育苗、防病虫害、嫁接、滴灌、施肥、采摘等一系列技术, 几十个环节从头学起, 村民们在小本本上记得密密麻麻。经过几年的学习、探索和实践, 朱村人个个成为大棚技术和管理的行家里手, 附近村庄都来朱村学习, 有几位村民还成为远近闻名的技术专家, 常年在外搞技术辅导。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真正成为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增加收入的强大武器。

(六) 支持配套水电路, 产业园区成规模。

朱村大棚蔬菜从无到有、形成规模并连片发展为园区, 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2005年, 得益于“解决人畜吃水困难”政策支持, 朱村相继打了两眼深井, 建起了水塔, 用上了自来水。2006年, 在帮助实现村内道路硬化的同时, 又修了园区水泥路10公里。近几年, 受惠于农村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 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更是发生了显著变化。水通了、电有了、路平了……农村基础设施这些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一旦解决, 资金、技术、信息等其他生产要素就有可能快速聚集, 农业产业化就能得到有力推进。

二、在转型中实现全面进步

发展大棚蔬菜、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是偶然而来,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是朱村上下艰辛努力的结果, 并且带动了全村的全面进步。

(一) 选班子、建队伍, 提升富民惠民新境界。

搞好“两委”换届, 建设一个干事创业的班子, 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发动机”。2005年朱村“两委”班子换届时, 榆次区、北田镇两级党委针对朱村经济落后, 青壮年农民普遍外出打工, 选人难、人难选的实际, 多次深入朱村走访党员群众, 在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的基础上, 按照有知识、有能力、敢负责、敢担当的标准, 选出以赵丽琴为党支部书记的新一届“两委”班子。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实践中, 村“两委”提出“新、和、勤、廉、实、优”六字班子建设目标。“新”, 就是坚持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统领各项工作;“和”, 就是团结合作, 同心同德, 和衷共济促发展;“勤”, 就是勤思考、勤深入, 勤勤恳恳干工作;“廉”, 就是廉洁自律, 廉洁做事, 廉洁做人, 不为私利所动;“实”, 就是说实话, 办实事, 求实效;“优”, 就是创先争优, 工作争排头、争一流。“两委”班子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美好家园为己任, 凝聚了党员、凝聚了群众、凝聚了人心。在开展创先争优和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中, 朱村党支部始终把提升致富水平和服务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通过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全体党员“先锋队”作用, 全面提升党员素质, 结合实际开展党建活动。目前, 全村2/3的党员建起了温室大棚, 带动全村形成“家家有致富产业, 户户有致富门路”的新格局。村党支部书记赵丽琴光荣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二) 聚合力、美家园, 焕发村容村貌新景象。

一个村要有大的发展, 必须把全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朱村“两委”班子凝聚群众的第一件事, 就是改善村容村貌。2006年以前, 朱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 “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新一届“两委”班子为解决行路难, 决定硬化村内街道。按当时有关政策, 国家补助部分修路资金, 但要路修好了才能下拨。朱村集体没有钱, 村干部就一个砖厂一个砖厂跑, 向砖厂赊砖, 赵丽琴和村委会老主任张耕牛更是跑得腿直不起来, 胳膊被晒得脱了几层皮。最终, 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个人名义给砖厂打下十几万元的欠条, “借”来70万块砖。砖有了, 但请不起工程队, 就组织村民义务铺路, 短短1个多月时间, 一条条红砖路铺到了每家每户, 也铺到了群众心里, 让群众信任了村“两委”, 愿意跟着村“两委”干。几年来, 朱村投资60多万元, 建设水泥硬化街道和砖砌巷道、户道2.6公里;建成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街心公园, 并安装了健身器材;建成一个标准篮球场和有1000余册藏书的农家书屋, 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三) 不畏惧、敢登攀, 树起“朱村精神”新旗帜。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省, 小到一个乡、一个村, 要实现快速发展, 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朱村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 实现农民纯收入增长近五倍的发展奇迹, 靠的就是在实践中创造的“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的“朱村精神”。不畏艰险, 就是不被困难吓倒, 不甘贫穷落后, 敢于求富裕、求发展, 这是朱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是实现农村大发展的基础力量;吃苦耐劳, 就是不讲条件、不要报酬, 吃得苦中苦、耐得劳中劳, 艰苦奋斗, 顽强拼搏, 这是朱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核心元素, 是中国农民的优秀品格;团结互助, 就是同舟共济, 万众一心, 心往一块想, 劲往一处使, 这是朱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可靠保障, 也是贫困山区农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勇于创新, 就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 以新的思维、新的视野、新的办法, 千方百计解难题, 与时俱进闯新路, 这是朱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法宝, 也是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代精神体现。

(四) 立章程、强管理, 营造文明和谐新风尚。

“村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朱村“两委”班子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同时, 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有效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一是实行党员干部入户制度。村党支部要求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 变等群众上门为主动到群众家中, 利用晚上时间逐家逐户深入群众, 坐在炕头上与群众谈心交流, 密切了与群众的感情。二是建立“两级决策、三层服务”网格化管理制度。“两级决策”, 即由党员、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村民大会决策。根据工作需要, 随时召开党员、村民代表议事会, 共同决策村里重要事务、重点工程, 保证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透明;每年召开一次村民大会, 向全体村民报告工作, 民主决策涉及村街长远发展、全体村民根本利益的大事。“三层服务”, 即按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三个层面, 实行立体化、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按照居住地点, 将全村划分为4个片, 包片村干部和党员, 负责片内环境治理、明白卡填写、群众事务办理、矛盾调处、意见反馈等工作。通过“两级决策、三层服务”, 形成了村“两委”成员身先士卒, 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密切配合, 村民广泛参与, 合力推进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制定《设施蔬菜生产园区公约》。号召全村群众真心爱护好、建设好、发展好自己的“希望家园”, 从园区建设到生产经营等方面提出11条具体要求, 成为园区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四是完善村内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从干部包片、党员包巷、群众包户、主干道专人负责、清运保洁人员管理等方面建章立制, 确保环境卫生不打折、不反弹。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 村“两委”班子成员注重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民政策, 教育引导村民遵纪守法, 提高道德修养, 村内风气更加文明和谐。

(五) 再创业、再提升, 开创未来发展新局面。

朱村人并没有满足于现有成就, 在全省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新形势下, 赵丽琴和村委会主任张永太及“两委”班子研究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奋斗目标。袁纯清书记到朱村调研时, 对朱村的发展成就给予充分肯定, 并要求晋中市委、榆次区委帮助朱村搞好“二次创业”。晋中市委书记张璞亲自协调市财政、交通、农业、水利等部门, 指导朱村制定“二次创业”规划并启动实施。榆次区委书记、区长贡琦与朱村人一起推动“二次创业”的落实。按照规划, “十二五”期间, 朱村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一是种植业提升工程。提升现有温室大棚、果树科技含量和种植水平, 新发展温室26.67公顷, 果树33.33公顷, 实现“户均一个高效棚, 人均亩半优质果”。二是养殖业示范工程。与金粮农科公司合作建设占地6.67公顷的高标准养殖示范园区, 年出栏肉鸡120万只, 吸收20-30户农民加入, 形成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走循环农业路子, 实现种植养殖优势互补,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按照增水与节水并重的原则, 新打水井2眼, 通过荒山荒坡改造新增耕地26.67公顷, 绿化荒山66.67公顷。四是村镇建设推进工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 完善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有计划、分阶段推进旧村改造, 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五是强基固本提升工程。充分发挥“两委”班子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双带”作用,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 培育100个产业示范户和200个文明户, 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届时, 朱村将形成蔬菜、养殖、干果三个产业园区和一个现代化的村民生活小区, 人均纯收入将突破25000元, 成为经济强村、生态绿村、和谐新村。

三、“朱村现象”的价值所在

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 必须破解农村经济如何实现大发展、贫困农村如何快速脱贫致富这个难题, 必须抓住农民收入翻番这个“牛鼻子”。从“朱村现象”中, 我们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示。

启示一:农村经济实现大发展, 必须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农村实现脱贫致富, 缺资源、缺资金、缺技术……但最缺的还是思路。朱村的大棚从5套起步, 发展到50套、150套, 西红柿这个主导品种一直没有变, 而且没有随着产量快速增长而卖不出去, 相反由于品质好、无公害, 有规模、成批量, 在太原、晋中的主要批发市场小有名气, 不但卖得快, 而且价格还高一些, 这就是“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的效果。发展“一村一品”, 有利于有效集中农村人力、土地、水利、信息等生产要素, 有利于农产品的规模扩张、成本控制、技术推广、品牌建设、市场开拓, 有利于政府在资金、政策、交通、电力等方面的扶持, 最终有利于一家一户的农民通过集群式发展、工厂化管理、合作化经营, 实现商品价值的大幅跳跃, 实现收入快速增长。袁纯清书记指出:“山西70%的农村处于类似朱村的自然条件, 朱村的发展告诉我们, 山西的农村是可以走‘一村一品’路子的, 山西的农民是可以富裕起来的。”坚定走“一村一品”道路, 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 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 就一定能摆脱“提篮小卖”, 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 实现农民富裕、农村繁荣。

启示二:农村经济实现大发展, 必须造就一支过硬的带头人队伍。农村脱贫致富, 这也难, 那也难, 但最难的是选择一个好支部、好带头人。朱村还是那个朱村, 朱村人还是那些人, 换了“两委”班子, 换了支部书记, 短短几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村的变化体现了村“两委”班子和支部书记在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中的重要作用。一个过硬的基层组织是我省农村实现大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相对而言,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观念陈旧、视野不宽, 在经济上分散经营、效率较低, 要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 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带头人。这个带头人的作用是, 摆脱贫困出思路, 组织群众聚力量, 困难面前找办法, 关键时刻顶得上。这个带头人就是党员队伍, 就是“两委”班子, 就是党支部书记。“十二五”期间, 我省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 农民收入翻番是一块“硬骨头”。啃下这块“硬骨头”, 选好配强农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显得尤为关键。

启示三:农村经济实现大发展, 必须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事在人为, 人靠精神。山西人民是有精神的, 从明清时期的“晋商精神”, 到战争年代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 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纪兰精神、大寨精神、双良精神, 到今天的右玉精神, 都是支撑山西人民奋发进取的“魂”与“魄”。一个村也能创造一种精神, 拥有一股独特的精气神。“朱村精神”, 可以说是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在山区农村脱贫致富历程中的传承和发扬, 是山西人民艰苦奋斗、改造自然的又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朱村精神”, 实质就是一个“干”字, 敢干、苦干、真干、实干、硬干、大干、巧干、可持续干, 干中出思路、干中长本领, 干中找办法、干中谋发展, 更加凸显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 这也是全省广大农村转型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只要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 继承和发扬好山西各个时期的宝贵精神财富, 带领群众不怕吃苦、敢闯敢干, 善于围绕当地资源, 策划致富项目, 找到增收路子, 就一定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村一品”惠及千家万户 篇8

发展生产是硬道理

在保持产粮大县生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围绕“干村示范。万村推进、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积极发展以更新手段、改变方式、提升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要求,围绕龙头企业发展,延伸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积极构建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农业产业格局。发展培育了通威、汉宝、高墙果蔬、科忠果蔬、梦思味果汁等农业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开启非农化之门的金钥匙,以近在园区。远出县境为基本流向的劳务输出年均达到5.5人以上。

二是扩大再生产规模。以建设“万字头”农副产品基地为目标,万栋大棚、万亩黄花菜、万亩露地菜、万亩胡萝卜等蔬菜基地以每年不少于2000亩的速度稳步发展,奶牛、奶羊养殖逐步向专业村、养殖小区和专业大户集中。到2006年底,日光大棚已经达到13000多栋。值得一提的是通远镇的何村,人均大棚1、2栋,大棚提供的人均年纯收入都在7000元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广种大棚菜、小康路上跑得快”的生产发展第一村。

三是推广优良品种。到今年7月底,高陵县已经引进了涉及林果业、蔬菜业、奶畜业等18个品系的100多个优良品种。

四是推行标准化生产。高陵县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结合实际制定了农产品地方标准,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多施农家有机土肥,喷酒无公害农药,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进行作业。高陵县通远镇的大棚菜、湾子乡的露地菜、张卜乡的胡萝卜、耿镇的黄花莱都获得了省农业厅无公害基地认证。西红柿、菜豆、辣椒、黄瓜、芹菜5种蔬菜被省农业厅认证为无公害产品,“粒粒纯”牌小麦良种、“秦宝”牌鲜食枣、“稞青”牌蔬菜等成为西安市场农产品的知名品牌。

城乡一体化是大方向

高陵县始终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将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是抓规划修编。以每年编制20个行政村规划的进度,把科学谋划、合理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向前推进,对村民的新建住房严格按照规划,统一红线、统一地平、统一标高、统一风格设计。

二是抓道路建设。近年来高陵县共修建县乡道路110公里,村中路、出村路260公里,全县7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村中路、出村路的水泥化,100%的行政村实现了村道与乡道、乡道与县道、县道与国道的有效连接。2006年,高陵县被评为“全省通村路建设先进县”。

三是抓集中供水。一方面积极实施人饮解困、氟病改水、改苦咸水等饮水项目,短期内重点解决部分群众的吃水难问题;另一方面,着眼长远把农村集中供水项目纳入“十一五”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目前,全县55个自然村实现了集中供水,两万多户7万群众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四是抓好文化信息网络建设。按照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各乡镇建起了文化站,配备了电视、碟机等电教设施,全县20%的行政村建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场等文化活动场所,50%以上的行政村建起了村级文化活动室。农村有线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也稳步推进,全县300多个自然村接通了有线电视信号,手机和电话的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服务“三衣”真抓实干

按照“多予不取”的原则,从2005年开始,高陵县每年拿出500多万元对群众发展生产予以补贴。每发展1亩林杂果补贴50元;每建1栋日光温室大棚补贴600元;每发展1亩黄花菜补助200元:每新建 口沼气池补助400元;每新建一个青贮窖每立方米补助20元。同时,县上每年拿出近百万元用于动物疫病防治,保证了畜牧业的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

自2005年起,县上每年拿出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去年以来,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加强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给每个行政村的卫生室按照30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落实了每村一人的公共卫生人员待遇,面向社会公开招选了30名专业医务人员。计生工作实现了由处罚多生向奖励少生的转变,对主动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的农村家庭按照每户2000元的标准应奖尽奖、即有即奖。从2006年开始,我们推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参合率达到93.3%,2007年达到96.3%以上,每年有1200多万元的公共财政通过新合疗间接和直接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从2007年起,我们提高了对农村低保户的生活补助标准,加大了对农村贫困户、残疾人员帮扶和救助的力度,并实施了广厦工程。今年8月8日,我县遭受百年不遇的暴雨灾害后,县上对受灾较重的25户特困户按照每户5000元的标准帮其尽快建房,保证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高陵县把群众发展生产最关心的技术,资金和销售等问题作为作好提供服务工作的重点,全县每年举办不同层次的农业新技术培训1500多场次,培训人数4万余人次,免费发放科技图书两万余册。

目前,高陵全县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建设西部强省”的战略部署,围绕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发展目标,突出“强工、稳农、荣城、和谐,创新”的工作重点,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实现地方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收入的有效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向前进位的“三增一进”目标,尽最大努力把高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上一篇:《乡下老鼠进城》反思下一篇:2024年上半年度联村扶贫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