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新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领导科学新(推荐8篇)

领导科学新 篇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重要使命。今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我县始终按照中央提出的五句话20字(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模式,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尚、建立新机制为主题,以20个新农村示范村和30个整治村为重点,围绕“村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班子强”的要求,科学领导,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科学谋划,确立新思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任何组织和群体要有效地进行活动,顺利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就必须实施科学的领导。实施科学领导,首先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思路。针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农民文化技能素质较低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因地制宜与典型示范,富民惠民与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了《望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全面科学的建设思路。一是明确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2006年至2008年抓试点、闯路子,2009年至2010年建机制、促发展;第二步:再用5年时间抓完善、上水平,到2015年把全县农村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明秀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到一年启动,三年突破,五年变样,十年巨变。二是确立“六新”的建设目标。即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塑造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村级班子焕发新活力,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达到“六有”,即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科学规划、人人有创业技能、户户有致富门路、家家有文明公约、处处有和谐环境。三是开展两个不同层面的示范。第一个层面是今年启动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主要在交通干线、城镇周围、旅游景点周边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布点;第二个层面是搞好30个整治村,主要以偏远落后的村为重点。四是确定了示范村“三整三改一分离”(整修村组公路、整治生态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改电、改水、改厕,人畜分离)和整治村“四清四改”(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清污水,改水、改厕、改灶、改猪圈)的建设内容。

二、突出重点,迈出新步伐

实施科学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既是一项利民富民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基础工程。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掌握科学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点,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把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做大。每年力争引进过千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10个,过亿元的2个,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10个。二是把优势产业做强。发展特种水产养殖15万亩,扩张板块规模,做活百里水产走廊文章;将分散的农家乐升级为具有水乡文化的观光旅游线路,实现营业收入过亿元,打造生态休闲农业品牌。三是把传统产业做亮。发展大户养殖,扩大生态养殖小区,年生猪出栏达120万头;发展生态优质稻种植20万亩,实现“国家级优质稻生产基础县”目标;发展千亩以上连片蔬菜种植基地10个,万亩蔬菜种植板块2个,打造无公害放心菜品牌。同时,财政投资100万元,重点扶持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具有山水特色,生态优美的山丘型自然村落;水乡文化,田园风光的平湖型农民新村;文明秀美、和谐发展的社区型居民小区。二是从基础入手,找准切入点。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花钱最少、见效最快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以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建设为突破口,政府每年每村安排20万元办点经费,采用村民理事会管理与农民自主建设的模式,用五年时间基本达标。

3、突出发展劳务经济。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今年除上级投入外,县政府投资300万元,对通过培训并已安置就业的农民工每人补助500元,属特困家庭的每人补助1000元,计划年内培训6000人,安置5000人。二是创新办学模式,畅通输出渠道。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培训模式,整合县农广校、县职业中专及社会办学机构教育资源,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校企联合、委托培训的形式,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精心打造劳务品牌。形成农民培训、劳务输出、回乡创业、跟踪服务一条龙的长效机制。

4、突出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一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合理划分乡镇事业站所职能,积极推进乡镇文化站所改革试点工作,综合设置机构,精减人员编制。二是组建三大公司:即水利建设投资公司、公路建设投资公司、城镇建设投资公司,通过市场运作,盘活存量资产,加速资本运营,拓宽筹资渠道,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立土地流转中心,继续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挖掘土地潜力,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四是设立财政偿债基金,健全县乡偿债机制,落实化解村级债务试点工作,推进县、乡、村消赤减债工作。

5、突出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一是抓村干培训。一方面,组织示范村支部书记到市里培训,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参观学习,拓视野、长见识,当好火车头;另一方面,组织第一书记、书记到县里培训,到兄弟县市参观学习,取人之长,学以致用。二是抓骨干培训,以村为单位,由县新农村办组织党员骨干在本村培训,到县内典型村参观学习,转变观念,激发热情。三是抓农民培训,由县新农村办牵头,县农科教办组织有关单位骨干下村,举行新农村知识讲座、法律知识宣讲、实用技术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6、突出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一是解决“四难”问题。硬化所有的示范村通村公路,修好通组公路路基,解决“行路难”问题;鼓励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行大病救助,解决“就医难”问题;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助学工程,解决“上学难”问题;对受训农民实行直补,并安置就业,解决“就业难”问题;二是搞好扶贫帮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5%的农村人口进低保,“一对一帮扶”工程,确保农村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三是实行县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三、强化措施,构建新机制

实施科学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工作机制。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实践,是一个探索积累的过程。对此,我们只有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构,创新工作机制,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1、创新投入机制。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我们提出了“六个一点”:吃透文件精神、用足用活政策,上面争取一点;预算后再追加一点;部门参加示范村现场办公会支持一点;采用“双赢”式建设模式融资筹措一点;鼓励创业成功人士支持家乡建设捐一点;发动农民筹资筹劳出一点等多种方式,全县共筹措资金6.88亿元,实行项目运作,统筹安排,集约投放。

2、创新领导机制。采用“一线工作法”,创新领导机制。一是“书记工程”制度,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领导、政府负责;二是“三级联点”制度,县级领导联点,县直单位办点,乡镇干部驻点;三是“第一书记”制度,从机关选派20个优秀青年干部到示范村任第一书记,增强班子战斗力;四是“一对一帮扶”制度,全县副科以上干部均联系一个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五是成立“新农村办”,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联系协调、业务指导、检查督促。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3、创新激励机制。为了有力、有效、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县委、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关于新农村建设项目补助办法》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奖励办法》,各乡(镇)、村相应制定了有关《实施办法》,特别是7个都市区乡镇和20个示范村力度更大。县委、政府明确规定:凡捐资万元以上,上光荣册;10万元以上的由县委政府授予“支持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者”称号,实现了政府主导,农民自主建设。

4、创新参与机制。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明确县直单位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的通知》,县直各单位下基层排忧解难办实事,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通过“一对一帮扶”活动,全县党员干部纷纷上户,进行产业扶贫;通过“示范组”、“示范户”评比活动,党员骨干带头筹资筹劳,农民积极自主建设;通过“双赢式”建设模式,激活民间资本,创业成功人士纷纷投资兴业,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形成了能人兴产业、农民建家园、干部搞服务的良好氛围。

领导科学新 篇2

率先提出了业扩工程“无休息日”工作概念;

干部考核由单一的“官评官”创新为“官评官”和“民评官”相结合;

率先定期发布《工程快报》、《基建动态》、《技经月报》, 实现资源共享, 得到了湖南省电力公司基建部的高度评价, 拟在全省大力推广。

.............

局长杨志红自豪地说, 湘西电业局已经吹响了用创新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集结号。

1 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是企业凝集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集中体现。湘西电业局树立“大营销、大服务”工作观念, 创新服务模式, 率先提出了“无休息日”概念, 将高压业扩时限细分到环节, 工作责任明确到人, 围绕项目实行服务关口前移, 提早介入, 在实施过程中推行全过程调度、全过程协调、全过程考核督办。业扩报装接电时长仅27.84天, 较好完成了湖南省电力公司高压业扩报装接电时长不超过30天的工作目标。

大力推行新型电费结算, 实现预购电11860户, 专变及大客户已基本全覆盖, 新装及电费信用等级低的客户一律实行先购后用;并网趸售客户全部实行电费分次划拨。

强力推行低压小客户以“银企互联”批量代扣电费为主的“非现金”交费方式, 1~7月, 该局“非现金”缴费业务14642笔, 金额1849.60万元。截止到7月份, 上述新型电费结算比例达80.02%。

2010年6月, 锰、锌企业取消用电优惠, 恢复执行目录电价, 电费回收形势十分严峻。湘西电业局提早部署, 严阵以待, 严防死守, 拉响了防范欠费风险的警报。通过实行“一把手”直接抓电费回收, 对锰、锌企业客户实行到人、到天“蹲点”, 按天结算、通报客户预购电信息等措施, 没有发生一家客户欠费, 实现电费颗粒归仓。

明确降损目标, 强化降损责任考核, 严格兑现对责任领导、责任人的奖惩, 落实线损异常管理, 实行管理闭环, 加强跟班稽查与反窃电的力度, 努力降低台区损耗。目前已消灭线损率在20%以上城网高损台区, 线损率在15%以上的台区11个, 同比下降42.11%。

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了“班组日工作早安排晚总结”制度、“班组互助互防”制度、“营销服务五查反违章”体系。

设立150万元的营销服务反违章专项奖励基金, 对营销服务无违章现场班组 (岗位) 和无违章集体进行专项奖励。该局申报无违章现场班组32班次, 申报无违章现场岗位7人次, 认定无违章现场班组12班次, 认定无违章现场岗位6人次, 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2 创新队伍建设全局风清气正面貌一新

赢在中层, 关键要胜在执行。

湘西电业局不断创新中层干部、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不断提高科级干部的领导力、执行力。举办了3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和1期后备干部培训班, 出台了科级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 对全局科级干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 把过去单一的“官评官”, 创新为“官评官”和“民评官”相结合, 有2位科级干部因群众满意度较低被免职, 10位科级干部因群众满意度不高接受诫勉谈话。

出台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行为管理规定, 明确了“四个一律”, 提出不但要管好科级干部8小时内, 也要加大对8小时以外的监管力度。3位科级干部因违规被下岗, 科级干部受到经济处罚47人次, 处罚金额6.71万元。

通过创新选拔、交流、考评等机制来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 让“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激励”, 激活了科级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 造就了一支素质高、作风好、领导力强、执行力强的优秀管理团队。

“科级干部中打牌赌博等现象基本杜绝了, 迎来送往应酬的少了, 锻炼身体的多了, 主动学习的多了, 工作落实了, 干群关系融洽了, 群众上访的没了, 告状的少了”, 局党委书记李勇高兴地说。

3 创新管理制度不断推进绩效考核工作

制度建设是企业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一年来, 湘西电业局在安全生产、营销管理、干部队伍管理等方面制定了60多项管理制度。

为了调动员工跳起来“摘桃子”, 修订了局绩效管理办法, 科学准确测算各项考核指标,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加大了纳入绩效考核工作范畴的员工收入比例, 完善了绩效管理工作的督导制度, 丰富了参与绩效评价工作的内容, 扩大了参与绩效评价工作的人员。

实行责、权、利”相结合, 以业绩论英雄, 以完成指标的多少论优劣, 以工作质量好坏、贡献大小论收入, 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等、靠、拖、推”的现象, 充分调动了全局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截止7月底, 州局层面考核员工违纪违章下岗人数18人次, 日常工作绩效考核金额20.5631万元。因违章违纪被处分的员工3人, 其中1人被留用察看, 2人被纪律处分, 处罚金额达23785元。

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制度, 做到“有章可依, 有章必依, 执章必严、违章必究”, 企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4 创新“三重一大”企业实现民主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经, 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决策不是拍脑袋, 也不是闭门造车, 而是要全面了解各方面情况、掌握各方面信息。

2009年6月, 以杨志红为首的新一任局领导班子上任后, 更加注重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建设的健全与执行。制定了“三重一大”实施办法, 细化了集体民主决策的内容, 完善了集体民主决策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及时修订了党委会会议制度和局长办公会、局务会会议制度, 进一步规范了党委会、局长办公会等重要会议程序。

涉及“三重一大”事项, 先后召开局党委会14次、局长办公会25次、预算管理委员会3次、多经监管委员会4次集体讨论决定, 企业重大事项做到了民主科学决策, 确保决策能广泛吸取各方意见、集中各方智慧。

创新, 引领湘西电业局步入发展的春天。

2009年, 第一次完成电网建设投资突破6亿元, 第一次实现新、老电费双结零, 第一次全面完成配网线路、台区降损目标:

基建同业对标取得全省第一, 基建管控模块实用化率取得全省第二的佳绩;

营销7项同业对标小指标全省排名靠前, 综合排A段第二名;

2010年职代会上, 100多名职工代表对局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民主评议, 班子整体称职率达到94.6%, 其中局党政主要领导的称职率达100%;

截至10月23日, 湘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15年8个月, 实现安全记录2680天。

坚持以科学领导推动科学发展 篇3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推动科学发展的领导实践中研究领导科学

射洪地处丘陵地区,既不沿边又不靠海,交通条件滞后,基础设施薄弱,自然资源匮乏,属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大胆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围绕从传统农业大县向工业经济强县跨越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实现了从丘陵农业大县到工业经济强县的成功转型。目前,射洪已经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四大工业城、三大支柱产业、两大新兴产业、90多家规模企业,初步形成工业园区化、集群化、集团化、品牌化格局,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工业发展集约化、要素积聚市场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之路。2010年,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列四川省第23位、丘区县第1位,“科学发展环境指数”进入西部百强县的前10位。射洪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绿化模范县、平安建设先进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金融生态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县。

与会学者指出,射洪县坚持走以科学领导推动科学发展之路,其成功经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典型性和针对性,是探索将科学发展领导实践转化为领导科学创新成果的鲜活案例。

与会学者认为,射洪经验对于以科学领导方式切实实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具有普遍示范意义。课题组基于射洪案例,着眼于从理论层面提出科学发展领导力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从实践层面拓展领导思维、提升领导素质、完善领导机制,可谓“选题好、案例好、理论总结归纳好、研究方法好、成果转化好”,开辟了一条将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的领导实践转化为领导科学的理论成果成功路径。

二、坚持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在科学领导带动科学发展中调结构、转方式

与会学者指出,射洪案例说明,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源于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领导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从转变领导方式做起。课题组基于对射洪经验的深入研究,将射洪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和领导方式概括为四句话:全球化视野谋划发展;全域性统筹推动发展;全员性组织加快发展;全方位推进绿色经济优化发展。

射洪县坚持以“跳出射洪看射洪”的胸襟,用全球化的大视野审视射洪县情,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认识射洪发展条件的利弊,对射洪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定位。2008年以来,射洪紧紧抓住丘区示范和扩权试点的契机,以统筹城乡为主线,围绕“工业主导,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联动”的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三转型”(工业向循环集约转型、农业向生态高效转型、城镇向现代特色转型),实施“三带动”(工业化带动农业发展、城镇化带动农村繁荣、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加快“三覆盖”(基础设施向农业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保障向农民覆盖),争取达到“三个率先”(率先走出丘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率先建立统筹城乡的新机制,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射洪县放眼全球,整合资源,主动融入全省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主动步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舞台。射洪县委着力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快”与“好”、“内”与“外”、“长”与“短”、“硬”与“软”的辩证关系,实施人才兴县,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党的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协同机制,强化制度保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树立绿色经济理念,探索走农业原生态、工业可循环、服务业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新路子。围绕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营造绿色环境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行绿色人居、绿色社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生态、绿色消费、绿色旅游、绿色运动、绿色教育、绿色文化等十大绿色生活工程。

与会学者指出,射洪以转变领导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的成功实践,对于各地领导者、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领导者,拓宽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导思路、拓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领导思路、拓展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两化”互动、推动城乡统筹的领导思路,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坚持改革创新,在推动科学发展的领导实践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与会学者指出,射洪县委从自身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反映客观规律性和富有理论创新性的一系列领导力新观点,即:以学习力强化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的智力支撑;以决策力保证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以组织力整合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的要素资源;以引导力引领科学发展与科学领导的具体进程;以执行力提升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的实际效能;以感召力激发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把领导学习力、决策力、协调力、导向力、执行力、感召力融为一体,积聚成为以科学领导推动科学发展的科学发展领导力核心要素。最近出版的《科学发展领导力论析》,充分吸取射洪科学领导的新经验与领导科学的新观点。与会领导与学者认为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关于该书“在为促进领导科学为领导实践的指导和服务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评价,是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

四、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不断推进领导科学的发展创新

与会学者指出,领导科学是一门植根于实践的学科,它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当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为领导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动力源泉和良好机遇。与会代表从三个方面提出深化科学发展领导力研究的思路。首先,要着重加强关于提高科学发展领导能力的研究,解决好提高“八个能力”的问题。即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形势的能力、领导各行各业实现科学发展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自觉学习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民主领导的能力、维护群众利益的能力、选人用人的能力、拒腐防变的能力等。其次,要提高领导善于问计于民的能力。第三,要提高勇于开拓创新的能力。要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勇于提出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理念、新思路,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定位工作方向和目标,用“五个统筹”的理念来确定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要大力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大任务、大综合、大检查、大信息等工作运行新机制。

与会学者还立足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就把科学发展领导力理论研究推向新阶段问题,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深化科学发展领导力理论研究,当下要注重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即以人为本与教育人民的关系、发展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关系、创造财富与合理分配的关系、改革创新与和谐稳定的关系、勤政良治与廉政公正的关系。有的认为指出,科学发展领导力理论为科学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政绩提供了新思路、新坐标,建议研究者从创新评价考核机制入手,具体量化领导干部科学发展领导能力与绩效考核指标,尤其在构建县级党政领导科学发展领导能力评价考核机制方面有所作为。有的认为今后提升领导干部科学发展领导力重点在县级,难点也在县级。以科学领导推动县级科学发展,要通过着力构建切合县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来体现。

领导科学作业 篇4

一、对官欲要保持“远距离”。孙中山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作为共产党员,做官不是目的,做人做事,为民服务才是最重要的。可以不做官,但一定要做事。人在漫长的一生中,做官不过是一时一地,做人才是一生一世。如果一个领导干部满脑子功名利禄,满脑子享乐思想,满脑子私欲、官欲,看到社会上一些人挥金如土就眼红,看到他人游山玩水就眼热,看到他人“包二奶”就效仿,看到他人升官就买官,就会不战自溃、不战而败、不战而亡。有的人官欲很浓,一心想往上爬,当大官,由于思想不端、作风不正、素质低下,也就带来了心路入邪、官路入岐、道路入跌,由于官位是跑来的、买来的、闹来的、求来的,必然缺德少才,品行恶劣,难免被群众戳脊梁骨。这种人官当的再大,权位再高,由于没有半点非权力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也就没有官品、官威、官位;没有味道、意义、价值。只能是官越当越大,私欲越来越膨胀;官越当越大,人越来越小;官越当越大,对事业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官欲来自私欲,私欲膨胀官欲,官欲为着私欲。这些人一旦大权在手,就想着权力如何为己所用,如何转化成金钱、美色、财富。贪了还想贪、占了还想占、捞了还想捞,出现恶性循环。“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求名心切必作伪,求利心重必趋邪”。官欲与贪欲往往连在一起,不过,官欲又是一个无底洞,随着贪欲的滋长,官欲将越来越强、越大、越高、,正如清人胡澹淹的《解人颐》中,有一首打油诗《知不足》,很好地诠释了官欲者内心的表现:“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身着绫罗和绸缎,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和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南面做皇帝。一朝登上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更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语言虽然夸张,但却刻画出了某些人官欲、贪欲难填者的嘴脸。为官之道,关键要有一颗宠辱不惊的平常心,一颗奋发有为的进取心,一颗情系人民的公仆心,这样才能心无旁顾,无私奉献,为官一任、建树一方;才能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对得起天地良心。作为党政干部,只有忘却自我,没有官欲,一心扑在事业上,一心为人民着想,工作上才能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生活上才能艰苦朴素,克勤克俭;为人上才能胸怀宽广,光明磊落;事业上才能有成就,实现人生价值。平时,要自觉地对照党的宗旨,查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看经受各种考验的能力强不强;对照执政理念,查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上的差距大与小,看科学发展观立得牢不牢;对照改革开放的要求,查陈旧观念多不多,看适应新形势任务的水平高不高;对照责任使命,查科学文化素质有多少,看胜任工作,岗位的本领大不大;对照群众的评价,查对人民态度好不好,看离群众的要求有多远;惟有这样,才能做官、做事、从政,才能廉政、勤政、优政。

二、对群众要保持“零距离”。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领导干部要树立“当官为了人民,做官服务人民”的根本价值取向,以人民为衣食父母,以人民为力量源泉,从思想上明确为群众工

作是使命、是职责、是本份,着力深化公仆情怀、老黄牛精神、勤务员作风,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群众,这才是所取的感情世界、态度世界、行为世界、精神世界、人生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权谋私、与人民争利,最容易失去民心的是为个人利益去腐败堕落。花儿有个愿望——太阳给她阳光;蜜蜂有个愿望——四季充满花香;人民有一个愿望——公仆引路导航;当官尽义务,使人民富裕安康。公仆与群众的关系,如果我是太阳,我将给你温暖;如果我是玫瑰,我将给你芬芳;如果我是钻石,我将给你永恒。是人民的公仆,要将“四面青山收眼底,万家忧乐上心头”,给人民永远的永恒的服务。工作中,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群众最急需的事,多干有利于发展的事。对此,当官者与上级领导相处,要正直实在,不扮演“联络沟通”角色;与同事相处,要诚实守信,不扮演“领导圈里”角色;与群众相处,要热情平和,不扮演“高人一等”的角色。只有这样,群众有话才能跟你讲,有事才会跟你说,有怨才会向你诉。鲜花的绽放是对大地的忠诚;溪流的蜿蜒是对海洋的忠诚;婴儿的依偎是对母亲的忠诚;公仆对人民群众的厚爱是对百姓的忠诚。所以说,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社会如何发展,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减,甘于无私奉献的传统不能缺。对此,领导干部要树立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为民”形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讲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的“务实”形象;一身正气、开拓创新、争先创优、干就干好、做就做成的“能者”形象;对已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公道”形象;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常醒自身之过、常想法律之威的“廉政”形象。坚持人民的地位最高,以亲民为本;坚持人民的恩情最深,以爱民为责任;坚持人民利益为重大,以为民为目的;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信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用这么一段话来概括人际关系:我们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之中,领导干部也不例外。正常的健康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领导活动的开展,庸俗化的人际关系则会导致领导干部腐败和堕落。领导干部在处理人际关系就应当保持合理的“距离观”。也就是说,近什么人、远什么人,亲什么人、疏什么人,领导干部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正确处理好与四种人的距离。

与群众保持零距离。我们党历来要求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只有与群众保持密切的关系,才能组织群众,动员群众,运用群众的力量做好要做的事情。领导工作就是服务工作。要服务好群众,就必须深入群众,知晓群众所需,懂得群众所难,明白群众所急,这样才能把群众的事办好。

与同事保持近距离。同事之间距离近、感情深,才能协同工作,共同奋斗,而不应当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我们的领导方式是集体领导,许多工作要集体筹划决策,许多责任要集体承担,而党委议事机制中也明确规定:“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

策”。这就决定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必须保持经常性的接触和通气,不能因为工作分工不同而各自为政、自行其是。所谓“近距离”,意味着还要有一定的距离。这是因为领导之间各有分工不同,职责不同,既要彼此合作,又不能不分你我,越俎代庖,要给各自留下处理问题的空间,若越权办事势必造成内部不团结。保持近距离,恰恰是团结的必要条件。

与下级干部保持等距离。下级领导干部是上级领导干部工作上的重要得力助手,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全盘工作的一部分;哪一个部分出问题,都有可能对全盘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对下级领导,应当视为同等重要,不能因为某些岗位是“热门”就看得重,某些岗位是“冷门”就看得轻。特别是在干部的任用上,因为上级领导干部有一定决定权,这就更要求与下级保持等距离关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和正当程序选拔任用干部,而不是用亲疏的标准来选拔任用干部。常言道:“领导偏心,下级寒心”,错用一个与自己亲近、不符合标准的人,就等于疏远了一大批忠于党的事业的人。

与是是非非之人保持远距离。“十个指头有长短”,一个群体内人员素质再高,也难免有是非之人,这些人本事不大,但却操行不端,借各种机会与领导拉拉扯扯套近乎,给领导以各种好处换取信任,然后在领导面前张长李短地搬弄是非,空穴来风地打小报告,添油加醋地传播小道消息,甚至挑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最终目的就是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这种人于事业无补,为群众反感。领导干部如果信任和器重这样的人,无形中就把自己归为同类,降低了自己的品格。所以为事业计,为大多数人利益计,为个人声誉计,都应该远离是是非非之人。

对人民群众要保持“零距离”,就是要放下“架子”,把感情用在真真切切关心群众上。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干部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的公仆,应当和群众亲密无间,履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真真正正做到执政为民。要经常性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基层干部群众保持“零距离”、“零接触”,自觉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把群众满意作为为官的第一标准。

领导干部对群众要保持“零距离”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领导干部要树立“当官为了人民,做官服务人民”的根本价值取向,以人民为衣食父母,以人民为力量源泉,从思想上明确为群众工作是使命、是职责、是本份,着力深化公仆情怀、老黄牛精神、勤务员作风,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群众,这才是所取的感情世界、态度世界、行为世界、精神世界、人生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权谋私、与人民争利,最容易失去民心的是为个人利益去腐败堕落。花儿有个愿望——太阳给她阳光;蜜蜂有个愿望——四季充满花香;人民有一个愿望——公仆引路导航;当官尽义务,使人民富裕安康。公

领导科学论文要求 篇5

《领导科学》考试论文要求

一、论文选题范围

1、西方领导理论的述评(摘取其中一个领导理论研究)

2、被领导者与领导者关系研究

3、当前我国卫生领域领导环境分析

4、儒家(或道家,或法家,或兵家)领导思想述评(任选其一,或任选其中一代表人物分析)

5、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改革研究

6、参照香港公务员制度分析:如何构建制度或流程,有效遏制职权滥用?

7、如何构建组织的人才识别制度?

8、加强我国领导监督机制改革的研究

9、构建适应新时期、新环境的领导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10、我国古代帝王将相领导行为研究(以某个帝王将相为例,不能笼统介绍所有帝王)

11、群体领导素质优化的方法研究

二、论文要求

1.每人1篇;从以上题目中任选一题,具体题目自拟,但内容不能超出标题范围。

2.要有自己的观点,并紧密结合实际情况。

3.不得抄袭(超过1/3内容来自别人即为抄袭;抄袭者成绩记为0分)。

4.必须要有明确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基本格式要求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部分)。

5.正文字数2000字左右,不得少于1500字;摘要和关键词可以不写。

6.论文写作格式规范:

1)题目:四号黑体,加粗,居中

2)作者班级、姓名、学号:五号,楷体,居中,加粗

3)一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4)二级标题:五号黑体

5)正文:五号,宋体;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表标题用五号仿宋体,居中,表格、插图注意序号

7)页眉、页脚:小五号,加注放页脚

8)参考文献:五号,楷体

9)未明确说明的不需要加粗

7.论文打印版式要求

1)论文用Word编辑,版面按A4(210×297)纸设定;

2)论文格式为:

第一行题目【必写】

第二行作者班级、姓名、学号【必写】

第三行开始正文,可以不加摘要和关键词

最后部分写参考文献【必写】

3)装订论文装订要求:A4白纸打印,左侧两针装订。

论文上交时间:

领导科学与决策 篇6

对李世民领导哲学的探析

谈起中国千年历史,使人不能不想起唐朝;而谈起富贵荣华的大唐,又使人不能不说一说太宗皇帝李世民。李世民在中国的帝王行列当中,文武双馨、独步千古,并且在他执政的23年被史学家称之为“贞观之治”,为随后大唐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我国封建社会光彩夺目的一段历史。这种震古烁今的历史场面形成的原因很多,但是细细品味《唐太宗李世民传记》这本书之后,笔者认为这与李世民的谋略及领导哲学也有很大关系,因此笔者主要是根据《唐太宗李世民传》这本书的读后感,来谈谈太宗皇帝的领导哲学。

一、良好的品行修养

作为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不但要能够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还与自身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修养也有很大的关系。李世民作为一代伟人也深谙此道,在其执政期间十分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

1、以诚相待,关心民情

作为一个朝代的奠基者,李世民在长期的政治生活当中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他也经常对臣下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为了赢得陈敏之心,太宗十分重视获得臣民的信任。一是以诚相待,以心感人。贞观十年,李绩突然生病,太医说须灰可以治疗,太宗听完之后竟把自己的胡须剪下为其治疗,这使李绩大惊失色,连忙叩头致谢。二是关心民情,以民为本。在贞观二年时,关中大闹饥荒,不少人家卖儿鬻女,唐太宗派遣御史大夫杜淹巡查,拿出皇家的钱财将别人的儿女赎回,并还给他们。

在当今看来,也许会说太宗皇帝是在政治上作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太宗皇帝正是与臣民的开诚布公和关爱人民的做法,才赢得了臣民的信任和爱戴。

2、严于律己,克己正身

总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当上级能够身体力行的时候更是如此。太宗皇帝常对身边的人讲:“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者“,也就是君想要安定天下,必须首先使自身行为端正。而且严于要求自己也是太宗一生的真实写照。太宗皇帝也时常讲:“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太宗皇帝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节制自己的奢华行为,对当时的正之风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心胸开阔,不计旧怨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谏臣,而在这之前魏征原是太子建成的谋士,曾经劝说建成把李世民杀掉。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不但不“株连”魏征,而且还册封魏征为谏议大夫侍中。李世民这种袭胸开阔、不计前怨的作法,使魏征觉得太宗皇帝是旷世明主,天下英才,因此在以后的政治生涯当中不断向太宗谏言,在短短的两年内就进谏二百多次,足见魏征对李世民的忠诚。

4、勤奋学习,虚心求教

虽然李世民贵为九五之尊,但是虚心的他依然觉得自己的知识不足。他认为,君主如果没有丰富的才智和渊博的知识,终将成为一个“好谋无断”,任人摆布的政治傀儡。因此,他每天下朝之后都挤出时间读书,“辍膳玩三坟,晖灯搜五

典”就是他刻苦攻读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太宗皇帝还虚心向其他人求教,并积极提拔“学业优长,兼识政体”的官员。正是太宗皇帝这种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才是他能够驾驭人才济济的大唐。

二、高超的用人与待人艺术

人才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第一资源,而能否使人各尽其才,也是关系者一个朝代的兴衰成败。李世民一贯重视人才问题,登基之前,为了搜罗天下英才,他就十分注重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库,而成为天子之后,他更加注重人才。

1、知人善任,各取所长

太宗皇帝认为,人各有长各有所短,对待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长于决断,李世民使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使他们同心同德,演绎了“房谋杜断”的历史佳话;魏征直言善谏,因此李世民将其作为查看自己得失的一面镜子;而李靖“文武双全,出入将相”等等,这些都是李世民知人善任的,各取所长的用人艺术的表现。

2、不讲出身,唯才是举

太宗皇帝招贤纳士,不拘一格,不讲究出身门第唯才是举。他既重用士族地主出身的高世廉、杜如晦,又重视庶族地主出身的房玄龄;不仅重视平民出身的马周,而且还注重提拔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他还推行科举制度为平民子弟打开了通往仕途的大门;而且还采取了诸多破格提拔人才的方法,提拔那些出身低微的人才。

3、贤不弃仇,不计前怨

太宗皇帝任用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论远近亲疏,乃至昔日之敌,只要有才能,便可量能授职。如先前的尉迟敬德,太子的谋士魏征,农民起义领袖李绩徐世勋等。其中最具典范意义的便是魏征。

4、投之以情、真情相待

李世民对待人才十分真诚,他没有像其他帝王一样,为了一家一姓的皇权帝业而屠杀忠臣贤将,而是对待自己的老臣用之以情,真诚相待。一次,李世民在与房玄龄谈话的时候,说到了“之前拟合杜如晦一起同心协力辅助我,而到现在只有你在我身边了”,说着,李世民为逝去的杜如晦而潸然泪下了。由此可见,李世民对身边大臣的爱戴和真心。

5、亲贤远佞,赏罚分明

李世民求贤若渴,并且识才爱才,但是对于小人奸臣严加指责。一次李世民在花园游玩的时候,走到了一颗大树的前面觉得其雄伟不凡,便赞不绝口,而此时在身边的宇文士及便趁势符合,太宗皇帝听后十分反感,便说:“魏征常劝我要远奸臣小人,我曾猜就是你,今果然不错”。宇文士及羞的连忙叩头。

三、科学的决策艺术

作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不但要具有雄韬伟略,而且还要具备果断科学的决策艺术。决策正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败。太宗皇帝作为大唐的最高的领导者,有着丰富、高超的决策领导水平。

1、以史为鉴,汲取教训

在中国历史上,隋朝和秦朝有着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灭亡之前都是兵多将广、粮草丰盛的强国大国。但又都是 由于皇帝的暴政使自己的统治地位迅速覆灭。而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太宗皇帝亲眼目睹了隋王朝灭亡的惨痛事实,这

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教训。因此,在太宗皇帝制定决策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汲取前朝的历史教训,并时常铭记“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古话。

2、注重智囊,集体决策

唐朝颜师古是这样注释“智囊”一词的“言其一身所有皆智算,若囊秦之盛物也”。太宗皇帝在自己的奋斗经历过程中也十分注重自身智囊团的建设,在早期平定群雄的时候,太宗皇帝收揽了各类人才,并设立文学馆,其中即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为太宗皇帝的正确决策及论证做出了很多重大贡献。李世民极为不久之后,又设立了弘文馆,其中其后来的决策都是在这里制定的。通过自身的智囊团制定的决策,不但科学,而且也十分有效,因为,在这些决策正式推行之前已得到了有效的科学的论证。

3、不听谗言,集思广益

太宗皇帝对于决策一直秉承“弃斥群小,不听谗言”的作风。房玄龄是太宗皇帝的股肱之臣,当监察御史陈师合诽谤他时,太宗皇帝立即将其斩首。另外,太宗皇帝对于决策集思广益,除了在决策中充分利用其智囊优势,而且还经常听取贤臣良将的谏言,以弥补自己在决策过程中的不足和不周全之处。

四、过人的改革胆识

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改革者能脱颖而出。李世民不但是一位政治家、皇帝,而且还是一位拥有过人胆识的改革者。在隋朝灭亡之后,唐王朝面临的是满目疮痍、百业待兴的场面。为了维护和稳固自身的帝位,李世民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1、在政治上,设立三省六部制

太宗皇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改制的实质是将以前封建的丞相之权分割成相互制约的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个部门而总属于皇帝,进而强化皇帝的权力,削弱相权。三个部门由于存在着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因此这样有助于皇帝的控制,而且有助于防止因草率决策而导致政出多门的弊端。因此,三省六部制的设立虽然是为了强化皇帝的权力,但是这种政治上的改革,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

太宗皇帝为了使战后的农民回到土地上来,发展农业生产,确保赋税、徭役、和兵役,推行了均田制。虽然太宗皇帝推行的均田制并不是很彻底,未能从根本上触动地主阶级上土地似有制,但是分田与农民直接的结合,使得土地不在荒芜,并且还保证了农业生产,为出现海晏河清的盛世局面打下了基础。

3、在官员选拔方面,完善科举制

太宗皇帝为了扩大人才的来源,以及为了获得更多优秀的治国之才,他明确规定不论读书人的出身、地位、财产状况,均可以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不必再由官吏推荐,录取与否完全取决于考场文章的优劣。科举制的完善,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增加了封建政权的活力。也有利于封建地主阶级推行任人唯贤的原则,消除了任人唯亲的作法,一定程度上为中下层打开了进入仕途的大门。

五、小结:

李世民作为大唐的皇帝,他所做的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政权的稳固,最终也逃不了人亡政息的历史规律,但是他的很多做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政权,展现出了作为一个封建领主的较高的领袖谋略

和胆识。笔者在此主要是从他的个人修养、用人艺术、决策艺术、改革的胆识四个方面论述太宗皇帝的领导哲学的。因此,通过客观阐述太宗皇的每个方面的举措,以及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就,尤其是领导哲学对后来的启示,对于我们当今学习领导科学的同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邓小平领导科学思想探析 篇7

关键词:领导科学思想,领导者,领导者素质,方法,艺术

领导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是围绕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和行为。邓小平同志高度精辟地概括了现代领导的科学含义, 明确指出“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1]“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它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一、现代领导者的素质

1. 领导者需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领导素质的核心, 它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党委的领导, 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 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 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 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2]正确的政治方向, 就是指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的方向, 革命进步的方向, 同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符合的方向。在现阶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一个领导者只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才能保证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执行, 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2) 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是科学的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的理论基础。只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才能坚定信仰, 坚持自觉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 (3) 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具体表现在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反对个人主义,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关系。开诚布公, 襟怀坦白;做到无私无畏, 对于一切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黑恶势力, 不仅能拒而远之, 而且敢于进行不懈的斗争;敢于坚持真理, 勇于改正错误, 扬善除恶, 有“横眉冷对千夫指, 伏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 对同志要有爱心和亲和力。有高标准、严要求, 始终坚持自律和“慎独”的境界。

2. 领导者应具备的智能素质

智能素质是一个人在知识、智力、能力三方面有机结合的素质, 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对于现代领导者应具备的智能素质有: (1) 知识素养。领导者应当是知识广博、经验丰富、政策水平高、管理理念新的通才。具体说, 知识素养包括了: (1) 比较系统而坚实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能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2)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现代领导者需要认识和处理的问题包罗万象, 涉及各个领域, 要求知识的多样化。 (3) 精通业务, 懂本行。领导者一方面要根据领导者的工作对象和所处的环境掌握有关专业知识, 争取成为业务内行;另一方面对于管理科学各方面的知识要比较精通, 掌握和运用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科技管理、领导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管理科学知识, 成为党政管理的内行。 (2) 智力素质。现代领导者智力素质应具有: (1) 敏锐的洞察力。即敏锐、犀利、快捷、准确、及时发现和掌握科技、政治、社会发展的新动向, 能高瞻远瞩, 具有远见卓识。 (2) 深刻地记忆力。记忆力能把许多好的信息储藏起来, 记忆力越好, 储存量越大。 (3) 丰富的想象力。要根据工作目标、任务, 结合过去经历, 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4) 活跃的思维力。要勤于用脑、善于用脑, 用聪明和智慧战胜一切困难。有“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的胆识。 (5) 开拓的创造力。能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与时俱进。

二、现代领导者的工作方法

第一, 抓大放小。“党委如何领导?应该只管大事, 不能管小事。”明智的领导者, 懂得抓大事、顾大局, 把主要精力放在关系到全局的大事上, 要按照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会议决定、分头去办的工作原则。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才能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第二, 以点代面。对于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领导者要善于抓住全局性的问题, 深入解剖, 取得经验, 抓住典型, 树立榜样, 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第三, 调查研究。领导者要深入群众、深入实践, 掌握第一手材料。坚持调查研究就是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路线, 它是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依据。第四,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将管理决策或执行或监督指令作用于对象后, 其结果又返回来对决策执行进行调节的活动。第五, 目标管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都有整体奋斗目标, 其内部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 还应有分目标。目标越明确、措施越具体, 计划越周详, 执行运转就越可靠。第六, 选人用人。“善于发现人才, 团结人才, 使用人才, 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作为领导者, 能否积极发掘人才, 合理使用人才, 大量培养人才, 是事业兴衰与成败的关键。在领导工作过程中, 只有通过人才的作用, 才能把物质的、自然的、社会的各种条件结合起来, 作用于客观工作对象, 形成领导效能, 从而实现其决策的目标。第七, 制定规范。制定规范就是要建立合理而有效的组织机构和制定全局性的管理法, 包括一切计划、规划、规章制度等等, 以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制定规范要走群众路线, 征求群众意见, 要坚持切实可行和实事求是。

三、现代领导者的领导艺术

除了规范化、程序化的一般领导工作方法之外, 领导者还应具备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要有超常规的思维, 超常规的工作方式。这种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非规范化非程序化的创造性的领导技能, 称为领导艺术。领导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 随机性。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领导者不是遵循规范化的程序, 也不是运用数学分析方法解决问题, 而是依照客观事物发展变化客观规律, 随机应变、自觉判断地认识事物、处理事物。随机性的特点是全局在胸, 统筹得体,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审时度势, 当机立断, 不失时机, 抓住机遇。

第二, 创造性。创造性的领导艺术属于社会和才华的结晶, 它是现代领导者的魅力表现: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 而是构思新颖、风格独特、勇于开拓、不断创新。

第三, 多样性。不同的领导者在办理相同的事情中, 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办事技巧, 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 而达到最佳效果。多样性体现了领导者的活泼、丰富多彩的领导技巧。

第四, 人性化。对人的领导是领导工作的主题, 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处理好、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是对人的领导艺术。对人的领导艺术, 中心是如何调动和发挥下级工作的积极性, 取得下级配合和上级的支持。

总之, 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反映在领导工作的各个方面, 只有在领导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才能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方法与艺术, 提高领导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267-268.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92.

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创新实践 篇8

一、培育新型农民、实施提质强村的实践探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龙泉村最为迫切的任务。根据龙泉村的村情,工作组从开展经常化教育、建立合作组织入手,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以期为新农村建设“强身造血”。

1.以“新农学堂”为平台,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解决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新型农民短缺的现实难题,龙泉村首创“新农学堂”,对农民进行法律政策、农业科技、文明卫生、创业技能等方面知识的经常性教育培训。新农学堂组织机构健全,制度严格规范。由村第一书记担任顾问,村总支书记任学习组长。规定两委成员和村级后备干部、全体党员、村民组长、合作社负责人、团员骨干必须参加学习,欢迎其他村民随时参加学习。新农学堂实行“一月一课”,通过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联系,每月邀请2—4名专家、学者集中授课,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现场解决生产经营难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同时,利用“新农学堂”这一学习平台,村委还积极争取到了湖南九三学社、团省委、省图书馆等单位对龙泉村的关注和项目支持,与邻县光明村、清溪村达成了以互派干部见习、互销农副产品、互推旅游项目、互享工作经验為主要内容的“友好互助共建新农村”协议,为偏僻山村打开了一扇对外开放的交流窗口。

2.以发扬民主为基础,提升“两委”科学决策能力。龙泉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支村两委的正确领导。龙泉村被确定为市农村建设扶贫布点村后,首先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在黄材镇党委指导下,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并成立了农业和商贸两个党支部,健全了全村党的组织系统。通过公推直选,把思想品行好、管理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双带”能力的党员选进两委和支部班子。同时,把提高班子科学决策能力作为全村提质的核心内容和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科学决策的基础在于发扬民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此,村党总支先后建立了村民定期走访制度、访贤问计制度、重大决策公示制度、民主评议制度、项目建设反馈制度等,从而保证决策更加符合全村的客观实际和村民的心愿要求。

3.以合作组织为纽带,提升农民市场竞争能力。根据龙泉村土质、气候、地理环境适宜种植猕猴桃的特征,在邀请专家充分论证后,工作组决定在龙泉村引入猕猴桃种植,大力开发猕猴桃产业。在开发种植过程中,为了加强集体协作,提高农民市场竞争能力,2007年11月,在村委会的引导下,龙泉村成立了“宁乡县楚源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合作社制定了农户可以以田地入股或以现金入股的方案,又成立了“龙泉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为土地有效流转、土地资源整合、猕猴桃种植基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村民田地增效打开了新的思路。两大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使“原子化”、高度松散的农民终于吹响了通过共同愿望、共同利益相联合的组织化的集结号,也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供了实地训练机会。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组织专业户外出参观学习,开展技术交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产品的市场供求变化。通过“产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及时向农户传递市场信息,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民增收、土地增效、农业增产的问题,而且能够培育农民的合作互助精神,强化集体行动能力,进而提升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激发了龙泉村新农村建设的活力。

4.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提升农民公共行为能力。作为“国宝之乡”的龙泉村,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这些珍贵资源的有效开发。要致富,先修路。但全村留在家中的人,多为老弱妇孺,根本无法组织起相应的财力与人力。为破解公共事业如何开展这一难题,龙泉村农民创造性地成立了中国首个农民义工组织——龙泉农民义工合作社,以此整合力量,为支助本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产业项目服务。农民义工合作社将共同的社会利益目标升华为村级公共事业奉献的道德精神,举起了新形势下的集体主义旗帜,成为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的一个重要载体。在修建、扩建村级道路建设中,农民义工社的社员不仅自己义务出工出力,带头捐让扩建道路中所需的自家山林和田地,还主动做邻里乡亲的思想工作,为扩建道路扫除障碍。在农民义工合作社的感召下,龙泉村在外工作人员也纷纷捐资相助。义工合作社的建立,大大激发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了农民的精神素质和道德风尚,创新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促进了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

5.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提升农民“自我造血”能力。龙泉村是一个相对封闭与落后的村庄,争取项目投资无疑是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即通过外部的“输血”来提升村庄的自我“造血”能力。为此,龙泉村根据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推动“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来开发优势产业、带动村庄发展。一是多渠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突破山村发展的瓶颈。针对龙泉村山地辽阔,旱地多、水田少,坡地多、平地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工作组与龙泉村“两委”在认真做好村级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争取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1800多万元,争取财政及各级投入用于美化村庄环境的“帮扶资金”500多万元,使水、路、电、网等制约龙泉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解决,环境得到美化,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龙泉村今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精心策划和推进特色产业项目,提升农民参与现代产业经营的能力。通过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和湖南师大旅游学院的专家科学论证,出台了《四羊方尊战儿垄妫氏部落建设概念规划》,设计了三福门古战场、农耕文明体验、帝王祭天祭祀台等历史文化景点;开通了“龙泉宝地网”,利用各类媒体积极宣传龙泉村的资源与项目。通过两年多的努力,龙泉村共争取各项建设资金3700万元,开发培育产业项目10多个,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07年的1万元上升到2008年的12万元。更为关键的是,村民通过全过程参与项目开发与建设,逐渐熟悉了生产经营、招商引资、项目管理与协调各个环节和操作程序,思想观念得到了解放,村民“自我造血”功能逐步形成,为龙泉村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6.以基层党建为抓手,提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能力。龙泉村共有72名党员,其中有6名是村干部,这是全体村民中最为先进的一部分,他们在群众中有极大的影响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是龙泉提质强村创业富民的一个重要举措。为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村党总支狠抓党建工作。一是注重健全和改进民主生活会,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村党总支坚持每季至少召开一次班子党内民主生活会,要求党员尤其是村干部,必须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党员民主评议。二是注重培养发展新党员,完善基层组织的后备结构。三是注重建立责任考核制度,强化党员干部的实干精神。从健全干部组长问责机制入手,建立起“村干部联片、组长计生指导员联组、党员联户”的工作制度。制订了全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把工作任务指标进行分解,设计了相应的权值,通过量化计分考核制,增强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注重开展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经常化活动,构筑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树立了党员干部在农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发挥了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二、构建现代农村、实现创业富民的成效初显

从2007年市建设扶贫工作组入驻后,通过培育新型农民等系列措施的推进,龙泉村两委班子活力大大增强,村民集体协作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村庄各项事业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1.农民素质不断提升。具体表现为农民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增强、现代生活方式的养成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引入。从现代生活方式的养成来说,通过“十星级”文明村组、文明户创建活动,激发了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制定卫生公约、护林公约等村规民约和大力开展卫生整治、文化进门、法律入户、科学普及、政策宣传等活动,积极试点改水改厕、修建垃圾池,改变了农民生活习惯,改善了村居环境。通过培育先进的思想观念,促进了农民崇尚科学与抵制迷信、移风易俗与破除陋习的良性循环。通过成立农民义工社,提供价值导向,淳化村风民风,提升了农民思想道德境界,推动了文明村庄建设。

2.基础设施日新月异。随着龙泉村民素质的提升,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集体协作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在交通方面,共修建村级水泥硬化路面28公里;在水利方面,争取项目资金120万元,基本解决了全体村民的“饮水安全”难题;在土地整治方面,争取项目资金540万元,平整格田1600亩,改建、新建机耕道路16公里;全村农网得到了升级改造,有线电视实现了“户户通”;投入资金25万元,完成了350户“改厕建设”,建成垃圾池26个。龙泉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就,极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公共供给持续增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龙泉村优化乡村治理结构,促进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使龙泉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全村全部人口参加了合作医疗,建立了村医务室,解决了村民基本医疗问题;成立村文化信息图书中心,建设50平方米村图书馆,纳入了“文化共享工程”;配备了村广播室和播音员,全村8个村民小组架设了播音设备,实现村级广播全覆盖;成立了由12名村民组成、拥有3万元乐器器材的“农民歌乐队”,服务地方礼仪庆典活动,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投资3万元新建了“农民健身工程”,村民拥有了自己的健身设备与休闲场所;等等。

4.产业发展从无到有。发展支柱产业无疑是带动村庄发展、带领村民致富、改变村庄落后面貌的最佳路径。龙泉村根据自身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资源,探索出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以猕猴桃、茶叶为主的种植业渐成规模;以养殖虫子鸡、土花猪为主的传统养殖业正在升级;通过积极规划、稳步开发旅游资源,以四羊方尊、三福门等景点为特色的观光旅游业凸显亮点;龙泉漂流、户外运动公园等项目稳步推进。

5.农民收入大幅增长。2006年前,龙泉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1000元左右徘徊,远低于长沙市、宁乡县平均水平。2007年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一些惠农项目的成功实施,既为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村民多渠道增加收入提供了大好机遇。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达到3311元,比2006年人均净增2000多元。龙泉村以建设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大力开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代农业,使新农村建设有了强有力的主体,龙泉村必将具备无穷的發展潜力和强大的发展后劲,农民增收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将步入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

上一篇:评优评先考核标准下一篇:《儿科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