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四节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第四节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篇1

本内容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的第二节,本节主要任务如下,一是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说出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以及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及生物圈中的意义。二是学生通过参与几个探究实验、交流教师提供的文字及视频资料,揭示植物蒸腾作用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节知识内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主要体现如下:一是与“吸收作用”相联系;二是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相联系;三是与“叶的结构”相联系;四是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联系。

为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教师应当适当补充一些教材当中没有的资料。因本节内容量较大,探究活动须课前完成。

2.学情分析

在前知识方面,学生对与蒸腾作用有关的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比如生活当中的“大树底下好乘凉”,在森林中感觉空气湿度大等。在七年级上期的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中,同学们对植物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具体到植物给环境带来上述影响的原因,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植物何种结构来完成,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以及植物形态结构特点与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学生需要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具有一定合作学习和探究的经验。相当部分学生拥有数码相机和使用相机的能力,也具有制作简单的PPT的能力。

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来看,学生对直观的视频、图片、探究实验(尤其是自己有亲身参与的)特别有兴趣,容易调动。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影响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

(3)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难点

(1)植物蒸腾作用概念;

(2)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环境相适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明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3)举例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对植物蒸腾失水的实验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尝试完成和分析“植物的蒸腾失水”、“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等探究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合作、科学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结合观察植物蒸腾失水的实验,及参与其他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和教师所提供的文字资料,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设计理念

按新课程改革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生活性、实践性的知识吸引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立足学生的前知识,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获得感性认知,经过讨论、交流建构概念;通过有针对性的学生课堂练习,在实际中运用概念;运用概念后,及时进行小结;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认同环境保护的思想,获得情感的升华;通过构建概念图,再重新认识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按小步骤,快反馈的要求,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在活泼、趣味的课堂中,锻炼思维能力,有效地掌握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法与学法

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演示、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应用生活经验、活动体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观察、阅读、资料分析、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1.提前准备

实验1.上课前,同学按小组,根据教材P90页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的要求及P92页“思考与练习2”的内容,对两个实验进行整合改进,完成相关实验,并用照相机记录活动过程及活动的结果,作好记录。将实验过程制作成PPT,在课堂展示时用。参考记录表如下:

组别



水分



的量



时间



A



(叶未处理)



B



(叶下表面处理)



C



(叶上表面处理)



D



(无叶)



环境温度



上午9:30时(实验开始时)








上午10时








上午10:30时








上午11时








上午11:30时








实验2.上课前,同学按小组根据教材P94页活动“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的要求,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设置光照条件为光照充足和部分遮光(遮荫)的对照实验,完成相关实验,并用照相机记录活动过程及活动的结果,作好记录。将实验过程制作成PPT,在课堂展示时用。参考记录表如下:

记录表

1条件



水分



减少量



组别



光照



充足



部分



遮光(遮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记录表

2条件



红色茎



高度



组别



光照



充足



部分



遮光(遮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注:上述两实验,教师要先确定两个小组,对其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实验的科学、有效。在上课前,要先检查班级同学的完成情况,教师要对班级完成得比较有代表性的小组要心中有数,作为课堂中的课程资源备用。另外,可将完成得较好的小组的活动材料,在教室的适当区域进行展示。

2.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1.复习植物的吸收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知识,引导同学们思考:植物体通过吸收作用吸收的水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何用途呢?



2.PPT呈现以下内容:



(1)一株玉米在完成生活史的历程中,所吸收的水量以及在其体内所保有的水量。



(2)夏天,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图片。



引导同学思考:这两种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3.展示课题:植物的蒸腾作用,并板书



1.回忆植物的吸收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知识,并初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阅读、观察PPT所呈现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明确思考问题的中心。



联系前面所学习过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



2.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小组展示实验1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1.思考: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



2.引导同学分析对比A组与D组的实验结果,并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注:(1)提示观察思考顺序,①塑料袋壁的现象;②容器内的水量变化;③上述两个现象之间的联系;④控制水分散失的主要结构;⑤水分是通过何形式由植物体内到达塑料袋壁的;(2)可提示同学们回忆“叶的结构”;(3)此处若有同学对实验过程有疑问,须说明,并引导同学们思考提高实验科学性的措施。若无,则在课堂小结时说明。下同;(4)视学生探究活动情况,播放视频“植物的蒸腾失水”。



3.要求学生对比思考:展示实验与自身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1.防止水分直接从液面蒸发。



2.得出:①A组塑料袋壁上出现明显的液滴(水分);②A组容器内的水分明显减少;③容器内水分通过植物体散失;④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叶片气孔;⑤水蒸气;



3.反思自身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1.以学生自身的案例,让同学进行对比,发现成功与不足,进一步激发学习欲望,同时也激发同学的思考。适当提示,有利于学生切入。



2.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提高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对实例分析,进行小结①,形成蒸腾作用概念



引导学生总结出蒸腾作用的关键词,并板书。



1.得出概念关键词:



水分运动方向:由植物体内到植物体外;



水分形式:水蒸气



水分出口:气孔



本质:水分散失



2.形成概念: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是形式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



1.对实例分析进行小结,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2.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概念进行分解,有利学生把握。落实教学目标。



4.阅读教材,再识概念。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课本P91页第一段的内容,并要求同学注意限制性的词语。



2.提问: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了,如何补充?



注:可提示学生回忆“吸收作用”。



3.PPT展示“水分吸收与散失的途径”图片



1.阅读教材并,圈出关键词。



2.学生思考后得出:



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经由茎到达叶,以蒸气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作好笔记。



1.回归、体会教材,提升学习成果,强化概念。



2.拓展、延伸,完善概念,并以图片加以强化。



5.课堂练习



1.PPT出示练习



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由()调节



A.植物体生命活动需要水分的量B.光合作用



C.植物体叶的多少D.气孔的张开与闭合



2.引导学生回忆“实验一”装置所处的条件,阅读教材中二处“在温暖、有阳光”,思考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中讨论的第2题。



1.回答问题



2.思考问题



1.运用概念,加深理解。



2.合理运用教材,让学生重视教材,形成细心阅读和体会教材的习惯,并转入下一小节的学习。



6.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1.小组展示实验1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引导同学分析A、B、C、D四组实验结果中水分减少量的差异,要求学生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解决“思考与练习2” 问题1-3。追问曲线I代表装置C、D说明什么?



2.PPT展示不同植物上、下表皮气孔数的数据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学生得出结论后,PPT展示植物气孔分布的一般规律,并板书。



3.小组展示实验1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引导同学分析9:30-10时、10-10:30时、10:30-11时、11-11:30时四组实验结果随温度变化的差异,并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出示蒸腾作用与温度的关系表,以引导同学们的思考。



4.小组展示实验2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记录表1)。引导同学分析的实验结果,并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解决“思考与练习2” 问题4。出示蒸腾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表,以引导同学们的思考。



注: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严谨的表达。对有延伸问题的同学,可提供一定的方法,在课后验证。



1.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1)曲线Ⅰ代表装置C、D的质量变化,因为这两装置几乎没有发生蒸腾作用;验证了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完成。



(2)曲线Ⅱ代表装置B,曲线Ⅲ代表装置C;



(3)叶的上下表面气孔的数目是有差异的;



得出:气孔(叶片)的数目会影响蒸腾作用。



2.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1)陆生植物一般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气孔数,水生植物一般上表皮气孔数多于下表皮气孔数;(2)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



3.学生观察分析,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蒸腾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4.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蒸腾作用随着光照的强度增强而增强。



1.课内外结合开展探究提高效率;大胆创新,改进实验设计。组织综合性探究,提高探究能力、读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归纳表述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2.树立生物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因教材中的“建议活动”难度较大,且趣味性较差,所以采用探究活动与文字资料相结合的手段,来达到教学目标。



7.课堂练习及小结②



组织学生完成“思考与练习1”,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小结,并板书。



完成练习,做好笔记。



影响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强度、叶片(气孔)数目、温度等,并明确其影响关系。



运用概念,及时小结,落实教学目标。



8.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1.PPT展示同学们在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中所得的数据。要求同学们思考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注:观察学生反应,适当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如:夏天洗脸、游泳时的感觉凉爽)及出示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引导并帮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使叶面温度降低。



2.学生小组展示实验2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记录表1、2),并解释现象出现的原因。



1.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蒸腾作用能降低叶面的温度



2.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蒸腾作用能够促进对水的吸收,同时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述能力



2.通过学生生活中经历的事实(或视频),为概念的形成提供支撑,弥补教材的不足。



9.课堂练习及小结③



1.PPT出示练习



(1)下列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的意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降低植物体的温度B.促进根从土壤吸收水分



C.提高空气温度,调节气候D.促进水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



(2)植物体能把根部吸收的水分不断地运输到顶端。其动力主要是来自()



A.根的吸收作用B.茎的输导作用



C.叶的蒸腾作用D.叶的光合作用



2.引导同学归纳蒸腾作用意义,阅读教材P92页内容,并板书。



1.完成练习。



2.阅读教材,做好笔记,在教材中划出关键字句。



1.运用概念,及时反馈。



2.回归教材,让学生重视和用好教材,落实教学目标。



10.认识蒸腾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认同保护环境



1.播放视频“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及夏天人类在树荫下活动场景的图片,要求同学们思考,若是没有了绿色植物,上述的场景将会变成怎样?



2.播放“沙尘暴”视频,引导同学们认同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观看视频及图片,思考,并发表感想。



对比播放,给同学们以强烈冲击,让学生认同保护环境的理念,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



11.课堂小结④



引导学生构建本节知识的概念图



画出本节知识的概念图



理清知识体系,形成概念,巩固学习效果



12.作业



同步训练中的部分练习



巩固和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预设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展开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交流讨论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教学结束后,应重点反思以下问题:

1.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关注多媒体展示的环节,尤其是学生展示环节的控制、引导?

2.对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代表性问题,以及因探究活动而衍生出的新问题,该如何合理利用以及引导?需特别注意学生探究活动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控制误差的措施。

3.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资源是否有利于学生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的理解?

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篇2

松熹中学 林祥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地位

《蒸腾作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的第四节内容。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绿色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以此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本节课题内容主要是通过演示和探究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探讨植物的蒸腾失水以及与蒸腾作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举例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植物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观察实验和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通过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建立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前面“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学生已做过“观察叶面下表皮结构”的实验,因此,本课的探究实验较易完成,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假设并注意设计实验计划时要有定量研究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以师生共同探究为主,辅以演示、讲授和讨论等方法。

四、学习方法指导

指导观察图片、实验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利用教师教学用书的配套资源包及从网上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提前准备用于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装置,并于上课前2-3小时将实验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

3、提前准备用于“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二)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前面学习的吸收作用知识,指出一棵玉米一生中大约要吸收200公斤水,其中约1.83公斤留在体内,0.25公斤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那么其余的水都到哪里去了?让学生带着疑问观察演示实验“植物的蒸腾失水”,进而导入植物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题。

(三)创设情境,增趣激疑

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时,向学生质疑:为什么两个装置中发生的实验现象不同?罩在带叶枝条上的塑料袋中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叶子能够散失水分。

(四)提供材料,引导探究

进行“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之前,先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使他们意识到不同生态环境中植物的蒸腾效率不同,思考气孔与植物生活的关系,进而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假设,通过设计并执行实验计划,收集和解读实验数据来检验假设。然后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五)归纳小结,强调意义

回顾叶片的结构及吸收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水分蒸腾示意图”归纳出蒸腾作用的过程,从而导出蒸腾作用的意义,通过质疑“为什么经过日晒的物体温度会显著升高而植物体温度升高幅度小?”、“植物体吸水和运输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六)知识迁移,实际应用

通过一系列多媒体图片提出: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什么往往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菜苗和花草移栽后为什么要遮阳?森林附近地区往往降雨较多,为什么?冬天,植物为什么落叶? 水分为何能到达高约百米的参天大树顶端?等问题,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分析生活中实际问题。

(七)巩固练习

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文后“思考与练习”

1、2并讲评。

(八)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单“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六、教学思想

注重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图片、学生实验,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动与静相结合,形象生动,突出重点,易化难点。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设计中有大量学生活动,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通过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观察和思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附:板书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

二、蒸腾作用的过程: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根吸收水分。

2、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蒸腾作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3

教学目标

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了解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证实植物体蒸腾水分的演示实验,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蒸腾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其中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是本节教材的重点。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平常不甚了解的,因此,这节课必须先进行演示实验。植物体主要通过叶进行蒸腾作用,因为叶具有适应这种功能的形态结构——气孔。只需要让学生对气孔的调节有直观的感受就行。教师在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时,应该尽量让学生的联系实际,使学生接受和理解蒸腾作用对于植物生活的意义。学情分析

通过家里种的花草树木,农作物都需要经常浇水,知道在山区,在森林地区雨量比较充沛。对于植物的蒸腾作用现象,学生生活中有一定的体验,但学生缺乏对现象的分析与思索。对于蒸腾作用的概念来说,学生通过探究叶的蒸腾作用实验得出,并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和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和自然界意义等问题,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策略

初中学生应该对蒸腾作用有所了解,所以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里进行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对蒸腾作用进行初步的探索。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在本节课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1、趣味性导入:本节课首先用凭空飞出的问题——“还有202千克水哪儿去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启动学生思维。

2、重视学生的探索:教学中必须坚持有意无意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教材中给出的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在学生推测出水分的散失主要由于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后,让学生设计方法进行验证。

3、恰当应用媒体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成效,为此我通过对育龙网资源的转化和截取,应用了视频资源将实验的过程演示播出,从而缩短了时间,使实验过程与教学内容很好的融为一体。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难点:蒸腾作用的概念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设计思想:

蒸腾作用的概念可以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而蒸腾作用的过程可以借助动画或投影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而对于蒸腾作用的意义则可以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复习提问:根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组织学生回答。

总结,引入新课题:植物体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那么水分进入植物体后是否都被植物体利用了呢?

二、讲授新课: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

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演示实验装置(为了说明叶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可以准备一套相同实验装置,只是在叶片上涂抹一层凡士林)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1、塑料袋的内壁有什么物质生成?

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3、水珠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

4、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以液体的形式从气孔中流出来的?还是以气态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 组织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

总结:

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2、植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可以蒸腾水分,但蒸腾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叶。

(二)蒸腾作用的过程:

提问:植物蒸腾出的水分是由哪来的?

1、植物根毛的作用是什么?

2、气孔的作用是什么? 讲解:

1、土壤中的水分,由根毛进入根内,然后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送到叶肉细胞。

2、植物体吸收的水分仅有1%左右参加植物体各项生命活动以外,99%左右的水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1、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应该向下流,但植物体中水分却是由下向上的方向流动,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夏天在树下会有凉爽的感觉? 组织学生讨论。

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根吸收水分。

2、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

讲解:由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大面积的森林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天空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起到减轻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进行大面积地植树造林。板书设计: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

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二、蒸腾作用的途径: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根吸收水分。

2、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观察叶片的蒸腾作用

实验材料:两个重量相等的新鲜枝条(叶片多的枝条设为甲,叶片少的枝条设为乙)

实验用具:锥形瓶、托盘天平,中间有孔的活塞 实验步骤:

1、两个相同容量的锥形瓶中装入等量的水(水温25~35℃左右),塞好活塞;

2、把两个枝条分别插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上,再重新调节天平使两侧达到平衡; 3、10分钟后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实验结果:

乙枝条所在的托盘向下倾斜,这显示出左盘烧瓶中的水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较右盘多。

第四节 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学习,树立学生环保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2、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身土不二”说明了人和环境互相依托的辩证关系,当环境遭到破坏以后,人类自身也会受到影响。

5、地球人的行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学生活动】讲述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归

纳】

二、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1、主要污染物:无机物、碱、盐、重金属离子、难降解有机物、氰化物、酚、教学过程:

【屏幕显示】自然美景

【讲

解】如今地球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等,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于是,全人类大声疾呼: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屏幕显示】环境污染图片

【讲

述】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大气、水体、土壤、生物是四大环境要素。

曾经,人们是那样和谐愉快地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如今,生命之泉的呻吟,母亲河在哭泣,苍天在流泪„„请听来自自然的呼唤。

【学生活动】讲述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防治。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放

射性物质等。

2、来

源:煤、石油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3、危

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破坏建筑,改变地球气候。

4、治

理: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大力植树造林,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加强监测。

【过

渡】有一句出自医学名著《东医宝鉴》的名言――“身土不二”。它的意思是:人身和土是不能分离的,人生活在土地上,食用土地上长出来的东西,如果适应环境,就会身体健康。而当人们离开故土,到陌生的地方去工作、去学习、去旅游,往往会不适应。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

病原体、悬浮物等。

2、来

源:石油炼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地面淋洗固体垃圾

等。

3、危

害:改变水质,加剧水源危机;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海滨风

景区;危害人体健康;见资料4、5、6、7危害事件及“赤潮”。

4、治

理:控制污水任意排放,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等。

【引

言】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难防,不等于不防,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无形

杀手,究竟是什么?

【学生活动】讲述居室污染的主要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三、居室污染的主要来源、危害及防治

1、主要污染物:CO、CO2、SO2、Nx、醛类、酚类、烟、放射性物质、电磁波、细菌、螨虫、病毒等。

2、来

源:化石燃料燃烧,煎、炒、烘、烤高温加工产生的烟雾,电器

发生的电磁波,建筑材料中的甲醛,化妆品,日用化学品,家宠等。

3、危

害:引起人体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皮肤病,传染病、癌症等。

导】由居室污染引起的种种人身伤害事件,煤体时有报道。因此,为了使自己的生

活更加美好,必须做好污染防治工作。

4、防治措施: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对电器辐射采取防护措施,保持距离;

厨房要有换气设备,宠物要经常洗浴;女性朋友慎用化妆品,男士不抽烟。

渡】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我们不能束手待毙,联合起来,所谓众志成城,请看地

【引

【过球人的行动。

【概

括】屏幕显示

⑴1972年6月5日至16日,探讨保护人类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交流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同时联合国大会将“联合国环境会议”的开幕日――6月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此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5...........要在这一天发表环境现状、报告书,以期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⑵1973年8月5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中国历史上第一届环境会议在首都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保工作方针。1974年5月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近几年,我国相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⑶1985年,在联合国规划署的倡导下,各国政府官员和科学家相聚维也纳,签定了维也纳公约。1987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持下,24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它规定工业国家在2000年前禁止生产和使用氧氟烃代用品,发展中国家则延长10年。

⑷1991年6月14日在北京召开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会议就全球与发展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进入了广泛深入的蹉商,会议最后通过了划时代意义的《北京宣言》。

⑸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永远载入人类史册的盛会,与会者有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其中有102位国家元首,在这里召开了“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

【引

导】人类须采取积极的措施

⑴开发“绿色能源”,联合国环境保护机构最后一项调查表明,至少有10个国家在开发“绿色能源”。

⑵兴建“绿色建筑”是人类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一种潮流。

【讲

述】“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观点,强调是人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天人合一”包含着持续发展的思想。

【过

渡】“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这是人类共同的呼唤,是当今世界最强音。

【总

第四节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是对“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知识的介绍。教师根据课本的描述进行引入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注意,也可以播放一 段关于毒品的视频加以引入。课本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吸食毒品的危害。而“知识链”则对毒品的成分、危害性加以概括和 总 结。在“实际用”中则对吸毒的原因加以介绍。

本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学生认识吸毒的危害。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学 生自身的体会认识毒品对社会的危害。

教 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概述毒品的种类和对人体的危 害。

二、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收集信息。

三、情感目标

拒绝毒品 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

教学媒体

毒品视频资料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身边事

教 师播放关于毒品的视频资料或语言讲述关于毒品的报道,引发学生注意。

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发对毒品危害 的注意。

探究竟

(一)教师安排学生观看有关毒品的录像资料,理解吸毒的危害

(二)教师安排全班学生阅读课本146页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吸毒的可能后果及主要危害

观看有关毒品的录像资料,理解吸毒的危害

阅读课 本的资料,分析吸毒的可 能后果及主要危害。

大家谈

通过 “探究竟”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已经基本上认识了毒品的危害。在本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 “探究竟”的结论充分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吸毒对自己、家庭、社会的危害。

结 合以前的知识和“探究竟”的结论,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毒品对自身健康、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知识链

本部分内容是对“探究竟”“大家谈”结论的总结,教师可安排学 生进行阅读自学,以加深对毒品危害性的理论认识。

对课本的“知识链”进行阅读自学,认识毒品危害性。

实际用

本部分一方面强调了毒品危害性,另一方面强调了吸 毒的原因。

第四节生态系统课堂教学实录 篇6

陈爱玲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第二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在第三节我们又学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来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很微妙,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下面我们一起预习一下第四节-------生态系统。师(强调):在预习的同时大家要认真搜理第四节的知识点,并思考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在黑板上板书)

1,森林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 2,什么是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是如何组成的?

4,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你知之多少?

师:这片森林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无形的网,牵一而动全身。无论是非生物因素的变化,还是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都会有许多种生物受到影响。因此,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像这样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该怎么称呼呢?金汉江同学回答一下,(内容略)刘三千同学请你回答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内容略)桂祥同学请回答生态系统是如何组成的?(内容略)大家一起交流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

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知道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个池塘,一片草地等,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课本第23页插图,并讨论其中的思考题。老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师: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组成有共同的地方吗?

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播放《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影片录像。要求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问题: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板书投影。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阳光中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细菌和真菌: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把动物的残体及其他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除了有生物以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呢?

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它们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三、列举实例,加强说服力 师(举例说明):我们知道,动物都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总是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当然这边的泥巴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泥巴,它实际上是一种藻泥。像这样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食物链。我们用箭头把它们连起来,注意箭头要指向捕食者,而且链头都是生产者。学生练习(练习完成以后,学生汇报结果):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请据此写出一条食物链。

2、植物、鼠、蛇、鹰,大家试着根据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连连看,看谁连得快?并分析一下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从理论上分析,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那么以蛇为食在鹰的数量减少;被蛇为食的鼠的数量会增加,但鼠不会无限制的的增加下去,增加到一定程度,它会随着草的数量的减少而减少;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四、课堂小结(以板书内容进行小结)

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①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

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②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3、食物链

植物→虾→小鱼→大鱼

五、作业

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四个选项中,()是一个生态系统。A 黄河中的水

B

黄河中所有生物

C 黄河中鱼

D

整条黄河

2、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A 山鹰→蛇→鼠→植物

B 阳光→草→羊→狐 C 植物→鼠→蛇→山鹰

第四节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篇7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知道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2.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养羊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澳大利亚的羊及其他生物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地理现象、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并简单说明因果关系。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学习探究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2.增强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澳大利亚古老生物与独特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用具:《澳大利亚》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设计:

展示课件1:(澳大利亚大标题,悉尼奥运会主题曲等)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国家──澳大利亚。谈到澳大利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下面,先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们想到什么了。(找2~3位学生来讲述)

教师:我们平常用的商品有澳大利亚产的吗? 学生:澳大利亚的羊毛衫等。

教师:澳大利亚的羊毛衫世界闻名;同学们谈的非常好,看来大家对澳大利亚很感兴趣。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今天我们就从澳大利亚的羊入手,来进一步的了解澳大利亚,大家请看有关羊的资料片。

展示课件2:羊的视频

教师:看完资料,我们大家知道,澳大利亚的羊主要是什么羊呀?美利奴羊,它是绵羊的一种,这种羊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呢?

展示课件3:美利奴羊的生活习性图片和资料(教师边讲述边演示)

教师:大家仔细看了,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羊具有耐渴、喜饮流水,厌恶湿热的特点,同时适宜于在干燥气候条件和开阔的地区生活。

教师:好了,我们对澳大利亚的羊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活动:给羊找家。展示课件4:探究活动,“给羊找家”的具体的活动安排

教师:首先,我们将全班分为地形组和气候组两大组,每大组再细分为3个小组。然后,每大组同学探究同一个内容;地形组以羊的生活习性和地形图为基础,在图中标出羊的空间分布范围并说明原因;气候组的同学在气候分布图中标出羊的空间分布范围并说明原因。

最后,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在电脑上将羊拖放到相应的位置,同时给大家解释你这样摆放的原因。(具体的布置和研究的安排略)

教师:现在开始给每小组发放你们研究的内容(每小组1张图)下面开始研究。(5~7分钟)展示课件5: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和气候图

学生:开始积极的探究活动,时间为5~7分钟。

教师:先请地形组的第1小组来说明并演示你们给羊找的家在什么地方。展示课件6:地形演示图FLASH(在图上给羊找家)学生:将6只羊摆放到了不同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教师:好,非常棒,其他两小组的同学有补充的或需要修改的吗? 学生:(有或者没有,两种情况)

教师:(如果有)请××同学修正。(××同学修正)你为什么会把羊放在这个地区呢?请你给大家说明一下。(××同学解释)大家同意他的这观点吗?(教师适时的点评)

(如果没有)看来大家都同意第1小组的观点,那么我请第2组的××同学给大家说明一下为什么羊分布在××地区。(××同学解释原因)再请第2组的同学说明为什么在东南部和西南较多呢?(学生解释)

教师:刚才我们从地形的角度给羊找了家,那么好,我们请第3组的同学说明一下澳大利亚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强调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学生:东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原(或也可以说明地势的特点)。教师:通过第一组同学的探究我们知道,不同的地形对羊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澳大利亚的中部大平原、东南部的墨累河和达令河平原地区、西南部的低矮高原地区等相对地势平坦、开阔,适宜于羊的生存)总的来讲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接下来,我们请气候组的同学展示你们的探究成果。

教师:首先,请第1小组的同学说明一下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强调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学生:表述主要的几种气候类型。

教师:气候类型说的非常准,如果按我们地理学的空间思维特点的话,应该依据一定的空间顺序,应该怎么排列?

学生:按空间顺序表述。

教师: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描述,大家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说明。(学习方法的指导)

展示课件7:2幅气候图,分别让两组演示 学生:两小组学生分别说明并演示。

(两种可能,两幅图相同或有较大的区别:如果相同,请第1、2、3组的一位同学说明一个原因;如果不同,第3组的同学说明不同的原因;第2组同学说明其中的一个地区的原因。)

教师:我们根据羊的生活习性及澳大利亚气候的特点,给羊找到了家(澳大利亚的亚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等气候条件适宜羊的生存)。

教师:刚才我们仅仅是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给羊找了家,现在我们来具体的看一下澳大利亚的羊的实际分布情况图。

展示课件8:澳大利亚的羊的分布图

教师:(总结)大家看,澳大利亚的羊的分布和我们的研究是基本吻合的,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但是也有些区别,这说明澳大利亚的羊的分布除受地形、气候两个因素影响外,还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比如自然因素:河流、植被等;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城市的分布、交通等。从大家的研究中我们看到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确实是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

教师:澳大利亚的羊的数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可见羊在澳大利亚经济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可是,对于澳大利亚,大家更熟悉的动物也许不是澳大利亚的羊,是什么呢?

学生:袋鼠、考拉等。

教师:好,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进一步的了解这些动物。展示课件9:澳大利亚古老动物的视频;(2分钟)

教师:澳大利亚由于有许多古老的动物,而这些古老的动物在其它大陆上基本上都已经不存在了或者都已经进化成了其它高级的动物,因此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大家想一下,这些古老原始的动物,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能够生存到今天呢?(同桌相互议论)

学生:因为澳大利亚有适宜它们生存的环境。

教师:澳大利亚大陆是块孤立的大陆,自然环境较单一。那么,澳大利亚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周围是海洋。(东:太平洋、西:印度洋)展示课件10:大陆漂移学说(边讲述边演示)

教师:根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2亿年前,澳大利亚和其它大陆是连在一起的,6500万年前澳洲大陆和其它大陆分离,孤立于大洋之上,由于长时间的孤立,使得澳大利亚的动物进化缓慢,再加上缺乏天敌,使得这些古老的动物悠闲的生活至今。然而,今天它们却遇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先听一个小故事:1895年澳大利亚从欧洲引进24只家兔,放在墨尔本公园内,一场火灾,兔子全部跑走,由于环境适宜,几十年后,兔子遍布全大陆,到处啃食牧草和麦苗,这一祸害至今未除。不仅如此,来自其它大陆的高等动物都虎视眈眈的瞄准了澳大利亚的古老动物,因此我们全人类应该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的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使我们这些可爱的动物永远的生存下去。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从澳大利亚的羊研究到了澳大利亚古老的动物;澳大利亚之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由于澳大利亚具有羊生活的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比如地形(东、中、西不同的地形)和气候(以热带和亚热带为主的气候);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是由于6500万年前就和其它大陆分离,是一块孤立的大陆,形成了相对比较单一的独特的自然环境。

展示课件11:总结图,边总结边演示

教师:课后探究: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大陆有那么多特有生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

展示课件12:课后探究问题

第四节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篇8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巩固运用地图学习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善于归纳对比,俄罗斯与日本的异同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地理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章第四节。因为俄罗斯为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由此可为接下来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的学习埋下伏笔,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因为俄罗斯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对学好其他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内容在地理思维方法上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性。

(三)学生分析

本节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通过亚洲、日本、印度的学习,他们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已有所掌握;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试验,对学案教学的基本模式也有所了解;而且好奇心强、乐于表现,但是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弱,学习思路不够清晰。尤其是在理解俄罗斯的气候特征,以及该气候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方面较为困难。这种因果关系的分析比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理解难度更大,需更强的逻辑思维和判读能力。因此,探究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及成因,以及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教材内容的能够说出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学生通过俄罗斯政区图、位置图,能够准确指出俄罗斯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学生通过读俄罗斯地形图,找到俄罗斯的四大地形区、四条河流、湖泊等地理事物的名称及位置,总结地形、地势、河流的特征。(2)、过程和方法:

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俄罗斯各地形区轮廓图、拼出俄罗斯地形图,分析俄罗斯地形地势的特征。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不同地区产生差异的原因。提高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贝加尔湖文化的内涵,帮助学生了解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产物,是协调人地关系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2.俄罗斯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对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影响.教学难点:1.读图分析俄罗斯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教学策略

1读图分析法2类比法3竞赛法4小组合作探究

(六)教学用具

东南亚地图;自制CAI课件教学方法:CAI教学(谈话﹑ 讨论﹑活动等)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领土组成和首都。

2﹑找出北冰洋﹑ 黑海﹑里海﹑贝加尔湖 ﹑太平洋﹑ 白令海峡。

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芬兰 ﹑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 蒙古 ﹑朝鲜,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4﹑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东欧平原﹑ 乌拉尔山﹑伏尔加河﹑ 叶尼塞河﹑勒拿河。

(二)新课导入部分

通过2018俄罗斯世界杯宣传片导入新课

(三)师生互动部分 [活动一:读图训练] 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领土组成和首都。

2﹑找出北冰洋﹑ 黑海﹑里海﹑贝加尔湖 ﹑太平洋﹑ 白令海峡。

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芬兰 ﹑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 蒙古 ﹑朝鲜,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4﹑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东欧平原﹑ 乌拉尔山﹑伏尔加河﹑ 叶尼塞河﹑勒拿河。[活动二:读图理解]

1﹑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2﹑ 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 ﹑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3 ﹑描述北半球“寒极”——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板书]二﹑俄罗斯的工业

[活动三:读图练习] 1﹑ 找出库尔斯克铁矿﹑ 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 库兹巴斯煤矿 2﹑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说出各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或产品。[活动四:讨论]根据下面两段材料,讨论俄罗斯工业的特点及形成因素。材料一: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地位(1997年)工业产品 在世界上的位次 工业产品 在世界上的位次 钢 第四位 发电量 第四位

煤炭 第四位 化肥 第五位 原油 第三位 天然气 第一位 材料二: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对话:

爸爸要去俄罗斯出差了。爸爸说:“俄罗斯工业发达,许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它的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爸爸刚从俄罗斯回来,给我带的衣服﹑ 食品和玩具都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爸爸说:“俄罗斯这方面的工业部门比较薄弱,要想给你带俄罗斯本国生产的商品还真不容易。”

[小结]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这与其资源状况 发展历史等有很大关系。[反馈练习]收集图片、资料,介绍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

(四)课堂总结部分

纬度位置:俄罗斯位于北纬50至北纬70之间,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地区,北极圈穿过俄罗斯北部,是一个地处高纬度的国家(国旗颜色)

经度位置:东西跨经度很广(同于亚洲),实地东西距离相差近10000千米,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海陆位置:俄罗斯北面濒临北冰洋,西北面是大西洋,东面是太平洋,主要邻国有西北面的挪威,芬兰,西南面的乌克兰,东南面的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等国家。通过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认识了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气候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在俄罗斯这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对俄罗斯的工农业发展都有较大影响。

(五)课后作业部分 地图册以及课时练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反思

因为俄罗斯为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因为俄罗斯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对学好其他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内容在地理思维方法上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性。俄罗斯这一课的重点在俄罗斯的位置、疆域、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俄罗斯气候和经济的地区差异。通过在三个班级的授课,有成功之处也有改进的地方。

一、导入:如果一开始就介绍它的位置,讲起来一定显得很枯燥,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一下子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我在第一个班采用谈话方式问:“同学们,谈谈你印象中的俄罗斯?”,同学们能畅所欲言。在第三个班,当我刚提俄罗斯时,一位学习地理的“精英”已举手说“老师,我知道俄罗斯的一个民俗,俄罗斯人用面包和盐迎接他们的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在喜筵、寿筵和其它隆重的场合,他们还特意打碎一些碟盘表示庆贺,如果打碎杯、碟、盘则意味着富贵和幸福”,接着其他同学补充,气氛活跃起来,能吸引学生的导入是一节课好的开始。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集体备课,在讲解《俄罗斯》一节时感觉知识点之间的转折比较好,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如从国土辽阔到“气候”与“资源”之间的联系;从资源过渡到工业的介绍,从资源过渡到科学技术,这样学生在听课时似乎是自然而然的过渡,不感觉到突然。

三、教学方法:本节很多知识点都采用对比手法,印象更深刻。如在介绍完资源分布在亚洲后,让学生联想前面介绍的印度和日本,印度的工业分布遵循就近原则,靠近原料地的,于是请学生对比俄罗斯是不是也是遵循就近原则呢?而日本做为一个岛国,是否也是靠近原料产地呢?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掌握这三个国家资源和工业的配置关系了。再比如说在资源分布上,对比我们中国,中国的资源多在西北,而工业多分布在东部沿海,所以中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于是接着提示学生思考“俄罗斯应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答案“开发东部地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节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篇9

【课题】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图说出地球的各个圈层名称。

2.阅读材料和相应的图表,概括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及相应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谈天”是为了“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状──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构造”示意图)。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述这几大圈层,【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

【引发思考】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

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 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

【讨论】啄木鸟如何知道哪种树生病了?哪棵树里有虫子?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内部?

【学生回答】

啄木鸟是通过敲击树木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实心树木与空心树木发出的声音不同。人类可以用地球内部产生的振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讲解】钻探取样分析,火山喷发带来的地球内部信息;地震波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等。

【提问】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 【学生回答】地震波。

【归纳讲解】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板书】

一、划分依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同学们总结机械波特点,进一步归纳地震波特点。

当地震发生时,震中的人先是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这就是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而造成的。人类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层。

【过渡】虽然人类限于岩石圈阻挡,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仅是皮毛,但人类的认识潜力是无限的,人类会日益深入地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从而和谐地与之共存。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从了解宏观结构到逐步深入分析微观结构。对地球内部认识就是如此,首先通过研究地震波变化曲线了解其结构。

【板书】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两种物质的分界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不连续界面。

【探究】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互动探究

读教材图1.2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不连续面?

(2)据图分析第一个不连续面在何处?在此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有何变化?此面名称是什么?

(3)在地下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有何变化?这个不连续面叫什么?

(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成哪几个圈层?

(5)画一画:读“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在图中合适的位置标出地球的内部圈层。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

(1)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2)在地面以下平均33千米处,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面。

(3)在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叫古登堡面。

(4)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依据两个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5)【板书】(板图边讲边绘边讲述)

通过分析图表总结(利用表解对比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备注:此部分可以用投影或电脑投到黑板上)

【注意】总结知识点时特别要落实岩石圈、软流层范围。

【难点讲析】

(1)地壳的特点

地壳的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就好像建房子,高楼必须挖深地基一样。

(2)岩石圈是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壳?

不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两部分,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

误区:软流层给人“液体”印象,但为什么能通过横波?

解析: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

(4)内核为何是固体?

误区:外核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从课本图中也没有见到横波通过,为何是固体?

解析:①纵波在地下5 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②图上未表现出,横波在5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

【小结】

可以用半熟的鸡蛋来形象直观地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由于是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地壳合起来就是岩石圈;蛋黄为地核。

【过渡】要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地球整体面貌,除了需要对地壳结构的了解外,还需要对地球外部结构的层次。那么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有哪些层次?它们各自范围和作用是什么呢?

【板书】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看大气圈有什么特点?

【板书】1.大气圈

(投影)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的主要物质组成是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氮和氧。

大气圈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16000千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千米高度左右的对流层范围内。

再来看水圈有什么特点?

【板书】2.水圈

水圈由地球表面水体构成,连续但不规则。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在不断地循环运动之中。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千米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

生物圈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3.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亿~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小结:地球所有的外部圈层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甚至相互重叠的,在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参与下,整个地球生机盎然;同时,它们起着保护地球的作用,可以减弱太阳和宇宙辐射对地表的影响,减少宇宙中的陨石对地球表面的撞击。外部各圈中的物质运动和循环,是促使地表物质和形态演变的重要动力。

【作业设计】 填图册第四节

【板书设计】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划分依据──地震波

蒸腾作用科普知识 篇10

首先,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提供动力。叶片的水分散失掉后,叶片细胞液的浓度自然就会提高,于是就产生了向叶脉细胞吸水的动力,这样叶片就向茎吸水,茎又向根吸水,迫于强大的压力,根不得不向土壤吸水;

其次,水在从根部向叶片运输的过程中,把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养料也一并带到了植物全身;最后,蒸腾作用还能够帮助植物降温散热。植物像动物一样也怕烈日的烤晒,为了不至于被烤焦,植物就通过蒸发水分把热量从体内散发出去,以保持一定的恒温。

上一篇:两学一做党课讲稿《做有理想的乡村干部》下一篇:元旦节微信朋友圈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