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爱杂文随笔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们的爱杂文随笔

我们的爱杂文随笔 篇1

是夜,是一阵阵咳嗽声,惊醒了枕边人,打破了原有的安静。他微微醒来,眼睛还是朦胧。模糊不清地说着:“需要我给你倒杯水吗?”我忍住喉咙的难受应答着。他起身,走向客厅,倒来了一杯温开水,端到我面前。我拿起,便一饮而尽。瞬间,干燥的喉咙被滋润起来。

半夜微凉,空气里弥漫着冷冷的风,吸进肺里,又是一阵连续不能断的咳嗽。咳得不能自我,也咳醒了美梦。他突然马上起来说:“再吃一次药吧。”我迷迷糊糊中,吃下了药喝下了水,又继续睡了。

清晨,一丝丝阳光被照进来了。看着沉睡着的他,我不禁的想,或许这就是婚姻本来的模样。在婚姻里,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互相帮助、扶持、鼓励。我们也偶尔相互厮杀、争吵、冷战。我们彼此不相伯仲又执迷不悟。我们也时常斗智、斗勇、斗嘴,又将彼此视为对手。我们又时常交换思想、探讨人生、像朋友知己一样畅谈心扉。我们一起经历风雨、一起解决困难。我们一起沐浴阳光,一起分享成功与快乐。

婚姻,真的很简单。简单到只要有爱便有家。婚姻,又好复杂。复杂到要牵扯两个家庭。我们遇见的都是生活里的小事,但是却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当妈妈的我,当妻子的我,当媳妇的我。这些便组成了家庭,吵架时这里就是地狱,温馨时这里就是天堂。

或许真正的婚姻就是,我需要一杯水的时候,我的他可以擦觉。我需要一个拥抱的时候,他可以给予。他在困难的时候,我给予鼓励和支持。他在选择的时候,给予建议和尊重。

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谁都无法保证一辈子不变,因为我们看见现代婚姻的脆弱。如何维持,是一辈子的功课。

20岁的我们,以为婚姻是风花雪月。40岁的我们,认为婚姻就是柴米油盐。60岁的我们,觉得婚姻就是互相忍耐。到了80岁,如果我们还在,那婚姻就是长厢厮守、至死不渝的爱情。

又是一个美好的早晨,看见他微微打开的眼睛,问我今天要吃什么早餐。家里只有馒头和鸡蛋了。我说,吃什么不重要,只要是你做的就行。于是他笑了。也许生活很枯燥,但是我们的言语可以很浪漫、很温暖。就像一剂麻药,可以让人忘记生活里苦与难。

我们的爱杂文随笔 篇2

以为韩寒的《青春》里面一定会有白色校服和玫瑰,就算没有,至少也要有气球、风筝和梦想,你总要写点什么, 不然怎么说是青春呢?

《青春》其实是韩寒的一部杂文集子,收录了他近年来在博客上发表的一些文章,因为是在博客上发表的,所以更加真实,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雕琢。书的封面上就这点说得更玄,“全球唯一一字未删”,并冠名为“新经典文化”,我并不是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只是看完韩寒的书以后,难免受到一点影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的全球意识格外高涨,动不动就把地球搬出来,此专辑为“全球首发”,某饮料公司售出的饮品可以绕地球3圈,该品牌为“全球唯一指定家”——我不知道一本书从作者的原稿到成稿,一字未删可以说明什么,是实在没有修改的余地,还是出版商哗众取宠,就像许多畅销书上面都有一串惊人的数字,这里加一个唯一,表示和多数决裂。其实又没有完全决裂,下面还是把代表韩寒本人成就的一串数字列出来了,到这里,读者终于可以放心地买这本书了。

我觉得韩寒是中国愤青的头,愤青的意思就是看什么都不顺眼,韩寒还好,他还是有健康的价值判断,他后面的人就可怜了,也跟着什么都看不顺眼,结果疲惫的不仅仅是审美。有的人一天到晚都在抱怨,却不知道他抱怨的到底是什么,反过来问他追求什么,他也不知道,这样的人就算把他送到天堂,他也会嫌弃上帝的眉毛不对称。这样人抱怨根本就是一种病态,明明是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却偏偏把原因归结到环境,他的意思是,天又在下雨,叫我怎么认真做自己的事情呢?

反叛也是一种立场,反叛了什么,一定是因为你有你的坚持,而不是盲目起哄,否定一切,那是你本身的阴暗。韩寒的反叛,重点在他有自己的观点,不是哗众取宠,说人家耍小聪明,好啊,有本事你也耍一个瞧瞧。韩寒说应试教育, 说瞧不起就瞧不起,瞧不起之后要证明什么值得你瞧,去闯出自己的样子,不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每天消极对抗生活,既不敢脱离安全的轨道,又不安现实,这是许多中国学生的现状。韩寒说,他到现在都一直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 并宣布将继续不遗余力地说高考和大学的坏话,虽然他也说明上不上大学是因人而异的,但还是改变不了他对中国大学的态度,我好奇的是,韩寒并没上过大学,何以和大学有这样的深仇大恨,说现如今的大学像妓女,只有有钱,乖乖排成一排随你点——在有些问题上,为了把事情说清楚,表明自己坚定的立场,韩寒只是使用了“适当的夸张”,因为他夸张的度的问题,引来了无数盯着一个问题不放的人对他进行无休无止的论战——就像本文开头的牛角尖,其实是这样的牛角尖太多了,人家不钻不舒服,无以凑字数。

央视大楼着火,要是不看这本书,我还真不知道,韩寒说的没错,在央视的轻描淡写下,这场火灾就像是烧了你我家的房子一样平常,“假设是BBC的大楼放烟花烧了,甚至是湖南卫视的楼烧了,央视一定是报道得最积极的,不仅要滚动播出,而且估计导播都乐得在地上打滚。”看到这里, 我不禁大笑,这样的话,我恨不得一句一句抄到这里,这小子真有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虽然谈不上了解,但是我大体上不喜欢看,因为今天和明天的新闻好像没什么区别,某领导去某地视察,当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和某国领导会晤,共商美好未来,等等,如果说现在我们看当年大跃进时期的新闻觉得可笑,未来某天再看今天新闻或许会有同感,这么多该报道的没报道,这么多报道了的加了工。我们意识不到是对的,因为这么多年的熏陶,我们已经“被”相信了。

“被”相信温和地持续下去还好,至少是相信的,一旦苏醒,我们就惶恐了,信任危机空前严重,我们迎来了一个什么都不敢相信的年代。外国举办奥运会开闭幕式,我觉得一点都不像奥运,他们很随意,舞台上出现错误很正常,让人相信这是一场真实的演出,不像我们的奥运,别说奥运了, 连个春晚都莫名严肃,每一步都是精心计划好的,这样很好, 说明中国人做事细致,可是为了万无一失而作假,似乎就不可原谅了。刘谦的魔术,我想过有托,没想到董卿就是托, 更没想到有那么多的托,绝对没想到连摄影师都是托,这根本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舞台秀,用来取悦全国观众,当真相出来后,观众失去信任的,肯定不仅是魔术。我发现这根本就是弄巧成拙,没有人喜欢看那样僵硬的演出,连演员每一个微笑都是提前设定,我们期待春晚出一次彻彻底底的洋相,是不是那样以后,他们就可以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得真实一点,不要让大家那么累,不要让我猜,我会不再信任你。

和《趁火打劫央视》遥相呼应的还有另外一篇文章,叫做《赴澳大利亚监督指导世界拉力锦标赛的工作报告》,韩寒用力地“贬低”澳大利亚筹办的锦标赛,并高度“赞扬” 中国政府,极尽正话反说的本领,孰是孰非,一目了然。韩寒说当地人生活艰苦,路上看不见一台宝马或奔驰,当地政府也穷得建不起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并“指责”当地政府软弱无能,竟然纵容动物保护协会的人在赛道旁的房子上张贴反对比赛的标语,又“抱怨”警力薄弱,看不见一个警察,而且“当地的政府机构也经常被我误认为是移动厕所”。比赛的环境也很宽松,“他们对比赛太不重视了”—— 路边一对野餐的老年夫妇居然是裁判,大腿粗的蛇在路上自由游动。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和民主,如果说我们国力没有强盛到不需要建收费站,我们的秩序没有稳定到不需要警察,那么我们也没必要建那么华丽的政府大楼,没有必要做那么多面子工程——韩寒暗示中国举办同样的比赛会是这样的情形,下飞机肯定可以看见小学生组成腰鼓队迎接,更别说出现不和谐标语了,“下到村长上到县长都会被撤职, 而始作俑者的每月几元钱养老金也将被政府罚没。”然后提前三天封锁街道,“给两边刷上新油漆,给小草也刷上新油漆”——对比之后发现我们中国人很搞笑,然而身在其中, 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模式,见怪不怪了,原来都不过是坐井观天的青蛙。

摘要:本文从韩寒杂文集《青春》中截取几篇文章,来谈现在年轻人的一些观点和立场,并探寻一些青春的东西。

网络时代我们怎么作杂文 篇3

很多人喜欢这个孩子,因而杂文不管景气不景气,总是有人热衷撰写,热衷出版,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商务印书馆,也加入到出版杂文的行列当中。这是否可以认作是对杂文价值的一种肯定,是对杂文家工作的一种推崇呢?我以为完全可以这样说。长期以来,在读书人的心目中,商务印书馆是以出版权威工具书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著称的。能被商务印书馆所接受、认可,既是杂文的光荣,也是杂文家的光荣。“四方风杂文文丛”定位于中青年作者,既有借此向老一辈杂文家致敬的意味,又彰显了出版方对杂文未来的信心。

我常常沉湎于对杂文创作的学习和体会之中,管中窥豹,愚见若干,在此不妨就教于方家。

网络时代没有终结杂文

网络时代杂文依然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瞬息万变、思想异彩纷呈的网络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的迅速普及,使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改变,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那样一种自上而下的传递模式,正被以计算机和手机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所消解,“海量信息、实时更新、双向互动”逐渐取代了单向度的灌输。很少有人再把提前知晓某种精神和某条消息当作高人一等的“政治待遇”,很少有人能够再让民众成为“使由之”的“庸众”,玩弄于股掌之间。只要一机在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事实的见证者,成为现场直播者。“真相”通过无数个体的眼睛折射,“事实”经由不同视角独立解读。企图一手遮天式的“引导”和“教育”,必须经得起事实和民众的双重检验,方能取得有限的信任和接纳。于是有人惊呼:互联网搞乱了人们的思想,颠覆了传统的价值,必须限制、封堵乃至关闭,方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人们思想的单纯。这样的惊呼,既来自深受传统观念浸淫的老派人士,也来自某些意识形态管理者。而早已习惯于平面写作的杂文作者,是否也感到手机和网络的冲击,认为“段子”作为一种更加直接、更加犀利的“新杂文”,对传统杂文创作形成了强力挑战?我想是的,是挑战,是一种积极而良性的挑战,更是一种促进。任何一种文体的进步,不仅来自自身的觉醒,也来自外部的冲击。

段子具有简洁、犀利、辛辣、一语中的的特点,同时也带有碎片化、浅陋化、简单化、情绪化的缺点。而杂文不受微博140字的限制,可以在思想和艺术两个层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开掘,更加从容地展开,更加理性地辨析。一句话,网络时代没有终结杂文,而是对杂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杂文家应该正视这种挑战,力求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而不是哀叹杂文的式微。

杂文宜“深”宜“博”

思想性永远是杂文的灵魂。毫无疑问,思想是杂文的灵魂,批判是杂文的根本属性。再好的材料、文字、构思,如果不以思想为灵魂、为内核,都是枉然。有时巧妙的构思、优美的文字,可以掩盖文章思想力度之不足,也能给人以一定的阅读美感,但稍微一深入,就容易发现花哨外表下的空洞和虚弱。严秀先生说:加强杂文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是所有杂文家的首要任务。这是锥心之论,是至理名言。鲁迅杂文之所以让人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根本原因在于其深刻的思想见解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个杂文作者如果不在这上面下功夫,注定是难有所成的。

杂文需要学养灌注。杂文的思想性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来自实践,更来自学养根底。鲁迅先生“孤岛”十年几乎足不出户,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杂文佳作,靠的就是学养灌注的深刻洞察力。朱光潜先生说:“不通一艺莫谈艺。”第一个“艺”字,是指具体的艺术门类,如文学、戏剧、电影、建筑、绘画等;第二个“艺”指美学和艺术规律。就是说,如果不掌握和通晓一门具体的艺术形式,最好不要妄谈艺术规律。同样道理,写作杂文最好也受过文史哲、政经法等某一学科系统的学术训练,具有较为完备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准。如此,写作过程中才会有左右逢源、如虎添翼的感觉。当然,我不是说没有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朋友就没有资格写杂文,但通晓一门,旁及其他,总是有利无弊的。如今很多报刊青睐专家学者的言论,看重的其实就是其学理背景和专业化的论说。

杂文写作应引经据典但不陷于掉书袋的泥坑。杂文常常引经据典,这是增强文章思想性、知识性和历史纵深感的需要。优秀的杂文通过现实穿透历史,同时也从时间深处洞察现实,从而引来横跨古今的深沉思考。有些杂文以史料为由头,由此说开去,犹如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后导出结论;有些杂文似乎通篇“讲古”,不涉及现实,却是声东击西,意在言外,最后略点一笔,全篇皆活。在这方面,不少前辈杂文家如王春瑜、牧惠、陈四益等都是高手,“四方风杂文文丛”的作者之一安立志,也有不少成功的尝试。在我看来,第一,“引”和“讲”都是手段,不是目的,是“台”,不是“戏”,不能以材料淹没观点,更不能以材料代替观点。有人以为杂文的正路是,先来上一段“古人云”,再发上一通议论。这是对杂文写作的误解,也是许多读者对杂文不以为然的原因之一。第二,杂文写作当然不妨从史料说起,但不能说起就是说止,必须由此及彼、生发开去,有所发挥、有所超越,成一家之言,说出属于自己的观点。正如严秀先生提醒的那样:无力“说开去”,千万不要用这样的标题。第三,引述古籍和典故,应有自己的发现,是大量阅读基础上的信手拈来,不是东拼西凑、东挪西借的装点门面。最好采用别人很少使用,或者即使别人使用、但没有独特发现的材料,而不是用尽人皆知的东西作旁征博引状。一说纳谏,就扯出李世民和魏征,说得读者耳朵都起老茧了。说到底,引述只是由头,是引子,是闲笔,不是正剧。一些作者之所以引得蹩脚,还是因为功底不深、肚里没货,又硬要作出渊博状,书袋子没有掉成,反而暴露了思想和学问的浅薄。

杂文最忌“杂而无文”

杂文最忌“杂而无文”。杂而无文,行之不远。所谓“杂而无文”,是说一些杂文缺乏艺术表现力,语言枯涩,结构松散,逻辑随意,缺乏一种内在的从容气质和理性之美。优秀的杂文家往往自觉排斥杂而无文的杂文。在他们的心目中,杂文与一般的时评是有界限的。要言之,杂文之“文”,是文明之文、文化之文、文学之文、文雅之文。

杂文须有一双文学的翅膀。杂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应该有自己的文体特征和独特的美学表达,这是它区别于小说、戏剧、诗歌,同时也区别于时评、政论、论文的特点所在。它的文学性并不简单表现在虚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上,而是更加注重文章的理趣,通过正论、反论、驳论、归谬等手法明察秋毫、见微知著,陷论敌于被动。如此说来,杂文岂不成了论文?没错,从本质上讲,它更倾向于论文,是瞿秋白所谓的“艺术的政论”,思想是它的灵魂。

问题在于,哪种文体的“思想”不是灵魂呢?没有灵魂的文章算什么文章呢?“艺术的政论”核心词在“政论”,限制词是“艺术的”。这就决定了杂文尽管以表达思想观点为目的,但其手段必须是艺术的,是可以广泛借鉴和使用所有文学手法的。一方面要像何满子先生说的那样:注重杂文的论辩性,强调言论的正确性和逻辑的扣杀力。撇开对手的枝节问题,抓住要害,一击致其死命,决不让对手牵着鼻子走,作无谓消耗性的纠缠。要善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将对手自以为“精彩”的论点变成他们“窝里斗”的武器,化对手的杀伤力为其自我残杀的力量。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归纳、演绎等多种手段,既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通过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剖析,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在注重论辩性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白描等手法塑造典型形象,使读者以小见大,窥见世相。鲁迅的《阿Q正传》、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杂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除了论辩文章的一般要求外,还应力求做到机智幽默而不流于油滑、善用反讽而不尖酸刻薄。适当使用方言土语也可以起到通过语言塑造地域形象的良好效果。杂文的行文要富于感染力和暗示性,隐晦曲折不仅是“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杂文文体美的内在要求。只有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才能使杂文更有杂文味儿和艺术性。

杂文不求高产而应“厚积薄发”

有人以为杂文姓“杂”,故而杂七杂八、东拉西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是天大的误会。不少知名杂文家创作数量并不大,能够使人记住的或许只有那么几篇甚至一两篇,但其作用却远远胜过一些“著作等身”的“高产作家”。比如创作《鬣狗的风格》的秦牧,创作《江东子弟今犹在》的林放,创作《〈东方红〉这个歌》的吴有恒等,仅凭一篇佳作,就足可奠定在杂文史上的地位。正确处理“杂”与“精”、“博”与“专”的关系,是所有杂文家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一般来说,“杂”是指思想、题材、风格多样之杂,不是杂乱无章,信口开河之杂,不能以胡言乱语、信口开河冒充潇洒从容。有人错误理解“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随意把不加提炼的东西塞进杂文,仿佛老太太的絮叨。还有人实在找不到说话的由头,索性将自己以往的创作当成经典来引用,一上来就是“不才曾在文章中说过……”,实在有些自恋加自不量力。好的杂文家动笔是很慎重的,“厚积薄发”是基本原则,但也不排除长期积累后的“火山爆发”。

邵燕祥、牧惠、何满子、章明、陈四益诸公创作数量很大,几近著作等身,但总体质量非常过硬,足可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所以也不可一概而论。问题在于,具有上述各位的丰富阅历和深厚学养的作者并不多,他们的成功经验并不能简单复制。问题的另一面是过于关注“厚积”,轻视甚至否定“薄发”,终于由“薄发”而“不发”,甚至“发不出来”、彻底枯竭了。从哲学的角度说,“厚积”是“量的积累”,“薄发”是质的飞跃,“厚积薄发”并不是“积而不发”。还有一种情形是过于追求数量,竭泽而漁,年产百八十篇,甚至更多。其数量固然可观,但质量很难寄予太高期望。我的态度是要掌握两者之间适当的度,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具体到某位作者,当然很难界定多少算多,多少算少,还是要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和综合实力出发而决定。杂文史上,无论是鲁迅,还是其他优秀作者,都有日产一两篇,甚至两三篇的记录。何满子和舒芜论战,不到20天写了14篇,而且篇篇尖锐有力,质量上乘,我们只有羡慕和佩服的份儿。

杂文“要帮忙,不要添乱”

杂文的“帮忙”与“添乱”。“要帮忙,不要添乱”,这句通俗的大白话据说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从常情常理出发,话是没错的,错在一些人对它的片面理解和错误使用上。什么叫“帮忙”?什么叫“添乱”?一些人认为歌功颂德是“帮忙”、文过饰非是“帮忙”,而针砭时弊是“添乱”、反腐倡廉是“添乱”。一句话:歌颂孔繁森是“帮忙”,批判王宝森是“添乱”。因为孔繁森是“九个指头”,王宝森是“一个指头”,“九个指头”不看,专门盯着“一个指头”,不是“添乱”是什么?严秀先生说:“有些同志认为,凡是批判错误的东西的批评本身就叫‘右’,只有批‘右’的东西才是永远正确的。”“左”是认识问题,“右”是立场问题,所以宁“左”勿“右”,这是几十年政治斗争的经验总结。问题在于,杂文的使命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以为揭露腐败是给党“抹黑”、是“添乱”的想法,不知是真的热爱党,还是有意粉饰太平,硬作“歌德”状?老话说,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现在的问题恰恰是说“问题”太难、说真话太难,这是杂文的困境,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困境。“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谁都懂,但要把它变成一种自觉的理性精神,却是一件难之又难的事情,这或许正是杂文存在的根本理由吧。

责任驱使我们前进杂文随笔 篇4

是什么驱使他们这么尽心尽力?是责任。在别的队员可以休息放松时,他们却在教室、宿舍、厨房之间来回走动检查,看看教室的门窗锁好没有,看看厨房的煤气电闸关好了没有。在别人可以上床安心睡觉时,他们心里却还惦记着队员们的安全。他们只能在走廊上铺一张竹席,忍受着蚊子和虫子的叮咬,也丝毫没有半句怨言。因为学校和队员的重托、因为身上的职务、因为责任让他们前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安全温暖的港湾。

那些年的我们杂文随笔 篇5

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住宿紧张。我的弟弟们和爷爷住在炕上,我可以单独享受一间卧室。那个时候,冬天我们仨都赖在爷爷的热炕上,玩耍嬉闹,爷爷佯装生气的抱怨我们把被子没掖好,热气跑了,炕不暖和了,我们才不管,依然我行我素,爷爷拿我们毫无办法,只看着我们笑。有时候爷爷也会给我们讲他当兵的事情,打仗时子弹怎么从他旁边飞过,他怎样当逃兵艰难的冒死逃回家,文化大革命时我们村的谁又怎么批斗他……。

爷爷的这些故事讲了一边又一边,讲的我们一天天的长大,我不再去爷爷的炕上和弟弟们打闹,两个弟弟也随后搬到了我卧室的另一张床上。我们姐弟仨住在了一间卧室。从此每晚的笑声,打闹声就会从我们的卧室传出去,爷爷的炕上变的异常的冷清。当时并没有考虑到爷爷的感受,并不会想到他其实不怕我们打闹把炕上的热气跑了,他其实是乐意看着我们胡闹。

在我们姐弟仨打打闹闹的生活下,我们更大了些,我和弟弟们住一起也不方便了,没办法,只好给自己在厨房找了一块空地,拉了个帘子,用两条长凳子支了一块简易的床板,给自己简单造了个窝,从此我和弟弟们也分床睡了。

后来,我们家盖了两层新房,我们姐弟仨一人一个房间。再后来,我们各奔东西,在不同的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家,爷爷也去了他终会去的地方。我们家的人就这样,一天天的长大,一点点的分开,再也很难聚到一起像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了,我的爷爷更是再也见不到了。

让我们在这里遇见杂文随笔 篇6

我愿意在这里等你,你的一字一句我都会认真看完。

我们是一家人杂文随笔 篇7

她不高也不矮,有点胖胖的,经常带着一副金框眼镜,她一脸的慈祥,笑起来时眼里藏着满满的爱意,温暖如春风。她一直是我的守护神,教会我很多的事。记得有一次,我在姥姥家弹钢琴,那时我已经是一名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了,有一个音总弹不对,便对着钢琴发脾气。这时,姥姥走了进来对我说:“雨桐,怎么了?”我没有说话,姥姥看了看钢琴谱,明白了我发脾气的原因。她耐心地指导着我,“这个音可以这样弹雨桐,弹钢琴一定要有耐心,不能着急”我听着她说的那些大道理突然有些不耐烦,心不在焉的回答着“嗯嗯”姥姥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提议出去和我一起走走,此时我内心一阵窃喜,心想:正不想弹琴呢!我们走在一条小路上,路边有许多松树,还总能听到小乌清脆的叫声,我和姥姥就这么走着。正当我欢蹦乱跳、左顾右盼的时候,姥姥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人一辈子会遇到很多的事情和很多的困难,关键在于坚持,千万不要放弃,姥姥相信你一定行,你是最棒的!”姥姥鼓励着我,为我加油打气。这时夕阳的光透过树叶照在了姥姥慈祥的脸上,秋天夕阳橙色的光打在她金色的眼镜框上,显得格外温暖,我看着我和姥姥的影子,回想着我刚刚对她的不耐烦,心里感到很惭愧。这时,我看到地上有一颗很漂亮的松塔,我赶忙把它捡了起来,送给了姥姥,因为我不太善于表达,有些话藏在心里,而这颗松塔就当是我对她的道歉,希望姥姥每每见到这颗松塔,都能想起和我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我想这就是一家人吧,即使上一秒还对他们有着一些不满,但是下一秒,心里的爱总是会冲走那些不满的情绪,把不好的情绪都变成快乐,这就是家人的影响、帮助。

就在上周,我又回到了姥姥家,看到了钢琴上的那颗松塔,我心里很高兴,而且很惊讶,姥姥居然还保留着那颗松塔。在我以为只是一个随便的玩物的松塔却让姥姥如此珍惜。看着姥姥激动的过来抱我,我发现姥姥的腿脚不利落了,我担心的问“姥姥,你的腿怎么了?”“没什么事儿,只是前几天摔了一跤而已。”她笑着挥了挥手。吃过晚饭后我和姥姥又来到了那条小路,再次走在这条小路上,路边的松树、鸟的叫声、夕阳、影子,一切都是这么有亲切和熟悉,姥姥在路上给我讲着她的故事,我认真的听着,夕阳再次照在了我们身上,这次换我拉着她那布满皱纹的手,我不禁鼻子一酸,哭了出来,她担心地问我:“怎么了雨桐?”“我希望您永远不要变老,我希望您一直陪着我,”我说。姥姥笑了,笑得眉眼弯弯,说:“我会一直陪着雨桐的,陪你长大”。这就是家人吧,希望一直陪伴着彼此,是我们想要停靠的港湾,是温暖的源泉。

我们如何与往昔相处杂文随笔 篇8

在厚重的二十四史所记述的正史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更为庞大的历史记述---《地方志》。这些有关地方的记载或存在地方历史叙述中,或存在于历代文人的私人记述中。正如历史有正史与野史之分,究其本质还是在于江湖与庙堂之分。

在《宫崎市定人物论》中提到循吏代表人蓝鼎元一节时,对于何谓循吏,还在于蓝鼎元私人文集《鹿洲全集》中。蓝鼎元,字玉霖,别字壬庵,号鹿洲。《鹿洲全集》包括鹿洲初集8册,东征集3册,鹿洲公案2册,棉阳学凖3册,平台纪略1册,脩史试笔2册,鹿洲奏疏1册,女学4册共计24册。从往昔的评价来看,其中《东征集》、《鹿洲公案》、《平台记略》、《鹿洲奏疏》是相当有价值的记录。而以上四册书中又以《东征集》与《鹿洲公案》最有盛名。相传《东征集》与《平台记略》是晚清台湾巡抚刘铭传的精读书目。

但我在这里要推崇的确是《鹿洲公案》这本小书。更为具体的说法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大清律例的具体实施案例写照,也同时是蓝鼎元在粤地任职时对潮州府风土人情最直接的.观察。《鹿洲公案》与我们熟知的《包公案》、《施公案》大不同,与这些街头市井演义对比起来,《鹿洲公案》是作为地方法律实施者的记录,《鹿洲公案》所罗列的民事或刑事案件,更接近真实故事在真实时间里的本来样貌。

清雍正五年(1727年),蓝鼎元经荐引朝见雍正,是年秋,蓝鼎元被任命为普宁知县。后调任潮阳。不论普宁还是潮阳,均地处闽粤交界之处,素称难治之地。且在蓝鼎元之前,该地已有四任地方知县被弹劾入狱。雍正六年(1728年)蓝鼎元也因事遭人弹劾,奉旨革职入狱。《蓝公案》一书即是蓝鼎元在被劾罢职后。在狱中把治潮十四个月所经办的典型案例追记成书,资政惠人。后有人作序评价说:“先生听讼如神,果有包孝肃遗风,每当疑狱难明。虚公静鞫,似别有钩致之术。虽狡黠讼师、积年老贼,词说不能难,吏责不能服者,一见先生即鬼诈不知何往,不待刑而毕输其情”。《蓝公案》之后称之为《鹿洲公案》。

这里还值得一提是,蓝鼎元在雍正六年(1728年)奉旨革职入狱,到了雍正八年(1730年)秋获释,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病逝于广州知府任上。彼时蓝鼎元距离接任广州知府还未满一个月。从蓝鼎元的个人经历上,可以看到蓝鼎元不足一年的知县经历,为个人带来了三年的牢狱生活。而蓝鼎元在《鹿洲公案》中所记载的事项皆是从“治狱”的角度出发的。他可能未曾想过自己也会成为“治狱”当中的一员。

宫崎市定在讲述蓝鼎元作为循吏代表人这一主题上,基本上是依据《鹿洲公案》中所展示的蓝鼎元。但是在《鹿洲公案》中更为值得一看的是这些“治狱”案例中所反映的地方生活百态。中国历代读书人在进入庙堂前后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作为田间读书人而言,四书五经八股是其研习的主要内容,而位列朝堂之后,掌握狱讼则是必须要具备的能力。《鹿洲公案》不仅仅是地方生活的写照,也同时是《大清律例》的写照。从现代的角度来看,《鹿洲公案》也是士大夫这一群体的生活写照。在《鹿洲公案》中所展示的地方生活,即便时至今日,也依然可看到其遗迹。

宫崎市定在抛出了《鹿洲公案》这本书之后,对于蓝鼎元的叙述也就戛然而止了。我想宫崎市定可能更想让人通过这本小书去认识蓝鼎元这个人。而通过蓝鼎元在个人生平,作为循吏代表人,蓝鼎元也的确做到了“循而治之”这一原则。

我的你的我们的杂文随笔 篇9

相见、再见、不见,存在、拥有、消失,在这个被周边所有缠绕包裹和撕扯占有的世界里些许迷茫,我的到底谁来,你的而又谁走,我们的,梦亦否。

唯有回味和相信,我们曾一同看过、一同听过、一同抚摸过、一同感受过,方能察觉和感知,原来我们彼此真实的存在过........我的,曾经是你的一部分;

你的,曾经是我的一部分;

那曾属于我们的一部分都会或深或浅的残留在曾经你的和我的我们曾共同拥有的世界之中。

回眸浅笑,这一趟趟的遇见,不知道是彼此成全了彼此,还是彼此感动了彼此,还是仅仅是彼此曾经来过彼此身边而已。

但在这世界的每一趟行程中,用心共同迈出的每一个脚印,都至真至纯而值得存有。

我们,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杂文随笔 篇10

我和小妞

小姑娘即将两岁,说话还不是很清楚,姐姐做什么她就要求做什么,有时候搞怪,有时候无理,有时候天真浪漫,看到爸爸要照相,瞬间来了镜头感,而我还在提醒她看照相的爸爸。

小女儿最会的就是拒绝和守护。她拒绝一切自己那个瞬间不喜欢的事情,最喜欢说“不要”,说的铿锵有力,坚定决绝。她守护着一切看起来属于她的东西和可能是她的东西。她不喜欢别人动她的以及我们家的任何东西,但是她还喜欢争抢别人的东西,性格强势又倔强。

她最爱的是她姐姐,她会留最爱的东西给姐姐,她会时时刻刻记得姐姐的爱好,要去上学时候,她要一起去送。放学时,她要一起去接。

但有一个东西,她不喜欢与姐姐分享,却又喜欢站在姐姐身边玩,让她姐姐看着自己玩,那就是手机上的汤姆猫,她最喜欢,最爱在姐姐身边玩,还不给姐姐玩。

姐妹俩

妹妹与这个时候的姐姐长相一模一样。

但脾气秉性各不相同。

姐姐性格柔弱,别人欺负了自己也只会自己吞下,喜欢承受,而不喜欢抗争,但是性格开朗,笑笑嘻嘻的性格下有着一颗敏感的心。

她会在我们离开家时,微笑点头,泪眼滢滢,却也懂事的说自己会很听话,她会声音嘹亮,笑声朗朗,却在我们到家时,没赶上从学校把她接回家,被邻居讲了一句“你爸妈才没回家呢”,失望到哭了一路,到家发现我们刚下车,瞬间笑开了花。

爸爸和女儿们

爸爸和女儿,他刚抱了抱大妞,小妞就去了,下个步骤就是要抱抱。

一年多没回家,没有任何陌生感,由于大宝已经5岁,对我们有记忆且很是珍惜,因此这种深厚的情感,大宝很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而二宝得益于爱学姐姐,她对我们也由于学姐姐要拥抱的动作而消除了初见时的陌生感。

有些心酸,有些惆怅,有些痛恨自己贫穷,也有些郁闷现在农村的势力,钱,成为了标签。

或许这就是我的爱吧杂文随笔 篇11

但是我真的不敢轻易去喜欢一个人。我害怕。害怕表白后的失败,尴尬。我害怕我一表白她就不理我了。我害怕受伤,害怕一个人走不出这个阴影。

我害怕受伤后在也不敢去喜欢一个人了。

我真的只想谈一次不分手的恋爱,可能你会说不分手的恋爱就是结婚。这样已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很不单纯。而我想的只是一辈子谈一次恋爱就够了。爱一个人我觉得一辈子都不够啊,恋爱次数多了,感情经历是会很丰富,但是爱多了感情还能剩多少呢,我觉得一个人的感情是有限的,经不起一次又一次的爱啊。你喜欢别人的次数多了,伤多了。你的喜欢还会这么纯粹吗?还会想第一次那样不顾一切吗?还会像以前那样爱的单纯吗。

我是做不到,所以我害怕,我怕恋爱,我不想只是玩玩而已,我不想当我爱你的时候这份爱变得没那么单纯了。

人生啊就这么短,我只想用这辈子时间好好的去爱一个人啊。

有时候给你发信息,你很久没回,我会时不时的看看手机,是不是你给我回信息了,我只是想在你给我回信息的第一时间给你回复,证明我的等待不是白费的。看到你给我回的信息哪怕只是短短的数字,我都会很开心,至少你还理我,至少你还记得我。

有时你一天不给我回信息,我都在想你是不是不理我了,可能你嫌我每天老是给你发些没用的信息很烦躁,我也不想啊,我忍不住,我控制不了自己,只是想关心你,怕你上班累了,没吃饭伤了身体。

如果你不喜欢我的话,请不要不我拉黑,我可以不给你发信息了,我只想知道你过的好,知道你过的好,我心里就很开心。

我不是一个话很多的人,只能用笨拙的语言向你问候。

我们的爱杂文随笔 篇12

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我们的近邻日本。

刚从日本旅游回来时,特别是头两天,真是有些不适应。虽然一提咱们的国民素质时,很多人就总爱拿日本相比较,而还有很多人就会嗤之以鼻,拿历史说事,让张口闭口提日本的人闭嘴。但是这背后的逻辑实际上就是赤裸裸的摆在那: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正是因为差距如此之大,才会被拿来无数次地对比。

之前有过自己一个人独自日本自由行的经历,这次二刷就没首次那么尴尬了。每天出门必带一到两个塑料袋,因为满大街都找不到半个垃圾桶。每次去便利店、商店、饭店吃饭,服务员基本上都是对你“点头哈腰”、笑脸相迎,而且不是咱们经常能看到的那种敷衍式的,不说发自真心的,也是经过长久的训练的。

东京的马路上,车辆并不少,但是在我待的10天内,只听到过一声按喇叭的声音,而且那辆车的司机的行为真的让我感到是有些眼熟——因为在国内开车,这种场景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当那辆车持续地按喇叭,并且加速冲过红绿灯通道时,站在四方各个路口的人们都十分差一点地注视着那辆车远去——实在是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就是我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咱们很多人打心底里看不上的,那边的国民素质。

所以,有些事情你不能去认真,不能深入研究,否则你就会被气死。把车位锁给撬了?EXM?这不是破坏私人财产吗?这也是无法理解的一个事情啊。

再转念一想,哦,我已经回国了。

要怪,其实都怪我还是个菜鸟司机。

我回家上网狂搜类似的事件在广大网友那里是怎么解决的——因为我知道我们小区的物业跟大部分小区一样,形同虚设,不作为,能推脱绝对不主动。

不幸的是,所有有过跟我相同经历的网友们,99%都只能默默忍受。

这是什么道理?

这个“道理”放到我们很多场景中,似乎都很适用。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似乎都有这样的,让我们难以名状的“潜规则”的存在。这种“潜规则”表面上看是毫无道理的,完全是一种“恃强凌弱”、不符合逻辑,甚至是没有道德、没有素质的表现。对了,它们还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当你跟它们谈论道德时,他会说:“道德是什么东西?“

我们有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历史底蕴,但却无法有效“主动”滋养人心的内在品质。

由此可见,素质、道德这一类的词,对于内心还处在蛮荒阶段的人们来说,完全是“空中楼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多吃多占才是根本,也可能他们祖先的印记里可能一直都是贫穷、匮乏、争夺、斗争的状态比较多,不懂得我们已经进入了和谐、民主、文明的社会,不再是蛮荒时代;他们不懂得人民财产安全受法律保护,甚至根本不知道“法律”是干什么用的。至于道德,对他们来说就跟“分享”一样,太过奢侈。

我们树立了那么多的道德模范、先进工作者、劳动标兵,却完全影响不了这些不时侵占社会公共资源的人的“初心”,也许他们的“初心”就是“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

道德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在这个社会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如果你不按游戏规则出牌,势必会逐渐被淘汰。道德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团体是否具有潜在合作价值的重要标尺,所以当你发现别人在评论你时,先不要回忆起那些毒鸡汤说的什么“不要在意别人说的是什么”,先审视自己“我是否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合适”,如果它不符合社群共同利益,也许是到了需要你调整行为的时候了。

上一篇:清洁家园美化校园下一篇:老龄化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