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战火中的孩子(共12篇)
原来,是一个孩子,一个战火中的孩子,在呆呆地坐上海火车南站,痛哭流涕,衣不蔽体。面对一片废墟,依稀可以看见铁路上的尸体,其中,就有他父母、姐姐哥哥的尸体。父母尽自己最后的力量,保护了他。可是,他却成了个可怜的孤儿,成了个战火中的孩子。
他哭、他恨,他把脸朝向被日本鬼子炸毁的车站,朝向父母的遗体,他在想:我的命运将如何……
他哭,因为可恨的鬼子炸毁了车站,夺走了幸福,他的父母,也躺在废墟下,只有他免于此难。正当他们一家准备逃走时,凶狠的、恶狼般的日本鬼子,毫不留情地投下炮弹,让那可恶的炮弹吞噬人们的生命,只有幸存的、极少的人活下来了,孩子遍体鳞伤,却无人依靠,实在可怜……
战火中的孩子啊!你们命运该如何呢?你还那么小,父母又已牺牲,你的路还很长啊……
战火中的人们啊,侵略者们,你们也有父母,为什么不为了父母、亲人而和平呢?为了战火中的孩子,去争取吧,也许有一天,你的`孩子也变成了战火中的儿童。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结构分析
小学英语新课标强调, 以“贴近生活”为基础, 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动力,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为突破点。本节课的教学正是这种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本节课是《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这一单元的课题是《Shopping》, 根据课题可以明确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购物”。通过分析教材, 我设立本单元的学习总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英语说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名称, 能表述如何在商店中购物, 能读懂商品价格, 并将商品价格转化为文字信息, 能制作简单的购物单。本单元共四课, 第一课共三个环节, 分别是Look and listen, Listen and learn, Work with your friend。第一课创设一个商店购物的语境, 使学生能听懂对话, 读懂并会表述商品价格, 能进行购物活动的交流, 能表演课文内容。其中第一环节Look and listen是利用图片展现一个商店购物语境, 学生通过看图, 听对话, 在语言和图片之间建立起意义联系, 从而了解对话所表达的意义, 再通过角色表演巩固所学语言, 扩展对话内容。
(二) 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的有机结合。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结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小学英语学科特点、课本的教材结构的分析,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 能听懂、会说本篇对话;
(2) 能听懂、会说新单词:Walkman、brand、prefer、hundred、test.
(3) 能运用“What can I do for you?”、“Which…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进行口语交际。
2、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练习和角色表演练习,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能进行小组合作, 增强其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和游戏,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听懂对话, 能通过角色表演扩展对话内容。
2、难点:学生运用“Which…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进行口语交际;百位数英语的拼读。
二、教法和学法指导
(一) 依据
我面对的学生是11—12周岁的学生。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好奇心强, 形象思维占优势, 抽象思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依据英语教学直观性、兴趣性、活动性和主体性原则, 这节课我将通过看、听、说、演、练、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采用多媒体、磁带、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 让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愉快地学习, 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二) 使用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1、教法。
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演示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 既面向全体学生, 又注重因材施教。借助一些直观教具,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帮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学习, 通过倾听、观察、比较、讨论、积极与他人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 让学生在“乐中学”, 又在“学中乐”。
2、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 我将指导学生使用观察法、讨论法、模仿练习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等学习方法, 让学生理解对话, 巩固所学语言, 扩展对话内容。培养学生敢于开口, 积极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程序和教学效果
(一) 组织教学, 创设氛围
演唱上单元所教的英文歌曲:“Months and Seasons”。 (既复习了旧知, 又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在唱唱做做中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 复习旧知, 做好铺垫
提问:“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When is your birthday?/What’s the date today?” (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 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三)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今天是何平的生日, 妈妈和她一起去商店购买生日礼品, 并与售货员展开交谈。引出课题:Shopping。 (由于情境贴近生活, 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 结合生活, 学习新知。多种形式, 练习巩固
1、多媒体展示图片 (何平和妈妈走进一家商店, 与售货员进行交谈) ,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提问:“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她们的对话如何用英语表达?”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又设置了悬念, 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2、播放磁带中的前四句对话, 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先学习几个生词:walkman、brand、prefer。只需听懂、学会发音和理解含义, 下一课时将专门学习。 (主次分明, 着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3、在教师引导下, 让学生听懂每句话的意思。
这里, 可用苏格拉底法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重点学习句型“Which…
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多媒体演示各种实物:水果、玩具、文具, 让学生练习说“你更喜欢什么?” (利用直观教具, 通过替换练习, 突破了教学难点。)
5、采用多种形式, 让学生通过自读, 互读, 指名读, 开火车读, 分小组读, 角色扮演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练习对话。
(在使学生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更创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保持振奋、饱满的学习情绪, 提高了合作意识, 培养了团结协作能力。)
6、采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后四句对话。
展示图片, 听磁带, 多媒体展示对话, 学习生词“test、hundred”、理解句子含义, 多种形式练习巩固。
(五) 角色游戏, 巩固知识。运用句型, 扩展对话
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组, 即五个“商店”, 每组由一名学生当售货员, 其它学生充当顾客。顾客可以到任何一家“商店”“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教师到各组去指导, 同时教师也当顾客, 购买物品。 (通过分组的角色游戏, 学生所学语言在运用中得到了巩固和扩展, 听说能力得到了锻炼, 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了展现,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小组分工合作,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一.梳理课文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本单元课文都是著名作家的作品,内容都是表现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和学生一起梳理课文内容,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这些文章内容所留下的印象,结果多数同学说出来的是“吃”字。针对这个词,我问同学们:咱们监利有哪些好吃的?这些食品背后有什么文化内涵?接着,我出示了本次活动的课题及学习目标:关注监利特色,介绍地方文化。
二.寻找监利特色,了解地方文化
说到好吃的,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各种食品纷纷“上桌”:干鱼腊肉香肠,水饺米酒汤圆……我打断了他们:请关注监利特色。大家立即哑口。是啊,这些东西似乎别的地方也有啊!哪些是监利所特有的呢?还是一些在外地待过一段时间的同学阅历丰富些,大家一致认为有一样东西不仅北京上海广州没有,就连监利周边如荆州、岳阳、武汉也极少见到,而在监利却是天天见面、人人爱吃的大众化食品,绝对算监利特产,那就是团子。
接着了解地方文化:监利的团子有什么文化?大家面面相觑,团子还有文化?我提醒他们:团子是什么做的?体现了监利的什么特色?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并不只有监利,以鱼或米为原料的各种小吃和菜肴却有无数种,何以团子成了监利特产?同学们纷纷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团子的形状、寓意、做法、吃法等方面说开去,从监利的地理气候、监利人的性格特点等方面说开去,这样,自然就形成了关于监利团子的“地方文化”。当然,每一样监利特色食品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三.描述关注对象,提升语文能力
随便说不行,还得上升到语文学习的层面上。接下来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完成:①描述团子,做到色香味形俱全,要让人垂涎欲滴;②说明团子的做法,要让人一听就会;③讲述你吃团子的经历,要让人羡慕不已;④设计团子的吆喝语或广告词,要让人听了就想买。面对“要让人……”的要求,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思考。交流展示阶段,果然是人人有话说,特别是吆喝语,不仅有文采,更是有特色,再加上当场吆喝,想不笑都难。
四.重温大师作品,抒写个性文章
接下来布置作文题目: 的 。半命题作文,要求关注监利特色,介绍地方文化。但总不能都写“监利的团子”吧!监利的“特色”还在哪里?于是,我带领同学们重温本单元作品,开启智慧:云南有歌会,监利有庙会(农历二月二敬土地菩萨);汪曾祺的高邮有鸭蛋,我们的监利有粽子;过去的北京有吆喝声,现在的监利有叫卖声;琦君的家乡请喝春酒,我们的家乡请喝喜酒……粽子非监利独有,但鸭蛋也非高邮专利,汪曾祺的笔下有了高邮端午的习俗,有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那鸭蛋也就似乎只是高邮的了;喝春酒也不仅是琦君家乡的特色,但因为有了琦君对家乡特别是对母亲的思念,才让人甚为感慨。可见,融入对家乡对亲人的感情,写出家乡的特色,就可以做到“关注监利特色,介绍地方文化”了。
学生思路豁然开朗,各种符合要求的文题纷纷出笼:“端午的粽子”“奶奶的团子”“外婆的鲊胡椒”“监利的吆喝”“家乡的二月二”……我并没有急于要求学生下笔,仍是带领他们分析本单元的文章特色,从内容到结构,从主题到情感,从语言到手法,力求有效借鉴。同时,要求他们利用周末放假回家时间,去调查了解所写对象的相关知识,力求让文章写出对象的特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果然,有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们都有内容可写,又有现成的范文,知道如何去写,交上来的文章大多达到了要求。后来,有几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还发表在各类刊物上。
综观整个活动,结合了地方文化与课本知识,依托课本知识,借鉴地方资源,彰显文化特色,撒播情感种子,培养语文能力,这应该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向吧。
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名言已前我不太理解。直到有一天,那一个人——我们班的黄章盖,让我领悟了这句名言的真正含意。
下午放学放得早,我就和黄章概、彭建荣、苏国富等几个去下五子棋。我们几个一路狂奔,先到的那两个先开始玩。可是就算我再怎么努力地奔跑也还是来晚了一步,章概和建荣已经开始摆棋了。我们几个晚到的只好在一旁观棋。“大嘴巴”的国富在那边指指点点,说建荣不该下那,章概要下这。我实在听得不耐烦了,对他大叫:“你懂不懂观棋不语啊?”建荣也极其不满意地说:“是咯。”苏国富一副委屈的样子说:“那好吧。”可是就当我认为可以安静观棋的时候,国富又说话了:“章概,你下那里。那里已经四子了。”章盖也极其不满的说:“你当我眼残吗?”可他嘴里那样说,但他的手却悄悄地把棋移到必胜的位置,然后大叫:“建荣啊,你输了!”然后一脸坏笑。
“可恶,竟然输了。”建荣可惜地说。“轮到我跟章概玩了。”说完,国富把建荣一把推开,就开始摆起棋子。建荣白了他一眼,然后静静观棋。过了一会儿,建荣跟我说:“看我等下怎么整国富。”我心想:“这下可有好戏看咯。”国富突然大叫:“哈哈你快输了。”建荣一听这话,一个箭步冲上去,把棋盘弄乱了,然后大叫:“哈哈!玩不成了吧。”国富气呆了。过了一会儿,国富才冲上去打了建荣一拳,说:“明明要赢了,都怪你。”建荣也不势弱,也打了国富一拳,说:“谁叫你那么嘴,这就是后果。”话音刚落建荣仓皇而逃。
国富大叫一声:“我要跟你绝交。”然后,不知怎么回事,国富鼻孔里突然流出一股鲜血,怕得大叫:“谁有纸,流血了。”话音刚落,章盖就飞奔过来,看了国富一眼,然后去便利店买了一包面巾纸,又奔回来跟国富说:“对不起,我不该那样做,面巾纸就送给你了,我先走了。”
【战争的可怕_范文1】
1937年的8月28日,黑爱的气息笼罩着整个上海。因为北站处于战区,所以逃亡的人们争相逃时,“死神”来临了。
天空中,几架飞机在上海火车南站上空盘旋时,传来了无数人民的尖叫:“日本鬼子的敌机啦了!大家快逃命啊!!!”接着,就在人们要逃时,天空中落下来无数的炸弹,顿时,繁华的火车站立马就被“炸弹雨”给炸成了“垃圾场”了。只留下了断裂的天桥个扭曲的铁路了。过了不久,敌机就飞走了。
就在这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的地方,突然传来一阵哭声,她大概只有两三岁,他和他的父母可能失散了,也有可能他的父母已经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他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就这么死了吗?这太可惜了,我相信老天,她一定会生存下来的。
战争,你太可怕了,你可能会把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给毁灭,所以,千万人民在像全世界呼吁:“我们不要战争,要和平!”
【战争中的孩子_范文2】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样一张令人揪心的旧照片。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断裂的天桥,坍塌的房屋,碎砖碎瓦散落了一地。扭曲的铁轨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正在嚎啕大哭。这场空前大劫难,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伤痛。 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无数伤害,尤其是对儿童。以下这幅照片上的儿童的不幸,是所有受难儿童的缩影。 那一天,上海火车南站和往常一样,人山人海、川流不息。谁会料到,死神就这样悄悄降临了。突然,一声刺耳的警报声响彻云霄。人们还没有醒悟过来是怎么回事,日本轰炸机已经在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在上空盘旋、吼叫。“轰”…… 一枚枚无情的炸弹从天而降“轰—轰—”硝烟四起人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无情的日本轰炸机对上海火车南站进行了接连不断的狂轰乱炸。在那一瞬间,尖叫声、哭喊声、奔跑声连成一片,房屋被炸毁了,惊慌失措的人们一个接着一个倒在血泊中,瞬间,整个火车站变成了废墟。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空中弥漫着炸弹的烟雾,倒在地上的人发出一股血腥味 这难道不是恶魔的狂笑声吗?日本军不是魔鬼是什么?上海火车南站顿时血流成河,残肢头颅比比皆是,让人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然而更加惨不忍睹的是在枕木上坐着一个伤痕累累的小男孩,脸上沾满了灰尘,他被眼前的一幕吓坏了,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妈妈!妈妈!带我回家!妈妈!”
可是炸弹不断的爆炸声。当时在场的人,除了那个小孩外,无一幸免,全部遇难。那个小孩的结果如何呢?是经历了风风雨雨,千难万险,被一个好心人收留了?还是不久之后也倒在了血泊之中?还是后来有幸存活下来参加了抗日儿童团,英姿勃勃地扛上了红缨枪,为父母去报仇?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和平之花开满全世界!
【战火中的孩子_范文3】
1931年8月28日,这是黑暗的一天,这是令我们任何一个中国人永远忘不了的一天——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
瞧,这张黑白照片上,一个面呈菜色的小男孩正坐在地上嚎嚎大哭,他遍体鳞伤。泪汪汪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且嘴张得很大。周围全是废墟,破烂不堪的房屋,扭曲的轨道,一分为二的天桥,天上不时传来轰隆隆的声音。
看完了这张照片,我心中不由地浮起了一个个问号。这个小男孩为什么哭?他的爸爸妈妈呢?怎么就他一个人呢?为什么没有人抱走他呢……
也许他正在兴高采烈地和爸爸妈妈一起旅游,突然,飞机轰鸣,紧接着是炮火连天,周围的人四处逃窜,一片混乱。幼小的他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危险,而还是跟着父母说这说那儿。可是,刚才还看见了爸爸妈妈,转眼间就不见了,也许他们被逃命的人群冲散了,也可能倒在了日本侵略者的.狂轰滥炸中……
没有了父母的疼爱,小男孩可能成为一个小乞丐,每天伸出脏兮兮的小手向路人乞讨,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饱受战争之苦。
日本侵略者的狂轰滥炸毁了多少个幸福的家呀!侵略者是邪恶的魔鬼!是残忍的屠夫!
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一张旧照片_范文4】
今天上语文课时,老师给我们看了一张这样的照片。
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场景。
只听见几声“轰轰”的炸弹声,原本一片繁华的景象瞬间化作一片废墟。残留下来的只有被炸得只剩下一个空壳的月台,摇摇欲坠似乎碰一下就会倒塌的天桥,还有被炸成几块的铁轨。地上到处都是烂砖碎瓦和横七竖八的尸体。有的尸体被炸烂了,有的被压在铁轨下,还有的被埋在碎砖里,景像满目疮痍。断裂的铁轨旁,坐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小孩,他看起来还不到一岁,还不会走路。他衣衫褴褛,身上血迹斑斑。泪汪汪的眼睛,无助的眼神,多么可怜的孩子啊!这时会有人来救他吗?也许没有,在那炮火连连的时候,能保住命就好了,谁还会去救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孩子呢?
不一会儿,日军走了,孩子依然大哭着。这时,一双手轻轻地将孩子抱起,将他放到了一张温暖的床上。在那个好心人的照顾下,那个孩子长大了,他成了一名红军战士,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响声,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就看见一群拿枪的日本人闯了进来,日本人举起枪朝着人群扫射起来,等候坐车的人们惊恐得四处逃散,然而大部分都倒在了日本人的枪下,那些人中1800人死亡,只有300人幸运地活了下来。
人群中,有一对夫妻带着不到4岁的小孩,因为他们知道日本人来到了上海,所以想坐火车逃到安全的地方,可是,可恨的日本人打死了小孩子的父亲,孩子的母亲伤心地痛哭起来,孩子仿佛也知道父亲再也回不来了,也跟着母亲哭起来。
就在这时,母亲隐约听到了敌人的脚步声,她刚想带着孩子逃跑,却被日本人的枪打伤了右腿,母亲顿时疼得倒在地上,但是母爱的力量让母亲强忍着疼痛拉着孩子的手跑了起来。
母亲很疲惫,又加上受伤,跑得很慢,就在这时,罪恶的子弹又一次击中了她,她倒了血泊中……永远地离开了她的孩子。那个孩子被周围发生的一切吓坏了,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他瞪着大大的眼睛,好像在找爸爸妈妈,他嘶声裂肺地哭起来,小脸上的青筋都露出来了。孩子的痛哭声没有让日本的飞机轰鸣声停下了,日本的飞机仍然在空中盘旋着,不断地往下扔炸弹。孩子的周围已血流成河……
作为新时代的孩子,我感觉我很幸运很幸福,因为不用经历可怕的战争,因为有亲爱的爸爸妈妈陪在身边。
在这个充满微风的上午,我和我的表姐一起拿着风筝去广场里放风筝,广场上的人真多呀,大家放的风筝也各不相同,在天上有张牙舞爪的大老虎,还有眼里闪着寒光的老鹰。。。。。。
我们看着看着,也想把我们的风筝挂在高高的天空上,让它在空中自由的飞着,把风筝拿出来,栓上线,然后我把高高的举起来,表姐拿着拴着线绳的风筝在前面跑,想要借着风的力量把风筝带起来。可是我们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们终于掌握了放风筝的技巧,终于把风筝放了起来。
可是,风筝在离地不到十米的地方被一阵大风刮到了一颗在我们旁边的一棵树上,因为身高的原因,我们够不到风筝,只能试着扯一扯,拉一拉和拽一拽可是不管我们怎么做都是没有用的,过了一会儿,一位大哥哥向我们这里走来,先看了看挂在树上的风筝,又看了看坐在地上愁眉苦脸的我们,便明白了什么事,”蹭蹭蹭“便爬上了树,不一会的功夫,就拿着我们的那只风筝从树上蹦了下来,还给了我们,我们刚要道谢,可那位哥哥却头也不回的走了。
那天早上,阳光明媚,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在被轰炸前的火车站多么热闹啊,在站台里的人们十分快乐。小孩们在站台里跑来跑去,有的在玩捉迷藏,有的在跟小伙伴玩石头剪刀布,有的在玩跑抓......,个个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瞧,那个小男孩在跟伙伴玩跑抓呢!小男孩的腿蹬得多快呀!但还是被后面的大哥哥抓住了,他那懊悔的神情多令人发笑啊!他也许在想如果那时跑快点就抓不住了吧。四岁的力力跟着妈妈去老家看望外婆,整个车站里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突然,几架鬼子的敌机不知去哪冒了出来,出现在人们眼前,人群立刻惊慌了起来,纷纷往出口涌去,人群的叫声、喊声、哭声交杂成一片。这些无情的铁家伙们似乎很享受这恐慌的叫喊,在天空上翻了几个跟斗,俯冲下来投了几枚炸弹。不一会儿功夫,繁华的火车站变成了一片惨不能睹的景象:天桥倒塌,房屋被炸毁,到处都是废墟,人群倒在血泊之中。
车站的寂静被一声幼柔而又撕心裂肺的哭声打破了,只见铁轨中间坐着力力,刚才那一刻,他的妈妈奋力一扔,将他扔出好远,才让他免于此难。可他的爸妈却惨死在日本鬼子的炮弹下,这时的力力身上沾满了鲜血,力力看着身前的死人堆。眼前破碎的火车站吓得嚎啕大哭,这个可怜的孩子。力力后来被一家好心人领养,他刻苦学习长大成兵,为他的父母报仇。
眼前的这张照片不都是日本鬼子犯下的滔天罪行吗?这可怜的力力不都揭示了他们“东亚共荣”的谎言吗?日本侵略者们,你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时刻铭记在心!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
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的一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上苍给予鲁滨孙的困难,对于他也更具有挑战性!风暴海啸,全船除鲁滨孙无一幸免,真正的生存挑战才刚刚开始!流落孤岛,他为了找到合适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鲁滨孙在小山下搭了一个帐篷,而且尽量大些,里面再打上几根木桩来挂吊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个临时性围墙,作防御工事。但只过了十几天,突然发生塌方。鲁滨孙不但把落下来的松土运出去,还装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撑起来,免得再次出现塌方的灾难。永不放弃,鲁滨孙奠定了生活的基础。
一次,鲁滨孙无意中掉在墙角的谷壳,竟然长出绿色的茎干,不久,长出了几十个穗头,这真是老天的恩惠。从此,鲁滨孙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数种子来试验,以得到更多的粮食。最糟糕的一次试验,大麦与稻穗的收成仅获了半斗而已。但是,经过这次试验,使鲁滨孙成为了种田高手。知道什么时候下种,现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种两次,收获两次。永不放弃,鲁滨孙有了生活的口粮。
造船回乡,鲁滨孙又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无数的心血。光砍树就是数月。但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周全,船离海边太远,他怎么也无法让船下水。这下,数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灭了。直到星期五的出现,这个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
鲁滨孙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勤奋劳动,把小岛经营得有条不紊。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这本书教会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重要……我的人生也会随着这本书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学会生存》自我保护
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宾逊,不甘于像父辈那样,平庸的过一辈子,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主人公漂流海岛,战胜困难,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训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晒面做面包但想回人间的心切,使他着迷般地只想到如何走出这个鬼地方,最后于1868年回到阔别28年的英国。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宾逊的性格。他敢于冒险,敢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决不气馁。就这样,鲁宾逊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王国。面对人生困境,鲁宾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现在,在西方,“鲁宾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鲁宾逊漂流记》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还在于它的真实性和不凡的艺术表现力。翻开书的第一页:“谨以此书奉献给那些时时处处依赖父母,依赖学校的青少年朋友们。”
我们需要具备鲁滨逊那样的刻苦奋斗的精神。在他认为,天底下没有什么人类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人类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我们学习也一样,必须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各个学科学好,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有一股动力不断促使我们前进.同时,还必须在做好每一件事后力求精益求精。
记得是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刚上完最后一节课。突然,沉闷的雷声从西北方向滚过来了,乌云越来越低沉了。紧接着,带着一串火珠的霹雳在我们头上爆炸了。刹那间,鞭杆似的雨水倾盆而下。这时,我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我焦急地向外望去,这时,雨帘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小跑着向学校奔来。“是妈妈!”我冲出教室,一头扑到妈妈的怀里,我感到无比的温暖。我看着妈妈,发现妈妈全身都湿透了。一股泪水流进来我的嘴巴里,我哭了,这是感动的泪水。
回家的路上,妈妈一个劲儿地把伞往我这边推,可她自己却又一大半身子露在外面。我把伞推了过去,说:“妈妈,还是您遮吧!”妈妈笑着说:“没关系,妈妈不要紧,只要你不淋着就行!”
妈妈为了接我,自己身上却湿透了。我不能忘记跟妈妈在一起的日日夜夜,不能忘记妈妈对我的疼,对我的爱。
这天,我和爷爷一起上街买菜去了,爷爷那不大的眼睛却有着深度的老花,所以总是戴着一副眼镜,看东西也很吃力。看着爷爷脸上的皱纹挤成了一团,吃力的看着街上的事物,我的心里面特别的不是滋味。想想平时爷爷为了我们大家所做的一切,我真的特别的心疼爷爷。在心里面思索了很久之后,我决定要给爷爷买一件夹克。
于是回到了家里面,我把我平时存起来的零花钱都拿了出来,来到服装店给爷爷买了一件红色的夹克,因为售货员阿姨告诉我,老年人穿红色显得精神。回到家里面,我把衣服递给爷爷,爷爷笑的开心极了,开心的唱起了我听不懂的戏剧。
前几个星期,邓老师宣布下个星期二下午举办一个美食大赛,大家都兴奋不已,跃跃欲试,我也很开心,心想:这次美食大赛做什么菜呢?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投奔”家里的大厨――妈妈。
中午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妈妈,美食大赛做什么菜呀?”妈妈想了想,说:“做卤水鹌鹑蛋吧!”“好啊!”我说。
星期二中午放学,我一进门就闻到一阵香昧,我赶紧跑进厨房,只见桌上摆着一盘剥了一半的鹌鹑蛋,妈妈见我回来了,就冲我招了招手:“赶快把这些鹌鹑蛋剥完吧!”我剥完鹌鹑蛋,看见妈妈把剥好的鹌鹑蛋放入卤汁里煮,我也依葫芦画瓢,照着妈妈的样子把鹌鹑蛋放进去。“等我们吃完饭,它就熟了。”吃完饭,我们试了几个卤水煮好的鹌鹑蛋,一句话:好吃!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战火中的孩子】推荐阅读: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11-16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让座03-30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辅导11-20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心愿600字06-12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怎样选材作文教案03-02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春节的来历10-28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一件感动的事11-24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02-02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来自天堂的一封信作文800字09-15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模拟考题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