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古典园林造园比较

2024-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日古典园林造园比较(共4篇)

中日古典园林造园比较 篇1

在中国园林中.皇家地位的尊贵是不可动摇的,在园林建造手法上,可以说是专横跋扈的,于是,在园林中表现为淋漓尽致的施展和无限的追求.

在风水选址上,中国的皇家园林是占尽了风水宝地.如承德的避暑山庄.东北来水.东南积水,东南流去,西北高山.山是昆仑的代表,是玄武的象征,水是青龙和朱雀的象征,在园林内部,也是仿照风水的格局.进行东,南.西,北的四围山的堆叠.前为案山.后为座山.东为左辅,西为右弼.四围山之中是地势低下的盆地.于是,在盐地中积水为池,以像朱雀.在山水格局上,中国皇家园林采用的是山型的山水园风格。以山为主,以水为辅.讲究智水与仁山的结合.以仁为主,以智为辅,也是中国人的道德观.所以园林中必有堆山.山体高大,以山上的主体建筑为视觉中心,以水中的小岛为构图中心,采用两心合一.

在轴线,对称和中心上,皇家园林是坚定不移地走轴线与对称的道路。如颐和园,从后山的北宫门到风景中心的佛香阁,以至昆明湖的凤凰墩,是一条明显的轴线.同时采用轴线与对称的有坤宁宫后面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等.

在分景与围合上,中国皇家园林采用实墙厚景和高墙的形式.如北京皇城内园林,每座园林都有高高的城墙围护,承德避暑山庄也是如此.这样的围合是把墙当作安全的城墙来设计的,体现了当时帝王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地位特点,

在框景,对景和漏景上,中国皇家园林运用得非常多.框景一般用窗框来实现:对景般是用山水之隔来实现;漏景一般是用回廊或游廊来实现的。

在道路上,中国皇家园林多采用砖,瓦,石等材料的拼花.以人工的陶制砖石为主,以自然的山石为辅.运用图案构成的方法.在植物栽植上,用体量比较小,绿化覆盖率比较低,主要是为了显出人工之中见自然的效果.植物种类上.多喜欢采用四季的植物,开花的植物。如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对春之桃,夏之荷,秋之枫,冬之松,都有同样的喜好,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表现.在植物修剪上永远是自然形态的优美高于一切

在建筑上,表现为如下几点:第是类型上,主要是以殿堂为主.亭台楼阁为辅.中国皇家园林中的宗教建筑占有很大一部分,这一点与皇家的积德求寿有关.第二是建筑布局上以规则中轴线对称为主.第三是建筑数量上采用密集型.建筑密度比较大.第四是建筑体量比较大.第五是桥梁,多采用石拱桥.

中日古典园林造园比较 篇2

园林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之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建筑模式, 也是文化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一种把握世界的中介和途径, 也是一种人类劳动之后休闲和娱乐的场所[1]。中日园林是东方园林的典型代表, 中国园林是本源, 日本园林是分支。日本园林跟中国古典园林虽然在某些形式上一脉相承,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由于其发展环境的差异, 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创新, 已形成日本民族特有的自然风格的山水园。中国最早见之于文字记载的园林是《诗经·灵台》篇中记述的灵囿。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 形成造园活动从生成到全盛的转折, 这时正是日本的飞鸟时代, 中国文化开始经朝鲜传到日本, 最初表现在佛教建筑上。隋唐时期进入园林的全盛时期, 这一时期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备, 在百家争鸣的基础上形成了儒、道、释互补共尊, 儒家仍居正统地位, 作为一个园林体系, 它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基本形成。这一时期日本派遣大量留学生来中国国子监学习, 开始对汉文化的全面吸收。直到平安后期, 取消遣唐使, 日本文化开始向和风文化转变, 具日本特色的池庭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两宋时期中国园林受封建文化影响发展趋于成熟, 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日本园林在江户时代达到高潮, 大民园林和庶民园林相继出现, 并逐渐成为日本园林的主题之一。

2 中日古典园林的特点

园林艺术与诗歌、戏曲等受语言、思维因素影响大的艺术形式不同, 园林艺术是先天条件 ( 地形、植被、气候等) 与后天因素 ( 人的思维) 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也是中日园林不同特色形成的关键。

2. 1 中国园林的独特个性

1) 中国园林的大陆性特征。中国园林的造园思想来自对山水的崇拜。西周时期的园林形式“囿”产生于自然的怀抱, 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延续了山水的主体, 两宋以后的私家园林大发展, 也以山水为主体。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再到寺观园林, 造景上都注重筑山理水 ( 见图1) 。此外, 由陆而路, 是中国地理的一个特征, 因此为实现园林的审美特征, 除了山水的组合外, 还注重园路的设计, 通过山、水、植被、建筑小品的间隔达到曲径通幽的园林意境增加了园林的观赏性。2) 无往不复的空间意识。无往不复的空间意识, 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方式上讲是一个从无意识、被动的、功利的审美关系到有意识、主动的、超功利的发展过程[2]。无往不复的空间意识在园林艺术中形成中国特有的空间艺术理论。这种化无限为有限的空间意识作为时间与空间融合的“流动空间”, 通过借景 ( 见图2) , 框景, 隔景, 对景等丰富的营造手法, 实现了园林实与虚、动与静、开与闭的融合, 对中国古典园林突破有限的空间约束达到无限意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是中国园林的精华所在。3)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意境蕴涵。“一峰则太华千寻, 一勺则江湖万里”, 寓情于景, 景以情合, 情以景生, 情景交融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特色, 中国园林相对于日本园林的细节追求更注重的是意境的表达, 其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外事造化, 中得心源”, 即通过对景观的营造, 阐释生命的意义, 自然因人的参与而赋予了感性和生命。中国古典园林注重“立意”, 这是中国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形式的内在因素。4)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理念上注重“以人为本”, 人是整个园林系统的主体, 一切园林形式都是为人服务的,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建筑、山水、花木三者的有机组合, 彼此协调, 相互补充, 中国的造园中建筑作为园林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出现的, 而是通过对建筑形式的变化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例如亭子这种最简单的建筑物在园林中随处可见, 不仅具有点睛的作用和观景的功能, 而且起到协调园林中建筑与景观的作用 ( 见图3) 。

2. 2 日本园林的独特个性

1) 日本园林的海洋性特征。日本园林的基本模式来自于对海洋的摹写。这一特点始终贯穿日本园林史的全部过程和全部成果[3]。海景中的小岛、白砂、海水等要素自古以来便为日本的贵族和文人所陶醉, 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实现观海愿望, 于是他们将海景中的元素引入园林, 营造身临其境的海景园 ( 见图4) 。治安三年 ( 1023) , 藤原道长在土御门殿为妻子祝寿时, 对庭院有如下描述: “庭园宽广, 洁净如同天桥立的砂子一般[4]”。由此可见海景摹写在庭园景观中的点睛之美。2) 日本园林的缩小志向。日本园林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小巧而精致, 枯寂玄妙, 清幽恬静。大者不过一亩余, 小者仅几平方米, 日本园林正是用这种极小的空间, 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例如为了体现茶道中讲究的“和、寂、清、静”之美, 在相当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深山幽谷之境。大德寺龙光院有一著名茶室“寸松庵”, 室门上挂有一匾, 上题“蜂房蚁穴”很形象的说明了茶室小巧精致的特征。3) 日本园林注重对细节的推敲。对细节的推敲是日本园林中的点睛之笔。从一根枝条到一块石头所处的位置都经过精心的考量, 从园林景观中的飞石、石灯笼、门、洗手钵 ( 如图5 所示) 等的处理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这也使得庭园的设计更富有魅力和耐人寻味。4) 以“自然为本”的造园理念。日本园林的造园理念与中国园林有很大的不同, 日本园林艺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及人文背景下, 最终形成了以海景为摹写对象的自然风景式庭园 ( 见图6) , 日本民族崇尚自然的传统得以继承, 形成了“石为主体, 我为客体”“应石之求, 顺石之势”的独特的造园理念。因此在造园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每个石块、树木、青苔的本来面目, 并在此基础上布置景观, 彰显衬托它们的美丽。

3 中日园林异同的根源

3. 1 自然因素

英国历史学家H. T. 巴克尔认为气候是影响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将地理环境视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参与者, 是劳动过程的要素之一。从环境决定论的角度讲, 园林风格的成因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必然的联系, 从地理位置上讲, 中国幅员辽阔, 山高水长, 湖广, 既有纵深的内陆, 也有绵长的海岸线, 可利用的园林题材多, 因此形成了中国园林内容丰富, 气宇恢宏的特色;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 地势狭长崎岖, 可利用的真山真水, 大山大水相对较少, 这是日本园林模山范水题材较少且尺度较小的原因, 另外由于四面环海, 使得日本园林更巧妙地模拟了海景。从气候上讲, 中国气候多样, 北方寒冷, 园林建筑以防寒为主, 于是形成了端庄厚重的风格, 江南气候宜人, 需要注意更多的是通风采光, 因而园林建筑小巧玲珑; 日本总体上属于温暖性海洋气候, 温度较高, 雨水丰沛, 气候湿润, 园林建筑更注重内外贯通, 少用实墙, 更多的采用推拉门和推拉窗。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使日本的植物种类繁多而茂盛, 为园林营造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3. 2 文化背景

园林风格的形成除受自然环境影响外, 还受到其文化背景的影响, 特别是受到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 中华文化实质上是以农业文化为主题, 包含一定游牧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综合体[5], 中国古典园林生长在这样一个丰厚文化地缘的环境中, 并受到了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由于文人画匠的直接参与和经营, 从园林生成之时的囿, 到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 再到隋唐两宋山水诗山水画与园林融为一体的写意山水园, 继而到明清集大成的园林, 无论是“对自然的摹写崇拜”还是“比德”“澄怀”, 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日本园林发展相对较晚, 前期一直受到中国园林的影响, 没有自己的发展模式, 随着儒、道、释三大思想体系的进入, 日本园林从单纯的模仿取法自然上升到象征和抽象自然的高度, 禅宗思想和武士文化的兴盛对日本园林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日本的造园思想受禅宗的影响深刻, 禅宗崇尚“瞬间见永恒, 刹那可终古”的超越一切时空因果的“顿悟”。进而表现在造园上, 为后来日本园林独特的个性特色奠定了思想基础。

4 结语

园林本来就是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生活享乐需要而发展起来的[6]。封建文化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而日趋没落。20 世纪以来, 特别是二战以后,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现代园林的文化潮流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园林文化。日本园林早在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文化开放政策的实行, 日本的造园在传承着古典的园林文化的同时借鉴外来文化, 形成了如今的具有日本特色的现代园林系统。如果说中国园林是日本园林的来龙, 那么日本园林则是中国园林的去脉。园林现代化启蒙完成之时, 也就是新的、非古典的中国园林体系确立之日[7]。中国园林在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之后, 在深厚的文化背景影响下, 中国园林在新的时代必定会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融入到新的园林体系中, 继续为世界园林体系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摘要:介绍了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的建造特点, 从历史学、园林美学、园林哲学等角度, 对中日园林的造园思想和意境表达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探讨了中日园林产生的文化背景和自然因素, 对古典园林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中国园林,日本园林,造园思想

参考文献

[1]刘庭风.中日古典园林比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家骥.中国造园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3:79.

[3]滕军, 黄玉梅, 张瑜, 等.叙至十九世纪的日本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58.

[4]田中正大.日本的庭园[M].东京:鹿岛出版社, 1967:26.

[5]张勇, 范建红.日本古典园林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1) :154.

[6]张家骥.中国造园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244.

中日古典园林造园比较 篇3

关键词:古代园林 造园手法 现代园林 应用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园林建设就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和造林手法如何应用到现代园林建设中,是现代园林建设者不断探索的地方。

1 我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我国古典园林具有鲜明的分类特色,不同朝代的园林建设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1.1 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主要是为帝王所设计和建造的园林,是供古代帝王休憩和享乐的场所,比如说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这些皇家园林的特点就是气势宏伟、规模庞大、富丽堂皇等。因为古代皇权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园林的整体设计和建设都要能够凸显皇权的象征。这些庞大的园林设计对施工的要求相对较高。其建设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山水风景;二是在园林建设中采用园中套园的建设手法,这一布局方式来自于皇帝的封建意识。他们要看尽人间美景,就将天下名景名园搬到苑囿中来,以便就近游赏;三是比较重视富丽多彩的华丽色彩的运用;四是设计和建造的意境深远,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建造者多为文人骚客,任何景点的建造都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情感融入景观之中,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

1.2 私家园林 私人园林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园林主要是封建皇室宗亲、官吏以及富商等休憩和娱乐的场所。这些园林的特点是在规模上相对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做布置,外表设计的是淡雅素净。私家园林在设计理念上凸显了游乐与居住紧密相结合的双重功能,古人常常将优游山水,耽乐林泉称之为“游”,而把在优美风景环境中读书、习艺、清谈和宴饮的生活方式称为“居”。

1.3 寺庙园林 寺庙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古代园林发展史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寺庙园林的发展主要是受封建迷信思想所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从园林的建设上来说,它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狭隘的佛教寺院和道教所建设的园林,而是它还包含所有的宗教信仰和意识崇拜下所设立的园林。除了日常生活中的佛教和道教园林寺庙外,祖宗崇拜下所建立的古代名人贤士的居所或者民族英雄纪念的祠堂等,都是寺庙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2.1 因地制宜的园林建造手法 因地制宜是我古典园林建设中最常用的园林建设手法,在《园冶》中提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由此可见,在我国古典园林建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建造场地,场地的选择一般都是根据造园林者的需求来选择的,场地选择合适后,园林的整体设计和布局都要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土壤特征,随形就势,宜山则山,宜水则水,顺应场地的特点而建造。

2.2 师法自然的园林建造手法 师法自然也是我国古典园林建设的重要手法,在《园冶》相地篇:“园地惟山林最盛,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工之事”。在我国古典的园林建造中比较崇尚师法自然,想要追求的是一种“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我国古代园林的建造都力求通过对自然山水的艺术提练和加工,在有所限制的空间中设计山水的布局,建造出田园园林的景观。

2.3 诗情画意的古典园林建造手法 诗情画意的建造手法是我国古典园林建造的有一独特性的园林建造手法。在我国古代能够建造起园林的绝大多数都是文人骚客,这些文人骚客平时就是热爱于山水,深受山水诗画的影响,在他们的园林设计和建造中常常会体现自然界中的山和水的布局,即使没有原有自然界实实在在的山和水,在园林结构设计中也会建造一些假山假水。建造一些奇山怪石和茂盛的树林和清澈的山泉以及一些瀑布是我国古典园林建设的基本设计素材。园林中设计诗画的意境是园林建造者的基本要求,造园者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审美的情趣、个人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抱负等方面的园林意境。

2.4 巧于借因的古典园林建造手法 巧于借因主要是指园林设计者和建造者善于运用借景的手法,突破园林建设的固有局限,把园林之境借为所用的一种园林建造手法。《园冶》中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巧于因借,就是要充分“借”用周围的一切有利因素,扩大视野范围,增强空间层次感。这种借景的园林建造手法是我国古典园林最常用的园林设计手法之一,在园林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典著名的园林建设常常会采用借景的手法来凸现自我园林的审美意境。

3 我国古典园林建造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我国古典园林的建造手法在园林的整体布局和设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种建造手法与现代社会人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具有内在的联系性。现代社会人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因此,古典园林的建造手法对我国现代园林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3.1 实地勘察、细致分析 园林建设最关键的工作还是对选择场地的勘察,并对勘察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场地是纠集自然和人文而成为承托自然和人文衍生变化的平台。现代园林设计和建造的目标就是对凸现园林建设与自然、人文的和谐结合。任何场地的选择都具有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时代的精神内涵,园林建设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一方面需要展现场地所特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另一方面还需要展现所出地区的人文特性和精神文化特征,只有因地制宜,实地勘察。精心分析才能够把握园林设计的整体特性。无论多么完美的设计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五木之本,闭门造车式的园林设计已经被时代所舍弃,古典的园林设计手法最强调的是和谐,因地制宜等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的园林建设中还是必须用的方法。只有进行实地的勘察、精心地分析,充分利用场地的地质地貌特征和当地的人文精神特性,才能创造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独特的园林。

3.2 精心设计,生态自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对于住宅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居住小区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园林风格设计主要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规划设计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的现代小区生活空间,小区中的园林设计对城市的整体面貌和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在环节人们的生活压力,疏散心情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要力求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注重模仿自然界的山水,以“咫尺”塑造“自然”,展现自然美。

3.3 采取借景的古典园林建造手法 我国古典园林建设虽然建造在封闭的空间内,但是并不局限于园林建造的边界,常常是以场地的选择和视觉为设计视角,通过巧妙地借景的手法来设计一个极富有审美意境也富有人文意境的古典园林。巧于借因主要是指园林设计者和建造者善于运用借景的手法,突破园林建设的固有局限,把园林之境借为所用的一种园林建造手法。现代园林建设比较追求景观的独有规划,一般都是将园林建设放在整个城市建设的规划中来设计,城市园林建设的理念主要是强调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生存,园林的建设主要目的是满足人民日常生活休闲的需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因此,现代园林的建设可以采取一些借景的手法来设计,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米敏,黄小飞.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2011(5):54-57.

[2]毕胭.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及艺术特色[J].贺州学院学报,2010(5):70-72.

[3]屠苏莉,范泉兴.园林意境意境的感知、时空变化与创造[J].中国园林,2004(2):58-60.

[4]周研.中国传统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空间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10);52-54.

[5]潘震.古代园林开敞空间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8):201-202.

中日古典园林造园比较 篇4

1 构成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由山水、建筑、植物等基本要素经其章法, 使得“片石有致, 理水得道, 寸草生情”, 最终形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景致。

1. 1 山水

古君子好比德于山、比德于水, 托志于山水之间, 因为山水常被视为德、义、道、智、善、勇的化身, 是最理想的君子。这些哲学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于是山水便成为了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龙凤公园作为一个结合了中国古典造园手法的公园, 山水一定是其主要构成要素。公园南部为董家泡划分出的21 万m2的水面, 经过挖湖堆山, 在西部形成一座山丘, 山上设有以“龙”为主题的观景台、观景亭等景点来眺望远处的湖面及湖面上的美景。公园西部设有精致的园中园, 园中同样有叠石水景、石凳石桥等小品来迎合建筑“龙宫”, 起到画龙点睛、点缀空间的作用。

1. 2 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作为一种人文景观, 与山水、植物等自然要素相融共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它本为观景之用, 自身却又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因此, 除去使用功能, 对其还有美学上的要求。龙凤公园中的园林建筑大都是仿苏式建筑, 如凤宝、龙宫、烟波亭、禄亭、协亭、谣仙阁等 ( 见图1) , 飞檐起翘、白墙灰瓦并采用小体量分散布景。除了江南园林风格的建筑, 湖岸边的水上长廊借鉴了颐和园的长廊, 如彩带般将园路与水面紧紧连接起来, 梅花渡上的苏式彩画题材丰富, 人物、花鸟等琳琅满目。鸟瞰长廊, 曲折多变如舞龙一般, 更加符合公园“龙凤”这一主题。

1. 3 植物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除了山水、建筑之外, 还有植物这一重要构成要素。名扬中外的苏州园林不仅以其精巧的要素布局、构景方式著名, 植物完美融合所体现出的“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更是其亮点所在。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 不单要看重植物之间的搭配, 植物与其他的构成要素也要进行融合。除了把握花木的生长习性、形态特点、颜色和季相变化之外, 每种植物所代表的品质也是设计的重点。花木由于其所具备的美好特质一直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咏叹对象, 植物的拟人化表达会增加园林的感染力, 是营造氛围的方法之一。由于龙凤公园地处北方城市, 植物种类及习性不如南方那么丰富奇特, 但却独具地域特色。

2 构景方法

要营造一个丰富和谐的景观, 需要熟练的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从而得到步移景异、渐入佳境的理想境界, 达到中国古典园林所寻求的淡泊、恬静的艺术效果。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有很多, 如抑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障景等。在大庆市的龙凤公园中, 这些构景方法都有所运用, 但应用最多的还是夹景、框景和漏景这几种。

2. 1 夹景

远处如山水、建筑等自身具有观赏美感的风景, 但若在视线之内, 两侧广阔无遮挡, 就会产生枯燥无味之感。反之, 两侧用建筑或者乔木花草等景物做适当遮挡, 会使景点更有画意, 此即为夹景。龙凤公园中, 为了突出远处湖面上的烟波亭和禄亭, 在西入口处两侧种植了两排高大的水曲柳, 增加了园景的深远感。除此之外, 一侧还设有仿苏式建筑“凤宝”连着似龙的云墙, 增加了公园的灵气, 突出了公园的主题。

2. 2 框景

空间中的景物并不都适合观赏, 因而可利用园林建筑的门窗亦或是枝条的遮挡形成景框, 选择性的摄取空间中美好的景色, 这便是框景。龙凤公园中框景运用的十分广泛, 如西入口的圆月洞门 ( 见图2) , 将园内高大的乔木与山丘框在圆内, 引出游客们想进入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为游园增添了神秘感与趣味性。再如驻足在水上长廊梅花渡上, 向南望去, 赤色廊柱与墨绿色的美人靠恰好框住对面的谣仙阁与五孔桥, 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而每经过两个不同的廊柱, 又会框住新景象, 如万花筒般千变万化。

2. 3 漏景

中国古典园中的围墙上多设漏窗, 使人们通过窗间缝隙观看到窗外的风景, 这种构景方法被称为漏景。漏景是由框景演变出来的,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框景的景象是全透的, 而漏景是为了追求一种若隐若现的含蓄美。漏景可采取的方法很多, 如漏窗、漏屏风、疏林等。龙凤公园西入口的外墙上就采用了连续漏窗的形式, 观赏者不仅可以透过窗棂缝隙窥视对向之景, 也可以走近欣赏花窗本身的图案之美, 随着阳光不同角度的照射, 墙与地面上会投射其图案的斑驳影子, 值得游人细品一番。

3 意境的营造

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流传千古, 除了精湛的造园手法外, 园中氛围的营造更是其关键之处。意境的营造方法有很多, 如运用园林装饰的寓意和植物的象征意义等等。

3. 1 运用园林装饰图案的寓意

园林装饰图案是园林艺术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但会增强人们的视觉体验, 同时图案所表达的寓意也成为人们表达意境的手法。在龙凤公园中, 建筑、亭廊、水榭、园路、园桥上都留有各种类型的装饰符号。比如西入口的月形洞门就有别有洞天之意, 寓意着圆满; 园中园亭上傲立的鹤使整个小园充满了神圣与祥和 ( 见图3) ; 湖中水榭的山墙上, 蝙蝠与两个桃子组成的图案寓意着福寿双全, 营造出美好、福气的氛围; 园中铺地上的鲤鱼图案和漏窗上的花纹图案都象征着吉祥与富贵。这些不同图案的美好寓意交织在一起, 共同营造出龙凤公园美满祥和的意境。

3. 2 借用园林植物的象征意义

中国传统园林对植物布置上的要求不仅只是生态美化功能, 更是要借用植物美好的品质表达情意, 使其人格化并能细腻入微的呈现出来, 赏心悦目。正如《园冶》所谓: “花木情缘易逗”。所以中国古典园林中会借用植物的品行来营造园主想要表达的感情与传达的境界。如象征长寿的长青松柏、似贤者的竹君子、凌霜雪而独秀的梅花以及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等等。由于北方地域气候的限制, 龙凤公园选用寓意美好的长青松柏与高洁荷花来营造意境。

3. 2. 1 长青松柏

我国古代神话《山海经》载: “大荒之中有万山, 上有青松, 名曰拒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以及《论语》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都是形容松柏日月同辉, 地久天长之意。公园西入口小空间的处理上, 带有空窗的粉墙黛瓦前, 配以青色, 下方的置石更为静谧的空间添加了一丝画意。这样一种以空间为纸, 树、石、墙为笔墨的入口, 立马将游人从城市的喧嚣中带进诗情画意的情怀中。

3. 2. 2 高洁荷花

《广群芳谱》谓荷花为花中之君子也。《爱莲说》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荷花这种“洁身自好”的品行, 很符合古代有志之士的处世哲学。无论是拙政园的“远香堂”或是圆明园的“濂溪乐处”都是赏荷景点。龙凤公园平静的湖面上, 每每夏至, 就会冒出一池荷花, 它们一株株挺立在那, 姿态各异, 发出醉人的芳香 ( 见图4) 。

无论月光日色, 无论站在玉照桥上亦或是坐在望月亭中, 甚至只是站在岸边, 都会让你驻足不前, 静静欣赏, 带来心旷神怡的感受, 使人们达到心境平和, 毫无杂念的境界。

4 结语

纵观龙凤公园的景观, 我们能够体会到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特色所在, 更加了解其宝贵的研究价值。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术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也是对我国古典园林文化的传承,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以龙凤公园为例, 从构成要素、构景方法及意境的营造三方面, 分析了龙凤公园的造园手法, 总结了中国古典造园术在当今公园建设中的应用技巧, 对我国古典文化的传承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龙凤公园,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校爱护花草的倡议书下一篇:《师说》 教案ABC(高一必修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