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梦(共8篇)
——有关创新教学之浅谈
贾汪区江庄镇大路小学周艳梅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本身不会使一个人具有创造力。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活用知识,通过活用知识和经验来寻找新点子、新创意.简单的说创新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创造新东西的一种手段。
作为新时期教师的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老师和家长、不轻信他人。敢于发表与教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和同学、老师争辩。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例如,风筝的用途可以“辐射”出:放到空中去玩,测量风向,传递军事情报,作联络暗号,当射击靶子等等。
目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创新教学,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宗旨,并把创新作推进教学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
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所有个人行为的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转变为他的愿望,才能使之付诸行动。如果一个学生仅仅记住了数学的各种定理与公式,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学习老师讲的知识,只记忆书本上的知识,这是远远不够的,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活学活用,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如毛泽东当年把游击战纳入战略问题考虑,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并不等于,中国共产党要永远地进行游击战,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进行正规战,再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获得战争胜利进入建设阶段。又如在讲乘法分配律时,我从口算入手,出示87x45和13x45,请学生口算,结果全班无人能口算出来,接着我只在这两道口算题之间加了一个加号,结果有不少同学能直接说出正确答案。紧接着我请同学说口算方法,相机导入新课,学生不仅兴致高昂,而且为乘法分配率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使本节课的教学事半功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强烈的兴趣是敢于冒险、敢于闯天下、敢于参与竞争的支撑,是创新思维的营养。习惯思维是人们思维方式的一种惯性,致使人们不敢想、不敢改、不愿改,墨守成规,大大阻碍了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思维的批判性还体现在敢于冲破习惯思维的束缚,敢于打破常规去思维,是认识、观念得以突破从而形成更具普遍意义的新成果的过程。如今的孩子大多数较懒,懒得动手,懒得用脑,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在队课活动中,总有一部分队员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兴趣缺缺。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对课的传统模式,创新队课活动形式及内容,队课设计要紧跟时代步伐,贴合学生特点,吸引学生兴趣,这才能使队课上出新意,上得出彩。
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前辈谓学贵为疑,小疑则小进,大疑
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20世纪中期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智慧潜能,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知识兴趣。如一年级少先队队课之队的知识活动课中,队员们对有关红领巾的知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它为什么是三角形的?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要佩带它``````带着这些疑惑,辅以多媒体手段加以生动形象的解释说明,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投入,效果很好。
如果不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不通过创新性的教学,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教用手的人不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所以在今后的队课活动中我们可以适当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内容,如鼓励学生自行设计队课道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有句格言说的好“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有才能的人,作为新时期教师的我们应该让每一门课程都有助于培养创造性。就是说,道德教育应该有助于造就一种更佳类型的人,这样,附带地也自然会使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更有创造性。
201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基础, 按照系统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基本要求, 改革创新、协同推进,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 健全标准化法制, 夯实标准化基础;进一步强化标准管理, 提高标准质量水平, 增强标准实施效益;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服务提质增效升级,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推进标准国际化, 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助推中国企业、产业走出去;进一步拓展标准化工作领域, 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随着高度城市化和持续的经济发展,世界各国在桥梁项目上的投资正在不断飙升,中国桥梁建设也迎来了一个新高潮。作为基础性建设行业,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系列技术、设计等各方面的问题。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便成为了桥梁产业从业者們坚定不移地进行产业创新的必然选择。
在广州天河,在这个开放、包容、务实的城市区,瀚阳国际公司的总部就屹立于此。瀚阳国际公司,成立于2005年,为国内与国际客户提供优质的工程设计与技术咨询、先进的工程管理及全球尖端的信息化技术支持等服务,是国内同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瀚阳国际下设了三家公司:瀚阳工程咨询公司,粤铁瀚阳科技公司以及瀚阳工程管理公司。
广州水系发达,市场需求大,基础建设市场相对比较开放—这些因素构成了瀚阳国际的创始人兼执行总裁孙峻岭博士的选址理由。提起孙峻岭,业界对这位美籍华人评价颇高。他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校董会董事、所设计的大桥梁分布世界各地、主持的工程两度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这些荣誉,对于孙峻岭而言,代表的都是过去,而他此时最想实现的依然是坚持了十多年的绿色桥梁梦。
绿色梦想
“我们必须用最尖端的技术创新及最新的桥梁架构解决方案不断充实头脑以适应行业发展,‘绿色建设·美丽中国’要从重视建设行业转型升级做起。”孙峻岭认为,我们国家的第一大产业应该是基础建设行业,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占我国GDP的1/3,与房地产建设加起来总共占了GDP的1/2。建设行业是耗能大户,如果这个行业不升级,美丽中国就很难实现。绿色建设并不是栽几棵树、铺一片草,绿色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要达到“安全耐久、经济低碳、环境文明、建筑文明、社会文明”,这需要通过先进的工业化手段、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建设工艺、新的信息化管理,来达到全部工业链的升级才能实现。尽管道途艰难,但坚持“为祖国的需要而创新”的孙峻岭,对国内基础建设行业的未来,依然满怀希望。
1993年,仅用4年半时间就以优异成拿到了在加州大学平均需要6年才能获得的博士毕业证书的孙峻岭,面对导师塞泊院士给出两个选择—留校任教、或是去工业界,他毅然选择了后者,也从此与桥梁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既是源于我内心的热爱,也是因为历任导师对我的影响。”无论是国内的程庆国先生、茅以升先生,还是美国导师塞泊院士,都是在工业界实践多年才回归院校。“我肯定不会拒绝大学,但我不会先到大学,而是先到工程界,而且我也更爱工程。”
之后的几年,孙峻岭设计和参与建设的桥梁遍及北美、南美、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包括加拿大联邦大桥、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美国胡佛大坝桥混凝土拱桥、巴拿马运河桥、曼谷市内高架桥、韩国西海大桥等等,其中很多都成为了当地特大地标性建筑。在担任加拿大联邦大桥主桥下部结构设计负责人、大桥抗船撞击设计负责人的期间,孙峻岭打破常规,采用超大预制块技术,被誉为“现代桥梁工程巅峰之作”。这是人类建桥工程史上的革命性创新。
辗转世界各地的孙峻岭,心中始终牵挂着祖国。“在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上,我实现了我一个梦想,就是把中国重钢出口到美国。当时对重钢,不仅美国人不认同,中国人也不认同。1998年开始,我花了两到三年来用实验证明,中国的钢不是豆腐,跟美国的钢一样坚硬。”正是这份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和不服输的个性,使得他在历经波折之后,终于说服了来华考察的美国人。
2002年,孙峻岭终于因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建设回到中国。回国以后,他发现,30年的努力,让国内基础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首先,工业化程度低,基本上还是采用人海战术,耗材、耗能;其次,工业技术低造成污染大,建筑粉尘问题严重;再者,国内建设行业始终处在产业低端,没有转型升级,30年前的农民工小张,变成了30年后的农民工老张,做的还是掂水泥的事。而美国当年的农民工,早已转型成为技术人员、产业蓝领。”
这些问题,令孙峻岭颇感焦虑。他越发感到了在国内推广“绿色建设”的必要性。“加州大学的导师,以及国内的众多同行,也都希望我能通过一个新的平台,把先进的基础建设理念及工业化技术在国内推广开来。”
2005年,他下定决心成立公司。2006年3月1日,瀚阳工程咨询公司在广州天河正式开业。公司的创立,让孙峻岭“绿色建设”的理念,有了从理论走向操作的可能。以高端科技企业为目标的瀚阳国际,在发展道路中,需要面对太多行业最前沿的技术难题,但是因为“绿色梦想”,他与他的团队没有战战兢兢,而是深入思考、勤于工作、勇往直前。
大展拳脚
2002年下半年,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第一次允许外商来招投标,那时候的孙峻岭已是美国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长江大桥桥梁实业部的主任工程师。2002年12月14日下午,接到总裁电话通知的他回到美国的办公室,桌上放着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的建设草图,孙峻岭一直希望能有机会把先进的工程技术和设计理念带回国内,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建起领先于国际的桥梁,就这样他顺理成章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2003年1月2日,孙峻岭赶回中国,来到重庆。“为了能中标,连续工作了六天准备方案汇报材料,只睡了十个小时。”经过科学缜密的工作,孙峻岭团队的方案一举中标。菜园坝长江大桥作为重庆最繁华的两个商业中心的连接线,是重庆长江上的一个重要的交通动脉。菜园坝长江大桥是组合式公轨两用刚构系杆拱特大桥梁体系,是集合多种新型桥梁结构和科技成果于一体的现代化桥梁,包括:材料与结构组合技术,组合式桁架钢梁大节段设计、制造、运输、吊安技术,分离式系杆-主动控制技术等。他经过综合考察,突破了重重技术难题。在设计上,菜园坝大桥首次采用板桁组合技术及“大节段技术”,使轨道交通和公路交通能充分在一个钢梁上最高效益实现。设计中,由于考虑了大桥建设对长江航线的影响、周围复杂的城市建设条件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尊重,突破了很多技术难题。因此,菜园坝长江大桥的建成也成就了当时的一个世界纪录,成为世界跨度最大的公轨两用刚构系杆拱特大桥。孙峻岭也因此荣获“第九届詹天佑奖”。
nlc202309040808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的项目完成后,孙峻岭又接到了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的工程任务。由于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与重庆长江大桥相距“亲密”,构成了双桥过江的奇特景色,两座桥梁也被亲切地称为“姊妹桥”。原来的重庆长江大桥是六个桥墩,由于长江三峡建成后上游航运能力提高,而被要求去掉一个桥墩,梁桥跨度因此变成330米。这对孙峻岭的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要知道,世界公认梁桥跨度的上限也只有300米。当时的中国在施工技术、材料供应方面都还达不到挪威的水平,因此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的施工难度难以想象。
孙峻岭迎难而上,带领团队,采用钢-混组合式连续刚构体系,最终实现了330米的安全跨越,能让万吨轮船可以安全通航,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梁桥,至今都保持着世界纪录。就这样,原计划只在重庆待三个月的孙峻岭,一待就待了三年。他作为设计与施工的总工程师采用钢混组合的全新设计又完成了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而再次获得“詹天佑奖”。
世界纪录保持者的成就并未让孙峻岭感到满足,在他的心里还有更大的抱负,即是希望把国外学到的先进的工业技术和设计理念带回国内,带动国内建设行业的转型升级,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创新前行
孙峻岭分析,我国大规模的桥梁建设中,趋近于两个方面分离,即超大型桥梁工程和中小型桥梁工程。我国在特大桥梁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管理较集中、规范,但占90%以上桥梁资产集中在中小桥梁,体量非常巨大,然而这一部分桥梁的设计与建造状况并不乐观。所以,如果中国要向桥梁强国迈进,还是要在中小型桥梁项目上推进现代桥梁建设的绿色化、工业化。从个人来讲,孙峻岭把绿色建设作为向祖国效力的一个重要平台;从国家来讲,目前国家在这方面的需求也是巨大的。孙峻岭希望有一天,通过他和同他一样的一大批工程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讓我们国家的建设行业能赶上发达国家,同时在努力的过程中为国家提供更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把国家建设得更美丽,为国家多做一些贡献。
“梦想不是目标定义,是过程定义,经历了这个过程就很美。”50岁的孙峻岭坦言在回国创业过程中受到了各级政府、侨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011年他获得第二届广州新侨创业杰出贡献奖。2013年又入选第三批“国务院侨办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在50个入选团队中,他们是唯一个来自工程咨询界的团队。
孙峻岭不仅是桥梁专家,他也是轨道交通专家。孙峻岭回国后,在致力于城市交通、高速铁路绿色低碳建造技术及基础生命线工程信息化管理与安全评定技术的同时,提出了“绿色建设”的概念,发起中国绿色交通规范编制,作为主编人参与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节段预制桥梁设计规范》。孙峻岭在桥梁施工中首创并使用了现代绿色工业化桥梁节段预制的核心技术,即节段预制的三维控制技术,填补了我国桥梁建设工业化的空白。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及轨道结构工程设计是瀚阳公司服务的项目之一。广州地铁6号线西段高架区间工程,是他带领团队为其核心施工咨询与设计的一个杰作。瀚阳为广州地铁6号线提供了项目设计与施工咨询方案,成功解决了连续刚构体系在施工过程中的多次体系转换所产生的内力变化以及几何线型控制的问题,实现了安全性、耐久性、功能性、经济性以及桥梁建筑景观的和谐统一,成为了广州地铁的标志性工程。
为了充分发挥公司的高端人才资源,充实和完善企业绿色建设发展战略,孙峻岭带领公司组建了院士工作站,引进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弗雷德·塞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周福霖作为驻站院士。另外,引进多名相关领域的领军人及技术专家。孙峻岭引领公司通过院士工作站这一平台,促进产学研交流与合作、技术项目交流和对接。
此外,他带领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落地”与加州大学信息化中心(全球最大的信息化研究中心)共同研发了“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及海量信息显示平台及其核心技术”,开发了“基于云计算的超级信息显示系统”(SPIDer系统)。在引进核心平台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基于云计算的超级信息显示系统,不但解决了数据的实时显示问题,还为实施智能控制提供了平台,填补了我国高端海量信息显示技术的空白,已获得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不断突破,创新前行。孙峻岭希望,创新前行的不只是他自己,更是整个桥梁产业和基础建设,是中国桥梁设计与实施工业化技术的圆梦之行!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同行):
大家上午/下午好!(很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演讲。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演讲是《中国梦 劳动美 我与改革创新》)
梦,是个奇妙又神秘的字眼,梦想,是美好的憧憬,是理想的翅膀,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为我们指引方向,照亮我们生命的路途,赋予我们前进的力量。
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梦想,绿色的环保梦,红色的改革梦,蓝色的海洋梦……各种梦想汇聚成一个梦,那就是中国梦!
中国梦是我们当下热议的一个词,它包含了太多的涵义,归根结底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70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上下求索。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的新的历史征程上,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同时中国梦也是每一个寻常百姓对身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个街头的采访,随机采访人们对中国梦的理解,老人们说中国梦就是吃饱穿暖,家庭和睦,没事儿听听歌唱唱曲儿;年轻人们说中国梦就是有工作有理想,和亲人唠家常,和朋友聊梦想;小朋友们呢,则说中国梦就是学习好,以后成长的更好。
中国梦是中华儿女们每个人梦想的汇聚,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扬帆起航,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要让中国梦成为现实,需要每个人把劳动当作最光荣的事业,需要每个人把智慧的源泉变成创新的动力;劳动美,美在行动,美在精神,也美在心灵。世间没有一种美好生活,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获得,瑰丽的生活梦想,没有苦干实干,也只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用最美的双手,最美的劳动,最美的付出,将梦的基石,一点点垫起、垫实、垫高,托举起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梦,用自己的爱岗敬业,用自己的无私奉献,用自己的一丝不苟,创造最美的中国梦。
对于我们金融系统来说,坚决审慎的金融监管,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这是我们长久以来不断实现着的梦想,期间除了每一位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还有不断的改革创新带来的长久发展。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我们行业每一次大的发展跨越靠的都是改革突破、创新驱动;惟有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增强动力、迸发活力。今天,我们处于改革的攻坚区和深水区,发展中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即将实现梦想的航道上,我们需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立足现实、真抓实干,将承载民族命运的航船成功驶向梦想的彼岸。
梦想与美丽,是面对困难与艰辛之下进取与创新的特质,每一段奋斗都是向前迈进的坚定步伐,每一滴汗水都让我们看到梦想的魅力。劳动是梦想的土壤,是幸福生活的源泉,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
念就有力量。
我们每一名金融工作者,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谱写出一曲又一曲动人心扉的新时代劳动者之歌,不断向社会呈现出精彩纷呈的金融故事,书写金融传奇。新时期弘扬劳动精神,一定要把国家需要作为使命,努力提高金融行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弘扬创新精神,一定要扎实推进创先争优,立足岗位做贡献。广大金融劳动者要不断汇集追梦圆梦的正能量,通过辛勤劳动、诚信劳动和创造劳动,为金融行业乃至社会的整体发展,付出心力,贡献才智。以时代领跑者步伐解读中国梦,以劳动者佳绩共创中国梦,以创新者姿态拥抱中国梦。
谢谢大家!
——在与“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等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3年5月4日)
李源潮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首先要向359万基层团组织、8890万共青团员和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上午,总书记在航天城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对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生力军作用提出了五条重要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希望广大青年按照总书记的嘱托,积极投身中国梦的奋斗实践,不辜负党中央对青年的殷切期望。
下午的座谈会,主要是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讨论当代青年如何为中国梦而奋斗。刚才,大家结合亲身经历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讲得都很精彩。下面,我也就当代青年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谈几点看法,和大家交流。
第一,中国梦是中国进步青年追求的理想梦
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当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最伟大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在坎坷和挫折中不懈地探索和奋斗。太平天国梦想“天下一家、同享太平”,洋务运动希冀中体西用、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救亡图存,但都没有达到目的。孙中山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发动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梦想深入人心,但革命成果被封建军阀篡夺了。辛亥革命之后,新式知识分子提出了科学救国梦、实业救国梦、教育救国梦,但都难以成为现实。直到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梦的实现开辟了新的前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后来又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历代先进青年追求的理想之梦。在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追梦历程中,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率先从蒙昧中觉醒,在压迫中奋起,不惜献出年轻的生命。“戊戌六君子”被害时谭嗣同33岁、林旭23岁。从同盟会成立前后到武昌起义,一大批有知识的青年为民主共和慷慨赴死,邹容20岁,陈天华30岁,“鉴湖女侠”秋瑾32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平均年龄29岁。五四运动后,一大批先进青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找到了振兴中华、民富国强的正确方向。党的早期领袖都是年轻的革命者,“一大”13名代表平均年龄28岁。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把大批先进青年集聚在党的周围。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源源不断地加入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抛头颅、洒热血,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最大牺牲。革命战争年代300多万先烈英勇牺牲,其中大多数是青年人。
在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进程中,一代又一代团员青年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团员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把青春献给党、献给祖国,向困难进军、向荒野进军,涌现出像黄继光、雷锋、邢燕子、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一大批青年楷模。改革开放新时期,广大团员青年发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像张海迪、张华、王杰、秦文贵、许振超都是这个时代先进青年的杰出代表,包括你们这280多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和获得其他奖励的青年模范,也都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现在,党中央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召。当代青年既要向我们的先人、也要向我们的后人作出时代的回答,这个回答既是整个青年群体的回答,也是每一个先进青年特别是先进青年模范的回答。第二,当代青年要把人生追求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
青年是多梦的季节,青年人最富有梦想。大学梦、出国梦、考研梦,创业梦、致富梦、明星梦,进城梦、安居梦、成家梦,各种各样的梦想五彩斑斓。中国梦给了当代青年梦想成真的机会、人生出彩的机会、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这是难得的历史机会。这一代青年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前相比,青春圆梦有了更多机会和更好条件。上世纪80年代初,中学毕业能上大学的不到10%。现在近30%的适龄青年可以上大学,超过三分之二的高中毕业生能上大学。以前出国留学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现在每年出去30多万人。30多年来,不管是上学、打工、做生意、办企业,通过不懈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各种梦想都有可能成功的机会。梦想成真,靠个人努力,更靠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在有的时代,在有的国家,个人再努力也难有机会。所以,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得越好,每个人越会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当代青年选择什么样的理想,决定一生的方向、一生的成就。从大家发言看,共同的特点是有理想、有追求,而且都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在与祖国发展同行的方向上。比如,王治国35岁就当上了航母设计高级工程师,有机会参与辽宁舰列装的全过程,这是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如果我们国家没有这么强的实力,没有建造航空母舰,怎么会有35岁的航母工程师?国家的发展给青年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青年人把人生理想汇入国家发展,更容易出成绩,更容易出精彩,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尊敬。如果你不关注国家发展的需要,不响应党的号召,个人梦就可能是盲目的,甚至与整个国家的发展逆向而行,再怎么奋斗也难以成功。所以,当代青年只有把人生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分享祖国发展的机遇,找到实现人生理想的宽广舞台。
第三,当代青年要为实现中国梦创业创新创优
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更确定了以“两个一百年”为期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目标,但梦想要成为现实,还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还有七八年时间,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还有将近40年。第二个百年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总书记要求,当代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我认为,当代青年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为中国梦奋斗,就要把理想追求化为创业创新创优的实际行动。
首先,要艰苦创业。当今的中国处在创业的时代。国家创业、企业创业、个人创业,整个民族都赶上了创业发展的好时机,处于创业成功的好时代。外国许多企业家都认为中国创业的成功率高,投资回报率高。但创业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纸上谈兵。创业是舍弃安逸,是艰苦奋斗,是顽强拼搏、不懈坚持。马剑霞把青春献给大山里的孩子,刘屹留学回国不断攻克环保技术难题,张峡扎根西藏志愿服务,刘锦秀、吴艳创办农业合作社,他们都吃了很多苦,才成为成功的创业者。中国有句老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特别需要有志青年艰苦创业。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进步,没有青年人的艰苦创业是不行的。在我们的社会中,狭义的创业是创办企业。有条件的青年人要积极创办小微科技企业和服务企业。现在一些著名网络公司的创办者,像百度的李彦宏、腾讯的马化腾、阿里巴巴的马云,都是从科技小企业干起来的。刚才我们讲到环保,什么产业最环保?服务业最环保,创办服务型企业,不仅环保,而且还能解决很多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我们国家科学发展的大事情。现在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鼓励创业,包括鼓励创办农村合作性的中小企业,关键是要有不安现状、不图安逸、不怕吃苦的创业者来干。广义的创业是创事业。比如,干部创发展新事业,科技工作者创科研新事业,教师创育人新事业,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都能开拓新天地。青年人可创业的路程长、空间大、包袱少,希望有更多的当代青年成为中国创业发展大潮中的开拓者。
其次,要改革创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最大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是改革创新。从思想理论、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到生产科技、教育文化、企业事业单位的改革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创新,使全党、全国、全体人民的发展积极性被全面调动起来,成为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可阻挡的力量。当前,我们国家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要爬创新这道坎,通过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使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国制造”转上“中国创造”的轨道。所以,中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创新型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使改革创新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青年是创新的黄金时期,青年人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创造热情,最具创新活力,在创新上有独特优势。这次受表彰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孙泽洲,他带领的嫦娥卫星研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3岁,他们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航天报国梦正变为现实。希望当代青年在各个领域做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支持鼓励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刻苦钻研科技创新,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做创新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当然,改革创新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脱离实际,要实事求是而不是盲目空想。
再有,要争先创优。在一个社会中,创业创新的带头者毕竟是少数人,对多数人来说,什么叫人生出彩,怎么才能人生出彩?我认为,做出优秀的成绩,成为优秀的人,就是人生出彩。在学校里学习优秀,在岗位上劳动优秀,在单位里工作优秀,在社会上思想品行优秀,你就被大家认可,受大家尊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劳动光荣的今天,任何岗位都能出先进,任何工作都能出优秀。能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干成最优,人生同样很精彩。中石油的“90后”
电焊师裴先峰,埋头苦学,练就了一手焊接绝活,实现了“当最优秀工人”的梦想。武警河北总队的张华,苦练“百步穿杨”,实现了“神枪梦”,为国争了光。这些是每个青年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通过艰苦努力做得到的事情。总之,当代青年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发扬争先创优精神,让青春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焕发光彩。
各级团组织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广大青少年中扎实开展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青年热爱祖国、改革创新,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凝聚青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奋斗。要广泛宣传青年先进典型,用青年人的事迹感染青年人,在广大青年中形成学习先进、争创优秀的良好风气。现在,青年人面临的升学、就业、择偶成家、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不小。一些团组织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微服务”,满足青年的“微需求”,这很好。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改进作风,走进青年,把握青年的思想和需求,提高引导和服务青年的能力,通过实际的引导和服务把青年人追求中国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在世界各地,人们都关心有关中国创新的一个问题:中国会领导还是会追随世界创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的科学技术大部分时间都是领先世界的。正如历史学家李约瑟在其著作中描述的那样,中国科学技术文明在很多领域都是富有建树的。
然而,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就远远落后,只是近些年才追赶上来。现在变革发生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前景复杂。中国历来都擅长借鉴他国技术,作为一个“快速的追随者”,而不是领导者。在某些领域,中国依然走在了技术知识的前沿,中国人公开发表的研究数量的增长是惊人的。现在,中国依然高度依赖世界其他国家的创新驱动,并处在全球价值链的较低端,但其自身研发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中国目前拥有全世界25%的研发人员,许多中国跨国企业在研发费用的支出和研发结果方面名列前茅。
一份来自英国内塔斯创新基金会的新报告,试图解释中国未来的研究能力和创新领导力问题。它采用了最新的学术分析方法,并与来自中国和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创新型企业领导者、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
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归纳总结中国的创新路径,但研究结果大多不令人满意,因为这些研究依然依赖于各种关系的分析,如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国内事务与全球事务的关系,基础设施硬件与文化伦理的关系,本土人员创造力与海归的企业家精神的关系。
吸收创新技术
然而,内塔斯的报告显示,中国独特的创新路径正在显现。中国能够成功地将自我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外国知识技术结合起来。
由此,中国制造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把航天员送进了太空,并研发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度被批评为模仿西方同业巨头的科技公司——如腾讯和百度等,也日益得到认可。这些例子表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讲的“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并不是一个从进口创新到自我创新的直接路径,而是一个相对模糊的中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其他各国的技术和创新能力是互相融合的。
把中国刻画成为一个吸收型国家,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研究和创新条件,已经达到了能够有效吸收和利用国外理念、观点的阶段。中国的学习和模仿能力越来越强。中国企业能够迅速吸收创新理念与技术,并加入自己的创新和价值观,成功实现二次创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理解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是非常关键的。
在此过程中,如何吸收和重新理解来自外部的创新理念至为关键。在吸收一些经典研发成果时,创新更多地体现为内塔斯所谓的“隐藏创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一些创新并不能用传统研发指标衡量,如流程、组织模式、技能开发等方面的创新。但这些创新包含了对收获这些创新支出收益至关重要的补充性投资。例如,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公司的研发支出只占全部创新投资的13%。
传统创新指标的局限
目前,中国每天在创新上的花费大约是50万美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每天接收的专利申请,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数据显示,中国的科技研发仍在快速增长,且各行业的产出都在普遍增长。例如生物材料行业,过去15年的行业产出增长了15倍。中国在大多数行业领域的影响力低于世界水平,但在某些行业,如工程学和数学等,影响力已接近世界水平,在农业领域的影响力更在世界水平之上。
因此,在评价中国的创新优势和劣势时,要采取一个审慎的态度。可以理解的是,中国领导人可能非常郁闷,因为中国的专利数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但中国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大幅提升。
创新政策
创新政策不能简单照搬他国经验,在其他发达国家获得成功的创新政策,在中国不一定行得通。因此,政策制定者除了不断创新创新方法外,别无选择。那些机敏的、能够快速学习的政策制定者,就会是成功的政策制定者。
最近,内塔斯与曼彻斯特创新研究所对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虽然对创新政策评估制度实行多年,但因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对创新政策中究竟哪一点有效,知之甚少。
至少,能使政策制定者快速、有效支持创新的政策,应该得
以推行。未来创新政策和项目应该基于以下几点:1)更好的数据;2)更有效的实验;3)应该承认判断的重要性。
更好的数据
除了成果产出量和研发支出等传统衡量指标,要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获取及时信息仍然是不可能的。新的分析技术,能让政策制定者获取更为及时的数据,追踪一些“隐形”部门,更合理地衡量初创企业的进步。这些企业的变化通常很快,难以通过传统系统记录。
更有效的实验
许多创新政策能够通过实验得到更好的评估,例如随机控制实验。在这些实验中,他们尝试新的创新政策,并提前预期其成败。从190多个智能城市项目,到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国是知识创新的大实验场。
判断的重要性
数据和实验是有用的工具,但是它们的作用有限。内塔斯研
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经验。第一,创新系统是复杂的,最好使用定性分析。第二,创新政策最重要的是执行,如何执行往往比执行内容更为重要(作为对比,例如税收政策,超过一定能力之外,政策本身比执行更为重要)。
这意味着,判断创新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复杂的政策干预,最好通过精细化的案例研究评估,而不是通过定量分析。所以,保证利用具有良好判断力的人员和管理得当的机构执行创新政策,有时会比制度设计本身更为重要。
世界各国都在开发支持创新的政策方式,以驱动经济增长,解决社会问题,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带来的机遇。(完)
一、“创新驱动”引领实现“中国梦”
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就在于要依靠极强的力量进行创新。要不断坚持自主创新、自行研发、的方针, 立足全球视野, 进行谋划、推动创新, 来改善人才所面临的发展环境, 并努力实现关键技术、信息技术、优势领域的重大突破, 尽快找到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面向全局的重大战略。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必须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自信, 深化体制改革, 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 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 最终帮助我国迈向科技发展强国行列。
创新发展对一国之兴衰具有重大影响, 学习与创新也使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如果没有创新精神,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更不可能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 底子薄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从某些层面上来说, 特别是到了上世纪后三十年, 我国抓住了以信息与科技我为标志的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使我国成为工业大国。在进入新世纪以后, 我国经济实现了连续十几年的高速发展, 经济总量已经由本世纪初的世界第六位上升为目前的世界第二, 发展速度之快创造世界发展史中的奇迹。这些都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丰硕成果密切相关,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次伟大的创新实践, 回首我国30 多年的变化, 不难得出, 生产力的解放必须要依靠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我党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的敢于探索、勤于创造勇于竞争的精神, 已经变成了一种创新文化。创新文化的发展造就了家的飞速发展, 同时培育了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使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总书记反复强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 是我们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当今世界形势多变, 也是国内外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易发期;我国在经历长期高速发展后, 经济已变为个位数增长阶段。在现阶段, 我国寂静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 如何找到新的创新点, 如何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际发展中等等, 都需要我们去不断去实践、不断去突破、不断去创造, 不断增强创新的自觉性, 再重新发展中寻找中国经济发展新方向。
二、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中国梦”
近代以来饱受忧患的中华民族在不屈抗争与顽强探索中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与新时代的到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的我箱的民族复之梦。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为密切, 中华民族已经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发展经济的战略高度。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格局转换, 从而成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牵引力。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经济体制内在问题、转赠济发展方式和调解济制的重要国策。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程中, 全面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早已是能够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的关键。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我们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 把整个社会的智慧与力量都凝聚到创新发展中来。
三、推进科技创新时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必需重视发挥企业的作用, 使其能够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体力量。在现有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 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更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体。在市场中, 企业对市场需求最为敏感, 也对科学技术创新的要求最为迫切。我们国家的科技优势并没有能够真正转化成为经济上的优势, 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企业还没有将科技创新与成果相互转化, 我国的科技型企业较少高新技术企业更少, 缺乏知名的、有竞争力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想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 政府部门就要应该要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包住高新技术从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能力。
推进科学技术创新需培养和引进大量人才, 使这些人才为转变我国现有发展方式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不管是转变现有发展方式, 还是进行科技创新, 都要坚持以人才为本, 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将人才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将稳定现有人才与培养后继人才相结合, 采取项目带动、团队建设、培训交流、利益激励、等多种措施, 与此同时, 还应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实行鼓励政策, 加大对科研人才的奖励力度, 从而促进科研人员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走出来, 将科技研究成果变为成果。使科技创新带头人能够脱颖而出, 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清醒认识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科学判断我国科技的未来走向,认真思考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意义重大。
人类创新的潜能远远超出想象
在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0周年之际,不禁想到科技史上几个著名的“预言”。100多年前,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的老师菲利普·冯·约利教授曾忠告他:“物理学基本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1899年,美国专利局局长断言:“所有能够发明的,都已经发明了。”IBM董事长老沃森也曾预言:“全球计算机市场的规模是5台。”做出这些预言的人,都是那个时代各自领域的杰出人才;他们预言的失败,不是因为短视,而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动力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测,人类创新的潜能更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 想象。
借助互联网,今天我们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就了解到发生在地球另一端的新闻事件,可以随时随地和世界另一端的人进行通信交流、研讨工作、召开会议,也可以在家里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创新,推动了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让很多人梦想成真。
柳传志和联想,马云和阿里巴巴,是中国人在这场世界性创新浪潮中创造奇迹的两个代表。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独特的企业家气质外,更重要的在于,他们成功抓住了信息产业革命的机遇,成功利用了全球化背景下各种优质创新资源,成功实践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无比广阔的 市场。
世界科技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谁抓住了机遇,谁就将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今天,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20亿—30亿人将致力于实现现代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将对能源、资源、食品、健康、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提出极大的需求,也对现有的发展方式提出极大的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根本出路在于 创新。
从科技创新发展自身看,以绿色、智能、安全、普惠为特征,已成为主要趋势,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比如,科学家已经制造出“人造树叶”,比天然树叶的光合作用效率高10倍,这将为发展生物质能源开辟一条有效的途径。可以预计,可再生能源和安全、可靠、清洁的核能,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我们将迎来后化石能源时代和资源高效、可循环利用时代。
信息产业正在进入跨越发展的又一个转折期。智能网络、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网络制造等技术突飞猛进,将突破语言文字壁障,发展新的网络理论、新一代计算技术,创造新型的网络应用与服务模式等。
先进材料和制造领域已能够从分子层面设计、智能化制造新材料,过程将更加清洁高效、更加环境友好。3D打印已经开始应用在设计领域,有望带来制造业新变革。
合成生物学的重大突破,将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兴起和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已经实现首个“人造生命”,打开了从非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大门。基于干细胞的再生医学快速发展,有望解决人类面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重大医学难题,引发新一轮医学革命。
在一些基本科学问题上也出现革命性突破的征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希格斯粒子的发现,这对揭开物质质量起源具有重大意义。科学家对量子世界的探索,已经从“观测时代”走向“调控时代”,这将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网络、量子仿真等领域的变革奠定基础。我们对生命起源和演化、意识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这些基本科学问题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会深刻改变人类对自然宇宙的认知,有的还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直接的、根本的影响。
综合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最旺盛的地方,就是新科技革命最有可能突破的方向。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谁抓住了机遇,谁就将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谁丧失了机遇,就会落在历史发展的后头。
再有10到15年,我国科技创新可望实现质的飞跃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变化之大如天翻地覆,主要动力靠的是改革开放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一方面,资源驱动、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受到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严重制约;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中的不利分工,也难以支撑经济在现有规模上的持续增长。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也再次强调要把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出来。这是站在更高发展起点上的改革,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现在我国科研条件大幅改善,研发投入2012年超过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已升至世界第二,高水平产出明显增多,比如我们在中微子研究、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通信、超导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国际专利大幅增长,中兴、华为的申请数已位居世界前列。人才队伍整体能力和水平也在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创新创业。这些迹象表明,我国科技创新已经开始从量的扩增向质的提升转变。
从一些后发国家的经验看,科技赶超跨越一般都要经过20年左右的持续积累后,才能真正实现质的飞跃。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我相信,再有10到15年时间,我国科技创新可望实现质的飞跃。我们将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家活跃在世界科技舞台,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将走在世界前列,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也将发展壮大起来。
认真思考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实现这样一个发展图景,需要科技界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我们要立足未来10—15年的发展图景,认真思考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未雨绸缪,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科技创新要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积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等的主导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市场竞争前关键共性核心技术的研发。产业界特别是企业,要强化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建立定位明确、分工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着力解决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应用开发研究与实际需求结合不紧、转移转化渠道不畅等问题,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
nlc202309021530
第二,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做好前瞻布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在能源、信息、材料、空天、海洋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我们要加强前沿布局和先导研究,通过科技界和产业界密切合作、共同攻关,培育我国未来新兴产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要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融合,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
一直有人问我,基础研究有什么用?我想,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明代徐光启所说的“无用之用,众用之基”,都是很好的回答。法拉第也曾表示,问基础研究有什么用,就好像问一个初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基础研究的“用”,首先体现在它对经济社会发展无所不在的作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半导体、计算机、激光技术等,都是基础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现在知识产权保护已从基础研究阶段开始,原始性创新是核心关键技术的源泉。基础研究还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不懈创新探索的精神,也培育了创新人才,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基石。
第三,创造一个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社会环境。上世纪80年代,美国涌现出一批像比尔·盖茨、乔布斯这样的成功创业者,分析他们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当时美国社会良好的创新条件和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从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体系、广泛的社会扶持政策和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尊重和保护创新者的贡献与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涌现出中国的比尔·盖茨、乔布斯。
第四,加快培养下一代科学家、企业家。中国科技创新的跨越发展,不仅要依靠现在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们,也要依靠下一代、下两代科学家和企业家。未来,是他们以中国科学家、企业家的身份站在世界创新的舞台上。失去这一两代人,中国将会失去未来。我们必须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为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和企业家做好充分准备,让一切优秀的、有潜质的、有抱负的青年人才,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更广阔的舞台,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是通过创新实现梦想的时代。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秉承“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价值理念,与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谱写中国科技创新的新篇章,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长)
【创新中国梦】推荐阅读:
中国梦比赛演讲稿自主创新成就中国梦07-16
创新中国分析10-23
中国金融创新12-22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07-25
中国创新创业发展09-22
中国汽车产业创新01-01
时代光华 创新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06-14
中国人民大学创新杯09-26
中国企业管理方法的创新10-24
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