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形式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访形式(精选15篇)

家访形式 篇1

——关于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一点思考

英山县雷店高中

倪成虎

当前,全省中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正在积极开展,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学校在暑期集训大会上就向全体教师作了动员和布置,今天,全校领导和教师又集中收看了全省中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视频推进会。通过认真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这次活动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书育人水平,有利于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我们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课外访万家,就是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主要是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教育本来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家访有助于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构建一个立体的教育网络,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结合我校实际,我有这样的思考:在农村中小学,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存在大量留守学生。那么,对留守学生的家访该如何进行?会不会落空?我认为,不但不能落空,而是更要落到实处,学校和教师要对留守学生倾注更多的关爱,要创新家访形式。

对留守学生的家访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电话家访

教师经常与留守学生的家长通电话,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也叮嘱家长经常打电话给孩子,督促孩子的学习,关心孩子的成长。

2、短信家访

教师可以经常用发短信的方式与留守学生的家长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3、网络家访

有的家长在外地有较方便的上网条件,教师可以通过QQ、MSN等,与家长在网上沟通。我班上曾经有一个留守学生,由于缺少家庭温暖,性格很内向,学习也很不起劲。我就先跟她的家长约好,在她生日这天把她叫到我家。我端出生日蛋糕,然后打开电脑,接通她父母的视频,搞了一个远程视频生日聚会。那天她哭了,她的父母在网络另一端也流下了热泪。从那以后,她逐渐变得开朗了,学习也有了进步。

4、年关家访

大部分外出打工者都会回家过年,这也是教师家访的好时机。当然这需要教师牺牲寒假休息时间,不过为了学生,这也算不了什么。

5、家长来访

有时候,在外打工的家长因为重大事项如婚丧喜庆等,会临时回家。这时家长一般都会到学校看看孩子,这就是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好机会。这也需要教师多跟留守学生交流,及时了解情况,以免错过机会。

家访形式 篇2

关键词:家访,家访形式,尝试

新的形势下, 学校要彻底告别只有班主任和家长进行联系的家访形式;告别过去单一的家长会的家访形式;告别学生一犯错误就联系家长, 不犯错误就不联系家长的家访形式;告别只有家长主动联系老师的家访形式,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一、从“班主任单线家访”转向“领导带头全员家访”

家访是一门教育的学问。过去, 家访是班主任的分内事, 似乎与其他老师无关。其实学生在校时每一位领导和老师都有教育学生的义务和责任。学校实施全员育人机制, 家访全员参与, 校长、主任、班主任及所有任课老师积极参与, 深入实际, 有计划、有目的访完了全校各班所有学生的家庭, 按班级分配到每一位老师。只有家访才能取得学生在家生活与学习的第一手材料, 对科学管理班级、正确引导学校办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从“指责说教式的家访”转向“以鼓励为主的家访”

传统意义的家访活动中, 教师都是把错误留给学生, 把责任推给家长, 把怨气发给家长, 家访的目的就是批评和说教学生及家长。根据上述情况, 学校要求所有老师在家访过程中, 多说学生的进步, 少说学生的退步;多说学生的优点, 少说学生的缺点;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 同时也要求学生家长在平时多鼓励孩子, 尤其要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以激励帮助为主, 使家访真正成为联系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和纽带。

三、从“事后告状的被动家访”转向“加强沟通的主动家访”

在传统的家访形式中, 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 班主任才对该学生进行家访, 家访已经成了“亡羊补牢”的被动补救措施。根据我校实际, 我们十分重视家访工作, 知道家访工作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要求老师必须主动上门家访, 既访学生, 又访家长, 了解学生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理想信念、性情心态、个性特长、行为习惯、健康状况等方面情况, 建立健全学生档案。把“一般性学生”家访和“重点学生”家访集合起来, 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生及其家庭的重要变化, 用真心真情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2010年度高二 (3) 班的XX同学学习成绩突然大幅度下降, 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越来越差, 老师的批评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而且他的性格也逐渐变得软弱, 很少说话, 情况越来越糟, 简直到了无法教育的地步……班主任通过家访了解到, XX同学的父母亲近期感情不和, 其主要原因是母亲下岗多年, 父亲是家庭的“主宰”, 其收入也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母亲在家里没有地位, XX的生活和平时的教育都由其母亲一人负责。他感到母亲在家中没有地位, 因此根本不听母亲的教育, 母亲对他也没有任何办法。班主任通过家访了解情况后, 与其父亲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沟通, 讲述一个做父亲应该肩负责任, 讲述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父亲工作再忙, 也要每天坚持和孩子在一起一个小时以上, 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爱。父亲还要在家庭中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在孩子面前要尊重妻子, 让孩子更好地尊重母亲。尤其不可在孩子面前贬损妻子, 使得妻子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信。班主任与XX家长的谈话非常融洽, 该父亲对家访非常感动, 其对班主任所讲的观点也很认同, 决定平时多和孩子交往, 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在随后的日子里, 他们家庭和睦, XX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逐渐改正了懒散的学习习惯, 学习成绩也快速地提高了。

四、从“无计划的随机家访”转向“制度化的定期家访”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家访工作制度, 定计划、定措施、做反馈、做记录, 把家访工作纳入对教师的考核范畴, 加强了家校联系, 建立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合力, 营造了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学校定期抽签家访, 在本学期的一次随机家访中, 发现高一 (1) 班学生XX, 平时在校模范守纪, 学习成绩优秀, 但连续两个周末放假没有回家, 骗家长说在校补课。班主任跟踪了解发现她原来周末都在网吧打游戏, 通过和家长的共同教育, 挽救了她, 她也彻底改掉了去网吧打游戏的坏习惯。家长感慨地说:“要不是老师家访发现得及时, 小孩肯定已经沉迷于网络游戏了。”

教师大家访家访小结 篇3

贵州省罗甸县沫阳民族小学校罗祥 按照罗甸县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我们三(1)班教师怀着极大的热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参加了本次大家访家访活动,通过这次家访活动我们感到收获很多,感触很多。

家访前我们做了充分准备,制定了家访计划,针对每一名学生的特点,设计好内容,预先通知家长,约定时间。家访时我们做到了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简洁易通,不让家长感到拘束,家访后认真做好家访记录。

通过家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行为习惯,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有礼节、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肯定学生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学生的缺点,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子女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子女的情感和品德。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更

使我们得到了教育和锻炼。通过家访,不仅弘扬了师德正气,还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家校配合,深层互动,和谐一致,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通过家访,也发现了部分家长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还习惯于传统的“棍棒教育”,只要子女不听话就打一顿再说。有的家长无法理解子女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凡事搞包办,助长了子女依赖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长对幼儿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家访形式 篇4

家访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是在了解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氛围起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它是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从而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提高教育质量。本次家访是关于张敏同学进入初中学习半学期以来的表现而设计的。

一、家访目的1.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2.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3.了解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4.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家庭教育情况、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表现情况。

5.征求家长对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方式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二、家访对象

因为张敏同学的父母都不在本地,现阶段是跟已经工作了的姐姐一起生活。所以此次家访主要访问张敏同学的姐姐,而其父母则后期通过电话联系进行访问。

三、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及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家中有哪些成员,与张敏同学的关系如何,有无童年阴影等。当然要委婉的询问,不强求。

2.了解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偏于传统的严厉打骂方式还是

说服教育。与家长交流,结合张敏同学的性格施以较好的教育方法。

3.介绍张敏同学进入初中学习半学期以来在校的表现。张敏同学刚进校时,显得比较内向不合群。但是慢慢地与同学们相处下来已经有了较大变化,与同学相处得较多了,一起玩耍,笑容也渐渐增多。

与此同时,其成绩也由第一次月考的班级23名上升到了19名。不过其英语成绩发展的空间还很大,100分的总分只考了65分,这个希望张敏同学在家的时候家长能够想办法帮忙补习补习。

张敏同学平时在学校的表现不错。不偷懒不耍滑,会按照老师班委的吩咐完成任务。不过缺少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一切竞选都不参加,问其原因居然是怕担责任,有风险。

另外,有个不好的现象。张敏同学不按时吃饭,这个对于正处在青春期成长期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听同学说,为了避免去食堂吃饭排队时的拥挤,很多时候张敏同学就去小卖部买些零食吃,也被我当场发现并教育了。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班主任的经历和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所以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好习惯,纠正不良的行为。希望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塑造一个学习与品德共同进步的合格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四、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每次家访后,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

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家访形式 篇5

爱心家访,架起沟通的桥梁

——还地桥镇小学 “爱心家访进万家”家访活动总结

根据教育局工作安排,我校于2010年5月22日——2010年6月22日开展“爱心家访进万家”家访活动。本次活动全校共有46位教师参加,共走访了近500户学生家庭,占学生总数的50%,通过家访,学校的学习风气更加浓厚,教学秩序更加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更加高涨,达到预期目的,现总结如下::

1、高度重视家访工作。为顺利开展了“爱心家访进万家”家访活动,中心学校提前安排,要求各学校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发放了家访情况反馈记录表,要求教师要走访10名以上的学生家庭。教师的家访开展情况,与教师的考核挂钩。让每一位教师充分认识到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联系家长、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和自觉行为。各班班主任,对班级学生都作了具体分析,事先确定了家访对象,改变了以往只走有问题学生家里的做法,如确定家访对象时,不但有学困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顽劣生等,家访目的很明确,就是围绕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取得更好成绩为目的。

2、以家访促家教,用耐心换诚心。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计划地进家访,在家访时要求教师做到“两不”和“三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要有针对性;要主动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联系;要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这样的家访没有了抵触与推诿,避免了以往家长、学生一听老师要来家访就认为是来“告状”的心态。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紧

“爱心家访进万家”家访活动总结

紧地连在了一起,家访成了相互交流、互通信息的最好一种形式。教师们用自己的耐心、诚心,换来了家长对教师、学校的诚心。

3、重点家访“两困生”:“学困生”和“家庭贫困生”。每个学期学校对各班的“两困生”都进行排队摸底,确定每位教师必须家访的对象。教师们放弃假期的休息,对特困生家庭挨家挨户地进行家访。每到一家,老师们都详细地向家长询问了家庭经济收入、身体状况、了解困难的具体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表示学校将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部分困难,使他们的子女顺利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把学校大家庭的集体温暖送到特困生家庭成员的心坎上。并开展师生爱心结对活动,为“两困生”捐赠学习用品,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比如:每一位教师都和一名以上贫困学生“一对一”结队帮助,为他们捐赠书包等学习用品,专门上门了解家庭的困难等。家长被老师们的爱心所感动,表示要教育自己的子女,好好读书、学好本领,长大以后报效社会、报效祖国。

爱心家访在老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道五彩缤纷的心灵彩虹。一家家真心实意的热情接待,一番番和风细雨的情感交流,一场场深入人心的亲密接触,拉近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增进了老师与家长、学生的感情,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开展好爱心家访活动,用爱心播撒崇高师德,传递人间真情。

还地桥镇小学家长学校

“家访”记 篇6

石桌旁的家访

第一个家访的对象是小宇, 一个做事拖拉、学习习惯和成绩都让人头疼的学生。当我宣布去他家的时候, 只见他的头像“打蔫的茄子”垂了下来, 其他的学生都对他报以“同情”的目光。放学后, 小宇紧跟在我后面, 一个劲地说:“老师, 我以后一定表现好, 你能不能不去我家?”我不高兴地说:“我决定了的事, 不能改。”心想:成绩差, 还讲条件, 今天非得和你的爸爸说道说道。说着我就拨通了他爸爸的电话, 他爸爸正在来接他的路上, 说马上到。原来他家住在永和坪, 路程太远, 于是我们临时决定将“家访”的地点改在江边的石桌旁。小宇的爸爸一会儿就到了, 脸色很难看, 见到我, 勉强挤出一点笑容, 又使劲瞪了旁边的小宇一眼, 小宇在旁边大气也不敢出。一见这情形, 我想不能“火上浇油”了, 原来准备的谈话内容得改一下。我连忙站起来说:“小宇的爸爸吧?快坐。看你这速度, 就知道对孩子的学习挺上心的。放心, 今天我不是来告状的。”小宇和爸爸都一脸惊讶, 我微微一笑说:“我是来和你交流交流, 商量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父子俩都松了一口气。接下来, 我们就一些问题和孩子达成了协议:一方面小宇要认真学习, 遵守纪律, 另一方面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尽可能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谈话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 我看到孩子爸爸的脸“阴转晴”, 小宇也“如释重负”,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不禁为自己的“临阵换炮”暗自得意。直到现在, 小宇一直“遵守协议”, 表现不错。

小宣从此很阳光

第二个家访的学生叫小宣, 性格孤僻, 沉默寡言, 学习成绩令人担忧。当我告诉她要去她家的时候, 她没有一丝表情。放学后, 小宣带着我径直去了她家。小宣的父母是荆门人, 在街上经营一家小五金店子。远远地, 我看见一个男子望了我们一眼, 装作没看见的样子, 连忙做别的事去了。我们走进店里, 没人。我连叫了几声:“小宣的父母在吗?”终于有人应了一声, 是刚才那个男子。我礼貌地回答:“我是孩子的班主任, 回家路过这里, 顺路来和你交流交流。别误会, 孩子没有犯错误。”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小男孩走进来, 听说我是小宣的老师, 就开始数落小宣的不是, 一旁的小宣局促不安, 时不时拿眼睛瞟瞟我。从她的表述中我了解到:小宣他们一共姐弟三个。她是老大, 有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妹妹和才上幼儿园的弟弟, 弟弟属于超生。父母要忙着三个孩子的吃喝拉撒, 又要忙店里的生意, 孩子们基本属于自己管自己。小宣对父母有一种抵触情绪, 本来是老大的她应该帮父母分担照顾弟妹的重担, 但她从来不, 常常跑出去一玩就是半天。她对学习不感兴趣, 父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辅导她, 更谈不上和她交流谈心。我不由对这个孩子充满一种怜悯。在接下来的谈话中, 我搜肠刮肚地为小宣想了几条优点, 孩子有些“受宠若惊”, 我看见她的眼里划过一丝亮光。我趁热打铁告诉她父母的辛苦, 让她理解父母, 要努力学习, 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孩子很感激地点了点头。接着, 针对孩子学习没人管的问题, 我建议孩子的父母将孩子送到值得信赖的托教班。回到学校, 我格外关照小宣, 鼓励她多交朋友, 发动孩子们帮助她。现在小宣比以前阳光多了。

老师, 请到我家“家访”

两次家访过后, 开始有孩子主动问我:“老师, 到我家家访吧!你什么时候去?”每次我总是笑着说:“快了, 一定去的。”孩子们不再谈“访”色变。

“家访”本来是增进了解、加强交流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有助于学校和家庭携起手来共同培育孩子。但是一直以来, 好像只有“坏孩子”才享有这项专利, “家访”也就自然地被认为是“批斗会”, 是家长和老师互相告状的机会。我起初的两次家访, 本意也是去“告状”的, 庆幸的是, 两次我都临时改变了主意,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两次经历给了我启示:“家访”是一门学问。要达到“访”的目的, 就要注意“访”的策略。给孩子和家长留足面子, 让他们从心灵深处认同你, 配合你, 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家访心得体会 篇7

二年级七班 李树平

经过几天家访,虽然感觉身体很累,但也是收获满满,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了解了家长对老师的期望,了解了学生在家的表现,我真的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家访,让我如此近距离的和家长沟通。

通过家访,我了解了我们班一个看起来默默无闻的学生——祝韶泽,竟然是个小明星,他唱歌特别好,曾经多次登上电视台,并获得金话筒奖。赵紫轩同学,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的,作业要写到很晚,而且只要一说她,她就哭哭泣泣的,我了解了这个情况后,建议家长每天限定她写作业的时间,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给予奖励,并且每天把规定时间逐渐缩短,以督促其更快的完成。经过这些日子的训练,赵紫轩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我在校听写的时候,原来十分钟听写的内容,她在五分钟之内就完成了,我都大吃一惊,看到她的改变,我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刘轩辰同学,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天突然跑到办公室告诉我,他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我听了真有点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面对孩子,但孩子只是信任我,想告诉我这么个事情,并没有要求我做什么。我听后也十分难过,真怕孩子会出现特殊的状况。家访的时候,我特意问了他爸爸,孩子在家的事情,他爸爸说,孩子在家十分的老实,但在校却表现的十分的叛逆,经常违反纪律,不认真学习。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他爸爸后,他爸爸说,可能是对孩子管的太严,经常粗暴地对待孩子,让孩子在他面前特别的听话,一离开他的视线,就表现的特别的叛逆。他爸爸说,以后对孩子要宽容一些,更关心一下孩子。

201109学校家访总结 篇8

——大汶口镇中心小学家访活动总结

2014年5月20日

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我校于2013年11月始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大家访、大调研、大提高”家访活动。本次活动全校24位教师全员参加,本着全覆盖的原则,教师通过亲自到学生家的形式进行走访,收获很大,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达到预期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视,分工明确

为顺利开展了 此次家访活动,我校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制定了《家访守则》,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家访活动领导小组,由教务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组员,及时掌握并收集老师家访活动的信息。按照班级在村中分区、分片的特点,组织教师分片进行家访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要全覆盖走访学生家庭。家访前各班班主任,对本班学生都作了具体分析,事先确定了家访对象和内容,及时做好记录。教师的家访开展情况,将与教师的考核挂钩。让每一位教师充分认识到家访意义和重要性。本期我校教师共走访了400多户学生家庭。

二、以访促教,换位思考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家访时,要做到不指责家长和学

生,不要搞成“告状会”;要与家长一起分析学生的优缺点以及成败的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明确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家访时,教师要注意和家长、学生之间和谐、礼貌的交流和沟通。教师们用自己的耐心、真心,换取家长对教师、学校的信心。

三、有的放矢,关爱无限

重点家访“学困生”、“贫困生”“问题生”。每个学期学校对各班的情况都进行摸底排查,确定每位教师必须家访的对象。教师们放弃双休时间,对他们挨家挨户地进行家访。每到一家,老师们都详细地向家长询问了家庭情况、身体状况、了解生活状况,学习情况等具体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同时,学校还派代表慰问了部分离退休老教师,给他们送去祝福,给他们送去慰问品。此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四、深入分析,认真总结

家访活动给我们教师上了很好的一课。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松懈。学校要求教师做好家访记录,认真撰写家访日记。教师每家访一次,都要填好《家访手记》,写心得,写体会。对家访中出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并在日常工作中逐步解决。

家访体会之一二 篇9

很多学生家长都跟我通过电话,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打听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关心学生的各科成绩是不是平衡;二是反映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碰到了麻烦, 希望老师帮助解决。

我针对以上两种典型的情况选择了两个学生分别对其进行了家访。

XX学生, 学习成绩在班上中等偏上, 性格内向, 不太合群。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 需要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平衡的发展, 经过了解发现该学生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的业余活动。我和班上的几个科任老师一起去他家进行了家访。

这个学生的家长很客气地迎接了我们, 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家长问得最多的就是学生的成绩, 这个学生就坐在旁边, 一言不发, 看得出来还有些紧张。谈话中, 我们发现家长经常向孩子灌输的是“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听说这个学生以前非常喜欢绘画, 但文化课一直平平, 在家长的反对下, 他放弃了绘画, 一门心思地钻进课本里, 文化课虽然有些许进步, 但话也少了很多, 以前的开朗也消失殆尽, 家长为之担忧。我们知道了问题的所在, 向家长解释当前学校是看中升学率, 但一定不全是升学率, 所谓“合格+特长”, 就是要开发学生的特长, 激发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的天赋有用武之地, 绝不能把学生的爱好扼杀在摇篮中, 同班同学走上社会后发展最好的学生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学生。我们列举了我们自己的同学, 在高中阶段成绩平平, 走上社会凭借高中时的特长组织绘画培训, 主攻绘画, 短短五年时间成为一名特色教育学校的校长。家长若有所思, 我相信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 这位学生家长不会给孩子太大压力, 而是合理控制, 让学生平衡发展。

班上另有一名学生, 学习成绩一般, 性格有些偏激, 好动易怒。在我们看来有种富家子弟的桀骜不驯, 我们把他作为这种类型的典型对其进行了家访。

到了他家以后, 我们发现这名学生家境比较富裕, 父母都是生意人, 家里的陈设可以用奢华来形容。访谈过程中这个学生一直玩着手机, 很少抬头。谈话中我们发现,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仅停留在金钱上面, 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打理生意上, 对孩子的思想生活了解甚少。由于陪孩子的时间很少, 家长表示比较愧疚, 对孩子的要求很少加以过滤, 物质生活上可以说是千依百顺, 就算偶尔觉得孩子的要求有些过分, 但最终还是家长作出妥协。我们觉得这种学生是属于比较难以管理的类型, 因为他们在家里掌上明珠的地位延续到了学校里。这位学生由于是独子, 比较缺乏平辈之间的包容与忍让, 在学校里经常向我们反映生活中的不顺心, 多次提出更换座位、调整床位。我们向家长侧面反映了这名学生学习上的问题, 希望家长从将孩子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着手, 努力培养孩子并的兴趣, 给孩子在学习上施加压力, 在学习上灌输荣辱观。不要让孩子觉得现在的家境可以维持他一辈子的生活, 适当让学生吃点苦, 要让学生慢慢接受富不过三代的思想, 从而形成危机感, 学习成绩虽然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成绩最差的学生今后的路一定很艰难, 因为学习成绩可以反映学生思维水平。数学使人严谨、哲学使人深刻、诗歌使人聪慧、道德使人高尚等这些道理一定要让学生明白, 通过兴趣培养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化课也可以培养人格魅力, 这是任何其他方式都无法获得的人格魅力。这个学生的家长深有同感, 他告诉我们, 他有好几单生意都是吃了严谨的亏, 看似赚钱的生意做得一塌糊涂。他向我们表示, 以后会在孩子的身上倾注更多的努力, 把对孩子的培养看成一种长远投资, 以后的生意无论孩子接不接手, 对家庭、对孩子本人都将会有深远的回报。

回到学校, 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各学科进行评比, 有意识地表扬单科成绩优异的同学、成绩进步最快的同学以及学习方法独到的同学, 在学生中间树立荣辱观, 让学生之间产生“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这种激励和努力是长远的,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旦奏效, 效果将非同凡响, 这需要各科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

一次家访后记 篇10

对于刚刚迈入小学门槛的孩子们来说,告别了幼儿园里的在玩乐中学习,现在正儿八斤的坐在小学教室里面系统的学习知识,确实会有些不适应。在接手1.1班开学之后的不久,我就渐渐发现我们班有一个叫杨阳的“小猴子”了。上课时任凭你怎么提醒他坐好,打起精神来,他却总是坚持不了2分钟,而且写作业的习惯也非常不好,同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不能及时上交,就算上交了也是错误一大堆。家长的签字也是有一次没一次的。为此我决定到这个孩子家里去看看,了解了解他平时在家里的状况是怎样的。

杨阳是一个对机械、机器人方面特别感兴趣的孩子。只要是跟这方面有关的事情他都能特别关注的去做好,但只要是提到学习就像一朵蔫儿了的花。她的妈妈告诉我曾经送过一辆自行车给他,这个小家伙收到这件礼物之后立马就把自行车的零件拆了个遍,然后再把组装起来,如此反复,乐此不疲。不光是自行车,家里所有他感兴趣的东西都被他“搞破坏”了。我知道其实这是一个极其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去到杨阳家里,我注意到他家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她的妈妈自己开了一家公司,每天早出晚归,还经常要到外地出差,孩子的日常起居都是由保姆照顾。他的爸爸在淘宝网上也开了一家自己的店子,平时都守在公司里发货,几乎也很少管到孩子。于是乎,他们对孩子的关心都放在了物质上面,任凭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零花钱也是一大把的给,对孩子的学习也是想关心也心有力而余不足。

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后,我与杨阳的父母进行了一次长谈,我要求他们无论每天的工作有多忙,都一定要抽出一些时间来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跟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在学校里学习了什么,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对自己学校生活的关心,同时每天的作业也是一定要检查的,这样才能及时的掌握孩子在学习方面的最新情况。通过与老师的紧密联系来及时解决孩子在各方面遇到的问题。

我想,今后只有我不断的在家访中走进孩子的家庭生活,多聆听家长与孩子的心声,与他们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就一定能够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望月湖一小

家访感言 篇11

红化学校 四年级一班 杨梓崑

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而家访则是连接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桥梁。

三月十六日中午李老师来家家访,我和老师坐在沙发上,李老师和爸妈对我的在校学习和我在家的学习情况进行交流。老师对我爸妈的教育不当之处给予纠正和建议,我觉得老师很了不起,对我的心很了解。我是今年才转到红化上学,对这个学习环境很陌生,同学们对我也很陌生,班主任李老师对我了很多很多的鼓励和关心,并给了我很多与同学认识接触的机会。

在老师家访之后,我有很多的感想: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上,可以改正粗心的坏习惯,课堂上再也不接头接耳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改正学习态度不端正、贪玩等坏习惯;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上课认真听讲,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抓上去。

自从家访之后,妈妈和爸爸对我在学习上也更加的关心了,对我的错误也有耐心给我讲道理,给我讲怎么改正,不像以前就收拾我了。我对老师的感觉也更加亲切了,第二天早上,我去上学,有的同学问我,老师家访你没挨揍吗?我说:“没有呀!晚上妈妈和爸爸还陪我去朝阳公园玩呢!”

老师,家访真好,欢迎您再次来我家做客。

红化学校二年级二班大家访总结

2014/6/27

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感受颇深,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家访中取得的成就:

一是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家长老师互相信任。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三是多棱角认识学生。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四是换个角度看家长。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大多是八零后,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对高一些,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并讲究教育方法,经常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交给老师接一切ok,再加上基本上都育有两个孩子,两口子都在打工比较忙,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

三、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任课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五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之,家访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奉献爱心,努力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一次家访的感悟 篇12

电话那头传来了小敏妈妈的哭泣声, 她边哭边说, 断断续续, 以致我听不清楚她说什么, 最后只得把电话挂了。电话是挂了, 可心还是悬着的。怎么办?我的脑海在翻腾。最后, 教师的责任感促使我翻开“学生信息表”, 找到小敏家的地址, 路好像很远, 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家访。

我顶着烈日, 骑车近30里 (15千米) , 问了很多人, 虽然很累, 可还是没找到小敏家。无奈之下, 我又拨通了小敏妈妈的电话。她对我的突然到来感到很惊讶, 连忙出到路口来接我。想想小敏妈妈每天要走那么远的路接送孩子, 我心生敬佩:做家长可真不容易啊!

经过了解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昨天是星期天, 小敏妈妈想让她上午完成家庭作业, 可小敏就是不愿意, 一直拖到下午3点才做完。小敏妈妈觉得孩子做事拖拉, 不分轻重缓急, 想给她一个教训。所以这天早上, 故意很晚起床, 一副拖拉的样子, 让孩子也急一急, 好让她以后及时做作业。哪知事与愿违, 小敏急得直跺脚, 和妈妈大吵了一场。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我的心里轻松不少。我先来到小敏的房间和她谈。孩子一见到我, 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尹老师, 对不起。我不是不愿上学, 只是……”话未说完, 她已泣不成声了。我轻轻地擦干她的眼泪安慰:“妈妈是爱你的。也许她的方法并不恰当, 但出发点肯定是为你好。你要试着体谅、理解妈妈。不说别的, 光是接送你这来回几十里路就证明了妈妈的心。”小敏点点头, 表示愿意认错。

为了今后减少类似的事情发生, 我和小敏妈妈进行了长谈。我告诉她, 孩子长大了, 有自己的思想, 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 不能和她“硬对硬”, 否则只会互相伤害。当然, 这件事也不会让女儿从此疏远妈妈。另外, 告诫她以后凡事多沟通, 有不能解决的, 可与我联系……小敏妈妈很感激地不停点头。

望着她们母女俩相拥而泣重归于好的场面, 我的心就像三月的阳光般温暖。

教师家访日记 篇13

2014年5月21日

家访目的:

该学生(张芹菊)自进校以来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虽然进行过多次的差生辅导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显。而且该生性格内向,不愿与同老师进行交流,沉默寡言,课堂上也不爱发言,不愿和老师作深层次的交流,只是一言不发,而且只要一批评她,就会掉眼泪。所以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她的成绩下降,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我决定进行家访。

家访情况:

到学生家中,家里只有父亲一人在家,家长反应较为冷淡:知道小孩很早就是这个毛病但是却无从下手。就是一个劲的说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耐心的交流,说明家访的来意后,家长终于放下思想包袱于我进行了交谈。从家长口中得知,原因可能有几方面。孩子很内向,虽然是女孩子,但是也很好玩,而且具有一定的惰性。孩子回到家后就沉醉在电视中,对其中的情节津津乐道,但是对学习却基本只字不提,可能这也是孩子行为反常的原因之一。家长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最后家长答应我,会积极配合我们老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使孩子尽快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去。

家访体会: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学习压力的增大,许多孩子在生理和心理都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短期内是无法改变这一社会现状的。

作为教师,不能对孩子的这些问题一味的批评指责接着放任不管。而是应该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要以爱心关怀学生,以细心观察学生,以耐心教育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尽量帮助其解决问题。

家访心得 篇14

去小C家家访其实是一次意外。小C和本来要家访的对象住在同一个村子,而且名字仅差了一个字,在村民的指引下阴差阳错到了小C的家。看到小C的一刹那,我有点恍惚,因为小C平时表现一向不错,属于难得的乖乖女,我以为自己没有足够的理由到访。不过,既来之则安之,随便聊点什么吧。

小C六十几岁老奶奶接待了我。我从来没有想过,小C的奶奶是如此的老态龙钟,因为我们是寄宿班级,平时来接送的不乏奶奶级的人物,虽不是每个都衣着光鲜,却不乏矍铄矫健;我也没有想过小C的家是如此陈旧,两间低矮的楼房,没有一件比较象样的家具。想到小C平时穿着整洁大方,我疑惑了!此时,我不免变得局促起来。我和奶奶都变得沉默不语,我是因为看到了现实和想象的差距,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语言开始和奶奶的谈话,或许奶奶也一样吧。

“小C平时在学校表现挺好的!”我打破了沉默。“哦!”

“平时在家怎么样?”我继续问。“我不懂!”奶奶回答。

“你们家就小C一个吧?我们班的好多女孩子都有弟弟妹妹呢!叫她妈妈也生一个啊!”我转换了话题,想由此引起小C奶奶的共鸣,打破我们之间这样尴尬的谈话。

没有想到,小C的奶奶竟哭了起来,泪水从她干瘦的眼窝里奔涌而出,浸润在她深深的皱纹上,那沟沟壑壑瞬间变得悲哀起来。我吓坏了,一时不知所措,小C拿起纸巾,拭去奶奶脸上的泪水,轻声说:“奶奶,别哭了!”

“孩子,你让我说!”奶奶变得固执起来,回头看小C,她正把玩着自己的手,似有无限的悲伤。

“奶奶,有什么事情你说吧。”我知道一定是我的话引起了奶奶的某些思绪,或许,释放出来奶奶才能开心吧。我决定做一个倾听者,不论奶奶将要跟我说什么,我都不再提问。

这是一个老实的父亲和好赌母亲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和电视剧出奇地相似,母亲爱上了赌博,赌掉了车子、房子和家人对她无数次构建的信心,父亲依然打着零工,抚养女儿,从孩子幼儿园起,父亲就担负着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角色,还要顾及自己的面子,努力维护着妻子的形象,可是夜不归宿的赌博早已耗尽了女儿对母亲的依赖和信任。

在奶奶的泪眼婆娑中,我结束了这次家访。在村口,小C吞吞吐吐地向我提要求:“老师,这件事可不可以不要告诉爸爸,我不想看到爸爸和奶奶吵架。”我摸了摸小C的头,答应了孩子的请求。

回到家,我的内心一直五味杂陈,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小C的影子一直在脑海中晃动,曾经,我以为我了解我们班的每一位孩子,我以为我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可以看透孩子复杂的内心;我以为我有着丰富的班主任经验,有足够的能力游刃于家校之间。我一直以为,平时穿着整洁的小C应该有一个温暖的家,因为在每一次交流中,小C的回答是滴水不漏,也正是小C平时表露的幸福感让我忽略了对小C的深入探究。殊不知,在孩子坚强的背后隐藏的真相是这样让人心酸。作为班主任,我为自己忽略对小C的了解而思绪万千。作为一名工作了11年的教师,家访工作的必要性我早已耳熟能详,可是也正是被经验论所迷惑,我凭着自己的感觉主观臆断孩子可能存在的情况,用过去的经验对待现在的孩子,差点让我的工作陷入僵局。

教师爱生,这是天经地义的。教师的爱可以唤起孩子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可是,如何爱却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来自于教师的经验值,但也来自于教师对孩子的了解。正所谓因材施教,其实付出爱心,关爱孩子也是一样的,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温暖;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关爱,有的需要润物无声,有的需要默默关心,有的需要言语鼓励;如果没有足够了解孩子,根据自己的主观付出,或许得到的效果并不明显。就像小C,我一直以为小C需要的不过是润物无声,殊不知,小C的心里隐藏着这么大的秘密,我需要给予的不仅仅是言语的呵护,恐怕还需要生活的关心和鼓励。

家访,是我们班主任的工作之一。可是很多时候,我以为家访是在孩子最近表现突然变化的情况下才需要做的。表现不好需要家长的监督我们会进行家访,力求家校形成统一合力,促进孩子进步;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我们会进行家访,目的是希望家长和学校共同鼓励,让孩子的表现更上一层楼;像小C这样表现稳定的好孩子,是不需要家访的。可是,现在,去小C家偶然的家访彻底颠覆了我肤浅的看法,想真正了解孩子,需要的就是实地家访。

对农村学生家访的探索 篇15

一、定好家访计划是搞好家访的前提

前提是指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因此定好家访计划是搞好家访的前提。每个学期开学伊始, 在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时, 班主任就应该把家访工作列入日程安排。 (1) 制定好家访时间。一般来说, 开学一两周、期中考试前后和临近寒暑假之际是家访的重点时间段。开学伊始, 学生刚度过热闹的寒假或漫长的暑假还没回过神来, 这时的家访有利于迅速调整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快车道。期中考试之前家访是为了鼓舞学生参考的自信心, 考后家访则是为了扭转期考后渐渐松懈的情绪。对于不急着与家长沟通的问题, 可留到寒暑假, 那时时间比较充足。 (2) 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家访要求。在一个班级里, 总有优等生、中间生和后进生之别, 而每种类型的学生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而言, 对后进生家访最重要。有的后进生品质恶劣、成绩差, 教师一定要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 不断地促进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对优等生家访旨在勉励其再接再厉, 不要滑坡;对一般学生家访用意在于勉励他们鼓足勇气, 力争上游。 (3) 制定好每学期家访的人 (次) 。在计划中, 排出一张家访安排表, 每周一访是适当的, 全期家访的次数不少于50人次 (含寒暑假) 。同时要做好家访笔记, 包括对象、原因、经过和效果等。

二、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是搞好家访的基础

基础是指建筑物的根脚, 喻指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准备工作是指对工作的预先安排或策划, 常言道有备无患, 因此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是搞好家访的基础。有新闻采访经历的人都清楚, 从制定采访方案到正式实施采访, 还有大量的访前准备工作要做, 家访也是一样。家访计划制订好以后, 就要做好家访临行前的准备工作。这个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类似于“硬件”准备, 要统筹安排家访的政教处负责人和科任教师。政教处负责人对家长解释学校的一系列校纪班规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任教师向家长谈谈学生单科学习情况;班主任全方位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家访是一项隐性的课外的教育工作, 不是吃喝玩乐, 不相干的人是没有必要去的。访前要与家长联系妥当, 以免吃“闭门羹”。特别要体谅家长, 农忙时节不必去。非访不可的, 教师要主动下到田边地角与家长沟通。有时还可以帮助家长干一两个小时的农活。另一方面, 类似于“软件”准备。换句话说, 是家访教师的“头脑”准备。以笔者之见, 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熟悉要家访的学生。除了知晓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家庭住址以外, 还要尽可能弄清他 (她) 的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父母的工作性质和经济收入状况, 以及他的乳名和家长姓名, 否则就很难找到家长。 (2) 熟悉家访地带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人情, 能说一些方言土语更好。熟悉了这些情况, 又能用方言土语同家长对话, 就可轻而易举地在家长心目中树立起“半个本地人”的形象, 拉近家访教师和家长的心理距离, 谈话更容易投机。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邀请与家长同一民族同一乡镇的教师随行, 效果会更好。

三、注意家访策略是搞好家访的保证

保证是指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 不打折扣。工作策略是根据工作需要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工作中的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因此讲究家访工作策略是搞好家访工作的保证。家访中, 教师要学会一些基本的工作策略。 (1) 要善于把握家长和学生的心理。一般来说, 家长见教师来了, 都希望老师能带来孩子表现突出, 各方面都有了进步的消息。在学校里表现好的学生显得有些得意、想借老师的口“表现表现”;表现不好、在学校常受老师批评的学生就内心惶惶不安, 怕老师“告状”。教师应该理解家长的这种期待心理和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 (2) 要善于交谈。教师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 要注意亲切和平等, 不要搞师道尊严, 摆出清高孤傲的架式, 交谈流露出“吩咐式”, 那样会达不到有效的交流。 (3) 要善于开场。如果一见家长马上就说:“你的孩子问题不少, 我们今天来向你反映反映。”这种开场白会让家长反感, 谈话难以融洽地继续下去。如果与家长聊聊今年的烤烟、水稻、玉米、柑桔等作物的收成怎样?价格如何?家长会很高兴地滔滔不绝谈开来, 觉得老师是一个很可亲的人, 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这样能很自然地导入主题。 (4) 要善于把握话题。交谈过程中, 话题好比一匹无形的“马”, “缰绳”要抓在教师手里, 但又不能生硬地抓。 (5) 要善于察言观色。教师不要连珠炮式地发言, 以免造成家长心里紧张, 情绪急躁。要善于倾听, 善于察言观色。家长爱听的多讲, 不爱听的少话, 家长反对的要绕着弯子讲, 实实在在无法讲的内容, 可留到下次讲。 (6) 善待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一般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 大多数是学生的爷爷奶奶, 他们对孙辈严格不足, 溺爱有余, 因此对他们可多报喜, 少报忧。对于关键问题, 最好通过打电话等方式与其远方的父母商量解决。

上一篇:诚实守信作文500字左右下一篇:读书的乐趣三年级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