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材料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海丝材料(共5篇)

海丝材料 篇1

(一)“海丝”的漳州烙印

漳州郎:曾是世界首富

明中叶开始,海上丝绸之路日益昌盛。在长期的海外贸易中,产生了不同的经济集团,涌现出一批颇具实力的贸易商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漳州人,他们主要来自九龙江口和漳江、梅岭、东山湾等沿海地带。在漳州海外贸易中出现了现代海运企业的雏形——以集团军面目出现的商贸集团,他们或以家族为核心,或组团贸易,苦心经营,显赫一域。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十八世纪世界首富潘振承家族。‚十三行‛是清代官方在广州的外贸代理商行,最显赫的潘、伍两家族均为福建籍。潘氏家族常活动于东南亚一带,与西班牙人做生意,深通夷语,在广州创办同文行,与英国、瑞典等国的东印度公司贸易,逐渐成为广州洋商首富。潘振承还被清政府选为广州‚十三行‛首任行首。潘氏家族有24人被《广东历史人物辞典》录入,被誉为‚最显赫的家族‛,是清代官方外贸代理商行十三行历史上唯一经营长达百年的商家。其绵延不绝,在洋行中绝无仅有。

这些著名的海商及集团,在当时中国对外海上贸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以漳州人为中坚的海商在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中拥有着绝对优势地位。

漳州物:青花大盘风靡欧洲上流社会

漳州月港是明朝中后期唯一合法的‚海丝‛始发港,进行的是环球贸易,也是当时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从月港输出的主要有丝绸、布匹、瓷器、茶叶、砂糖、纸张、果品、铁器等。输入的物品据《东西洋考》所录达114种,品种之多超过历代名港。漳州海商通过‚海丝之路‛把漳州的商物输往东西洋各地,通过贸易吸纳了大量外国银币内流。

漳州的‚海丝‛既是丝绸之路,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陶瓷之路。明末清初,从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漳州窑主要生产外销瓷,漳州窑生产的风格独特的瓷器从月港大量出口到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如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并大量出口到欧洲和新大陆,青花大盘更是风靡欧洲上流社会,常有一盘难求情况。

近年来,中外水下沉船考古及遗址出土文物见证了漳州窑贸易。西班牙、葡萄牙的沉船和考古发现表明,漳州瓷被运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市场。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菲律宾、墨西哥等国诸多遗址均出土漳州窑瓷器和不同类型的瓷盘;印度尼西亚群岛、越南、西沙、巴拿马、秘鲁、日本等国发现了大量漳州窑。去年,国家水下考古队的‚南澳一号‛古沉船打捞出的10000多件瓷器中,有8000多件为漳州克拉克瓷。

因月港兴起,设洋市货番,番银源源不断涌入。每年月港进口的外国金属货币超过‚数十万‛。在今日漳州民间尚有大量的‚番银‛留存,这些‚番银‛成为漳州‚海丝‛贸易的重要物证。

此外,漳州境内留存的许多‚海丝‛文化遗址,有龙海晏海楼、云霄石矾塔等航标,龙海镇海卫城墙、漳浦六鳌营城墙等海防,有天一总局、林氏义庄、芗城岳口街牌坊等海商宅院、居民遗址,有龙海九节礁清代水下文化遗址、隆教‚白洋礁一号‛宋代水下文化遗址等。漳州:‚海丝‛申遗不可或缺的一环

‚海丝‛是中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更是历史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重要线路。以月港为中心的‚海丝‛史迹,集中体现漳州海外贸易特色,以其优越的地理区位、特殊的贸易形式、丰富的输出品类型代表所衍生的多元文化。‚海丝‛申遗,漳州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各路专家潜心研究漳州在‚海丝‛贸易中,影响世界的辉煌地位,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重要观点,为漳州市‚海丝‛申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厦门大学李金明教授: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路程中,到16世纪下半叶之后,才真正发展成为环绕全球、联系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此时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贸易商出海贸易,大量的中国生丝和丝织品运往欧洲市场,形成了联系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漳州市博物馆吴其生:‚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而漳州月港在整个‚海丝‛文化的时空链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漳州窑作为月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输出产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仅影响着海外瓷业的发展,也起着文化传播的作用。

厦门大学李德霞教授:进入明代后期,受益于明朝当局对海外贸易政策的改变,漳州月港崛起,私人海外贸易迅速地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在将中国以丝绸为主的商品大量销往海外的同时,为中国输入了大批白银。

漳州师院邓文金教授:月港是中国第一个民间贸易港口,它的兴起和繁盛掀开了中国海外贸易史新的一页。尽管其历史短暂,但它所具有的民间性、唯一性、合法性,是国内其他贸易港口无法替代的。

相关链接:

“海丝”

所谓‚海丝‛,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不同时代的路线不一样,现始发点主要指广州、泉州、漳州、宁波、扬州、蓬莱六市。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海丝”申遗

‚海丝‛申遗工作于1988年开始启动。泉州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包装‚海丝‛,1992年筹划‚海丝‛申遗,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海丝‛中国段唯一入选城市。

山东蓬莱、江苏扬州、上海、浙江宁波、福建泉州与漳州、广东广州、广西合浦等地都是中国‚海丝‛不同时期的始发地。2009年4月,广州、泉州、宁波、扬州和蓬莱市向国家文物局递交申遗报告,要求把‚海上丝绸之路‛纳入申遗计划,得到国家文物局的首肯。漳州月港是明朝中后期‚海丝‛唯一合法的始发港,漳州因月港而成为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期中国海外交通贸易中心,闻名全球。因此,漳州参与‚海丝‛申遗,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基本确定广州、泉州与漳州、宁波、扬州、蓬莱等六市为我国‚海丝‛申遗城市,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二)漳州发力 推动“海丝”申遗

2011年12月1日,由市政协主办的第二届漳州海商论坛在漳举行,来自中央和省文物部门领导、全国各地参与申遗城市、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将汇聚一堂,交流成果,集思广益,为推动漳州‚海丝‛申遗工作提出真知灼见。这是我市积极推动‚海丝‛申遗的又一次重大活动,有利于漳州月港和漳州海商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历史遗迹保护,推动海商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提升我市文化软实力。‚海丝‛申遗如获成功,将是我市第二张世界文化遗产名片,对于推进我市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漳州市政协不遗余力,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安排,组织精干人员深入各地开展调研考察,举办各种活动,学习其他地区的经验,加强沟通交流,为我市‚海丝‛申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海商论坛 首提申报议题

明清时期,漳州月港被誉为‚闽南一大都会‛,号称‚天子南库‛,是明代中叶中国唯一合法的民间贸易港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在月港崛起兴盛的同时,漳州海商占地理之优、开风气之先、贩两洋之利,以跨越重洋、开拓拼搏的豪情壮举,书写了漳州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文化篇章,也为中国海外交通贸易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漳州古月港,这个在过去如此辉煌的、活跃的外贸港口却鲜为人知。

为了深入进行漳州海商文化研究,为我市‚海丝‛申遗工作打好基础,2009年11月,市政协召开了首届‚海商论坛‛,邀请北京、广州、厦门、台湾等地专家学者来漳研讨,进一步展现月港辉煌的历史,弘扬海商的人文精神,论证月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之一。此次论坛的召开,首次提出了漳州参与申报‚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世界文化遗产的议题。

潜心调研 积累丰富依据

调研是工作的基础。2010年,市政协领导多次带领课题组,深入龙海、漳浦、平和、诏安等地调研明清时期漳州港口对外贸易和古码头、海商遗迹、瓷窑及海防遗址保护情况;赴江苏扬州、浙江宁波、广东汕头学习‚海丝‛申遗经验和考察从‚南澳一号‛沉船打捞出水的文物;专程到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寻了解清宫秘档有关漳州的资料。同时,市政协专题调研组还考证了漳州境内留存的许多‚海丝‛文化遗址。

深入的调研考察,为‚海丝‛申遗工作积累了可靠的科学依据。随后,由市政协课题组撰写了《关于漳州参与申报‚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世界文化遗产的调研报告》,经市政协常委会讨论,作为市政协建议案,呈送市委、市政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漳州市省政协委员小组于2011年省‚两会‛期间,向省政协提交了《关于支持漳州参与申报‚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的提案,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得到省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省文化厅等有关部门全力支持。2011年2至3月,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两次来漳州,就‚海丝‛遗址的保护展开调研,建议漳州市政府以‚海上丝绸之路:漳州史迹‛与泉州捆绑申遗。

根据省领导的批示和省文物局的函件要求,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初成立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漳州史迹’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2011年2月10日我市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市‚海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8月上旬,我市在龙海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我市各有关部门和龙海、平和、华安等有关县﹙市、区﹚抓紧时间搞好‚海丝‛遗址的保护编制和申报文本的编写工作。漳州市参与‚海丝‛申遗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辛苦付出 取得阶段成果

辛勤的汗水换来可喜的回报。2011年8月中旬,国家文物局在广州市召开‚海丝‛申遗协调会,邀请我市派人参加会议,原则同意我市加入全国‚海丝‛申遗的盘子。漳州市‚海丝‛申遗工作取得令人振奋的成绩。为进一步做好‚海丝‛申遗工作,市政协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如聘请专家制定‚海丝‛申遗规划、发展战略、保护管理等文本工作,理清工作思路,循序渐进,争取明年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把漳州‚海丝‛申遗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等,这将促进我市‚海丝‛申遗工作迈上新台阶。

【各地举措】

龙海:史迹清淤与保护规划并行

‚目前,我们已同北京古建筑专家签订相关协议,设计专家将于近期深入古月港遗址实地调研,规划编制文本。‛11月29日,龙海市博物馆馆长郑云就‚海丝‛申遗漳州史迹古月港的保护、规划情况如是说。

此次‚海丝‛申遗漳州史迹点中,海澄镇(古月港)的饷馆码头等7个码头和古街帆巷被列为首批重点。今年8月初,‚海上丝绸之路漳州史迹推进会‛在龙海召开后,决定把海上丝绸之路漳州史迹展示馆设在龙海市新文化中心。

龙海加快对境内‚海丝‛申遗漳州史迹的保护、整理力度。对月港码头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清理饷馆码头、容川码头的泥沙淤积,清除保护区内的堆积物建筑;邀请北京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深入古月港遗址实地调研,规划编制文本,结合该市锦江道开发建设,做好月港旧码头的保护,计划在道路沿江一侧新建一些仿古船屋造型的建筑物,以形成新的休闲旅游场所。对古月港遗址规划按尚存市街旧厝原街,拆除新建楼房,恢复重建具有明代商街风貌的月港古街市,并争取申报为‚历史文化名街‛。

华安:搜集史料 做足申报准备

近日,华安县加快对东溪窑遗址历史资料,特别是华安与海外交流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积极准备‚海丝‛申遗预备名单文本。

8月东溪窑遗址申遗工作启动以来,华安聘请了清华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对遗址进行规划、编制,包括遗产的辨认、遗产描述、保护情况和影响遗产地因素、遗产地保护和管理、遗产监测、文献等,收集了相应的图纸和插图。

此外,华安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调查、多方查寻资料、走访当地群众,获取较有价值的图文资料。同时,对东溪窑10多处古遗址进行遴选,确定东溪窑古遗址的马饭坑(明朝青花瓷器)、上虾形(清朝青花瓷器)作为华安县‚海上丝绸之路‛申报准备点。下一阶段,还将聘请省测绘局专家对遗址地理位臵进行测绘、编制遗产分布图等。

平和:筹措资金 做好保护对接

作为漳州境内有涉及‚海丝‛史迹的相关县,平和县积极做好‚海丝‛申遗准备。南胜窑址作为‚贸易输出品史迹‛入选申报点之后,平和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与权威专家对接,着手保护平和南胜窑址。

南胜窑遗址申遗共选了6个点,包括:南胜田坑窑址、南胜花仔楼窑址、五寨洞口陂沟窑址、五寨大垅窑址、五寨二垅窑址、五寨后巷田中央窑址等。为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目前,县里已经向上申请一笔专项经费,计划明年启动对古窑址保护工程,邀请专家统一设计,对全县的古窑址进行后续的发掘、保护。目前,平和已为五寨洞口陂沟窑修建一个保护棚。

相关链接:

“南澳一号”水下考古—— 见证漳州“海丝”史上辉煌

2010年,中国南部的汕头‚三点金‛海域,一艘沉睡在海底400多年的沉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对这艘被命名为‚南澳一号‛的古沉船的打捞,大量的青花瓷陆续浮出水面,经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鉴定,这些瓷器大多产自漳州,即人们所熟知的克拉克瓷,生产的年代应该是明万历晚期到崇祯年间。

‚克拉克瓷‛的名称,来源于一段历史:公元17世纪,葡萄牙‚克拉克‛号商船被荷兰军舰所劫,船上的10万件中国青花瓷被运往阿姆斯特丹拍卖,轰动欧洲,由于产地不明,这批瓷器被命名为‚克拉克瓷‛。其实,名闻遐迩的‚克拉克瓷‛就是‚漳州窑‛瓷器。

那么‚南澳一号‛上这批瓷器是从哪里出发的?福建港口兴衰史及打捞出水的瓷器品种(大都是青花瓷)都把答案指向了一个地方:漳州的月港。据考古资料显示,在明代,位于漳州市海澄县境内九龙江入海处的月港则开始成为‚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外贸商港,并逐渐发展成海外贸易的中心:‚闽人通番,皆自月港出洋‛,‚闽漳之人,与番夷商贩番物,往来络绎于海上‛。而当时备受外商青睐的‚克拉克瓷‛从漳州民窑生产后,也是沿着丘陵中间的河流运往沿海港口,装载上船后顺着‚海上丝绸之路‛行销海外。

《怒海雄心》引发好评如潮

明星云集的《怒海雄心》是一部反映闽南人跨越海峡、开发台湾的历史电视剧,去年3月1日起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各方反响强烈,好评如潮。据悉,去年5月份龙海电视台对该剧又进行重播,观众收视热情依然高涨。有一些影迷还在网上建起‚怒海雄心吧‛,对该剧进行深入讨论。

《怒海雄心》是由龙海市委宣传部参与联合摄制的一部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该剧以福建历史上著名的‚破海禁‛、‚过台湾‛的史实为背景,表现福建先民在明万历年间寻求海上通商,开发台湾,剿灭海盗的故事,是中国第一部反映海商、商帮、海盗文化的影视作品,揭秘了木帆船时代海上王的风云岁月。同时,也生动描述了闽台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凸现闽南特别是龙海对台的前沿窗口。

漳州做强克拉克瓷产业

近日,首期将投资人民币1亿元、建设占地500亩的‚克拉克瓷‛文化创意园区已选址完成,计划年底奠基。这是平和县做强做大克拉克瓷产业的一个缩影。

2008年,平和县成立克拉克瓷研究基地。基地采用传统的工艺进行高仿真度‚克拉克瓷‛的烧制,把传统的平和青花瓷的文化内涵融入现代的艺术产品中,带动了‚克拉克瓷‛的产业发展。伴随漳州积极参与‚海丝‛申遗,平和把握时机,乘势而上,着手打造‚克拉克瓷‛文化创意园区,进一步打响克拉克瓷品牌。园区内将建臵‚克拉克瓷‛博物馆、‚克拉克瓷‛传统工艺展示馆、‚克拉克瓷‛陶吧、‚克拉克瓷‛文化旅游互动展示馆、‚克拉克瓷‛延伸产品创意馆、‚克拉克瓷‛大师工作室、‚克拉克瓷‛精品展售中心、两岸瓷艺大师传艺会所、原生态典范山庄等,建设传统工艺陶瓷生产线,生产富含漳州元素的礼品瓷和艺术瓷,打造地方本土文化鲜明、功能齐全的陶瓷文化创意旅游体系,吸引八方来客。

(三)挖掘海商文化内涵

弘扬海商文化精神

核心提示:

漳州自古是东南沿海的重要商埠,海外贸易兴盛。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是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民间海上贸易港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月港的兴盛繁荣造就了一大批爱拼敢赢、开放开拓的漳州海商。他们以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过台湾、下南洋、闯东洋,打破了中国历史上持续1000多年以官方垄断为主的海外贸易格局,开辟了世界大帆船航海史上维持最久的一条贸易航线,引领国际商业贸易近100年,在‚海丝‛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首次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有着重大影响。值此第二届漳州海商论坛召开之际,我们围绕海商文化与‚海丝‛申遗主题,从不同角度摘要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发言观点,以飨读者。

漳州月港在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地位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教授 林仁川

漳州月港在世界大航海时代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月港是大航海时代国际海上贸易的新型商港。

十五、十六世纪,在首次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各国形成了一批以开展洲际贸易为中心的新型商港,在中国也出现了一批新型国际海上贸易商港,其中以浙江的双屿港和漳州月港最为著名。相比于双屿港,月港兴起更早,宣德、正统年间即开始海上贸易,经成化、弘治至嘉靖,月港发展为中外海商进行国际贸易的新型大港。

二、月港是美洲大航船贸易的重要起始港。以月港为起始港的大航船贸易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及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月港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港口,而且是十六、十七世纪首次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国际商港。

三、月港是大规模华商华侨闯荡世界的出发港。明末清初,从月港出海的海商足迹遍及东西二洋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海上贸易,其中有一部分海商定居于国外,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土地。

月港开禁促进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 李金明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于汉唐时期,发展于宋元两代,至明初郑和下西洋则达到鼎盛。但此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仅局限于亚洲之间,唯有到十六世纪下半叶之后,才真正发展成为环绕全球,联系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当时,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占领菲律宾后,为维护其在菲律宾和拉美的统治,开辟了从马尼拉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把墨西哥银元载运到马尼拉,以换取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而此时正值明朝政府在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贸易商出海贸易,大量的中国生丝和丝织品经由这些商船载运到马尼拉,然后由大帆船转贩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再从阿卡普尔科和塞利维亚运往欧洲市场,形成了联系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明末漳州窑瓷器打开了台湾神秘之岛的面纱 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信雄

漳州窑瓷器乘坐月港的帆船,克服种种困难,突破种种障碍,渡过台湾海峡登陆台湾,是中国商旅登陆台湾的第一遭,是开创海峡两岸交通和经贸交流的第一步。中国人登临、开拓台湾从此展开。隆庆元年,月港开禁,万历间更有发展,漳州窑瓷器乘坐月港的船只进入台湾的北港、鸡笼、淡水,以及宜兰淇武兰等地。而后百余年间,漳州窑瓷器被陆续输入台湾。海峡两岸近在咫尺。几百年前,台湾这神秘之岛的面纱,是漳州人用漳州窑瓷器打开的。漳州窑瓷器打开的这一局面,为中国海外交通史和台湾开拓史树起了一座里程碑,启动400年的开拓。

明代月港在中国海外交通史上的地位

漳州师范学院教授 郑镛

月港是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我国东南地区海外交通贸易的中心,表现在三点。

一、首开我国民间海外贸易的先河。从隆庆元年(1567年)至崇祯五年(1632年),漳州月港以合法的民间贸易港的身份侪居名港之列,且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繁盛,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它标志我国历史上持续近1000多年的以官方垄断为主的海外贸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我国海外贸易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二、首度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十六世纪初,西方依靠海上势力崛起的大国东向扩张,月港海商以大无畏的精神,参与国际贸易竞争。

三、首创民间海外贸易的管理机制。万历年间,明政府正式建立月港海商管理机构,并制订和实行一些新的管理条例。

漳州月港崛起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李德霞

明代后期,漳州月港崛起,私人海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中国商船以漳州为起点,开辟了多条‚海上丝绸之路‛,基本覆盖了传统的远东贸易海域,其中最主要的是漳州——马尼拉‚海上丝绸之路‛和漳州——日本‚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在将中国以丝绸为主的商品大量销往海外的同时,为中国输入了大批白银。自1567年明朝改变外贸政策后,中国出现了经济繁荣期,都市扩大、人口增多、商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一定程度上都得益于非同寻常的海外贸易自由及由此产生的日本、美洲白银持续不断的涌入。

明代月港开禁促进漳州社会经济的发展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日根

明代中后期,月港开禁并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之一。国内外市场的拓宽,白银的大量内流,进一步刺激着漳州小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逐渐商品化,城乡手工业也朝着‚外向型‛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经济结构逐渐转变,商贸集镇墟市在漳州沿海和内地的城乡大量涌现,从城市到乡村的商贸市场网络不断扩展,推动了漳州市镇商品经济的繁荣。

明代漳州月港航海群体的航海素质

漳州一中特级教师 陈自强

明代漳州月港所在的海澄县拥有数以万计‚海人‛。这个航海群体由出洋贩番者和海舶事务人员构成,具有高度的航海素质(人文素质与技术素质)。首先,贩番者以海为业,有着为搏厚利而不畏风险、甘心吃苦的进取精神。其次,月港‚海人‛传承并提升宋元以来的航海技术,娴熟掌握、安澜行舟,这为月港的繁盛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晚清至民国时期漳台经贸关系的演变发展

漳州师范学院教授 邓文金

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受此影响,漳台经贸关系也进入到一个新的特殊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前期,即1840年至1895年日本占据台湾之前,因受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和垄断,漳台之间传统的直接贸易不断萎缩,转口贸易逐步取代直接贸易居于主要地位。1895年日本侵略者占据台湾之后,漳台经贸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由原来一国内地区间的贸易变成了中日两国间贸易的一个环节,二是这种贸易服务于日本对台湾实施的殖民经济政策。1945年台湾光复后,漳台传统的经贸关系又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漳台经贸关系又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有所改变。

漳州窑在‚海丝‛申遗中的地位

漳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 吴其生

漳州窑作为月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输出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漳州窑生产是在景德镇窑的兴衰起伏与海外对中国贸易的需求中夹缝求生存的,其满足了海外市场对中、下等瓷器的需求,迅速占领海外市场,为我国外销瓷业画上了隆重的一笔。

二、漳州窑系瓷器大量从月港销往日本,对日本陶瓷技术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三、漳州窑作为中国外销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传播中国先进传统文化的使者和载体,为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物专访】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 漳州‚海丝‛申遗势头好后劲足

‚我多次来到漳州,与漳州很有缘,漳州加入‘海丝’申遗,并申请成功,漳州的历史文化地位将上一个新的台阶,知名度更会大大提升。‛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在第二届海商论坛上如是说。

‚漳州加入‘海丝’申遗的起步较晚,不过发展势头很好,市委、市政府很重视,市政协牵头推动,后劲很足,希望能将这项工作继续下去,实现更多新的突破。‛黄景略表示。如何进一步推动‚申遗‛工作,这位‚老考古‛也给出了许多好建议:‚漳州可以借鉴兄弟地市的丰富经验,做足调研文章和考古工作。除了月港,漳州还有不少港口都值得深入考古发掘。同时,漳州申报的遗址点比较分散,但是都是宝贝,更加准确地确定文物点,更细致地考察文物点,为申遗提供更多‘真材实料’‛。

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苏文菁: 海丝‚申遗‛要有漳州声音

海丝史迹保护条例 篇2

《海丝史迹保护条例》共五章三十五条,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保护与管理、利用与开放、法律责任和附则等,下面是条例的详细内容。

海丝史迹保护条例

(2016年8月26日泉州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 2016年12月2日经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以下简称“海丝史迹”)的保护,促进海丝史迹的合理利用,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海丝史迹是指历史上反映泉州由海外通商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留存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迹、遗址,包括体现海外通商贸易的码头、桥梁、航海设施、商品生产基地;体现文化交流的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和石刻、壁画等。

第三条 海丝史迹保护管理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海丝史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第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海丝史迹保护工作,并组织本条例的实施。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开展安全检查等相关工作,做好海丝史迹的保护工作。

引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依法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群众性保护组织,参与海丝史迹的保护管理。

第五条 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海丝史迹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做好海丝史迹的相关保护工作。

第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对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机构、专人负责管理;对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或者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可以聘请文物保护员进行保护管理。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海丝史迹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海丝史迹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对在海丝史迹保护、管理、利用和捐赠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给予奖励。

第八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海丝史迹保护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海丝史迹保护社会基金。

第二章 保护与管理

第九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海丝史迹的普查和申报工作。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海丝史迹评定标准,对海丝史迹进行评定,并编制《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名录》。对符合本条例第二条规定,县(市、区)人民政府未申报的,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评定。

市人民政府负责《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名录》的核定公布。

《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名录》需要调整的,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

第十条 《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名录》分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海丝史迹;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

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海丝史迹的保护规划。其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的保护规划按照有关规定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的保护规划,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其他海丝史迹的保护规划,报请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报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保护规划经批准公布后,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二条 海丝史迹按照划定的保护区域进行保护管理。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按划定的遗产区和缓冲区进行保护管理;对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按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保护管理;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由所在地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划定保护范围并公布。海丝史迹所在地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置保护标志。

第十三条 在海丝史迹遗产区和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与海丝史迹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或者实施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确因保护需要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 应当依法报请批准;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海丝史迹,应当报请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海丝史迹缓冲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的,工程设计方案应当符合保护规划并依法报请批准。

在前二款中获批准的建设工程,文物、住建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建设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四条 在海丝史迹缓冲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市、县(市、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纳入项目用地规划条件。

保护区域内的建设工程进行招标时,招标文件应当载明施工中发现海丝史迹及时向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有关措施的要求。

第十五条 市、县(市、区)文物、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划定地下、水下海丝史迹埋藏区,报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

在地下、水下海丝史迹埋藏区内进行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报请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考古调查、勘探,以及抢救性考古发掘。

第十六条 在拆迁和建设工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海丝史迹的,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施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

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除遇有特殊情况外,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派员到达现场处置,并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不符合保护规划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依照法定权限责令限期整改、拆迁;对保护规划实施前已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整改、拆迁的,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八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抢救、收集和保护与海丝史迹相关的可移动文物,并通过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或者根据需求设置专题博物馆进行收藏、保护和展示。

第十九条 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保护管理责任人签订保护管理责任书,履行指导监督职责。保护管理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国有的海丝史迹,使用人为保护管理责任人;

(二)非国有的海丝史迹,所有人为保护管理责任人;

(三)没有所有人、使用人或者所有人、使用人不明确的海丝史迹,由所在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保护管理责任人;

(四)海丝史迹为宗教活动场所的,由宗教主管部门确定保护管理责任人。

第二十条 海丝史迹的保护管理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负责海丝史迹的修缮、保养和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修缮、迁移、重建、拆除;

(二)负责海丝史迹的安全防范和保卫工作,依法履行文物保护有关用火用电管理规定,落实防盗、防自然损坏、防自然灾害等安全措施;

(三)发现危害海丝史迹安全险情时,立即采取有效救护措施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向当地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排除险情;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保护管理责任。

第二十一条 非国有海丝史迹的`保护管理责任人对有损毁危险的海丝史迹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补助或者贷款贴息等帮助;具备修缮能力而未能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当地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保护管理责任人负担,也可以依法予以置换或者购买。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海丝史迹保护区域的有关管理规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海丝史迹及其保护设施、保护标志上张贴、涂污、刻划,或者移动、拆除、损毁保护设施、保护标志;

(二)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物品;

(三)采石、采砂、采矿、造坟、毁林;

(四)违法排放污染物;

(五)引进与当地生态环境不相协调的外来生物物种;

(六)其他破坏海丝史迹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日常监测巡查、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定期通报、日常保护记录档案和应急预案等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及时制止、纠正和查处破坏海丝史迹的行为。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海丝史迹保护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第三章 利用与开放

第二十四条 海丝史迹的利用应当遵循保护为主、科学合理的原则。发展海丝旅游服务、文化展示、文化创意等产业应当符合保护规划,尊重所在场所的宗教习俗和民间风俗,不得破坏海丝史迹。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海丝史迹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十五条 具备条件的海丝史迹应当向社会公众开放,保护管理责任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参观范围、参观人数和参观时间,并为公众提供文字说明或者讲解服务。鼓励采用先进、合理的手段展示海丝史迹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展示效果。

鼓励向社会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海丝史迹。

第二十六条 市、县(市、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挖掘整合海丝史迹旅游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开发海丝旅游产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第二十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重视海丝史迹的研究及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加强海丝史迹名称、标识和品牌文化的建设、传播及保护;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传承和保护知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海丝史迹灭失、损毁或者历史风貌破坏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在海丝史迹的遗产区和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

(二)在海丝史迹的缓冲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其工程设计方案未依法报请批准,对海丝史迹历史风貌造成破坏的;

(三)未按照相关部门批准的方案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对海丝史迹或者其历史风貌造成破坏的;

(四)施工单位未依法取得相应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擅自从事修缮、迁移、重建的。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经考古调查、勘探以及抢救性考古发掘,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立即停止施工,并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发现海丝史迹未立即报告或者未停止施工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的,由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项规定,擅自修缮、迁移、重建、拆除海丝史迹,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项规定,未依法履行文物保护有关用火用电管理规定的,由所在地公安机关依法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项、第二项中的其他规定以及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由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项规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可以并处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由市、县(市、区)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第三十四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未履行监督管理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未将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纳入项目用地规划条件,或者未在招标文件中载明保护海丝史迹的相关要求,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并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未对与海丝史迹相关的可移动文物采取抢救、保护等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国有海丝史迹保护管理责任人未履行保护管理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未及时制止、纠正和查处破坏海丝史迹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挪用海丝史迹保护管理经费的;

(九)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第五章 附则

泉州海丝文化征文 篇3

【征文信息】

近日,“弘扬石文化·共筑海丝梦”全国征文、摄影大赛在南安市水头镇正式启动。

此次大赛由中国石材协会、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南安市委宣传部、南安市政协文史委、水头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反映当下中国石材企业最前沿、最新颖发展思路带来的变化,进一步加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全面提升石材文化,打响水头“世界石都”品牌。大赛将借助文学和摄影工作者、爱好者之手,通过纪实文学、诗歌、散文、摄影等形式,集中创作一批体现中国石材文化的作品,共同为弘扬石文化助力。

据悉,大赛作品征集截止时间为2015年9月30日,作品要求反映中国石材发展历史上特别是福建南安水头镇较有代表性的人和事,展现“中国·水头”石材文化,也包括全国各地石材产业相关的纪实文学、诗歌、散文和摄影作品。同一投稿人可选投多种类别,但同一件作品不得重复投送不同类别。每位投稿人不论投送几个类别,文学作品总数不得超过2篇,摄影作品不得超过10幅(组照4—8幅)。

同时,大赛还特邀了50多位包括中国作协等各级作协作家,40多位来自福州、厦门、漳州和泉州各县市区的摄影家,与南安本土作家、摄影家一起创作,旨在全面挖掘、展现水头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海丝文化和水头精神”,聚集当下中国石材企业最前沿、最新颖的发展思路。此外,还将发动全国各地作家摄影家进行创作。

本次大赛将评出纪实文学、诗歌、散文、摄影(设相机摄影和手机摄影)奖项一等奖各1名,奖金各1万元;二等奖各3名,奖金各3000元;三等奖各10名,奖金各1000元,优秀奖若干名。作品评选结果将公示于“中国·南安”政府门户网站。获奖作品将结集成册、出版发行,并在第十六届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文艺晚会上进行颁奖,摄影作品将在第十六届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期间集中展示。

【例文范文】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它古时称为刺桐城,有着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民,还有着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港口——刺桐港。郑和在此下西洋,泉州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辉煌的海丝文化在这里扬帆起航。而一张张小小的邮票,也包含了这璀璨的`海丝文化,现在,让我们翻开这琳琅满目的集邮册,去体验那邮票上的海丝文化吧!

2001年,中国与葡萄牙联合发行了一套邮票《古代帆船》,邮票一共有2张,面值为80分。虽然只有两张,但是,它有着巨大的意义。它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从古代到现代友好的海上交流,也象征着中国和葡萄牙各自辉煌的海丝文化。而这一套邮票不仅象征着中国还象征这泉州的海上文明。为什么这么说呢?细细留心一看,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帆船”这张邮票中不只有着古代帆船,右边还有着一座塔——没错,它就是著名风景名胜——泉州十八景开园寺的东西塔中的东塔。而东西塔就是为古代泉州帆船指明方向的高塔。看到这一张邮票,我不禁联想到了贸易船只来来往往,客商,华侨络绎不绝,港口上停泊着些许船只,西方的文明通过海丝之路传到中国。好一幅“万人聚集刺桐港”的图画!再来看看邮票上这一艘帆船,它正张开大帆,在海面上航行,与短小快捷的葡萄牙帆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中国古帆船相对比较大,这也说明在古泉州,就有着造大船的水平。当时郑和下西洋时,主船也是泉州建造的,泉州古时登峰造极的造船术,为泉州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小的邮票包含着璀璨的海丝文化愿一张张邮票传播五湖四海,让更多人了解这泉州的海上丝绸文化!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1000字

2.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征文1000字

3.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征文1000字【精选】

4.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1000字

5.高中生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征文1000

6.传承中华文化 践行传统美德征文1000字

7.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1000字作文

8.优秀作文1000字: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

9.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1000字【荐读】

海丝起点泉州惊艳亚信峰会 篇4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日渐明晰,全市上下全力打造“海丝先行区”的关键时刻,昨晚8时10分左右,泉州以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亮丽形象,登上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的“团结和谐的亚洲-携手向明天”—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文艺晚会,浓墨重彩演绎晚会开篇“丝路梦寻”中海的篇章,给国内外嘉宾友人留下深刻印象,让观看直播的咱厝人发出“壮哉我泉州”的浓情感慨。本报记者 孙灿芬

晚会现场

四分钟“泉州时间”

演绎“光明之城”

“现在,就让我们翻开那幅将和平的梦想,从2000年前延续至今的丝路画卷,重温那条源远流长的团结、友谊与发展之路。”昨晚8时,随着央视主持人周涛话音落地,亚信峰会文艺晚会在史诗般的舞蹈“丝路梦寻”开篇中正式拉开帷幕。约1个小时的时间内,11个节目精彩纷呈,为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负责人呈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晚上8时10分许,当“丝路梦寻·陆”的篇章最终定格在千手观音、反弹琵琶等敦煌飞天造型,壮阔的海涛声此起彼伏,蔚蓝色的大海画面破金色背景而出,“丝路梦寻·海”的篇章以独特的形式进入众人视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泉州在宋朝和元朝时期,云集了各国使者和商贾,成为当时的第一大港。这个表演为我们再现了800多年前的泉州,商船竞发的壮观场面和中外商品贸易的繁荣景象。”伴着字幕的播出,时长四分钟的“泉州时间”就此登场—

海面上,泉州“先人”们依靠着帆桨顽强征服大海。背景切换,在刺桐树绿叶红花的掩映中,泉州古城的形象地标东西塔出现并定格。大街小巷,繁盛的海洋贸易让泉州城市充满活力,以拍胸舞、梨园戏等艺术表现形式,人们载歌载舞、幸福欢乐。象征本土人群的惠安女与不同服饰的各国使节和商贾和谐相处,公平贸易。看,千帆又竞发,泉州继续向海而生。

导演解读

围绕海交贸易 凸显友谊互通

4分钟的“泉州时间”让人回味无穷,精彩的表演背后,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昨晚10时许,记者在多方联系后,拨通了“丝路梦寻·海”第一编导—福建省歌舞剧院副院长谢南的电话。

“谢谢,谢谢!”当记者转达了泉州人民对此次演出的关注和赞赏时,谢南连声感谢。受主办方邀请,谢南也出现在昨天的晚会现场。“现场的效果很不错,感觉把泉州海的气质充分表达出来了。电视直播画面感觉可以吗?”尽管演出已经落幕,但谢南仍沉醉在节目的表达中。

作为国家一级编导,谢南与泉州有多年的渊源,曾先后创作《惠安女人》等诸多泉州元素的大型舞剧,同时也是今年元宵“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开幕晚会的总导演。他介绍说,这次“丝路梦寻·海”的演出,总共动用了70多名演艺人员,从春节后就开始创作和排练,前后历时3个月。“习近平主席在亚信峰会等多种场合强调要增进友谊互通,我们此次的“泉州时间”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谢南说,作为“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的商贸繁荣以及背后所蕴含的中外友谊,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拍胸舞、梨园戏、惠女服饰、东西塔等元素,泉州作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民风民俗、开放包容的性格特征等,也得到充分体现。

“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留意到,泉州的发展一直遵循友谊与互通的准则。”谢南说,当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已日渐明晰,泉州也在乘势打造“海丝”先行区,祝福泉州走得更远更好。

网友感慨

“壮哉我泉州” “我为你加油”

“央视1套和13套今晚八点播出的亚信峰会文艺晚会,第二个节目会展示我们泉州“海丝”文化。”其实,早在文艺晚会播出前,热爱泉州的市民就从多种渠道,敏锐捕捉到相关消息,并积极向媒体和身边亲友“通风报信”。本报热心读者、来自德化六中的初三学生李华伟就在昨天傍晚给本报24小时热线96339打进了电话。

据他介绍,昨天傍晚6时15分左右,放学回家的他刚好看到央视13套连线采访亚信峰会。“现场记者说,开幕晚会将体现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的历史盛况。”李华伟说,兴奋不已的他赶紧打电话给媒体“报料”,以让更多人关注家乡的这一大事。“看到电视屏幕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泉州”字样很骄傲,这是城市名片最有力的宣扬,壮哉我泉州。”

更多的市民在观看直播后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表达了自己的激动心情。网友@欣凤晟在昨晚8时16分,晚会正在直播过程中就截图与朋友们分享—“亚信峰会文艺晚会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网友@泉州新生代小生说,看到泉州的东西塔出现亚信峰会晚会背景上,身为泉州人的自己感到荣幸和自豪;古城重新焕发荣光,泉州我为你加油!

“从“海纳百川闽南韵”亮相《文明之旅》,到文化泉州城市形象片央视播出;从拍胸舞、提线木偶戏冲刺春晚,到“东亚文化之都”花落泉州,这一年来,泉州古城古港文化复兴的味道日益浓厚,泉州城市的形象、知名度、美誉度在不断提升。”见证变化的媒体工作者@元宝姆妈这样表示。

5月20日晚,以“团结和谐的亚洲-携手向明天”为主题的亚信第四次峰会文艺晚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雷佳作为当晚的独唱嘉宾助阵本次晚会,以一曲代表作《芦花》承上启下,用创新的排演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崇尚文化的大国风范。

雷佳意境唱《芦花》 展中国民歌之美

中国作为本届亚信峰会的东道主,在节目中力求展现亚洲各族人民源远流长的合作友谊和璀璨文化,晚会以象征着亚洲自古以来合作共赢的“丝绸之路”歌舞拉开序幕,而全场唯一的一个独唱类节目《芦花》,突破性的采用了多媒体意境的方式呈现。雷佳翩然登场后点亮多媒体视觉,在演唱的过程中,平放在地的LED屏幕通过上方特置的镜面向观众席反射画面,舞蹈演员直接躺在屏幕上起舞,通过镜面反射的空间借位,营造曲中有画、画中有人、人曲画三者皆为灵动的立体图景,把《芦花》中对故乡和母亲的眷恋深情表达得创意十足。同时舞台两侧的屏幕也实时将歌词翻译成中英俄三语,零距离传递歌词所蕴含的美好祝愿。

雷佳曾凭借《芦花》将央视青歌赛民族唱法金奖收入囊中,之后也曾多次在重大场合演唱这首歌,但这次整体呈现方式完全不同以往,她冷静思考后选择回归初心的方式来演绎,弱化技巧突出意境,让各国代表能充分感受到中国民歌的独特魅力。

“最中国的声音”华彩亮相 用音乐传递和平之声

泉州海丝文化征文:海上丝绸之路 篇5

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除了陆上交通以外,还有一条经过海路到达西方的路线,这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海上丝绸之路从先秦到秦朝,再到两汉,再到三国的孙权,再到魏,晋,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海丝的起点是泉州,中世纪宫廷音乐“活化石”南音,被海外游子视为最亲切的乡音。德化器瓷、惠安石雕、鲤城木偶头、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等土特名产,闻名遐迩,是馈赠亲朋挚友的上乘礼品,远销海内外。

由于时代的变迁,海上丝绸之路自1842年鸦片战争开始后就走到了尽头,留给后人的则是一个又一个谜团。一些研究学者普遍认为,郑和下西洋使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得到了更为彻底的贯通,也是证明历史上存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依据之一。

海丝文化历史悠久,虽说经历过衰败,但依然那么的挺拔,它虽说被腐败不堪的大清帝国厉行禁海,被关起繁荣富强的大门,但它还是顽强地撑了下来。

历史就是历史,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使海丝再次复兴,使贸易往来再次昌盛。

上一篇:挣钱作文500字下一篇:来宾市教育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