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总结与反馈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程总结与反馈

课程总结与反馈 篇1

回复数:0 查看个人回帖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五个模块的学习。下面请您围绕下面的三个问题发表一个主帖:

主题一:在这几个模块学习中,您做了哪些事情?

主题二:学完了整个课程后,您有哪些收获?

主题三:学完了整个课程的内容后,您对培训过程和培训内容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讨论要求:每个学员至少发一个主帖,回两次其他学员的帖。

您的反馈将有助于培训老师调整培训策略、聚焦问题,感谢您的参与。

主题二:

课程总结与反馈 篇2

1、程序设计类课程评价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课程评价标准单一

目前, 程序设计类课程常用终结性课程评价方式, 学生综合成绩以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平时作业和实验为辅构成。这种方式教师教学中比较容易把握, 但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虽然这也是对学生比较客观的评价, 但容易出现学生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或想方设法采取不当方法提高考试成绩现象的出现, 达不到我们期望的教学效果, 也不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1.2 缺少有效的反馈机制

课程评价主要在学期末,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容易发现。譬如有的学生未理解编程思想或相关知识点, 做作业或实验时为完成任务时有抄袭现象发生, 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类似的一些问题有时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修正, 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

2、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现在对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很多, 各种方法和理念也层出不穷, 如CDIO、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 并且都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应用。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和理念, 都应该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对象, 结合课程特点,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现代课程评价理念倡导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要做到这一点, 关键就是教师和学生都要从思想和做法上改变一考定乾坤的现状, 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动态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将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渗透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 促进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 做到在学习中考核评价, 以考核评价促进学习, 使得考核评价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2.1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进行动态评价

大部分学生在入校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相关内容, 对程序设计课程最直接的认识就来自于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因此, 在程序设计教学时, 不要千篇一律地进行枯燥的知识点和语法讲解, 然后是例题解析, 最后布置习题。这样的课堂缺乏活力, 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 缺少主动思考。

教师首先要花费大量心思收集贴近生活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 准备好教学案例, 进行知识引入和内容讲解。不要让学生感觉所学内容与生活距离太远, 合适的教学案例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对程序设计产生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在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对课堂较好把握的基础上, 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问答等形式进行随堂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回答正确的予以表扬, 回答不准确的也适当进行鼓励和引导。在每一阶段学习结束, 可以在课堂上花20分钟左右进行笔试小测验的方式进行课堂考核评价, 一学期可以有5次左右。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促进学生对程序设计内容的复习巩固。

2.2 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进行过程考核评价

实验教学在整个程序设计教学中所占课时不多, 但对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提高动手能力和计算思维却是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教师根据课堂讲授进度, 制定每个阶段的实验内容, 梯度推进安排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各种类型的实验项目, 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 并依据教学进度逐步加大实验内容的容量和深度,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在实验环节的考核评价更能体现学生的编程能力, 因此定期选取一些编程内容进行上机测试, 并提交批改, 由此考查学生的掌握水平和学习状态。

通过对学生的过程考核评价, 既可以让学生认识自我, 看到自己的不足, 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教师也可藉此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2.3 评价方式多元化, 促进课外学习

常用的终结性的评价是一次性的评价, 重在结果, 但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如果学生学到最后发现自己没学好, 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进行补救。过程性评价强调学习的过程, 对学生的评价更加细致、客观。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将这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既让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 又能在最后阶段有个全面细致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每个阶段都有机会, 不计较一次得失, 不轻易放松学习, 能够对其整个学习情况有个更加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选择学得较好的学生牵头组成多个小组, 布置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让他们在课外完成, 实验课时由组员进行答辩, 每人都必须参与至少一次, 鼓励学生间的合作与互助。

3、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对程序的理解能力不同, 同样的方法对不同学生效果可能就不一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反馈来源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督导人员等, 这样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获取信息,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3.1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

每次考核评价结果出来了, 如一些学生某阶段考核结果与此前相比出现下滑或上升, 班级某次的总体考核情况较好或较差等, 教师都可以从中找出原因。究竟是讲授内容有难度学生未能理解, 还是讲授方法有问题, 或者是学生遇到其他方面的困难, 这些大多可以通过考核评价反映出来。教师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后, 通过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 找学生谈话了解原因等方法解决问题, 不让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轻易拉下。

3.2 学生、教学督导等对教师的反馈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意见、建议可以通过师生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 要做到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 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并进行有效沟通, 理顺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督导听课时的角度和理解与学生是不同的, 他们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看待教师对教学的把握和掌控,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有助于教师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进行思考和改进。

4、结束语

我们在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 不断实践和研究, 找出更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 并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 建立灵活的互动交流, 希望通过这些有益的尝试和努力, 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养成,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冬青, 许骏.学习环境设计的新方法:应用多元评价促进学习与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 2008 (6)

[2]张志祥, 华进.程序设计实验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模式探索[J], 福建电脑2012 (12)

[3]徐振强, 程立.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建立时间教学环节反馈机制的探讨[J], 新余学院学报2012 (6)

课程总结与反馈 篇3

关键词:非机类;工程制图;教学反馈;教学改革

工程图样以图形的形式来表达设计构想,被誉为工程技术语言,是不用翻译的“世界语”。工程制图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基本能力的一门通识性课程,具有较成熟的理论和较丰富的实践。高等理工科院校非机类各专业开设工程制图课程是非机类各专业的学生获取机械方面知识、培养工程意识和拓宽专业口径的重要来源,对该类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宽口径、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设置和培养需求,人文素质以及实践教学课程门数有所增加,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的学时大量削减,课程的教学难度不断增加。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教学需求,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手段都应当进行改革。教师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监测应当受到重视,而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检测可以用教学反馈来实施。因此,做好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改革工作尤为重要。

一、教学反馈

1.教学反馈的内涵

一般来讲,反馈又称回馈,控制系统中的反馈是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的过程。教学过程可看作一个复杂且完整的具有明确目标的信息传递系统。在该系统中,教师既是信息的输出者,又是学生反馈信息的接受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且又对接受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将其输出,这个被学生输出的信息对教师来讲便是反馈信息。教师根据收到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判断、分析和处理。与此同时,学生与教师一样,有着自己的控制系统,会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取反馈信息对学习活动进行修正。

2.教学反馈的特征

教学反馈可调节教学的全过程,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教学活动能正常有效地开展,取得预期的成效。在实施教学反馈过程中,要能准确把握教学反馈的两大特征,保证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协调互动,以体现教学反馈的实践意义。

首先,教学反馈具有针对性特征。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环节与学习进程,为学生提出不同的反馈信息。教师只有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内容和不同情境形成不同的教学反馈,才能够确保教学过程畅通进行并且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反馈具有准确性特征,必须客观真实地表达相关信息。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从学生身上获得“教”的反馈信息,还是学生从教师身上获得“学”的反馈信息,在意义认知上应是一致的。对许多理工科学生来说,工程制图是其获得机械类相关知识的唯一一门课程,与后续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影响到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由此可见,工程制图教学反馈尤为重要,只有积极地做好了教学反馈工作,才能完好地实施教学目标。

针对性和准确性是教学反馈的两种重要特征,具备这两方面特征的教学反馈才能够体现出教学反馈的重要意义,才能够体现教师实施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之间的协调性,并且有利于对后续的教学进行调节和修正,发挥教学反馈的效用,避免给学生以后的相关课程的学习造成障碍。

3.教学反馈的意义

教学反馈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交流和互动的过程。积极地实施教学反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凸显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在发挥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作用方面,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反馈错误信息是很正常的,教师不应对学生反馈的错误信息大加指责或不闻不问,而充分理解学生的感受,给予真诚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应当尽其职责,有效地利用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通过教学反馈,能够促使教师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减少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的障碍。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地组织教学反馈的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反馈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善于点拨、引导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反馈能让教师有效地掌控好教学过程,了解学生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取得教学相长。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非机类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方案应当根据社会就业需求、专业教学定位和学校教学条件确定非机类专业学生工程制图课程的培养目标,根据拟定的培养目标提出学生学习该课程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并与专业培养方案中学生的能力要求相比较,当两者之间有偏差时,调整培养目标,同时,通过教学改革使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活动不断地完善。

1.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

工程制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其课程的教学反馈与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教材的建设,即教材内容的更新上,工程制图作为工程设计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为工程技术等领域解决空间几何及机构、工程设计等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有效手段。通过对国内外图学教育的现状分析,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工程图学教研室编写了《现代工程制图》教材,新教材在内容上保留了图学的精华,拓宽了图学的领域,侧重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基本能力的训练,满足教学实际应用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内容以设计绘图为主线,以体为纲,涉及工程领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教育目标。

2.教学改革与工程训练

工程制图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最早接触的技术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构思能力、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技能。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教师一味讲授、灌输的教学现状,精讲多练加强辅导,培养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意识与自学能力。工程制图是一门形象思维很强的课程。针对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的课时少、内容多的现状,教师讲授该课程时需要做到少而精,力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扩大课堂信息量。教师要充分利用模型室实物模型、橱窗习作园地、网络答疑系统、三维模型库等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为达到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可利用学期末一周时间,安排非机类专业本科生工程制图综合实践的教学环节,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测绘齿轮油泵部件。在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利用工具进行拆装实验,了解部件的工作原理、拆装顺序和装配工艺及每个零件的用途和分类,掌握和贯彻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的有关规定,徒手绘制零件草图,用尺规等仪器简要地绘制装配图等,得到了实际的工程设计训练。

3.教学改革与现代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工程制图教学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非机类工程制图课时骤减的情况下,完成新教学体系规定的教学内容,并在有限时间内增加学生的课程信息量,就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开发出适合当前教学需要的高质量的教学软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授课效率和教学质量。CAD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绘图模式,人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交互设计和计算。讲授计算机绘图基础时,除将二维绘图纳入工程制图课程中,还必须加入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在学生的作业中,适当削弱尺规仪器绘图的作业量,将计算机绘图与手工绘图相结合,加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和徒手绘图的能力,结合工程制图课程,拓展Pro/E、UG等相关工程设计软件培训课,让更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获取更多的知识。此外,对于学生缺乏感性知识的机加工工艺结构、螺纹键销联接和装配图等内容,采用多媒体授课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消化和理解,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小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改革评价

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反馈及教学改革评价可通过学生成绩、学生能力和教学质量三方面进行,学生成绩是平时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反馈,主要包括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学生能力体现在手工和尺规及CAD绘图、课程设计及答辩等方面,主要考查学生自主构思、设计的创新能力,教学质量主要考查教学过程中教学是否满足基本要求,结课时学生是否达到预期培养目标。学生总评成绩评价包括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计算机绘图成绩,平时成绩(包含小作业、大作业)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计算机绘图成绩占总成绩的10%。能力评价是通过在工程图学课程中增设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的,主要评估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结构分析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教学改革质量评价是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督学的教学评议机制、试卷的分析和统计来实现。改革后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本次教改方法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图学能力,不断完善本课程体系的建设。

四、结束语

根据非机类工程制图学科的总体改革和发展趋势,结合近几年来在非机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在课程教学反馈与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教学改革中既考虑了课程体系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范围,又考虑了各部分内容和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交叉衔接,并将教学反馈和教学改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文提出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改革,有助于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庞永俊,孙冰心,王月亭,等.从工程图学发展趋势谈工程图学教学改革[J].河北建筑工程学报,2010,28(4):118-120.

[2]党改红,王国省,齐峰.工程图学类课程的改革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100-102.

[3]王秀英,白海英,张秀芝.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图学综合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09,30(5):148-152.

[4]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杨裕根,诸世敏.现代工程图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总结与反馈 篇4

答: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四个模块中,我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1)首先是为这次培训做准备,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了我自己,认识了老师、同学,并领取了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

(2)对《精心分析,适应变化》进行分析,应用可视化工具进行教学前期分析,我选择了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荷花》并上交了自己的作品;

(3)其次分析案例《有理数的乘方》,由于种种原因,不仅完成了个人帖,也完成了F组对该案例的总结帖,荣幸的是,为小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4)应用文字编辑工具对所选的《荷花》进行了教案设计;

(5)分析案例《寻宝记》上交个人帖,最后应用Frontpage为《荷花》这一课制作网页课件。

2.学完这四个模块后,您有哪些收获?

答:学完这四个模块后,受益匪浅,学会了以下内容:

(1)从不发帖的我通过对前两个案例进行分析,使我学会了怎么发主贴以及回

帖;

(2)掌握了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阐述方式,最

重要的是自己平时在授课的过程中,从来不用三维目标,导致教学效果不

是很理想,那么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合理地制作三维目标的方法,非常有成就感;

(3)掌握了学习者主要特征因素的分析方法,了解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特点。自己还是一名年轻教师,没有任何经验可谈,想想在过去的每一节课上,总是用一样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根本不清楚学习者的特点及个性,作为一名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课本备习题,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毕竟我们要面向我们的学生。最大的感触就是留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进行选作,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让父母另外留作业;

(4)了解了常见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及适用范围。之前自己就一套教学模式与

教学策略,甚至都谈不上是完整的一套,只有一年教学经验的我,继承了老一辈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讲究教学策略,通过这次培训,知道了教学模式有“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有“探究式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

(5)我还学会了用文字编辑工具进行教案设计,使“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

动”、“设计意图”一一对应,一目了然;

(6)学会了利用Frontpage制作网页课件,包括网页的布局、素材使用穿插等

等。通过这个平台,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工作、生活都可能用到的知识与操作。

3.学完了前面四个模块的内容后,您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答:在老师们的悉心辅导下学习完前面四个模块的内容后,整体来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安排得都很合理,具有实用性,不过我个人有这么几条建议:

(1)模块二的活动二中,可选案例范围有点窄,各个学科都提供几个案例,这样便于老师们选择,学习的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2)模块四制作网页课件的步骤不是很详细,做起来比较费时,也可能是

我第一次接触,再加上平时教学通常使用PPT,不怎么研究这方面知识,操作起来很不熟练,总感觉做起来有点浪费时间,建议老师提供的视频素材讲解得再具体一些;

(3)建议教学内容比较棘手的模块,给大家提供更长的时间去研究,因为

如果时间太短的话,只能学到皮毛,这样学习的效果欠佳,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

模块二总结与反馈 篇5

答:经过模块一的学习,我逐渐熟悉了模块操作。通过在做模块二必选案例“《放开“绳索”,遨游e海》案例分析的学习中,我首先按照学习提示,也认真学习了《教育技术参考手册》,从中获益匪浅:

一、我了解了教学目标分析的作用

二、掌握了教学目标分类方式

三、理解了常见的教学目标分析方法。

四、明白了教学目标阐明方法:

五、清楚了教学目标分析和编写中应注意到的问题。

六、看了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作用,熟悉了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作用,明白了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对于不同学段的学习者特征有了清晰的把握。

七、掌握了教学模式,对其概念、特点、常见类型有了了解。

八、对资源准备的重要性认识更深刻了,学习了网页课件的学习与制作。

九、学习了教学实施,明白实施步骤和指导方法。

十、认识了教学评价,熟悉了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掌握了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评价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十一、更深的认识了研究型学习。

十二、学习了教育教学研究方法。

2、学完本模块后,你有哪些收获?

答:学会了可视化工具软件freemind的使用,基本能自己独立的完成作业。进一步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优势。最主要的是通过这次培训,我的学习目的更明确了,思路更宽阔了。

模块七总结与反馈 篇6

篇一:模块七总结与反馈

模块七总结与反馈

1、在这个模块中,你做了哪些事情?

答:(1)认真学习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整合的途径、方法及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等理论。

(2)结合前面六个模块所学案例,在课程讨论区我的班级下的“反思所学案例”板块中回答讨论了活动1里的三个问题。

(3)阅读了《找春天》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并观看了教学视频,进入课程讨论区 我的班级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例点评” 板块,以回帖的形式,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其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理论联系实践,在评价中渗透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活动3 优秀设计赏析与评论中,我结合前面培训学到的理论和方法,挑选小学语文《b p m f》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相关分析、评价。并且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地肯定和中肯的修改建议。然后进入课程讨论区我的班级下的“优秀设计赏析与评论”板块,发起一个赏析与评论的主帖。、学完本模块后,你有哪些收获?

答:(1)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理论知识。如:整合的目标、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整合的六大优化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与误区等。

(2)运用所学理论,通过对所学课例进行的回顾以及对《找春天》和《b p m f》这两个案例的学习与分析,认识到:首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根本性变革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改正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片面认识,要从优化策略方面着手,真正做到有效整合。、学完了本模块的内容后,你对培训过程和培训内容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答:我觉得这次培训是我受益最大的一次,通过视频观摩课例,不但学了技术还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在本模块中,我唯一的建议就是希望能提供更详细的案例赏析的材料,最好附上教材原文。以便使学员能进行完整恰当的评价,弥补不同学科的不足。篇二:模块七—总结与反馈(二)

?总结与反馈

(二)班级

1401期微软汕头*班

姓名

篇三:模块七总结与反馈

1、在这个模块中,你做了哪些事情?

答:在这个模块中,我做了以下几件事:阅读了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的目标、内涵以及整合的途径等理论。进一步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点途径方法及策略,还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带着这些理论观点参与到课程讨论区的反思所学案例板块中讨论了相关的话题。活动2中观看了《找春天》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参照教学成果评价量规,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其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在案例评价中渗透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活动3 优秀设计赏析与评论中,我结合前面培训学到的理论和方法,挑选小学语文《bpmf》这一优秀设计,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相关分析、评价。最后还把本模块所学进行总结。

2、学完本模块后,你有哪些收获?

答:学习完本模块后我最大的收获是进一步理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点途径方法及策略,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也在拜读优秀教学案例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从哪些维度去评价教学设计,并在评价的过程总提高了自己的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我想这对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学完本模块后,我的收获很大,(1)我知道了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2)认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就是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3)知道怎样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有效的,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课堂中,学生不仅是掌握了知识目标,而且对学生对知识目标掌握的层次和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存在的误区,能初步采取相应对策。

3、学完了本模块的内容后,你对培训过程和培训内容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答:在本模块中,我的建议是:对于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分析,让我们学员只是观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我个人觉得我们学员们更多的“跟着教学设计”的思路走,因为这个培训学科性不够强,导致很多老师对教材不够熟悉,如果能把相应的课文、数学知识点的新课标里的教材分析,提供给我们教师,这样我们学员们对教材有所了解,才能更加准确的、针对性的、有效的,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喜欢用多媒体上课的老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让我们知道怎样用多媒体课件来上课才是恰到好处,这样即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充

课程总结与反馈 篇7

一、有无反馈的判断

要判断一个电路是否存在反馈,只要让学生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是否存在反馈通路。若通路存在,则有反馈;否则,无反馈。例如:在图1电路中,R2就使得输入和输出回路间存在反馈通路,所以有反馈;图2电路中虽然输入和输出间看似有个元件R,但是由于电路的形式的实质是同相端和R同时接地而已,输入和输出回路间并不存在反馈通路,所以没有反馈存在。

二、反馈极性的判断(瞬时极性法)

前文过程,可以判断反馈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反馈,就要判断反馈的正负。对交流反馈,主要是用瞬时极性法。该方法的思想是:在集总电路中,假设某个时刻输入信号的极性为正,推断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如果最终是净输入信号增大的就是正反馈,否则就是负反馈。

例如:判断图3电路中R4引入的反馈类型,用瞬时极性法过程如下:假设ui瞬时极性为+,则ui+→uo1-→uo+→u1++

由于集成运放的输入等于ui=u1+-u1-,由于R4的存在使净输入由0-ui变为u1+-ui,由前面的假设推知u1+为+,导致净输入信号减小,所以引入了负反馈。

例如:判断图4电路中R3和R6引入的反馈类型,用瞬时极性法过程如下:假设ui瞬时极性为+,则ui+→ub1+→uc1-→ub2-→uc2+→ue1+

由于晶体管T1的输入ui=ub1-ue1,由于R3和R6的存在使净输入由ub1-0变为ub1-ue1,由前面的假设推知ue1为+,导致净输入信号减小,所以引入了负反馈。所以反馈极性的判断,就是看反馈的作用令净输入信号变大就是正反馈,否则就是负反馈。当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不在同一节点(如差动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等)时,若两者的瞬时极性相同,则为负反馈;两者的瞬时极性相反,则为正反馈。当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从同一节点(如晶体管的基极)时,若两者的瞬时极性相同,则为正反馈,两者的瞬时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三、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负载短路法)

根据反馈信号是取自输出电压还是输出电流确定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从反馈网络的输入端和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来判断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而不是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来判断的。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主要是利用负载短路法。该方法的思想是:把电路的负载用一根导线短路,如果此时电路中还存在反馈,那么该电路中的反馈就是电流反馈,否则就是电压反馈。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电路中没有负载,并不是电路的负载为零。

例如:判断图5电路中引入的反馈类型,负载短路法过程如下:

由于该电路中晶体管T3的集电极负载为∞,当用一根导线把T3的集电极负载短路后,反馈信号R3两段的电压由于电路的输出uo=0而为零,此时电路中将不再有反馈,故引入的是电压反馈。

例如:判断图6电路中Rf引入的反馈类型,负载短路法过程如下:

该电路中晶体管T2的集电极负载为RL,当用一根导线把T2的集电极负载RL短路后,此时晶体管T2发射极无论是电流还是电压均不为0,反馈依然存在,该电路中Rf引入的是电流反馈。

在电路中,除接地线外,若输出信号与反馈信号从同一点引出,则为电压反馈;若输出信号与反馈信号从不同点引出,则为电流反馈。

四、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的判断

判断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主要看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基本电路的输入端相比较的方式。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以电压形式进行比较的,则为串联反馈;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以电流形式进行比较的,则为并联反馈。从输入端来判断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而不是从输出端来判断。具体的判断方法:电路中存在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加在同一节点,则电路中引入的是并联反馈,否则就是串联反馈。

例如:判断图6电路中Rf引入的反馈类型,由于Rf引入的反馈信号加在晶体管T1的基极,而输入信号ui通过C1也加到晶体管T1的基极,所以引入的是并联反馈。

例如:判断图4电路中R3和R6引入的反馈类型,由于R3和R6的共同作用使反馈信号加在晶体管T1的发射极,而输入信号ui通过C1加到晶体管T1的基极,所以引入的是串联联反馈。

综上所述:判断反馈类型的步骤:1)判断有无反馈通路;2)用瞬时极性法来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3)用负载短路法来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4)再根据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是否加在了同一节点,判断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五、反馈的应用

例1:判断图3电路中R4引入的反馈类型。

解:由于R4的存在使得输入和输出信号间有了反馈的通路,用瞬时极性法,假设输入瞬时为+极性,所有的极性标于图3电路中,最后使净输入信号减小,所以引入负反馈;在该电路中负载为∞,如果把负载短路,则反馈消失,故引入电压反馈;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不是加在同一节点,故引入的是串联反馈;故电路中R4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例2:判断图7电路中R2引入的反馈类型。

解:由于R2的存在使得输入和输出信号间有了反馈的通路,用瞬时极性法,假设输入瞬时为+极性,所有的极性标于图7电路中,最后使净输入信号减小,所以引入负反馈;在该电路中负载为RL,把RL短路,则反馈依旧存在,故引入电流反馈;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不是加在同一节点,故引入的是串联反馈;故电路中R4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课程总结与反馈 篇8

文献标識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32-02

摘要:

本文通过对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金融系高年级学生对《金融英语》课程的教学反馈,对于评教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金融英语》在高校的教学质量现状,找出影响学生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将来《金融英语》的教学工作找到提高的途径,提出相应教改意见。

关键词:金融英语;教学反馈;满意度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发展和加强,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特别是能自如运用金融英语的人才,已经成为了金融市场上灼手可热的优秀资源。基于这样的趋势,笔者就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的重点课程《金融英语》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以此了解目前《金融英语》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分析学生反馈内容,从中得到启发,实现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1高校《金融英语》的教学现状

1.1《金融英语》的教学特点。

《金融英语》这种专业英语课程既不同于大学英语,也不同于专业的双语课程。通常大学英语主要是针对听、说、读、写等基础的教学;而专业的双语课程是由专业教师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兼用外语和汉语来讲授某一专业知识,它不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重点还是让学生的外语能力和专业技能有更好的结合。

1.2《金融英语》教学依然过于依赖传统模式。尽管现在大部分高校的金融类专业都开设了《金融英语》这门课程,其教学模式还是采用教师作为控制教学流程,以课本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单纯地单词解释、听写和文章翻译的模式。这样直接导致课堂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思维能力差,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如此典型的应试教育风格,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课堂上没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也使得《金融英语》失去了其专业英语应起到的作用。

2对《金融英语》课程反馈内容的相关分析

为了量化目前《金融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对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已经选修了《金融英语》课程的121名高年级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了109份。以下对反馈内容做了相应的分析:

2.1大部分学生对目前授课状况表示满意

见表1,90%以上的学生表示对于目前《金融英语》授课状况是很满意的,其中包括了授课老师教书育人的态度,对于课本知识的教授方式及其在调节课堂气氛,积极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互动等方面。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地方,也是鼓励着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优势,朝着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还是需要分析考虑学生反馈的其他信息。

2.2学生对于《金融英语》课程的反馈意见。

有60%的学生在反馈信息中提到,他们认为《金融英语》上课的原则主要是让学生熟悉金融专业词汇、学会用英语进行商务交际, 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商业文化背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特别是专业英语的学习在观念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变,已经开始从单纯的学习英语只注重词法结构、到对实际金融英语应用,重视金融英语文化背景学习的观念转变。

另外,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兴趣需求略有不同,老师在授课方法上可以更加的灵活多样,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踊跃参与教学。有51%的学生认为目前《金融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困难主要在于词汇量不够, 词汇量的大小取决于上课效果。这里所提及的词汇量并不是纯粹的金融专业生词和词组, 其中一部分是课堂上听不懂的常用单词, 但是, 这个问题会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和师生间的相互适应而减少。

3《金融英语》未来教学的启示

3.1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

目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的《金融英语》课程授课情况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但也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要改善教学质量,第一个手段就是关注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及其相关反馈信息,因为良好的交流是提高改善的前提。不管是学院还是系部必须建立和完善满意度调查机制,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激励与评价机制。可以基于本文的满意度调查模型为范本,通过这种双效的师生沟通方式,从而达到提高金融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长效发展机制。

3.2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制定合理教学方案。

认真分析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是顺利进行《金融英语》课程的前提。根据培养方案和具体专业方向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班级学生水平的差异化。我们需要考虑:一方面,当授课对象是不同年纪的学生时,授课内容的难度应该有所区别,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授课时,课程的难度性该各方面相对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在面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时,又该注意授课内容的侧重性。

3.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从反馈信息中,我们看到90%以上的学生虽然目前对多媒体使用表示满意(见表1),但是还是有同学提出要求对于多媒体的改善,这也是与学院的发展现状相联系着的。为了使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更能体现其优势,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提高个人素质及教学水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与之相关的硬件设施的改善,如多媒体设备、实验教室设备条件以及相关图书资料及时更新等。另外关注学校人文环境对该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尽可能的营造一个具有浓厚英文气氛的学习环境。

3.4丰富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方式。

应该打破原有的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走出课堂去探寻金融英语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差距”,确立金融英语人才素质能力培养体系,按照企业、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去设计培养方案。校企双方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到这些基地进行英语语言的运用和国际金融知识的运用实际业务训练和操作。

参考文献

[1]肖健. 高职双语教学问卷调查分析及启示.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

[2]李文辉,王强.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实证分析.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10(11).

[3]吴雁. VSO教师英语教学问卷调查分析.中国大学教, 2003(1).

[4]黄蕾,何大顺. 大学英语四级后ESP 教学问卷调查分析与启示.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10).

模块七总结与反馈 篇9

1、在这个模块中,你做了哪些事情? 答:在模块七中,我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1)在 “应用教育技术理论,反思所学案例”中,我认真阅读了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知识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方法及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并且回顾了所学过的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思考,在班级下的“反思所学案例”板块中讨论了三个问题。

(2)认真阅读了《教育技术参考手册》的知识群,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途径,方法,策略以及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知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渗透在课程结构的各个要素中,影响各个课程结构要素,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3)在 “优秀设计赏析与评论”中,我选择了:《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方案,按照教学成果评价量规,结合前面培训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发起了一个主帖对所选择的方案进行赏析与评论。

(4)认真撰写了《模块七总结与反馈》。2、学完本模块后,你有哪些收获?

答:学习完本模块后,我最大的收获是进一步理清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途径方法及策略,注意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经常出现的问题,在评价他人教学方案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学完了本模块的内容后,你对培训过程和培训内容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模块六总结与反馈 篇10

答:在学习教学评价这一模块中,我首先浏览了教学评价中的相关知识点,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认真的分析了必选案例,然后做了可选案例,并上传了作业,发表了帖子,和同学们及时交流。应用Execl表进行了学生的成绩统计,和同学们进行了作业的分享与交流,最后对整个模块做出了总结与反馈。合适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为有信息技术支持,学校中可用的评价的形式和种类都多起来了

2、学完本模块后,你有哪些收获?

答:学完本模块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合适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为有信息技术支持,学校中可用的评价的形式和种类都多起来了,在数学学科评价方案中,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在数学学科评价方式上做出的努力,都让我对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会了应用Execl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总之,恰当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疑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3、学完了本模块的内容后,你对培训过程和培训内容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答:学完本模块后,觉得这样的培训过程就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过程,通过老师在网络上的精心指导,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节省了集中培训的时间和人力投入资源。对于培训的内容我认为

基本上比较合理,能根据一线教师平时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来设计培训内容,如教学评价,教学实施,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等内容,都和平时的教学息息相关,很有实用价值。

回顾与反馈 篇11

上期回顾

超级英雄结盟指南/过期猫粮专访/Flowerzz专访/神奇海盗团幕后特辑/《钢铁苍穹》导演专访/漫画之路——白骁

“超级英雄结盟指南”,是你目前可以看到的关于《复仇者联盟》这部电影最全面,最细致的特效解析文章。厚达20页,不可错过。

《神奇海盗团》是阿德曼工作室的最新黏土动画作品,但是这部片子可不是只有黏土!英国最强的特效公司Double Negative 为这部动画片贡献了诸多的特效修缮,甚至还像拍真人电影一样在黏土现场搭建了绿幕!

山东/刘越磊

这期封面很令人意外啊。我发现贵刊的封面每次都有很奇怪的卖点……

这期封面是我们千挑万选之后才选定的。我们知道那段时间里肯定到处都是关于这部电影的封面。所以我们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既符合这部电影的题材又不是那么俗气的图呢?嗯,结果就是……找到了。

北京/刘千玉

你们是怎么联系到《钢铁苍穹》的导演的?这篇文章是真的采访吗?

其实这种新生代独立制作的导演,越容易联络,很多人都很年轻,都习惯使用互联网,所以很容易在互联网上找到他们,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这种秘密我们会到处乱说吗。

湖北/廖涵

希望今后可以多报道一些关于黏土动画方面的内容。这种手工动画在今天已经很不多见了,很有报道的价值。

课程总结与反馈 篇12

关键词:教学,信息反馈,教师,学生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己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高信息化的时代。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们应该如何去进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 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教师深思和探索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他们上大学之前便已经学会了简单的计算机应用甚至是计算机编程, 这给计算机教育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1 信息反馈教学法介绍

该教学方法是以信息反馈为主线, 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 使课堂信息由“单向传递”变成了“双向传递”, 即教师和学生把自己的教学和学习的成果通过各种渠道输送出去, 然后收回对它的评议, 以检验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从而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调节和改进。

从心理学讲, 反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首先, 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现有学习表现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2]研究表明对学习成效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学生的负面情绪以及分散学生完成任务的专注力, [3]因此, 为学生提供反馈可以间接推动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

2 获取反馈的多个途径

在“信息反馈教学法”中强调教学以学生反馈给教师的信息为主线, 教师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将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单一填鸭式教学方法, 改为教师、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探索、互相提高的创新型双边教学活动。教师应将“信息反馈教学法”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

2.1 上课前的信息反馈有助于课堂教学

上课前的信息反馈会为上好每一堂课提供宝贵的信息。教师可以在上课前通过聊天或问卷的方式, 了解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有什么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反馈信息, 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 对学生掌握较好的内容可以采取少讲或不讲的原则, 对学生了解较少的知识要进行详讲细讲, 对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可以有选择的进行讲解, 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 注重课堂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目的是通过师生双方对彼此教与学的评价, 促使教师认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调整旧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思考自己学习中的欠缺方面, 弥补学习中的弱项, 从而促进有效教学[4]。课堂教学过程是获取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要能及时捕获学生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学生也可针对课堂内容发表自己的想法, 和教师进行互动。

2.3 总结作业反馈了解知识掌握情况

作业是反映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最有力证据。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而及时改进教学;学生通过作业批改的结果, 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 明确努力方向。另外,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 要添加批语, 提供具体的建议和鼓励性的反馈信息, 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习潜能。

3 如何对待反馈信息

反馈教学法既为教师提供调整教学的信息, 又为学生提供提高学习成绩的信息。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 教师要反馈给学生, 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对于来自各个方面的教学反馈, 教师要注意归纳和总结。

教师在对待教学过程中所获取的反馈信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 反馈要及时

经验告诉我们, 延缓评价往往会降低效率。对于获取的反馈信息要及时将其反馈给调查者, 趁热打铁才能有所进步和提高。教学中获得的反馈信息, 关于学生部分的评价要做到及时告知学生, 使他们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相应的改进。关于教师教学中的反馈信息, 教师要及时总结, 并根据反馈做出教学上的相关调整。

3.2 反馈要准确

通过不同方式获取的反馈信息, 尤其是关于学生的反馈意见, 教师要给予准确的评价。避免使用不置可否或含混其词的评价, 如“还行”、“都不对”等。准确的反馈信息会推动评价的作用, 给学生正确的指引, 使其了解自身的优点或缺点, 了解自己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 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3 反馈要突出重点

教学中通过课堂学习表现、回答问题情况及课后作业完成等方面, 教师可以获取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对于这些反馈信息教师要总结出具有共性的、重点的信息并给出相应的评价, 反之则精简评价, 切勿面面俱到。对于来自学生调查、同行、领导及督导组的听课中所获取的反馈信息, 教师也要将重点反馈提取出来, 并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方面的调整, 力争做到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方法。

4 结语

反馈教学法是根据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法[5]。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反馈教学法始终以信息反馈为主线, 及时调控教与学, 力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6]。反馈教学法的作用在于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案, 改进教学方法, 以便科学地控制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Shute, V.J.Focus on Formative Feedback[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8, 78 (1) .

[2]Ashford, S.J., Blatt, R., &VandeWalle, D.Reflections on The Looking Glass:A Review of Research on Feedback-Seeking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 (29) .

[3]Kanfer, R., &Ackerman, P.L.Motivation and Cognitive Abilities:An Integrative/Aptitude-Treatment Interaction Approach to Skill Acquisi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89, (74) .

[4]王露露杨漫欣.大学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现状浅析[J].考试周刊.2011年第71期.

[5]刘显国.反馈教学法[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上一篇:描写雪景的唯美段落下一篇:物流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