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示范村调查报告(共11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政府扶持的重点逐渐从城市建设转移到农村建设。改变以往农村支持城市建设的格局,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口号。至此,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更是努力争取尽早完成新农村建设。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和强省,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实施和大力支持。在金华市我们何家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共建新农村。并以此为契机,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红红火火。
一、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思想指导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子、少取、放活”方针,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为目标,以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根本,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稳定,事业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民主选举,选择为村民服务的团队
这里的村领导,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务实、能够为村民服务。恰好本次调研时间是村里三年一次村民自治选举过后,我们了解到这次村长选举中何村长以绝对的优势票数连任成功。其他几位村委委员也是一样高票通过,这个过程中没有其他地方出现的贿选、托关系等
情况,充分的体现了村民民主。在这里也不得不提下金华特有的农村管理模式:一个党支部、一个村民委员会、外加村民监督委员会也只有这样,才能选举出为人民办实事的领导班子,才能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担子,而不是看眼前的利益。
(三)、自发捐款,共建新农村
在何家村的建设进入了开工阶段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上级的拨款肯定是不够的,村里的收入又有限,这时新农村建设眼看要陷入僵局。后来,经人提议和村委同意向广大村民集资,这个提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大家纷纷慷慨解囊。连不再住村里的超市老板们也捐款,全村共捐款1万余元。在村头我们刻了一块捐款碑,何村长个人捐款2000元排在第二,这样的好村长高票连任并非运气。
在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下,村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生活的更加愉悦和开心了,都笑称自己不是农民是市民了。确实,经过“五化”,现在的何家村已经和城市无异了,只是房前屋后还有良田和时而飞过的一行白鹭。
(四)、旧村换新颜
2007年,着手建立生态村,在村中预埋排污管,集中处理村内污水,建立了三个生态的公共厕所;2008年,逐步实现“五化”,包括:在全村范围内通自来水;路灯覆盖亮化;马路水泥硬化;房屋外墙粉刷;以及实现环境的绿化等。此外,村里还斥资建立老年活动
室,在全村形成了一股尊老之风,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重要内容。村党支部书记表示,村两委将继续努力,为村民做更多实事,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先锋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开通“广播村村响”,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近日,覆盖全镇35个行政村288个点的“广播村村响”工程投入使用,是傅村镇党委政府落实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领导,为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前期党委政府积极主动与广电部门联系,建立组织、落实专人负责。二是落实资金,工程总投资约40万元,党委做好项目包装,积极向上争取,采取“镇财政承担,广电配套”原则落实好资金。三是分工负责,广电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安装施工调试,镇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及统筹,各行政村负责政策处理及设备的日常管理使用,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该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六)、举行低收入家庭实用技术培训
2008年8月27日,傅村镇举行低收入家庭实用技术培训会议,全镇116名低保对象和困难人员参加低收入家庭人员实用技术培训。会上,区民政局朱志宣局长从技能培训意义、政府对困难群众的政策、培训要求等三方面做了说明,同时邀请市劳动保障就业管理局葛根华局长给参会人员上一堂“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课,兄弟乡镇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员进行了经验介绍和现场技术培训。通过这种形式的培
训,可以进一步提高这部分人员的劳动技能,树立创业信心,有利于政府部门从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为“一户一策一干部”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二、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规划为先,统筹谋划
把规划工作作为统揽全村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站在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于今天的农村就是明天的城市,而且是更加靓丽的城市的发展思路,采取政府投入资金,招揽选择规划单位,坚持长远谋划,系统布局;产业支撑,突出特色;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尊重民意,浅显易懂。使规划既符合区情、村情,又符合民意。
(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深入调查研究,因村制宜。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
新农村建设农民应该是主体,但实际情况是,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比例较大,召开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等村民议事会比较困难,部分群众对集体事务不关心、不热心,一事一议兴办公益事业,民主管理村社事务难度较大。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1.名师、名校等优势教育资源过于向城市集中,使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日益拉大;
2.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业余文化生活比较缺乏;
3.农村科技发展事业滞后,劳动力培训效果不明显;
新范村位于浙南千年古镇壶镇镇,以商贸为支柱产业,2010年新范村改为新范社区,成为缙云县第一个实现社区转型的行政村。全社区有332户家庭,共1067人,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526元,村集体收入204.04万元。
多年来,新范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村集体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建成2个娱乐场、1个文化活动中心楼、1个村级图书馆和各种文体器材,先后成立了12支各具特色的文体队伍。由该村村民吕官水自编、村民自演的剧目《老鼠娶亲》、《渔翁得利》曾多次应邀赴永康等周边县市表演,并大获成功,多次受各级媒体报道。目前,《老鼠娶亲》已被列入丽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渔翁得利》被列入缙云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壶镇歌谣”的传承人吕明兴被列入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新范村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范村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发展较快且独具特色,但仍与当前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对照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尚存在差距。
(一)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结构较不合理
资金缺乏是扼制新范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瓶颈,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资金投入总数不足,占全村总支出比例较小。2010年新范村文化建设支出仅占全村总支出9%。
2.资金支出结构较不合理。文化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基础文体设施建设、大型节庆活动、各级各类文艺表演等,日常文体活动、文化骨干队伍培训和激励等没有安排专门资金。
3.资金投入未建立长效机制,存在“搞一次活动,要一次钱”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基层文化工作缺乏人才,文化领导队伍建设弱化
新范村拥有专门的文化领导小组,理论上管理制度较为完善,然而究其实质,存有以下问题:
1.专职文化人员配备不足,文化骨干队伍基础薄弱。指导全村文化工作的专职文化员仅有一名,业余文化队中文艺骨干普遍具有“老人为主、新人较少、能力较弱、学历不高”的特点。
2.领导结构不甚合理。村双委交叉担任文化领导小组成员,文化领导干部专职不专用,领导结构存在随意性,不少干部并无文化专长,无法胜任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三)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单一机械,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现有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内容缺乏新意,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多层次文化需求,造成百姓受益面较为狭隘、教育启发不够深刻。
三、所存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三对矛盾尚未解决
1.经济发展重于文化建设。部分村干部没有真正将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全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新农村建设当中,对农民最直接、最关心的基本文化权益需求重视不够。
2.大型节庆重于日常活动。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大文化”发展思路,简单狭隘地将农村文化事业等同于“舞、说、唱”,热心于大型活动、比赛,而忽略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日常开展与广泛普及。
3.设施建设重于相关管理。领导层单纯将多建文体设施归结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大贡献,却忽略了其后续管理,导致诸多设施并没有得到合理运用。
(二)农民传统观念、封建思想依然存在,阻碍农村文化健康发展
1.自身文化发展存在差距。调查发现,能主动通过上网、阅读专业书籍来获取务农知识的农民仅占14%,参加相关培训更是少到只有8%。
2.农民文化消费观念薄弱。与中国的大多数农民一样,新范村农民一生的花费主要集中在子女上学、建房购房、婚丧嫁娶等三件大事上。调查显示,平均每月文化消费在100元以下的占了64%,201元及以上的只占4%。
四、新范村农村文化建设的改进对策及建议
(一)制定全村近期和长期文化建设发展规划,逐步建立起点、线、面相结合的村域主体网络,尽快形成社会化、开放式和整体效应优化的村域文化。
(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拓展投资渠道,使文化投入途径多元化。提倡以全村集体投资、个人出资等方式创办文化事业。并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及房屋租赁等第三产业,加强招商力度,利用社会力量支持全村文化建设。
(三)有效管理和发展文化活动中心楼及其他文体设施,实现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文化活动中心楼各专用活动室功能,进一步强化对各基础设施的功能性管理、规范化管理、责任制管理。
(四)加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配齐文化专职干部,切实纠正文化专员不专职的问题,加强培养年轻文化骨干并择优启用,并可通过提高文化干部政治经济待遇对外吸引专业人才。
(五)坚持传承与创新,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的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做到文化经常化、日常化。
(六)倡导文明新风评选活动,力争破除陈规陋习。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争创文明户等活动,提高农民参与意识和创建意识,为进一步文化建设夯实基础。
(七)加大文化的基层宣传,构建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八)加强文化生产力的双向流动。一方面,鼓励村民走出去,见世面,学技能;另一方面,大力支持鼓励他们回来,让他们将所学所得用到新范村文化建设之中。
(九)利用附近城镇文化的辐射作用,逐步缩小与周边城镇的文化差距。
五、农村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李油房村自2006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村两委班子在抓好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狠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个文明齐抓并举。
几年来,村集体投资兴建标准化牧业小区12万平方米,不断吸引域外养殖大户来村发展养殖业,促使畜牧业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村集体现有酒厂1个、砖厂1个、饲料加工厂1个,年出栏育肥牛千头以上的肉牛饲养厂1个,各类专业合作组织6个,各项村企的蓬勃发展给集体经济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李油房村不但抓好、搞好村办企业,还采取一切举措,增加村民的收入,扩大农民的经济来源,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配方施肥,良种覆盖率达100%,不断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引导农民土地集约化经营,让富余劳动力搞棚模经济和发展三、四产业。几年来李油房村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各项事业总投入资金786万元。所有路面全部硬化,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100%,新建幼儿园1所,高标准村小学校1060平方米,花园式村民文化活动中心1处,并配有图书室、阅览室和各种高、中档文体活动器材,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
在优化环境和新能源上也加大了投资力度,家家有沼汽,户户饮用自来水,新修建了生态卫生厕所,建垃圾场2个,全村植树5800株,种花种草2万平方米,正在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即将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真正做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绿化。村民享有各种福利待遇不断增加,同时为鼓励村民的子女勤学上进,凡是考入高中和大、中专学生,村集体一次性分别奖励200~1000元,使全村上下崇尚科學,惜才重教蔚然成风。
现在的李油房村,道路整洁、环境优雅、空气怡人,一簇簇五彩的花木沿着宽阔的水泥路向前延伸,一栋栋别致的砖瓦房整洁明亮,家家门口的小桥在绿树红墙的映衬下更加整齐艳丽,村民们谈笑风生,安居乐业,到处呈现出一派和谐、健康、文明向上的李油房景象,一个小康建设先行村的美景展现在人们眼前。
(公主岭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供稿)
第1章总 论..................1-
第2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3-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
3.1 ***概况.....................14-
第4章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16
第5章 规划布局与工程设计方案.............18
5.1规划设计方案..................18
5.2建筑设计方案..................24
5.3结构设计方案..................28
5.4给排水设计方案................30
5.5供电及电信设计方案............35
5.6小区管线铺设方案..............38
第6章环境保护和节能.............40
6.1环境保护...............40
6.2 节 能..................41
第7章物业管理...................44
7.1物业管理概述..................44
7.2住宅物业管理的服务标准...............44
8.1 组织机构................52
8.2 工程进度安排...................52
第9章工程招标...................53
9.1工程招标的基本原则............53
9.2招标范围及组织形式............54
9.3招标程序...............54
9.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55
第10章拆迁安置方案..............57
10.1拆迁房屋补偿标准.............57
10.2建设拆迁成本.................57
10.3奖励政策.....................58
10.4拆迁安置的组织实施...........58
第11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4
11.1估算依据.....................44
11.2投资估算的范围和方法................44
11.3投资估算和筹资方式...........58
第12章经济社会效益分析.................62
12.1经济效益分析.................62
12.2社会效益分析.................63
第13章 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65
13.1 项目风险分析..................65
13.2 风险评估...............66
13.3 风险应对措施..................67
——孙家坝村创建“交通示范村”工作总结
晋宁县新街镇孙家坝村,是一个省级“文明村”。其濒临昆玉高速,距离省城昆明40公里,县道牛广线沿村而过,交通位置优越。近年来,孙家坝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不断加大道路交通设施投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积极做好建设、养护、安全相结合的文章,努力争创“交通示范村”。截至目前,交通累计投入780余万元,建成进村公路一条,全长2000米,硬化村内道路10条,总长5600米,新建和整修机耕路26条,7200米。孙家坝村交通质量的大幅提升,为加快全村新农村建设步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科学规划,合理修建。
一是村两委邀请交通道路专家,在上级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并付诸实施。设计修建了连接牛广线的进村公路,即058乡道,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进城难的问题。二是为方便大多数群众出村入户和重点经营业户的交通运输,重新修整了连接新街镇的045乡道与连接晋城镇的055乡道。三是根据不同路段的要求,做好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绿化建设工作。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建造沿路绿化带1500米、花台30个,整修u型沟3条、三面光沟22条共14800米。
第二,明确责任,加强维护。
为避免“重建设、轻维护”,村两委制定了严格的道路维护制度。
首先是实行段(户)长负责制。按照“分段负责、分片包干”的原则,安排专人具体负责道路综合维护、绿化等工作。其次是建立道路维护台账。详细记录拆临拆违、建绿透绿、修补改善、巡视巡查的工作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计划有序推进。三是建立健全检查机制。村两委每季度对各路段及附属设施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雨季则加大管理检查力度,以确保路况良好和畅通。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保证交通安全。
目前,全村登记机动车辆(含农用三轮)278辆,驾驶员762人。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外来车辆不断增加,车流量日趋增长,交通安全任务日益繁重。我们村积极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并不定期举办交通安全知识培训班,努力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保障了全村的交通安全,多年来没有出现重大交通事故。
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编制单位:中共繁城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繁城县财政局
编制日期:2010 年10 月22 日
目 录
1、关于呈报陈店乡陈店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的请示
2、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3、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准文本
4、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村容村貌整治建设项目标准文本
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
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收入质量。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豫发【2009】 28 号)和《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专项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暂行)》(豫财农【2010】189 号)精神,结合我县情况,我们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项目区认真考察、科学论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陈店乡陈店村为繁城县2010 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申报村,并认真详细地编制了项目申报材料,填写了《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
一、基本情况 繁城县地处中原腹地,是河南省版图的几何中心,处于省规划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之中,自古扼南北道路要冲,通东西舟楫之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如今交通更是四通八达。同时,繁城县也是农业大县,下辖 10 乡 6 镇,435 个行政村,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81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9.87 万人,耕地面积81.72 万亩。陈店乡位于繁城县正北方15 公里处,境内三岗二洼,总面积4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901 亩,下辖30 个行政村,62 个自然村,194 个村民组,总人口5.01 万人,乡内道路四通八达,颍冢公路穿境而过,东接311 国道,西接郑南公路,有百强文化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陈店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全村辖 3 个自然村,总住户 612 户,人口2430 人,党支部1 个,党员71 人,龙头企业8 个,农民合作社2 个。2009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大于等于7200 元,居全县较高水平。近年来,在市、县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乡党委的带领下,该村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村”这一主题,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建设 村干部带头创业,70%的村干部都创办的经济实体。近年来,该村投资260 万元建设了1300 亩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投资15 万元建设了三樱椒生产基地,投资500 万元建设了青龙门业有限公司,投资200 万元建设了脱毒蔬菜加工项目等一批批强村富民项目。
(二)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了自来水净化处理,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户户用干净水”的目标;沼气普及率达到 90%以上;远程教育、互联网、广播电视等通讯设施一应俱全;建有高标准垃圾处理场,80%生活垃圾可集中处理;建设一处高标准“文化广场”,内设农家书屋、健身器材等设施,带动周边几个村的群众来健身娱乐。
(三)作为省级新农村示范村,本村道路硬化比例仅达15%,大部分道路尚未硬化、亮化、绿化,村内群众存在出行难问题,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投入资金150 万元,使村内道路硬化率和配套设施建设达到100%。
二、建设方案 陈店乡陈店村计划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整治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50 万元,申请省级财政补助150 万元。其中村内道路建设 69.6 万元,排污管道、亮化、绿化项目投资 80.4 万元。为了确保这项目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特从如下几方面强化建设方案。
(一)提高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长期历史任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关系到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许昌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出,新农村建设要统一认识,明确任务,研究措施,抓好落实,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繁城县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规划。当前,陈店乡已初步具备了对农业和农村支持和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陈店村为响应县委号召,落实中央精神,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制了《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村庄建设规划(2010 —2020)》,这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实现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为主要目的、以农民自愿、政府推动、示范引路、梯级推进为主要途径的系统工程,旨在规范并有效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科学地指导析农村建设。陈店村经济发展良好,该村的规划建设将很好地带动陈店乡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
(二)建立组织 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繁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当前我县的重要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由农业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发改委、农业、交通、公路、文化、教育、电业等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全县的项目建设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资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和工程验收。各项目建设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由乡(镇)长任组长,主管副乡(镇)长任办公室主任。县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到项目村调研指导工作,听取项目建设工作汇报,解决项目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管理
1、严格实行项目建设招投标制。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委托政府采购进行公开招投标,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聘请技术人员,认真组织编写招投标文件,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并与承建单位和村组签订建设合同和监督合同,使新农村项目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给老百姓一个明白放心。
2、全面推行项目资金公示制。建设项目得到省市的批复后,对所立项的项目资金进行公示,将建设内容、标准、投资、建设工期、责任人等内容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3、严格实行县级报帐制。所有建设项目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严格实行县级报帐制,具体是县委农办管理项目,财政管理资金;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完工后,对施工单位预留工程财政投资总额 10%的质量保证金,在工程完工使用一年后,经复检未发现质量问题的,由施工单位提出拨款申请,经县委农办审核同意,财政部门拨付其工程质量保证金,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质量保证金将用于工程维修,并按项目实施合同的有关条款进行相应处罚。做到专款专用,单据齐全,手续完备,开支合法,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好效益。
4、抓好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验收、审计工作。工程项目完成后,由项目建设的乡镇村组进行自查初验,并写出验收报告上报县委农办,县委农办协同财政、审计、监察、农经等有关部门,组织专人,对所有的完工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并对使用的资金进行审计。
5、加强督促检查。为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和数量,在工程建设期间,县委农办将组织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对在建项目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不合格的物料要坚决换掉,发现不合格的工程要毁掉重干。
6、加强工程管护。工程建成后,要使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关键在于管理。县委农办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将工程及时移交到项目单位,并与项目单位签订竣工工程管护责任书,要求项目单位根据移交工程使用的实际情况制订管护细则,落实管护经费(管护经费由村集体收入或“一事一议”筹资解决),建立管护制度,根据工程管护的工作量,建立专门的管护队伍,落实管护责任,保证工程正常使用,长期发挥效益。
三、示范村建设项目投资概况 该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 150 万元。其中修路计划投资 69.60 万元,修 1500 米长、4 米宽、0.18 米厚水泥路和 1000 米长、5 米宽、0.20 米厚水泥路一条; 排水工程计划投资 60 万元,建 2000 米下水道一条;绿化、亮化工程计划投资 20.4 万元,植绿化树木4000 株,建路灯42 盏。
四、资金来源 该项目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扶持解决,资金额度共 150 万元。
五、社会效益分析
(一)示范带动作用 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起到极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必将鼓舞陈店乡干群掀起建设新农村示范村高潮。
(二)促进农民增收 该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效解决该村 2430 名群众的行路难问题,使该村群众雨天照样能顺利出门生产、经营;绿化、亮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会更容易吸引外商来村投资,必将很大程度地促进农民增收。
(三)公共服务范围覆盖范围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项目区群众的行路难问题,美化、亮化广大群众的人居环境,而且将惠及周边多个村庄群众的生产、生活。
一、示范试点机制初步确立
高陵、大荔和杨陵三县区均成立了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 成员由相关部门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财政局, 具体负责指导示范试点日常工作。高陵县选择了农业基础较好、新社区建设起步较早的何村、东樊两个社区, 不断鼓励和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大荔县实行“政府出钱养兵、企业出钱打仗”的工作运行机制, 由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与政府进行合作, 共同为农民搞好服务。政府从涉农部门中选派30名农技人员帮助企业开展农技服务, 按照原有待遇不变, 企业每人每月补贴800元, 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下乡补助的经费保障机制, 把农技人员、企业和农民的利益有效的结合起来。杨陵区围绕“现代农业看杨凌”的目标, 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优势, 加强校区共建合作, 以基地和涉农企业为依托, 积极引进、培育和试验新技术和新品种。
二、服务平台建设有效拓展
高陵县在东樊、何村两个农村新社区设立农产品信息LED电子大屏和建立社区“农信通”体系, 用于向社区农户播报发布农牧产品供求及价格信息、农牧业生产技术信息、各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牧业气象灾害预报等信息, 加强农产品信息和流通市场建设, 促进社区产业转型升级。大荔县通过由县荔民公司负责进货, 已在全县18个乡镇建立农资配送中心、150个村建立标准化农资连锁店, 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低价的农资产品。同时, 成立了秦合农产品营销联合社, 在陕西省消费聚集区建立了5家面积达2000平方米“乡荔乡情”农副产品连锁示范店, 创办了“乡荔乡情”网上销售平台, 开展农副产品营销。
三、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建立
杨陵区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优势, 以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为出发点, 进行良种和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仅2013年, 已就蔬菜、西瓜、葡萄、樱桃、猕猴桃、苹果、畜禽养殖、园林8个试验示范基地达成建设协议。在五泉镇和揉谷镇各规划建设了1个杨凌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 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创业人才培养, 扶持、培养农业创业人才自主创业、实训创业, 逐步将基地发展成为集科研创新、生产示范、实训创业、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目前, 五泉孵化园和揉谷孵化园全面建成投用。同时, 聘任了12名专家和69名农业技术员, 重点推进了包括水肥一体化、秸杆生物反应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低碳环保方面的十大技术创新成果;大荔县按照“县建专家团、镇设特派员、村聘技术员”的“三个梯次”思路, 组建了设施蔬菜、设施冬枣、高石脆瓜、农技信息服务等4个县级专家团, 选聘了“镇特派员”18名, 派驻“村技术员”150名, 开通荔民农技信息网, 完善了县、镇、村农技三级服务体系。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
高陵县鼓励引导农村能人、技术干部以多种形式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 吸引工商资源参与经营约100万元。同时, 在何村社区, 依托设施农业基地, 建立20栋棚的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连接,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积极发展优质、精准、高效和生态农业。杨陵区通过政府组织、政策引导、科技支撑、企业带动、农户实施, 实现了园区主导产业全覆盖。以小麦、玉米、果菜良种繁育推广为主的种源产业快速发展, 以设施蔬菜、猕猴桃、葡萄为主的设施农业和经济林果产业初具规模, 以本香集团、众兴菌业为龙头的现代畜牧业、食用菌产业长足发展。园区共建成设施农业2.5万亩、经济林果2.05万亩, 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 435元, 增长14.7%。大荔县实行公司支撑、联合社营销、合作社生产的经营框架, 建立了“龙头企业+农产品营销联合社+生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 发展大棚冬枣、红提葡萄、沙红桃、西甜瓜等主导产业2 426亩, 解决当地100人的就业问题, 带动和孵化农业专业合作社5家以上, 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就业。
五、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
一、检查形式与时间 此次大检查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全面自查,地方各级新农村办公室全面检查,省里抽查、督查的方式进行检查,时间自即日起至3月9日。
二、检查范围 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的范围是全省所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重点是2010年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13个大型秸秆气化站。
白石村是位于汾市乡西北方向的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共210户,总人口910人;一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9名。白石村共有土地面积1343亩,其中水田697亩,旱地203亩。白石村还先后被县委评为“五好村党支部”、“一类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县委组织部、科协评为“农村党员干部学用科技示范村”,被县委、县政法委评为“安全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一、着力促“一村一品”形成
白石村村支两委按照因地制宜和区域布局的原则,由村支部书记黄康国和村主任黄村发领办的村里第一个规范化、规模化的现代科技牲猪养基地——旺达牲猪养殖场。该养殖场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投资规模达560万元,现有工作人员20人,带动全村中小型猪场40户,年出栏4000头。为我村牲猪养殖主导产业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村支两委不断求新求变,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谋划发展以沼气发电工程为载体,牲猪、水果为特色,猪-沼-果一线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二、着力完成基础设施配套
截至10月底,清路障14处,清废旧房150间。规划建设垃圾池6处,预计在12月底完工。全村100%安装了自来水,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90%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及电话,环村公路硬化2公里,沼气池建设完成30个,以户用沼气池建设为基础的改厨改栏改厕等三结合任务完成情况良好。村支两委投入了50多万元修建了村综合大楼、灯光篮球场,现已投入使用,卫生室、图书室、远教活动中心一切运转正常,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三、着力落实惠民利民措施
今年村支两委先后多次组织技术技能培训和远程教育学习,培训技术人员158人,转移技能人才145人。全村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参加农作合作医疗率完成100%,农村低保率达100%,计划生育完成率100%,各项工作取得很大的发展。真正的让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
四、着力增加集体收益
村支两委本着以主导产业带动附属产业,以村干部带动村民的“双带”模式推动了白石村经济发展。近三年年均村集体收入达7万元,为白石村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五、着力乡风民俗文明建设
积极开展“五讲四美”、“五好家庭”、“尊老爱幼模范”等评比活动,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卫生清洁育文明新风,以文明新风推进卫生清洁。为本村建设文明、有序、整洁、靓丽的美好家园,营造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实现人人倡导“和美”理念,人人促进“和美”发展、人人共享“和美”成果的目标。
六、着力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镇村组织健全,新农村建设保障有力
县农村工作会议之后,两镇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组建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抽调人员办公,并落实工作经费,为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XX镇还为XX村专门派驻了2名年轻干部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和村主任助理,成立了规划设计组、事业发展组、建设整治组、社会事业发展组,强化了村级组织机构和村级领导班子。
二、围绕民意编制规划,营造良好实施氛围
班子、经费落实后,两镇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注重围绕民意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两镇聘请市、县规划专业人员承担规划技术工作,通过进村入户听取民意,发放民意测验表,集中民智民力,摸清了村级公路分布、村民集中居住点、村民习惯种植作物、村内企业分布、畜禽养殖等情况,科学合理地作出了规划设计方案,并顺利通过村、镇、县、市评审。其中,XX镇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被确定为全市各区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范本。
规划成果定稿后,两镇通过各种方式大张旗鼓宣传规划,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氛围。XX镇除在村组干部会上、院坝会上宣讲规划外,还将介绍XX村的宣传片《风景这边独好》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县城人民广场大屏幕上放映两周,扩大了XX村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取得了良好反响。XX镇举办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广场文娱晚会,结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在村党员干部群众中广泛印发“八荣八耻”宣传资料,掀起了以学习贯彻荣辱观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的热潮。
三、镇村主动出击,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局面迅速打开
两镇围绕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工作重点,强化投入,狠抓规划实施,并主动汇报,主动沟通,争取市级部门到镇村调研。农业、国土、建委、市政、旅游等县级相关部门扎实开展调研,为示范村建设提供项目、资金、人员、技术支持,同镇村一道迅速打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局面。
一是确立产业发展方向。XX村目前以种植、养殖、加工、劳务输出为主要产业,规划通过三年努力,培育壮大观光旅游业,逐步退出畜禽养殖业。XX村针对平坝良田、水源较好的优势,确定在县农牧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实施“稻鸭共育”产业。
二是按照规划新建改建房屋。四个月以来,XX镇XX村共拆除11户违规建房,对4户危房进行了排危,对6户旧房进行了改造。投资7.6万元基本完成XX村小改造,投资8.5万元正在改造村办公室,投资15万元已完成村卫生服务室、小商品及农资超市地基工程。与5户农民签订了旧房立面改造协议书,对到居民点修房的7家农户进行选点放线,近日可望动工。XX镇XX村投资15万元的“五保”家园、投资60万元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之中。49户农户进场开工建设农民新居,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总投资353.65万元。
三是加紧建设基础设施。XX镇XX村便民道改造工程进展顺利,现已集资10万元改造完成便民道7条3810米。荷塘农庄至三组2公里长的干线公路已验收投入使用。农综办负责的800米景观沟改造工程结束。康居点已运土填平,招商引资工作和晒坝谷场修建正在进行之中。市政局负责的生产性、观赏性苗圃建设正在进行测设,已签订苗圃建设框架合同。现有大河坝东段苗圃正挂牌拍卖。同时,市政局将县城更换下来的40套路灯灯杆赠送给XX村使用。XX镇XX村2400米主干道水沟改造、人行道建设、路灯安装和人行道“点、线”式绿化等市政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总投资245万元。
四是着力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XX镇XX村围绕培育庭院经济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抓“一池三改”项目实施,174户沼气池群众集资全部到位,现已有14户建成沼气池。XX镇XX村按照先主干道、再延伸至次干道的原则,已完成“一池三改”180户。
四、年底前两镇示范村建设工作打算
XX镇XX村将继续围绕村容村貌的整治开展工作,一是继续推进旧房的立面改造,年底前再改造60户,积极引导本村村民新建房屋和外来人员到康居点投资兴业,力争在年底有亮点。二是年底前完成160户“一池三改”任务。三是电力公司对电网主干线进行改造。四是交通局对四组到金马的主公路800米,六、七组梨园1200米道路进行硬化。五是旅游局力争今年11月申报全国农村生态旅游示范村。六是11月中旬前完成25条2190米便民道改造任务。同时,XX镇村建所有机构无人员的情况将在乡镇综合改革时解决。
XX镇XX村主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工作,一是完成主干道水沟改造、人行道建设、路灯安装和人行道绿化等市政设施建设;二是完成五保家园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三是完成49户农户13500平方米统建房屋建设;四是启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公路建设;五是投资400万元生产高强石膏粉的越新建材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的主体地位必须真正确立。按照中央确立的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两镇村的实践告诉我们,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尚未到位,主体观念没有入脑入心,等、靠、要思想严重,主动性缺乏,等政府拿资金来建,靠部门、靠社会帮扶,项目实施中算小账等现象客观存在,这在房屋立面改造工作中尤为突出。
一、总体安排
深入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省直有关重点责任部门要按照职能责任分工,加强对现有国家和省扶持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的整合,打捆使用,将泥草房改造、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消防水源、电网改造、商贸网点、集贸市场、清洁能源、科学普及、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农家书屋、信息网络、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畜禽养殖场(小区)、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1000个示范村,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示范村建设步伐。省直各有关部门要细化责任分工,实行重点工作包保责任制,研究制定三年建设扶持意见,制定相关政策,协调落实项目和资金,切实加强工作指导,组织和动员全行业力量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实现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资金捆绑、行业包保、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具体分工
1.农业部门负责优先支持1000个示范村做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做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组织协调工作,同人保部门共同抓好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
2.组织部门负责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推进1000个示范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3.教育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培训设施建设,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
4.发改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泥草房改造,积极推进农村民生改善。
5.公安、消防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村警务室、消防设施建设。
6.民政部门负责指导1000个示范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7.商务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选择有条件的乡政府所在村进行农贸市场改造建设。
8.财政部门负责抓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专项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抓好示范村农业综合开发。
9.人保部门负责加快1000个示范村社会保障,同省农委共同抓好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工作。
10.建设部门负责督促指导1000个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和相关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实施工作。
11.林业部门负责新林区建设综合协调,农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负责在1000个示范村优先安排开展“绿化美化村屯、创建绿色家园”行动。
12.国土资源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项目用地和支持开展土地整治工作。
13.文化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村级文化室(农村文化大院)建设。
14.交通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农村公路及其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行业管理,积极建立并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机制。
15.水利部门负责将1000个示范村的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小流域治理项目优先纳入规划并组织实施。
16.卫生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村卫生室建设,积极推动全省农村改厨、改厕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7.环保部门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监管,对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及畜禽污染防治进行技术指导,促进全省农村环境有效改善。
18.体育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
19.新闻出版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农家书屋建设。
20.工信部门负责推进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加快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县域担保机构建设,对重点示范村的重点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
21.广电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
22.粮食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
23.畜牧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畜禽养殖小区建设。
24.旅游部门负责对具备一定旅游资源的示范村,开展旅游项目建设。
25.电力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生产及生活电力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26.供销部门负责1000个示范村“新网工程”入村、农资连锁经营店建设,大力开展“连锁服务进万村”活动。
27.邮政部门负责农村邮政服务设施建设。
三、工作措施
1.制定好规划 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包保分工,按照1000个示范村的总体布局和项目建设计划,研究制定本部门工作的具体规划,细化2010年~2012年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科学安排工作进度,分级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推进。
2.完善政策措施 省直各部门要根据“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总体部署,结合部门职能和任务分工,制定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和工作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
3.加强工作协调 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履行包保责任,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合力推进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
4.强化督查考核 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将制定“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目标责任制,通过定期调度、集中考核的方式对各责任部门和单位的年度包保工作考核。对于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工作滞缓、推动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
【新农村示范村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市农村信用体系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06-23
建设新农村总结报告11-01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问卷10-08
关于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05-24
13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09-12
农村合作新医疗试点调查报告11-01
周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