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反思(精选7篇)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举出学生熟悉的实例,通过实例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形成概念,在通过概念进行判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胃是一种消化器官。胃的内表面是上皮组织。胃能够蠕动,说明胃壁内有肌肉组织,胃排空时会感到饥饿,说明胃壁上有神经组织,胃壁中还含有血液等结缔组织。这些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起来,执行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所以胃属于消化器官。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心脏或膀胱等器官,进一步明确器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也可进一步让学生判断一块肌肉是否也是器官?加强学生对器官概念的理解,也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所以,有关基本概念的教学应该成为生物学课堂上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切忌死记硬背概念。
2、教学生以“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学习方法
1. 高中生物作业分层布置的必要性
在现有的条件下,全面地进行课堂教学分层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其确实能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且受学生欢迎。
(1)分层作业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2]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但学生的层次性与课程标准的统一性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在这一矛盾中寻找结合点,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乐学”,真正做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
(2)分层作业设计符合高中生物教学实际。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各学科均衡发展,生物的教学有规定的学时,有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是,学校为了照顾分值高的学科,必然将生物学科边缘化。没有足够的学时,学生也不会把时间用在做生物作业上。因此,生物教师只能提高课堂作业效率,精选作业。
(3)当前的作业现状要求教师进行分层作业设计。表1是本小组开学初对学生进行生物作业调查问卷的部分内容和结果,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不能完成生物作业;相当部分学生有抄袭现象;大多数学生是赞同作业分层的。而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到,作业布置的盲目性以及作业难度没有梯度,使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造成普遍抄袭的现象。
2. 作业分层次布置的具体实施
(1) 学生合理分层。合理分层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学生自主进行分层。高三多数时间是复习课,学生本来就有一定的基础,在充分讨论、说明的前提下,让学生自我定位,教师提供以下标准(见表2),让学生自主进行分层,不公开个人层次。第二,动态分层、动态管理。所谓动态分层,一方面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另一方面,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调整自己的层次。学生是动态的,对不同的内容,掌握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学生在细胞分裂这部分是B层次,但是在遗传这一部分内容可能是A层次,也可能是C层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定位自己,这是分层作业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2) 作业分层。作业分层的操作要根据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学生对某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动态分层。在实际操作中,课前和课后进行分层是可操作的,而课内练习分层则不易把握。现以《基因表达》复习课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课前作业分层(见表3)。对于课后作业分层,本人基本遵循以下原则:
C类:基本题。学生在掌握书本作业中概念题的基础上,另补充少量基础检测题,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
B类:适当提高。教材的提高题以及少量难度适中的补充练习。
A类:提高题加上高考真题,侧重知识迁移强,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的题型,如实验设计。
(3)学生层次与作业层次的对应。分层作业操作的关键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本人的要求是:1 C类题目所有学生必须完成,以防学生只求提高而忽视基础。2 B类学生完成B类题外可尝试部分A类题目,而A类学生可视自己的本部分内容掌握情况,可选择A类和B类。这样,既可防止后进生作业完不成而抄袭,又可防止优等生忽视基础,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况。
3. 分层作业布置教学效果及反思
经过高三一学年的教学实施,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学生成绩对比的基础上,本人发现,进行作业分层布置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防止后进生放弃学习。以下是分层作业实施过程中,四次综合考试成绩对比:
以上图表显示:A类学生的优秀率,实验班期末考明显优于对照班,而在随后的市检和省检中,对照班优秀率明显上升以至与实验班持平。原因是进行作业分层后,优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减少了作业的盲目性,学习效率能得到提高。而对照班学生因为期末考后本人进行了作业分层,因而成绩也得到提高。B类学生实验班与对照班差别不大,原因是该类学生思维已成定势,学习习惯已经形成,尽管进行作业分层,但学生不能正确自我定位。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后进生,该类学生长期以来作业不能完成,没有信心。但作业分层后,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没有了心理压力,有了成功体验,学习生物的热情有了提高。
在作业分层设置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不能正确定位自己。本人发现,由于学生本身的惰性,往往“就低不就高”,可以做B类作业,却选择了C类,B类同学往往不会自觉地尝试A类题,这是B类同学不能提升的原因。其次,A类和B类同学会出现过分追求高层次,忽视了基础,眼高手低的问题。对于不同的章节,学生不能随时改变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只能把握整体,难以跟踪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按照要求进行作业,也难以及时调整个人的教学行为。对每节课的作业进行分层设置工作量太大。
因此,作业分层设置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摘要:研究显示:进行作业分层设计能明显提高优生和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但对中等生效果不明显。本文旨在论述分层作业设计的操作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反思,以寻找“因材施教”与“学生最优发展”的结合点,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分层次教学 生物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042-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调整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新生的入学门槛降低,处于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在加剧,面对这种新情况,教育工作者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才能适应形势的需求。过去的生物教学基本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授课,在这种授课模式下,老师经常用班级的平均水平来衡量班级所有同学的水平,并且按照这个参照,对全班同学实施同内容、同要求、同进度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对部分的学生是适合的,但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来说是不适合的,最终出现的结果是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跟不上”的现象,这严重阻碍了这些学生的发展。因此,高中的生物教学不能再走原先的路子,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新兴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在2003年颁布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生物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适应时代改革的要求。
就高中生物课程而言,如何大力推行分层次教学呢?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教学,但是在现阶段却无法做到。我国的学校教育从一开始就秉承“大班教学”的教授模式,并一直延续至今。当下我们仍然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现状。那么要推行分层次教学的模式,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加以改造,实现在班级授课条件下的分层次教学。
二、分层次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分层次教学是指在班级授课的前提下,教师根据班级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以及基础强弱,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化。具体说来就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进行分小组学习、分小组讨论、分小组完成任务。
高中生物分层次教学就是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针对全班不同差别的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根据生物学科的知识特点,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补救教学和课外辅导,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评价,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可接受”水平上都有所得的一种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的特点主要有三个:
1.同步教学中渗透着异步教学;
2.面向全体学生,所有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
3.每个学生都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高中生物课程的分层次教学
(一)教学对象层次化
分层次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分层中秉承的原则是合理分层。在分层之前,老师一定要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考察,从多渠道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整体状况,切忌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分组,要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性格等,进行多方面衡量,确定最终的分组。就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来看,认为一个班的学生一般可以分为三层:A层(优秀层),B层(中等层),C层(学困层)。各层次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讲,A层的学生学习刻苦勤奋,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独立学习,自主性较强;B层的学生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习的自主性较差;C层的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学习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笔者认为,对学生分层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团队的作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得。
比如在高中生物“洋葱表皮细胞”的试验中,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完成实验内容,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强弱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分带动动手能力差的学生,以此最大限度地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圆满完成实验内容。
(二)教学目标层次化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调节和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生物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完成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后学生所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在对教学对象分层次之后,教师还要根据班级学生划分的不同的层次,制订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由于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成绩等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设置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时教师一定要切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合理地制订该层次的教学目标。比如在上面所分的三个层次中可以这样制订教学目标:A层学生对生物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的自主性较高,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拓展该层次学生的思维;B层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基础知识,可以要求他们熟练地掌握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要求;对于C层的学生而言,只要求学生将大纲规定的识记、理解及简单应用的问题弄懂即可。教学目标分层主要依赖于教师对本班级学生的了解情况,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前一定要充分考虑所分小组的实际状况,然后再制订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比如高中生物染色体的相关内容,染色体的计算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往往需要几步诱导运算才能算出结果,这对学困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优秀生来说则相对容易得多。因此,在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一定要分层次对待,对于优秀生则要求全部掌握,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则只需要求会基本的计算即可。
(三)教学活动层次化
教学活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课程讲授的过程,这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质量高低。讲授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导入课程,这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在这一环节教师一定要多下功夫,用生动有趣的开头吸引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生物是一门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生动地开始一节课的讲授。导完课程之后自然就是講解本节课的内容,这一环节主要是由老师来完成,教师可采用边讲边提问的形式进行内容讲授,但是提问的问题一定要适合各个层次的水平,给各个层次的学生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同时教师给予适当评价,充分调动各个小组的学习兴趣。讲完内容之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分层练习,同时指导各个层次学生进行复习。这是了解本节课学生学习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通过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可以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下一节课的教学。
四、结语
高中生物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由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即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让班级里的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分层教学是一种好的教学策略。它的实施,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了学习目标,同时增加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盲目的“题海战术”,给高中生物的教学带来更多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刘树红.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2]李朝晖.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06(10)
【基金项目】此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课题《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4]GHB0842。
武安市午汲镇中学
宋闻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学生能够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在学生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教具、学具:每组一个番茄、洋葱等,一把小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提问从而直接引入新课,3分钟)提问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引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以旧知引入新知。
二、自主学习(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提出的问题是:1.植物体有哪些组织?
2.植物体组织有哪些不同的作用?
3.植物体有哪些器官?有哪些是生殖器官?哪些是营养器官?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什么?与动物体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下题,然后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1、绿色开花植物体是怎样生活的?
2、绿色开花植物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何功能?
3、组织的形成过程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四、动手实验:
解剖番茄来探究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并解决几个问题:(实验前,让学生观看现有的植物组织标本,然后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1)撕下番茄表皮进行观察,拉动其表皮,是柔韧还是脆弱?有什么功能?属于什么组织?
(2)番茄果肉是我们吃的部分,果肉细胞特点是什么?其功能是?属于什么组织?(3)再观察果肉中黄色的细丝,有什么功能?属于什么组织?
学生利用自己手中试验的情况进行展示交流解决问题情况,其他同学可以质疑和补充,教师最后做评价。
五、巩固提升:(学生独立完成下列检测题,教师检查校对)
1、人们吃成熟的香蕉时,吃的是[
] A.细胞质
B.机械组织
C.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
2、人们食用的黄瓜、胡萝卜、甘蔗、菠菜、大豆分别属于植物的[ ] A.根、茎、叶、果实、种子
B.果实、种子、叶、茎、根 C.果实、根、茎、叶、种子
D.种子、叶、茎、根、果实
3、下列属于组织的是[ ] A.一个苹果
B.一瓣苹果
C.一块苹果皮 D.一株苹果树
4、下列叙述属于“器官”的是 [ ] A.一块苹果皮 B.一株苹果树
C.一个苹果 D.一瓣苹果
5、切开番茄可以看到,它外有表皮,内有果肉和种子,还有一条条“筋络”,由此可知番茄分别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6、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小结:先由学生来进行总结自己一节课的收获,教师做补充。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课后反思
武安市午汲镇中学
宋闻艳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本课中能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能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针对本课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地处理,这堂课最大的突破就是让学生去感知,自己去发现,自己得出结论。
围绕课程标准的两项主要要求,淡化了教材中对分生组织特点的介绍,重点引导学生从感性入手,循序渐进地认识植物不同器官的组织构成情况,将教材中以根尖作器官代表介绍其组织构成这一教学难点作了一些实物和感性认识上的铺垫。同时将演绎的教学方法调整为归纳教学法,课堂教学证明,这样的处理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掌握起来轻松得多。
学生分组探究自己所带的各种各样的植物,达到了设计意图,既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让学生能全面辩证认识不同类群的植物器官构成情况,从另外一种视角感悟了生物的多样性。课堂中给学生发放上几届学生制作的精美叶脉标本,让学生近距离更直观地认识了输导组织,学生们非常兴奋而感兴趣。通过听李进起老师的讲座后,我再次审视自己的这节课,感觉自己在指导学生实验操作方面还很不够,使学生的认识不够深刻。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课堂的生成。例如在探究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时,结合自己所带的绿色开花植物的植株,学生们直观发现的只有根、茎、叶、花、果实五大器官。在探究蚕豆叶的组织构成时,学生们采用分组探究的方式很快认识了保护组织和营养组织,对输导组织的认识却出现了困 难。我迅速展示前几届学生制作精美的叶脉标本发放给学生,输导组织的认识迎刃而解。课堂中的这两点插曲,让我感觉到有效利用并处理好课堂中的生成,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与成员:张 怡 北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高级教师
陈月艳 北京四中 高级教师
主 持 人:张 怡 北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高级教师
第2学时
张 怡:
老师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对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教学进行了分析,更多是站在对课标的研读和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上来进行的。老师们可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尤其是对教学片断的观看,这节课我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选取了一个案例来与老师们共享。西城教育研修学院,生物教研室的研修员杨勇老师来上,主题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我们共同剖析这节课是想来看看,我们在制定了教学目标之后,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后,是怎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我先给老师们看下,杨老师制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同时,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确立。比如,本节课中她确定的教学重点是: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细胞、组织和器官构成的。2.在构建植物体结构层次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微观的植物细胞和组织的联系。
教学难点是: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分生组织分化来的。
这一教学片断包括如下三段:
1.教学的导入,利用已有的知识推测植物体的构成。
2.然后聚焦问题,展开探究,组织构建器官这样一个环节。
3.反馈、教学评价。
张 怡:
我看完了教学的导入,和利用已知推到植物体构成以后,我们请陈老师谈谈看法。
陈月艳:
我看她前面这段课,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她问题情境的设置,或者说问题串的设置。首先是这节课的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前面已经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那么植物体是有结构层次的吗?这样的导入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所以说这样的导入,还是不错的。导入后,教师如何去剖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呢,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对好理解一点,孩子们知道人体有胃、心、肝然后有系统他们都知道,但是植物体相对是比较抽象的,他们会去怎样理解植物的结构层次呢?这里有一个问题,杨老师教学设计地比较巧妙,布置作业就是先让孩子们去画你心目中的植物,让他们去画一株完整的植物。当孩子去画植物的时候他们一定是选最好吃、最好看的那部分,所以我们看到孩子们有的画一只苹果,有的画一朵花,我想这正是教师后面重点的一个切入点,孩子们画的一个器官是植物的一部分,一株完整的植物还有哪些器官组成呢?在这就体现出了由已知到未知,由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引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然后已经知道植物体的宏观表现,它的器官又聚焦了一个问题,前面学生已经知道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后面又看到了器官,他们会去思考细胞和器官是一种什么的关系。必然会产生一种探究的愿望,所以,我觉得她这种由已知推未知的策略很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起到激发学生探究的作用。也使得探究的问题变得更明朗,所以我觉得这部分教学还是很有特色的。
张 怡:
接下来我就来看看聚焦问题以后的探究活动,请朱先生谈谈对这一探究活动的认识。
朱正威:
我想这课贯彻了一种启发学生去探究,然后再总结,再比较的这样一种过程。因为说起探究,狭义而言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做实验、收集相关的证据、得到结论。这就是我们课标是提到的那六步,大多数讲的是通过实验设计活动来解决一个问题。那么本堂课它不是一个实验课,但是广义而言,它却起到领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融入了探究精神。仔细分析下来,除了陈老师刚才提到的,还有一些补充。比如说,最初学生学的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是从受精卵开始,也就是从微观最基础的层次逐渐向宏观去延伸。那么现在学生要学习植物了,如果植物在从受精卵学起就很麻烦,那么倒过来,从植物的整体一点点到了微观的细胞,这样便于学生的认识。所以组织这样一个探究学习的活动,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内容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探究的应该有重点,费精力、费时间的那部分学生活动应该是核心的,不能蜻蜓点水,每部分都一样。在这节课中,植物体是宏观的,可见的,但是器官这一概念是较抽象的,理解它是由组织构成的比较麻烦。这点要花时间,重点突出,番茄的果实、菠菜的叶子一点点剖析到组织比较困难,临场操作不太可能,所以教师就做了事先的较为充分的准备。她为学生们演示了一些图片,在解剖了器官以后学生会发现它们是组织构成,组织又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环节杨老师花的时间较多。所以,探究活动一定要抓重点。第三点,最终探究的结果应该有个很好的总结,引领学生和老师一起交流。结果就是我们植物体的整体结构是怎么样的,用图示也好,其他方法也好,做一系统的总结。然后,结果与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做比较。那么在结果部分是需要我们动脑子的地方,比较也是一个思维活动,动物体和植物体大体,基本的东西还是一样,细胞――组织――器官,具有统一性,但是高级动物要复杂一点。综观整体,本课是充满了一种启发,交流,探究,能够适当提升各种技能。
张 怡:结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 学生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生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整意识;
3.学生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难以理解。
课前准备:
1. 学生课前准备:教材、笔记本
2. 教学器材:大屏幕投影、电脑、显微镜、四种组织的永久切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师:我们已经知道,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细胞通过分裂可以增加数量。但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砌起来是不能成为生物体的,因为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体系,只有当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时,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它们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呢?今天我们就以人体为例来讲解“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板书]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分小组讨论预习提纲、并看教材预习
师:请同学们看书预习,并分组讨论预习提纲各题:
①动物和人体的生长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它是什么细胞?它经过怎样的变化成为多个细胞?
②什么是组织?它是怎样形成的?人体有哪四种组织?分别有何功能?
③什么是器官?
④什么是系统?八大系统怎样构成人体?
生:看书预习并讨论回答。(略)
三、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解答
师:①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在人的胚胎发育早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逐渐出现了差异,最后形成了具有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各种细胞。这种由一般到特殊,由相同到不同的细胞变化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师:②受精卵分裂形成一群细胞,然后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发生变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tissue)。(见书P63图Ⅱ-15“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板书]
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师: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是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为什么要分化形成四种组织呢?它们分别具有什么功能呢?
生:讨论回答。(略)
师:②(讲解四种组织的特点及功能。)(见书P62、63)
师:③不同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organ)。
[板书]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师:例如,见书第64页图Ⅱ-16、17、18。
师: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会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哪些组织?
生:讨论回答。(略)
师:④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system)。
[板书]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师:例如,见书第64页图Ⅱ-19“消化系统”。
人体由八大系统,它们分别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四、总结与笔记上,并用大屏幕投影展示
五、通过实践来验证我们所学 实验4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见书P62)
1. 目的要求:
⑴学生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
⑵认识、区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材料用具: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显微镜。
3.方法步骤:见书P62(略)
[作业]见报告册P11《实验4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教案点评: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节的内容看似平淡,但学生学习起来相当困难。由细胞形成组织,由组织形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由系统构成整体,既包含了微观上的难点,同时也具有宏观上的难点。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逐一去理解。并通过自己真正的动手操作实践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所学。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自主性学习,探讨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注重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主体意识,产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反思性学习是一种能使学生的自主性不断提高的途径。所谓反思性学习,就是以原认知理论为指导,使学生善于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适当的学习;善于检测达到目标的情况,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善于总结自己达到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即倡导学生对知识内容及产生过程、思维的方法及推理的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一种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反思,在解题活动中总是要涉及一些已获得的具体的生物知识,那么要反思自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是否达到了活动所要求的程度,包括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这些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相关方面建立联系的程度,通过亲身经历这一活动过程,反思自己对所涉及的知识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反思自己原有的认识有些什么欠缺之处,如何进行补救。
例1 下面图示中能正确表示J型增长曲线的增长速率的是:()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总是在增长率和增长速度这两个概念问题上容易混淆而做错,在习题中经常把增长率看作增长速度,这种模糊处理没有科学性。包括很多资料都没有很好区分,其实结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则区分如下:
首先由数学公式得:增长率=(Nt-Nt-1)/Nt-1
增长速率=(Nt-Nt-1)/t
(Nt代表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代表第T-1年的种群数量,t代表经历一年的时间)
(1).由“S”型增长曲线
则根据公式和“S”型增长曲线分析:起初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相对恒定,即Nt-Nt-1先不断增大,后不断减小最终趋于零(与斜率一致),然而,对于增长率来说,分母上Nt-1是不断增大的,结果是导致种群增长率先稍有增大(可以忽略),后不断减小最终趋于零(如图),而对于增长速率来说,分母上是t,单位时间不变,因此最终结果也是先不断增大,后不断减小最终趋于零(如图)。
(2)、由“J”型增长曲线:
“J”型增长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增长情况,即种群每年的增长率不变,这是教材中明文规定的,不过,老教材中提到的λ是指后一年种群数量始终是前一年的λ倍,仍能推出:增长率=(Nt-Nt-1)/Nt-1=(λNt-1-Nt-1)/Nt-1=λ-1仍为定值(如图)。而增长速率根据以上描述一直在不断上升(如图)。
(3)、进一步分析“S”型增长的开始部分等同于“J”型增长曲线吗?
从图中看出,“J”型增长曲线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增长曲线,是种群迁入一个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理想条件,迁入后种群数量以指数形式增长,增长率始终保持不变;而“S”型增长曲线的前段,种群对新环境有一个适应阶段,其增长率是从零开始的。
然后引导学生反思,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对此过程是否深刻理解?有哪些错误的认识?只有经过这样的反思,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和生理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补救、自我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就是指在一个活动结束以后尽力去回忆自己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步思考过程,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走弯路;我的思考与老师或同学的思考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归纳出的方法等等。
例2 某同学在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时,发现一个细胞中出现了染色体两两配对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细胞的染色体上具有染色单体
B.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与母细胞保持一致
C.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体细胞的一倍
D.这种组织可能来自肝脏
本题错选的原因:一是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没有真正掌握;二是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发生的场所搞不清;三是没有理解减数分裂的实质;四是对染色体与DNA的数量变化没有理解其内在原因。
透析本题,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的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此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A对),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B错);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体细胞相同,DNA分子数是体细胞的两倍(C错);能发生减数分裂的组织来自动物的睾丸或卵巢,肝脏中进行的是有丝分裂(D错)。
通过这个题目,学生可以反思自己在着此类问题上的知识缺陷,从而认真的回顾、反思、比较、总结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差异,及其在染色体数目、形态、染色单体、DNA数目的不同变化,达到对知识的透彻理解。
3.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反思学习源于模仿,旨在学会创造,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训练中,提倡解完题后认真回顾解题过程并做进一步的探索,反思有无别的解法,有无规律可循,从中归纳、总结出形成简捷思维结构的经验和规律。
例3 在完全显性情况下,让AaBbcc与aaBbCC杂交(3对基因独立遗传),问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几率________.
思路一:从两个亲本所产生的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等,可用棋盘式写出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然后逐一核对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
思路二:逐对基因考虑,写出每对基因杂交后代得到的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然后对子代各对基因型再组合,从中再找出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即AaBBCc(1/8)+AaBbCc(2/8)+AabbCc(1/8)+aabbCc(1/8)=5/8=62.5%
思路三:逐对基因考虑,写出每对基因杂交后代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然后对子代各对表现型再组合,从中再找出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即:A____B____C____(3/16)+A____bbC____(1/16)+aabbC____(3/16)+A____bbcc(3/16)=5/8=62.5%
思路四:逐对基因考虑,先找出后代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几率,再用整体1减去后代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几率。即:1- A____B____cc-aaBC=1-1/2×3/4×0-1/2×3/4×1=5/8=62.5%
4种解题思路中,第二种比第一种简单,第三种比第二种简单,第四种又比第三种简单。从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简捷的思维方法:即在子代中个别表现型所占的比例为该个别表现型中每对基因表现型所占比例的乘积。从而提高学生用简捷的思维结构进行思考的能力。
4.引导学生对活动中有联系的问题,特别是生产、生活问题进行反思生物学科的学习方法最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在生物的解题活动中必然会与一些实际问题有所联系,因而活动结束后就应反思:曾经与哪些问题联系,为什么会产生联系,具体产生了什么联系;是问题情境的联系、问题方法的联系,还是问题结论的联系。经过这样的联系,对原问题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例4 在体温调节过程中,有人说:“冬天天气冷,人体散热少;夏天天气热,人体出汗散热多。”而且好多同学都认同这句话,为什么呢?实际上这是一种想当然的说法,是看出汗多少这方面来衡量的,实际上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物理上的热的传导方式和生物学知识来推理就不难推知:冬天天气冷,体温与周围环境的温差比较大,向外通过热传导散失的热量比较多,尽管汗液蒸发带走的热量少,但总的散热是多的,而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体温要不变,则产热也要多一些,即:产热=散热(多);夏天天气热,体温与周围环境的温差比较小,向外通过热传导散失的热量比较少,尽管汗液蒸发带走的热量多,但总的散热是少的,而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体温要不变,则产热也要少一些,即:产热=散热(少);
学生如能及时就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就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当然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时,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敏感的心灵去体会,用准确的语言去描述。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汇集感知。
结果,把它提高到理性高度,这对于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地进行自主性学习有积极的意义。
反思性学习的形成要靠教师正确地引导和培养,才能够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并在学习中自觉地、积极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资源网; 高中专题教研诊断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反思12-21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教学反思10-25
生物种子的结构教学计划07-27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10-03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试题11-04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反思11-20
八年级生物课的教学反思12-29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反思07-19
生物教学工作反思07-01
初三生物教学反思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