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产品物流(精选8篇)

农产品物流 篇1

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具体地说,它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目标是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从某种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农产品物流是一种追加的生产过程,它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提供有效的、快速的农产品的输送和保管等服务来创造农产品的效用。农产品物流的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原因是商品化农产品的主要消费主体是在城市。

一、海南省果蔬的特点

(一)数量大,品种多

热带水果有椰子、香蕉、芭蕉、芒果、西瓜、番石榴、菠萝、荔枝、龙眼、柑桔、杨桃、菠萝蜜、榴莲、红毛丹、油柑果、人参果等。蔬菜品种多达上百种。所以农产品物流的数量大,品种多。

(二)鲜活性

海南的水果蔬菜一般是新鲜的。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新鲜度的要求也越高,水果和蔬菜在采摘后仍是鲜活的有机体,因此需要采用冷链运输降低蔬菜的呼吸和蒸腾作用,保持蔬菜新鲜度。

(三)易腐易损性

水果和蔬菜质地鲜嫩,含水量高,在采收、装卸、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伤害。受损的蔬菜容易遭遇病菌的侵袭,造成蔬菜腐败。在采摘之后除了对包装、运输和装卸过程加强管理之外,还应尽量减少搬运、装卸的次数和缩短运输距离。

(四)物流难度大

一是包装难,二是运输难,三是仓储难。水果蔬菜比较难包装,而且运输的条件也很高,仓储也需要专门的设备,比如冷藏运输车、冷藏仓库等。

二、水果蔬菜对物流的要求

为了保持果蔬的新鲜品质,必须重视在果蔬物流过程中的管理,鉴于果蔬的特点,比如有的品种怕冷,有的怕热,有些柔软多汁、抗机械损伤的能力十分低等,对果蔬物流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物流运输过程要求较高的保鲜技术水平

果蔬等生鲜农产品由于其本身的生物特性,在物流过程中价值极易流失。果蔬类农产品能否保值增值取决于物流运作过程中农产品食用价值是否能够保持不变以及维持这种价值的成本费用是否合理。另外,果蔬类农产品一般生产周期都较长,采摘期较短,表现为短期内集中上市,而市场的需求与消费却是均衡的,这种生产与消费的不均衡性也需要高水平的保鲜技术来进行消除。因此,果蔬物流运作中保鲜技术水平对拓展其国内外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二)果蔬类农产品物流过程中须进行必要的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也是实现果蔬类农产品价值增值的重要途径。由于果蔬类农产品在最初的生产环节完成之后,其产品的尺寸、品质、规格等方面差异较大,在进人流通领域之前,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拣选、分类加工。另外,通过对水果蔬菜进行标准化加工,可以提高蔬菜水果在物流过程中的标准化程度,便于高效率的物流运作;标准化还使得水果蔬菜销售实行明码标价更容易操作,可以更好地实现其价值。[1]

(三)物流通道要求畅通无阻,物流速度要求快速及时

容易腐烂变质是果蔬类农产品的主要特点。因此,为了减少新鲜果蔬的水分蒸腾、自身营养物质的降解和不适宜环境所造成的损伤,水果蔬菜在采摘和收获后必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达消费者手中才能避免价值流失,这就必然要求物流环节最少、物流速度快速迅捷、物流通道畅通无阻。

(四)选择适合的包装,轻装轻卸

要根据各种果蔬各自的特点来选择包装,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果蔬不受伤害,而且有利于搬卸和运输。由于水果蔬菜的水分含量大,容易损伤,所以在装卸过程中要求轻装轻卸,而且轻装轻卸可以大大减少机械损伤而导致的微生物浸染,实现装卸工作现代化,既可减轻劳动强度,又可以保证质量和缩短装卸时间。

(五)保持果蔬所要求的温度

新鲜果蔬运输环境温度过高会导致呼吸加强、促进衰老,温度过低容易遭受冷害。不论使用何种运输工具,都要进行温度调节,使达到适合果蔬自身的最适温度。

三、海南农产品的物流方式

目前海南农产品的物流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从农户直接(或通过中间商贩)到市场

这种方式通常是由农户或中间商贩用拖拉机或者小型卡车直接拉到集贸市场进行销售,主要用于满足本岛消费者的需求。其优点是销售灵活、流通环节少、交易成本低、农民获利大。不足之处在于市场处于分散无组织的状态,市场销量小且不稳定,一些农民法律意识、卫生意识较差,容易受到城市社区的排斥。目前各地乡镇均存在按当地风俗“赶场”的交易形式。

(二)从农户到专业合作社再到市场

这种方式是通过专业合作社把农产品运到各大批发市场或者内地市场进行销售。以农户、农村经纪人和运销队伍为主体成立的各类产供销一条龙的专业合作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南各市县都成立了各类专业合作社,如香蕉、荔枝、瓜菜、菠萝、龙眼等产销合作社。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既能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又能把分散的农产品集中起来,为农产品的再加工、实现增值提供可能,为产业化发展打下基础。不足之处在于资本、技术、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到位,导致服务水平较低。

(三)从农户到农村经纪人或外地收购商再到市场

这种方式主要由外地客商或委托农村经纪人来农产品生产地直接收购,再运往内地批发市场进行销售。这种方式具有适应性强、稳定性好的特点。不足之处在于外地收购商对市场信息缺乏较深了解和把握,会遇到天气、运输、行情等困难,使得销售能力有限。农村经纪人的作用是跑两头,一头是种植户,一头是外地市场,向双方提供信息,牵线搭桥,设点收购发货,长线配送批发。

(四)从农户到农村经纪人再到龙头企业再到市场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以具有一定规模和可靠销售市场的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为载体,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市场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接农户,实现产销一体化经营。这种流通渠道的优点在于大大提高了

农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力。不足之处在于如何解决好公司与农户双方契约约束的脆弱性问题。[2]

四、海南农产品物流的现状

海南省的物流业起步较晚,目前可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的物流发展水平较低。

(一)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技术落后

一方面,交通不发达,除了东西线高速之外,其他地方的交通都不太好,而且海南的路面普遍较窄,即使是高速的话也只有四车道,不利于大型车辆行驶,使得运输不太方便。另一方面,缺乏专用的运输工具和储藏设备,存储、保鲜技术、物流加工和冷链建设等发展落后,运输技术也相对落后,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不快,农产品运输主要靠中型卡车,能耗大、容量不足,并且大多是敞篷的,缺乏对农产品的有效保护,致使一部分农产品挤压于产地,造成腐烂变质,损失严重。农产品物流在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长期不足使得高额物流的损耗很大,农村的仓储设施很落后,没有专业的保养设施,水果蔬菜直接就地囤积,当果蔬丰收时,造成供给与需求间的严重失衡,短时间果蔬卖不出去,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专门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企业少

在很多地方,比如很多比较富裕的乡镇,或者极为需要配货的地区、农产品集中地等,很少可以看到农产品物流集散的地方,尤其是中线地区,比如琼中、白沙、五指山。专门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企业和物流组织少,使得农产品不能及时的加工、储存、销售、运输等,造成农产品的大量积压,腐坏变质。

(三)缺乏农产品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

农产品物流知识包含的面广,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这就要求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广而强的知识与技能。海南省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学历不高,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也不多,对农产品物流的认识也不够,整体的人员素质不高。并且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教育与培训还相当落后,农产品物流人才相当匮乏。

(四)对农产品物流的认识和重视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普遍存在着“重农产品生产,轻农产品流通”、“重种植,轻加工”等不科学的思想,现代物流意识淡薄,没有将农产品物流看成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这导致了海南农业物流长期以来处在物流时间长、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层次上,农民对物流的需求大都只限于一次性和临时、分散的服务,农民自营物流的方式仍占主体地位。另外,各级政府和农民比较重视在农业增产方面的投入,但在产后物流等后续处理加工方面却明显投入不足。对农产品物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3]

(五)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低,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与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和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贯穿于农产品物流的始终,从产前、产中、产后、在每个一阶段、每一个环节物流信息都应及时处理。海南省除了产地集散网、销地配送网、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系统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和农产品有关的信息体系,信息水平低和信息体系不健全使得对农产品无法做到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五、对策

(一)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

完备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农产品发展的前提。政府应加强交通运输运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投入资金加强建设粮库、保鲜库、冷藏库等,增加温控设备和防潮设备。同时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改变目前农产地交通闭塞、运输条件落后的局面,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并且出台相关政策,废止各地方不合理道路交通费用,减轻物流企业负担。

(二)完善农产品物流组织,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

培育物流主体是改善农产品物流的关键,政府应该依据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各地的农村合作社等组织,争取建成一些综合性的物流园区。从整体来看,海南农产品物流缺乏龙头企业,小型企业各为战,还未形成一个合理的物流体系,培育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业运输车辆及仓库,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也可以有效地保证供应的及时性,加速农产品

周转,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不必要损失,也有利于农产品的保质保值,获得规模效益。

(三)加强吸收和培养物流人才

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一方面,要积极吸收一些专业的物流人才来管理控制海南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最大化的增加收益。另一方面,要鼓励发展多层次的物流教育和培训,实行物流人才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积极发展农产品职业教育;为物流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物流人才。[4]

(四)加强宣传和引导,使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由于对农产品物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成为了制约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宣传力度,把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性向农民群众解释清楚,要让他们认识到农产品物流在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方面的独特作用。同时大力引导农民群众做好农产品产后的物流工作,让他们见识到物流带来的巨大效用,从而使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五)提高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

先进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可以使农产品生产者、中间商、销售商都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从而实现农产品的有序流通。要引进和开发先进的农产品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及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连接生产、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指导农业生产,坚守盲目性。

参考文献:

[1] 任艳.果蔬类农产品物流组织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87

[2] 赵伟.海南农产品流通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2009,(2):87-88

[3] 赵英霞.供应链视角下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96

农产品物流 篇2

农产品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

农产品物流银行。农产品金融机构以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小、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产品质押为授信条件, 运用较强实力的绿色信息管理系统, 将农产品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和绿色物流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 向中小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客户提供绿色“融资、结算、分散风险”等服务业务, 其主要业务模式为农产品物流的质押模式和担保模式, 这两种基本模式引用了以农产品物流动产质押, 通过“绿色物流银行”融资在农产品绿色仓贮时就能变现, 盘活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动产, 解决中小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的绿色融资“瓶颈”。因此, 我国现代农村“土地银行”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 不仅扩大了现代农产品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 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困扰我国现代中小农产品绿色物流企业融资问题, 这无疑有利于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发展。

农产品融通仓。拓展现代农产品“绿色融通仓”, 把现代农产品物流、绿色信息流和绿色资金流进行综合的现代农产品物流的绿色管理, 从而提升了为客户 (消费者) 进行绿色服务的质量, 提高农产品绿色物流经营效率, 减少农产品物流运营资本, 拓宽现代农产品物流服务内容, 优化现代农产品物流绿色资源使用, 并协调多方绿色经营行为。因此, 现代农产品融通仓的拓展, 能提升现代农产品物流供应链金融的整体绩效, 增强了整个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竞争力。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在现代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活动中, 绿色金融机构灵活地运用现代农村“土地银行”绿色物流供应链金融产品及服务, 将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 使现代农产品物流产生价值增值。现代农产品物流供应链金融涉及的主体:地方政府、客户 (消费者) 、物流企业 (公司) 和金融机构 (银行) 。其中地方政府作为追求社会发展 (效益最大化) 的土地所有者, 其正确引导和宏观政策的支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客户 (消费者) 包括农产品物流核心企业及与其构成供应链联盟的上下游企业和最终用户 (消费者) , 都在“绿色物流供应链金融”模式下, 农产品物流企业 (公司) 发挥在农产品运输、仓储、质物监管等方面的专长, 现代农村“土地银行”绿色金融机构基于农产品物流企业控制货权, 进行农产品物流与绿色资金流封闭运作, 给予农产品物流中小企业绿色授信融资支持, 形成互利互补的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平台, 使地方政府、客户、农产品物流企业及绿色金融机构在多方合作博弈中“共赢”, 使数百家农产品物流企业分享到了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平台的融资便利与物流增值, 以满足帕累托最优。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绩效分析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绩效是指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价值, 即一定量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 (投入) 与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 (产出) 的对比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绿色物流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实现对环境的净化。因此,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须从环境的角度, 对农产品物流金融体系进行改进, 形成了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管理系统, 即建立在维护人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改变原来的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的单向作用关系, 在抑制农产品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系统。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作为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既包括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企业的绿色物流金融活动, 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金融活动的规范和管制。从绿色活动的范围来看, 它既包括单项的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作业, 如运输金融、仓储金融、包装金融、流通加工金融等, 还包括为实现农产品物流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的农产品物流金融, 即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逆向农产品物流金融。因此,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目标不同于一般农产品物流金融活动。一般农产品物流金融活动主要为了实现农产品物流金融企业盈利最大化, 仅追求经济利益目标;而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目标, 则在循环经济利益目标之外, 追求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这从宏观角度和长远利益看,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经济利益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绩效目标既具经济属性, 又具社会属性和生态环境属性。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共生型绩效。传统的农产品物流金融往往没有考虑到对环境与生态的负面影响, 片面追求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经济效率化。如我国的农产品运输, 汽车运输比重越来越大, 尤其是汽车长途运输, 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以及汽车噪音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批发、贸易市场卫生条件差, 农产品污染严重, 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然而,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则注重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求得环境与经济发展共存;它尽可能通过农产品物流金融革新与技术进步, 尽量减少或消除农产品物流金融经营活动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当然,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在运营活动中并不是消极地抑制其规模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而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农产品物流金融经营活动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 抑制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运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形成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系统。

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资源节约型绩效。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不仅注重农产品物流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而且强调其资源的节约。据《哈佛商业评论》报导, 全部物流中大约只有1%的物料真正地用在最终产品上, 并在出售后6个月仍在使用。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对蔬菜缺乏必要的加工过程, 100吨毛菜可以产生20吨垃圾, 大量的毛菜直接进城销售, 再加上相关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和市容管理方面的费用, 存在着一个数量惊人的无效物流成本;还有过量的储存也造成物品陈旧、老化、变质, 运输过程的农产品破损, 流通加工过程边角余料的浪费等, 其资源浪费现象不仅存在于生产、消费领域, 也存在于流通领域。因此,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 不仅能减少农产品物流环境负面效应, 而且还节约了农产品物流资源。

中国农产品物流模式探讨 篇3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比较分析;物流园区;农村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F326.6

农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保障,农产品物流在各国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也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物流问题,并将农产品物流作为物流业调整振兴的重要领域之一。现代农产品物流涵盖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方方面面,包括生产、采摘、分类、加工、包装、运输、配送、储藏、销售等环节。如何合理高效地整合各个环节中的农产品,提高流通效率,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价值损失,进而增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的重要议题。

以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农产品物流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因此,借鉴各国的成功经验,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

1.1美国:产销一体化模式

美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都很发达的国家,其农产品的产量及贸易量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物流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地广人稀且多平原的地理优势以及农产品作业高度机械化自动化,使得美国农业生产规模巨大。此外,美国拥有强大的零售连锁经营网络以及快速发展的超级市场,使得其在零售商的规模和势力不断壮大的同时,要求农产品货源稳定、供货及时,因此产地直销的流通形式也应运而生。在美国,连锁经销商、大型超市的零售商支配着农产品的交易活动。

1.2法国:公司制一体化模式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大国,同时也是欧盟国家中农产品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法国现已成功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制一体化模式是法国农产品物流运作的最新形式之一。它是指法国的商业、金融、工业企业、农业企业,通过公司之间的股权控股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物流、分销及供应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经营的农工商综合体,以期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这是一种一体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并且由于其主体资金力量雄厚、经营规模巨大,外加生产、加工、运输、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既提高了农产品经营效率,也降低了农产品物流费用。因此,在法国农产品物流组织体系中,公司制—体化模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3荷兰:以“拍卖市场”为中心模式

荷兰位于欧洲的西北部,两面临海,占据着较为优越的区位优势,能为欧洲地区巨大的食品、农产品需求市场提供物流服务。荷兰人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成功运营了“拍卖市场”物流模式。荷兰农产品物流一体化经营中最具有特色的模式即为拍卖市场与农户的对接,其在荷兰农产品物流体系中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荷兰90%的鲜花、82%的水果和80%的蔬菜均通过拍卖市场销售。土豆、水产品等也大批量通过拍卖市场售卖。荷兰作为欧洲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其拍卖市场专业性很强,即在—个拍卖市场只拍卖一类产品,因而效率很高。以拍卖市场为核心模式的运作流程是:农户将农产品按拍卖市场的质量规则进行分类、分级和包装,经检验合格后进入拍卖大厅,批发商按交易规则进行竞价拍买,以高价成交。拍卖成功后,市场内部系统将自动对农产品进行货款结算和配送。

1.4日本:以“农协”为主导的批发市场模式

日本自然资源有限,地少人多,土地分散,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农村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但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流通模式先进。且由于日本文化及生活习惯等原因,日本的超级市场特别是综合性大型超级市场的发展显著落后于欧美国家,因而农产品批发市场能有效解决大市场、大流通和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80%以上的农产品会经由批发市场流通,农产品批发市场作用较为重要。究其原因,是因为日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以为供需双方提供交易信息、交易场所、交易模式并对过程进行管理,实现了农产品贸易、分销、集散等功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其所具备的价格形成、发现和结算功能。以官办为主的批发市场中,日本是典型的代表,其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的管理模式,使交易活动更为公平、公共、公开、公正,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违法现象。

2.中国的农产品物流模式

中国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通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已渐趋完善。但整体上,中国的农产品物流流通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物流体系相对落后。流通中,农产品的组织化程度低,物流功能单一,缺乏在功能上、渠道上、组织上的有效整合。在农产品生产对接与流通销售中出现“弱、小、少、散”等状况:“弱”即为竞争能力弱、融资能力弱,“小”即为经营规模小,“少”即为市场份额少、功能少,“散”即为货源不稳定、结构单一、网络分散、经营管理不规范。此外,农产品物流的流通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也较低,其表现为:农产品的流通主要以现金形式交易,交易方式单一: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农产品物流设备、设施、技术落后;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效率低:物流过程增值能力弱等。如今,中国形成了一个以农民和个体商户为主体、以批发市场为枢纽,以城乡集贸市场或者连锁超市为末端的初级农产品流通体系,如图1所示。

3.中外农产品物流模式比较分析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日本、法国、荷兰以及中国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存在明显不同。下面从农产品流通组织、农产品物流技术、配套设施、政府的政策和物流人才5个方面对中外农产品物流模式进行对比,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nlc20230901113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中,单独的农户与个体不占有重要地位。农产品物流体系中,流通的主体集中为农产品批发与零售企业、企业化经营的农场以及农户联合起来的协同组织(如农民协会、农村合作社等)。因此,中国农产品物流未来发展模式中,应该形成农村合作社的组织,将农户、农场和农产品批发与零售企业自愿联合组织起来。这种具有高度组织化的协同体,将会在营销中具有较强的谈判实力,具有其他组织和个体所没有的销售优势及规模优势,特别是在进军国际市场时更具竞争力。

4.中国农产品物流模式的优化思路

对比中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可以发现中国农产品物流模式还不完善,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考虑到中国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具体实际,笔者提出以农产品物流园区为核心,联合农村合作社,通过一定的协议,相互合作,共担风险的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对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物流模式的改进,保留了原有批发市场的集货能力,加入了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形成全方位服务、高效配送的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物流园区模式,即形成:从生产者到农村合作社,再集中进入物流园区按需进行相关加工、仓储、配送、检验、金融、拍卖等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产业链模式。如图2所示。

在交易方式方面,这种模式从传统商业交易方式即农产品生产者与批发商由简单的租赁关系变更为拍卖交易方式。因为农产品具有易耗易腐、不易久存保鲜的特点,拍卖交易可以通过商品储存集中化、交易集约化以及市场信息对称化,实现规模经济,缩短交易时间,提高交易效率。在拍卖市场中,卖方委托交易,市场集中控制商品质量、数量、规格等信息,并集中统一向买家报告,信息透明度高,机会平等,买方则凭实力和技巧公平、公开竞争,保证拍卖市场有序高效进行。这种信息公开及竞价拍卖方式,有效地消除了拍卖场中贸易欺诈和歧视性交易,能够充分保证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开,进而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和价格的合理性,并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扩大生产规模。在配送方式方面,这种模式的配送依然要依靠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用他们自身的信息系统、物流网络、物流基础设施,提高仓储、粗加工、包装以及运输能力。在相关服务方面,物流园区要吸引相关服务机构(邮局、银行等)的入驻,从而形成大规模、全方位的现代化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是一个新兴的价值创新平台,它将不同物流设施和众多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场所,即物流园区主要是价值链上各环节企业的集合点。农产品物流园区就是把农产品价值链上各环节企业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从某种程度上说,农产品物流园区集中了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企业,充分发挥了各企业的专长优势,加强了各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了双方问的信息沟通,其更有利于节约企业成本和进行价值创新。

另外,在当前中国的市场环境下,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不同,笔者提出了根据不同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不同,发展不同的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例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可选择仓储配送型物流园区和转运型物流园区,即在物流园区中更侧重选择物流基本功能和物流核心功能: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则可按需选择综合型物流园区和流通加工型园区,即在物流园区中更注重选择物流核心功能和发掘物流延伸功能。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分析 篇4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发展政府政策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发展农产品物流,有利于农业走向规模经营,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并使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农产品物流,使农产品及时高效地进入市场,完成由商品到货币的转化,是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环节。而我国农产品物流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矛盾:数量供应与需求上的矛盾、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全年性的矛盾、农产品自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与消费的及时性及绿色要求的矛盾、各家各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等等。目前,效率低下的农产品物流正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已成为当前农业流通领域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首先我们应正视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整体发展水平低下

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流通的多重

循环格局初步形成。但由于我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环节过多,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各环节运输条件较差,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很大。

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为25%-30%,我国每年至少有1.8亿吨果蔬腐烂掉,而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在5%以下;我国粮食损失占总产量的12%-15%,相当于8000万人口的年消费量。此外,农产品市场建设、物流主体培育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困扰着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下。

我国名副其实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屈指可数,社会上对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认知和认同度至今较低。尽管物流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目前物流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不强,自营物流还占绝大部分,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缓慢。

2、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和效率低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信息网络平台等公共和准公共设施仍然落后,导致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下。

3、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以及管理水平低下。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5000多家,但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数量有限,批发市场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检疫监测手段不完善,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4、农产品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低下。

我国农户对于农产品生产信息的获得主要还是依靠传统方式,来自当地市场、政府部门、传播媒体及网络的很少。当前,许多农产品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相关物流信息网络系统还处于空白,在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拥有物流信息系统。

5、农产品市场体系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当前占据农产品流通主导地位的批发市场大都只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场地,档次低、功能单

一、交易手段单

一、服务与管理落后等。

6、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托盘标准化没有推行,包装标准与运输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此外,我国农产品质量卫生标准和市场内部的检验检测体系尚未建立,进入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偏低,缺少检验手段和食用安全保证。

(二)我国农产品现行物流模式及利弊分析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有四种模式,即:直销型、契约型、联盟型以及第三方物流模式,各有利弊,都不能形成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主导模式。

1、直销型物流模式是由农户或农产品基地自营配送,将农产品送到批发市场或用户手中。这种形式适用于流通范围较小、流通数量较少的状况,在目前大流通的格局下,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契约型物流模式有四种形式,即“农户+运销企业”“农户+加工企业”“公司十农户十保险”以及“公司十合作社”。这些模式克服了加工企业、大型连锁超市和农贸市场批发商原料来源不稳定的问题,为农户销售产品找到了相对稳定的渠道,也提高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度。但弊端是农户同企业谈判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利益容易受到侵害,违约现象频发;企业直接面对分散的农户,市场交易费用高,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3、联盟型物流模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运输商、加工保鲜企业通过利益联结和优势互补形成战略联盟。这种模式能够带

动各方积极参与,节省了交易成本,各参与方在合作与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优势,专业化分工明显,提高了交易效率,也为物流主体建立了公共交易平台,使交易双方有更多可选择性。但缺陷在于,由于处于一个战略联盟下,随着交易量的扩大,管理效率比较低,而且中间批发商仍然会对直接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信息封锁。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出现专门从事农产品储运和流通加工的中间组织。它们不从事任何直接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专门承担连接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系统服务。这种模式促进了流通与生产的分工合作,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有利于实现物流标准,成为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方向,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涉及范围非常有限,而且这种模式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三)发展农产品物流体系解决的重要途径

1、加大现代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政府重点列出专项资金,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科技研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倾斜的税收、财政等经济杠杆,优先向农产品物流基地、保鲜冷藏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倾斜,着力改善与农产品流通密切相关的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等交通运输条件,重点加大物流科研投入力度,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技术的专业化水平。

2、加快提高农产品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在扶持已有农产品物流企业等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同时,重点是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鼓励倡导多种形式的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农村运销户、农民经纪人、代理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采用“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大户+农户”“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形式。重点扶持有市场开拓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农业物流龙头企业和示范、连接、亲和力强的农产品行业协会,为提升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规模化、组织化和系统化奠定基础。

3、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信息体系建设。

成立由农业、贸易、气象、供销等部门参与的农产品市场预测预报体系,为市场提供服务;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通过网络和其它媒体让农产品信息真正进村入户,为农户和龙头企业提供前瞻性、引导性的市场信息,减少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

4、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

在高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资助扶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适应时代发展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支持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举办从业培训,建立物流行业的职业终身教育系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行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

5、加强我国农产品物流理论和政策研究。

农产品物流 篇5

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第一章

项目单位概况

一、企业简介

(一)概况:成立时间、注册资本、资产状况、股东构成、企业性质等

(二)主要经营业务

(三)获得荣誉情况: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A级物流企业等

二、现有物流设施及运营情况

(一)现有主要冷链物流设施:如冷库设施、停车场、运输车辆等(附实景照片)

(二)运营情况:冷库利用率等情况

三、企业近三年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

(二)财务状况:包括主要财务指标数据,如近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未分配利润等

第二章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总投资及构成

二、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需要有量化的指标,如项目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建设冷库***平方米,库容***万吨,购置***冷冻冷藏车辆等

三、项目建设总平面图 包括已有设施和拟建设施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市场前景分析

一、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本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的供需情况

二、上、下游对接服务企业的协作意向

三、项目建成后的辐射带动效果预测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一、审批(核准、备案):已于**年**月**日取得****发改委的审批(核准、备案)(文号:****)手续

二、土地:已于**年**月**日取得****国土局出具的土地预审意见(或土地证)(文号:****)

三、规划:已于**年**月**日取得****规划局出具的规划选址意见书(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文号:****)

四、环评:已于**年**月**日取得****环保局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文号:****)

第五章

项目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

一、项目投资估算及构成

包括分项详细的投资估算或概算,特别是与农产品冷链物流核心建设内容相关的投资情况。

二、融资方案

三、资金落实情况

第六章

项目进展情况

一、项目实施进度

二、工程实景照片

附件: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农产品物流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篇6

2010-07-20 08:59:36 李东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今年6月10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河南许昌天和万亩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和郑州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刘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时,作出必须下决心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让生产者更多受益的重要指示,引起地方政府及物流专家对本地本行业农产品物流的思考和探究。

许昌市农业较为发达,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单产在全国连创新高,人均产粮、人均占有粮、人均贡献粮等指标居全省首位,同时也是河南省畜牧业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基地,人均畜牧业产值,人均肉、蛋产量3项指标综合评定已连续十年名列全省第一,是全国十大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市之一。

在地理位置上,许昌市处于豫北城市群和晋冀鲁豫4省13市中原经济区的中心。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壁至濮阳高速公路、山西至濮阳等干线公路横穿东西,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穿境而过。全市以新区为中心已经形成半小时交通圈。目前,正在修建的石家庄至武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经过鹤壁,晋中南铁路通道、鹤辉高速公路正在推进,届时将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大交通格局,从北京到鹤壁的行程只有

1.5个小时,以鹤壁为中心500公里内人口达到4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将会更加明显。虽然许昌市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但在发展农产品物流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农产品物流远远滞后于农业的发展。这些问题随着农业市场化的加剧,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日益引起市委、市政府和有远见企业家们的关注和重视。

鹤壁市农产品物流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滞后

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与设备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农产品物流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还普遍存在着缺乏大型冷库等存储设施、农产品集散网点建设滞后、城乡物流系统协调性差、物流设施相对落后、技术水平低等问题,致使大量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因损耗过大而增加了成本。农产品物流主体不成熟

目前,许昌市农产品物流主体呈多元化格局,既有实力相对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各种类型的批发商、一级零售商、农民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贩销大户、各类物流企业,也有力量单薄而分散的农户、个体运输户及个体摊贩。农产品物流主体的绝对数量虽然很大,但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实力弱。还有很多农户从事小规模、原始的、孤立的物流活动,例如,使用拖拉机或者农用机动车运货,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水平、物流效率极其低下,成本高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数量相对较少,规模不大,规范性发展不足。

组织化程度偏低主营业务附加值低

近年来,许昌市农产品物流取得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农户+公司+批发市场+超市”或“农户+经纪人+公司+批发市场+超市”等形式为主,乡、县、市三级网点布局较合理的农

产品物流体系。但是,物流行业仍处于数量扩张的粗放式经营阶段,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流通主体以个体经纪人和运输户为主,上规模的流通企业较少,流通过程组织化程度低、不规范,损耗较高,恶性竞争普遍。同时存在着企业主营业务附加值低,增值服务少的问题。许昌市大部分企业只能提供单一的运输和仓储服务,缺乏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特别是在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和管理等高端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

农产品物流技术创新不足

大多数农产品的特点是水分多、容易腐烂,特别是蔬菜、水果,在物流作业过程中存在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等问题。

尽管许昌市委、市政府近几年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以流通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但由于忽视农产品物流技术创新,许昌市农产品流通后劲明显不足:由于加工技术落后,大部分农产品只能以初级产品或粗加工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农产品的部分附加价值得不到实现;农产品储藏保鲜条件差,物流成本高,农产品时间价值难以保证;运输手段简单落后,物流半径有限,难以运销,农产品难以获得较高的场所价值;农产品包装简陋,档次低。

农产品流通中的冷链物流技术、保鲜技术等在许昌市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农产品加工与物流技术的落后,大大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利益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的利润实现。而在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已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新型物流技术的综合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效益和附加值,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的采摘、加工、储藏及先进运输技术的采用,使农产品的价格成倍增长,并且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与效益大幅度提高。另有数据表明,许昌市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0%,而发达国家则在5%以下。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服务薄弱

许昌市农户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市场主体分散,信息传递手段落后。地方政府还未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农户获取外界信息主要依靠电视、电台和报纸等大众化新闻传媒,获取的信息不完全,生产容易出现盲目跟从现象。

部分农村龙头企业及营销大户虽然构建了电子商务平台,但对信息化认识不够,信息平台停留在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以及展示企业形象的基本功能上,信息平台数据更新缓慢、覆盖面窄,信息流量有限,失真的风险较大。

大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以人工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对客户不能提供查询、跟踪服务,导致产品流通时间拉长,农户在供应链全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供求信息。

农产品物流人才严重不足

物流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特别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保存、运输等作业有特殊要求,所以发展农产品物流,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从事仓储、加工、配送、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维护、经营、管理等业务,促进农产品物流发展。

物流经理、仓储主管、配送主管、采购经理、物流总监、物流系长(外资、合资企业)等岗位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市人才市场最急切需要的几项专业人才。

许昌市能胜任物流总监和物流经理这一中高层物流管理岗位的人才极缺。与此相对应,目前我市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人才结构很不平衡。从事基础物流的如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储运活动的人基本没有受过物流教育。

发展鹤壁市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对策

市场经济时代,流通决定生产。要彻底改变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本措施就是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以大流通拉动大生产,即通过健全的营销网络实现农产品的价值转移,通过高效率的物流体系完成农产品的使用价值转移,通过商品化的流通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对许昌市的农产品物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许昌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虽得到较大改善,但与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相比,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相关标准体系建设、物流技术发展等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关键。一是可以考虑通过专项资金等形式,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科技研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可以考虑通过适当倾斜的税收、财政等经济杠杆,优先向农产品物流基地、保鲜冷藏、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倾斜;三是加强物流技术研发,逐步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储运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技术体系;四是加强物流技术标准、计量标准、数据传输标准、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标准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物流行业标准;五是根据各地区人口数量、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配送中心,注重引进先进设施设备(如加强粮库、糖库、保鲜库、冷藏库的建设,增加温控设备和防潮设备等),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培育完善农产品物流主体,提高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运销企业、进出口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和大型食品连锁超市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产品运销协会等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的引导,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代理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发挥各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使农民有组织依托,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农产品交易中的话语权,通过“公司+中介组织+龙头企业”或者“农户+中介组织+市场”等形式,实现农产品运销规模化、系列化、集约化,减少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效益。

加大物流技术创新力度

物流技术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方面,具体包括物流信息技术、储存包装技术、装卸运输技术、流通加工技术、物流组织管理技术、物流标准化技术、商品检测技术等。就我市农产品物流现状而言,农产品物流技术创新应重点解决保鲜技术、加工技术、信息技术等几个问题。新鲜是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创新农产品物流保鲜技术是我市也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对农产品物流保鲜技术的创新,首先要研究农产品的包装技术。

包装是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之一,它是生产的终点,流通的起点,在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具有保护、定量、标识等功能,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产品的使用价值,以防被污染或腐烂变质,也便于在柜台上零售时提高工作效率。应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性不断改进包装,发展农产品包装的标准化、礼品化、系列化。其次要研究农产品物流的冷冻保鲜技术。目前许昌市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尚未形成,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在整个物流链条上未经加工的鲜销农产品占了绝大部分,而这些农产品大多数因运价、运力、交通基础状况和产品保鲜技术造成腐烂、变质,损失巨大。

食品加工业作为许昌市三大战略支撑产业,一直以来,许昌市委、市政府都非常支持食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并培育了十几家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生产线。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许昌市还存在很大差距,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相比较比例过低、农产品加工仍普遍存在技术落后、加工品种结构不合理、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增值率低的现象,农产品流通大多还是以初级产品或粗加工的产品形式进入市场。受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滞后影响,大宗农产品生产过剩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依然突出。所以,需要从鹤壁的资源优势出发,围绕水产、畜牧、林果、粮食、蔬菜五大优势产业,整合力量,突出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

对于农产品而言,由于时效性强、易损耗、价值低等特点,采用高效低费的物流系统组织模式和物流管理技术,以精炼、简短的物流环节实现物品转移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许昌市虽然在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配送等先进流通组织模式在农产品流通方面有所探索,但结合我市市情适合农产品特点的物流组织管理技术太少,难以适应农产品大流通的现实需要。下一步,应结合许昌市实际情况,鼓励企业探索适合许昌市市情的农产品物流管理模式。

搭建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化建设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关键。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加强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要实现农产品信息化,重点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村和种养大户等经济主体中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点,抓好农产品信息处理和发布,做好市场信息资源服务;要加强硬、软件建设,搭建交易终端,其主要功能和任务是:在统一平台上及时、准确地向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经营者提供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库存信息及气象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帮助生产者制定生产计划,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加大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鹤壁市农产品物流人才紧缺,因此要鼓励多层次的农产品物流教育和培训。除加强对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外,主要是加强对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的培养,因为他们虽然从事农产品物流,但是缺乏农产品物流的相关理论知识。

根据许昌市实际,可以鼓励他们参加物流管理专业的进修,通过现有网络信息平台对他们进行远程培训。同时支持和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举办从业培训,建立物流行业职业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合理科学规划农产品物流园区

根据许昌市三区两县的经济发展情况,在合理规划农产品物流园区时,应注重园区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全方面考虑与铁路、公路相连的路网、管道网、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站场、停车场、信息网络设施等,并配备齐全的设备,包括农产品物流和配送中心内部各种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自动化作业设备、流通加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及其他各种设

农产品物流 篇7

关键词:邮政速递物流,农产品物流,业务方式

1引言

农产品价格被视为“百价之基”,几乎每次物价涨跌都以农产品价格波动为先。农产品价格向来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稳定农产品价格则成为政府每年工作的重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物流流通环节众多、农产品物流体系落后,以及在农产品运输、仓储和流通加工过程中费用过高,加之燃油费上涨、过路费依存,农产品价格当然高居不下。

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是邮政集团旗下的一个专业从事物流速递业务的第三方物流国企,以“物流网点多、物流设备强、物流责任有”为优势,依托业务优势,邮政速递物流开展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务,并打造一种适合农产品“农商对接”的运行模式,对控制流通环节费用,降低农产品价格意义重大。

2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运动。具体地说,它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价值增值以及特定组织的利润目标。

现在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2.1 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导致物流过程农产品损耗严重

农产品的生物性能对运输效率和保险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到30%~35%,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在5%以下。

2.2 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低导致销售渠道受限制

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下,体现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首先,从生产过程开始,我国的农户目前由于分散经营的特点,使得对于农产品生产信息的获得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方式,特别是落后地区。其次,在农产品价格信息的获得方面,一项对全国十几个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市场信息获得的渠道,自己的信息渠道所占的比率最高,依靠同行的传播占第二位,第三位是依靠对方上门提货,其他渠道如当地市场发布、政府部门发布、传播媒体及网络所占比率最少。另外,对批发市场供给信息的调查结果表明,不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的发布占58.6%,可见目前农村农产品信息获取方面还比较欠缺。

2.3 农产品物流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化认同度低阻碍其发展

农产品物流是现代物流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除了具有现代物流业的很多共性以外,还具有自身的很多特点(易腐易烂、保鲜期短、含水量高等),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使得农产品物流比普通物流更具难度。在我国,物流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更是受到诸多限制。目前,专业的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屈指可数,除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还不成熟以外,由于开展农产品物流的复杂性(设施设备的特殊、管理技术的缺乏等),也导致很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望而却步,不愿开展农产品物流业务,致使农产品物流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化认同度普遍偏低,严重阻碍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2.4 农产品物流中间环节过多致使物流过程不顺畅

农产品从成熟到消费者的餐桌上通常要经多级批发商的倒卖,经多次装卸搬运及物流作业,直到普通菜市或超市的零售商时,不仅农产品的售价翻了几番,农产品的新鲜度也大打折扣。并且在一级批发商到二级批发商的物流过程中,由于运送距离短等原因,此过程通常不需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仅凭借自有物流设施简单作业,使每一次的物流过程都导致农产品的严重损耗,这样,不仅浪费社会物流资源,还使得农产品物价上涨、农产品废弃物增多及农产品物流过程不顺畅。

3邮政速递物流开展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务优势分析

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邮政速递物流)是邮政集团旗下的专门从事速递及物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国企。主要业务种类有:国际速递业务、国际速递卡哈拉承诺服务、中速TNT快件、中速环球空运、中速阿迈斯、中速佐川、国际货代、国际包裹、国内标准特快、经济快递、电子商务速递E-EMS、电子商务速递E邮宝、代收货款、中邮快货、一体化物流、快递包裹等。

目前,物流行业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继续不断做大做强,邮政速递物流也不例外,邮政速递物流在2008年也逐步完成业务重组,集中所有物流资源在第三方物流市场中开拓,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3.1 物流网络网点全,运力设备强

目前,邮政速递物流的物流网络通达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范围内更是实现了全国网络无缝覆盖,现已形成了以邮航为主的航空快速网、以火车行邮专列为主的实物集散网、以汽车为主的区域和省内快速网及市县投递配送网。邮政的货运航空网络是国内惟一的“全夜航”快速航空网络,目前拥有14架货机、17条航线,以南京为中心,以北京、上海、日本大阪、韩国首尔等15个重点城市为骨干节点,基本实现全国主要一二级城市间寄递邮件的次晨达和次日递。邮政物流集散网相对独立,以南京、北京、成都等6个区域中心和31个省物流集散中心为核心节点,以5条行邮专列和4条行包大列以及省际、省内干线汽车为主要连接干线,实现快速集散和运递。

3.2 物流信息化程度高自动化水平精

邮政速递物流在近几年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基本实现了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做到与万国邮联、合作伙伴和大客户的信息系统相互联通,为客户提供实时动态跟踪查询服务等。已可按需定制支持世界级品牌客户的差异化信息服务要求,实现与客户之间的信息系统对接,提供电子订单在线处理、网上代收货款以及库存管理等基于供应链管理需要的物流信息服务。邮政速递物流信息化的应用在业内已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3 邮政集团其他功能的相互支持与协调

邮政集团旗下主要有邮政公司、邮政速递物流、邮政储蓄银行以及中邮人寿等企业组成。对于存在于邮政集团旗下的邮政速递物流可谓是得天独厚的发展: ①邮政原有的全国范围网络完善。特别是基层农村的邮政网点为邮政速递物流的发展帮助颇大。②通过邮政储蓄银行能建立畅通的资金流系统。③依托中邮人寿保险业务为物流业务保驾护航。邮政速递物流在依托邮政网络的同时,也依托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和中邮人寿的保障和支持,集信息流、资金流和实物流“三流于一身”,可以为客户提供信息发布、物品配送、资金结算等一系列服务。

3.4 邮政百年品牌效应

邮政部门从清朝后期就已在我国存在,在一直以来的发展和经营过程中认真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和特殊服务义务,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可和尊重,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邮政这一母品牌下的子品牌——邮政速递物流也在社会上自然而然的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3.5 邮政速递物流的国企使命

邮政速递物流作为我国的一个大型国有物流企业,有着国民的监督和认同也有着国民的期望和期待,在平常的经营活动中是肩负与其他物流企业不一样的责任和使命。

4邮政速递物流开展农产品物流的业务的方式

根据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具有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邮政速递物流的业务特点,邮政速递物流开展农产品物流业务构思如下:

①依托邮政公司的农村网点覆盖优势,充分联系农资生产商和销售商,构架农资厂商——农户的直销型销售模式。邮政速递物流依托网点与配送优势扮演农资直销模式中的专业第三方农资物流配送企业,充分运用其农村网络优势及运送能力,并且在邮政速递物流各地建设的物流及配送中心中,充分利用其中心的集散能力,在下乡农资配送方面大力降低农资物流成本。

②依托邮政集团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覆盖,在农村网点为农户充分提供农产品价格查询,搭建“农超对接”和“农商对接”模式。充分利用其信息网络系统,搜集和发布相关农产品价格信息及企业收购信息,即仅扮演“农超模式”和“农商模式”中的农产品信息搜集与管理的角色,依托农产品信息的搜集与发布,与农户和商户(超市、工厂、食堂、菜场等)建立信息战略联盟。

③依托邮政速递物流各地物流配送中心,充分联系超市、食品加工厂、农产品加盟店、大型食堂等,运用“农超对接”和“农商对接”模式中的信息搜集与发布,承担农产品——配送中心的物流业务,即农产品从种植地到物流中心的物流配送服务。

④依托邮政速递物流各地物流配送中心,充分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各商户(超市、食品加工厂、农产品加盟店、大型食堂等)办事处,在物流中心中对农产品进行粗加工或再加工,大力减少农产品废弃物的二次运输或配送,鼓励净菜入城,承担农产品废弃物物流业务。邮政速递物流不承担加工业务,仅提供或外租加工工作场地,只承担农产品二次运输、配送以及废弃物物流业务。

⑤依托邮政速递物流的运输配送能力和网络覆盖能力,开发区域农产品销售渠道,运用其运输配送能力和网络覆盖能力强的优势,为区域农产品开发销售渠道,直接构造农产品从农户—物流中心—消费群体的渠道,为农户解决销售渠道问题。均衡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供给与需求,并运用这样一条无缝的农产品供应链,适当做到稳定区域物价的效果。

根据上述构思,邮政速递物流开展农产品物流业务的物流系统设计如下(图1):

邮政速递物流依托各地的物流配送中心开展农产品物流业务:利用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中心,把农户对农资的需求信息、农户对农产品的收购信息、消费群体(超市、食品加工厂等)对农产品的需求信息搜集起来,通过整理、筛选、确定以及发布,挖掘并承担一切农产品物流业务;利用物流配送中心对实体农产品集中与配送的功能,将对农产品需求和供给的各方完好的衔接起来,承担其中的一切物流业务活动,如:各个物流配送中心的充分联系、农产品废弃物流向废弃物回收站、物流配送中心中的各个功能区的使用或外租、物流配送中心的同城配送等,促使依托物流配送中心进行一站式农产品物流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德军,张广胜.现代农产品物流技术与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2]洪水坤.国有物流企业的社会责任[J].中外物流,2008,07.

构建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对策探讨 篇8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对策

农产品物流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虽然我国农产品物流活动出现得比较早,但無论是在农产品物流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操作上,农产品物流难度大,加之国家政策扶持没有到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比较缓慢。

一、我国农产品现行物流模式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有四种模式,即:直销型、契约型、联盟型以及第三方物流模式,但都不能形成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主导模式。直销型物流模式是由农户或农产品基地自营配送,将农产品送到批发市场或用户手中。这种形式适用于流通范围较小、流通数量较少的状况。契约型物流模式有四种形式,即“农户+运销企业”“农户+加工企业”“公司十农户十保险”以及“公司十合作社”。这些模式提高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度。但农民利益容易受到侵害,市场交易费用高,配送成本居高不下。联盟型物流模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运输商、加工保鲜企业通过利益联结和优势互补形成战略联盟。这种模节省了交易成本,使交易双方有更多可选择性。但管理效率比较低,而且中间批发商仍然会对直接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信息封锁。第三方物流模式是专门从事农产品储运和流通加工的中间组织。它们专门承担连接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系统服务。这种模式促进了流通与生产的分工合作,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有利于实现物流标准,成为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方向,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涉及范围非常有限,而且这种模式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二、农产品物流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严重,农产品市场建设、物流主体培育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困扰着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

1.农产品流通渠道疲乏不畅

我国的农产品流通还处在时间长、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层次上,流通渠道不畅,物流缓慢。相当一部分新鲜产品由于运价、运力、交通基础状况和产品保鲜技术原因而损失巨大。

2.物流设施手段相对落后

首先主要是交通运力不足,其次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的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环节较为薄弱;信息化手段不能适应需要。我国农户对于农产品生产信息的获得主要还是依靠传统方式,来自当地市场、政府部门、传播媒体及网络的很少。当前,许多农产品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相关物流信息网络系统还处于空白。

3.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托盘标准化没有推行,包装标准与运输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此外,我国农产品质量卫生标准和市场内部的检验检测体系尚未建立,进入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偏低,缺少检验手段和食用安全保证。

4.物流技术落后

“新鲜”是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存在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问题,这就大大限制了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5.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在水果、蔬菜等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对农产品流通过程进行合理规定、设计、管理和有效控制以及成本核算,有效的增加农产品流通附加值。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应该是一名专业的具备现代物流知识的人才。但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恰恰是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

三、构建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对策探讨

1.加大现代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政府重点列出专项资金,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科技研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倾斜的税收、财政等经济杠杆,优先向农产品物流基地、保鲜冷藏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倾斜,着力改善与农产品流通密切相关的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等交通运输条件,重点加大物流科研投入力度,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技术的专业化水平。

2.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要做好这方面工作,须特别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发展与改进各式农用运输车;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产地、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3.加快提高农产品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在扶持已有农产品物流企业等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同时,重点是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鼓励倡导多种形式的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农村运销户、农民经纪人、代理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采用“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大户+农户”“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形式。重点扶持有市场开拓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农业物流龙头企业和示范、连接、亲和力强的农产品行业协会,为提升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规模化、组织化和系统化奠定基础。

4.加快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进程,尽量与国际接轨

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推行和国际接轨的关于物流设施、物流工具的标准,以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

5.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

加大教育投入,在高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专门的物流人才。有关部门应制定中长期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重视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素质。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既要重视农产品物流技术、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又应注意将这些专业与我国的农产品物流时间相结合,以迅速改变我国农产品物流落后的状况,早日实现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科学化运作。

参考文献:

[1]杨军,葛孚桥.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财政支持政策探讨.[J] 生态经济.2011(3) .

[2]关兵.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07 (49).

上一篇:欣赏清洁工话题初中作文下一篇:六一儿童节作文:我们自己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