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部门安全生产职责(精选8篇)
制造部职责
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1人
成员:车间副主任:1人 模具组长:1人 维修组长:1人 操作人员:**人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负责公司的生产准备、生产管理、工具及设备管理、安全环保、劳动定额等工作,并拟定相关工作管理规章制度。
2、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和销售计划,负责编制公司生产计划和季(月)生产计划,编制月度商品入库计划和配套缺件计划,组织均衡生产。
3、负责编制新产品小批调试生产计划,组织新产品小批调试,做好新产品批量生产和原材料、工艺、生产场地变更情况下的生产准备工作。
4、负责生产调度工作,对公司生产进度进行有效的指挥、监督和控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反馈原材料、电力、协作件、工装供应和设备运转情况等各种生产信息,积极预防和消除可能影响对顾客交付的多种因素。对生产过程中发生重大问题下达调度指令,协助相关部门加以解决,记录相关情况。
5、负责制定生产期/量标准,加强生产现场的在制品管理,及时组织盘点,按规定填报报表;执行车间物料的定置定量并做好标识。
6、负责公司产品标识的设计和管理工作,督促相关人员认真填写各种原始记录,确保产品可追溯性的实现。
7、负责公司的生产统计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生产活动分析会议,拟写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并对影响产品品种、产量、进度的相关职责部门进行考核。
8、参与公司生产能力的查定和生产经营计划的制订,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员工培训和员工激励办法的制定,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积极性。
9、负责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编制公司设备修理计划和主要配件需求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和预见性的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0、负责公司设备的编号、启用、封存、报废、处理等工作,组织和督促相关人员对设备的运行、修理等情况进行记录,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11、参与公司外购设备的选型工作,配合技术中心做好新增设备的验收,并协助收集、整理设备图纸、说明书和其他技术资料。
12、负责公司委外设备大修和自制设备的技术鉴定及验收工作,负责公司对外电力需求的协调工作。
13、负责公司设备、动能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分析、处理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14、负责公司的工装管理工作,编制公司工装需求计划和自制工装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相关人员对工装(工具)进行预防性和预见性的维护和保养,建立工装台帐和过程数据收集与整理,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定期组织对工装进行防潮、防尘、防锈的维护和保养。
15、配合财务部做好工具消耗定额、工具费用指标的制定、考核工作,配合市场部做好外购工装或外委修理工装的验收工作。
16、负责公司安全环保工作,组织开展“六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养、安全)活动,并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17、负责公司生产过程中对“三废”的处理以及与外部的联络,创造适宜的环境满足员工健康和生产的需求。
18、负责文明生产(办公)的日巡检和月度的考核评分,监督各部门优化作业环境,实现物品科学定置,确保工件按工位器具摆放有序,防止磕碰,做到文明生产。
19、负责公司工位器具的管理,对工位器具的适应性、满足性进行调查分析,协助技术中心设计好工位器具,编制工位器具需求计划,组织工位器具的发放、清洗、回收和维修工作。20、负责对公司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特别应加强对新员工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
21、按工艺FMEA要求组织对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管理,广泛应用SPC统计技术,协助开展工序能力调查,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22、根据生产计划提出劳动力的需求计划,报办公室平衡后组织招聘。负责劳动定额的制订和管理,为公司的薪酬分配和激励政策提供依据,要保护员工的劳动热忱和智慧,开展劳动竞赛和比、学、赶、帮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3、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产品质量分析,认真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坚持持续改进,满足顾客要求。
24、完成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综合办公室职责
负责人:办公室主任1人
成员:文员1人 外加工管理员1名 仓库管理员1名 司机1名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负责公司的文秘、接待、档案、培训、人事劳资、安全保卫、企业策划、生活后助等工作,并拟定相关工作管理规章制度。
2、负责公司工作方针目标的制定。负责起草工作报告、工作总结、会议决议及其他综合性材料。
3、负责公司企业管理策划、企业形象和文化的设计和宣传,对公司在生产经营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向总经理报告。
4、负责公司文件(除技术文件)的分类、编号、打印、校对、复印、盖章、分发、回收、归档等工作。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法律咨询,提供国家法律、法规等有关资料。
5、负责对员工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整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组织实施。负责建立公司内部的调解机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6、负责组织召开经理办公会、中层干部例会和公司主办的其他专业性会议。做好会前准备、会议记录、会议决议等各项工作,并监督、检查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及时向总经理汇报。
7、负责外单位人员来公司业务联系和参观的接待,严格管理和正确使用公司印章、介绍信及各种有关证明。
8、负责制定公司员工培训计划和培训管理工作,对各单位的培训计划进行审核、汇总,并对计划的落实进行检查、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9、负责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定编定员工作,划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组织制定和汇编企业管理标准。根据各部门的用人申请和岗位素质要求,提出年(季)度用人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10、负责员工的招聘工作,并对员工的试用、转正、定级、晋级、转岗等工作组织考试、考核工作,建立员工档案。提出对优秀员工的奖励和违纪员工的处理意见。
11、负责组织制定、修改、汇编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制及考核办法,把质量责任制作为经济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严格进行考核。主持季(月)度经济责任制考评会议,将考核结果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12、负责公司的考勤管理和劳动纪律的检查和考核,负责员工工作证的发放及公司临时工出入证发放工作。
13、负责公司的信息管理工作,制定安全保护和保密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落实。
14、负责公司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定期组织经济活动分析会议,提出综合经济活动报告,进行绩效分析并向总经理汇报。负责公司员工激励办法的制定,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15、负责公司持续改进工作的管理工作。
16、负责公司安全保卫、生活后勤工作,管理好员工食堂和员工宿舍,努力创造一个文明、卫生、活泼、和谐的社会大家庭。
17、完成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技术部职责
负责人:技术部长1名
成员: 技术文件管理员1名
绘图员1名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负责公司科技发展规划、产品设计、产品试制、工厂规划、工艺管理、产品试验、原材料定额等工作,并拟定相关工作管理规章制度。
2、参与市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国内外电子电器发展动态及技术进步趋势,及时收集同行业厂家产品的技术、质量和国内外市场信息,明确公司新产品发展方向,提出新产品开发方案。
3、负责和顾客签订新产品开发、试制协议。制定公司新产品开发计划,负责编制年、季度新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及科研工作计划和产品开发质量计划。
4、负责新产品的设计(含包装设计)、样品试制(含测试设备配备)、试验(含小批量试制产品试验),对经鉴定可以转入批量生产的新产品及时办理移交工作。
5、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负责APQP、FMEA、PPAP的应用和推广工作以及MSA计划工作,广泛推行科学管理的方法,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
6、参与新产品目标成本的制定工作,在产品开发设计工作中,积极应用国内外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运用多方论证方法和价值工程技术,进行产品功能、成本分析,努力降低成本。
7、负责制定公司的技术标准和试验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技术标准,搞好图样设计,编写控制计划、FMEA和其他有关技术文件,负责技术文件分类、编号、打印、校对、复制、盖章、分发、回收、归档等工作。
8、根据新产品开发计划,负责项目管理工作,负责从项目建立、设计开发、小批试制到批量生产前的组织、协调工作,处理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负责向顾客报告新产品开发进展情况,以及协调开发过程中相关事宜。负责项目管理工作中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处理和归档工作。
9、负责编制公司年、季度工艺技术改进措施计划,确定攻关项目,并组织实施。
10、负责新产品和改进产品的工艺验证和工艺总结工作,及时改进工艺;负责对设计更改、产品变型、工艺改进、产品淘汰后的积压物资进行分析鉴定,提出处理意见。
11、负责公司的工艺策划并组织实施,确定工序控制点,编制工艺FMEA和其他工艺文件并组织实施。
12、负责现场工艺管理,实施工艺纪律检查并考核。参与顾客退回产品(包括三包退回产品)的质量分析,提出纠正预防和持续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13、负责工序能力的研究和设备能力的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措施。
14、负责新产品和改进产品的模具、刀具、量具等的设计,并对自制模具、量具及外委制造的模具、刀具、量具等进行质量监控和跟踪,并负责处理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有关技术问题。
15、负责产品图、工艺文件等技术文件的配置和有效控制,并负责按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车间提供相关工艺文件、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工艺路线更改通知单。
16、负责公司的整体规划工作,设计车间平面布置图,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使车间物料转运科学化,充分利用公司资源。
17、负责公司技术改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编制技术改进项目建议书,组织或委托设计院编制设计任务书,负责项目的申请和报批等相关事宜。
18、负责技术改进项目的实施、质量监督和进度的协调、检查和反馈,处理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负责公司技术改进项目或技术改造中新增设备的选型、招标、购置、验收等工作,以及设备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19、负责公司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订和管理,为公司的成本管理、经济责任制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20、协助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负责新进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质量管理中相关知识的培训。
21、负责公司合理化建议与技术革新工作的管理,以及成果的鉴定、审核、奖励工作,负责公司科技成果的申报和专利申请工作。
22、完成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质检部职责
负责人:质检员
成员:车间质检1名 外协质检1名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产品检验与试验、计量管理等工作,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拟定相关的工作管理规章制度。
2、协助公司领导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协助管理者代表建立、健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落实各部门的质量职能,明确各部门及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
3、负责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进行诊断、监督、协调和考核。
4、负责编制公司的质量审核(包括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审核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预防措施的要求,督促责任部门提出具体的纠正预防措施并实施。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进行验证。
5、负责组织对供方的质量能力进行评审,协助市场部做好合格供方名录的审核工作,帮助和指导供方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6、负责建立公司的质量信息网络,明确公司内外部质量信息流程,组织对顾客反馈的质量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整改并及时向顾客报告。
7、负责组织对顾客退回产品(包括三包退回产品)进行故障模式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原因,协助技术中心提出纠正预防和持续改进措施并组织验证,及时向顾客反馈质量问题处理情况。
8、负责编制公司的质量计划和质量检验计划/检验作业指导书。
9、负责公司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工作,包括原材料、协作件、工具、量具等的检验与试验、生产过程的检验与试验以及产品出厂的检验与试验,协同制造部做好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工作。
10、负责生产过程不良品的控制与管理,协助技术中心对重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组织进行验证。
11、负责对首批采购的样品进行检验与试验,并出具相应的报告;并对供方提出产品质量及控制的相关要求。
12、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负责MSA、SPC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大力推行科学管理的方法,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
13、负责新产品的出厂检验与试验和新产品及其零部件全尺寸检查、材质、性能检测,并向技术中心提供报告,协助技术中心做好向顾客提交PPAP的报告。
14、负责公司的计量管理工作,做好计量器具的编号、建帐、调剂等工作。
15、负责编制公司的通用、专用量具和电工、热工、力学仪表的周期检定(校准)和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可以委外进行周期检定(校准)和维修)。并保证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有合格证。
16、负责公司检验、试验设备的维护保养,按规定进行校准并记录,确保产品特性与顾客要求的相一致。
17、负责公司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组织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并对其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和奖励。协助办公室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
18、负责组织对质量事故分析处理,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督促落实和验证,负责执行质量考核,提出奖惩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19、负责编制公司产品型试试验计划并组织送样,跟踪试验进度和结果。
20、负责公司产品铭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的发放工作,参与对顾客的质量访问。
21、完成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市场部职责
负责人:市场部长1名
成员:销售内勤1名 网络信息管理员1名 采购员1名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负责公司中长期规划、生产经营计划、采购管理、仓库管理、产品销售与服务、产品运输等工作,并拟定相关工作管理规章制度。
2、负责编制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计划,组织相关部门对生产经营计划进行综合平衡,提出具体的措施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3、负责公司综合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参与行业内相关会议,及时了解国内外汽车及汽车配件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方针的制定提供依据。
4、负责开展市场调研,了解顾客的需求及市场变化的趋势,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对公司产品销售前景作出科学预测。收集、汇总新产品信息,负责制定公司《新产品开发计划》。
5、向技术中心提供顾客需求的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其他技术文件,负责新产品样件送样和认可工作。
6、负责市场开拓工作,积极推介公司的产品,宣传企业的精神。负责签订供货合同,组织开展合同评审,编制年(月)度销售计划,负责产品销售。
7、负责编制公司产品目录、样本和专题介绍资料、策划广告宣传,提高公司和产品的知名度,组合运用多种促销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确保销售收入的实现。
8、负责产品对外出口贸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9、负责按供货合同的要求,及时组织商品的报站、发运工作,并做好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防护工作。
10、负责建立用户档案,定期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执行顾客代表的职能,准确、及时反映顾客的要求,维护顾客利益。对顾客反馈的质量问题迅速传递到相关职能部门,督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落实,并向顾客报告。
11、负责产品销售服务工作,协调组织顾客退回产品或“三包”产品的质量分析工作。协同财务部对退回产品或“三包”产品进行帐务处理。
12、根据公司年(月)度生产计划,负责公司的原材料、协作件、设备配件、工具、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等的采购工作,按质、按量、按期组织物资供应。
13、根据公司产品发展情况和质量要求,不断寻找和挑选合格供方,负责组织技术中心、品质部对新开发供应商进行初选,提出评审意见。参与由品质部组织的对供方的现场评审和质量体系审核,建立供方档案,负责供方业绩的评价并根据业绩好坏调整变更供货比例。
14、采购物资到公司后,负责填写物资验收单,配合质检部仓库做好采购物资进货检验、入库验收工作。
15、协助财务部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价格,采取措施减少附加运费,千方百计降低产品成本。
16、负责仓库的管理工作,物品定置有序、堆码整齐、先进先出,做到帐、卡、物相一致。
17、负责公司积压物资的调剂和处理工作。
18、完成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财务部
负责人:财务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负责公司的财务、成本、价格管理,负责与工商、税务、银行的联系,并拟定相关工作管理规章制度。
2、负责对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组织、预测、控制、监督和调节,促进公司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3、协同市场部编制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计划,对生产经营计划进行财务费用的综合平衡,提出改进措施,并负责资金的筹集。
4、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负责编制财务成本(费用)计划,参与重大生产经营问题决策的讨论和有关协作、协议的研究。
5、负责依法合理地筹集资金,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加速流动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结算纪律。
6、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定期清点,正确处理财产盈亏,确保帐实相符,负责办理固定资产的封存、出售、报废等财务手续。
7、负责正确计算和发放员工工资,协助有关部门将公司内部考核指标与工资(奖金)挂勾考核。负责办理公司对外经济往来结算手续。
8、负责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开展成本预测与分析,编制成本计划,明确各种费用开支范围,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努力降低成本。
9、负责制定公司产品价格,审核公司所采购的原材料、协作件、设备及设备配件、工具、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等物资的价格。及时掌握各种物资的价格信息。
10、负责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编制质量成本计划,负责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定期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质量成本月(季)报表和分析报告。
11、负责按期对公司的产成品、在制品、原材料、协作件等物资进行盘点,核算各种物资的收发及结存情况,处理年末盘点中出现的盘盈、盘亏、毁损及报废的物资。负责审核积压物资的处理价格。
12、负责正确计算销售收入、发出商品及应收帐款,及时提供货款回笼情况和在途情况,协助市场部催收货款,及时与往来单位核对帐务,对呆帐、死帐进行清理和处理。
13、负责与工商、税务、银行的联络,协调相关事宜,严格按章纳税。
1 全面理解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
1.1 六大职责
1.1.1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当地政府领导下, 建立“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 实现协同配合, 强化信息沟通, 形成工作合力。一般来讲, 各级政府设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应当设在卫生行政部门, 有利于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过去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无法律层面的规定, 现在法律确立了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的作用和地位。
1.1.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包括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卫生行政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 主要是充分利用其所掌握的食品安全监测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作用, 及时确定食品安全隐患的性质、范围和严重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任务的主要来源是各监管部门, 实际操作中, 卫生行政部门更多的是需要依靠相关环节监管部门去核对和确认食品安全隐患, 在采取措施的同时, 如有必要应将情况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1.1.3 制 (修) 订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审查通过, 卫生部批准发布。据了解, 卫生部将用5年左右时间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 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从而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对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应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备案。省级以下卫生行政部门在标准的制 (修) 订、备案和宣贯等方面可以做一些辅助性工作。
1.1.4 发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
《食品安全法》要求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规定了卫生部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信息的范围和内容, 县级以上有关部门应当相互通报获得的食品安全信息。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顺畅高效的食品安全信息报告机制, 按照法律规定和权限, 确保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权威地发布。
1.1.5 新产品的许可和检验资质条件的认定
《食品安全法》规定, 卫生部负责对新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进行评估和许可, 批准尚未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负责制定食品检验规范和资质认定条件, 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保证食品检验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省级以下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做一些指导服务性工作。
1.1.6 组织查处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法》规定,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调查。为有序有效处置各类食品安全事故,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助当地政府制 (修) 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预警机制、报告机制、查处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
1.2 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地位
2004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下称《决定》) 规定,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三项职责, 简单看即将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将两个部门的职责对调了一下, 实际并不然。 (1) 这次赋予卫生行政部门六项主要职责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远远多于目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的三项职责。 (2) 就系统完整性而言, 有的职责是全新的, 如风险监测评估、检验资质条件的统一认定、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统一制 (修) 订、组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调查等。 (3) 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卫生行政部门六项主要职责, 纵观《食品安全法》104条, 与六大职责有关系的约有40条, 分量不轻。近5年内, 特别是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有超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要做, 如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体系等。这既是对卫生行政部门长期以来从事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成效的肯定, 也是人民群众对卫生行政部门寄予的高度信任和重托。必须全面分析把握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思路和方法, 增强综合协调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积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法》赋予卫生行政部门的各项职责。
2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1 职能调整带来执法管理模式的转变
1995年10月30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赋予卫生行政部门8项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如监督检查、监测、卫生许可和食物中毒调查等, 2004年9月的《决定》规定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其主要工作特点就是深入现场开展具体的卫生执法工作。相比之下, 《食品安全法》赋予卫生行政部门的6大职责, 除组织查处食品安全事故有一定共性外, 可以说是全新的工作职责, 综合协调是其根本特点。因此, 执法管理模式必将带来根本性转变, 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2.2 职能调整带来执法队伍的调整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批准的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定”方案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省级以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由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 同时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 并相应对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进行整合。《食品安全法》以法律形式规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等六大职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就目前的执法现状而言,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共3人具体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三项职责;市疾控中心没有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专业人员;市卫生监督所与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卫生执法有关的监督人员共20人左右 (按工作比例推算) , 市卫生局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处共3名监督员, 均没有系统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经验。各县 (市、区) 的情况也大致相当。从大部制改革角度看,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都归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因此职能调整基本上属于内部调整 (有些如食品安全标准制订、检验资质条件认定等还与质量监督等部门有关) , 由此带来的执法队伍调整也应当属于内部调整范围。因此, 要大幅度增加人员编制的可能性不大。现实的问题是, 省、市 (地)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是两个独立、平级的部门, 上级分管领导也不是一个, 执法队伍调整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可以想象的, 因为职能的调整将不可避免涉及到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
2.3 职能调整带来工作的衔接
《食品安全法》6月1日正式实施后, 卫生行政部门监管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将无法律依据, 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等六大职责上来。目前, 省及省以下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调整的工作方案尚未出台, 时间又非常紧迫, 调整过程中涉及的机构编制、人员安排和工作机制等具体内容比较复杂, 如果处理不当, 将给执法工作的依法履行和顺利衔接带来困难, 造成监管上的空白和混乱。期间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政府将无法向百姓交代。
3 结合实际, 依法科学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3.1 尽心尽职做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3.1.1 统一思想, 保持卫生监督队伍的稳定性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 卫生行政部门不再承担具体的食品安全执法工作。卫生监督工作最初就是从食品卫生执法工作开始, 很多同志做了几十年, 对食品卫生工作很有感情, 社会、政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随着职能的调整, 卫生行政部门主要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等职能。因此, 思想认识应随着形势的发展有所转变和提高, 要积极调动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稳定监督员队伍。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将愈加重视, 需要从事食品安全的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3.1.2 立足当前, 确保卫生监督工作的连续性
《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日益临近, 当前卫生行政部门仍要依法履行好现在的职责, 继续做好“十小”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治等相关工作, 站好“最后一班岗”, 避免出现执法脱节, 造成真空。在监管职能未调整前, 特别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 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3.1.3 认真学习, 深刻理解食品安全法律精神
当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所和疾控中心要重点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学习和宣贯, 正确理解《食品安全法》的各种法律制度, 把握要点, 深刻领会法律的精神和相关要求, 做好职能调整的准备。
3.2 转变观念依法科学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3.2.1 转变观念, 适应新的监管模式
卫生行政部门和从事食品安全的卫生监督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统筹兼顾, 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肩负的职责, 改变原来餐饮业卫生执法的管理模式, 从监管食品安全的具体环节转变为加强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努力改革创新, 提高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从另一个视角履行好人民健康卫士的神圣职责。
3.2.2 整合资源, 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食品安全法》赋予卫生行政等有关部门的法定职责已十分明确, 当前各部门应当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科学合理、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 整合相关资源, 建立上下一致、职责明晰、协调高效的新的运行机制。按照大部制改革精神, 突破部门和身份界限, 结合本地实际, 通盘考虑、整合分散于原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从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餐饮监管和卫生监测的专业技术资源。具体来说就是, 市、县卫生局成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 (科) , 履行综合协调等职责, 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协助做好六大职责中的相关工作。从卫生监督所抽调部分专业人员到疾控中心协助卫生局开展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事综合协调, 卫生监督所从事餐饮服务监管的队伍可相互适当调整。真正建立起权责一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3.2.3 明确职责, 制定新的工作体系
3.2.3.1 建立完善综合协调工作体系
对外来讲就是要建立健全协调议事规则和督办考核制度, 受地方政府 (食品安全委员会) 委托组织制定年度监督管理工作计划和检查考核制度, 细化、落实部门分段监管职责, 依法科学合理地协调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职能交叉和监管空白, 实现部门职责的无缝衔接, 有利于形成监管合力, 有效防止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内而言, 可以明确疾控中心主要协助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卫生监督所主要协助开展综合协调、投诉举报、受理答复和企业标准备案等工作。
3.2.3.2 建立完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
为提高监测水平和效率, 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 综合利用不同专业和技术能力的检验机构。卫生部决定在现有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监测网的基础上, 通过今、明两年的努力, 会同食品安全各相关部门, 搭建起与国际接轨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和风险评估技术平台、信息共享和分析系统, 建立覆盖全国各省、市 (地) 、县级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 提高对食品中污染物、非食用物质和新发现物质的食品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能力, 从而建立起能够“先发制人”的监测机制。
3.2.3.3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查询备案体系
供公众免费查询, 引导食品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消费。
3.2.3.4 建立完善新产品许可与检验机构规范工作体系
建立联系上级审核认证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工作平台, 充分体现基层卫生行政部门的服务功能。
3.2.3.5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公布体系
明确规定信息收集公布的主体、内容和要求等, 同时建立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处理机制, 公布投诉举报受理电话, 依职做好与食品安全有关投诉举报案件的受理答复、核实处理工作。加强信息互通共享, 动员全社会关注、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力争食品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 有效处置。
3.2.3.6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体系
【关键词】企业;财务部门;职责;人员配备
一、引言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然而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更多的侧重于财务的核算职能,而忽视了财务的另一个重要职能——监督职能,但是企业财务部门管理层的工作侧重点应该是在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上面,包括对企业财务的预算、成本的核算、企业资金的管理、企业经济的审计和监督等等,凡是涉及企业经济活动的工作都应该有企业财务部门的参与和管理。然而由于长时间较为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企业财务部门出现了部门设置不合理、职责划分不够明确以及人员配备不够齐整的问题,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做大做强,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尤其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下,要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财务又是企业竞争力工作的核心,因此显得十分重要。
二、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职责划分及人员配备的不合理
1.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机构设置的不完善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财务部门的设置上仍然保持着传统设置结构,即单一的会计核算部门。通过核算部门进行企业的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申报企业的税务以及对收支款项进行核销,这样就将财务的工作大部分限定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信息的搜集和反馈,仅仅能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然而,真正的财务管理不仅仅应当是财务上的核算,更加重要的是贯穿于企业整个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活动,从财务的预算、核算到成本控制、资金管理、再到企业经济的审计监督,都包含在企业的财务工作当中。财务部门机构的设置不完善、不合理必然导致人员配备方面的捉襟见肘。
2.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职责划分的不合理
首先,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职能划分并不是十分的清晰并且过于单一。由于受到上述财务机构设置不完善的影响,企业的会计工作大量的集中在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核算上,而忽视了会计监督以及会计参与等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工作,更不用说企业长期发展的决策工作。其次,财务人员工作量大。由于财务的核算工作过于庞杂,财务尤其是财务部门的管理者工作负担不断加重,许多企业的资金预算和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内部控制等工作,没有完全划分到财务的工作范畴,但是也没有专门的人员和部门来承担这些职能。这种职责不清、职能的杂乱无章隐性的加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财务人员不仅要在自己的业务上努力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还要参与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经济信息的反馈等工作。
3.企业财务部门人员设置的不合理
目前,会计的职能仍以核算为主,缺乏现代理念指导下的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能。传统的财务管理意识必然导致财务人员的设置上重会计的核算岗位,缺乏或者缺失财务管理岗位的相关人才。有的企业甚至认为,财务部门本身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财务部门的价值不过是一个经济活动的反应部门,在企业的盈利期应该降低企业的反应成本,进而削减财务人员的设置。传统的会计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主任、物资出纳、财产物资和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和资金往来核算、总账、报表会计、电算化会计岗位。许多企业为了节省工资成本,最大限度的压缩上述岗位的设置。至于财务的管理职能的设置,诸如:资金的管理和财务的预算,成本和内部控制等等岗位,财务部门并没有进行单独设置,而是由管理层分管。这样的人员设置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经济管理的混乱,财务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下降。
三、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职责划分及其人员配备合理化的建议
1.完善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机构设置
企业应当建立现代的企业财务部门管理观念,完善现代的企业财务内部机构设置。改变原有的以会计核算为主要机构的设置,進行全面的职能机构设置,如会计核算部门专门进行各种资料和原始凭证的审核以及记账凭证的填写以及会计账目的登记等工作,并及时向其他部门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以便他们进行经济活动的调整。一方面,设置财务预算部门。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资料分析以及评估,以为企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发展中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保证企业的发展能按照企业的预算目标进行。另一方面,进行成本控制的部门设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日常消耗的固定费用等进行控制。此外,通过设置资金管理部门,对企业资金的具体流向以及资金来源进行严密监督,同时也要监督企业各部门对申报资金的使用计划、使用过程并进行实时监控以及相应考核。
2.对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的划分
首先,根据财务职能部门确定相应职责的划分。企业必须对传统的财务部门进行改造, 然后再根据财务部门的职能进行设置岗位,根据“按岗配责”的原则,按照已经设定的岗位来进行人员的设置以及相应责任的划分。其次,明确财务工作范畴。企业应该明确财务的工作范畴,把财务纳入到管理决策层中,将财务与管理决策层进行恰当的融合,即会计参与和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因为核心财务人员能够明晰企业的经济动向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因此他们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再次,扩大财务管理范围。企业应当将会计核算、财务预算、成本控制以及资金管理等财务的子项目统归财务部门管理,并根据企业经验分配它们之间的职能以及职责,以此来精简企业的其他机构,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减轻企业的成本。最后,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纳入财务部门。通过财务部门内部控制工作的进行,使之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以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并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有效性进行审查、分析和控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对于企业经济活动偏离预算和规定的政策进行调整和控制。
3.对企业财务部门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
企业财务部门的人员配置应该根据财务机构的设置来进行,一般企业都是进行单人单岗或单岗多人已达到内部牵制的作用,然后再设置部门总监来统筹各个部门的工作。如会计核算部门的人员配置,以两个基本岗位为佳,一个负责主管会计的相关法律规定和会计业务的处理,另一个负责会计的电算化的操作。在预算部门人员配置方面,也是设计两个基本岗位,一个主要负责预算资料的搜集并及时的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反馈,另一个主要负责财务预算的管理。对于成本控制工作人员的配置,需要一人或多人对企业的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成本资料的收集和控制,这就要求成本控制人员掌握成本预算和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和缜密的思维能力。资金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应该注意寻找具备良好的资金和现金流管理素质的工作人员,同时也要求有比较高的职业素养。对于审计人员的设置,要求同时具备审计和会计的双料知识储备,熟悉掌握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程序和制度,更要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等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四、结语
财务工作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门,是推动企业良性发展的动力和向导,任何与资金活动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财务工作者的参与和管理。因此企业如果要获得强大的发展动力,并灵活高效的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信息,就必须有企业财务部门的支持。企业应当整合财务部门内部职责划分,并根据职能部门的划分合理配备人员,融合企业其他部门对财务工作的支持,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共同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黄频.对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进行探讨[J].经济视野,2013(12)
[2]高慧丽.谈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关系[J].管理学家,2013(15)
1、负责贯彻执行上级和国家有关易燃易爆物品的流通政策、法律、法令、法规,负责制定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2、部门行政正职对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负全责。
3、负责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组织制定本部门各类人员职责分解落实,制定本部门工作目标、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记录、报告。
4、充分听取顾客(下道工序和市场信息)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质量,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并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检查。
5、对本部门各类人员定期进行质量及岗位技能培训,对转岗人员坚持先培训、后转岗,确保员工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质量目标作贡献。
6、按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规定,搞好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主。
财务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一、认真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工厂的安全生产制度;
二、组织制定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计划,上报有关部门查、批准后按期实施;
三、负责制定本部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上报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予以认真执行;
四、认真做好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经费预算,确保安全生产经费专项专用;
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费用汇总,确保安全生产经费有帐可查;
六、配合安全生产相关管理部门做好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正文完
岗位设置
安全部岗位设置(2人):安全部长(1人)安全员(1人)
安全部部门职责
为加强公司安全运营与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根据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及上级文件精神。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稳定的关系,确保安全和谐。
2、负责建立以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首的各级安全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制;建立以分管领导为首的各级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技术经费保证体制;建立政治思想、群众监督检查保证体制,形成层层负责、专群结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
3、负责编制安全工作实施计划,负责审定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发展和文明运营。
4、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工作,研究制订安全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安全宣传及培训教育、落实安全运营规章制度。
5、负责安全运营隐患治理、安全运营事故管理、安全运营应急管理和劳动保护计划,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实施安全运营检查和监督,调查处理事故等工作;限期整改并督促检查实施。
6、向有关上级部门汇报公司安全生产状况。
安全部部长岗位职责
1、主要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等配合分管领导开展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负责本部门的全面工作。
2、制度建设 负责组织制定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并按规定进行考核。
3、规程审批 主持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签发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决定,审定安全方面的奖惩办法。参与编制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
4、日常管理 负责组织日常安全检查工作,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布置和检查,及时沟通信息。监督检查隐患排查和整改及持证上岗情况,负责组织安全培训及指导安全教育工作协助办理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和操作证。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事故处理 负责对“三违”人员的查处,参与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严格遵守“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事故当事人及他人没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对应措施没有整改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相应处理不放过;提出对事故的处理意见。并对其监督、管理成效负责。
6、计划审查 审查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和应急预案的编制、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执行,督促实施。
7、监督检查 负责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监督检查安全设施、设备、仪器表的使用及作业规程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与落实。
8、标准化 负责本单位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工作参加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检查验收。
9、安全体系 落实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体系的工作,及时分析、处理存在的问题,实现螺旋式管理。负责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策划并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具体流程和规定指导部门工作的实施。
10、向有关上级部门汇报公司安全生产状况,并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安全员岗位职责
1、对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协助部长做好对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并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制定落实,并检查监督执行。
2、每项工程及检测必须按公司规定,组织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安全措施的培训等。
3、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参与隐患整改方案的编制,及时对隐患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如实地进行事故报告,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4、汇总和审查安全生产措施计划,并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5、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搞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专业培训。负责对新员工和、日常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指导班组安全教育,抓好员工复工及变换岗位安全教育。
6、协助部长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经常深入现场指导生产中的劳动保护工作。遇有特别紧急的不安全情况时,有权指令停止生产,并立即报告领导研究处理。
7、负责识别、确认并获取全公司范围内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并对其有效性进行控制。
8、负责制定和完善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文明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风险控制应急预案等安全技术作业文件。
9、负责按月对各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过程、文明施工职业及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掌握安全生产情况,调查研究生产中的不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10、负责编制公司安全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各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档案资料的整理、保管和移交等工作。
11、负责公司各工程项目安全协议的签订和管理工作。
12、负责建立公司安全生产、运营管理档案等工作。
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企业的品牌, 是市场信誉的标志。它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更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形象、经济竞争实力、科技发展水平和整体素质。食品企业在深入实施质量发展战略时, 通过树立标杆, 引领和带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水平,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有益经验。政府部门在监管食品生产企业时, 同样也可以帮助地域企业树立“标杆”, 以提高监管效果。
政府部门树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标杆企业的意义
政府部门面对大众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拷问时, 通常都表现的比较无辜, 事实上, 政府部门对食品企业的监管从来都没有疏忽过, 但是食品安全事件仍旧频发, 这就需要在监管方式和效率上找原因。
笔者分析如果在食品行业树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标杆企业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政府部门树立对“标杆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得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都合法合规生产, “标杆企业”是具有先进性 (包括部分方面) 、示范性和行业代表性的企业, “标杆企业”发挥行业带头作用。
树立标杆对大部分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都有很深远的意义。首先, 对被树立的“标杆企业”来讲有几方面的意义, 一是作为被树立的管理先进企业, 如果想持续保持某种优势, 则必须要有持续改进的决心, 否则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让位”, 这种让位在整个行业来讲是一种“损失”;二是“标杆企业”在保持优势的同时也促进本企业内部的进步, 如不断夯实软实力、不断增强凝聚力等, 更有利于提高企业影响力;三是“标杆企业”在自我进步的同时, “第一责任人”主体意识会增强, 为企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其次, 对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来讲也有很大意义, 一是同地域的其他公司可以相对“零距离”的学习“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 通过学习赶超竞争者, 可避免犯代价昂贵的错误;二是其他公司在模仿学习的同时, 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 通过分析内外部的形势, 从“标杆企业”优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形成适合自身的一套管理体系, 可以提升自身的管理;三是同样在“标杆”学习的过程中, 企业也增强了“第一责任人”的主体意识, 为企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同时, 企业的自我要求进步、自我管理提升、自我主体意识增强, 对政府监管部门来讲, 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种情况, 政府监管部门可以根据企业情况不断调整相应的监管模式, 如分类监管、诚信监管等。
政府部门选择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标杆企业的标准
政府部门在选择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标杆企业时要特别慎重, 怎样的企业才能作为行业标杆是非常值得考虑的议题, 也就是“标杆瞄准点”是什么。这里以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为例分几个模块来探讨:
模块一:文件管理。引用《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 (认监委2011年第23号公告) 内容,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并有效运行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 并达到如下要求:一是分析产品的来源、工艺流程等信息, 识别食品本身和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 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二是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合格供应商评价程序;三是食品加工卫生控制程序;四是产品追溯系统, 实现其完整性和有效性;五是产品召回制度;六是对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度;七是加工设备设施的维护程序;八是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制度;九是相关记录。总体上讲, 文件的制定过程是对整个企业运作的思考过程, 文件的不断修订就是企业持续改进的过程。一个食品生产企业要想运作的好首先是文件要做得好, 做得全面完整, 有可操作性。政府部门可以将某企业的文件管理作为一个“瞄准点”来树立标杆。
模块二:HACCP体系的建立和运作。法规规定列入必须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 体系验证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范围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 应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的要求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企业建立的HACCP体系文件包括:描绘的工艺流程图是否完整、与实际是否相符、对工艺流程图上的每一个步骤或环节是否都有必要的说明 (包括工艺参数等) 、是否对产品进行描述、描述是否全面准确、是否制定了危害分析工作单、是否完整、准确、对每一显著危害是否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这些内容的完整准确性以及体系运作的记录追溯性都能显示其优劣程度, 所以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如果在HACCP体系运用中有特别的优势, 也可以成为政府部门为区域企业树立标杆的“瞄准点”。
模块三:厂区环境。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厂区环境应避免污染, 并符合规定要求:一是选址方面;二是与非生产区域隔离情况;三是储存设施符合性;四是道路铺设平整干净度;五是卫生死角和蚊蝇孳生地处理状况;六是卫生间应清洁度;七是排水系统畅通度;八是防鼠、防虫蝇设施合规性;九是废水、废料、烟尘的处理和排放合规性。厂区环境卫生整洁、设置合理、设施齐全等给人以一种全面整体评价的好感, 当然这也决定于经济基础, 所以在地域企业中也可以选择性地作为树立标杆的“瞄准点”。
模块四:加工车间。食品生产加工车间及设施均应设置合理, 易于进行适当的维护和清洗, 与食品接触的物品、装置和设备表面均应保持清洁、光滑, 以合适的频次进行有效清洗和消毒。由于加工车间涉及到各企业的一些商业机密, 所以选择这点作为“瞄准点”是非常有难度得, 除非企业本身愿意将一些展示给外部。
模块五:水与冰。生产加工用水 (包括冰、蒸汽) 应确保安全卫生。由于各企业的地域性, 有些企业使用城市供水, 有些企业使用自备水源, 如都是用城市供水, 一般都没有比较点, 但如果使用自备水源, 就需要关注水源的保护。这点可以作为标杆“瞄准点”展示给区域其他企业。
以上事例说明, 政府部门在树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标杆”时, 可以从不同的企业发现不同的“瞄准点”, 因为各企业由于文化基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不同会导致企业的优点不同, 不能武断地说某企业是完美得, 或者某企业一无是处。笔者认为在政府部门在树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标杆”时, 可以突破以往“标杆企业”完美得思想, 分层次建立标杆, 分模块寻找“瞄准点”。
政府部门在树立标杆企业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政府部门树立的标杆企业不是各方面都必须十分完美;
政府部门树立标杆企业时, 要注意企业商业信息的保密;
政府部门树立的标杆企业应该不是永久性得, 标杆旗帜可以流动, 政府部门可以定期调整, 借调整之际, 增强各企业的比赶超思想;
政府部门要告知所有企业, 一味的学习和模仿可能导致各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甚至供应销售渠道大同小异, 市场竞争趋向于完全竞争, 造成在企业运作效率上升的同时, 利润率却在下降;
政府部门要提醒各企业要注意标杆管理陷阱。如果标杆管理活动不能使企业跨越与领先企业之间的“技术鸿沟”, 单纯为赶超先进而继续推行标杆管理, 则会使企业陷入繁杂的“落后——标杆——又落后——再标杆”的“标杆管理陷阱”之中。
政府部门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标杆企业的监管
1.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创造和谐社会环境
省民政厅将紧紧围绕全省新农村建设大局,加快推进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城乡医疗大病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慈善救助和临时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使全省农村低保平均补助水平提高到880元,城市低保平均补助水平提高到180元,医疗大病直接救助人次提高到50万人次,将符合条件的3.2万名五保老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全力打好农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攻坚战,年底前完成7万户农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任务。积极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完成全省624个乡镇、9306个行政村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以确保突发自然灾害时,群众有序转移、妥善安置,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灾前预警防范能力,灾中避险逃生能力和灾后自救互救能力。
2.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组织,积极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持
省民政厅将继续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作为核心,加强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和各类协会的培育和发展,引导和支持农民走产业化、订单式农业道路。在东部,依托长白山资源优势,引导菌业、参业、蜂业、药材等产业成立协会群;在中部,引导水稻、玉米、大豆、养鸡、养猪、奶业等种植业组建协会群;在西部,促进杂粮、西瓜、芦苇等特色经济成立产业协会群,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走科学种田、订单式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3.全面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省民政厅将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开展全省村委会第八次换届选举,真正把素质高、能力强、有威信,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选上来,带领群众干事业、谋发展、快致富。同时,省民政厅还要加大 “难点村”治理的力度,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切实帮助农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切实履行行业包保和部门帮扶责任,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企业部门安全生产职责】推荐阅读:
发电企业部门职责07-27
建筑企业各部门职责05-27
企业监管部门的职责07-08
企业培训督导部门职责09-16
国有企业工会部门职责12-14
互联网企业技术部门各岗位职责06-23
企业年度安全部门的工作总结10-29
部门或企业09-24
企业部门名称翻译09-07
企业财务部门岗位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