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意义(精选8篇)
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日益衰弱的当代社会,国民的道德素质也逐渐下降。所以,加强优秀传统精神的教育变得刻不容缓,尤其是提升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这将有利于整个社会朝着礼让、严谨、和谐的方向发展。
引人孔子的儒学例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经过创造性的借鉴和转换,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思想资源。当然,我们对儒家礼乐文化的借鉴并非简单的继承,而是批判地继承和超越。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中原有的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一些过时的、落后的内容必须坚决摒弃,其过分节制人的情欲的一面也应该予以消除或调整,这是不言而喻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儒家礼乐文化的“和谐”精神完全可以帮助我们适当地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社会道德、价值取向、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保证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安定和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宗旨,用现代意识和眼光挖掘传统礼乐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发扬中华民族重礼节、尚美善的优良传统,建构与现代经济生活相适应的礼仪规范和审美情趣。我们相信,通过吸收儒家传统礼乐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完全可以实现传统与现实的对接,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新型道德规范、伦理规范和礼仪规范,并进而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性化的新型社会。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三大特点
1. 深沉高迈的文化哲理
从艺术本质来看,建筑艺术如同音乐艺术一样,富于抽象的寓意性,以特有的符号语言表达一定的情绪和感受,所以,它们属于一种象征主义艺术,用这样的象征手法来映射人类的思想意识。如西方古典主义建筑中,用罗马式风格表现庄严,用希腊式风格表现公正等等。虽然其中也反映出一定的文化意义,但较之数千年一以贯之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底蕴来,却是失之浅表。中国传统建筑,从宫殿、寺庙建筑直至普通民居、小品园林,莫不充满丰富多姿而又深沉高迈的哲学意识,其建筑形态表象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思维理念、心理结构以及人生观和宇宙观的体验,从而更加深刻地体现着建筑的本质。中国建筑文化哲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举其大要可列陈数端。
首先,在对建筑的名称上,就可看出强烈的文化意义。如称建筑群中位于主体位置、形体高大的建筑为“殿”或“堂”。据《释名》则有:“堂,犹堂堂显貌也,殿,殿鄂也。”这是将形容词名词化,以之命名这种高大壮丽的建筑,可说是形神韵皆备,这名称本身就已含有某种文化意味,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不似西方建筑,直呼其名为教堂或神庙那样直白。又如“馆”这种建筑类型,据《说文》:“馆,客舍也。”从食、从官,为宾客食宿之处。初始本义,即“客官居所”,如招待所,因而有欢迎、公共用途之义。后加延伸义,则赋予社会学意义,“馆”字便大行其道,用于学馆、公馆、会馆,以至现代的图书馆、旅馆、博物馆等等。这个“馆”字便含有迎接、开朗、活泼、公用的含义,使这类建筑性格特征展露无遗,其文化意蕴也溢于言表。
其次,对建筑这一客观对象的定义理解更为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古语云:“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1】意思是建筑(住宅)是介于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汇聚集之处,是人类社会家庭生活准则的空间存在模式。这句话前半句说的是建筑的自然属性,后半句说的是建筑的社会属性。这是建筑的哲学定义。从现代建筑文化学的观点来看,建筑作为社会文化的最庞大的物化形式和空间载体,既是时代特征的综合反映,又是民族文化品格的集中体现。归结到一点,它最终应是建筑所有者思维观念的哲学表达。建筑的本质,可以说是用独特的“住”的建筑语言,表述营造者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哲学观念,以及他们对人生观、宇宙观的把握和理解。应该说,中国建筑文化对于建筑的哲学定义更明确更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
再次,应用阴阳数理哲学的方法指导中国建筑的营造,以体现中国建筑的艺术精神,从而成为传统建筑文化的象征主义美学原理。“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2】从中可以看出,“数”与“象”关系之密切。诸如“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天数为阳,地数为阴”等河图洛书中神秘数字的组合所表达的文化哲理都对本身就离不开数字尺度的建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象”。以数取象,以象喻理,以理成境,这些原则都强烈地灌注于建筑营造设计之中,达到和谐有序,情理相融的艺术感染力。如住宅作为“阳宅”采用“阳数设计”,先秦典籍记载建筑等级要求,以横向三、五、七、九开间的奇数展开,高度尺寸也按等级以奇数决定。帝王大朝金銮殿号称“九五之尊”,则取阔九间、深五间为建筑最高规格。
2. 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视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主体出发,体察人与自然和其它事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相互的关系,使之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重亲情,讲人伦,知礼仪,劝教化,倡理性,凡事中庸有度,不事张狂,成为其文化特点。即使信奉宗教,也主张相互并存,宽容兼行,少有宗教迷狂、不知节制。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本质上可以认为是一种人伦文化、人本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渗透在中国的几千年社会生活之中,建筑作为社会生活的文化容器,必然在各个方面强烈地体现这种精神。不仅是宫殿、寺庙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更是如此。从建筑布局、功能使用、空间环境,到构造尺度、装饰装修、家具陈设等等莫不浸染着人本主义的精神追求。这种人本精神在设计理念上集中表现在以下诸点。
2.1以人为出发点的设计原则。
在平面布置和功能使用要求的安排上,十分注重使用对象相互关系的决定作用,并成为一条设计基本原则,也就是“人伦之轨模”的设计原则。即建筑设计最根本的是要反映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确定的规范关系。建筑就是人际关系的空间模式。如作为封建统治中心的皇宫,不仅要采用庄严、壮观的构图手法来突出皇权至上的设计主题,更重要的是要遵从礼制名份、尊卑等级。
反映封建宗法社会的思想理论基础。北京故宫(图1)布局就是这样的范例。在设计构思上故宫分前朝后庭二大部分。外朝属阳,天子公事之用置于前,设三大殿,空间处理宽敞、通达、宏伟。内庭属阴,寝室生活之用,置于后,设二宫,及后妃六宫六寝,空间处理则紧凑、亲密、精细。在一般住宅四合院中人伦关系反映在平面布局上更是十分严格。长辈住上房,哥东弟西,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如此等等。其功能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以及各式人等在其中的活动规律。而现代建筑理论同样强调人的活动分析,主张最大限度地关注人,着眼于人在建筑中的行为方式,要研究建筑心理学、行为学等等。应该说,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以指导建筑设计,在中国建筑文化尤其是丰富多采的民居建筑中,有许多体现人生亲情和人情味的设计内涵是可资借鉴学习的。
2.2以人为本的空间环境尺度。
中国建筑总的来说均以近人的尺度营造形象、空间和环境,显得亲切平和,以阴柔之美的艺术感染力见长。高大壮丽的宫殿、寺观,尺度虽有扩大,但也有所节制,把握适度。不是以超乎寻常的夸大尺度使人在建筑面前感到渺小。不象西方哥特建筑或罗马穹顶教堂建筑那样,尽其无比的尺度夸张,追求疯狂的高直空间和宏大飞升的穹窿,目的只在营造神的空间和气氛,无视人与空间的亲和力,只是让人在这种空间中压抑得听任神的驱使摆布,实现宗教对人心灵的震慑。中西建筑美学观不同尺度的应用就在这空间环境人与神体验的区别。因此可以说,中国建筑空间尺度是以人为本,而西方建筑空间尺度是以神为本的。
2.3建筑组合整体有机的群体意识。
中国建筑在观念上从来是整体重于布局,群体重于个体。在营造方法上,院落围合重于室内分划,有机统一重于单体表现。所谓一座建筑常常指的是一群建筑的组合体。如民居中常以某院代表这一组群若干个院落,诸如“王家大院”、“李家大院”等称呼,都是若干幢单体的组合,是一个“群”的概念。院落是建筑群体组合的基本空间单元和母题。庞大的建筑组群都由院有机衍生而成。同西方院落不同,中国建筑院落的构成和功用常被赋予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要懂得中国建筑,必须要懂得中国建筑的“院落精神”。“院落”是中国建筑的灵魂和精髓。中国建筑文化即“院落文化”。这种“院落文化”也就是中国建筑人本精神群体意识的体现。虽然它源自家族血缘政治的产生,富于封建宗法的色彩,这是客观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但就群体组合有机统一整体的设计意念和方法上,却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中国建筑组群设计变化万千,群体艺术魅力无穷,空间环境丰富多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和境界,有着取之不尽的经验、技巧和智慧,还需要我们加深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挖掘、开拓这一文化遗产宝库。
3.“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
以周易为肇始的阴阳哲学被称为中国传统哲学之母,与西方古典哲学相比,最本质的差异莫过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天”,即客体存在的宇宙、自然及其规律。所谓“人”,即主体存在的社会、人生及其规律。在中国传统文化观看来,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具有同构同源的特征,有共同的规律性和哲理性。
二、仿古建筑的无意识性
我国许多地区则出现了仿古建筑的热潮,上有策划者,中有设计者,下有支持者,一时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其中不乏名人名作,但更多的是滥竽充数、沉渣泛起。例如,华商旅游频道有过这样的介绍:“陕北佳县白云山由祟尚道教起步,因建庙立神成形。54座宫、殿、楼、祠等组成的庙群,自成格局,各具特色,都是因神建庙,每庙必神,200多位神。其中以道教系列神为主,儒、释、道三教交汇。既供华夏大地供奉的传统神,也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神。白云山神之多,神之全,真可谓诸神荟萃,集于一山,这在各地的古观古寺中是少见的,其间记述和演绎了许许多多宗教故事、神话传说。”然而提供的图片上道观与佛寺相互杂陈;玉帝两侧,猪八戒与岳飞分列其中。这种热潮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经济和文化的根源,同时,它又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倾向,即人们常采用与自己祖先相似的行为模式认识和对待世界,却丝毫未能察觉粗略的模仿并不是对与传统精华的继承,更不是所谓的建筑民族化实现的捷径。如何去传承?如何去建造真正意义上的仿古建筑?
三、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传统是一种民族情节:丢不开、抹不掉、剪不断、理不清。到底如何继承传统,又如何创造未来,历来是建筑师们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有人大谈继承传统,所谓传统,就是统而传之,那么建筑的创新又在哪里。因为从本质上说,创新就是对传统的背叛。创新与继承虽然是矛盾的双方,但它们也是辩证的统一,同时,还有一个质、量、度的规定性问题。继承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继承是相对的自我,创新则是更新的自我。之所以要继承,并不是因为它是传统,而因为它还有新的生命力。之所以要创新,并不是要故意否定传统,而是因为生命的航向已经变化。没有继承,创新会成为无源之水;没有创新,继承就成为简单的复制或克隆,正如克隆羊多利一样,它必然是衰弱的和短命的。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改革开放的形势不仅使国内各种建筑思潮和建筑技术层层出新,而且使我们与世界的文化技术相互交流,这一方面引起我们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建筑文化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变。在某些方面,传统已经有所改变,历史与文化也绝不可能重复不变。时代变了,建筑赖以生存的根本也就变了,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东西最终被淘汰。
贝聿铭曾说过“新材料、新技术固然重要,但对建筑艺术创作来说,更为重要的则是要找到正确的民族化道路,使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与风格”。【3】其实,中国建筑师更应当具有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所有建筑与文化的精华,而不必刻意地去固守什么东西,只要依据当时当地当事的条件和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机动灵活,充分利用当代最新科技,设计和建造出合乎人们舒适性要求和生态学要求的新建筑,敞开胸怀以做到:古今中外,一切精华,皆为我用,所谓“盛世无忌”,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开辟出建筑事业的新天地。这不仅是未来的目标,也是分析和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特征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皇帝宅经》
【2】《易·系辞上》
最近,全社会都在关注文化问题,尤其是文化作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上升为战略的高度,更凸显了文化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显示了中国社会面对未来长远发展的新视角和新战略。
中国的未来发展和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都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持,也需要更多文化的指引和激励。鲁迅先生1908年曾经认为中国文化的未来理想是“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目标实现的可行性。
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就不可能持续,也不可能完整。这就需要深刻地认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总体的战略。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值得关注:首先,提升民众的幸福感,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从而提高人民对于社会的认同是一项重要的使命。它会为社会的各种心理焦虑和转型期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文化被普通人所分享,能够让民众更加充分地获得文化服务。其次,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转型,如何突破瓶颈,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也对文化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互联网时代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产业和社会变化的趋势,出现了文化和科技整合的走向。这就要求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有新的进展。第三,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高度,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意义,也需要在文化方面有新的发展。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和而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对话,通过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持续传播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让中国发展和崛起的过程能够得到更有力的文化支撑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些问题,当下的国家从战略高度做出了意涵丰富、具有战略眼光的解析,并指明了未来发展的路径,这些都为未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我们需要文化的自信、自觉和自强。当下所提出的中国成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正是在这一方面的关键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经典文化的传承发展方面有所建树,也要在大众文化的发展方面有所突破。
文化体制的改革就是要让我们整个社会的体制机制更好地适应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的文化发展的需要。理顺体制机制,既要对于文化发展的路径有全方位的认识,也要对于当下出现的一些不适应今天中国的状况的问题有深刻认识和具体的解决办法。
首先,文化发展需要人才的保证,没有在艺术创造、管理经营、创意策划和跨学科的人才的涌现,文化发展就难以持续。而改革体制,为人才的涌现创造了条件。第二,文化发展的标志就是文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充分展现,这需要有优秀的作品出现。体制改革也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做出的努力。今天看文化体制改革还在探索之中,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摘要】本文从“中国红”色彩的发端起源,以及中国古代传统对红色崇拜的由来,简要探究红色背后文化意义的探究,使我们更理性的发掘红色,以及中国红色为主导的色彩文化的内涵,更透彻的了解颜色本质而得以在设计中传承与创新。【关键词】中国红;文化意义;物质基础;自然崇拜
红色由于其自身的颜色特性,以及所具有的心理影响,在众多古代文明中都有重要的地位。但在中国,红色具有超过其它色彩的更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国色”。这与中国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传统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今提到红色,首先想到的意义是热情,吉祥,喜庆,兴旺,百事顺利……“中国红”是中国色彩文化的精髓,探究其的历史渊源才能更透彻的了解其本质和文化内涵从而得以传承甚至创新。本文将从对于红色的崇拜的地理及物质基础,社会文化基础等方面进行简析。
地理环境促成的农业文明发展
我国位于地球上最辽阔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侧。而东南濒临最浩瀚的大洋──太平洋,北部、西北部则深居欧亚大陆的中心,可谓陆海兼备。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属于大陆─海岸型民族。同时中华民族生活的东亚大陆,远离世界其他文明中心,周边多有地理屏障:东濒茫茫无际的太平洋,北临漫漫戈壁和浩瀚的原始针叶林,西南阻隔着世界上最庞大而高峻的青藏高原。这种一面朝着古人难以超越的太平洋,其他三面为陆上障壁所阻,而内部又相当开阔的环境,造成一种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同时,黄河流域充沛的水源与平坦广阔的地势,形成了中华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这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久远而深刻的。
农业生产是中国(中原)人最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农业文明所衍生的文化特征如下: 古代农业生产与自然关系极为密切,虽然我国古代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播种,耕种,灌溉等技术,“靠天吃饭“仍一点不为过,对先民而言,万物生长的根本要素是太阳,人类自身离不开太阳,而关乎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农业生产更是离不开太阳,这就成为了太阳崇拜的极为重要的根源之一。
另外,农业文明的高度发达,与农耕技术的发展,农时的计算和掌握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这些技术与经验,为祖先历经数百上千年流传下来,古人对于祖先的崇拜,便同这种经验传承密切相关。尙血观念虽在各民族原始文化中均有体现,但中国祭礼中的用血制度,更同祖先崇拜紧密联系,《说文·血部》,“血“字之源即在“祭所荐之牲血也“。甲骨文中”血“字的写法正是血滴入器皿之状……种种史料表明,因此,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同中国的血崇拜有着更加深刻的联系。
太阳崇拜和血崇拜在世界各个古老文明中均有体现,但所查资料未有论及其与中国原始文化更密切的关系,以上基于自己的理解,简述了中国古代文明基础——农业文明与二者的关系。
”中国红“的物质基础
朱红色是被人类所使用的古老颜色之一,证据出现在中国史前史中。朱红是一种不透明的朱砂而制成的颜色,从上古已使用。而最纯正的朱砂出自中国,因此又名“中国红“。
朱砂是汞与硫的天然化合物,是红色的固态矿物,化学成份为硫化汞(HgS)。优质的朱砂呈晶体状,晶形属三方晶系,常呈菱面体或板状。另有呈块状、粒状、粉末状等形态,质量等级有所不同。具体色彩有鲜红、暗红及黑色。制备的时候,一般用胶将其收成膏状,这样可以直接蘸水取用。
朱砂在我国,很早就由于其红色的色相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并被应用到生活与艺术创作中去。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朱漆文物—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三层文化的木胎漆碗,出土时红光闪闪,光谱分析其成分与长沙马王堆漆器相同。也就是说,我国至少在约6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朱砂来进行装饰。
朱砂红的重要地位取决于朱砂的物质特性,一是它的红色色彩与血液色彩相联系,而与相关祭祀,墓葬,医药等结合;二是它的色相与太阳,火焰的颜色相联系,进而被引入阴阳五行理论中,影响服饰,礼器用色等;三是朱砂本身的防腐作用,在墓葬艺术中广泛应用,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有密切联系;另外,保存较好的出土的漆器等使用朱砂颜料的文物,其颜色仍鲜艳逼真,朱砂本身的可通过化学方法炼制出水银,与炼丹术相结合,均体现了永恒与生命的意义。
太阳崇拜
光明和温暖对于人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几乎各地,各民族都有对于太阳神的崇拜,原始人类对于光明和温暖的本能渴求激发了对于太阳的崇拜,并认为自己的生命源于太阳的恩赐,便把太阳视作孕育万物的生命之神,而红色象征了太阳的色彩,因此对于太阳的崇拜衍生成对红色的崇拜。
但这些只解释了原始民族对于太阳的崇拜和对红色的崇拜,为何红色对于中华民族有更独特更深刻的影响,并没有说明。上面也已经说到,农业文明的高度发达,与中华民族对于太阳的崇拜有着深刻影响。
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发现了火,并学会了保持和使用火。火可以驱走寒冷和黑暗,它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生存状态,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德国学者利普斯在其《事物的起源》一书中曾指出“:一切火的崇拜都起源于太阳崇拜。”《淮南子·天文》又言“:积阳热气者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从太阳崇拜中延伸出了火崇拜,而对红色的崇拜也被顺承了下来。火是人类改善生活状态的重要工具和现象,因其从天而降,能驱邪逐魔、消灾去污,进而亦被视为神物。鲜明的红色作为火的标志也被世人所崇拜。在中国,传说中的神农氏教给人们如何种植谷物,使人们不受饥饿的困扰,后世尊称他为“炎帝”,有史料称:“炎帝,火德,其色赤。”而农业文明的发展确立了神农氏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因此,炎帝,赤色,也成为重要的崇拜对象。
日神崇拜还有一个分支,即凤鸟崇拜。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鸟中之王,它与太阳,火,红色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凤凰生在南山,居在丹穴,在方位上对应南方,五行上对应火,所以太阳崇拜,火崇拜和凤鸟崇拜是一脉相承的。正统的八卦图中,青红二色对应农时节气,对应方位,对应时间,南方正红充盈,对应凤鸟,为夏至之时。此图与农业生产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也是红色与中国的发达的农业文明关系的一个重要印证。《鹃冠子·度万》说:“凤凰者,鹑火之禽,阳之精也。”据文献资料记载,原始时代的南方稻作名族以“鸟”为图腾。这种鸟古称“丹雀”,又称“阳鸟”、“鸾鸟”,就是凤凰神鸟的原型。周人和楚人崇拜凤鸟,亦崇拜红色。周代的文化奠定了后世儒家文明的格局,楚国的文化由汉代文化所继承,故周人和楚人的尚红文化流传至今,为我国色彩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血液崇拜
红色崇拜的另一源头是血崇拜。红色是血的颜色,对血液的崇拜催生了对红色的崇拜。生物体伴随着母亲的血出生,血是生命力的象征,是生命的源泉。“据了解,一些近代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氏族部落中,有的认为红色代表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 所参考资料提及关于红色的血液崇拜来源,均只关注原始人类将红色与血液颜色相联系,认为血液具有通天达地之巫术能力,这点确实不容忽视,但几乎所有原始民族都对于血液具有不同程度的崇拜,未发现论及对于中华民族的更为重要的意义。对中国人来说,农业文明高度发达,衍生的文化意义是对于经验传承,对于祖先的高度重视,儒家推崇孝治天下,儒家礼典上则将上古的血崇拜与血巫术加以仪式化和制度化。儒家经典(“三礼”及其它经书)又将其文本化。血液崇拜对于中国人而言,更重要的部分是对于祖先的崇拜。
自先秦甚至更早以来,祭祀礼仪用血制度便已形成,《礼记》《礼器》《周礼》《国语》等诸多文献中均有记载,此处不多赘述,种种史料表明祭祖之礼中都存在献血程序。
结语
09012117周桐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遗产受到社会转型的猛烈冲击,有的正面临消亡。许多民族国家在文化上逐渐丧失自主、迷失身份,成为精神世界的“游荡者”。只有识别分析文化遗产,探寻其文化信息和意义底蕴,才能不断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吐故纳新,铸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支撑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支柱。所以,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是现代化国家张扬民族精神,独立自主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的文化诉求。
与时俱进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人之为人,人类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体现,就在于以其创造性实践,建设一个文化世界。在某个当下看文化,就是审视以往文化形成的某一群体的“文化遗产”,即某种活态的文化模式。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包含未来发展趋势的某种启示。保护文化遗产,在文化意义上体现着人类对主体性、主体间性与历史性的自觉。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前进,从而严重冲击着文化遗产的保存。传统社会的现代性转变造成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尖锐矛盾,经济全球化掣肘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共荣。但是,现代性自觉也促进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直接的全球行动。这个文件把世界遗产分为自然的和文化的两大类。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从历史、艺术、科学或审美、人种学、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各类文物、建筑群、遗址。自然遗产,是指各类从审美、科学、保护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面貌、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分为受威胁的动植物生态区和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自然遗产也具有充分的文化意义,可以视为广义的文化遗产。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狭义的文化遗产又分为两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后者则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1987年,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敦煌莫高窟首次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年,泰山风景名胜区被推选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1992年,九寨沟、武陵源、黄龙名胜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1996年,庐山被评为世界文化景观;2001年,昆曲首次被联合国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受到世界的公认和盛赞。其中,莫高窟取得“东方艺术明珠”之称,九寨沟被誉为“童话世界”,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有“世界第八奇迹”之誉,昆曲被认为是中国“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4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举行,当时中国拥有30处世界遗产,在西班牙、意大利之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前三名国家。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共有37项世界遗产代表作。其中,文化遗产有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与自然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第一,国家高度重视。2006年2月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通知》。第二,全民初步趋向共识。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第三,组织机构已经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于今年9月14日挂牌正式成立。第四,专门法律正在酝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经列入2007年立法规划。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展开,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专业人士和民众积极努力下,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项稳健发展的事业。相应地,加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对外宣传,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对外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利于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激扬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独特的风景线。其绵延五千年,博大精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创造了极为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在体育文化方面,古希腊和西方文化孕育了奥林匹克运动,而中国传统体育竞技健身运动像太极拳、武术、杂技、“蹴鞠”、“博克”,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哲学化的体育竞技和理念、以和为贵的伦理观、刚健自强的人生信条。正是这样的文化遗产加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体育史上的地位。正是凭借这样的精神财富,中国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才有取胜的王牌。
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据前不久文化部公布的数字,中国大陆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近40万处,可移动馆藏文物2000多万件,全国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2处,103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和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树立起中华民族奋发有为的世代风范。
通过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回溯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考察中华文明的历史与前途,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与时俱进的紧迫感,振奋民族意志,激扬民族精神。对外宣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就是展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辉煌绵长的文化创造,展示我们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在世界上高扬中国人的精神旗帜。
对外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利于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社会现代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是在科学技术革命和市场经济机制双重作用下人类进步的表现。但是,现代化和全球化也并非通向完美的世界大同,它最初宣扬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谋求西化世界体系,这里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传统”和“现代”互不相关,截然对立;社会总体发展趋势是沿着共同的、直线式道路向现代化演进;发展中国家能够通过与发达社会的交往而加速前进;西方发达国家是发展序列中的最高阶段,其历史经验展现了通往现代性之路。1
在实践中,西方强势文化在其经济实力的推动下,日益向外扩张,进逼弱势文化,向落后国家渗透价值观,播撒种族文化优胜论,歪曲科学的历史观和发展观。
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的保存、整理和检录、分析,总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生命延续活力和方式,比较各种文化模式的特点、向度和功能,就能够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坐标中,给予它们合理定位,促进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和相互学习借鉴,倡导一种多元共进、和谐发展的文化观念和文明关系。
以文化底蕴而论,国际上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人们从民族主义的意义上认识文化遗产,把文化遗产与民族国家、民族身份紧密结合,文化遗产成为政治认同的表现形式之一。第二个阶段,人们开始超越民族性、民族认同的立场,调整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全球主义的关系,并向世界性、全人类文化遗产的认识转变。第三个阶段,在认识到文化中心主义的学理缺陷和实践危害之后,多元文化主义兴起。人们认识到,不管一种文化有怎样的特质,它必然会有某些人类共享的成分。产生于不同文化和社会体制历史中的多样文化,是启迪人们的思想,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
文化模式决定了各民族国家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的发展道路为文化多样性所体现。文化多样性在现代社会中彰显为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因此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据。这种深刻历史文化根据,体现在现存的文化遗产方面。保护文化遗产,就是链接本民族的发展路径,展示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对外宣传文化遗产保护,也就是向世界说明中国现代化道路和文化样式的特色所在。在中国,这就落脚在通过对外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我们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与和平发展的文化底蕴。
对外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利于展示中国的科学发展观
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符号载体,是其原生时代人类活动的客观记载,具有稀缺性、唯一性、不可再生性。文化遗产必须得到有效保护,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然而,为发展经济而漠视甚至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却屡屡发生。
《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列举的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中,无根的增长(rootless??growth,即毁灭文化,降低了人们生活质量的经济增长)和无未来的增长(futureless growth,即造成资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增长)就是对不顾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一味以牺牲环境(历史人文环境)降低人们生活质量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的批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如何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中国较早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加强了保护和收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形成了从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后增添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再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体系。目前,中国正着力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包括技术、法制等方面的一整套措施,其宗旨在于处理好历史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遗产最为有价值的遗留是它的活动主体与表达方式同时存在,人们可以直观地、统一地看到一个文化生命现象——一个活着的文化。人们可以通过与传承者对话、交流、参与、体验、学习等来理解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教育和感悟。
“历史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修复,而在于与现实生命的思维性沟通。”2这就是在理想状况下文化遗产业的基本社会功能,也是我们必须对其真确性加以保护的意义所在。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为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幸福,使人类创造出更多、更高级的文明。这也是中国当前倡导科学发展观应有之义。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要正确估计文化遗产自然损毁程度,正确测算环境的合理承载能力,正确评估发掘文化遗产的技术要求,有计划地、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以此具体地对外宣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可以把我们这样的科学发展观直观地展示于世界。
对外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利于展示中国和谐的民族与国际关系
文化相对稳定的存在形态是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的主体则是某个特定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可以折射为文化关系。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可以再现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从而体现中国多民族的且与国际不可分割的文化渊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榜上有名。前者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它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蒙古族长调民歌”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作为现存的跨境分布的文化形式,是中国首次与外国联合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是中蒙两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目前,中亚五国已表示愿意将“丝绸之路”作为联合申报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西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总长达7000多公里,是沟通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沿着这条通道,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传到西方,西方的数学、医药和天文学传入中国。对于这样一条重要的“文化线路”应该加强保护,“丝绸之路”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应是当之无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员也说,对于人类有普遍意义的世界遗产应是超越国界的。
通过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沟通了解与合作信任,是对外宣传的一项重要职责。对外宣传文化遗产保护,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一项任务。几年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开展了“感知中国”主题活动,将中国大量的优秀文化艺术、文化遗产介绍给了世界各国公众。这其中包括中国最珍贵的文物,如乐器编钟、青州石刻、青铜器艺术,还有中国的京剧服饰、民族服装服饰、工艺美术等传统艺术,以及从功夫、戏剧、音乐、舞蹈、杂技到社火等表演艺术。“少林功夫”、“云南映象”、“内蒙古无伴奏合唱”、“历代民族服装服饰”等著名节目,都参加过“感知中国”主题活动。这既展示了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又促进了国际对中国的进一步了解和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M],牛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灿烂多姿,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傲视群雄的姿态。当今国内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和其之间的交汇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如何建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已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非凡。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我们要继承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去看待它。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不败。
关键词: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价值影响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使历时五千年所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十分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
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尽管这个“为”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中国最早摆脱了神的权威控制。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仪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学真正在思想信仰层面对人的控制或曰束缚是极少的。“子不语乱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神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反它更关注人,关心凡身肉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哲学的况味,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什么是优秀文化?第一,鼓励人向上;第二,让人追求崇高;第三,“人化”的东西。既然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标志,所以文化就是人化。时代的精神主要在时代特色,当今时代特色是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文化多元化和一体化的斗争以及中华的复兴。对于经济全球化,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科技发展也是两面刃,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是的,今天的时代精神文化,我认为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文化的自觉。文化自觉的体现,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首先是文化自觉,其次是制订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第三要文化体制改革。什么叫文化自觉?我定义为国家的决策层和学术层对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全球文化的走势,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清醒的、科学的认识。有了认识就自觉了。比如宗教问题,农村问题,社区文化问题,非物质文化问题,文学创作、艺术舞台等等问题,要有清醒的科学的认识。制订文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我觉得有几个问题特别重要。第一、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近这几年这方面研究开始多起来了,尽管还有争论,争论是永恒的。关于中华文化的问题,从先秦一直争论到现在,但是公约数还是有的,共识部分还是有的,文化就在争论中前进。第二、保护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解放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就是要解放文化生产力。我们的文化界潜力很大,造诣很高,人才众多,生产力没完全迸发出来。通过体制改革使文化产品在创新中大大发展,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满足世界的需求。第四,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现在世界各国对于中华文化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像英国,全国24000多所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大学,他们的教育部已经下令,在2010年前每所学校必须和中国一所学校结成姊妹学校,就是要学习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以及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称道。这不仅对于树立中国的自信心,也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日益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当人们面临“后工业化”、“后现代”的心灵荒原,当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再也找不到价值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内倾”性品质,以及“内圣外王”原则,给了多少人以心灵慰藉。当人们不再相信正义、善良,不再相信博爱和同情;当人们专注于爱情的肉欲性爱中,当人们只干着“损人利己”、“惟利是图”时,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纯粹性,给了多少人以行事准则,不再让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找不到自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许多外国人所仰慕和倾倒,故宫、长城总会赢得外国人赞叹。这种真正属于中国的东西,具有十分重大世界意义。英国著名历史学者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允许他自由选择时间和国度的话,他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可见,中国古代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如今,好莱坞,频频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取材,拍摄电影,这都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性。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准则。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倡导“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背景下,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再现武术文化记忆活力,已刻不容缓。中国传统武术流派分化、拳种消失、传承人流失、“现代体育文化”同化等现象,正在触动中国武术文化的神经中枢。今天武术缺少民族文化根基,外来文化因子占据着“武术”文化的核心位置,武术传统的当代流失已经成为事实[2]。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国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弘扬武术精神,回归武术传统,振兴传统武术已成为当前武术发展的最强音[3]。重视记忆场所的研究就是找回传统武术文化根基的重要途径。
相比集体记忆,文化记忆是一种稳定的、持久的记忆方式,如何拯救武术文化记忆场所,保存和再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记忆,构建民族的文化认同等一系列问题亟需关注和研究。
1 记忆场所的内涵解读
1978年,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首次提出“记忆场所”的内涵,在研究历史与集体记忆的过程中,主张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来更好地拯救残存的集体记忆,找回群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4]。记忆场所的存在把过去和现在的社会生活建立了关联,在感受历史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建立和重构历史、文化、社会的身份认同。它在人类文化变迁过程扮演者“历史事件”的存在物,也记录了人类文化沉淀和积累,更重要的是保留和延续了文化的特质和品格。
记忆场所是指保留和繁衍集体记忆的地方,由于人们的意愿或者时间的洗礼而变成一个群体记忆遗产中代表性的场所[5]。记忆场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层面包括登录(文物保护名录)中以及未登录的城市、建筑、景观遗存(址);狭义层面仅指国家/民族层面的纪念性建筑。从地狱风格来看,文化包括草原文化、水域文化、山地文化等,武术文化同样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鉴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记忆场所的地域性、历史性特征,论述中采用狭义层面的记忆场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记忆场所是指国家/民族层面上的武术纪念性建筑,包括武术博物馆、纪念馆、武术名人馆、故居等。
记忆场所是承载武术群体集体记忆的地方,有些或许是零散的、口述的、非官方的记忆,而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关键在于有效保存和整理记忆场所含有的集体记忆。记忆场所是存储和保存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对于激活和再现文化记忆具有“活化石”的价值。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记忆,一方面需要借助查证武术历史文献、传承人的口述、纪念仪式、节日庆典等途径进行唤醒,更多是需要挖掘武术的记忆场所层面来激活。
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记忆场所的意义形态
参照樊炳有教授提出的城市体育文化记忆框架和构成要素模型,文化记忆由人、事、物三个要素构成[6]。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记忆框架围绕人、事、物的三个要素,去阐释和解决“记忆的主体问题”、“记忆内容选择及途径问题”和“记忆产生的环境问题(包含记忆场所)”。记忆场所在文化记忆框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产生和形成文化记忆的“场域”,控制着文化记忆的存储和再现。为了更好梳理文化记忆的来源,挖掘文化记忆的活跃因子,探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记忆场所的意义形态较为关键。
记忆场所意义形态的表达主要根据人、事、物三要素间的主客体关系,以人为核心要素,形成物—人(物质性)、事—人(象征性)、物—事—人(功能性)的三种链接模式。记忆场所是唤醒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不仅表现诸如纪念物、雕塑、故居等物质内容,也呈现口述、身体实践等象征和功能内容。解读记忆场所的意义形态,还需从其物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三个方面做具体分析。
2 . 1 “物质性”意义形态
记忆场所是一个客观的空间存在,具有建筑物的一般特征,即“物质性”意义形态。记忆场所的完整性(遗址建筑保存完整)是传达象征意义和功能意义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集体记忆保存完好的重要依据。它的“物质性”主要通过“物—人”的链接模式呈现,很多城市都建有名人馆,从古至今,展现了各朝各代的先贤名人,这种记忆形式,不仅是文化选择的必然,也是凸显集体记忆的重要性。
在文化不断演变和发展中,不仅要重视诸如武术名人纪念馆、武馆等记忆场所的保护,还要宣传武术名人的历史与人文价值。霍元甲、方世玉、黄飞鸿和李小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武术家,他们在发扬武术的保家卫国、维护正义、宣扬武德等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赢得孙中山先生的赞许,“尚武精神”的题字是对霍元甲爱国情怀表达的最好纪念。调查资料表明:除霍元甲武术馆遗址保存完好外,其他三处武术名人遗址都面临拆除、消失的危险[7]。作为记忆载体的一些武术馆遗址、祖居等承载着武术精神的精髓,默化着武术家的丰功伟绩,终因拆除、变迁等原因,逝去现代人们的视野。
2 . 2 “象征性”意义形态
一个记忆场所往往包含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物质形态,另一66
部分是故事,两者缺一不可[5]。它的“象征性”意义形态(符号意义)是核心部分,依照“物—事”链动模式,传达记忆场所的所指意义,赋予无形的东西以有形的形式。
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认为人需要象征性的东西,即“表达生活情境”的作品,书中主张艺术作品的概念是生活情境的“具现”[8]。建筑的象征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富有生活情境的意义性;二是能够保存和传达意义。显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是记忆场所,记忆场所也具有建筑的象征性,不同的地方在于记忆场所承载着重要的集体记忆。即武术名人的武馆被赋予一定的文化认同感,通过象征符号产生“存在空间”,这个空间必将依托标志性的历史、文化事件而存在。
武术建筑的形成过程是武术事件不断积淀的过程,具有传达民族情感、民族品格和民族责任的象征意义。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明朝时期道教文化集体记忆的结晶,不仅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在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还衍生出武当道教、武当道乐和武当武术等文化范畴的精髓, 同时也反映出明代皇帝朱橡,灌输“皇权神授”思想,大力推崇道教,具有重大的思想信仰意义。
2 . 3 “功能性”意义形态
记忆场所的“功能性”是显现在“象征性”意义和符号记忆之外的表征方式,暗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彰显记忆场所的现代文化价值和功能。事物的功能性是象征意义上外显价值,与象征性是一种显性和隐形的关系。这种功能性是发挥记忆场所“人事-物”要素的耦合功能。
霍元甲武艺出众,又执仗正义,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承载和记录着清末武术历史上的重要记忆。走进天津市精武门?中华武林园,萦绕“尚武文化”气息的霍元甲纪念馆静静矗立,投资3亿元建成的区域性标志建筑霍元甲武术馆是一片忙碌的景象。霍元甲纪念馆承载着清末武术历史的一段记忆,让人们感受到了“尚武精神”的存在;霍元甲武术馆的宏伟壮观更显现出“尚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彰显着与现代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展现天津市“武术城市”的魅力。
3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记忆场所的活力再现渠道
3 . 1 加强人们对记忆场所的重视程度, 转变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理念
记忆场所的保护对于建构文化认同感的积极作用已经获得了国际学者与社会的共识。传统的建筑文化遗产倾向于研究自身使用性的历史、艺术等价值,记忆场所关注的是遗产外在的、非功用性的社会文化价值。因此,厘清武术文化记忆场所的外延和内涵,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外的遗址,明确记忆场所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提高公众的关注程度,转变遗产保护的传统理念。
3 . 2 加大著名武术名人遗址的保护和补救力度
武术名人遗址是记忆场所的重要表现形式,诸如纪念馆、武术馆等建筑的完整存在,才能向人们展现和解说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一种武术精神,一个武术历史典故,或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怀。记忆场所是文化记忆的载体,建构历史、文化和社会认同是人们精神层面的内在需求。只有尽快加大对武术名人遗址的保护和补救力度,曾经作为“国粹”的武术文化才能重放光辉异彩。
3 . 3 保持记忆场所的象征性和完整性, 保存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个记忆场所呈现一个群体记忆,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不可复制性。在现代化的信息时代,大量复制的集体记忆符号,从恢复记忆的角度来看,固然重要,但从某种程度也会消减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武术馆遗址的保护,不是一味地重新翻新和建造,而应该尽可能恢复原貌,保留原始的建筑风格和样式,这样才能将沉淀的文化记忆浮出水面。
4 结语
文化的发展川流不息,几经历史尘封的记忆亟待激活和再现。记忆场所负载着人们集体记忆、社会记忆的沉淀和结晶,追寻在记忆过程中人的成长和发展。记忆场所研究的重点是文化记忆问题。文化记忆的主体是谁(记忆主体),如何选择和传承(记忆载体),怎样激活和再现(实现机制),都是文化记忆研究的关键问题。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记忆的再现过程,就是彰显武术独特魅力的过程。它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使命(中庸和谐的精神),也寄托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博大情怀。从文化安全的角度来看,再现传统武术文化记忆某种程度预示着中华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防御和保护文化体系的完整性,涵化现代体育带来的侵蚀和负面影响,在抵御文化危机的情况下催生自身文化的生产性。
摘要:在解读记忆场所内涵基础上,分析“人-事-物”核心要素的链动关系,提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记忆场所的“物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意义形态;研究认为,激发和再现记忆场所活力应增强记忆场所保护的公众意识,尽快提出武术名人遗址的保护和补救措施,重视记忆场所的“保真度”,建构群体文化认同。记忆场所保护对于建构文化认同感具有积极作用,如何建立记忆场所保护机制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绘画教学;分析;建议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尤其在绘画艺术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绘画大师们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贡献了无数经典作品。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思想的革新,绘画教学中产生了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没有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教学的重要性。
1 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中国传统文化是绘画教学的文化基础
在绘画教学的最初阶段,是对绘画技法的相关教学,可以说是绘画学习的技术基础。然而绘画艺术的最终发展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所以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至关重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的文化储备才是艺术创作的基础。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不再以文化课单一指标的考量决定学生的未来,但在此背景下,文化课水平依然影响艺考生考试的整体成绩。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也会因为文化知识的匮乏而影响绘画的学习,制约他们绘画水平的提高。所以,无论在哪一阶段的绘画教学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到绘画教学之中,为学生绘画水平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促进绘画教学的完善
随着素质教育的有序开展,教学实践中的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创新建设,不断进行学科的完善。艺术类教学虽然覆盖面不及常规教学,但也肩负着艺术人才的培养责任,同样需要进行教学的革新。将传统文化引入绘画教学,能够充实绘画教学的内容,完善绘画教学的课程体系,为绘画教学工作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1.3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实现绘画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创造受到各方思潮的冲击,动摇了传统文化在绘画教学中的基础地位。西方文化的输入,让部分国人轻视甚至否定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传承面临危机。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也逐步向文化强国这一目标迈进,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的一张最具特色的名片,是国家软实力提升强有力的文化支持。[1]绘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绘画人才,更高目标是通过人才的培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艺术影响力,推动世界绘画艺术的共同繁荣。所以,在绘画教学中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是培养我国艺术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文化复兴的重要保证。
2 分析绘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相关问题
2.1 绘画教学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在艺术生高考中,我国把文化课成绩同专业成绩一样作为升学的考量,这样做的初衷当然是想让艺考生们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2]但实际上,由于艺术考试对文化课成绩的分数线设置较低,导致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忽视了文化课的教学和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主了解和主动学习更加难以实现。然而在大学阶段的绘画教学中,类似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大学中对于学生的教学和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学生又缺乏自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相关教学管理的约束,传统文化的普及更加难以实现。
2.2 绘画教学中偏重于技法教学
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高校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导致高校的绘画教学产生急功近利的弊病。如此一来,学生接受的绘画教学往往是偏向于西方的,[3]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绘画中出现了断层的现象。虽然西方的相关造型技法有着不可忽视的优点,但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绘画者独有的艺术源泉,是我们都应该掌握并传承的。
2.3 传统文化的教学形式单一枯燥
在绘画教学中,虽然有部分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学生们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普遍接受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并没有建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而且教学过程往往枯燥单一,学生参与感不强,没有产生期望的效果。
3 把中国传统文化引入绘画教学的建议
为了提高绘画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加优秀的绘画人才,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入绘画教学实践刻不容缓,必须让社会、学校、绘画教师以及学生产生应有的重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完善相关考试政策
在艺术院校以及相关艺术类专业招生时,除了对考生专业水平的考察,还应该注重对其文化知识的考量,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详细的研究和严谨的判断,适当增加文化成绩占艺考成绩的比重,在政策上引起绘画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3.2 更新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
与高中阶段的艺考改革相呼应,高校的绘画教学工作也必须作出调整。一方面,增加与中国传统知识相关课程,以选修或必修的课程形式让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的集中學习,提高绘画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考试的形式约束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在校园内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例如,开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展,让学生们自发地了解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融入绘画创作中,而通过展览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主动了解和使用。
3.3 提升绘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作为绘画教学的一线工作者,绘画老师应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绘画教学的实际工作中,绘画教师除却这一本职身份,也应该是一名绘画创作者,[2]必然要具备一个创作者应有的素质。我们讲“言传身教”,也就是说在对绘画知识的日常讲授之外,绘画教师更要以身作则,把传统文化融入作品的创作中。
3.4 强化绘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历史文物,不能将它束之高阁,而应该在绘画教学以及绘画实践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在绘画教学中,绘画教师可以把代表性强的以传统文化为灵感而创作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详细向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产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创作的强烈愿望。
4 结语
在这个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困难。同时,在对绘画的研究和教学中,我们不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对绘画教学的指导意义。经过相关研究,以科学的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绘画教学,促进绘画教学的完善,培养更具文化底蕴的绘画人才,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参考文献:
[1]刘劲蓬.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绘画中的借用[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02):114-117.
[2]高艳慧.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教学的重要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6(09):114-115.
【中国文化意义】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实践意义11-14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10-22
中国文化简介06-10
中国文化经典06-17
中国梦文化09-15
中国文化传统11-05
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11-20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07-26
中国文化内生动力06-13
中国陶瓷文化07-03